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血管造影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力[1](2021)在《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情况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目的:从患者基本情况、动脉瘤情况、治疗方案、术后动脉瘤即刻情况分析纳入研究的颅内微小动脉瘤的各项数据。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探讨临床可以规避的高危因素,从而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8年5月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1.年龄≥18岁;2.经CTA和/或MRA、脑血管造影证实存在颅内动脉瘤;3.动脉瘤测量最大径线<3mm。排除标准为:1.非囊性动脉瘤,如梭形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外伤性动脉瘤、感染性动脉瘤;2.动脉瘤最小测量径线>3mm;3.合并除动脉瘤外其它血管异常,如血管畸形、动静脉瘘、Moyamoya病、恶性肿瘤所致动脉瘤;4.非破裂动脉瘤6个月内有颅内出血和/或症状性脑梗死;5.血管内介入治疗或开颅夹闭治疗后复发的动脉瘤;6.病例资料不完整的动脉瘤。所有纳入患者均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技术或同时应用不同辅助技术进行栓塞治疗。收集资料包括:1.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症状性脑血管疾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心血管病史。2.动脉瘤基本信息:是否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动脉瘤瘤颈宽度、是否为宽颈或窄颈动脉瘤、是否为多发性动脉瘤、动脉瘤体积、动脉瘤位置。3.手术治疗干预信息:是否为单微导管栓塞(单纯弹簧圈栓塞)或应用不同辅助技术栓塞(如支架辅助栓塞、球囊辅助栓塞、微导管辅助栓塞、微导丝辅助栓塞、多微导管栓塞技术)。4.术后动脉瘤即刻效果信息。分析颅内囊性微小动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不同手术方法的效果并探讨神经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459例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中,有高血压病史者208例(47.3%),糖尿病史41例(9.3%),吸烟史89例(20.2%),饮酒史99例(22.5%),症状性脑血管病史16例(3.6%),合并心血管病27例(6.1%)。动脉瘤颈宽度2.26±0.48mm,宽颈动脉瘤442个(96.3%),窄颈动脉瘤17个(3.7%)。破裂动脉瘤52个(52位患者)(11.3%);未破裂动脉瘤407个(388位患者X88.7%)。多发动脉瘤192例(43.6%),非多发动脉瘤267例(56.4%)。动脉瘤位置:大脑前动脉系统144个(31.4%。),大脑中动脉系统99个(21.6%),颈内动脉系统181个(39.4%),后循环动脉瘤35个(7.6%)。动脉瘤手术策略:单微导管栓塞动脉瘤231个(50.3%),支架辅助栓塞56个(12.2%)、球囊辅助栓塞51个(11.1%),多微导管保护35个(7.6%)、微导管保护63个(13.8%)、微导丝保护23个(5.0%)。整体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分级: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Ⅰ级192例(41.8%)、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Ⅱ级230例(50.1%)、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37例(8.1%)。单微导管组术后即刻满意度低于支架辅助组、微导管保护组、球囊辅助组、多微导管保护组(P=0.001),与微导丝组无差异(P=0.920),支架辅助组、微导管保护组、球囊辅助组、多微导管保护组、微导丝组成对比较术后即刻满意度无差异。459例颅内微小动脉瘤中共有41例(8.9%)发生了神经系统并发症,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组418例(81.1%);单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史(P=0.029)、吸烟史(P=0.033)、饮酒史(P=0.047)、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19)、破裂动脉瘤(P=0.011)、动脉瘤体积(P=0.039)、位于颈内动脉系统(P=0.020)、应用支架辅助栓塞(P=0.045),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评估Raymond Ⅲ级(P=0.009)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既往高血压病史(P=0.041,OR=2.340)、吸烟史(P=0.049,OR=1.996)、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19,OR=3.005)、破裂动脉瘤(P=0.001,OR=3.873)、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P=0.002,3.764)是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病史、吸烟史、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裂动脉瘤、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是颅内囊性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辅助技术栓塞(支架辅助栓塞、微导管保护、球囊辅助、多微导管保护)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优于单微导管栓塞。第二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破裂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临床可以规避的高危因素,从而降低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发生率,并为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风险评估提供佐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8年5月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收集资料包括:1.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症状性脑血管疾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心血管病史。2.动脉瘤基本信息:是否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动脉瘤瘤颈宽度、是否为宽颈或窄颈动脉瘤、是否为多发性动脉瘤、动脉瘤体积、动脉瘤位置。3.手术治疗干预信息:是否为单微导管栓塞(单纯弹簧圈栓塞)或应用不同辅助技术栓塞(如支架辅助栓塞、球囊辅助栓塞、微导管保护技术、微导丝保护技术、多微导管保护技术)。4.术后动脉瘤即刻结果信息。分别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统计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研究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459例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中共有8例(1.7%)发生了神经系统出血并发症。术中发生破裂出血并发症组患者数为8例,无破裂出血并发症组患者数451例。破裂组患者平均年龄49.00±14.47岁,非破裂组患者平均年龄56.11±10.14岁。单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史(P=0.031)、破裂动脉瘤(P=0.008)、位于大脑前动脉系统动脉瘤(P=0.012)、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01)、动脉瘤体积(P=0.057)、前交通动脉瘤(P=0.006)、支架辅助栓塞(P=0.017)、单个动脉瘤所用弹簧圈个数(P=0.098)与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相关。对比破裂组和未破裂组填塞弹簧圈的个数和长度,破裂组动脉瘤填塞弹簧圈平均个数为2.50±0.71个,多于未破裂组动脉瘤的1.79±0.7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破裂组弹簧圈平均长度为5.69±1.87cm,高于未破裂组的5.10±1.83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01,OR=7.248)、破裂动脉瘤(P=0.001,OR=5.738)、大脑前动脉系统(P=0.047,OR=2.806)、支架辅助栓塞(P=0.039,OR=3.490)是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对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其中支架辅助栓塞的AUC最大,为0.760,有更高的预测价值。4项独立危险因素(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裂动脉瘤、大脑前动脉系统、支架辅助栓塞)联合预测AUC为0.868,为最佳预测因子。