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档案价值的演变对档案开发利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森[1](2021)在《转移还是扩展——对“档案价值转移律”的批判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档案价值是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其中不乏挑战性的观点。文章对"档案价值转移律"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转移"的档案信息不等同于档案价值,并基于哲学价值论角度,从主体、客体和主客体关系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批判与思考,指出这种所谓的档案价值转移实质上是档案价值随档案作用性质的变化而导致的价值的扩展,档案的价值存态随着时间推移而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周昊[2](2021)在《档案虚拟展览标准规范与平台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档案虚拟展览是“互联网+”时代档案工作走向开放的重要形式,充分体现了档案资源开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当前,国内档案虚拟展览如火如荼,而相关理论总结、标准研制、平台开发等仍处于零散研究阶段。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对档案虚拟展览的相关理论总结、标准研制、平台开发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为研究现状及其述评,即第1章和第2章。通过对档案虚拟展览的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得出本文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等。研究中突出档案虚拟展览实践调研和分析。第二部分为研究主体,包括论文第3章、第4章和第5章,是论文的研究重点。第3章主要阐述档案虚拟展览的类型、内涵、特点和技术嵌入视角下的理论架构;第4章主要对档案虚拟展览标准应用现状、研制原则、研制思路和标准结构进行阐述;第5章主要研究档案虚拟展览平台构建,对平台内涵的阐释与建设理念、演变过程、功能与要素、平台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第三部分为实证分析,即第6章,以国家电网河南电力公司档案虚拟展览为具体研究对象,对档案虚拟展览标准、平台构建和技术的验证与应用。最后对论文研究的创新性、研究内容和下一步研究方向做了总结。
范雨欣[3](2021)在《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建立至今已走过60余年的发展历程,对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显示了重要的学科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管理思潮的出现,各学科发展成果的交互影响,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亦经受着一次次时代的洗礼,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变化、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新的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的来临,使学科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在档案学理论深化、外界研究理论与方法的熏陶、档案工作政策的指引、档案管理体制的改革、数字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档案编研实践创新等多方面影响下其势必进行创新发展,体现出时代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的发展脉络,系统研究学科发展的整体状况,并结合目前档案文献编纂活动的发展态势对学科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式研究,提出在新时代环境下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发展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紧扣时代脉搏,本着顺势而变的学科发展诉求不断增强学科体系的整体性、独立性、开放性与实践指导性,提升学科自身的价值和扩大学科的影响力,始终保持学科健康有序地发展。
唐启[4](2021)在《生态哲学视阈下中国档案文化生态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档案是人类“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重要文化载体,档案文化研究,也是档案学的一项具有持续研究价值的重要课题。基于对该选题下的中外文献所作的文献调研,笔者发现学界对档案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是当前的重要盲点之一。通过阐释“生态—生态学—生态哲学”,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通过阐释“文化—文化生态—档案文化生态”,阐明了本文的研究主题后:首先,基于生态哲学理论,从历史维度对夏代至新中国的档案事业史作了五个阶段的历史分期,并分别概括了每一时期档案文化生态的存在形态,并对形成原因做了历史分析。然后,基于生态哲学理论、文化生态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笔者构建起了一个包含“九大要素”“六种关系”“三项运动”的档案文化生态立方体模型。最后,笔者分别从主体维度、客体维度、和环境维度,提出了档案实体文化、档案制度文化、档案观念文化的发展之道。
马仁杰,李曼寻[5](2020)在《论“互联网+”时代档案价值与档案利用的关系》文中认为"互联网+"时代档案价值与档案利用的关系呈现新态势。文章从主体、客体和价值形态三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档案价值的演变情况,从利用需求、利用服务和利用环境三个角度研究了"互联网+"时代档案利用的特点,然后分别论述在"互联网+"环境下档案价值演变对档案利用的影响及档案利用对档案价值演变的促进作用,最后从档案价值演变的衍生振动性、增幅衰减性和断裂回溯性提出"互联网+"时代实现档案价值演变与档案利用创新良性互动的策略,以期为推动新时期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提升、档案利用服务的优化及档案价值实现的最大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王萌[6](2020)在《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后保管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电子文件激增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针对电子文件管理形成了一种新的实践管理模式——后保管模式。后保管模式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档案保管模式,它的核心是电子文件由其形成机构保管,而不必移交给档案馆,档案馆的职能定位从单纯的文件保管机关转变为一个监督形成者保管其生成档案的监管中心。在后保管模式形成之初,它仅仅是一种思想上的转变。然而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率先尝试探索了后保管模式的实践方式,它接受了后保管的思想,并制定了后保管政策宣布实施。在近二十多年有关电子文件管理的研究中,澳大利亚一直在积极探索,不断更新档案实践管理模式,为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提供了广泛的意见。