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州市某危楼结构分析及加固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1](2020)在《框架结构断柱顶升纠偏方案优化与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建筑在使用阶段出现了倾斜,从而影响建筑物功能的正常发挥。建筑纠偏加固技术可以快速、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恢复建筑物垂直度。本文在此背景下,通过查阅和学习相关文献,对建筑纠偏加固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做了简单地介绍;对建筑纠偏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做了详细的阐述;指出了当前纠偏加固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张家口市某发生倾斜的框架结构办公楼为研究对象,结合设计和勘察资料,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两方面分析建筑物发生倾斜的原因;系统介绍了现有纠偏加固方法及其纠倾原理,并分析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概述顶升纠偏加固技术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总结托梁抬升法纠偏加固设计思路;使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框架结构办公楼倾斜前后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结构倾斜前后柱子的轴力、剪力以框架柱节点处的弯矩值,验证建筑是否满足稳定性及整体性的要求,明确薄弱部位,为施工提供技术保障;在第四章中设计顶升托换结构并阐述托换梁的施工工艺,并通过建立倾斜框架结构办公楼顶升过程的有限单元模型,分析顶升过程中托换梁及上部结构的内力变化规律,以指导顶升纠偏方案设计和施工;在第五章中概述“断柱分级同步顶升”工作流程和顶升就位连接技术,进一步分析断柱顺序对结构的影响,提出较优的断柱方案。该框架结构办公楼成功纠偏表明,托梁抬升法辅以地基加固技术可以有效的应用到框架结构的纠偏过程中。顶升纠倾加固方法具有恢复建筑物垂直度快、安全等级高、结构附加变形小等优点,并且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本课题研究,可以为同类纠偏加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孙将来[2](2019)在《梧州城市空间形态及其演变研究(汉~民国)》文中研究说明梧州是古苍梧郡、古广信县所在地,位于西江、桂江、浔江三江交汇处,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自汉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赵光在此地建苍梧王城以来,历经一千七百多年的发展,梧州城址不但未发生过迁移,而是在原址上不断的扩大,城市功能由最初的军事城堡发展为唐宋时期古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明朝时期的两广三总府、清朝时期的对外通商口岸,民国时期的广西省府,城市功能在不断的变化,城市地位在不断的提升。作为“岭南文化古都”,梧州在西江流域的城市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关于梧州古城规划史的研究尚欠缺长时间跨度的综合研究。目前,国内外开始了新一轮的城市史研究,本文紧紧围绕这个契机,展开了自汉代开始至民国期间的梧州城市史研究,借以达到对梧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进行全面梳理的目的。历史发展到今天,由于战争、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大部分梧州古城遗迹以及历史文化建筑已经被毁,小部分城市空间格局和建筑尚且保存,成为当前梧州城市历史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关于梧州城市空间形态及其演变的研究,对丰富梧州城市历史文化、加强古建筑及古街区保护,提升城市旅游资源开发品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以梧州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功能变化基础,重点研究梧州的城市空间形态变化与城市功能的关系,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梳理了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分析了目前关于梧州城市史研究的相对空缺点,提出问题研究的解决思路。基于城市形态的多层次含义,提出论文研究框架、研究内容及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二章,梧州城市地理环境及城市选址。结合梧州地方市(县)志、各个历史时期的古城池图等历史资料,从地理环境、军事、政治、经济、交通等方面梳理了古代城市选址依据及古城发展历程,并对不同历史时期下的梧州建置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第三章,汉至宋代梧州城市空间演变。依据梧州城池的变化特征,本章选取了汉、唐、宋等三个时期为时间轴线,重点分析了梧州城池在这三个阶段的变化情况,同时还对这段历史时期内的推动梧州城市空间变化的人口、军事、政治、商业、宗教以及文化教育机构等情况进行了梳理,探索它们在城内城外的分布情况,借以剖析当时条件下梧州城市的规划。通过对城市古城墙以及各构成要素的形态复原,作者得出汉至宋代的梧州城市空间形态为团块状。第四章,明清时期梧州城市空间演变。明清时期是梧州城池变化最大的时期,这要得益于当时国内的大环境。明清时期,桥梁建造技术迅速发展,梧州城内及城外兴建的大小桥梁,为百姓的出行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此外,本章还对“三总府”进行了详细阐述,探讨了这一时期内人口、军事、政治、商业、教育等空间的布局情况。由于明清时期,梧州的城市空间仅仅都是在原先基础上对外扩展,因此其空间形态依旧为团块状。第五章,民国时期梧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民国时期,梧州的城池发展最为特殊,这一时期,当局政府不但没有扩修城墙,反而将城内的所有城墙及城门全部拆除,使得城市空间得以数以百倍的增长。由于没有了城墙的限制,梧州的城市空间已不仅仅局限于河东区,进而沿西江、桂江、浔江等河流区域向河西、河南区域扩展。此外,由于路桥技术的进步,梧州城内的道路得到了拓宽与改善,城市居民的住宅得到了质的改变。受城市对外扩张的影响,此时梧州的城市空间形态也由原先的团块状演变为组团状。第六章,城市水系与梧州城市发展关系。这是目前关于梧州城市空间演变与水系关系方面的一个空白点,本章节从梧州城市水系组成、古城城市供水及排水规划、城市交通以及城市防洪等方面进行研究,进一步发掘梧州“因水而兴、因水而废”的稀有的城市发展模式。论文研究内容的要点有:第一,时间跨度大——本文对梧州城市史的研究,时间跨度从唐朝一直延续到建国前夕。第二,水系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关系——首次全面总结了梧州城市水系的变化及其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关系。第三,全面梳理了梧州城市空间的组成元素,研究这些元素的变化对整个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此外,通过对梧州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研究,还提出了一些和目前一些学术资料不同的观点,如明清时期的梧州城市功能区域的划分及建筑物的分布等。
