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氯胺酮对离体海马神经元的浓度相关性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任非非[1](2021)在《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醒脾解郁方干预效应。方法:实验研究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模型组(MOD)、醒脾解郁方组(XPJYF)、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EOT)、醒脾解郁方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XPJYF+EOT)。每组根据应激时间各分为3w、6w组。除CON外,其余各组采用慢性束缚应激(CRS)造模,共21d。各组造模的同时给予相应药物干预。造模前及造模第3 w、6 w时进行行为学观察。造模3 w时评价脾虚程度,结合行为学实验,评价模型成功与否。取材后以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变化及XPJYF干预效应。第二部分:大鼠分组及干预同研究一。取材后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及线粒体超微结构;分析线粒体及神经元突触体视学指标;高尔基染色观察神经元轴树突分支变化;提取海马突触体,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突触重塑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合成蛋白含量;检测海马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及线粒体酶活性。第三部分:制备XPJYF低、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体外分离、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并鉴定;采用CCK8法进行XPJYF细胞毒性实验;建立皮质酮(CORT)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分为 CON、CORT、CORT+X(H)、(M)、(L)、CORT+E、CORT+E+X(H)、(M)、(L)共9组。以细胞免疫荧光观察SYN、PSD-95表达及海马神经元线粒体成像;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生物合成及突触重塑蛋白表达;ELISA及RT-PCR检测5-HT、DA及其受体情况。第四部分:大鼠分组及干预同研究一。取材后以免疫荧光三标染色观察海马CA1区NeuN/CD31/GFAP表达;RT-PCR检测海马AMPK/SIRT1/PGC-1α通路基因表达;免疫组化及 Western blot 检测 NeuN、GFAP、VEGF、Collagen Ⅳ蛋白表达。结果:1.第一部分1.1宏观表征:造模前大鼠状态良好,反应灵敏,活动自如。造模3 w后,反应降低,神态倦怠,活动减少,毛发干枯或发黄,粪便逐渐变稀,至6 w时表现更明显,各用药组较模型组有改善。1.2体质量变化:模型各组大鼠体重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体重增加(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西药3 w、联合各组体重增加(P<0.01,P<0.05),西药6 w组降低(P<0.05)。联合各组体重较西药组增加(P<0.01,P<0.05)。1.3行为学:模型各组糖水偏好率(SPT)较空白组降低(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FST)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联合各3 w及各用药6w组SPT升高,FST缩短(P<0.01,P<0.05)。联合各组SPT较中药、西药组升高(P<0.01,P<0.05),FST缩短(P<0.01,P<0.05)。与同组别基线比较,各组各时间点SPT降低(P<0.01),模型各组及中药、西药各6 w组FST延长(P<0.01,P<0.05)。1.4血清淀粉酶、尿D-木糖排泄率比较:造模3 w后血清淀粉酶和尿D-木糖排泄率均降低(P<0.01),至造模6周时更低(P<0.01)。1.5海马CA1区病理改变:HE染色:空白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分布、形态均无异常,圆形胞核清晰居中。模型3w组神经元数量减少,排列及形态不规则,细胞大小不一,部分呈三角形,细胞核深染、固缩,核仁显示不清;至6w时损伤进一步加重。各用药组有不同程度改善,以中药6 w组和联合组较为明显。尼氏染色:空白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正常分布,胞质内可见丰富的尼氏小体,近胞核处呈“虎斑样”,远端呈细颗粒样,核仁清晰。模型3 w组细胞排列散乱,胞质内尼氏小体减少。至6w时,损伤加重,细胞皱缩明显,部分细胞尼氏体减少,并可见中央性染色质溶解现象。各用药组损伤逐渐恢复,以西药3 w组及中药6 w组明显。2.第二部分2.1神经元超微结构:正常组神经元突起较多,线粒体正常,突触结构完整,突触小泡较多。造模3 w后,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突触小泡数量减少。至造模6 w,损伤加重,突触间隙显示不清,突触小泡减少,聚集分布,线粒体膜破坏,嵴断裂,基质空泡样变。各用药组上述损伤减轻。2.2线粒体体视学:模型各组Vvm较空白组升高(P<0.01),NM、δ、δm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Vvm降低(P<0.01,P<0.05),各6 w组NM升高(P<0.01),中药、联合各组及西药6 w组δ、δm升高(P<0.01,P<0.05)。较中药组,西药6 w组δ、联合6 w组Vvm降低(P<0.01),联合各组δm升高(P<0.01,P<0.05)。2.3突触体视学:模型各组数密度(Nv)、面密度(Sv)、突触小泡面数密度(NS)均较空白组降低(P<0.01)。中药、联合各6 w组Nv、Sv、Ns较模型组升高(P<0.01,P<0.05)。2.4高尔基染色:模型各组Sholl交点数及树突棘较空白组减少(P<0.01)。中药、联合各组Sholl交点数较模型组增多(P<0.01,P<0.05),中药、西药各6 w组及联合各组树突棘密度升高(P<0.01,P<0.05),且联合6 w组较中药、西药各6w组升高(P<0.05)。2.5突触体突触重塑蛋白:与空白组比较,模型3 w组GAP-43、PSD-95增加(P<0.01),6w组降低(P<0.05),各组SYN、syntaxin 1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联合各组及西药3 w组GAP-43、PSD-95增加(P<0.01,P<0.05),中药、联合各组SYN升高(P<0.01),中药、西药及联合各6 w组syntaxin 1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西药6 w组SYN降低(P<0.05),联合6 w组GAP-43增加(P<0.01)。2.6线粒体生物合成蛋白:模型各组SIRT1、PGC-1α、AMPK-α1、Tfam、NRF1较空白组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3 w组SIRT1和AMPK-α1、联合各组SIRT1、PGC-1α、Tfam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联合3 w组AMPK-α1、6w组PGC-1α表达升高(P<0.01)。3.第三部分3.1细胞毒性实验:经免疫荧光鉴定,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符合神经元细胞特征。经CCK8实验,确定醒脾解郁方含药血清浓度为高剂量组10%、中剂量组10%和低剂量组20%,作用时间确定为24h。3.2线粒体生物合成蛋白表达: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SIRT1、PGC-1α、NRF1、Tfam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 的 H、M 组 SIRT1、NRF1、Tfam 升高(P<0.01),CORT+E 组 SIRT1 降低(P<0.05),CORT+X(H)组PGC-1α 升高(P<0.01)。与 CORT+E 组比较,CORT+E+X(H)组 PGC-1α、Tfam 升高(P<0.05),CORT+E+X(M)组 NRF1、Tfam 升高(P<0.01)。3.3突触重塑蛋白表达: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GAP-43、SYN、PSD-95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 的 H、M 各组 GAP-43、SYN 升高(P<0.01),CORT+X(H)组 PSD-95 升高(P<0.01)。与 CORT+E 组比较,CORT+E+XPJYF 的 H、M、L 组 GAP-43、SYN、PSD-95 升高(P<0.01,P<0.05)。3.4 5-HT、DA及其受体mRNA含量: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5-HT、DA、5-HT1AR mRNA、DRD1 mRNA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H)组 5-HT、DA 升高(P<0.05),CORT+E 组 5-HT 降低(P<0.05),CORT+X 的 H、M组 5-HT1AR mRNA、DRD1 mRNA 升高(P<0.01)。与 CORT1+E 组比较,CORT+E+X(H)组 5-HT 升高(P<0.05),CORT+E+XPJYF 的 H、M、L 组 5-HT1AR mRNA、DRD1 mRNA 升高(P<0.01,P<0.05)。4.第四部分4.1线粒体合成基因表达:模型各组SIRT1 mRNA、PGC-1α mRNA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 SIRT1 mRNA、PGC-1αmRNA、AMPK-α1 mRNA 均升高(P<0.01),中药6w组、西药及联合各组NRF1 mRNA升高(P<0.01),西药3 w组、中药及联合各组Tfam mRNA表达均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联合各组SIRT1 mRNA、PGC-1α mRNA、NRF1 mRNA 均升高(P<0.01),西药 3 w 组 SIRT1 mRNA升高(P<0.01)。4.2突触微环境蛋白表达:模型各组NeuN、GFAP、VEGF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及联合各组NeuN、GFAP、VEGF均升高(P<0.01,P<0.05),西药各组GFAP升高(P<0.01),西药3 w组VEGF升高(P<0.01)。与中药组比较,西药各组GFAP 降低(P<0.05),联合各组 GFAP 升高(P<0.01),联合 3 w 组 VEGF 升高(P<0.05)。结论:1.慢性束缚应激3周时,动物模型符合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标准,脑内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且随应激时间延长,损伤程度加重。中药醒脾解郁方和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均可不同程度减轻神经元损伤,改善抑郁样行为,中药的远期保护优势较西药明显,且以两者联合应用作用更为显着;2.抑郁模型大鼠脑内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破坏,线粒体损伤,突触重塑功能降低,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减少直接相关。中药醒脾解郁方和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均可动态调控该信号通路,促进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但二者作用的优势环节不同,西药在调节神经递质方面更具优势,而中药在改善线粒体功能方面更为明显,且中药的远期作用效果优于西药。3.抑郁症海马神经元突触微环境中星形胶质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及微血管基底膜损伤,与神经元突触重塑相关。中药醒脾解郁方可通过调控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增加线粒体生物合成,保护突触微环境,促进抑郁症神经重塑,作用较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更具优势,且中西药联合应用效果显着。
