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8年中国化学类科技期刊文献计量学数据(论文文献综述)
林永丽,甘辉亮,莫琳芳,边冬冬[1](2020)在《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2011—2017年连续7年入选TOP期刊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及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2011—2017年连续7年入选TOP期刊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探索中文科技期刊的快速健康发展之道。方法以2012—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的数据为依据,统计分析2011—2017年入选中国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科技类)TOP5%和TOP5%~10%期刊的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TC)、国际他引影响因子(IF)和国际影响力指数(CI),以及中国知网收录的各期刊的基本情况,包括主办单位、创刊时间、出版周期、单期页码、年发文量、数据库收录情况。结果 2011—2017年连续7年入选TOP期刊的中文科技期刊有115种,其中TOP5%期刊28种,TOP5%~10%期刊21种,TOP10%期刊66种。连续7年入选TOP期刊的中文科技期刊的IF平均值、TC平均值呈逐年增长趋势,CI平均值基本保持不变。从办刊单位来看,这些期刊中中国科学院主办的期刊最多,其次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期刊;另有大量各个专业学会主办的期刊及少量高校和企业主办的期刊。从出版周期刊来看,大多数期刊为月刊。从单期页码来看,200页左右的期刊最多。从年均发文量来看,TOP5%年均201~300篇最多,TOP5%~10%和TOP10%年均101~200篇最多。入选TOP5%的期刊加入的数据库最多。结论 (1)中文科技期刊在国际上已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而且在逐年增强,但在数量上和强度上仍需努力。(2)加强学术团体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缩短出版周期、增加单期页码、增加年发文量、加入尽可能多的数据库等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期刊的影响力。(3)政策的调整、鼓励国外优秀华人学者在国外办中文期刊、培养和重视期刊出版人才等,有助于提高中文科技期刊的出版水平。
马峥[2](2020)在《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科技期刊出版是科研成果向社会经济生产转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在学术期刊的识别、监测、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学术期刊评价理念与方法不能适应学术期刊发展、学术期刊评价思想落后于出版融合概念下的多元化发展态势、科技管理单位和科研绩效评估单位在实践中滥用、误用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和结果、学术期刊片面追求单项和关键评价指标数值而导致的学术不端和出版诚信问题。这些问题从情报学研究角度看,可以归结为学术信息集合的静态和动态的定量测度问题。信息熵正是解决信息度量问题的经典理论。本研究基于信息熵研究科技学术期刊在知识传播中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对于一个孤立知识系统,信息的引入降低了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可以理解为通过学术期刊为系统引入负熵的作用,实现了系统的熵降低。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被看作一个信息引入过程,若论文被更广泛地传播,就表明学术期刊所供给的信息内容具有更大价值,也就更加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知识系统的有序性,体现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趋于明朗和一致,对未知领域的错误理解趋于降低和消除。在期刊评价领域,知识系统可以看作期刊所提供的内容(论文)集合。对知识系统整体而言,显示度水平(概率)越高,意味着内容价值越大,也就是学术期刊为知识系统提供负熵的贡献越大。基于此假设,可以将信息熵变化作为一个定量测度信息价值水平的指标用于科技期刊评价工作。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描述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模型;以能源研究领域为样本实证计算一个以期刊论文集合构成的知识系统信息熵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信息熵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探索从测度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所贡献的“负熵”的全新角度,构建对学术期刊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的新方法。本研究采用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大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成果将为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实用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本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引文分析方法、标准化归一法来研究由学术期刊出版行为对学科知识系统所带来的信息熵变化量。采用文献调研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信息熵分析法、比较研究方法,将SCI数据库和E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新能源领域的学科作为样本对信息熵变化量监测方法进行验证。采用层次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专家调查法构建科技学术期刊评价的准则层指标,并以我国出版的、经期刊管理部门认定为科技学术期刊进行大样本实证分析。本研究的创新点一是在学术期刊的评价思路上采用“评价知识贡献来替代评价质量”的逻辑。该定量方法与传统的引文分析方法为主的定量分析方法相比,在评价角度有所突破。二是本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是从信息熵评价角度出发,选择描述不确定性的相关指标。在评价方法的操作性上,针对现实存在的各类问题,从信息熵这个宏观系统状态量的测度出发进行评价,既符合我国学术期刊管理评价的实际需求,又能科学有效地对学术期刊的评价和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特别是研制了“红点指标”“竞争强度”等创新指标。本研究提出了知识系统中信息熵的概念,并设计了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数学模型:因为学科发展具有显着的系统属性,因此可以把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作为一个孤立系统进行研究。在本研究中,这个知识系统就是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集合。在这个孤立系统中,对未能明确的研究观点,存在不同的预判,即不确定性状态。这种不确定性通过这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来表达。而随着研究发展,不断有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引入,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知识系统的信息熵向着降低方向发展,也就是系统不确定性在降低。通过能源科学学科的实证研究,验证了随着时间进展,能源科学领域知识系统信息熵值呈现减少的趋势,表明该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在减少。学术期刊通过同行评议发表的论文,减少对科学问题的不明确认识,为知识系统输入有价值研究成果,也就是输入负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术期刊的贡献。本研究设计了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状态量和变化量的基本方法。为此设计了基于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确定指标体系结构和权重。该评价指标系统共包括7个准则层指标(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4年公布认定的3713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
杨畅,翁彦琴,马建华[3](2020)在《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中国化学学科SCI收录期刊发展态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中国化学学科SCI收录期刊近10年的发展态势及其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的作用,研究中国化学期刊与学科发展的匹配度,为优势学科的一流期刊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定量分析中国化学学科SCI收录期刊在规模、影响力和国际显示度方面的客观表现,并对中国学者在化学领域的发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8年,中国化学学科SCI收录期刊影响力不断提升,但载文量却不断下降,期刊的国际显示度一般,英文期刊表现略优于中文期刊。对比中国本领域的发文情况,化学期刊的规模、影响力均远不能满足学科发展需求。【结论】我国化学类科技期刊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建议化学期刊扩大总体规模、提升学术影响力、吸引本领域优质稿源,更好地发挥科技期刊"龙头"和"龙尾"的作用。
