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澳大利亚西南部地三叶草栽培品种的选育程序(论文文献综述)
李博灵[1](2020)在《山仑与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探析(1950-2017)》文中研究说明
闵小莹[2](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草灌干旱逆境适应与品质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分布面积广,是世界上喀斯特发育最典型、分布最集中连片的区域,同时也是全球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由于该地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特殊的地上地下二元水文结构以及碳酸岩丰富的节理裂隙导致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程度加深,土壤水分渗漏加剧,地表干旱缺水,临时性干旱和季节性干旱交替频发,使该区植物普遍遭受干旱胁迫,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品质。根据地理学、植物学、生物化学、农学、营养学等基本原理,结合水分胁迫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农业植物种植理论和植物营养理论,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文献分析法、室内模拟实验法、野外田间试验法、方差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冗余分析法、隶属函数法等研究方法,在2017-2020年本底调查的基础上,在以喀斯特高原山地为主的毕节撒拉溪研究区选取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和桑树(Morus alba)为代表的植物、喀斯特高原峡谷为主的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选取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及施秉喀斯特研究区的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芒(Miscanthus sinensis)进行盆栽模拟干旱胁迫实验研究,干旱胁迫实验采用室内盆栽模拟干旱胁迫,设置正常供水control check(CK)、轻度干旱light drought stress(LS)、中度干旱moderate drought stress(MS)、重度干旱severe drought stress(SS)四个梯度,测定草灌植物的形态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并利用这些指标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筛选出抗旱性强的植物,同时进行野外田间试验,探讨植物营养价值与干旱胁迫的影响关系,在野外实验的基础上验证室内结果,2017-2020年分13次在三个研究区6个样地野外连续定位观测和数据采集,对456个样品的55个指标进行实验分析。紧紧围绕石漠化草灌干旱逆境适应与品质提升的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石漠化草灌干旱逆境适应及与品质相互作用、石漠化草灌种植与品质提升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为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植被恢复、植物选种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1)6种草灌植物的形态生长特征和光合生理特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理:6种植物的株高、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叶面积leaf area(LA)、叶绿素、叶片氮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leaf relative water content(LRWC)、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胞间CO2浓度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Ci)、最大净光合速率maximum 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 max)、暗呼吸速率dark respiration rate(Rd)、光补偿点light compensation point(LCP)、表观量子效率apparent quantum efficiency(AQY)和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LSP)随干旱程度加剧而减少,呈负相关关系,而叶片干物质含量leaf dry matter content(LDMC)、叶厚leaf thickness(LT)、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随干旱程度加剧而增加,呈正相关关系;在重度胁迫下,LRWC最高的是构树,其次是桑树和芒,相对电导率值黑麦草>构树>桑树>白车轴草>芒>紫花苜蓿,说明芒和紫花苜蓿的叶片细胞膜系统具有较强的耐受性,抗旱能力较强,而黑麦草和构树的叶片在遭受到干旱胁迫后细胞膜透性系统的伤害最大,膜透性增强,抗旱能力弱;叶片MDA含量芒>紫花苜蓿>桑树>构树>白车轴草>黑麦草。(2)通过隶属函数法对6种草灌抗旱性的综合评价结果:以6个形态生长和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对三个研究区6种草灌植物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抗旱能力从大到小排序:构树>白车轴草>桑树>黑麦草>芒>紫花苜蓿,其中,构树的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为0.828,为具有强抗旱特性的植物;其次是白车轴草,其隶属函数值为0.620,属于抗旱的植物;桑树、黑麦草和芒三者的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分别为0.550、0.492、0.370,综合评价值均在0.3-0.6之间,属于中抗;紫花苜蓿的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仅为0.167,耐旱性较弱,为弱抗。说明构树、白车轴草和桑树具有比较强的综合抗旱能力,所以在干旱较严重的地方种植构树、白车轴草和桑树可以更好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可以促进植被恢复,减少因干旱而减产的损失,因此,具有较高抗旱性能的构树、白车轴草和桑树可以在干旱缺水的地区进行大规模推广和种植。(3)草灌抗旱性的田间验证结果:通过比较旱棚与对照组之间植物的存活率和株高,得出旱棚下植物的存活率:构树>桑树>白车轴草>黑麦草>芒>紫花苜蓿,旱棚株高与对照下降的幅度来看,紫花苜蓿>芒>黑麦草>桑树>构树>白车轴草,总体上田间干旱试验结果与各指标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抗旱性顺序:构树>白车轴草>桑树>黑麦草>芒>紫花苜蓿,田间试验的结果为室内模拟实验进行验证。(4)干旱与对照下的6种植物营养价值变化规律:通过主成分分析,6个物种总体营养成分指标对照组>干旱组,营养价值排名前六位:对照组构树>对照组白车轴草>对照组桑树>干旱组构树>干旱组白车轴草>干旱组桑树,总体来说,对照组植物的营养价值较干旱组高,表明植物在遭受干旱胁迫会导致营养品质的降低,根据多个指标的综合分析,得出营养价值:构树>白车轴草>桑树>紫花苜蓿>黑麦草>芒,在喀斯特高原山地撒拉溪研究区可以广泛种植白车轴草和桑树,白车轴草和桑树具有较高的粗蛋白,其营养价值高,在花江研究区种植营养价值较高的构树和紫花苜蓿可以提高收入,促进畜牧业发展,在施秉研究区,黑麦草和芒相对来说营养价值较低,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善牧草的品质提高营养价值。(5)石漠化地区草灌干旱逆境适应与品质相互作用:喀斯特地区植物通过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结构的改变来适应干旱胁迫。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环境因子对植物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发现大气CO2浓度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Ca)、是影响Tr和Pn的主要环境因子,Tr与Pn和Gs呈显着正相关,Gs与Pn呈显着正相关;叶气饱和水汽压差vapor pressure difference in leaf gas saturation(Vpd)和Ca是影响Gs的主要环境因子。通过对植物的营养品质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RDA表明土壤容重soil bulk density(SBD)和土壤总孔隙度total soil porosity(TSP)对植物品质影响作用显着,SBD对牧草的干物质dry matter(DM)、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有显着的促进作用,TSP对牧草的钙calcium(Ca)、相对饲喂价值relative feeding value(RFV)、相对牧草质量relative forage quality(RFQ)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on-fibrous carbohydrates(NFC)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和全钾total potassium(TK)对牧草品质影响作用显着,速效钾available potassium(AK)对DM、ADF和NDF有显着的影响,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对NFC有显着的影响,TK对木质素Lignin、镁magnesium(Mg)和钾potassium(K)有显着的影响,AP和SOM对粗脂肪ether extract(EE)有显着的影响,根据土壤理化性质在干旱环境下和对照组进行对比,比较土壤理化性质对于植物营养价值的单维和交互影响,土壤化学性质对植物营养品质的影响大于土壤物理性质。