张鑫彤[2](2020)在《氯胺酮通过多巴胺第二受体对抑郁样大鼠的调节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通常以情绪低落和快感缺乏为特征。约有15~30%的严重抑郁患者对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标准抗抑郁药(例如,血清素和再摄取抑制剂)无反应,被判定为患有抗治疗性抑郁(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抑郁发生的分子机制目前未尽可知。研发TRD新型疗法受到四个主要突破的推动:(1)增加多巴胺能神经传递可改善TRD症状;(2)中枢多巴胺能神经传递低时快感不足;(3)抗抑郁药可明显增强神经可塑性;(4)氯胺酮在TRD患者中显示出抗抑郁作用,并在临床前动物模型中增强突触可塑性。因此,本实验拟探究多巴胺系统是否在氯胺酮抗抑郁作用中发挥了生物学作用,将目标集中于多巴胺五种受体中的第二受体(dopamine D2 receptor,DRD2),并在个体和细胞水平上进行试验,具体试验操作如下:试验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雌雄各半),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用慢性不可预知刺激结合孤独饲养培养其余40只大鼠21d,其中1组只接受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设置为模型组(D组);氯胺酮组(K组)大鼠腹腔注射氯胺酮,每7d给药一次,共3次;L组腹腔注射多巴胺第二受体抑制剂L-741,626,每7d给药一次,共3次;K+L组注射两种药物,L-741,626预先给药0.5h,给药方式同氯胺酮。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包括蔗糖偏好实验(sugar water preference test,SPT)、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ming test,TST),判定抑郁样大鼠的行为学变化。每周称量一次大鼠体重并记录,探究试验期间大鼠体重变化趋势,处死大鼠后称量大鼠脑重。收集大鼠大脑伏隔核及海马提取蛋白备用。采用尼氏染色及HE染色检测大鼠大脑海马神经细胞数量;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突触蛋白PSD-95、SYN及SYP的蛋白表达量;采用高尔基染色方法检测突触可塑性。选取多巴胺能细胞——PC12细胞进行离体验证,利用皮质酮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状态。应用CCK-8法检测皮质酮、氯胺酮、L-741,626、多巴胺第二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pramipexole)的最佳浓度。即设置对照组(C组)、皮质酮损伤组(D组)、皮质酮损伤加入氯胺酮组(K组)、皮质酮损伤加入L-741,626(L组)、皮质酮损伤加入氯胺酮及L-741,626(K+L组)、皮质酮损伤加入普拉克索组(P组)。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提取细胞蛋白备用。对组织及细胞提取的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RD2、AKT、p-AKT、GSK3β、p-GSK3β的蛋白表达变化。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组织、血液、细胞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DA及其代谢物HVA、糖皮质激素皮质酮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1)结合了慢性不可预知刺激及孤独饲养的大鼠可以模拟人类社会压力导致的抑郁样状态;(2)行为学测试表明,抑郁样状态的大鼠较对照组比对糖水的偏好率降低,证明其快感的缺失;在强迫游泳实验及悬尾实验中表现为不动时间的延长,表现其行为绝望。氯胺酮可以逆转上述状态,而多巴胺第二受体抑制剂L-741,626减弱了氯胺酮的这种作用;(3)大鼠脑组织的尼氏、HE染色表明,抑郁样状态会使大鼠大脑的神经细胞发生改变,表现为部分细胞坏死,核仁不明显或消失,结构不完整。氯胺酮的使用会使脑部神经细胞的状态好转,L-741,626部分拮抗了氯胺酮的作用;(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突触蛋白的表达及高尔基染色表明,抑郁样大鼠的突触可塑性发生了变化,氯胺酮可使突触蛋白的表达增高,增加突触密度,L-741,626会拮抗氯胺酮的作用,表明氯胺酮可能通过多巴胺第二受体产生抗抑郁作用;(5)皮质酮可以对多巴胺能细胞-PC12细胞造成损伤,从细胞形态可以看出,氯胺酮可以对损伤细胞起到保护作用,普拉克索的使用可以提高细胞的存活率;(6)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在大鼠的海马、伏隔核以及细胞中,DRD2、p-GSK3β、GSK3β、p-AKT、AKT的蛋白表达除AKT外均出现统计学差异,但就p-AKT与AKT的比值而言,该比值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GSK3β与GSK3β统计学差异显着;(7)DA、HVA、CORT含量的改变肯定了抑郁样状态伴随着神经递质和糖皮质激素的变化。以上结果表明:氯胺酮可以通过多巴胺第二受体部分发挥抗抑郁作用。
孙伟[3](2019)在《δ-阿片受体在电针治疗大鼠脑缺血伴随的视网膜损伤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以往对缺血性脑损伤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往往忽略了造模引起的视觉损伤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本研究改良了传统的开颅电凝法脑缺血模型及四血管阻断(4-vessel occlusion,4VO)全脑缺血模型,建立了改良的开颅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改良的4VO连续阻断模型与4VO间断阻断模型。此外,又选择经典的Longa线栓阻断模型、SD与Wistar大鼠的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模型,比较上述缺血模型中的主要脑损伤及视网膜损伤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选择Longa线栓阻断法作为大鼠脑缺血伴视网膜损伤的动物模型,玻璃体腔内注射δ-阿片受体(delta opioid receptor,DOR)拮抗剂naltrindole,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行为学检测,观察电针大鼠“水沟”、“睛明”穴,对视网膜损伤是否存在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电针的保护作用与DOR之间是否存在关系。方法:第一部分:常用大鼠脑缺血模型对视网膜损伤的比较研究在第一部分的研究中,首先针对经典开颅电凝法脑缺血模型不能进行再灌注研究的缺点进行了模型改良,建立了新的大鼠开颅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针对Pulsinelli建立的4VO模型死亡率高,电凝不全、易伤及脑干及脊髓等缺陷,进行了技术创新,建立新的4VO连续阻断模型与4VO间断阻断模型。在此基础上,选择经典的Longa线栓阻断法模型、SD与Wistar大鼠的两血管阻断(2-vessel occlusion,2VO)模型,比较上述模型中的主要脑缺血及视网膜损伤差异。各模型均分别分为假手术组、D1模型组、D3模型组、D7模型组、D14模型组、D28模型组,于造模1、3、7、14、28天取材,脑及视神经离体样本经HE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与LFB染色(luxol fast blue staining)检查组织病理学改变,眼球离体样本经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对视网膜各细胞层进行厚度分析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细胞密度分析。D28模型组于术后28天使用明暗箱检测大鼠的光线辨识能力,Y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综合脑、视神经、视网膜的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与神经行为学的检测结果,从而评价上述模型在脑损伤与视网膜损伤中的差异。第二部分:δ-阿片受体在电针治疗大鼠脑缺血伴随的视网膜损伤中的作用研究在第二部分研究中,选用Longa线栓阻断法造模,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MCAO模型组(MCAO)、MCAO模型电针治疗组(MCAO-E)、MACO模型假电针组(MCAO-S)、MCAO模型+电针治疗+拮抗剂naltrindole组(MCAO-E-N),每组6只。Sham组、MCAO组、MCAO-E组、MCAO-S组于造模前30 min玻璃体腔内注射生理盐水10μl,MCAO-E-N组玻璃体腔内注射10μl的100 n M拮抗剂naltrindole。电针穴位选取“睛明”和“水沟”,MCAO-E、MCAO-E-N组于缺血30 min时开始电针治疗,并持续至再灌注后30 min,假电针组仅刺入大鼠穴位,不予通电。24 h后取材,CV染色(crystal violet staining)观察脑梗死的组织病理改变并计算脑梗死体积比。眼球离体样本经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价并对视网膜各细胞层进行厚度分析与RGCs细胞密度分析,视网膜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的阳性表达并进行平均光密度值分析。从而评价电针对于视网膜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讨这种改善作用是否与DOR有关。结果:第一部分:常用大鼠脑缺血模型对视网膜损伤的比较研究改良的开颅阻断法模型术后脑组织病理学检测发现,该模型的脑梗死区域仅局限于皮层,而纹状体、海马、脑白质未观察到组织病理学改变,视神经、视网膜亦未观察到组织病理学改变,D28的明暗箱、Y迷宫检测未观察到神经功能损伤。线栓阻断法模型采用经典的Longa造模方法,术后1天脑皮层、纹状体即观察到明显的缺血性改变,甚者累及海马区域及脑白质,其后缺血损伤呈渐进性加重。视网膜的HE染色检测,术后1天外核层(outer nuclear layer,ONL)出现了有显着性的细胞层增厚(P?0.05),术后3天观察到了2只动物的内核层(inner nuclear layer,INL)的空泡形成,其他阶段未观察到明显的视网膜组织病理学的改变。视网膜GFAP、GS免疫荧光标记染色术后1天即开始观察到明显的阳性表达。D28的Y迷宫、明暗箱检测未观察到动物在学习记忆与光线辨识能力上的神经功能损伤。SD大鼠2VO模型,脑缺血损伤区域主要为脑灰质(海马)以及白质(视束),术后28天有2只大鼠观察到海马CA1区缺血性改变,而皮层、纹状体各阶段未观察到明显的缺血性改变。术后1天可见视神经神经纤维缺血损伤,随后28天渐进性加重。