蒋桐[4](2019)在《2013-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出版业》研究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是我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复印资料库之一,现已成为我国人文社科领域中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术品牌。《出版业》作为其在编辑出版研究领域的分支,凝聚了编辑出版研究领域的最前沿、高水平的科研精粹。对《出版业》进行研究不仅能够很好地了解刊物的发展情况,更能从一个侧面反映编辑出版学科的发展。编辑出版学科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学科发展进展、研究主客体、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人员的特征等都值得关注。通过使用文献计量研究法,对《出版业》载文的源刊物及区域分布、基金论文情况、作者个体特征及合着情况以及关键词进行分析,结合《出版业》的定位和栏目设置等对近五年《出版业》的载文特征和选稿取向做了分析;同时,结合当前的研究探讨了编辑出版学科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向。从载文信息来看,编辑出版领域近五年发文总量不断增加,《出版业》载文量却呈下降趋势,但是基金论文比和篇均基金有相应提升,由此可见《出版业》对优质论文的聚集效应更加明显。这些论文的来源刊物较为固定,以编辑出版领域的核心刊物为主,澳门理工学院学报是专业核心刊物之外的重要转载来源。论文的来源地区则较为分散,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上海、湖北、江苏、浙江等地区是重点来源区。通过对《出版业》的作者特征分析,发现结构较为合理,整体素质较高,来自学界、业界以及政府机构的作者分布合理,大多具有博士学历或高级职称。但是科研产出水平偏低,作者合着规模和合着程度偏低,缺少核心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滞后,学术共同体的建设较为滞后。关键词聚类数据显示,当前编辑出版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数字出版、期刊评价、编辑出版史、全民阅读以及体制改革五大主题展开,五年来研究不断聚焦和深入。但是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研究领域之间较为分散,虽然有较高频次的关键词,但是整体研究的集中度和深度都还较浅。呈现出应用导向的研究价值观,理论研究和史的研究较为薄弱,编辑出版领域的研究发展不均衡。
彭秋茹[5](2019)在《融合引文与Altmetrics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报纸论文,即发表在报纸上的学术性论文,不包括新闻稿件等,最典型的是各大报纸的理论版所刊载的论文。报纸论文作为学术论文的一种类型,不仅具有新闻报道的特性,还蕴含着丰富的学术价值,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交流思想、发表成果的重要平台之一。但是对于报纸论文这种特殊的、重要的学术成果形式的影响力评价,学界相关的研究和实践还比较少。通过研究报纸论文影响力的评价方法,对报纸论文影响力进行有效评价,有利于完善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对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等学科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有利于扩大科研评价对象的范围,促进学术成果多途径多渠道展示与传播,从而改善科研管理生态。本文从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两个方面出发,首先基于引文计量的方法构建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引入Altmetrics方法设计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的评价策略,接下来基于逼近理想点法(TOPSIS)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提出报纸论文影响力的评价方案,最后以《光明日报》理论版刊载的报纸论文作为实证对象,对报纸论文影响力的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相关研究的综述。通过对影响力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本文整理出同行评议、引文计量、Altmetrics等评价方法的发展脉络、数据源和工具、指标和方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内容。通过分析发现报纸论文作为学术成果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影响力评价的研究和实践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较少,关于报纸论文的影响力评价问题亟待解决。(2)报纸论文基本特点的分析。本文对报纸论文进行界定,并详细地从出版和评价两个角度定性分析了报纸论文的特点。通过比较选择《光明日报》理论版论文作为报纸论文的典型代表,并将报纸论文与同学科的期刊论文从引用、下载和网络传播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定量分析。(3)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框架的研究。本文探讨了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理论依据,提出了基于传播行为的报纸论文影响力产生来源。基于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逼近理想点法(TOPSIS)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等设计了报纸论文影响力的评价方案。(4)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的研究。学术影响力方面,本文讨论了传统引文计量指标和基于全文本分析法的引文计量指标对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的适用性,构建了由被引次数、他引次数、论文h指数、引用强度、引用位置加权强度、引用情感加权强度等引文计量指标组成的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社会影响力方面,针对中文数据的环境下Altmetrics本地化的问题,本文从基于搜索引擎获取报纸论文网络传播数据、分析网站信息确定评价指标数据源、计算和分析Altmetrics评价指标值等方面来构建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5)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实证研究。本文以《光明日报》理论版刊载的报纸论文作为实证评价对象,详细地阐述了评价指标数据的获取与标准化处理、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评价结果的计算等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操作流程和步骤,通过分析评价方法的评价效果,验证了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本文研究旨在构建融合引文计量和Altmetr ics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解决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关键问题。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体现在:(1)针对报纸论文这一特殊学术成果类型,本文充分考虑了报纸论文在学术讨论和社会传播方面发挥的双重作用,形成了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相互补充的综合性影响力评价框架,拓展了影响力评价的研究主体,弥补了学术成果影响力评价研究的缺陷,丰富了学术成果评价的理论体系。(2)本文提出了包含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两方面指标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完整的融合引文计量与Altmetrics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在引文计量方面,本文运用全文本分析方法,将引用强度、引用位置、引用情感等要素引入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补充传统引文计量指标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要素的指标值计算方案,改善了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效果。在Altmetrics方面,本文提出了 Altmetr ics指标用于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的本地化解决方案,挖掘了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的数据源,构建了适用于中文报纸论文的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相应的指标值计算方法。(3)本文基于逼近理想点(TOPSIS)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数学方法设计了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结果的合成方案,通过计算报纸论文与理想样本在指标数值和分布上的相对贴合程度来进行比较和排序,有效地避免了不同评价指标之间的数据差异的问题,为科研管理部门开展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提供了简单可行的操作方案。
