一、大熊猫是外国人发现的(论文文献综述)
秦永京[1](2022)在《新国际形势下非时政对外传播面临的挑战和对策——以iPanda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非时政报道作为立体外宣的重要一环,要利用优势,因势利导,善于创新,包容并蓄,将我国的优秀文化和各个领域最新发展成果展示给世界,在国际话语权的斗争中开创新局面。文章以iPanda为例,分析对外宣传非时政报道官方媒体面对的国际形势、自身优势、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实例及原因,讨论下一步如何改进。
高富华[2](2022)在《呼唤文化大熊猫》文中指出雅安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第一只大熊猫在这里被发现,从这里走向世界;同样在这里,大熊猫又重回山林,回归自然。保护大熊猫从物种保护到栖息地保护,从自然保护区到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不断升级。迄今为止,雅安已建立起了7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
唐子钦[3](2021)在《成都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研究 ——基于在蓉留学生的调查》文中指出
张益森[4](2021)在《政治劝服视角下改善中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效果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国的国家形象是该国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一直高度重视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工作,然而虽然投入不少却总是呈现“鸡同鸭讲”的状态,受众不愿听、听不进的问题突出。一些外国受众所持有的政治偏见也严重影响到了国家形象的传播效果。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效果究竟应当如何改善,学术界虽然数量上成果不少,但似乎始终没有给出有力的答复。“劝服”是关于态度改变的研究,长期以来被研究政治竞选、广告营销、心理实验等领域的学者广泛关注。将该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推广到国家形象传播活动上来可能会为有效改善中国国家形象树立一个可行的理论框架。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是西方公认最早的劝服学着作,其中留给我们不少关于劝服的实践智慧。霍夫兰和卡特赖特是现代西方说服传播理论的创始人,他们的行为主义色彩研究丰富了劝服理论,在实现劝服的微观技巧层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这种研究具有显着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偏向,大多不甚关心政治劝服本身的政治属性,对引起劝服背后的政治价值、政治理念等问题很少追问。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政治劝服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群众路线实现了信度建构与利益一致性言说的统一,故而在理想状态下可以发挥巨大的政治效应。从若干传播案例的比较研究中也不难发现,利益一致性的言说是实现劝服的重要条件,而当国家形象传播内容中政治性表达过于突出时则可能削弱传播效果。《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播放了59位跨领域的精英、名人,以滚动画面的方式塑造“中国人”的整体形象,以求实现“利我”的传播效果,但未取得理想的反馈。在第一次亚非会议上,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成功扭转了万隆会议的负面氛围,对改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形象意义重大。求同存异原则不仅符合利他原则,也符合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修辞三诉诸”。熊猫外交的案例,既有成功之处也有遭到非议的地方。在这个案例中,国家形象传播的政治性是可以得到隐藏的。当然,有效运用其它说服方法也可以改善传播效果,实现劝服目的。总的来说,从政治劝服理论视角出发,改善中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效果可以有以下几条路径:重视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信度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对外传播战略,构建支持性劝服语境;加强对外传播话语的利益一致性言说。此外,要想有效改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效果也必须加强专业性的顶层设计。