视网膜术后1天即可观察到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改变可见于神经节细胞层(ganglion cell layer,GCL)与外核层,其后缺血改变渐进性加重,至术后28天视网膜的损伤明显,主要损伤可见于神经节细胞层、内网状层(inner plexiform layer,IPL)及外网状层(outer plexiform layer,OPL),细胞层厚度与假手术组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RGCs数量变少,细胞密度与假手术组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28天的Y迷宫检测结果显示大鼠存在学习记忆损伤。Wistar大鼠2VO模型,脑缺血损伤区域主要为脑白质,尤其是视束,术后3天即可观察到神经元损伤,而各阶段的海马、皮层、纹状体未观察到明显的缺血性改变。视神经术后1天可见神经纤维缺血损伤,随后28天缺血损伤渐进性加重。视网膜术后1天即可观察到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改变可见于GCL、IPL、INL、ONL,其后缺血改变渐进性加重,至术后28天视网膜的损伤明显,主要损伤可见于神经节细胞层、内网状层、内核层、外网状层、感光细胞层(photoreceptor layer,PL)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视网膜总厚度及各细胞层厚度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RGCs数量变少,细胞密度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28天的明暗箱检测结果显示大鼠存在视觉功能损伤。改良的4VO连续阻断模型,分离并结扎双侧第1颈椎与第2颈椎间隙中穿过的椎动脉,术后24 h连续夹闭颈总动脉20 min行四血管阻断造模。术后脑缺血损伤区域主要为海马CA1区,术后1天海马CA1区开始观察到锥体细胞缺血损伤,随后损伤持续加重,海马CA3与DG区、皮层、纹状体、白质区域无缺血性改变。视神经、视网膜亦未观察到组织病理学改变。术后28天的Y迷宫检测结果显示大鼠存在学习记忆损伤。改良的4VO间断阻断模型,分离第1颈椎与第2颈椎间隙中穿过的椎动脉,使用动脉夹同时阻断双侧椎动脉与颈总动脉,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循环3次进行4VO间断阻断造模。术后脑缺血损伤区域主要为海马CA1区,术后1天海马CA1区开始观察到锥体细胞缺血损伤,随后损伤持续加重,海马CA3、DG区神经元未观察到缺血性改变。皮层、纹状体、白质区域无缺血性改变。视神经、视网膜亦未观察到组织病理学改变。术后28天的Y迷宫检测结果表明大鼠存在一定的学习记忆损伤。第二部分:δ-阿片受体在电针治疗大鼠脑缺血伴随的视网膜损伤中的作用研究在第二部分的研究中,Longa线栓阻断法造模后24 h的大脑CV染色结果显示MCAO-E、MCAO-S、MCAO-E-N脑梗死体积与MCAO组之间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测,MCAO组、MCAO-S组、MCAOE-N组ONL、INL细胞层增厚,与假手术组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MCAO-E组未检测到有显着性的增厚。GFAP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可见,MCAO组、MCAO-S组、MCAO-E-N组GCL/NFL层大量表达GFAP,MCAO-E组视网膜仅在GCL/NFL层有微弱GFAP表达。GS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可见,MCAO组、MCAOS组、MCAO-E-N组于GCL/NFL、IPL、INL、OPL、ONL层大量表达,MCAO-E组视网膜仅在GCL/NFL、INL、ONL层有GS表达。提示电针治疗对视网膜损伤有改善作用,而这种改善作用能被naltrindole翻转。结论:1.缺血模型的比较结果显示,开颅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到皮层损伤,改良的4VO连续阻断模型、改良的4VO间断阻断模型,观察到灰质(海马)损伤,但均未观察到白质及视网膜损伤;SD大鼠2VO模型,观察到灰质(海马)、白质损伤并伴有视网膜损伤、Wistar大鼠2VO模型观察到白质损伤并伴有视网膜损伤,而灰质(海马)无明显损伤;Longa线栓阻断法模型观察到皮层、纹状体甚至灰质(海马)、白质损伤并伴随有视网膜损伤。2.电针“水沟”、“睛明”穴对脑缺血伴随的视网膜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眼球玻璃体注射DOR拮抗剂naltrindole可以翻转电针的保护作用,提示DOR可能在电针抗视网膜损伤中是一关键环节。
丁月文[4](2019)在《主动免疫诱导抗NMDA受体脑炎小鼠模型及中药干预抗NMDA受体脑炎的药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儿童及年轻女性。抗NMDA受体脑炎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渐进式的精神和症状,行为和认知障碍,记忆缺陷,言语障碍,癫痫发作,自主神经症状和共济失调等。目前,针对抗NMDA受体脑炎的治疗方法较少,且无特效治疗手段。基础研究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动物模型,对抗NMDA受体脑炎的发病及免疫机制的认识仍有待深入。本研究通过收集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样本及临床资料,对相关免疫指标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探讨抗NMDA受体脑炎的免疫机制。另一方面,通过主动免疫诱导的方法,建立主动免疫的抗NMDA受体脑炎小鼠模型。目前中医药对于抗NMDA受体脑炎的认识与治疗研究尚少,抗NMDA受体脑炎与中医肝厥气逆,化风上扰的证候相似,研究通过模拟筛选的方法对中药中有抑制抗NMDA受体脑炎抗体作用的化合物进行筛选,并在细胞模型上加以验证,为研究中药干预抗NMDA受体脑炎药效及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方法(1)招募包括46名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在内的114名受试者。收集患者血液,脑脊液(CSF)样本,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Luminex液相悬浮芯片及ELISA法检测患者CSF和血清中B细胞和T细胞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其他相关炎症因子蛋白含量,并对其与疾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2)基于GluN1蛋白设计免疫多肽,并在小鼠体内进行免疫诱导筛选,分析其抗原特性。采用细胞转染,免疫荧光,定点突变诱导,流式细胞,蛋白免疫印迹技术,膜片钳等技术对诱导抗体的免疫特征及功能进行研究,同时利用行为学手段,对主动免疫诱导抗体在小鼠体内的致病性进行分析。(3)基于EphB2蛋白,利用计算机模拟筛选的方法,对中药中有干预抗NMDA受体脑炎抗体作用的化合物进行筛选分析,并采用免疫荧光法,在体外细胞模型上加以验证。结果(1)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免疫相关因子表达及与疾病的相关性与正常组相比,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CSF和血清样本中IL-6,IL-23,IL-1rα,IFN-γ,April,BAFF,MIP-1α等因子水平显着升高。T细胞相关细胞损伤因子Fas/FasL也在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体内表达升高,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同时,粘附分子如ICAM-1,VCAM-1,L-selectin等于抗NMDA受体脑炎疾病的相关性较为密切,有潜在的诊断价值。(2)主动免疫诱导抗NMDA受体脑炎小鼠模型通过设计筛选,发现LE30多肽可以诱导并维持针对GluN1的特异性抗体在小鼠体内的高表达,基因诱导突变方法证实其与患者CSF中的抗体有相似的抗原表位,且可以诱导NMDA受体从神经元表面的内化,从而抑制NMDA受体介导的Ca2+内流,动免疫诱导抗体可引起小鼠空间记忆能力减弱,有一定的致病性。(3)基于EphB2蛋白,筛选中药抑制抗NMDA受体脑炎抗体作用的活性成分。研究建立了 67味中药的化合物分子库,对中药化合物与靶标蛋白进行虚拟对接筛选,并对筛选合格药物进行理化分析,共筛选出了 12种化合物,具备较好生物利用特性,进一步在体外神经元细胞中对化合物的抑制作用进行检测,研究发现化合物perlolyrine和asarinin对抗原抗体的结合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这两种化合物可能有助于干预抗体介导神经元损伤。结论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CSF和血清样本中Th1,Th17和B细胞相关因子水平升高。Fas/FasL 及粘附分子如 ICAM-1,VCAM-1,L-selectin 等与抗 NMDA受体脑炎疾病的相关性较为密切,可能参与抗NMDA受体脑炎的炎症调节。通过主动免疫,可以在小鼠体内诱导有功能的GluN1特异性抗体,且有一定的致病作用。化合物perlolyrine和asarinin对抗原抗体的结合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有助于干预抗体介导神经元损伤。
高小芸,廖敏,黄笑玉,张森森[5](2018)在《麝香酮对氯胺酮诱导胎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麝香酮对氯胺酮诱导胎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胎鼠海马神经元,按照处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氯胺酮组、麝香酮(5μmol/L,10μmol/L,20μmol/L)+氯胺酮组。MTT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组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三组海马神经元Wnt2、β-catenin m 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三组海马神经元内Wnt2、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氯胺酮组、麝香酮(5μmol/L,10μmol/L,20μmol/L)+氯胺酮组神经元存活率均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麝香酮(10μmol/L,20μmol/L)+氯胺酮组海马神经元存活率均显着高于氯胺酮组(P均<0.01)。氯胺酮组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麝香酮(10μmol/L,20μmol/L)+氯胺酮组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均显着低于氯胺酮组(P<0.05,P<0.01)。Wnt2、β-catenin mRNA在正常对照组中表达最低,在氯胺酮组中表达最高;麝香酮+氯胺酮组海马神经元中Wnt2、β-catenin mRNA的表达随麝香酮剂量的增加而降低,麝香酮(10μmol/L,20μmol/L)+氯胺酮组海马神经元中Wnt2、β-catenin m RNA表达均显着低于氯胺酮组(P均<0.05)。Wnt2、β-catenin蛋白在正常对照组中表达最低,在氯胺酮组中表达最高;麝香酮+氯胺酮组海马神经元中Wnt2、β-catenin蛋白的表达随麝香酮剂量的增加而降低,麝香酮(10μmol/L,20μmol/L)+氯胺酮组海马神经元中Wnt2、β-catenin蛋白表达均显着低于氯胺酮组(P<0.05,P<0.01)。结论麝香酮对氯胺酮诱导的胎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2、β-catenin的表达有关。
