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小民族现代化进程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西北小民族现代化进程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一、西北小民族现代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田雨[1](2016)在《社会政策对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的影响研究 ——以鄂伦春族为例》文中提出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当中,有28个民族人口在三十万以下,被界定为人口较少民族,他们多是当地最早的原着民,生产、生活方式古老传统,崇尚与自然和谐共处,对物质需求简单。在国家一体化的趋势下,这些民族多被动地被带入了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一处境使得很多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存在与发展面临许多问题,甚至有着消亡的危险。而在这一民族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家的社会政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北方人口较少民族典型代表的鄂伦春族正在经历现代化的艰难历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国家对鄂伦春族所采取的定居、转产等一系列的社会政策给他们带来了社会变迁与文化适应上的一系列问题。时至今日这种现代化的改造已经完成,但文化上的转变还远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政府为改善落后地区的生活状况而设计的社会政策和项目曾经在历史上取得过一些效果,然而长期来看却不甚理想。改造完成之后鄂伦春族的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虽已经转型,但由于缺乏内生性自立机制,而不得不面临被国家养起来的尴尬处境,甚至传统精神文化也在逐步消失。这正是社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与实际立法精神相背离的现象。因此,从社会政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鄂伦春族的现代化进程进行反思比照,是从实践中反思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难得机会,也是对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思路选择的一种矫正。综合上述考量,本文的研究进路是:借助韦伯的现代化理论和社会政策的理论框架,以民族研究中的“文化生存”作为研究范式,以民族现代化为背景,以社会政策为切入点,以鄂伦春族为研究对象,借助社会评估的相关理论和指标对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设计与实施进行评价与反思。基于此,本文将现代化分解为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四个现代化”维度,并对社会政策做了界定,即指那些影响公共福利的政府政策和计划,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医疗、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和住房政策。同时,在研究中秉持“在决策产生影响力方面,文化是比意识形态更加强烈的概念”这一判断,在探讨社会政策对民族现代化带来的影响时重视考察文化因子在其中的作用。通过对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现实效果的评价,以鄂伦春族聚居地区现代化发展困境为参照,本文对以下命题做出反思和回应: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应该遵循怎样的设计理念才能实现一种被人口较少民族接受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在保护这些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使其焕发新的生机,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政策的设计与实施又应该如何完善。首先,反思国家过往的民族现代化发展战略,其社会政策预设是认为人口较少民族是落后的、原始的,生活是痛苦的、不堪的,因此一定要对其生活方式进行改造,把他们纳入这种早已定义好的发展模式中来,使其跟上现代化的历史脚步。这种简单化的预设使得人口较少民族在忽略文化差异的前提下被“规划”入国家现代化的大盘中,忽视人的感情世界和价值体系的复杂性,更很少思考民族文化的独特性。随着国家现代化发展向综合发展转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政策实践应该更多的体现出“社会治理”的指导理念。社会政策在按照来自传统或宪法、法规原则进行设计时,除了保证“合法性”,更应注重“正当性”,即能被政策实施对象主观接受的程度。只有让人口较少民族心悦诚服接受的社会政策,才能在实践中获得积极回应和持久支持。另外,处于不同文化形态政策设计者和被设计者彼此的文化价值观是应该彼此承认和尊重的。就人口较少民族而言,社会政策的制定更要尊重其民族文化价值观,不能强制改变,这一理念也有助于人口较少民族更好的发挥其“主体性”。其次,基于对文化因子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于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的深层文化困境做出如下回应:1.民族生态资源支配权和话语权面临双重剥夺。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信仰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牢牢地结合在一起。近年来大型的国有农场、林场、工矿和其他建设项目对自然资源的无条件、无选择性的开发,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将人口较少民族赖以生存和文化繁衍的家园以法律的名义无情的占有。同时现代文明与原住文明的冲突,也催生出新的民族歧视,造成一种生活方式先进者对于较落后者的潜意识比较。随着经济生产方式被动现代化,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在与主流民族汉文化的融合中逐渐丧失话语权,进而反噬其经济现代化进程;2.民族主体决策参与机制缺失。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往往由政府主导,人口较少民族缺乏参与较高层次的决策制定的机会,无法真正调动起来其参与积极性和热情,导致政府的许多社会政策得不到支持理解,甚至引发了误会和矛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落实,在给予少数民族权利和尊重的同时也压缩了那些分散在人口更多的民族中的人口较少民族的权利存在空间;3.民族社群文化维系日渐松散。随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散落式、混居式的民族聚居方式使得民族之间的交往和通婚增多,再加上人口较少民族的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很难形成具备一定影响力民族社群,一旦民族失去其文化依托的社群传统和社群信仰,民族稳定和国家安全都将十分危险。最后,完善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在设计理念上必须坚守文化多元性的发展理念和“因族制宜”的设计理念,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分类与梯次协调原则、民族主体参与原则。要实现对民族社会政策的矫正必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1.恢复民族传统生计方式。保有其对环境资源本来的适用权,只有先保障他们的“环境资源权利”,才可能赋予其生存权和发展权;2.尊重民族文化的主体性。社会政策的制定要以对民族文化权利的尊重为前提,尊重人口较少民族对自己文化的主导权;3.赋予民族主体参与权。要实现一项政策或项目的设计目标,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带动经济,必须以当地人为主体,关注到社群居民作为文化主体的需求,并建立起一个自发的可持续的文化生产机制;4.恢复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社群”。民族传统文化延续的载体是民族社群和精神信仰,社会政策要鼓励促成有影响力的民族社群的形成,通过定期的社群活动传承民族文化,恢复民族精神信仰。总之,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生存是实现其民族现代化的根本。希望通过研究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营造全社会对这些族群的文化尊重,通过社会政策的完善,更好的考虑到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生存的需要,为人口较少民族的现代化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最终真正实现各民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境界!

