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数学测试题(文理)(论文文献综述)
林思琪[1](2021)在《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高中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在国外很多国家早已开始实施,虽然由于国情的不同,每个国家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培养实用型人才。随着中国17版新课标中数学建模素养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在高中数学日常教学中,如何根据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现状,有效落实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成了当前高中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基于此,本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一、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渗透现状。论文分别从学生素养水平和教师授课案例两方面进行现状分析。研究发现,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测试成绩较差,学生数学建模素养水平普遍偏低,文科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成绩低于理科学生的成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数学建模素养灌输存在无意识行为和缺少现实问题的数学化,导致对学生数学建模素养培养不足。二、课标和教材中数学建模素养体现。课标和新版人教A版教材中涉及大量关于数学建模素养的案例,课标中完整的37个案例中就有7个是典型的数学建模案例,教材中,涉及数学建模素养的地方高达147处,贯穿整个高中始末,为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素养提供大量具有参考价值的素材。三、培养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教学策略。以数学建模素养三个水平划分为理论依据,结合现状和文本分析研究,本研究将建模素养教学培养分为感知、分解、深入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分析上进行教学案例设计演示。阶段一:感知。在这一阶段让学生接触一些基础的、被相对理想化的数学建模问题或者情景,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感知能力,了解数学建模过程主要步骤,具备一定将简单现实情景数学化能力。阶段二:分解。在第一阶段学生宏观了解数学建模素养后,本阶段重心将放在微观上细化培养。将数学建模过程分为单或多个步骤,选取其中一两个融入课堂教学,达到逐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建模过程的目的。阶段三:深入。当学生经历以上两个阶段,具备一定数学建模素养时,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完整的数学建模活动,根据学生层次不同,活动难易度可适当调整。
邹琳[2](2021)在《高二年级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调查研究 ——以南宁市某高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中新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提出了六大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上明确要求数学交流,因此,数学交流能力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数学交流既能让学生探索不同的数学观点,促进数学知识的理解,又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因此,对高中数学交流能力的研究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高二年级学生数学交流能力。首先,对数学交流与数学交流能力进行概念的界定,并将数学交流能力水平划分为三个等级,然后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展开调查,了解数学交流的现状。其次,通过纸笔型测试,结合访谈,从定性和定量的不同角度分析数学交流能力水平情况。最后,为开展数学交流活动提供相关的建议。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1.通过对数学交流意识、方式、内容、效果等四个维度的数学交流现状进行调查与访谈。调查表明:(1)学生数学交流的意识整体比较强烈,但存在课堂不主动发言现象;(2)学生数学交流方式更倾向于生生交流,而不是师生交流;(3)学生的数学交流内容不够丰富,不习惯评价他人的数学观点;(4)在数学交流意识、方式、内容、效果等四个维度上,性别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不同文理班级存在显着性差异,且理科班比文科班好,示范性高中学生比普通高中好。2.通过纸笔型测试调研与访谈发现高二年级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处于中上水平,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研究表明:(1)在性别上,数学交流能力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且男生的交流能力高于女生。(2)在文理班级上,数学交流能力水平存在显着差异,理科生要优于文科生。(3)在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上,数学交流能力水平存在差异,数优生优于数困生,数学交流能力水平与数学中等生的学业成绩显着正相关,与优等生和数困生无显着相关性,二者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在不同内容上,学生数学交流能力与交流内容有关系。基于研究结果,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时的启发是:创设适宜的数学交流的环境、开展多样化的数学交流活动、树立差异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转换能力、多方位评价学生的数学交流情况。
林素安[3](2021)在《高中生数学元认知水平与直观想象素养的调查研究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文中指出数学核心素养自提出以来引起了我国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近几年一直是教育研究的热点。直观想象是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探索和形成论证思路、进行数学推理、构建抽象结构的思维基础,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数学元认知是数学思维的内在表现,是个体在进行数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对整个数学活动起到认知调节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以直观想象素养为因变量,数学元认知水平为自变量,在调查高中生数学元认知水平及直观想象素养水平的基础上,探讨数学元认知水平对直观想象素养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采用由直观想象素养测试卷及数学元认知量表以及基本信息和反馈信息组成的《高中生数学元认知与直观想象素养调查问卷》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所学校的642名高二、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而后进行课堂观摩及个案访谈,最后得出若干结论和教学建议。具体而言,使用SPSS24.0进行如下操作:对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及数学元认知水平进行描述性分析以发现其现状和特点;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以获知两者在地域、性别、文理科上的差异;通过回归分析获知数学元认知在三个子维度知识、体验、监控中对直观想象的影响程度,得到两者的线性回归模型。