所以,笔者选用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的后保管模式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力求探究澳大利亚后保管模式的核心特征及发展过程,剖析澳大利亚后保管模式的精髓,为我国电子文件的保管工作提出参考建议。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法和质性研究法,笔者根据研究主题选取了12位国内外访谈对象,身份分别为国内外电子文件领域研究专家及档案馆工作者。根据不同的访谈对象设计不同的专家访谈提纲。在访谈完成后,对访谈结果进行质性分析,分析总结了各位被访者关于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后保管模式的形成背景、实施情况、演变过程以及评价。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后保管模式的形成(包括形成背景、具体内容、实施情况)以及后续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从而辩证地对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后保管模式作出评价,并由此引发了对于中国电子文件管理实践模式的启示,为我国电子文件长期保存工作提供了一系列参考建议。
李曼寻[7](2020)在《“互联网+”时代档案价值与档案利用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档案是历史留痕的载体,是岁月凝固的容器,它不惊艳,不张扬,却时刻散发着内在的光芒,这种“光芒”其实就是档案价值。档案价值需要通过档案利用来实现。档案价值与档案利用关系密切,档案利用是档案价值实现的手段,而档案价值的实现是档案利用的目标,二者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中推动着档案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档案价值和档案利用都具有动态性,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二者之间的关系也随时间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正确把握当今环境下档案价值与档案利用之间的关系,对保证档案工作在“互联网+”时代继续稳步向前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将首先分别对“互联网+”时代档案价值的演变和档案利用的特点进行分析,再据此分析二者对彼此的影响,最后提出在“互联网+”时代要实现档案价值演变与档案利用的良性互动。文章的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特点与不足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分别从主体、客体和价值形态的角度分析“互联网+”时代档案价值的演化。首先,主体的演化主要从主体的扩展、主体群体结构的变化和主体档案能力的变化三个方面来论述。其次,客体的演化主要包括客体载体的变化、客体情感价值的凸显以及客体“数据价值”的发现。最后,档案价值形态的演化包括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第一价值向第二价值转化的进程加快,情报价值的显现,文化价值开发程度和开发结构的变化三部分内容。第三部分从利用需求、利用服务、利用环境三方面来分析“互联网+”时代档案利用的特点。其中,利用需求的特点主要包括需求群体进一步扩大、利用需求趋于个性化、主体需求层次的变化等内容;利用服务的特点主要包括用户为王的服务理念、跨界融合的服务方式和开放共享的服务目标等内容;利用环境主要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三方面来分析。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分别根据二三部分的内容,先后阐述了“互联网+”时代档案价值演化和档案利用对彼此的影响,从微观上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第六部分则是根据“互联网+”时代档案价值与档案利用的关系,提出实现二者良性互动的策略。
韩良[8](2020)在《社会现代性转型背景下档案学理论体系演进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性的继续推进,人类的社会实践再一次发生了变革,基于实践本体的档案学及其理论体系也必然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与变革。笔者从社会学中现代性的理论与视角入手,从社会转型与变迁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理解我国档案学的发展,以把握我国档案学演进的内在规律和逻辑。笔者分为三部分对现代性转型背景下档案学理论体系的演进进行研究。首先介绍现代性理论的相关概念并阐释现代性与档案学理论体系演进之间的联系,增强本文研究的合理性。其次从个人与社会关系变迁角度分析档案学术变迁的根本逻辑起点,从档案学的发展历史中发现现代性因素对于我国档案学演变的巨大形塑力量,并结合当前国家、社会和个人在档案治理中的多元作用分析得出目前档案学理论体系重构的必要性。最后从档案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三个层面对我国档案学部分理论的重构与发展进行前景展望。指出新时期我国档案学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紧密跟随时代、国家、社会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丰富自身理论体系,提升社会影响力。
张燕[9](2020)在《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档案与记忆共生相长,恒久绵长。“社会记忆”现已成为学界共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域。社会记忆再生产属于一种普遍性社会现象,档案领域为其重要领域和典型场域。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是近几年档案学界出现的新课题,以探索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在机制、参与社会再生产发展规律为问题导向。本文引入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汲取档案学、信息科学、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营养,综合运用档案记忆理论、社会记忆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媒介传播理论等,从档案、人与社会的本质关系出发,深入阐释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实质、运作过程与作用机理,从学理上就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抽象与分析,并以变革中的新媒体时代为研究背景与分析语境,探讨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发展与推进机制。本研究采用“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范畴统摄多方面的档案实践,进一步提炼其概念、要素、结构、性质、功能、运行机理等,初步构建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分析框架。档案记忆表现为从中介切入的“刻写”的社会记忆形态。档案记忆再生产是行为、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融文本形式、内容、意义再生产于一体,经由生成、加工到消费的往复更新过程,实现档案记忆的累积、更新、展演、传播与共享。作为一项典型的记忆实践活动,档案记忆再生产以记忆传承、社会治理、文化认同三大社会功能的发挥,作用于整体社会记忆再生产和人类社会再生产。