靖东阁[2](2016)在《“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下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研究 ——基于甘孜、果洛等地的考察》文中提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教育与宗教相分离”,这是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的原则。作为传统教育的寺院教育与作为现代教育的学校教育之间的互补合作,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也必然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是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两种教育形态。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催生了现代学校教育,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人们视学校教育为教育的代名词,忽视了传统教育的存在及其价值。传统与现代的人为隔立,导致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间也出现了难以逾越的鸿沟,“传统社会接受传统教育,现代社会接受现代教育”是人们最普遍的逻辑;“传统教育守旧落后,现代教育开放先进”是人们流行的观念,对学校教育的异常重视与对传统教育的决然抛弃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藏区的个案研究,证明现代学校教育在促进人与社会发展中存在有限性,而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一定价值,可以弥补现代学校教育的不足,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寺院教育是藏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教育形式,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寺院曾经是藏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艺术中心,寺院教育也成为当时唯一的教育事业,在藏族教育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社会,尽管学校教育逐渐普及并成为藏区最主要的教育形式,但寺院教育仍然活跃在藏族社会并焕发生命力,寺院教育在维护藏族社会内部秩序、完整传承藏族传统文化、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学校教育介入藏区后,不断得到普及和提高,成为藏区最主要的教育形式,担负起推动藏区社会发展和培养藏族人才的重任,然而学校教育在藏族社会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它不能完整的传承藏族传统文化、在道德教育方面有弱化的倾向、培养的人都远离了藏族社会,这是学校教育不适应民族地区的具体体现。但是,藏区学校教育有局限、寺院教育在当今社会仍有价值,这不能成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理由,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有现实需求。学校教育在传承藏族文化、道德教育和培养本土人才方面不尽如人意,寺院教育恰恰在这三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寺院教育可以补充学校教育的缺陷;而寺院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培养现代化人才方面有局限性,学校教育在这三个方面也恰恰产生积极影响,学校教育对寺院教育的补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寺院教育的消极作用,使寺院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是藏区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改善民生的诉求,二者的互补合作非常必要。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相补充不仅有必要,而且可行。在理论上,教育是一个体系,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包含其他教育形式,人的一生都要接受多种形式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对人施加教育影响。而且传统与现代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也告诉我们,现代教育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教育的结果,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有天然的内在合作与统一。寺院教育作为一种宗教教育,看似与学校教育完全对立,然而宗教具有教育性,尤其在道德教育方面的效果最佳,并且宗教知识是一种客观的知识形态,不具有价值倾向性,完全可以让学生学习、了解。在政策上,国家有三级课程管理、宗教事务条例、国家与地方有关鼓励民办教育的法规等政策文件,支持学校开发民族特色课程,鼓励寺院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鼓励民办教育发展并办出特色。在人民意愿上,藏族群众、寺院僧人和学校教师都赞同藏族青少年儿童既要学校现代科学知识又要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接受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育。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既有必要又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考察藏区已经存在的互补实践尝试。通过田野考察发现,藏区已经出现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互补的几种类型,分别是学校教育传承藏族传统文化、寺院教育引入现代文化知识、宗教人士创办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福利学校。这三种形式是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初步探索,还很不成熟。通过对现有寺院教育与学校教育互补类型的深入考察,发现存在各种问题,即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存在有限性,还有认识上的误区;寺院在引入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上不够积极,即使引入部分现代知识也非常零散,对僧人的影响有限;宗教人士创办的福利学校生存状态堪忧,缺少资金支持,并且在办学上失去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结合的特色,还有人对宗教人士办学有些许担心和疑虑。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观念上没有辩证的看待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对立起来;寺院教育自身的封闭性,阻碍现代文化知识进入寺院,僧人不从事生产也就没有学习现代知识的动力;宗教思想根深蒂固,深刻影响藏族群众的观念和民办福利学校的办学理念;政府和社会缺乏对这些民办福利学校应有的关注和帮助。根据产生问题的原因,思考促进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进一步互补的建议,学校方面正确看待藏族传统文化,加强校内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需要与家庭、社区合作,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宗教上层人士要积极引导僧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参与社会生产;政府教育部门和宗教事务部门合作,促进寺院教育的现代转换;地方政府加大对宗教人士办学的政策支持,统战、宗教和教育部门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督,企业和个人向民办福利学校提供经济援助。不同部门和机构通力合作,让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的互补形式能够顺利发展,实现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培养现代文化知识和传统文化素养兼具的藏族人才。对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的互补研究,并不只是解决藏区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互补问题,而是以藏区为案例,解决一般意义上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问题。在其他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同样有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共存,同样有现代学校教育存在有限性而传统教育依然发挥积极作用的现实,也同样有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互补合作的类型,只是具体情况各异。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研究,它是一个特殊问题,但其中说明的道理却是一个普遍问题,完全可以适用于其他地区。

