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起霍乱暴发流行疑为食物中毒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米魁[1](2021)在《2015~2019年长春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明确2015~2019年长春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基本情况、症状、可疑暴露食品的构成情况,分析食源性致病菌主动监测的结果,探索长春市食源性疾病发生的规律,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1.在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中调取长春市医疗机构2015~2019年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数据,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诊疗信息、可疑食品暴露信息、生物标本中主动监测的致病微生物检测结果等。2.应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IBM 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对性别、年龄、职业、发病年、发病月、症状等分类变量描述构成情况;病例潜伏期用M(P25,P75)描述集中及离散趋势。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是否住院、抗生素使用、肠道致病菌检出、诺如病毒检出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患者之间的差异;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是否住院、是否使用抗生素对诺如病毒检出的影响。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1.2015~2019年长春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7764例,其中男性4266例,占54.9%,女性3498例,占45.1%,男性占比高于女性;病例年龄构成中病例数最多的年龄段的是≤5岁,共报告2836例,占36.5%;各职业构成中散居儿童比例最高,共报告2307例,占比29.7%。2.2019年报告的监测病例数占比最高,报告2766例,占比35.6%;9月份报告占比最高,报告1174例,占比15.1%。3.监测病例不同身体机能系统出现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系统出现异常症状发生率最高,为96.75%;心脑血管系统出现症状发生率最低,为1.2%。各系统不同临床症状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消化系统以腹泻发生率最高,为82.24%;心血管系统以心悸、胸闷发生率最高,均为57.89%;泌尿系统尿量减少发生率最高,为99.08%;神经系统头痛发生率最高,为56.11%;全身系统发热发生率最高,为56.11%。4.监测病例的可疑暴露食品中占比最高为多种食品(同时摄入多种食品),报告1164例,占比14.99%。可疑暴露食品的加工及包装方式中占比最高为家庭自制,报告3286例,占比42.43%。可疑暴露食品购买场所中其他场所(暂未在系统中提供的分类)占比最高,报告2631例,占比33.89%;其次为农贸市场,报告1667例,占比21.47%。5.朝阳区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病例数最多,共报告3888例,占比50.1%;性别、年龄段、职业在门诊病例及住院病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的性别、年龄、职业在病原学监测医院和非病原学监测医院(报告医院)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共同就餐人是否发病在可疑暴露食品的加工与包装方式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同就餐人发病的监测病例中餐饮服务业制作占比最高,共同就餐人未发病的监测病例中家庭自制占比最高。7.2015~2019年长春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总体的潜伏期为12h(7h,18h)。8.2015~2019年长春市食源性疾病4种致病菌的检测结果中,沙门氏菌检出率最高,5年间共检出82例阳性,检出率1.91%;不同年份沙门氏菌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就诊方式肠道致病菌检出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2015~2019年间病原学监测医院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共检出诺如病毒阳性283例,检出率28.44%。其中男性175例,高于女性108例;各年龄段中以≤5岁阳性人数最多,共200例;职业构成中以散居儿童最多,共155例。住院病例和未住院病例诺如病毒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抗生素使用情况诺如病毒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门诊治疗和抗生素使用是诺如病毒检测阳性的影响因素。诺如病毒阳性结果预测模型为Y=-1.550-0.958门诊治疗+1.134未使用抗生素,经拟合优度检验,P>0.05。结论:1.2015~2019年长春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7764例,男性多于女性,≤5岁病例占比最多,多为散居儿童。不同时间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报告数不同,2019年最高,不同月份以9月份最高。2.2015~2019年长春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出现消化系统出现异常症状人数最多;可疑暴露主要是多种食物共同烹制的混合食品和蔬菜类及其制品;加工方式中占比最多为家庭自制;可疑暴露食品购买场所中农贸市场占比最高。3.2015~2019年长春市朝阳区食源性疾病报告病例数最多,占比50.1%;住院病例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住院病例中≤5岁和散居儿童占比高于门诊病例;病原学监测医院中男性比例高于非病原学监测医院(报告医院),病原学监测医院中≤5岁和散居儿童比例高于门诊病例。4.2015~2019年长春市食源性疾病病原学监测结果中,2018年沙门氏菌检出率最高,门诊患者致病菌的检出率高于住院患者;2015年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门诊治疗患者检出率高于住院患者,未使用抗生素患者检出率高于使用抗生素患者。
潘航[2](2020)在《纽波特沙门菌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文中指出肠道种沙门菌(Salmonellaenterica)是最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是导致全球健康和经济负担的重要病原。沙门菌包括许多血清型,它们在感染不同宿主能力上差异显着,其定殖生态位/生境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沙门菌肠道种肠道亚种血清型纽波特(Salmonella enterica.subsp.entericaserovar Newport,以下简称S.Newport/纽波特沙门菌),是美国人源感染沙门菌排名前三的血清型之一,通常牛被认为是其主要感染或携带宿主。近年美国S.Newport感染的发生率有所上升,在欧盟,S.Newport感染在过去几十年里保持稳定。一般来说,S.Newport是通过人类食用受污染的动物源性食物传播,例如,牛肉、猪肉、禽肉蛋和牛奶,或非动物来源,如蔬菜和其他新鲜农产品。但最近的疫情却更多地归因于其他来源,如新鲜农产品、海鲜、灌溉用水、土壤。此外,S.Newport也有在环境如肥料中长期生存的特殊能力,特别是其能定殖侵染植物。值得注意的是,S.Newport可以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定殖、入侵植物组织。S.Newport的生境可以作为持久或称为再次人类感染的来源。很少有调查关注不同的传播途径,特别是耐药沙门菌随食品产业链传播到人类这个角度。而且目前S.Newport在中国的主要生态学、耐药情况和疾病负担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等证实了S.Newport是一个多进化来源的血清型。基于MLST分析的384株不同来源S.Newport确定了 3个进化分支,其中人类分支ⅰ与非人类分支ⅱ(鸟类、家畜和爬行动物为主)的耐药谱不同且有较大生态位差异,很可能表现出宿主偏好性。然而,很少有研究关注食物链中S.Newport的传播,同时,针对全球S.Newport的基因组解析是本领域的瓶颈,S.Newport遗传多样性、耐药性获得机制、不同生境或宿主偏好性遗传基础,这一系列科学问题仍有待解决,特别其在我国人群中流行情况还未知。本研究旨在:(1)探究不同来源S.Newport耐药谱规律;(2)通过MLST揭示菌群的遗传多样性;(3)阐明中国人源S.Newport的基因组流行病学特征;(4)解析全球S.Newport遗传演化、耐药形成规律;(5)在全基因组层面探讨S.Newport宿主偏好性潜在机制。1.1996~2015年美国来源S.Newport耐药分群研究明确沙门菌在多种食品动物宿主间的传播途径及其抗生素谱是进行适当干预和精准治疗的关键。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 1996年至2015年间从美国不同食品动物、零售肉类和疾病病人分离的3,728株S.Newport,包括其中附带27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用随机森林和层次聚类统计方法根据所有MIC值(MIC values,MICs)对分离株聚类分群。利用分类回归树(CART)方法分析确定适宜的抗生素及其在人、动物种群间的临界值。根据单个菌株的MICs两种方法都检测到两个独立的群体,其中动物群体的MICs明显较高,这与耐药性(AR)表型相关。只有9.7%(267/2763)人类分离株与动物源性菌株相关。此外,动物源分离株抗生素谱的多样性比人源分离株差异小(P<0.001),提示有多种来源涉及人类感染。CART法将复方磺胺甲恶唑作为区分动物和人分离株的最佳分类标识。此外,还发现了牛或火鸡种群中占主导地位的两种典型AR谱,即MDR-Amp和Tet-SDR,这表明不同的肉用动物来源可能与人类感染有关。AR分析表明,经验治疗的合理性选择不是氟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而是广谱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曲松、头孢西丁)。人源S.Newport沙门菌耐药菌株有多种来源,不同的食物-动物传播途径造成了相当大比例的异质性分离群体。2.S.Newport基因型解析菌群多样性S.Newport具有系统发育多样性特征,之前的研究表明,S.Newport通过多种动物传播途径感染人类,各途径中菌株具有不同的耐药性。然而,针对其遗传信息的研究仍缺乏。因此本研究关注S.Newport宿主、来源、基因型和耐药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使用全球1842株S.Newport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数据结合针对16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囊括282株中国菌株,对相关性进行评估。我们的分析显示,序列型(ST)与不同的宿主源显着相关,包括家畜(ST45)、鸟类(ST5)、受污染的水和土壤(ST118)、爬行动物(ST46)和海产品(ST31)。重要的是,ST45含有(344/553)大部分多重耐药(MDR)菌株,这些菌株被认为是导致人类MDR细菌感染的原因。中国分离株在禽源(ST808组)和淡水动物源(ST2364组)中形成了两个独特的谱系。S.Newport的基因分型信息可以改善沙门菌的诊断,并指导更好地选择抗沙门菌感染的抗生素疗法。3.1991~2018年中国人源S.Newport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近年来,我国S.Newport感染呈逐渐上升趋势。在人类感染方面,S.Newport是全球造成持续感染的五大血清型之一。本研究分析290株S.Newport菌株及其相关临床元数据,包括菌株全基因组,其中62.4%(n=181)为腹泻的患者,28.9%(n=84)为无症状的个体(包括成年人和青少年),8.6%(n=25)来自幼儿(28%,n=7)和婴儿(72%,n=18)的持续性腹泻病例。不同序列型(ST)和临床表现之间关系的差异显着(P=0.0432),ST46引起腹泻或代表无症状患者,ST31或ST68引起持续性腹泻。基因组分析显示,无症状或没有腹泻患者分离株的比例最高(98.5%,n=279),从中检测到相应氨基糖甙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决定因子,需要强调在这类患者中应谨慎使用抗生素。研究结果提示非伤寒沙门菌感染并伴有S.Newport引起的急性腹泻或持续性腹泻症状的病例,应谨慎处理,因为多重耐药表型的几率很高,可能导致治疗失败。S.Newport ST31和ST46可能是导致婴儿和儿童腹泻/持续性腹泻病原菌耐药的原因,两种基因型多重耐药比例也最高,而成人更有可能是S.Newport携带者(无症状)。4.全球基因组解析菌株遗传演化、耐药机制及宿主偏好性全球1560 S.Newport菌株可分为C-Ⅰ~C-Ⅳ 4个分支,主要序列型为ST45(28.42%),ST118(19.56%),ST46(13.60%),来源主要为人源(42.05%),家养动物源(Livestock,21.03%),冷血动物源(8.08%)。C-Ⅱ中家养动物为主的主要谱系ST45-WBM(warm-blooded mammal,温血哺乳动物)普遍携带IncA/C2质粒及大量耐药基因,同时ST166及ST31中也携带部分质粒及一定量耐药基因。S.Newport含以氨基糖苷类及四环素为首的9大类耐药基因,除了利福平类主要来自冷血动物(CBA)及人,其他类主要来源是WBM及禽类。BEAST时空分析提示S.Newport的分子钟速率相比其他血清型或种属呈中等偏高水平,其中C-Ⅰ分化时间最早但速率最低,C-Ⅱ速率最高,对C-Ⅱ主要谱系ST45-WBM的分析提示多重耐药IncA/C2质粒驱动家养动物源ST45菌株流行。对各主要ST中的代表性菌株进行挑选及表型试验,验证了三大谱系ST45-WBM、ST46-CBA、ST118&5-Human(人源)对小鼠模型的毒力差异及对斑马鱼及秀丽隐杆线虫的宿主偏好性,以及谱系间生物被膜形成及群集运动能力的差异性。泛基因组热图提示存在潜在的重组特性及协助谱系适应的基因,通过分析挖掘了三大谱系的协助其适应的特异性基因,主要与细菌营养物质代谢运输、遗传物质操作有关,毒力基因扫描结果提示毒力基因总数与耐药基因总数呈负相关,毒力岛、可移动元件扫描结果提示ST45-WBM谱系具有特异性的4个转座子及Ⅰ型整合子,ST118&5-Human谱系具有1个特异性毒力岛,重组事件检测结果提示S.Newport是近百年沙门菌中已知的重组发生区域最广、发生速度最快、每个菌株平均事件数最高的血清型,其中ST45-WBM谱系内网状进化现象突出,XerC3是ST45-WBM的特异性重组酶,可能是支持其遗传多样性、快速演进和广泛流行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系统的大数据分析,明确了S.Newport的耐药表型概况、耐药分群、最佳分群抗生素、基因型、生态型分布及对人类主要的传播途径,解析了中国人源菌株的基因组流行病学特征,并从全球视角明确了S.Newport的种群结构、遗传演化、耐药遗传决定因子、宿主偏好性、以及不同进化分支谱系特异性的分子靶点,指出IncA/C2是家养动物源ST45菌株流行的主要驱动因素,且重组酶及营养代谢运输元件可能参与介导宿主适应,为进一步研究沙门菌生物学功能打下基础。
