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入WTO对我国微特电机行业的影响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黄文波[1](2020)在《中国民用微特电机企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论文 ——以JL公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龚春雨[2](2016)在《EMR研究所组织文化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资本和技术的逐步积累,人才成为企业制胜的法宝,EMR研究所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人才队伍流失、产品创新需求迫切、内部管理体制面临变革等难题,自2010年以来人才队伍的稳定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核心技术人员离职率持续上升,成为困扰研究所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拟从组织文化入手,调查其内在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本文首先对组织文化进行文献综述,其次介绍EMR研究所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介绍企业组织文化的含义与类型,企业价值观的作用,然后采用Chatman的OCP价值观量表,分别对所内核心技术人员、技术辅助人员和管理人员等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调查了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现状的认识和未来的预期。结果表明,组织变革方向为:人性化管理、成长机会、经营理念、诚信原则和研发创新。论文最后应用麦肯锡7S模型从战略、结构、制度、风格、人员和技能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组织文化变革措施。
高国钧[3](2016)在《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文中认为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CCC)是政府为保障产品安全、公共安全、保护环境、维护消费者利益,由特定机构依照法定程序判定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的市场准入制度。作为市场经济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其内在动力来源于政府、生产者与消费者对于安全、效率与秩序的价值追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众多的认证机构,其认证服务广泛渗透经济、社会、环境、政府管理、教育及人权保障,逐渐成长为重塑世界秩序的引导者。基于中立、客观、专业立场及“平民主义”精神,认证的理念、内容与方式具有普适性与超国家性,具有克服外部性、节约交易成本的作用,甚至在某些方面替代政府规制市场,事实上承担着干预主体的角色。在国家干预与社会自治之间,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既有中介服务组织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异性。已有的研究探讨大多局限于认证对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与影响。多年来,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有效性”颇受垢病,认证标志的“安全性”与“消费导向”价值尚未得到社会认可。保障认证信息的真实性及有效性是认证行业的生命线,也是认证主体的基本法律义务。尽管入世以来,国家认监委组织多次专项执法行动,但效果并不佳,认证主体不实认证、认证合谋、市场主体花钱买证等认证“形式主义”尚未予以根治;另一方面,认证程序、认证模式、认证单元划分、认证收费制度规定不尽合理,导致强制性认证产品合格率不高,认证有效性不强,消费安全面临极大隐患。本质上,在产品质量治理方面,当下政府所面临的并非单向式简单干预,而是双层干预,既要直面规制微观市场,维护竞争秩序,又要对认证主体实行干预。政府经济干预权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认证主体,对这种“混合规制”的规制已有的主流经济法理论并未对此予以恰当的重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很重要,但存在问题也多,已构成对我国市场秩序及经济法律制度研究的极大挑战,带来的命题是:什么形式和内容的法律规制能够使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系统最有效率地履行其支持市场系统的应然功能?为此,本文坚持学术研究的问题导向,尝试在“国家—社会中间层—市场”的分析框架下,以风险社会为切入点,以认证权为逻辑起点,以解决认证有效性为主线,以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的规范性为研究重心,探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基本范畴,以公共治理理论、社会中间层理论、法律的道德性理论为基础,检视并总结市场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及运行的规律和特征、存在问题,细致考察域外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发展的模式、特征及趋势,在经济法的视野下,做一个一般性和基础性的制度研究,以澄清和巩固认证机构的经济法主体地位,找到认证有效性不足问题发生的内在机理及多年未根治的原因,从宏观上研判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路径选择,从微观上明晰政府规制认证有效性的策略工具及法律责任实现机制。全文除绪论外,共分六章,各章内容具体分述如下:第一章是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内涵与理论基础。在政府、社会中间层和市场三者间合理地分配权力与权利,明晰干预权力边界和责任范围,形成三方相互监督、互相促进的局面,可改变政府“一股独大”的权力配置结构。认证制度源于西方,只有观照其制度起源和发展史,才能探究和洞悉其内在的功能与价值。风险社会的来临,引发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需求,凸显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首要“安全性”应用价值,阐释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与现实的五个动因及意义。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本质上究竟有何特别的制度机理?故有必要梳理认证概念起源和沿革,从而揭示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关系的特殊性。从权力与权利的分野与耦合角度,揭示了认证权的权源、本质及其基本特征。择取公共治理理论、社会中间层理论、法律的道德性理论,分别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视角、主体间性“多元治理”视角、法律与伦理交融视角,阐明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该当性,为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作理论上的铺垫。第二章是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特点。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具有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的双重特征,引进并借鉴于西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正在从认证大国向认证强国迈进。作为一种市场准入制度,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我国市场规制法的重要内容,有必要全景式梳理其基本内容及运行机制,具体包括制度渊源、监管体制、认证程序、认证模式及收费制度。制度渊源除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之外,还包括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指南、国际标准及国家认监委、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认证认可行业协会的规范性文件。从制度渊源的广泛性、复杂性、多层次性凸显了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变动性特征。