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家思想形成的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曲祯朋[1](2021)在《先秦法家“俗”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民间文化的"俗"是先秦社会治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先秦政治实践中,尤其是战国时期法家主导的数次变法活动中,"移风易俗"均是重要内容。法家主张"以法治俗",究其原因,乃是法家对以"俗"为代表的传统经验的有效性表示质疑,并对"民"之自主能力加以否定,其思想体现在不遵传统的"不法古"和对强制性之"法"的依赖。从历史经验看,先秦法家"俗"思想对于当下社会治理依然具有理论价值和启示意义,值得借鉴与反思。
张立洋[2](2021)在《先秦法家在近现代中国》文中研究指明
王蕊[3](2021)在《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中内蕴无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要求党的年轻干部必须始终践行并传承下去。青年公职人员是党的年轻干部队伍的主要后备军和人才储备力量,是年轻一代国家行政的主体,是未来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和中坚力量。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年轻干部的道德建设工作,在多次会议和讲话中强调年轻干部要讲政德、立政德、修政德、强政德,青年公职人员道德虽不完全等同于年轻干部政德,但其内涵价值也自然蕴蓄其中。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的道德状况不仅代表着整个职业群体的道德总水平,还对全社会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关乎整个民族的道德进步和文明发展程度,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因此,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在新时代尤为重要,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工作尤为紧迫。新时代强调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仅对规范青年公职人员自身行政行为以确保正确履职尽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是新时代为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铸魂补钙”所必须施行的关键举措。强化青年公职人员的道德有利于在国家行政人员群体中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信仰之钙、把稳思想灵魂之舵、秉承民族精神之脉。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应以政治品德建设作为中心和统领,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作为基本准则,深度融合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基本纲要中的总体要求和四个基本着力点,同时注意结合青年公职人员的特质和优势,为促进并形成更高水平的青年公职人员道德而不懈努力探索。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工程的顺利推进以及建设目标的最终达成需要将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与扎实可行的实践探索紧密结合,以尽快在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内外布局中形成强大合力获取最优效果。为此,本文特采取理论研宄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将全文共划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详细论证与分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学界目前关于相关论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行文思路、逻辑架构、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何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等,奠定了本论题的研究基础和起点。第二部分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问题概述。分别对公职人员、青年公职人员、青年公职人员道德三个核心概念进行阐释和界定,同时对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各方要素包括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原则、主要内容等进行具体解析,以此明确本研究的主体和价值。第三部分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理论资源。本章节分别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理论、国外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做法与经验借鉴等四个层面出发,作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理论之基,为后续章节相关结论的得出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第四部分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问题及成因。这一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首先,对目前我国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状加以概述,这部分内容主要突出我国在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方面已经取得的成绩,具体包括:青年公职人员的个人素养多维提升、道德认同显着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卓有成效、先进道德模范层出不穷等几个方面。