区文谦[3](2018)在《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及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珠江三角洲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存在大量的传统村镇历史文化遗产,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亟需更科学、系统的保护更新。沙湾古镇作为典型的岭南历史文化村镇,经历了十几年的保护更新,是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城镇变迁的“活化石”。本文将沙湾古镇作为研究客体,从理论溯源、经验总结及策略推演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得出此类不完整风貌传统村镇保护更新的方法与策略。本文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是理论溯源,通过研究传统村镇保护更新的相关理论和价值体系,梳理保护价值理论的演进历程。其次,用以上理论体系对沙湾古镇的保护更新成果进行验证,通过对沙湾的保护规划、实施过程、后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总结,指出以往不足主要源自缺乏对其整体环境及原真性的深入调查,最终导致风貌保护和社区发展不平衡,有失文化公正与社会公平。因此,古镇的保护更新不仅是技术与专业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最后,在前文经验总结基础上,针对沙湾古镇的原真性调查和持续发展问题展开研究,并总结出两个层面的策略,分别为保护规划层面的分层级网络化规划策略和社区营造管理层面的社区发展策略。在保护规划层面上,由于传统村镇物质环境的保护与人文环境、社会空间关系紧密,故理清传统村镇文化遗产的层级特性和社会--空间的生产、发展、演变历程不仅有助搭建文化遗产网络体系,同时也将夯实原真性调研和保护规划方案编制的基础。基于此,本文提出分层及网络化规划策略,其有利于统筹文化遗产的信息层,梳理文化遗产的主客关系,认知村落空间的总体格局。运用定位分层和管理分层的手段亦可进一步建构保护对象网络体系,可更全面地完成对网络化、时空混合型传统村镇保护规划方案的编制。在社区营造管理层面上,引入社会学上的社区发展理念,提出了“社区发展引入风貌保护规划”的新模式——即在角色与观念转变背景下,将社区发展理念引入传统村镇保护更新,并从社会方式、社会资本两方面对此模式在沙湾古镇开展实证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引入社会学分析方法、社区发展规划技术,提高保护规划及更新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度及主体多元化。传统村镇风貌的保护更新,唯有真正贯彻传统村镇风貌和保护过程的“整体性”、“原真性”原则,注重社区的和谐与活力提升,兼顾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才能使传统村镇得以永葆生机。
肖玲玲[4](2017)在《商住背景下广东骑楼历史街区空间特征及活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骑楼作为广东地区近百年来广泛分布的商住两用型地域建筑,曾是城市商业经济中心最具建筑特色、最富社会活力、最契合岭南气候特征的组成部分,见证着广东地区繁荣发展的历史。但随着城市商业经济中心的转移,骑楼街区逐步转变为现代城市中的城中城或传统历史街区。街区内基础设施的陈旧、建筑的维护修缮措施不当、当地本土居民的外迁、城市商业模式的转换等均是骑楼街区丧失活力的主要因素。在当今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保留骑楼下的社会生活情怀、活化街区商业空间成为当今骑楼街区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骑楼街区商住合一的文化视角,以骑楼街区活力主体(即建筑环境空间与空间使用者)为切入点,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实地观测法相结合的方式从街区物理环境空间及街区社会生活两个方面分析影响街区活力的因素。街区环境空间可分为建筑物理结构及街道空间,通过对广东不同地区骑楼建筑的平面结构、立面结构、建筑装饰风格、建筑本身质量、街区空间序列、街区空间形态(界面连续性、街道空间尺度)及街区肌理布局的分析,得出导致不同骑楼街区活力差异的建筑空间及街道环境因素。文章以广东不同文化地理背景、不同街区建设背景、不同街区社会活力为指标,选取政府主导下建设的广州上下九骑楼街区、宗族主导下建设的开平赤坎骑楼街区及政府与民众主导下建设的汕头小公园骑楼街区着重分析街区社会生活(商业活动、居住活动、文化活动),从街区层面上对比同一街区内不同道路的社会活力现状;从时间层面上对比同一街区今昔社会活动的活力差异;从空间层面上对比不同街区社会生活的活力现状,通过三个层面的活力对比归纳影响空间使用者社会活动活跃性的因素。建立影响骑楼历史街区空间活力要素的框架,分析现有骑楼历史街区的更新模式、主导力量及其更新保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街区活化更新的原则。根据实地调研与文献分析得知,广东骑楼历史街区现有的发展模式主要分为商业街、旅游区、居住区及混合开发四种,保育模式包括政府主导型、地产商主导型及公众主导型。骑楼街区更新活化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护街区空间肌理原则;(2)保持建筑原真性原则;(3)保留街区活力空间原则;(4)保护传统文化原则;(5)街区商住并行原则。结合东莞莞城大西路——中兴路骑楼历史文化街区的实际案例,分析街区的活力现状及现存问题,从街区物质层面及社会生活层面提出活化莞城骑楼街区的策略。基于物质层面的策略包括建筑界面的统一、建筑高度的控制、建筑立面的修复、环境设施优化、节点小品的植入、车行道路再规划等,基于社会生活层面的策略包括商业业态的调整、活力空间的保留与引入、居住人口的引入及交往活动的挖掘等。骑楼街区活力复兴的研究有利于城市文化的保护和特色塑造,有利于街区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与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街区活力的可持续性,使街区呈现出积极形象,以期为广东地区骑楼建筑的保护更新及骑楼街区的活化再利用提供前瞻性借鉴及指引。
梁妍妍[5](2016)在《地下结构的抗浮研究与优化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日渐增多,基础埋置深度不断增大,地下水对地下结构的影响使得抗浮问题越来越突出和受到重视。当结构自重及上部荷载总重量小于地下水浮力时,地下工程或裙楼结构往往处于补偿或超补偿状态,在浮力持续作用下地下结构可能发生破坏。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抗浮的具体规范,设计人员参照不同规范计算出的参数值也将不同,本文对地下结构的抗浮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对比分析国内不同规范里对抗浮设防水位和抗浮验算的规定,总结出目前规范对抗浮设防水位的一般规定。概述了地下水的赋存状态、渗流、地下侧壁摩阻力、抗浮设防水位对浮力计算和折减的影响。2、根据抗浮机理,将抗浮措施分为主动和被动两大类型。介绍了各类抗浮措施的特点,根据场地含水情况和对以往工程案例分析,将常见的地下工程划分可能上浮和不会上浮两种类型。3、介绍了不同地区的3个地下结构上浮破坏案例,从设计角度和施工角度分析抗浮失效原理,总结出容易发生上浮的工程特点及相应对策。4、结合实际工程的抗浮设计,依据含水情况对场地进行划分,对原始设计方案优化。运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影响底板抗浮效果的各因素分析,得出不同参数变化对底板内力和挠度的影响趋势,为今后设计提供参考。