随机选取6名学生与3名老师进行课堂观察及访谈,访谈结果与调查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论如下: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处于中下水平,数学元认知水平处于中上水平;直观想象素养与数学元认知水平在地域、性别、文理科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高中生缺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及学习态度;数学元认知水平与直观想象素养水平两者有中度正相关关系;数学元认知水平对直观想象素养水平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其中数学元认知知识对直观想象素养的直接影响最为显着,数学元认知体验次之,数学元认知监控直接影响效应最小。本研究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学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更为深入地揭示了高中生数学元认知水平与直观想象素养水平的现状及两者间的作用机制,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水平和数学学习效率提供了理论性支持。最后,本研究拟从提高学生数学元认知、培养学生直观想象素养两个方面提出建议。
于佳宁[4](2021)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数学关键能力的培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高考制度改革范围的不断扩大,国家对高中培养的人才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机遇和挑战,教育界也开始对高中生数学关键能力进行研究。本文旨在调查当今高中生数学关键能力的发展现状,针对当今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发展高中生数学关键能力的教学策略。在数学关键能力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使用量化的手段对教师和学生分别采用调查问卷和测试卷。本次调查以洛阳市某示范性高中为例展开研究,主要内容有:(1)通过文献研究对数学关键能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了解相应理论的研究状况,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2)选择调查测试对象,针对对象的特点设计调查问卷与测试卷,展开调查并且分析调查结果;(3)对教师优秀教学案例进行展示,结合数据分析的结果,研究影响数学关键能力发展的因素。客观数据与直观课堂教学实录相结合得到如下结论:(1)作为教师,对数学新改革的理论研究不足,并未深刻理解数学关键能力对学生终身发展带来的影响;(2)学生数学关键能力发展不均衡;(3)文理科学生数学关键能力的发展状况差异明显,文科生能力发展水平明显不如理科生,但男女生数学关键能力的发展差异不大;(4)教师、学校、学生三方是影响学生数学关键能力发展的因素。基于研究本文给出如下教学策略:(1)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完善教学手段;(2)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学校应该顺应改革新动向,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学生创设优良的数学学习环境,重视文理学生的均衡发展;(3)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自身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将数学内容与数学思想方法相结合进行学习。
李向婷[5](2021)在《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发展研究 ——以四川省某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教育形势变化迅速,各国对人才的定义和需求正发生剧变,世界各国纷纷聚焦于核心素养,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显得刻不容缓。数学由于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思维以及问题解决等核心素养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作为数学核心素养之一的直观想象素养,它在衡量学生质疑能力与创新思维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高中生在它上面的表现情况却不乐观,所以提升高中生的数学直观想象素养迫在眉睫。本研究旨在对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的发展特点进行挖掘,这不仅能为教师对学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的培养策略提供实践参考,还可以为有关数学直观想象素养的考试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研究先利用文献分析法构建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的评价框架,然后从内涵结构、情境类型以及水平层次三个维度编制研究工具实施调查,利用统计分析法对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发展的总体表现、年级、性别及文理科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回应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不足与提升策略,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高中生的数学直观想象素养总体表现一般。在结构维度上,学生的几何直观整体表现要优于数形结合的整体表现,而在空间想象上的表现最差。在情境维度上,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在科学情境上表现好于在个人情境上的表现。在水平维度,处于水平零的学生占21.05%;处于水平一的学生占38.89%;处于水平二的学生占37.43%;处于水平三的学生占2.63%。(2)随着年级升高,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水平显着提升。在结构维度上,高三在数形结合上的表现显着好于高二,高二在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上的表现显着好于高一。在情境维度上,高三和高二在个人情境上的数学直观想象素养表现显着好于高一,高三在科学情境上的表现显着好于高二、高二显着好于高一。在水平维度上,高一学生达到水平一的占69.64%,达到水平二的占25.89%,未有达到水平三的学生,高二学生达到水平一的占80.33%,达到水平二的占41.8%,达到水平三的占2.46%,高三学生达到水平一的占87.04%,其中水平二是高考重点考查的水平,达到水平二的占52.78%,而水平三仅占5.56%。(3)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在性别上不具有统计意义的显着差异。在结构维度上,男生在数形结合上的表现与女生基本一致,但男生在几何直观上的表现稍好于女生,女生在空间想象上的表现稍好于男生。在情境维度上,男生在个人情境上的数学直观想象素养表现好于女生,而在科学情境上男女生的表现基本保持一致。在水平维度上,女生在水平零和水平一上所占百分比多于男生,而在水平二上所占的百分比低于男生。(4)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总体上不存在统计意义下的文理科显着差异。在结构维度上,理科生的数学直观想象素养表现在三个结构上均比文科生要好,但差异未达到显着,仅高一理科生在数形结合和几何直观上的表现显着比文科生好。在情境维度上,理科生在科学情境和个人情境上的数学直观想象素养表现都好于文科生,但仅在科学情境上呈显着性差异。在水平维度上,理科生达到水平一和水平二的百分比明显高于文科生,理科生达到水平三的百分比稍高于文科生。(5)研究发现高中生的数学直观想象素养发展主要存在如下三个不足:无法对直观想象素养的相关数学概念做出精准辨析;无法在用图形描述实际问题中展现扎实作图基本功;无法根据问题特征用精炼的数学语言全面解决问题。基于不足,本研究提出促进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发展的如下三个策略:利用实物和信息技术加强直观想象素养的数学概念理解;开展直观想象素养的数学活动促进动手实践与数学表达;利用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的发展特点合理进行因材施教。