良好的监管体制、科学的认证程序、优化的认证模式、市场化的收费制度对提高行政效率、认证绩效具有正向效应。上述事实性内容的交代,为概括和总结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发展的规律性特征提供素材和依据,即政府主导干预的父爱主义、质量规制的混合治理模式、发展路径的国际标准依赖、经济法调整的社会本位观、与生产许可制度两轮驱动。第三章是市场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应然意义上,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很重要,但现实运行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中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从简单模仿到改革完善,从被动依从到主动融入,在曲折探索中不断前行。在深入剖析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面板数据,总结认证主体社会化、认证证书集中化、认证市场结构寡头垄断等整体失衡基础上,梳理、研判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制度创新与完善提供靶向。大抵来说,主要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基于立法机制视角的体系性立法缺陷、基于行政干预视角的政府监管不到位、基于认证绩效视角的认证有效性不高。具体表现为:立法位阶低层次,法律规范严重冲突,立法空白,立法体系不完整;机构设置不合理,运行机制不顺畅,执法力度不够大;机构独立性不强,技术标准不协调,认证程序不规范,虚假认证未根治及认证采信度不高。立法缺陷是根源,有效性不高是制度运行的表征,而监管不力是制度失灵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三个认证典型案例,运用博弈利益主体分析,进一步剖析和归纳造成上述问题的成因及影响。第四章是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的域外考察与启示。作为“互补性”制度移植,认证来源与引进于西方发达国家,对其制度与实践的深入考察可为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经验和范本。基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和历史传统、法系差异,世界各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运行和规制并没有统一固定的版式,从而表现为一定的“地方性知识”。在概述世界主要国家放松规制政策和行政规制权的社会转向背景基础上,检视世界主要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运行状况,并从宏观上归纳了各国模式,即美国、德国的标准先行、市场推动型模式;俄罗斯、日本、印度立法规范、政府主导型模式;英国、韩国因势利导、协同推进型模式。并总结概括上述典型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启示与借鉴,即效率主义的价值判断、法治基础的权力改革、多元主体的配置结构、风险管理的决策方法。第五章是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国际认证的发展趋势,需要根据我国的市场环境、产业发展做出针对性的制度创新和完善。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在坚持科学发展、认证主权的总体理念指导下,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为前提,科学界定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定位,统筹规划,宏观布局,理顺政府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关系,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规制相结合,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认证有效性为核心目标,在坚守质量安全底线基础上,坚持强制性产品认证与自愿性认证协同发展原则。针对目前中央力促审批制度改革背景下,同时要克服国家干预过度与干预不足的倾向,坚持国家干预适度性的经济法理念。放开认证行业,不等于政府撒手不管,干预也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范围,要正确处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与生产许可证制度两者的关系和边界,促进合格评定方式的改革创新。剖析了《合格评定法》与《技术监督法》两种立法模式的历史条件和优劣,探讨了《合格评定法》的立法导向、总体框架及立法重点,分析了强制性标准在强制性产品认证中的法律地位,建设性提出修订《标准化法》的总体导向、基本原则和建议。第六章是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具体建议。法律制度运行好坏取决于其责任的科学设计与实施。预期成本超过预期收益是有效治理的基本要求,认证主体法律责任是认证市场有序发展的保证,是认证法律制度真正发挥其作用的关键所在。然而,认证的公益性与自利性的冲突与矛盾决定了对其规制的复杂程度。在论述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法律效力和范围基础上,以提高认证有效性为目标,探讨了市场导向与强制性产品认证竞争政策的关系,提出科学构建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的指定标准、程序规则、权利救济途径。认证行为的可控性是法律规制的目标,建议从完善强制性认证信息披露机制、提升强制性认证行为规范性两个方面来强化指定认证机构的规制。最后,从法律责任创新与完善角度,推动强制性产品认证法治化建设: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大声誉成本;连带责任的认定与实现。从适用主体、行为模式、责任承担角度对《产品质量法》与《认证认可条例》中的连带责任规定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探讨连带责任的归责原则、过错推定的程序与条件、责任分担规则等,并提出合理化的立法建议。从制度执行的个体维度,提出在保证职业独立性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厂检查员的专家责任制度。
陈康[4](2014)在《荣成荣佳电机产品质量控制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根据荣成市荣佳电机的实际,结合国内外现有质量控制体系方面的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首先,在内、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荣成荣佳电机荣佳电机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找到了荣成荣佳电机在缺乏高效的信息管理工具、原材料方面的质量控制、生产和控制环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明确了荣成荣佳电机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并进一步详细制定了荣佳电机的质量控制体系。主要包括:管理职责、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产品实现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最后,结合平衡记分卡,从人力资源管理、产品设计流程改进、企业组织结构改进和绩效评价四个方面对荣佳电机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提供了保障。该论文一方面可以提高荣佳电机公司新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该公司产品质量绩效的改善,同时可以为其他同类型的生产制造企业提供借鉴。荣佳电机公司制造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基于新产品质量的改善与精益生产方式管理理论的结合。目前,我国电机行业中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质量水平偏低,因此,通过精益生产方式对流程进行改造,可以有效的提高荣佳电机公司的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电机产品的质量,对于其他企业类似问题的解决同样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赵保明[5](2011)在《汇率变动对中国电子行业的影响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电子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通过对汇率变动下我国电子行业理论和实证的分析,来提出汇率变动背景下电子行业发展的对策,这对我国电子行业和企业今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是本研究的实践价值所在。