刘程悦[5](2021)在《群体传播视阈下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萌化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相比于以媒介视角去定义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远不如从传播主体的角度出发,即把握传播者的活动,更能深刻理解这个时代的本质。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大众传播的权威地位受到冲击,进入到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并行的时代,其中群体传播的主体性更为凸显,对其他传播形态产生影响。在新的传播环境中,我们需要注意几个明显的特征: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提供的无处不在的虚拟空间,颠覆了大众媒体仅向少数精英群体分配社会资源的模式,被社会化媒体赋权的受众可以进行双向、多向互动传播,个人通过群体传播的社会网络集聚了具有影响力的社会资本;大众传播为受众提供的拟态环境,因为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和传播对象的主体性媒介实践而逐步瓦解,受众有了定义情境的自主意识,他们在公共事务的表达中更加活跃,以网民和链接关系为根本要素的网络传播结构形成;技术演进实现了普通个体情感、认知的社会化表达,这成为传播新环境、信息生产新方式中的突出现象。论文关注的国家形象塑造的问题,本质上是探讨在群体传播新的时代环境下,以何种方式面向受众讲述中国故事,才能达到塑造正面形象的传播效果。这里需要关涉到新时代环境下政治传播语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国家与民众间的关系由自上而下的告知性单向传播模式,转变为双向互动的复杂传播过程,公众借由互联网形成群体意识、权利意识更强的集体;传播方式从严肃、宣告式的硬性传播为主,转向多种传播方式并行发展的软性传播为主;情感要素在政治传播致效中的提振作用日益显现,基于“共情”为原动力构建认同成为关键。国家形象是对内的本国公众和对外的国际公众对一国在整体上和具体的不同领域、不同维度上的定位、认知与评价,是政治传播命题中的重要环节,目前面临“传不开、叫不响”的尴尬处境,急需寻求恰当有效的话语方式,强化信任,并将这种正面信任固定下来,形成一种稳定的情感。萌文化是当代典型的青年亚文化的代表之一,自日本传入后,经过多年的本土化发展,在群体传播时代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当前,信息的生产、传播方式不再局限于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游戏、表情包、短视频等更适应群体传播时代的媒介话语方式日渐兴盛,以萌力量为支撑的萌化传播,作为契合新时代的重要传播策略,通过可爱、娱乐的外壳包裹意义深远的内核,表现出去中心化、更接地气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将国家形象寓于萌文化消费体验的愉悦感中,满足传播对象渴望互动、表达情感的欲望,成为国家形象塑造的新兴话语方式,更利于调动情感、形成认知互动,进而上升到更为稳固的集体性认同,为突破现有国家形象塑造中的呆板、不接地气等困境提供新思路。但由于萌文化本身存在过度美化与遮蔽社会现实等问题,如果不加注意,就会对公共传播环境造成污染。论文立足于网络群体传播时代政治传播语境转变的大背景下,官方话语作为国家形象塑造的主体力量,如何借助萌化传播的独特优势,适应个人主体意识激活、情感互动凸显的传播环境,完成网络社会化转向,突破现有国家形象塑造的瓶颈,建构与国内、国外民众的有效对话,提振传播效果。具体操作上,论文通过寻找近五年来国家形象塑造中应用萌文化的典型案例,对其传播的合理性与传播效果进行考察,得出萌文化在群体传播时代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具有适应消费文化、跨越阶层限制、消解社会压力、丰富传播方式、强化情感认同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内含萌元素的萌化传播,能够轻而易举地在众声喧哗的群体传播时代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内嵌于任何基于互联网产生的新媒介技术中,将国家形象理念蕴含在便于个人化的符码体系中,在高度共享的圈层化传播中不断向外辐射,形成一种以情感为连结的有效传播过程,从而不断提升国家软实力,塑造正面国家形象。但同时作为一个不稳定的传播方式,需要从媒介可供性方面挖掘萌化传播的可能性,规避其消解官方权威性、过度萌化万物、遮蔽现实的问题,运用萌文化自身带有的情绪感染力,建立起与民众同频共振的沟通语境;从建构认同的角度衡量萌化传播的实际效果,并进行正向引导,从而让萌化传播真正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独特文化标识。
姜鸿[6](2021)在《科学、商业与政治:走向世界的中国大熊猫(1869—1948)》文中指出近代博物学的兴起改变了西方人看待自然的方式,物种知识的产生和流行亦在商业、生态和政治文化方面引发跨国连锁反应。大熊猫作为博物学兴起后被重新"建构"的新物种,逐渐受到西方国家普遍关注,博物学机构的展览需求也为大熊猫的商品化拉开帷幕。当大规模的猎捕活动给大熊猫种群造成冲击,国民政府将管理重心由管控外国人转向保护物种,外人在华猎捕大熊猫成为非法行为。商业渠道中断后,欧美动物园为了得到大熊猫,直接向中国政府提出赠送请求,国民政府认识到大熊猫有特殊作用,"熊猫外交"遂开始出现。有管控的物种交流也为大熊猫物种的保护提供条件。从博物学知识的全球流行开始,中国的野生动物也开始为世人所熟悉,并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使者"。
