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BV DNA定量与各型乙型肝炎临床关系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郑晓婷[1](2021)在《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肝郁脾虚证慢性乙肝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旨在评估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nterferon alfa-2b,PEG-IFNα-2b)治疗对肝郁脾虚证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生活质量、抗病毒疗效及可逆性骨髓抑制的影响。探讨穴位敷贴在PEG-IFNα-2b治疗CHB的临床应用上能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其抗病毒疗效,为抗病毒疗程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方法:本临床研究采取随机对照方法,观察病例来源于厦门市中医院肝病中心2019年08月至2020年07月期间住院符合入组标准的肝郁脾虚证CHB患者。共纳入病例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0例予PEG-IFNα-2b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50例予PEG-IFNα-2b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12周和24周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HBV血清学检测、HBV DNA定量、肝功能、血常规的变化情况,评估两组证候疗效、抗病毒疗效及血常规异常率的差异。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12周、治疗24周总有效率(分别为93.6%、95.7%)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分别为68.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LDQ表评分:组内比较,试验组治疗24周CLDQ表评分高于治疗12周、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12周、治疗24周CLDQ表评分均显着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Bs Ag定量:组间比较,治疗12周,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试验组在降低HBs Ag定量及增加HBs Ag≤2×104 IU/m L率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4)HBe Ag定量: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12周、治疗24周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无论是HBe Ag下降的量还是实现HBe Ag血清学转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HBV DNA定量:组间比较,治疗12周、治疗24周,试验组无论是HBV DNA下降的量还是HBV DNA下降≥2log IU/m L的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6)ALT、AST:组间比较,治疗12周,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试验组ALT、AS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血常规指标:组间比较,治疗12周,试验组在改善NEUT、PLT下降水平和降低NEUT、PLT异常率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改善WBC方面无优势;治疗24周,试验组在改善WBC、NEUT、PLT下降水平及降低WBC、NEUT、PLT异常率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穴位敷贴联合PEG-IFNα-2b治疗CHB疗效显着,在提高中医证候疗效、CLDQ表评分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比单用PEG-IFNα-2b更具有优势,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穴位敷贴联合PEG-IFNα-2b治疗CHB能降低HBs Ag定量、HBV DNA定量、ALT及AST等指标,减轻肝脏损伤程度,提高抗病毒疗效。(3)穴位敷贴联合PEG-IFNα-2b抗病毒治疗可降低WBC、NEUT、PLT异常率的发生,减少PEG-IFNα-2b可逆性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起到减毒作用。(4)穴位敷贴联合PEG-IFNα-2b抗病毒治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安全性。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取长补短,具有增效减毒作用,应用前景广阔,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林芳芳[2](2021)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抗-HBc定量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不同证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抗-HBc)水平的分布特点及CHB中医证型与抗-HBc定量水平的关系,以期为CHB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提供一个参考依据。方法:纳入220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收集其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运用新型双抗原夹心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抗-HBc水平,通过统计学分析不同中医证型的抗-HBc定量水平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1.220例CHB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肝胆湿热证81例、肝郁脾虚证88例、肝肾阴虚证17例、脾肾阳虚证16例、瘀血阻络证18例。