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同:“两硬条件”下采煤突破关键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罗斌[1](2021)在《积水采空区围岩(煤)导水通道形成机理研究》文中提出2001-2020年我国共发生煤矿水害事故1079次,死亡4391人,其中老空水害事故次数527次,死亡2936人。在全国发生的煤矿水害事故中,山西的老空水害最为典型。针对山西省20年来发生的煤矿老空水害事故,以煤矿区水文地质结构为基础,从顶板型、同层型、底板型和隔离型老空水害事故类型中筛选了最为严重的同层型老空水害事故作为具体研究对象,采用微观结构表征技术、水质检测、浸泡试验、渗流试验、物理模型开挖试验等一系列手段,结合理论分析、综合物探监测以及数值模拟等方法,阐明了煤柱弱化规律及裂隙渗流特征,揭示了积水采空区围岩(煤)导水通道形成机理,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基于采空区冒裂范围影响的含水层以及构造的特征,对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进行分类分析,给出点状、线条状和面状充水通道的水量补给关系式。(2)在突水模拟试验中,引入微震监测技术对试验过程中煤体裂隙扩展位置进行了定位,结果显示微震最密集的区域与模型的破裂突水位置较为吻合,微震监测技术可较好的表征应力和水压耦合作用下导水通道形成过程中的微裂隙扩展演化规律。(3)采用了瞬变电磁和直流电法作为辅助探测手段,从掘进迎头到前方水体之间煤柱的电阻率在不同阶段的变化可以判断,该区域经历了原始状态阶段、产生裂隙阶段、裂隙扩展直至连通水体的阶段。在产生裂隙阶段由于不富水所以电阻率反而增大;当裂隙中充满水时,电阻率迅速减小,在实际工程中可以用来对导水通道演化的实时动态监测,在裂隙发展过程中制定并实施水害预防措施。(4)不同酸度水溶液中煤块、煤粉的浸泡试验表明,煤样被浸泡前后的表面变化特征明显,2000倍下扫描电镜观测到煤样表面出现蜂窝状的小孔洞。通过对浸泡水样进行水化学分析,得到了7组水样的水化学组分,绘制了Piper三线图、离子比值图,分析总结了酸性水浸泡煤中溶出离子的成因以及变化规律。(5)裂隙煤样的渗流特征试验研究发现:渗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渗透率突增,加压使煤样裂隙“闭合”而出现渗透性降低阶段。在围压相同条件下,部分煤样也出现了渗透率不同程度的降低的现象,而且波动较大,从试验渗流出的水中可以观测到细小煤颗粒,基本可以判断该阶段发生了细小的颗粒流,煤样的细微颗粒通过渗流通道进行运移,在堵塞的过程中出现渗透性总体降低的特点,同时也为渗透性突增蓄势。(6)导水通道中裂隙尺度对渗流特征具有控制作用,裂隙尺度0.09mm时所引起的压力消减强度可达1.33MPa,裂隙尺度0.2mm时消压强度为0.2MPa。结合速度分布特征可以得知,当裂隙通道中具有一处或者多处小于0.2mm的裂隙时,对应的透水征兆表现为煤体变湿,煤壁上不足以形成明显涌水现象。(7)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推导了防隔水煤柱的临界破坏厚度的计算模型,通过室内大型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优化了模型计算结果。裂隙发育尺度对渗流具有控制效应、当裂隙中存在小于0.2mm宽度的裂隙时,认为煤柱受到渗漏作用影响小,表现在整体破坏;当裂隙宽度最小处大于等于0.2mm时,煤柱失稳破坏为渗流-应力耦合作用,模型结果在突水事故案例中得到有效检验。积水采空区导水通道形成机理的研究补充和扩展了煤矿突水理论,对煤矿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该论文有图108幅,表27个,参考文献274篇。
尤秀松[2](2021)在《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采煤机与支架协同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煤炭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化石能源,实现综采工作面自动化是保障煤矿高效生产、安全作业的必要前提。目前,综采工作面自动化控制系统已初步完成了对采煤机、液压支架的自主控制,在不同煤层地质环境中实现了远程干预。但是,仅仅针对单类设备的控制难以解决现场的所有问题,在多设备的协调配合、综采设备智能控制、完成不同采煤工艺等方面仍有所欠缺。因此,研究采煤机-支架协同控制技术,实现在不同煤层工况环境下的采煤机自适应牵引调速与液压支架跟机自动化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根据目前滚筒式采煤机和支架的基本结构和理论技术,建立了采煤机与支架的数学模型,得到采煤机截割牵引模型和采煤机-支架协同控制模型。以采煤机的各项参数为输入变量,牵引速度为优化输出变量,利用多种数据挖掘算法优化比较,实现不同稳态截割工况下采煤综合性能最优的采煤机截割-牵引自适应调速控制。设置采煤生产率、截割比能耗为模型子目标,实现了高效率低消耗的目的。2.利用采煤机的输出速度和环境参数作为机架协同控制系统的输入部分,支架的移架距离、伸护帮速度作为系统的输出部分。采用BP神经网络控制器计算实际输出与理想输出的误差并进行反馈调节,由遗传算法来更新迭代模型的各层阈值和权值,最后通过支架控制器来发出动作命令。通过建立GA-BP组合模型,研究在动态环境下拟合非线性的效果,包括系统的误差分析、模型参数的最优选择、以及适应度曲线的分析。3.当采煤机截割作业时因速度过快,导致支架护帮板伸收动作不及时而造成损坏。因此,有必要对综采工作面协同控制下的采煤机设备进行跟踪检测。首先对摄像仪搜集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技术、图像灰度化、二值化等。然后采用模板匹配的方法对采煤机进行跟踪检测,为实现采煤机-支架协同控制状态下的远程干预提供技术基础。4.搭建了支架控制器的实验平台,实现了对支架控制器的远程操作命令。开展了支架移架动作的动态特性研究和移架距离误差分析对比,验证了GA-BP组合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
宋选民,朱德福,王仲伦,霍昱名,刘一扬,刘国方,曹健洁,李昊城[3](2021)在《我国煤矿综放开采40年:理论与技术装备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作为我国开采厚及特厚煤层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引入我国近40年来,放顶煤开采理论与技术实践在我国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系统回顾与总结了我国在放顶煤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结合综放工作面技术特征、理论演化逻辑与资源开采新理念,将其发展历程分为初期试验、发展成熟以及智能化无人开采3个阶段。主要针对综放采场支架与围岩关系以及顶板(煤)结构与稳定性、顶煤破碎运移放出规律、以及综放"三机"装备的进展4个方面核心内容,对我国综放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围绕综放采场支架与围岩关系以及顶板(煤)结构与稳定性问题,依据机采高度的变化描绘了我国学者关于该问题研究的基本历程;从顶煤破碎机理、综放采场顶煤冒放性分类评价以及顶煤放出规律理论3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关于顶煤破碎运移放出规律的发展道路;放顶煤开采工艺研究方面,则从常规的综放工艺、特殊地质条件下综放工艺以及综放工序的时空配合关系展开,再现了我国学者的研究路线;同时简要阐述了综放"三机"装备的发展进程与最新成果。明晰了我国放顶煤技术的发展脉络与研究思路,分析并探讨了现阶段放顶煤开采理论与技术发展前沿的相关难题,为我国综采放顶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与思维启迪。