结论: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裂动脉瘤、大脑前动脉系统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是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出现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支架辅助栓塞有更高的预测价值,而不规则形态、破裂动脉瘤、大脑前动脉系统、支架辅助栓塞联合为最佳预测因子。第三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术中出现血栓栓塞缺血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临床可以规避的高危因素,从而降低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为缺血并发症的风险评估提供佐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8年5月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特点。分别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可能的血栓栓塞性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459例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中共有31例(6.8%)发生了血栓栓塞性缺血并发症。其中术中缺血并发症组患者数31例,无缺血并发症组患者数428例。缺血并发症组患者平均年龄53.65±10.26岁,非缺血并发症组患者平均年龄56.11±10.14岁。单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史(P=0.015)、破裂动脉瘤(P=0.002)、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08)与缺血并发症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史(P=0.025,OR=2.625)、破裂动脉瘤(P=0.003,OR=4.502)、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17,OR=3.086)是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发生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对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其中破裂动脉瘤的AUC最大,为0.764,有更高的预测价值。3项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破裂动脉瘤、动脉瘤形态不规则)联合预测AUC为0.842,为最佳预测因子。结论:高血压病史、破裂动脉瘤、动脉瘤形态不规则是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出现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破裂动脉瘤有更高的预测价值,而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为最佳预测因子。第四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术后临床和影像随访结果并研究影响颅内微小动脉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颅内微小动脉瘤术后复发率提供参考,并为颅内微小动脉瘤的复发风险预测及预后评估提供佐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8年5月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特点。分别采用单因素统计和多因素统计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复发的危险因素。依据发现复发的时间,进行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探讨各危险因素对复发时间的影响。结果:459例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中共有15例(3.3%)随访出现了复发。复发组患者数15例,非复发组患者数444例。复发组患者平均年龄55.98±10.49岁,非复发组患者平均年龄56.01±10.26岁。单因素分析结果:吸烟(P=0.041)、饮酒(P=0.037)、动脉瘤位置位于大脑前动脉系统(P=0.047)、破裂动脉瘤(P<0.001)、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01)、单微导管栓塞(P=0.047)、栓塞满意度RaymondⅢ级(P<0.001)与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发性动脉瘤(P=0.019,OR=2.935)、形态不规则(P=0.002,OR=7.931)、破裂动脉瘤(P=0.007,OR=5.851)、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P=0.006,OR=6.032)是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对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的AUC最大,为0.768,有更高的预测价值。上述4项危险因素(多发性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裂动脉瘤、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联合预测AUC为0.887,为最佳预测因子。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结果发现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Ⅲ级的动脉瘤复发时间短于Raymond Ⅰ级+Ⅱ级的动脉瘤(P=0.04)。结论:多发性动脉瘤、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裂动脉瘤、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是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出现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动脉瘤形态不规则有更高的预测价值,而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为最佳预测因子。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动脉瘤术后短时间内复发可能性大。
叶远良[2](2020)在《颅内静脉窦内镜解剖、组织学及相关疾病救治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对颅内动脉的解剖学进行大量的研究,使得经动脉途径治疗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明显改善。由于对颅内静脉窦解剖及组织学认识不足,经静脉途径治疗脑血管疾病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出血与幕上原发性脑出血相比,两者有共同点,但治疗原则完全不同,早期极容易误诊。研究目的:研究颅内静脉窦内镜解剖、窦壁及纤维索的组织学特点,探讨介入材料对颅内静脉窦内纤维索及血栓影响,比较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合并脑出血及原发性脑出血发病早期临床资料。研究方法:应用神经内镜及组织学方法探讨尸头内颅内静脉窦纤维索、蛛网膜颗粒及窦壁的解剖与组织学特点;建议尸头静脉窦血栓模型,模拟经静脉窦途径介入取栓术,应用神经内镜及组织学方法探讨介入材料对窦内纤维索及血栓影响;分析CVST合并出血及幕上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发病早期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研究结果:1.大脑大静脉-直窦连接处变异较大,解剖结构有静脉瓣样结构、窦壁连接处突起及球样小结结构,球样小结弹性纤维成分高于蛛网膜颗粒,表面有平滑肌细胞;大脑静脉分支及大脑大静脉与窦壁连接处均有平滑肌。2.岩下窦开口变异较大,位于颈静脉球部前内侧壁,在鞍背-斜坡延长线与上颚-枕骨大孔连线稍上方。3.桥静脉汇入静脉窦过程中,蛛网膜下段及静脉窦壁段长度分别为15.23±5.40mm和5.28±2.36mm。中央前沟静脉及中央沟静脉与冠状缝距离分别为 2.18±1.90cm 及 5.48±2.19cm。4.横窦窦壁连接处可见大量血管组织;直窦底壁呈分层排列,直窦底壁及板层纤维厚度最大,乙状窦壁厚度最小。5.支架对直窦内纤维索损伤比例分别为0级占53.4%、1级占43.20%及2级占5.40%,球囊对直窦内不同程度纤维索损伤比例分别为0级占73.9%、1级占17.4%及2级占9.52%,支架及球囊在直窦内反复牵拉对纤维索的损害没有显着增加;支架材料在直窦对纤维索的损伤高于上矢状窦。6.三次支架取栓过程中产生的血栓颗粒数分别为11.17±2.17、9.00±6.07及5.00±2.96;,第一次取栓产生的大颗粒数较第二、三次明显增加;第一次取栓术后残留血栓面积较第二次、第三次大。7.年龄、癫痫症状、水肿/血肿体积对早期诊断CVST合并脑出血具有统计学意义;重症CVST合并脑出血术后预后优于重症幕上原发性脑出血组。研究结论:1.颅内静脉窦窦内纤维索分布不同,静脉窦窦壁呈分层改变,熟悉窦内相关解剖,有利于降低静脉窦手术的难度,改善手术质量,提高临床疗效;2.介入材料可导致窦内纤维索轻度损伤,取栓过中容易导致血栓松动,临床上需要重视术后抗凝的重要性;3.CVST合并脑出血与幕上原发性脑出血在发病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重症CVST合并脑出血预后优于幕上原发性脑出血,呈“治愈or死亡”现象,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早期避免误诊,尽早规范化治疗。