蒋林艳[6](2021)在《高二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苏北某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新课标》),明确了“数学核心素养”是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而抽象素养是六大素养之首,是基础性素养。到目前为止,《新课标》已经实施了近四年,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是否落实到位?经过高一年级的学习,高二学生的抽象素养水平如何?接下来的数学教学应如何改革?本文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调查与访谈,一方面可以了解本地区普通四星级高中二年级学生抽象素养水平是否达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数学抽象素养的培养是否有效、得法,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达成课标要求。通过调查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盐城市高二学生数学抽象方面的素养水平一般;(2)在内容维度上,数学抽象的成绩表现函数优于几何与代数部分;(3)数学抽象素养存在文、理差异,男、女生也存在差异;(4)在认知维度上,知识与技能表现最好,交流与反思表现最差;(5)学生对抽象素养的重视与理解不够,对知识的抽象过程重视不足,对数学的实际应用不够;(6)一线教师对数学抽象素养的认识有待提高、教学过程有待改进。根据上述的调查结果,以及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本文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教学建议:(1)正确认识和理解数学抽象素养;(2)注重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3)注重数学内容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发展;(4)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5)注重数学学习的交流与反思;(6)注重数学抽象素养的课堂落实。
孙泽旭[7](2020)在《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水平现状分析》文中指出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的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素养则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素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首次提出了数学六大核心素养,其中直观想象素养是使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转化,并且探索问题本质的重要素养,也是探索和形成论证思路,进行数学推理,构建抽象结构的思维基础,因此,了解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水平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取395名高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关于直观想象素养内涵、直观想象素养教学等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关于直观想象素养的水平划分为依据,并且深入分析《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附录中的教学与评价案例以及高考题,编制了一套测试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水平的测试卷,目的是为了能够真实、准确、科学的反映出当前高中生直观想象水平现状。将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参加测试的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水平一和水平二也就是达到学业测试水平和高考水平,但仍有少部分学生不能达到高考水平,而且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能够达到水平三。(2)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直观想象素养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3)文理科学生在直观想象素养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4)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水平有影响。(5)学生的作图习惯对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水平有影响。最后,依据测试结果得出的结论,就如何提高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水平提出以下建议并给出合理的教学设计:(1)根据性别、文理不同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补齐直观想象素养的短板。(2)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兴趣。(3)教学方式现代化,创造直观想象空间。(4)教学内容丰富化,掌握直观想象方法。(5)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学会将复杂问题图形化。(6)开展直观想象素养的MPCK研究,提高教师本领。
邓京凤[8](2020)在《高中艺术生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2017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数学的六大核心素养: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学建模、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之首是数学抽象素养,它贯穿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中阶段是学生数学抽象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有必要对高中艺术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质现状进行评价和研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访谈法对高中艺术生的数学抽象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首先,在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根据APOS理论将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各个内容维度划分为四个层次水平;其次,设计了高中生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问卷调查和素养测试题。再次,对厦门市某高中艺术类学生进行测评,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当前厦门市某高中艺术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现状。通过研究调查问卷,高中艺术生的数学抽象素养现状具体表现如下:(1)高中艺术生平时成绩中等偏下;(2)高中艺术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不容乐观;(3)高中艺术生对数学的抽象认识不足;(4)高中艺术生对数学抽象的重要性意识不够。通过素养测试研究表明:(1)高中艺术生数学抽象素养水平整体较一般,最好的水平3百分比30.33%,其次水平1平均正确率30.00%,水平4最差正确率只有3.33%;(2)高二、高三学生数学抽象素养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P=0.005<0.05),高中三年级的数学抽象素养总体水平高于高中二年级,说明随着年级的升高,高中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水平逐渐提高;(3)高中文理科艺术生在数学抽象素养水平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P=0.002<0.05);(4)艺考生与高水平艺术团学生在数学抽象素养水平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6<0.05)(5)高中艺术生的数学抽象素养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P=0.005<0.05)。针对高中艺术生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现状的统计结果以及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师生个别访谈后,在培养高中艺术生的数学抽象素养方面提出了如下教学建议:(1)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升数学抽象素养;(2)提倡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能力;(3)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锻炼学生数学抽象思维;(4)精心设计校本作业,做好分层教学。
