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碱液起泡问题的初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汤佳雷[1](2021)在《氮气辅助正压空化技术在火麻仁蛋白提取中的应用探究》文中提出火麻仁是被低估的农副产品。该植物的蛋白质和油脂含量较高,且营养丰富。大多数火麻仁被用来榨油,而对剩余的糟粕,利用率低且研究较少。本论文选取我国广西巴马的火麻仁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氮气产生的正压工艺来提取火麻仁蛋白。探究氮气辅助正压空化技术是否对火麻仁蛋白提取有积极作用。(1)以脱油火麻仁为原料。通入氮气产生正压空化作用,加速蛋白提取。以火麻仁蛋白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探究了碱液p H、温度、时间、料液比和通气量对火麻仁蛋白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通气量1.6 L/min、料液比:1:50(g/m L)、碱液p H:12、提取温度:52℃、提取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蛋白得率为76.03%。明显高于同等条件下的磁力搅拌法56.32%。所以,氮气辅助正压空化提取技术的确可以提高火麻仁蛋白的提取率。(2)以脱油火麻仁为原料。通入氮气产生正压空化作用,加速火麻仁蛋白析出酶解。以多肽得率为评价指标。探究了加酶量、温度、时间、料液比和通气量对多肽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为:酶添加量:0.60%、通气量:1.6 L/min、温度:65℃、时间:55 min、调节p H至8.0,得率为82.07%。明显高于同等条件下的磁力搅拌法65.19%。所以,氮气辅助正压空化制备技术的确可以促进火麻仁蛋白酶解。对实验设备进行工业化设计,应用于工业生产。(3)火麻仁多肽液在6种体外抗氧化性能测定中,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在自由基清除实验中,体现出显着的量效关系,R2都大于0.99。与磁力搅拌法制得的多肽液想比,在5种测试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OH清除率提升了6.27%,DPPH清除率提升了28.42%,ABTS清除率提升了11.7%,总还原力的吸光值增加了0.106,铁离子螯合率提升了20.57%。表明氮气辅助制备火麻仁多肽液,确实可以减少制备过程中的氧化损失,提高多肽液的抗氧化性能。(4)分别采用4种方法提取火麻仁蛋白,其理化性质各有不同。碱溶法制备的蛋白颜色亮白,酶解法制备蛋白颜色偏黄。正压空化辅助提取的蛋白颗粒更细小,表面多孔且层次分明。正压碱溶法制备的蛋白含量最高,为93.79%,正压酶解法制备的蛋白提取率最高,为46.16%。当p H大于7.5时,正压碱溶蛋白溶解度最佳。正压酶解蛋白在80℃下,有较好的溶解度。正压酶解蛋白起泡能力较弱,但泡沫稳定性强。正压碱溶蛋白乳化性最强。正压辅助提取的蛋白,其变性终止温度更低。采用正压碱溶法提取的火麻仁蛋白氨基酸含量非常丰富,组成更加科学合理,十分接近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
罗发美,谭文翰,刀仕强,李绍仙,张俊雄,李艳,周恩蔡德[2](2020)在《茶渣中蛋白质提取方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茶叶生产与消费大国,每年在生产茶多酚、茶饮料、速溶茶等产品的同时,产生大量的剩余残渣,这些茶渣中残留多种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20%左右,绝大部分是非水溶性蛋白质的谷蛋白和醇溶性蛋白,同时研究发现茶蛋白具备降血脂、抗氧化、消除自由基及预防辐射等积极的作用;但茶蛋白结构复杂,对茶渣中茶蛋白的提取、纯化等均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本文主要针对茶蛋白提取方法(碱法提取、酶法提取、复合提取法)、茶蛋白纯化及茶蛋白的特性等进行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茶渣中蛋白质的研究提供参考。
徐鹏伟[3](2020)在《火麻仁蛋白制备、性能表征及超声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麻(Cannabis sativa L)又称大麻,桑科大麻属植物,其栽培和利用已有上千年历史。火麻仁为火麻的种子仁,收录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属于药食同源物质。四氢大麻酚含量低于0.3%的火麻称之为工业大麻,随着大麻二酚(CBD)开发持续火爆,工业大麻种植面积持续攀升,火麻籽产量剧增,迫切需要进行高值化综合利用。蛋白质是火麻仁的主要成分,其提取分离通常采用碱提酸沉技术,产品颜色重、蛋白含量低限制了火麻仁蛋白的深度利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改进盐溶盐析法提取蛋白质,在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等方面与碱提酸沉制备的蛋白质进行了比较,并探索了超声改性火麻仁蛋白,以期为火麻仁蛋白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火麻仁蛋白制备研究。火麻仁蛋白通过两种方法制备,分别是碱提酸沉法和经过实验室改进的盐溶盐析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这两种工艺,结果表明:碱提酸沉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50℃、碱液pH值9.5、料液比1:20,蛋白提取率83.43%,蛋白含量85.9%,外观颜色浅黄色。盐溶盐析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50℃、氯化钠质量分数5%、料液比1:20,蛋白提取率69.09%,蛋白含量94.8%,外观颜色乳白色。2.火麻仁蛋白性能表征。构建了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氨基酸组成的方法,用于探究火麻仁蛋白中17种氨基酸的组成。火麻仁蛋白氨基酸组成丰富,包含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且含量高于30%;同时发现精氨酸含量高,其中HPI-SE精氨酸含量可达15.09%。SDS-PAGE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火麻仁蛋白主要成分均为麻仁球蛋白,它由六个分子量为55 kDa的亚基组成,每个亚基由一个分子量34 kDa的酸性基团和一个分子量为18或19 kDa的碱性基团通过二硫键连接组成。不同pH条件下,两种火麻仁蛋白的溶解性曲线均呈U型,但是在相同pH条件下,二者的溶解性存在较大差异。溶液pH值小于5时,HPI-SE溶解性更高,当溶液pH值大于9.0时,HPI-AE溶解性更高。火麻仁蛋白的起泡性、持水力同蛋白质的溶解性呈现正相关;当pH值远离等电点时,同种电荷的静电斥力提高了蛋白质的溶解性,改善了蛋白质的起泡性、持水力等功能特性。3.火麻仁蛋白超声改性研究。以盐溶盐析法制备的火麻仁蛋白为原料,在超声功率400w时,超声时间的延长可显着影响火麻仁蛋白的溶解性、起泡性。超声处理未对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肽链分子量分布产生影响,但使火麻仁蛋白的表面结构变得疏松,覆盖的球形颗粒粒径减小,部分活性位点暴露出来,进而强化了蛋白质-水的相互作用,改善了火麻仁蛋白的溶解性、起泡性。
邱月[4](2020)在《雨生红球藻中藻蛋白制备工艺及其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性研究》文中提出雨生红球藻作为重要的新资源食品,不仅是天然虾青素的“浓缩品”,还是一种潜在的蛋白资源。藻蛋白具有抗氧化、降血压、抗肿瘤、抗血栓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在食品、保健品、医药学及染料等领域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据估计,2030年,全球植物蛋白市场的规模将从46亿美元飙升至850亿美元,藻类由于具有可调控性强、单位土地产量高、低碳甚至负碳生产等优势,或超越大豆,成为替代蛋白的最大来源。目前,我国雨生红球藻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提取完虾青素的红球藻副产物产量增加,导致蛋白资源大量流失。为提高雨生红球藻的附加价值和综合利用程度,本文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雨生红球藻蛋白,并系统的研究了雨生红球藻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反复冻融法、研磨法和高速匀浆法三种细胞破碎方法对雨生红球藻残渣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匀浆法提取效果最好,提取率高且用时最短,匀浆破壁30 min提取率约可达到70%;研磨法次之,研磨90 min提取率为60%,反复冻融法提取效果最差,用时36 h提取率才约30%。(2)探究提取液pH、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四个因素对碱提雨生红球藻残渣蛋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pH 12、料液比1:44、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56℃,此条件下蛋白质的提取率达82.19%。(3)雨生红球藻残渣蛋白的等电点为4.2。采用等电点沉淀法和两步硫酸铵沉淀法来沉淀蛋白质,蛋白沉淀率分别为98.88%和87.63%,故选用等电点沉淀法来沉淀蛋白质。(4)对雨生红球藻残渣中藻蛋白的结构进行表征,系统的研究了藻蛋白的亚基组成、二级结构和微观结构等性质。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得雨生红球藻中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组成合理,接近于FAO/WHO模式,有望发展成新的蛋白资源。