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育课堂教学中应避免的八个误锻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杨麒琦[1](2021)在《终身教育视域下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谢媛[2](2021)在《高中生物学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学过程中充满了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在认知与情感以及价值观念上的交流。教师的教学风格会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及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促进、调控等作用。教师只有了解自己的教学风格及该教学风格下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才能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进而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进一步提升及自信、自强精神面貌的形成。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访谈法、数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首先对教学风格、自我效能感等进行了理论综述;其次用贺雯编制的教学风格评定问卷对济宁地区37名教师的教学风格现状进行了调研,结合教龄等其他外部因素,选出了济宁市14位符合要求的教师进一步研究。然后,对所选教师对应14个班级和其他两个班级发放教师教学风格评定问卷(学生卷),根据教师风格评定问卷(学生问卷)的分析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最终选出幽默活跃型、关爱分享型、创新探索型和严谨逻辑型四组共8名不同教学风格的生物学教师。再次,编制了效度、信度较好的高中生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利用编制的高中生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对8名不同教学风格的生物教师及其他班级进行前测,了解济宁市高中生生物学自我效能感的现状;最后,一个学期后对前测相应班级进行后测,研究不同教师风格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前测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学生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均值较高,在男女性别上没有显着性差异;在年龄水平上,18岁组的学生的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要显着低于15、16、17岁组学生,且年级越高学生的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越低;在成绩水平上,考试成绩越好的学生的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越高。后测研究结果显示:幽默活跃型的教师对高中生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中的学习态度维度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关爱分享型教师和创新探索型教师对高中生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中的学习过程维度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此外幽默活跃型教师、严谨逻辑型教师、关爱分享型教师及创新探索型的教师都对高中生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中的学习结果维度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基于调查研究结果,结合我国高中生物学教学实际情况,对幽默活跃型教师提出严谨规范教学,引导归纳总结,利用合作探究的提高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建议。对严谨逻辑型教师提出学会沟通、乐于分享,巧用评价的提高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建议。对关爱分享型教师提出模型构建,提高思维水平,鼓励学生探索发现,形成积极预期的提高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建议。对创新探索型教师提出善用语言创设情景;巧用美育,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提高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建议。
文君君[3](2021)在《初中空竹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衡水市景县龙华德武体育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样将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学校各阶段,分阶段有序开展教学,这对学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当今时代的教育,呈现出信息交融化、多元化发展。因此,在对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中,更应结合时代发展,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跨学科探索教学。一方面,可以促进多学科知识融合,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思维与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与参与体育的兴趣,发展运动的能力,培养身心和谐统一的高质量人才。抖空竹作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休闲娱乐与健身于一体,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现已成为我国非遗体育项目中的代表性运动之一。目前空竹在校园传承多为传统师傅进校园的授课方式,形式较为自由,内容比较随机,方法相对单一,效果参差不齐,使空竹在校园规范化开展出现了瓶颈期。如何突破与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弥补阶段性教学以及寻找传承非遗文化的最佳发展途径,成为当前诸多专家、学者们探讨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空竹为例,引入STSE先进教育理念,进行相关设计,为推动校园空竹的标准化发展提供参考。以初中空竹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研究方法,对空竹领域内的专家、教师及课程教学设计领域的专家、老师进行访谈,了解校园空竹的开展现状以及进行初中空竹课堂教学设计的相关问题;并以河北衡水景县龙华德武体育学校部分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空竹教学实验及问卷发放工作。从学生的空竹学习兴趣与各项测试结果,分析本研究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与实践性。研究结论如下:1.目前校园空竹多在小学阶段开展,选用双轮空竹进行教学。教师多为俱乐部或社会上的教练员,教学目标较为单一,侧重于培养学生空竹运动技能,忽略了对空竹学习兴趣的培养与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且缺乏统一、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系。创新校园空竹教学模式成为当下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发展需求。2.本研究结合STSE教学理念与学生发展特点来制定空竹教学的阶段性目标。并对初中空竹课堂教学进行相关设计,确定了空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手段与教学评价方式。3.依据初中空竹课堂教学设计相关内容对衡水德武体育学校初一部分学生进行了空竹教学实验,学生居住地为乡镇级别,年龄在12—14岁,实验结果为:通过空竹课程的学习,学生空竹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活跃程度积极性高;四大主题教育增加了学生对空竹的整体认知;采用《青少年空竹运动技能等级标准与测试方法》进行教学与测试,成绩呈现正态分布状态。4.在本研究中,学生对“空竹课堂”的教学反馈结果显示,学生对“空竹课堂”较为满意。其中在“教学内容”、“练习氛围”两方面满意程度最高,在“教师展示”、“教师技能水平”“练习心情愉悦”三方面满意程度次之,在“练习场地”、“空竹测试”、“课堂竞赛”三方面满意程度较差。
