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SO11037《感官分析——食品颜色评估的总则及测试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莉[1](2015)在《黄桃罐头感官品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桃罐头营养丰富,是我国第二大出口罐头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欢,但是因为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域、不同品种的黄桃理化指标、感官特性、香气物质差异较大,且产品没有统一的指标,产品质量信息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黄桃罐头的消费。GB/T13516-92中关于黄桃罐头的感官品质分级比较模糊,只是定性的描述一下,没有具体进行定量。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将仪器分析和感官分析相结合,建立黄桃罐头定量感官评价的基础化研究方法,此过程包括有评价员的选拔、培训,描述词汇表的建立,参照物的选择、感官评价、仪器分析、统计分析。为合理指导生产,建立标准化、统一化的黄桃罐头定量感官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进行感官评价员的筛选和培训,然后评价员结合文献就黄桃罐头的感官属性进行分析讨论,共同筛选出6个特征突出的描述词:色泽、硬度、甜味、酸味、果香、总体可接受性。然后就各个感官指标进行参比物的选择。其次是采用目视比色法,以潘通色卡为参比物,由10位训练型评价员选择和黄桃罐头颜色相对应的潘通色卡号,然后再用色差仪检测黄桃罐头的Lab值,利用聚类分析将其分为四类:金黄色、黄色、淡黄色、暗黄色。然后由有一定黄桃罐头消费习惯的人进行了系统的食品感官评价测试,旨在了解特定消费群体对不同颜色的黄桃罐头的嗜好性特点。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1、初步得出这四类颜色对应的潘通色卡L值、b值范围和G值、B值范围。2、人们对于金黄色和黄色的桃罐头印象会更好一些,认为其风味较好。然后本文选择在沸水中煮不同时间段的胡萝卜作为硬度参比物,然后组织评价人员进行感官硬度评价,使用仪器(质构仪、果实硬度计)检测其硬度,分析仪器检测结果和人员评价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仪器能否作为感官评价的一种手段,寻找出一种快速检测黄桃罐头硬度的方法。另外参考黄桃罐头行业评分标准,通过百分制总分法与模糊数学评判方法对黄桃罐头质量评价结果比较分析,产品的总体可接受性和模糊综合得分之间的相关性(R2=0.9238)优于传统总分法的相关性(R2=0.8077)。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综合考虑了各分项品质在内的权重差异,更加贴近评价人员的整体质量判断感受,符合现代感官品评的心理学理论,可作为客观的反映产品的品质感官分析方法。最后本实验以易于定量检测的黄桃罐头理化指标为切入点,研究建立黄桃罐头理化指标与感官品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为通过理化特性辅助黄桃罐头感官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吴晓燕[2](2014)在《基于分光测色技术的山楂和栀子饮片外观颜色量化表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中药外观颜色的传统经验表述客观量化的难题,提出基于测色技术的中药饮片外观颜色的快速检测方法和饮片炮制过程中颜色动态变化规律研究思路,以期解决饮片外观颜色客观表述相关的关键共性问题。将分光测色技术引入到中药炮制领域,选择炒法代表药物山楂、栀子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静态(合格饮片外观颜色)和动态(炮制过程颜色动态变化)两个角度出发,对中药饮片外观质量评价量化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同时将宏观(外在颜色)和微观(内在成分)的双相结合,为构建中药饮片颜色-成分结合的质量评价模式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为了保证所收集实验样本颜色的正确性,并在此样品基础上建立的饮片颜色标准范围的可靠性,本论文将Delphi(德尔菲法)引入饮片感官评价中,通过专家个人及专家群体评审重复性考察感官经验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并对各感官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结果表明本次Delphi法评审专家的权威系数均在0.85以上,专家个人及专家群体重现率均大于85%,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均在0.9以上(P=0.000)。