雨生红球藻蛋白的亚基条带主要有三条,分子量分别分布在14.4 kDa、18.4 kDa、38 kDa附近。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测定分析,得出雨生红球藻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是β-转角结构,约占比40%,无序结构次之,占比约26%,α-螺旋含量最低,约占比14%。通过扫描电镜可观察到,雨生红球藻蛋白主要呈杆状以及大片状,比较完整,无细小碎片,边缘平滑,表面粗糙,有许多微小的孔洞,孔洞较多意味着蛋白对水、油的吸附能力较好。雨生红球藻蛋白的变性温度为30℃,温度过高会导致蛋白质变性,进而影响功能特性,因此,雨生红球藻蛋白应在低温环境中存放。藻蛋白随光照时间的延长稳定性逐渐下降,3 d内光照对蛋白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3 d后光照使藻蛋白含量快速降低,稳定性明显变差,藻蛋白最好避光存放。(5)对雨生红球藻残渣中藻蛋白的吸水性、吸油性、溶解性、乳化性和起泡性进行功能性质方面的研究。藻蛋白的吸油性为2.49 g/g,在pH 4时吸水性达到最低值,为2.21g/g,远离等电点吸水性增强。pH对藻蛋白的溶解性的影响变化趋势与吸水性一致,等电点附近溶解性最低;NaCl浓度在0.1-1.0 mol/L的范围内,雨生红球藻蛋白的溶解度随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NaCl浓度大于1.0 mol/L时,溶解度降低,说明适当加入中性盐有利于增强蛋白质的溶解性。雨生红球藻蛋白的乳化性随pH的增大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在pH 4即等电点附近时乳化性最差,乳化稳定性最高;NaCl浓度为0.8mol/L时,雨生红球藻蛋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最好。雨生红球藻蛋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在pH 2-4范围内降低,pH大于4后持续上升,在pH 4即等电点附近时起泡性最差;在0-1 mol/L NaCl浓度范围内,红球藻蛋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不断升高,在NaCl浓度为1 mol/L时达到最高值,随后缓慢下降。值得一提的是,雨生红球藻蛋白的乳化稳定性和泡沫稳定性极强,最高均能达到90%以上。
张兆丽[5](2020)在《碱提米渣分离蛋白过程中赖丙氨酸的生成及超声波技术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米渣是一类开发价值较高的蛋白质资源。工业上主要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纯度较高的米渣分离蛋白,但稀碱溶液提取蛋白时容易产生赖丙氨酸(LAL)。LAL的生成不仅能降低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食用后还可能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对植物蛋白中LAL的生成规律、消化吸收特性以及控制方法等方面研究较少。本文旨在研究碱提条件对米渣分离蛋白中LAL生成的影响规律,探讨LAL的生成过程;研究LAL的生成对米渣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结构特性和消化吸收特性的影响;探寻利用超声波控制米渣分离蛋白LAL生成的技术,并研究其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了米渣分离蛋白碱提过程中LAL的生成规律。通过研究不同碱处理条件对LAL含量和氨基酸组成变化的影响探究了LAL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随着NaOH浓度从0.03 mol/L上升到0.09 mol/L,LAL含量由256 mg/kg上升到13 079 mg/kg,而当NaOH浓度继续提高至0.13 mol/L时,LAL含量下降到1 540 mg/kg。碱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与LAL含量呈正相关。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碱处理能显着地降低了米渣分离蛋白中胱氨酸、苏氨酸和赖氨酸含量,其中胱氨酸降低幅度最大。碱处理米渣分离蛋白LAL生成的交联反应可能是:胱氨酸或少量半胱氨酸残基残基通过β-消除反应生成脱氢丙氨酸残基,脱氢丙氨酸残基的共轭碳碳双键与赖氨酸的ε-NH2生成LAL。(2)研究了碱处理过程中LAL的生成对米渣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和结构特性的影响规律。随着碱(NaOH)浓度、碱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米渣分离蛋白的溶解度、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均先升高后降低,起泡稳定性没有显着地变化。碱处理通过降低α-螺旋、β-转角含量和增加β-折叠、无规则卷曲含量来改变米渣分离蛋白的二级结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米渣分离蛋白的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也随碱处理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蛋白表面出现了更多的微小颗粒、小碎片,结构变得更加疏松。蛋白微孔数量显着增加,表面粗糙度Rq和Ra也随之增加。(3)研究了碱提条件对米渣分离蛋白体外消化和LAL肠吸收特性的影响,借助体外模拟消化、大鼠在体小肠灌流模型等试验手段开展研究。随着碱(NaOH)浓度和碱处理温度的增加,米渣分离蛋白的体外消化率均先上升后下降;随着碱处理时间的延长,米渣分离蛋白的体外消化率下降。经胃胰蛋白酶消化后,米渣分离蛋白消化产物中的精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和一定程度上的苏氨酸迅速地释放,碱处理不同程度地减少了氨基酸的释放并破坏了一部分赖氨酸。LAL不能很好地被胃胰蛋白酶消化,仅仅释放了LAL总含量的2.65-9.28%。经胃胰蛋白酶消化后,酶解液中蛋白结合态LAL分子量主要集中在1000-3 000 Da,主要是以结合态形式存在于较长的肽链。较高的碱液浓度提取能显着地降低了米渣分离蛋白的吸收率,LAL在大鼠小肠内没有特定的吸收部位,且在小肠各肠段吸收情况均不高,其在空肠端的吸收速率参数Ka最大值为6.27×10-6 min-1,在回肠段的吸收速率参数Ka最大值为4.03×10-7 min-1。(4)研究了碱提米渣分离蛋白过程中利用超声波控制LAL生成的技术。利用聚能式双频超声设备和五频逆流S型超声波设备处理,以控制米渣蛋白LAL的生成,分别筛选了超声最佳工作模式和工作参数。聚能式双频超声和五频逆流S型超声均能显着降低碱提米渣分离蛋白中LAL含量,且提高了蛋白溶出率。其中五频逆流S型超声设备的作用效果更好,特别是在20/40 kHz双频组合时,米渣分离蛋白中LAL含量为11 057 mg/kg蛋白,与未经超声处理的样品相比降低了24.37%,此时,蛋白溶出率为71.47%。在五频逆流S型超声20/40 kHz双频模式下,得出最佳的超声参数为:超声功率密度36 W/L、超声温度38℃、超声时间22min。验证试验表明在最佳条件下,米渣分离蛋白中LAL含量为11 093 mg/kg蛋白。(5)研究了超声波处理条件对碱提米渣分离蛋白结构的影响规律。总巯基和游离巯基、化学间作用力结果表明,超声处理能改变蛋白分子间的化学作用力,离子键相对含量和疏水互相作用力增加,氢键含量和二硫键含量下降,其二硫键含量减少促使交联生成更多的巯基,游离巯基含量增幅与LAL的生成直接相关。超声处理促使米渣分离蛋白的二级结构由有序结构(α-螺旋、β-转角)向无序结构(β-折叠、无规则卷曲)转变,其中超声功率密度对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较大。超声功率密度对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较大。超声处理后蛋白粒径分布曲线向粒径较小的方向移动,蛋白粒径减小,蛋白小颗粒数量增加,蛋白颗粒分布比较集中和均匀。Zeta电位绝对值降低,说明蛋白溶液中带负电荷的氨基酸残基减少,不利于LAL的生成。(6)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超声处理米渣分离蛋白碱提过程中结构特性的变化与LAL的定量关联模型。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米渣分离蛋白中LAL含量与游离巯基含量、Zeta电位值、总巯基含量极显着负相关(P<0.01),与α-螺旋具有极显着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三个主成分积累方差贡献率为89.705%,这三个新变量能反映蛋白原始变量的变化信息。其中第一主成分是无规则卷曲、α-螺旋、β-折叠和总巯基,第二主成分是粒径和游离巯基,第三主成分是Zeta电位值。经过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得到在超声处理过程中米渣分离蛋白的游离巯基含量和Zeta电位值是影响米渣分离蛋白中LAL生成的最重要因素。