借鉴文件连续体模式,本文构建了档案记忆再生产参与社会记忆再生产的“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将既往受忽视的媒体要素纳入其中,从档案记忆社会化、社会记忆档案化两个维度突出加工性和往复更新性。结合实践考察,本研究探析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影响因素,以及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情境变化。档案记忆再生产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时空,从古至今呈现出由封闭、分散、单一走向开放、系统、多元的演变轨迹。档案记忆再生产受档案记忆系统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媒介技术等外部因素,以及档案记忆再生产主体、档案记忆制度、档案记忆资源等内部因素。步入快速演进的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深度嵌入社会结构,社会转型、国家治理、文化消费、媒体融合等社会情境的变化共同推动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发展。聚焦具体环节,本文深入解析档案记忆再生产在生成、加工、消费三方面的变化。档案记忆生成环境从传统、单一、单向度转向电子环境、竞争记忆场域和交互语境;生成主体从官方、精英走向民间、大众;生成对象从传统形态记忆转向数字记忆,并扩展到新媒体档案记忆、个体档案记忆。档案记忆加工目的趋向意义再生产,从注重史学研究到追求共享记忆;加工形态由文本到可视化,并以空间记忆和影像记忆为代表;加工方式转向数字化、叙事化、创意化、融合化。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由传统用户到数字消费者;消费对象从内容到注重情感、认同、价值等的意义消费,并成为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主要内容;消费方式转向数字化、个性化、品牌化、休闲化,消费途径趋向在线获取。本研究提炼概括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探究这一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实践推进机制。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在路径、取向、内容、方式、范围五方面,由单向性、生产性、凝固性、单一性、区域性转向多元化、消费性、流动化、融合化、全球化。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将产生多重影响,包括数字记忆迈向智能、媒体记忆加速融合、共享记忆趋向反思、社会记忆竞争加剧、社会记忆遗忘凸显。档案部门可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主旨、主体、客体、中介、关系等维度,实施价值引导、协同参与、消费者培育、多维叙事、媒体融合和伦理约束等六大机制,提升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能级,促进社会记忆及整个社会再生产。研究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蕴涵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深度关切。当下媒体融合浪潮方兴未艾,对档案领域将持续产生重大影响。媒体不仅作为记忆中介,更作为重要的记忆机制作用于档案记忆再生产。本文将档案和档案工作视作一种社会建制,统摄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论域,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实践活动的热点问题予以回应,从理论层面进行抽象与建构,在丰富档案记忆理论研究的同时,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工作转型发展具有现实启发意义。
万恩德[10](2019)在《两宋时期档案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两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捩时期,在“崇文抑武”宗旨的指导下,宋廷依托文书档案运转建立起一套高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同时也建构了一个“公文世界”,为文书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社会空间。宋代君臣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文书档案管理在助力国家治理、加强社会控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逐渐形成了较为深入、清晰的档案价值思想。在此观念的指导下,两宋历代君王都极为重视文书档案管理的优化工作,建置了丰富多样的档案保藏机构,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文献的编纂利用工作也极具繁荣之象,形成诸多留存后世、影响深远的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两宋时期的档案思想正是在此基础上孕育、发展的,通过对宋人有关档案的认识、档案管理的经验、档案编纂利用的思考,抽象宋人的档案管理思想,丰富我国古代档案思想史的研究成果。本文共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选题初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方法、相关概念等,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是两宋时期档案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专业背景和思想表征,着重分析两宋时期档案思想产生所依托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勾勒北南宋档案事业的动态发展过程,梳理两宋时期档案思想繁荣的外在表征;第三部分重在分析宋人的档案价值观念,这是宋人重视档案管理,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第四部分重在分析宋人的档案组织管理思想,把握宋人对档案机构的功能、组织、人员安排等相关方面的认识;第五部分重在分析宋人的档案实体管理思想,分析档案机构内部,宋人档案管理经验和方法中蕴含的档案思想及智慧;第六部分重在分析宋人的档案文献编纂利用思想,剖析宋人在利用档案编史修志过程中的史料采择观、鉴辨观等;第七部分是两宋时期档案思想的时代特征、历史影响和现实价值,尝试在中国古代档案思想史的长河中把握宋代档案思想的独特性。宋代上承汉唐,旁及辽金元,下启元明清,其档案思想的繁荣既是对前人档案工作经验和认识的总结与继承,更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切合王朝统治和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所产生的对档案及档案工作的创新思考,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是前人留给我们宝贵的思想财富。
二、试论档案价值的演变对档案开发利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档案价值的演变对档案开发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转移还是扩展——对“档案价值转移律”的批判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档案价值转移律”的提出 |
2 哲学价值论对“档案价值转移律”的否定 |
2.1 主体角度 |
2.2 客体角度 |
2.3 主客体关系角度 |
3“档案价值转移律”的知识误区 |
4 启示 |
(2)档案虚拟展览标准规范与平台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档案虚拟展览实践调研 |