各感官评价指标重要性分析结果表明,颜色的重要性赋值和权重系数均大于其余各感官评价指标(P<0.01),说明颜色是饮片感官评价中最重要的指标,对专家进行饮片不同规格归属评判具有重要影响。在此可行性研究基础上,利用Delphi法对收集到的多批次山楂和栀子不同饮片正确归属进行感官评价,确定出颜色合格的山楂和栀子样本,为下一步外观颜色标准范围的合理性奠定基础。中药饮片外观颜色快速检测方法的构建是通过分光测色仪采集山楂和栀子生品,炒品,焦品,炭品外部(果皮)和内部(果肉、种仁)颜色特征数据;通过正态分布检验,采用百分位数法建立基于L*a*b*颜色空间的山楂、栀子各规格饮片双侧90%参考值范围,分别为生山楂果皮:L*w(33.96-45.15)、a*w(10.84-25.57)、b*w(12.18-23.92),生山楂果肉:L*n(50.01-66.78)、a*n(11.28-17.58)、b*n(26.17-38.82);炒山楂果皮:L*w(26.51-34.36)、a*w(6.28-13.46)、b*w(6.51-13.89),炒山楂果肉:L*n(48.27-63.56)、a*n(8.58-13.45)、b*n(21.57-32.56);焦山楂果皮:L*w(21.43-26.94)、a*w(2.85-4.75)、b*w(4.83-7.89),焦山楂果肉:L*n(33.65-51.53)、a*n(10.11-16.11)、b*n(17.77-30.20);山楂炭果皮:L*w(19.45-24.29)、a*w(1.36-2.80)、b*w(2.75-5.00),山楂炭果肉:L*n(27.67-37.81)、a*n(8.44-13.51)、b*n(12.01-20.61)。生栀子果皮:L*w(34.08-48.15)、a*w(18.65-32.95)、b*w(15.77-36.71),生栀子种仁:L*n(30.04-39.80)、a*n(20.19-31.25)、b*n(18.71-32.94);炒栀子果皮:L*w(30.02-39.83)、a*w(7.10-18.6)、b*w(10.77-22.97),炒栀子种仁:L*n(23.87-32.20)、a*n(5.21-14.57)、b*n(6.84-18.54);焦栀子果皮:L*w(24.47-31.17)、a*w(2.64-5.64)、b*w(4.95-9.76),焦栀子种仁:L*n(23.94-30.82)、a*n(1.36-3.21)、b*n(2.15-5.05);栀子炭果皮:L*w(2.15-5.05)、a*w(1.36-3.21)、b*w(12.18-23.92),栀子炭种仁:L*n(19.23-24.36)、a*n(1.20-3.99)、b*n(1.60-4.70)。并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Kruskal Wallis)验证所建立的饮片标准颜色值范围合理性,结果表明山楂和栀子各不同炮制规格饮片的颜色存在显着区别(P<0.01),证明所建立山楂和栀子生品、炒品、焦品和炭品的标准颜色范围可较好地将的山楂和栀子同炮制规格饮片进行区分。采用Bayes判别函数(Discriminant)建立了基于外观颜色特征参数的山楂和栀子不同炮制品(生品,炒品,焦品,炭品)相应数学判别模型,可作为初步判断山楂和栀子不同炮制程度(火候)的一种有效工具,从颜色角度客观量化表达“火候”的概念。炮制动态过程中饮片颜色和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以在线式非接触红外测温系统采集炒制过程中温度参数,利用分光测色仪采集不同炮制过程(炒黄、炒焦和炒炭)中各炒制时间点饮片外表面和内部颜色,建立饮片内、外各颜色参数值随炒制时间变化的动态趋势图;建立饮片HPLC-PDA全息指纹图谱和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对炮制过程中的各炒制时间点饮片指纹图谱进行分析,重点探讨饮片内在化学成分与外在颜色之间的相关性,寻找对炮制过程中饮片颜色变化起显着性作用的指标性成分。通过对各炒制时间点饮片(内部和外部)的匹配色谱峰(P1,P2,P3...Pn)与相应时间点的饮片颜色参数(L*w、a*w、b*w、L*n、a*n、b*n)的秩相关分析,分别找出与炒黄、炒焦和炒炭过程中栀子果皮(47个、48个、51个)和栀子种仁(50个、57个、53个)颜色变化具有相关性的特征色谱峰。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分析(Regression)拟合相关色谱峰(X)与颜色参数(Y)的线性回归模型,根据各相关色谱峰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的大小,进一步探讨各相关色谱峰对颜色值的影响程度。不同炮制过程中饮片内、外部颜色与匹配色谱峰的单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炮制过程中饮片颜色的变化是由多个内在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本论文通过实验证明建立的饮片内部和外部颜色特征参数可区分不同炮制程度的山楂和栀子样品,采用分光测色技术从宏观的角度判别中药饮片炮制程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用于指导中药饮片炮制生产。通过对炮制动态过程中饮片外在颜色和内在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析,找出与饮片颜色变化具有显着相关的特征峰,揭示炮制过程中饮片外观颜色变化的物质基础,最终建立代表性成分及标准颜色值双指标的量化质量标准控制模式,为饮片外观颜色数据化评价提供科学支撑。