张磊磊[4](2021)在《下肢专项力量训练对7-10岁拉丁舞学习者身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在拉丁舞中身体稳定性是专项动作技术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包括:身体平衡能力、躯干稳定性、旋转后身体稳定性、专项动作技术完成质量四个方面。然而观看少儿拉丁舞相关比赛发现,少儿拉丁舞者的身体稳定性不够,具体体现在下肢爆发力不够,旋转动作站不稳,在高难度技术上的控制与支撑能力传递不到位。下肢主要功能是支撑人体重量、行走等;在体育运动中,下肢力量是力量训练的核心,是运动的基础。因此,本试验通过分析对下肢力量训练对少儿拉丁舞学习者身体稳定性的影响,以期对少儿拉丁舞的课程设置提供指导,让少儿舞者在更系统专业的下肢专项力量训练下,加强其舞动时身体的稳定性。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在成都市舞也舞蹈艺术中心和成都市范斯舞蹈培训机构选取24名7-10岁、舞龄为1到2年的拉丁舞学习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抽取学生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9月1日至11月11日进行为期12周的下肢专项干预训练,在实验前、后分别通过平衡能力、旋转能力、躯干稳定性及拉丁舞专项动作技术稳定性指标的测试成绩运用SPSS23.0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下肢力量训练对少儿拉丁舞学习者身体稳定性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1.干预前两组学生的身体稳定性指标无显着性差异,经过12周的下肢专项力量训练,实验组的平衡能力和旋转能力、身体躯干稳定性方面均有提高,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平均值均低于实验组。其中,实验组30秒单一旋转、直线箭步蹲发生积极的显着变化;而星形偏移平衡指标测试结果显着同理,由此可见,下肢力量训练对其身体稳定性有积极的影响,且效果显着。2.通过为期12周的下肢力量训练后实验组在身体姿态、技术质量、身体平衡能力、转体方面的指标数据,显着好于对照组。说明下肢专项力量训练对少儿拉丁舞学习者的拉丁专项技术稳定性有积极的影响,且效果显着。研究结论:通过下肢专项力量训练的干预后,少儿拉丁舞者的平衡能力、旋转能力、躯干稳定性和专项技术的稳定性都显着的提高了。这表明,下肢专项力量训练对少儿舞者的身体稳定性有积极影响。因此,在少儿拉丁舞的课程中,加入30分钟的下肢力量训练,有助于少儿拉丁舞身体稳定性的提高。
韦奇成[5](2021)在《“分层-参与”教学法在高校篮球专选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被逐渐重视并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分层式、参与式等一系列新的教学法应运而生。分层—参与式教学即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原有的技能基础水平、学习自信心、学习动机等的不同,通过对相关知识测验后的结果解读,将学生分层后进行教学,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点拨指导分层等,在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参与教学主要具体表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目标制定、练习结束后的组内、组间参与评价、总结等,让每一位学生都实现最优化、最全面的发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教学实验法,以“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最近发展区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将分层—参与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体育篮球专选课中。选取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2018级篮球专选1班为实验班与篮球专选2班对照班共计48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其中每个班男生各24名男生,控制分层—参与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为唯一变量,通过对学生的篮球技术中的运球、投篮、技评达标进行测试以及非认识能力等多方面进行问卷、测量量表及测验为本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数据采用Excle进行初步的分类和整理,采用SPSS22.0等统计学应用程序进行进一步的深层分析处理。通过对比实验前和实验后学生篮球技能成绩、非认知能力等诸多方面。得出以下结论:(1)教学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两项期末技能考试成绩达标成绩的比较P值<0.05,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分层参与教学法在高校篮球专选课中对学生篮球运球、投篮方面有所提升,技能成绩有所提高。(2)教学实验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传球—行进间运球—行进间投篮)进行技术评定,两班的技评成绩的比较P值<0.05,说明了分层—参与教学法运用在高校篮球专选课教学中对学生篮球技评成绩有所提高,有利于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3)教学实验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综合成绩的比较值P值<0.05,说明了分层—参与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而言,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篮球综合技术的掌握。分层—参与教学法中应完善不同层次学生自主性及激励机制,先进的教学法能够及时了解到不同级别学生的技能进行情况和心理变化状态,引导学生在不同层次间进行互帮互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共同进步。(4)教学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非认知能力对比,其中非认知能力中的体育学习动机方面的比较P值<0.05,说明了分层—参与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非认知能力中的凝聚力方面的比较P值<0.05,说明了分层—参与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凝聚力;非认知能力中的自信心方面的其比较P值<0.05说明了分层—参与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自信心增加学生课程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杨凤燕[6](2021)在《高校校园健身操的创编及实践研究 ——以广西师范大学校园健身操作品《青春就这young》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提出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大力营造校园体育文化,并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教学模式。国家政策的颁布,大力支持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并对锻炼和健身的方式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校园健身操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大大学生的青睐。通过查阅校园健身操创编及实践的相关学术研究发现,大多数研究以创编理论以及民族健身操创编为主,缺乏对成套动作的实践教学和推广,无法得到成套动作创编的真实反馈。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缺乏体育锻炼现状,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成为了制约他们全面发展的重要问题。解决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优化校园健身操成套动作创编内容、实践教学和推广是高校教师的迫切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成套动作总体设计、音乐选配、组合创编和教学实践等方面入手,对广西师范大学校园健身操作品《青春就这young》进行深入分析,以丰富和弘扬校园体育文化,促进校园体育的发展,使学校体育得以强化,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开辟新的路径。以期为我国高校校园健身操提供创编理论以及实践参考。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测试法、个案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研究方法,以高校校园健身操的创编及实践研究为对象,对广西师范大学校园健身操作品《青春就这young》成套动作进行个案分析,通过实践探究成套动作的编排模式,从教学实践中得知学生对成套动作编排、教师教学和锻炼效果的满意度。研究结果如下:1.以校园健身操目的性、全面性、科学性、针对性和艺术性创编原则,整体法、组合法、多向思维法和移植法等创编方法,音乐、动作、时间和空间要素为理论支撑,进行《青春就这young》成套动作创编,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2.通过案列分析得出校园健身操作品《青春就这young》成套动作以“青春舞动校园,共创健康中国”为主题。阐明成套动作总体设计为明确成套动作主题思想、结合学生身心特点、设计科学的成套动作结构布局和制定适宜的难度。使成套动作以组合形式呈现,融入嘻哈和潮流动作元素,使成套动作具有时尚性、趣味性、健身性、全面性和独创性;音乐选配应充分考虑来源、风格、歌词和时间的重要性,并符合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3.通过实践分析得出校园健身操作品《青春就这young》成套动作运动强度严格控制在中低强度,满足大学生对体育运动强度的需求,具有健身性;大部分同学表示成套动作可在高校推广,成套动作结构布局、难易程度、音乐选配和动作组合满意度具有显着性差异,能满足学生身心健康需求,锻炼效果明显,教练员教学能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4.为了达到更好的推广效果,在校园健身操成套动作的推广中应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加强学校的重视程度。