张斌斌[3](2020)在《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越来越得到国家和地方的重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明确指出要开发出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同时,近年来,传染病疫情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秩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知识的教育势在必行,不仅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健康观念,也有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本研究基于高中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及选修模块的开设建议,以“传染病与防控”为主题,结合广州市东涌中学的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尝试开发出具有地区或学校特色的高中校本教材,以便于对学生进行传染病与防控知识的教育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对广州市东涌中学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东涌中学的高一、高二学生以及高校大一、大二学生进行学习需求分析和传染病知识知晓率调查。其次,根据选修模块的开设建议与学校、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课程目标的设计和教材内容的组织编排,最终将校本教材的章节定为3章15节6活动。接着以学生自主报名的方式组建实验班,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实验班进行校本教材的教学。最后,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环节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检测学生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并判断校本教材开发与实践的实际效果,进行总结与反思。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通过“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学习,对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达到了以新课标为基准的课程目标要求,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也得到了提高,其学业测试的平均分提高了13.45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探讨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得到了提升;形成了“防控并重”的观念;提高了学生对生物学课程的兴趣,加强了学生应用生物学原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有了大幅度地提升。在课程回访中,学生表明在学习完本教材后,他们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做好了个人的防疫工作,并向父母或身边的人宣传了新冠的危害性,教会他们应对新冠的方法,很好地保障了自身及周围人的生命安全,也为自己的行动而感到满足。此外,在开发与实践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发展,对教育教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了课程编制与组织的能力。
谷清华[4](2019)在《云南省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现状分析及防控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间经济贸易活动的增加、人口频繁流动成为常态,自然环境不断恶化、人类饮食结构不断改变,食品安全事件在全世界不断发生,这不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威胁,同时也对各国经济产生严重影响。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率、发病人数、死亡人数连续几年都排在全国前列,食源性疾病的防控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在明确病因的因素中,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占主要部分。因此,研究云南省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暴发并针对性的提出防控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本文以云南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2011~2015年监测的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对云南省近5年来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时间、场所、致病因子、食品种类和发病地区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有效减少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防控策略。2011~2015年间,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发病人数占云南省食源性疾病人数43.3%;细菌性食源疾病暴发的时间主要是第2和第3季度;学生食堂是细菌性食源疾病暴发的主要场所,其次为农村宴席;沙门氏菌是细菌性食源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椰毒假单胞菌是致死的主要病因。通过总结分析,就食源性疾病的管理包括预防、监测、调查、治疗及其控制的全部内容,我们分别从健全法律制度、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强化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高效政府监管机构、疾病监测体系、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和建议。这些对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和食品安全隐患的早期识别、预警与防控能力,有效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威胁。
朱艳[5](2019)在《一起食源性感染暴发的病原学分析及分子分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聚集出现的6名腹泻病患者粪便培养出的猪霍乱沙门菌进行病原学分析及分子分型,确定本次食源性感染发生的性质,并了解该致病菌的致病特点和耐药性。方法1.搜集和分析2016年5月10日-5月14日期间来我院感染性疾病门诊就诊的急性腹泻患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2.对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3.对鉴定得到的猪霍乱沙门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对菌株进行抗生素药敏试验。4.对6株猪霍乱沙门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并用BioNumerics软件对电泳带谱进行聚类分析。5.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6株猪霍乱沙门菌中的invA、sitC、hilA、sifA、mgtC、siiE、spvB、Prot6E、pefA9种毒力基因。结果1.6例患者(男性3例、女性3例),因出现不同程度腹泻就诊我院,就诊时期集中于2016年5月10日-5月14日,6位患者均有在同一连锁餐厅就餐的经历,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相似,疑为进食被污染的生肉。2.6株菌株经病原学培养、鉴定后显示为猪霍乱沙门菌。3.6株猪霍乱沙门菌抗菌谱相同,对头孢曲松、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四环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氯霉素敏感,对氨苄青霉素耐药。4.6株菌株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后在脉冲场电泳,菌株带型一致,后使用BioNumerics7.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菌株菌谱型彼此间相似性达94.099.0%,证实为同源性菌株。5.6株猪霍乱沙门菌携带相同的毒力基因,invA、sitC、hilA、sifA、mgtC、siiE携带率100%,质粒编码的毒力基因spvB、pefA、prot6E未检出。结论1.根据患者的发病经过、流行病学史并结合致病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毒力基因谱及抗生素药敏谱分析,可初步判断本实验中所涉及的食源性事件为一次由猪霍乱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感染暴发。2.应高度重视食品卫生及安全,从食品供应的源头上控制食源性感染暴发的发生。