张辉辉[3](2021)在《便携式伏安型电子舌检测系统的研制及其在黄酒品质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味觉品质是液态食品的主要特征之一,与食品内在物质的组分和含量密不可分。以电化学为基础的电子舌技术,凭借其交叉响应、快速高效、全面评价的特点,在液态食品味觉品质检测领域迅速发展。但是,当前的伏安型电子舌检测系统,一般系统功能不完善、智能程度低、实用性差,难以满足食品快速检测的需求,因此本文研制了一台便携式伏安型电子舌系统,并基于QT4.8.2开发了一套功能完善的上位机交互软件。系统硬件模块可实现数据采集、自动进样、恒温加热等功能,交互软件可实现底层通讯、自动存储数据、结果判别等功能。最后,对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测试与优化,并将其应用于黄酒类别、酒龄与甜度的检测之中,以验证系统的检测性能。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该便携式伏安型电子舌检测系统包括:5个主要功能模块。其中,5个主功能模块分别为:自动进样功能模块、恒温加热功能模块、仿生味觉功能模块、下位机功能模块以及上位机功能模块。仿生味觉功能模块是伏安型电子舌检测系统的核心所在,由组合电极、转换与调理电路与16位AD7606数据采集模块构成,可有效实现对样品特征信息的全面获取。上位机是基于QT 4.8.2开发的人机交互界面,包含1个主功能界面与5个子菜单功能界面。上位机软件嵌入了数据处理与结果判别模型,增强了系统自动化分析能力。下位机采用STM32F4系列的单片机作为底层控制中枢。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通过USB数据线实时进行信息传输。(2)为了提升便携式伏安型电子舌检测系统的工作性能,对仿生味觉功能模块、恒温加热功能模块进行了性能测试与优化。仿生味觉功能模块经测试与优化后:采样信号幅值稳定、噪声小;组合电极在长期使用中性能稳定,在20天内,Ag、Au、Pt、Rh工作电极的特征值偏差均小于5%。在20℃~50℃范围内,模块的温场均匀度<1℃,各位点温度偏差、波动度<0.5℃,能为检测样品提供相对稳定的检测环境。(3)为验证便携式伏安型电子舌检测系统的检测性能,开展了对黄酒类别、酒龄与甜度的检测实验。系统采用PCA、离散小波算法有效降低了原始数据维数,并以KNN、BP、SVM算法建立判别模型,均获得较好的区分效果,说明该系统可有效用于黄酒品质的检测。此外,研究中发现样品响应信号还受到电极表面气泡以及激发脉冲信号的频率与幅值的影响,操作人员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以获得最佳的检测效果。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张建勇[5](2020)在《聚酯型儿茶素的高效制备、呈味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借鉴植物化学、计算化学和味感评价的研究技术和经验,从聚酯型儿茶素的高效合成及机理研究出发,以明晰聚酯型儿茶素高效制备机理、苦涩味品质化学机制为目标,开展聚酯型儿茶素高效合成、耦联分离、苦涩味呈味特性及作用机制系统研究,可为获得儿茶素二聚物高效合成制备新技术、风味化学及其终端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化学合成法高效制备得到聚酯型儿茶素,氯化铜用量、甲醇体积分数、温度对聚酯型儿茶素A得率的影响差异极显着,主因素效应为甲醇体积分数>氯化铜用量>温度,最优条件为氯化铜用量43%,甲醇体积分数26%,温度15℃,聚酯型儿茶素得率为59.12%,与模型预测值59.34%接近。PBD和RSM联用优化聚酯型儿茶素A化学合成工艺可行,预测性较好,可为其他种类儿茶素聚合物的高效化学合成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初步探索了聚酯型儿茶素高效合成的分子机理。聚酯型儿茶素酶促合成过程中连苯三酚儿茶素EGCG、EGC底物与多酚氧化酶铜活性中心的空间距离远大于化学合成过程中底物与无机铜离子的空间距离,而且儿茶素底物与多酚氧化酶多个蛋白残基的氢键作用、疏水作用,不同程度阻碍了连苯三酚儿茶素EGCG、EGC与多酚氧化酶大分子蛋白中铜活性位点结合,由此推测,上述内容可能是化学合成法比酶促合成法更高效的原因之一。比较分析了16种不同类型树脂填料对聚酯型儿茶素A、聚酯型儿茶素B、聚酯型儿茶素C的吸附率和解吸附率,筛选出适宜分离纯化聚酯型儿茶素的柱层析填料;随着上样浓度的增加,填料对聚酯型儿茶素A、聚酯型儿茶素B、聚酯型儿茶素C的吸附量逐步提高,但上样量过大易产生泄露;聚酯型儿茶素吸附量随洗脱流速、洗脱剂比例增加而显着性增加;加入甲酸或乙酸有助于提高聚酯型儿茶素的分离度;20℃-30℃温度条件下,填料对聚酯型儿茶素吸附率和解吸附率相对较高。