徐芷慧[6](2019)在《《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现状与提升研究》文中指出在科技无国界的今天,科技期刊不仅是展示科技创新水平的窗口,更是记录和传播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和阵地。《甘肃科学学报》作为地方科研院所主办的甘肃省唯一的自然科学综合类期刊更是甘肃省科技成果信息聚集、发布、检验的重要平台。而面对现如今网络化、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期刊市场,《甘肃科学学报》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以分析《甘肃科学学报》现阶段的学术影响力为主要目的,分析《甘肃科学学报》的发展历程,选取《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与《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的评价指标,分别从国内科技核心期刊中自然科学综合类期刊、甘肃省内综合性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的范畴对《甘肃科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其他科技期刊进行对比发现《甘肃科学学报》办刊过程中存在编辑把关不严、稿源单一且质量不高、栏目设置不成熟、数字化进程缓慢等问题,并针对办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扩充稿源、合理规划学科与栏目、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建议,以期能为提升《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提供参考依据。
刘露,穆迎春,韩刚,郑重,许玉艳[7](2018)在《《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2-2016年文献计量分析》文中提出为了解自《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办刊以来的总体现状及发展水平,促进期刊建设及发展,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CNKI)《知识资源总库》,参照《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和"个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的数据资料,对《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2―2016年载文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基金论文比等主要文献计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期刊的引证关系及载文的学科分布、基金资助、关键词聚集等进行梳理总结。结果显示,2012—2016年该刊年度载文量(73~81篇)和影响因子(0. 772~0. 849)基本稳定,总被引频次(14~264次)、即年指标(0. 030~0. 140)和基金论文比(0. 76~0. 98)呈现明显的上升。该刊在轻工业手工业、水产和渔业、化学等学科的发文量、基金论文比和被引频次均较高,主要被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机构,以及《食品科学》《南方水产科学》《食品工业科技》等高质量期刊引用。关键词分析发现,热点研究主题依次为"水产品"、"残留"、"质量安全"等。上述结果说明,2012—2016年该刊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发展稳定,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今后该刊需进一步扩大宣传,吸引和刊载更多的高质量论文。
郑茹[8](2018)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文中研究说明学术期刊是以探索、积累和传播人类的科技知识、先进思想为基本目标的特殊出版物。学术期刊凝聚着学者的智慧,对科学研究具有导向作用,学者以期刊为阵地分化出动态聚合的论域,催化新的成果的产生。学术期刊的出版研究目的在于考察学术期刊出版活动的诸多环节以及出版要素,揭示学术期刊出版的演化历程,探索学术期刊出版规律,揭示出版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贯穿出版活动始终的准则和规范等。相比于自然科学期刊而言,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研究更容易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与制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具有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独特功能,因此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进行长时段研究,能够揭示不同历史阶段下社会对学术知识、先进思想的需求情况,以及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所呈现出的表现形态和差异性,可以镜观不同时期的学术发展情况。本研究采集1949-2016年CNKI近60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征稿启事,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并且有针对性的利用CNKI公开的期刊出版数据,作为征稿启事的补充,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历年期刊出版史料进行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研究的时间跨度涵盖建国至今,涉及了人文社会科学19个一级学科,因此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和学术期刊出版生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揭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基本情况,梳理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的概貌。包括期刊种类走势、地域分布、学科的基本分布等。(2)揭示建国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规范演变及完善历程。包括审稿制度、出版要求,如稿件类型以及论文格式(题名、摘要、引文)等方面的要求。(3)通过分期研究将建国后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分析,揭示每个阶段期刊的发展特征;通过分层研究重点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以及网络期刊等特殊类型,揭示名刊工程期刊的示范作用、核心期刊的引领效应以及网络期刊的倒逼效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现有的研究中宏观层面、全景式、整体性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从宏观层面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演化状况所做全景式描摹,是对以往以单一期刊或某类期刊、某地区出版期刊为主的个案式研究的补充,能够从多维度揭示建国以来学术期刊出版演变的过程。同时,也能够从微观层面,揭示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期刊的出版特征。(2)针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长时间段连续性研究的方法、区别于节点研究。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是建国至今,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上考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生态,既可以形成时间上的演化研究,也可以针对某一时间进行横向比较,在已有的期刊出版史研究中较为少见。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其一,建国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基本生态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发展过程较为波折,全国范围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的发展差距较大。其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受欧美影响,日益与世界对接,审稿制度、稿件类型以及论文的写作规范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完善。其三,从分期情况看,不同历史时期的期刊出版在种类、发展速度、学科组成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学术水平、科学技术的影响,期刊的出版呈现不同的状态。从分层情况看,核心期刊对学术期刊的规范具有引领效应,“名刊工程”对大学学报的发展具有示范效应,网络期刊对纸本期刊具有倒逼效应。本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呈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出版的整体面貌和出版规范发展的完整过程,从学术期刊出版中出现的基本现象出发,涉及到学术期刊出版的诸多方面,揭示学术期刊发展中经历的低谷和浪潮,从而为本土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郭凤娇[9](2017)在《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社会科学作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繁荣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水平是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研究也逐渐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在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下,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机构也日益重视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以提高研究机构、学术成果乃至学者个人的国际影响力。