许林[7](2020)在《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文中研究表明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技术革命带来生产发展,世界经济秩序面临重构;民粹主义与新冠疫情冲击欧美政治,全球化进程出现逆流。世界变局影响着中国变局,中国正处于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一是社会结构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中国成为国内市场承载不下自身生产能力的制造业大国,经济格局决定了中国必须开放开明,以求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进而增进世界对中国产品的认同;二是世界秩序从冷战后美国独大的单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型,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针对“修昔底德陷阱”的对抗性竞争疑虑,中国突破零和博弈思维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赢理念,并躬行自明身体力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的全球公共产品建设,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文化交流与碰撞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密切与深入,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意义重大;三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更新换代,全球文化交流的平台呈现出网络社交媒体化倾向,以往主要建立在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上的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当下的人际、组织、大众、国际等各类传播混合一体无缝接轨的信息扩散交流实践不相适应,亟待创新开拓。如何在大变局中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从理念内核、组织传播、公民外交等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树立仁和善念为核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世界观,学习佛教基督教等组织的成功经验,借助网络社交媒体开展文化对外“轻传播”实践创新。论文首先以史为鉴,利用文献研究法,深入剖析了中国仁和理念的进阶之程:炎黄先祖已学会了建立我者与他者之间的非战争关系,顺利实现了三个部落的融合,部落融合后又以禅让制体现出了对权力公正的正确政治追求;而夏、商、周,从部落禅让到宗法分封再到周以后秦的中央集权的建立,呈现出了从部落天下到家天下的中国政治视野里的“天下”体系的动态生成,也体现了以“中和”为目标的中国整体哲学观的初步形成;今天的中国将血脉传承里、集体无意识里自远古起就一直充盈着的仁爱万物、和待天下的善念发展成为能维系全球和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信念,每个中国公民都应理解并拥有这份善念,并将这份善念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核心理念。论文接着继续使用文献研究法从传播环境适应、传播主体设定、传播内容把关等三方面总结佛教与基督教等外国文化在中国传播的经验得失,发现外来宗教在他国的传播要获得成功:一是要弱化组织色彩,规避与当权者争夺文化领导权的嫌疑,以得到当权者的支持;二是必须主动融入当地文化,要先树精英形象、寻求社会身份认同,选用与当地精神同质、生活贴近的传播内容,以生动传播形式,进行“适应”传教;三是从文化抵触、文化顺应到文化同化,外来文化必须经过长期自觉的“本土化”过程,不断调整、变化,才可能真正融入本地文化。这对我国孔子学院类的文化对外传播组织有启发意义。论文还从现实层面,采用内容分析法,呈现了国际舆论利用中国民间舆论消解甚至黑化中国国家舆论场的引导作用的现象,并探究了其原因:信息科技的发展让普通网民借助网络社交媒体成为了对外文化传播的主力,这些网民却媒介素质堪忧并缺乏相关国际公共关系常识。论文创造性地提出文化对外“轻传播”实践方式,认为要利用好社交类平台做好文化对外传播,应将重心放在引起他者对我方文化的兴趣上,即争夺关注度上,并在此基础上获取认同度,要采用以下策略:注重关注度、彰显独特性、扩大接触面、铺陈情感律。具体操作方法是:一要善于契合他者文化心理痛点,借势名人晕轮效应,培养超级文化传播者,搭乘热点话题公关;二要政治人物形象个性化、重要人物形象生活化;三要尽一切可能扩大本文化与他者的接触面,因为这是“滚动摩擦”时代的媒介接触,要善于全平台协作传播;四要以情动人,在中国故事里附加上浓烈的感情。