田立勇[4](2020)在《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采煤机截割载荷识别与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滚筒载荷识别与预测是实现采煤机煤岩识别、自动截割及截割部传动系统故障诊断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仿真模拟及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发明基于多传感器的滚筒载荷感知方法,构建了多传感器数据特征提取与降噪模型,研究了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滚筒载荷辨识策略,实现了采煤机滚筒载荷实时感知与精确预测,具体如下:(1)针对采煤机滚筒截割载荷无法获取的问题,制定了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采煤机滚筒载荷感知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发明截齿载荷测试方法、滚筒扭矩测试方法、摇臂连接销轴测试方法、摇臂变形量测试方法,研究基于多传感器的多参量数据同步采集与传输方法,为滚筒载荷的精确感知奠定基础。(2)针对截割部摇臂壳体和多级齿轮传动系统结构复杂,传感器安装位置无法确定的问题,建立了采煤机截割部传递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研究摇臂壳体变形与滚筒载荷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通过对比摇臂壳体关键位置的变形规律,得到摇臂前后两侧12个应变传感器最佳安装位置;分析研究了截割部多级齿轮传递系统与滚筒载荷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确定了距滚筒端距离最近的齿轮轴6是滚筒扭矩感知传感器的最佳安装位置。(3)针对缩小比例采煤机滚筒截割实验测试结果误差大、精度底的问题,根据采煤机实际结构,研制了截齿三向力、惰轮轴载荷、摇臂连接销轴载荷及摇臂应变测试传感器及数据采集、传输平台,并在张家口煤机厂国家能源煤矿采掘机械装备研发(实验)中心进行1:1模拟井下工况的采煤机滚筒截割实验,获取滚筒工作过程中各传感器的实验测试数据,为多传感器融合滚筒载荷辨识与预测提供支撑。(4)针对滚筒实验数据中包含大量噪声干扰信号问题,构建了基于独立成分和小波分析滚筒测试特征数据提取模型与方法,完成了对各传感器的测试数据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时域分析结果表明:各传感器所得到的测量结果均能体现出滚筒截割载荷的变化规律;频域分析结果表明:各传感器数据的1阶波峰频率均为0.467Hz,为滚筒的回转频率,通过各传感器的各阶频率峰值大小可描述滚筒截割载荷变化。(5)针对单一传感器对滚筒载荷识别测试精度低、稳定性差的问题,以截齿载荷直接测试的滚筒载荷为输出样本,以惰轮轴传感器、摇臂连接轴传感器、摇臂变形传感器测试数据为输入样本,建立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滚筒载荷辨识与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验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对滚筒三向截割载荷的预测精度达到了83%以上,对滚筒扭矩预测精度可达到95%,说明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该论文有图104幅,表16个,参考文献156篇。
张成行[5](2020)在《松散层开采水文地质条件演化及防水煤柱安全回收上限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各类煤矿生产早期,为了防止浅部松散层水害事故的发生,在松散层下的煤层露头区留设大量防水煤柱。而在矿井长期开采及疏水工程的作用下,浅部松散层水逐步被疏干,上述各类煤柱也逐步得以解放,逐步具备了回收和安全开采的条件。本文以位于徐州矿区的张双楼煤矿为例,开展该矿松散层下开采水文地质条件演化过程、顶板采动覆岩破坏规律以及防水煤柱安全回收上限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开采条件下水文地质条件演化过程的动态评价与计算方法:根据“地下水动力学”中的井流计算方法和原理,结合实际条件,提出了采用“移动大井法”计算工作面(采区)推进过程中矿井涌水量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了研究区相应的水文地质数值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和GMS数值模拟,揭示了研究区第四系底砾层在采动条件下的动态流场演化规律与疏干过程,得出了研究区松散底砾层经过10~12年开采扰动基本被疏干的主要认识,并通过现场探查结果得到证实,使得研究区具备了留设防砂煤柱和提高开采上限(或提高防水煤柱回收上限)的基本水文地质条件。(2)揭示了采动条件下覆岩的采动破坏过程和特征:利用FLAC3D构建了研究区三维地质体数值模型,同时搭建相似材料模型,通过动态开挖,揭示了不同开采阶段顶板的变形、破坏过程、发育形态和特征,结合在典型工作面布置的并行网络电法CT技术的动态监测结果验证,综合获取了研究区采动覆岩破坏的似“马鞍状”发育形态,以及采厚3.8m条件下垮落带高度15~17m、导水裂缝带高度40~45m的主要结论。(3)提出了研究区防水煤柱安全回收上限的评价方法:根据上述顶板采动破坏的研究结果,结合邻近矿区或相似条件下的实测资料,通过回归分析拟合得出了研究区垮落带发育高度的计算公式,并确定了适用于研究区确定防水煤柱回收上限的计算公式:Hs≥2.92M+3.95+Hb(Hb为保护层厚度;M为采厚),建议公式的应用范围在2.8~6m之间。应用该成果,使得7煤在松散底砾层水文地质条件发生重大改后,开采上限在原留设防水煤柱的基础上提高了约40m,解放7煤约160万t的煤炭资源,具有近5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综上所述,本研究不仅提高了张双楼矿煤柱资源的回收率,也可为我国东部矿区其他相似矿井收缩开采阶段防水煤柱的回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借鉴意义。并且,对矿井生产后期浅部煤柱资源的安全回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论文有图53幅,表26个,参考文献103篇。
