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寻满族文化的发展轨迹(论文文献综述)
牟敏瑶[1](2021)在《三家子满族文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富裕县三家子村作为当今世界上活态满语保存最好的村屯受到学术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从文化模式的角度出发,将三家子满族文化作为一个文化有机整体进行研究,发现自清朝建村伊始,三家子村就形成了以满族文化为主导的,有浓厚渔猎民族特色的地域性文化模式。这种以传统满族文化为主导的文化体系,以清朝灭亡为分界,逐渐开始缓慢的发生局部文化变迁,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汉族人民大量迁入,彻底打破了这种长期相对稳定的生活模式。三家子原有文化模式在满汉文化的相互影响下,发生文化融合、文化涵化促使三家子满族文化开始转型,最终满族文化由绝对主导文化沉淀为边缘文化。清代满族八旗驻防官兵作为三家子满族文化的直接文化来源主体,在建村之初形成的以满族文化为主导的稳定的、完整的文化模式,为三家子村至今仍然保留活态满语的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单一、完整的文化环境是保障三家子村文化样态长期稳定的重要原因;满汉文化的接触是导致三家子满族文化发生变迁的直接原因。三家子村满族文化在不同的变迁阶段分别展现出了稳定性、不同步性、主动性和不彻底性。三家子满语之所以能够以活态延续至今,是因为在三家子文化模式形成的初期,为满语提供了成体系的满族文化环境,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拥有充分的语言群体,在三家子满族文化变迁的过程中,满语逐渐成为了其文化整体中的主要文化元素,是民族特征和民族心理认同的重要标识,在完整的三家子满族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胡安[2](2020)在《北京皇城端门建筑彩画研究》文中指出端门是明清时期北京皇城的正门之一,也是封建皇权的物质载体。而绘制于端门城楼之上的建筑彩画,作为兼具木构防护与环境美化功能的装饰手段,凭借其独具匠心的艺术特征,记录下明清时期社会主流文化的变革过程。因此,深入剖析端门建筑彩画的艺术与文化元素,对探寻端门历史及文化轨迹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首先通过古籍中所记载的“三朝五门”建筑规划的相关文献,研究其规制含义及渊源。并梳理自周汉时期起,各个朝代的制度实施情况及沿革过程,从中总结归纳出传统宫殿门阙所具备的宗法礼制属性。结合明清时期北京皇城建筑布局,辨析端门在“五门”序列间所扮演的角色,从而明确该建筑的精神功能与物质功能。其次,通过对端门建筑彩画型制的实地勘测,结合现有明清官式建筑彩画研究成果,探析彩画作为建筑礼制属性的延续所展现出的型制等级差异,并发现端门内檐宝珠吉祥草彩画型制的特殊性。因其与官式旋子彩画具备相似的结构布局,且现有研究成果中对此特殊型制成因尚无定论。作者遂以此作为研究切入点,运用类比、归纳等研究手段,结合沈阳故宫凤凰楼、昭陵隆恩殿以及北京故宫内宝珠吉祥草彩画型制现存实例,横向对比同类型彩画纹饰、色彩、工艺等各方面差异,判断端门内檐彩画所具备的时代特征,从而论证了端门建筑彩画装饰艺术的独特性与稀缺性。在此基础上,探讨清代初期满汉文化间相互影响和融合的现象。最后,作者从端门彩画的装饰元素入手,深入解析各类彩画纹饰的文化成因,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主流思潮及大众审美标准,梳理宝珠吉祥草纹饰的文化起源及融合演变过程,反映出地域、民族、宗教等多元文化因素对彩画型制的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论证端门建筑彩画的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从而客观科学地解读端门建筑历史与文化内涵,并为日后端门建筑彩画的保护与修缮提供理论依据。
刘璐[3](2020)在《紫禁城太和门建筑彩画研究》文中指出太和门作为北京紫禁城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在明清时期是仅供皇帝御用的外朝正门。太和门彩画广泛分布于建筑内外檐的木构件上,具有保护木构、显示等级、装饰美化、祈福纳祥等多重作用,同时携带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研究太和门建筑彩画的形式与内容,以建筑功能为依据分析其彩画型制,进而探寻太和门内外檐彩画的等级关系,为太和门建筑彩画后续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作者通过研究古籍中“三朝五门”制度的相关论述,梳理出不同朝代中“三朝”与“五门”位置和名称的变化过程,探讨此制度蕴含的尊卑等级理念和对明清时期紫禁城建筑的影响。将“三朝五门”制度与明清紫禁城建筑规划形式进行比对,辨别太和门在“五门”中对应的位置,以此来确定其历史地位。在确认太和门建筑等级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紫禁城中轴线上各种门类建筑的内外檐彩画等级关系,发现了太和门内外檐彩画等级关系的与众不同之处。鉴于太和门内外檐彩画的型制差异与等级关系鲜少有人关注,尚属研究空白状态,作者以此为研究突破点,运用归纳、对比和分析法,将相关的古籍文献、古画资料以及彩画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与现场调研相结合,分析太和门内外檐彩画等级差异的形成原因。从而论证在儒家礼制的尊卑等级理念影响下,建筑彩画的等级与其建筑功能的一致性。同时发现太和门内檐彩画等级高于外檐这种特殊现象,在紫禁城中轴线建筑彩画中具有唯一性。作者依据阶段性研究成果,对现存太和门内檐龙和玺彩画的等级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太和门内檐龙和玺彩画等级过高,与建筑功能不相适应,并以历史照片所呈现的内檐彩画状态和官式建筑内外檐彩画等级的设计规律来支撑上述观点。作者从礼制等级观念、民族文化融合以及宗教文化影响的视角挖掘太和门建筑彩画背后的文化内涵,探讨太和门彩画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
邵刚[4](2020)在《清代笔记中的体育研究》文中指出研究中国古代体育史,除正史外,笔记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史料。本研究是以清代是笔记中所记载和反映的清代体育内容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古汉语考释法、图像研究法对清代笔记中录述的体育内容进行摘录、考释及整理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清代笔记中对于皇家贵族体育活动的记载最为丰富,其内容主要是堪称“满清根本,旗人要务”的马术和射箭运动,其次是以宫廷表演为主要形式,以“陈王业,示艰难”为主要功能的皇家乐舞,以及兼具娱乐与练兵功能的冰嬉,主要参与者是皇帝、满清贵族、八旗子弟。2.清代笔记对于汉族民间体育活动的记载相对较少,也较为分散,其内容主要是节令民俗体育活动及棋牌类运动的记录与考据,很少见到民间体育活动的详细记载。究其原因,一是从笔记作者的数量上看,多为满清贵族或政府官员,其写作的视角也多投向权力中心;二是由于是满清对汉族尚武的限制,民间体育发展本就不兴盛,能被记录流传的自然也就不多。3.清代笔记对于人体养生保健活动的记载十分丰富详实,其内容不仅有对于前朝古人养生思想的整理总结和补充批注,更有笔记作者自身养生实践后的认知体会。尤其可贵的是,这些具体可行的养生方法今天依然能够发挥功效。4.清代笔记中关于女子体育的记载非常少见,其中还包含了部分对于清以前朝代女子体育的记述,这也间接反映出清代女子体育的衰微,但这些为数不多的记载却是后人研究古代女子体育的珍贵史料。5.清代笔记的体育史料价值,不仅在于笔记对于体育活动的记录,其中更包含大量清代知识分子对于体育活动的考据研究。这些研究无形中构建出清代体育史学研究脉络,但在使用时也要加以甄别。