陈静巧[8](2020)在《泰国初级阶段汉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研究 ——以熊猫文化引入课堂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泰国汉语学习人数的逐年递增,汉语已成为泰国最受欢迎的外语之一。泰国开设中国语言文化专业课程的教育机构不断增多,学习者也渴望更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多元的中国文化,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也在结合自身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文化教学研究。近年来,初级阶段的文化教学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由于这一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文化还处在认知阶段,求知欲望强,对汉语充满好奇和浓郁的兴趣,在这个阶段适当引入必要的文化内容,能拓宽学习者观察和理解的视角,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有可能事半功倍。因此本文从泰国初级汉语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度与兴趣度的调查结果分析,在了解学习者基本情况的前提下,以学习者认知程度最高的熊猫符号作为文化引入课堂教学实践的内容,分析与融合熊猫符号所蕴含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内涵,在文化学、语言学、教育学等相关教学理论指导下,探讨了初级汉语课堂引入文化因素教学的相关问题。本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化教学的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从文化教学的相关概念、文化教学在初级汉语课堂中的地位及其必要性方面论述了文化教学在初级汉语课堂中的重要性;第二章主要是对泰国猜那瓦寺庙学校的学习者进行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度和兴趣度调查,从调查结果分析学习者的中国文化兴趣;第三章主要论述了熊猫符号所蕴含的中国精神内容及熊猫文化在泰国社会的传播现状,在结合相关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熊猫文化引入泰国初级汉语课堂的前提;第四章首先是从教师结构、学习者主体、教材使用、汉语课程设置等几个方面来叙述猜那瓦寺庙学校汉语教学的现状,其次是根据调查和课堂观摩结果分析该校汉语课堂文化引入的情况,在了解上述情况的前提下进行熊猫文化引入课堂教学设计,并对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第五章是结合熊猫文化引入课堂教学实践的体会,针对初级阶段文化引入课堂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为泰国初级阶段的文化引入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杨铧,杨杰新[9](2019)在《我国最早饲养展出小熊猫史事考》文中研究指明小熊猫(Ailurusfulgens)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称为九节狸、九节狼、九节狐、金狗、红熊猫、红猫熊、小红猫熊、山闷蹲等。民国时期小熊猫还与大熊猫一度共用"猫熊""熊猫"之名。笔者考证发现,1931年10月,建于重庆北碚的中国西部科学院动物园开始饲养、展出小熊猫;同年上海兆丰公园饲养、展出英国标本商人史密斯寄养的小熊猫,比胡洪光在《小熊猫在中国的饲养历史及现状》中提到的我国最早于1936年饲养、展出小熊猫要早5年。
江子君[10](2019)在《美国媒体视野中的大熊猫形象(1949-2018) ——基于《纽约时报》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大熊猫是中国独有的珍稀动物,它却一直“闪耀”在国际舞台上。大熊猫是中国对外传播活动中的一张重要名片,大熊猫形象与中国的国家形象密切联系在一起,研究大熊猫形象有助于我们解读中国的国家形象。本研究重点探讨大熊猫在1949年到2018年在美国主流媒体中呈现的形象。《纽约时报》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美国媒体,本文选取其报纸上的大熊猫主题报道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了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借助费尔克劳的批评话语分析三维分析框架,从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三个层次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在文本研究中,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基于语料库的话语分析法、符号修辞分析方法,来透视1949年到2018年间的大熊猫形象。内容分析法的分析结果显示,从1949年到2018年这70年间,美国媒体上的大熊猫的形象呈现阶段性的规律,不同阶段着重建构了不同的大熊猫形象。随后运用基于语料库的话语分析法、符号修辞分析方法,对每个阶段的文本进行分析,从词频、主题词、符号修辞等话语实践策略中发现美国媒体建构大熊猫形象的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在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71年,美国主流媒体重点强调了大熊猫的国别身份,赋予大熊猫一定的意识形态,树立了共产主义大熊猫的形象。在这期间,还逐步建构了大熊猫繁殖难的形象。在第二阶段,从1972年到1980年,重点建构了大熊猫友好使者形象和受欢迎形象。在第三阶段,从1981年到1992年,重点建构了大熊猫是濒危动物的象征形象和繁殖难的形象。在第四阶段,从1993年到2018年,重点建构了大熊猫是中国的象征形象和中国软实力形象。随后,按照三维分析框架理论中的话语实践分析步骤,研究大熊猫媒介形象话语的生产过程。研究结果显示新闻价值取向、议程设置、新闻文本的互文性都会影响了美国媒体中大熊猫形象话语的生产。新闻价值取向和媒体的议程设置特性决定了怎样的大熊猫话语文本被呈现到受众面前。新闻的互文性特点则进一步强化了对大熊猫形象的建构。最后对大熊猫媒介形象话语进行社会实践分析,帮助我们理解为何产生这样的形象建构话语。大熊猫之所以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媒介形象,和不同的形象建构话语,是由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决定的。早期美国媒体上大熊猫形象主要由意识形态主导。随着国际关系的变化、中国外交策略的改变,中美权力关系由不对等向平等转变,中国参与到大熊猫国际形象建构的活动之中,这些因素都影响了美国主流媒体上大熊猫形象的转变。