紧接着,明确指出目前我国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存主要问题在于:理想信念面临挑战、教育培训效果欠佳、制度体系存在缺陷等,并针对现存问题着重从思想观念、制度机制、社会环境三个层面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可能导致上述现存问题出现的原因。本部分内容的论述为下一篇章部分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优化路径明确了方向。第五部分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优化路径。这是本论文的又一重点部分。本篇章中认为,为了更好的解决和优化上一部分中指出的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存主要问题,首先要把握两个基本前提,即注重顶层设计和抓牢“关键少数”。紧接着重点从深化青年公职人员自身道德修养,以实现“以心修德”;强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培训,以实现“以教强德”;完善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制度设计,以实现“以制固德”;优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环境,以实现“以境养德”等几个具体层面着力展开相关论述。通过编织全面、系统、安全的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网络,形成科学、有效、灵活的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发展模式,加快提升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水平,有效促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张茹[4](2021)在《《帝范》与唐太宗时期的政治思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帝范》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着作,内容囊括了唐太宗的政治经验和治国理念,这对于唐初政治史及思想史有重要研究价值。全书以君德贯穿起来的儒家“王道”政治理想为理论设计,和以政治现实为其出发点。本文从政治思想的视角探究《帝范》主体内容,而唐太宗时期具体政治操作反过来又印证了他的政治思想。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帝范》篇数、写作目的、行文特点和各篇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简单介绍了《帝范》的流传状况。它不仅大量引用了唐以前历代王朝政治实践成败与历史典故,同时在以史为鉴的前提下,对史事及历史人物做出了相应评价,勾画出一个理想的古代君主形象。第二部分主要对《帝范》思想内涵展开分析,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明《帝范》思想的来源和对前代政治思想、观念的继承发展。其中既有先秦以来对君德较高要求的“典范政治”文化;又融合了自古的天人合一的天命观念和重视血缘亲属的宗法观念;还有重民思想和经济、教化、民风等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受“大一统”观念的王道政治影响和坚持以儒为主,兼融道法的治国理念等。而这几方面均体现在《帝范》一书之中。第三部分结合唐太宗在位期间的制度和相关政事进一步分析唐太宗政治思想想和政治实践的契合度,基本可以肯定《帝范》一书是其政治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概括和治国经验的总结。
徐古祥[5](2021)在《中西哲学的会通与创新 ——严复的教育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严复是倡导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先驱,他的教育哲学思想切中时弊,恢弘而敏锐。同时,他很早就有会通思想,认为文法有“大同者”和“专国者”,应该“举其所会通以为之谱。”严复曾以格义法会通古代经典与现代逻辑学,并指出《易》是本隐而之显,《春秋》是推见至隐,试图超越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以会通与创新、当与不当、救时与救世阐述教育之道。他还丰富和拓深了有关中西哲学会通和创新的内容,比如科学教育理念,民德、民智、民力协调发展理念,中外会通教育理念,意识到人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的本质性诉求,而教育的现代化是建立现代社会的基本前提,并身体力行地推进从理念到效果等全方位的教育现代化。本研究先从严复教育哲学思想的界定入手,认为严复重新发现了人的价值,肯定了人的主体性,并引以为教,以图增强民力、开发民智,更新民德。严复基于救亡图存的背景,以民力、民智、民德为核心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教育哲学思想体系,阐发了独特的教育本质论、教育目的论、教育方法论,开辟了中西哲学会通与创新的先河,奠定了现代教育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然后,以“知”与“言”、“经”与“法”、“变”与“常”这几对范畴分析严复教育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以及演变过程,创新性地形成了严复教育哲学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早期的“多生于一”,中期的“多胜于一”,晚期的“多定于一”,并以会通与创新取舍中西哲学,以当与不当构建严复教育哲学思想的体系。严复的教育哲学思想,既以有所会通的方式探讨西方哲学,尤其是其中的进化论、经验论、实证主义、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并进行借鉴和运用,又以“回照故林”的方式探究中国哲学,尤其是其中的儒家、道家和法家,同时还以启蒙与进化为标准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遵天而演、即物穷理、循名责实、超越絜矩、正谊谋功的教育哲学思想,并产生了己轻群重、学益损道、开塞治群的教育哲学理念。本研究还以教育本质论、教育目的论和教育方法论为视角比较了严复与王国维、孙中山、蔡元培等代表人物的教育哲学思想,审视了他们对中国教育哲学思想转型的影响,进一步阐述了严复教育哲学思想的特色,分析困难,总结价值,并反思其中的限度。严复用心至真,思虑深远,其对中西哲学的会通与创新,一方面注重修整改良与敬谨使用,另一方面兼顾返本与开新,为中国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资海琼[6](2021)在《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汉初黄老政治思想所呈现的风貌,已非道家原创时期的本来面目,而是经过长期吸纳其他学派所融入的性格,为了适应汉初社会的历史时代要求,不得不改变的因应措施。