白晓阳[5](2020)在《叶广芩家族题材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叶广芩的家族题材小说通过对家族日常生活的书写,展现了满清覆灭后旗人群体的生存境遇及世家子弟间的牵绊与隔阂,凭借其细腻的情感表达、丰富的满族文化意蕴以及浓郁的京味特色深受读者喜爱,在当今文坛有着重要价值。论文分为绪论、正文与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就叶广芩及其家族题材小说创作进行概述,整理与论文相关的研究综述,框定研究范畴。正文分三章,第一章“旗人世家的命运书写”,从日常生活、成员命运与世家解体三方面入手,发掘旗人生活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的浮华特质,探讨末世贵族逃无可逃的悲剧宿命,剖析贵胄之家的日暮途穷。第二章“家族故事的艺术呈现”,重点探析作者的叙事策略及风格特色。结合叙事学理论分析作品的“花瓣式”结构、情节散文化与多重视角。品味小说独具作者家族根源特色的京味风格,论述戏曲元素的融入对文本解读空间的扩充。第三章“家族书写的多重价值”,深入探究作品的文化价值、文学史价值与社会价值。小说深厚的文化内涵实现了对旗人文化的精到诠释;在平民主义偏向与贵族精神缺失的文学环境下,作者以其家世背景为依托,在作品中重拾并高扬了贵族精神;在对家族兴衰更替的叙写下,作者表达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与思考。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指出叶广芩家族题材创作所存在的不足与局限,同时肯定了其创作价值及文学史意义。论文深入剖析了作品中展现的20世纪初旗人群体的整体风貌,旨在挖掘作品蕴含的情感意义、艺术魅力与多重价值,从而把握作家的创作初衷,发掘小说的人文价值与时代意义,为丰富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家族题材小说的研究进行不懈探索。
路林琳[6](2020)在《清代宫廷服饰在入关前后的历史演变研究》文中提出人们从原始时期以遮羞为美的服饰雏形开始,到穿戴精致的冠冕服饰、做工精良的华履衣裳,再到森严华贵、等级制度鲜明的封建王朝服饰,直至今天,各类服饰争相媲美,在以服饰的美与文化交织的时代,华夏儿女不断地在实践中创造新的服饰文化,形成了一部灿烂的中国服饰史。如若服饰可以反映文化,便要以清代服饰为“典型”。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以少数民族统治的、同时也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清代时期,其服饰文化特征较入关前游牧的传统习俗大相径庭,包括宫廷服饰在内的清代服饰发生了根本性转弯。文章以清代宫廷服饰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入关前后为时间节点,探寻满族服饰在入关前后的历史演变。文章首先对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进行分析,明确文章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文章探寻满族的历史溯源,梳理满族不同时期的历史发展轨迹,归纳满族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脉络,为接下来研究满族服饰的演变作以历史的奠基。在此基础上,着手研究了入关前满族传统服饰,探析其由来伊始至后金女真等几个时期的服饰特征及文化内涵。接下来对清代宫廷服饰着手分析,首先是清代宫廷服饰的制度演变,即入关前满族统治阶级服饰制度到入关后,是如何形成、完备的,与文化有着怎样的联系;在服饰制度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了清代宫廷服饰入关前后的文化演变,以清代宫廷人物等级划分,分别为清代宫廷帝系、王系、后妃系、百官系服饰,深度剖析各类人群的服饰特征与文化演变间的内外联系。最后,文章阐释了清代宫廷服饰的历史影响和传承发展,并诠释其服饰元素在当今文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入关前后的满族服饰因地理位置、人文习俗、思想观念与等级制度等的变化而产生新的改革与发展,但相对来说清代宫廷服饰较好地保留了诸多满族服饰文化的传统元素。之所以满族服饰元素在上千年来得以传承,其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自符合各时代人们观念、适合人们生存的历史积淀。清代宫廷服饰在发展的百年间,不断自我实践、自我革新的背后离不开文化的演变。文章深入分析满族服饰发展史,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亦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保留,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民族文化方面的坚实力量。
曹英才[7](2020)在《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文化整体视角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了个案研究,从服饰发生的生态环境、历史发展、社会背景、生产方式等方面作了综合研究,其目的在于探析对特定地域环境的服饰风格与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因素之间的密切关联,它们之间具有紧密相连的层次关系。由于舟曲藏族生活在特定地域空间内,在长期社会历史、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中,创造出与舟曲地域相适应的服饰着装。在特定地域空间内,受众多文化因素和影响是服饰产生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服饰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环境和传承场域。而这些基础为服饰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环境。由此特定地域空间和人群及环境共同构成了一套本土地域特色的服饰文化生态系统。在这种文化空间视阈下,舟曲藏族服饰文化作为藏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遗产。其类型丰富,风格独特,总体构成了自成体系的艺术格局。由于居住环境和生产方式相对封闭落后,居于这种环境氛围下,总体服饰文化保留相对完整。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各种文化不断被涌入,潜移默化地对服饰生产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过去传统服饰逐渐都已失传,而现代大众化服饰占领主导趋势,基于这种社会语境下,研究本地域服饰文化具有迫切而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即体现该民族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和精神文化的外显展示。同样它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经过社会历史的不同发展中,形成了舟曲藏族特有的文化形态。而这种文化形态不仅包涵了舟曲藏族的语言形态和居住形式及民俗习俗,保留了传统的服饰文化基因。服饰文化内涵在装束质料、工艺、构造、色泽、审美、纹样等方面得到了体现,从而使舟曲藏族历史渊源、着装习俗、装束风格、制作工艺、色彩配置及审美理念均方面得以表达,使服饰文化在各自的生产生活和地域空间里,形成为地域性传承延续的活态文化。它在发展过程中,过去在封闭的生活环境、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下,将舟曲藏族传统服饰原汁原味地生存和保留下来。舟曲藏族文化的形成、发展、传承等各方面受到所在地域历史社会和自然环境及生产生活等的影响。而特定地域历史、社会文化、自然条件、宗教习俗等多种因素,是舟曲藏族着装产生的基本条件,也是服饰文化形成的重要环境和传承场域。