二、大熊猫是外国人发现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熊猫是外国人发现的(论文提纲范文)
(1)新国际形势下非时政对外传播面临的挑战和对策——以iPanda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分析自身优势,坚持内容为王 |
2 了解目标用户需求,分析爆款成因 |
2.1 国宝趣味日常满足用户心理需求 |
2.2 本土化融入带来更高关注度和更广泛受众 |
2.3 真人体验纪实节目参与度、代入感强 |
2.4 中外合作活动受到海外传媒和网友广泛关注 |
2.5 树立独特的话语风格,探索新的叙事方式 |
3 具体实践中有待提高的方面和建议 |
3.1 勿忘社交功能,大胆加强与用户互动 |
3.2 重视用户习惯,及时更新百科词条 |
3.3 深耕专业性内容,精准投放平台 |
3.4 重视人才建设,培养复合型外宣队伍 |
3.5 关注整体部署,融入外宣矩阵主动进行传播 |
3.6 创新合作模式,扩大合作范围 |
3.7 坚持独立自主,尝试国际化平台建设 |
4 结语 |
(2)呼唤文化大熊猫(论文提纲范文)
大熊猫代言中国 |
大熊猫文化内涵丰富 |
文化大熊猫无可取代 |
(4)政治劝服视角下改善中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效果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问题意识 |
0.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0.3 研究方法 |
0.4 文献综述 |
0.4.1 劝服(说服)学与说服传播研究 |
0.4.2 中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
第1 章 政治传播与国家形象相关概念论说 |
1.1 国家形象与国家形象要素 |
1.1.1 国家形象的定义 |
1.1.2 国家形象要素 |
1.2 国家形象传播活动的性质 |
1.3 “传播”、“宣传”与“劝服(说服)” |
第2 章 中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现状 |
2.1 外国受众的中国国家形象认知现状 |
2.1.1 东方大国的形象开始渐入人心 |
2.1.2 对华偏见与误解仍然深刻存在 |
2.1.3 对华认知符号化、碎片化,刻板印象严重 |
2.1.4 对华认知存在受众的群体性差异 |
2.2 中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工作中的问题 |
2.2.1 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有所成效但与国家需要和现实不适应 |
2.2.2 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顶层设计不足 |
2.2.3 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方向需要校准 |
第3 章 劝服之“学”:理论的考察 |
3.1 西方古典修辞术与说服 |
3.1.1 古典修辞术:诈术还是艺术? |
3.1.2 《修辞学》中的说服方法 |
3.2 现代西方说服传播理论 |
3.3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政治劝服 |
3.3.1 党群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劝服” |
3.3.2 群众路线:信度建构与利益一致性言说的统一 |
3.3.3 劝服运用于思想政治工作与对外传播的比较 |
第4 章 若干案例的比较研究:国家形象传播中的劝服实践 |
4.1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的对外传播 |
4.1.1 《人物篇》的传播背景 |
4.1.2 《人物篇》的传播内容 |
4.1.3 《人物篇》的传播反馈 |
4.2 万隆会议上的“求同存异” |
4.2.1 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 |
4.2.2 “求同存异”原则的内容 |
4.2.3 “求同存异”的劝服意蕴 |
4.3 “熊猫外交” |
4.3.1 “熊猫外交”的历程 |
4.3.2 “熊猫外交”的性质与内涵 |
4.3.3 “熊猫外交”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 |
4.4 案例小结 |
第5 章 中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效果的改善路径 |
5.1 重视对外传播中的信度建构 |
5.1.1 大力提升中国国家媒体信度 |
5.1.2 学会借力,积极利用外部渠道开展国家形象营销 |