学术论文作为科学研究成果的最主要形式,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评价研究能全面了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水平。学术论文影响力不仅能反映研究成果所具有的科研学术价值以及其被社会公众认知了解的程度,还对项目成果、创新研究及前沿科技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科学交流模式和学术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内涵需要扩展以适应时代发展与科学进步的需要。学术论文的传统影响力体现了学术论文的学术价值获得认可和被吸收;学术论文在线影响力体现了学术论文的知识信息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和获得了大众群体关注,把两种模式融合才能全面的反映学术论文影响力。本文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影响力评价进行了全面研究,除了引言和总结与展望部分以外,还包含6部分研究内容,各部分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界定了相关术语,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其次对科学交流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再次,梳理了文献计量学相关理论、Altmetrics的兴起与发展过程以及学术论文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为本论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方法基础。第二部分,对学术论文影响力和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进行分析。首先,对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研究,包括内涵、类型划分和产生过程;其次,对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原生影响因素和次生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了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素框架;最后,构建了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第三部分,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数量影响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学术论文数量的年代分布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以了解中国社会科学国际研究所处的发展阶段,并通过与世界其它国家/地区的比较,了解了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数量的世界水平;然后,分别对学术论文的学科结构和研究方向、研究机构、来源期刊以及基金的论文数量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传统影响力表现进行了分析。传统影响力包括原生影响力和线下影响力两种类型,论文基于期刊影响因子对原生影响力进行分析,基于被引频次和ESI高水平论文对线下影响力进行了分析,并分别探讨了原生影响因素(发表时间、研究机构、论文篇幅、基金资助以及参考文献量)与各指标间的影响关系,提出了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传统影响力的具体措施。第五部分,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在线影响力表现进行了分析。在线影响力包括webl.0影响力和web2.0影响力两种类型,论文基于使用次数对webl.0影响力进行了分析,基于Altmetrics指标对web2.0影响力进行了分析。论文还基于Altmetrics指标构建了含媒介传播、论文使用、读者数量、论文质量和公信力5个一级指标的影响力评价模型,得到每篇学术论文的AIF得分。最后,根据原生影响因素与使用次数、Altmetrics指标的影响关系,提出了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在线影响力的具体措施。第六部分,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了评价实证研究。首先,融合传统影响力指标和在线影响力指标,构建出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模型,并对两个数据组(包含1个对照组)进行了实证,计算得到每篇学术论文的影响力得分;其次,对影响力得分和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影响力得分与学术论文来源期刊相对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最相关;再次,根据学术论文影响力得分,挖掘出每个学科领域的影响力得分高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机构,并对学术论文覆盖的学科领域按影响力相对大小进行了分类,了解了每个学科领域的世界影响水平;最后提出了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丁华[10](2017)在《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作为高校科研活动的“指挥棒”,对高校科技创新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和体系,高校科技成果的整体水平很难获得持续改进和提高。近年来,随着高校对科研活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科技成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相对于国家和社会对高校的期盼以及大量的科技投入而言,当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还很低,与社会经济的实际需要还存在脱节的现象,低水平重复、良莠不齐等问题仍比较突出。本文从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入手,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看,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是被评价者向评价人发出信号以及评价人对被评价者所发出的信号进行信息甄别的过程,这同时也是一个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过程。这种信息不对称首先是由高校科技成果评价的结构性因素造成的,它来自于高校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复杂性特点及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委托代理关系两个方面。当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制是一种典型的行政主导的管理体制,行政力量始终是评价活动的主体,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这种行政主导的评价体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不是由实际用户对高校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做出评价,行政官员和他们选出来的评审专家既缺乏对高校科技成果进行认真评价的足够动力,又缺少对高校科技成果实际情况的了解,因此在评价标准的选择上,往往只能通过论文数量、期刊的影响因子、项目的行政级别等形式上的、简单量化的主观信息和高阶信息指标来间接判断高校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奖金、职称等行政噪声的干扰,使得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后导致行政主导的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制不但不能有效克服已有的结构性信息不对称,反而更加剧了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经典的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给定评价指标体系,作为理性的经济人,高校科技工作者会在权重大的指标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或者粗制滥造、以次充好,甚至不惜采取学术造假和权力寻租的手段来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那些在现行评价指标上不擅长,不擅于钻营,不屑于造假的高校科技工作者及其真实的科技成果却往往遭遇被埋没的命运,这就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道德风险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学术造假和权力寻租问题,而行政噪声导致的信息差又是学术造假的源动力。最后本文提出了抑制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建议。针对结构性因素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出了取消当前“纵向课题”与“横向课题”这种不合理的课题划分模式,按照“科学课题”和“技术课题”来重新划分课题类型的主张。