李婕[3](2015)在《新媒介影响下的保安族乡村生活 ——以积石山保安族三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逐渐形成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社会,新媒介使得信息传播面更广、传播速度更快、传播形式更多样、传播内容更多元。新媒介在技术不断的变革的助力下,超越了传统媒介在保安乡村社会中的地位,逐渐渗透到保安族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的变迁本研究选取西北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的保安族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在保安族三个村落的田野调查,运用深度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半封闭问卷调查、文献研究法等方法,结合大量个案资料来分析在现代化背景下的保安族对新媒介带来的新事物、新观念和新思想如何选择,以及这种选择对保安族乡村社会生活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论文包含绪论在内的六个章节。绪论包含研究缘起、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保安族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田野点概述;第一章对新媒介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新媒介的特点以及在文化传播中起到的作用;第二章对比分析当前保安族乡村社会中传统媒介式微与新媒介渐进过程;第三章从保安族观念的新变化、人际交往方式的新特点、穿衣住房的新选择、闲暇生活的多样性、保安腰刀销售的新平台这五个方面,分析新媒介对保安族乡村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第四章关注新媒介的消极影响,分别从保安族农民的“剥夺感”及新媒介影响下新的交往方式对传统社会关系的侵蚀两个方面来论述;第五章总结观点,探索如何发挥新媒介的积极性为保安族乡村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石晶晶[4](2016)在《社会分层视角下保安族村庄妇女消费生活研究 ——基于G村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转型的加速,社会分化日趋严重,这一分化在消费生活领域有突出的反映。在保安族乡村社会,贫富分化渐趋明显,村民的消费生活在总体改善的同时逐渐产生了较大的差别。本文在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社会分层为视角,对G村家庭消费生活的主体和承担者——妇女消费生活的特点及差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以此揭示村落社会分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主要对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重难点及创新点、田野调查点的选择进行了阐述,重点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描述了G村社会变迁和阶层分化的特点,阐明了社会分层与消费生活的关系,进而对作为家庭消费生活主体和承担者——妇女消费生活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三部分,本文研究的重点,依据田野调查所获取的资料,对G村妇女日常消费生活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服装消费、洗护用品消费及后代投资消费)的差别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探讨。第四部分,主要从家庭收入的分化、受教育水平、传播媒介的使用和接受程度及流动人口的连带作用四个方面,对妇女消费生活差别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社会分层与消费生活的关系,以及促进村庄发展,提高妇女消费生活的一点思路。

吕静[5](2014)在《陕南地区生态移民搬迁的成本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移民是一项牵扯环境、资源、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庞大工程,移民的搬迁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移民是解决生态环境和消除贫困的最有效办法之一。陕南地区位于陕西省的南部,从东往西依次是商洛、安康、汉中三市,辖内包括28个县(区)大约920万人,人口总数为陕西省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陕南地区是陕西省地质和山洪灾害的高发区,其中地质灾害的频发区占到陕南地区总面积的50%以上,以至于大量的群众都生活在有安全隐患的山区。2011年陕西省省委和省政府决定对陕南地区的群众进行生态移民搬迁,将生活在山区和地质灾害区的人群搬迁到生存环境优越的地区,是保护自然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消除地区贫困的重要措施。本文以陕南生态移民作为研究对象,从成本的角度作为切入点,研究在整个移民搬迁过程中的成本付出问题,首先阐述了生态移民的理论基础,认为人口迁移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是生态移民的理论基础。其次分析了陕南地区生态移民的缘起和现状,从陕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社会特征和自然灾害概况分析中得出陕南地区生态移民搬迁是十分必要的,进而研究了陕南生态移民搬迁的背景、特点和现状,指出其搬迁的重要意义。第三从货币成本角度分析政府和移民在搬迁中的成本负担情况,其中政府的货币成本包括安置成本、公共设施成本和行政成本,移民的货币成本包括安置成本、生活成本、就业成本和机会成本。第四从非货币成本角度分析政府和移民的成本负担情况,其中政府的非货币成本包括公信力、社会稳定性和环境成本,移民的非货币成本包括心理成本、社会关系网络和风险成本。最后分析了政府与移民在此次搬迁中的收益情况,其中政府的收益包括生态收益、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移民的收益包括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通过对搬迁成本和收益情况的分析,发现其中存在资金、后续产业开发和移民教育培训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解决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政府和移民二者的货币成本负担主要集中在安置成本方面,也就是建房费用。非货币成本是一种隐性成本,它对移民搬迁工程有着长远的影响,在移民工程中政府和移民都需处理好隐性的非货币成本。通过对搬迁成本的分析,政府的主要困境集中在资金缺失及资金有效利用方面,移民的主要困境集中在建寿资金的不足及后续生计问题。通过对移民搬迁过程中的成本研究,分析影响移民搬迁的重点影响因素,以此为今后几年政府在进行搬迁时成本的投入量作以参考,成本的投入有所侧重点,也期望为区域生态移民的搬迁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海丽[6](2014)在《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几个问题的哲学思考 ——基于全球化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是伴随着全球化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而展开的,作为现代化的迟发地区,发展极不平衡问题表现得更加明显。从全球化的角度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面临着如何解决和处理现代性与民族性、内生性与外源性、整体性与差异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几个重要问题。因此,本文基于全球化视角从四个方面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进行哲学层面的思考:(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目标定位必须坚持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定位现代化目标是处理“发展极不平衡问题”的前提。现代化始终存在着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博弈,而这一问题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尤为突出。在迟发性与复杂性的双重境遇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目标定位只有坚持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实现市场经济与民族自主性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利用面临的机遇并化解挑战。(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基础必须强调内生性与外源性的互动。找出现代化的基础是处理“发展极不平衡问题”的起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处在特殊的背景中,必需要处理好“中心”与“边缘”的关系,实现外源机遇与内生优势条件的互动。(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内容必须遵循整体性与差异性的有机结合。创新现代化的内容结构是处理“发展极不平衡问题”的关键。受“资本中轴”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必须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但是,又必须根据自身地域、资源、文化的特点实现优势互补。因此,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内容布局必须坚持整体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原则,创造性地进行内容布局。(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道路必须实现普遍性、特殊性与个别性的熔合。现代化道路的抉择是处理“发展极不平衡问题”的保证。全球化既促使各个地区现代化道路与世界潮流保持一直,又要求各地区现代化道路根据自身规定性保持民族特色。因此,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必须处理好普遍性、特殊性、个别性的辩证关系,探寻出一条可能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王瑞芳[7](2014)在《撤拉族水库移民生活方式变迁研究 ——以M新村为例》文中认为水库移民是一种非自愿性的工程移民,这一人口迁移过程不具有市场选择性,又因移民从原居住地搬迁进入安置地往往是一个突变过程,因此,这一过程必然导致移民居住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引起移民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本文主要以社会文化变迁理论和场域——惯习理论为支撑,以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M村水库移民为研究对象,探讨水库建设使M村移民异地安置,传统生计生活方式被迫改变,以及由此带来的民族传统文化的调适和重构。