谢丽[6](2016)在《考虑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均匀沉降对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隔震技术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抗震手段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历次大震中,隔震结构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以及减震效果,减小了发生灾害地区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亟待解决:就我国分布的大量湿陷性黄土而言,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会引起基础隔震结构变形过大、开裂、倾斜甚至倒塌,这些问题是土木工程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关键成因,对隔震层及上部结构的影响,以及提出对隔震支座应及时维修更换,这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对于框架结构沉降限值的要求,指定了多种沉降区域及沉降量,并通过施加位移荷载将沉降加于结构基础之上。本文对发生沉降以后的基础隔震结构采用非线性动力分析进行计算,主要内容如下:(1)简述了本课题的提出、研究现状及意义,并介绍了国内外隔震结构的研究现状以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对结构影响的现状。(2)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隔震支座沉降的问题,采用快速非线性分析方法,模拟计算在恒载作用下隔震支座沉降对隔震结构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支座沉降会对支座及结构造成损伤,并对附近区域的支座应力和梁柱内力有较大的影响。(3)针对发生沉降以后的基础隔震结构,采用动力弹塑性分析。重点考虑了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黄土地基沉降区域不同以及沉降量不同的情况下对基础隔震结构支座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计算,发现沉降的发生会使支座提前发生变形及应力超限,甚至造成支座失效退出工作,并发现沉降量的增加将对支座的影响明显增大。(4)对于发生沉降以后的基础隔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对上部结构的响应也应予以重视。采用动力弹塑性分析计算,发现地基沉降的发生会使上部结构提前进入弹塑性阶段,使上部结构已满足的抗震措施降低,并发现其扭转比及结构顶层位移时程曲线会随着沉降量的增加而增大,还与发生沉降的区域有相当大的关系。
汪建[7](2014)在《实测缺陷对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架结构承载力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钢管脚手架满堂支撑和模板支撑以其装拆方便、通用性强、承载力大、整体刚度好等优点使得它们在建筑业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也是国家大力推广的脚手架技术。其中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结构已成为目前我国使用量最多,运用最广的一种脚手架,占脚手架使用总量的65%以上。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发生了很多关于脚手架支撑的重大及特大安全事故,其事故的高发频率占据建筑事故25%左右,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严重威胁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安全生产。造成事故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施工管理上的不规范,也有结构设计上的不科学,还有脚手架质量本身存在的缺陷及施工现场人为操作因素等。根据某省建筑施工市场统计出各级资质建筑企业的分布比例,然后按照同比例原则选择某市18个在建施工现场的施工钢管脚手架进行实测几何缺陷(脚手架钢管壁厚、钢管外径、立杆初始弯曲),得到1120个初始缺陷样本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概率理论的分析方法,借助DPS数据处理系统去除异常数据,建立脚手架杆件的壁厚、外径和弯曲的缺陷随机分布和参数统计数据库。运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针对钢管满堂支撑架基于实测缺陷、规范所给的缺陷限值以及理想状态下,运用一致缺陷模态和随机模态法,探讨和分析在不同工况、不同扣件扭紧力矩下的结构极限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缺陷对承载力的影响不能忽略的。
孙博[8](2014)在《海珠桥大修施工的受力特性仿真分析与监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钢桁架桥是各种桥梁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有诸多优点,跨越能力强,便于运输,且适合工业化制造。但旧钢桥的维修加固工作也不容忽视。损伤裂纹、锈蚀等病害都严重影响着旧钢桥的承载力和使用寿命。本文以广州市简支钢桁架桥——海珠桥的大修施工为背景,介绍了钢桁架桥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监控的内容,对边跨钢桁架和中跨提升吊架大修施工的受力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将实测值和分析值进行了对比。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介绍了选题背景和海珠桥的概况。概括了钢桥的病害情况以及相应的维修加固措施。2、论述了钢桁架桥的力学构造及受力特性的分析方法。叙述了钢桁架桥的组成,主桁架的图式选择及其主要尺寸三个方面对受力特性的影响;总结了钢桁架桥力学特性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桥梁的受力仿真技术及本文所采用的分析方法。3、总结了海珠桥的大修施工技术。首先就钢桁架桥的几种施工方法进行了论述;接着针对海珠桥的边跨和中跨结构,详细阐述了各自的大修过程,并结合资料对施工过程中的要点进行了总结。4、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2010建立了边跨钢桁架和中跨提升吊架的模型,划分了大修施工工况,分析了各工况下构件的力学特性,并进行了强度校核。确定了需监测杆件的位置,为接下来的施工监控提供了参考和支持。5、首先对施工监控进行了概述,接着叙述了海珠桥的监控仪器的选择,应力监测方法。最后对比分析了大修施工阶段的应力实测值和分析值,两者吻合良好;同时应力曲线较平稳,说明大修施工方法的运用合理,施工过程安全;横桥向受力良好,无突变。