夏一梦[6](2016)在《丹参酮ⅡA减轻七氟醚对幼鼠神经毒性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七氟醚是小儿临床麻醉最常使用的吸入麻醉药。然而研究发现,七氟醚对发育中大脑有潜在的神经毒性,且缺乏有效的临床干预和治疗措施。传统中药丹参提取物丹参酮ⅡA对学习记忆功能有改善作用。由此,我们推断,丹参酮ⅡA可能有改善幼鼠七氟醚麻醉后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1.为了验证这一假说,我们将出生6天的C57BL/6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七氟醚暴露组;七氟醚+丹参酮ⅡA(10mg/kg)组;七氟醚+丹参酮ⅡA(20mg/kg)组和丹参酮ⅡA(20mg/kg)组。其中,溶于玉米油的丹参酮ⅡA灌胃注入小鼠后1h,连续3天,每天连续2小时吸入3%七氟醚。在第31和32天,通过旷场实验和条件恐惧实验分别检测各组小鼠的运动和认知功能。2.出生6天的C57BL/6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七氟醚暴露组;七氟醚+丹参酮ⅡA(20mg/kg)组和丹参酮ⅡA(20mg/kg)组。用TUNEL、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的实验方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情况。3.ELISA法检测各组炎症因子IL-6和IL-1β的表达情况。4.用电镜观察各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各组小鼠出生6到8天间体重增长以及麻醉过程中生理状况均无明显差异。各组旷场实验和声音记忆性条件恐惧实验检测无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环境记忆条件恐惧实验结果显示,经Tan IIA预处理后暴露于七氟醚组的3min凝滞时间百分比较单纯暴露于七氟醚组明显延长:sevoflurane+Tan IIA(10mg/kg)组(18.52±1.76 vs.13.75±0.93,p=0.026)和sevoflurane+Tan IIA(20mg/kg)组(32.63±1.67 vs.13.75±0.93,p<0.0001)。2.TUNEL实验表明,预处理过丹参酮ⅡA的七氟醚暴露组凋亡细胞阳性数比单纯七氟醚暴露组明显减少(1.80±0.49 vs.4.41±0.54,p<0.001)。Western和免疫组化实验也显示,预处理过丹参酮ⅡA的七氟醚暴露组与单纯七氟醚组相比能显着减少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3.同时,预处理过丹参酮ⅡA的七氟醚暴露组与单纯七氟醚组相比,炎症因子IL-1β和IL-6(0.78±0.05 vs.1.52±0.06,p<0.001;1.24±0.06 vs.1.89±0.09,p<0.001)的表达显着减少。4.丹参酮ⅡA还能修复七氟醚导致的海马神经细胞突触超微结构的改变,突触后致密物的面积显着增加(70.57±3.05 vs.27.92±3.43,p<0.001)。【结论】丹参酮ⅡA能改善七氟醚暴露导致的幼鼠认知功能障碍。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与减少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和修复突触超微结构等有关。
吴国华[7](2013)在《氯胺酮对离体海马神经元凋亡及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氯胺酮对离体胎鼠海马神经元存活、凋亡及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活性的影响。方法:1、解剖下胎鼠海马神经元并利用不含血清Neurobasal/B27培养基进行培养,分别采用β-TubulinⅢ荧光化学染色及NSE染色鉴定神经元纯度。2、采用体外培养7d的海马神经元,以不同浓度氯胺酮干预24小时,MTT检测分析海马神经元的存活率。3、采用体外培养7d的海马神经元,以不同浓度氯胺酮单独或联合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干预24小时,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和Hoechst33342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情况。4、采用体外培养7d的海马神经元,以不同浓度氯胺酮干预15min,蛋白免疫印迹法半定量分析p-p38MAPK及t-p38MAP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NSE及β-TubulinⅢ染色鉴定海马神经元的阳性率均大于90%。2、MTT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μM、100μM及1000μM氯胺酮组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2000μM、2500μM及3000μM氯胺酮组存活率呈浓度依赖性降低(P<0.05)。3、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μM、100μM及1000μM氯胺酮组凋亡率降低(P<0.05);2000μM、2500μM及3000μM氯胺酮组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升高(P<0.05)。SB203580+2500μM氯胺酮组凋亡率明显低于2500μM氯胺酮组(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500μM氯胺酮作用15min时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达到高峰(P<0.05);在浓度相关性上,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500μM、2000μM及2500μM氯胺酮组p38MAPK磷酸化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升高(P<0.05),1μM、10μM、100μM及1000μM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氯胺酮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生存活力及凋亡的影响呈双相调节作用,低浓度(≤1000μM)氯胺酮能够抑制神经元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高浓度(>1500μM)氯胺酮则呈浓度依赖性地促进神经元凋亡,降低细胞存活率。2、高浓度(>1500μM)氯胺酮可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p38MAPK抑制剂SB203580能部分阻断氯胺酮的致凋亡作用,低浓度(≤1000μM)氯胺酮的抗凋亡作用未涉及p38MAPK信号通路。
黄立宁[8](2012)在《氯胺酮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无血清培养、鉴定与形态观察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的海马神经元无血清体外培养方法以获得高纯度、高活力的海马神经元;观察原代海马神经元形态学特点,测定细胞生长曲线。方法:取新生24h内SD乳鼠,断头取脑,于预冷D-hanks玻璃皿中,剥离两侧海马,机械分离,移入离心管,离心弃上清,加入Accutase酶消化1020min,含10%FBS的DMEM洗涤、终止消化,经200目铜滤网过滤。离心弃上清,加入含10%FBS的DMEM液,吹打成细胞悬液。转至塑料培养瓶中,放入培养箱经差速贴壁1h,收获贴壁速度较胶质细胞慢的神经元,吹打后以0.4%台盼蓝染色计数活细胞并调整悬液的细胞密度,按1×106/mL的浓度将细胞种植在Matrigel基膜包被后的盖玻片上,置于细胞培养箱内。24h内全量换含有N2、B27的Neurobasal培养液,其后,每两天半量换液,并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生长情况。取培养7d神经元,采用β-tublinⅢ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鉴定海马神经元纯度。采用MTT法,每隔两天测吸光度值,绘出生长曲线。结果:1刚接种的海马神经元呈圆形,体积小、透亮、呈悬浮状态,培养3h后开始贴壁,接种20h后可见大部分细胞已贴壁,细胞形态多呈梭形、三角形,长出细长突起,长短不一。3d后胞体饱满,多呈梭形,胞浆丰富,细胞聚集成团,突起较前明显增长、增粗,连接成网络。710d神经元胞体最丰满,周围光晕明显,突起交织成更加稠密的网络,突起增粗增长且光晕明显,立体感增强。20d后神经细胞开始退化,细胞边缘光晕变淡,突起开始退缩,部分细胞核固缩明显。2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经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β-tublinШ单克隆抗体和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后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鉴定,计算海马神经元纯度为94.2%±3.6%,能够满足进一步的实验要求。3原代海马神经元生长曲线测定显示,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条件下经历了生长潜伏期(24d),对数生长期(414d),后进入生长平台期(1416d),细胞生长处于停滞状态。结论:1原代SD乳鼠海马神经元,培养10d后细胞形态趋于成熟。相差显微镜下形态呈锥体形、梭形、三角形。2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为β-tublinШ阳性细胞,纯度为94.2%±3.6%。3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经历生长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和平台期。第二部分氯胺酮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活力和凋亡的影响目的:不同浓度的氯胺酮培养不同时间,采用MTT法测定氯胺酮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活性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不同浓度氯胺酮培养12h对神经元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影响,Hoechst33258荧光染色细胞核观察凋亡情况。方法:取原代培养4-5d海马神经元,加入0.1uM、1uM、100uM、300uM、1mM不同浓度氯胺酮,分别作用3、6、12、24h后,测量MTT值。每次实验设空白对照组,即原代培养基。细胞活力=(实验组-空白组)/(对照组-空白组)。根据MTT结果,取原代培养4-5d海马神经元,在6孔板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氯胺酮,继续培养12h,制备标本,上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和细胞周期;Hoechst33258荧光染色细胞核验证流式结果,前期培养及分组同流式检测各组。结果:1氯胺酮对海马神经元活力的抑制具有时间和浓度的交互作用(F=6.227, P<0.01)。在不同作用时间下,氯胺酮对神经元活力的影响具有显着差异(F=6.750,P<0.01),其中300uM和1mM氯胺酮在处理不同时间后差异具有显着性(F=4.192, P<0.05和F=44.444,P<0.01),余各浓度处理不同时间后无显着性差异。当作用时间相同时,不同浓度的氯胺酮对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的影响具有显着性差异(F=136.068,P<0.01),与对照组相比300uM和1mM氯胺酮在各个作用时间上均具有显着性差异,以1mM处理24h对海马神经元活力下降最明显,达60%。0.1和1uM氯胺酮分别在24h和12h增加了海马神经元活力(P<0.05)。