冯占杰[6](2020)在《寺河矿覆岩定向水力压裂控制地表沉陷范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矿地下开采对其采动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会造成影响或破坏,采用覆岩定向水力压裂改变岩层与地表移动模式,控制采动影响范围是保护地表建(构)筑物的措施之一。本文以寺河煤矿5304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为基础,通过建立力学模型分析了断层两侧岩块滑移的影响因素,采用3DEC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数值模型,针对覆岩弱面对采煤沉陷发育规律的影响进行模拟研究,详细分析了不同弱面类型对采煤沉陷规律的影响,验证了构造弱面对覆岩移动及地表沉陷的阻隔效应,提出并实施了井下覆岩水力压裂控制地表沉陷范围的技术。主要获得以下成果:(1)针对实测数据,总结寺河煤矿5304工作面采后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确定该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地表概率积分法各预计参数,并根据概率积分法预计计算得出工作面采后地表下沉、倾斜、水平变形、水平移动的变化量,确定工作面开采对地表建筑物的移动变形影响情况。(2)根据采空区上覆岩层位移场的分布特征,将上覆基岩分为三个不同的采动影响区:岩层未扰动区、“三角滑移”区和“岩层垮落”区,同时指出“三角滑移”区地面建筑物所受工作面采动影响最大,得出该区域的上覆岩层破断运动规律以及对地表沉陷范围的影响特征。(3)基于寺河矿煤层赋存地质条件,采用3DEC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构造弱面对上覆岩层移动变形规律及地表沉陷的影响特征,得到不同弱面类型条件下对地表移动变形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并提出通过覆岩定向水力压裂工艺,人为控制覆岩垮落方式,借助人造弱面对岩层移动传播的阻隔作用,控制覆岩水力压裂区域地表采动影响范围的思路。(4)基于上述研究成果,以53041巷为试验区域进行井下定向水力压裂试验,综合地表岩移观测数据、数值模拟结果与概率积分法预计结果表明地表形成水力压裂侧采动影响范围缩小31m的偏态下沉盆地,验证了覆岩定向水力压裂控制地表沉陷范围的有效性。
杨文博[7](2020)在《复合柱采区中层遗煤开采过上覆非等宽煤柱矿压显现规律及其控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矿井开始面临资源储量枯竭、生产产能落后和安全问题突出等复杂问题。遗煤复采成为了扩充煤炭可采储量、提高资源采出率、保障煤炭资源供给安全的一项有力举措。据统计,赋存于复合柱式残采区中部的遗留煤层储量可观,开发潜力巨大,但此类遗煤通常受到上下部煤层前期落后的柱式开采扰动影响,同时遗留煤柱的分布尺寸不尽相同,表现出明显的非等宽分布特征,进而导致遗煤开采的矿压显现规律、围岩结构形式与可采性判定等呈现出显着的差异性,严重制约着遗煤的安全开采。为此,本文选取大同矿区晋华宫煤矿复合柱采区中层10#遗煤的开采为研究对象,聚焦于上覆9#煤层小煤窑破坏区遗留煤柱的非等宽特征,综合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试验和相似模拟试验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复合柱采区非等宽遗留煤柱的动态稳定性,研究了不同开采状态下遗煤采场煤岩层的应力分布特征,揭示了采场围岩结构形式及其稳定性,理清了复合柱采区中层遗煤开采过上覆非等宽遗留煤柱的矿压显现规律,评价了晋华宫煤矿10#遗留煤层开采的可行性,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矿压控制措施。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非等宽遗留煤柱稳定性的分析结果表明:遗留窄煤柱的稳定性要显着弱于宽煤柱,受下煤层开采卸压效应的影响,窄煤柱的载荷有所降低,但在中层遗煤开采过程中超前支承压力会与遗留煤柱内集中应力相互叠加,导致上部窄煤柱发生超前失稳,并进一步强化宽煤柱的应力集中程度。(2)通过研究不同开采状态下遗煤采场围岩应力分布的演化规律发现:遗煤开采前,煤岩层应力表现出“波态”分布特征,采场在水平方向上交替呈现有应力增高区和应力降低区,上覆宽煤柱下方存在高应力区,窄煤柱开采区域对应的遗煤处于卸压区;当遗煤开采工作面推进至上覆宽煤柱影响区域时,超前支承压力峰值增至31.67 MPa,易引发工作面顶板冒落、煤壁片帮、支架安全阀频繁开启甚至压死等强矿压现象,不利于安全生产。(3)双重柱式采动影响下采场会形成“遗留煤柱-上位控制层”倒置连续梁岩体结构和“下位承载层-遗留煤柱”连续梁岩体结构。此时,上位层间岩层的最大破坏深度为hmax上=0.4 m,下位层间岩层的最大破坏高度为hmax下=16.1 m,采场存在一定厚度的完整层间岩层来保障遗煤的安全开采。中层遗煤开采过程中,上位层间岩层会逐步发生破断失稳,尤其在工作面通过宽煤柱时会发生切落式失稳,引发“遗留煤柱-上位控制层”倒置连续梁岩体结构的破坏,并导致强矿压显现。“下位承载层-遗留煤柱”连续梁岩体结构在中层遗煤开采过程中能够保持整体稳定,使得晋华宫煤矿复合柱采区中层遗煤具有良好的开采可行性。(4)针对遗煤开采工作面过上覆非等宽遗留煤柱时出现的强矿压显现现象,凝练出了以应力均衡和结构增稳为指导思路的分区矿压控制技术。具体为:1)在窄煤柱区域可实施的增稳技术措施有柱旁充填、注浆加固、侧向外裹等;2)在宽煤柱区域可实施的应力舒缓措施有近程预裂卸压技术和远程致裂卸压技术;3)在采场危险区域可实施的措施主要有强化工作面支护和采空区随采随充技术。
刘贵[8](2020)在《宽条带全柱开采覆岩破坏机理及地表沉陷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宽条带全柱开采是在宽条带开采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全柱开采的特点,发展起来的一种解放“三下”压煤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本文在宽条带全柱开采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力学分析、地表水平变形的理论分析、3DEC数值模拟、相似材料试验模拟及实测研究,对宽条带全柱开采的理论依据、实现原理及适用条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宽条带全柱开采的各阶段的覆岩破坏特征进行了理论和模拟研究,并对煤柱工作面回采顺序的优化进行研究。以上研究对促进宽条带全柱开采理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更好的解放“三下”压煤、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等方面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方面:(1)研究了采动影响覆岩的空间分布及对应的地表下沉、水平变形的变化规律,采动影响的时间规律,以及采动附加应力随时间释放特点等岩层移动时空理论,在以上基础上,对宽条带全柱开采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水平变形特征进行分析,为宽条带全柱开采的实现奠定了理论基础。(2)分析了一定地质采矿条件下宽条带全柱开采的适用条件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下沉和动态水平拉伸变形是两个关键因素,并推导出了近水平煤层和(缓)倾斜煤层宽条带全柱开采适用条件的关系表达式。(3)根据覆岩破坏特征,分析了煤柱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顶板结构演化规律,建立了条带煤柱工作面回采前顶板结构力学模型,并推导出其初次破断距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宽条带全柱开采由于垮落岩块大小不均匀,地表下沉量小于工作面顺序开采的观点,通过实测数据、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相吻合。