2.1 档案虚拟展览实践现状 |
2.1.1 档案虚拟展览建设情况 |
2.1.2 档案虚拟展览技术应用情况 |
2.1.3 档案虚拟展览信息资源类型情况 |
2.1.4 档案虚拟展览传播平台情况 |
2.2 档案虚拟展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2.2.1 档案虚拟展览技术应用层次不齐 |
2.2.2 档案虚拟展览社会影响力差 |
2.2.3 档案虚拟展览类型和资源丰富度不一 |
2.2.4 档案虚拟展览传播平台效果差 |
2.2.5 档案虚拟展览展示效果有待提升 |
2.2.6 档案虚拟展览理论和标准缺失 |
3 档案虚拟展览理论研究 |
3.1 档案虚拟展览相关理论 |
3.1.1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理论 |
3.1.2 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理论 |
3.1.3 技术嵌入理论 |
3.2 档案虚拟展览概述 |
3.2.1 档案虚拟展览的内涵 |
3.2.2 档案虚拟展览的类型 |
3.2.3 档案虚拟展览的特点 |
3.3 技术嵌入视角下的档案虚拟展览 |
3.3.1 技术嵌入档案虚拟展览的可行性 |
3.3.2 技术嵌入档案虚拟展览的过程 |
3.4 技术嵌入档案虚拟展览变革的驱动路径 |
3.4.1 赋能式驱动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
3.4.2 重构式驱动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
3.4.3 技术嵌入从赋能到重构引起的变革 |
3.5 推动技术嵌入档案虚拟展览的策略 |
3.5.1 健全档案虚拟展览标准体系 |
3.5.2 构建档案虚拟展览生态化平台 |
4 档案虚拟展览标准研制 |
4.1 档案虚拟展览标准应用现状 |
4.1.1 近年来我国档案标准研制的趋势 |
4.1.2 档案虚拟展览标准的特点 |
4.2 档案虚拟展览标准研制原则 |
4.2.1 规范性 |
4.2.2 适时性 |
4.2.3 适用性 |
4.2.4 可操作性 |
4.2.5 专业性 |
4.3 档案虚拟展览标准研制理念 |
4.3.1 构建档案虚拟展览规范体系 |
4.3.2 完善档案虚拟展览业务要求 |
4.3.3 确保档案展品的全过程安全 |
4.3.4 强化展览全流程的规范化 |
4.4 档案虚拟展览标准结构研究 |
4.4.1 理念层 |
4.4.2 规划层 |
4.4.3 基础层 |
4.4.4 资源层 |
4.4.5 应用层 |
4.4.6 展览运行层 |
4.4.7 安全保障层 |
5 档案虚拟展览平台构建 |
5.1 档案虚拟展览平台的内涵阐释与建设理念 |
5.1.1 档案虚拟展览的内涵阐释 |
5.1.2 档案虚拟展览平台的构建理念 |
5.2 档案虚拟展览平台的演变过程 |
5.2.1 实体型平台 |
5.2.2 单一型平台 |
5.2.3 综合型平台 |
5.2.4 生态型平台 |
5.3 档案虚拟展览平台的构建路径 |
5.3.1 档案虚拟展览平台功能 |
5.3.2 档案虚拟展览平台要素 |
5.3.3 档案虚拟展览平台构建方式 |
5.4 档案虚拟展览平台的发展趋势 |
5.4.1 平台建设云端化 |
5.4.2 平台展示手游化 |
5.4.3 平台内容精品化 |
5.4.4 平台定制个性化 |
5.4.5 平台发展生态化 |
6 档案虚拟展览标准规范与平台构建实证研究 |
6.1 项目概述 |
6.2 建设目标 |
6.3 建设内容 |
6.3.1 打造生态型平台,形成丰富的档案虚拟展览素材库 |
6.3.2 综合技术应用,数字赋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
6.3.3 管理与技术并重,研制档案虚拟展览标准 |
6.4 建设实例 |
6.4.1 档案虚拟展览选题的论证与展览方案设计 |
6.4.2 档案虚拟展览素材库设计 |
6.4.3 档案虚拟展览的系统设计 |
6.4.4 档案虚拟展览平台功能设计 |
6.4.5 档案虚拟展览测试、发布并归档 |
6.5 建设效果展示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档案虚拟展览调研统计表 |
作者简历 |
(3)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档案文献编纂学称谓及学科体系架构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档案文献编纂学称谓的演变 |
一、文献公布学 |
二、文献编纂学 |
三、档案史料编纂学 |
四、档案文献编纂学 |
五、档案编纂学 |
六、档案编研学 |
第二节 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体系架构的演变 |
一、借鉴移植期的学科体系架构 |
二、完善成熟期的学科体系架构 |
三、创新发展期的学科体系架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理论内容和功能的拓展 |
第一节 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理论内容的拓展 |
一、档案文献编纂基本原理研究的拓展 |
二、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史研究的拓展 |
三、编纂的一般程序与方法研究的拓展 |
第二节 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功能的拓展 |
一、助推社会记忆的建构 |
二、助推我国文化市场建设与繁荣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
第一节 学科的再生长及与新相关学科的融合 |
一、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自身的再生长 |
二、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与新相关学科的广泛深度融合 |
第二节 应用理论研究与编纂实践的密切结合 |
一、新型编纂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二、编纂成果传播渠道的研究与实践 |
三、编纂成果形式与编纂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生态哲学视阈下中国档案文化生态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数据资料来源与检索式设置 |
(二)基于各检索字段的数据分析 |
(三)基于文献内容特征聚类分析 |
(四)档案文化研究的结构性矛盾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视角:生态哲学与档案文化生态理论的本体阐释 |
第一节 理论基础:生态哲学理论思想的演进轨迹梳理 |
一、“生态(Ecology)”一词的中外词源 |
二、“生态学”的出现及其研究衍变 |
三、“生态哲学”的概念及其三大灵魂 |
第二节 理论推导:档案文化生态概念体系的理论推导 |
一、“文化”的内涵外延及其三大基本层次 |
二、“文化生态”的内部特征及其三项构成要素 |
三、“档案文化生态”的创造提出及其三种研究视野 |
第三节 理论切入:结构主义学术研究视角下模式内涵 |
一、“结构主义”与还原主义学术研究方法 |
二、“模式”在结构主义学术研究中的规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历时视角:中国档案文化生态发展模式演进的历史梳理 |
第一节 夏朝-春秋时期(约前 2070 年-前476 年)档案文化生态 |
一、存在模式 |
二、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
第二节 战国-魏晋南北朝(公元前476 年-581 年)档案文化生态 |
一、存在模式 |
二、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
第三节 隋唐-宋辽金时期(公元581 年—1271 年)档案文化生态 |
一、存在模式 |
二、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
第四节 元朝-明清时期(公元1271 年—1912 年)档案文化生态 |
一、存在模式 |
二、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