罗婧[9](2013)在《“异构”设计方式在历史建筑更新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旧建筑以其独特的文化、历史故事和艺术价值赢得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旧建筑改造更新再利用的思想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拓展,人们对于旧建筑的深度和广度上,包括改造意识、改造观念和手段也都有了很多全新的尝试和提升。本文将化学领域的“异构”概念挪用到历史建筑改造更新领域,通过他们的相同之处,诠释“异构”在历史建筑改造更新中的积极意义。同时针对国内外优秀的异构改造的案例进行深入细致的解析,突出异构设计手法产生的差异美。异构设计方式强调体现不同结构样式的构成元素组合或是同种构成元素通过现代的构成方式组合成与既有历史建筑不同结构样式的整体,通过新建和既有两种不同结构样式的对比冲突,形成视觉矛盾和冲击,彰显时代特色的同时,衬托既有建筑独特的历史价值。本文通过对异构设计方式进行分类阐述解读,总结其使用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归纳国内外优秀相关案例改造的使用方式手法,具体通过外部形态、内部空间以及材质色彩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异构改造手法。另外异构虽然强调相差异并置,但是在历史环境的大环境下,仍然需要考虑和周边环境以及既有部分的关系,在总结完差异并置手法之后,归纳得出整合统一的改造手法。本文对每一种改造手法的使用范围及其改造的利弊进行分析归纳,以求为改造更新行业滞后现状的我们找到一些指引和参照。
周洋[10](2013)在《某危桥维修工程中拆卸施工监控及数值分析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我国桥梁建设事业取得了迅速发展,桥梁建造水平显着提升。但是桥梁在使用一定年限后,由于施工质量和桥梁设计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桥梁的检测和加固成为必要。为了确保桥梁结构的安全,提高施工质量,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对桥梁进行监测与控制。本文以某下承式简支钢桁梁危桥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问题提出的背景,钢桥的发展状况、钢桥的主要特点及发展前景、桥梁施工监控的重要性、桥梁施工控制的内容和方法,分析了影响桥梁施工监控的因素。详细介绍了本次危桥拆卸的施工步骤和方法。利用MIDAS Civil软件对该桥梁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拟,建立了全桥整体模型,得到了桥梁初始受力状态;对桥梁中跨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建立了贝雷梁吊架模型,模拟分析了中跨下放过程中各相应结构的受力状态,论证了中跨下放结构的安全性,为施工监控提供了监测位置;模拟了边跨顶推施工的全过程,重点分析了体系转换时桁架杆件的受力状态,为施工监控提供了监测位置。为了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对轴力最大的受压杆进行了手算校核,验证了结构的稳定性。根据施工监测的实际测得的数据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拟计算的合理性与准确性,说明该桥的施工方法安全可靠。该钢桁梁危桥拆卸施工工艺独特,其施工工艺、大量的数据资料以及模拟成果,可以为相同类型的桥梁施工监控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二、广州市某危楼结构分析及加固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市某危楼结构分析及加固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框架结构断柱顶升纠偏方案优化与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
1.1.2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2 建筑纠偏加固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纠偏加固技术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拟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建筑顶升纠偏技术 |
2.1 工程背景 |
2.1.1 工程概况 |
2.1.2 工程地质条件 |
2.1.3 建筑倾斜原因 |
2.2 纠偏常用方法 |
2.2.1 纠偏常用方法概述 |
2.2.2 顶升纠偏加固技术特点 |
2.3 顶升纠偏加固设计思路 |
2.3.1 建筑止倾加固 |
2.3.2 顶升纠偏方案设计 |
2.3.3 纠偏方案实施 |
2.3.4 后期修复与加固 |
2.3.5 纠偏工程监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均匀沉降对框架结构影响 |
3.1 SAP2000的模型建立 |
3.1.1 SAP2000简介 |
3.1.2 SAP2000分析的主要流程 |
3.1.3 模型建立 |
3.1.4 边界条件及基本假设 |
3.1.5 单元选取及荷载布置 |
3.2 不均匀沉降对结构内力影响 |
3.2.1 有限元模型承载力计算理论 |
3.2.2 原结构有限元模型计算及分析 |
3.2.3 不均匀沉降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托换结构设计及顶升过程变形模拟 |
4.1 托换结构概述 |
4.2 托换结构设计 |
4.3 托换梁施工工艺 |
4.4 顶升过程模拟 |
4.4.1 顶升模型建立 |
4.4.2 基本假设 |
4.4.3 模型边界及荷载 |
4.4.4 顶升模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断柱顺序对结构受力影响 |
5.1 “断柱分级同步顶升”工作流程 |
5.2 顶升就位连接 |
5.3 断柱顺序优化 |
5.3.1 基本假设 |
5.3.2 模型边界及荷载 |
5.3.3 断柱顺序对结构变形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梧州城市空间形态及其演变研究(汉~民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内城市史学研究现状 |
1.3.2 国外城市史学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对梧州城市史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范围界定 |
1.5.1 时间范围 |
1.5.2 空间范围 |
第二章 梧州地理环境及城市选址 |
2.1 梧州城市地理环境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人文地理条件 |
2.2 梧州城市选址及城市建置沿革 |
2.2.1 选址依据 |
2.2.2 建置沿革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至宋代梧州城市空间演变 |
3.1 汉至唐代梧州的城池变化 |
3.1.1 汉代“苍梧王城”——梧州历代城池的基础 |
3.1.2 唐代“梧州城”——开始设置4门 |
3.1.3 宋代“苍梧县城”——使用砖石作墙体材料 |
3.1.4 汉至宋代梧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
3.2 汉至宋代梧州城衙署位置考证 |
3.3 汉至宋代梧州城市空间组成 |
3.3.1 人口与城市空间发展 |
3.3.2 梧州的军事空间 |
3.3.3 梧州的居住及商业空间 |
3.3.4 梧州的宗教空间 |
3.3.5 梧州的文化教育空间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清时期梧州城市空间演变 |
4.1 明清时期梧州的城池变化 |
4.1.1 明代梧州城——首开5个城门 |
4.1.2 清代梧州城——史上规模最为宏伟 |
4.1.3 明清时期梧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
4.2 明清时期梧州城市空间组成 |
4.2.1 人口与城市空间发展 |