田琳[7](2021)在《教育惩戒在杨浦区部分初中体育课堂的运用研究》文中认为自国家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且征求社会大众的意见起,使得学校体育中教师如何合理的运用实施教育惩戒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征求意见稿》中阐明了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自身教学职责时法定的职权和必要的手段,界定了教育惩戒的概念区别于体罚,且指出教育惩戒是学校和教师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出发于教育目的与需要,对学生的违规违纪、言行失范行为进行约束与管教,抑或用以特定方式指导学生改正,使其引以为戒,自我悔改和规避犯错的职务行为。赋予教师惩戒教育权利的同时,《征求意见稿》中对家长行为也进行规范,家长应积极履行对孩子的教育职责,配合教师加强对学生失范行为的管理,并尊重教师的教育惩戒权利。而初中生正处于人格和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针对初中生这一阶段进行教育惩戒得到的教学效果会更有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对教育惩戒在上海初中体育课堂中的运用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深入探究当下上海体育课堂教育中普遍不敢“惩罚”学生,不敢“得罪”家长的单一赞赏教育现象,期望为上海初中体育课堂合理运用教育惩戒提供理论参考,也可为其他科目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实施教育惩戒提供些许参考。由此,对上海杨浦区六所学校的体育学科教师,学生及家长实施问卷调查,并访谈了多位体育组领导从学校层面关于教育惩戒的态度和见解,通过分析最后收集的数据结果,可发现大多数教师,学生及家长对初中体育课堂合理运用教育惩戒持认同态度。而初中体育课堂中教育惩戒现存的问题可总结为现有的《征求意见稿》虽然已经对体罚、变相体罚和教育惩戒的概念作出明确的定义但行使教育惩戒权的尺度和范围依然不明晰、教师运用教育惩戒手段过于固化单一、实施教育惩戒过程缺乏完整性、对初中学生运用教育惩戒时为充分考虑其身心发展规律等。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总结为:未在立法中明确中小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惩戒权细则、未划分教育惩戒的范围和对应的教育惩戒手段、关于教育惩戒的运用缺少明确的监督准则和后续效果的跟进观察、未能针对初中阶段学生因材施教选取合理惩戒手段。教育惩戒的实施,不是单单为了响应国家教育部而采取的权宜之计,更应是本着以生为本的态度去帮助解决在今后学校体育教育中所呈现的问题。也为了学校体育教育中能处理好惩戒与赏识的关系,把握教育惩戒的尺度。建议加快推进中小学校的教育惩戒建设进程、学校重视对体育教师教育惩戒相关培训、体育教师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质、学生提升道德文化素养以及家长与社会协助推进教育惩戒的正向发展。
高晴晴[8](2021)在《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等方法对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进行筛选,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来实现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评价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提供可量化的参考依据;基于已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张店区第二中学某位体育教师进行实践研究,借以了解该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水平,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同时揭示在指标体系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提供合理化的指导和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本研究构建了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态度3个一级指标;学科性知识、实践性知识、通识类知识、体育课教学能力、课外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能力、体育科学研究能力、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对职业的认知态度8个二级指标;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体育基本技能知识、对教材内容的加工处理、体育学科的前沿知识、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知识等35个三级指标。(2)运用MATLAB计算得出一级指标中权重值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能力(0.6187)、专业知识(0.2263)、专业态度(0.1549)。二级指标中权重值由高到低依次是体育课教学能力(0.4042)、实践性知识(0.1522)、体育科学研究能力(0.1384)、对学生的情感态度(0.0800)、课外活动的组织与调控能力(0.0761)、对职业的认知态度(0.0749)、学科性知识(0.0497)、通识类知识(0.0244)。三级指标中权重较高的有动作示范能力(0.1188)、课堂调控能力(0.0998)、课堂情境的知识(0.0566)、保护与帮助能力(0.0553)、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知识(0.0543)、语言表达能力(0.0531)等。(3)根据本研究构建的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淄博市张店区第二中学某位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评价,得出该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整体总分数为78.55,表明该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处于良好的水平。主要存在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与体育学科的前沿知识掌握情况有待提高、体育科学研究能力方面的素养整体不高等问题。进而提出政府、学校应提高对体育教师的重视,安排教师进行高质量的职前、职中、职后培训;体育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等建议。
沈倬丞[9](2021)在《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立德树人被确立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根本举措,并引领着我国当前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高中俄语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肩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使命,俄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得走向世界的语言基本技能,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这一途径去了解外部世界,理解多元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成为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和开阔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接班人。2018年1月,我国颁布了新版《高中俄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俄语课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充分发挥俄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核心思想。三年多来,《高中俄语课程标准》框架下的“核心素养培养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已建立或还需要哪些完善机制”等问题吸引着越来越多研究者的目光,也成为当前我国俄语教育界的研究热点和核心论题之一。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学习离不开对于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它承载着从目的语文化视角整合文学、地理、历史、文化等跨学科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异域文化,进而发挥认识世界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俄语教育不仅需要培养能理解文化多元性,具有开放包容意识以及“和而不同”价值观的人才,更需要培养能在跨文化交际中传播中华文化的公民。为此,高中俄语学科依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核心素养框架下提出“文化意识”要素,将其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共同整合成学科核心素养。