第五节 中华民国时期(公元1912 年——1949 年)档案文化生态 |
一、存在模式 |
二、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时视角:中国档案文化生态存在形态的立方体模型 |
第一节 微观要素层(α):档案文化生态存在形态的九大要素 |
一、档案实体文化生态线(A)下的主体、客体、环境要素 |
二、档案制度文化生态线(B)下的主体、客体、环境要素 |
三、档案观念文化生态线(C)下的主体、客体、环境要素 |
第二节 中观关系层(β):档案文化生态构成要素的六种关系 |
一、“实体·制度·观念”三要素的扇形相关性 |
二、“主体·客体·环境”三要素的环状相关性 |
第三节 宏观系统层(γ):档案文化生态系统内部的三种运动 |
一、档案文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二、档案文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三、档案文化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展视角:生态哲学指导下中国档案文化生态发展路径 |
第一节 生态主体维度的发展路径 |
一、实体主体:改善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学历结构业务水平 |
二、制度主体:建立立法主体制定修改补充废止动态机制 |
三、观念主体:实现档案学者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社会公众 |
第二节 生态客体维度的发展路径 |
一、实体客体:确保档案实体生态安全、拓展档案信息开放利用 |
二、制度客体:整合档案局馆生态结构、建立档案法治运行体系 |
三、观念客体:推动档案学术生态发展、构建档案核心价值观念 |
第三节 生态环境维度的发展路径 |
一、实体环境:完善以资本、技术、实物为核心的物质环境 |
二、制度环境:调节以政策、机构、法律为核心的规范环境 |
三、观念环境:营造以学术、意识、观念为核心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术语索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5)论“互联网+”时代档案价值与档案利用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互联网+”时代档案价值的演变 |
1.1 档案价值主体的演变 |
1.1.1 档案价值主体的扩展 |
1.1.2 主体群体结构的变化 |
1.1.3 主体档案能力的变化 |
1.2 档案价值客体的演变 |
1.2.1 档案价值客体载体的变化 |
1.2.2 档案价值客体的情感价值更加凸显 |
1.2.3 档案价值客体“数据价值”的发现 |
1.3 档案价值形态变化状态的演变 |
1.3.1 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第一价值向第二价值转化的进程加快 |
1.3.2 档案情报价值的显现 |
1.3.3 档案文化价值开发程度和开发结构的变化 |
2 “互联网+”时代档案利用的特点 |
2.1 档案利用需求的特点 |
2.1.1 需求群体进一步扩大 |
2.1.2 利用需求趋于个性化 |
2.1.3 主体需求层次的变化 |
2.2 档案利用服务的特点 |
2.2.1 用户为王的服务理念 |
2.2.2 跨界融合的服务模式 |
2.2.3 开放共享的服务目标 |
2.3 档案利用环境的特点 |
2.3.1 政治环境更加开明 |
2.3.2 经济环境稳步向好 |
2.3.3 技术环境快速革新 |
3 “互联网+”时代档案价值演变对档案利用的影响 |
3.1 对档案利用需求的影响 |
3.1.1 对档案原件的利用需求减弱 |
3.1.2 简单性需求向复杂性需求转变 |
3.1.3 延时性需求向即时性需求转变 |
3.2 对档案利用服务的影响 |
3.2.1 服务方式的多样化 |
3.2.2 信息内容的开发和加工 |
3.2.3 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 |
3.3 对档案利用环境的影响 |
3.3.1 进一步重视档案的资政作用 |
3.3.2 档案文化产品的推广 |
3.3.3 推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
4 “互联网+”时代档案利用对档案价值演变的促进作用 |
4.1 对档案价值主体演变的促进作用 |
4.1.1 激发主体的潜在利用需求 |
4.1.2 增强主体的档案利用能力 |
4.1.3 提高主体的档案利用满意度 |
4.2 对档案价值客体演变的促进作用 |
4.2.1 档案价值密度的提高 |
4.2.2 客体的主体化程度加深 |
4.2.3 实现档案价值的增值 |
4.3 对档案价值形态演变的促进作用 |
4.3.1 情报价值的实现更加便利 |
4.3.2 档案第二价值更加突出 |
4.3.3 文化价值实现途径的创新 |
5 “互联网+”时代实现档案价值演变与档案利用创新的良性互动 |
5.1 档案价值演变的衍生振动性与档案利用创新 |
5.2 档案价值演变的增幅衰减性与档案利用创新 |
5.3 档案价值演变的断裂回溯性与档案利用创新 |
(6)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后保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电子文件 |
2.1.2 “后保管” |
2.1.3 后保管模式 |
2.2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
2.2.1 文件连续体理论 |
2.2.2 新詹金逊主义 |
第三章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后保管模式的访谈调查 |
3.1 访谈调查的目的及访谈原因 |
3.1.1 访谈原因 |
3.1.2 访谈目的 |
3.2 研究设计 |
3.3 访谈实施 |
3.3.1 访谈准备 |
3.3.2 访谈实施 |
3.3.3 访谈结果 |
3.4 访谈文字内容分析 |
3.4.1 开放性编码 |
3.4.2 主轴编码 |
3.4.3 选择性编码 |
3.4.4 Nvivo软件分析结果 |
第四章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后保管模式的形成 |
4.1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后保管模式的形成背景 |
4.1.1 理论背景 |
4.1.2 实践背景 |
4.2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后保管模式的内容 |
4.2.1 电子文件保管的一般要求 |
4.2.2 电子文件的创建和管理原则 |
4.2.3 电子文件价值的鉴定原则 |
4.2.4 元数据和背景信息要求 |
4.2.5 文件形成机构职责与国家档案馆职责 |
4.2.6 特殊情况下的档案转移要求 |
4.3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后保管模式的实施 |
4.3.1 实施范围 |
4.3.2 实施阶段 |
4.3.3 实施结果 |
第五章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后保管模式的演变 |
5.1 分布式保管模式向集中式保管模式的转变 |
5.1.1 集中式保管政策的形成 |
5.1.2 集中式保管政策的发展 |
5.2 集中式保管模式向集中与分布并行模式的转变 |
5.2.1 澳大利亚档案理事会的分布式保管政策 |
5.2.2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的分布式保管政策 |
第六章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后保管模式的评价及启示 |
6.1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后保管模式的评价 |
6.1.1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后保管模式的优势 |
6.1.2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后保管模式的局限性 |