4.2.2 桥梁与梧州的城市空间形态 |
4.2.3 梧州军事及仓储空间 |
4.2.4 梧州的政治空间 |
4.2.5 梧州的商业及居住空间 |
4.2.6 梧州的宗教祭祀空间 |
4.2.7 梧州的教育空间及文化空间 |
4.2.8 书院 |
4.2.9 剧院及图书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国时期梧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
5.1 拆城外拓 |
5.1.1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 |
5.1.2 拆墙筑路阶段 |
5.1.3 规划和建设阶段 |
5.2 梧州城市空间组成元素 |
5.2.1 城市道路 |
5.2.2 文化教育 |
5.2.3 沿江林立的码头 |
5.2.4 古建筑空间布局 |
5.3 民国时期梧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水系与梧州城市发展 |
6.1 城市水系与梧州城市选址 |
6.2 城市水系与梧州城市交通 |
6.2.1 非水不至的水陆交通特点 |
6.2.2 水路交通变迁 |
6.3 城市水系与梧州城市水利 |
6.3.1 古代梧州城市给水系统组成 |
6.3.2 古代梧州城市排水系统 |
6.3.3 城市防洪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及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既有研究概况 |
1.3.1 沙湾古镇的相关研究 |
1.3.2 国外传统村镇保护的研究现状 |
1.3.3 国内传统村镇保护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基础 |
1.4.4 研究视角 |
1.4.5 研究方法 |
1.4.6 研究框架 |
1.5 主要创新点 |
(1)系统总结沙湾古镇保护和更新历程经验及提出后续改进策略 |
(2)分层及网络化规划策略逐步实现沙湾古镇历史风貌完整 |
(3)沙湾古镇保护更新规划应与社区发展相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传统村镇保护相关理论的研究 |
2.1 历史保护价值理论及思想演进 |
2.1.1 遗产价值的构成分类 |
2.1.2 遗产价值观体系建立 |
2.1.3 遗产价值体系的研究 |
2.1.4 保护价值的思想演进 |
2.2 传统村镇保护原则与方法 |
2.2.1 保护原则 |
2.2.2 保护方法 |
2.3 历史保护管理体系与社会组织 |
2.3.1 资金管理体系 |
2.3.2 保护管理体系 |
2.3.3 教育科研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沙湾古镇的建筑文化生态保护价值 |
3.1 沙湾古镇的历史传统人文特色 |
3.1.1 耕读文化—耕读传家诗书世泽 |
3.1.2 名门望族—宗族管理烟火相传 |
3.1.3 和谐人居—青萝八景古韵流风 |
3.1.4 传统工艺—三雕一塑薪火相传 |
3.1.5 传统美食—珍馐百味香飘百里 |
3.1.6 传统风俗—色飘狮舞粤韵回响 |
3.2 沙湾古镇的外部环境风貌特色 |
3.2.1 地形—西高东低左山右田 |
3.2.2 地貌—退海成田山冈群立 |
3.2.3 山脉—峰峦叠嶂萝巅旭日 |
3.2.4 河川—河涌绕镇二八分地 |
3.3 沙湾古镇的格局风貌与文化脉系 |
3.3.1 坊里制度—一居三坊及十三里 |
3.3.2 农商富户—三街六市商贾云集 |
3.3.3 同乡共里—梳式布局五族分治 |
3.3.4 水乡文化—六脉连海岭南水乡 |
3.3.5 防御体系—环乡堡墙筑碉驾炮 |
3.4 沙湾古镇的建筑风貌与思想源流 |
3.4.1 多元开放—居住建筑 |
3.4.2 祖神同祭—宗祠神庙 |
3.4.3 谨学享乐—书院戏台 |
3.4.4 等次颂礼—坊门牌坊 |
3.4.5 其他构筑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规划实施过程回溯与策略提出 |
4.1 沙湾古镇的保护规划与实施总体历程 |
4.2 沙湾古镇整体保护规划实施过程 |
4.2.1 古镇风貌要素整体记录与设计导则 |
4.2.2 基于原真环境的整体保护 |
4.2.3 基于空间格局的整体保护 |
4.2.4 基于原真生活的整体保护 |
4.2.5 基于旅游系统的整体保护 |
4.3 沙湾古镇风貌保护实施中的困境 |
4.3.1 规划重编制轻落实 |
4.3.2 制度不健全缺资金 |
4.3.3 实施区域覆盖面窄 |
4.3.4 公众参与不足 |
4.3.5 利益诉求多样 |
4.3.6 实施周期较短,难以精细 |
4.3.7 原真人文环境,挖掘不足 |
4.3.8 重局部功效,轻长远规划 |
4.3.9 实施团队混杂,技艺参差 |
4.4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策略 |
4.4.1 制度层面策略 |
4.4.2 理念层面策略 |
4.4.3 技术层面策略 |
4.5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后的存留问题 |
4.5.1 边缘区域的集体自发更新与风貌协调的矛盾 |
4.5.2 局部物质空间衰退与社会空间需求多样的矛盾 |
4.5.3 社会网络的动变与文化景观的综合协调问题 |
4.5.4 保护更新实践与运营过程中居民的反抗情绪 |
4.5.5 地方部门的保护更新困境:资金的平衡之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层及网络化规划与沙湾古镇保护更新 |
5.1 分层与网络化规划理论的阐述 |
5.1.1 分层规划的理论阐述 |
5.1.2 网络化规划理论阐述 |
5.2 分层与网络化理念的适用性 |
5.2.1 沙湾古镇社会空间结构 |
5.2.2 沙湾古镇历史文化资源 |
5.3 分层规划保护历史信息的操作方法 |
5.3.1 定位分层 |
5.3.2 保护分层 |
5.4 网络化规划补充古镇规划的编制 |
5.4.1 保护规划需关注“社会文化空间”网络的保护 |
5.4.2 保护规划需重视物质空间网络系统的保护 |
5.5 分层规划与网络化规划的意义 |
5.5.1 分层对于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的意义 |
5.5.2 网络化规划对于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的意义 |
5.6 建构网络体系助力沙湾古镇保护更新 |
5.6.1 区域分层规划—多核共存 |
5.6.2 历史空间廊道—串联整合 |
5.6.3 多核区域并联—共谋发展 |
5.6.4 古街巷系统化—疏通脉络 |
5.6.5 引导空间渗透—织补节点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结合社区发展 |
6.1 社区发展理念基本内涵及应用 |
6.1.1 社区发展理念内涵及外延 |
6.1.2 历史风貌保护向社会发展的思想演进 |
6.2 社区发展之于完整风貌保护的经验借鉴 |
6.2.1 欧洲的社区发展与街区保护经验 |
6.2.2 日本的社区营造与街区保护经验 |
6.2.3 台湾的社区发展与街区保护经验 |
6.2.4 国内的社区发展与街区保护经验 |
6.3 社区发展规划与风貌保护更新规划的研究 |
6.3.1 社区发展规划与保护更新规划的比较探究 |
6.3.2 社区发展对于传统村镇保护发展的意义 |
6.3.3 保护更新规划引入社区发展的具体路径 |
6.4 沙湾古镇风貌保护结合社区发展的可行性探索 |
6.4.1 人文、社会与经济基础 |
6.4.2 社会方式—公共参与齐协力 |
6.4.3 社会资本—经济转型谋发展 |
6.4.4 制定目标—协同社区共发展 |
6.5 沙湾古镇风貌保护更新中引入社会发展理念的实践意义 |
6.5.1 兼顾社会公平,尊重本土居民 |
6.5.2 利于共筑“环境美好、和谐沙湾” |
6.5.3 调整“重物轻人”的保护更新规划 |
6.5.4 促进沙湾古镇公民社会的发展 |
6.5.5 促进沙湾古镇经济增长、培育传统文化,提升古镇活力 |
本章小结 |
结论 |