(4)根据3DEC数值模拟,分析了在(缓)倾斜煤层下,宽条带全柱开采上下开采边界覆岩的破坏形式,开采下边界的岩层旋转弯曲下沉明显,以剪切破坏为主,岩层裂缝角随着煤层倾角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且减小的幅度逐渐增大;开采上边界岩层以拉伸破坏为主,断裂角则随着煤层倾角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并得出断裂角随煤层倾角的变化关系表达式。(5)通过理论分析,在全柱开采阶段不能同时回采所有的煤柱工作面时,为了更好的控制阶段性的静态变形对受护体的影响,提出了煤柱工作面开采顺序优化准则,为宽条带全柱开采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6)从实测及数值模拟、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结果可知,根据地表下沉量分析,在回采一个煤柱工作面后下沉系数依然较小,从侧边说明回采一个煤柱工作面后形成的阶段性的地表静态变形也不大,并在实测结果地表变形分析得以验证,此时的静态变形有部分发生在地表受护体范围内。根据宽条带全柱开采完成后地表变形呈现方式,再有效结合煤柱工作面开采顺序优化准则,可实现宽条带全柱开采的推广应用。
任本伟[9](2020)在《基于多源监测数据的矿区地表沉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人类资源开发活动引起的地表沉降、土地破坏、植被退化、水污染、气候异常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近年来引起各国政府、科学家和公众的强烈关注。矿区地表沉陷变形是由于煤炭资源开采引起的浅层地表被破坏引发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采矿、地质、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以地表起伏较大的山区为例,对比分析了不同监测方式在矿区地表沉陷变形监测中的效果,开发了矿区点源监测数据的管理与数据处理软件;基于无人机监测数据建立了两期三维地形模型,并利用DSM数据进行了变形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表塌陷变形监测中应用的优缺点。(2)对基于单平面棋盘格的相机标定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MATLAB软件标定工具箱对标定精度相关误差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证实可将标定误差控制在1个像素以内。(3)以大同某矿区的沉陷区地表变形为监测实例,结合地面监测数据,进行了变形分析并开发了矿区沉陷数据处理与管理软件;基于两期航测数据,构建了地表沉陷区三维模型,提取了两期无人机数据在传统监测观测站上的高程值并进行了求差,绘制观测线沉降量图,以传统监测数据作为验证,对沉陷区进行了沉降变形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刘宏磊[10](2020)在《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产开发工程活动在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扰动了矿山和矿区环境与生态系统,这种扰动有些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负效应,但也有一些扰动对其具有正效应。为了系统地修复治理矿山环境的负效应和开发利用矿山环境的正效应,运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基础理论,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提出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理论和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为我国实现矿山环境修复治理与开发利用的双赢目标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支撑。明确了与论文研究紧密相关的基本概念,如矿山环境、矿山环境问题、矿山环境效应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依据采掘扰动不同环境的后果的矿山环境问题分类;依据矿山环境问题分布的地理格局、地貌特点分析了我国矿山环境问题的分布区域及特征;根据矿业开发活动扰动环境的不同影响,明确矿山环境正、负效应的定义,将矿山环境正效应分为矿山能源正效应、矿山空间正效应和矿山综合正效应,将矿山环境负效应分为矿山岩土体环境负效应、矿山水环境负效应、矿山大气环境负效应和矿山生态环境负效应。为了全面分析矿山环境问题对环境的影响,本文提出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方法和多问题综合评价方法。矿山环境单问题评价旨在分析和预测单个矿山环境问题对矿山环境现状以及未来状态的影响,为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矿山环境多问题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利用互信息熵和信息时域分割方法确定指标评分和权重,以分析多个矿山环境问题叠加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并以四道柳煤矿为例,选择该区域环境影响最为典型的多个问题综合评价了煤炭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为了修复治理矿山环境负效应,论文提出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理论体系,补充和完善了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并有效指导矿山环境修复治理。与以往矿山环境修复治理研究不同,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是在系统地研究修复治理对象的基础上,以消灾治理、土地利用和生态修复为目标,以工程治理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为支撑,突破了使用单项技术指导矿山环境治理的传统理念,形成从工程治理到生态修复的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系统完整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技术方法体系。通过对象分析、目标控制、厘定技术,优化组合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技术方法,构建了适用于开采沉陷问题、固体废弃物问题和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的三套修复治理模式。其中,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10例,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14例,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8例。