2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显示,各浓度氯胺酮处理12h对海马神经元凋亡率的影响具有显着差异(F=80.507,P<0.01),各浓度氯胺酮同对照组比较,100、300和1000uM浓度有统计学差异,且凋亡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细胞周期的检测结果显示,各浓度氯胺酮处理12h对海马神经元细胞周期的G0/G1、S和增殖率的影响具有显着差异(F=109.192, P<0.01、F=57.342, P<0.01和F=108.726,P<0.01),10、100、300和1000uM浓度有统计学差异,随浓度的增加,G0/G1期细胞比率逐渐下降,S期细胞比率和PI逐渐增高,但G2/M期细胞比率在所有组别中未见统计学差异(F=2.463,P=0.077)。3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显示随氯胺酮浓度的增加,呈波纹状或呈折缝样的细胞核逐渐增多,部分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1000uM时细胞核甚至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结论:氯胺酮对海马神经元活力的抑制具有浓度及时间依赖性,随着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氯胺酮对神经元毒性作用逐渐增强,以1mM最明显。高浓度(1001000uM)氯胺酮引起发育期海马神经元凋亡率的增加。氯胺酮可促进海马神经元由G0/G1期进入S期,但不能进入G2/M期,细胞增殖阻滞于S期。第三部分氯胺酮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钙震荡的影响目的:以离体发育期海马神经元为研究对象,探讨氯胺酮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胞内自发钙振荡的影响与机制。方法:取培养4-5d的海马神经元,用Krebs-Ringer液清洗三次,Fluo-4AM工作液37oC孵育30min。再用Krebs-Ringer液清洗三次、孵育15分钟以去除细胞表面的非特异性染色。将孵育有Fluo-4AM细胞爬片置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特制的灌流槽中,共聚焦显微镜下调焦平面,使海马神经元能清晰显示,用氩离子激光器激发荧光,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对细胞XYT平面进行扫描,扫描频率为1次/s,采用连续扫描的方式记录荧光变化。首先用Neurobasal培养基或含预处理药物的Neurobasal培养基灌流2min作为药物干预前的对照,再换用含有干预药物的Neurobasal培养基(预处理药物和干预药物均以需要的终浓度预先溶解在Neurobasal培养基中),待药物作用1min后,观测药物对神经元钙振荡振幅和频率的影响,时间同样为2min。用半定量测试法来定量分析神经元钙振荡的钙峰,即以胞浆内钙荧光(Fluo-4AM)的荧光值的变化来(F/F0)表示胞浆内的钙浓度改变。其中F表示某一时点t时胞浆的钙荧光值,而F0则代表t时点正负10秒内胞浆最低荧光值的算术平均值,以F/F0﹥1.2定义为一次钙震荡的发生。研究药物包括:氯胺酮、NMDA和MK801。结果:1随机选取海马神经元观察,呈现出典型的钙振荡。这些神经元钙振荡频率为0.042±0.006Hz,振幅(F/F0)为2.01±0.07。2100μMNMDA干预可使神经元钙振荡的振幅增强,振幅(F/F0)变化有明显的统计差异(P<0.01),而振荡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μM MK-801可使海马神经元钙振荡的振幅(F/F0)和频率明显降低,有明显的统计差异(P<0.01)。3在1-10uM范围内,氯胺酮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钙振荡的频率和振幅无明显影响。从30uM开始,随着氯胺酮浓度的增加神经元钙振荡的振幅逐渐减小,但30-100uM的氯胺酮对钙振荡频率虽有所抑制但无统计学意义,从300uM开始,氯胺酮对钙振荡频率的抑制有明显统计学意义。3000uM的氯胺酮可使神经元钙振荡完全消失。4分别用100、300、1000uM的NMDA作用于已被1M氯胺酮作用的海马神经元。钙震荡的频率和振幅随着NMDA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逆转,当NMDA达到1000uM时,钙震荡的频率和振幅被完全逆转。结论:1发育期海马神经元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呈现出典型的钙振荡。2氯胺酮能够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发育期海马神经元的钙震荡,3000uM时,钙震荡完全消失。3NMDA能够逆转氯胺酮对神经元钙震荡的抑制。第四部分PKCγ-ERK信号通路在氯胺酮致发育期海马神经元毒性中的作用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NMDA对氯胺酮神经毒性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技术检测PKCγ-ERK信号通路在氯胺酮神经毒性中的作用及应用NMDA后的变化。方法:取原代培养4-5d海马神经元进行实验,分为对照组、300uM氯胺酮处理组、300uM氯胺酮加100uMNMDA混合组、100uM NMDA组,即C组、K组、K+N组和N组,培养时间为12h。采用AnxexinV/PI双染法上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各组海马神经元早期和晚期凋亡率。利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分析各实验组pPKCγ、tPKCγ、pERK1/2、tERK1/2和Bcl-2表达的改变。结果:1K组海马神经元无论早期还是晚期凋亡率比C组明显增高(P<0.01,P<0.01),K+N组与K组相比早期和晚期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P<0.01),K+N组与C组相比早期和晚期凋亡率仍高(P<0.01,P<0.05)。2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K组与C组相比pPKCγ、tPKCγ、pERK1/2、tERK1/2和Bcl-2表达明显降低(P<0.01),K+N组与K组相比pPKCγ、pERK1/2、tERK1/2和Bcl-2表达明显升高(P<0.01),tPKCγ增高(P<0.05),K+N组与C组相比pPKCγ、tPKCγ、pERK1/2、tERK1/2和Bcl-2表达明显降低(P<0.01)。3Western blot分析显示:K组与C组相比pPKCγ、tPKCγ、pERK1/2、tERK1/2和Bcl-2表达明显降低(P<0.01);K+N组与K组相比pPKCγ、pERK1/2、tERK1/2和Bcl-2表达明显升高(P<0.01),tPKCγ增高(P<0.05);K+N组与C组相比pPKCγ和pERK1/2表达明显降低(P<0.01),tPKCγ(P<0.05),tERK1/2和Bcl-2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300uM氯胺酮培养12h可导致发育期海马神经元凋亡增加,使用100uMNMDA可以减轻氯胺酮的毒性作用。2.氯胺酮能够明显抑制PKC γ-ERK信号通路,PKC γ-ERK信号通路的抑制参与了氯胺酮的毒性机制。第五部分氯胺酮对发育期SD幼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和远期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目的:选择不同剂量氯胺酮对7日龄幼鼠进行连续三天的腹腔注射,观察其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成年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受损情况。方法:七日龄SD幼鼠76只,随机分四组,每组19只, K1、 K2、K3组分别腹腔注射氯胺酮25mg/kg、50mg/kg、75mg/kg,C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三天每天一次,麻醉后把幼鼠放在暖箱中并保持低流量给氧,密切观察乳鼠的皮肤颜色,有无缺氧表现,各剂量组SD幼鼠在注药完毕后与母鼠分离时间均为250min。实验各组随机取5只幼鼠,采用TUNEL法检测海马CA1、CA2、CA3和齿状回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各组余14只饲养至60天进行水迷宫实验,检测成年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受损情况。结果:1K3组同对照组比较,海马CA1区和齿状回神经细胞凋亡增加,具有显着差异(P<0.01,P<0.01)。2在5天的训练期中,前3天实验各组逃逸潜伏期和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第4天和第5天,K3组相比对照组的逃逸潜伏期和游泳距离长,有统计学差异。在第6天的空间探索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K2和K3组逃逸潜伏期长,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K3组相比对照组穿越平台的次数和在靶象限的时间比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连续三天给予7日龄SD幼鼠腹腔注射氯胺酮可导致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增加,成年后学习记忆能力的损伤。
向强[9](2010)在《异氟烷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钙振荡及轴突生长分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异氟烷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吸入麻醉药,虽然其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目前普遍认为其主要通过激活(或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内的γ-氨基丁酸A (GABAA)受体和甘氨酸(gly)受体的功能发挥作用。发育期神经系统正处于神经发生与突触形成的高峰时期,在此期间神经系统的生长分化易受到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由于全身麻醉药物以中枢神经系统作为其作用靶器官,因而近年来全身麻醉药对发育期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是否存在毒性作用正逐渐引起广泛关注。γ-氨基丁酸(GABA)是脑内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之一,可分为GABAA、GABAB、GABAC等三种受体亚型。GABAA受体广泛分布于大脑皮层、丘脑内外侧膝状体、海马、杏仁、丘脑、黑质、导水管周围黑质和小脑,是一种配体门控的氯离子通道受体,主要介导突触后抑制从而发挥抗焦虑、镇静和抗惊厥作用。GABAA受体在出生时即有表达并具备功能,而GABAB、GABAC受体则在出生后7-14天才逐渐发育并具备功能。GABAA受体被激动后,由其门控的氯离子通道开放,其通道内Cl-流动的方向取决于细胞内外的Cl-浓度差。在中枢神经系统生长发育高峰期(胚胎晚期至出生后2周),未成熟神经元胞膜上Na+-K+-2Cl同向转运体NKCC1高度表达,随后表达逐渐降低,NKCC1可将一个Na+、一个K+和2Cl-转运入细胞内,造成神经元胞浆内Cl-浓度增加。而K+-Cl-同向转运体KCC2在此期间表达低,随着神经元的发育成熟表达明显增加。KCC2逆Cl-电化学梯度将K+-Cl-同向转运出细胞,致使成熟神经元内Cl-浓度逐渐降低。成熟神经元表达具有功能的AMPA受体,AMPA受体兴奋可以移开阻滞于NMDA受体上的Mg2+,从而使NMDA受体Ca2+通道开放而兴奋。而未成熟神经元胞膜上缺乏具有功能的AMPA受体,其胞膜表达的GABAA受体兴奋可使Cl-外流,细胞膜去极化,从而发挥与成熟神经元上AMPA受体功能相似的作用,使Mg2+从阻滞于NMDA受体的位置移开,致NMDA受体兴奋。