汇率变化可能给予进出口的影响,必须有一个伴随的条件,即进出口需求有价格弹性、进出口品价格的变动对进出口品的需求会有所影响。如果进一口需求对汇率和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灵敏,即需求弹性大,那么,一国汇率下降和相应降低出口商品价格,可以有效刺激出口数量;而由于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上涨,则可以有效抑制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从而减少进口数量。通常认为,如果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与进口商品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则汇率下降可以改善一国的贸易收支状况。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汇率变动中,我国电子行业所受的影响进行探讨和论证,以期为我国电子行业在汇率变动下如何进行有益的改革,以适应汇率变动给电子行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赖金昌[6](2010)在《加入GPA对我国政府采购的影响和对策 ——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WTO《政府采购协议》(GPA)的宗旨在于将国际贸易中的竞争机制真正引入政府采购领域,扩大政府采购的开放程度;完善各国政府采购制度,保证政府采购国际竞争的公平性、非歧视性和透明度。中国加入WTO时就承诺将尽快启动加入《政府采购协议》(GPA)谈判。2007年底,中国政府正式向WTO秘书处递交了加入GPA申请书和初步出价清单,表明我国加入GPA的谈判已经开始。2008年2月,中方在日内瓦与GPA参加方进行了首轮会谈。加入GPA是我国政府采购市场国际化的重要步骤,将对我国的政府采购和产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加入GPA对我国政府采购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的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本文的研究背景、重要概念界定、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框架;第二章是WTO《政府采购协议》(GPA)的基本框架,主要介绍GPA的宗旨和原则、GPA的文本框架和GPA的主要内容;第三章主要分析从政府采购法律及制度、政府采购方和产品供应商三方面来分析GPA将给我国政府采购带来的总体影响,详细列出GPA对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及制度提出的新要求,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来分析GPA对我国政府采购方和产品供应商的影响;第四章是以电子信息产品政府采购为例,从行业角度分析GPA对我国政府采购的影响。在这部分先介绍了GPA和我国政府采购中涉及的电子信息产品进行界定和比较,然后从计算机行业、通信设备制造业和软件业三个子行业进行全面的分析;第五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健全我国的政府采购法律体系、尽快出台本国产品认定标准、落实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和其他措施;第六章提出GPA谈判的基本原则和电子信息产品行业应对加入GPA的谈判策略预案,包括坚持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原则、开放与保护并重原则、开价与要价对等原则和充分利用保护条款原则,电子信息产品行业的谈判预案将分计算机行业、通信设备制造业和软件业三个子行业分别提出。本文在严谨的对比分析基础上,结合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政策建议;另外,提出我国应对GPA谈判的基本原则和电子信息产品应对GPA的谈判策略预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刘细良[7](2010)在《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与政府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势头强劲,呈现出新的动向和特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也使我国面临严重冲击。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究竟有何影响?政府规制与跨国并购的关系如何?政府如何适度规制外资并购?系统研究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与政府规制问题,不仅对入世过渡期结束后、新的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政府适度规制外资并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大理论意义;而且对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有效防范全球金融风险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与政府规制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府规制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总体思路与政策建议。在理论研究方面,进一步丰富了跨国并购与政府规制理论。基于FDI与企业并购两个视角分别探讨跨国并购的动因理论,前者除系统分析传统的六大FDI理论外,还增加了逆向技术溢出动因这一最新理论、后者增加了产业组织与速度经济性动因理论;提出了跨国并购对东道国的“双刃效应”(正、负效应)这一新名词,并从经济、环境两个方面,从国家宏观、产业中观与企业微观三个层面细化了跨国并购的效应理论;在公共利益、公共选择、契约规制、利益集团与激励规制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跟踪西方规制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如规制公共实施论),从经济性规制与社会性规制两方面入手,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外资并购规制理论。在实证研究方面,重点剖析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与政府规制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外资并购对我国的“双刃效应”,包括市场结构、资本形成、就业、出口竞争力等宏观经济效应,技术外溢与转移、自主品牌、资产价格、公司治理结构等微观经济效应以及产业中观经济效应,为对其进行经济性规制奠定基础;同时基于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经济的要求,更注重研究其环境效应,为适度强化对外资并购的环境规制奠定基础;列举了主要行业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典型案例,着重分析其规模、来源、主体、区位、方式与行业变化等新动向,为规制外资并购找到现实理由;在系统梳理我国规制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产业政策、竞争政策、外资政策与审查制度后,剖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经济性规制、社会性规制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规制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产生重要影响,只是影响程度和大小不一。其中,经济性规制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存在显着影响,而社会性规制特别是环境规制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之间不存在显着相关关系,表明强化环境规制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不会产生实质性抑制作用。