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实践研究中,阐述了模式的适用范围与技术构成,剖析了模式应用工程示例的工程背景、矿山环境负效应和工程修复治理措施,并讨论模式的实践效果。以邢东煤矿、大雁二矿、风水沟煤矿等矿山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工程示例4例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以元宝山露天矿排土场、准格尔露天矿排土场等修复治理工程示例4例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以抚顺西露天矿露天采坑南、北帮边坡稳定性问题示例3例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通过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的实践研究,分析并验证了修复治理模式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有效应对了复杂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难题。为了开发利用矿山环境正效应资源,论文提出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且将之应用于实践。梳理了开发利用模式理论研究中的对象、目标、技术以及模式构建方法,提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矿山土地与空间(地下)开发利用、原位地下科学研究场地开发利用、矿山文化科普以及旅游观光等开发利用目标,梳理了8项服务资源开发利用目标的技术方法,并围绕对象分析、目标控制、技术厘定的系统方法,构建了11例煤炭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以露天矿山为例,将模式实践于西露天矿正效应开发利用规划,提出“光伏电站+抽水蓄能电站”、浅层低温地热能、多类型仓储空间、深坑酒店与地下商业中心、矿山科普教育基地、矿山地质博物馆和采掘遗址、健身休闲基地等综合开发利用内容。为了开发利用矿山复杂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背景下的矿山浅层低温地热资源,研发了矿区浅层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现场原位测试技术和矿区含水层排泄区域识别方法两项技术,并检验了技术方法的有效性。
二、大同:“两硬条件”下采煤突破关键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同:“两硬条件”下采煤突破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积水采空区围岩(煤)导水通道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老空水特征及隔水煤柱失稳分析 |
2.1 采空区分布特征 |
2.2 老空水类型及蓄水特征 |
2.3 老空突水的流态演化描述 |
2.4 隔水煤岩住临界厚度力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煤体开挖渗流破坏试验研究 |
3.1 试验装置及材料 |
3.2 试验方案 |
3.3 微震监测及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老空水对煤微观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 |
4.1 煤体带压浸泡设备及方法 |
4.2 煤体微观结构实验系统及观测 |
4.3 浸水条件下煤-水交互化学作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含细观裂隙煤样的渗流试验研究 |
5.1 构建的渗流试验系统的目的与意义 |
5.2 渗流试验系统的技术指标与组成 |
5.3 开采扰动后裂隙发育煤岩渗流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6 煤矿采空区围岩(煤)渗流突水特征数值模拟 |
6.1 有限元软件简介 |
6.2 裂隙渗流模型及模拟研究 |
6.3 裂隙局部渗流模拟研究 |
6.4 围岩(煤)临界厚度计算模拟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性成果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
附表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采煤机与支架协同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综采自动化发展历史 |
1.2.2 采煤机控制研究现状 |
1.2.3 支架跟机控制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采煤机-支架协同控制系统架构设计 |
2.1 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系统概述 |
2.1.1 采煤机工作特性 |
2.1.2 支架自主跟机特性 |
2.2 采煤机-支架运动学模型 |
2.2.1 采煤机截割牵引模型 |
2.2.2 采煤机-支架协同控制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采煤机自适应调速控制方案 |
3.1 采煤机综合截割-牵引优化控制方法 |
3.1.1 决策树模型 |
3.1.2 随机森林模型 |
3.1.3 KNN模型 |
3.1.4 结果分析 |
3.2 多工况下采煤机自适应调速分析 |
3.2.1 不同截割工况下牵引速度对比 |
3.2.2 采煤机综合性能对比 |
3.3 本章小结 |
4 采煤机-支架协同跟机控制策略 |
4.1 模型的构建 |
4.1.1 BP神经网络原理 |
4.1.2 遗传算法的优化 |
4.2 基于GA-BP组合模型的跟机动作分析 |
4.2.1 参数的选择 |
4.2.2 移架动作仿真分析 |
4.2.3 伸护帮动作仿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机架协同控制下的状态监测 |
5.1 可视化技术的研究 |
5.2 图像获取及去噪技术 |
5.2.1 图像噪声分类 |
5.2.2 图像的去噪滤波 |
5.3 采煤机目标的跟踪监测 |
5.4 本章小结 |
6 实验平台的应用研究 |
6.1 支架控制器控制方式 |
6.1.1 操作台控制 |
6.1.2 主机集控系统控制 |
6.2 跟机移架误差的监测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我国煤矿综放开采40年:理论与技术装备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我国综放技术40年发展 |
1.1 初期试验阶段 |
1.2 发展成熟阶段 |
1.2.1 特厚煤层综放开采 |
1.2.3 软厚煤层综放开采 |
1.2.4 大倾角煤层综放开采 |
1.3 智能化开采发展阶段 |
1.3.1 大同矿区智能化综放工作面实践 |
1.3.2 王家岭煤矿智能化综放工作面实践 |
1.3.3 其他矿井智能化综放工作面实践 |
2 综放采场“支架-围岩”关系以及顶板结构与稳定性 |
2.1 综放采场支架围岩关系 |