肝郁脾虚证>肝胆湿热证>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其中肝郁脾虚证、肝胆湿热证为主要的中医证型,分别占40.00%、36.82%。2.不同中医证型的CHB患者血清ALT、AST、HBs Ag、HBV DNA水平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的CHB患者性别、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中医证型的CHB患者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3.598,P<0.001),其中除了肝肾阴虚证与脾肾阳虚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392),其他两两证型比较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的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6.464,P<0.001),两两证型比较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中医证型的CHB患者血清抗-HBc定量水平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的抗-HBc定量水平依次是:瘀血阻络证>肝胆湿热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肝郁脾虚证。其中肝郁脾虚证与肝胆湿热证(P=0.009)、瘀血阻络证(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CHB患者血清抗-HBc定量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血清抗-HBc定量水平与血清ALT水平(r=0.388,P<0.001)、AST水平(r=0.410,P<0.001)呈正相关关系;与血清HBs Ag水平(P=0.453>0.05)、HBV DNA水平(P=0.289>0.05)的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6.不同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的血清抗-HBc定量水平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125,P=0.001),且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与抗-HBc定量水平成正相关(r=0.290,P<0.001)。不同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的抗-HBc定量水平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6>0.05)。结论:1.血清抗-HBc定量水平与ALT、AST、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正相关,揭示抗-HBc定量水平可能是反映肝脏炎症程度的指标。2.不同中医证型的CHB患者的抗-HBc定量、ALT、AST、HBs Ag、HBV DNA水平及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纤维化分期分布均存在差异,提示结合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可能更有利于CHB病情及预后的准确评估,更有助于CHB的精准治疗。
詹若愚[3](2021)在《慢性HBV感染自然病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收集整理慢性HBV感染不同病程患者的中医体质资料并汇总分析,观察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病程进展对中医体质的影响,探讨慢性HBV感染自然病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寻找不同体质可能代表的病情进展和预后,为临床辨证论治慢性HBV感染提供体质病理学依据。方法:以国家在2019年发布的最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为标准,收集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江西省南昌第九医院住院治疗并诊断为慢性HBV感染者的完整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筛选出301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慢性HBV感染的不同病程分为HBV携带组(96例)、慢乙肝组(106例)、乙肝肝硬化组(58例)、乙肝肝癌组(41例),比较首诊时四组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乙肝病毒载量(HBV-DNA)和中医体质类型,分析可能影响慢性HBV感染自然病程和中医体质相关性的因素。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纳入研究的男性患者234例,女性患者67例,男女比例为3.49:1。(2)纳入研究的患者年龄区间为15~75岁,平均年龄为(39.71±13.92)岁。≤40岁有159例,占52.82%;41~59岁有115例,占38.21%;≥60岁有27例,占8.97%。(3)HBV携带组的平均年龄为(31.06±10.83)岁,慢乙肝组的平均年龄为(35.58±10.11)岁,乙肝肝硬化组的平均年龄为(51.07±10.67)岁,乙肝肝癌组的平均年龄为(54.39±10.37)岁。慢性HBV感染患者的病程进展随着年龄增长而加深,中老年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4)HBV携带组的中医体质类型主要为平和质(73.96%)、气虚质(8.33%)、气郁质(6.25%),慢乙肝组的中医体质类型主要为湿热质(27.36%)、平和质(16.98%)、阳虚质(16.04%)、气郁质(13.21%),乙肝肝硬化组的中医体质类型主要为阳虚质(29.31%)、湿热质(15.52%)、平和质(15.52%),乙肝肝癌组的中医体质类型主要为阳虚质(34.15%)、气虚质(12.20%)、湿热质(12.20%)。