5.2 制定科学合理的对外传播战略,构建支持性劝服语境 |
5.2.1 尊重客观传播规律,树立劝服意识 |
5.2.2 提升对外传播技巧,改善对外传播话术 |
5.3 加强对外传播话语的利益一致性言说 |
5.3.1 把外国普通民众而非官方作为主要传播对象 |
5.3.2 要传播“中国故事”,也要传播“世界故事”、“人类故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群体传播视阈下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萌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国国家形象 |
(二)萌文化 |
(三)萌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 |
四、研究方法 |
(一)内容分析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三)个案研究法 |
第一章 群体传播视阈下国家形象塑造与萌化传播 |
第一节 国家形象概述 |
一、国家形象 |
二、中国国家形象传播实践的历史沿革 |
三、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国家形象认知向积极多元发展 |
四、国家形象塑造的现实困境 |
第二节 国家形象萌化传播的历史考察 |
一、萌文化的源起与嬗变 |
二、萌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 |
第三节 国家形象萌化传播的强化 |
一、群体传播时代莅临带来的改变 |
二、群体传播调适与国家形象建构的萌化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群体传播视阈下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萌化现象考察 |
第一节 国家领导人形象萌化传播 |
一、萌化传播现状 |
二、领导人形象萌化利于塑造“多元立体”的互动叙事 |
第二节 官方媒体萌化传播 |
一、官方媒体微信公众号萌化传播现状考察 |
二、官方媒体微博萌化传播现状考察 |
第三节 公共外交萌化传播 |
一、“熊猫外交”的发展史:动物符号到国家形象“代言人” |
二、“熊猫外交”上升为国家符号源于主客观双重作用 |
三、“熊猫外交”利于塑造“友好包容”的大国形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群体传播视阈下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萌化成因解析 |
第一节 新的社会土壤:注意力市场经济 |
一、市场经济催生消费文化兴起 |
二、受众地位上升,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 |
三、萌文化叫好又叫座,能够有效配置资源 |
第二节 新的技术环境:互联网形成的网状传播 |
一、民意集结的公共领域形成 |
二、泛媒介概念的流行激活萌文化内生动力 |
第三节 新的传播模式:基于个人认知的情感强化 |
一、情感成为国家形象塑造的现实进路 |
二、萌文化是情感强化的有力推手 |
第四节 新的认知连结:圈层化互动的高度认同 |
一、群体聚集的动力机制改变带来政治参与逻辑的改变 |
二、群体传播语境的圈层互动为萌文化破圈提供可能 |
三、破圈萌文化促使集体性认同达成与国家软实力增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群体传播视阈下萌化传播的可能风险与路径调适 |
第一节 萌化传播的可能风险 |
一、解构他者——过度萌化万物 |
二、解构自身——消解官方权威性 |
第二节 化解可能风险的现实路径 |
一、建构新理念:基于“新”媒介的思考 |
二、落实新举措:建构认同视阈下的传播效果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中国人民政府网(微信)萌化传播现状考察表 |
附录二:人民日报(微信)萌化传播现状考察表 |
附录三:新华社(微信)萌化传播现状考察表 |
附录四:央视新闻(微信)萌化传播现状考察表 |
附录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微信)萌化传播现状考察表 |
附录六:中国人民政府网(微博)萌化传播现状考察表 |
附录七:人民日报(微博)萌化传播现状考察表 |
附录八:新华社(微博)萌化传播现状考察表 |
附录九:央视新闻(微博)萌化传播现状考察表 |
附录十:中国之声(微博)萌化传播现状考察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科学、商业与政治:走向世界的中国大熊猫(1869—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一、 近代博物学、全球贸易与中国大熊猫走向世界 |
(一)博物学在近代的复兴 |
(二)博物学机构的展览需求 |
(三)探险家在西南的活动和动物贸易 |
二、 从管控来华外国人到保护大熊猫 |
(一)中央研究院管控来华采集标本的外国人 |
(二)商品化对大熊猫种群的冲击 |
(三)国民政府出台大熊猫保护政策 |
三、 欧美的观赏需求与“熊猫外交”的形成 |
(一)欧美的“熊猫热” |
(二)“熊猫外交”的形成 |
(三)战后的大熊猫赠送计划 |
结语 |
(7)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思考 |
1.4.1 研究重点 |
1.4.2 创新之处 |
1.5 主要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内容分析法 |
第2章 先人理念:中国仁和的进阶之程 |