2.1.1 普通机采高度(2.0~3.5 m) |
2.1.2 大机采高度(3.5~5.0 m) |
2.2 综放采场顶板结构与稳定性 |
3 顶煤破碎运移放出规律分析 |
3.1 顶煤放出机理 |
3.1.1 顶煤体内应力场分布规律 |
3.1.2 顶煤破碎机理 |
3.2 综放采场顶煤冒放性分类评价 |
3.3 顶煤放出规律的理论 |
4 放顶煤开采工艺 |
4.1 常规的综放工艺研究 |
4.2 特殊开采条件下综放开采工艺 |
4.2.1 特殊地质条件下综放开采工艺 |
4.2.2 具有冲击倾向性煤层综放开采工艺 |
4.2.3 瓦斯突出煤层综放开采工艺 |
4.2.4 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 |
4.3 综放工序的时空配合关系 |
5 综放工作面“三机”装备研究进展 |
5.1 综放液压支架装备发展 |
5.1.1 综放支架放煤口位置及结构的发展 |
5.1.2 综放支架架型结构的发展 |
5.1.3 智能化综放支架控制系统的最新发展 |
5.2 综放采煤机装备发展 |
5.2.1 综放采煤机装备研究现状 |
5.2.2 滚筒采煤机 |
5.2.3 发展趋势 |
5.3 刮板输送机装备发展 |
5.3.1 研究现状 |
5.3.2 浮煤清理装置 |
5.3.3 发展趋势 |
6 结语与展望 |
(4)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采煤机截割载荷识别与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1.2 采煤机截割载荷识别研究发展与应用 |
1.3 采煤机载荷识别存在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章小结 |
2 基于多传感器的滚筒截割载荷感知方法研究 |
2.1 采煤机摇臂滚筒载荷传动模型构建 |
2.2 多传感器滚筒载荷感知方法研究 |
2.3 多传感器数据采集与传输方案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3 面向滚筒载荷感知的摇臂应变和齿轮轴敏感位置分析 |
3.1 采煤机截割部结构与参数分析 |
3.2 采煤机摇臂刚柔耦合模型建立与仿真 |
3.3 采煤机摇臂应变特性分析与应变计粘贴位置确定 |
3.4 齿轮轴受力分析与传感器安装位置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滚筒载荷试验测试研究 |
4.1 采煤机滚筒载荷测试平台 |
4.2 截齿截割载荷感知测试与分析 |
4.3 滚筒实时转速感知测试与分析 |
4.4 滚筒截割扭矩感知测试与分析 |
4.5 摇臂连接销轴感知测试与分析 |
4.6 摇臂变形感知测试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多传感器的滚筒载荷特征识别研究 |
5.1 基于独立成分和小波分析的信息提取方法 |
5.2 滚筒载荷与各传感器信息特征间的关系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滚筒载荷智能识别策略研究 |
6.1 深度信念网络的改进 |
6.2 改进后的深度信念网络训练 |
6.3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滚筒载荷预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查新结论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松散层开采水文地质条件演化及防水煤柱安全回收上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研究区地质条件 |
2.3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况 |
3 松散层的水文地质特征与采动流场演化规律 |
3.1 松散层的水文地质特征 |
3.2 底砾层流场演化的“移动大井法”计算 |
3.3 底砾层流场演化的数值模拟 |
3.4 底砾层采动流场演化过程的工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采动条件下覆岩破坏规律研究 |
4.1 顶板采动破坏机制 |
4.2 顶板采动破坏规律数值模拟 |
4.3 顶板采动破坏规律相似材料模拟 |
4.4 典型工作面顶板采动破坏监测 |
4.5 顶板采动破坏发育规律 |
4.6 本章小结 |
5 近松散层防水煤柱安全回收上限 |
5.1 影响开采上限的关键因素分析 |
5.2 防砂煤(岩)柱与安全开采上限分析 |
5.3 可行性与经济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寺河矿覆岩定向水力压裂控制地表沉陷范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山开采沉陷研究现状 |
1.2.2 建筑物下开采研究现状 |
1.2.3 煤矿水力压裂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寺河矿地质采矿条件分析及地表沉陷预计 |
2.1 矿井概述 |
2.2 5304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 |
2.2.1 5304工作面概述 |
2.2.2 5304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 |
2.3 地表建筑物现状 |
2.4 工作面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预计 |
2.5 本章小结 |
3 煤层开采岩层移动及地表沉陷规律分析 |
3.1 煤层开采覆岩移动的分带与分区 |
3.1.1 工作面垂直方向上的分带 |
3.1.2 工作面推进方向上的分区 |
3.2 采动影响下岩体移动和变形的断层效应 |
3.2.1 断层对覆岩移动及地表沉陷的控制作用 |
3.2.2 断层围岩结构滑移受力分析 |
3.2.3 大倾角断层覆岩结构演化规律的试验验证 |
3.3 构造弱面对覆岩移动及地表沉陷规律的影响 |
3.3.1 覆岩移动的分区特征 |
3.3.2 构造弱面影响下覆岩移动的分区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覆岩弱面对地表沉陷规律影响数值模拟分析 |
4.1 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
4.2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4.3 覆岩弱面高度对地表沉陷的影响规律 |
4.3.1 不同高度弱面模型建立 |
4.3.2 覆岩及地表的竖直位移变形特征 |
4.4 覆岩弱面角度对地表沉陷的影响规律 |
4.4.1 不同角度弱面模型建立 |
4.4.2 覆岩及地表的竖直位移变形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井下定向水力压裂控制地表沉陷范围现场试验 |
5.1 试验地点与钻孔布置 |
5.2 试验机具与设备 |
5.3 定向水力压裂工艺与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6 地表移动观测及试验效果分析 |
6.1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 |
6.1.1 观测站设计原则 |
6.1.2 观测线设置及现场观测 |
6.2 观测数据分析 |