这也对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文化意识培养的内涵和重要性,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并开发适配新理念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以高中俄语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为切入点,在维果茨基教育与发展的“文化历史观”引领下,依据《高中俄语课程标准》,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PISA全球素养框架》构建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并依据该观测体系编制调查问卷和课堂观察量表,据此对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状况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培养建议,力求从理论和实践角度为俄语学科文化教学和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有益参考。论文的绪论部分阐述选题背景、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提出三个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陈述研究方法,设计研究基本步骤和整体框架,确立了基础研究、实证研究以及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三个部分,共七章内容。基础研究包括文献综述、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文献综述主要阐述中外学界在核心素养及培养、文化意识概念及内容方面的研究。梳理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领域、研究问题和研究成果,提出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的状况和趋势,以明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概念界定着重探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以及本文研究的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在文化意识范畴内梳理文化、意识和文化意识概念,辨析与之内涵相近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概念,为后续研究统一概念基础;理论依据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视角下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作为基本理论,将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作为文化意识培养总体依据,从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言语活动理论、跨文化交际学相关理论作为具体教学建议提出的理论基础。实证研究部分由第四、五、六章构成,它承接论文基础研究并为结论构建提供事实依据。第四章主要剖析《高中俄语课程标准》中对文化意识的内容描述、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和学业质量水平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将其整合成具体化、结构化内容体系,借鉴《PISA全球素养框架》相关内容确定60个具体观测点,作为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的基本依据;第五、六章依据所构建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深入教学一线,通过对我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所高中40节俄语课程进行课堂观察,获取当前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状况的一手资料,借助统计学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为论文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路剖析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导致问题的原因,提出研究结论。依据研究结论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既有综合性又有针对性,既有宏观方向性又有微观可操作性的培养建议。
杨金铎[10](2021)在《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下,中国高等院校立德树人工作面临新境遇、新诉求、新挑战。“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所在。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明确了新时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各类课程提出的要求,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新力量。课堂是大学生接受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一直以来,大家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程”)是承载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双重维度的课程,其他课程不分担价值观教育的责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思政课程”的身上。但是,高等院校的其他各类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同样具有丰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专业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潜隐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出来,使大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受到价值观的熏陶和洗礼,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成为新时代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剂良药,必须一以贯之地长期坚持下去。所以,厘清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阐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挖掘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探究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分析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找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明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意义重大。因此,本文以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中国高等院校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原则、方法、路径,“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为逻辑脉络展开论述,共为八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本章从整体性的视角对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进行把握,从研究背景中指明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动态环境,定位研究意义;从国内外研究现状中阐释、对比、分析、概括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瞄准关键问题,明晰论述脉络;从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中提炼出逻辑结构和方法依据,确保本文行之有理,言之有据,逻辑缜密。第二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是什么”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概述。本章着重分析了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概念、特点、要求及其与“思政课程”的关系。概念是探究问题的起始基点,从课程的含义推进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含义,从普遍性到特殊性,为后续问题的探析奠定了基础;对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特点进行解读,明晰了本文的马克思主义立论基础,保证了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鉴于此,进一步论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要求及其与“思政课程”的关系。