把原来“横向课题”的全部和“纵向课题”中的技术开发与应用部分统一定义为“技术课题”,把原来“纵向课题”中的基础理论研究部分定义为“科学课题”。将“技术课题”成果交给市场去评价,只把“科学课题”成果的评价留在行政体系内。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存在的用主观信息评价客观信息的问题,提出将主观信息客观化的的解决思路:即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高校科技工作者个体以及高校整体科技成果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分析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存在的用高阶信息评价低阶信息的问题,本文遵循“降阶”的原则,提出了剥离核心期刊的评价功能、淡化职称的资源分配功能的对策建议。根据对学术造假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可知,在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客观信息差越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学术造假就越有利可图。要抑制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学术造假行为,一方面要减少行政噪声的干扰,另一方面需要增加对学术造假行为的惩罚措施。本文构建了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学术造假问题的混合策略博弈模型,通过计算博弈的纳什均衡解发现:提高惩罚的严厉性与确定性、提高评审专家的奖励因子和降低评审专家的信息甄别成本能有效抑制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学术造假问题。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寻租问题,本文构建了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寻租问题的混合策略博弈模型,计算出了该博弈的均衡解。根据对纳什均衡解的讨论发现:增加对设租人和寻租人的惩罚力度以及增大监督成功的概率都有利于降低监督机关的最优监督概率;增加设租人的正常收益,可以减少设租人的设租行为;降低监督人的监督成本,可以有效减少寻租行为。最后,本文提出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即构建市场导向的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包括大力发展独立的“第三方”科技评价机构、建立学术市场的声誉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评价立法工作的步伐。
二、1998年中国化学类科技期刊文献计量学数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8年中国化学类科技期刊文献计量学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1)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2011—2017年连续7年入选TOP期刊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指标 |
1.4 术语解释[1] |
2 结果 |
2.1 2011—2017年入选TOP期刊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基本变化情况 |
2.2 整体国际影响力情况 |
2.3 2011—2017连续7年入选TOP5%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基本情况 |
2.4 2011—2017连续7年入选TOP5%~10%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基本情况 |
2.5 2011—2017年连续7年入选TOP10%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基本情况 |
3 讨论 |
3.1 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
3.2 中文科技期刊未来之发展 |
3.2.1 政策方面 |
3.2.2 学术团体 |
3.2.3 出版人才 |
3.2.4 出版周期 |
3.2.5 其他 |
(2)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科技学术期刊传播规律的研究 |
2.1.1 学术期刊传播模式的研究 |
2.1.2 基于引文分析探索学术期刊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研究 |
2.1.3 基于知识扩散理论的期刊信息传播研究 |
2.1.4 数字化时代给学术期刊传播方式带来的变化和相关问题研究 |
2.2 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的研究 |
2.2.1 基于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评价办法 |
2.2.2 基于传统计量学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
2.2.3 基于替代计量学(Altmetrics)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
2.2.4 期刊评价活动长期存在的挑战 |
2.3 熵的概念与研究应用 |
2.3.1 热力学熵概念 |
2.3.2 玻尔兹曼熵概念 |
2.3.3 信息熵概念 |
2.3.4 信息熵概念的发展 |
2.3.5 信息熵的应用 |
2.4 小结 |
第3章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测度 |
3.1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概念 |
3.1.1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出版研究 |
3.1.2 学术传播的系统属性 |
3.1.3 知识系统不确定性的构成 |
3.1.4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定义 |
3.2 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原理 |
3.2.1 构造指标矩阵 |
3.2.2 标准化处理 |
3.3 以能源领域为样本测度一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 |
3.3.1 数据来源 |
3.3.2 知识系统信息熵数学模型 |
3.3.3 指标计算 |
3.3.4 实证:以能源领域论文为样本 |
3.4 小结 |
第4章 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贡献的测度模型 |
4.1 研究假设和思路 |
4.1.1 研究假设 |
4.1.2 测度思路 |
4.2 学术期刊对相应知识系统的贡献的测度 |
4.2.1 学科分类体系划分 |
4.2.2 各学科高频关键词统计 |
4.2.3 计算各学科领域由期刊论文所构成的知识系统的信息熵背景值 |
4.2.4 计算被评价期刊缺位状态下对应知识系统的信息熵的虚拟值 |
4.3 测度学术期刊贡献的实证 |
4.3.1 实证测算 |
4.3.2 结果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指标评价体系和实证 |
5.1 构建指标体系 |
5.1.1 准则层构建 |
5.1.2 指标(二级指标)选择和研制 |
5.1.3 原创指标之一:红点指标的研制 |
5.1.4 原创指标之二:竞争压力指标的研制 |
5.2 确定指标的权重 |
5.2.1 专家邀请和调查 |
5.2.2 调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 |
5.2.3 计算权重 |
5.3 实证:以中国3713 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样本 |
5.3.1 样本的特点 |
5.3.2 采集数据计算各项指标 |
5.3.3 计算期刊加权评分 |
5.3.4 实证结果的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和比较优势 |
6.2.1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
6.2.2 基于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方法相对于以往方法的比较优势 |
6.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优势 |
6.3 讨论 |
6.3.1 未来研究展望 |
6.3.2 研究局限性 |
6.3.3 研究成果的应用场景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中国化学学科SCI收录期刊发展态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中国化学学科SCI收录期刊的基本情况 |
2.2 中国化学学科SCI收录期刊近10年的总载文量变化态势 |
2.3 中国化学学科SCI收录期刊近10年影响力变化态势 |
2.4 中国化学学科SCI收录期刊近10年的国际显示度变化态势 |
3 讨论及建议 |
(4)2013-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出版业》研究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与思考 |
1.2.1 文献计量学概述及其应用研究 |
1.2.2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及《出版业》研究 |
1.3 数据来源与方法 |
1.3.1 数据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2 载文信息分析 |
2.1 载文时间分布 |
2.1.1 载文量年度分布 |
2.1.2 载文出版时滞 |
2.2 载文源刊物分析 |
2.2.1 载文源刊物分布 |
2.2.2 载文的地区分布 |
2.3 基金论文分析 |
2.3.1 基金论文数量概况 |
2.3.2 论文基金类别分布 |
3 作者信息分析 |
3.1 作者发文信息分析 |
3.1.1 作者发文量统计 |
3.1.2 核心作者群分析 |
3.2 作者个体结构分析 |