撒拉族水库移民受地理位置、社会习俗和宗教观念的影响,其生活方式变迁具有鲜明的特点。本文以搬迁前后的撒拉族M村水库移民生活为研究主题,以实地调查为主,结合文献研究,通过对移民生计方式、消费生活方式、婚姻家庭生活方式、宗教生活方式和闲暇生活方式的历时和共时的比较研究,主要考察其生活方式中变迁的内容和原因,兼论其不变之处,透视其生活方式变迁过程中存在的新情况老问题、新情况新问题。最终通过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就地安置模式的探讨,提出了建构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的思路。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是绪论。从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田野点介绍等方面加以概述。第二部分是主要内容,也是论文研究的重点。通过考察M村移民搬迁前的准备、搬迁中的纠结、搬迁后的问题,得知移民在建设新家园的过程中,生活中诸多问题凸显,亟待解决;深描场域变迁后,老村和新村形成强烈对比的生计模式,探讨空间位移下,国家权力和居住环境对生计模式的影响;探讨多种力量交织下移民消费生活方式的重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以及消费生活方式变迁导致村庄的社会分层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论述了迁移促使移民择偶观念、家庭结构和规模、家庭关系等发生的变化,但长期存在的宗教习俗和父系权力等传统惯习仍强烈地影响着婚姻家庭生活;围绕清真寺修建过程中的一波三折,探讨场域变迁下移民宗教信仰的强化以及信仰的代际差异;通过搬迁前后移民闲暇生活的比较,认为搬迁后移民闲暇生活呈现出闲暇时间增多、闲暇生活内容逐渐褪去民族特色、闲暇时光的文化生活反而变得更加贫乏等特点。第三部分是余论。认为水库移民生活方式的建构,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既要考虑其物质生活的可持续性,又要兼顾其内在的精神生活,做到“生计家园”和“精神家园”的统合。

张宏伟,王坤[8](2013)在《科学引导民族心理 促进藏区社会现代化发展》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化进程中,藏民族心理面临着从传统价值观向现代价值观、从宗教神秘向科学理性、从封闭依赖向开放自主、从本民族意识向中华民族意识转化和提升的挑战,要在经济、政治、教育和宗教等领域采取和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科学引导藏民族心理健康和谐发展,促进藏区社会发展和稳定。

巴合提娜孜·比克什[9](2011)在《牧民定居与新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关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牧区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草原畜牧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牲畜头数增长与草原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草原畜牧业正在面临以草原退化和牧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为主要表现的发展危机,这样通过牧民定居来缓解牲畜与草原资源之间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谋求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重多赢的发展道路,在政府力量的推动下,牧民定居作为草原生态保护、转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增加牧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内蒙古、新疆、西藏、甘肃等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草原生态脆弱、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游牧区逐步实施。本文通过收集、阅读国内外大量的有关牧民定居的研究资料,进行了文献综述评析,在对新疆牧民定居的现状、牧民定居与新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性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典型牧民定居与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历史经验,结合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以及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新形势,针对当前新疆牧民定居和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牧民定居工程,促进新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共由六个部分组成:一、绪论,概括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并对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了解释;二、从游牧到定居的必然性,主要研究了游牧的形成与延续、新疆游牧民定居的原因、以及从游牧走向定居的历史必然性;三、国内外典型牧民定居的历史经验借鉴,在对哈萨克斯坦与甘肃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牧民定居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加快新疆牧民定居步伐,推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四、新疆牧民定居的现状,分析评价了新疆牧民定居的现状、进程、模式及牧民定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五、牧民定居与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性分析,本章主要从新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面临的问题出发,总结出牧民定居是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六、基于以上章节的分析,提出推进牧民定居工程,保护草原生态,促进新疆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韩志刚[10](2011)在《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农民的社会流动 ——保安族的教育人类学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保安族为切入点描述和解释了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实质上仍然是探讨了教育人类学的经典命题:学校与社区的关系问题。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学术界有三种观点:一是教育促进社会流动;一是教育维持社会的再生产;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促进社会流动是有条件的。但是,在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都比较落后的民族地区,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是不是改变社会身份和实现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什么样的人从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中成功地实现了社会身份的转变?仍然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将一一作答。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只有教育才是从根本上改变保安族社会身份的方式和途径,然而问题是只有极少数的成功者,绝大多数人都以学业失败而告终。笔者还发现,这些成功者的家庭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都比较好。本文还指出了保安族教育发展中的四大障碍:一、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的中断和城市化导向导致了保安族学生的低学业成就和对教育的需求低下;二、城乡二元体制和地区之间教育的不公平也是地处西北的少数民族很难考上大学的原因之一;三、民族地区经济条件的落后也使得大多数家庭无法支付高昂的高中以上的费用;四、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在师资和硬件上的落后使得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质疑。针对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危机状况,本文建议:一、重新定位民族教育;二、改变城市导向的教育模式;三、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四、转变观念、发展经济。

二、西北小民族现代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小民族现代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政策对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的影响研究 ——以鄂伦春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社会政策与民族现代化
        1.1.1 少数民族发展的现代化思路
        1.1.2 少数民族发展的社会政策框架
    1.2 选题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1.3 选题意义
