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接受以社区为基础的美沙酮治疗人群的药物滥用和艾滋病知识调查

计划接受以社区为基础的美沙酮治疗人群的药物滥用和艾滋病知识调查

一、拟接受美沙酮社区治疗者药物滥用和艾滋病知识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刘赫楠[1](2021)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美沙酮维持治疗干预研究初期结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调查玉溪市红塔区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的治疗动机及依从性现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设计针对性的线上干预措施,提升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的认知、动机和治疗依从性,并评估线上移动健康干预措施的可行性、满意度及初期干预措施的效果,及时作出调整为后续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玉溪市红塔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对符合入组标准的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然后随机分组。首先开展基线调查,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情况,美沙酮维持治疗情况,治疗动机调查,对美沙酮维持治疗的认知、依从性,以及艾滋病、丙肝和梅毒的认知情况。基线评估结束以后,干预组采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线上干预。干预组通过课题组构建的微信公众平台(YXMMT)接收健康教育资料,查询个人服药、尿检记录、风险评估分值,问题及需求反馈;对照组采取常规性关注(定期发放健康教育纸质资料)。干预3个月之后进行评估,具体内容包括:美沙酮维持治疗动机调查,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认知、依从性,艾滋病、丙肝和梅毒的认知,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使用评价。并选取10-15人完成定性访谈,收集微信公众平台使用过程的反馈与意见。[结果]共有166名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被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36人、女性30人,平均年龄为42.48±6.86岁。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61人,对照组54人;有51人脱失,其中干预组25人,对照组26人,主要原因为再次接受强制戒毒。干预前后两组在美沙酮维持治疗总量表及各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美沙酮治疗动机平均分、求助意愿、外部压力较干预前降低,干预组的外部压力有显着性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的Morisky服药依从性、MMT服药情形、是否有偷吸均无显着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的Morisky服药依从性、MMT服药情形均有显着性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偷吸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美沙酮、HIV、HCV和梅毒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62.3%、91.8%、78.7%、62.3%。对照组美沙酮、HIV、HCV和梅毒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57.4%、90.7%、79.6%、61.1%。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的美沙酮、HIV、HCV和梅毒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无显着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的美沙酮相关知识、HCV知晓率均有显着性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IV和梅毒相关知识未见显着性改变(P>0.05)。尿检阴性的比例随着时间的变化有显着差异(P<0.05),干预2个月、3个月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尿检阴性比例显着高于基线水平(P<0.05)。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每天至少使用1次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为29名,有7人从不使用;96.3%用户认为在MMT健康小讲堂中获取的信息是有帮助的;59.3%的用户希望健康小讲堂的更新频率在每周2~3次;了解相关知识最能激发72.2%的用户使用“YXMMT”公众平台;将来有96.3%用户愿意将该公众平台作为干预手段成为日常诊疗过程的一部分并且愿意推荐其他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使用这个公众平台。[结 论]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帮助MMT人员开展线上干预,对于提升MMT人员治疗动机,尤其是问题认知和求助意愿方面较好。此外,也有助于提升服药依从性以及美沙酮、艾滋病、丙肝和梅毒相关知识。微信公众平台干预效果评估尿检阴性比例较基线情况提高,虽然干预组的维持治疗时间与对照组无差异,但是后续的持续干预对于避免脱失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方面整体满意度较好,公众平台推送的信息可以理解,大部分用户对于整体功能暂时不需要修改就可以很好的适应,从不同方面帮助提升MMT人员的戒毒、疾病预防、自我管理相关知识,帮助其了解治疗过程不仅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对于后续的维持、避免脱失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推广此微信公众平台对于MMT人员的管理有积极意义。

徐逸乐[2](2020)在《昆明市阿片类物质滥用人群HIV感染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2014-2019)》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2014-2019年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研究所艾滋病监测哨点阿片类物质滥用人群艾滋病疫情趋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2407例阿片类物质滥用人群的艾滋病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变化特点;为针对该人群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国统一的艾滋病哨点监测问卷《吸毒者健康调查问卷》,收集2014-2019年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研究所艾滋病监测哨点的监测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描述分析2047例监测对象人口学基本特征、物质滥用情况及HIV血清学检测结果。对不同年份HIV阳性率进行卡方检验,分析2014-2019年每年监测对象HIV阳性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变化特征,对2014-2019年影响阿片类物质滥用人群HIV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年共收集问卷及其血样241 1份,其中2407份有效,有效率为99.83%。1.基本人口学特征:研究对象男性占71.13%(1712/2407),女性占28.87%(695/2407),平均年龄 45.18±8.57 岁,已婚者占 43.91%(1057/2407),汉族占 93.44%(2249/2407),初中文化程度占 57.54%(1385/2407)。2.物质滥用特征:单纯滥用阿片类物质者占90.82%(2186/2407),合并多药滥用者占9.18%(221/2407)。2014-2019年单纯滥用阿片类物质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合并多药滥用的比例呈上升趋势。65.89%(1586/2407)的研究对象有过注射吸毒行为,最近一个月注射吸毒的比例占39.97%(634/1586),注射吸毒者中11.98%(190/1586)共用过针具。2014-2019年注射吸毒比例波动较大总体呈下降趋势,共用针具比例2014-2018年呈下降趋势,2019年有所升高。3.HIV感染情况与相关影响因素变化:HIV总阳性率为7.73%(186/2407),2014-2019 年 HIV 阳性率分别为 6.14%、7.25%、6.55%、6.45%、7.50%和 12.50%,呈上升趋势。2014-2019年HIV阳性率随着艾滋病知晓率、物质滥用行为特征及干预措施的变化而变化,艾滋病知晓率降低、共用针具增加、高危性行为增加及干预措施减少导致HIV 阳性率的升高。4.HIV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知晓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接受干预服务为保护因素;合并多药滥用、注射吸毒和共用针具为HI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1.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研究所监测哨点监测对象的HIV感染率较高,6年监测期内HIV阳性率呈上升趋势,HIV感染和传播的风险增加。HIV感染的主要风险因素为注射吸毒、共用针具及合并多药滥用,应当加大力度推进注射吸毒者的清洁针具交换工作,同时加强合成毒品滥用和多药滥用行为的监控。2.阿片类物质滥用人群合并滥用合成毒品(冰毒、氯胺酮等)和多药滥用现象呈上升趋势,与HIV阳性率存在相关性,即HIV阳性率随着合并多药滥用的增加而升高。3.2014-2019年监测期内各类危险因素均有变化,且HIV阳性率随着艾滋病知晓率、物质滥用行为特征及干预措施的变化呈现出高低波动的特点。不同的影响因素相互作用下对研究对象感染HIV产生不同的影响,应当针对各类影响因素的变化制定相对应的改进措施。加强社戒社康与多部门的联系,降低由于物质滥用人群的HIV感染和传播风险。