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和凝胶色谱耦联法分离得到3种聚酯型儿茶素单体,聚酯型儿茶素A、聚酯型儿茶素B、聚酯型儿茶素C,其纯度均大于98%,UV-VIS、HPLC、NMR、IR鉴定确证其为茶叶中的聚酯型儿茶素,并分析了其溶解性、UV-VIS吸收光谱特性、显色特性、温度稳定性。解析了基于吸附热力学分析的选择性分离机理。柱色谱填料HX树脂对聚酯型儿茶素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R2值在0.9968~0.9995),填料对聚酯型儿茶素A比聚酯型儿茶素B和聚酯型儿茶素C具有更强的吸附亲和力。填料对聚酯型儿茶素A、聚酯型儿茶素B、聚酯型儿茶素C的吸附过程属于自发的物理反应过程,且温度越高,自发反应的推动力越强。吸附过程中熵变均为负值,聚酯型儿茶素A、聚酯型儿茶素B、聚酯型儿茶素C在填料上的自由度均降低。明确了聚酯型儿茶素的苦涩味阈值、DOT值、苦涩味呈味强度,建立聚酯型儿茶素苦涩味评价模型。聚酯型儿茶素涩味阈值为65.6μmol/L,聚酯型儿茶素A苦味阈值为109.4μmol/L,聚酯型儿茶素的DOT值显着高于除EGCG外的儿茶素类化合物,以及TF、TF-3-G、TF-3’-G、TFDG等主要茶黄素类物质,即在茶汤涩味物质体系中,聚酯型儿茶素对茶汤涩味的贡献作用强于非酯型儿茶素、ECG、GCG、主要茶黄素类物质等,对于挖掘茶汤关键苦涩味呈味因子和呈味机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建立聚酯型儿茶素的苦味浓度强度模型和涩味浓度强度模型,相关系数分别达0.971和0.963;建立茶叶聚酯型儿茶素苦味时间-强度曲线和涩感时间-强度曲线。初步探索了聚酯型儿茶素呈苦涩味的分子作用机理。聚酯型儿茶素A与人唾液蛋白受体的亲和力最高,为-10.9,聚酯型儿茶素B次之,聚酯型儿茶素C最弱。聚酯型儿茶素A主要结合于人唾液蛋白受体N端一个半开放试的空腔中,该空腔具有较大的疏水性,而小分子中亦具有多个疏水性苯环,可形成疏水作用而利于小分子结合,从人体感官角度即为收敛感觉(涩感)、苦味。聚酯型儿茶素A、聚酯型儿茶素B、聚酯型儿茶素C的多羟基与人唾液蛋白受体TAS2R13结合氢键数量不同,该氢键作用与聚酯型儿茶素A、聚酯型儿茶素B、聚酯型儿茶素C苦涩味特性相关。以上研究结果对于丰富茶叶风味品质化学理论、茶饮料加工技术和茶叶深加工多元化利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纪滨,许正华,胡学钢,童宝宏[6](2013)在《基于颜色的食品品质检测技术现状及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品颜色是其品质重要的外在特征。文章从目视法、测色仪法和计算机视觉法三类食品颜色检测技术的应用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从颜色信息采集方式和人的颜色视觉感知两个方面阐述食品品质颜色检测可行性理论基础,重点介绍测色仪法和计算机视觉法在食品工业各领域的应用,分析目视法、测色仪法和计算机视觉法的特点及其局限性,并对具有发展潜力的计算机视觉法进行展望。
高德贞[7](2010)在《快餐产品评估系统改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阶段感官评估在快餐产品品管管理的应用还相对空白的领域,为了能提供更加美味和稳定一致的产品给到顾客,建立日常的产品评估系统是很有必要的。现有评估系统是抽取准备售卖的产品,进行感官指标的评估,判断被评估产品是否出现偏差。但是现有的评估系统不能很好的达到促进提升产品感官质量的目的。出现这些偏差的原因是:第一,感官评估在快餐行业品管管理的应用研究非常少,没有可以借鉴参考的资料的客观因素外;第二,系统推行过程中对评估人员的培训不足,同时评估内容不够完善,评估系统结构性不够完整等的主观因素。针对这些建议对现有的评估系统进行一下的改进:第一,增加和完善评估人员全面产品评估培训,包括感官知识培训,原料相关知识培训和评估细则详细讲解的培训,最后是熟悉标准产品,从而达到提升评估人员的评估能力。第二方面完善评估系统,包括进行全面产品描述,增加产品的口味口感的评估内容,通过消费者评估结果调整评估偏差的可接受范围,另外还建议增加对系列产品中间产品的评估内容以及为了更好的进行偏差原因分析而增加产品制作过程的设备和操作流程评估。
二、ISO11037《感官分析——食品颜色评估的总则及测试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SO11037《感官分析——食品颜色评估的总则及测试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黄桃罐头感官品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黄桃罐头简介 |
1.2 感官评价研究现状 |
1.3 黄桃罐头感官评价研究现状 |
1.3.1 色泽的研究状况 |
1.3.2 果肉质地的研究状况 |
1.3.3 风味的研究状况 |
1.4 模糊数学的研究现状 |
1.5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样品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评价人员的选拔与培训 |