(6)石漠化地区草灌种植与品质提升关键技术与示范:针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特殊性,在石漠化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于该地的草灌植物种植技术、品质提升技术,在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毕节撒拉溪示范区种植白车轴草和桑树,在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种植紫花苜蓿和构树,在施秉喀斯特示范区种植黑麦草和芒,根据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三个示范区的社会经济现状,在三个示范区应用草灌种植技术与品质提升技术来提高草灌植物的科学化种植技术和营养价值,提高人民收入,改善当地生活水平,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陈磊[3](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喀斯特地区植被盖度降低,水土流失速率加快,基岩大面积裸漏,生态系逆向演替趋势严峻且难以挽回,石漠化与生态系统的破坏愈演愈烈。林草优化配置与猪的健康养殖是草地畜牧业的关键部分,是解决石漠化地区农户生存压力的有效方式。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业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缓解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社会经济矛盾、人地矛盾、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降低失业率。采用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相结合的现代绿色生态产业模式,及精确的技术监测手段是高效治理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重要举措。依据有关自然地理学、生物学、土壤学、农学、植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生态学、营养学等原理,以生态修复理论、生态养殖理论、耦合效应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于2017-2020年以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防治混农林业示范区或研究区和关岭-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产业示范区或研究区为研究区,采用文献分析法、室内与室外实验分析法、综合分析法、调查分析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筛选适宜的经济林和牧草进行不同比例的单播与混播,研究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的机理,机制,技术及示范验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索林草优化配置过程中牧草鲜草及干草产量变化特征,筛选石漠化地区牧草产量最高的林草优化配置方式。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在核桃林基础上选取满足适地条件与健康养猪的牧草最优配置方式: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鸭茅进行单播与混播的配置试验。鲜草产量最高的是白三叶+黑麦草(3:2)组合,为9458.2kg/hm2,最低的是白三叶+黑麦草(2:3)组合,仅为6716.5 kg/hm2,干草产量最高的是鸭茅,为2452.1 kg/hm2,最低的是白三叶,为1177.7kg/hm2。花江基于石漠化自然背景及原有经济林(李子树),选取适宜牧草紫花苜蓿、菊苣、金荞麦,进行单播与混播的配置试验,鲜草产量最高的是金荞麦,为60446kg/hm2,最低的是紫花苜蓿,为10858kg/hm2。干草产量最高的是金荞麦,为9083.73 kg/hm2,最低的是紫花苜蓿+菊苣(3:2),为1530.8 kg/hm2。(2)不同林草优化配置方式下牧草养分存在显着性差异。核桃树下3种牧草不同播种方式之间的营养成分差异显着,白三叶的水分(Moisture)、粗蛋白(CP)、木质素(Lignin)、非纤维碳水化合物(NFC)、钾(K)、磷(P)、钙(Ca)含量显着高于于其他牧草(P<0.05),而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着低于其他组合(P<0.05),说明其营养价值较好。三种混播方式下组合之间差异性不显着(P<0.05)。李子树下3种牧草不同播种方式之间的营养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单播紫花苜蓿的Moisture含量显着低于其他牧草(P<0.05),而干物质(DM),Ash,CP,Ca,ADF的含量显着高于菊苣、金荞麦、以及紫花苜蓿+菊苣三种混播方式下的含量(P<0.05)。三种混播中,紫花苜蓿含量越高则CP含量越高,三种混播方式下紫花苜蓿+菊苣(2:3)的整体效果与其它2种混播相比较差。(3)在石漠化地区通过利用天然草地、人工建植草地来“以草养猪”,促进石漠化脆弱生境的改善,同时兼顾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户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的耦合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石漠化地区“以草养猪”在1-2年内可显着提高农户可支配收入,该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良天然草质资源及进行人工草地建植的立地气候生境,“以草养猪”具有巨大的潜力优势和可观的市场前景效益。林草有机结合优化配置形成不同的模式,为林农生产生活提供物质基础,带动农、林、牧、副及相关产业的连锁反应,归根结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4)林草优化配置中不同牧草组合对猪的日增重及增重成本具有不同响应,示范效果明显。潜在-轻度石漠化治理示范区财万生猪养殖示范点,猪的增重成本由大到小为对照组7(3.72元/kg)>试验组3(2.89元/kg)>试验组6(2.85元/kg)>试验组2(2.81元/kg)>试验组4(2.77元/kg)>试验组1(2.72元/kg)>试验组5(2.71元/kg)。从经济效益和增重成本看,对照组7的增重成本最高,试验组5的增重成本最低,较对照组7饲料成本可节约96.63元,平均每头猪可节约16.11元,增重成本可节约1.01元/kg。中度-强度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任万松生猪养殖示范点,猪的增重成本由大到小为对照组7(3.83元/kg)>试验组1(2.90元/kg)>试验组6(2.84元/kg)>试验组3(2.83元/kg)>试验组2(2.81元/kg)>试验组4(2.77元/kg)>试验组5(2.74元/kg)。从经济效益和增重成本看,对照组7的增重成本最高,试验组5的增重成本最低,较对照组7饲料成本可节约96.25元,平均每头猪可节约16.04元,增重成本可节约1.06元/kg。(5)基于不同石漠化背景实施针对性的林草优化配置方式,对石漠化植被恢复、林草群落生态稳定性、水源涵养、保水保肥等均具有正向作用。以草养猪能改善林草生态系统,促进植被生长,并能改善猪肉风味与品质,通过林草优化配置的混播牧草来饲喂猪,其饲料消耗率降低了33%,猪的出栏成活率保持在96%左右,农户可支配收入显着提高。在喀斯特生态畜牧业推进中应提高林草资源利用率,结合天然林与人工草地建值,构建“牧草资源为辅+饲料为主”的现代健康养猪饲用生产格局。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可以推进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与区域经济质的飞跃,对贫困县区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价值。未来要整合现有林草资源发展规模化、机械化的健康养猪,构建健康养猪品牌效应。
李明[4](2020)在《宁夏固原苜蓿抗病性评价》文中指出苜蓿已成为宁夏四大农业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为筛选适宜当地的抗病品种,本学位论文在宁夏固原开展了苜蓿病害调查,评价了抗病性,并采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了不同品种的综合特性,获得主要如下结果:1.当地苜蓿病害共7种,分别为锈病(Uromyces striatus)、褐斑病(Pseudopeziza medicaginis)、春季黑茎病(Phoma medicaginis)、夏季黑茎病(Cercospora medicaginis)、白粉病(Leveillula leguminosarum)、炭疽病(Colletotrichum truncatum)和根腐病(Fusarium spp.),最主要的为锈病,褐斑病、春季黑茎病次之,其余4种病害周年发生为害较轻,其中锈病在8月份出现发病高峰,发病率最高为58.47%,病情指数为2.75。2.24个所试品种对调查的几种病害均表现为抗病及以上,有19个品种包括WL343HQ、北极熊、甘农9号、皇冠、旱地、前景、巨能2、巨能7、耐盐之星、骑士T、阿尔冈金、中苜1号、中苜3号、公农5号、WL363HQ、阿迪娜、甘农4号、新牧4号、MF4020对7种病害均表现高抗(HR),仅有甘农5号对春季黑茎病抗性为抗病(R)、康赛和SR4030对褐斑病抗性为抗病(R)、WL168HQ和甘农3号对锈病抗性为抗病(R)。3.播种后出苗率在8.15%(阿尔冈金)15.15%(甘农9号),头茬刈割前的植株密度为82.5株/m2(中苜1号)130株/m2(甘农9号);10个品种(北极熊、旱地、康赛、耐盐之星、骑士T、中苜1号、中苜3号、公农5号、甘农3号)在越冬期未出现冻害;干草产量在353 kg/hm2(中苜1号)980 kg/hm2(阿迪娜)。出苗率与干草产量呈现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干草产量高低与褐斑病发生程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4.测定的14项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前景排名第1,WL363HQ、甘农4号、甘农9号,MF402分列2-5位,此5个品种适宜在该地推广种植。