不同病程的慢性HBV感染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湿热质、平和质、痰湿质多见,男性慢性HBV感染患者更容易发展为重型肝炎。(6)不同性别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存在明显差异,男性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湿热质、阳虚质、平和质多见,女性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则以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乙肝肝癌组的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其中医体质类型在不同年龄段存在明显差异,青中年肝癌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多见,中老年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则以阳虚质、湿热质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慢性HBV感染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感染HBV。(2)慢性HBV感染自然病程进展与患者年龄密切相关,其病程进展随着年龄增长而加深,中老年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3)慢性HBV感染不同病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存在明显差异,通过辨识体质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病情的进展和预后。
张旭[4](2021)在《中药治疗对慢性HBV感染者HBsAg定量、HBsAg阴转影响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中药治疗对慢性HBV感染患者HBsAg定量和HBsAg阴转率的情况,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万方(Wan Fang DATA)、维普(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Chi CTR)对2005-2021年文献进行检索。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满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2005版、2010年版、2015年版、2019年版任一版本中慢性HBV感染的诊断:HBsAg和(或)HBV DNA阳性6个月以上,可以为符合诊断标准的HBe Ag阳性慢性HBV感染、HBe Ag阳性CHB、HBe Ag阴性慢性HBV感染、HBe Ag阴性CHB中的任一状态。(2)干预措施试验组需使用中药(中草药、中成药、中药制剂或提取物)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如包括中药+一般药物(常规护肝药、维生素等)、中药+NAs或干扰素、中药+NAs或干扰素+一般药药,对照组可为空白对照以及安慰剂、NAs、干扰素、一般药物的单用或联合使用。(3)观察指标必须包括HBsAg定量或HBsAg阴转率任一项。(4)试验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排除标准:(1)研究对象合并有甲、丙、丁、戊肝或艾滋病毒感染等其它病毒感染者;或合并药物性肝损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性肝病等其它肝病者;或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肝癌患者;或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肺、肾、内分泌、造血系统疾病等其它系统疾病者。(2)试验组使用中医外治或针灸等其它中医治疗者。(3)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其它观察性临床研究,非随机对照试验实验研究等其它研究类型以及个案报道、综述等。(4)不满足纳入标准或无法获得全文的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逐层筛选,将最终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利用Revman软件对统计量进行合并分析。结果:(1)16篇联合中药组治疗结束时总HBsAg阴转率与未使用中药组相比(RR=1.72,95%CI[1.39,2.12],P<0.00001,I2=0%);其中2篇与非抗病毒药物(RR=5.69,95%CI[0.79,40.91],P=0.08,I2=0%);8篇中药+NAs与NAs相比(RR=1.64,95%CI[1.27,2.12],P=0.0001,I2=0%);6篇中药+IFN与IFN相比(RR=1.70,95%CI[1.17,2.47],P=0.0005,I2=0%)。(2)中药联合抗病毒药(NAs、IFN)治疗24w时(RR=1.55,95%CI[1.21,1.99],P=0.0005)、48w时(RR=2.02,95%CI[1.28,3.17],P=0.002)与未联合中药治疗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3)7篇中药联合抗病毒治疗组在治疗结束时HBsAg定量(两组在治疗前HBsAg无统计学差异)与未使用中药组相比(MD=-0.27,95%CI[-0.44,-0.10],P=0.002),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药联合西药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降低HBsAg定量水平,提高HBsAg阴转率。此结论能够一定程度上为治疗HBV感染、提高HBsAg阴转率提供证据和治疗思路。但由于此次研究提供的证据等级不高,仍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RCT文献支持。