2.2.2 黄桃罐头感官描述词及参比物选择 |
2.2.3 感官评价方法 |
2.2.4 化指标的测定 |
2.2.5 黄桃罐头色泽分类方法设计 |
2.2.6 模糊数学在黄桃罐头感官评定中的方法设计 |
2.2.7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感官评价方法和结果分析 |
3.1.1 参比物选择的原则 |
3.1.2 黄桃罐头感官品评结果 |
3.1.3 黄桃罐头感官品质相关性分析 |
3.1.4 黄桃罐头感官品质主成分分析 |
3.1.5 黄桃罐头感官品质回归分析 |
3.2 黄桃罐头色泽分类的研究 |
3.2.1 不同品牌黄桃罐头颜色分类评价 |
3.2.2 根据潘通色卡Lab值进行颜色分类 |
3.2.3 根据潘通色卡RGB值进行颜色分类 |
3.2.4 黄桃罐头颜色嗜好性评价 |
3.2.5 讨论 |
3.3 黄桃罐头硬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
3.3.1 硬度感官评价 |
3.3.2 仪器检测参数设定 |
3.3.3 讨论 |
3.4 模糊综合评判和百分制总分法在黄桃罐头感官评定中的比较 |
3.4.1 传统百分制总分法分析 |
3.4.2 模糊综合评判法分析 |
3.4.3 建立模糊矩阵 |
3.4.4 确立模糊关系综合评判集 |
3.4.5 百分制总分法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比较 |
3.4.6 讨论 |
3.5 黄桃罐头理化特性和感官品质之间的相关性 |
3.5.1 黄桃罐头各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5.2 黄桃罐头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5.3 理化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回归分析 |
3.5.4 讨论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2)基于分光测色技术的山楂和栀子饮片外观颜色量化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中药饮片外观质量控制的现状与发展 |
1.1 中药饮片外观质量评价方法现状 |
1.2 中药饮片外观质量评价量化模式的探讨 |
2.测色技术的研究动态及水平 |
2.1 测色技术的原理及仪器 |
2.1.1 光谱光度原理 |
2.1.2 测色仪器 |
2.2 常用颜色检测模型 |
2.2.1 工业颜色模型 |
2.2.2 色度学颜色模型 |
2.2.3 视觉颜色模型 |
2.3 测色技术的应用现状 |
2.3.1 测色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
2.3.2 测色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
2.3.3 测色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
2.3.4 测色技术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
3.山楂和栀子饮片外观颜色控制现状 |
第二部分 Delphi法对山楂和栀子不同饮片归属的判断研究 |
1.材料 |
2.调查方法的建立 |
2.1 专家咨询问卷的拟定 |
2.2 遴选专家组 |
2.3 分轮咨询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Delphi法运用于山楂、栀子饮片感官评价可行性分析 |
3.1 专家基本情况 |
3.2 专家积极系数 |
3.3 专家权威程度 |
3.4 专家评审重现率 |
4.饮片感官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分析及权重研究 |
4.1 感官指标的重要性评价 |
4.2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
4.3 各感官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 |
5.山楂和栀子各饮片归属准确性的评价 |
6.讨论 |
6.1 专家的代表性和感官评价的可靠性 |
6.2 感官评价指标的权重研究 |
第三部分 山楂和栀子饮片外观颜色量化表达的构建 |
1.材料与方法 |
2.测色方法学考察 |
3.颜色值标准范围的确定 |
3.1 饮片外观颜色的测定 |
3.2 颜色数据正态分布检验 |
3.3 颜色值参考范围的建立 |
3.4 颜色值标准范围的合理性验证 |
4.饮片外部和内部颜色数据关联分析 |
4.1 山楂果皮和果肉颜色的关联分析 |
4.2 栀子果皮和种仁颜色的关联分析 |
5.饮片炮制程度(火候)数学预测模型的建立 |
5.1 山楂炮制程度数学判别公式的建立 |
5.2 栀子炮制程度数学判别公式的建立 |
6.小结与讨论 |
第四部分 炮制动态过程中饮片颜色-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
第一节 饮片不同部位相关成分的研究 |