杨瑞娟[9](2020)在《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水平现状调查研究 ——以兰州市三所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分析素养成为未来公民必备的一种重要素养,对于学生数据分析素养发展的研究也成为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据分析作为其中之一,是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重要素养,同时也是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本研究聚焦于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调查,探究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水平现状、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以兰州市三所中学中的285名高三学生和6位一线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以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水平现状调查测试卷和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为主要研究工具,采用文献研究法、测试卷法、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数据分析素养的水平现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通过对测试所得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到了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水平现状: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总体水平主要处于水平2,收集和整理数据表现维度的水平主要处于水平4,理解和处理数据表现维度的水平主要处于水平2,获得和解释结论表现维度的水平主要处于水平2;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在性别方面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在文理科类别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即理科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均显着高于文科生,E中学与W中学和X中学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而W中学与X中学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总体水平与平时的数学成绩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对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影响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水平最主要的因素是数据分析知识;数学运算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也是影响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教师性别也是影响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水平的因素之一;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水平与父母学历具有相关关系;参加统计调查实践活动和课外辅导对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针对以上研究结论并结合教师访谈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几条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基本策略:一是培养学生对统计与概率知识的学习兴趣:二是完善学生的数据分析知识;三是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四是注重数学教师数据分析素养的发展;五是积极开展统计调查实践活动;六是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
刘晓静[10](2020)在《藏族地区高中生逻辑推理素养水平现状调查研究 ——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已成为高中数学新课程的重要目标,其中逻辑推理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藏族地区高中生逻辑推理素养的培育面临很多困难。为了提高藏族地区高中生的逻辑推理素养水平,本研究旨在对藏族地区高中生逻辑推理素养水平进行调查,分析藏族地区高中生逻辑推理素养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并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出培养建议。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逻辑推理素养的定义及素养水平的划分,编制藏族地区高中生逻辑推理素养水平测试卷和调查问卷,以此为研究工具,选取甘南藏族自治州三所学校的280名高三学生为样本,采用文献分析法、测试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藏族地区高中生逻辑推理素养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藏族地区高中生逻辑推理素养水平现状为:(1)藏族地区高中生逻辑推理素养水平普遍偏低,多数学生处于水平一,且逻辑推理素养水平分布不集中;(2)对藏族地区高中生逻辑推理素养水平进行具体分析发现,学生难以在给定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简单的逻辑推理规则掌握较好并习得相应的知识技能,思维表达的严谨性及逻辑关系分析能力较欠缺;(3)藏族地区高中生逻辑推理素养水平在性别、文理科和民族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对藏族地区高中生逻辑推理素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1)影响因素主要在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相关因素中学生在逻辑推理方面的学习习惯、掌握的逻辑推理知识,教师的教学方式等对藏族地区高中生的逻辑推理素养水平影响较大;(2)影响因素在学生性别、民族、文理科背景下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与学生的学业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3)影响因素与逻辑推理素养水平间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同时与逻辑推理素养的表现形式也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基于藏族地区高中生逻辑推理素养水平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为能更好地提高藏族地区高中生的逻辑推理素养水平,提出如下建议:(1)藏族地区学校需要进一步加大对高中数学教师的培训;(2)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情境的创设,以便更好的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3)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关注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4)教师需要通过教材中演绎推理的内容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5)教师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6)藏族地区高中生应该改变学习态度,提高数学学习兴趣;(7)藏族地区高中生需要改变被动学习的方式,尝试合作探究学习。