基于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在借鉴国家、国际两个层面跨国并购规制经验基础上,本文认为,要处理好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与政府规制的关系,必须从四个方面着手:首先,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应调整我国外资并购经济性规制与适度强化社会性规制,尤其是环境规制;其次,提出了规制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多元化总体目标、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再次,引入规制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提出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规制收益最大化的初步构想;最后,提出了改革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规制的国内协调机制与国际协调机制的政策建议,一方面应立足本国,着力完善我国规制外资并购的产业政策、外资政策、竞争政策与安全审查制度及其相互协调,另一方面应积极参与跨国并购规制的国际协调,掌握话语权,从根本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谢军[8](2008)在《基于国际产业转移的中国电机产业组织创新与产业升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我国电机产业发展为世界电机制造中心为目标,通过对制造业转移的规律以及我国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电机制造中心战略中的组织创新与产业升级及其实现途径等有关问题进行具体而深入的研究。论文首先通过对国际产业转移现状的研究总结出了产业区域转移的一般规律,并分析论述了国际电机产业的区域转移态势及中国发展为国际电机中心的比较优势。并从产业转移的承接角度,以劳动密集型电机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电机产业转移与承接的特点,根据国际制造业转移过程中对接纳国比较优势的要求,以及中国具有的发展制造业和电机业的比较优势,论证了中国具有发展为国际制造中心的基本条件和发展成为电机制造中心的基本条件。随后,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方法,从市场集中度、竞争行为、市场绩效等方面对中国电机产业的产业组织现状进行了系统、深入分析,并由此发现市场集中度低、竞争无序、规模不经济等问题是中国电机产业也是中国制造业中的普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论证了中国电机产业以及制造业市场结构、竞争行为以及市场绩效的目标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我国电机产业组织的完善目标与我国实现国际电机制造中心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并将产业组织调整及创新战略与国际电机制造中心形成模式有机结合起来,研究了我国电机产业各种产业组织调整、创新和制造中心形成模式,包括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组建企业集团的企业重组模式及其核心能力的形成模式;电机企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模式及其核心能力的形成模式;与外商合作模式及其核心能力的形成模式等。最后,以我国电机产业结构调整与提升战略为目标,研究我国电机制造业作为国际电机制造中心的持续战略——突破技术级差和产业级差,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战略目标,并研究通过国际投资战略的实施,实现我国电机产业结构调整与电机产业升级的战略目标。本文采用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有关产业转移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国际投资理论、国际化战略理论对中国电机产业的产业组织创新战略、电机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战略进行研究,通过电机产业的实证分析,从中提升有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有关产业向发展中国家(?)一般规律及电机业和制造业区域转移的一般规律,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区域转移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模式,以及国际化的发展模式等规律。
王珏[9](2008)在《XX电机厂改制方案制定及实施分析》文中提出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党的十四大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制度创新阶段。随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市场经济基本建立,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需求越来越高。在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下,迫切要求对国有企业制度进行创新。国有企业在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以后,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依然不容乐观,还存在不少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本文的写作背景是基于GX公司对××电机厂兼并,然后对其成功改制的实际案例。通过该成功案例来阐述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如何兼顾国家、企业、职工的三方利益,平稳渡过国有企业改制时的“阵痛期”。首先,描述了国有企业改制将要面对以下多方面因素,如:1、来自政府、国家制定的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政策,及地方为促使国有企业改制的限期优惠政策;2、来自国有企业内部,历史遗留问题严重、资不抵债、管理体系老化、市场萎缩等等问题;3、来自改制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无法预见、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整个改制失败,将会影响企业的稳定和发展甚至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其次,运用SWOT分析得出该XX电机厂改制的必要性、紧迫性与可行性。再次,通过运用企业重组、改制的理论和模式,结合该××电机厂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了“承债式兼并重组”作为本企业的改制方案。最后,本文详细介绍了推荐方案的具体组成和实施步骤。方案的特点和创新在于:把过去常用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的转换模式运用于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使一个有着众多历史遗留问题的困难国有企业,有效地剥离其身上的巨额债务,“轻装”重返市场。
姚宏,任雷[10](2006)在《我国微特电机技术的发展和机遇》文中提出随着新世纪的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生命技术、能源技术的发展,世界电机行业新技术跨入一个空前的发展阶段。微特电机产业既是传统产业,部分技术也是朝阳工业,未来的路上充满着机遇和挑战。
二、加入WTO对我国微特电机行业的影响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对我国微特电机行业的影响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EMR研究所组织文化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路线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组织文化理论概要 |
2.1 组织文化由来、定义与结构 |
2.1.1 由来 |
2.1.2 定义 |
2.1.3 结构 |
2.2 组织文化类型 |
2.2.1 Cameron的分类 |
2.2.2 Quinn的分类 |
2.2.3 John P.Kotter和James L.Heskett的分类 |
2.3 组织文化的影响 |
2.3.1 组织文化对组织运行的影响 |
2.3.2 组织文化在管理中的作用 |
2.3.3 组织文化是组织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
2.4 组织价值观 |
2.4.1 组织价值观定义 |
2.4.2 组织价值观作用 |
2.4.3 成功组织价值观 |
第三章 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微特电机概述 |