1.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2.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文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商住背景下广东骑楼历史街区空间特征及活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获取素材的方法 |
1.3.2 整理及分析素材的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相关概念研究 |
1.4.1 骑楼 |
1.4.2 历史街区 |
1.4.3 活力 |
1.4.4 历史街区活化的理论基础 |
1.5 国内外有关骑楼的研究 |
1.5.1 国外有关廊式建筑的研究 |
1.5.2 国内有关骑楼的研究 |
2 广东地区骑楼建筑的物理空间特性 |
2.1 广东地区的建筑气候特征 |
2.1.1 广东地区的地理气候特征 |
2.1.2 骑楼建筑的气候适宜性分析 |
2.2 骑楼建筑的分布 |
2.2.1 各地骑楼建筑的分布 |
2.2.2 与近代商业发展的关系 |
2.2.3 与城市水系发展的关系 |
2.3 骑楼街道的空间形态特征 |
2.3.1 骑楼街道的空间布局 |
2.3.2 骑楼街道的空间界面 |
2.3.3 骑楼街道的空间尺度 |
2.4 骑楼建筑的结构特征 |
2.4.1 骑楼建筑的平面结构分析 |
2.4.2 骑楼建筑的立面结构分析 |
3 典型骑楼街区的社会生活研究 |
3.1 政府主导下建设的广州西关上下九骑楼街区 |
3.1.1 历史沿革与区位 |
3.1.2 街区现状人口构成 |
3.1.3 街区商业模式的转变 |
3.1.4 廊道生活空间的消逝 |
3.1.5 民俗文化的传承 |
3.1.6 街巷环境质量的改善 |
3.2 宗族主导下建设的开平赤坎镇骑楼街区 |
3.2.1 历史沿革与区位 |
3.2.2 街区现状人口构成 |
3.2.3 街区业态功能的缺失 |
3.2.4 街区居住空间的扩张 |
3.2.5 民俗文化的挖掘 |
3.2.6 街巷环境质量现状 |
3.3 政府与民众双重主导下建设的汕头小公园骑楼街区 |
3.3.1 历史沿革与区位 |
3.3.2 街区现状人口构成 |
3.3.3 街区商业模式的转变 |
3.3.4 街区生活方式的保留 |
3.3.5 民俗文化的遗失 |
3.3.6 建筑与街巷环境的维护 |
3.4 三地骑楼街区的社会生活对比分析 |
3.4.1 街区内部活力对比 |
3.4.2 街区今昔活力对比 |
3.4.3 地域层面街区活力对比 |
4 骑楼历史街区活力影响要素及活化原则 |
4.1 影响街区空间活力的要素 |
4.1.1 物理空间要素 |
4.1.2 社会活动要素 |
4.2 骑楼街区活化更新模式 |
4.2.1 政府主导的商业街活化模式 |
4.2.2 地产商主导的旅游区活化模式 |
4.2.3 公众主导的居住区活化模式 |
4.2.4 混合开发模式 |
4.3 骑楼街区活力复兴原则 |
4.3.1 保持建筑原真性的原则 |
4.3.2 保留活力空间的原则 |
4.3.3 保护传统文化的原则 |
4.3.4 街区商居并行原则 |
5 莞城骑楼街区活力现状及复兴策略 |
5.1 莞城骑楼街区基本概况 |
5.1.1 莞城历史沿革 |
5.1.2 东莞文化名城建设背景 |
5.1.3 街区范围及用地性质 |
5.2 街区印象问卷分析 |
5.3 莞城骑楼街区空间环境现状 |
5.3.1 建筑质量及使用情况 |
5.3.2 街道空间环境 |
5.4 街区社会生活现状 |
5.4.1 街区商业现状分析 |
5.4.2 街区居住现状分析 |
5.4.3 街区文化活动分析 |
5.5 莞城骑楼街区层面复兴策略 |
5.5.1 基于物质层面的复兴策略 |
5.5.2 基于社会生活层面的复兴策略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骑楼街区空间特征 |
6.1.2 骑楼街区活化策略 |
6.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地下结构的抗浮研究与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抗浮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规范对抗浮的规定 |
1.2.2 抗浮设防水位及浮力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地下结构抗浮设计理论研究 |
2.1 地下水类型和特点 |
2.1.1 地下水类型 |
2.1.2 地下水特点及对工程建设影响 |
2.2 渗流分析 |
2.2.1 渗流基本概念 |
2.2.2 渗流定律 |
2.2.3 渗流能量损失 |
2.2.4 基坑抗渗流稳定性验算 |
2.3 地下水浮力的计算及折减 |
2.3.1 抗浮设防水位的确定 |
2.3.2 水浮力的折减 |
2.3.3 地下结构侧壁摩阻力 |
2.3.4 地下水浮力的计算 |
2.3.5 降低水浮力措施 |
2.4 抗浮稳定性验算 |
2.4.1 整体抗浮验算 |
2.4.2 局部抗浮验算 |
2.5 地下水对高层基础底板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下结构抗浮措施 |
3.1 主、被动抗浮措施划分 |
3.1.1 结构配重 |
3.1.2 抗浮桩 |
3.1.3 抗浮锚杆 |
3.1.4 围护结构抗浮 |
3.1.5 泄水减压抗浮 |
3.2 抗浮类型划分 |
3.3 加固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浮工程案例分析 |
4.1 安徽某工程局部上浮分析 |
4.1.1 工程概况 |
4.1.2 上浮情况及事故原因分析 |
4.1.3 上浮事故处理 |
4.2 中山某工程局部整体上浮分析 |
4.2.1 工程概况 |
4.2.2 上浮情况及事故原因分析 |
4.2.3 上浮事故处理 |
4.3 佛山某工程局部整体上浮分析 |
4.3.1 工程概况 |
4.3.2 上浮情况及事故原因分析 |
4.3.3 抗浮计算 |
4.3.4 加固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某工程抗浮优化设计 |
5.1 工程地质条件 |
5.1.1 地形地貌 |
5.1.2 地层分布及岩土层特性 |
5.1.3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埋藏特点 |
5.2 原抗浮设计方案 |
5.2.1 浮力计算 |
5.2.2 抗浮桩设计 |
5.2.3 抗浮锚杆设计 |
5.3 抗浮设计优化 |
5.3.1 优化思路 |
5.3.2 场地抗浮类型划分 |
5.3.3 对原设计的调整 |
5.3.4 抗浮验算及优化分析 |
5.4 优化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底板上浮影响因素有限元分析 |
6.1 锚杆与底板共同作用有限元分析 |
6.2 计算模型及参数选取 |
6.3 锚杆不同布置方式下底板抗浮分析 |
6.3.1 锚杆布置方案 |
6.3.2 不同布置方式下底板弯矩云图 |
6.3.3 不同布置方式下底板挠度云图 |
6.4 锚杆刚度对底板抗浮影响 |
6.4.1 锚杆刚度对底板弯矩影响 |
6.4.2 锚杆刚度对底板挠度影响 |
6.5 底板厚度对地下结构底板弯矩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考虑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均匀沉降对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隔震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框架结构影响的现状 |
1.4 地基不均匀沉降对隔震结构影响的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础隔震结构不均匀降沉的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湿陷性黄土的沉降机理 |
2.2.1 造成沉降的原因 |