汉初黄老政治思想融合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等多家思想,以老庄“道论”为基础,形成了无为而治、形名相应、德刑并举、因循为用、以法治国的政治策略,完成了先秦以礼法为主到儒法道整合的转化。汉初黄老政治思想兼容并蓄、无为即有为,恢复并重建了汉初经济、政治制度与社会秩序,以及对汉民族文化及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初黄老政治思想为西汉初期的社会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为道家经世治国开创了契机,为西汉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因为其自身流弊及社会内外环境的转变,最终被董仲舒大一统儒家政治思想所取代。尽管黄老政治思想从此退出了官方政治舞台,但其“以道为魂”、“以德为体”、“以法为用”的思想精髓,时至今时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曾筱琪[7](2021)在《荀子“隆礼重法”的政治思想研究 ——以“法”为视角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在政治哲学视域中,儒家始终在思考政治权力的正当性问题,思考伦理与政治之间的关系问题,思考如何使君主与臣民在政治实践中承担起对彼此的责任和义务。荀子提出的思路是“隆礼重法”,即将礼作为治国的指导原则,将法作为治国的有效手段,试图通过礼与法的结合构建王道政治的理想图景。作为战国后期儒家的集大成者,荀子是在时代思潮和现实政治的双重冲击下,谋求儒家的生存地位的。剧变的冲击,并没有让他退回到儒家传统德治模型的继续美化中,而是让他深刻地看到了儒家自身可能出现的弊病,无论是在君子人格的塑造上,还是在政治理想的实现上,荀子认为,将理想的实现完全寄托于人性的自觉和执政者对于传统的绝对服从,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行为。同时,他看到了法家思想中的某些观点在治理国家、维护秩序方面的突出效能,从这种正面效能上看,荀子发现法的思维正是儒家在实际政治制度中需要的,而且并非是在传统儒家礼的观念下完全没有根基的存在。于是他对礼与法做出新的诠释,援法入礼,向上传承了孔子思想中现实主义一面,向下开启了汉代以孝、忠为主轴的“礼法交融”和“儒法互用”。他所创造的礼法体系是在面临新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时,为适应社会发展所做的新的制度化尝试和儒家式的努力,他的全部思想也都是为礼义规范或礼法等级制度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做论证。他对法的重视来自于制度化的要求,而法的背后仍然是礼的精神,他试图说明,法是治理国家的必要手段,礼则是人类的基本价值,这是荀子和法家的最大区别。本文试以对荀子法思想的研究作为基本视点,在当代法治社会背景与战国历史背景的对话中对荀子思想进行系统反思:第一章“由德到法的时代背景”以宗法政治制度的解体、各国变法的风潮等史实为依据,论证了随政治环境之变化而发生的观念之转变。战国末期的各国不再重视“德”与“礼”在政治上的作用,而是以追逐强力为目标,试图扩大国家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影响力,“法”的观念于是成为战国时期的时代精神,也成为荀子反思和吸取的因素。第二章“援法入礼的理论基础”从荀子的天人观、人性论和分群论三方面分析了荀子法思想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以礼为本的‘重法’思想”试图从由荀子思想中礼与法的结构性张力、荀子与法家在价值观上的区别等几个方面说明荀子的法思想不会、也不可能走向法家的集权路径,荀子的法思想始终以礼为其领域界限和根本精神。第四章“礼法施行的道德主体”论证了荀子以君子为其礼法思想的道德主体,保证了法对于儒家价值的归趋。第五章“王道政治的理想建构”讨论了荀子的王道政治理想以及各项具体的法制设想。
秦黛新[8](2020)在《《黄帝四经》“形名”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帝四经》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形成于战国中后期,是“黄老学”思想的代表着作。《黄帝四经》体现了“黄老思想”的复杂性,文本以老子思想为基础,依托黄帝之言,融合了上古黄帝思想、先秦儒家思想、法家思想及阴阳家思想等多种思想流派为自己所用,为应对战国中后期变法统一的需要,形成了有别于早期道家的政治哲学和君主治术,故被《汉书·艺文志》称为“黄老道家”。作为出土文物的《黄帝四经》,其文献价值很大,对战国中后期学术思想趋势的研究及汉初思想研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形名”思想是《黄帝四经》的核心思想,借“形名”为桥梁将“道”与“法”结合在了一起,不仅赋予了“名”“法”以形而上原则的有效性,同时也将“道”之原则落实到了操作层面,贯彻到政治领域。《黄帝四经》中阐述的“道生法”“形名参同”“刑德体系”和“无为思想”都具有浓厚的“黄老”色彩,共同建构了符合时代需求的君人南面之术。作为百家融合的产物,《黄帝四经》里的“形名”思想也与早期道家、儒家、法家和名家关于“名”的思想都有所联系和区别,集中体现了战国时期学术界思想基于自身系统的共享性,反映出战国后期学派间融合的潮流和形而上原则落实到操作层面的演化趋势。
陈珊[9](2020)在《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文中提出当代着名学者庞朴最为重要的学术贡献是阐发了中华文化密码“三”,提出了“一分为三”说。他对“一分为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在于诠释了“中庸”基本形态,提出了对立统一有“包”“超”“导”三种形式,指出了“一分为三”的三种主要形态,梳理出了一部较为系统的中国“三分学说史”。作为一名哲学史、文化史专家,庞朴自觉利用“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开展中国文化史专题研究,最终实现了理论建构与学术实践的完美融合,取得了诸如原始儒家“三重道德”论、文化“三分结构”理论、“忧乐圆融”的人文精神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可以说,“一分为三”的哲学方法论正是庞朴学术研究成果的精髓,也是他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工作的学术武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渐渐兴起了一个以庞朴、雷正良、周德义等为代表的“一分为三”学派。学界倡导“一分为三”论、庞朴论证“一分为三”说的直接根源在于对抗“文革”期间登峰造极的“左”倾教条“一分为二”思维。