杨妮[5](2021)在《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脾虚痰湿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且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我国是乙肝大国,约有9000万左右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死于CHB相关的肝硬化、肝癌人数约30万[1]。CHB治疗的目标是最大程度抑制HBV复制,减轻肝脏组织学损伤,延缓和降低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CHB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抗病毒治疗,其次是保肝、抗炎、抗氧化、抗肝纤维化及调节免疫等治疗。中医药在抗病毒方面的作用不及西药,但在改善症状、抗肝纤维化、控制和延缓疾病进程方面有显着作用。临床上用于抗HBV的药物主要为核苷(酸)类似物(NAs)及干扰素(IFN)两大类。推荐的一线NAs类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等。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目前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主要在于减肥和预防、治疗并发症,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临床尚无推荐的保肝降酶药。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CHB患者合并NAFLD,两种损害因素叠加,可使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率进一步上升。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称为慢性肝病的“三部曲”,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抗肝纤维化、控制及延缓疾病进展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历代医家对CHB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湖北省中医院肝病研究所盛国光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七五”期间,我院承担科技攻关课题“中医药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及其肝纤维化的研究”,联合全国多家组织单位采用中药方剂治疗CHB,发现解毒为CHB治疗的关键,由此提出CHB的中医病机为湿热毒邪致病。“八五”期间,我们由解毒入手,研究叶下珠制剂抗HBV的疗效,验证了清热解毒法在治疗CHB中的作用。CHB病势迁延难愈,与中医“痰”的病例特点类似。CHB日久难愈,毒痰互结,导致肝失疏泄,气血郁滞不通,由此,“九五期间”,盛国光教授团队提出CHB的病因病机为“毒痰瘀”,确立“解毒、化痰、消瘀”的治法,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海珠益肝胶囊,并应用于临床。《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从脾论治慢性肝病的学术思想在当代治疗CHB也具有指导意义。盛国光教授团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乏力为CHB患者最常见症状,且常伴有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腹泻、便溏等消化道症状,在海珠益肝方基础上加用太子参、枸杞子等扶正益气之品时,对于CHB患者症状及肝功能指标改善疗效较好。据此,“十五期间”,盛国光教授进一步提出CHB“毒、痰、瘀、虚”的病机特点,从健脾入手,在海珠益肝方基础上加太子参、枸杞子二味药材,形成了海珠益肝加味方。前期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证实,海珠益肝加味方能多途径改善肝功能,对提高CHB患者生活质量有显着效果。中医认为,CHB合并NAFLD发病主要与肝、脾、肾相关,气虚、气滞、痰浊、水湿、瘀血等为主要病理因素。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CHB合并NAFLD患者常伴有乏力、肝区不适、腹胀、便溏等症状,由此提出脾虚痰湿为本病发病的内在基础,临床治疗通过健脾化痰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基于以上,本研究采用海珠益肝加味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生化指标、HBV DNA及脂肪肝程度等的变化情况。目的:本研究通过海珠益肝加味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生化指标、HBV DNA及脂肪肝程度等的变化情况,以期为临床治疗CHB合并NAFL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湖北省中医院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肝病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符合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诊断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分散片及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予以恩替卡韦分散片、常规护肝治疗以及海珠益肝加味方水煎剂治疗,根据患者症状表现调整用药。两组接受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甘油三酯(TG)、肝脏脂肪CAP值、HBV DNA定量、乙肝全套定量、肝脏B超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治疗组患者完成治疗后ALT水平显着降低(P<0.05),AST水平显着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完成治疗后ALT水平显着降低(P<0.05),AST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经治疗后ALT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AST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恩替卡韦及护肝治疗和在此基础上联用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均可改善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的肝功能,联用中药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更佳。2.