第三章为“中国高等院校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包括发挥“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需要、提升“思政课程”教育效果的需要、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的需要等三个维度。“隐性课程”育人作用的发挥需要其勘探自身的育人元素、专业课教师筑牢政治信仰、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能有力地弥补“思政课程”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方法单一、教育实践不足的缺憾。此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载体,“课程思政”必须在落实高等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因此,分析透彻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意义重大。第四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理论溯源”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的,因此,剖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对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也能为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第五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什么”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在进行总结、归纳之后,本文将其分为政治引导、思想引领、道德熏陶、劳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五个方面。研究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要明确其建设什么,因此,主要内容是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应有之义,分析透彻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第六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上看,本文主要从地域、学校层次、办学性质等几个因素出发,通过查阅官网通知、公众号、了解相关教学活动实施方案等方式列举了部分学校带有“课程思政”性质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上看,本文主要从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大学生等三个方面入手,从而以此为依据归纳出相应的原因。第七章为“怎样推进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本文以困境及原因为依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鉴于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以及大学生在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困境及原因,本文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方法和路径等三个方面切入,主张坚持党委领导、协同共建、贴近实际等原则,实施统筹与支撑相统一、自察与培训相统一、融合和联动相统一等方法,要求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各司其职,专业课教师树立“立德为先”的价值观,专业课程凸显科学的价值取向。第八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未来展望”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本章主要从实现“课程育人”向“全课程育人”的转化、促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等三个维度论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从传统的“思政课程”到新时代下的“课程思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转化,将推动“全课程育人”局面的形成、促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二、体育课堂教学中应避免的八个误锻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育课堂教学中应避免的八个误锻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2)高中生物学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
二、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的需要 |
三、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教学风格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学业自我效能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教师教学风格概述 |
二、自我效能感概述 |
三、学业自我效能感概述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自我效能感理论 |
二、成就动机理论 |
三、成败归因理论 |
第三章 不同教学风格高中生物学教师的调查与选取 |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四、调查过程 |
五、数据分析 |
第二节 数据分析及教师选取 |
一、教师问卷的数据分析及教师的初步选取 |
二、学生问卷的数据分析及教师的最终确定 |
第四章 高中生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的编制 |
第一节 初始问卷编制 |
一、问卷编制步骤 |
二、初始问卷编制的具体过程 |
第二节 问卷结构与效度、信度分析 |
一、结构分析 |
二、信度效度检验 |
第三节 问卷的确定 |
第五章 高中生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差异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工具 |
三、调查对象 |
四、实施过程 |
五、数据分析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高中生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 |
二、高中生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性分析 |
第六章 不同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四、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过程 |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与结论 |
一、高中生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整体水平变化 |
二、幽默活跃型对学生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
三、严谨逻辑型对学生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
四、关爱分享型对学生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
五、创新探索型对学生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不同生物学教师教学风格下提高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创新之处与展望 |
一、创新之处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初中空竹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衡水市景县龙华德武体育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
1.1.2 推进空竹进校园的需要 |
1.1.3 实行“新课改”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假设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体育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
2.1.1 关于教学设计的相关研究 |
2.1.2 关于初中体育教学的相关研究 |
2.1.3 关于体育学习兴趣的相关研究 |
2.2 关于空竹文化的相关研究 |
2.2.1 关于空竹的相关历史文化演绎 |
2.2.2 关于空竹健身作用的相关研究 |
2.2.3 关于空竹课堂教学的相关研究 |
2.3 关于STSE教学理论的相关研究 |
2.3.1 关于STSE教育的起源 |
2.3.2 关于STSE理念的实践应用研究 |
2.4 理论基础 |
2.4.1 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的概念与应用 |
2.4.2 掌握学习理论的概念与应用 |
2.4.3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概念与应用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验法 |
3.2.5 数据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初中空竹课堂教学设计 |