张玲[3](2020)在《云南省某地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动机测量及量表编制》文中提出[目的]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是吸食阿片类人员减少毒品伤害和艾滋病等传染病感染的主要方法,治疗/戒毒动机会直接影响MMT的依从性和治疗的最终效果。目前国内外研究治疗/戒毒动机的对象大多是强戒(戒毒所)人员,鲜见以美沙酮门诊和社区社戒社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此类研究。德克萨斯州基督教大学治疗动机量表(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 Treatment Motivation Scales)在美国多年来广泛应用于MMT人群及其他药物滥用领域的动机测量,信效度良好。因此本研究,以TCU治疗动机量表为基础,翻译改良后编制成MMT动机量表。并通过对云南省玉溪市MMT受治者的基本情况及美沙酮维持治疗动机进行调查,探索MMT动机量表在中国的适用性。[方法]2019年8月~2020年1月,根据方便抽样原则,抽取云南省玉溪市共5家美沙酮维持治疗诊所共172例受治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及个人深入访谈,专家咨询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翻译TCU治疗动机量表后,通过3轮专家咨询法,从文化、社会和阅读习惯等方面进行改良。预调查(量表翻译稿)和二次调查(量表修订稿)后,分别进行改良量表的信效度分析,剔除或修改观察值不达标的条目,经调整后形成最终量表(美沙酮维持治疗动机量表)。采用SPSS 22和Mplus 7.0两个软件进行统计分析。SPSS完成量表的项目分析、信度分析、探索式因子分析、美沙酮维持治疗与治疗动机关系研究。Mplus完成美沙酮维持治疗动机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发放172份问卷,回收172份,问卷回收率为100%。TCU治疗动机量表翻译稿调查71例,量表修订稿调查31例。正式问卷发放70份,其中大部分为男性;年龄为19~60岁,平均年龄41.56±8.233岁。(2)在预调查中,量表翻译稿的信度>0.75,各维度的信度不足0.70;四个维度中DH不适合做因子分析,PR,TR,EP中大量题项的因素负荷量小于0.6,解释总变异量均小于40%;电子问卷用时相比纸质问卷短(P<0.001),且电子问卷(66.7%)更容易被接受。(3)量表修订稿条目池包括原量表中的29题(修改后)和新增的17题(根据访谈结果)共46个条目。咨询专家后条目池保留41题、删除新增条目中题意重复的3题和原量表中不符合中国国情的2题,新增2题(EP)共43个条目。量表修订稿经项目分析、信效度分析和咨询专家后保留18题,PR、DH、EP三个维度。(4)美沙酮维持治疗动机量表的评价:信度分析显示美沙酮维持治疗动机量表的组成信度和分半信度为0.906、0.802,各维度的组成信度分别为0.833、0.861、0.768,各维度的分半信度分别0.754、0.851、0.758;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量表内所有题项的因素负荷量均大于0.6,三个维度经过萃取后保留的因素联合解释总变异量均在50%以上;验证性因子分析后,量表的三个维度的模型拟合指标均达到评价标准。参数显着性估计显示量表所有题项的标准化因素负荷量均大于0.5,P值均小于0.05,量表的三个维度的收敛效度均大于0.4。(5)美沙酮维持治疗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美沙酮维持治疗动机量表得分情况为总量表4.34±0.64分,问题认知维度4.62±0.59分,求助意愿维度4.60±0.65分,外部压力维度3.81 ±0.97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提示,Ⅰ.总量表:无复吸行为、自愿主动戒毒、非独居的MMT受治者动机强。Ⅱ.问题认知维度:无复吸行为、自愿主动戒毒的MMT受治者在该维度动机强。Ⅲ.求助意愿维度:没有复吸行为、自愿主动戒毒、文化程度高的受治者在该维度的动机强,而服用美沙酮剂量越高,改维度的动机越弱。Ⅳ.外部压力维度:无复吸、非自愿主动戒毒且非独居的受治者在该维度的动机强。[结论]TCU治疗动机量表翻译稿及各维度的信度和效度均不理想。经改良后,美沙酮维持治疗动机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理想,保留的题项都可接受,模型拟合度良好,可行性和可接受性也较高,适合用于中国MMT人群,可以推广用于中国MMT人群的治疗动机测量。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居住情况、自评身体健康情况会引起患者美沙酮维持治疗动机不同。提示美沙酮门诊应加强对文化程度低、从事农业、居住在农村的患者的管理及美沙酮维持治疗知识普及。患者的戒毒意愿、是否出组、是否有复吸、是否有尿检阳性记录、首次喝美沙酮距今时间、美沙酮剂量、美沙酮外带情况会引起问题认知、求助意愿、外部压力和总量表分数的不同,导致治疗动机高低不同。提示对于有出组、复吸、尿检阳性问题的患者应加强管理和健康教育,可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提高这群人的治疗动机和依从性。