“文革”结束后兴起旨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与马列教条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思想文化界深刻反思“文革”中的极端“二分”思维,深度思考如何通过文化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面对这些敏感而又棘手的时代课题,庞朴深挖中国传统文化、反思“一分为二”思维模式,逐渐走上了探究中国古代辩证法智慧的学术道路,最终融汇以“中庸”为代表的儒家辩证法和以黑格尔、马克思为代表的西方辩证法,创造性地阐释了中国辩证法的精髓一一“一分为三”。总体而言,“一分为三”说是对“一分为二”思维的修正和完善,既是对中国古代辩证法的继承,也是发展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教条化的“一分为二”过分夸大矛盾的斗争性,而否定强调对立面之同一性的“合二而一”。“一分为三”说则认为,“一分为二”仅仅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虽然正确但不够完善,“一分为二”之后还需一个“合二而一”阶段。作为儒家辩证法的继承,“一分为三”说的根基在于“中庸”,强调“中”“和”“权”,既不执“一”也不执“二”,以达“参”之境界。庞朴基于“一分为三”说的学术实践,主要致力于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内部,挖掘传统文化密码“三”之存在性的文史证据。首先是通过对“太一生水”“六番”“五行”“黄帝”等古老而又重大的学术问题的缜密分析,大致梳理出了一条中国“三分”思想形成史;其次是通过对马王堆汉墓、郭店楚墓出土简帛文献的考证、释读,阐明了先秦儒家的“五行说”和“三重道德”思想。除了寻找文化密码“三”的文史证据之外,庞朴还在八十年代“文化热”期间陈述了文化之“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辩证关系,进而提出了至今仍广受学界认可的文化“三分结构”理论、论证了“忧乐圆融”的中华文化精神。庞朴的“一分为三”说产生过重要的学术影响,且在认识论、实践论、审美观等方面彰显出了中西哲学之异,但完整建设“一分为三”理论体系任重道远。从学术根基上看,“一分为三”说主要奠基于儒家“中庸”思想。庞朴对“中庸”基本形态的创造性阐述在“中庸诠释史”上的学术地位,在于对接融合了中西辩证法、打破了僵化教条的“二分”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庞朴对“一分为三”理论的研究工作推动了中国当代辩证法之“一分为三”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但学派内部意见分歧较大,最为根本的是“一分为三”与“一分为多”的包容性问题。“一分为三”说也足进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正本清源,实现了中西辩证法的融合创新。学界对“一分为三”论的批评主要集中于“三”与“二”、“中”与“中介”、“一分为三”与“对立统一”之间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因“一分为三”难与“一分为二”、“一分为多”严格划清界线,且容易泯灭唯物、唯心“二分法”而流于“二元论”等问题,致使“一分为三”理论的建设遭遇阻力。“一分为三”论的学术地位需要更多的理论建设工作方能巩固。作为哲学方法论的“一分为三”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三”作为中华传究文化的密码,被揭露、被认识并不是最终目的,它的揭秘将有利于我们更加自觉也发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一分为三”说除了“三分法”和“参”这两个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方法论外,还有两个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一是,“忧乐圆融”说之“和”的审美境界以及“一分为三”说的和谐原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阳谐社会提供了传统文化上的理论资源。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求我们赋予“三重道德”以新的时代内涵,将“三重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合贯通起来,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有机构成。总之,庞朴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梳理出的中国“文化传统”就是“一分为三”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蕴藏着极其独特的中华文化密码。庞朴从浩瀚的文化史籍中发掘出的中华文化密码“三”及其相关文七理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与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21世纪的中国,要自觉开辟一个超越西方现代性的后工业文明时代,亟需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所内蕴的人文精神密码——“忧乐圆融”,以此消解市场经齐带来的普遍物质主义倾向、抵抗西方人文主义文化中的负面因素的侵蚀。
田帅[10](2020)在《出土文献视野下战国后期至秦代儒学流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出土文献为切入点,结合传世文献,以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根据出土文献中所见的诸子及儒家典籍文献情况,对战国后期至秦代的学术概况和儒学流变发展进行研究,本文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战国后期的学术概况。战国后期,百家争鸣进入尾声,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代表的学术中心,诸子宣扬学说的方式由春秋及战国前期的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开始转变为进行集中的学术交流,同时也开始进行了学术政治化实践的尝试。以儒学、黄老之学、法家及阴阳家为代表的学派内部的整合和学派间互相交流融合的趋势愈发明显,以韩非、邹衍为代表进行的学术政治实践化,也使得法家、阴阳家思想更具有政治实践性。第二部分,出土文献所见的儒学传播。自孔子殁后,儒家后学开始向各地进行儒学传播,对中原及南方列国产生了极大影响。从出土文献中发现的儒家文献分析,战国后期的儒学已经对三晋地区、吴越地区、秦楚地区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保留了诸多儒家经典文献。