6.2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后保管模式的启示 |
6.2.1 推行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 |
6.2.2 加强电子文件管理体系建设 |
6.2.3 优化电子文件管理策略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访谈提纲——The interview to David Roberts |
附录2 :访谈提纲——The interview to the Australia archivist |
附录3 :访谈提纲——The interview to Frank Upward |
附录4 :访谈提纲——The interview to Adrian Cunningham |
附录5 :访谈提纲——The interview to Luciana Duranti |
附录6 :访谈提纲——国内专家访谈提纲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互联网+”时代档案价值与档案利用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依据 |
1.1.1 本选题的研究背景 |
1.1.2 本选题的研究依据 |
1.2 本选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本选题的研究目的 |
1.2.2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1.3 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选题的研究内容 |
1.5 本选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本选题的研究思路 |
1.5.2 本选题的研究方法 |
1.6 本选题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
1.6.1 本选题的研究特点 |
1.6.2 本选题的研究不足 |
2 “互联网+”时代档案价值的演变 |
2.1 档案价值主体的演变 |
2.1.1 档案价值主体的扩展 |
2.1.2 主体群体结构的变化 |
2.1.3 主体档案能力的变化 |
2.2 档案价值客体的演变 |
2.2.1 档案价值客体载体的变化 |
2.2.2 档案价值客体的情感价值更加凸显 |
2.2.3 档案价值客体“数据价值”的发现 |
2.3 档案价值形态的演变 |
2.3.1 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第一价值向第二价值转化的进程加快 |
2.3.2 档案情报价值的显现 |
2.3.3 档案文化价值开发程度和开发结构的变化 |
3 “互联网+”时代档案利用的特点 |
3.1 档案利用需求的特点 |
3.1.1 需求群体进一步扩大 |
3.1.2 利用需求趋于个性化 |
3.1.3 主体需求层次的变化 |
3.2 档案利用服务的特点 |
3.2.1 用户为王的服务理念 |
3.2.2 跨界融合的服务模式 |
3.2.3 开放共享的服务目标 |
3.3 档案利用环境的特点 |
3.3.1 政治环境更加开明 |
3.3.2 经济环境稳步向好 |
3.3.3 技术环境快速革新 |
4 “互联网+”时代档案价值演变对档案利用的影响 |
4.1 对档案利用需求的影响 |
4.1.1 对档案原件的利用需求减弱 |
4.1.2 简单性需求向复杂性需求转变 |
4.1.3 延时性需求向即时性需求转变 |
4.2 对档案利用服务的影响 |
4.2.1 服务方式的多样化 |
4.2.2 信息内容的开发和加工 |
4.2.3 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 |
4.3 对档案利用环境的影响 |
4.3.1 进一步重视档案的资政作用 |
4.3.2 档案文化产品的推广 |
4.3.3 推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
5 “互联网+”时代的档案利用对档案价值演变的促进作用 |
5.1 对档案价值主体的促进作用 |
5.1.1 激发档案价值主体的潜在利用需求 |
5.1.2 增强主体的档案利用能力 |
5.1.3 提高主体的档案利用满意度 |
5.2 对档案价值客体的促进作用 |
5.2.1 档案价值密度的提高 |
5.2.2 客体的主体化程度加深 |
5.2.3 实现档案价值的增值 |
5.3 对档案价值形态的促进作用 |
5.3.1 对档案情报价值的利用 |
5.3.2 档案第二价值更加突出 |
5.3.3 档案的文化价值得到重视 |
6 实现“互联网+”时代档案价值演变与档案利用创新良性互动 |
6.1 档案价值演变的衍生振动性与档案利用创新 |
6.2 档案价值演变的增幅衰减性与档案利用创新 |
6.3 档案价值演变的断裂回溯性与档案利用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社会现代性转型背景下档案学理论体系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方法 |
(二)结构安排 |
四、论文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论文研究重点、难点 |
(二)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现代性转型:档案学理论体系演进的视野 |
第一节 现代性相关概念释义 |
一、现代性与现代化 |
二、现代性的危机与转型 |
第二节 社会转型与档案学理论变迁 |
一、我国社会转型与档案学发展 |
二、档案学中的后现代主义 |
第三节 现代性对于档案学理论演进的启示 |
一、拓宽档案学研究视野 |
二、丰富档案学认知体系 |
三、明辨档案学发展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档案学理论体系演进的归宿、溯源与起点 |
第一节 逻辑归宿:个人与社会关系变迁 |
一、“人”“群”一体 |
二、人与社会关系的结构化 |
三、“解放”与“困境” |
第二节 历史溯源: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档案学理论体系的演进路径 |
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档案学 |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档案学发展 |
第三节 演进起点:国家、社会和个人多元复合主体参与 |
一、多元主体构建社会复合主体 |
二、复合主体间互动机制探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演进图景:档案学理论体系发展构想 |
第一节 ·基于档案本体论的档案学理论体系发展构想 |
一、档案学本体论 |
二、档案与档案学认知完善 |
第二节 基于档案认识论的档案学理论体系发展构想 |
一、深化档案学核心理论研究 |
二、档案学学科理论发展 |
第三节 基于档案实践论的档案学理论体系发展构想 |
一、档案管理体系革新 |
二、档案开发利用体系革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概念与理论基础 |
1.2.1 主要概念 |
1.2.2 理论基础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1.1 国外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1.2 国内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2 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2.1 国外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2.2 国内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3 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3.1 国外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3.2 国内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阐释 |
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 |