1.山楂不同部位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建立及相关成分的含量测定 |
1.1 仪器与试药 |
1.2 方法与结果 |
1.2.1 色谱条件 |
1.2.2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1.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1.2.4 山楂饮片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
1.2.5 山楂饮片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1.2.6 不同产地山楂果皮、果肉、果核的分析 |
1.2.6.1 山楂饮片不同部位指纹图谱分析 |
1.2.6.2 山楂饮片不同部位主要成分分布规律研究 |
1.3 讨论 |
2.栀子不同部位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建立及相关成分含量测定 |
2.1 仪器与试药 |
2.2 方法与结果 |
2.2.1 色谱条件 |
2.2.2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4 栀子饮片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5 栀子饮片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6 不同产地栀子果皮和种仁的分析 |
2.2.6.1 栀子饮片不同部位指纹图谱分析 |
2.2.6.2 栀子饮片不同部位中主要成分分布规律研究 |
2.3 讨论 |
第二节 炮制动态过程中饮片颜色变化规律研究 |
1.仪器与材料 |
2.方法与结果 |
2.1 颜色检测 |
2.2 栀子炮制过程中颜色变化趋势 |
2.2.1 炒黄过程中栀子果皮和种仁颜色变化趋势研究 |
2.2.2 炒焦过程中栀子果皮和种仁颜色变化趋势研究 |
2.2.3 炒炭过程中栀子果皮和种仁颜色变化趋势研究 |
3.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炮制过程中饮片颜色—成分相关性研究 |
1.炮制过程中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 |
1.1 饮片(果皮)不同炮制程度共有模式比较研究 |
1.2 饮片(种仁)不同炮制程度共有模式比较研究 |
2.炮制过程中饮片内在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
2.1 炒黄过程中饮片内在成分含量分析 |
2.2 炒焦过程中饮片内在成分含量分析 |
2.3 炒炭过程中饮片内在成分含量分析 |
3.饮片颜色与内在成分的关联性分析 |
3.1 单相关(Bivariate)线性分析 |
3.1.1 炒黄过程中栀子内、外部颜色参数与匹配色谱峰关联分析结果 |
3.1.2 炒焦过程中栀子内、外部颜色参数与匹配色谱峰关联分析结果 |
3.1.3 炒炭过程中栀子内、外部颜色参数与匹配色谱峰关联分析结果 |
3.2 颜色-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
3.2.1 炒黄过程中饮片颜色-相关色谱峰的多元回归分析 |
3.2.2 炒焦过程中饮片颜色-相关色谱峰的多元回归分析 |
3.2.3 炒炭过程中饮片颜色-相关色谱峰的多元回归分析 |
4.小结与讨论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便携式伏安型电子舌检测系统的研制及其在黄酒品质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感官评价技术 |
1.2.2 仪器检测方法 |
1.2.3 电子舌检测技术 |
1.3 主要章节安排 |
第2章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设计 |
2.1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功能模型设计 |
2.1.1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总功能模型设计 |
2.1.2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子功能模型设计 |
2.2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整体设计 |
2.3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硬件模块设计 |
2.3.1 下位机功能模块 |
2.3.2 仿生味觉功能模块 |
2.3.3 自动进样功能模块 |
2.3.4 恒温加热功能模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
3.1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上位机程序设计 |
3.1.1 上位机功能流程 |
3.1.2 上位机功能界面 |