周佩[6](2019)在《轧制油泥资源化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铁和机械加工过程中会使用润滑油,它经过多次循环后,会混入金属、胶质、灰尘等杂质,进而形成轧制油泥,成为环保治理的难题。轧制油泥数量巨大,处置不当会影响空气质量,破坏土壤结构,污染地下水源,甚至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极为有害,因此必须对轧制油泥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处理。针对来源、组成和性能差异较大的两种轧制油泥,分别采用溶剂萃取—离心和碱洗—酸化技术进行处理,进而回收油脂和铁粉。试验结果表明:以石油醚为溶剂且m(石油醚):m(油泥)=4:1、离心转速10000 rpm的条件下,1#轧制油泥的得水率和油回收率分别为17.4%和92.7%,固体残留率仅15.1%。将PAC和PAM组合使用对油相进行絮凝脱固,絮凝剂的添加量为400μg/g、搅拌时间40min、静置时间2.5h,处理后的灰分降至0.04%,符合燃料油的灰分标准。在m(碱液):m(油泥)=4:1、温度80℃、反应时间120min、NaOH质量为油泥皂化值1.05倍的条件下,2#轧制油泥的皂化率和脂肪酸产率分别为87.6%和81.0%,固体残留率低至26.5%,经二次碱洗后进一步降至8.3%,主要成分为铁粉。回收的脂肪酸中十六酸占27.8%,十八酸占10.2%,十八烯酸占36.7%。两种技术工艺简洁、减量效果显着,为轧制油泥的规模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潘顺顺[7](2018)在《茶叶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及其降血压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血压是目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它能对大脑、心血管、肾脏造成损害,是导致中风、心力衰竭和冠心病等疾病的重要因素。利用天然食品制备降血压肽已成为非药物控制高血压进程的理想选择。我国低值茶产量较高,但其利用率很低,形成的产品附加值也不高。茶叶蛋白是一种优质蛋白质资源,但其开发利用程度很低。本研究通过酶解的方法,对利用茶叶蛋白制备具有降血压效果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酶碱复合提取法获得了较高茶叶蛋白提取率,即首先采用浓度为2.5%的复合植物水解酶(Viscozyme)处理茶渣,酶解3 h,再进行碱提,按照碱液浓度0.12 mol/L,固液比1:50,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90℃的条件下提取茶叶蛋白,蛋白质提取率可达74.27%;茶叶蛋白提取液经酸沉(p H3.0)、透析脱盐、丙酮脱色得到进一步的纯化,经冷冻干燥后制得的茶叶蛋白纯度为75.36%。(2)建立了体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率HPLC快速检测方法,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4.6×150 mm,5μm),柱温35℃,流动相为乙腈/水(v/v)=30:70(含0.05%甲酸),流速0.8 m L/min,检测波长228 nm,等梯度洗脱,进样量10μL,在该色谱条件下,马脲酰组氨酰亮氨酸和马尿酸分离效果最佳,且保留时间均在3 min以内;通过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和回收率实验证明本方法准确性高、重现性强。(3)分别采用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酶解茶叶蛋白,结果表明,5种蛋白酶酶酶解产物的ACE抑制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酸性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酸性蛋白酶的酶解条件,当酶用量2%,反应体系p H值4.0,酶解温度40℃,水解2 h,制得茶叶ACE抑制肽的ACE抑制率为77.0%。(4)对茶叶蛋白的营养价值及功能性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茶叶蛋白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氨基酸共有17种,谷氨酸、亮氨酸和天冬氨酸在茶叶蛋白中含量最高;茶叶蛋白的营养价值得分为72.22,显着高于大豆蛋白;茶叶蛋白在等电点(p H 4.0)附近溶解性最低,其溶解性在强碱条件下上升较快,其吸水性、吸油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均较好,乳化性偏低但有较高的乳化稳定性。茶叶蛋白的各项功能性质显示其在食品加工中有着较高的利用价值。(5)对茶叶ACE抑制肽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温度对茶叶ACE抑制肽的降血压活性影响较小;茶叶ACE抑制肽在酸性条件下的活性更高,在碱性条件下活性较低;不同金属离子对茶叶ACE抑制肽活性的影响不同,除K+对其活性影响较小以外(ACE抑制率在62.68%~64.72%之间),Ca2+、Mg2+、Cu2+、Zn2+对都其活性具有明显的影响;茶叶ACE抑制肽经胃蛋白酶作用1 h内能保持较高的ACE抑制活性,经胰蛋白酶的作用后,其ACE抑制率呈缓慢上升趋势,说明茶叶ACE抑制肽具有较高的抗消化功能,有利于其在体内保持较高的ACE抑制活性。(6)茶叶ACE抑制肽经超滤后(3000 Da)进行Nano LC-MS/MS分析,得到3个7肽结构LAEQAER、VECTIPK、MASLALK和1个11肽结构DAYVGDEAQSK,其中MASLALK疏水性氨基酸比例达71.4%,4条多肽的分子量范围为732.4302~1181.5233 Da。茶叶ACE抑制肽的一级结构既符合多数ACE抑制肽结构的特点,又有其独特之处。(7)研究了茶叶ACE抑制肽对SHR大鼠血压的作用及其机制,一次性给药茶叶ACE抑制肽实验中,给药1 h大鼠的血压开始下降,2 h下降到最低值,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达到了显着或极显着差异水平,随后大鼠血压逐渐回升,6 h基本恢复到给药前的血压水平,且茶叶ACE抑制肽对大鼠心率没有影响;长期给药茶叶ACE抑制肽实验中,给药第1周就有显着的降压效果,第2周开始血压持续稳定下降,表明茶叶ACE抑制肽降压效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ACE抑制肽对大鼠血浆中的肾素、ACE、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茶叶ACE抑制肽可以改善高血压大鼠惊恐、烦躁不安的情绪,解剖实验也证实茶叶ACE抑制肽对大鼠内脏器官没有明显损伤;在800 mg/kg·BW剂量范围内,茶叶ACE抑制肽没有肝毒性,表明茶叶ACE抑制肽可能是一种天然、安全的植物源降血压多肽。
瞿霜[8](2018)在《掺偏高岭土和氧化镁的碱矿渣隧道防火涂料制备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隧道工程的防火问题引起工程界的重视。同时具有防火性能好、成本低的隧道防火涂料成为研究的重点。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掺量偏高岭土和氧化镁对碱矿渣隧道防火涂料粘结强度和耐火性能的影响;研究氢氧化钠浓度对PY涂料耐火性能、粘结强度、干密度和干燥时间的影响;研究聚丙烯纤维、硅烷基粉末和硅灰对PY涂料抗渗性能的影响。最终研制出了一种耐火性能优良且成本低的掺偏高岭土和氧化镁的碱矿渣隧道防火涂料(简称“PY涂料”,其中P代表偏高岭土,Y代表氧化镁),采用XRD、MIP、TG-DSC和SEM对其水化产物种类、孔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宏微观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当偏高岭土掺量为9.9%时,氧化镁掺量从0%→3.3%→6.6%增加,由于氧化镁耐火阻燃且充当填料,PY涂料的耐火性能和粘结强度不断增加;当氧化镁掺量为6.6%时,偏高岭土掺量从3.3%→6.6%→9.9%增加,由于偏高岭土中溶解出来的硅铝物质形成C-S-H和水滑石等水化产物,并填充PY涂料的孔隙,密实性增强,PY涂料粘结强度和耐火性能也不断增加。相对于偏高岭土掺量,氧化镁掺量对PY涂料的耐火性能和粘结强度的改善较大。较佳组PY69(氧化镁掺量为6.6%,偏高岭土掺量为9.9%)的耐火极限时间为182 min,粘结强度为0.263 MPa。2.随着氢氧化钠浓度(1%~14%)的提升,由于水化反应充分,PY69涂料的孔结构变得致密,孔径分布更合理,粘结强度提高,干燥时间减少,但对其干密度和耐火性能影响不大。氢氧化钠浓度为12%的PY69-12组综合性能较优。3.聚丙烯纤维的粘结和桥接作用抑制了微裂缝的发展;硅灰主要起到物理填充作用;由于硅烷基粉末中存在亲水的官能团,会在碱性环境下水解生成硅烷羟基团,然后此羟基团与PY69-12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互相结合并胶结在一起,内部界面过渡区变得密实,孔径较小。因此增强PY69-12抗渗能力的排序是:硅烷基粉末>聚丙烯纤维>硅灰。硅烷基粉末的最佳掺量为0.6%(即PY69-12-P0.6组,其中,P0.6表示掺硅烷基粉末的掺量为0.6%)。4.PY69-12-P0.6的耐火极限时间为196.5min,粘结强度为0.423 MPa,且抗渗性能良好,综合性能优于市售(伟诚涂料和天安普宁涂料)涂料,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屈佳能[9](2018)在《含硫污水汽提装置强化蒸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对水污染的重视,石化企业外排水的标准越来越严格。本文从石化企业氮污染物的源头控制—含硫废水的治理出发,提高汽提塔处理含硫污水的效率,降低净化水中氨氮的浓度,减轻后续生化处理压力,使出水氨氮达到外排标准。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对该石化企业污水水质进行监测,得出全厂氮平衡图,找到氮污染物的源头。然后通过实验分析得出汽提塔脱氮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阴离子,并通过投加碱弱化阴离子的影响,投加碱的量过多时,对脱氮的影响不大;同时对五种表面活性剂进行蒸氨效率测试,发现加入皂素时效果最好。最后通过Aspen Plus模拟,得出进料温度和压力在生产过程中对脱氮过程的影响不大;加入质量分数10%的NaOH溶液,同时控制质量流量为200 kg/h,净化水的氨氮含量降低了21%;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塔板效率,能够有效的改善净化水的水质;将间接蒸汽加热变为直接蒸汽加热时,达到相同的脱氮效果,可减少12%的水蒸汽用量,但是会增加11%的外排水量。综上所述,投加碱和表面活性剂或对塔进行改造换为直接蒸汽加热,有利于提高净化水水质,便于后期处理达到外排标准。