3.1.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双重维度 |
3.1.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表现 |
3.1.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比较分析 |
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结构 |
3.2.1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形式、内容与意义 |
3.2.2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主体、客体与关系 |
3.2.3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加工与消费 |
3.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性质与功能 |
3.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性质 |
3.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功能 |
3.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运行机理 |
3.4.1 文件连续体模式的启示 |
3.4.2“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构建 |
3.4.3“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内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与转型情境 |
4.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 |
4.1.1 古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
4.1.2 近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
4.1.3 现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
4.1.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演变轨迹 |
4.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影响因素 |
4.2.1 档案记忆系统外部环境因素 |
4.2.2 档案记忆系统内部构成因素 |
4.2.3 档案记忆再生产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 |
4.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情境 |
4.3.1 新媒体时代社会转型的发展 |
4.3.2 新媒体时代国家治理的转变 |
4.3.3 新媒体时代文化消费的兴起 |
4.3.4 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的变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转型 |
5.1 档案记忆生成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
5.1.1 档案记忆生成的内容与方式 |
5.1.2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
5.1.3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
5.2 档案记忆生成环境的转变 |
5.2.1 从传统环境到电子环境 |
5.2.2 从单一场域到竞争记忆场域 |
5.2.3 从单向语境到交互语境 |
5.3 档案记忆生成主体的转变 |
5.3.1 从官方走向民间 |
5.3.2 从精英走向大众 |
5.4 档案记忆生成对象的转变 |
5.4.1 从传统记忆到数字记忆 |
5.4.2 新媒体档案记忆的兴起 |
5.4.3 个体档案记忆的显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加工转型 |
6.1 档案记忆加工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
6.1.1 档案记忆加工的内容与类型 |
6.1.2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
6.1.3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
6.2 档案记忆加工目的的转变 |
6.2.1 传统史学研究的记忆转向 |
6.2.2 从公共记忆到共享记忆 |
6.3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转变 |
6.3.1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社会化 |
6.3.2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协同化 |
6.4 档案记忆加工形态的转变 |
6.4.1 档案记忆加工的视觉化转向 |
6.4.2 档案记忆加工之影像生产 |
6.4.3 档案记忆加工之空间生产 |
6.5 档案记忆加工方式的转变 |
6.5.1 档案记忆加工的数字化 |
6.5.2 档案记忆加工的叙事化 |
6.5.3 档案记忆加工的创意化 |
6.5.4 档案记忆加工的融合化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消费转型 |
7.1 档案记忆消费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
7.1.1 档案记忆消费的过程与特点 |
7.1.2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
7.1.3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
7.2 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的转变 |
7.2.1 从传统档案用户到数字消费者 |
7.2.2 档案记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融合 |
7.3 档案记忆消费对象的转变 |
7.3.1 从档案记忆资源到记忆资本 |
7.3.2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新动向 |
7.3.3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边界 |
7.4 档案记忆消费方式与途径的转变 |
7.4.1 档案记忆的数字化消费成为基本方式 |
7.4.2 档案记忆的个性化消费成为重要方式 |
7.4.3 档案记忆的品牌化消费成为优选方式 |
7.4.4 档案记忆的休闲化消费成为新兴方式 |
7.4.5 档案记忆的在线消费成为主要途径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影响与推进机制 |
8.1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 |
8.1.1 档案记忆再生产路径:单向性转向多元化 |
8.1.2 档案记忆再生产取向:生产性转向消费性 |
8.1.3 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容:凝固性转向流动化 |
8.1.4 档案记忆再生产方式:单一性转向融合化 |
8.1.5 档案记忆再生产范围:区域性转向全球化 |
8.2 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 |
8.2.1 数字记忆迈向智能 |
8.2.2 媒体记忆加速融合 |
8.2.3 共享记忆趋向理解 |
8.2.4 社会记忆竞争加剧 |
8.2.5 记忆遗忘冲突凸显 |
8.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推进机制 |