        1.3.1 政策实践的战略意义
        1.3.2 理论研究的历史价值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鄂伦春民族研究述评
        2.1.1 国内鄂伦春民族研究追溯
        2.1.2 国外鄂伦春民族研究概述
    2.2 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研究述评
        2.2.1 现实生存的研究范式
        2.2.2 文化生存的研究范式
    2.3 少数民族社会政策研究述评
        2.3.1 少数民族社会政策研究范式
        2.3.2 少数民族社会政策调整的相关研究
第3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进路
    3.1 相关理论与概念界说
        3.1.1 人口较少民族概念
        3.1.2 韦伯的现代化理论
        3.1.3 社会政策理论
        3.1.4 社会影响评估理论
        3.1.5 “文化”概念的引入
    3.2 概念框架与研究进路
    3.3 个案选择说明
    3.4 研究方法
第4章 社会政策与鄂伦春族民族发展
    4.1 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评述
        4.1.1 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的演变历程
        4.1.2 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现状及局限
    4.2 鄂伦春族社会政策发展历程
        4.2.1 原始氏族型社会政策时期
        4.2.2 政府供给型社会政策时期
        4.2.3 帮扶型社会政策体系的形成
    4.3 鄂伦春族社会政策体系
        4.3.1 医疗政策
        4.3.2 政府扶贫政策
        4.3.3 就业政策
        4.3.4 教育政策
        4.3.5 住房政策
    4.4 鄂伦春社会政策目标实现的现实挑战
        4.4.1 产业结构无法实现经济现代化
        4.4.2 地方财政无法实现政策帮扶功能
第5章 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托扎敏乡调查
    5.1 托扎敏乡鄂伦春族现代化状况
        5.1.1 社会保障:低保成主要生活来源
        5.1.2 医疗、教育:政策效果差强人意
        5.1.3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不到位
        5.1.4 文化:对民族文化缺乏了解和关注
    5.2 社会政策给托扎敏乡带来的社会影响
        5.2.1 关于民族发展方式的探讨
        5.2.2 国家转产政策“供需脱节”
        5.2.3 文化失衡影响鄂伦春族身心健康
    5.3 思考鄂伦春民族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5.3.1 培养鄂伦春民族的“文化自觉”能力
        5.3.2 鄂伦春传统文化需要创造性改造
        5.3.3 民族传统文化与国家总体发展计划要协调
第6章 黑龙江省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自治乡调查
    6.1 黑龙江省鄂伦春族社会政策变迁
    6.2 白银纳鄂伦春族现代化状态
        6.2.1 社会救济:低保在收入来源中占比下降
        6.2.2 住房:政府保障房落实到位
        6.2.3 教育:供需矛盾突出,教育负担重
        6.2.4 医疗:有医院无医生,医疗负担重
        6.2.5 就业:新一代走出去和留下来的艰难选择
    6.3 白银纳鄂伦春族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隐忧
        6.3.1 男性鄂伦春族单身汉比例超高
        6.3.2 民族心理建设有待完善
        6.3.3 文化传承面临现实难题
        6.3.4 经济帮扶政策“水土不符”
第7章 反思社会政策与鄂伦春民族现代化
    7.1 不同鄂伦春自治地方的社会政策影响比较
        7.1.1 不同自治地方鄂伦春族发展水平的差距
        7.1.2 自治乡的社会政策优势
        7.1.3 自治旗鄂伦春族的归属情结
    7.2 社会政策加剧鄂伦春民族文化变迁
        7.2.1 基础文化变迁
        7.2.2 生计文化变迁
        7.2.3 精神文化变迁
    7.3 鄂伦春民族现代化的政策桎梏
        7.3.1 林业开发政策造成自然资源丧失
        7.3.2 禁猎转产政策致贫现象严重
        7.3.3 旅游业发展政策忽视文化依托
    7.4 鄂伦春族社会政策的改革方向
        7.4.1 由特殊优惠政策向一般性社会保障制度过渡
        7.4.2 将鄂伦春旅游业作为民族文化转型的切入点
        7.4.3 以私营经济发展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转型
        7.4.4 实现“造血”型的教育福利制度改革
第8章 结论与设想
    8.1 社会政策与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的深层困境
        8.1.1 民族生态资源支配权和话语权的双重剥夺
        8.1.2 民族主体决策参与机制的缺失
        8.1.3 民族社群文化维系的日渐松散
    8.2 完善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的理念原则
        8.2.1 坚守文化多元性的发展理念
        8.2.2 秉持因族制宜的设计理念
        8.2.3 遵守分类与梯次协调原则
        8.2.4 坚持民族主体积极参与原则
    8.3 完善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的建议设想
        8.3.1 恢复民族传统生计方式
        8.3.2 尊重民族文化的主体性
        8.3.3 赋予民族主体参与权
        8.3.4 恢复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社群”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2)“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下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研究 ——基于甘孜、果洛等地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民族地区现代学校教育的局限性
        (二)民族地区传统教育被忽视但又发挥重要作用
        (三)藏区学校教育“热”与传统教育“冷”的两种境遇
        (四)对“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刻板化理解的反思
    二、国内外已有研究述评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三、研究的基本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藏区学校教育现状与功能局限
    一、藏区学校教育的现状
        (一)学校教育的内容
        (二)学校教育的教学方法
        (三)学校教育的管理制度
        (四)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
    二、藏区学校教育的功能局限
        (一)传承民族文化的有限性
        (二)道德品行教育的弱化
        (三)培养现代化但非本土化的人才
第二章 寺院教育的现状与当代价值
    一、藏区寺院教育的现状
        (一)寺院教育的制度
        (二)寺院教育的管理
        (三)寺院教育的教学方法
        (四)寺院教育的内容解析
    二、寺院教育的当代价值
        (一)维系藏族内部社会秩序
        (二)保存与传承藏族文化
        (三)塑造个人良好道德品行
第三章 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现实需求
    一、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是藏区社会与人发展的需要
        (一)寺院补充学校可完善学校功能以满足社会需求
        (二)学校补充寺院可以削弱寺院教育的消极作用
    二、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是藏区民生改善的诉求
        (一)学校教育促进民生改善
        (二)寺院教育不利于改善民生
        (三)学校补充寺院以减小寺院教育在民生改善中的消极影响
第四章 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可行性分析
    一、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二)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对立统一性
        (三)学校教育的责任边界与功能的有限性
        (四)宗教具有教育性与宗教知识的可教性
    二、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有政策支持
        (一)设置三级课程有利于民族文化进校园
        (二)国家宗教法规支持僧人学习现代文化知识
        (三)国家法规与地方文件鼓励民办教育发展
    三、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是民心所向
        (一)藏族群众认为学校教育和传统教育都不可偏废
        (二)学校教师主张学生应该多了解藏族传统文化
        (三)寺院僧侣认为现代文化知识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
第五章 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现有实践尝试
    一、藏民族文化进校园
        (一)藏区学校实施双语教育
        (二)学校教育内容包含藏族文化
        (三)学校开设民族文化特色班