麦麦提图尔荪·阿不杜拉[3](2020)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前循环复杂动脉瘤的长期随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前循环复杂动脉动脉瘤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9月应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的58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动脉瘤未破裂者50例,破裂者8例。动脉瘤直径平均为(14.5±6.8)mm;瘤颈平均为(6.7±3.9)mm;大或巨大动脉瘤41例(70.7%),宽颈动脉瘤43例(74.1%),复发动脉瘤5例(8.6%)。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来评估动脉瘤的栓塞程度,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58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8例(13.8%)动脉瘤完全闭塞(OKM D级)。术后分别于49(5.8±1.1)个月、1018(12.8±2.1)个月及2452(33.9±8.3)个月行短、中及长期随访。3个时期动脉瘤的完全闭塞率分别为87.7%(50/57)、98.2%(55/56)、100%(47/47),临床预后良好(mRS 02分)率分别为96.6%(56/58)、98.2%(55/56)、97.9%(46/47)。58例患者术后13例(22.4%)发生并发症,死亡2例(3.4%)。其中出血性并发症2例(3.4%),脑积水1例(1.7%)、无症状性分支血管闭塞4例(6.9%),视力下降2例;穿刺点血肿3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8例破裂动脉瘤患者,短、中及长期随访动脉瘤完全闭塞比例分别为5/7、6/6及5/5;4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出血性并发症2例、梗阻性脑积水1例、视力下降2例。死亡2例。结论:PED治疗颅内前循环复杂动脉瘤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中长期随访动脉瘤完全闭塞率高。破裂动脉瘤并发症发生比例较高,需慎重选择行PED治疗。
张斌太[4](2019)在《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手术时机、手术入路、围手术期并发症及临床预后,分析比较不同Hunt-Hess分级患者在临床资料方面的差异,探讨手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7年6月至2018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9例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的位置、大小、手术时机、手术入路、手术技巧、围手术期并发症及临床预后。根据Hunt-Hess分级量表,评估患者术前病情程度,分为Hunt-Hess分级0-Ⅲ级组50例(84.7%)和Ⅳ-Ⅴ级组9例(15.3%);采用GOS评分评价预后;并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1.性别与年龄分布:本组资料59例患者,男性30例(50.8%),女性29例(49.2%),男女比例1.03:1;患病年龄最小35岁,最大71岁,平均年龄(53.37±8.99)岁,40-60岁是发病高峰年龄。2.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本组资料59例患者中出现突发头痛47例(79.7%),伴有恶心呕吐42例(71.2%),运动障碍7例(11.9%),癫痫发作3例(5.1%),神志清36例(61.0%),浅昏迷14例(23.7%),中度昏迷9例(15.3%)。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检查,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6例(94.9%),未破裂动脉瘤3例(5.1%);合并额叶血肿17例(28.8%),脑室出血13例(22.0%)。3.动脉瘤特点: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位于A3段46例(78.0%),最常见部位是胼周-胼缘动脉结合处;A2段9例(15.3%),A4、A5段4例(6.8%)。主要为小型动脉瘤(<5mm)37例(62.7%),一般动脉瘤(≥5mm-<15mm)16例(27.1%),大型动脉瘤(≥15mm-<25mm)4例(6.8%),巨型动脉瘤(≥25mm)2例(3.4%),多发动脉瘤10例(16.9%)。4.手术治疗情况:手术时机:早期手术组30例(50.8%),中期手术组21例(35.6%),延期手术组8例(13.6%)。手术入路:46例(78.0%)采用纵裂入路,13例(22.0%)采用翼点入路。5.围手术期并发症:本组资料59例患者中共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13例(22.0%),其中动脉瘤术中破裂共6例(10.2%);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7例(11.9%),分别是术后再出血1例(1.7%),大面积脑梗死1例(1.7%),脑梗死1例(1.7%),脑积水3例(5.1%),脑水肿1例(1.7%)。术后死亡3例(5.1%)。6.预后评估:术后3月时对本组资料59例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患者均行GOS评分,预后良好52例(88.1%),预后不良7例(11.9%)。7.两组临床资料比较:结果显示:与Hunt-Hess分级0-Ⅲ级组相比,Ⅳ-Ⅴ级组患者合并额叶血肿(18.0%vs88.9%,P<0.001)和脑室出血(16.0%vs55.6%,P=0.019)更常见、围手术期并发症(10.0%vs88.9%,P<0.001)更多、术后3月时预后更差(4.0%vs55.6%,P<0.001)。结论:1.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常合并额叶血肿和脑室出血;多位于A3段,最常见部位是胼周-胼缘动脉结合处,主要为小型动脉瘤;多在早期行手术治疗,通常采用纵裂入路。2.与Hunt-Hess分级0-Ⅲ级组相比,Ⅳ-Ⅴ级组患者合并额叶血肿和脑室出血更常见、围手术期并发症更多、术后3月时预后更差;开颅手术治疗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围手术期并发症少、死亡率低、预后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刘盛杰[5](2018)在《血管影像学检查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92例临床分析及长期随访》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究血管影像检查阴性的原因不明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差异,以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对患者进行长期临床随访,观察患者长期预后。方法: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在2011年4月–2014年5月期间,收住院完善血管检查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共404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11人,首次未发现病因的为93人,3个月后1个病例复查脑血管造影诊断为动脉瘤;不明原因蛛网膜下腔出血为92例,我们对这些血管检查阴性的不明原因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92例病人进行回顾分析,与311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入院时Hunt&Hess分级、蛛网膜下腔出血CT的Fisher分级、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WFNS)委员会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分级、脑积水发生率、脑缺血发生率、死亡率及出院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指标进行对照分析。对92例血管影像学检查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根据性别、年龄(≤60岁、>60岁)、有无高血压病史、有无糖尿病病史、是否吸烟进行分组。结果用改良的Rankin评分进行评估。并对预后良好者进行了长期临床随访。结果: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在阴性组和动脉瘤组患者之间虽存在一定差异,但仅高血压方面的诱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Hunt&Hess分级与动脉瘤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CT的Fisher分级与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WFNS)委员会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分级在阴性组与动脉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并发症脑积水及脑缺血情况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两组之间存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预后不良的15例患者中13例死亡,其中8例在医院死亡、5例自动出院后短期内死亡,13例患者中入院Hunt&Hess分级5级者2例、4级者4例(其中1例二次出血)、3级者3例、2级者4例,Hunt&Hess分级2级的死亡患者1例既往肝硬化、肝癌、凝血功能障碍病史,住院期间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低蛋白血症,1例住院期间并发胰腺炎、肠梗阻,1例住院期间并发血小板减少,1例发现结核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15例患者中另外2例入院Hunt&Hess分级均2级,1例并发肺栓塞,出院MRS 4级,1例并发脑积水,出院MRS3级;本研究92例不明原因的SAH患者中,二次出血者1例,约占1.1%;脑缺血者为2例,约占2.2%(其中1例为基底节区梗死,1例为一过性脑缺血;脑积水者2例,约占2.2%,均不需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不明原因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病史与不良预后存在相关性,而性别、糖尿病史、吸烟与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出院后MRS 0-1级62例成功随访患者,1例死于心脏病,1例患慢性硬膜下血肿,3例患者出现脑梗死,无再次出血患者。结论:不明原因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优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但二次出血、脑缺血、脑积水等并发症仍存在;高血压、高龄为不明原因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出院时MRS0-1级患者长期预后良好。