黄思成[6](2018)在《传染病暴发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双盲应急演练模式构建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结合国内外卫生应急演练研究成果,探索构建一套适用于各类传染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双盲应急演练体系,其中包括演练方案、评估体系的构建,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善。构建完成后,将在日后的演练中更好地检验预案和锻炼队伍。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在确定演练目标、设计疫情情节后,对演练方案进行编写;通过改进的德尔菲法对演练评估体系中的三级指标进行构建。经过两轮咨询后,通过SPSS对专家协调程度(三级指标的变异系数)进行统计分析,将一二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转化为判断矩阵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一二级指标权重;将三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通过百分赋值法算出对应的分数后,通过比例分配法计算出各三级指标的权重。构建完成后,通过传染病双盲演练的实践及评估结果的分析,对演练中演练队伍存在的问题、演练方案构建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意见。结果:本次演练方案构建的以霍乱疫情和急性汞中毒为主要模拟疫情事件的双盲演练考核方案,并通过了我省多位专家的论证,具有可行性。最终演练过程开展顺利,演练效果良好,说明这种演练模式是可行的。通过对评估组的评分、评估报告以及各有关单位在研讨会上的总结,我们分析演练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从一级指标得分情况可见,本次参演队伍在应急响应与物质准备、风险沟通与健康教育、应急终止与总结报告环节的得分率较高,均超过80%;同时本次演练暴露省级应急队伍在现场调查、疫情控制等环节存在较多的问题(得分率均低于70%)。最后,我们还发现演练方案在实践过程中存在演练调控和预料外响应考虑不周全等问题,并对设计的方案进行改进。在演练完成后,通过改进的德尔菲法对评估体系进行构建,最终得到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86个。经过两轮专家咨询,三级指标综合得分均值从4.29(3.994.74)上升到4.56(4.254.80),变异系数由0.19下降至0.10,说明专家的意见逐渐趋于一致。三级指标重要性得分均值为4.65(4.185.00)分,平均CV为0.12(00.21),平均满分比例为71.27%(41.18100.00%),提示内容效度良好。指标体系信度:总指标体系α信度系数为0.989>0.8,四大环节内部各指标α信度系数分别为0.939、0.952、0.988和0.902,提示双盲演练各指标的一致性良好。结论:1、传染病双盲演练在本次的实践中达到了演练的目的,演练队伍较为完满地完成了演练,但在疫情控制方面等方面还有待提高。2、本次传染病双盲演练的开展为国内首例,演练开展的总体过程较为顺利,演练队伍在双盲的考核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说明这种演练模式是可行的。当前的演练对疫情研判考核比较欠缺,而双盲演练更能够考核卫生应急队伍对疫情的研判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王彤[7](2017)在《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滇西德宏地区由于独特的气候环境、地理条件、民族风俗等原因,加之医疗卫生水平低,技术落后,意识薄弱,瘴疠、疟疾等热带疾疫频繁爆发。又受频繁水灾、兵灾的破坏,对当地社会医疗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故一直都是中外闻名的“瘴疠之区”。传统社会中,滇西德宏地区疟疾长期肆虐,但主要只依靠宗教医疗和巫医抵御疾病。乾隆滇缅战争后,中医开始进入德宏,才打破了巫医治病的局面。晚清时期,随着传教士的进入、西医西药的传入,近代医疗萌芽、发展,但成效有限。20世纪30年代末,战乱频仍,疟疾流行加剧,医疗卫生事业也因战争医疗的进入得到了显着发展,但因受政治、经济和民族风俗等因素的影响,疟疾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1950年代后,疟疾的防治与国家对边疆的开发及经营紧密联系到了一起,爱国医疗卫生运动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展,有效遏制了疟疾的流行和传播。1980年代后,改革开放政策及边境口岸的开放,人员流动和贸易往来随之增多,输入型疟疾成为德宏疟疾流行的主要动因,但因疟疾防治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德宏疟疾得到了及时控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流行和传播,基本处于可控状态。2000年后全球疟疾基金的推广,云南疟疾防控进入了全球化阶段,疟疾控制成为联合国卫生组织的重要目标,德宏疟疾控制也取得了极大进步。滇西德宏地区地处边疆国境线地带,境内少数民族众多,易受国内外政治环境和当地少数民族观念等因素的多重影响,疟疾的流行和防治也呈现出其独有的特性。全球化、政治、技术、战争等因素是使滇西德宏地区和外部世界的联系逐步加强,医疗卫生的“国家化”和“现代化”成为主流,这些在疟疾的防治政策、措施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体现,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滇西德宏地区在政治、社会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的努力与实践。
姬凌辉[8](2015)在《清末民初细菌学的引介与公共卫生防疫机制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除了物质与制度方面的引入外,还有隐而不彰的知识与理论的交流,中国近代细菌学说史即是其中重要一环,对中国近代细菌学引入概况的探讨也是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近代知识与制度转型的题中之义。鸦片战争以前,中西医学仅仅是通过极少数耶稣会士互相交流,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条约口岸的逐渐建立和传教士医学传教行为的逐渐合法化和内地化,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最先走向世界的一批国人在日记中对显微镜、细菌均有零散记载,细菌由此渐入国人视野。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之间,沿海地区的报刊、杂志等知识传播媒介和翻译馆、医学院校、书院等知识传授机构是细菌学知识的主要引介载体。1894年广东和香港发生的鼠疫检验了时人的防疫手段和观念。虽然鼠疫杆菌的发现消解了鼠疫的神秘感,但是在当时有限的医疗条件下,中西医未能有效控制疫情和病情,这反映出细菌学说形成初期尚未能影响当时的医疗技术。清末十年,教会创办的医学院校和留日学生对细菌学说译介所做出了巨大贡献,此时国人对细菌学知识的认识从单一走向复合。1910-1911年的东北鼠疫让东北成为了当时国际医学专家的实验场,东北鼠疫的防治与肺鼠疫杆菌的发现均具有国际性。瘟疫除了带给普通民众死亡的恐惧感之外,还带动了细菌学知识的传播和推广。新文化运动期间,人们对细菌学的认识已经从腺鼠疫杆菌、肺鼠疫杆等菌种扩大到对细菌的性质、分类、培养、作用等知识的系统把握,并呈现出由专业知识走向工农生产和日常生活的趋势。1917—1918年华北地区暴发了严重的腺鼠疫,虽然有东北鼠疫的防疫经验可资借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防疫工作窒碍难行。1919年中央防疫处正式成立,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完整建制、系统运作的中央级卫生防疫机构。从组织结构上来看,中央防疫处从最初的“一处三科”演变为“一处二室三科”。虽然它在1919年全国性霍乱中仅能维持京畿一带的防疫工作,但是随着人事和职能的日益完善,其影响渐及全国。总之,清末民初细菌学的引介历经晚清政府、民初北洋军阀集团、南京国民政府等不同历史时期,其大体随清末民初历次重大疫情不断变动,与当时的国家与社会变迁亦有内在关联,在近代中国经历了从知识引介到制度构建的“在地化”过程,在中国大地上画出一张从通商口岸到东北三省,从东北三省到晋绥直隶,从晋绥直隶再到全国各地的文化版图。
甄雪燕[9](2011)在《近百年中国传染病流行的主要社会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传染病能够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伤害,同时又受到国家政治体制、经济状况、文化习俗、人口密度、自然环境等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决定了传染病的流行程度。本研究拟通过回顾近百年中国传染病流行的社会因素情况,深入分析社会因素在传染病流行中的影响途径和影响力度,为未来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本研究将运用文献研究法汇集近百年中国传染病流行基本资料,运用实证研究法、理论研究法等,分析社会因素对中国近百年传染病流行的决定性作用。研究结果:本课题研究结果主要包括:1.传染病的流行程度与流行趋势,是诸多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民国时期,传染病是人类死亡原因的第一杀手,当时全国总人口以4.5亿计,城镇人口约占20%,为0.9亿;农村人口约占80%,为3.6亿,乡村死于法定疫病者,每年就高达197.64万,城市19.251万。我国当时全国总死亡率为30%。左右,其中15%是因传染病而致死的,疫死人数每年达到600万之多。新中国成立以后,确立以“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基本消灭了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传染病的发病率由建国前十年的平均值4034.26(1/10万),到八十年代降低为平均245.4(1/10万),传染病在居民死亡原因的排名中也下降到第13位。社会因素影响、制约,甚至决定着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2.传染病严重破坏人类的正常社会生活秩序,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产生。据民国学者推算,民国时期,每因传染病死亡1人,即有22人感染,按照当时30%。的死亡率推算,全国4亿人口中患病者达到2640万人,患者医药费每日以最低数目1角计算,共计花费医药费为5280万元。相对比,以2003年防治SARS的相关资料为例,据资料显示,平均每个病人的治疗费用大概是10万元,按此计算,我国5000多个确诊病例就需要5个亿以上。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各级地方政府用于防治SARS的总费用数已超100亿元。从根本上说,传染病流行对社会造成的冲击甚至超过了局部战争带来的损失。研究结论:近代以来,中国逐步建立并完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卫生防疫工作已经取得革命性胜利,包括:1.基本消灭烈性传染病;2.各种法定传染病得到较为稳定的控制;3.传染病死亡率大幅度下降;4.传染病防控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5.传染病在居民死亡原因排名中由第1位下降到目前的第13位。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人口流动加剧、病毒出现抗药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社会因素,促使传染病正以更新、更强的态势对人类发起进攻,传染病防控出现新问题:1.传染病能够影响全球经济稳定与增长:2.传染病能够引起国家安全与稳定;3.传染病会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整体形象;4.传染病流行能够影响国际人口的流动。政策建议:政府对传染病的管理将成为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政府应始终将传染病防控问题置于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与法律的大背景下,重视社会因素对传染病流行的决定性作用,明确政府在传染病防控体系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平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特别是卫生防疫服务体系。
徐鹏[10](2007)在《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及其支持系统研究》文中提出一、研究目的和意义2003年SARS疫情的发生和流行,极大地考验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暴露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存在的弊端;促使全社会关注疾病预防控制,意识到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重大意义,以及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薄弱环节。(一)本研究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需要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围绕该目标和要求,疾病预防控制政策研究专家、政策制定者和政策实施者三方通力合作,进行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战略研究:(1)明确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功能定位,界定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与任务;(2)理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管理体制;(3)围绕职能和项目,明确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所必需的人力、经费与装备标准等资源。如何把已有的经费、人力及仪器设备合理地分配到疾控机构各项具体工作中去?如何在机构、科室以及具体工作中把公共职能贯彻执行?这些都需要一套系统的、规范的、标准的技术和管理程序,从机构、科室和项目工作三个层次上来对疾控机构进行管理,指导人力、经费以及仪器设备等资源合理分配,使工作项目能够具体落实,从而实现疾控机构公共职能的落实。(二)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进展及面临的挑战目前,在工作实践和研究中,缺乏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规范和标准化的操作和管理:如缺乏在“三级预防”理念指导下完善的工作目标、明确的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职能落实标准、科学的技术流程和工作步骤、规范的技术文书,也缺乏系统的工作数量、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标准、合理的工作配置标准(如人员、工作经费和仪器设备的标准配置等)。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1)缺少权威性的指挥协调机构,各相关部门及其职能不明确。没有一个有效的指挥协调体系,在处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往往出现多头领导,各自为政,职责不清,资源分散浪费,不能形成高效的运作机制,延误了处理突发事件的时机,导致事态扩大。