2.2.2 沉降引起的危害 |
2.3 本文选择的地基沉降的变形特征 |
2.4 非线性动力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础隔震结构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静力分析 |
3.1 引言 |
3.2 快速非线性分析 |
3.3 模型建立及分析计算 |
3.3.1 建筑隔震支座的恢复力模型 |
3.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3 结构发生沉降工况的施加 |
3.4 静力计算结果分析 |
3.4.1 静力计算支座结果分析 |
3.4.2 静力计算梁、柱内力变化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基不均匀沉降对隔震支座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基础隔震结构失效模式 |
4.3 地震动记录的选取 |
4.4 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 |
4.5 隔震支座的变形响应 |
4.6 隔震支座的应力 |
4.7 支座耗能对比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基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结构层间位移角对比 |
5.3 基础沉降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5.4 不均匀沉降对结构扭转变形的影响分析 |
5.5 不均匀沉降下隔震结构的响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实测缺陷对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架结构承载力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脚手架结构的发展史及其工作特点 |
1.3 工程常用脚手架体系 |
1.4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体系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方法及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关于实测脚手架缺陷数据的统计分析 |
2.1 缺陷的定义和出现的原因 |
2.2 实测数据介绍及其相关 |
2.2.1 脚手架工程实测数据概况 |
2.2.2 建筑施工企业的分类与选取 |
2.2.3 脚手架实测缺陷样本的采集与统计 |
2.3 测量方案的选择及具体实测方法 |
2.3.1 测量方法的选择 |
2.3.2 钢管脚手架壁厚和外径的测量 |
2.3.3 钢管脚手架立杆初弯曲的测量 |
2.4 对实测数据的处理 |
2.4.1 概述 |
2.4.2 对钢管脚手架工程实测数据的检验 |
2.4.3 借助 DPS 平台运用拉依达准则对异常数据的剔除 |
2.4.4 实测数据关于皮尔逊 x2拟合优度检验的结论 |
2.4.5 关于钢管脚手架非实测及物理几何相关统计参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析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极限荷载 |
3.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计算方法 |
3.2 考虑节点连接半刚性理论及其公式 |
3.2.1 节点半刚性连接的研究现状 |
3.2.2 半刚性连接弯矩-转角的分析模型 |
3.3 建立脚手架结构体系的有限元模型 |
3.3.1 脚手架结构计算的有限元模型 |
3.3.2 有限元单元模型 |
3.3.3 有关材料模型和几何特征 |
3.3.4 关于边界条件的设定 |
3.3.5 荷载工况的选择及脚手架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3.4 理想状态条件下对脚手架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
3.4.1 脚手架结构体系的特征值屈曲分析 |
3.4.2 关于脚手架结构的非线性屈曲分析 |
3.4.3 初始缺陷对结构的影响 |
3.4.4 不同扣件扭紧力矩对脚手架结构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构体系考虑缺陷的随机有限元分析 |
4.1 随机有限元法研究概况 |
4.1.1 常用的随机有限元模拟方法 |
4.1.2 关于计算结构失效概率的次数 |
4.2 运用 ANSYS—PDS 概率分析功能 |
4.3 初始缺陷下关于脚手架有限元模型分析 |
4.3.1 实测缺陷下的承载力分析 |
4.3.2 实测缺陷耦合下的承载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成果 |
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海珠桥大修施工的受力特性仿真分析与监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海珠桥的工程概况 |
1.3 钢桥维修加固概况 |
1.3.1 钢桥常见的病害情况 |
1.3.2 钢桥维修加固措施 |
1.3.3 钢桥维修加固实例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钢桁架桥的受力特性研究 |
2.1 钢桁架桥的力学构造 |
2.1.1 引言 |
2.1.2 钢桁架桥的组成 |
2.1.3 主桁架的图式选择 |
2.1.4 主桁架的主要尺寸 |
2.2 钢桁架桥的受力特性研究现状 |
2.3 钢桁架桥的受力特性仿真技术 |
2.3.1 桥梁的受力特性仿真技术概述 |
2.3.2 本文的受力特性仿真技术 |
第3章 海珠桥大修阶段的施工技术 |
3.1 钢桁架桥的施工技术 |
3.1.1 膺架拼装法 |
3.1.2 悬臂拼装法 |
3.1.3 拖拉架设法 |
3.1.4 浮运架设法 |
3.2 海珠桥边跨大修的施工技术 |
3.2.1 边跨钢桁梁大修施工过程 |
3.2.2 边跨钢桁梁大修施工要点 |
3.3 海珠桥中跨大修的施工技术 |
3.3.1 中跨钢桁梁大修施工过程 |
3.3.2 中跨钢桁梁大修施工要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珠桥大修施工受力特性仿真分析 |
4.1 边跨大修施工受力特性仿真分析 |
4.1.1 边跨钢桁梁模型的建立和原则 |
4.1.2 边跨大修施工的工况分析 |
4.1.3 边跨大修施工受力特性仿真分析 |
4.2 中跨大修施工受力特性仿真分析 |
4.2.1 提升吊架模型的建立和原则 |
4.2.2 中跨大修施工的工况分析 |
4.2.3 中跨大修施工受力特性仿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珠桥大修施工受力特性监控 |
5.1 施工监控综述 |
5.1.1 施工监控目的 |
5.1.2 施工控制原理与方法 |
5.1.3 施工监控内容 |
5.2 海珠桥大修施工受力特性监控 |
5.2.1 监测仪器的选择 |
5.2.2 应力监测方法介绍 |
5.3 力学特性监控结果分析 |
5.3.1 边跨监控结果分析 |
5.3.2 中跨监控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异构”设计方式在历史建筑更新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的背景 |
1.1.1 历史建筑改造更新理论的意识转变 |
1.1.2 历史建筑改造更新的意义 |
1.2 国内外历史建筑改造更新的现状 |
1.2.1 国外历史建筑改造更新现状——蓬勃发展 |
1.2.2 国内历史建筑改造更新现状——滞后不前 |
1.2.3 对比分析国内外历史建筑改造更新发展现状的原因 |