王琳[6](2018)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4月2017年9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脑DSA阴性SAH患者与同期住院手术治疗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比较两组临床特征、临床结局及预后。同时将脑DSA阴性SAH患者分2个亚组: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erimesencephalic non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PNSH)和非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n-PNSH),比较两组临床特征、临床结局及预后。所有脑DSA阴性SAH患者均进行至少1次DSA检查,复查时行头颅CTA或DSA,随访周期为3月91月,平均随访33个月。出院时临床结局采用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出院后临床结局采用改良Rankin(mRS)评分。结果:首次造影阴性者65例,其中25例3-4周后复查脑DSA,19例仍为阴性,6例发现动脉瘤,均为n-PNSH,纳入脑DSA阴性SAH共59例。首次造影发现动脉瘤的SAH患者203例,加上2次DSA发现动脉瘤的6例n-PNSH患者,纳入aSAH共209例。脑DSA阴性SAH与aSAH比较,入院血CRP、FBG、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值、伴脑室积血、入院GCS评分14-9分及8-3分、入院Hunt-Hess分级III、IV级、入院WFNS分级IV-V级、住院期间再出血、新发脑梗死及脑疝、出院后死亡比例较低,淋巴细胞数值、糖尿病、入院GCS评分15分、入院Hunt-Hess分级I级、入院WFNS分级I-III级、出院时GOS评分4-5分、≥3月mRS≤2分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脑DSA阴性患者以非中脑周围者多见(40例,67.8%),中脑周围者19例与非中脑周围者40例比较,入院平均血糖水平较低,入院Hunt–Hess分级II级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入院GCS评分来看,所有的PNSH患者及34例n-PNSH(85.0%)患者GCS评分等于15分,从入院WFNS分级来看,所有的PNSH患者及38例n-PNSH(95.0%)WFNS分级为I-III级。从住院期间并发症来看,所有脑血管造影阴性SAH患者均无再出血及晚期脑积水事件发生,2例早期脑积水及2例新发脑梗死均见于n-PNSH患者。从出院时GOS评分来看,所有PNSH患者及37例n-PNSH(92.5%)患者GOS评分为4-5分,所有脑血管造影阴性SAH患者住院期间均无死亡事件发生。从≥3月mRS评分来看,所有PNSH患者及36例n-PNSH(90.0%)患者mRS≤2分,3例死亡均见于n-PNSH患者。所有脑DSA阴性患者出院后均无新发脑梗死及脑出血发生。结论:1、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aSAH)患者相比,脑DSA阴性SAH患者临床症状轻、并发症少、预后良好;2、脑DSA阴性SAH患者以非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n-PNSH)多见,n-PNSH患者基线空腹血糖水平升高,临床过程及预后较PNSH差,复查造影阳性率较高,应积极复查造影,避免漏诊;PNSH患者头痛更明显,但临床过程及预后良好。
李君[7](2016)在《137例自发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自发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onvexity subarachnoid hemorrhage,c SAH)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探讨其病因和可能的发病机制,总结其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以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主要检索数据库,收集2005年2015年发表的中、英文文献28篇中的115例c SAH病例报道患者,同时收集2009年1月2015年8月间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诊治的22例c SAH患者,共计137例c SAH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数据,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基本情况:137例c SAH患者,其中男性80例,女性57例,发病年龄1296岁,中位数年龄65岁,其中>60岁79例(57.7%),≤60岁58例(42.3%)。2.临床表现:137例c SAH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局限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共96例,其中>60岁69例(71.9%),发病形式主要表现为类似TIA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另一重要的临床表现为头痛,有85例,以轻微/非雷击样头痛为主,有59例(69.4%),多见于≤60岁患者,有57例(67.1%)。此外,有13例表现为意识状态改变,11例表现为癫痫,5例表现为头晕,1例表现为晕厥。3.影像学表现:137例cSAH患者行头部CT检查135例,行头部MRI FLAIR序列检查111例,CT检出阳性率为94.1%,FLAIR序列检出阳性率为100%。137例c SAH患者中,出血位于右侧大脑半球70例(51.1%),位于左侧大脑半球50例(36.5%),双侧均发现出血17例(12.4%)。c SAH出血可见于1个或数个脑沟内,本研究多见于1个脑沟内,有91例(66.4%),以顶叶、额叶和中央沟受累为主。137例c SAH患者脑血管检出异常者有71例(51.8%),其中脑动脉狭窄或闭塞40例(56.3%),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10例(14.1%),广泛脑血管节段性狭窄9例(12.7%),脑动脉夹层6例(8.5%),血管畸形4例(5.6%),烟雾病2例(2.8%)。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最常见的发病年龄为5170岁,有25例(62.5%),其中大脑中动脉狭窄9例(22.5%),大脑中动脉闭塞6例(15.0%),颈内动脉狭窄11例(27.5%),颈内动脉闭塞14例(35.0%),以脑动脉狭窄或闭塞与c SAH在同侧最常见,有36例(90.0%)。4.病因:137例c SAH患者中有112例发现有明确的病因,而余下的25例病因未明,其中脑淀粉样血管病共38例(27.7%),脑动脉狭窄或闭塞31例(22.6%),脑静脉血栓10例(7.3%),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9例(6.6%),脑动脉夹层6例(4.4%),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6例(4.4%),血管畸形4例(2.9%),烟雾病2例(1.5%),血小板减少症2例(1.5%),药物性血管病1例(0.7%),高血压微血管病1例(0.7%),狼疮性血管炎1例(0.7%),过灌注综合征1例(0.7%)。>60岁的c SAH患者最常见的病因为脑淀粉样血管病,共38例(48.1%),其次为脑动脉狭窄或闭塞12例(15.2%);≤60岁的c SAH患者最常见病因为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共19例(32.8%),其次为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8例(13.8%),脑静脉血栓6例(10.3%),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6例(10.3%)。5.预后:137例c SAH患者中有81例随访,随访时间12天96个月,预后较好[改良的Rankin量表(m RS)0-3分]60例(74.1%);预后不良21例(25.9%),其中出现痴呆4例,遗留严重神经功能缺损[改良的Rankin量表(m RS)4-5分]8人,死亡9例(分别为癌症3例,败血症2例,颅内出血2例,脑疝1例,不明原因1例)。81例随访患者有27例≤60岁,其中2例死于癌症,其余患者预后均良好,未见遗留严重后遗症,54例患者>60岁,预后不良19例,病因均为脑淀粉样血管病。结论:1.临床特征:c SAH多见于>60岁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发作形式主要表现为类似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样反复发作,其次表现为头痛。2.影像学特点:c SAH多为单侧病变,常累及1个脑沟,以顶叶、额叶和中央沟受累为主,CT在发病急性期检出率为94%,MRI FLAIR序列检出的敏感性为100%,但非c SAH的特异性改变,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DWI、GRE-T2*WI、SWI、脑血管造影检查)可进一步判断其病因。3.病因:c SAH最常见的病因为脑淀粉样血管病,其次为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其中>60岁老年患者病因多为脑淀粉样血管病,≤60岁病因为脑动脉狭窄或闭塞。4.对于初次发病的c SAH患者需进行全面的脑血管筛查,包括颅内外动静脉,并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肿瘤等系统性疾病,对于病因未明应进行长期的随访,老年患者尤应注意CAA的可能,避免漏诊。5.预后:c SAH的预后与病因、正确的诊断与治疗有关,总的来说,脑淀粉样血管病患者预后相对较差,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及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的患者预后良好,因此,脑淀粉样血管病的患者应密切随访以避免发生不良事件。