4.1.1 学情分析 |
4.1.2 STSE理念下的空竹教学优势分析 |
4.1.3 空竹课程设计 |
4.2 初中生空竹教学实验结果 |
4.2.1 空竹课堂实验基本信息 |
4.2.2 初中生空竹学习兴趣实验情况 |
4.2.3 空竹课堂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
4.2.4 空竹动作技能掌握情况 |
4.2.5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 |
4.3 “空竹课堂”教学反馈情况 |
4.3.1 学生对“空竹课堂”的反馈情况 |
4.3.2 空竹教学反思与提升策略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附件 |
9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理论测验 |
附录3 教学反馈 |
附录4 空竹动作技能考核方法 |
附录5 访谈提纲 |
(4)下肢专项力量训练对7-10岁拉丁舞学习者身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拉丁舞的概念与特点 |
2.1.2 下肢肌肉力量的概念界定 |
2.1.3 力量素质的概念界定 |
2.1.4 身体稳定性的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少儿拉丁舞的相关研究 |
2.3 国内外下肢力量训练的相关研究 |
2.4 下肢专项力量训练与少儿拉丁舞的研究 |
2.5 国内外身体稳定性的相关研究 |
2.6 下肢专项力量训练与拉丁舞身体稳定性的关系 |
2.7 研究现状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验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4 实验设计与实施过程 |
4.1 实验设计思路 |
4.2 实验地点与时间 |
4.3 实验对象 |
4.4 实验控制 |
4.5 实验指标筛选 |
4.5.1 下肢专项力量训练方法筛选 |
4.5.2 身体稳定性指标筛选 |
4.5.3 专项技术稳定性指标筛选 |
4.6 实验测量指标的确定 |
4.6.1 测量指标一:身体稳定性 |
4.6.2 测量指标二:专项技术稳定性测试评分 |
4.7 实验内容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前后两组身体稳定性指标结果对比分析 |
5.1.1 实验组和对照组闭目单脚站立结果对比分析 |
5.1.2 实验组和对照组星形偏移平衡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5.1.3 实验组和对照组30 秒单一旋转结果对比分析 |
5.1.4 实验组和对照组直线箭步蹲结果对比分析 |
5.2 实验前后两组拉丁专项技术成绩对比分析 |
5.2.1 实验前两组拉丁专项成绩对比分析 |
5.2.2 实验组干预前后拉丁专项技术成绩对比分析 |
5.2.3 对照组干预前后拉丁专项技术成绩技术对比分析 |
5.2.4 实验后两组拉丁专项成绩对比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件 |
附件A 下肢专项力量训练对少儿拉丁舞学习者身体稳定性影响相关问卷 |
附件B 效度检验表 |
附件C 专项技术专家评定表 |
附件D 实验组教学训练内容计划 |
(5)“分层-参与”教学法在高校篮球专选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缘由 |
1.1.1 课程改革的需要 |
1.1.2 篮球教学方式创新的需要 |
1.1.3 分层—参与式教学法的优势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分层教学法 |
1.4.2 参与式教学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分层式教学法的研究 |
2.1.2 参与式教学法的研究 |
2.1.3 分层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1.4 参与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1.5 分层—参与式教学法的研究 |
2.1.6 篮球专选课的相关研究 |
2.1.7 研究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教学实验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分层参与教学法的操作与实施 |
4.1 分层参与教学法的操作 |
4.1.1 教学指导思想 |
4.1.2 教学目标 |
4.1.3 教学原则 |
4.1.4 操作程序 |
4.1.5 教学评价 |
4.2 分层参与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实施 |
4.2.1 实验班学生的分层 |
4.2.2 教学中分层的依据与调整 |
4.2.3 分层参与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
5 结果与分析 |
5.1 “分层—参与”教学法理论分析 |
5.1.1 分层参与教学法的“建构主义”理论分析 |
5.1.2 分层参与教学法的“人本主义”理论分析 |
5.1.3 分层参与教学法的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分析 |
5.2 “分层—参与”教学法在篮球专选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5.3 实验前测结果分析 |
5.3.1 实验班与对照班篮球技术成绩对比分析 |
5.3.2 实验班与对照班非认知能力的对比分析 |
5.4 实验后测结果分析 |
5.4.1 实验班与对照班篮球技能成绩对比分析 |
5.4.2 实验班与对照班篮球技评的成绩对比分析 |
5.4.3 实验班与对照班术科技能综合成绩对比分析 |
5.4.4 对照班与实验班的非认知能力对比分析 |
5.5 实验前后测结果分析 |
5.5.1 实验班篮球技能成绩对比分析 |
5.5.2 实验班非认知能力的对比分析 |
5.5.3 对照班篮球技能成绩对比分析 |
5.5.4 对照班非认知能力的对比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不足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专家效度评价表 |
附录二 篮球学习动机问卷调查表 |
附录三 群体凝聚力问卷表 |
附录四 学习自信心量表 |
附录五 教学日历 |
附录六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高校校园健身操的创编及实践研究 ——以广西师范大学校园健身操作品《青春就这young》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政策颁布的需要 |
1.1.2 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 |
1.1.3 学生体质健康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校园健身操的概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健身操发展与推广的相关研究 |
2.2.2 校园健身操创编的相关研究 |
2.2.3 同项群难美性运动创编的相关研究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2.4 文献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验法 |
3.2.5 个案研究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校园健身操的创编理论分析 |
4.1.1 校园健身操的创编背景 |
4.1.2 校园健身操的创编原则 |
4.1.3 校园健身操的创编要素 |
4.1.4 校园健身操的创编方法 |
4.2 校园健身操作品《青春就这young》的案例分析 |
4.2.1 《青春就这young》成套动作的总体设计 |
4.2.2 《青春就这young》成套动作的音乐选配 |
4.2.3 《青春就这young》成套动作的组合创编 |
4.2.4 《青春就这young》成套动作的实践分析 |
4.3 推广校园健身操《青春就这young》的路径 |
4.3.1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
4.3.2 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 |
4.3.3 加强学校的重视程度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1 专家访谈提纲 |
附件 2 专家问卷效度检查表 |
附件 3 主观运动强度(RPE)测定表 |
附件 4 广西师范大学校园健身操《青春就这young》学生问卷 |
附件 5 专家基本情况表 |
附件 6 校园健身操作品《青春就这young》动作说明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7)教育惩戒在杨浦区部分初中体育课堂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概念界定 |
2.1 教育惩戒的认知 |
2.2 相关概念的阐述 |
2.2.1 体罚 |
2.2.2 变相体罚 |
2.2.3 教育惩戒 |
3 研究综述 |
3.1 运用教育惩戒的合理性综述 |
3.2 教育惩戒在初中课堂中的合理运用综述 |
3.3 教育惩戒在体育课堂中合理运用综述 |
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访谈法 |
4.2.3 实地考察法 |
4.2.4 问卷调查法 |
4.2.5 数理统计法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对教育惩戒的认知 |
5.1.1 学校对教育惩戒的认知 |
5.1.2 教师对教育惩戒的认知 |
5.1.3 家长对教育惩戒的认知 |
5.1.4 学生对教育惩戒的认知 |
5.2 上海市部分初中体育课堂实施教育惩戒的运用与分析 |
5.2.1 教育惩戒在部分学校中运用的目的 |
5.2.2 教育惩戒在部分学校中运用的依据 |
5.2.3 教育惩戒在部分学校中运用的内容 |
5.2.4 教育惩戒在部分学校中运用的效果 |