蔡志平[5](2020)在《三种功能植物对苹果园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的调控作用》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农业措施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天敌资源,以增强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是害虫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大面积单种作物生态系统中,基于功能植物的种植以维持和增加天敌的种类和数量是增强天敌控害功能的有效手段。在华北地区,苹果大面积集约化种植,害虫容易大量发生,而天敌资源相对较少。绣线菊蚜Aphis spiraecola是苹果的主要害虫之一,具有分布范围广、繁殖速度快、发生代数多、危害严重等特点。在苹果园中种植功能植物,可以增强果园微景观中天敌的控害功能,但这功能的发挥,势必受到微景观中功能植物种类变化的影响。本论文于2018-2019年连续2年在山东烟台以红富士苹果园内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为研究对象,以三种功能植物(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蛇床草Cnidium monnieri、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为作用因子,以苹果树-功能植物微景观为研究系统,研究了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在微景观中的发生动态、分布格局、转移扩散、捕食能力及控害功能等,以揭示苹果园微景观中维持天敌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的信息联系机制,为利用功能植物对果园害虫进行生态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功能植物对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动态的作用通过对三种功能植物-苹果树微景观生态系统中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调查发现,二月兰在3月下旬开始开花,能够吸引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a、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和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等捕食性天敌,可为天敌在前期提供食物资源及栖息场所;在二月兰种植区的苹果树上,黑带食蚜蝇(0.62头/枝)、中华通草蛉(0.22头/枝)、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0.66头/枝)和三突花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0.12头/枝)的种群数量都显着高于对照区,绣线菊蚜种群数量(179.88头/枝)显着低于对照区(287.85头/枝)。蛇床草在5月中旬开始开花,能够吸引异色瓢虫、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中华通草蛉及黑带食蚜蝇等捕食性天敌,可为天敌在前中期提供花粉、花蜜、替代猎物(胡萝卜微管蚜Semiaphis heraclei)等食物资源和栖息场所,其上涵养的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最多;在蛇床草种植区的苹果树上,异色瓢虫(1.18头/枝)、中华通草蛉(1.38头/枝)、黑带食蚜蝇(0.53头/枝)和三突花蛛(0.28头/枝)的种群数量都显着高于对照区,绣线菊蚜种群数量(147.38头/枝)极显着低于对照区(287.85头/枝)。金盏菊在6月上旬开始开花,能够吸引黑带食蚜蝇、多异瓢虫、中华通草蛉和三突花蛛等捕食性天敌,可为天敌在中后期提供食物资源及栖息场所;在金盏菊种植区的苹果树上,异色瓢虫(0.90头/枝)、中华通草蛉(0.13头/枝)、黑带食蚜蝇(0.52头/枝)和三突花蛛(0.09头/枝)的种群数量都显着高于对照区,且在绣线菊蚜发生的第二高峰期(8月下旬)其种群数量(12.02头/枝)显着低于其它各区。在绣线菊蚜发生高峰期,苹果树上绣线菊蚜种群与捕食性天敌总种群数量之间呈显着负相关。进一步通过罩笼排除试验显示,在绣线菊蚜发生前期二月兰种植区生物控害指数较高(32.71%),发生高峰期蛇床草种植区生物控害指数较高(47.56%)。说明功能植物种植对绣线菊蚜有较好的控制作用。2.主要捕食性天敌在功能植物蛇床草与苹果树之间的转移扩散通过微量元素标记技术检测铷(Rb)元素在食物链中的传递与变化,结果发现Rb可通过植物叶片喷雾或土壤浇灌的方式在蛇床草-胡萝卜微管蚜-异色瓢虫这条食物链中传递。其中,在喷雾Rb处理中,蛇床草叶片、花朵及胡萝卜微管蚜体内的Rb含量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异色瓢虫体内的Rb含量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在浇灌Rb处理中,叶片、花朵、胡萝卜微管蚜和异色瓢虫体内的Rb含量随时间都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其中异色瓢虫在喷雾处理第3 d后其体内Rb含量最高(0.62μg/mL)。进一步在田间通过Rb标记追踪主要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中华通草蛉)从蛇床草向苹果树的转移扩散过程表明,异色瓢虫2018年和2019年的转移率分别为44.04%和66.86%,中华通草蛉2018年和2019年的转移率分别为96.79%和80.09%。说明异色瓢虫和中华通草蛉可从功能植物蛇床草转移到苹果树上去发挥其控害功能。3.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与胡萝卜微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和选择偏好性根据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与胡萝卜微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与选择偏好测定表明,各虫态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Ⅱ型,且雌成虫对绣线菊蚜(143.6头)和胡萝卜微管蚜(137.6头)的日捕食量均为最大;雌成虫对绣线菊蚜的捕食能力最强(411.28),雄成虫对胡萝卜微管蚜的捕食能力最强(356.40)。各虫态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寻找效应都随蚜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且呈显着的线性相关;由于自身密度干扰,在蚜虫密度不变的情况下,异色瓢虫成虫随自身密度的增加其捕食量逐渐下降。在两种蚜虫共存的情况下,当总密度较低(食物不足)时,异色瓢虫对两种蚜虫均无显着的偏好性;当总密度较高(食物充足)时,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表现出显着的正偏好性,对胡萝卜微管蚜表现出显着的负偏好性。4.蛇床草吸引异色瓢虫的化学信息机制室内嗅觉行为选择测试显示,异色瓢虫成虫对健康和蚜虫危害蛇床草植株的选择率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但对健康和蚜虫危害植株的选择率之间无显着性差异。经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筛选和鉴定,在健康植株和蚜虫危害植株挥发物中,对异色瓢虫成虫有电生理反应的活性物质都是邻二乙苯(1,2-diethylbenzene)和对二乙苯(pdiethylbenzene)。通过室内嗅觉行为和田间诱集验证,两种活性物质均能显着地吸引异色瓢虫成虫。说明邻二乙苯和对二乙苯是蛇床草吸引异色瓢虫的主要化学信息物质。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三种功能植物二月兰、蛇床草和金盏菊由于开花期不同,分别能在苹果树生长的前期、前中期和中后期涵养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多异瓢虫、中华通草蛉、黑带食蚜蝇和三突花蛛等捕食性天敌,这些捕食性天敌在微景观中可从功能植物向苹果树上转移扩散,从而对苹果主要害虫绣线菊蚜进行生物控制。本论文解析了不同功能植物对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的影响,追踪了天敌在微景观中的转移扩散规律,研究了天敌对主要猎物的捕食能力及选择偏好,定量评价了自然天敌对绣线菊蚜的控害功能,揭示了功能植物维持天敌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的化学信息联系机制,阐明了苹果树-功能植物微景观中主要害虫和捕食性天敌种群发生的格局、过程、机制及功能,为建立通过功能植物种植以增强自然天敌生物控害功能的应用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张宗瑜[6](2020)在《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落粒相关基因QTL定位》文中研究表明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是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优良牧草,具有草产量高、品质好、耐寒、耐旱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我国高山草原的放牧、人工草地建植、生态环境恢复等。但老芒麦较高的落粒性大大降低了牧草种子产量,对新品种选育、推广利用带来不利影响。有关牧草落粒的遗传学基础,是国内外研究不多且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为此,本研究在开发老芒麦特异性EST-SSR标记、分析不同落粒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基础上,构建了老芒麦的遗传作图群体,并利用SLAF(specific length amplified fragment)技术构建了老芒麦首张遗传连锁图谱,相继结合QTL和GWAS(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分析方法定位了落粒候选基因。旨在为解析老芒麦落粒遗传机制、加快老芒麦落粒分子遗传改良和培育低落粒老芒麦新品种提供基础科学依据。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进行了老芒麦特异性EST-SSR分子标记开发及通用性研究。从老芒麦转录组测序获得的6,685个unigene中,分析识别了8,871个潜在EST-SSR位点,进一步开发了200对EST-SSR分子标记。PCR扩增产物测序验证显示,等位基因的测序结果与原始引物SSR位点同源,有43.5%的标记在17个披碱草属物种间通用性良好。利用30对多态性标记对17个披碱草属95份种质的480个单株进行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分析显示,基于基因组构成和地理起源将参试披碱草属种质聚为三大类。本研究结果为披碱草属物种遗传多样性评价提供了引物来源。2、采用40对EST-SSR标记对36份老芒麦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并且在田间测定了老芒麦的落粒性。结果显示老芒麦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落粒性变异均较为丰富。筛选出落粒性状差异较大、遗传背景较远的高落粒基因型Y1005和低落粒基因型ZhN06作为亲本杂交构建F1群体。