吕飞[10](2014)在《米糠蛋白的提取与初步分离纯化》文中提出米糠约占稻谷的6%-8%,我国虽然拥有大量的米糠资源,但仅有10%-15%用于深加工利用,而米糠中含有约12%-16%的蛋白质。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重点利用米糠资源生产米糠油、米糠蛋白、谷维素、糠蜡、肌醇等产品,以加强对米糠资源的综合利用。由于米糠蛋白的溶解特性复杂,按Osborne分类方法,米糠蛋白中清蛋白(albumin)、球蛋白(globulin)、醇溶蛋白(prolamin)和谷蛋白(glutelin)的比例分别为37%:31%:2%:27%,很难有合适的单一方法提取;且米糠蛋白的分离纯化难度也较大;因此,米糠蛋白的商业化生产及应用仍然没有实现。本研究采用碱-酶复合法提取米糠蛋白,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以提高米糠蛋白提取率并增加其纯度,以期为米糠蛋白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论文以脱脂米糠为原料,首先采用碱法提取米糠蛋白,经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的碱法提取米糠蛋白的最优工艺条件为:pH 11,温度60℃,液料比12,时间2.5 h,蛋白提取率可达73.41%;因仍有约1/4的蛋白残留在碱法提取的米糠残渣中,分别采用植酸酶、纤维素酶及脂肪酶提取残渣中的蛋白,其提取率分别为24.58%、42.68%、26.39%,其中脂肪酶的提取率最高;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分析试验,确定了脂肪酶提取米糠残渣中蛋白的最优工艺条件为:pH 7.5,反应时间2.5 h,加酶量597.35 U/g,在此条件下,脂肪酶对米糠残渣蛋白的提取率为45.58%。经过碱法及酶法的复合提取,米糠蛋白总提取率为84.80%,酶法辅助提取后米糠蛋白提取率提高了约10%。碱-酶复合法提取的米糠蛋白的分子量分布为:10000 Da以上的蛋白60.20%,5000~10000 Da的蛋白9.75%,180~5000 Da的蛋白13.46%,分子量小于180 Da的蛋白16.59%。米糠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及起泡性在pH小于或大于等电点时随着pH的增加而增大;泡沫稳定性则是在等电点处最高。在pH 7时,米糠蛋白体积密度为0.51,吸水性为3.63,吸油性为2.46,溶解性为61.93%,乳化性为0.46,乳化稳定性为39.32%,起泡性为107.49%,泡沫稳定性为60.84。分别用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对碱-酶复合法提取的米糠蛋白进行初步纯化,研究发现淀粉酶纯化效果较好,可将蛋白纯度从62.35%提高至72.02%。选择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剂对米糠蛋白进行了进一步分离纯化,采用0~1 mol/L NaCl Tris-Hcl缓冲液进行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组分A为中性或弱碱性蛋白,而组分B、C为带有负电荷的酸性蛋白或带有酸性基团的蛋白质复合物,收集组分B、C透析后干燥,经检测其蛋白含量分别为77.86%和87.58%。研究表明上述两步分离纯化可有效提高米糠蛋白的纯度。
二、对碱液起泡问题的初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碱液起泡问题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氮气辅助正压空化技术在火麻仁蛋白提取中的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巴马火麻仁 |
1.1.2 火麻仁营养价值 |
1.1.3 火麻仁功能与禁忌 |
1.2 植物提取技术 |
1.2.1 提取技术的来源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正压空化研究 |
1.3 .蛋白质的提取方法 |
1.3.1 碱溶酸沉法 |
1.3.2 酶解提取法 |
1.3.3 有机溶剂提取法 |
1.3.4 盐溶提取法 |
1.3.5 反胶束萃取法 |
1.3.6 复合提取法 |
1.4 蛋白水解方法 |
1.4.1 碱水解蛋白 |
1.4.2 酶促水解蛋白 |
1.4.3 复合法水解蛋白 |
1.5 本课题立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
2.正压空化法提取火麻仁蛋白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火麻仁蛋白的制备 |
2.3.2 检测方法 |
2.3.2.1 蛋白质含量测定 |
2.3.2.2 火麻仁蛋白提取率的测定 |
2.4 实验内容 |
2.4.1 火麻仁蛋白等电点的测定 |
2.4.2 单因数实验 |
2.4.2.1 碱溶pH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2.4.2.2 通气量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2.4.2.3 料液比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2.4.2.4 碱提温度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2.4.2.5 碱提时间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2.4.3 响应面实验 |
2.4.3.1 响应面因素水平 |
2.4.3.2 响应面实验设计 |
2.5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氮气辅助正压空化提取装置 |
2.6.2 蛋白标准曲线的绘制 |
2.6.3 火麻仁蛋白等电点的测定 |
2.6.4 单因素实验结果 |
2.6.4.1 碱溶pH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2.6.4.2 通气量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2.6.4.3 料液比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2.6.4.4 碱提温度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2.6.4.5 碱提时间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2.6.5 响应面实验分析结果 |
2.6.6 五因素交互作用结果分析 |
2.6.6.1 pH与通气量(AB)的交互作用 |
2.6.6.2 pH与料液比(AC)的交互作用 |
2.6.6.3 pH与温度(AD)的交互作用 |
2.6.6.4 pH与时间(AE)的交互作用 |
2.6.6.5 料液比与时间(EC)的交互作用 |
2.6.7 .火麻仁蛋白提取的最佳条件和模型验证 |
2.6.8 .正压空化法提取与磁力搅拌法提取比较 |
2.7 本章小结 |
3.氮气辅助正压空化技术在火麻仁蛋白水解上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器材和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总氮的测定 |
3.3.2 多肽液中氮含量的测定 |
3.3.3 多肽得率的测定 |
3.3.4 游离氨基氮得率的测定 |
3.4 实验内容 |
3.4.1 蛋白酶的选择 |
3.4.2 前处理温度的选择 |
3.4.3 单因素试验 |
3.4.3.1 通气量对酶解工艺的影响 |
3.4.3.2 酶添加量对酶解工艺的影响 |
3.4.3.3 料液比对酶解工艺的影响 |
3.4.3.4 酶解时间对酶解工艺的影响 |
3.4.3.5 酶解温度对酶解工艺的影响 |
3.4.4 响应面优化试验 |
3.4.4.1 响应面因素水平 |
3.4.4.2 响应面实验设计 |
3.5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蛋白标曲的绘制 |
3.6.2 双缩脲法测定不同商业蛋白酶酶解效果 |
3.6.3 前处理温度选择对比 |
3.6.4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6.4.1 通气量对提取率的影响 |
3.6.4.2 酶添量对提取率的影响 |
3.6.4.3 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 |
3.6.4.4 酶解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 |
3.6.4.5 酶解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
3.6.5 响应面实验分析结果 |
3.6.6 四因素交互作用结果分析 |
3.6.6.1 加酶量与通气量(AB)的交互作用 |
3.6.6.2 加酶量与温度(AC)的交互作用 |
3.6.6.3 加酶量与时间(AD)的交互作用 |
3.6.6.4 通气量与温度(BC)的交互作用 |
3.6.6.5 通气量与时间(BD)的交互作用 |
3.6.6.6 温度与时间(CD)的交互作用 |
3.6.7 .酶解火麻仁多肽的最佳条件和模型验证 |
3.6.8 .正压空化法与磁力搅拌法制备多肽得率比较 |
3.7 工业化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4.正压空化技术制备的多肽液抗氧化性能的测定 |
4.1 引言 |
4.2 实验器材和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O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4.3.2 DPPH清除率的测定 |
4.3.3 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4.3.4 总还原力的测定 |
4.3.5 铁离子螯合能力的测定 |
4.3.6 亚油酸过氧化抑制率的测定 |
4.4 实验内容 |
4.5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4.6 结果与讨论 |
4.6.1 OH自由基清除性能研究 |
4.6.2 DPPH清除性能研究 |
4.6.3 ABTS~+清除性能研究 |
4.6.4 总还原力的研究 |
4.6.5 铁离子螯合能力研究 |
4.6.6 多肽液对亚油酸过氧化体系的抑制作用 |