这些基础因素为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环境。在服饰穿戴习俗上体现其深刻的地域特性,舟曲着装生根于传统的自然村落和民间生产生活,同样在舟曲藏族同一地域文化圈内,不同的服饰风格和艺术审美自成体系,从中透视出不同的艺术内涵和色彩审美及文化象征。这些文化内涵完整地表达其所蕴涵的文化内核和艺术理念。服饰在重要的人生礼仪中扮演其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这种文化语境,服饰不仅仅是满足物质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求,更是人类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舟曲藏族社会生产和民间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本文选择舟曲藏族传统自然村落为田野点,通过舟曲藏族民间考察和实地调研及访谈相结合基础上,对舟曲藏族服饰发生的社会历史、生态环境、传统技艺、民间习俗、装束惯习、文化变迁等方面做了全面深入的总结阐述。其一,从舟曲藏族源流和地域分布格局方面进行了详细总结;其二,从舟曲藏族服饰的传统纺织(纺织、制作、染色)、制作技艺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其三,对舟曲藏族服饰依存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变迁方面做了分析论述;其四,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风格类型、形制要素、构造特质方面做了详细总结;其五,从舟曲藏族传统服饰蕴涵的民俗特性、禁忌事项、文化载体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其六,从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的形态美学、艺术特质、审美意蕴方面做了详细分析;其七,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符号、文化寓意、语义特性方面做了详细阐述;其八,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社会角色、文化认同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九,对舟曲传统服饰的生存现状、社会语境、保护空间等方面做了全面论述。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而言,舟曲藏族服饰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均与舟曲藏族所生存的环境、生活、宗教、思维方式及价值等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服饰生产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时代环境均不断在发生变迁,促使传统服饰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传统服饰文化面临消失或失传的尴尬境地。当下如何传承和保护服饰成为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随时代不断发生变迁,与此服饰文化同样发生了变化,基于这种社会文化语境下,探讨传统藏族服饰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生存空间的解决路径。在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发展中求生存,营造让服饰文化永续生存的文化空间。而本文研究能够对舟曲藏族文化保护有所借鉴或启发意义,让舟曲藏族民众意识到传统藏族服饰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更让本土民众意识到传统藏族服饰在当下社会语境中的生存境遇,更多地为传统藏族服饰生存、发展及延续。本文研究和探讨,为整个藏族传统服饰文化及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传承等方面提供相应的参考思路。
杨化冰[8](2020)在《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认为茶业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在超长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安化黑茶即是探索安化黑茶从普通植物物种向茶业发展转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调适的过程。本文以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安化黑茶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梳理。在层次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安化黑茶在商品化的历史进程中,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二是安化黑茶产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安化黑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影响和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不是纯自然环境,不是纯经济因素,也不是纯政治、文化因素或者某一民族独创的产物。他是当事民族为了本民族全体成员的生存与繁衍,凭借民族文化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叶文化生态史。因此,对这一关系的厘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安化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生态条件均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带之一,这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远古时代到北宋王朝,伴随着梅山文化的形成,大量汉族民众开始定居此地,融入当地文化,并参与到当地民族的茶叶经营。多民族文化的交织、互动以及调适使得安化黑茶的种植、加工制作技艺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市场接轨,开始了商品化进程。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这里主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茶政变迁对安化黑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唐德宗年间始征茶税,茶叶被纳入国家统一的税赋管理体制。宋代西北边防吃紧,朝廷启动“茶马互市”政策,在西北边疆“以茶易马”,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安化黑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从以非正规渠道逐步转向正规渠道进入“茶马互市”,并从中获利。明代以降,安化地区被确定为“盐茶开中”政策的主要执行区。清道光以后,为平息太平天国事件,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为筹集军饷,转而插手控制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清廷被迫放弃“茶引制”,改行“以票代引”。