二、高中数学测试题(文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中数学测试题(文理)(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外中学数学建模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 |
1.1.2 国内中学数学建模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思路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搜集的途径 |
2.2 数学建模素养概念界定 |
2.3 高中数学建模素养的研究 |
2.4 数学建模过程的研究 |
2.5 数学建模素养水平划分的研究 |
2.6章末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的测试卷设计 |
3.3.1 测试题的编制 |
3.3.2 测试题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3.4 研究的测试过程 |
3.5章末小结 |
第4章 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渗透的现状研究 |
4.1 高中生数学建模水平调查 |
4.1.1 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总体特点 |
4.1.2 文理科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差异性 |
4.2 高中课堂教学中数学建模素养渗透案例分析 |
4.2.1 案例一斐波拉契数列 |
4.2.2 案例二“阳马”模型中的面积、体积及外接球 |
4.3 章末小结 |
第5章 高中数学建模素养的文本案例研究 |
5.1 17 版新课标中数学建模素养案例分析 |
5.1.1 案例三鞋号问题 |
5.1.2 案例四包装彩绳问题 |
5.2 新版教材中的数学建模素养案例分析 |
5.2.1 案例五4.2.1 指数函数的概念(问题) |
5.2.2 案例六6.4.2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练习) |
5.3 章末小结 |
第6章 培养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
6.1 感知阶段 |
6.2 分解阶段 |
6.3 深入阶段 |
6.4章末小结 |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
7.1 研究结论 |
7.2 教学建议 |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数学建模素养水平测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高二年级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调查研究 ——以南宁市某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
1.1.2 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紧迫性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的总体设计 |
1.3.1 研究问题和思路 |
1.3.1.1 研究一:高二年级数学交流现状调查 |
1.3.1.2 研究二:高二年级数学交流能力调查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工具 |
2 文献综述 |
2.1 有关数学交流的理论综述 |
2.1.1 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 |
2.1.2 信息论的角度 |
2.1.3 交往论的角度 |
2.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2.1 交流 |
2.2.2 数学交流 |
2.2.3 数学交流能力 |
2.3 国内外数学交流能力相关研究综述 |
2.3.1 数学交流的研究 |
2.3.2 国外数学交流能力的研究 |
2.3.3 国内数学交流能力的研究 |
2.3.3.1 数学交流能力相关文献的总体情况 |
2.3.3.2 数学交流现状调查研究相关文献详细梳理 |
2.3.3.3 数学交流能力调查研究相关文献详细梳理 |
2.4 已有研究的不足 |
2.5 研究问题的阐述 |
2.6 数学交流能力水平划分 |
3 高二年级学生数学交流现状调查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研究对象 |
3.2.3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4 研究的实施 |
3.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3.1 高二年级学生数学交流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2 高二年级学生数学交流现状的差异性分析 |
3.3.3 高中教师数学交流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
3.4 讨论 |
3.4.1 高二年级学生数学交流现状的调查情况 |
3.4.2 高中教师数学交流现状的调查情况 |
3.5 结论 |
4 高二年级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调查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4.2.1 研究方法 |
4.2.2 被测对象 |
4.2.3 测试卷的设计 |
4.2.4 测试卷的信度与效度 |
4.2.5 研究的实施 |
4.2.6 测试题的编码 |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3.2 纸笔型测试结果的分析 |
4.3.2.1 高二年级学生数学交流能力水平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2 高二年级学生数学交流能力水平性别差异性分析 |
4.3.2.3 高二年级学生数学交流能力水平文理差异性分析 |
4.3.2.4 高二年级学生数学交流能力水平层次差异性分析 |
4.3.2.5 高二年级学生数学交流能力水平相关性分析 |
4.3.3 访谈结果的分析 |
4.3.3.1 访谈的总体情况分析 |
4.3.3.2 访谈结果的层次差异性分析 |
4.3.3.3 访谈结果的性别差异性分析 |
4.3.3.4 访谈结果的文理差异性分析 |
4.4 讨论 |
4.4.1 高二年级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平均水平 |
4.4.2 高二年级学生数学交流能力水平的性别差异性 |
4.4.3 高二年级学生数学交流能力水平的文理差异性 |
4.4.4 高二年级学生数学交流能力与学业成绩存在正相关关系 |
4.4.5 高二年级学生数学交流能力与交流的内容有关 |
4.5 结论 |
5 教学建议 |
5.1 创设适宜的数学交流环境 |
5.2 开展多样化的数学交流活动 |
5.3 树立差异教育的理念 |
5.4 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转换能力 |
5.5 多方位评价学生的数学交流表现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高二年级学生数学交流现状调查的问卷 |
附录二:高中数学教师数学交流现状调查的问卷 |
附录三:高二年级学生数学交流能力测试题 |
附录四: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五:学生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3)高中生数学元认知水平与直观想象素养的调查研究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时代背景 |