2.1 从部落天下到家天下的融合选择 |
2.1.1 炎、黄、蚩尤的“三国”融合 |
2.1.2 禅让故事里的权力公正 |
2.1.3 夏、商、周的整体世界观 |
2.2 汉朝的均势“和”策略 |
2.2.1 汉匈一家的“和”理念 |
2.2.2 汉匈共处的“和”策略 |
2.2.3 汉匈相争的“有利均势”战 |
2.3 唐代:夷狄一体的开放格局 |
2.3.1 开放包容的社会意识格局 |
2.3.2 广迎宾朋的社会实体格局 |
2.3.3 多元融合的灿烂文化成果 |
2.4 全球变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2.4.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提出 |
2.4.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他山之石:佛教与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经验 |
3.1 “理解他者的理解”:传播之环境适应 |
3.1.1 方法:分寸感与“理解他者的理解” |
3.1.2 把握两国关系,规避可能风险 |
3.1.3 理解传播体制,处好公共关系 |
3.2 个人传经与组织布道:传播之主体设定 |
3.2.1 弱化组织色彩,淡化文化领导权之争 |
3.2.2 树立精英形象,寻求身份认同 |
3.3 求同存异,文明互鉴:传播之内容把关 |
3.3.1 精神求同,“适应”传教 |
3.3.2 内容求轻,形式生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实压力:国际舆论与中国民间舆论的双重误读 |
4.1 民间意识与国家理念的错位 |
4.1.1 从2020新冠肺炎疫情看国际舆论对民间舆论的利用 |
4.1.2 官方舆论场对“中国为世界抗疫作贡献”的舆论引导 |
4.1.3 民间舆论场对“中国为世界抗疫作贡献”的意义消解 |
4.1.4 常识缺乏下的错位与误读 |
4.2 西方对中国的误读 |
4.2.1 远方的乌托邦 |
4.2.2 愚昧的中国 |
4.2.3 黄祸论 |
4.2.4 中国崩溃论 |
4.2.5 中国威胁论 |
4.3 被掩敝的国际公共关系 |
4.3.1 跨文化传播研究中传受双方母国关系的缺席 |
4.3.2 传播模式对传受双方母国关系模式的忽略 |
4.3.3 传受双方母国关系被掩蔽的原因探究 |
4.3.4 对外文化传播主体的公民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变局中的中国文化对外“轻传播”策略 |
5.1 “轻传播”的概念探析 |
5.2 路径选择:万物自生听的网络社交媒体 |
5.2.1 技术基础:“沉浸”泛在的网络信号覆盖 |
5.2.2 渠道平台:内容、服务、账号的多维信息超市 |
5.2.3 范围特征:人内、人际、组织、大众、国际的组合传播 |
5.3 实践创新:“轻传播”的效果四律 |
5.3.1 注重关注度 |
5.3.2 彰显独特性 |
5.3.3 扩大接触面 |
5.3.4 铺陈情感律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泰国初级阶段汉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研究 ——以熊猫文化引入课堂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
(二)国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参考法 |
(二)课堂实践法 |
(三)对比分析法 |
(四)问卷调查法 |
第一章 文化教学在初级汉语课堂中的地位 |
第一节 文化教学的相关概念 |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
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教学 |
三、词汇文化中的语义文化教学 |
第二节 泰国初级汉语课堂中文化引入教学的定位 |
第三节 文化教学在泰国初级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 |
一、泰国学习者对汉语学习的需求增加 |
二、泰国人对中国文化有亲近感 |
三、增强学习者适应目的语文化能力的需要 |
第二章 泰国初级汉语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度和兴趣度调查 |
第一节 设计调查问卷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内容 |
四、调查方法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章 熊猫文化教学引入泰国初级汉语课堂的前提 |
第一节 熊猫文化的概述 |
第二节 熊猫文化的中国精神传递 |
一、自强不息的精神 |
二、对立统一的精神 |
三、和谐共生的理念 |
四、友善包容的精神 |
第三节 熊猫文化在泰国社会的传播现状 |
第四节 熊猫文化引入泰国初级汉语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学习动机理论 |
二、文化适应假说 |
第五节 熊猫文化教学在泰国初级汉语课堂中的意义 |
第四章 熊猫文化引入泰国初级汉语课堂教学的总体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因素引入猜那瓦寺庙学校初级汉语课堂的教学现状 |
一、猜那瓦寺庙学校的汉语教学现状 |
二、猜那瓦寺庙学校初级汉语课堂文化融入的现状 |
第二节 熊猫文化引入泰国初级汉语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 |