战国后期,荀子对诸子学和儒家内部诸学派提出了批判与整合,提出了独特的天人观、礼法观,激发了儒学的实用性,开创了儒法融合之先河。第三部分,秦统一后的学术思想与制度。秦始皇统一后延续了秦国的重法传统,并辅以阴阳家思想来证明秦统一的合理性与正统性,从出土《秦律》中可以看到秦统一后的法家思想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调整,其中所体现的思想也延续了战国后期法家思想的高度融合状态。但是这一时期的出土文献如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篇中的儒学因素及《秦律》中的伦理观,结合传世文献中记载秦礼内容和秦始皇陵出土的相关文物中也可以看到秦人对儒学的应用。第四部分,秦代儒学的生存样态及影响。由于秦始皇统治中期采用了严苛的文化政策,限制了民间儒学的发展,导致秦代儒学生存样态被迫发生了变化。除官方的博士官及其保存的儒家典籍外,民间儒生的生存空间遭到了挤压,儒生选择了隐居或入仕秦政府;民间儒家典籍或藏入壁中保存,或因遭焚毁而只能口耳相传;为秦亡之后儒学重新发展和儒家典籍重新流传提供了契机。第五部分,汉初出土文献对秦代儒学传播的印证。由于汉初的文化政策有所放宽,汉惠帝废除了挟书律,文景时期重新设立儒学博士且放宽民间学术限制,同时汉初政府积极向民间征集图书典籍,促进了儒家的重新发展;同时,汉初的儒生多从秦代的严苛法令下生存而来,故汉初儒生的生存样态可以反证秦代儒学的发展;此外,近年来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和定州汉简《论语》也可以看到秦代至汉初的儒学虽然受到了极大的阻碍,但是向南北方向均有了充足的发展,且儒家典籍文献也得到了保护。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战国后期至秦代的儒学流变研究进行了总结。在战国后期诸子学开始进入内部整合和相互融合阶段,儒学在这一时期由荀子对儒家思想及黄老之学、法家思想等诸子学术进行了较高程度的整合,提出了独到的礼法观、天道观和天人关系理论。秦统一后,儒学在秦代的严苛文化政策下艰难发展,儒生和儒家典籍得以保存。儒学主动地与诸子学进行融合,不仅丰富了先秦儒学,同时为汉代儒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法家思想形成的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法家思想形成的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先秦法家“俗”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家对“俗”的否定性认识 |
二、法家“俗”思想实践与战国变法活动 |
三、法家的历史意识与秩序模式 |
四、法家“俗”思想与社会治理启示 |
(3)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问题概述 |
2.1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的核心概念 |
2.1.1 公职人员 |
2.1.2 青年公职人员 |
2.1.3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 |
2.2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要素解析 |
2.2.1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
2.2.2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指导原则 |
2.2.3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3章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理论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 |
3.1.1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青年思想 |
3.1.2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仆思想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 |
3.2.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青年相关论述 |
3.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干部道德建设相关论述 |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内修”和“仁政”为核心的儒家官德建设思想 |
3.3.2 以“大道”和“不争”为核心的道家官德建设思想 |
3.3.3 以“信义”和“法治”为核心的法家官德建设思想 |
3.4 国外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做法借鉴 |
3.4.1 英国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主要做法 |
3.4.2 美国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主要做法 |
3.4.3 日本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主要做法 |
3.4.4 韩国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主要做法 |
第4章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问题及成因 |
4.1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成绩 |
4.1.1 个人素养多维提升 |
4.1.2 道德认同显着强化 |
4.1.3 廉政建设卓有成效 |
4.1.4 道德模范层出不穷 |
4.2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存主要问题 |
4.2.1 理想信念面临挑战 |
4.2.2 教育培训效果欠佳 |
4.2.3 制度体系存在缺陷 |
4.3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思想观念原因 |
4.3.2 制度机制原因 |
4.3.3 社会环境原因 |
第5章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优化路径 |
5.1 以心修德:深化青年公职人员自身道德修养 |
5.1.1 提升道德认知,坚定道德信仰 |
5.1.2 培养道德情感,构建道德良心 |
5.1.3 磨砺道德意志,修炼道德品格 |
5.1.4 鼓励道德实践,争当道德模范 |
5.2 以教强德:强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培训 |