3.2.1 作者学历及职称分析 |
3.2.2 作者工作单位分析 |
3.3 作者合着情况分析 |
3.3.1 作者合着规模与合着程度 |
3.3.2 作者合着结构分析 |
4 载文关键词分析 |
4.1 研究热点分布 |
4.1.1 关键词共现分析 |
4.1.2 关键词聚类分析 |
4.2 研究发展脉络 |
4.2.1 历年研究重点分析 |
4.2.2 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 |
5 栏目主题分析 |
5.1 栏目设置及载文概况 |
5.2 载文主题分析 |
6 从《出版业》看编辑出版学科 |
6.1 编辑出版学科研究现状 |
6.2 编辑出版学科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融合引文与Altmetrics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影响力及影响力评价 |
2.2 影响力评价方法 |
2.2.1 同行评议 |
2.2.2 引文计量 |
2.2.3 Altmetrics |
2.2.4 多指标综合评价 |
2.3 影响力评价对象 |
2.4 报纸论文及其影响力评价 |
2.4.1 报纸论文 |
2.4.2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 |
2.5 简要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报纸论文的特点分析 |
3.1 报纸论文特点的定性分析 |
3.1.1 报纸论文的界定 |
3.1.2 报纸论文出版特点的定性分析 |
3.1.3 报纸论文评价特点的定性分析 |
3.2 报纸论文特点的定量分析 |
3.2.1 报纸论文测评对象的选择 |
3.2.2 报纸论文出版特点的定量分析 |
3.2.3 报纸论文评价特点的定量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框架 |
4.1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
4.1.1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重要性 |
4.1.2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理论依据 |
4.1.3 基于传播行为的报纸论文影响力产生来源 |
4.2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基本框架 |
4.2.1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决策模型选择 |
4.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3 基于变异系数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2.4 基于TOPSIS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结果合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引文计量的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 |
5.1 基于引文计量的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传统引文计量评价指标 |
5.1.2 基于全文本分析法的引文计量评价指标 |
5.1.3 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筛选 |
5.2 基于引文计量的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数据获取和计算 |
5.2.1 传统引文计量数据获取 |
5.2.2 全文本分析法引文计量数据获取 |
5.2.3 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值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Altmetrics的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 |
6.1 Altmetrics指标对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的适用性 |
6.1.1 Altmetrics常见评价指标及数据获取方式 |
6.1.2 Altmetrics评价指标对报纸论文的适用性 |
6.2 基于Altmetrics的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1 报纸论文网络传播数据采集 |
6.2.2 报纸论文网络传播来源分析 |
6.2.3 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设立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实证研究 |
7.1 实证对象数据获取 |
7.2 实证对象影响力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标准化处理 |
7.2.1 实证对象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数据获取 |
7.2.2 实证对象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数据获取 |
7.2.3 实证对象影响力评价指标数据分析 |
7.2.4 实证对象影响力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
7.3 实证对象影响力评价指标权重计算与分析 |
7.4 实证对象影响力评价结果计算与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8.1.1 主要结论 |
8.1.2 创新点 |
8.2 局限性及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
(6)《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现状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及提升途径 |
1.3.2 关于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 |
1.3.3 关于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 |
1.3.4 关于甘肃省科技期刊影响力 |
1.3.5 关于《甘肃科学学报》影响力分析 |
1.3.6 文献综述小结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我国科技期刊概况 |
2.1 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
2.1.1 科技期刊数量与数据库收录数量持续走高 |
2.1.2 行政化办刊导致与市场脱节 |
2.1.3 高质量论文流失严重 |
2.1.4 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还有待提高 |
2.2 甘肃省科技期刊发展概况 |
2.3 科技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 |
2.3.1 科技期刊影响力评价体系概况 |
2.3.2 科技期刊影响力评价体系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章 《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分析 |
3.1 《甘肃科学学报》发展概况 |
3.1.1 《甘肃科学学报》创刊情况 |
3.1.2 《甘肃科学学报》发展历程 |
3.1.3 《甘肃科学学报》获奖与收录情况 |
3.2 《甘肃科学学报》办刊要素分析 |
3.2.1 栏目设置分析 |
3.2.2 学科分布分析 |
3.2.3 基金论文分析 |
3.2.4 稿源分析 |
3.3 《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分析 |
3.3.1 期刊评价指标分析 |
3.3.2 《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总结 |
第四章 《甘肃科学学报》学术质量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4.1 编辑把关不严 |
4.2 稿源充足但质量欠佳 |
4.2.1 稿源单一 |
4.2.2 稿件学术质量不高 |
4.3 栏目设置不成熟 |
4.4 编辑审稿具有局限性 |
4.4.1 编辑学科背景有限 |
4.4.2 外审力度不够 |
4.5 数字化进程缓慢 |
4.5.1 《甘肃科学学报》网站建设滞后 |
4.5.2 采编系统功能不完善 |
4.5.3 DOI码推广力度不足 |
4.5.4 尚未涉足知识服务领域 |
第五章 提升《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的思考 |
5.1 拓宽稿源渠道,保证稿源质量 |
5.1.1 重视约稿组稿工作 |
5.1.2 关注学科前沿,掌握学科动态 |
5.1.3 充分调动编委积极性 |
5.2 发掘优势学科,打造特色栏目 |
5.2.1 合理利用栏目评价 |
5.2.2 适时增设新栏目 |
5.3 加强编辑把关力度,提高编辑工作质量 |
5.3.1 树立“内容为王”的编辑理念 |
5.3.2 加大外审力度 |
5.3.3 发展学科编辑,培养敏锐的学术眼光 |
5.3.4 把握科技期刊编校工作的特殊性 |
5.4 加快数字化转型,优化知识服务 |
5.4.1 通过网站建设树立期刊品牌 |
5.4.2 优先数字出版 |
5.4.3 全文数据库资源整合 |
5.4.4 由内容服务转向知识服务 |
5.4.5 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专着 |
期刊论文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
网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发表论文 |
参与课题 |
致谢 |
(7)《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2-2016年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期刊评价指标 |
2 结果与分析 |
2.1《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文献计量学指标特征 |
2.2《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2—2016年被引分析 |