6.3 试验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复合柱采区中层遗煤开采过上覆非等宽煤柱矿压显现规律及其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柱式采空区下伏煤层开采研究现状 |
1.3.2 柱式采空区上覆煤层开采研究现状 |
1.3.3 复合采空区中层遗煤开采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程概况与试验设计 |
2.1 工程概况 |
2.1.1 地质特征 |
2.1.2 开采条件 |
2.2 数值模拟试验设计 |
2.2.1 试验模型 |
2.2.2 开采方案 |
2.3 相似模拟试验设计 |
2.3.1 试验装置 |
2.3.2 相似条件 |
2.3.3 试验材料与配比 |
2.3.4 位移监测方案 |
2.3.5 模型开挖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柱采区非等宽遗留煤柱的动态稳定性 |
3.1 非等宽煤柱稳定性分析方案 |
3.2 双重采动对非等宽遗留煤柱稳定性的影响 |
3.2.1 单一柱式开采对非等宽遗留煤柱稳定性的影响 |
3.2.2 双重柱式开采对非等宽遗留煤柱稳定性的影响 |
3.3 遗煤开采过程中遗留煤柱稳定性的动态演化 |
3.3.1 窄煤柱稳定性的动态演化 |
3.3.2 宽煤柱稳定性的动态演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层遗煤采场围岩应力分布的演化规律 |
4.1 遗煤采场围岩应力分析方案 |
4.2 双重采动对围岩应力分布的影响 |
4.2.1 单一柱式开采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
4.2.2 双重柱式开采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
4.3 遗煤开采过程中围岩应力分布的时空演化 |
4.3.1 采场应力分布云图的时空演化 |
4.3.2 上位层间岩层应力分布的演化规律 |
4.3.3 下位层间岩层应力分布的演化规律 |
4.3.4 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峰值的演化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层遗煤采场围岩的结构形式与稳定性 |
5.1 单一柱式开采对围岩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5.1.1 单一柱式开采后围岩的结构形式 |
5.1.2 单一柱式开采后围岩稳定性分析 |
5.2 双重柱式开采对围岩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5.2.1 双重柱式开采后围岩的结构形式 |
5.2.2 双重柱式开采后围岩稳定性分析 |
5.3 遗煤开采过程中采场围岩结构稳定性 |
5.3.1 遗煤开采过程中采场围岩破断垮落特征 |
5.3.2 遗煤开采过程中采场围岩结构的演化 |
5.4 基于岩体结构稳定性的遗煤开采可行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层遗煤开采过上覆非等宽煤柱的矿压控制措施 |
6.1 矿压控制总体思路 |
6.1.1 应力均衡思路 |
6.1.2 结构增稳思路 |
6.2 窄煤柱区域矿压控制技术措施 |
6.2.1 窄煤柱柱旁充填增稳技术 |
6.2.2 窄煤柱注浆加固增稳技术 |
6.2.3 窄煤柱侧向外裹增稳技术 |
6.3 宽煤柱区域矿压控制技术措施 |
6.3.1 宽煤柱近程预裂卸压技术 |
6.3.2 宽煤柱远程压裂卸压技术 |
6.4 采场危险区矿压控制技术措施 |
6.4.1 危险区强化支护技术 |
6.4.2 危险区随采随充技术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宽条带全柱开采覆岩破坏机理及地表沉陷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覆岩破坏机理及地表移动沉陷理论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建筑物下压煤开采技术研究 |
1.3.1 井下采矿措施 |
1.3.2 地面建筑物保护措施 |
1.3.3 覆岩离层注浆措施 |
1.4 条带开采及全柱开采研究现状 |
1.4.1 条带开采研究现状 |
1.4.2 全柱开采研究现状 |
1.4.3 宽条带全柱开采研究现状 |
1.5 问题的提出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1 问题的提出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宽条带全柱开采理论基础及实现原理 |
2.1 采动影响的空间-时间规律分析 |
2.1.1 采动影响的空间分布特征 |
2.1.2 采动影响的时间分析 |
2.2 宽条带全柱开采实现原理 |
2.2.1 宽条带全柱开采的理论依据 |
2.2.2 宽条带全柱开采的实现原理 |
2.3 宽条带全柱开采的适用条件 |
2.3.1 适用条件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3.2 适用条件的关系表达式 |
2.4 本章小结 |
3 宽条带全柱开采工作面基本顶破断规律 |
3.1 关键层(基本顶)的判别 |
3.2 工作面布置方向结构演化规律 |
3.2.1 工作面常规(顺序)正常开采顶板演化规律 |
3.2.2 宽条带全柱开采时工作面顶板结构演化规律 |
3.3 宽条带工作面和煤柱工作面破断距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4 宽条带全柱开采地表移动规律实测研究 |
4.1 矿井概况 |
4.1.1 坪湖煤矿地质采矿条件 |
4.1.2 地面村庄概况及房屋抗变形能力分析 |
4.1.3 井下开采区工作面布置情况 |
4.1.4 工作面开采过程 |
4.2 宽条带全柱开采地表移动变形实测分析 |
4.2.1 地表移动观测站布置与观测 |
4.2.2 观测取得的资料 |
4.2.3 地表移动参数的求取 |
4.2.4 地表变形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宽条带全柱开采3DEC数值模拟研究 |
5.1 3DEC程序简介 |
5.2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5.2.1 模型尺寸及块体大小 |
5.2.2 数值模拟实验参数 |
5.2.3 数值计算方法 |
5.2.4 数值模拟方案 |
5.3 覆岩破坏特征研究 |
5.3.1 顺序开采顶板覆岩的破坏特征分析 |
5.3.2 宽条带全柱开采覆岩破坏特征分析 |
5.3.3 煤层倾角对宽条带全柱开采覆岩破坏特征影响分析 |
5.4 地表沉陷规律研究 |
5.4.1 地表沉陷量值分析 |
5.4.2 地表沉陷范围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研究 |
6.1 相似模拟试验原理 |
6.2 相似模拟试验设计 |
6.2.1 试验目的 |
6.2.2 模型参数确定 |
6.2.3 模型位移监测点布设 |
6.2.4 试验设备 |
6.2.5 试验步骤 |
6.3 模型开挖方案及观测内容 |
6.3.1 开挖方案 |
6.3.2 覆岩破坏特征分析 |
6.3.3 岩层地表移动规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煤柱工作面回采顺序优化研究及应用 |
7.1 煤柱工作面回采顺序优化理论分析 |
7.1.1 近水平煤层煤柱工作面回采顺序优化 |
7.1.2 (缓)倾斜煤层煤柱工作面回采顺序优化 |
7.2 工业试验应用 |
7.2.1 概况 |