麦麦提力·米吉提[8](2015)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其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它与恶性肿瘤冠心病构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外科常见而且特别严重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SAH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发生SAH的主要原因包括先天性颅内动脉瘤、脑血管动脉瘤、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肿瘤、血液病、脑底异常血管网症、动脉炎、脑炎、脑膜炎等,其中由动脉瘤破裂所导致的SAH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原因导致的SAH的比例。由于脑血管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和血流动力学原因,颅内动脉系统较颅外动脉易发生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其发病急,病程凶险,约90%的患者以SAH发病,首次出血后的幸存者,若未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3周内将有40%的病例发生再出血,其再出血后的死亡率、致残率高达80%,可见颅内动脉瘤以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可预知的负担。因此,研究影响动脉瘤性SAH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及早期预测显得十分重要。动脉瘤性SAH常见的主要并发症有脑血管痉挛(CVS)、脑积水、再出血、一少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癫痫、上消化道应激性出血、肺水肿等。其中CVS是既常见又严重的并发症。动脉瘤性SAH后所因起的脑血管痉挛(CVS)是由1支或多支颅底大动脉血管平滑肌收缩所造成的病理生理状态,因脑血管收缩使受累区域血供减少,引起缺血性神经功能损害而成为致残、致亡,影响预后的主要原因。CVS一旦发生,通常难于逆转,对血管扩张药物的反应性较差,可导致继发性缺血性脑损害。人们运用内科及外科手术方法治疗aSAH后血管痉挛,还有一些治疗CVS的药物试验正在进行。其中,只有为数不多的方法被证实是有效的。虽然人们一直在对血管痉挛的病理生理学进行研究,但是CVS的治疗仍然是一个难题。目前对引起CVS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给防治带来很大被动。通过研究CVS的危险因素,早期预测其发生,尽早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对防治CVS,降低aSAH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有重要的意义。最近,学术界越来越关注动脉瘤性sah后脑动脉的炎症反应对cvs发生发展的作用。血管内皮素是被公认的致血管痉挛物质,其强度是血管紧张素、神经血管加压素和神经肽的10倍,可引起严重而持久的脑动脉收缩。可通过rho/rho激酶和蛋白酶c信号系统发挥血管收缩作用,在人和动物中rho激酶活性升高,在cvs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il-6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以及非淋巴类细胞产生的多功能因子,在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有文献提出,il-6可被推测为预测sah后脑血管痉挛的指标之一,但是由于暂缺大样本的对照研究,因此临床上暂时不能将脑脊液il-6检测列为预测cvs常规指标。脑脊液中的tnf-α是一种反应cvs严重程度较敏感的标志物,tnf-α对毛细血管有毒性作用,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促成凝血状态和脑血管痉挛,在sah后cvs的发展及预后中起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拟通过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asah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相关资料,分析asah的相关临床特征,以及探讨asah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为asah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提供重要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基础,改善该人群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同时,通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模型,回顾性分析asah后发生cvs的影响因素,为cvs病因和预后研究提供可参考的重要依据。通过选取在sah急性期(小于72小时)给予开颅显微外科手术夹闭或血管内微弹簧圈治疗的动脉瘤性sah患者,检测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脑脊液中il-6、et-1、tnf-α水平,并确定患者发生发生cvs的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探讨三项炎性指标对急性蛛网膜下腔出后脑血管痉挛的预测作用,为此类病人血管痉挛的防治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也为临床上针对血管痉挛的治疗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完善对于急性sah这一致死性疾病的规范化治疗。方法:(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为全疆最大的神经外科治疗单位,以脑血管病和肿瘤为其特色,每年收治全疆绝大多数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选在我院神经外科收集病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sah里面筛选出符合asah的患者457名。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动脉瘤的大小、动脉瘤的数目、动脉瘤的部位、动脉瘤破裂次数、头颅ct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fisher分级、入院时病情hunt-hess分级、治疗方式(开颅手术夹闭或血管内栓塞)、动脉瘤的干预(包括开颅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时间、小剂量尼莫同、脱水剂、电解质变化、血糖、血脂、发病时体温,血钙水平、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相关指标。分析asah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2)将上述457患者分为发生cvs者和未发生cvs者,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sah患者发生cvs的影响因素。(3)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经全脑血管造影(dsa)确诊为动脉瘤性sah急性期患者89例,入院时均给予hunt-hess评分以判断sah对病人造成的损伤。每个病人术前24内均行头颅ct扫描检查以判定手术前的颅内出血程度,并进行fisher分级。89例患者均接受开颅显微外科手术夹闭或血管内微弹簧圈治疗,两种治疗术后常规给予静脉推注尼莫地平注射液解痉、并予3h疗法扩容治疗。在术后第7天行经颞窗的双侧大脑中动脉m2段的tcd检查患者发生痉挛情况,并将患者按照发生痉挛的情况分为痉挛组和未发生痉挛组两组。在术后第一天为患者置放arrow常规腰大池持续引流装置。在术后第1天及第7天留取脑脊液10ml,离心后留取上清液4ml送-80摄氏度冰箱保存,使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脑脊液中il-6、et-1、tnf-α的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4)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如果符合正态性、方差齐性,多组间比较选用完全随机设计多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如果不符合正态性、方差齐性,则采用秩和检验;cvs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中,纳入病人总共457例,其中男性184例(40.3%),女性273例(59.7%),平均年龄为(52.34±11.56)岁。患者各民族分布为维族121例(26.5%)、汉族248例(54.3%)、其他民族88例(19.2%)。