    二、寺院教育引入现代科学知识
        (一)僧人学习政策法规
        (二)僧人学习文化知识
        (三)僧众接触现代传媒
    三、寺院(活佛)办学校教育
        (一)寺院办学
        (二)活佛办学
    四、僧人与俗人共校
        (一)吉美坚赞学校的办学理念
        (二)吉美坚赞学校的学制与课程
        (三)吉美坚赞学校的教学方式
第六章 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现实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现实问题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校结合的认识误区
        (二)寺院引入现代知识不积极并且知识体系零碎
        (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民办学校生存现状堪忧
        (四)部分民办福利学校失去民族特色和自身优势
        (五)宗教人士办学尚存在一些异议和担心
    二、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没有辩证看待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二)相对封闭的寺院教育将现代文化拒之门外
        (三)寺院僧人对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不高
        (四)公益事业不受关注且扶持政策不完善
        (五)宗教思想影响藏族群众的观念和民办学校的教育理念
第七章 促进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思考
    一、学校正确看待传统文化进而增加传统文化知识学习
        (一)正确认识藏族传统文化及其教育价值
        (二)学校增加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二、学校寻求合作与转变减小传承文化的有限性
        (一)学校教育合理选择民族传统文化与家庭、社区的补充传承
        (二)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内容和方式上实现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三)创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认同的互利共生模式
    三、宗教上层鼓励僧人学习现代知识并参与社会生产
        (一)活佛和堪布引导僧众学习现代科学知识
        (二)活佛和堪布鼓励僧人积极参与社会生产
    四、教育和宗教事务部门推动寺院教育现代转换
        (一)地方教育局和宗教事务局施加外力支持
        (二)寺院教育自觉从封闭走向开放
    五、政府部门与企业、个人分别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援助
        (一)地方政府夯实扶持民办教育的政策法规
        (二)地方统战、宗教和教育部门督导民办学校
        (三)鼓励企业和个人向藏区福利学校捐赠
        (四)藏区福利学校突出办学特色并加强自我约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新媒介影响下的保安族乡村生活 ——以积石山保安族三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3. 保安族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田野点概况
第一章 新媒介概述
    第一节 新媒介定义
    第二节 新媒介特点
        一、新媒介的首要特点是数字化
        二、新媒介的定制化特点
        三、新媒介鼓励个人的参与性
        四、新媒介的相关性特点
    第三节 新媒介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一、新媒介的聚合力加速文化传播
        二、新媒介改变人们对文化传播的认知方式
        三、新媒介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多重意义
第二章 保安族新媒介传播现状
    第一节 传统媒介式微
        一、传统媒介存在感降低
        二、传统媒介式微原因分析
    第二节 新媒介的渐进
        一、电视——新媒介的宠儿
        二、移动通讯——打破地域限制
        三、网络——初露锋芒
        四、新媒介的渐进和制约因素
第三章 新媒介对保安族乡村生活的影响
    第一节 农民生活观念的新变化
    第二节 交往范围的扩大与交往手段的多样化
    第三节 穿衣住房的新选择
    第四节 闲暇生活更丰富多彩
    第五节 保安腰刀销售的新平台
第四章 新媒介对保安族农村的负面影响
    第一节 保安族农民的“相对剥夺感”
    第二节 新型交往方式对农村社会关系的侵蚀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调研问卷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4)社会分层视角下保安族村庄妇女消费生活研究 ——基于G村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五、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第一章 G村社会分化下的消费生活
    第一节 村庄社会变迁
    第二节 村庄社会分层
    第三节 消费:阶层认同的手段
    第四节 妇女:家庭消费生活的主体和承担者
第二章 G村妇女日常消费生活的差异
    第一节 服装消费
    第二节 洗护用品消费
    第三节 对后代的投资消费
第三章 G村妇女消费生活差异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家庭收入的分化
    第二节 受教育水平的差异
    第三节 传播媒介的接受和使用程度
    第四节 流动人口的连带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陕南地区生态移民搬迁的成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阐述
        2.1.1 生态移民的概念
        2.1.2 生态移民的类型
        2.1.3 生态移民的特点
        2.1.4 生态移民的制约因素
    2.2 人口迁移理论
        2.2.1 推拉理论
        2.2.2 刘易斯模型
        2.2.3 预期收入理论
    2.3 交易成本理论
        2.3.1 交易成本的提出
        2.3.2 交易成本理论的发展
        2.3.3 交易成本理论在移民搬迁中的应用
    2.4 人力资本理论
        2.4.1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2.4.2 人力资本理论对迁移原因的解释
第三章 陕南地区生态移民搬迁的缘起和现状
    3.1 陕南地区概况
        3.1.1 陕南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3.1.2 陕南地区经济社会概况
        3.1.3 陕南地区自然灾害概况
    3.2 陕南地区生态移民现状
        3.2.1 陕南地区移民搬迁的背景
        3.2.2 陕南地区移民搬迁的必要性
        3.2.3 陕南地区移民搬迁的特点
        3.2.4 陕南地区移民搬迁的现状
    3.3 陕南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的意义
        3.3.1 加快陕南地区城镇化步伐
        3.3.2 从根源上消除贫困
        3.3.3 改善生态环境
        3.3.4 促进陕南地区产业化发展
第四章 陕南地区生态移民搬迁的货币成本分析
    4.1 移民的货币成本
        4.1.1 安置成本
        4.1.2 生活成本
        4.1.3 就业成本
        4.1.4 机会成本
    4.2 政府的货币成本
        4.2.1 安置成本
        4.2.2 公共设施成本
        4.2.3 行政成本
第五章 陕南地区生态移民搬迁的非货币成本分析
    5.1 移民的非货币成本
        5.1.1 心理成本
        5.1.2 社会关系网络损失
        5.1.3 风险成本
    5.2 政府的非货币成本
        5.2.1 政府的公信力
        5.2.2 社会稳定性
        5.2.3 环境成本
第六章 陕南地区生态移民搬迁的收益与建议
    6.1 陕南地区生态移民的收益分析
        6.1.1 政府的收益
        6.1.2 移民的收益
    6.2 移民搬迁中的问题
        6.2.1 资金问题
        6.2.2 产业开发问题
        6.2.3 移民教育培训问题
    6.3 破解陕南地区移民困境的建议
        6.3.1 筹措利用好各类建设资金
        6.3.2 扶持地方特色产业
        6.3.3 做好移民教育培训工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几个问题的哲学思考 ——基于全球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一、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历史背景的认识
    二、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面临的主要矛盾的分析与理解
    三、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基本内容的分析与理解
    四、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道路的审视
    五、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旳目标指向的思考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现实意义
        (二) 理论意义
    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问题研究的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 既有研究的成就及其意义
        (二) 既有研究的不足