(2)工作步骤和流程不明确,造成各步骤的随意性,工作信息流动不畅。例如,信息来源于多个部门和系统,缺乏统一标准与共享机制,不能及时获得准确全面的数据,不能形成信息平台,没有形成信息共享,不能全面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无法为处置决策服务。(3)应急处置人力队伍、工作经费、设备和技术物资储备等资源不能满足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工作环境与条件落后,疾控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检验检测设备、交通通讯、防护装备、物资储备等不足;对新发、罕见疾病和各类突发事件的快速鉴别、现场处理和救治技术的研究都比较薄弱。(4)缺乏一整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工作数量、质量和绩效指标体系。长久以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的考核使用单指标评估和模糊定性的评价,缺乏系统的较精确的数量和质量指标体系;缺乏对总体结果的监控指标,也缺乏对每一工作步骤和业务流程的评价标准。(5)针对类似“非典”此类的新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的传染病,需要有新的应对措施,还需要完善相关立法。《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某些规定比较原则,也需要进一步具体化;在“非典”预防和控制工作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薄弱环节,也亟需强化相关法律制度。以上都迫切需要深入的系统的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以“卫生系统宏观模型”作为指导性研究方法,遵循“三级预防”原则,运用业务流程管理理念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质量管理理念研制工作规范的框架要素;运用“定性定量多重论证”方法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各框架要素具体内容的完善和论证;使用“标杆管理”理念进行完成规范的人力、工作经费与仪器设备需求研究;选用“规范差距分析法”进行“现实”与规范“理想”间的差距比较;运用聚类分析、相关和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工作规范的效果。主要的资料收集方法包括文献归纳、机构意向调查和机构基本情况调查、焦点问题访谈、二级资料提取、头脑风暴法、以及规范机构模拟运作等。样本机构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山东、江西、湖北、湖南、黑龙江、陕西和甘肃在内的10个省;在每个样本省内抽取9个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抽取的样本市内抽取1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该抽样原则,共抽取并调查了168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其中83个地(市)级机构,85个县级机构)。收集并分析5个市级、6个县级机构从2005年7月—12月的规范模拟运作资料信息,以此作为工作规范的完善以及测算人力、工作经费和仪器设备的依掘。三、主要研究结果(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的研制1、工作规范研制原则(1)合法的原则(2)职责任务一致的原则(3)强化流程管理和注重实证的原则(4)现实与发展兼顾的原则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研制的框架及界定(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概述部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规范概述作为整个规范的前言部分,包括以下内容:简要介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和分类;简要阐述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目的与意义,形成工作的总体目标;依据工作经验和理论结晶,围绕总体目标(目的),描述必须完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项目;按“三级预防”原则的逻辑操作顺序,形成总体上的工作任务流程图。(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规范分述部分工作规范分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同工作项目,分别针对各工作任务和目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工作流程和步骤、技术文书、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工作数量和频率、工作考核指标7个框架要素的具体内容展开阐述。(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的论证对研制出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的7个框架要素及其具体内容,进行了全国10省83个市级和85个县级机构的机构意向论证。论证结果为:10省168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工作内容的总体认可程度达到了98.9%,对规范的工作流程和步骤的认同率为97.8%,对规范的关键质量控制指标总体认同率为97.9%,对规范的工作量与频率指标总体认同率为96.5%,对规范的工作绩效考核指标总体认同率为96.7%。工作规范的总体认可程度达到了97.4%,7个框架要素中最高的为工作内容和方法,认可程度达98.9%,最低的为工作数量和频率要求,也达到96.5%;同时,通过对不同框架要素的分工作项目、分级别和分省别分别进行认可程度分析,发现:不管机构的级别如何,以及机构所在省份如何,样本机构对规范7大要素内容是高度认可的。说明,经过14轮论证和完善的工作规范具有普遍可接受性,也表明课题组这一套研制规范的思路、方法和框架要素是科学和可行的。(三)工作现状与拟定规范要求的差距及制约因素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机构的各项工作内容的工作质量均没有达到工作规范的理想要求:最高的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达到了81.3%;最低的为“健康教育督导与评估”,为62.4%。工作数量和频率要求亦未完全落实:完成最好的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完成了77.8%,最低的为“健康教育督导与评估”,完成了56.1%。经统计分析,地市级和县级机构没有显着性差异。分析上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现实与规范之间差距的原因发现,前三位制约因素归结为:一是与工作规范配套的工作经费不到位,二是与工作规范配套的人力资源缺乏,三是与工作规范配套的仪器设备配置不到位。其他的如与规范工作内容相配套的制度不完善、职责分工的不明确、部门协调乏力等也是工作规范现实开展的制约因素。(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支持系统研究1、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研究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得到了10省83个市级和85个县级机构的一致高度认可,总体认可程度分别达到了95.2%与94.1%。具体内容见附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部分。2、人力需求研究根据模拟运作测算结果,全国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投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需要2036.0人,回顾性调查计算所得的实际人力投入为942.3人,两者比较有一定差距,表明:现在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投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人力不足。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回顾性调查结果,投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实际人力为7345.9人,而回顾性调查计算所得的理想人力需要60479.2人。比较可知:实际投入人力和理想投入人力之间的差距较大。3、工作经费需求研究根据模拟运作测算结果,全国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投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需要9430.5万元,回顾性调查计算所得的实际投入为7188.3万元,回顾性调查计算所得的理想投入为25503.1万元,全国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模拟运作测算结果,投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需要15869.8万元,而回顾性调查计算所得的实际投入为30955.6万元,回顾性调查计算所得的理想投入为126409.7万元。无论地级机构还是县级机构在经费的实际投入经费都与理想投入有差距。4、仪器设备需求研究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地(市)级机构需要配置的常用的仪器设备有46种,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需要48种。目前我国地(市)级机构已经配备的常用的各类仪器设备7521件,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需要配置152423件,需要增加1926.6%。目前地(市)级机构已经花费各类仪器设备购置经费9547.2万元,但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需要购置经费42874.2万元,在现有基础上需要增加349.1%。目前地(市)级机构实际每年平均专项经费为8788.2万元,每年保证仪器标准配置所需追加投入经费32776.0万元,经费缺口为23987.8万元,在目前的基础上需要增加273.0%。目前我国县级机构已经配备各类仪器设备66864件,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需要463729件,需要增加593.5%。目前县级机构已经花费各类仪器设备购置经费60280.3万元,但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需要327857.7万元,需要增加443.9%。目前县级机构每年平均专项经费投入24212.8万元,每年保证仪器标准配置所需追加投入经费65571.5万元,经费缺口为41358.7万元,在目前的基础上需要增加170.8%。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部门协调与社会参与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各工作项目均涉及到多个相关职责单位或机构,包括: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城镇社区和街道居委会、农村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各级各类学校、各类媒体、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其他各类企事业单位等。同一机构的落实程度各工作项目之间差异不大,不同机构之间差异明显。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落实程度均在80%~90%之间,卫生行政部门在70%~80%,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落实程度在60%~80%之间,其他如乡镇、街道预防保健机构的落实程度均在60%~70%之间。因而,实际工作中应切实加大所有相关部门职责与任务的落实力度。(五)工作规范的效果分析研究此次研制的工作规范与2001年版《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相比,在整体上更具全局性、系统性、逻辑性,研究内容上更加详尽。新增加工作内容7项,分别为:培训健康教育队伍、开展日常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督导与评估、监测与预警、参与制定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控制效果评估、工作督导。针对新增加的7项工作内容,增加84个框架要素内容。细化工作内容7项;针对细化的7项工作内容,保留了4个框架要素,完善了56个框架内容。新研制规范共有定量性指标36个,比原有规范新增加27个,保留原规范的工作考核指标5个,废除3个。从样本机构的意向调查结果来看,规范中有关各工作项目过程质量指标及要求能够把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质量(93.6%机构认同);规范中有关工作量和工作频率要求能够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目标(94.3%机构认同);规范中有关工作考核及其标准要求能够全面把握和评估其工作绩效(94.4%机构认同)。