春季入院患者71例(15.5%)、夏季入院患者128例(28.0%)、秋季入院患者136例(29.8%)、冬季入院患者122例(26.7%)。一级高血压患者11例(5.8%)、二级高血压患者36例(18.8%)、三级高血压患者144例(75.4%),无高血压病史者256例(56.0%)。有糖尿病史者211例(51.3%),无糖尿病史者200(48.7%)。患者当中吸烟者83例(18.2%)。白细胞、血糖、血钙、甘油三酯、血小板异常患者分别占57.5%、46.2%、47.5%,32.8%和3.8%。k+升高的患者为7例(2.1%),降低的患者为178例(52.8%)。na+升高的患者为39例(11.6%),降低的患者为117例(34.8%)。cl-升高的患者为67例(19.9%),降低的患者为39例(11.6%).入院时fisher分级:一级24例(5.3%)、二级243例(53.2%)、三级80例(17.5%)、四级110例(24.1%)。入院时hunt-hess分级:一级11例(2.4%)、二级291例(63.7%)、三级84例(18.4%)、四级38例(8.3%)、五级33例(7.2%)。动脉瘤数目:一个383例(83.8%),两个62例(13.6%),3个10例(2.2%),4个2例(0.4%)。动脉瘤部位:前交通动脉瘤181例(39.6%)、大脑中动脉89例(19.5%)、后交通动脉瘤99例(21.7%)、颈内动脉瘤40例(8.8%)、基底动脉瘤12例(2.6%)、小脑动脉瘤6例(1.3%)、椎动脉瘤3例(0.7%)、大脑前动脉瘤17例(3.7%)、其他10例(2.2%)。动脉瘤大小:小型157例(34.4%)、中型145例(31.7%)、大型13例(2.8%)、巨大型1例(0.2%)。动脉瘤破裂次数:破裂1次399例(87.3%)、破裂2次58例(12.7%)。采用夹闭的方式治疗285例(62.4%),栓塞88例(19.3%),保守治疗61例(13.3%),放弃治疗9例(2.0%)。治疗过程中使用脱水剂332例(75.8%),使用尼莫同400例(91.7%)。不同性别、民族、年龄组、入院季节在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史和吸烟史在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史在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钾、血钠、血氯在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甘油三酯、血小板异常在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异常在fisher分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hunt-hess分级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动脉瘤数目、不同动脉瘤部位、不同动脉瘤大小在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瘤破裂次数在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季节、糖尿病史、白细胞、动脉瘤破裂次数、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于asah患者发生cvs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史(or=4.44,95%ci=1.84-10.69)、吸烟史(or=3.60,95%ci=1.15-10.69)、改良fisher分级(Ⅰ级/Ⅳ级or=0.061,95%ci=0.004-0.84;Ⅱ级/Ⅳ级or=0.26,95%ci=0.09-0.76;Ⅲ级/Ⅳ级or=0.58,95%ci=0.19-1.71)、入院时hunt-hess分级(Ⅰ级/ⅣⅤ级or=0.09,95%ci=0.007-0.97;Ⅱ级/ⅣⅤ级or=0.17,95%ci=0.055-0.55;Ⅲ级/ⅣⅤ级or=0.54,95%ci=0.16-1.79),小剂量尼莫同(or=0.052,95%ci=0.004-0.75)、白细胞数(or=1.22,95%ci=1.09-1.35)为asah后发生cvs的危险因素。(3)脑脊液中il-6、et-1及tnf-α含量在术后第7天与第1天比较均有提高,其中脑脊液中il-6、et-1含量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脑脊液中tnf-α含量前后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1)。在术后第一天,发生痉挛组术后脑脊液中il-6、et-1含量,均高于未发生痉挛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脑脊液中tnf-α含量在发生痉挛组和未发生痉挛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1)。在术后第7天,发生痉挛组术后脑脊液中il-6、et-1含量,均高于未发生痉挛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脑脊液中tnf-α含量在发生痉挛组和未发生痉挛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1)。以400pg/ml为截断值,术后第1天il-6预测动脉瘤性sah脑血管痉挛。其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68%,阳性预测值73%。以20pg/ml为截断值,术后第1天et-1预测动脉瘤性sah脑血管痉挛。其灵敏度为65%,特异度为98%,阳性预测值97%。以500pg/ml为截断值,术后第1天tnf-α预测动脉瘤性sah脑血管痉挛。其灵敏度为58%,特异度为78%,阳性预测值76%。结论:(1)asah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中老年患者,其中女性患者较多见。asah发生与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相关。当发生asah时,大部分患者白细胞计数、血钙、血小板、血脂、电解质发生异常。从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情况可以看出asah的严重程度与患者动脉瘤的特征有关。临床上小型和中型位于前交通动脉的动脉瘤所引起的sah较多见。asah常见的临床治疗包括开颅动脉瘤夹闭和栓塞,患者基本上均使用尼莫同和脱水剂。(2)SAH后CVS发生的危险因素较为复杂,而且由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高血压史、吸烟史、改良的Fisher分级、入院时Hunt-Hess分级是aSAH发生CVS的独立危险因素,小剂量尼莫同是其保护因素,白细胞计数是预测因子。其中高血压患者、吸烟患者发生CVS的比率均比无高血压史及吸烟史高;Fisher和Hunt-Hess分级级别越高发生CVS的可能性就越高;小剂量尼莫同是CVS发生的保护因素,白细胞升高为预示着发生CVS的患病风险增高。(3)ET-1、IL-6、TNF-α增高对SAH后的CVS可能发挥较重要的作用,术后第一天和第七天ET-1、IL-6、TNF-α含量均有增高的趋势,它们增高程度可能与CVS的严重程度有关。通过测定ET-1、IL-6、TNF-α含量可以大致预测CVS发生发展程度,其中ET-1对CVS的诊断以及预测有很大的临床意义,IL-6和TNF-α对CVS的诊断以及预测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他们的预测价值。
王尚君[9](2013)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133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共133例,上述患者诊断符合中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蛛网膜下腔诊断标准,本组患者实施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对本组患者所得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观察不同年龄段下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炎和烟雾病诊断情况,并与临床确诊进行对比。结果本组13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实施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其中101例患者确诊,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确诊率为75.9%。其中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诊断确诊动脉瘤有79例,所占比例为59.3%、确诊的动静脉畸形有14例,所占比例为10.5%、确诊的动脉炎有5例,所占比例3.7%、确诊的烟雾病有3例,所占比例为2.5%。结论颅内动脉瘤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中最直接和最可靠的检查措施,值得借鉴。