朱旭斌[4](2019)在《云南省某地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社会风险评估模型指标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应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调查获得接受社会风险评估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评估指标和社会风险评估情况结果,通过分析影响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社会风险评估结果的指标及其影响程度,评价风险评估模型效能,从政策、经济、社会等方面和公安、卫生、社区多角度对云南省某地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社会风险评估模型指标开展定量和定性探讨研究,并为进一步完善经验评估模型指标的应用性提出基于证据的参考建议和措施。[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确定本次研究的主要方法,通过专家咨询法选定研究调查现场和调查对象定义。采用现场问卷调查和数据库信息二次调查的方法,分别于2018年3月,2018年8月和2019年1月,分三次累计收集354名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数据。运用单因素分析法、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和Logist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对三次数据的评价指标和评估结果进行定量分析;以2019年1月数据建立判别方程,对前两次调查数据进行判别分析;以美沙酮外带标准作为主要参考,分别对三次调查数据进行筛检评价。主要针对公安、卫生、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进行定性访谈调查。[结果]1.本次研究累计调查获得数据354人,其中男性310人,女性43人,男女性别比7.21:1;年龄以35-45岁人群为主(70.3%);三次调查中,美沙酮外带率分别为15.8/100,15.9/100人和13.6/100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中过往具有不良记录的分别占5.6%,5.6%和6.5%。最终评估结果中低风险148人(41.9%)、中风险86人(24.4%)、高风险119人(33.7%)。2.三次调查的单因素分析结果相同,最终人员状态(χ2=43.538,P<0.001)、是否服药(χ2=26.801,P<0.001)、美沙酮入组年限(χ2=132.736,P<0.001)、是否外带(χ2=71.585,P<0.001)、是否有判刑史(χ2=6.393,P=0.041)、是否有训诫记录(χ2=5.710,P=0.016)等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次调查的多重线性回归结果不全相同,最终文化程度(B=-8.729,P=0.035)、婚姻状态(B=8.107,P=0.019)、人员状态(B=-8.025,P=0.020)、美沙酮入组时间(B=-7.514,P=0.001)、服药情况(B=-0.516,P<0.001)、判刑史(B=9.749,P=0.022)、训诫记录(B=28.719,P=0.004)7个变量进入方程,其中婚姻状态和美沙酮入组时间为逐步纳入方程变量。有序多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人员状态处于强戒(OR=3.245,P<0.001)和具有判刑史(OR=1.449,P=0.050)是被评估为中高风险的危险因素,服用美沙酮(OR=0.572,P=0.001)、美沙酮服用时间(OR=0.472,P=0.002)是被评估为低风险的保护因素。3.判别函数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2.680,P<0.001),其中低风险组和中高风险组先验概率分别等于0.419和0.581。各组数据回代判别函数后模型低风险正确判别率为62.2%,错判率37.8%;模型中高风险正确判别率为87.3%,错判率12.7%。4.以美沙酮外带标准为主要参照,美沙酮外带/低风险为阳性结局的筛检试验评价中,三次模型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AUC值分别为 95.8%、61.8%、0.788;96.9%、60.0%、0.790;97.9%、66.9%、0.824。三次判别方程的灵敏度、特异度、AUC值分别为95.8%、77.6%、0.967;97.9%、74.5%、0.862;97.9%、76.1%、0.870。5.2018 年 6 月、9 月和 2019年 1 月三次定性访谈中公安、卫生、社区部门认为模型指标改善方向是提高准确性和客观性;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认为模型指标改善方向是提高公平性和全面性。[结论]云南省某地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社会风险评估模型截止2019年1月,纳入评估人员353名,评估指标包括人员基本信息、社戒社康特征和过往不良记录三个方面13个指标。其中人员状态、服用美沙酮情况、美沙酮入组年限、是否有判刑史和是否有训诫记录5个指标评估权重应该继续保持;文化状态和婚姻状态2个指标评估权重应完善加强评估权重;弱化剩余6个指标权重。以美沙酮外带标准为主要参照,模型指标三次优化效果明显,模型指标已经初步具备准确客观全面性。判别方程可作为下一步模型指标完善优化参考方向。