4.7 本章小结 |
5.不同提取方法对火麻仁蛋白理化特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火麻仁蛋白质提取方法 |
5.3.1.1 正压碱溶酸沉法 |
5.3.1.2 磁力碱溶酸沉法 |
5.3.1.3 正压空化酶解法 |
5.3.1.4 磁力搅拌酶解法 |
5.3.2 火麻仁蛋白质主要理化性质 |
5.3.2.1 火麻仁粗蛋白的颗粒形状 |
5.3.2.2 蛋白含量及提取率的测定 |
5.3.2.3 溶解度的测定 |
5.3.2.4 泡沫特性的测定 |
5.3.2.5 乳化性性的测定 |
5.3.2.6 持水性 |
5.3.2.7 持油性 |
5.3.2.8 热特性 |
5.3.2.9 氨基酸组成分析 |
5.4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火麻仁粗蛋白的颗粒形状 |
5.5.2 蛋白含量及提取率 |
5.5.3 蛋白溶解度的研究 |
5.5.3.1 pH值对蛋白溶解度的影响 |
5.5.3.2 蔗糖浓度对蛋白溶解度的影响 |
5.5.3.3 氯化钠浓度对蛋白溶解度的影响 |
5.5.3.4 温度对蛋白溶解度的影响 |
5.5.4 泡沫特性的研究 |
5.5.5 乳化特性的研究 |
5.5.6 持水性的研究 |
5.5.7 持油性的研究 |
5.5.8 蛋白的稳定性研究 |
5.5.9 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茶渣中蛋白质提取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茶蛋白的提取方法 |
2.1 碱法 |
2.2 酶解法 |
2.3 复合提取法 |
3 茶渣蛋白的纯化 |
4 茶蛋白的特性 |
5 结论 |
(3)火麻仁蛋白制备、性能表征及超声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火麻仁的营养价值 |
1.2.1 火麻仁油的营养价值 |
1.2.2 火麻仁蛋白的营养价值 |
1.2.3 火麻仁多肽的生理活性 |
1.3 火麻仁蛋白研究现状 |
1.3.1 火麻仁蛋白制备技术 |
1.3.2 火麻仁蛋白的加工特性 |
1.4 植物蛋白的研究现状 |
1.4.1 蛋白质结构 |
1.4.2 植物蛋白的分类 |
1.4.3 植物蛋白质提取分离方法 |
1.4.4 植物蛋白功能性研究 |
1.4.5 植物蛋白的改性研究 |
1.4.6 超声处理在植物蛋白改性中的应用 |
1.5 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的意义 |
1.6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2 火麻仁蛋白的提取分离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脱脂火麻仁粉的制备 |
2.3.2 碱提酸沉法制备火麻仁蛋白 |
2.3.3 盐溶盐析法制备火麻仁蛋白 |
2.3.4 蛋白含量测定 |
2.3.5 蛋白提取率计算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火麻仁及脱脂火麻仁粉蛋白含量 |
2.4.2 碱提酸沉法制备火麻仁蛋白 |
2.4.3 盐溶盐析法制备火麻仁蛋白 |
2.4.4 两种分离方法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3 火麻仁蛋白中氨基酸组成测定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16种氨基酸检测方法的建立 |
3.3.2 色氨酸检测方法的建立 |
3.3.3 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
3.3.4 仪器精密度 |
3.3.5 方法稳定性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16种氨基酸的检测方法 |
3.4.2 色氨酸的保留时间及标准曲线 |
3.4.3 仪器精密度及方法稳定性 |
3.4.4 火麻仁蛋白氨基酸组成 |
3.5 本章小结 |
4 分离方法对蛋白质理化性质及功能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蛋白含量测定 |
4.3.2 蛋白提取率计算 |
4.3.3 灰分 |
4.3.4 脂肪含量 |
4.3.5 颜色测定 |
4.3.6 SDS-PAGE |
4.3.7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4.3.8 巯基和二硫键含量 |
4.3.9 溶解性 |
4.3.10 起泡性/泡沫稳定性 |
4.3.11 持水力 |
4.3.12 荧光光谱 |
4.4 结果和讨论 |
4.4.1 理化性质 |
4.4.2 颜色测定 |
4.4.3 SDS-PAGE |
4.4.4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4.4.5 巯基以及二硫键含量 |
4.4.6 溶解性 |
4.4.7 起泡性/泡沫稳定性 |
4.4.8 持水力 |
4.4.9 荧光光谱 |
4.5 本章小结 |
5 超声改性火麻仁蛋白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超声处理 |
5.3.2 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
5.3.3 SDS-PAGE |
5.3.4 扫描电镜分析 |
5.3.5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5.3.6 巯基/二硫键含量 |
5.3.7 溶解性 |
5.3.8 起泡性/泡沫稳定性 |
5.4 结果和讨论 |
5.4.1 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
5.4.2 SDS-PAGE |
5.4.3 扫描电镜 |
5.4.4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
5.4.5 巯基含量/二硫键含量 |
5.4.6 溶解性 |
5.4.7 起泡性/泡沫稳定性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雨生红球藻中藻蛋白制备工艺及其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雨生红球藻概况 |
1.1.1 雨生红球藻的生物学特征 |
1.1.2 雨生红球藻的规模化养殖 |
1.1.3 雨生红球藻的活性成分及应用价值 |
1.2 雨生红球藻蛋白的研究现状 |
1.2.1 藻蛋白的结构 |
1.2.2 藻蛋白的制备 |
1.2.3 藻蛋白的生物活性 |
1.2.4 藻蛋白的应用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雨生红球藻中藻蛋白的制备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原料的预处理 |
2.3.2 原料基本成分的测定 |
2.3.3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3.4 细胞破壁方法的研究 |
2.3.5 碱液浸提藻蛋白的工艺流程 |
2.3.6 碱液浸提藻蛋白的单因素试验 |
2.3.7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藻蛋白的提取条件 |
2.3.8 藻蛋白沉淀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脱脂雨生红球藻粉的基本成分分析 |
2.4.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3 细胞破壁方法的确定 |
2.4.4 碱液浸提藻蛋白的单因素试验 |
2.4.5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藻蛋白的提取条件 |
2.4.6 藻蛋白沉淀方法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雨生红球藻中藻蛋白的结构研究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藻蛋白体积密度的测定 |
3.3.2 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
3.3.3 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3.3.4 红外光谱测定 |
3.3.5 扫描电镜分析(SEM) |
3.3.6 热力学稳定性分析 |
3.3.7 光照稳定性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体积密度分析 |
3.4.2 氨基酸组成分析 |
3.4.3 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 |
3.4.4 红外光谱分析 |
3.4.5 扫描电镜分析 |
3.4.6 热力学稳定性分析 |
3.4.7 光照稳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雨生红球藻中藻蛋白功能性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藻蛋白吸水性的研究 |
4.3.2 藻蛋白吸油性的研究 |
4.3.3 藻蛋白溶解性的研究 |
4.3.4 藻蛋白乳化性的研究 |
4.3.5 藻蛋白起泡性的研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藻蛋白的吸水性 |
4.4.2 藻蛋白的吸油性 |
4.4.3 藻蛋白的溶解性 |
4.4.4 藻蛋白的乳化性 |
4.4.5 藻蛋白的起泡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碱提米渣分离蛋白过程中赖丙氨酸的生成及超声波技术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赖丙氨酸对蛋白质营养价值及动物机体的影响 |
1.2.1 赖丙氨酸对蛋白质的消化率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
1.2.2 赖丙氨酸的肾毒性 |
1.2.3 赖丙氨酸的金属离子螯合作用 |
1.2.4 赖丙氨酸的代谢 |
1.3 赖丙氨酸形成机制 |
1.3.1 赖丙氨酸的简介 |
1.3.2 赖丙氨酸的形成机制 |