5.2.5 教育惩戒在部分学校中运用的注意事项 |
5.3 上海市杨浦区初中体育课堂教育惩戒的问题与成因 |
5.3.1 上海市杨浦区初中教师体育课堂运用教育惩戒存在的问题 |
5.3.2 上海市杨浦区初中体育课堂运用教育惩戒存在问题的成因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8)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应对国家课程改革的需要 |
1.1.2 满足建设优良体育教师队伍的需求 |
1.1.3 增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迫切需要 |
1.2 研究的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德尔菲法 |
2.2.3 层次分析法 |
2.2.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分析 |
3.1.1 选取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的原则 |
3.1.2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
3.1.3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3.2.1 确定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的因素集、评价集、权重集 |
3.2.2 制定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水平评价的观测点 |
3.2.3 构建隶属度矩阵 |
3.2.4 确定评价权重向量 |
3.2.5 淄博市张店区第二中学某位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综合评价与建议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选择调查问卷 |
附录 B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重要程度咨询表 |
附录 C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
附录 D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路径与总体框架 |
一、研究路径 |
二、总体框架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综述 |
一、核心素养理念的研究 |
二、欧盟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
三、美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
四、俄罗斯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 |
第二节 我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 |
一、我国核心素养框架及其内涵研究 |
二、我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及内涵研究 |
三、我国高中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
第三节 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综述 |
一、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内涵的研究 |
二、国外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
三、我国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核心素养及其相关概念 |
一、核心素养 |
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三、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 |
第二节 文化意识及相关概念 |
一、文化意识 |
二、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意识 |
三、跨文化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
第三节 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的文化意识概念 |
一、概念及内涵 |
二、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人的全面发展观 |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溯源 |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观点 |
第二节 维果茨基教育与发展的文化历史观 |
一、文化历史理论 |
二、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机制 |
三、“教育走在发展前面”思想 |
第三节 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言语活动观 |
一、言语活动理论的哲学视角 |
二、言语活动理论与外语教学 |
第四节 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文化教学观 |
一、跨文化交际理论 |
二、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外语教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 |
第一节 体系的总体设计 |
一、目的与原则 |
二、方法与路径 |
第二节 一级维度内容的提取与确立 |
一、一级维度内容的提取 |
二、体系基础框架的确立 |
第三节 二级维度内容的提取与确立 |
一、二级维度的提取 |
二、二级维度在体系中的确立 |
第四节 观测点提取及体系的初步确定 |
一、观测点提取的依据 |
二、文化知识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
三、文化理解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
四、预期达到的文化意识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
五、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的初步确定 |
第五节 体系的验证及修订 |
一、验证的前期准备与设计 |
二、观测点有效性的数据统计 |
三、专家反馈意见的汇总整理 |
四、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的最终确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意识培养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研究设计 |
一、目的与对象 |
二、方法与路径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实施 |
一、研究工具的制定 |
二、实施过程 |
第三节 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信度和效度检验 |
二、调查问卷各维度情况总述 |
三、文化意识整体水平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四、对中俄文化知识掌握情况的数据分析及讨论 |
五、对文化理解、认知与态度呈现状况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六、对文化教学评价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七、调查问卷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 |
第四节 问卷调查的研究结论 |
一、学生对中俄文化知识的掌握方面 |
二、学生对俄罗斯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度方面 |
三、现时教学方法与课标要求的匹配方面 |
四、文化意识培养质量和资源分布方面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课堂观察分析 |
第一节 课堂观察的研究设计 |
一、目的与对象 |
二、方法与路径 |
第二节 课堂观察的实施 |
一、研究工具的制定 |
二、实施过程 |
第三节 课堂观察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数据的信度检验 |
二、数据总体情况概述 |
三、课堂观察量表内部结构的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 |
四、对各观测点的数据分析 |
第四节 课堂观察的研究结论 |
一、对中俄文化知识讲解深度方面 |
二、对于主题和篇章中育人价值发掘方面 |
三、促进学生文化理解的手段方面 |
四、学生呈现出的总体文化意识水平方面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问题分析与教学建议 |
第一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总体问题分析 |
一、培养理念层面 |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层面 |
三、考评机制层面 |
四、群体差异化应对层面 |
第二节 文化意识培养理念与总体设计 |
一、文化意识培养的核心理念 |
二、文化意识培养的总体目标与路径 |
三、文化知识是基础 |
四、文化理解是过程 |
五、文化意识是目标 |
第三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建议 |
一、依托主题明确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目标 |