盛鑫[5](2019)在《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冲动性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索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患者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冲动性等心理学因素的特征,找寻各个因素之间可能潜在的差异与规律。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在2017年9月2018年10月期间使用一般社会人口学问卷、美沙酮维持治疗药物使用情况问卷、药物不良反应事件(ADRADE)记录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冲动性量表(BIS-11)对安徽省6地市7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符合标准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在343个调查对象中男性236人(68.8%),女性107人(31.2%),年龄以3049岁为主(86.3%),平均年龄40.93岁,文化程度以中学为主(78.4%),家庭收入以小于3万元年为主(30.3%),个人收入以无收入者居多(35.3%),不同地区在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年收入等社会人口学特征构成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2)调查对象中毒品接触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25年,平均8.77年,吸毒时间以10年以内为主(75.2%),患者平均接受治疗为5.91年,药物的平均维持剂量为53.70ml,不同地区在维持治疗剂量、最大剂量等药物使用情况构成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上报不良反应共计600例次,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便秘(19.5%);(3)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和个人年收入在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应对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影响最大(B=4.434);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和个人年收入在患者的应对方式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幻想与逃避对患者的应对方式影响最大(B=-0.550);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和个人年收入在患者的冲动性水平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幻想与逃避对患者的冲动性影响最大(B=3.261);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总体社会支持和冲动性处于中等水平,其应对倾向更为积极,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能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过多的采取幻想与逃避的应对方式会导致其采取更消极的应对方式并导致其冲动性的增加。

劳欣明[6](2018)在《社会工作介入广州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康复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药物依赖对国民经济、人口素质和社会安定造成严重的危害。根据我国2017年禁毒报告,我国滥用海洛因等阿片类物质人员95.5万名。美沙酮维持治疗通过较长时期或长期服用美沙酮口服液,能治疗阿片类物质成瘾问题,以最终达到减少毒品危害和需求的目的。而单一的药物治疗模式不利于治疗者身心康复,回归社会。在强调生物-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现代医学治疗模式中,社会工作服务能为治疗者提供心理、社会支持,促进治疗者的康复。广州是国家第一批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试点地区,也是我国最早一批在禁毒领域引入社会工作综合干预服务的地区。本研究以广州地区为例,在回顾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以广州市社工驻点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综合干预服务项目为载体,以“界定问题—计划—行动—评估—反思”的行动研究步骤,贯穿到项目实务中,以此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问题与需求,检验社会工作服务在促进治疗者康复方面的实用性。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发现治疗者面临着复吸、疾病感染、自杀以及再犯罪风险,并在基本生活、就业、就医、心理情绪、家庭关系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困难,针对此,采用“生理—心理—社会”的综合服务模式进行介入。本研究以个案工作和同伴教育服务为具体介入行动,通过对个案介入、同伴教育服务、项目整体效能以及社会影响力进行评估,证实了个案介入和同伴教育服务在促进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康复上具备有效性。本研究在实务推动过程中进行总结反思,提炼了当前介入中的有效经验:(1)生理脱毒-心理康复-回归社会的综合干预有利于促进治疗者的康复;(2)戒毒辅导服务与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干预与阶段性重点跟进相结合是个案工作介入的有效方式;(3)社会工作者作为沟通者和资源链接者,能有效整合资源为治疗者解决实际问题与困难;(4)初步构建了个别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同伴教育员培养模式,顺利培养了一批同伴教育员,为同伴教育服务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目前的介入工作中也存在一定不足和困难,如对治疗者家庭问题介入广度、深度不足;项目人手吃紧,缺乏人才储备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社会工作介入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康复的建议,希望为一线社会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1)根据问题变化,调整介入方向和策略;(2)构建全方位禁毒社会工作者网络;(3)完善同伴教育服务,加深同伴教育理论和技术研究;(4)深化“生理脱毒—心理康复—回归社会”全面康复的总体服务模式;(5)培育禁毒志愿者队伍。