通过定量数据的分析,发现:突发事件报告及时率、现场控制方案齐全程度、工作督导完成程度3个指标与规范执行程度均呈正相关。比较各组情况,规范高执行程度组的突发事件报告及时率是中执行程度组的1.03倍,规范中执行程度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率是低等执行程度组的1.10倍;规范高执行程度组的现场控制方案齐全程度是中执行程度组的1.05倍,规范中执行程度组的现场控制方案齐全程度是低等执行程度组的1.05倍;规范高执行程度组的工作督导完成程度度是中执行程度组的1.11倍,规范中执行程度组的工作督导完成程度是低等执行程度组的1.09倍。其他指标之间的统计分析也得到类似的结果。表明:本次规范研究能够得到落实的话,对增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四、研究的主要探索和创新1、将三级预防、业务流程管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质量管理理念、全面质量管理、卫生系统宏观模型、标杆管理法、定性定量多重论证等方法,综合运用于研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工作规范,经论证和模拟检验,本规范被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广泛认可和接受。因此,本研究可为其他项目的工作规范的研制提供可资借鉴的模板、思路和框架要素。2、研制的一整套系统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规范,明确了工作任务和目标,提出了详尽的工作内容和方法、符合逻辑的工作流程和步骤研制,一整套工作过程质量控制指标及要求,一整套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任务所必需的工作数量和频率,一整套指导工作实践的技术文书,以及一整套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为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项目管理提供了依据。3、遵循“结构—过程—结果”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线性回归、聚类分析方法,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研制并创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人力、工作经费和仪器设备投入水平与工作规范化程度的回归模型,明确了投入的人、财、物水平直接制约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规范化程度,投入水平越高,规范化程度也越高。4、创建了工作规范化程度与工作效果回归模型,明确了工作规范化程度与工作效果之间的动态定量关系。借鉴相对危险度的分析思路,创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化程度与社会职责(以及人力、工作经费和仪器设备投入)对工作效果作用的定量模型,论证了工作规范化和社会职责(以及人力、工作经费和仪器设备投入)对工作效果有协同作用。5、运用期望值法和标杆法,通过机构调查和机构模拟运作获得必要的数据,研究并创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人力需求测算思路、步骤和公式,为测算全国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配置奠定了基础。研究并创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经费投入测算思路、步骤和公式,为测算全国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费投入标准奠定了基础。研究并创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仪器设备配置标准的测算思路、步骤和公式,并测算出了仪器设备的配置标准。
二、一起霍乱暴发流行疑为食物中毒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起霍乱暴发流行疑为食物中毒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2015~2019年长春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食源性疾病现状 |
1.2 影响食源性疾病流行的因素 |
1.2.1 国际食品贸易 |
1.2.2 食品制造技术升级 |
1.2.3 自然灾害 |
1.2.4 网络食品 |
1.3 国外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 |
1.4 国内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 |
1.5 长春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 |
1.6 长春市监测的食源性疾病致病微生物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资料内容 |
2.3 分类变量说明 |
2.4 质量控制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情况 |
3.1.1 食源性疾病病例基本情况 |
3.1.2 监测病例时间分布 |
3.1.3 监测病例症状情况 |
3.1.4 监测病例的可疑暴露食品情况 |
3.1.5 监测病例报告医院所属县区情况 |
3.1.6 监测病例诊疗类型情况 |
3.1.7 监测病例报告医疗机构类型情况 |
3.1.8 监测病例共同就餐人发病情况 |
3.1.9 监测病例潜伏期情况 |
3.2 监测病例病原学监测情况 |
3.2.1 肠道致病菌检出情况 |
3.2.2 诺如病毒检出情况 |
3.2.3 致病微生物检出情况分析 |
3.2.4 诺如病毒检出多因素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基本信息分析 |
4.2 监测病例症状分析 |
4.3 暴露食品分析 |
4.4 病例报告情况 |
4.5 食源性疾病潜伏期分析 |
4.6 致病微生物检出情况 |
4.6.1 肠道致病菌检出情况分析 |
4.6.2 诺如病毒检出情况及多因素分析 |
4.7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纽波特沙门菌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沙门菌基本情况 |
1.1 沙门菌属 |
1.2 沙门菌病 |
1.3 沙门菌血清型 |
1.4 沙门菌生物型 |
1.5 沙门菌分子分型 |
1.6 形态结构及培养条件 |
1.7 沙门菌的分类及遗传进化关系 |
1.8 基因组结构及功能 |
1.9 沙门菌的突变 |
2 宿主适应性及毒力分子基础 |
2.1 宿主适应性 |
2.2 毒力因子 |
3 耐药性 |
3.1 耐药性概述 |
3.2 中美耐药性系统监测现状 |
3.3 沙门菌耐药性流行病学概况 |
4 纽波特沙门菌流行病学及进化研究进展 |
4.1 国外纽波特沙门菌流行现状 |
4.2 中国纽波特沙门菌流行现状 |
4.3 进化研究进展 |
5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 |
5.1 第二代测序技术 |
5.2 第三代测序技术 |
5.3 全基因组测序(WGS)技术在食源性病原研究领域的应用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二章 1996~2015年美国来源纽波特沙门菌耐药分群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及培养条件 |
1.2 运行硬件及操作系统 |
1.3 主要环境、软件及软件包 |
1.4 统计分析 |
1.5 最佳分类器预测分析 |
2 结果 |
2.1 人类和动物相关的集群 |
2.2 抗生素MIC可区分动物相关亚群 |
2.3 与牛和火鸡相关的抗生素耐药性谱 |
3 讨论 |
第三章 纽波特沙门菌基因型解析菌群分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及相关数据 |
1.2 菌株培养条件及耐药分类 |
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4 MLST分析 |
1.5 MIC试验 |
2 结果及讨论 |
2.1 种群结构基本情况 |
2.2 纽波特沙门菌的地理多样性 |
2.3 纽波特沙门菌:一个多疫源的食源性病原 |
第四章 1991~2018年中国人源纽波特沙门菌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及元数据情况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3 二代测序全基因组样品的制备 |
1.4 全基因组重测序(illumina平台) |
1.5 全基因组重测序(BGISEQ平台) |
1.6 基因组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年龄组分析 |
2.2 持续性腹泻与多重耐药遗传决定因子携带菌密切相关 |
3 讨论 |
第五章 全球基因组解析菌株遗传演化、耐药机制及宿主偏好性 |
第一节 纽波特沙门菌基因组种群结构解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及数据来源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3 主要环境、软件及软件包 |
1.4 数据拼接、质量控制及血清型预测 |
1.5 CoreSNP进化树构建 |
1.6 基因组扫描 |
1.7 进化树图谱绘制 |
2 结果 |
2.1 数据的基本情况 |
2.2 纽波特沙门菌Core SNPs进化树的特征 |
2.3 网状进化与纽波特沙门菌群体基因组 |
2.4 耐药基因与各宿主/来源的相关性 |
第二节 基于Core SNPs的纽波特沙门菌时空进化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及数据来源 |
1.2 运行硬件及操作系统 |
1.3 主要环境、软件及软件包 |
1.4 时空分析 |
1.5 时空分析图谱的绘制 |
2 结果 |
2.1 纽波特沙门菌C-Ⅰ分支时空分析结果 |
2.2 纽波特沙门菌C-Ⅱ分支时空分析结果 |
2.3 纽波特沙门菌C-Ⅲ分支时空分析结果 |
2.4 多重耐药IncA/C2质粒与动物源ST45流行菌株相关性 |
2.5 以C-Ⅱ为代表的纽波特沙门菌具有较快的进化速度 |
第三节 代表菌株的表型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菌株 |
1.2 试剂及饲养条件 |
1.3 小鼠攻毒试验 |
1.4 斑马鱼攻毒实验 |
1.5 线虫杀伤实验 |
1.6 生物被膜实验 |
1.7 群集运动试验 |
2 结果 |
2.1 小鼠攻毒试验 |
2.2 菌株对斑马鱼及秀丽隐杆线虫的毒力和菌株来源/生境有关系 |
2.3 生物被膜 |
2.4 群集运动 |
2.5 群集运动与生物被膜的关系为负相关 |
第四节 泛基因组解析纽波特沙门菌宿主偏好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及数据来源 |
1.2 主要环境、软件及软件包 |
1.3 泛基因组分析 |
1.4 毒力基因分析 |
1.5 毒力岛及可移动元件分析 |
1.6 重组分析 |
2 结果 |
2.1 泛基因组热图 |
2.2 泛基因组与宿主特异性基因型:特定lineage的特异性基因分析 |
2.3 泛基因组中检测毒力岛、可移动元件及毒力基因结果 |
2.4 重组现象及与宿主适应过程的关联 |
第五节 讨论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表 |
附图 |
(3)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课改下的背景 |
1.1.2 当前社会的需求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1 国外研究概况 |
1.4.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 |
2.1.2 校本教材与“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
2.2.3 校本课程开发的情景模式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法 |
2.3.2 问卷调查法 |
2.3.3 访谈法 |
2.3.4 实验法 |
2.3.5 行动研究法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设计分析 |
3.1 环境分析 |
3.1.1 学校外部环境分析 |
3.1.2 学校内部环境分析 |
3.2 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
3.2.1 问卷的设计 |
3.2.2 问卷的发放 |
3.2.3 结果分析 |
3.3 课程目标的设计 |
3.3.1 课程目标的来源 |
3.3.2 “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课程目标的设计 |
3.4 教材内容的设计 |
3.4.1 教材内容的来源 |
3.4.2 教材内容的选择原则 |
3.4.3 教材内容的组织原则 |
3.4.4 基于高中新课标《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排 |
第四章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教学实施 |
4.1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教学实施方案 |
4.1.1 实施对象 |
4.1.2 实施时间 |
4.1.3 实施过程 |
4.2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教学实施原则 |
4.2.1 学生发展性原则 |
4.2.2 理论联系实践原则 |
4.2.3 教材生活化原则 |
4.3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教学方法的选择 |
4.3.1 讲授法 |