对F1群体的7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表型变异分析,发现了落粒、叶片、茎节、穗长及芒长等性状表现出超亲杂种优势。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母本(ZhN06)与子代群体的共有条带多于父本(Y1005),显示其遗传力水平较高。通过分子标记鉴定和低落粒子代选择,将F1-7单株自交构建了包含200份单株的F2作图群体。3、利用SLAF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对F2群体测序,构建了首张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图谱总长1,866.35cM,14个连锁群含1,971个标记。连锁群长度范围在87.67cM(LG7)和183.45cM(LG1)之间,标记平均距离为1.66cM。比较基因组发现老芒麦与小麦和大麦分别有79%(1,556)和70%(1,380)的同源标记。连续三年观测了穗长、小花数、落粒率、芒长、种子宽、千粒重等种子相关性状,并进行了QTL鉴定,在14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29个QTL位点,在第2、3、6和11号连锁群上共检测到6个落粒性QTL。通过与小麦和大麦基因组比对注释发现了30个落粒候选基因,这些基因分别与植物激素信号调控(15个)、转录因子(7个)、水解酶活性(6个)及木质素合成(2个)等相关。4、采用SLAF技术对包含213份种质的老芒麦关联群体进行了测序,结合落粒等15个表型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SNP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老芒麦LD(linkage disequilibrium)衰减较快,衰减距离为0.291kb,供试材料亲缘关系较弱,适用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连续两年在田间对落粒率等关键表型性状观测表明,不同性状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平均变异系数为30.49%,其中落粒率遗传力为85.13%。关联分析共检测到41个与落粒相关的显着性位点,平均解释26.3%的表型变异。在这些位点上注释到14个落粒相关候选基因,主要与半乳糖醛酸酶、水解酶、细胞分裂素葡萄糖基转移酶等调控相关。此外,在种子和产量相关性状中分别检测到66个和1,715个显着性位点,分别注释到与种子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31个,与产量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110个。
徐杉[7](2019)在《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炭疽病是一类造成经济损失,普遍存在,毁灭性的植物病害。它是限制紫花苜蓿生产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有关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研究较少,尚不明确其病原种类、病原致病性强弱、分布地区、危害现状和品质损失等信息,为查明该病的上述信息,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以我国西北地区(甘肃、宁夏、新疆),西南地区(云南、四川)和北方地区(内蒙、黑龙江)栽培的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至2018年,通过田间试验、室内试验和温室试验,对各地区的紫花苜蓿炭疽病进行了病害调查、病原分离、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致病性测定和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等工作,获得如下结果。1.我国西北、西南和北方共7省16个调查地区中,确定6省8个地区发生紫花苜蓿炭疽病,由5种炭疽属病原(Colletotrichum spp.)引起。其中,三叶草炭疽菌(C.trifolii)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甘肃酒泉、宁夏银川和新疆昌吉;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内蒙赤峰和内蒙沙尔沁;毁灭炭疽菌(C.destructiv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四川新都;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云南小哨、甘肃民乐和内蒙沙尔沁;菜豆炭疽菌(C.incan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内蒙赤峰。这些病原中,菜豆炭疽菌(C.incan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属于首次报道,为世界新记录,苜蓿为该种的新寄主,而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属于我国首次报道,为我国新记录。2.根据菌落特征、形态学特征以及多基因系统发育学,明确了5种炭疽属病原有3种类型的分生孢子,位于4个复合种群中,即北美炭疽菌和毁灭炭疽菌为直孢子属于毁灭炭疽复合种(destructivum complex);平头炭疽菌和菜豆炭疽菌为弯孢子分别属于平头炭疽复合种(truncatum complex)和白蜡树炭疽复合种(spaethianum complex);三叶草炭疽菌为圆柱孢子属于黄瓜炭疽复合种(orbiculare complex)。另外,对我国已报道的吉林苜蓿炭疽属病原的相关序列重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证实了吉林苜蓿炭疽病病原种JL01为北美炭疽菌,而不是亚麻炭疽菌。因此,我国目前尚无苜蓿亚麻炭疽菌的报道。同时,对5种炭疽菌种代表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产孢方式进行测定,明确了各菌种的最适生长温度(25—30°C)和最适pH范围(5—7),发现了三叶草炭疽菌和平头炭疽菌存在细胞产孢和刚毛产孢两种产孢方式,而其它3种炭疽菌以细胞产孢为主。3.通过田间调查,发现苜蓿炭疽病主要危害植株茎杆,也会危害叶片,病害发生严重时会危害根颈。各地区不同炭疽属病原引起的炭疽病症状特征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紫花苜蓿炭疽病发生地区中,甘肃酒泉、宁夏银川、内蒙赤峰3个地区炭疽病发生严重,导致枝条干枯,危害程度高,发病率在39.5%61.7%之间,病情指数在32.7%45.4%之间。内蒙沙尔沁,四川新都,甘肃民乐,云南小哨4个地区炭疽病发生较轻,病情指数均在30%以下。对上述炭疽病发生严重地区,感染炭疽病枝条和健康枝条的干重、常规营养成分和18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区健康枝条干重和粗蛋白含量均显着大于感染炭疽病的枝条(P<0.05),且干重损失量达17.05%22.35%,粗蛋白损失量达18.2%30.03%。健康枝条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均显着小于感染炭疽病的枝条(P<0.05),而粗脂肪含量健康枝条与感染炭疽病枝条间无显着差异(P>0.05)。总体上,感染炭疽病枝条的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显着低于健康枝条(P<0.05),且总氨基酸损失量达24.85%30.26%,必需氨基酸损失量达21.37%30.86%。另外,炭疽病害发生与干重、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的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的干重、粗蛋白、粗灰分、木质素、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与炭疽病害发生呈负相关,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与炭疽病害发生呈正相关。4.通过致病性测定,明确了5种炭疽属病原接种苜蓿种子、生长4天幼苗、生长4周植株后,均可造成病害并引致炭疽症状,并且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较大,所以这些病原可能是田间苜蓿播种到发芽死亡的病因。综合来看,测试所用的6个炭疽菌株对紫花苜蓿致病力依次为三叶草炭疽菌C.trifolii(JQLYZ21)>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CFLYZ34)>毁灭炭疽菌C.destructivum(XDLYZ45)>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SEQ2LYZ14)>菜豆炭疽菌C.incanum(CFL2YZ41)>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MLLYZ28)。5.通过调查、病原物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明确了四川西昌发生的苜蓿茎斑病(Nothophoma sp.)是一种新病害,于我国首次报道。甘肃发生的苜蓿黄萎病(Verticillium alfalfae)和赤峰发生的苜蓿根腐病(Cylindrocladium sp.)为我国两种苜蓿病害新记录,且苜蓿黄萎病是我国的一种对外检疫病害。