3.2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下位机程序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主要功能模块测试 |
4.1 电子舌检测系统便携性评估 |
4.2 仿生味觉功能模块测试 |
4.2.1 转换与调理电路测试与优化 |
4.2.2 时间对组合电极响应信号的影响 |
4.3 恒温加热功能模块测试与优化 |
4.3.1 恒温加热功能模块测试 |
4.3.2 温度对组合电极响应信号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在黄酒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
5.1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在黄酒类别检测中的应用 |
5.1.1 基于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的不同类别黄酒的区分 |
5.1.2 溶液气泡对组合电极响应信号的影响 |
5.2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在黄酒酒龄检测中的应用 |
5.2.1 基于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的不同酒龄黄酒的区分 |
5.2.2 激发脉冲信号对电极响应信号的影响 |
5.3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在不同甜度黄酒检测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聚酯型儿茶素的高效制备、呈味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 聚酯型儿茶素合成研究进展 |
2.1 聚酯型儿茶素的发现历程 |
2.2 聚酯型儿茶素的合成方法 |
2.3 影响聚酯型儿茶素合成的主要因子 |
3 聚酯型儿茶素分离制备研究进展 |
3.1 聚酯型儿茶素的分析方法 |
3.2 聚酯型儿茶素的分离制备 |
3.3 聚酯型儿茶素的生物活性 |
4 聚酯型儿茶素滋味化学研究进展 |
4.1 聚酯型儿茶素及相关品质成分的呈味特性 |
4.2 聚酯型儿茶素的呈味机理 |
5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酯型儿茶素高效合成及机理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仪器设备 |
2.3 试验处理方法 |
2.3.1 儿茶素二聚物快速检测方法 |
2.3.2 聚酯型儿茶素的高效合成方法 |
2.3.3 儿茶素与催化剂的分子对接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儿茶素二聚物的多组分快速检测方法 |
3.1.1 儿茶素二聚物高效液相色谱快速分析法方法学考察 |
3.1.2 儿茶素二聚物高效液相色谱快速分析法在茶叶分析中的应用 |
3.2 聚酯型儿茶素高效合成方法优化 |
3.2.1 聚酯型儿茶素A化学合成单因素试验结果 |
3.2.2 PBD确定聚酯型儿茶素A化学合成关键影响因子 |
3.2.3 RSM优化聚酯型儿茶素A化学合成技术参数 |
3.3 分子对接法分析聚酯型儿茶素合成机理 |
3.3.1 酶促合成过程多酚氧化酶与儿茶素底物分子对接结果与分析 |
3.3.5 儿茶素底物与铜盐催化剂结合的空间距离及催化能力差异机制分析..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酯型儿茶素的色谱耦联分离及选择性吸附机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仪器设备 |
2.3 试验处理方法 |
2.3.1 不同树脂填料对聚酯型儿茶素的柱色谱吸附和解吸附 |
2.3.2 聚酯型儿茶素的树脂-凝胶柱色谱耦联分离方法 |
2.3.3 聚酯型儿茶素单体理化特性评价 |
2.3.4 柱色谱填料 HX 树脂对聚酯型儿茶素的选择性吸附机理研究 |
2.4 样品测试方法 |
2.5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树脂对聚酯型儿茶素的的吸附和解吸附特性 |
3.1.1 不同树脂的静态吸附和解吸附效果比较 |
3.1.2 不同层析因子对聚酯型儿茶素纯化的影响 |
3.1.3 树脂层析法纯化聚酯型儿茶素 |
3.2 大孔树脂和凝胶色谱法耦联分离聚酯型儿茶素 |
3.2.1 聚酯型儿茶素A单体分离纯化 |
3.2.2 聚酯型儿茶素B和聚酯型儿茶素C分离纯化 |
3.2.3 分离纯化后的聚酯型儿茶素单体理化特性 |
3.3 聚酯型儿茶素选择性分离机理研究 |
3.3.1 聚酯型儿茶素的静态吸附等温线 |
3.3.2 聚酯型儿茶素的等量微分吸附热 |
3.3.3 HX树脂对不同种类聚酯型儿茶素的吸附对比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酯型儿茶素的苦涩味特性及作用机理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仪器设备 |
2.3 试验处理方法 |
2.3.1 样品预处理 |