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经费开支浩繁的难题,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化黑茶由此而跻身世界名茶之列。可以说,安化的黑茶产业是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盐茶专卖制度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安化黑茶从民间普通商品交易,发展成为国家专卖物资,是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干预的结果。安化黑茶的身份、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为成为一项世界级的繁荣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这部分主要探讨安化黑茶的边疆贸易和对外出口贸易。中国西北内陆以及北亚、俄罗斯等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当地民众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计方式。茶叶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所缺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还可以作为一种蔬菜的替代品,进而饮茶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安化黑茶这一物美价廉的茶品在进入西北民众视野后,很快就被接纳,并广泛传播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等社会交往过程中,黑茶被西北、蒙古乃至俄罗斯的民众赋予了多重文化意义。黑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而是经过异域文化调适过的“文化”产物,具有了一种社会“生命”物质的属性,并且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获缺。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这一章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阐释了安化黑茶产制技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环境和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安化黑茶的育种、种植、采摘、制作等技术系统都明显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同样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调适的产物。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这一章通过对当地遗留下来的碑文深入剖析,证明安化黑茶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几乎整个社会都是围绕黑茶这一文化事项而展开,充分展示出在茶叶市场建构过程中,由于国家强制力的干预,而促成了各种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互动,以及各种权利诉求、利益分配、社会文化资源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进而使得规范和约束茶叶种植和买卖的相应茶规也应运而生。以茶规为依托,围绕着茶叶的种植和运销活动,安化这一地方社会也逐渐发展出一整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运行机制和新秩序。本文的第九章分析和总结了安化茶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纵观安化黑茶产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清朝,安化黑茶从普通的植物物种一跃成为一项世界级的产业,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一直相伴而生。但是,伴随着国内、国际格局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黑茶产业一直以来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逐渐弱化,甚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导致黑茶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慢慢衰落,原来的富裕地区出现了贫困现象。暂时的衰败,绝对不能否定茶叶产业上千年的繁荣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茶叶产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安化黑茶的复兴,应该换一种思路,将其从旧社会制度的桎梏中脱离出来,置入新的社会制度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文化生态价值和生命力,对其革新而不革命。只有通过这样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才能提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可持续脱贫提供有效借鉴和路径选择。
程一珍[9](2020)在《叶广芩家族小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作家叶广芩创作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家族题材小说,引起文坛广泛关注。独特的家族背景、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丰富的人生阅历,都是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使她的家族系列小说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叶广芩的家族小说以亲历者和特殊见证人的身份,多角度、全方位地再现了昔日豪门贵族大家庭日常生活的真实场景,以睿智的思想与娴熟的技巧展现了20世纪初期清政府被推翻后满清贵胄跌宕起伏的家族命运变迁。她的家族小说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在于,能够抛开自己的贵族身世,客观而公正地看待这个让自己又爱又恨的封建大家族,小说一方面表达了作家对童年家族生活的无限追忆与眷恋,又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客观、真实地再现20世纪初期整个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动荡时局。她清醒地知道,时代的步伐不会在一个王朝或一个家族的繁荣昌盛中停滞不前,也并没有一味地沉浸在对雍容华贵、精致典雅的贵族生活的缅怀与留恋,而是借助家族这个窗口对满清最后一代贵族子女的命运进行“挽歌式”地书写,表现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冷静思考与辩证审视。她的家族系列小说能够以一个审视者的细腻笔触去捕捉、刻画家族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通过一系列末世贵族子弟的人物形象塑造,展示了京城金家逐渐走向晚景与终结的历史性命运,为逝去的满清贵族文化唱出一曲忧伤的时代挽歌。叶广芩的家族小说以家族日常生活为题材,将没落贵族家庭鲜为人知的陈年轶事与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刻的文化反思融为一体,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古都北京的恢宏大气。小说通过对家族历史的书写探索20世纪新旧历史交替时期中国社会出现的种种国民性问题,传达对整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加深对人性的理解与感悟。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叶广芩家族小说的叙事视角和戏剧渗透等叙事艺术特色进行分析,阐释解读其家族小说中多重视角与戏剧情境交织下的满清贵族文化书写,进一步理解叶广芩家族小说创作的深厚文化内涵、独特精神特质及其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文学史价值意义。