4.3.2 专题讲座法 |
4.3.3 直观演示法 |
4.3.4 情境教学法 |
4.3.5 案例教学法 |
4.3.6 讨论法 |
4.3.7 参观法 |
4.3.8 活动教学法 |
4.4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教学实施案例 |
4.4.1 案例一:《传染病的流行》 |
4.4.2 案例二:《狂犬病》 |
4.4.3 案例三:《结核病(讲座)》 |
4.4.4 案例四:《校园高发性传染病的宣传活动》 |
第五章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评价及教学评价 |
5.1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评价及教学评价目的 |
5.2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评价及教学评价维度 |
5.2.1 评审教师对校本教材的评价 |
5.2.2 课堂教学评价 |
5.2.3 学生学业评价 |
5.3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评价及教学评价结果 |
5.3.1 评审教师对校本教材的评价结果 |
5.3.2 课堂教学评价结果 |
5.3.3 学生学业评价结果 |
第六章 讨论 |
6.1 校本教材对学生的发展要有积极影响 |
6.1.1 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
6.1.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
6.1.3 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6.2 教材内容的组织应综合考虑 |
6.3 评价方式的选择要多样化 |
6.4 对教师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
7.1 结论 |
7.1.1 学生的发展 |
7.1.2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
7.2 建议 |
7.3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课程学生调查问卷(高中生版) |
附录 B 传染病与防控知识了解情况调查问卷(大学生版) |
附录 C “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内容(部分) |
附录 D “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本身评价表 |
附录 E 评审教师的教材评语 |
附录 F “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课堂教学评价表 |
附录 G 实验班前测试卷 |
附录 H 实验班后测试卷 |
附录 I “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学生表现评价表 |
附录 J 学生访谈记录 |
附录 K 学生回访记录 |
附录 L 课堂教学剪影 |
后记 |
致谢 |
(4)云南省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现状分析及防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外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现状 |
1.3.1 国外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情况 |
1.3.2 国外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防控体系 |
1.4 国内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现状 |
1.4.1 国内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情况 |
1.4.2 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情况 |
1.5 云南省细菌性食源性疾病防控现状 |
1.6 选题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思路与研究路线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方法 |
1.6.4 数据收集方法 |
1.6.5 数据整理及数据分析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概念 |
2.1 食源性疾病 |
2.2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
2.3 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定义 |
2.4 项目管理的概念 |
2.5 项目过程管理 |
2.6 云南省细菌性食源性疾病防控的项目过程管理 |
第三章 云南省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3.1 爆发情况 |
3.2 时间分布 |
3.3 场所分布 |
3.4 病因分析 |
3.5 地区分布情况 |
3.6 可疑暴露食品 |
第四章 云南省细菌性食源性疾病防控对策分析 |
4.1 预防方面 |
4.1.1 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与控制的法律准备 |
4.1.2 加大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力度 |
4.1.3 增加资金投入,加强食源性疾病的科学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 |
4.2 监测调查方面 |
4.2.1 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 |
4.2.2 加强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建设 |
4.2.3 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能力 |
4.3 治疗方面 |
4.4 控制方面 |
4.4.1 食源性疾病暴发当前的控制措施 |
4.4.2 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制度控制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一起食源性感染暴发的病原学分析及分子分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1 材料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猪霍乱沙门菌的流行与耐药趋势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传染病暴发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双盲应急演练模式构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的相关概述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2.设计思路 |
2.1 制定演练目标 |
2.2 设计演练疫情情节 |
2.3 制定评估标准 |
2.4 制定组织架构 |
2.5 制定演练方案 |
3.研究内容 |
3.1 演练方案设计 |
3.2 制定评估方案 |
3.3 演练的过程 |
4.研究方法 |
4.1 方案设计 |
4.2 评估指标的制定 |
4.3 演练方案和评估标准的定稿 |
5.研究与演练结果 |
5.1 演练模拟疫情事件设计 |
5.2 演练方案中细节事件的设计 |
5.3 编写各病例案例及相关人员情况介绍表 |
5.4 建立评估体系 |
5.5 演练的实施 |
5.6 演练效果 |
5.7 演练后总结与反思 |
6.讨论 |
6.1 传染病暴发类双盲演练开展的意义 |
6.2 疫情设计情况 |
6.3 场景中各类相关人员背景材料的编写情况 |
6.4 评估体系构建情况 |
6.5 演练流程设计情况 |
6.6 演练评估结果分析 |
6.7 演练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
7.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7)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的社会生态背景 |
第一节 自然条件与疟疾 |
一、纬度、气候与疟疾 |
二、地形、海拔与疟疾 |
三、山河与疟疾 |
四、区位与疟疾 |
第二节 社会环境与疟疾 |
一、环境卫生与疟疾 |
二、生活习惯与疟疾 |
三、傣族人居环境与疟疾 |
四、宗教信仰与疟疾 |
第三节 医疗卫生状况与疟疾 |
一、医疗卫生组织与疟疾 |
二、医疗卫生条件与疟疾 |
三、少数民族医药与疟疾 |
第二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的疟疾流行 |
第一节 疟疾流行概况 |
一、清代及其以前瘴气分布状况 |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状况 |
三、1950年代以后疟疾流行情况 |
第二节 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特点 |
一、清代及其以前瘴气分布特点 |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特点 |
三、新中国时期拒疾流行特点 |
第三节 疟疾流行原因分析 |
一、清代瘴气分布原因 |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原因 |
三、1950年代以后疟疾流行原因 |
第三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
第一节 晚清以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
一、元明时期的巫医治疗法 |
二、清中前期的中医诊疗法 |
第二节 晚清至民国时期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
一、国际社会的抗疟行为 |
二、国民政府的抗疟措施 |
第三节 1950年代以后的疟疾防治 |
一、调查研究和防治结合阶段(1950-1958年) |
二、大面积防治阶段(1959—1966年) |
三、制止疟疾暴发流行阶段(1967-1975年) |
四、现代化防治阶段(1976—2002年) |
第四节 全球化防治阶段(2003-2014年) |
一、全球疟疾基金项目初始阶段(2003-2006年) |
二、中缅边境疟疾联防项目阶段(2007-2009年) |
三、全球基金暨消除疟疾项目阶段(2010-2014年) |
第四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地方性认知 |
第一节 病原的认识 |
一、恶鬼致病 |
二、疫气致病 |
第二节 病因的认识 |
一、道德因素 |
二、现实因素 |
第三节 西医传入后的认知 |
一、病原的认识 |
二、病因的认识 |
三、治疗方式的认识 |
第五章 从边徼之地到天下一体: 医疗卫生体系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
第一节 民众行为与疟疾流行病学 |
一、少数民族风俗、观念与疾病 |
二、人口流动与疟疾流行 |
第二节 疾病、医疗格局的现代化转换 |
一、滇西德宏地区医疗格局的现代化转换历程 |
二、从医疗史角度对“现代化”问题的反思 |
第三节 疾病、政治与国家 |
一、臣民·国民·人民·公民: 中国医疗政治的转向 |
二、防疫、社会动员与国家 |
三、国家的凸显和地方的重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清末民初细菌学的引介与公共卫生防疫机制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旨趣 |
二、研究现状 |
(一) 医疗史的兴起 |
(二) 细菌学说史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选题价值及主要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选题价值 |
(三) 主要内容 |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后中西医学概况与早期出洋国人的观察 |
一、鸦片战争前后西方公共卫生学 |
二、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医学 |
(一) 温病学说的形塑和发展 |
(二) 医事制度、医学教育与分科 |
三、如蝎如蟹:使西日记中的观察 |
四、小结 |
第二章 甲午战争前后细菌概念的引介与通商口岸防疫的改进 |
一、19世纪中后期通商口岸传教士对细菌概念的引介 |
(一) 通商口岸医学传教士对细菌概念的译介 |
(二) 通商口岸非医学传教士对卫生知识的译介 |
二、避疫·检疫·治疫:1894年香港鼠疫与鼠疫杆菌 |
(一) 1894年香港鼠疫与港口检疫的推行 |
(二) “气”与“细菌”:中西医抗击鼠疫的不同方法 |
三、小结 |
第三章 清末新政时期细菌学知识的传授与东北鼠疫的防疫实践 |
一、清末教会医学院校对细菌学的传授和留学生的译介 |
(一) 教会医学校的细菌学教育 |
(二) 留学生对细菌学的译介——以留日学生为中心 |
二、细菌学与宣统鼠疫期间东北的卫生防疫 |
(一) 鼠疫、报刊与知识:《盛京时报》中的细菌学 |
(二) 《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议报告》中的细菌学 |
三、小结 |
第四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细菌学知识的推广与晋绥鼠疫的防控 |
一、新文化运动时期细菌知识的推广 |
(一) 细菌学专业知识的译介 |
(二) 细菌学知识与生产、生活之关系 |
二、1917-1918年鼠疫的防治与新文化运动时期防疫观 |
(一) 1917-1918年鼠疫防控与交通遮断 |