5.2.1 创新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原则方法 |
5.2.2 丰富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核心内容 |
5.2.3 整合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各方资源 |
5.3 以制固德:完善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制度设计 |
5.3.1 加快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法制建设 |
5.3.2 深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培训机制 |
5.3.3 健全青年公职人员道德监管机制 |
5.3.4 强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考评机制 |
5.4 以境养德:优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环境 |
5.4.1 培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
5.4.2 打造绿色健康经济新常态环境 |
5.4.3 培育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环境 |
5.4.4 营造文明和谐舒心的社会环境 |
5.4.5 构建清朗明净网络空间新秩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4)《帝范》与唐太宗时期的政治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帝范》 |
(一)《帝范》其书 |
(二)后世对《帝范》的重视及版本流传 |
二、《帝范》对唐以前政治思想的继承 |
(一)典范政治与君主中心相结合的理论构成 |
(二)君权天授 |
(三)宗法观念 |
(四)以重农思想为核心的经济理论 |
(五)儒、道、法三家思想融合并用的政治内涵 |
三、唐太宗时期体现《帝范》核心思想的政治实践 |
(一)唐太宗对儒家“王道”政治理想的制度性探索 |
(二)与《帝范》中儒家理念相契合的政事举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中西哲学的会通与创新 ——严复的教育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二)严复教育哲学思想的研究成就与展望 |
三、研究方法、主要思路、主要创新 |
(一)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二)研究的主要思路 |
(三)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一章 严复的教育哲学思想体系 |
第一节 常变:严复教育哲学思想的历史过程 |
一、“多生于一”:严复早期的教育哲学思想 |
二、“多胜于一”:严复中期的教育哲学思想 |
三、“多定于一”:严复晚期的教育哲学思想 |
第二节 知言:严复教育哲学思想的界定及基本内容 |
一、严复教育哲学思想的界定 |
二、严复教育哲学思想的教育本质论 |
三、严复教育哲学思想中的教育目的论 |
四、严复教育哲学思想的教育方法论 |
第三节 经法:严复教育哲学思想的方法与效果 |
一、以会通与创新取舍中西哲学思想 |
二、以“当与不当”构建教育哲学思想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严复教育哲学思想对西方哲学的会通与创新 |
第一节 遵天而演:严复的教育哲学思想与进化论 |
一、严复对进化论的认知 |
二、进化论在严复教育哲学思想中的地位 |
三、严复教育哲学思想对进化论的会通与创新 |
第二节 即物穷理:严复的教育哲学思想与经验论 |
一、严复对经验论的认知 |
二、严复教育哲学思想对经验论的会通与创新 |
第三节 循名责实:严复的教育哲学思想与实证主义 |
一、严复对实证主义的认知 |
二、严复教育哲学思想对实证主义的会通与创新 |
第四节 超越絜矩:严复的教育哲学思想与自由主义 |
一、严复对自由主义的认知 |
二、严复教育哲学思想对自由主义的会通与创新 |
第五节 正谊谋功:严复的教育哲学思想与功利主义 |
一、严复对功利主义的认知 |
二、功利主义在严复教育哲学思想中的地位 |
三、严复教育哲学思想对功利主义的会通与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严复教育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的会通与创新 |
第一节 己轻群重:严复对儒家的会通与创新 |
一、严复之前的儒家哲学思想以及教育理念 |
二、严复教育哲学思想对儒家的会通与创新 |
第二节 学益道损:严复对道家的会通与创新 |
一、严复之前道家哲学思想及其教育理念 |
二、严复教育哲学思想对道家的会通与创新 |
第三节 开塞治群:严复对法家的会通与创新 |
一、严复对法家哲学与法哲学的认知 |
二、严复教育哲学思想对法家哲学的会通与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严复教育哲学思想的比较 |
第一节 严复与王国维教育哲学思想的比较 |
一、严复与王国维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共同点 |
二、严复与王国维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差异点 |
第二节 严复与孙中山教育哲学思想的比较 |
一、严复与孙中山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共同点 |
二、严复与孙中山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差异点 |
第三节 严复与蔡元培教育哲学思想的比较 |
一、严复与蔡元培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共同点 |
二、严复与蔡元培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差异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严复教育哲学思想会通中西哲学的价值与限度 |
第一节 严复中西哲学会通与创新中的困难 |
一、会通研究中的资料选择 |
二、会通研究中的英国哲学 |
三、比较研究与参验印证 |
第二节 严复教育哲学思想对中西哲学的会通 |
一、严复教育哲学思想会通中西哲学的价值 |
二、严复教育哲学思想会通中西哲学的限度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修整改良与敬谨使用 |
二、返本与开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形成 |
一、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形成年代 |