1.4 食品中赖丙氨酸形成影响因素 |
1.4.1 介质pH值对赖丙氨酸形成的影响 |
1.4.2 温度对赖丙氨酸形成的影响 |
1.4.3 时间对赖丙氨酸形成的影响 |
1.4.4 其它因素对赖丙氨酸形成的影响 |
1.5 抑制赖丙氨酸生成的方法研究进展 |
1.5.1 巯基化合物抑制赖丙氨酸形成的研究 |
1.5.2 亚硫酸钠抑制赖丙氨酸形成的研究 |
1.5.3 有机酸抑制赖丙氨酸形成的研究 |
1.5.4 糖类抑制赖丙氨酸形成的研究 |
1.5.5 金属盐类抑制赖丙氨酸形成的研究 |
1.5.6 生物胺类抑制赖丙氨酸生成的研究 |
1.6 超声处理对蛋白结构的影响研究 |
1.7 本文的立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7.1 立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7.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碱提米渣分离蛋白过程中赖丙氨酸生成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试验材料及试剂 |
2.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原料组成成分的测定 |
2.3.2 碱处理条件对米渣分离蛋白中赖丙氨酸生成的影响 |
2.3.3 赖丙氨酸含量的测定 |
2.3.4 碱处理条件对米渣分离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2.3.5 碱处理米渣分离过程中游离巯基含量的测定 |
2.3.6 赖丙氨酸中间产物脱氢丙氨酸含量的测定 |
2.3.7 试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原料组成分析 |
2.4.2 碱浓度对米渣分离蛋白中赖丙氨酸含量的影响 |
2.4.3 碱处理温度对米渣分离蛋白中赖丙氨酸含量的影响 |
2.4.4 碱处理时间对米渣分离蛋白中赖丙氨酸含量的影响 |
2.4.5 碱处理对米渣分离蛋白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2.4.6 碱处理过程中米渣分离蛋白β-消除反应的研究 |
2.4.7 碱处理过程中米渣分离蛋白LAL生成的交联反应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碱处理对米渣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和结构特性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试验材料及试剂 |
3.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米渣蛋白的碱处理 |
3.3.2 溶解性的测定 |
3.3.3 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测定 |
3.3.4 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的测定 |
3.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 |
3.3.6 蛋白的微观结构表征 |
3.3.7 蛋白的微观形貌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碱处理对米渣分离蛋白溶解性的影响 |
3.4.2 碱处理对米渣分离蛋白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
3.4.3 碱处理对米渣分离蛋白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的影响 |
3.4.4 碱处理对米渣分离蛋白二级结构变化的影响 |
3.4.5 碱处理对米渣分离蛋白微观结构的影响 |
3.4.6 碱处理对米渣分离蛋白微观形貌变化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碱处理对米渣分离蛋白及所含赖丙氨酸消化吸收特性影响 |
4.1 前言 |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4.2.1 试验材料及试剂 |
4.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米渣分离蛋白体外模拟消化样品的制备 |
4.3.2 体外消化率的测定 |
4.3.3 氨基酸组成分析 |
4.3.4 赖丙氨酸释放率的测定 |
4.3.5 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
4.3.6 SD大鼠在体小肠灌流试验模型 |
4.3.7 蛋白吸收率的测定 |
4.3.8 赖丙氨酸吸收速率参数的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碱处理对米渣分离蛋白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
4.4.2 碱处理对米渣分离蛋白体外氨基酸释放的影响 |
4.4.3 碱处理对米渣分离蛋白体外消化产物中赖丙氨酸释放情况的影响 |
4.4.4 碱处理对米渣分离蛋白体外消化产物分子量的影响 |
4.4.5 碱处理对米渣分离蛋白体外消化产物吸收浓度的影响 |
4.4.6 碱处理对米渣分离蛋白中赖丙氨酸吸收速率参数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超声处理对碱提米渣分离蛋白中赖丙氨酸生成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5.2.1 试验材料及试剂 |
5.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超声处理对碱提米渣分离蛋白赖丙氨酸生成的影响 |
5.3.2 米渣分离蛋白中赖丙氨酸含量的测定 |
5.3.3 蛋白溶出率的测定 |
5.3.4 超声工作参数对碱提米渣分离蛋白赖丙氨酸生成的影响 |
5.3.5 超声参数对米渣分离蛋赖丙氨酸生成响应面优化试验 |
5.3.6 验证试验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超声工作模式对碱提米渣分离蛋白中赖丙氨酸含量的影响 |
5.4.2 超声工作模式与碱提米渣分离蛋白赖丙氨酸含量和蛋白溶出率的关系 |
5.4.3 超声功率密度对碱提米渣分离蛋白中赖丙氨酸含量的影响 |
5.4.4 超声温度对碱提米渣分离蛋白中赖丙氨酸含量的影响 |
5.4.5 超声时间对碱提米渣分离蛋白中赖丙氨酸含量的影响 |
5.4.6 超声处理对碱提米渣分离蛋白赖丙氨酸生成的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超声处理对碱提米渣分离蛋白中赖丙氨酸生成的抑制机理研究 |
6.1 前言 |
6.2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6.2.1 试验材料及试剂 |
6.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6.3 试验方法 |
6.3.1 超声处理辅助碱提米渣分离蛋白的研究 |
6.3.2 巯基含量和游离巯基含量的测定 |
6.3.3 化学相互作用力的测定 |
6.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 |
6.3.5 蛋白的粒径和多分散系数(PDI)的测定 |
6.3.6 Zeta电位的测定 |
6.3.7 蛋白的微观形貌表征 |
6.3.8 碱提米渣分离蛋白结构与赖丙氨酸含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
6.3.9 超声碱提米渣分离蛋白过程中蛋白结构特性的主成分分析 |
6.3.10 超声碱提米渣分离蛋白过程中蛋白结构特性的主成分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超声处理对碱提米渣分离蛋白总巯基和游离巯基含量的影响 |
6.4.2 超声处理对碱提米渣分离蛋白化学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
6.4.3 超声处理对碱提米渣分离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
6.4.4 超声处理对碱提米渣分离蛋白粒径和多分散系数的影响 |
6.4.5 超声处理对碱提米渣分离蛋白Zeta电位的影响 |
6.4.6 超声处理对碱提米渣分离蛋白微观形貌的影响 |
6.4.7 碱提米渣分离蛋白结构性质与赖丙氨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6.4.8 超声碱提米渣分离蛋白过程中结构性质之间的主成分分析 |
6.4.9 超声碱提米渣分离蛋白结构性质与蛋白中赖丙氨酸含量的逐步回归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6)轧制油泥资源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油泥种类 |
1.2.1 炼厂油泥 |
1.2.2 落地油泥 |
1.2.3 罐底油泥 |
1.2.4 轧制油泥 |
1.3 轧制油泥的性质 |
1.4 轧制油泥的危害 |
1.5 轧制油泥的处理工艺 |
1.5.1 焚烧法 |
1.5.2 热解法 |
1.5.3 催化焦化法 |
1.5.4 溶剂萃取法 |
1.5.5 化学热洗法 |
1.5.6 碱洗法 |
1.5.7 微波法 |
1.5.8 超声法 |
1.6 萃取工艺的影响因素 |
1.6.1 萃取剂种类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1.6.2 萃取剂添加量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1.6.3 离心转速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1.7 碱洗工艺的影响因素 |
1.7.1 碱液质量对碱洗效果的影响 |
1.7.2 温度对碱洗效果的影响 |
1.7.3 反应时间对碱洗效果的影响 |
1.7.4 NaOH质量对碱洗效果的影响 |
1.8 絮凝工艺对油相的影响 |
1.9 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步骤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1 原料的表征 |