(二) 清洁与消毒:以《大公报》为中心 |
三、小结 |
第五章 中央防疫处的设置与细菌学知识传播和实践的一体化 |
一、中央防疫处的设立及沿革 |
二、中央防疫处防治传染病与细菌学知识的应用 |
(一) 上海与京畿:1919年霍乱防治的两个面相 |
(二) 预防传染病与接种疫苗 |
三、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硕士) |
致谢 |
(9)近百年中国传染病流行的主要社会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研究背景与依据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染病防控是当前医学领域的重要话题 |
1.1.2 社会因素是传染病防控中的决定性因素 |
1.2 立论依据 |
1.2.1 理论依据 |
1.2.2 现实依据 |
2 研究现状与资料来源 |
2.1 研究现状 |
2.2 资料来源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 创新点与难点 |
4.1 创新点 |
4.2 难点 |
5 基本概念界定 |
5.1 时间概念 |
5.2 传染病 |
5.3 社会因素 |
第二部分 近百年传染病流行的社会决定因素分析 |
1 社会因素在民国时期传染病流行中的影响(1912-1949) |
1.1 传染病流行基本情况 |
1.1.1 法定传染病种类 |
1.1.2 传染病流行特点 |
1.1.2.1 烈性传染病为主 |
1.1.2.2 暴发频度比较高 |
1.1.2.3 存在区域间差异 |
1.1.2.4 存在人群间差异 |
1.1.2.5 病死率居高不下 |
1.2 主要社会因素对传染病影响概述 |
1.2.1 国家对公共卫生的监管 |
1.2.1.1 设立防疫机构 |
1.2.1.2 制订政策法规 |
1.2.1.3 开展卫生运动 |
1.2.1.4 政府监管缺失 |
1.2.2 经济转型中的防疫困扰 |
1.2.3 中西防疫观念下的冲突 |
1.2.4 流民潮中的传染病暗流 |
1.2.5 连年战火下的瘟疫肆虐 |
1.2.6 城市急速扩展中的混乱 |
1.2.7 社会团体中的防疫热情 |
小结 |
2. 社会因素在改革开放前传染病流行中的影响(1949-1978) |
2.1 传染病流行基本情况 |
2.1.1 法定传染病种类 |
2.1.2 传染病流行特点 |
2.1.2.1 有效控制烈性传染病 |
2.1.2.2 寄生虫病的重点突击 |
2.1.2.3 乙类传染病趋于稳定 |
2.1.2.4 慢性传染病效果明显 |
2.1.2.5 发病率与死亡率降低 |
2.2 主要社会因素对传染病影响概述 |
2.2.1 政治运动下的卫生防疫 |
2.2.1.1 卫生防疫与政治动员 |
2.2.1.2 疫病流行与政治风波 |
2.2.1.3 基层防疫与政治号召 |
2.2.2 计划经济下的防疫保障 |
2.2.3 观念重塑中的防疫普及 |
2.2.4 大串连中的传染病流行 |
2.2.5 灾害抗争下的防疫出路 |
小结 |
3. 社会因素在改革开放后传染病流行中的影响(1978-2010) |
3.1 传染病流行基本情况 |
3.1.1 法定传染病种类 |
3.1.2 传染病流行特点 |
3.1.2.1 新发传染病来势汹汹 |
3.1.2.2 传统传染病难以对付 |
3.1.2.3 发病率整体趋于平稳 |
3.1.2.4 传染病病种变化不大 |
3.1.2.5 高发病区域相对集中 |
3.2 主要社会因素对传染病影响概述 |
3.2.1 防疫政策制定的偏颇 |
3.2.1.1 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重视不足 |
3.2.1.2 政府对传染病法制建设力度不够 |
3.2.1.3 政府对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
3.2.2 防疫经费减少的忧患 |
3.2.3 行为方式改变的威胁 |
3.2.4 流动人口的防疫隐患 |
3.2.4.1 流动人口特点 |
3.2.4.2 流动人口管理 |
3.2.5 大灾后无大疫的实现 |
小结 |
第三部分 社会因素与传染病流行相互关系探讨 |
1 传染病与政治 |
1.1 政府在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 |
1.1.1 领导职能 |
1.1.2 组织职能 |
1.1.3 监管职能 |
1.2 传染病流行对政治的影响 |
1.2.1 加重管理负担 |
1.2.2 影响政府形象 |
1.3 启示 |
1.3.1 确立政府在卫生防疫事业中的主导地位 |
1.3.2 健全卫生防疫体系的工作机制 |
1.3.3 发挥群众运动在卫生防疫工作中的基础作用 |
2 传染病与经济 |
2.1 经济发展对传染病的影响 |
2.1.1 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2.1.2 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
2.2 传染病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
2.2.1 传染病对个体收入的影响 |
2.2.2 传染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2.3 启示 |
3 传染病与文化 |
3.1 传染病流行的文化因素 |
3.1.1 饮食习俗 |
3.1.2 生产习俗 |
3.1.3 生活习俗 |
3.1.4 卫生习俗 |
3.2 传染病流行对文化的影响 |
3.2.1 负面影响 |
3.2.2 正面影响 |
3.3 启示 |
4 传染病与人口 |
4.1 人口流动导致传染病发生 |
4.2 传染病影响人口数量变化 |
4.3 启示 |
5 传染病与灾害 |
5.1 自然灾害影响传染病的方式 |
5.1.1 水源污染 |
5.1.2 食品污染 |
5.1.3 居住条件改变 |
5.1.4 人口流动 |
5.1.5 卫生机构瘫痪 |
5.1.6 生态环境破坏 |
5.2 预防灾后传染病发生的措施 |
5.2.1 保护生态环境 |
5.2.2 基本卫生储备 |
5.3 启示 |
第四部分 结语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不足与继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及其支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 课题是进一步加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的组成 |
(二)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情况和面临的挑战 |
(三) 弥补国内疾病预防控制规范化研究空白的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一) 在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
(二) 提供一整套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规范化研究思路、框架与模版 |
(三) 为进行疾病预防控制的项目管理提供可考核依据 |
三、研究目的与目标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目标 |
四、研究内容 |
(一) 研制一整套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工作规范 |
(二) 工作现况与拟定规范要求的差距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
(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的支持系统研究 |
1、与工作规范相配套的组织保障研究 |
2、与工作规范相配套的制度保障研究 |
3、完成工作规范的人力需要研究 |
4、完成工作规范的仪器设备配置研究 |
5、完成工作规范的工作经费研究 |
6、完成工作规范的部门协调与社会参与研究 |
(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效果分析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一、总体指导原则 |
(一) 疾病的三级预防原则 |
(二) 业务流程管理理念 |
(三)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质量管理理念的借鉴 |
(四) 标杆管理思想 |
二、指导性研究方法 |
(一) 卫生系统宏观模型 |
(二) 定性定量多重论证 |
(三) 规范差距分析法 |
三、具体研究方法 |
四、调查样本的选取方法 |
五、资料质量保证方法 |
(一) 调查方案的设计、论证和预调查 |
(二) 培训调查人员,明确职责 |
(三) 调查质量核查 |
六、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
七、资料来源和收集方法 |
(一) 文献归纳分析 |
(二) 样本机构调查 |
(三) 专家咨询和论证 |
(四) 二次资料利用 |
(五) 机构模拟运作 |
八、研究技术路线 |
研究结果 |
第一部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内涵 |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和特征 |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的不同阶段 |
第二部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的研制 |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研制原则和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工作规范研制原则 |
(三) 工作规范框架及其内涵 |
二、工作任务、目标和工作内容的界定和论证 |
(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任务的框架 |
(二) 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测与预警"工作为例 |
(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内容的论证 |
三、工作流程和步骤的界定和论证 |
(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流程的概念 |
(二) 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测与预警"工作为例 |
(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流程的论证 |
四、工作过程质量控制指标的研究和论证 |
(一) 研究和论证指标的方法 |
(二) 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测与预警"工作为例 |
(三) 关键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的研制 |
(四) 关键质量控制指标论证 |
五、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需的标准工作量和频率的研究和论证 |
(一) 研究和论证标准工作量和频率的方法 |
(二) 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为例,确定标准工作量和频率 |
(三) 工作量和频率指标的论证 |
六、完成特定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技术文书及其样张设计 |
(一) 技术文书的概念 |
(二) 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为例列举技术文书 |
(三) 第一类技术文书的样张设计 |
七、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的研制和论证 |
(一) 研究和论证工作考核指标的方法 |
(二) 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队伍组建、培训、演练"为例 |
(三) 工作考核关键指标体系的论证 |
八、小结 |
第三部分 工作现状与拟定规范要求差距及制约因素分析 |
一、研究方法 |
(一) 工作现状与拟定规范要求的差距分析 |
(二) 工作现状与拟定规范要求的差距影响因素分析 |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现实与拟定规范间的差距分析 |
(一) 工作质量完成现状与拟定规范要求的差距 |
(二) 工作数量落实现状与拟定规范要求的差距 |
三、实现工作规范目标的制约因素和前提条件 |
(一) 工作规范能否实现工作总体目标的意向调查 |
(二) 实现工作规范的质量要求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三) 实现工作规范的数量要求的制约因素分析 |
四、小结 |
第四部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支持系统研究 |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工作规范组织保障的界定和论证 |
(一) 组织保障的界定 |
(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的组织保障 |
(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组织保障的论证 |
三、工作规范制度保障的界定和论证 |
(一) 制度保障的界定 |
(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的制度保障 |
(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制度保障的论证 |
四、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的人力需求研究 |
(一) 工作内容的界定 |
(二) 测算步骤和测算公式 |
(三) 标杆管理思想的合理性论证 |
(四) 研究结果 |