治疗前后TG水平比较:治疗组患者完成治疗后TG水平显着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完成治疗后TG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经治疗后T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恩替卡韦及护肝治疗和在此基础上联用海珠益肝加味方的治疗方案对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的血清TG有改善作用,但无明显优势。3.治疗前后CA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CAP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经治疗后CA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表明,恩替卡韦及护肝治疗和在此基础上联用海珠益肝加味方的治疗方案相比,二者均对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的CAP水平有正向作用,但联合中药治疗与单纯恩替卡韦抗病毒+护肝治疗方案相比,对改善CAP并无明显优势。4.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转化情况比较:血清HBV DNA转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单纯抗病毒+护肝治疗方案与联用中药的治疗方案相比,联用中药对提高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无明显优势。5.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联用中药治疗对患者中医症状改善有明显正向作用。6.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3%,对照组为87.5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联用中药对于改善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的病情有显着优势。结论:海珠益肝加味方联合恩替卡韦及护肝治疗能够改善脾虚湿阻型CHB合并NAFLD患者的肝功能及CAP水平,对于改善中医症状有较好疗效,但对HBV DNA阴转率无明显影响。
李茂仕[6](2021)在《血清HBV RNA在慢性HBV感染者病情评估和耐药监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及目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肝细胞内的共价闭合环状DNA(ccc DNA)是HBV难以彻底清除进而引起不同临床结局的根本原因,但因检测需依赖肝活检而难以临床普及;虽然外周血中无法直接检测ccc DNA,但可通过其他血清指标来反映ccc DNA的变化。目前,核苷(酸)类似物(NAs)是主要的抗HBV治疗手段,但并不能直接清除ccc DNA,绝大部分的慢性HBV感染者均需长期用药。尽管高耐药屏障NAs使用后发生耐药的几率较前大为减少,但因HBV突变的必然性和复杂性,耐药株的出现实际上是NAs长期治疗不可避免的临床问题。不同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和HBV DNA,HBV RNA仅由ccc DNA转录产生且不受NAs治疗的影响,可较为真实反映肝内ccc DNA的表达情况。然而,HBV RNA检测尚无公认的标准化检测方法,其在慢性HBV感染者病情评估以及在NAs治疗耐药监测中的临床价值尚缺乏针对性研究。我们首先使用微滴数字PCR(dd PCR)技术建立了定量检测血清HBV RNA的方法,并使用商业化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对比评估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然后我们观察了未治的慢性HBV感染者不同临床表型的血清HBV RNA水平,并追踪分析了恩替卡韦初治但在随访过程中发生了基因型耐药(GR)和部分病毒学应答(PVR)患者血清HBV RNA的动力学特征以及耐药突变情况,以期为血清HBV RNA应用于慢性HBV感染者病情评估以及监测耐药突变提供新的依据。方法:1.获取治疗和未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各32例,平行使用dd PCR和商品化的q PCR方法检测血清HBV RNA水平,使用直线回归分析和Bland-Altman分析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以1例高浓度的HBV RNA样本进行梯度稀释,两种检测方法平行进行测定,每个梯度重复5次以明确两种方法的重复性,敏感性。2.根据常见临床指标将149例未治的慢性HBV感染者分为HBe Ag阳性伴ALT正常(EPNA)、HBe Ag阳性伴ALT升高(EPEA)、HBe Ag阴性伴ALT正常(ENNA)、HBe Ag阳性伴ALT升高(ENEA)等4种临床表型。使用q PCR法检测血清HBV RNA水平并在血清HBV DNA或/和HBV RNA阴性的患者中实施肝活检。使用单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HBe Ag阴性患者中与ALT升高相关的危险因素。3.以31例HBe Ag阴性、HBV DNA阳性、ALT正常或者轻度异常(<2倍正常参考值上限,ULN)的未治慢性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HBV RNA水平,肝活检Scheuer评分系统对肝脏炎症评分(G)≥2判定为显着性肝炎,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探讨血清HBV RNA水平在鉴别显着性肝炎中的价值。4.在我院肝炎数据库中筛选出5例ETV初治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其中包含了在持续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被检出GR的患者3例以及未检出耐药的PVR患者2例。耐药突变的信息是采用一代测序针对血清HBV DNA检测得到。调取生物样本库中该患者从初治到随访终点之间的血清样本,以dd PCR方法检测血清HBV RNA水平,观察其与HBs Ag、HBV DNA动态变化的特征,并使用三代测序技术(TGS)对部分随访点的血清HBV RNA的反转录区进行耐药突变的长期监测。结果1.两种血清HBV RNA检测方法在未治疗组和治疗组中的直线回归系数(R2)分别为0.912和0.874,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1.430,1.506)和(-1.533,1.648)。