2.3.2 基本性能的测定 |
2.3.3 轧制油泥内部结构的测定 |
2.3.4 评价指标 |
第3章 溶剂萃取—离心技术的研究 |
3.1 原料性质 |
3.1.1 油泥的物性参数 |
3.1.2 油泥的元素组成 |
3.1.3 油泥热重分析曲线图 |
3.2 溶剂萃取—离心技术的原理 |
3.3 实验条件对得水率、油回收率和固体残留率的影响 |
3.3.1 萃取剂的选择 |
3.3.2 m(石油醚):m(油泥)对得水率、油回收率和固体残留率的影响 |
3.3.3 离心转速对得水率、油回收率和固体残留率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碱洗—酸化技术的研究 |
4.1 原料性质 |
4.1.1 油泥的物性参数 |
4.1.2 油泥的元素组成 |
4.1.3 油泥热重分析曲线图 |
4.2 碱洗—酸化技术的原理 |
4.3 实验条件对皂化率、脂肪酸产率和固体残留率的影响 |
4.3.1 m(碱液):m(油泥)对皂化率、脂肪酸产率和固体残留率的影响 |
4.3.2 温度对皂化率、脂肪酸产率和固体残留率的影响 |
4.3.3 反应时间对皂化反应转化率、脂肪酸产率和得固率的影响 |
4.3.4 NaOH质量对皂化率、脂肪酸产率和固体残留率的影响 |
4.4 铁粉净化处理 |
4.5 脂肪酸的组成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絮凝技术对油相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聚合氯化铝絮凝剂 |
5.3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 |
5.4 实验条件对灰分含量的影响 |
5.4.1 絮凝剂的选择 |
5.4.2 絮凝剂添加量对灰分含量的影响 |
5.4.3 搅拌时间对灰分含量的影响 |
5.4.4 静置时间对灰分含量的影响 |
5.5 处理前后的油相对比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7)茶叶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及其降血压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血压及其治疗方式 |
1.1.2 高血压的抑制机理 |
1.1.3 ACE抑制肽的来源及结构 |
1.1.4 ACE抑制肽制备方法 |
1.1.5 ACE抑制肽体内降血压活性研究 |
1.1.6 茶叶蛋白研究现状 |
1.1.7 茶叶多肽的研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茶叶蛋白的提取纯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茶渣的制备 |
2.3.2 茶叶蛋白的提取纯化工艺 |
2.3.3 茶叶蛋白的提取 |
2.3.4 碱法提取茶叶蛋白的单因素实验 |
2.3.5 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碱提工艺 |
2.3.6 全因子实验确定酶提浓度和时间 |
2.3.7 茶叶蛋白的纯化 |
2.3.8 数据处理 |
2.4 结果分析 |
2.4.1 碱液浓度对茶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2.4.2 碱提温度对茶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2.4.3 碱提时间对茶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2.4.4 固液比对茶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2.4.5 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碱法提取工艺 |
2.4.6 全因子实验确定酶提浓度和时间 |
2.4.7 茶叶蛋白最佳沉淀pH值的确定 |
2.4.8 透析脱盐 |
2.4.9 丙酮脱色 |
2.5 讨论与小结 |
第3章 体外ACE抑制率HPLC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试剂制备 |
3.3.2 色谱条件 |
3.3.3 流动相比例的选择 |
3.3.4 流动相加酸量的选择 |
3.3.5 马尿酸线性范围与最低检出限的确定 |
3.3.6 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及回收率的检测 |
3.3.7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流动相比例的选择 |
3.4.2 流动相加酸量的选择 |
3.4.3 线性范围与最低检出限的确定 |
3.4.4 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和回收率的测定结果 |
3.5 讨论与小结 |
第4章 茶叶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酶解条件优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酶解方法 |
4.3.2 酸性蛋白酶酶解制备茶叶ACE抑制肽单因素试验 |
4.3.3 正交试验优化酸性蛋白酶酶解制备茶叶ACE抑制肽 |
4.3.4 分析测定方法 |
4.3.5 数据处理 |
4.4 结果分析 |
4.4.1 不同蛋白酶酶解产物的ACE抑制效果 |
4.4.2 酸性蛋白酶酶解茶叶蛋白制备茶叶ACE抑制肽的酶解条件优化 |
4.5 讨论与小结 |
第5章 茶叶蛋白和ACE抑制肽的营养价值分析、稳定性评价及初步结构表征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试剂 |
5.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茶叶蛋白营养特性评定 |
5.3.2 茶叶蛋白功能性质测定 |
5.3.3 茶叶ACE抑制肽体外稳定性评价 |
5.3.4 茶叶ACE抑制肽Nano LC-MS/MS分析 |
5.3.5 数据处理 |
5.4 结果分析 |
5.4.1 茶叶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与营养价值评价 |
5.4.2 茶叶蛋白的功能性质研究 |
5.4.4 茶叶ACE抑制肽体外稳定性评价 |
5.4.5 茶叶ACE抑制肽氨基酸序列鉴定 |
5.5 讨论与小结 |
第6章 茶叶ACE抑制肽对SHR大鼠降血压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试剂 |
6.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大鼠分组与给药 |
6.3.2 大鼠血压与心率的测定 |
6.3.3 大鼠血清与血浆的制备 |
6.3.4 大鼠血液指标检测 |
6.3.5 数据处理 |
6.4 结果分析 |
6.4.1 茶叶ACE抑制肽一次性给药对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
6.4.2 茶叶ACE抑制肽长期给药对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
6.4.3 茶叶ACE抑制肽降低SHR大鼠血压的作用机制 |
6.5 讨论与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掺偏高岭土和氧化镁的碱矿渣隧道防火涂料制备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隧道火灾现状 |
1.2.1 国内外典型隧道火灾概况 |
1.2.2 隧道火灾的特点 |
1.2.3 隧道火灾的危害 |
1.2.4 防火涂料相关规范及标准 |
1.3 隧道防火涂料的研究现状 |
1.4 碱矿渣隧道防火涂料研究现状 |
1.4.1 碱矿渣水泥 |
1.4.2 碱矿渣水泥在隧道防火涂料中的研究现状 |
1.4.3 偏高岭土和氧化镁在防火涂料中的研究现状 |
1.4.4 激发剂的影响 |
1.4.5 抗渗性的研究 |
1.5 特色与创新之处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 引言 |
2.2 试验原材料及性质 |
2.2.1 粘结材料 |
2.2.2 隔热耐火材料 |
2.2.3 阻燃剂 |
2.2.4 氢氧化钠 |
2.3 PY涂料的制作流程 |
2.4 宏观性能试验方法 |
2.4.1 粘结强度 |
2.4.2 耐火性能 |
2.4.3 抗压强度 |
2.4.4 干燥时间 |
2.4.5 干密度 |
2.4.6 耐水性能 |
2.4.7 耐冻融循环性能 |
2.5 微观试验方法 |
2.5.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5.2 压汞法(MIP) |
2.5.3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 |
2.5.4 综合热分析(TG-DSC)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Y涂料初步配合比 |
3.1 引言 |
3.2 初步配合比的确定 |
3.3 初步配合比组及对照组的基本性能 |
3.3.1 耐火性能 |
3.3.2 粘结强度 |
3.3.3 其他基本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偏高岭土和氧化镁对PY涂料耐火性能和粘结性能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方法 |
4.3 正交试验配合比设计 |
4.4 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1 粘结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1.1 氧化镁掺量对PY涂料粘结强度的影响 |
4.4.1.2 偏高岭土掺量对PY涂料粘结强度的影响 |
4.4.2 耐火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2.1 氧化镁掺量对PY涂料耐火性能的影响 |
4.4.2.2 偏高岭土掺量对PY涂料耐火性能的影响 |
4.5 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对PY涂料基本性能的影响研究 |
4.5.1 粘结强度 |
4.5.2 耐火性能 |
4.5.3 干密度 |