    三、本文的视角、思路、方法及内容结构
第一章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目标: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第一节 现代化目标的现代性与民族性
        一、现代化目标的现代性
        二、现代化目标的民族性
        三、现代化目标中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目标抉择原则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背景特征:迟发性与复杂性
        (一)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自身背景的迟发性
        (二)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外部背景的复杂性
        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
        (一) 机遇:经济的发展潜力
        (二) 挑战:不平衡发展格局的重压
        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目标抉择的原则——现代市场经济与民族自主性的统一
    第三节 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目标定位及其意义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目标的双重性
        (一)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目标的现代性规定
        (二)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目标的民族性规定
        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目标的内在统一性
        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目标定位及其意义
第二章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基础:内生性与外源性的互动
    第一节 现代化基础的内生性与外源性
        一、现代化基础的内生性
        二、现代化基础的外源性
        三、现代化基础内生性与外源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条件
        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优势条件
        二、全球化境遇中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的不利条件
        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
    第三节 外源性与内生性的互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基础的拓展及其意义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内因与外因
        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基础的内在统一关系
        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基础的具体拓展及其意义
第三章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内容:整体性与差异性的结合
    第一节 现代化内容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现代化内容的整体性
        二、现代化内容的差异性
        三、现代化内容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内容结构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内容的系统性
        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内容的核心——生产方式变革
        三、我国少数民族各地区现代化内容的安排
    第三节 整体性与差异性的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内容的结构布局及其意义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内容结构的整体性
        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内容结构的差异性
        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内容结构布局的具体创新及其意义
第四章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道路:普遍性与特殊性、个别性的熔合
    第一节 现代化道路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个别性
        一、现代化道路的普遍性
        二、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性与个别性
        三、现代化道路普遍性、特殊性、个别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道路的选择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道路选择的两难
        (一)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性
        (二)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道路的民族性
        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道路的创新空间
        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道路的“特色”取向——优势互补
    第三节 普遍性与特殊性、个别性的熔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及其意义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道路的普遍性
        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性与个别性
        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道路的自主选择及其意义
结语:全球化时代的现代化实践需要以“和而不同”的原则为指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7)撤拉族水库移民生活方式变迁研究 ——以M新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五、田野点概况
第二章 移民搬迁与遗留问题
    第一节 移民背景
        一、积石峡水电站建设
        二、搬迁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 移民搬迁:从M老村搬迁到M新村
        一、移民的态度:不想搬
        二、地方政府的软硬兼施
        三、是“欺骗”,还是“漫天要价”?
        四、村民的抗争
    第三节 遗留问题与移民生活
        一、移民后“生计家园”的资源配置问题
        二、移民后“精神家园”的纽带问题
        三、移民后新生代的“学校教育”问题
第三章 生计方式变迁
    第一节 记忆里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一、种地养殖搞园艺
        二、经商
        三、拉着骡子和马搞旅游
        四、打工
    第二节 现实中的无土地无依靠
        一、爱恨交织的现实生活
        二、挣扎在失地边缘
        三、离土离乡谋生计
    第三节 空间位移与生计方式变迁探讨
        一、国家权力与生计方式变迁
        二、居住环境与生计模式
第四章 消费生活方式变迁
    第一节 消费结构变迁
        一、吃喝花销加大
        二、新家的装备
        三、搬迁补偿基本用来盖新房
        四、天平两端的教育投资
    第二节 消费观念变迁
        一、乡村场域改变:农民消费观念变迁的硬约束因素
        二、乡村惯习:农民消费观念变迁的软约束因素
    第三节 多种力量交织下消费生活方式变迁
        一、消费生活方式变迁动力探析
        二、消费生活方式变迁对移民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婚姻家庭生活方式变迁
    第一节 婚姻生活变迁
        一、择偶观念的变迁
        二、婚姻的缔结与变动
    第二节 家庭生活变迁
        一、传统家族组织
        二、家庭
    第三节 惯习作用下婚姻家庭生活方式变迁的探讨
        一、宗教习俗制约着婚姻家庭生活
        二、父系权力维系着婚姻家庭生活
第六章 宗教生活方式变迁
    第一节 传统社区的文化记忆:清真寺
        一、古老的清真寺及其功能
        二、老村人们的宗教生活
    第二节 一波三折的清真寺修建
        一、如何安置老清真寺:政府与村庄之间的较量
        二、村委与寺管会之间的纷争
        三、村民们之间的争议:简单地修还是正式地修
        四、向政府要资金
        五、村民自筹剩余资金
    第三节 场域变迁下宗教信仰的强化
        一、宗教信仰的强化
        二、信仰的代际差异
第七章 闲暇生活方式变迁
    第一节 记忆中的闲暇生活:有限的时间和丰富的民族特色
        一、闲散有余、闲暇不足
        二、充满民族特色的闲暇活动
    第二节 新村富裕的闲暇与贫乏的文化生活
        一、以电视为中心的闲暇生活
        二、手机:实用与娱乐并存
        三、互联网:年轻人闲暇的新途径
        四、闲暇生活的新场域:篮球场和村文化室
结论
    一、可持续发展与水库生活方式的建构
    二、另类安置模式:水库移民“生计家园”和“精神家园”的统合
附录
    一、积石峡黄河电站库区M村四十六户移民要求提高核桃树的补偿标准