因而与成熟神经元不同,在胚胎期和出生后早期,GABAA受体介导突触后兴奋效应,在神经元轴突的生长、神经元之间突触的形成以及神经元的可塑性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海马的神经元环路通过长时程增强或长时程抑制表现出很强的可塑性,从而在学习和记忆的形成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神经元环路的形成依赖于海马神经元神经突起的发育及神经元之间突触的形成。海马神经元存在自发的特异性的钙振荡,此种本能的特异性的钙振荡对发育期神经元神经突生长锥的迁移、神经突的生长分化、神经元之间突触联系的形成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神经元胞体的钙振荡机制十分复杂。研究表明,钙振荡由细胞外的钙离子通过配体调控性钙通道(如NMDA受体)或者电压调控性钙通道(如L型钙通道)进入胞浆,诱导内质网释放钙离子使胞浆内钙离子浓度急剧短暂升高,而胞浆内升高的钙离子被位于内质网上的Ca2+-ATP酶等迅速吸收,或被位于胞浆膜上的Na+/Ca2+交换子或钙泵泵出胞浆,从而使胞浆钙离子浓度恢复正常水平。神经元钙振荡的振幅和频率与轴突的生长锥的移行速度呈负相关。生长锥移行的物质基础是细胞骨架的重建,而胞浆Ca2+浓度短暂而瞬间的增加对细胞骨架的重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长锥暂停移行时可以形成大的微管环,当微管环碎裂展开时生长锥重新开始移行。生长锥重新启动生长移行需要动力微管和肌动蛋白丝之间相互作用。胞浆内的钙振荡通过作用于神经钙蛋白使肌动蛋白丝脱聚合化以保持微管环的稳定,从而抑制生长锥的移行。研究证实,使用L-型Ca2+通道阻滞剂消除神经元的钙振荡,可促进神经元轴突生长锥的生长移行;而增强钙振荡的振幅和频率则可减慢生长锥的移行速率。因此本研究拟通过离体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从影响神经元钙振荡、神经元存活、神经元轴突生长分化等方面深入探讨吸入麻醉药异氟烷致发育期海马神经元的神经毒性。本研究检验了以下假说:(1)异氟烷可增强发育期海马神经元的钙振荡;(2)临床安全浓度的异氟烷在安全时间内使用并不导致发育期海马神经元凋亡;(3)临床安全浓度的异氟烷通过增强海马神经元的钙振荡抑制神经元轴突生长锥的移行。研究方法与结果1.离体培养海马神经元异氟烷干预模型的建立方法:取直径8.6cm培养皿,放置于一密闭的安放于37℃细胞培养箱内的培养舱中,培养舱上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各一。进气口持续给予:(1)实验组:携带不同浓度异氟烷(0.25%、0.5%、1%、1.5%、2%、2.5%、3%、4%)的空气(95%)和二氧化碳(5%)的混合气体(在培养皿安放前先用含相应浓度异氟烷的气体预充培养舱20分钟);(2)对照组:仅使用空气(95%)及二氧化碳(5%)混合气体干预组和无气体干预组。培养舱出气口以细管接通风处。培养皿内给予Neurobasel+B27 (98ml+2ml)细胞培养液80ml,分别于5 min、10min、15min、30min、60 min、120 min抽取细胞培养液样本,使用2次平衡顶空气相色谱法测量培养液中异氟烷浓度。于异氟烷干预后60 min、120 min抽取对照及实验组细胞培养液分别检测其pH、PO2、PCO2、HCO3-。结果:实验各组培养基内异氟烷浓度均于干预15 min达到平衡,培养液异氟烷浓度与干预异氟烷气体浓度呈线性相关,其线性相关方程为:Y=1.521X-0.0368。在干预60 min、120 min之后,实验及对照组之间细胞培养液pH、PO2、PCO2、HCO3-等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2.发育期海马神经元钙振荡的特点及机制方法:取胎龄18天或1日龄以内新生SD大鼠进行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体外培养至第2-5d,用Fluo-4AM (4μM)孵育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行钙成像检测。通过去除细胞培养基内的Mg2+或Ca2+,以及使用NMDA、NMDA受体阻滞剂MK801、GABAA受体激动剂蝇蕈醇(muscimol)及其拮抗剂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AMPA受体拮抗剂(CNQX)、L型钙通道阻滞剂Nicadipine等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进行干预以分析发育期海马神经元钙振荡的形成特点。结果:使用NMDA (100μM)干预或者去除细胞外培养液内的Mg2+可使神经元的钙振荡增强,将细胞外液还原则钙振荡逐渐恢复正常。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MK-801(40μM)可使海马神经元钙振荡的振幅和频率完全被抑制。而AMPA受体的非竞争性拮抗剂CNQX (100μM)则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钙振荡的振幅和频率无明显影响。用3mM的EGTA中和细胞培养基内的Ca2+可以使发育期海马神经元钙振荡完全抑制,而用K-B’s液更换无钙的培养基则可使神经元细胞的钙振荡恢复。GABAA受体的竞争性激动剂蝇蕈醇(30μM)可使发育期海马神经元钙振荡振幅与频率明显增强。相反,应用GABA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50μM)则可使发育期海马神经元钙振荡的振幅与频率降低。L型Ca2+通道阻滞剂尼卡地平(10μM),使发育期海马神经元钙振荡的振幅与频率明显降低。3.异氟烷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钙振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2-5天的发育期海马神经元用Fluo-4 AM (4μM)孵育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行钙成像检测。分别使用0、0.25、0.5、0.75、1MAC饱和过的培养基对其进行干预。同时对1MAC干预的海马神经元配伍使用荷包牡丹碱、MK801和(或)尼卡地平,以观察它们联合作用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钙振荡的影响,并分析异氟烷影响发育期海马神经元钙振荡的机制。结果:在0.25-1MAC (1MAC=1.46vol%)范围内,异氟烷呈剂量依赖性增强发育期海马神经元的钙振荡。1MAC的异氟烷干预可使发育期海马神经元钙振荡的振幅(F/F0)从1.67±0.17增加到2.11±0.27,使其振荡频率从0.03±0.005Hz增加到0.04±0.007Hz。50μM浓度的荷包牡丹碱可以逆转1MAC异氟烷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钙振荡的增强作用。单独应用尼卡地平(10μM)无法使异氟烷增强的钙振荡完全消失,而复合使用MK-801 (40μM)则可使钙振荡完全抑制。4.异氟烷干预对发育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的影响方法:取胎龄18天或1日龄新生SD大鼠进行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体外培养至48h。将培养的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异氟烷(0.25、0.5、0.75、1.0MAC)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神经元在异氟烷干预后与一组对照组一起行MTT比色实验。在每个小孔内加入MTT (5mg/ml) 20μl后,放置在37℃细胞培养箱内继续孵育4小时,终止孵育后,用微量移液器吸弃培养孔内上清液。然后在每个小孔内加入DMSO150μl,振荡混匀15分钟使甲臜充分溶解。在酶联免疫检测仪上选择490nm波长测定96孔板中各孔光吸收值。以试验孔的光吸收均值比对照组光吸收均值表示实验组神经元存活率。同时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活化的Caspase-3的表达。结果: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异氟烷干预后的海马神经元存活率发现,0.25、0.5、0.75MAC的异氟烷干预2-8h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的存活无显着影响;1MAC异氟烷干预2-6h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存活率同样无显着影响,而1MAC异氟烷干预8h则可致发育期海马神经元存活率显着降低(P<0.05)。而应用Western Blot检测活化Caspase-3表达表明,1MAC异氟烷干预8h致发育期海马神经元存活率降低是由于激活了神经元凋亡途径致活化Caspase-3表达增加所致。5.异氟烷对发育期大鼠海马神经元轴突生长分化的影响方法:将培养于蚀像盖玻片上的发育期海马神经元在37℃细胞培养箱内培养48h后,迅速在Nikon TE2000倒置荧光显微镜用0.7 NA Neofluor CF160镜头为其照相。然后将海马神经元安放于密闭培养舱中,用异氟烷(0、0.25、0.5、0.75、1MAC)分别干预2、4、6h,干预结束立即用新鲜培养基替换培养皿内培养基。均于原代神经元培养的第54h在显微镜下拍照。然后分别在神经元培养的第96h和144h为神经元拍照。神经元拍照所得照片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处理,使用其测量长度工具测量轴突长度及分支。结果:离体培养的发育期原代海马神经元,在蚀像盖玻片上培育48h后,海马神经元胞体呈锥形,长出4个树突和一个较长的轴突,轴突末端可见比较明显的生长锥,培育96-144h小时后树突略有长长,而轴突生长明显并逐渐长出多个分支。使用临床相关浓度的异氟烷(0.25-1MAC)干预体外培养的发育期海马神经元结果表明:0.25、0.5MAC的异氟烷干预2-6h以及0.75、1.0MAC异氟烷干预2-4h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轴突形态学生长分化无显着影响,而0.75、1.0MAC异氟烷干预6h明显抑制发育期海马神经元轴突形态学的生长分化,使其轴突生长速度放缓,分支数目减少,轴突分支总长度减少。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钙荧光强度、MTT比色实验中的细胞存活率、活化Caspase-3的表达、神经元轴突的生长等采用配对t检验,其余结果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总结一、主要研究结果1.通过应用二次顶空气相色谱法(GC)测定培养基内异氟烷浓度以构建离体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的异氟烷干预模型。2.通过离体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使用胞浆内钙离子荧光染色剂Fluo-4 AM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测其钙振荡变化,并分析其特点及机制,证实吸入麻醉药异氟烷通过兴奋GABAA受体而增强发育期海马神经元的钙振荡。3.通过研究临床相关浓度异氟烷对发育期大鼠海马神经元轴突生长分化的影响,证实临床浓度的异氟烷并不导致海马神经元凋亡,但可抑制轴突的生长分化。二、研究结论临床浓度的吸入麻醉药异氟烷通过兴奋GABAA受体增强发育期海马神经元的钙振荡,从而抑制海马神经元轴突的生长分化。