游锡火[8](2019)在《澳大利亚肉羊产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澳大利亚肉羊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独有的经验,其发展措施和经验对我国肉羊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肉羊产业发展迅速,规模和质量稳步提升,绵羊和山羊存栏量、出栏量和羊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产业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总结了澳大利亚发展肉羊产业的措施和取得的经验,在分析我国肉羊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肉羊产业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徐凡[9](2019)在《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矿山开发利用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绿色矿山建设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内容之一。三门峡市所处豫西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敏感,矿山特别是铝土矿开采引发的水土流失特点具有区域典型代表性,开展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对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植被恢复重建以及减少入黄泥沙与保障黄河下游防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研究以三门峡市湖滨区、陕州区和渑池县近黄河干流区域典型铝土矿为研究对象,运用土壤侵蚀原理、水土保持学、土壤学、生态学、地貌学、地理学等学科理论和3S与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利用资源3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金水河小流域观测站与五花岭径流观测场实测数据、典型铝土矿区调查数据与土样实验分析数据、铝土矿水土保持治理成果等数据资料,应用ArcGIS、Excel2010等软件,分析三门峡市铝土矿开发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的变化及响应,探求三门峡市铝土矿区采矿过程及闭矿后水土流失发生特点及发展规律,提出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利用ArcMap10.2解译三门峡市资源3高分辨率影像并利用LocalSpace Viewer移动端APP现场复核对三门峡市铝土矿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分析,选择崖底、鱼里、史家庄、瓦碴坡、七里沟-崤里、芦花岭、水泉洼、关家底8个典型铝土矿对水土流失影响因子与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各项因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矿活动对降雨侵蚀力和水土保持措施因子不影响,均为区域背景值1100.1530MJ·mm/(hm2·h)和1;地形因子和植被覆盖及管理因子控制指标应不小于7.8863和0.2038,对抑制水土流失发生发展才能起到明显效果;采矿活动扰动后土壤容重从1.181.23g/cm3增大至1.271.50g/cm3、含水率从11.31%11.69%增大至12.30%15.90%、土壤孔隙率从55.43%59.04%减小到43.52%50.94%、土壤有机质含量从0.48%0.52%减小到0.08%0.29%,四项指标的变化均导致土壤可蚀性因子的增大。(2)通过对史家庄、芦花岭、崖底和瓦碴坡4个典型铝土矿区的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程度人为加剧开始于基础建设期,水土流失量占水土流失总量的9%20%;最大水土流失量产生于采矿服务期,占水土流失总量65%以上;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量逐步减少,占水土流失的总量的15%25%。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量主要发生在露天采场和排土场,供水供电管线区水土流失量最小;芦花岭、崖底和瓦碴坡铝土矿露天采场区水土流失量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量的42.18%、73.48%和48.27%,史家庄、芦花岭、崖底和瓦碴坡铝土矿排土场水土流失量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量的71.00%、40.89%、16.93%和47.49%,史家庄、崖底和瓦碴坡铝土矿供水供电管线区水土流失量分别仅占水土流失总量的0.93%、0.74%和0.06%。(3)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斜坡防护、弃土(渣)拦挡、截排水、土地整治、植被重建和临时防护等关键防治技术:斜坡防护主要包括削坡开级和各类护坡,削坡开级能够有效地减小坡度坡长因子至控制指标7.8863,护坡可以改善下垫面条件、改变坡面汇水流路,两者结合构成坡面防治技术体系;弃土(渣)拦挡可有效保持再造堆积地貌坡脚稳定,局部减小地形因子,主要有永久拦挡和临时拦挡,是弃土(渣)防治技术体系中的关键技术;截排水具有防止降雨径流冲刷地表、有效降低水力侵蚀的作用,是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防治的关键技术之一;土地整治能保证土壤可蚀性因子在采矿活动干扰后能够迅速恢复至原地貌水平,主要包括表土剥离收集利用和土地平整,是植被恢复重建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植被重建是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和恢复矿区生态系统的核心技术,是矿山植被群落恢复和实现绿色矿山建设的必由之路,同时是水土流失治理效果的直观体现;临时防护是水土保持关键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短期扰动区域采取非永久防护技术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避免二次污染等优势。(4)结合三门峡市铝土矿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和防治技术体系,参照相关技术规范对关键防治技术进行分析,提出设计要点和参考方案。
林琳[10](2019)在《广东省廉江市红橙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廉江红橙是廉江市有名的特色水果,因其果品皮薄汁多、品质出众获得了国内外多项农产品大奖,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并作为国礼招待、赠送各国领导人,有“国宴佳果”的美誉。廉江市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种植红橙,迄今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红橙产业是廉江市最具特色和优势,最有发展潜力的农业主导产业。然而目前廉江市红橙产业在振兴、发展、扩大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升级提高。因此,通过深入调查分析红橙产业,找出阻碍其发展的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能够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条件,为产业提升奠定基础,从而推动红橙产业的不断发展。本研究以推动廉江市红橙产业发展为目的,在查阅文献,充分掌握国内外柑橘产品研究现状后,再深入走访调研,围绕红橙、产业和产业发展的概念以及相关理论,研讨廉江市红橙产业目前的生产现状和主要问题,发现其问题主要是:政府扶持力度有限、种植户缺乏科学发展意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灾害严重且保障不足、红橙产业链发展水平较低等。本文通过对相干问题的深入研讨与剖析,以国内外水果产业先进经验为参考,从廉江市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扶持作用、提高种植户的科学发展意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灾害防治水平、拓展廉江红橙产业链等。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全面推进、提升廉江市红橙产业做好理论准备和实践建议,同时,为有相似生产、发展条件的水果产业提供经验参考。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定量对比分析等研究手段,较为全面具体的对廉江红橙产业进行了研究,通过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的方式,推动廉江市红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对实现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廉江及粤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澳大利亚西南部地三叶草栽培品种的选育程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大利亚西南部地三叶草栽培品种的选育程序(论文提纲范文)
(2)喀斯特石漠化草灌干旱逆境适应与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草灌干旱逆境适应与品质研究 |
(二)石漠化草灌干旱逆境适应与品质研究 |
(三)研究进展及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
三 石漠化草灌干旱逆境适应机理 |
(一)草灌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理 |
1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 |
2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 |
3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 |
4 草灌植物抗旱性综合评价 |
(二)野外验证试验 |
1 田间干旱胁迫试验下对草灌植物的生长影响 |
2 田间干旱胁迫试验对比下草灌植物营养品质变化机理 |
四 石漠化草灌干旱逆境适应与品质相互作用 |
(一)石漠化地区草灌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 |
1 干旱胁迫对石漠化地区植物的影响 |
2 植物形态和生长特征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 |
3 提高植物抗旱性的途径与措施 |
(二)环境因子对植物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 |
(三)土壤理化性质对植物营养品质的单维和交互影响 |
1 土壤物理性质对植物营养品质的影响 |
2 土壤化学性质对植物营养品质的影响 |
3 土壤理化性质对植物营养品质的交互影响 |
五 石漠化草灌种植与品质提升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
(一)石漠化地区现有成熟技术 |
1 人工草地建植技术 |
2 灌木栽培技术 |
3 施肥技术 |
4 灌溉技术 |
(二)石漠化地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1 草灌种植技术 |
2 草灌品质提升技术 |
3 野外田间旱棚装置技术 |
4 植物生长模拟试验装置技术 |
(三)石漠化草灌种植与品质提升技术应用示范及验证 |