(二)理论背景 |
(三)现实诉求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一、直观想象研究述评 |
(一)直观想象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二)国内外直观想象的评价 |
二、数学元认知研究述评 |
(一)数学元认知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二)国内外数学元认知测量与评价相关研究 |
三、综述总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一)直观想象的测量 |
(二)数学元认知的测量 |
四、数据编码及处理 |
(一)直观想象问卷编码 |
(二)数学元认知问卷编码 |
(三)数据的处理 |
第4章 高中生直观想象水平与数学元认水平现状 |
一、高中生直观想象水平的现状分析 |
(一)直观想象测试整体结果 |
(二)直观想象地域间差异 |
(三)直观想象的性别差异 |
(四)直观想象的文理科差异 |
(五)结论与分析 |
二、高中生数学元认知发展的现状分析 |
(一)数学元认知测试整体结果 |
(二)数学元认知水平地域间差异 |
(三)数学元认知性别间差异 |
(四)数学元认知文理科间差异 |
(五)结论与分析 |
第5章 高中生数学元认知水平与直观想象素养的关系研究 |
一、数学元认知与直观想象的相关性 |
二、数学元认知对直观想象的回归分析 |
三、访谈分析 |
(一)学生访谈 |
(二)教师访谈 |
第6章 讨论与教学建议 |
一、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
(一)高中生的直观想象素养整体水平偏低 |
(二)高中生在直观想象素养表现中存在差异 |
(三)高中生的直观想象素养水平和数学元认知水平均与学习习惯有关 |
(四)高中生在数学元认知水平中差异性显着 |
(五)高中生缺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及学习态度 |
(六)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水平与数学元认知水平呈正相关 |
二、对数学教学的建议 |
(一)扎实数学知识根基 |
(二)缩小学生间的差异 |
(三)将数学元认知有效的应用于直观想象素养培养中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一)关于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现状的结论 |
(二)关于高中生数学元认知水平现状的结论 |
(三)关于数学元认知结构与直观想象素养关系的结论 |
二、研究反思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问提纲 |
附录2 直观想象素养测试卷 |
附录3 数学元认知水平量表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4)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数学关键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内容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背景 |
1.2 概念的梳理 |
1.2.1 新高考 |
1.2.2 关键能力 |
1.2.3 数学能力 |
1.2.4 数学关键能力 |
1.3 研究现状 |
1.3.1 新高考 |
1.3.2 关键能力 |
1.3.3 数学关键能力 |
1.3.4 数学关键能力的实践研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方法 |
2.2 理论基础 |
2.2.1 PISA 2021 数学测评框架 |
2.2.2 《数学课程标准》考试评价框架 |
2.2.3 PISA科学素养测试评级 |
3 高中生数学关键能力的调查研究分析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方法 |
3.1.4 调查思路 |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1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2 测试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3 总体分析 |
4 课堂教学案例与分析 |
4.1 教学案例《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
4.1.1 教学过程 |
4.1.2 教学分析 |
4.2 教学案例《等比数列前n项和》 |
4.2.1 教学过程 |
4.2.2 教学分析 |
5 高中生数学关键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
5.1 教师层面 |
5.1.1 教师自我分析与提升 |
5.1.2 改进教师的教学手段 |
5.2 学校层面 |
5.2.1 审时度势提升办学品味 |
5.2.2 创设培养数学关键能力的学习环境 |
5.2.3 注重文理数学关键能力均衡发展 |
5.3 学生层面 |
5.3.1 提高自律意识,培养数学学习习惯 |
5.3.2 注重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相结合 |
6 总结与反思 |
6.1 总结 |
6.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数学关键能力的调查(教师版) |
附录二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数学关键能力测试题(学生版) |
致谢 |
(5)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发展研究 ——以四川省某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世纪人才与标准需求产生剧变,发展核心素养迫在眉睫 |
1.1.2 直观想象素养位居数学核心素养的要位,但其现状不乐观 |
1.1.3 数学评价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加强直观想象研究势在必行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数学形象思维理论 |
2.1.2 认知发展理论 |
2.1.3 范希尔理论 |
2.1.4 Hoffer直观化能力水平理论 |
2.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2.1 素养 |
2.2.2 直观想象素养 |
2.3 数学核心素养相关研究 |
2.3.1 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研究 |
2.3.2 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研究 |
2.4 数学直观想象素养相关研究 |
2.4.1 直观想象素养的内涵研究 |
2.4.2 直观想象素养的评价研究 |
2.4.3 直观想象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
2.5 文献综述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3.2.1 研究思路 |
3.2.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工具的编制 |
3.3.1 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评价框架 |
3.3.2 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测试卷的编制 |
3.4 数据的收集与编码 |
3.4.1 数据的收集 |
3.4.2 数据的编码 |
第4章 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发展特点分析 |
4.1 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的总体特点 |
4.1.1 直观想象素养成绩总体分布特点 |
4.1.2 结构维度的总体表现特点 |
4.1.3 情境维度的总体表现特点 |
4.1.4 水平维度的总体表现特点 |
4.2 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的年级特点 |
4.2.1 直观想象素养成绩分布的年级差异 |
4.2.2 结构维度的年级差异 |
4.2.3 情境维度的年级差异 |
4.2.4 水平维度的年级差异 |
4.3 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的性别特点 |
4.3.1 直观想象素养成绩分布的性别差异 |
4.3.2 结构维度的性别差异 |
4.3.3 情境维度的性别差异 |
4.3.4 水平维度的性别差异 |