韩小虎,杜武英,王邦安,汪萌芽[10](2005)在《氯胺酮对离体蟾蜍椎旁神经节细胞的抑制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了解静脉全麻药氯胺酮对交感神经节单个神经元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应用离体蟾蜍椎旁神经节(PVG)细胞内记录技术 ,观察不同浓度的氯胺酮对PVG细胞的膜电学特性、动作电位及兴奋性的影响。结果 对离体PVG灌流 0 .3~ 3.0mmol/L氯胺酮可浓度依赖性地引起轻度去极化反应 (n =2 0 ,P <0 .0 5 ) ,降低直接动作电位的幅度和超射值 (P <0 .0 1) ,延长半幅时程 (P <0 .0 5 ) ,并明显提高动作电位的阈电位水平 (P <0 .0 5 ) ,使刺激电流强度 放电频率关系曲线右移 ,在 3mmol/L浓度减小膜电阻 (P <0 .0 5 ) ,完全取消动作电位的产生。结论 氯胺酮对离体蟾蜍椎旁神经节细胞具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二、氯胺酮对离体海马神经元的浓度相关性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氯胺酮对离体海马神经元的浓度相关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抑郁症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抑郁症中医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1. 抑郁症病理机制中的线粒体损伤 |
2. 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与突触可塑性损伤 |
3. 线粒体生物合成异常与抑郁症神经元突触重塑 |
4. 从“脾”论治抑郁症或成为中医治疗的新途径 |
参考文献 |
实验一 醒脾解郁方对肝郁脾虚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概述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基于AMPK/SIRT1/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 |
概述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基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探讨醒脾解郁方含药血清对皮质酮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突触重塑的影响 |
概述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基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探讨突触微环境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及醒脾解郁方干预效应 |
概述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结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初步结论 |
三、存在不足 |
四、创新点 |
五、展望 |
第四部分 附录 |
附录1: 致谢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附录3 个人简历 |
(2)氯胺酮通过多巴胺第二受体对抑郁样大鼠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抑郁症概述 |
1.1.1 抑郁症研究进展 |
1.1.2 动物抑郁模型 |
1.2 氯胺酮研究进展 |
1.2.1 氯胺酮的药理作用 |
1.2.2 氯胺酮的抗抑郁作用 |
1.3 多巴胺及其受体发挥的生物学作用 |
1.3.1 多巴胺系统概述 |
1.3.2 多巴胺系统对抑郁症的调节 |
1.3.3 DRD2介导的信号通路中分子的生物学作用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2 大鼠抑郁样模型的制备及在体试验 |
2.2.1 大鼠抑郁样模型的制备及分组 |
2.2.2 蔗糖偏好实验 |
2.2.3 悬尾实验 |
2.2.4 强迫游泳实验 |
2.2.5 体重监测 |
2.2.6 脑重称量 |
2.2.7 尼氏染色 |
2.2.8 高尔基染色 |
2.2.9 HE染色 |
2.2.10 免疫组织化学 |
2.2.11 Western-Blot方法检测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 |
2.2.12 脑内及血液中CORT,HVA及 DA测定 |
2.3 细胞损伤模型的制备及离体实验 |
2.3.1 细胞分组及药物处理 |
2.3.2 CCK-8检测细胞活力 |
2.3.3 细胞形态学观察 |
2.3.4 Western-Blot方法检测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 |
2.3.5 细胞中CORT,HVA及 DA含量的测定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的行为学影响 |
3.1.1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蔗糖偏好的影响 |
3.1.2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悬尾时间长短的影响 |
3.1.3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强迫游泳时间长短的影响 |
3.1.4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体重变化的影响 |
3.1.5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体重与脑重比值的影响 |
3.2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脑区神经元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
3.2.1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脑区神经元的影响 |
3.2.2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脑区HE染色结果的影响 |
3.2.3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脑区突触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4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
3.3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脑区多巴胺第二受体及其所在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
3.4 大鼠脑区及血液中CORT,HVA及 DA含量变化 |
3.5 药物浓度的测定 |
3.5.1 皮质酮浓度的测定 |
3.5.2 氯胺酮浓度的测定 |
3.5.3 L-741,626浓度的测定 |
3.5.4 普拉克索浓度的测定 |
3.6 细胞形态学观察 |
3.7 氯胺酮对损伤细胞中多巴胺第二受体及其所在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
3.8 氯胺酮对损伤细胞内CORT,HVA及 DA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氯胺酮通过DRD2调节抑郁样大鼠的行为学变化 |
4.2 氯胺酮通过DRD2调节抑郁样大鼠脑区神经元及突触可塑性 |
4.3 氯胺酮通过DRD2对其下游蛋白表达的影响 |
4.4 氯胺酮通过DRD2对体内单胺类物质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δ-阿片受体在电针治疗大鼠脑缺血伴随的视网膜损伤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常用大鼠脑缺血模型对视网膜损伤的比较研究 |
前言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1.3 主要实验材料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实验用品及试剂的准备 |
2.3 大鼠开颅阻断法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
2.4 大鼠线栓阻断法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
2.5 SD大鼠2VO模型 |
2.6 Wistar大鼠2VO模型 |
2.7 4VO连续阻断法大鼠全脑缺血模型 |
2.8 4VO间断阻断法大鼠全脑缺血模型 |
2.9 术后检测指标 |
2.10 大鼠脑及视神经样本组织病理学检查 |
2.11 大鼠眼离体样本组织病理学检查与视网膜图像分析 |
2.12 数据统计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大鼠生存状况比较 |
3.2 大鼠瞳孔对光反射比较 |
3.3 大鼠前肢抓力检测结果比较 |
3.4 明暗箱检测结果比较 |
3.5 Y迷宫检测结果比较 |
3.6 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 |
3.7 大鼠视神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 |
3.8 大鼠眼离体样本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 |
4 讨论 |
4.1 开颅阻断法模型 |
4.2 线栓阻断法模型 |
4.3 SD大鼠2VO模型 |
4.4 Wistar大鼠2VO模型 |
4.5 4VO连续阻断模型 |
4.6 4VO间断阻断模型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δ-阿片受体在电针治疗大鼠脑缺血伴随的视网膜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
前言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1.3 主要实验材料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实验用品及试剂的准备 |
2.3 电针治疗大鼠脑缺血伴随的视网膜损伤的研究 |
2.4 术后检测指标 |
2.5 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检查 |
2.6 大鼠眼离体样本组织病理学检查与视网膜图像分析 |
2.7 数据统计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大鼠生存状况观察及神经功能评分 |
3.2 大鼠瞳孔对光反射检查 |
3.3 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检查 |
3.4 大鼠眼离体样本组织病理学检查与视网膜图像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两血管阻断法致大鼠脑慢性灌注不足模型的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及待发表论文 |
(4)主动免疫诱导抗NMDA受体脑炎小鼠模型及中药干预抗NMDA受体脑炎的药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抗NMDA受体脑炎文献综述 |
1.1 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受体脑炎的发现 |
1.2 抗NMDA(GluN1)受体 |
1.3 抗NMDA受体脑炎的诱发因素 |
1.4 抗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表现 |
1.5 抗NMDA受体脑炎的诊断 |
1.6 抗NMDA受体脑炎的治疗 |
1.7 抗NMDA受体自身抗体的功能 |
1.8 今后的研究思路 |
第2章 抗NMDA受体脑炎免疫机制研究 |
2.1 前言 |
2.2 患者样本收集及处理 |
2.2.1 受试者筛选 |
2.2.2 患者CSF和血清的收集和保存 |
2.3 研究方法 |
2.3.1 Luminex液相悬浮芯片实验 |
2.3.2 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 |
2.3.3 统计分析 |
2.4 研究结果 |
2.4.1 受试者的临床特征 |