刘普林[7](2018)在《美沙酮维持治疗人群十年随访分析及咨询干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武汉市2006-2007年美沙酮维持治疗人群的预后及影响因素研究目的:了解湖北省武汉市首批美沙酮维持治疗人群流行病学特征,描述该人群美沙酮维持治疗现况及长期动态变化趋势,探讨分析维持治疗特征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HIV及HCV血清学阳转和治疗人群死亡情况。方法:采用纵向研究方法,整群选取武汉市2006-2007年首批开诊的16家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作为研究现场,招募2006年3月30日至2007年12月31日新入组美沙酮维持治疗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基线问卷调查和HIV及HCV检测,随访记录研究对象每天美沙酮维持治疗剂量信息、每月尿吗啡定性检测结果、退出治疗及死亡信息,每年开展一次随访调查问卷和HIV及HCV检测,随访至2015年12月31日,观察随访期间研究对象的治疗剂量、维持治疗周期、到诊率、尿吗啡检测等治疗特征变化情况以及人口学特征对维持治疗的影响;描述研究对象在研究期间的HIV及HCV阳转情况,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影响HIV/HCV阳转的关键因素;描述研究对象在研究期间的死亡情况及死亡原因、时间趋势和人群分布特点。结果:(1)研究对象基本特征本研究累计纳入研究对象3154名,入组平均年龄为37.33岁,男性占75.21%(2372/3154),平均滥用毒品年限为(10.93±4.43)年,74.28%报告近一个月有注射吸毒行为。随访期间治疗人数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年保持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变化,至随访终点时总保持率为16.42%(518/3154)。(2)研究对象维持治疗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对象普遍存在多治疗周期情形,不同治疗周期的平均治疗天数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P<0.001),人均治疗周期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P<0.001)。研究期间平均日处方剂量从的57.80mg(2006年)逐年上升至的78.37mg(2015年)(P<0.001);低剂量组占比从2006年的22.12%下降至2015年的6.76%,而中高及高剂量组占比从2006年的42.63%上升至2015年的75.40%,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人日均治疗剂量随治疗周期增加呈先降后升现象。引入治疗剂量和末次治疗剂量平均水平都随着治疗周期的增加呈现逐步上升趋势(P<0.001),且低剂量组占比均处于极低水平。到诊率随着治疗周期数增加呈不断下降趋势(P<0.001)。尿吗啡定性检测阳性率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P<0.001)。在控制其他研究因素的影响下分析研究对象随访终点时退出治疗的风险,年龄为36-45岁和46岁以上的研究对象分别是35岁以下者的1.13(95%CI:1.03-1.25)倍和1.28(95%CI:1.08-1.53)倍;居住方式为独居者和与家人同住者在随访终点时退出治疗的风险分别是与朋友同住者的1.38(95%CI:1.14-1.66)倍和1.17(95%CI:1.02-1.34)倍;与家人关系一般者和较差者分别是关系良好者的1.32(95%CI:1.11-1.57)倍和1.36(95%CI:1.16-1.58)倍;近一个月发生共针吸毒者是未发生共针吸毒者的1.17(95%CI:1.11-1.57)倍。治疗周期数越少的研究对象在随访终点时退出治疗的风险高于治疗周期数越多者;治疗剂量越高,研究对象在随访终点时退出治疗的风险越小。(3)HIV/HCV阳转及影响因素研究期间该研究人群中1人发生HIV阳转,HIV阳转率为0.08/1000人年;HCV阳转率为13.40/100人年(95%CI:11.72-15.09/100人年)。在调整了其他分析变量的影响后,近一个月注射吸毒(OR=1.74,95%CI:1.13-2.66,P=0.01)是HCV阳转的危险因素,家庭关系(OR=0.49,95%CI:0.25-0.97,P=0.04)是HCV阳转的保护因素。(4)死亡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人群累计随访观察9229.85人年,期间215名研究对象死亡,占研究对象总数的6.82%,死亡率为23.29/1000人年(95%CI:20.18-26.41),标化死亡率(SMR)为9.67,其中过量使用毒品致死(58例)为首要死因。在控制其他研究因素的影响下,年轻的研究对象死亡风险比年长者小;男性研究对象的死亡风险是女性的2.55(95%CI:1.60-4.09)倍;独居的研究对象死亡风险高;治疗周期数越少的研究对象死亡风险越高;HIV阴性者死亡风险为阳性者的0.12(95%CI:0.06-0.24)倍。结论:(1)该研究人群美沙酮维持治疗普遍呈现“治疗-脱失-再治疗-再脱失”的特点,美沙酮药物的安全使用已成为较为严重的问题,其引发的治疗风险及结局值得进一步关注与深入分析。研究对象年龄、居住方式、与家人关系、近一个月是否共针吸毒、治疗周期数、治疗剂量等因素,是研究对象在随访终点时是否保持治疗的主要影响因素。(2)本研究人群HCV阳转率较高,注射吸毒行为加大感染HCV的风险,家庭关系和睦能降低感染HCV的风险。(3)本研究人群死亡率较高,维持治疗过程中合并使用毒品行为大大增加了死亡的风险,年龄、性别、居住方式及治疗周期、HIV感染等因素是本研究人群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武汉市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咨询干预效果评价: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目的:评估降低行为风险咨询干预及教育咨询干预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干预效果,为进一步优化美沙酮维持治疗干预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根据地理位置分布及配合研究意愿选取武汉市3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作为研究现场,招募新入组美沙酮维持治疗者为研究对象,对每位研究对象开展为期40周的干预及随访研究。招募工作始于2011年9月,止于2015年11月。将研究对象随机纳入降低行为风险咨询干预(BDRC)组、教育咨询干预(EC)组或对照组(TAU),均接受标准化维持治疗服务。比较各组研究对象基本特征、成瘾相关问题、心理健康情况以及治疗维持情况和尿检阳性情况,对基线、咨询期末、随访期末重复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估咨询干预效果。结果:(1)共325名研究对象完成基线调查和随机化分组,其中BDRC组109人,EC组107人,TAU组109人。各组人口学基本特征、药物滥用及性相关行为特征,以及成瘾程度及抑郁、精神状况基线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第一阶段(咨询干预期)三组在治疗天数和治疗剂量上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尿检阳性率的改变无显着性组间差异(P>0.05),三组尿吗啡和总体尿检阳性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P<0.001)。第二阶段(随访期)三组尿吗啡、其他类毒品和总体尿检阳性率均无显着性差别(P>0.05)。(3)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第一阶段(咨询干预期)和第二阶段(随访期)数据,结果显示尿吗啡阳性率、其他类毒品尿检阳性率和总体尿检阳性率均无显着性组间效应差异(P>0.05),随访期尿吗啡阳性率高于咨询干预期(P<0.01),按不同组别分析,BDRC组和EC组不存在显着性时间效应,而TAU组随访期尿吗啡阳性率和总体尿检阳性率高于咨询干预期(P<0.01)。(4)分析基线、第一阶段(咨询干预期)和第二阶段(随访期)成瘾程度及抑郁、精神状况数据,结果显示量表各维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瘾指数量表中酒精成瘾、法律问题、精神心理健康、教育就业等维度以及简明症状量表中躯体症状、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维度,随访期分值显着高于基线和咨询干预期(P<0.05)。结论:(1)在规范化美沙酮维持治疗基础上,现有强度的不同咨询干预模式在提升维持治疗依从性、降低成瘾程度、以及改善患者精神心理状况等方面所产生的效果无显着性差别;(2)降低行为风险咨询干预模式在促进维持治疗人员接受咨询服务和减少偷吸毒品行为方面有一定优势;(3)研究对象在精神状况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未随着维持治疗时间的增加而改善,在某些方面还有加重趋势,需要引起积极关注。