3.2 微特电机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3.3 世界微特电机行业发展现状 |
3.4 微特电机产业发展状况 |
3.4.1 发展环境分析 |
3.4.2 我国微特电机主要差距及存在问题 |
3.4.3 我国微特电机市场状况分析 |
3.5 E M R研究所发展历程 |
3.5.1 组织和业务架构 |
3.5.2 人员状况和年龄结构 |
3.5.3 市场经济及体制因素 |
3.5.4 领导团队因素 |
第四章 EMR组织文化测量及分析 |
4.1 测量工具的选择 |
4.2 调查的实施 |
4.3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EMR组织文化变革策略 |
5.1 EMR组织文化变革方向 |
5.2 组织分析模型的选择 |
5.3 变革策略 |
5.3.1 战略 |
5.3.2 结构 |
5.3.3 制度 |
5.3.4 风格 |
5.3.5 员工 |
5.3.6 技能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创新与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风险社会对认证的制度需求 |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背景 |
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动因与意义 |
第二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法理内涵 |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概念之界定 |
二、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关系分析 |
三、认证权的本质与特征 |
第三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治理理论 |
二、社会中间层理论 |
三、法律的道德性理论 |
第二章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特点 |
第一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变迁及转轨特性 |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发展历程 |
二、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转轨特性 |
第二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体系 |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渊源 |
二、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运行体制 |
第三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主要特征 |
一、政府主导干预的父爱主义 |
二、质量规制的混合治理模式 |
三、发展路径的国际标准依赖 |
四、经济法调整的社会本位观 |
五、与生产许可制度两轮驱动 |
第三章 市场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整体失衡 |
一、认证主体社会化 |
二、证书分布集中化 |
三、寡头垄断的认证市场结构 |
第二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体系性立法缺陷——基于立法机制视角 |
二、政府监管不到位——基于行政干预视角 |
三、认证有效性不高——基于认证绩效视角 |
第三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与影响:案例研究与批判 |
一、案例述介 |
二、认证法律制度移植出现异化 |
三、认证合谋导致监管机制缺失 |
四、政府干预不足与干预过度并存 |
第四章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的域外考察与启示 |
第一节 主要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运行概况 |
一、放松规制下的制度替代 |
二、行政规制权的社会转向 |
第二节 域外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检视 |
一、标准先行、市场推动 |
二、立法规范、政府主导 |
三、因势利导、协同推进 |
第三节 域外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成功经验 |
一、效率主义的价值判断 |
二、法治基础的权力改革 |
三、多元主体的配置结构 |
四、风险管理的决策方法 |
第五章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 |
一、他治与自治平衡:强制性与自愿性协同发展 |
二、硬法与软法结合:适度干预理念下弹性管理 |
三、认证与审批衔接:促进合格评定的方式创新 |
第二节 路径选择的立法模式 |
一、总体思路:《合格评定法》抑或《技术监督法》? |
二、《合格评定法》的立法导向 |
三、标准改进模式——兼谈《标准化法》的修改 |
第六章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具体建议 |
第一节 明确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法律效力和范围 |
第二节 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中市场准入制度 |
一、市场导向与强制性认证竞争政策的关系 |
二、认证机构的指定及救济 |
第三节 强化对指定认证机构行为的规制 |
一、完善强制性认证信息披露机制 |
二、提升强制性认证行为的规范性 |
第四节 建立健全指定认证机构的法律责任制度 |
一、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 |
二、完善认证制度中的连带责任 |
三、完善工厂检查员的专家责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荣成荣佳电机产品质量控制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荣佳电机产品的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
2.1 荣佳电机概况及所处环境分析 |
2.1.1 荣佳电机有限公司企业概况 |
2.1.2 荣佳电机所处宏观环境分析 |
2.1.3 荣佳电机所在行业环境分析 |
2.2 荣佳电机质量控制现存问题及成因 |
2.2.1 荣佳电机产品质量现状 |
2.2.2 缺乏高效的信息管理工具 |
2.2.3 原材料方面的质量控制问题 |
2.2.4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荣佳电机产品质量控制方案 |
3.1 荣佳电机质量控制方案设计标准 |
3.2 荣佳电机质量控制方案设计相关要求 |
3.2.1 质量控制方案设计的总体要求 |
3.2.2 质量方针和目标 |
3.3 荣佳电机质量控制方案整体结构 |
3.4 荣佳电机质量文件设计 |
3.4.1 质量文件构成 |
3.4.2 质量文件的内容 |
3.4.3 质量文件管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荣佳电机产品质量控制方案实施 |
4.1 管理职责中的质量控制 |
4.1.1 管理承诺 |
4.1.2 明确质量方针 |
4.1.3 质量控制方案中的职责范围和沟通 |
4.2 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4.2.1 人力资源配置中的质量控制 |
4.2.2 基础设施配置中的质量控制 |
4.2.3 利用5S提高工作环境质量控制 |
4.3 产品实现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4.3.1 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
4.3.2 原材料的采购 |
4.3.3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
4.4 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4.4.1 测量的质量控制 |
4.4.2 分析的质量控制 |
4.4.3 改进的质量控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荣佳电机质量控制方案保证措施 |
5.1 人力资源管理的保障 |
5.2 产品设计流程改进 |
5.3 企业组织结构的改进 |
5.4 平衡计分卡应用于绩效考核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汇率变动对中国电子行业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方法 |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态势及原因分析 |
2.2 汇率变动对产业影响的理论基础 |