2.4.2 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CSF和血清中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其他免疫因子的蛋白水平 |
2.4.3 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CSF和血清中粘附分子sICAM-1,VsCAM-1和sL-selectin的蛋白水平 |
2.4.4 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CSF和血清中粘附分子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
2.4.5 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CSF和血清中粘附分子水平与患者临床行为和mR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2.4.6 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CSF和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及其与粘附分子的相关性分析 |
2.4.7 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CSF和血清中细胞损伤因子PD-1,PD-L1,sFas,sFasL,DNase1L3的蛋白水平 |
2.4.8 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CSF和血清中sFas,sFasL的ROC曲线分析 |
2.4.9 NMDA受体脑炎患者CSF和血清中sFas和sFasL水平与患者临床mR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2.5.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主动免疫诱导抗NMDA受体脑炎小鼠模型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动物 |
3.2.2 实验试剂 |
3.2.3 主要试剂配置 |
3.2.4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0 多肽设计 |
3.3.1 诱导小鼠体内NMDA受体抗体表达 |
3.3.2 抗体纯化实验 |
3.3.3 小鼠CSF抽取实验 |
3.3.4 点突变 |
3.3.5原代神经元培养实验 |
3.3.6 免疫荧光实验 |
3.3.7 免疫组化实验 |
3.3.8 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实验 |
3.3.9 钙成像实验 |
3.3.10 长时程增强(LTP)实验 |
3.3.11 行为学实验 |
3.3.12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方法 |
3.4.1 多肽设计 |
3.4.2 利用转染GluN1亚基的HEK293细胞检测抗原肽诱导抗体的免疫原性 |
3.4.3 利用小鼠脑切片检测抗原肽诱导抗体的免疫原性 |
3.4.4 诱导定点突变检测抗体对GluN1的结合特性 |
3.4.5 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抗体介导NMDA受体内化的作用 |
3.4.6 离体脑片检测抗体对海马CA1区LTP的抑制作用 |
3.4.7 钙成像实验检测抗体对Ca~(2+)内流的抑制作用 |
3.4.8 免疫荧光实验检测抗体IgG沉积及测定体内抗体表达水平 |
3.4.9 行为学实验(空间学习相关) |
3.4.10 行为学实验(抑郁样行为及焦虑状态相关)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基于EphB2的中药干预抗NMDA受体脑炎有效成分筛选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候选化合物的模拟筛选 |
4.3.2 候选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及类药性分析 |
4.3.3 候选化合物对海马神经元的毒性检测 |
4.3.4 候选化合物干预抗体反应的体外药效验证 |
4.3.5 统计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候选化合物模拟筛选及分析 |
4.4.2 候选化合物对HT-22及原代神经元细胞的毒性试验 |
4.4.3 候选化合物对抗体反应的干预作用 |
4.5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5)麝香酮对氯胺酮诱导胎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胎鼠海马神经元分离培养及实验分组 |
1.4 海马神经元存活率检测 |
1.5 海马神经元凋亡实验 |
1.6 海马神经元Wnt2、β-catenin m RNA表达的测定 |
1.7 海马神经元Wnt2、β-catenin蛋白表达的测定 |
1.8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及其鉴定 |
2.2 各组海马神经元存活率比较 |
2.3 各组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比较 |
2.4 各组海马神经元中Wnt2、β-catenin m RNA表达比较 |
2.5 各组海马神经元中Wnt2、β-catenin蛋白表达比较 |
3 讨论 |
(6)丹参酮ⅡA减轻七氟醚对幼鼠神经毒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绪论 |
第一部分 丹参酮ⅡA减轻七氟醚导致的幼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 |
1.研究背景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主要试剂和材料 |
2.3 主要设备和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第二部分 丹参酮ⅡA抑制七氟醚导致的幼鼠海马神经元凋亡 |
1.研究背景 |
2.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仪器和溶液 |
2.2 实验方法 |
3.统计分析 |
4.实验结果 |
5.讨论 |
6.小结 |
第三部分 丹参酮ⅡA减少七氟醚导致的幼鼠海马炎症因子表达 |
1.研究背景 |
2.材料与方法 |
3.统计分析 |
4.实验结果 |
5.讨论 |
6.小结 |
第四部分 丹参酮ⅡA改善七氟醚导致的幼鼠海马突触结构变化 |
1.研究背景 |
2.材料与方法 |
3.统计分析 |
4.实验结果 |
5.讨论 |
6.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和获得的奖励 |
(7)氯胺酮对离体海马神经元凋亡及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胎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鉴定与形态学观察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氯胺酮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生存活力及凋亡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p38MAPK 信号通路在高浓度氯胺酮致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氯胺酮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无血清培养、鉴定与形态观察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氯胺酮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生存率和凋亡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氯胺酮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胞内钙震荡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PKCγ-ERK 信号通路在氯胺酮致发育期海马神经元毒性中的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氯胺酮对发育期SD幼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和远期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NMDA 对神经元毒性可调性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异氟烷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钙振荡及轴突生长分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 |
第一部分 离体培养海马神经元异氟烷干预模型的建立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异氟烷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钙振荡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异氟烷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神经突生长分化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全身麻醉药致发育期神经元毒性的研究进展 |
致谢 |
附录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四、氯胺酮对离体海马神经元的浓度相关性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D]. 任非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氯胺酮通过多巴胺第二受体对抑郁样大鼠的调节作用[D]. 张鑫彤.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3]δ-阿片受体在电针治疗大鼠脑缺血伴随的视网膜损伤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D]. 孙伟.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主动免疫诱导抗NMDA受体脑炎小鼠模型及中药干预抗NMDA受体脑炎的药效研究[D]. 丁月文. 南方医科大学, 2019
- [5]麝香酮对氯胺酮诱导胎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J]. 高小芸,廖敏,黄笑玉,张森森.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8)
- [6]丹参酮ⅡA减轻七氟醚对幼鼠神经毒性的研究[D]. 夏一梦.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5)
- [7]氯胺酮对离体海马神经元凋亡及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活性的影响[D]. 吴国华. 福建医科大学, 2013(01)
- [8]氯胺酮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黄立宁. 河北医科大学, 2012(12)
- [9]异氟烷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钙振荡及轴突生长分化的影响[D]. 向强.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10]氯胺酮对离体蟾蜍椎旁神经节细胞的抑制作用[J]. 韩小虎,杜武英,王邦安,汪萌芽.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