孙玉亮[10](2013)在《寰枕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SDAVF)是一种常见的脊髓血管畸形,约占所有脊髓血管畸形的80%,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常发生于胸腰段,也可见于骶段,颈段少见,发生于寰枕交界区的硬脊膜动静脉瘘更是罕见。1984年,Symon等人首次报道了位于寰枕交界区的硬脊膜动静脉瘘。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脑、脊髓血管造影术(DSA)的开展,寰枕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检出率较前大幅提升,但由于该病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加之许多医生对其认识不足,造成对该病的误诊或漏诊,不但延误病情,而且加重患者的生理、心理负担。目的:探讨寰枕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其误诊及漏诊原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指导临床诊断,减少该病的误诊及漏诊率。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例经脊髓MRI及DSA确诊的寰枕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及1984年至2008年国内外文献报道的51例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结果: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7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为39-68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4天至1.5个月不等;首发症状以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及脑积水(2例)为主;7例患者中除1例放弃治疗外,其余6例均行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术后复查DSA或CTA示瘘口阻断完全,随访5月至3年,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文献报道的5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10:1;年龄介于29-77岁之间;病程3小时至10年不等;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9例)、脑积水(2例)、肢体运动感觉障碍(23例)、括约肌功能障碍(7例)、颅神经麻痹(2例)、头晕(2例)、听力减退(2例)及呼吸功能不全(3例)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病变组织、介入栓塞瘘口及单纯后路减压术。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19例患者中,首次DSA检查被漏诊,两次或两次以上DSA检查才确诊的有5例,文献中尚有报道被误诊为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前列腺肥大及脊髓炎等疾病者。结论:寰枕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是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临床特点既有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一般特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该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临床表现多种多样。MRA、DSA是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本病病程呈非自限性,因此,早期诊断并在导致不可逆性脊髓损伤发生之前采取有效的措施封堵瘘口,可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和介入栓塞两种,实践证明,手术直视下切除硬脊膜动静脉瘘瘘口效果要好于介入栓塞治疗。该病易与其它疾病混淆造成误诊或漏诊。常需鉴别的疾病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前列腺肥大及脊髓炎等。临床上仅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易被漏诊,此类患者脑血管造影检查呈阴性时,应进一步行脊髓血管造影,特别注意对双侧椎动脉、甲状颈干、咽升动脉及肋颈干的检查。
二、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血管造影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血管造影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综述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 |
1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及其特点 |
1.1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 |
1.2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特点 |
2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 |
2.1 CTA、MRA检查 |
2.2 DSA检查 |
3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治疗 |
3.1 治疗概述 |
3.2 开颅显微夹闭手术治疗 |
3.3 血管内介入治疗 |
4 总结 |
第一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情况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
1.1 资料与方法 |
1.1.1 临床资料 |
1.1.2 脑血管造影 |
1.1.3 血管内治疗 |
1.1.4 围手术期药物应用 |
1.1.5 并发症及其处理 |
1.1.6 临床结局与随访 |
1.1.7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临床基线资料及临床特征 |
1.2.2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方案 |
1.2.3 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
1.3 讨论 |
1.3.1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一般临床情况 |
1.3.2 高血压病史和吸烟史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
1.3.3 动脉瘤形态不规则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
1.3.4 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
1.3.5 破裂动脉瘤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
1.3.6 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分级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
第二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破裂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临床资料 |
2.1.2 危险因素 |
2.1.3 统计学处理 |
2.2 结果 |
2.2.1 患者基线资料及单因素分析 |
2.2.2 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的多因素分析 |
2.2.3 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特点 |
2.3 讨论 |
2.3.1 破裂动脉瘤与术中出血并发症的关系 |
2.3.2 位于大脑前动脉系统动脉瘤与术中出血并发症的关系 |
2.3.3 动脉瘤形态不规则与术中出血并发症的关系 |
2.3.4 支架辅助栓塞技术与术中出血并发症的关系 |
2.3.5 易发生破裂出血的微小动脉瘤的识别 |
2.3.6 术中破裂出血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置 |
2.4 附图 |
第三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临床资料 |
3.1.2 危险因素 |
3.1.3 统计学处理 |
3.2 结果 |
3.2.1 患者基线资料及单因素分析 |
3.2.2 缺血并发症的多因素分析 |
3.2.3 缺血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
3.3 讨论 |
3.3.1 高血压病史与缺血并发症的相关性 |
3.3.2 不同部位微小动脉瘤与缺血并发症的相关性 |
3.3.3 瘤颈宽度与缺血并发症的相关性 |
3.3.4 破裂动脉瘤与缺血并发症的相关性 |
3.3.5 动脉瘤形态不规则与缺血并发症的相关性 |
3.3.6 缺血并发症的处理 |
3.3.7 预防缺血并发症的注意事项 |
3.4 附图 |
第四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
4.1 资料方法 |
4.1.1 临床资料 |
4.1.2 危险因素 |
4.1.3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治疗 |
4.1.4 影像随访动脉瘤复发情况 |
4.1.5 统计学处理 |
4.2 结果 |
4.2.1 患者基线资料及单因素分析 |
4.2.2 术后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
4.2.3 术后复发的时间 |
4.3 讨论 |
4.3.1 吸烟饮酒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
4.3.2 破裂动脉瘤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
4.3.3 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多发动脉瘤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
4.3.4 治疗策略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
4.3.5 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
4.3.6 动脉瘤位置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
4.4 附图 |
第五部分 结论 |
创新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颅内静脉窦内镜解剖、组织学及相关疾病救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颅内静脉窦窦内结构内镜解剖学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颅内静脉窦窦壁结构组织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介入材料对颅内静脉窦内纤维索及血栓影响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与幕上原发性脑出血救治对比研究 |