2.2.1 汇率变动对贸易影响的理论 |
2.2.2 汇率变动对产业影响的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2.3.3 研究述评 |
3 我国电子行业的发展现状 |
3.1 我国电子行业的发展现状 |
3.1.1 我国电子行业的发展特点 |
3.1.2 我国电子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 |
3.2 我国电子行业的进出口现状 |
3.2.1 进口用汇 |
3.2.2 出口创汇 |
3.3 我国电子行业进出口中存在的问题 |
3.3.1 进口增速超过出口 |
3.3.2 进出口产品结构 |
4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电子行业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 |
4.1 人民币升值对电子行业的影响的理论分析 |
4.1.1 加剧国内电子行业市场竞争,造成电子产品价格下跌 |
4.1.2 汇兑损失增加财务风险 |
4.1.3 原材料进口成本略微降低 |
4.1.4 电子产品出口阻力增大 |
4.2 汇率变动对中国电子行业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1 变量选取及模型设计 |
4.2.2 样本确定及数据处理 |
4.2.3 实证分析 |
4.2.4 实证结论 |
5 汇率变动下中国电子行业发展的对策 |
5.1 从多方入手主动进行汇率风险管理 |
5.1.1 利用金融产品规避汇率风险 |
5.1.2 通过信用管理规避汇率风险 |
5.1.3 改善自身经营管理规避风险 |
5.1.4 合作双方合理分担汇率风险 |
5.1.5 利用出口信用保险规避风险 |
5.2 电子行业本身发展的对策 |
5.2.1 大力发展电子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 |
5.2.2 引进高新技术和设备,加强自主创新 |
5.2.3 提高电子行业有序竞争程度,避免恶性竞争 |
5.2.4 提高行业的资源优化,增强行业国际竞争力 |
5.2.5 开拓多元化的海外市场,鼓励企业走出去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加入GPA对我国政府采购的影响和对策 ——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重要概念界定 |
1.2.1 政府采购 |
1.2.2 WTO《政府采购协议》(GPA) |
1.2.3 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对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研究 |
1.3.2 对政府采购市场国际化的研究 |
1.3.3 对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研究 |
1.3.4 GPA 对我国政府采购及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
1.4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1.4.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4.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方法和创新 |
第二章《政府采购协议》(GPA)的基本框架 |
2.1 GPA 的宗旨和原则 |
2.2 GPA 的文本框架 |
2.3 GPA 的主要内容 |
2.3.1 对协议适用范围的规定 |
2.3.2 对政府采购方式的规定 |
2.3.3 对产品技术规格的规定 |
2.3.4 对质疑程序与争端解决的规定 |
2.3.5 对参加方加入和退出的规定 |
第三章 加入GPA 对我国政府采购的总体影响 |
3.1 GPA 对政府采购法律及制度的新要求 |
3.1.1 采购主体 |
3.1.2 采购对象 |
3.1.3 采购限额 |
3.1.4 采购方式 |
3.1.5 采购程序 |
3.1.6 救济制度 |
3.2 GPA 对政府采购方的影响 |
3.2.1 积极影响 |
3.2.2 消极影响 |
3.3 GPA 对产品供应商的影响 |
3.3.1 积极影响 |
3.3.2 消极影响 |
第四章 加入GPA 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政府采购的影响 |
4.1 政府采购中涉及的电子信息产品 |
4.1.1 《信息技术协议》对电子信息产品的界定 |
4.1.2 我国对电子信息产品的界定 |
4.1.3 GPA 涉及的电子信息产品 |
4.1.4 我国政府采购涉及的电子信息产品 |
4.1.5 电子信息产品政府采购的对象比较 |
4.2 对电子信息产品政府采购政策法规的影响 |
4.2.1 现行电子信息产品政府采购的有关政策法规 |
4.2.2 GPA 对电子信息产品政府采购政策法规的影响 |
4.3 对电子信息产品政府采购方的影响 |
4.3.1 电子信息产品的采购情况 |
4.3.2 GPA 对电子信息产品政府采购方的影响 |
4.4 对电子信息产品供应商的影响 |
4.4.1 电子信息产品供应商的竞争力分析 |
4.4.2 GPA 对电子信息产品供应商的影响 |
4.5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加入GPA 后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政策建议 |
5.1 健全我国政府采购的法律体系 |
5.2 尽快出台本国产品的认定标准 |
5.3 将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落到实处 |
5.3.1 购买本国产品 |
5.3.2 绿色政府采购 |
5.3.3 鼓励自主创新 |
5.3.4 扶持中小企业 |
5.4 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其他措施 |
5.4.1 规范政府采购的运行管理机制 |
5.4.2 加强政府采购的需求和预算控制 |
5.4.3 加大电子化政府采购的建设力度 |
第六章 加入GPA 的谈判策略建议 |
6.1 GPA 谈判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 |
6.1.1 坚持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原则 |
6.1.2 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 |
6.1.3 开价与要价对等原则 |
6.1.4 充分利用保护条款原则 |
6.2 电子信息产品行业的谈判策略预案 |
6.2.1 通信设备产品开放策略 |
6.2.2 计算机产品开放策略 |
6.2.3 软件产品开放策略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致谢 |
(7)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与政府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简评 |
1.4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内容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跨国并购与政府规制理论综述 |
2.1 跨国并购动因理论 |
2.1.1 基于FDI视角的跨国并购动因 |
2.1.2 基于企业并购视角的跨国并购动因 |
2.2 跨国并购效应理论 |
2.2.1 跨国并购的环境效应 |
2.2.2 跨国并购的经济效应 |
2.3 政府规制理论 |
2.3.1 公共利益理论 |
2.3.2 公共选择理论 |
2.3.3 契约规制理论 |
2.3.4 利益集团理论 |
2.3.5 激励性规制理论 |
2.3.6 规制公共实施论 |
2.4 对跨国并购与政府规制理论的综合评价 |
2.4.1 跨国并购动因理论评价 |
2.4.2 跨国并购效应理论评价 |
2.4.3 政府规制理论评价 |
第3章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
3.1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发展历程 |
3.1.1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纵向发展 |
3.1.2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与全球并购的横向比较 |
3.1.3 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企业典型案例 |
3.2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动因与方式 |
3.2.1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动因 |
3.2.2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方式 |
3.3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双刃效应 |