汪达[10](2020)在《岫岩玉龙山满族风情旅游区叙事性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俗文化旅游区景观能够较好的展示区域的文化内涵,传承和发扬区域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从2016年岫岩满族自治县被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中开始,岫岩就结合自身满族文化特色地域背景来全力发展自身的旅游业,在此背景之下本文以岫岩玉龙山满族风情旅游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景观叙事学等相关文化景观设计理论与相关工程案例,对其进行叙事性的景观设计研究。本文首先对研究涉及到的民俗文化旅游、文化景观、景观叙事学等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都进行了了解分析,并实地调研了辽宁省内多处满族文化旅游区、满族文化景观的建设现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存在问题与设计亮点,为之后论文的设计研究打下基础。之后对论文中所涉及到的如满族民俗文化景观、文化旅游区相关概念都明确的界定。研究论述了景观与叙事学的关系、景观叙事的层次与设计方法特征。并结合相关研究与工程案例论述了景观叙事与符号学的联系关系。最后根据景观叙事、符号学设计表达特点结合相关工程案例,对景观叙事时间组织方式、空间结构编排、修辞话语的营造以及符号学表达的手法研究,为接下来的景观设计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手法。接下来对岫岩玉龙山现状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实地调研,明确场地特征与问题,对岫岩满族民俗文化形成背景、特色要素进行挖掘提炼并加以构思应用途径,对旅游区内的空间功能、空间序列、游览路线等整体规划布局进行叙事性构建,形成整个叙事框架。最后根据整体规划布局分别营建旅游区内各叙事性主题空间,为叙事框架填入具体的故事情节。再通过融入岫岩满族民俗文化叙事性符号针对玉龙山区域内的村落风貌进行改造性性设计,并构建具有满族民俗特色形态的景观小品设施,来为旅游区叙事内容作出细节上的填充。本文将景观叙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依据景观叙事的设计特征确定旅游区的主题定位。再从时间叙事、空间叙事两个纬度相结合对玉龙山旅游区的叙事情节进行编排,然后利用各类叙事性设计手法对各主题叙事空间进行塑造。最后以叙述岫岩玉龙山满族生活场景记忆为立足点结合叙事符号设计手法对村落风貌与小品形态进行设计研究。本文引入叙事性结构,作为景观设计的内在逻辑,探索了满族文化旅游区景观设计策略,对岫岩满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国内民俗文化旅游区内的景观设计,尤其是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区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与参考借鉴作用。
二、探寻满族文化的发展轨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探寻满族文化的发展轨迹(论文提纲范文)
(1)三家子满族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状况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三家子满族文化的源流 |
第一节 三家子村概况 |
一、三家子村落形成与人口来源 |
二、三家子村现状 |
第二节 三家子满族文化生成 |
一、三家子满族文化渊源 |
二、三家子满族文化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满族文化主导时期 |
第一节 三家子村生计方式 |
一、自然环境与资源 |
二、以射猎为业的民族习惯 |
三、旗人优养制度保障 |
第二节 三家子村日常生活 |
一、家族组织形式 |
二、服饰、饮食与民居 |
三、婚丧习俗、传统信仰 |
四、日常交际语言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与汉族文化接触后的文化变迁 |
第一节 三家子满族文化缓慢弱化期 |
一、生产生计重心转移 |
二、传统习俗特征逐渐消失 |
三、日常交际用语发生转变 |
第二节 三家子满族文化极速衰退期 |
一、以汉族传统生产方式为主 |
二、日常生活与汉族相似 |
三、语言向汉语单语转化 |
第三节 满汉文化涵化稳定期 |
一、生产方式再调适 |
二、满汉文化协同的日常生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家子村文化模式变迁分析 |
第一节 三家子村满族文化变迁的轨迹 |
一、三家子满族文化模式的变迁历程 |
二、三家子村满族文化变迁的维度 |
第二节 三家子村文化变迁分析 |
一、长期处于文化稳定状态的原因 |
二、引起文化变迁的原因 |
第三节 三家子满语与三家子村文化模式 |
一、三家子满语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
二、三家子满语与文化变迁 |
三、三家子满语的现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北京皇城端门建筑彩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概念辨析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1.6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创新点 |
1.6.3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三朝五门”制度与端门建筑概述 |
2.1 “三朝五门”制度历史沿革 |
2.1.1 周汉时期 |
2.1.2 唐宋时期 |
2.1.3 明清时期 |
2.2 北京皇城端门建筑营造 |
2.2.1 端门建筑历史 |
2.2.2 端门建筑功能 |
2.2.3 端门建筑位置 |
2.2.4 端门建筑型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端门建筑彩画型制概述 |
3.1 明清官式建筑彩画概述 |
3.1.1 官式建筑彩画设计意图 |
3.1.2 明代官式建筑彩画型制特征 |
3.1.3 清代官式建筑彩画型制特征 |
3.2 端门内外檐梁枋彩画型制 |
3.2.1 端门外檐梁枋彩画 |
3.2.2 端门内檐梁枋彩画 |
3.3 端门内外檐天花彩画型制 |
3.3.1 天花彩画概述 |
3.3.2 端门外檐天花彩画 |
3.3.3 端门内檐天花彩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端门建筑彩画艺术特征 |
4.1 端门内檐彩画艺术特征 |
4.1.1 传统宝珠吉祥草彩画纹饰特征 |
4.1.2 端门内檐宝珠吉祥草彩画纹饰特征 |
4.2 端门内外檐彩画型制关系 |
4.3 端门建筑彩画纹饰元素 |
4.3.1 宝珠纹 |
4.3.2 卷草纹 |