4.1 资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颅内静脉窦解剖及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救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中英文缩略词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3)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前循环复杂动脉瘤的长期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2.纳入与排除标准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3.手术情况 |
4.围手术期管理 |
5.预后判断标准 |
6.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术后即刻造影 |
2.随访情况 |
2.1 随访造影 |
2.2 临床预后 |
3.并发症 |
4.破裂动脉瘤完全栓塞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4)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收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
2.2 临床评估 |
2.3 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的诊断、位置和分类 |
2.4 手术治疗情况 |
2.5 围手术期并发症 |
2.6 预后评估 |
2.7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性别与年龄分布 |
2.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 |
3.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特点 |
4.手术治疗情况 |
5.围手术期并发症 |
6.预后 |
7.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
8.典型病例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破裂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围手术期并发症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5)血管影像学检查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92例临床分析及长期随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入组及排除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3.1 临床资料及分组 |
1.3.2 各平分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2.1 动脉瘤组与血管检查阴性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分析 |
2.2 血管检查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
2.2.1 单因素分析 |
2.2.2 多因素分析 |
2.3 随访结果 |
讨论 |
3.1 血管影像学检查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临床特点 |
3.1.1 临床特点 |
3.1.2 住院期间并发症 |
3.1.3 治疗及出院时MRS评分 |
3.2 血管影像学检查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影像学检查特点 |
3.3 血管影像学检查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学分析 |
3.3.1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3.3.2 药物原因 |
3.3.3 脑血管痉挛 |
3.3.4 动脉瘤本身原因 |
3.3.5 其它原因 |
3.4 血管影像学检查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血管检查的复查 |
3.5 影响血管影像学检查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
3.6 血管影像学检查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长期预后及随访 |
3.7 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及影像特征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方法 |
结果 |
1、脑DSA阴性组与aSAH组比较 |
2、PNSH与n-PNSH比较 |
3、典型病例资料 |
讨论 |
1、脑DSA阴性SAH |
2、PNSH与n-PNSH |
3、首次脑DSA阴性SAH原因及复查造影的必要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137例自发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定义 |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2.1 脑淀粉样血管病(CAA) |
2.2.2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CVS) |
2.2.3 脑动脉狭窄或闭塞 |
2.2.4 脑静脉血栓(CVT) |
2.2.5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 |
2.2.6 脑动脉夹层(CAD) |
2.2.7 血管畸形 |
2.2.8 烟雾病 |
2.2.9 脑肿瘤 |
2.3 临床表现 |
2.4 神经影像学表现 |
2.5 治疗及预后 |
第3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资料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3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患者的基本情况 |
4.2 临床表现 |
4.3 影像学表现 |
4.4 病因 |
4.5 预后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其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动脉瘤性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脑脊液炎性因子与急性动脉瘤性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相关性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诊断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9)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133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10)寰枕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病例报告 |
附图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血管造影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研究[D]. 张力. 吉林大学, 2021(01)
- [2]颅内静脉窦内镜解剖、组织学及相关疾病救治对比研究[D]. 叶远良.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3]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前循环复杂动脉瘤的长期随访研究[D]. 麦麦提图尔荪·阿不杜拉.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4]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D]. 张斌太. 青岛大学, 2019(03)
- [5]血管影像学检查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92例临床分析及长期随访[D]. 刘盛杰. 天津医科大学, 2018(01)
- [6]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D]. 王琳. 苏州大学, 2018(01)
- [7]137例自发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D]. 李君. 吉林大学, 2016(09)
- [8]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其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影响因素研究[D]. 麦麦提力·米吉提. 新疆医科大学, 2015(05)
- [9]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133例分析[J]. 王尚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11)
- [10]寰枕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D]. 孙玉亮. 山东大学, 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