1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3 草灌种植与品质提升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4 草灌种植与品质提升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5 草灌种植与品质提升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3)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 |
(二)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 |
(三)研究进展及展望 |
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
2 研究阶段划分 |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1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3 试验方案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2 研究区基本性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四)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背景下林草优化配置机理 |
(一)林草优化配置中牧草混播理论基础 |
(二)林草优化配置中适生性牧草筛选机理及产量分析 |
1 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牧草筛选机理及产量分析 |
2 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牧草筛选机理及产量分析 |
(三)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牧草养分差异性分析 |
1 不同配置方式下白三叶、黑麦草、鸭茅养分差异性分析 |
2 白三叶、黑麦草、鸭茅差异性分析 |
(四)高原峡谷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牧草养分差异性分析 |
1 不同配置方式下紫花苜蓿、菊苣、金荞麦养分差异性分析 |
2 紫花苜蓿、菊苣、金荞麦差异性分析 |
四 石漠化环境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耦合机制 |
(一)“以草养猪”的效益耦合机制 |
1 “以草养猪”的生态效益耦合机制 |
2 “以草养猪”的经济效益耦合机制 |
3 “以草养猪”的社会效益耦合机制 |
(二)不同牧草对猪增重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1 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 |
2 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 |
五 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
(一)石漠化环境现有成熟技术 |
1 生态养猪技术 |
2 林草间作技术 |
3 干草、青贮饲喂技术 |
(二)石漠化环境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1 牧草留茬试验剪切装置 |
2 生态养猪抽屉式食槽 |
3 土壤植物生长模拟试验取草装置 |
4 加热功能的生态养猪食槽装置 |
5 牧草存活率试验取样装置 |
6 一种仔猪喂料槽 |
7 潜在-轻度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集成 |
8 中度-强度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集成 |
9 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集成对比分析 |
(三)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应用示范及验证 |
1 示范点的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3 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4 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5 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4)宁夏固原苜蓿抗病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苜蓿种植产业 |
2.1.1 国外的苜蓿种植产业 |
2.1.2 我国的苜蓿种植产业 |
2.1.3 固原的苜蓿种植产业 |
2.2 苜蓿的生长特性 |
2.3 苜蓿病害研究现状 |
2.3.1 全球苜蓿病害研究现状 |
2.3.2 我国苜蓿病害研究现状 |
2.3.3 宁夏苜蓿病害研究现状 |
2.4 苜蓿抗病性评价 |
2.5 苜蓿综合特性评价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区域概况 |
3.2 供试苜蓿品种 |
3.3 播种与管理 |
3.4 测定指标 |
3.4.1 出苗率、越冬率 |
3.4.2 草产量 |
3.4.3 病害种类 |
3.4.4 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
3.5 数据分析 |
3.5.1 相关性分析 |
3.5.2 聚类分析法 |
3.5.3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3.5.4 抗病性评价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24个苜蓿品种的生长特征 |
4.1.1 24个苜蓿品种的出苗率和植株密度 |
4.1.2 越冬率 |
4.2 草产量 |
4.3 苜蓿品种的持久性测定 |
4.4 病害种类 |
4.4.1 苜蓿锈病(Uromyces striatus) |
4.4.2 苜蓿春季黑茎病(Phoma medicaginis) |
4.4.3 苜蓿夏季黑茎病(Cercospora medicaginis) |
4.4.4 苜蓿炭疽病(Colletotrichum truncatum) |
4.4.5 苜蓿根腐病(Fusarium spp.) |
4.4.6 苜蓿白粉病(Leoeillula leguminosarum Golov.) |
4.4.7 苜蓿褐斑病(Pseudopeziza medicaginis Sacc.) |
4.5 病害发生率及程度 |
4.5.1 锈病 |
4.5.2 褐斑病 |
4.5.3 春季黑茎病 |
4.5.4 夏季黑茎病 |
4.5.5 白粉病 |
4.5.6 炭疽病 |
4.5.7 根腐病 |
4.6 抗病性评价 |
4.6.1 抗锈病 |
4.6.2 抗褐斑病 |
4.6.3 抗春季黑茎病 |
4.6.4 抗夏季黑茎病 |
4.6.5 抗白粉病 |
4.6.6 抗炭疽病 |
4.6.7 抗根腐病 |
4.6.8 多重病害抗病性 |
4.6.9 草产量和病害相关性 |
4.7 不同苜蓿品种的生长适应性综合特性评价 |
4.7.1 采用相关性分析 |
4.7.2 采用聚类分析法 |
4.7.3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第五章 讨论 |
5.1 不同品种苜蓿出苗、返青和草产量特征 |
5.2 不同品种苜蓿单一病害抗病性评价 |
5.3 不同品种苜蓿多重病害联合抗病性评价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不同品种苜蓿出苗、越冬和草产量特征 |
6.2 病害特征及抗病性评价 |
6.3 适应性分析 |
参考文献 |
参与课题 |
致谢 |
(5)三种功能植物对苹果园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功能植物在害虫生态调控中的研究现状 |
1.1.1 保护性生物控制在生态调控中的作用 |
1.1.2 生境管理在生态调控中的作用 |
1.1.3 功能植物在害虫生态调控中的作用 |
1.1.4 功能植物在果园生态调控中的应用 |
1.2 铷元素标记技术在昆虫生态学中的应用 |
1.2.1 铷元素标记在害虫转移扩散过程中的应用 |
1.2.2 铷元素标记在天敌转移扩散过程中的应用 |
1.2.3 铷元素标记在昆虫配偶竞争过程中的应用 |
1.3 植物挥发物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
1.3.1 植物挥发物的作用 |
1.3.2 植物挥发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3.3 植物挥发物对植食性昆虫行为的影响 |
1.3.4 植物挥发物对天敌行为的影响 |
1.3.5 植物挥发物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
1.4 绣线菊蚜研究现状 |
1.4.1 绣线菊蚜概述 |
1.4.2 绣线菊蚜的防治现状 |
1.5 本论文中的三种功能植物概述 |
1.5.1 二月兰 |
1.5.2 蛇床草 |
1.5.3 金盏菊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功能植物对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种群动态的作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绣线菊蚜及天敌调查 |
2.1.4 自然天敌对绣线菊蚜生物控制的定量分析 |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功能植物上捕食性天敌的组成 |
2.2.2 主要捕食性天敌在三种功能植物上的发生动态 |
2.2.3 功能植物种植区苹果树上捕食性天敌的组成 |
2.2.4 功能植物种植区苹果树上主要捕食性天敌的发生动态 |
2.2.5 绣线菊蚜在不同功能植物种植区苹果树上的发生动态 |
2.2.6 苹果树上捕食性天敌与绣线菊蚜种群的相关性 |
2.2.7 功能植物对绣线菊蚜生物控制的定量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主要捕食性天敌在蛇床草与苹果树之间的转移扩散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植物 |
3.1.2 供试虫源 |
3.1.3 试验主要试剂 |
3.1.4 试验主要仪器 |
3.1.5 试验方法 |
3.1.6 样品处理 |
3.1.7 铷元素含量测定 |
3.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Rb在蛇床草-胡萝卜微管蚜-异色瓢虫食物链中的变化 |
3.2.2 异色瓢虫体表喷施RbCl溶液对其体内Rb含量的影响 |
3.2.3 Rb在蛇床草-胡萝卜微管蚜-异色瓢虫食物链中的传递 |
3.2.4 异色瓢虫成虫从蛇床草向苹果树的转移扩散 |
3.2.5 中华通草蛉成虫从蛇床草向苹果树的转移扩散 |
3.3 讨论 |
第四章 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和选择偏好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虫源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虫态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