1.2.4 小结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念界定 |
1.4.1 历史建筑 |
1.4.2 历史环境 |
1.4.3 改造更新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异构”概念、内涵及应用 |
2.1 “异构”概念的引入 |
2.1.1 化学领域的概念 |
2.1.2 心理学领域的概念 |
2.1.3 建筑保护更新领域的概念 |
2.2 “异构”概念的内涵 |
2.2.1 “异构”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 |
2.2.2 “异构”是差异并置的集合 |
2.2.3 “异构”是合理与不合理的矛盾综合体 |
2.2.4 “异构”是强调整体的平衡 |
2.3 “异构”设计方式在建筑改造更新领域的应用 |
2.3.1 整合城市肌理 |
2.3.2 塑造新的城市空间界面 |
2.3.3 满足城市功能拓展的要求 |
2.3.4 实现历史建筑的再生 |
2.4 “异构”设计方式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
2.4.1 “异构”在平面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
2.4.2 “异构”在考古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
2.4.3 “异构”在语言艺术领域中的应用 |
2.4.4 “异构”在服装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优秀历史建筑改造案例解读 |
3.1 案例 01——Caixa Forum 当代艺术馆 |
3.2 案例 02——Kolumba 博物馆 |
3.3 案例 03——多米尼加书店 |
3.4 案例 04——圣卡特内市场 |
3.5 案例 05——胡同泡泡 |
3.6 案例 06——华·美术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异构”设计方式的分类解析 |
4.1 同质异构 |
4.1.1 历史材料的再利用 |
4.1.2 质理模仿 |
4.1.3 历史符号的隐喻 |
4.2 异质异构 |
4.2.1 拼贴式异构 |
4.2.2 叠加式异构 |
4.3 “同质异构”与“异质异构”的区别和联系 |
4.4 异构设计方式使用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
4.4.1 尊重历史为首要原则 |
4.4.2 体现时代特色为原则 |
4.4.3 强调差异对比的原则 |
4.4.4 解决实际问题为原则 |
4.4.5 注重人的体验的原则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异构”设计方式的方法论研究 |
5.1 突出差异并置的异构设计方法 |
5.1.1 新旧建筑外部形态上的异构 |
5.1.2 新旧建筑内部空间上的异构 |
5.1.3 新旧建筑材质上的异构 |
5.2 强调整合统一的异构设计方法 |
5.2.1 主体隐化 |
5.2.2 轴线对位 |
5.2.3 体量均衡 |
5.2.4 肌理整合 |
5.2.5 模数类比 |
5.2.6 界面反射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异构”设计方式的应用研究—广州市昌兴街历史街区的改造 |
6.1 昌兴街片区的基本概况 |
6.1.1 区位性质 |
6.1.2 历史沿革 |
6.2 昌兴街片区的改造更新需求 |
6.2.1 城市经济发展需求 |
6.2.2 历史文化保护需求 |
6.2.3 交往空间与社会生活基本需求 |
6.3 昌兴街片区保护更新规划方案 |
6.3.1 方案简介 |
6.3.2 实施策略 |
6.3.3 改造手法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某危桥维修工程中拆卸施工监控及数值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问题提出背景 |
1.2.1 旧桥梁加固的目的 |
1.2.2 旧桥梁加固的意义 |
1.3 钢桥的发展概况 |
1.3.1 国外钢桥的概况 |
1.3.2 我国的钢桥发展现状 |
1.4 钢桥的主要特点及发展前景 |
1.4.1 钢桥的主要特点 |
1.4.2 钢桥的发展前景 |
1.5 桥梁施工监控的重要性 |
1.6 桥梁施工监控的现状和发展 |
第二章 桥梁施工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
2.1 桥梁监控的内容 |
2.1.1 变形监控 |
2.1.2 应力监控 |
2.1.3 稳定控制 |
2.1.4 安全监控 |
2.2 桥梁施工控制方法 |
2.2.1 最大宽容法 |
2.2.2 开环控制法 |
2.2.3 闭环控制法 |
2.2.4 自适应控制法 |
2.3 各种类型桥梁施工的监控特点 |
2.3.1 拱式桥梁的施工监控特点 |
2.3.2 梁式桥梁的施工监控特点 |
2.3.3 斜拉桥的施工监控特点 |
2.3.4 悬索桥的施工监控特点 |
2.4 影响桥梁施工监控的因素 |
2.4.1 结构参数 |
2.4.2 施工工艺 |
2.4.3 施工监测 |
2.4.4 建模计算 |
2.4.5 温度变化 |
2.4.6 材料的收缩与徐变 |
2.4.7 施工管理 |
第三章 钢桁梁危桥修复施工技术分析 |
3.1 钢桁梁危桥工程概况 |
3.2 中跨钢桁梁下放施工过程 |
3.3 边跨钢桁梁浮运顶推施工过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桁梁危桥施工控制分析 |
4.1 MIDAS CIVIL 软件简介 |
4.2 桥梁单元类型的选择 |
4.3 有限元建模分析 |
4.3.1 中跨钢桁梁下放计算 |
4.3.2 拖拉边跨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钢桁梁危桥拆卸施工监测 |
5.1 监测仪器的选择 |
5.2 中跨下放实测结果与分析 |
5.3 边跨顶推实测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广州市某危楼结构分析及加固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框架结构断柱顶升纠偏方案优化与力学性能研究[D]. 李阳.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0(01)
- [2]梧州城市空间形态及其演变研究(汉~民国)[D]. 孙将来. 广西大学, 2019(01)
- [3]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及若干问题研究[D]. 区文谦.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4]商住背景下广东骑楼历史街区空间特征及活化策略研究[D]. 肖玲玲.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5]地下结构的抗浮研究与优化分析[D]. 梁妍妍. 广州大学, 2016(03)
- [6]考虑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均匀沉降对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D]. 谢丽. 兰州理工大学, 2016(01)
- [7]实测缺陷对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架结构承载力的影响分析[D]. 汪建. 长安大学, 2014(03)
- [8]海珠桥大修施工的受力特性仿真分析与监控[D]. 孙博. 湖北工业大学, 2014(08)
- [9]“异构”设计方式在历史建筑更新中的应用[D]. 罗婧.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 [10]某危桥维修工程中拆卸施工监控及数值分析研究[D]. 周洋. 湖北工业大学,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