3.3.1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正效应 |
3.3.2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负效应 |
3.4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变化趋势 |
3.4.1 并购规模的变化 |
3.4.2 并购来源与主体的变化 |
3.4.3 并购区位选择的变化 |
3.4.4 并购方式的变化 |
3.4.5 并购目标企业选择的变化 |
3.4.6 并购行业的变化 |
第4章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规制现状分析 |
4.1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规制政策的演变 |
4.1.1 产业政策的演变 |
4.1.2 外资政策的演变 |
4.1.3 竞争政策的演变 |
4.1.4 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的演变 |
4.2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控制与反控制:中国外资并购政策面临的困境 |
4.2.2 产业政策:内外质疑的尴尬局面 |
4.2.3 竞争政策未引起足够重视 |
4.2.4 外资政策与国民待遇原则的背离 |
4.2.5 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不健全 |
4.2.6 外资并购规制的国内协调机制欠缺 |
第5章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与政府规制的实证研究 |
5.1 理论假设 |
5.2 实证方法设计 |
5.2.1 模型与方法 |
5.2.2 变量及数据 |
5.3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与政府规制的实证分析 |
5.3.1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与经济性规制的实证 |
5.3.2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与社会性规制的实证 |
5.3.3 实证小结 |
第6章 跨国并购规制的国际比较分析 |
6.1 国家层面的跨国并购规制 |
6.1.1 发达国家的跨国并购规制 |
6.1.2 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并购规制 |
6.2 国际层面的跨国并购规制 |
6.2.1 全球性国际组织的多边反垄断规制 |
6.2.2 区域性国际组织的跨国并购规制 |
6.2.3 跨国并购规制的国际协调 |
6.3 跨国并购规制的借鉴与启示 |
6.3.1 国家层面跨国并购规制的经验借鉴 |
6.3.2 国际层面跨国并购规制的启示 |
第7章 规制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改革思路与措施 |
7.1 规制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总体思路 |
7.1.1 规制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目标设计 |
7.1.2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规制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
7.2 完善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规制的国内政策及其协调机制 |
7.2.1 调整产业政策 |
7.2.2 完善外资政策 |
7.2.3 强化竞争政策 |
7.2.4 重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 |
7.2.5 建立外资并购规制的国内协调机制 |
7.3 积极参与跨国并购规制的国际协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项目与论文发表情况 |
(8)基于国际产业转移的中国电机产业组织创新与产业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理论与研究文献综述 |
1.2.1 产业区域转移及其规律方面的有关理论与相关研究 |
1.2.2 产业调整与产业升级方面的有关研究 |
1.2.3 中国成为国际制造中心及其发展战略方面的理论与相关研究 |
1.2.4 产业组织及其创新方面的理论与相关研究 |
1.2.5 国际与中国电机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 |
1.3 研究意义、方法、思路与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3 研究目的 |
第2章 国际电机产业转移态势与中国电机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
2.1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转移规律 |
2.1.1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
2.1.2 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国际比较 |
2.1.3 产业国际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机遇 |
2.1.4 产业转移新趋势与特点 |
2.2 国际电机产业区域转移态势分析 |
2.2.1 电机产品结构及资源构成分析 |
2.2.2 中国电机产品进出口增长趋势与国际转移态势分析 |
2.3 中国发展为国际电机产业制造中心的比较优势分析 |
2.3.1 中国具备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低成本比较优势 |
2.3.2 中国具备电机产品的巨大生产能力和基础 |
2.3.3 中国巨大的电机市场有助于中国成为国际电机制造中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电机产业比较优势的发挥与持续战略 |
3.1 产业转移对接纳国比较优势的要求 |
3.1.1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特点及对接纳国比较优势的要求 |
3.1.2 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特点及其对接纳国比较优势的要求 |
3.2 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发挥与持续战略 |
3.2.1 中国制造业发挥比较优势的条件 |
3.2.2 劳动力资源优势持续战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
3.3 中国电机产业比较优势的发挥与持续战略 |
3.3.1 中国电机产业内产品结构的资源密集性特点及产业转移、承接的层次性和难度分析 |
3.3.2 中国电机产业劳动生产率及其X非效率分析 |
3.3.3 承接中高端产品生产转移,“创造”比较优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电机产业组织现状分析 |
4.1 产业组织调整对制造中心形成的作用及制造产业组织现状分析 |
4.1.1 产业组织理论及其对产业发展的指导作用 |
4.1.2 产业组织调整的途径与对制造中心形成的作用与意义 |
4.1.3 中国制造业产业组织现状分析 |
4.2 中国电机产业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
4.2.1 中国电机产业集中度分析 |
4.2.2 中国电机产业市场结构判断 |
4.3 中国电机产业竞争行为现状分析 |
4.3.1 中国电机业价格竞争行为分析 |
4.3.2 中国电机业非价格竞争行为分析 |
4.3.3 中国电机业组织调整行为分析 |
4.4 中国电机产业绩效现状分析 |
4.4.1 中国电机产业绩效水平分析 |
4.4.2 绩效与市场集中度相关性分析 |
4.4.3 绩效与企业规模相关性分析 |
4.4.4 中国电机产业规模经济的现状分析 |
4.5 本章小节 |
第5章 中国电机产业组织调整与组织创新战略研究—中国成为国际电机制造中心形成模式研究 |
5.1 中国电机产业组织调整的目标定位 |
5.1.1 市场结构目标定位分析 |
5.1.2 企业竞争行为目标定位分析 |
5.1.3 产业绩效目标定位分析 |
5.2 中国电机产业各种产业组织调整、创新和制造中心形成模式 |
5.2.1 组织创新驱动scp动态上升的原理分析 |
5.2.2 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组建企业集团的企业重组模式及其核心能力形成模式 |
5.2.3 电机企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模式及其核心能力形成模式 |
5.2.4 中国电机产业与外商合作模式及其核心能力的形成模式 |
5.3 各模式对中国电机产业组织调整、创新和形成国际电机制造中心的整体效果评价 |