4.3.3 龙纹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端门建筑彩画设计内涵与文化价值 |
5.1 端门建筑彩画设计内涵解读 |
5.1.1 儒家思想 |
5.1.2 宗教艺术 |
5.1.3 民族文化 |
5.2 端门建筑彩画纹饰演变轨迹 |
5.3 端门建筑彩画文化价值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图片索引 |
附录二 :图表索引 |
附录三 :端门外檐建筑彩画重绘图 |
附录四 :端门内檐建筑彩画重绘图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紫禁城太和门建筑彩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辨析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辨析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5.1 国内研究状况 |
1.5.2 国外研究状况 |
1.6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框架 |
1.6.1 研究创新点 |
1.6.2 论文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三朝五门”制度与太和门建筑营造 |
2.1 “三朝五门”制度概述 |
2.2 “三朝五门”制度对紫禁城规划的影响 |
2.2.1 明代南京紫禁城体现的“三朝五门” |
2.2.2 明清北京紫禁城体现的“三朝五门” |
2.3 太和门建筑营造 |
2.3.1 太和门名称的变更 |
2.3.2 太和门功能的变更 |
2.3.3 太和门建筑型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太和门区域建筑彩画概况 |
3.1 明清官式建筑彩画概述 |
3.1.1 明代官式彩画特征 |
3.1.2 清代官式彩画特征 |
3.2 太和门彩画变化轨迹 |
3.2.1 明代奉天门彩画 |
3.2.2 清代太和门彩画 |
3.2.3 近现代太和门彩画 |
3.3 太和门外檐彩画 |
3.3.1 龙草和玺彩画的形成 |
3.3.2 外檐彩画构图形式 |
3.4 太和门内檐彩画 |
3.4.1 梁枋彩画 |
3.4.2 天花彩画 |
3.5 太和门周边建筑彩画 |
3.5.1 昭德门与贞度门彩画 |
3.5.2 体仁阁、弘义阁与崇楼彩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太和门内外檐彩画等级关系 |
4.1 确定太和门外檐彩画等级 |
4.1.1 北京皇城中轴线建筑外檐彩画等级分析 |
4.1.2 太和门与周边建筑外檐彩画等级关系 |
4.1.3 太和门与乾清门、宁寿门外檐彩画等级关系 |
4.2 判断内外檐彩画等级关系的依据 |
4.2.1 通过脊步彩画等级判断内檐彩画等级 |
4.2.2 通过档案记载判断内外檐等级关系 |
4.3 太和门内外檐彩画等级对比 |
4.3.1 太和门内外檐彩画等级关系的特殊性 |
4.3.2 太和门内外檐彩画等级关系的成因 |
4.4 清晚期太和门内檐彩画溯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太和门建筑彩画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
5.1 太和门建筑彩画的文化内涵 |
5.1.1 礼制等级观念 |
5.1.2 满汉文化融合 |
5.1.3 藏传佛教影响 |
5.2 太和门建筑彩画的价值 |
5.2.1 文化价值 |
5.2.2 艺术价值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图片索引 |
附录二 :图表索引 |
附录三 :太和门外檐彩画图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清代笔记中的体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逻辑分析法 |
2.2.3 古汉语考释法 |
2.2.4 图像研究法 |
3.文献综述 |
3.1 清代笔记的研究 |
3.2 清代满族体育及宫廷体育的研究 |
3.3 清代体育文化区的研究 |
3.4 清代文学作品及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育研究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清代笔记及清代笔记中体育释义 |
4.1.1 清代笔记释义 |
4.1.2 清代笔记中体育的释义 |
4.2 清代笔记中记载体育内容的摘录与考释 |
4.2.1 清代笔记中记载的清代皇家贵族体育活动 |
4.2.2 清代笔记中记载的民间体育活动 |
4.2.3 清代笔记中记载的女子体育活动与考释 |
4.3 清代笔记中的体育思想的摘录与考释 |
4.3.1 清代笔记中的养生思想与考释 |
4.3.2 考释小结 |
5.研究结论 |
5.1 教育、外交、政治——清代贵族体育三大功能 |
5.2 满汉有别——清代贵族体育参与的民族差异 |
5.3 日薄虞渊——部分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式微 |
6.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研究“清代笔记”摘录、收录一览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叶广芩家族题材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叶广芩及其家族题材小说创作 |
二、叶广芩家族题材小说研究综述 |
三、论文研究范畴与选题价值 |
第一章 旗人世家的命运书写 |
第一节 见微知着:日常生活的浮华特质 |
一、审美化的物质生活 |
二、戏剧化的精神生活 |
第二节 殊途同归:世家成员的命运轨迹 |
一、冲破束缚的反叛者 |
二、审时度势的顺应者 |
三、偏安一隅的守拙者 |
第三节 日暮途穷:贵胄之家的解体没落 |
一、动荡历史的打击 |
二、腐朽文化的自戕 |
三、异质文化的侵入 |
第二章 家族故事的艺术呈现 |
第一节 叙事策略建构家族往事 |
一、“花瓣式结构” |
二、散文化情节 |
三、多重视角 |
第二节 浓烈“京味”唤醒家族记忆 |
一、旗人视域下的故都北京 |
二、京城之外的思乡苦旅 |
三、雅俗并呈的京味语言 |
第三节 戏曲元素演绎家族逸闻 |
一、戏曲行当同构人物形象 |
二、戏曲预叙揭示世家子弟宿命 |
三、戏曲情节扩展小说内涵 |
第三章 家族书写的多重价值 |
第一节 文化价值:旗人文化的精到诠释 |
一、礼仪文化:有意味的形式 |
二、戏曲文化:多彩的生活艺术 |
三、建筑文化:实体化的故园记忆 |
第二节 文学史价值:贵族精神的高扬 |
一、重拾贵族身份 |
二、高雅的精神载体 |
三、贵族精神的个人化重塑 |
第三节 社会价值:兴衰更替下的现实思考 |
一、对物欲异化人性的揭示 |
二、对家族文化式微的反思 |
三、对“同质化”现象的批判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清代宫廷服饰在入关前后的历史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满族历史溯源 |
2.1 满族发展前期历史脉络 |
2.1.1 肃慎族系时期 |
2.1.2 挹娄族系时期 |
2.2 满族发展中期过渡阶段 |
2.2.1 勿吉族系时期 |
2.2.2 靺鞨族系时期 |
2.3 满族发展后期历史进程 |
2.3.1 女真时期 |
2.3.2 满洲时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入关前满族传统服饰源流 |
3.1 满族服饰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文化探析 |
3.1.1 满族服饰的由来 |
3.1.2 早期服饰种类及演变历程 |
3.2 辽金时期女真服饰 |
3.2.1 辽金时期女真服饰的特征 |
3.2.2 辽金时期女真服饰的文化底蕴 |
3.3 元明时期女真服饰 |
3.3.1 元明时期女真服饰的特性 |
3.3.2 元明时期女真服饰的文化内涵 |
3.4 后金时期女真服饰 |