一、教学对象 |
二、教学目标 |
三、教学原则 |
四、教学方法 |
第三节 熊猫文化在泰国初级汉语课堂的教学实践 |
一、《熊猫可爱极了》教学设计 |
二、熊猫文化引入课堂教学的总结与反思 |
第五章 文化元素引入泰国初级汉语课堂教学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问卷 |
附录2:课文 |
附录3:文化教学图片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9)我国最早饲养展出小熊猫史事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1931年,中国西部科学院动物园饲养展出一只“猫熊” |
二、中国西部科学院1931年饲养展出的“猫熊”为小熊猫 |
三、1931年饲养展出的小熊猫由郭卓甫等人与英国人史密斯合作采集 |
四、1931年饲养展出的小熊猫采集自穆坪 |
五、1931年,上海兆丰公园饲养展出史密斯寄养的小熊猫 |
六、结论 |
(10)美国媒体视野中的大熊猫形象(1949-2018) ——基于《纽约时报》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理论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大熊猫的生物学研究 |
2.2 大熊猫的文化形象研究 |
2.3 大熊猫的政治形象研究 |
2.4 中国大熊猫"出访"史 |
2.4.1 新中国成立前的"出访"之路 |
2.4.2 新中国成立后大熊猫"出国"记 |
2.5 文献评析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问题 |
3.1 批评话语分析理论 |
3.2 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的适用性 |
4 研究步骤与方法 |
4.1 内容分析法 |
4.2 基于语料库的话语分析法 |
4.3 符号修辞分析 |
5 分析结果 |
5.1 不同时期大熊猫新闻报道的侧重点 |
5.2 第一阶段(1949—1971):"共产主义"大熊猫形象 |
5.2.1 高频词、主题词分析:政治、意识形态类词汇突出 |
5.2.2 符号修辞分析:繁殖能力弱的大熊猫形象 |
5.3 第二阶段(1972—1980):友好使者和受欢迎的形象 |
5.3.1 高频词、主题词分析:来自中国的"礼物" |
5.3.2 符号修辞分析:"友好大使""偷走你的心" |
5.4 第三阶段(1981—1992):政治涵义弱化,濒危动物的象征 |
5.4.1 高频词、主题词分析:政治涵义弱化、"性无能"的大熊猫 |
5.4.2 符号修辞分析:"濒危动物"与"明星"形象 |
5.5 第四阶段(1993—2018):中国和中国软实力的象征 |
5.5.1 高频词、主题词分析:可爱的大熊猫形象 |
5.5.2 符号修辞分析:"重拾"中国国家身份 |
6 大熊猫媒介形象话语的生产与社会实践 |
6.1 大熊猫媒介形象话语的生产 |
6.1.1 新闻价值与大熊猫媒介形象话语的生产 |
6.1.2 议程设置与大熊猫媒介形象话语的生产 |
6.1.3 互文性与大熊猫媒介形象话语的生产 |
6.2 大熊猫媒介形象话语的社会实践 |
6.2.1 早期意识形态主导美国媒体建构大熊猫形象 |
6.2.2 从被动到主动:中国影响美国媒体中大熊猫形象建构 |
6.2.3 小结:中西权力关系变化与美国媒体上的大熊猫形象 |
7 总结与研究不足 |
7.1 总结 |
7.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大熊猫是外国人发现的(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国际形势下非时政对外传播面临的挑战和对策——以iPanda为例[J]. 秦永京. 科技传播, 2022(02)
- [2]呼唤文化大熊猫[N]. 高富华. 雅安日报, 2022
- [3]成都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研究 ——基于在蓉留学生的调查[D]. 唐子钦.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4]政治劝服视角下改善中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效果路径研究[D]. 张益森.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群体传播视阈下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萌化现象研究[D]. 刘程悦. 湖北民族大学, 2021
- [6]科学、商业与政治:走向世界的中国大熊猫(1869—1948)[J]. 姜鸿. 近代史研究, 2021(01)
- [7]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D]. 许林.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6)
- [8]泰国初级阶段汉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研究 ——以熊猫文化引入课堂教学为例[D]. 陈静巧. 广西大学, 2020(07)
- [9]我国最早饲养展出小熊猫史事考[J]. 杨铧,杨杰新. 文史杂志, 2019(06)
- [10]美国媒体视野中的大熊猫形象(1949-2018) ——基于《纽约时报》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D]. 江子君.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