4.5.4 干燥时间 |
4.6 各因素作用下PY涂料最佳配合比 |
4.7 微观分析 |
4.7.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4.7.2 压汞法(MIP) |
4.7.3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 |
4.7.4 综合热分析(TG-DSC)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Y涂料抗渗性能优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优化材料简述 |
5.3 试验方法 |
5.4 聚丙烯纤维 |
5.4.1 试验材料 |
5.4.2 试验配合比设计 |
5.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5 硅烷基粉末 |
5.5.1 试验材料 |
5.5.2 试验配合比设计 |
5.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6 硅灰 |
5.6.1 试验材料 |
5.6.2 试验配合比设计 |
5.6.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7 抗渗性能优化后PY涂料最优配合比 |
5.8 微观分析 |
5.8.1 压汞法(MIP) |
5.8.2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Y涂料机理分析 |
6.1 引言 |
6.2 机理分析 |
6.2.1 偏高岭土和氧化镁对PY涂料粘结强度的影响 |
6.2.2 偏高岭土和氧化镁对PY涂料耐火性能的影响 |
6.2.3 氢氧化钠浓度对PY涂料耐火性能和粘结强度的影响 |
6.2.4 PY涂料抗渗性能 |
6.2.4.1 聚丙烯纤维对PY涂料抗渗性能的影响 |
6.2.4.2 硅烷基粉末对PY涂料抗渗性能的影响 |
6.2.4.3 硅灰对PY涂料抗渗性能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PY涂料最优配合比 |
7.1 引言 |
7.2 试验材料 |
7.3 试验方法 |
7.3.1 耐酸性 |
7.3.2 耐碱性 |
7.3.3 在容器中的状态 |
7.3.4 耐海水冻融循环性能 |
7.3.5 其他试验方法 |
7.4 试验配合比 |
7.5 试验结果 |
7.5.1 理化性能和耐火性能 |
7.5.2 耐水性能 |
7.5.3 耐酸性能 |
7.5.4 耐碱性能 |
7.5.5 耐海水冻融循环性能 |
7.6 PY涂料的成本分析及综合性能评价 |
7.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含硫污水汽提装置强化蒸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石化含硫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
1.1.1 含硫废水的来源 |
1.1.2 含硫废水的特点 |
1.2 含硫废水蒸汽汽提工艺 |
1.2.1 单塔汽提工艺 |
1.2.2 双塔汽提工艺 |
1.2.3 汽提工艺技术发展与展望 |
1.3 化工过程模拟 |
1.3.1 Aspen Plus软件简介 |
1.3.2 Aspen Plus模拟的功能 |
1.3.3 Aspen Plus模拟的应用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石化企业污水水质分析 |
2.1 实验仪器及方法 |
2.1.1 实验仪器 |
2.1.2 检测方法 |
2.2 含硫污水水质分析 |
2.3 高含油污水水质分析 |
2.4 低含油污水水质分析 |
2.5 装置出水水质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含硫污水蒸氨小试实验研究 |
3.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3.1.1 实验设备 |
3.1.2 实验材料 |
3.1.3 实验装置 |
3.2 实验方法 |
3.2.1 含硫污水脱氮率测试 |
3.2.2表面活性剂发泡性能测试实验 |
3.2.3 含硫污水脱氮效率测试 |
3.2.4 含硫污水处理效果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含硫污水脱氮率分析 |
3.3.2 含硫污水脱氮效率分析 |
3.3.3 含硫污水处理效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提工艺Aspen Plus模拟分析 |
4.1 汽提塔操作参数 |
4.2 汽提塔简捷模拟分析 |
4.3 汽提塔严格模拟分析 |
4.3.1 操作模块的选择 |
4.3.2 严格模拟基础数据 |
4.3.3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汽提工艺Aspen Plus模拟优化 |
5.1 进料温度对净化水水质影响分析 |
5.2 进料压力对净化水水质影响分析 |
5.3 碱液对净化水水质影响分析 |
5.4 表面活性剂对净化水水质影响分析 |
5.5 加热方式对净化水水质影响分析 |
5.5.1 蒸汽的质量流量计算 |
5.5.2 严格模拟计算 |
5.5.3 操作条件优化 |
5.5.4 模拟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米糠蛋白的提取与初步分离纯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米糠与米糠蛋白 |
1.1.1 米糠资源 |
1.1.2 米糠蛋白的营养和功能特性 |
1.2 米糠蛋白的提取和纯化技术 |
1.2.1 米糠蛋白的提取 |
1.2.2 米糠蛋白的分离纯化技术 |
1.3 米糠蛋白的应用现状 |
1.3.1 在婴儿配方食品中的应用 |
1.3.2 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
1.3.3 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应用 |
1.3.4 作为可食性膜的应用 |
1.4 立项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1 立项背景及意义 |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碱法提取米糠蛋白的工艺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原料的预处理 |
2.2.2 米糠蛋白的制备流程 |
2.2.3 计算公式 |
2.2.4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原料米糠的化学成分分析 |
2.3.2 单因素实验研究米糠蛋白提取工艺 |
2.3.3 正交实验优化米糠蛋白提取工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酶法提取米糠残渣蛋白的工艺研究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酶法提取米糠残渣蛋白的工艺流程 |
3.2.2 计算公式 |
3.2.3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酶法提取米糠残渣中蛋白的酶种筛选 |
3.3.2 单因素实验研究米糠残渣蛋白的提取工艺 |
3.3.3 响应面实验优化米糠残渣蛋白的提取工艺 |
3.3.4 碱-酶复合法提取对米糠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3.3.5 碱-酶复合法提取的米糠蛋白的性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米糠蛋白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酶法分离纯化米糠蛋白的方法 |
4.2.2 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纯化米糠蛋白的方法 |
4.2.3 计算公式 |
4.2.4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酶法分离纯化米糠蛋白 |
4.3.2 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纯化米糠蛋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四、对碱液起泡问题的初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氮气辅助正压空化技术在火麻仁蛋白提取中的应用探究[D]. 汤佳雷. 常州大学, 2021(01)
- [2]茶渣中蛋白质提取方法研究进展[J]. 罗发美,谭文翰,刀仕强,李绍仙,张俊雄,李艳,周恩蔡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13)
- [3]火麻仁蛋白制备、性能表征及超声改性研究[D]. 徐鹏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0(02)
- [4]雨生红球藻中藻蛋白制备工艺及其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性研究[D]. 邱月. 济南大学, 2020(01)
- [5]碱提米渣分离蛋白过程中赖丙氨酸的生成及超声波技术控制研究[D]. 张兆丽. 江苏大学, 2020(01)
- [6]轧制油泥资源化工艺研究[D]. 周佩.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7]茶叶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及其降血压活性研究[D]. 潘顺顺.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2)
- [8]掺偏高岭土和氧化镁的碱矿渣隧道防火涂料制备及其机理研究[D]. 瞿霜. 福州大学, 2018(03)
- [9]含硫污水汽提装置强化蒸氨技术研究[D]. 屈佳能.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10]米糠蛋白的提取与初步分离纯化[D]. 吕飞. 长沙理工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