2.3.2 聚酯型儿茶素滋味特性评价 |
2.3.3 分子对接法研究聚酯型儿茶素与受体蛋白相互作用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聚酯型儿茶素单体的苦涩味滋味特性 |
3.2 聚酯型儿茶素的苦涩味强度分析 |
3.2.1 聚酯型儿茶素涩味和苦味的浓度强度函数模型 |
3.2.2 聚酯型儿茶素涩味和苦味的时间强度曲线 |
3.3 聚酯型儿茶素与人味觉受体蛋白结合作用的苦涩味分子机理初探 |
3.3.1 聚酯型儿茶素与不同人味觉受体蛋白的结合力比对 |
3.3.2 聚酯型儿茶素与人味觉受体蛋白结合机理探讨 |
3.3.3 聚酯型儿茶素与人味觉受体蛋白TAS2R14作用分子机理 |
3.3.4 聚酯型儿茶素与人唾液蛋白受体TAS2R16结合作用的分子机理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术语与缩略语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基于颜色的食品品质检测技术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食品品质颜色检测的理论基础 |
1.1 颜色信息采集 |
1.1.1 目视法 |
1.1.2 测色仪法 |
1.1.3 计算机视觉法 |
1.2 人的颜色视觉感知 |
2 食品颜色检测应用现状 |
2.1 测色仪的应用 |
2.2 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 |
3 食品颜色检测技术的问题分析及展望 |
(7)快餐产品评估系统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 小结 |
第二章 快餐行业产品评估系统 |
2.1 现有评估方法介绍 |
2.1.1 现有评估系统总则 |
2.1.2 评估方式 |
2.1.3 取样原则 |
2.1.4 产品评估基本要求 |
2.1.5 缺陷判定 |
2.1.6 产品评估表使用说明 |
2.2 产品评估方法和评估表 |
2.2.1 比萨饼评估方法 |
2.2.2 比萨饼评估表 |
2.2.3 薯条产品评估方法 |
2.2.4 薯条产品评估表 |
2.2.5 汉堡包产品评估方法 |
2.2.6 汉堡包产品评估表 |
2.2.7 肉酱意大利面产品评估方法 |
2.2.8 肉酱意大利面产品评估表 |
2.3 小结 |
第三章 现有产品评估系统存在的问题 |
3.1 快餐产品评估存在的困难 |
3.1.1 快餐产品评估相关研究少 |
3.1.2 快餐产品的特殊性 |
3.2 评估人员能力不足 |
3.2.1 评估人员对感官评估基础知识不熟悉 |
3.2.2 评估人员对评估产品感官指标认识不够深入全面 |
3.2.3 对产品的外延知识不掌握 |
3.2.4 对评估的条款认识不够请清晰 |
3.3 评估内容不够全面 |
3.3.1 评估内容缺少口感口味的内容 |
3.3.2 没有评估过程产品 |
3.3.3 没有评估产品的制作过程 |
3.4 评估结果预消费者反馈有差距 |
3.5 小结 |
第四章 快餐产品评估改善方案 |
4.1 对产品进行全面的产品描述 |
4.1.1 产品描述概念 |
4.1.2 产品描述包含的内容 |
4.2 对评估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
4.2.1 感官知识培训 |
4.2.2 对标准产品的充分认识 |
4.2.3 产品的外延知识培训 |
4.2.4 评估条款的详细讲解 |
4.3 增加口味/口感的评估内容 |
4.3.1 产品评估方法—比萨饼 |
4.3.2 比萨饼评估表 |
4.3.3 薯条产品评估方法 |
4.3.4 薯条产品评估表 |
4.3.5 汉堡包产品评估方法 |
4.3.6 堡包产品评估表 |
4.3.7 肉酱意大利面产品评估方法 |
4.3.8 肉酱意大利面产品评估表 |
4.4 明确产品偏差的可接受范围 |
4.4.1 安全性评估项目不做任何调整 |
4.4.2 结合消费者调查调整偏差可接受范围 |
4.5 增加对中间产品的评估内容 |
4.6 增加产品制作流程的评估 |
4.7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ISO11037《感官分析——食品颜色评估的总则及测试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桃罐头感官品质评价研究[D]. 刘莉. 天津科技大学, 2015(02)
- [2]基于分光测色技术的山楂和栀子饮片外观颜色量化表达研究[D]. 吴晓燕.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3]便携式伏安型电子舌检测系统的研制及其在黄酒品质检测中的应用[D]. 张辉辉. 浙江大学, 2021(01)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聚酯型儿茶素的高效制备、呈味及其机理研究[D]. 张建勇. 浙江工商大学, 2020
- [6]基于颜色的食品品质检测技术现状及展望[J]. 纪滨,许正华,胡学钢,童宝宏. 食品与机械, 2013(04)
- [7]快餐产品评估系统改进[D]. 高德贞.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