二、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地域起源 |
三、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产生原由 |
第二节 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发展演变 |
一、黄老政治思想代表着作梳理 |
二、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发展与兴盛 |
三、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势微与衰落 |
第二章 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哲学继承 |
一、汉初黄老思想的道论 |
二、汉初黄老思想中的辩证法 |
三、“道生法”命题 |
第二节 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无为而治 |
二、形名相应 |
三、德刑并举 |
四、因循为用 |
五、以法治国 |
第三节 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特点 |
一、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兼容并蓄性 |
二、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积极有为性 |
第三章 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影响 |
第一节 汉初黄老政治思想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重建 |
一、恢复了汉初社会生产 |
二、重建了汉初社会秩序 |
第二节 汉初黄老政治思想对后世思想与性格形成的促进 |
一、促进了董仲舒新儒学的形成 |
二、促进了汉民族性格的形成 |
第四章 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现代价值 |
第一节 国家治理应当彰显“以道为魂” |
第二节 国家治理应当坚守“以德为体” |
第三节 国家治理应当实施“以法为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荀子“隆礼重法”的政治思想研究 ——以“法”为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荀学概述 |
二、研究的视角、意义与思路 |
(一)法的视角的引入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的两种倾向 |
(二)国内研究的两个层面 |
第一章 由德到法的时代背景 |
一、政治的发展变革 |
(一)宗法政治的解体 |
(二)战国时期的变法风潮 |
二、思想的推陈出新 |
(一)“德”与“礼”的失落 |
(二)“法”精神的滋长 |
第二章 援法入礼的理论基础 |
一、天人之分:理性精神的高昂 |
(一)天的意义与变迁 |
(二)明于天人之分 |
(三)天生人成,明于礼义 |
二、化性起伪:基于现实的人性 |
(一)性、伪释义 |
(二)性中无善 |
(三)善的来源:礼与学 |
(四)涂之人皆可以为禹 |
三、明分使群:礼义与群体意识 |
(一)分与礼义 |
(二)群体意识与人的存在方式 |
第三章 以礼为本的“重法”思想 |
一、吸收与批判:对法家的态度 |
(一)从韩非子看法家思想的特征 |
(二)荀子与法家价值观的区别 |
二、隆礼:重申礼的价值 |
(一)战国之礼:“是仪也,非礼也” |
(二)荀子之礼:养人欲,别差等 |
三、重法:礼与法的结构性张力 |
(一)法的概念与特征 |
(二)义法与教而后诛 |
第四章 礼法施行的道德主体 |
一、修己安人:君子的道德性与政治性 |
(一)君子的德性内涵 |
(二)君子的政治责任 |
二、有治人无治法:君子与法的关系 |
(一)君子者,礼义之始也 |
(二)君子者,法之原也 |
三、尊君爱民:治国枢要与民本内涵 |
(一)人君者,管分之枢要也 |
(二)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
第五章 王道政治的理想建构 |
一、荀子的政治理想 |
(一)儒家的政治理想 |
(二)王道、霸道、亡道 |
二、王道政治的建构之法 |
(一)“尚贤使能”的用人之法 |
(二)“礼乐之统”的教化之法 |
(三)“明德慎罚”的刑赏之法 |
(四)“节用裕民”的富民富国之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黄帝四经》“形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 选题来源 |
2.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1. 《黄帝四经》文献研究综述 |
2. 《黄帝四经》“形名”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黄帝四经》的黄老学思想特色 |
(一) 黄老思想之定位 |
(二) 黄老思想形成之背景 |
(三) 黄老思想形成之探源 |
1. 依托黄帝之形象 |
2. 借托黄帝之言语 |
3. “黄”“老”之结合 |
二、“形名”讨论背景及概念界定 |
(一) 讨论背景 |
(二) “形名”与“刑名”概念界定 |
(三) 《黄帝四经》中的“形名”定义 |
三、《黄帝四经》“形名”思想内涵 |
(一) “道生法” |
(二) “形名参同” |
1. “正名” |
2. “君臣当位” |
3. “审名察形” |
(三) “阴阳刑德” |
(四) “无为而治” |
四、《黄帝四经》“形名”思想与先秦主要流派关系 |
(一) 与早期道家“无名”思想关系 |
1. 对老子“无名”思想之扬弃 |
2. 与庄子学派“形名”思想之交互影响 |
(二) 与先秦儒家“正名”思想关系 |
1. 与孔子“正名”思想之差异 |
2. 与荀子“正名”思想之联系 |
(三) 与先秦法家“刑名”思想关系 |
(四) 与先秦名家“名实”思想关系 |
五、《黄帝四经》“形名”思想之定位及影响 |
(一) 战国中后期思想演化潮流之代表 |
1. 学派融合之演化 |
2. 形而上到操作层面之演化 |
(二) 文献之历史影响 |
1. 政治影响 |
2. 学术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第一章 破“左”倾教条迷雾:“一分为三”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文革”时期“一分为二”思维的泛滥 |
一、“矛盾论”庸俗化为“一分为二” |
二、“评法批儒”运动中登峰造极的“二分”思维 |
第二节 两次“合二而一”大讨论的来龙去脉 |
一、“文革”前的“合二而一”大讨论 |
二、“反封建”运动中“合二而一”大讨论的重启 |
第三节 “文化热”及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 |
一、“文化热”与传统文化再审视 30二、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现实诉求 |