    二、M村待解决事项
    三、M村村民家中保存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
    四、M村村民户主代表名单
    五、主要访谈人物一览表
主要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8)科学引导民族心理 促进藏区社会现代化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族心理是影响藏区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现代化进程中藏民族心理面临的挑战
    1. 面临着从传统价值观向现代价值观转变的挑战
    2. 面临着从宗教神秘意识向科学理性精神转化的挑战
    3. 面临着从封闭依赖心理向开放自主意识转化的挑战
    4. 面临着从本民族意识向中华民族意识提升的挑战
三、科学引导民族心理, 促进藏区社会发展
    1. 适当调整策略, 发展和繁荣民族经济
    2. 切实做好有藏区特色的现代教育, 提升藏民族的科学化水平
    3. 有的放矢做好宣传引导, 营造民族心理现代化的良好氛围
    4. 引导藏传佛教的改革与发展, 构建服务社会的新模式

(9)牧民定居与新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一、国外研究述评
        二、国内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重点
        三、研究难点
        四、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不足
    第五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游牧
        二、牧民定居
        三、草原、草原畜牧业与牧区
        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从游牧到定居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节 游牧的形成与延续
        一、游牧的形成
        二、游牧活动延续与游牧生态系统观点的诞生
    第二节 新疆游牧民定居的原因分析
        一、牧民定居的社会、经济、环境原因
        二、新疆游牧民定居的紧迫性
    第三节 新疆牧民从游牧走向定居的历史必然性
        一、从游牧到定居是促进新疆牧区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新疆牧民定居将会带来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新疆牧民定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需要
第三章 国内外牧民定居的历史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外典型国家牧民定居经验--以哈萨克斯坦为例
    第二节 国内典型地区牧民定居经验—以甘肃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为例
    第三节 借鉴国内外典型地区经验,发展新疆草原畜牧业
        一、经验之一:必须改变游牧生产经营方式
        二、经验之二:必须兴建兴牧工程和定居安置工程
        三、经验之三:定居工程必须同当地的城镇化建设并举
第四章 新疆牧民定居的现状
    第一节 新疆牧民定居进程
        一、牧民定居的起步阶段
        二、牧民定居的规范化发展阶段
        三、牧民定居的规模化发展阶段
    第二节 新疆牧民定居模式
        一、定居模式
        二、新疆牧民定居模式
    第三节 对新疆牧民定居的基本评价
        一、新疆牧民定居的过程评价
        二、新疆牧民定居的综合性评价
第五章 牧民定居与新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关联分析
    第一节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草原资源和游牧民定居的内在关联分析
        一、可持续发展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二、草原畜牧业和牧民定居
        三、牧民定居和牧民收入水平的可持续增长
        四、新疆草原资源的时空特点、草原畜牧业发展和牧民定居
    第二节 新疆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新疆草原资源总体情况
        二、新疆草原畜牧业发展总体情况
        三、新疆草原资源和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四、新疆游牧民定居工程和畜牧业发展情况分析
    第三节 新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游牧民定居
        一、新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新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三、游牧民定居是新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六章 推进牧民定居工程,促进新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草原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畜牧业与草原生态的和谐发展
    二、加快推进定居兴牧水利工程建设,合理置换天然退化草场
    三、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
    四、要把牧民定居与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五、加强草原监理和执法,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力度
    六、大力推进牧民定居工程,使草原得以休养生息
    七、处理好牧民定居与草原资源的关系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农民的社会流动 ——保安族的教育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采用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流动
    一、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的涵义
    二、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
    三、教育与社会流动
第三章 保安族农民实现社会流动的基本途径
    第一节 积石山县与保安族概况
        一、积石山县概况
        二、保安族概况
        三、保安族教育与社会发展状况
        四、田野点概况
    第二节 保安族农民实现社会流动的基本途径
        一、外出务工与社会流动
        二、经堂教育与社会流动
        三、学校教育与社会流动
第四章 保安族农民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的限制因素
    第一节 “文化中断”和城市导向的学校教育
        一、文化中断
        二、城市导向
    第二节 经济因素的影响
        一、保安族村民家庭经济状况
        二、义务和非义务教育阶段经济因素对保安族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城乡二元体制因素与地区因素的影响
        一、高等教育机会在城乡之间分配的差距
        二、不同地区的学生分数面前不平等
    第四节 保安族学校教育条件的影响
        一、师资条件差
        二、基础设施短缺、破旧
第五章 结语:教育、社会流动与少数民族发展
    第一节 教育、社会流动与少数民族社会发展
    第二节 对发展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现状的思考与建议
        一、重新定位民族教育
        二、改变城市导向的教育模式
        三、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四、转变观念、发展经济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西北小民族现代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政策对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的影响研究 ——以鄂伦春族为例[D]. 田雨. 吉林大学, 2016(08)
  • [2]“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下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研究 ——基于甘孜、果洛等地的考察[D]. 靖东阁. 西南大学, 2016(01)
  • [3]新媒介影响下的保安族乡村生活 ——以积石山保安族三村为例[D]. 李婕. 兰州大学, 2015(12)
  • [4]社会分层视角下保安族村庄妇女消费生活研究 ——基于G村的实证分析[D]. 石晶晶. 兰州大学, 2016(04)
  • [5]陕南地区生态移民搬迁的成本研究[D]. 吕静. 西北大学, 2014(12)
  • [6]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几个问题的哲学思考 ——基于全球化视角[D]. 李海丽. 西南大学, 2014(11)
  • [7]撤拉族水库移民生活方式变迁研究 ——以M新村为例[D]. 王瑞芳. 兰州大学, 2014(08)
  • [8]科学引导民族心理 促进藏区社会现代化发展[J]. 张宏伟,王坤. 今日中国论坛, 2013(07)
  • [9]牧民定居与新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关联研究[D]. 巴合提娜孜·比克什. 新疆财经大学, 2011(04)
  • [10]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农民的社会流动 ——保安族的教育人类学考察[D]. 韩志刚. 兰州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西北小民族现代化进程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