2.2.1 被引频次年度分布 |
2.2.2 各类统计源引用情况分析 |
2.3《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2—2016年引证关系分析 |
2.3.1 施引机构 |
2.3.2 施引期刊分析 |
2.3.3 引用期刊分析 |
2.4 学科与基金分析 |
2.5 关键词分析 |
3 讨论 |
3.1 基于文献计量指标分析《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的办刊现状 |
3.2 期刊引证分析及期刊优化选题 |
4 结论 |
(8)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存在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研究述评 |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学术期刊与学术着作 |
2.1.2 学术规范与出版规范 |
2.1.3 出版、学术出版与期刊出版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与分类 |
2.2.2.文献计量学与期刊统计 |
2.2.3 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 |
2.3 研究现状述评 |
2.3.1 国外期刊研究前沿与热点 |
2.3.2 国内期刊研究成果及研究态势 |
第三章 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总况 |
3.1 研究史料的采集与处理 |
3.1.1 史料的采集 |
3.1.2 数据的处理 |
3.2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基本分布情况 |
3.2.1 期刊的种类、年发行数量以及期刊载文量的变化情况 |
3.2.2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更名、停刊情况 |
3.2.3 期刊的版本分化情况 |
3.3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地域分布研究 |
3.3.1 期刊的出版地域整体分布 |
3.3.2 强势期刊出版区域 |
3.3.3 弱势期刊出版区域 |
3.4 学术期刊出版的学科分布研究 |
3.4.1 期刊种类的学科分布 |
3.4.2 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期刊的学科占比 |
3.4.3 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期刊的差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的演化 |
4.1 审稿制度的演化 |
4.1.1 三级审稿制 |
4.1.2 双向匿名审稿制与同行评议制 |
4.2 稿件类型的演化 |
4.2.1 手稿 |
4.2.2 打印稿 |
4.2.3 电子稿 |
4.3 论文结构规范的演化 |
4.3.1 题名规范 |
4.3.2 文章篇幅 |
4.3.3 摘要与关键词 |
4.3.4 引文规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分期与分层研究 |
5.1 期刊的分期与分层 |
5.1.1 期刊的分期依据 |
5.1.2 期刊的分层依据 |
5.2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分期研究 |
5.2.1 七年过渡时期(1949-1956 年) |
5.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 年) |
5.2.3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7 年) |
5.2.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 年至今) |
5.3 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分层研究 |
5.3.1 CSSCI与“北大核心”期刊的基本情况 |
5.3.2 核心期刊引入前后的出版情况比较 |
5.3.3 核心期刊对规范的引领效应 |
5.4 高校学报与名刊工程的分层研究 |
5.4.1 学报的基本情况 |
5.4.2 高校的更名情况 |
5.4.3 名刊工程的示范效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术语界定 |
2.1.1 社会科学 |
2.1.2 国际学术论文 |
2.1.3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 |
2.2 科学交流的类型划分 |
2.3 文献计量学相关理论 |
2.3.1 文献信息增长规律 |
2.3.2 文献信息统计分析原则 |
2.3.3 引文分析法 |
2.4 Altmetrics的兴起与发展 |
2.5 学术论文评价理论与方法 |
2.5.1 科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
2.5.2 比较与分类理论 |
2.5.3 学术论文评价方法 |
2.5.4 学术论文评价指标 |
2.5.5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 |
2.6 本章小结 |
3 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与评价框架 |
3.1 学术论文影响力 |
3.1.1 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内涵 |
3.1.2 学术论文影响力的类型 |
3.1.3 学术论文影响力的产生过程 |
3.2 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素 |
3.2.1 原生影响因素 |
3.2.2 次生影响因素 |
3.2.3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评价指标选取 |
3.3.2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3.3.3 评价指标体系融合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数量影响分析 |
4.1 论文数量增长变化趋势及与其它国家/地区的比较 |
4.1.1 学术论文的年代分布 |
4.1.2 学术论文数量的增长变化趋势 |
4.1.3 论文数量与其它国家/地区论文数量的比较 |
4.2 学科结构与研究方向的论文数量 |
4.2.1 学科结构的论文数量 |
4.2.2 研究方向的论文数量 |
4.3 研究机构的论文数量 |
4.3.1 高产研究机构 |
4.3.2 研究机构合作情况 |
4.3.3 第一/通讯作者研究机构 |
4.4 来源期刊的论文数量 |
4.5 资助基金的论文数量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传统影响力分析 |
5.1 基于期刊影响因子的学术论文原生影响力 |
5.1.1 期刊影响因子的相对转化 |
5.1.2 发表时间对篇均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
5.1.3 研究机构对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
5.1.4 学术论文篇幅对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
5.1.5 基金资助情况对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
5.1.6 参考文献数量对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
5.2 基于被引频次的学术论文线下影响力 |
5.2.1 发表时间对篇均被引频次的影响 |
5.2.2 研究机构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
5.2.3 学术论文篇幅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
5.2.4 基金资助情况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
5.2.5 参考文献数量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
5.3 基于ESI高水平论文的学术论文线下影响力 |
5.3.1 基于高被引论文的学术论文线下影响力 |
5.3.2 基于热门论文的学术论文线下影响力 |
5.4 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传统影响力的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在线影响力分析 |
6.1 基于使用次数的学术论文web1.0影响力 |
6.1.1 发表时间对篇均使用次数的影响 |
6.1.2 研究机构对使用次数的影响 |
6.1.3 基金资助情况对使用次数的影响 |
6.1.4 学术论文篇幅与参考文献数量对使用次数的影响 |
6.2 基于Altmetrics的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 |
6.2.1 Altmetrics论文的数量发展影响分析 |
6.2.2 Altmetrics论文的指标特征 |
6.2.3 Altmetrics论文的Altmetric Attention Score |
6.2.4 基于Altmetrics指标的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评价 |
6.3 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在线影响力的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实证分析 |
7.1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与模型 |
7.1.1 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 |
7.1.2 影响力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7.1.3 影响力评价模型构建 |
7.2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结果分析 |
7.2.1 影响力与评价指标的相关性 |
7.2.2 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 |