4.4 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的文理科特点 |
4.4.1 直观想象素养成绩分布的文理科差异 |
4.4.2 结构维度的文理科差异 |
4.4.3 情境维度的文理科差异 |
4.4.4 水平维度的文理科差异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发展存在的主要不足 |
5.1 无法对直观想象素养的相关数学概念做出精准辨析 |
5.2 无法在用图形描述实际问题中展现扎实作图基本功 |
5.3 无法根据问题特征用精炼的数学语言全面解决问题 |
第6章 促进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发展的策略 |
6.1 利用实物和信息技术加强直观想象素养的数学概念理解 |
6.2 开展直观想象素养的数学活动促进动手实践与数学表达 |
6.3 利用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的发展特点合理进行因材施教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思考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性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测试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高二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苏北某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搜集的途径 |
2.2 数学核心素养相关研究 |
2.2.1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综述 |
2.2.2 数学核心素养测评研究综述 |
2.2.3 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及教学研究综述 |
2.3 数学抽象素养相关研究 |
2.3.1 数学抽象素养概念研究综述 |
2.3.2 数学抽象素养水平调查研究综述 |
2.3.3 数学抽象素养培养策略及教学研究综述 |
2.4 综述小结 |
第三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3.1 概念界定 |
3.1.1 数学核心素养 |
3.1.2 数学抽象 |
3.2 理论基础 |
3.2.1 认知发展理论 |
3.2.2 数学抽象度分析理论 |
第四章 调查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对象 |
4.4 研究工具 |
4.4.1 数学抽象素养水平测评框架 |
4.4.2 学生调查问卷的制定 |
4.4.3 测试卷的制定 |
4.4.4 教师调查问卷的制定 |
4.5 调查实施过程 |
4.6 试题说明与评分标准 |
4.6.1 试题解读 |
4.6.2 评分标准 |
4.6.3 试卷信度分析 |
4.6.4 试卷效度分析 |
第五章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5.1 高中生问卷分析 |
5.2 高中生数学抽象素养测试题得分率情况 |
5.2.1 测试题得分率总体情况 |
5.2.2 文科生与理科生的测试题得分率情况 |
5.2.3 男女生的测试题得分率情况 |
5.3 高中生数学抽象素养的水平维度差异分析 |
5.3.1 文科生与理科生的水平维度差异分析 |
5.3.2 男女生的水平维度差异分析 |
5.4 高中生数学抽象素养的认知维度差异分析 |
5.4.1 数学情境与问题的分析 |
5.4.2 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分析 |
5.4.3 数学思维与表达的分析 |
5.4.4 数学交流与反思的分析 |
5.5 教师问卷分析 |
5.6 调查结论小结 |
第六章 数学抽象素养的培养策略 |
6.1 正确认识和理解数学抽象素养 |
6.2 注重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
6.3 注重数学知识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发展 |
6.4 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
6.5 注重数学学习的交流与反思 |
6.6 注重数学抽象素养的课堂落实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数学抽象素养调查问卷与测试卷 |
附录二 教师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
(7)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水平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直观想象素养的相关研究 |
2.1.1 直观想象素养的内涵研究 |
2.1.2 直观想象素养的教学研究 |
2.2 理论基础 |
2.2.1 皮亚杰的相关理论 |
2.2.2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3 范希尔的几何思维层次理论 |
2.2.4 Hoffer直观化能力五级水平理论 |
2.3 直观想象素养水平划分 |
第3章 测评设计与过程 |
3.1 测试对象的选取 |
3.2 测试试卷的编制 |
3.2.1 测试试卷的编制与生成 |
3.2.2 测试试卷内容的选取 |
3.3 测试题编码标准 |
3.4 测试卷的试测效果分析 |
3.4.1 测试卷的难度分析 |
3.4.2 测试卷的区分度分析 |
3.4.3 测试卷的信度分析 |
3.4.4 测试卷的效度分析 |
第4章 测评结果统计与分析 |
4.1 基于“立体几何”知识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水平现状分析 |
4.1.1 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水平一测评结果分析 |
4.1.2 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水平二测评结果分析 |
4.1.3 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水平三测评结果分析 |
4.2 基于“平面解析几何”知识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水平现状分析 |
4.2.1 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水平一测评结果分析 |
4.2.2 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水平二测评结果分析 |
4.2.3 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水平三测评结果分析 |
4.3 直观想象素养水平差异性分析 |
4.3.1 学生性别差异性分析 |
4.3.2 学生文理科差异性分析 |
4.4 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作图习惯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教学实践中的建议以及教学案例 |
5.2.1 教学实践中的建议 |
5.2.2 教学案例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水平测试试卷 |
致谢 |
(8)高中艺术生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课改要求 |
1.1.2 现实诉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主要问题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抽象 |
1.4.2 数学抽象 |
1.4.3 数学抽象核心素养 |
1.4.4 数学抽象水平 |
1.5 理论基础 |
1.5.1 认知发展理论 |
1.5.2 杜宾斯基APOS理论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国外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
2.2 国内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
2.3 国外数学抽象素养的研究现状 |
2.4 国内数学抽象素养的研究现状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对象 |
3.3 究方法 |
3.3.1 文献研究法 |
3.3.2 问卷调查法 |
3.3.3 访谈法 |
3.4 评价框架 |
3.4.1 水平划分 |
3.4.2 素养水平评价框架 |
3.5 问卷设计 |
3.5.1 调查问卷设计 |
3.5.2 素养测评的编制 |