梯度稀释实验显示dd PCR法和商品化的q PCR法在血清HBV RNA≥2.0 log10 copies/m L时检出率均为100%,CV值分别介于2.29%~10.8%和3.11%~7.33%;但在血清HBV RNA<2.0 log10 copies/m L时,随着梯度稀释倍数的增加,检出率逐渐下降,最低检测下限(LLo D)分别约为61 copies/m L和15 copies/m L。dd PCR法和商品化的q PCR法在HBV RNA可测结果和稀释倍数之间存在显着性线性相关,R2分别为0.895和0.938,P<0.0001。2.EPNA、EPEA、ENNA和ENEA四种临床表型的可测血清HBV RNA水平(log10copies/m L)分别为6.02±1.48、6.54±1.27、2.51±0.78和3.54±1.25。HBV RNA低水平(<2.0 log10 copies/m L)中以ENNA表型为主(76.9%),高水平(>6.0 log10 copies/m L)中以HBe Ag阳性表型(EPNA和EPEA)为主(98.1%)。在EPNA、EPEA和ENEA中,血清HBV RNA与血清HBV DNA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8(P=9.480×10-9)、0.687(P=2.621×10-8)、0.769(P=6.686×10-9),但在ENNA表型中,两者没有显着性相关关系(r=0.324,P=0.075)。在EPNA、EPEA表型中,血清HBV RNA与HBs Ag呈现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7(P=2.999×10-6)和0.637(P=4.993×10-7),但在HBe Ag阴性表型中则无此显着相关性。血清HBV DNA和HBV RNA水平均是与HBe Ag阴性患者ALT升高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分别为2.650(1.640~4.282),P=6.823×10-5和2.570(1.541~4.286),P=2.971×10-4。血清HBs Ag水平则处于接近于显着性的状态(P=0.053)。7例血清HBV DNA阴性,但RNA阳性的患者肝组织活检均显示为中度或重度肝脏炎症(G≥2)。3.血清HBV RNA水平具有鉴别HBe Ag阴性、DNA阳性、ALT正常或者轻度异常(<2×ULN)患者显着性肝炎的能力,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为0.737(0.549,0.925),P=0.029,而HBV DNA则不具有这种能力(P=0.248)。根据最大优登指数得出HBV RNA用于鉴别肝脏显着性炎症的最佳截断值为2.81 log10 copies/m L,此时敏感度73.7%,特异度66.7%,准确度71.0%。4.患者GR1、GR2和GR3分别在其抗病毒治疗第208、186及142周时检测出了耐药突变,在这时间点之前,3例患者血清HBV RNA持续>4.0 log10 copies/m L。2例PVR患者在我们观测的抗病毒治疗期间HBV RNA持续>6.0 log10 copies/m L。患者GR1和GR2在换用或者加用TDF之后,血清HBV RNA水平分别在此之后的26、22周时下降了1.63 log10和2.58 log10,HBV DNA水平则分别从4.40 log10和3.44 log10均降至LLo D,而HBs Ag则几乎没有变化(分别上升0.03log10和下降0.02log10)。3例GR患者和2例PVR患者的血清HBV RNA的RT区耐药位点突变结果与HBV DNA的耐药位点检测结果是一致的。利用三代测序技术对HBV RNA RT区长期监测发现,患者GR1和GR3在耐药发生之前没有观测到常见耐药位点的突变,而GR2患者则从初治开始就具备rt L180M+M204I突变。结论:1.我们使用dd PCR建立的方法和q PCR方法均是可靠的血清HBV RNA定量检测方法,低浓度血清样本的检出是困难的,但可以增加重复检测次数来改善;2.血清HBV RNA在不同临床表型中的水平存在差异,提示血清HBV RNA可以用于未治慢性HBV感染者病情的评估。血清HBV RNA与血清HBV DNA均是未治HBe Ag阴性患者AL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血清HBV DNA阴性患者中检测HBV RNA是必要的,血清HBV RNA可补充HBV DNA用于反映肝脏炎症;3.在未经治疗的正常或者轻度ALT异常(ALT<2×ULN)的HBe Ag阴性患者中,血清HBV RNA可以用来判定肝脏炎症程度但HBV DNA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这部分患者可通过血清HBV RNA水平作为启动抗病毒治疗的依据;4.血清HBV RNA水平以及利用HBV RNA测序分析适合用于长期监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NAs抗病毒疗效和基因耐药突变的发生。总之,血清HBV RNA作为一个病毒学指标,可在血清HBV DNA阴性或者ALT<2×ULN的未治HBe Ag阴性患者中用于肝脏炎症的评估;血清HBV RNA也适合用于持续NAs治疗患者抗病毒疗效的评估以及耐药突变的长期监测,进而帮助临床医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管理和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彭玉娟[7](2021)在《IL-2/STAT5及IL-6/STAT3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对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主要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 Helper 17 cells,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及相关细胞因子平衡的情况,并探讨白介素-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 3(Interleukin-6/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IL-6/STAT3)和白介素-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5(Interleukin-2/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5,IL-2/STAT5)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对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 