二、以语篇为文化意识培养的核心载体 |
三、寓于言语活动的主题情境教学 |
四、语言文化情境中的词汇教学 |
五、媒体资源与现代技术手段运用 |
六、课外教学活动的选择与安排 |
第四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相关支持要素 |
一、探索多元化评价机制 |
二、教师理念与技能发展的引导与培训 |
三、不同“起点”学生群体的差异化培养 |
四、教育基础薄弱地区的全方位支持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概述 |
2.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概念 |
2.1.1 “课程” |
2.1.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 |
2.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特点 |
2.2.1 隐蔽性 |
2.2.2 依附性 |
2.2.3 浸润性 |
2.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要求 |
2.3.1 政治导向 |
2.3.2 寓德于课 |
2.3.3 人文立课 |
2.3.4 价值引领 |
2.4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
2.4.1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根本区别 |
2.4.2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价值契合 |
2.4.3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辩证统一 |
第3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
3.1 发挥“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需要 |
3.1.1 勘探专业课程育人元素的需要 |
3.1.2 铸牢专业课教师政治信仰的需要 |
3.1.3 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的需要 |
3.2 提升“思政课程”教育效果的需要 |
3.2.1 更新教育理念的需要 |
3.2.2 完善教育方法的需要 |
3.2.3 增强教育实践的需要 |
3.3 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的需要 |
3.3.1 落实高等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
3.3.2 促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需要 |
3.3.3 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
第4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 |
4.1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
4.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4.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
4.2 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 |
4.2.1 课程文化发展理论 |
4.2.2 有效教学理论 |
4.2.3 潜在课程理论 |
4.2.4 建构主义理论 |
第5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 |
5.1 政治引导 |
5.1.1 政治理论教育 |
5.1.2 政治认同教育 |
5.1.3 家国情怀教育 |
5.2 思想引领 |
5.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5.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5.2.3 宪法法治意识教育 |
5.3 道德熏陶 |
5.3.1 社会公德教育 |
5.3.2 职业道德教育 |
5.3.3 个人品德教育 |
第6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 |
6.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 |
6.1.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理论教学日渐丰富 |
6.1.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实践活动日渐增多 |
6.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 |
6.2.1 部分高等院校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不够 |
6.2.2 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淡薄 |
6.2.3 部分大学生对专业知识蕴含的思政元素“不买帐” |
6.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困境的原因 |
6.3.1 部分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
6.3.2 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育人理论水平不足 |
6.3.3 部分大学生对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认识模糊 |
第7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 |
7.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 |
7.1.1 党委领导原则 |
7.1.2 协同共建原则 |
7.1.3 贴近实际原则 |
7.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 |
7.2.1 统筹和支撑相统一 |
7.2.2 自察和培训相统一 |
7.2.3 融合和联动相统一 |
7.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
7.3.1 党委、宣传部、教育处各司其职 |
7.3.2 专业课教师树立“立德为先”的价值观 |
7.3.3 专业课程凸显科学的价值取向 |
第8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 |
8.1 实现“课程育人”向“全课程育人”的转化 |
8.1.1 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科内容更有深度 |
8.1.2 创新教学方法,使课堂氛围更有温度 |
8.1.3 提升教育效果,使思政教育更有力度 |
8.2 实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
8.2.1 为高等院校夯实办学方向提供新理念 |
8.2.2 为高等院校贯彻立德树人提供新队伍 |
8.2.3 为高等院校形成育人合力提供新途径 |
8.3 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
8.3.1 贯通育人实践协同机制 |
8.3.2 完善育人队伍协作机制 |
8.3.3 激发育人价值认同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体育课堂教学中应避免的八个误锻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终身教育视域下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D]. 杨麒琦. 成都体育学院, 2021
- [2]高中生物学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的研究[D]. 谢媛.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初中空竹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衡水市景县龙华德武体育学校为例[D]. 文君君.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4]下肢专项力量训练对7-10岁拉丁舞学习者身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 张磊磊.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5]“分层-参与”教学法在高校篮球专选课中的应用研究[D]. 韦奇成.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6]高校校园健身操的创编及实践研究 ——以广西师范大学校园健身操作品《青春就这young》为例[D]. 杨凤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7]教育惩戒在杨浦区部分初中体育课堂的运用研究[D]. 田琳.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2)
- [8]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践研究[D]. 高晴晴.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9]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D]. 沈倬丞.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10]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D]. 杨金铎.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