普睿[8](2018)在《社会性别视角下云南某地美沙酮外带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是目前为止是对海洛因成瘾者最有效的一种替代方法。在我国,目前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已取得了极好成效,部分地区为进一步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可及性和依从性,开创了美沙酮外带服务。从社会性别视角对美沙酮外带服务进行的审视未见报道。本研究使用社会性别分析框架,审视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美沙酮认知、美沙酮治疗经历、服药依从性、尿检阳性率、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美沙酮外带服务的社会性别敏感性,为制定具有社会性别敏感性的美沙酮外带服务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辅以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的混合研究方法。以“获得美沙酮外带资格”作为衡量依从性好的指标,从社会性别视角开展相应的质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从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在治美沙酮维持治疗者中,男性361人,女性67人。抽取女性受治者14人,按婚姻状况、职业、收入等指标,纳入男性受治者14人,共28人。经知情同意后,在单独房间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进行关键人物一对一深入访谈,访谈对象同时完成自拟《美沙酮维持治疗服务问卷》。此外将红塔区CDC美沙酮门诊记录201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服药过的所有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具体人数为男性1156人,女性181人,重点关注不同性别下,使用者的人口学特征、疾病状况和外带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外带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门诊日志分析中,男性1156人,女性181人,其中男性外带73人,占男性人口的6.3%,女性外带15人,占女性人口总数的8.3%。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以性别为基础进行不同疾病患病情况的比较分析,仅有HIV阳性和性别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女性HIV阳性比男性高。已有相关研究证实,社会性别是女性HIV阳性率高的影响因素。以婚姻状况为基础进行不同疾病情况的比较分析,均为统计学意义。在婚姻状况与是否外带的比较分析中,虽无统计学意义。不论男女,已婚人群的外带比例为8.5%,比未婚(5.1%)和离异或丧偶(5.5%)的比例高。由于样本量较少,小型问卷调查的分析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仅进行描述。访谈对象中外带男性占男性总人数的64.3%,外带女性占女性总人数的50%,访谈对象中男性外带比例较高。访谈对象中共有12人无收入,占总人数的42.85%。参照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服药依从性好的男性仅有1人,女性服药依从性好有8人。访谈对象中,男性外带比例虽高于女性,但女性依从性高于男性,并无统计学意义,仅作为参考。安全性行为相关知识,主要是安全套正确使用,知晓率总体偏低,5道题目全部答对人数,男性3人,女性1人,侧面反映出目前卫生部门健康教育工作的不足。从社会性别角度来说,男性和女性不同的角色和分工,带来不同的角色行为规范,其中女性总是“乖”、“听话的”,男性是“叛逆”、“胆子大”、“交友圈广泛”的,并且男性社会地位更高,受到的同伴压力也越大。影响受治者美沙酮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主要是以下几点:经济成本、时间成本、身份认同、家庭功能、药物副作用和服务提供者。影响受治者美沙酮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经济成本、时间成本、身份认同、家庭功能、药物副作用和服务提供者。美沙酮外带服务降低了受治者的经济成本,但美沙酮的价格同时也影响着受治者的依从性。时间成本是刺激受治者选择外带的一个重要因素。身份认同影响受治者复吸和偷嘴,进而中断美沙酮治疗,从而影响依从性。家庭功能体现了社会性别角色分工,从婚姻和孩子角度来说,有孩子的人群依从性,戒断意愿比已婚没孩子、未婚人群更高,其中,承担母亲角色的女性依从性和戒断意愿最高。药物副作用影响受治者的治疗信心,访谈对象主要担心美沙酮的副作用,比如:发胖、性欲减退和带来其他疾病。服务提供者主要是卫生部门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公安部门的“蹲点抓人”。目前美沙酮维持治疗最大的困难来源是公安部门和卫生部门工作理念的冲突,公安部门经常到美沙酮门诊进行突击检查,尿检阳性者直接送强戒所,尿检阴性者因为去公安部门折腾,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工作和正常生活,最主要的是,激化公安部门和受治者之间的矛盾,增加公安部门执法难度和降低公信力。[结论]社会性别在美沙酮外带服务中,并无显着性影响,仅有倾向性影响,侧重从卫生服务角度进行总结和政策建议。美沙酮外带服务是一项新颖的服务,外带本身就是基于尿检阴性率选取的对象,也侧面反映出外带对象都是依从性较好的人群。“是否获取外带资格”成为了刺激受治者提升依从性的促进因素。在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美沙酮外带的人群中,通过定量数据分析和质性资料分析,我们发现女性外带比例更高,美沙酮外带服务也促进了女性更好的节约时间成本,照顾家庭。在基础数据分析中,已婚人群的外带比例更高,不论男性女性。在目前的美沙酮外带服务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价格的调整;潜在的美沙酮过量问题;美沙酮知识的宣传,比如副作用、美沙酮戒断;卫生部门性健康教育的不足;公安部门与卫生部门工作目标的冲突。由于美沙酮外带服务是比较新颖的服务,存在管理不足,需要改善的地方很多。具体建议如下:1、为已婚、有孩子的受治者,不论男性女性,适当放宽外带条件;2、美沙酮价格根据病人服药情况调整,比如,第二次入组,稳定服药3个月或半年后,调为5元一次;3、针对受治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美沙酮过量服用;4、加强美沙酮药品的管理,减少美沙酮转用和非法流失;5、加强卫生部门的健康教育和宣传,主要是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基本介绍、美沙酮的副作用、美沙酮戒断等。面向受治者,卫生部门内部人员,逐步扩大到更广泛的社区;6、增加安全性行为相关健康教育培训,比如安全套的正确使用课程,减少性传播疾病的发生。7、改善卫生部门人员的服务态度,卫生部门人员的观念改变尤为重要;8、促进卫生部门与公安部门的沟通合作,减少受治者和公安部门的对抗。