五、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的工作经费需要研究 |
(一) 工作内容和经费范围的界定 |
(二) 测算步骤和测算公式 |
(三) 工作经费需求测算结果 |
六、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的仪器设备需要研究 |
(一) 工作内容的界定 |
(二) 测算步骤和测算公式 |
(三) 研究结果 |
(四) 小结 |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部门协调与社会参与研究 |
(一) 工作内容的界定 |
(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相关部门职责与基本任务 |
(三) 社会相关部门及其应承担职责的论证 |
(四) 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职能落实程度 |
第五部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的效果研究 |
一、研究方法 |
(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与原有规范的比较 |
(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的效果分析 |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与原有规范的比较 |
(一) 在规范的逻辑性方面 |
(二) 在工作内容的全面性方面 |
(三) 在工作规范内容的详尽性方面 |
(四) 工作考核指标的补充和完善 |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效果分析 |
(一) 工作规范对工作质量的把握程度分析 |
(二) 工作规范工作数量和频率对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分析 |
(三) 工作规范考核指标对工作绩效的把握程度分析 |
四、工作规范效果的定量数据分析 |
(一) 工作规范效果定量分析指标的选择 |
(二) 工作规范效果分析思路 |
(三) 工作规范对工作效果的直接作用分析 |
(四) 从支持条件综合分析看工作规范对工作效果的影响 |
五、小结 |
讨论 |
一、研究结果概述 |
(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的研制 |
(二) 现况与拟定规范要求差距及制约因素分析 |
(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支持系统研究 |
(四) 工作规范的效果分析研究 |
二、研究创新和应用 |
(一) 方法的创新 |
(二) 结果的创新 |
三、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概述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详述 |
1.健康教育 |
1.1 健康教育队伍培训 |
1.1.1 目标 |
1.1.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1.1.3 内容和方法 |
1.1.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1.1.5 技术文书 |
1.1.6 质量要求 |
1.1.7 工作频率、数量 |
1.1.8 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
1.1.9 组织保障保障措施 |
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活动 |
1.2.1 目标 |
1.2.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1.2.3 内容和方法 |
1.2.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1.2.5 技术文书 |
1.2.6 质量要求 |
1.2.7 工作频率、数量 |
1.2.8 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
1.2.9 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
1.3 督导与评估 |
1.3.1 目标 |
1.3.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1.3.3 内容和方法 |
1.3.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1.3.5 技术文书 |
1.3.6 质量要求 |
1.3.7 工作频率、数量 |
1.3.8 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
1.3.9 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
2.1 目标 |
2.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2.3 内容与方法 |
2.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2.5 技术文书 |
2.6 质量要求 |
2.7 工作频率、数量 |
2.8 绩效评估 |
2.9 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准备 |
3.1 参与制定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
3.1.1 目的 |
3.1.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3.1.3 内容和方法 |
3.1.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3.1.5 技术文书 |
3.1.6 质量要求 |
3.1.7 工作频率、数量 |
3.1.8 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
3.1.9 组织保障 |
3.2 对辖区内应急物资储备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
3.2.1 目的 |
3.2.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3.2.3 主要内容和方法 |
3.2.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3.2.5 技术文书 |
3.2.6 质量要求 |
3.2.7 工作频率、数量 |
3.2.8 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
3.2.9 组织保障 |
3.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队伍组建、培训和演练。 |
3.3.1 目的 |
3.3.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3.3.3 主要内容和方法 |
3.3.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3.3.5 技术文书 |
3.3.6 质量要求 |
3.3.7 工作频率、数量 |
3.3.8 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
3.3.9 组织保障 |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
4.1 目的 |
4.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4.3 主要内容和方法 |
4.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4.5 技术文书 |
4.6 质量要求 |
4.7 工作频率、数量 |
4.8 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
4.9 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
5.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
5.1 目的 |
5.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5.3 内容和方法 |
5.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5.5 技术文书 |
5.6 质量要求 |
5.7 工作频率、数量 |
5.8 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
5.9 组织保障: |
6.样品采集与检测 |
6.1 目的 |
6.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6.3 内容与方法 |
6.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6.5 技术文书 |
6.6 质量要求 |
6.7 工作频率、数量 |
6.8 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
6.9 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界定与判断 |
7.1 目的 |
7.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7.3 主要内容和方法 |
7.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7.5 技术文书 |
7.6 质量要求 |
7.7 工作频率、数量 |
7.8 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
7.9 组织保障 |
8.现场控制 |
8.1 目的 |
8.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8.3 内容与方法 |
8.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8.5 技术文书 |
8.6 质量要求 |
8.7 工作频率、数量 |
8.8 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
8.9 组织保障 |
9.控制效果评估 |
9.1 目的 |
9.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9.3 主要内容和方法 |
9.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9.5 技术文书 |
9.6 质量要求 |
9.7 工作频率、数量 |
9.8 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
9.9 组织保障 |
10.应急工作督导 |
10.1 目的 |
10.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10.3 内容与方法 |
10.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10.5 技术文书 |
10.6 质量要求 |
10.7 工作频率、数量 |
10.8 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
10.9 制度保障 |
附件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相关法律法规 |
附件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相关表格样本样张 |
四、一起霍乱暴发流行疑为食物中毒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2015~2019年长春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D]. 米魁. 吉林大学, 2021(01)
- [2]纽波特沙门菌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D]. 潘航. 浙江大学, 2020(01)
- [3]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D]. 张斌斌. 广州大学, 2020(02)
- [4]云南省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现状分析及防控对策研究[D]. 谷清华.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5)
- [5]一起食源性感染暴发的病原学分析及分子分型[D]. 朱艳.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6]传染病暴发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双盲应急演练模式构建与实践[D]. 黄思成. 广东药科大学, 2018(01)
- [7]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D]. 王彤. 云南大学, 2017(06)
- [8]清末民初细菌学的引介与公共卫生防疫机制的构建[D]. 姬凌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9]近百年中国传染病流行的主要社会因素研究[D]. 甄雪燕.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9)
- [10]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及其支持系统研究[D]. 徐鹏. 复旦大学, 2007(06)
标签:公共卫生论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论文; 霍乱论文; 传染病论文; 食物中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