3.4.1 后金时期女真服饰的特点 |
3.4.2 后金时期女真服饰的文化演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清代宫廷服饰入关前后的制度演变 |
4.1 清入关前满族服饰制度的萌芽 |
4.1.1 入关前服饰制度 |
4.1.2 入关前服饰制度产生的内外部因素 |
4.2 入关前后服饰制度的雏形、制定与完备 |
4.2.1 努尔哈赤初定后金女真贵族服饰制度 |
4.2.2 皇太极继定清代宫廷服饰制度 |
4.2.3 顺治严定清代宫廷服饰制度 |
4.2.4 乾隆发展与完备清代宫廷服饰制度 |
4.2.5 清代宫廷服饰制度的完整体系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清代宫廷服饰入关前后的文化演变 |
5.1 清代宫廷帝系、王系服饰 |
5.1.1 帝系、王系服饰的种类及特征 |
5.1.2 帝系、王系服饰的文化演变 |
5.2 清代宫廷后妃系服饰 |
5.2.1 后妃系服饰的种类及特征 |
5.2.2 后妃系服饰的文化演变 |
5.3 清代宫廷百官系服饰 |
5.3.1 百官系服饰的种类及特征 |
5.3.2 百官系服饰的文化演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清代宫廷服饰的历史演变成因分析与传承发展 |
6.1 历史演变的成因分析 |
6.1.1 影响服饰变革的文化因素 |
6.1.2 影响服饰变革的社会因素 |
6.2 近、现、当代的历史性传承 |
6.2.1 近代文化传承 |
6.2.2 现代文化传承 |
6.2.3 当代文化传承 |
6.3 清代宫廷服饰元素的发展趋势 |
6.3.1 传承、发展与改良 |
6.3.2 历久弥新 |
6.3.3 价值回归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回顾 |
三、整体研究设计 |
四、相关概念及界定 |
五、研究视角 |
六、研究的重难点 |
七、研究尝试点 |
八、相关运用材料 |
第一章 舟曲藏族源流及区域分布格局 |
第一节 舟曲藏族县域情况及相关概述 |
一、区域概况 |
二、行政区划 |
三、人口分布 |
四、气候类型 |
五、自然资源 |
第二节 舟曲藏族社会历史及部落分布情况 |
一、建制沿革 |
二、地方部落 |
第三节 舟曲藏族地域民俗及文化形态 |
一、人文景观 |
二、民俗风情 |
三、宗教文化 |
小结 |
第二章 舟曲藏族服饰制作要素及传统技艺 |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纺织技艺 |
一、传统纺织原料 |
二、传统纺织工具 |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织作技艺 |
一、纺线 |
二、缠线 |
三、煮线 |
四、洗捶 |
五、理线 |
六、织作 |
七、银饰加工 |
八、传统手工制鞋 |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染色技艺 |
一、传统服饰的基本颜料 |
二、传统服饰的染色工艺 |
小结 |
第三章 舟曲藏族服饰生态及文化变迁 |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生态 |
一、服饰艺术生态 |
二、服饰艺术阐释 |
三、服饰文化生态 |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特征 |
一、地域性 |
二、历史性 |
三、变异性 |
第三节 舟曲藏族服饰生态及文化变迁 |
一、服饰生态环境 |
二、服饰文化变迁 |
小结 |
第四章 舟曲藏族服饰形制要素及造型风格 |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形制要素 |
一、坪定型服饰着装要素 |
二、江盘型服饰着装要素 |
三、插岗型服饰着装要素 |
四、八楞型服饰着装要素 |
五、大年型服饰着装要素 |
六、博峪型服饰着装要素 |
七、共同佩戴的着装衣(饰)物 |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风格类型 |
一、坪定型传统服饰形制 |
二、江盘型传统服饰形制 |
三、插岗型传统服饰形制 |
四、八楞型传统服饰形制 |
五、大年型传统服饰形制 |
六、博峪型传统服饰形制 |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构造特质 |
一、上衣下裤式构造类型 |
二、上袍下裤式构造类型 |
三、衣裙下裤式构造类型 |
小结 |
第五章 舟曲藏族服饰民俗惯制及礼仪蕴涵 |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民俗特性 |
一、服饰民俗历史性 |
二、服饰民俗地域性 |
三、服饰民俗自觉性 |
四、服饰民俗变异性 |
五、服饰民俗传承性 |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禁忌事项 |
一、服饰日常禁忌 |
二、服饰节日禁忌 |
三、服饰礼仪禁忌 |
四、服饰色彩禁忌 |
五、服饰身份禁忌 |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仪礼蕴涵 |
一、诞生礼时期的服饰 |
二、成年礼时期的服饰 |
三、嫁娶礼时期的服饰 |
四、丧葬礼时期的服饰 |
小结 |
第六章 舟曲藏族服饰审美形态及美学探析 |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造型呈现的形态美学 |
一、服饰形式美特质 |
二、服饰自然美特质 |
三、服饰艺术美特质 |
第二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的艺术蕴含 |
一、服饰形态蕴含的特色美 |
二、服饰构图折射的和谐美 |
三、服饰生态显现的自然美 |
第三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折射的审美意蕴 |
一、式样独具的实用美感与造型美感 |
二、多彩丰富的意境情趣与图纹美蕴 |
三、视觉多样的审美意境与色彩情趣 |
小结 |
第七章 舟曲藏族服饰着装符号表现及象征意义 |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的符号表现 |
一、服饰图像性符号表现 |
二、服饰指示性符号表现 |
三、服饰象征性符号表现 |
第二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符号寓意 |
一、服饰符号语义形成的基本要素 |
二、服饰符号的象征表达 |
三、服饰符号的文化意义 |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审美符号及语义特性 |
一、传统服饰的审美符号表达 |
二、传统服饰的形态符号表达 |
三、传统服饰的情感符号表达 |
小结 |
第八章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意蕴及深层透视 |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蕴涵透视 |
一、传统服饰的族徽文化特质 |
二、传统服饰的身份文化特质 |
三、传统服饰的礼俗文化特质 |
四、传统服饰的祈福文化特质 |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社会功能阐释 |
一、传统服饰的社会角色涵义 |
二、传统服饰的社会角色功能及表现意义 |
三、传统服饰的社会角色特质 |
第三节 舟曲藏族服饰认同及文化表达 |
一、传统服饰与地域内部认同 |
二、不同服饰与地域之间的互动认同 |
三、人类学视阈下服饰符号及地域文化表达 |
小结 |
第九章 舟曲藏族服饰承接空间及延续路径 |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生存现状及社会境遇 |
一、传统服饰当下面临的窘境 |
二、服饰文化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
三、服饰文化受地域环境的因素 |
第二节 舟曲藏族服饰保护路径及传承措施 |
一、服饰保护与传承现状 |
二、服饰保护与传承路径 |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传承及保护空间 |