4.2.2 不同虫态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寻找效应 |
4.2.3 异色瓢虫成虫取食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密度干扰反应 |
4.2.4 异色瓢虫成虫对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选择偏好 |
4.3 讨论 |
第五章 蛇床草吸引异色瓢虫的化学信息机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植物 |
5.1.2 供试昆虫 |
5.1.3 试验主要试剂 |
5.1.4 主要仪器 |
5.1.5 试验方法 |
5.1.6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异色瓢虫成虫对蛇床草健康植株和蚜虫危害植株的嗅觉行为选择 |
5.2.2 活性物质的筛选与鉴定 |
5.2.3 异色瓢虫成虫对活性物质的嗅觉行为反应验证 |
5.2.4 活性物质对异色瓢虫的田间诱集效果 |
5.3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功能植物对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种群动态的作用 |
6.1.2 主要捕食性天敌在蛇床草和苹果树之间的转移扩散 |
6.1.3 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和选择偏好 |
6.1.4 蛇床草吸引异色瓢虫的化学信息机制 |
6.2 全文总结 |
6.3 创新点 |
6.4 展望 |
6.4.1 功能植物组合 |
6.4.2 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组合 |
6.4.3 功能植物的其它功能研究 |
6.4.4 活性物质的混配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6)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落粒相关基因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遗传多样性及DNA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2.1.1 遗传多样性概述及研究方法 |
2.1.2 DNA分子标记的类型 |
2.1.3 DNA分子标记的应用 |
2.1.4 披碱草属植物遗传进化研究 |
2.1.5 老芒麦遗传多样性研究 |
2.2 DNA测序技术原理及研究进展 |
2.3 遗传图谱构建及QLT定位 |
2.3.1 遗传作图原理与方法 |
2.3.2 QTL作图原理与方法 |
2.3.3 牧草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
2.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4.1 关联分析的基础、优势和策略 |
2.4.2 牧草重要农艺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2.5 落粒性状及禾本科牧草落粒研究进展 |
2.5.1 植物器官脱落的解剖学基础 |
2.5.2 植物器官脱落的生理基础 |
2.5.3 落粒基因研究进展 |
2.5.4 禾本科牧草落粒研究进展 |
2.6 老芒麦育种研究概况 |
2.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2.7.1 目的及意义 |
2.7.2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老芒麦EST-SSR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材料 |
3.2.2 EST-SSR分子标记识别 |
3.2.3 DNA提取及浓度检测 |
3.2.4 PCR扩增及凝胶电泳 |
3.2.5 PCR扩增产物序列验证 |
3.2.6 数据处理 |
3.3 结果 |
3.3.1 EST-SSR的频率及分布 |
3.3.2 引物通用性及多态性分析 |
3.3.3 PCR产物验证 |
3.3.4 披碱草属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5 披碱草属遗传结构和遗传进化分析 |
3.4 讨论 |
3.4.1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老芒麦EST-SSR分子标记开发 |
3.4.2 披碱草属不同基因组材料的遗传进化关系 |
3.4.3 种质资源保存策略 |
第四章 老芒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与作图群体构建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试验地概况 |
4.2.3 表型观测项目及方法 |
4.2.4 DNA提取及PCR扩增 |
4.2.5 数据处理 |
4.3 结果 |
4.3.1 老芒麦种质资源落粒性评价 |
4.3.2 EST-SSR标记多态性及老芒麦遗传多样性分析 |
4.3.3 遗传图谱作图亲本选择 |
4.3.4 F_1群体构建及其遗传和表型变异评价 |
4.4 讨论 |
4.4.1 老芒麦遗传多样性 |
4.4.2 老芒麦落粒性遗传改良 |
第五章 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与落粒QTL定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材料 |
5.2.2 试验地概况 |
5.2.3 表型观测项目及方法 |
5.2.4 基因组DNA提取、SLAF文库构建及高通量测序 |
5.2.5 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
5.2.6 落粒相关性状QTL分析 |
5.2.7 候选基因挖掘 |
5.3 结果 |
5.3.1 测序数据统计与评价 |
5.3.2 SLAF标签开发 |
5.3.3 遗传图谱构建 |
5.3.4 图谱质量评价 |
5.3.5 F_2群体表型变异 |
5.3.6 QTL作图及比较基因组分析 |
5.4 讨论 |
5.4.1 基于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构建首张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 |
5.4.2 老芒麦落粒性QLT位点检测 |
5.4.3 老芒麦落粒候选基因挖掘 |
第六章 老芒麦落粒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材料 |
6.2.2 试验地概况 |
6.2.3 表型观测项目及方法 |
6.2.4 基因组DNA提取、酶切建库、测序及SLAF标签开发 |
6.2.5 遗传进化、亲缘关系及连锁不平衡分析 |
6.2.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6.2.7 候选基因 |
6.3 结果 |
6.3.1 实验建库评估及测序数据统计 |
6.3.2 SLAF标签开发及SNP信息统计 |
6.3.3 连锁不平衡和亲缘关系分析 |
6.3.4 遗传进化分析 |
6.3.5 表型性状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
6.3.6 关联分析 |
6.3.6.1 老芒麦落粒性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
6.3.6.2 老芒麦种子相关性状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
6.3.6.3 老芒麦产量相关性状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
6.4 讨论 |
6.4.1 连锁不平衡与群体结构 |
6.4.2 表型多样性与关联分析 |
6.4.3 落粒候选基因挖掘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缩略词表 |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在学期间获得的荣誉 |
致谢 |
(7)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炭疽菌属研究进展 |
2.1.1 炭疽菌属的概述 |
2.1.2 炭疽菌属的命名历史 |
2.1.3 炭疽菌属的分类 |
2.1.4 炭疽菌属与寄主关系 |
2.1.5 炭疽菌属的生活型与侵染 |
2.1.6 炭疽菌属的应用 |
2.1.7 炭疽菌属的小结 |
2.2 紫花苜蓿炭疽病研究进展 |
2.2.1 紫花苜蓿 |
2.2.2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 |
2.2.3 不同病原引起的症状 |
2.2.4 发生和危害 |
2.2.5 发生规律 |
2.2.6 防治 |
第三章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害调查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调查地点信息 |
3.2.2 病害调查与标本采集 |
3.3 结果 |
3.3.1 病害种类概况 |
3.3.2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分布地区 |
3.3.3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田间症状 |
3.3.4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发生 |
3.4 讨论 |
第四章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组织病症和病原物分离 |
4.2.2 病原物鉴定 |
4.2.3 病原物产孢方式研究 |
4.2.4 原病物生物学特性 |
4.2.5 其它病害病原的分离鉴定 |
4.3 结果 |
4.3.1 组织病症及病原物分离 |
4.3.2 炭疽属病原物鉴定 |
4.3.3 炭疽属病原产孢及产孢方式 |
4.3.4 炭疽属病原生物学特性 |
4.3.5 其它病害及病原 |
4.4 讨论 |
第五章 紫花苜蓿炭疽菌的致病性测定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种子和土壤处理 |
5.2.2 供试菌株 |
5.2.3 孢子悬浮液的配置 |
5.2.4 种子致病性测定 |
5.2.5 幼苗致病性测定 |
5.2.6 植株致病性测定 |
5.2.7 再分离 |
5.2.8 数据统计 |
5.2.9 其它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5.3 结果 |
5.3.1 种子致病性测定 |
5.3.2 幼苗致病性测定 |
5.3.3 植株致病性测定 |
5.3.4 其它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5.4 讨论 |