8.3.1 面向主旨的价值引导机制 |
8.3.2 面向生成、加工主体的协同参与机制 |
8.3.3 面向消费主体的消费者培育机制 |
8.3.4 面向客体的多维叙事机制 |
8.3.5 面向方式的媒体融合机制 |
8.3.6 面向关系的伦理约束机制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10)两宋时期档案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两宋时期档案事业史研究综述 |
1.2.2 两宋时期档案组织管理思想研究 |
1.2.3 两宋时期档案实体管理思想研究 |
1.2.4 两宋时期档案开发利用思想研究 |
1.3 主要概念 |
1.3.1 “档案事业史”与“档案思想史” |
1.3.2 “档案观念”与“档案思想”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5.1 诠释历史史实,重现思想世界 |
1.5.2 回归历史智慧,面向现实问题 |
第二章 两宋时期档案工作的发展及档案思想表征 |
2.1 两宋时期档案工作的社会环境 |
2.1.1 高度中央集权和偃武修文的政治宗旨 |
2.1.2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业意识的渗透 |
2.1.3 格物致知思潮下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 |
2.1.4 理学的形成和市民文化的繁荣 |
2.2 两宋时期档案工作的发展 |
2.2.1 宋王朝初期文档工作制度的继承与确立 |
2.2.2 真宗至仁宗时期档案管理方法的创新与完善 |
2.2.3 两宋更替时期档案管理秩序的倾覆与重建 |
2.3 两宋时期档案思想的表征 |
2.3.1 架阁库及千文架阁法 |
2.3.2 《庆元条法事类·文书门》 |
2.3.3 四大《类书》的编纂 |
2.3.4 《资治通鉴》及《续资治通鉴长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宋时期的档案价值观念 |
3.1 两宋时期档案价值认识的前提 |
3.2 资治价值 |
3.2.1 “为治之法,图籍为本” |
3.2.2 “治事之本末”,“备案之凭证” |
3.2.3 “立则垂范”,“役使群臣”之工具 |
3.3 治史价值 |
3.3.1 史源于档,“相须而成,其归于一揆” |
3.3.2 档案为“当时之简”,为可信之史料 |
3.3.3 档存于史,“着为一书,谓可传久” |
3.4 文教价值 |
3.4.1 经史乃“教学、授徒”之根本 |
3.4.2 以史为文,以文记史 |
3.4.3 “勾栏讲史”之范本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宋时期档案组织管理思想 |
4.1 两宋时期档案机构沿革发展 |
4.2 “帝王御制”保藏应尽“尊君之义” |
4.2.1 要求“帝王御制”应“专贮永藏” |
4.2.2 “每帝各为一阁”,以“足昭敬谨” |
4.2.3 主张诏敕“并藏敕书楼”,“以尊皇权” |
4.3 架阁库为“专掌帐籍之所”,以谨其藏 |
4.3.1 “古者以来,图籍为重,是官之建,实谨是藏” |
4.3.2 强调“架阁库掌诸藏帐籍文案”,备“遗逸” |
4.3.3 主张“置官”专管“六曹架阁文字”,防漫欺 |
4.4 馆阁为“典籍之府”,“藏修之地” |
4.4.1 简册之府,“藏国史典章” |
4.4.2 蓄图籍,养器业,“以待顾问” |
4.4.3 寂寞之滨,清望之人,正宜“藏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宋时期档案实体管理思想 |
5.1 两宋时期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及动因 |
5.2 强调档案应集中“敛藏收贮”,“检防散逸” |
5.2.1 要求“天下图籍尽归三馆” |
5.2.2 要求“天下文书、案牍尽委之金耀” |
5.2.3 要求档案史料“诸司录送”,“以备撰述” |
5.3 重视档案“编次”,“次比整齐” |
5.3.1 主张“分房架阁”,“逐案异架” |
5.3.2 主张“以岁月为次,千文立号”,“一索而或” |
5.3.3 主张“区别门目”,“以备论次” |
5.4 重视“检简公案”,绝“积滞之弊” |
5.4.1 “文书之繁,徒事勾稽,或匪切须,并从简并” |
5.4.2 案牍之法,应“执简以御繁” |
5.4.3 主张“架阁公案,以时检简” |
5.5 文书簿籍“所贵谨密”,“无容漏泄” |
5.5.1 强调“机密要切文字实封入递” |
5.5.2 要求“重害文书别库架阁” |
5.5.3 严令“时政、军机文字不得写录传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两宋时期档案编纂利用思想 |
6.1 两宋时期档案编纂利用的发展 |
6.2 “广摭博采”,择善而从 |
6.2.1 “其《实录》、正史未必皆可据,杂史、小说未必皆无凭” |
6.2.2 不避佛道,兼容并包 |
6.2.3 择善而从,兼收并蓄 |
6.2.4 “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 |
6.3 精审考订,“不废义理” |
6.3.1 “博采群言,旁参互证”,则真伪自见 |
6.3.2 “参考群书,评其异同” |
6.3.3 考据精确,义理并重 |
6.3.4 提倡“信碑而不泥碑”的辩证观 |
6.4 述而不作,据实直书 |
6.4.1 强调“述而不作,忠于原文” |
6.4.2 阙疑求实,据实直书 |
6.4.3 主张“文、注分离”,保持文献原貌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两宋时期档案思想的时代特征与历史影响 |
7.1 两宋时期档案思想的独特性 |
7.1.1 士人阶层与社会档案意识的萌生 |
7.1.2 理学诞生与档案思想世界的深化 |
7.1.3 史学思想与档案编纂思想的共生 |
7.1.4 文书管理与档案管理思想的缠融 |
7.2 元明清时期对宋代档案思想的承袭 |
7.2.1 档案集中管理思想的强化 |
7.2.2 档案分类管理思想的发展 |
7.2.3 经世致用编纂思想的承袭 |
7.3 宋代档案思想对中华文明传承延续的价值发挥 |
7.3.1 深邃丰富档案思想是宋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7.3.2 繁荣的档案编纂是凝结和传承宋代历史的重要载体 |
7.3.3 批判继承宋代档案文化是构建当代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试论档案价值的演变对档案开发利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转移还是扩展——对“档案价值转移律”的批判与思考[J]. 刘志森. 档案与建设, 2021(12)
- [2]档案虚拟展览标准规范与平台构建研究[D]. 周昊.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021(12)
- [3]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发展研究[D]. 范雨欣.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生态哲学视阈下中国档案文化生态发展模式研究[D]. 唐启.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论“互联网+”时代档案价值与档案利用的关系[J]. 马仁杰,李曼寻. 档案学研究, 2020(06)
- [6]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后保管模式研究[D]. 王萌.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7]“互联网+”时代档案价值与档案利用的关系研究[D]. 李曼寻. 安徽大学, 2020(07)
- [8]社会现代性转型背景下档案学理论体系演进研究[D]. 韩良.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9]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D]. 张燕. 上海大学, 2020(02)
- [10]两宋时期档案思想研究[D]. 万恩德. 上海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