5.3.1 中国电机产业组织调整的效果评价 |
5.3.2 各模式形成国际电机制造中心的综合效果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电机产业结构调整与提升战略之一:突破技术级差和产业级差研究 |
6.1 技术级差和产业级差的形成与影响 |
6.1.1 产业转移与技术级差和产业级差的形成 |
6.1.2 技术级差和产业级差对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影响分析 |
6.2 R&D—突破级差,实现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提升战略分析 |
6.2.1 中国制造业现状:技术能力与制造能力不对称 |
6.2.2 多层次技术战略:引进高技术与适用技术(“中间技术”) |
6.2.3 技术开发与专利战略:突破级差,实现跨越式发展 |
6.3 突破“级差”,实现中国电机产业结构调整与提升战略分析 |
6.3.1 中国电机产业与国际电机产业的技术级差和产业级差分析 |
6.3.2 中国电机产业的动态产业结构选择与形成多层次技术的引进技术策略 |
6.3.3 中国电机产业的技术开发与专利战略,突破级差,实现跨越式发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电机产业结构调整与提升战略之二:产业提升与国际投资战略研究 |
7.1 适时发展国际投资对促进制造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作用分析 |
7.1.1 发展国际投资对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提升的规律及其作用 |
7.1.2 一个国际经验:东亚雁形模式的现状和前景与日本对外贸易和投资结构的调整 |
7.1.3 中国制造业适时发展国际投资的可行性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效果分析 |
7.2 中国电机产业适时发展国际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模式 |
7.2.1 中国电机产业在各发展阶段中,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的形成模式及其特点 |
7.2.2 中国电机产业在各发展阶段中,国际投资区域目标的选择 |
7.2.3 中国电机企业在海外直接投资建厂模式 |
7.2.4 中国电机企业跨国并购模式 |
7.2.5 中国电机企业与东道国企业合作模式 |
7.3 中国电机产业各种国际投资模式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效果分析 |
7.3.1 投资量、投资区域及投资结构调整的效果分析 |
7.3.2 对外贸易结构调整效果分析 |
7.3.3 技术结构调整效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本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9)XX电机厂改制方案制定及实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2.1 西方发达国家国有企业改制的几种模式 |
1.2.2 西方国家国有企业改制的成效 |
1.2.3 西方国家国有企业改制的具体做法的总结 |
1.2.4 西方国家国有企业改制的启示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宏观背景 |
1.3.2 中国国有企业改制的历程 |
1.3.3 中国国有企业改制的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6 本文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XX电机厂改制前的状况 |
2.1 兼并方GX公司的情况: |
2.2 被兼并方XX电机厂的情况 |
2.2.1 被兼并方XX电机厂的概况 |
2.2.2 发展历史 |
2.2.3 现状归结 |
2.3 XX电机厂的出路何在 |
第3章 XX电机厂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和法律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1.5 小结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行业现状特征 |
3.2.2 行业发展趋势 |
3.3 外部环境评价 |
第4章 XX电机厂内部环境分析 |
4.1 人员状况分析 |
4.2 经营状况与产品结构分析 |
4.3 技术创新和设计能力 |
4.4 市场情况 |
4.5 生产设备情况 |
4.6 工厂的土地资源 |
4.7 财务状况分析 |
4.8 工厂改制的成本 |
4.9 内部环境评价 |
第5章 XX电机厂改制的SWOT分析及结论 |
5.1 工厂改制的SWOT分析 |
5.2 结论 |
第6章 XX电机厂改制的总体思路及方案 |
6.1 XX电机厂改制模式选择 |
6.1.1 破产方案 |
6.1.2 融资租赁方案 |
6.1.3 承债式兼并重组方案 |
6.2 XX电机厂改制的总体思路 |
6.3 XX电机厂改制方案 |
6.3.1 彻底解决职工身份问题 |
6.3.2 解决困扰工厂发展的资产和债务问题 |
6.3.3 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
6.3.4 需要政府协调解决的问题 |
第7章 XX电机厂改制方案的实施 |
7.1 职工安置 |
7.1.1 职工身份的转变 |
7.1.2 对职工工作的安置 |
7.2 企业资产的处置 |
7.3 企业负债的处置 |
7.4 需要政府协调解决的问题 |
第8章 企业的改造和发展 |
8.1 组建股份有限公司 |
8.1.1 建立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 |
8.1.2 股本的设置 |
8.1.3 期权的设置 |
8.2 发展思路、发展策略与落实举措 |
8.2.1 发展思路: |
8.2.2 发展策略 |
8.2.3 落实举措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我国微特电机技术的发展和机遇(论文提纲范文)
1 微特电机技术的发展方向 |
2 新的发展理念 |
2.1 理论研究的创新 |
2.2 设计技术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
2.3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
2.4 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 |
·CAN通信技术 |
·SERCOS通信技术 |
·ETHERNET Powerlink技术 |
·集成CANopen通信协议 |
·用于运动控制的FireWire |
·CAN-SMC技术 |
2.5 关键制造工艺技术新进展 |
2.6 材料技术方面发展前景好 |
2.7 测试技术向高效和自动化发展 |
2.8 功能部件技术有多方面品种 |
2.9 涉及的产品包括如下 |
3 微特电机的市场预测 |
3.1 中国加入WTO后对世界产业布局的影响及其布局调整 |
3.2 我国微特电机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 激烈竞争的局面 |
3.3 产品市场 |
4 结论 |
四、加入WTO对我国微特电机行业的影响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民用微特电机企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论文 ——以JL公司为例[D]. 黄文波. 东南大学, 2020
- [2]EMR研究所组织文化变革研究[D]. 龚春雨.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6)
- [3]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创新与完善[D]. 高国钧. 西南政法大学, 2016(10)
- [4]荣成荣佳电机产品质量控制方案研究[D]. 陈康.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4(08)
- [5]汇率变动对中国电子行业的影响及对策[D]. 赵保明.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9)
- [6]加入GPA对我国政府采购的影响和对策 ——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例[D]. 赖金昌. 北京工商大学, 2010(03)
- [7]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与政府规制研究[D]. 刘细良. 湖南大学, 2010(12)
- [8]基于国际产业转移的中国电机产业组织创新与产业升级研究[D]. 谢军. 中南大学, 2008(12)
- [9]XX电机厂改制方案制定及实施分析[D]. 王珏. 西南交通大学, 2008(01)
- [10]我国微特电机技术的发展和机遇[J]. 姚宏,任雷. 自动化博览,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