一、传统服饰文化空间及生存现状 |
二、传统服饰文化空间的保护形式 |
三、传统服饰文化的空间再生 |
小结 |
结论与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8)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 |
第三节 安化黑茶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物质流通 |
第一节 早期的物质流通研究 |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派的物质研究 |
第三节 物质流通研究新走向 |
第三章 安化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 |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
第二节 梅山地域与族属 |
第三节 “梅山”历史沿革 |
第四章 安化黑茶的商品化发端 |
第一节 资江水运及货物运输 |
第二节 《茶经》与梅山茶事 |
第三节 商品茶定名 |
第五章 茶政变迁与黑茶贸易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君王们的点金术:榷茶与税茶 |
第二节 几经波折:湖茶跻身茶马政 |
第三节 不断拓展疆域的黑茶贸易 |
第四节 传统专卖体制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
第六章 安化黑茶的贸易拓展 |
第一节 千年前的茶叶商贸活动 |
第二节 黑茶在蒙古的商贸往来 |
第三节 黑茶在新疆的商贸往来 |
第四节 黑茶在俄国的商贸往来 |
第七章 口述史中的“产”与“制” |
第一节 炊烟袅袅:沸腾的雪峰山麓 |
第二节 黑毛茶初制的传统工艺 |
第三节 千两茶:文化范畴的再生产 |
第八章 地方社会中的茶业人和茶事 |
第一节 茶叶流通环节的社会性适应 |
第二节 茶政管理者 |
第三节 中间商 |
第四节 茶叶生产者 |
第九章 安化黑茶与生态扶贫 |
第一节 黑茶产业与生态扶贫 |
第二节 安化黑茶产业面临的的困境 |
第三节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对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 |
附录二 :安化地方有关茶的民歌 |
附录三 :茶亭 |
附录四 :民间传说 |
(9)叶广芩家族小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叶广芩家族小说的叙事视角 |
第一节 多维视角下的复调诗学 |
第二节 不同叙事情境的陌生化审美 |
第三节 追忆童年的家族挽歌 |
第二章 叶广芩家族小说的戏剧渗透 |
第一节 “以戏入小说”的叙事策略 |
第二节 象征与隐喻的表现手法 |
第三节 “人生如戏”的艺术呈现 |
第四节 小说文体与戏剧文体的融合 |
第三章 叶广芩家族小说的价值阐释 |
第一节 家族叙事中的满族文化书写 |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辩证审视 |
第三节 故乡家园的诗意追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岫岩玉龙山满族风情旅游区叙事性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域特色背景 |
1.1.2 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地区文化价值的凸显 |
1.1.3 全域旅游环境下特色文化景区建设的需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民俗文化旅游 |
1.3.2 文化景观设计 |
1.3.3 景观叙事学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2 文化景观相关理论及其表达方法 |
2.1 相关概念 |
2.1.1 满族民俗文化景观 |
2.1.2 文化旅游景区 |
2.2 文化景观设计相关理论 |
2.2.1 景观叙事 |
2.2.2 符号学 |
2.2.3 景观叙事与符号学的联系 |
2.3 文化景观设计表达手法 |
2.3.1 文化景观叙事性营造手法 |
2.3.2 文化景观符号表达手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岫岩玉龙山景观资源分析及整体布局规划 |
3.1 岫岩玉龙山场地现状调研分析 |
3.1.1 玉龙山区位条件 |
3.1.2 玉龙山场地现状 |
3.1.3 玉龙山景观风貌特征 |
3.1.4 玉龙山景观现状问题总结与分析 |
3.2 岫岩玉龙山文化景观要素的挖掘与应用途径 |
3.2.1 岫岩民俗文化的形成 |
3.2.2 岫岩满族民俗文化特色 |
3.2.3 岫岩玉龙山文化景观特色要素的挖掘 |
3.2.4 岫岩玉龙山文化景观元素的提取与应用途径 |
3.3 岫岩玉龙山景观主题的确立 |
3.3.1 总体定位 |
3.3.2 叙事主题的生成 |
3.4 岫岩玉龙山旅游区景观布局的编排 |
3.4.1 空间功能的叙事性编排 |
3.4.2 空间序列的叙事性营建 |
3.4.3 游览路线的叙事性组织 |
3.5 本章小结 |
4 岫岩玉龙山叙事性主题空间的营造 |
4.1 昔时——历史轨迹的展示 |
4.1.1 跟随历史发展进程的空间引导 |
4.1.2 展示历史文化的空间演绎 |
4.2 此时——民间艺术的蓬勃 |
4.2.1 强化叙事线的空间序列 |
4.2.2 传承民俗艺术的场景展现 |
4.3 即时——祭祖祈福的纪念 |
4.3.1 满族先祖的纪念——满族祭祖大道 |
4.3.2 祈福文化的表达——福报广场 |
4.4 延时——自然生活的体验 |
4.4.1 展示八旗军帐文化的露营空间 |
4.4.2 体验民族体育的运动空间 |
4.4.3 萨满文化点缀下的村落景观 |
4.5 玉龙文化叙事线的表达 |
4.6 本章小结 |
5 岫岩玉龙山生活记忆的叙事性重现 |
5.1 记忆风貌的重现——村落环境的改造 |
5.1.1 村落建筑风貌的改造与提升 |
5.1.2 村落入口改造 |
5.1.3 村内活动场地 |
5.2 记忆形态的重现——景观小品设施的营建 |
5.2.1 景观雕塑小品 |
5.2.2 文化景墙 |
5.2.3 景观服务设施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本文总结 |
6.2 可借鉴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探寻满族文化的发展轨迹(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家子满族文化变迁研究[D]. 牟敏瑶.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北京皇城端门建筑彩画研究[D]. 胡安.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3]紫禁城太和门建筑彩画研究[D]. 刘璐.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4]清代笔记中的体育研究[D]. 邵刚. 苏州大学, 2020(03)
- [5]叶广芩家族题材小说研究[D]. 白晓阳. 江南大学, 2020(01)
- [6]清代宫廷服饰在入关前后的历史演变研究[D]. 路林琳. 东北电力大学, 2020(05)
- [7]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研究[D]. 曹英才.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8]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杨化冰. 吉首大学, 2020(02)
- [9]叶广芩家族小说叙事研究[D]. 程一珍. 兰州大学, 2020(12)
- [10]岫岩玉龙山满族风情旅游区叙事性景观设计研究[D]. 汪达.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