张宁[9](2018)在《毒品抑或药物——基于社区美沙酮门诊维持治疗行动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在西北地区城乡开办的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运行过程中表现出复杂的医治博弈情境,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美沙酮维持治疗行动在中国部分省区的现实境况。美沙酮具有毒品抑或药物的双重特性,以此所进行的维持治疗行动效果以利弊共存的方式呈现。研究发现:美沙酮维持治疗行动受所开设门诊地情境场域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随之产生的医疗技术的社会文化适应性问题值得注意:在服药人群中存在多次的自我矛盾的病痛叙述和维持治疗情境下派生出医患关系"亚类型"即"美沙酮门诊医患关系"。

熊峰[10](2017)在《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吸食人员社会融合影响因素对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吸食人员的社会融合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吸毒人员回归社会干预对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男女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强制隔离戒毒所新型毒品吸食人员197名和传统毒品吸食人员15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毒品吸食人员回归社会自评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家庭功能量表》和《社会资本量表》,分析比较新型毒品和传统毒品吸食人员社会融合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新型毒品吸食者的社会接纳得分、社会排斥得分和社会融合总得分分别为27.90±5.32、11.41±3.23、38.79±8.71,传统毒品吸食者的社会接纳得分、社会排斥得分和社会融合总得分分别为30.27±5.52、15.74±2.89、46.01±9.12,新型毒品吸食者和传统毒品吸食者的社会融合得分比较,两组的社会接纳得分、社会排斥得分和社会融合得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食毒品类型、不同年龄、复吸自评得分、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和社会总支持得分5个变量为社会排斥影响因素(p<0.05);吸食毒品类型、不同年龄、毒品危害认知、复吸自评得分、主观社会支持、身体状况、家庭功能不满意适应性和戒毒次数8个变量为社会接纳影响因素(p<0.05);不同毒品类型、毒品危害认知得分、复吸自评得分、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总社会支持得分、身体状况和家庭功能不满意适应性为社会融合总得分影响因素(p<0.05)。结论:新型毒品吸食人员的社会融合情况优于传统毒品吸食人员;影响毒品吸食人员社会融合的因素主要有有毒品吸食类型、毒品危害认知、复吸原因、身体状况、家庭功能、社会支持等因素;建议加强目标人群毒品危害教育、生理脱毒、心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家庭关怀、社会支持等微观、中观、宏观的综合干预措施,促进吸毒者尽快融入社会,以减轻吸毒引起的疾病流行和社会犯罪危害。