7.2.3 研究机构的学术论文影响力 |
7.2.4 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影响力 |
7.3 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10)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 |
1.4.1 提出“主、客观信息”、“高、低阶信息”的概念 |
1.4.2 提出行政噪声导致的信息差是学术造假源动力的观点 |
1.4.3 提出构建市场导向的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的对策建议 |
第2章 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科技成果 |
2.1.2 高校科技成果 |
2.1.3 高校科技成果评价 |
2.2 主要理论支撑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信息论中的信息传递模型与信息不增原理 |
2.3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3章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概述 |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校科技成果评价历史沿革 |
3.1.1 科技成果评价制度的建立阶段(1958—1966年) |
3.1.2 科技成果评价的停滞阶段(1967—1977年) |
3.1.3 科技成果评价的恢复阶段(1978—1986年) |
3.1.4 科技成果评价的规范阶段(1987—2015年) |
3.1.5 科技成果评价的市场化改革启动(2016至今) |
3.2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的形式 |
3.2.1 内部评价 |
3.2.2 外部评价 |
3.3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方法的类型 |
3.3.1 行政评议 |
3.3.2 同行评议 |
3.3.3 定量评价 |
3.3.4 综合评价 |
3.4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的特征 |
3.4.1 评价主体以各级教育、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为主 |
3.4.2 评价目的服务于政府科技管理需要 |
3.4.3 评价对象以政府科技计划内项目为主 |
3.4.4 评价标准过于简单量化 |
第4章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
4.1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表现 |
4.1.1 委托人与成果完成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4.1.2 委托人与评审专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4.1.3 评审专家与成果完成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4.2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成因 |
4.2.1 结构性因素导致的信息不对称 |
4.2.2 用主观信息评价客观信息导致的信息不对称 |
4.2.3 用高阶信息评价低阶信息导致的信息不对称 |
4.3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3.1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3 假设与检验 |
4.3.4 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5章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后果 |
5.1 造成高校科技工作者行为的逆向选择 |
5.1.1 逆向选择问题的理论模型 |
5.1.2 逆向选择问题的现实表现 |
5.2 增加了高校科技工作者的道德风险 |
5.2.1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道德风险的表现 |
5.2.2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道德风险的动力分析 |
5.2.3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学术造假问题的博弈模型分析 |
5.2.4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寻租问题的博弈模型分析 |
第6章 抑制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 |
6.1 克服结构性因素对高校科技成果评价的影响 |
6.1.1 取消“纵向、横向课题”的划分方式 |
6.1.2 发挥市场对“技术课题”成果的评价作用 |
6.1.3 缩减行政体系评价范围 |
6.2 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 |
6.2.1 增加对成果内容真实性的审查 |
6.2.2 建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 |
6.2.3 注重开发应用类高校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与贡献 |
6.2.4 实行高校科技成果评价的质量导向 |
6.2.5 实行教学和科研并重 |
6.2.6 增加高校科技成果评价的信息化指标 |
6.3 科学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6.3.1 运用层次分析法将主观指标客观化 |
6.3.2 运用熵值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6.4 降低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指标的阶次 |
6.4.1 剥离核心期刊的评价功能 |
6.4.2 淡化职称的资源分配功能 |
6.4.3 减少行政噪声对高校科技成果评价的干扰 |
6.5 打击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学术造假行为 |
6.5.1 对学术造假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 |
6.5.2 成立负责惩处学术造假行为的专门机构 |
6.5.3 建立学术造假举报奖励制度 |
6.5.4 降低评审专家的信息甄别成本 |
6.5.5 提高对专家发现学术造假行为的奖励 |
6.6 抑制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寻租行为 |
6.6.1 加大对寻租行为的惩罚力度 |
6.6.2 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活动的透明度 |
6.6.3 适当增加设租人的正常收益 |
6.7 构建市场导向的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
6.7.1 大力发展独立的“第三方”专业科技评价机构 |
6.7.2 建立学术市场声誉机制 |
6.7.3 加快科技成果评价立法工作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某高校理工科教师科研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B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指标体系 |
附录C 2013年辽宁省部分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统计 |
附录D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四、1998年中国化学类科技期刊文献计量学数据(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2011—2017年连续7年入选TOP期刊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及启示[J]. 林永丽,甘辉亮,莫琳芳,边冬冬. 海军医学杂志, 2020(06)
- [2]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D]. 马峥. 南京大学, 2020(10)
- [3]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中国化学学科SCI收录期刊发展态势分析[J]. 杨畅,翁彦琴,马建华.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02)
- [4]2013-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出版业》研究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D]. 蒋桐.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5]融合引文与Altmetrics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D]. 彭秋茹.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现状与提升研究[D]. 徐芷慧. 兰州大学, 2019(09)
- [7]《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2-2016年文献计量分析[J]. 刘露,穆迎春,韩刚,郑重,许玉艳.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8(06)
- [8]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D]. 郑茹. 东南大学, 2018(05)
- [9]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D]. 郭凤娇. 武汉大学, 2017(06)
- [10]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D]. 丁华. 东北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