第六章 炭疽病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干重测定 |
6.2.2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
6.2.3 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炭疽病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
6.3.2 炭疽病发生与品质的相关性 |
6.4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性讨论 |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资助项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
致谢 |
(8)澳大利亚肉羊产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澳大利亚肉羊产业发展概况 |
2 澳大利亚肉羊产业发展经验 |
2.1 重视肉羊品种选育和优良品种推广 |
2.2 重视草场建设和保护 |
2.3 重视扶持肉羊养殖业发展 |
2.4重视疫病防控和羊肉质量控制 |
2.5 培育家庭农场,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
3 对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启示 |
3.1 加强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
3.2 重视草场建设和保护, 适度放牧 |
3.3 加强羊肉质量控制管理 |
3.4 加快规模化养殖和培育适度规模家庭农场 |
(9)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区水土流失特点研究现状 |
1.2.2 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3 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4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响应研究 |
1.3.2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特点研究 |
1.3.3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研究 |
2 三门峡市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1.4 河流水系 |
2.1.5 土壤 |
2.1.6 植被 |
2.2 矿产资源 |
2.2.1 矿产资源概况 |
2.2.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2.3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
2.2.4 铝土矿分布情况 |
2.3 水土流失 |
2.3.1 水土流失现状 |
2.3.2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 |
2.3.3 水土流失的危害 |
2.4 三门峡市铝土矿所在区域水土流失概况 |
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的选取和计算 |
3.2.2 数据资料获取 |
3.3 技术路线 |
3.4 研究难点、可行性及创新点 |
3.4.1 研究难点及采取的解决方法 |
3.4.2 可行性 |
3.4.3 创新点 |
4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 |
4.1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响应 |
4.1.1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
4.1.2 采矿活动干扰下各影响因子水土流失响应 |
4.1.3 结论 |
4.2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特点 |
4.2.1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时间分布特征 |
4.2.2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空间分布特征 |
4.2.3 结论 |
4.3 小结 |
5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 |
5.1 水土流失防治关键措施分类 |
5.2 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2.1 露天采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2.2 地下开采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2.3 生活管理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2.4 矿区道路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2.5 排土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2.6 供水供电管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3 水土流失防治关键技术 |
5.3.1 斜坡防护技术 |
5.3.2 弃(土)渣拦挡技术 |
5.3.3 截排水技术 |
5.3.4 土地整治技术 |
5.3.5 植被重建技术 |
5.3.6 临时防护技术 |
5.4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广东省廉江市红橙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廉江红橙 |
2.1.2 红橙产业 |
2.1.3 红橙产业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区域经济理论 |
3 廉江市红橙产业发展调查基本情况 |
3.1 廉江市概况 |
3.1.1 廉江市自然环境 |
3.1.2 经济收入水平 |
3.1.3 水果产业发展 |
3.2 实地调研的基本情况 |
3.2.1 调研的开展情况 |
3.2.2 调研的结果与分析 |
3.3 廉江市红橙产业发展情况 |
3.3.1 廉江市红橙产业发展历程 |
3.3.2 廉江市红橙产业生产现状 |
3.3.3 销售方式及技术服务 |
4 廉江市红橙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
4.1 廉江市政府扶持力度有限 |
4.2 红橙种植户缺乏科学发展意识 |
4.2.1 红橙种植户综合素质较低 |
4.2.2 红橙种植户缺乏产业大局观 |
4.3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
4.4 农业灾害严重且保障不足 |
4.4.1 农业灾害严重 |
4.4.2 农业保险服务不完善 |
4.5 红橙产业链发展水平较低 |
5 国内外柑橘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5.1 国外柑橘产业发展的经验 |
5.1.1 美国柑橘产业发展的经验 |
5.1.2 日本柑橘产业发展的经验 |
5.2 国内柑橘产业发展的经验 |
5.2.1 广西柑橘产业发展的经验 |
5.2.2 四川柑橘产业发展的经验 |
5.3 对廉江红橙产业发展的启示 |
6 廉江市红橙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6.1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扶持作用 |
6.1.1 保证扶持政策的力度 |
6.1.2 科学规划廉江红橙产业 |
6.1.3 加强农业技术管理服务水平 |
6.1.4 建设出口基地,扩大消费市场 |
6.2 提高种植户科学发展意识 |
6.2.1 提升红橙种植户的综合素质 |
6.2.2 提升红橙种植户的产业大局观 |
6.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6.4 提高农业灾害防治保障水平 |
6.4.1 提升农业病害统防统治水平 |
6.4.2 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
6.5 拓展廉江红橙产业链 |
6.5.1 提高红橙加工处理水平 |
6.5.2 拓宽红橙产业链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之处 |
7.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廉江市红橙产业种植户调查问卷 |
四、澳大利亚西南部地三叶草栽培品种的选育程序(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仑与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探析(1950-2017)[D]. 李博灵.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2]喀斯特石漠化草灌干旱逆境适应与品质研究[D]. 闵小莹.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3]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研究[D]. 陈磊.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4]宁夏固原苜蓿抗病性评价[D]. 李明. 兰州大学, 2020(12)
- [5]三种功能植物对苹果园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的调控作用[D]. 蔡志平.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6]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落粒相关基因QTL定位[D]. 张宗瑜. 兰州大学, 2020
- [7]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D]. 徐杉. 兰州大学, 2019
- [8]澳大利亚肉羊产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游锡火. 中国畜牧杂志, 2019(08)
- [9]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D]. 徐凡.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10]广东省廉江市红橙产业发展研究[D]. 林琳.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