二、拟接受美沙酮社区治疗者药物滥用和艾滋病知识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拟接受美沙酮社区治疗者药物滥用和艾滋病知识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美沙酮维持治疗干预研究初期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与目的
        2.1 研究意义
        2.2 研究目的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内容
        3.1 评估问卷及量表
        3.2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MMT人员干预模式建立与应用
        3.3 干预方法
        3.4 干预内容
    4 统计分析
    5 质量控制
    6 理论框架
结果
    1 定量研究
        1.1 一般人口学资料
        1.2 美沙酮维持治疗一般情况
        1.3 美沙酮维持治疗动机得分
        1.4 美沙酮维持治疗依从性
        1.5 美沙酮维持治疗、HIV、HCV和梅毒相关知识知晓率
        1.6 两组尿检变化结果
        1.7 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情况
    2 定性研究
讨论
    1 美沙酮维持治疗现状
    2 美沙酮维持治疗动机
    3 美沙酮维持治疗依从性
    4 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5 微信公众平台干预效果
    6 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情况
    7 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性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美沙酮维持治疗干预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2)昆明市阿片类物质滥用人群HIV感染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2014-2019)(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来源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研究内容及具体实施步骤
    4 质量控制
    5 统计学处理
    6 技术路线
结果
    1 人群分布特征
    2 物质滥用特征
    3 HIV阳性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变化特征
    4 HIV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讨论
    1 一般情况分析
    2 物质滥用情况分析
    3 HIV感染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变化分析
    4 HIV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论
建议
研究创新性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艾滋病流行与物质滥用防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云南省某地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动机测量及量表编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美沙酮维持治疗及治疗动机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云南省某地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社会风险评估模型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目的及意义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冲动性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内容与工具
    3 资料整理与分析
    4 质量控制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6)社会工作介入广州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康复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相关研究综述
        1.3.2 美沙酮维持治疗综合干预的相关研究综述
        1.3.3 社会工作介入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康复的相关研究综述
2 研究框架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过程
    2.3 行动介入的理论与方法依据
        2.3.1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2.3.2 生态系统理论
        2.3.3 同伴教育
3 广州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需求评估和风险分析
    3.1 需求评估
        3.1.1 基本情况
        3.1.2 治疗者对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调查
    3.2 风险分析
        3.2.1 复吸风险
        3.2.2 疾病感染及传播疾病的风险
        3.2.3 自杀风险
        3.2.4 再犯罪风险
4 制定介入计划
    4.1 社会工作介入分析
    4.2 项目服务模式框架
    4.3 项目目标及设计
        4.3.1 项目目标
        4.3.2 项目设计
5 具体介入工作
    5.1 个案工作
        5.1.1 应用实例一
        5.1.2 应用实例二
    5.2 同伴教育
        5.2.1 同伴教育员的培养
        5.2.2 同伴教育员针对治疗者进行经验分享
        5.2.3 同伴教育员开展社会服务
6 社会工作介入评估
    6.1 个案介入工作评估
        6.1.1 过程评估
        6.1.2 效果评估
    6.2 同伴教育工作评估
        6.2.1 同伴教育服务计划评估
        6.2.2 同伴教育服务实施评估
        6.2.3 同伴教育服务成效评估
    6.3 整体效能
    6.4 项目影响力
7 总结反思
    7.1 现有介入的有效经验
    7.2 现有介入的不足与困难
        7.2.1 现有介入存在的不足
        7.2.2 现有介入存在的困难
    7.3 后一阶段的介入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美沙酮维持治疗人群十年随访分析及咨询干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缩写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武汉市2006-2007年美沙酮维持治疗人群的预后及影响因素研究 前言 1
    对象和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武汉市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咨询干预效果评价: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前言 1
    对象和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创新点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致谢

(8)社会性别视角下云南某地美沙酮外带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核心概念界定
    3 研究假设
    4 研究目的
    5 研究目标
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技术路线
    4 伦理学原则
结果
    1 定量资料研究结果
    2 质性资料分析结果
讨论
结论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知情同意书
    附录2:访谈提纲
    附录3:美沙酮维持治疗服务问卷
    附录4:量表具体分析方法
    附录5:美沙酮外带暂行规定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美沙酮外带服务现阶段现场照片
致谢

(9)毒品抑或药物——基于社区美沙酮门诊维持治疗行动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意识:美沙酮维持治疗及其特殊的医治情境
二、文献回顾
    (一) 病痛叙述研究
    (二) 医患关系研究
    (三) 戒毒和美沙酮维持治疗行动的社会文化视角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建构及研究准备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建构
    (三) 进入田野的过程、时间
四、城市社区中和乡土寺坊间的美沙酮维持治疗行动
    (一) 都是谁来?———服药人群素描
    (二) 何以脱失?———维持治疗效应几何
    (三) 至关重要的保持率!———数据背后的医治博弈
    (四) 无奈与不满!———复杂且特殊的医患关系
五、分析与讨论
    (一) 服药者前后自我矛盾的病痛叙述及以此展开的治疗策略
    (二) 美沙酮门诊情境下的特殊医患关系
    (三) 美沙酮维持治疗行动的社会文化适应性分析
六、结语

(10)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吸食人员社会融合影响因素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资料收集
        1.2.1 社会融合自评
        1.2.2 社会支持测定
        1.2.3 家庭功能测定
        1.2.4 社会资本测定
    1.3 资料整理分析方法
    1.4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性
    2.2 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的社会融合自评
    2.3 吸毒人员戒毒康复情况
    2.4 吸毒人员毒品危害认知
    2.5 吸毒人员毒品复吸原因自评
    2.6 吸毒人员社会支持现况
    2.7 吸毒人员家庭功能现况
    2.8 吸毒人员社会资本现况
    2.9 影响吸毒人员社会融合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戒毒者毒品危害减轻问卷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四、拟接受美沙酮社区治疗者药物滥用和艾滋病知识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美沙酮维持治疗干预研究初期结果分析[D]. 刘赫楠.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2]昆明市阿片类物质滥用人群HIV感染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2014-2019)[D]. 徐逸乐.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3]云南省某地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动机测量及量表编制[D]. 张玲.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4]云南省某地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社会风险评估模型指标研究[D]. 朱旭斌.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5]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冲动性相关因素研究[D]. 盛鑫. 皖南医学院, 2019(10)
  • [6]社会工作介入广州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康复的行动研究[D]. 劳欣明.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7]美沙酮维持治疗人群十年随访分析及咨询干预随机对照研究[D]. 刘普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8]社会性别视角下云南某地美沙酮外带服务研究[D]. 普睿. 昆明医科大学, 2018(01)
  • [9]毒品抑或药物——基于社区美沙酮门诊维持治疗行动的实证研究[J]. 张宁.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8(02)
  • [10]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吸食人员社会融合影响因素对比分析[D]. 熊峰. 武汉科技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计划接受以社区为基础的美沙酮治疗人群的药物滥用和艾滋病知识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