二、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现实诉求 |
第二章 跳出一元主义窠臼: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学术进路 |
第一节 由马列主义转入中国哲学史 |
一、自黑格尔回到真实的“否定的否定” |
二、开启探究中国古代辩证思想的历程 |
第二节 从“二”到“中”:“一分为三”说的发轫 |
一、反思“文革”及对“二分”思维的批判 |
二、“一分为三”的最初提出与《“中庸”平议》 |
第三节 走向多元主义文化保守主义 |
一、庞朴对1980年代“文化热”的反思 |
二、倡导和而不同以超越各种一元主义 |
第四节 “一分为三”说的建构与完善 |
一、庞朴对“一分为二”的总体认识与批评 |
二、理论梳理与思想考释的终极成果——“三分学说史” |
三、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哲学观概述 |
第三章 通达辩证之三境界:庞朴“一分为三”说的核心观念 |
第一节 “一分为三”的理论基石是“中庸” |
一、“中庸之道”与调和“两端”的折衷主义之辩 |
二、孔子评价与“中庸”的四种基本形态 |
三、庞朴的“中庸”诠释特色及在“中庸解释史”上的地位 |
第二节 “一分为三”的中心思想是“不执一” |
一、“一”与“执一”的内涵 |
二、“执一”的两种表现:极端与片面 |
三、“不执一”:尚中但不执于中 |
第三节 “一分为三”的修养境界是“辩证之三 |
一、“三”代表“中” |
二、“三”代表“圆融” |
三、“三”代表动态平衡 |
第四章 探索中华文化密码: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学术实践 |
第一节 庞朴对文化密码“三”的探源 |
一、“太一生水”的辩证性 |
二、混沌与黄帝的思想交织 |
三、六峜→五行→阴阳 |
第二节 庞朴对儒家“三重道德”的挖掘 |
一、天人三式与“三重道德” |
二、“三重道德”内容体系:“六德”“四行”“五行” |
三、儒家“三重道德”的内在关系及现代解构 |
第三节 基于“一分为三”说的中国文化理论 |
一、文化的“三分结构”理论 |
二、“忧乐圆融”的中华人文精神 |
第五章 建设一分为三理论:庞朴“一分为三”说的推进与争鸣 |
第一节 “一分为三”学派的内部辩难与发展 |
一、雷正良、杨远富的“一分为多”论与庞朴的批评 |
二、周德义对“一分为三”认识观的发展及对庞朴的批评 |
第二节 建设“一分为三”理论的可能性探究 |
一、理清“一分为三”与对立统一规律的纠缠关系 |
二、学界对“一分为三”论的几条批判 |
三、建设“一分为三”理论的阻力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庞朴重要论文首版情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目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出土文献视野下战国后期至秦代儒学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的基本资料 |
三、研究综述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与阐述 |
第一章 战国后期的学术概况 |
一、稷下学宫与战国后期的学术交流 |
(一)稷下学宫的兴衰及作用 |
(二)稷下学宫的学术交流 |
(三)稷下学宫对战国诸子学的意义 |
二、黄老之学的兴起——以上博简《恒先》与《三德》为例 |
(一)黄老之学的产生 |
(二)从出土文献看黄老之学 |
(三)黄老之学对诸子学的融合及影响 |
三、韩非对法家的整合与贡献 |
(一)韩非以前法家发展概况 |
(二)韩非对法家的总结与贡献 |
四、邹衍的阴阳五行思想 |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的战国后期儒学的传播 |
一、儒学传播的中心——邹鲁地区 |
二、儒学的南传 |
(一)子张对孔子之学的传播 |
(二)子游、子贡向吴越传播儒学 |
(三)楚地战国简帛所见楚国的儒学传播 |
三、儒学的北进 |
(一)邹鲁儒学向齐国传播 |
(二)子夏西河设学与魏国的儒学流传 |
(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与儒学向赵国传播 |
(四)中山王墓“平山三器”所见中山国儒学的流传 |
四、儒学的西传——秦国儒学的艰难发展 |
五、荀子对先秦学术的总结及对儒学的贡献 |
(一)荀子对诸子学的批判与整合 |
(二)荀子礼法思想与战国儒法融合的趋势 |
(三)出土文献所见的儒家经典与荀子传经 |
第三章 秦统一后的学术思想与制度 |
一、从出土秦简看秦代学术思想 |
(一)从出土《秦律》简牍中看秦代法家思想的应用 |
(二)秦代《日书》与阴阳家思想 |
二、秦代的礼制 |
(一)皇帝制度与封禅制度的制定 |
(二)秦代考古材料所见的秦代礼制 |
三、出土秦简中所见的儒学因素 |
(一)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与秦吏的培养 |
(二)出土秦律中所见的儒家伦理观 |
第四章 秦代儒学的生存样态及影响 |
一、秦代重法思想下儒家的生存样态 |
(一)秦代统治层与儒学的关系 |
(二)秦代的博士制度 |
(三)焚书坑儒后儒学的存在形式 |
二、秦代儒家经典的流传状况 |
第五章 汉初出土文献对秦代儒学传播的印证 |
一、汉初儒生与博士反映的儒学传承 |
(一)汉初的儒生 |
(二)汉初的博士 |
(三)汉初的经典传授 |
二、马王堆帛书《周易》、《五行》等篇与儒家的南传 |
三、定州汉简《论语》、《儒家者言》等篇与北方儒学的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法家思想形成的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先秦法家“俗”思想研究[J]. 曲祯朋. 管子学刊, 2021(03)
- [2]先秦法家在近现代中国[D]. 张立洋.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研究[D]. 王蕊. 吉林大学, 2021(01)
- [4]《帝范》与唐太宗时期的政治思想[D]. 张茹. 延安大学, 2021(12)
- [5]中西哲学的会通与创新 ——严复的教育哲学思想研究[D]. 徐古祥.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研究[D]. 资海琼. 黑龙江大学, 2021(10)
- [7]荀子“隆礼重法”的政治思想研究 ——以“法”为视角的考察[D]. 曾筱琪.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8]《黄帝四经》“形名”思想研究[D]. 秦黛新. 苏州大学, 2020(03)
- [9]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D]. 陈珊. 山东大学, 2020(12)
- [10]出土文献视野下战国后期至秦代儒学流变研究[D]. 田帅.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