7.2.2 前徐大坡村庄煤柱宽条带全柱开采设计 |
7.2.3 煤柱工作面开采顺序优化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基于多源监测数据的矿区地表沉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传统沉陷监测方式 |
1.2.2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监测方式 |
1.2.3 差分干涉测量监测 |
1.2.4 无人机地面监测应用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 |
2.1 摄影测量概述 |
2.1.1 摄影测量的定义 |
2.1.2 摄影测量的基本概念 |
2.1.3 共线方程 |
2.2 四旋翼无人机安尔康姆md4-1000 |
2.2.1 安尔康姆md4-1000 的优点 |
2.2.2 安尔康姆md4-1000 的技术数据 |
2.3 地面站系统 |
2.3.1 航线规划软件 |
2.3.2 ContextCapture数据处理 |
2.4 多旋翼无人机摄影测量在地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优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人机相机的校验 |
3.1 无人机摄影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 |
3.1.1 成像分辨率 |
3.1.2 安置摄像机设备的稳定性误差 |
3.1.3 几何畸变误差 |
3.2 相机校验方法 |
3.2.1 传统的校验方法 |
3.2.2 基于主动视觉的相机校验方法 |
3.2.3 相机自校验方法 |
3.3 校验实验与结果分析 |
3.3.1 制作校验素材 |
3.3.2 校验过程 |
3.4 误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矿区沉陷区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系统研发 |
4.1 研究区简介 |
4.1.1 研究区位置 |
4.1.2 交通情况 |
4.1.3 地形、地貌 |
4.1.4 矿区开采情况 |
4.2 观测站的布设 |
4.2.1 观测站设计 |
4.2.2 控制点的埋设方法 |
4.2.3 控制网连接测量 |
4.2.4 观测方案 |
4.3 观测站实测数据 |
4.3.1 控制点数据 |
4.3.2 监测点垂直变形监测数据 |
4.4 矿区地表监测数据处理与管理系统 |
4.4.1 系统开发技术简介 |
4.4.2 系统分析 |
4.4.3 系统设计 |
4.4.4 系统实现 |
4.5 沉降变形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无人机摄影测量方案设计与实施 |
5.1 测区外业数据采集 |
5.1.1 像控点的选取与布设 |
5.1.2 像控点的测量 |
5.1.3 航线规划与实施 |
5.2 测区内业数据处理 |
5.2.1 空中三角测量 |
5.2.2 模型重建 |
5.3 无人机摄影测量数据沉陷结果分析 |
5.3.1 精度评定 |
5.3.2 监测效果对比分析 |
5.3.3 目视解译航片裂缝图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矿山环境问题与矿山环境正负效应 |
2.1 基本概念 |
2.2 矿山环境问题分类研究 |
2.3 矿山环境问题分布区域 |
2.4 矿山环境正负效应 |
2.5 本章小结 |
3 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与多问题综合评价研究 |
3.1 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 |
3.2 矿山环境多问题综合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4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理论研究 |
4.1 修复治理模式的科学内涵 |
4.2 修复治理模式的对象 |
4.3 修复治理模式的目标 |
4.4 修复治理模式的技术方法体系 |
4.5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5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
5.1 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
5.2 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
5.3 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
5.4 本章小结 |
6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与关键技术方法 |
6.1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研究 |
6.2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实践——以露天矿山为例 |
6.3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大同:“两硬条件”下采煤突破关键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积水采空区围岩(煤)导水通道形成机理研究[D]. 罗斌.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采煤机与支架协同控制技术研究[D]. 尤秀松.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
- [3]我国煤矿综放开采40年:理论与技术装备研究进展[J]. 宋选民,朱德福,王仲伦,霍昱名,刘一扬,刘国方,曹健洁,李昊城. 煤炭科学技术, 2021(03)
- [4]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采煤机截割载荷识别与预测研究[D]. 田立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1)
- [5]松散层开采水文地质条件演化及防水煤柱安全回收上限研究[D]. 张成行.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6]寺河矿覆岩定向水力压裂控制地表沉陷范围研究[D]. 冯占杰.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1)
- [7]复合柱采区中层遗煤开采过上覆非等宽煤柱矿压显现规律及其控制[D]. 杨文博.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8]宽条带全柱开采覆岩破坏机理及地表沉陷规律研究[D]. 刘贵.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0(08)
- [9]基于多源监测数据的矿区地表沉陷研究[D]. 任本伟.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10]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宏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