3.5.3 水平评定 |
3.6 访谈内容的设计 |
3.7 分析工具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4.2 总体情况 |
4.2.1 信度检验与效度分析 |
4.2.2 调查问卷总体情况 |
4.2.3 素养测试总体情况 |
4.3 高中艺术生数学抽象素养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4.3.1 高中各年级艺术生的数学抽象素养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4.3.2 高中文科生与理科生数学抽象素养水平的差异分析 |
4.3.3 高中艺考生与高水平艺术团学生数学抽象素养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4.3.4 高中艺术生数学抽象素养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
4.4 高中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现状的相关性分析 |
4.4.1 平时成绩与素养现状的相关性 |
4.4.2 热爱数学与当前素养的相关性 |
4.4.3 素养的重要程度与素养现状的相关性 |
4.5 典型案例分析 |
4.6 访谈教师对艺术生的数学抽象素养的评价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第6章 总结与反思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9)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水平现状调查研究 ——以兰州市三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1.“大数据”时代的需求 |
2.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一)数据分析素养的内涵及价值研究 |
(二)数据分析素养的水平现状调查研究 |
(三)数据分析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
(四)数据分析素养的测评相关研究 |
1.评价体系研究 |
2.测评框架研究 |
(五)小结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四、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水平现状的调研结果及分析 |
(一)数据分析素养总体的调研结果及分析 |
1.总体描述性统计结果及分析 |
2.总体水平及分析 |
3.数据分析素养与平时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
(二)数据分析素养不同表现维度的调研结果及分析 |
1.不同表现维度水平的调研结果 |
2.不同表现维度的差异性分析 |
3.不同表现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
五、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
(一)学生因素对数据分析素养的影响分析 |
(二)教师因素对数据分析素养的影响分析 |
(三)教材因素对数据分析素养的影响分析 |
(四)环境因素对数据分析素养的影响分析 |
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基本策略 |
(一)提高学生对统计与概率知识的学习兴趣 |
(二)完善学生的数据分析知识 |
(三)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
(四)注重数学教师数据分析素养的发展 |
(五)积极开展统计调查实践活动 |
(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 |
七、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结论 |
1.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水平现状 |
2.影响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因素 |
3.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基本策略 |
(二)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水平现状调查测试卷 |
附录二 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10)藏族地区高中生逻辑推理素养水平现状调查研究 ——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四) 研究问题表述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四)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四、藏族地区高中生逻辑推理素养水平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 藏族地区高中生逻辑推理素养水平现状的整体分析 |
(二) 藏族地区高中生不同逻辑推理形式现状分析 |
(三) 藏族地区高中生数学逻辑推理素养水平差异性分析 |
五、藏族地区高中生逻辑推理素养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一) 影响因素的总体情况分析 |
(二) 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
(三) 影响因素与逻辑推理素养的相关性分析 |
六、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 研究结论 |
(二) 建议 |
七、结束语 |
八、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藏族地区高中生数学逻辑推理素养水平测试卷 |
附录2 藏族地区高中生数学逻辑推理素养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3 藏族地区高中生数学逻辑推理素养访谈提纲(教师) |
评分标准 |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和公开发表论文 |
四、高中数学测试题(文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D]. 林思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高二年级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调查研究 ——以南宁市某高中为例[D]. 邹琳. 南宁师范大学, 2021(02)
- [3]高中生数学元认知水平与直观想象素养的调查研究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D]. 林素安.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4]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数学关键能力的培养研究[D]. 于佳宁. 洛阳师范学院, 2021(08)
- [5]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发展研究 ——以四川省某中学为例[D]. 李向婷. 西南大学, 2021(01)
- [6]高二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苏北某中学为例[D]. 蒋林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7]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水平现状分析[D]. 孙泽旭.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8]高中艺术生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D]. 邓京凤.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9]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水平现状调查研究 ——以兰州市三所中学为例[D]. 杨瑞娟.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10]藏族地区高中生逻辑推理素养水平现状调查研究 ——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D]. 刘晓静.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