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期间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和住院收治的9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期来我院的健康体检者1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er,FCM)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以及Treg细胞频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adsordent assay,ELIS 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IL-2、IL-6 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浓度以及 HBeAg 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3、STAT5蛋白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清HBV-DNA载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损伤指标:ALT、AST、TBIL水平。应用SPSS 24.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 果]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h17、Treg、Thl7/Treg、IL-2、IL-6、IL-17 及 IL-10 水平明显升高(均为 P<0.05)。2.与HBeAg阴性患者相比,HBeAg 阳性患者的Th17、Th17/Treg及IL-6明显升高(均为P<0.05);Treg、IL-2、IL-10、IL-17及TGF-β水平无显着差异(均为P>0.05)。与未经治疗的患者相比,抗病毒治疗组患者的Th17、Treg、Th17/Treg、IL-2、IL-17 及 IL-10 明显降低(均为P<0.05);IL-6 和 TGF-β的变化无显着性差异(均为P>0.05);Th17/Treg失衡与HBV-DNA水平呈正相关(P<0.05)。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TAT3、STAT5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均为P<0.001)。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STAT3蛋白表达与IL-6、IL-17、Th17及Th17/Treg存在显着正相关性(均为P<0.05),与IL-2、TGF-β存在显着负相关(均为P<0.05);STAT5蛋白表达与Treg细胞呈显着正相关,与IL-10呈显着负相关(均为P<0.05)。[结 论]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显着的Th17/Treg失衡。2.Th17/Treg失衡与病毒复制水平呈正相关,抗病毒治疗及e抗原消失可改善Th17/Treg失衡的程度。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明显升高的IL-6/STAT3及IL-2/STAT5蛋白表达,与Th17/Treg细胞的失衡呈正相关,提示IL-6/STAT3和IL-2/STAT5共同作用可能参与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17/Treg细胞失衡的形成。
徐静[8](2021)在《CYP27B1-1260多态性与干扰素单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答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个体化研究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个体化治疗HBeAg阳性初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预测因素。方法对139例HBeAg 阳性初治CHB患者给予Peg-IFNα-2a 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48周,随访48周。治疗前留取2ml血标本分离后提取血浆上清液放置-20℃冰箱保存。所有患者均检测乙肝病毒(HBV)基因型,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72周检测HBVDNA、ALT、乙肝五项定量、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抗核抗体全套等指标,根据治疗24周HBVDNA应答情况后进行个体化治疗并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四组。(1)常规治疗组:如果24周HBVDNA下降≥1log copies/ml,继续治疗疗程达48周。(2)延长疗程组:如果24周HBVDNA下降<1log copies/ml,继续治疗至72周。(3)联合治疗组:如果24周HBVDNA下降<1log copies/ml,加用恩替卡韦(ETV)0.5mg,1 次/天,联合 Peg-IFNα-2a 应用至 48 周。(4)序贯治疗组:如果24周HBVDNA下降<1log copies/ml,停用Peg-I FNα-2a序贯ETV0.5mg,1次/天抗病毒治疗达48周以上。观察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72周HBVDNA阴转率、ALT的复常率、HBeAg的阴转率及血清转换率、HBsAg定量下降幅度及阴转率、血清转换率。分析HBV基因型与Peg-IFNα-2a治疗疗效的相关性。观察并记录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则给予停用Peg-IFNα-2a。根据ALT、HBVDNA、HBeAg应答情况进行疗效判断,分为完全应答(CR)、部分应答(PR)、无应答(NR)三组。(1)CR:ALT 恢复正常,HBVDNA<103 copies/ml,HBeAg 血清学转换。(2)NR:所有指标均未达到上述标准。(3)PR:介于完全应答与无应答之间。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基线特征139例患者纳入常规治疗组65例、延长疗程组24例、联合治疗组23例、序贯治疗组27例,各组性别、年龄、基因型、治疗前ALT值、HBVDNA及HBsAg定量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各组间疗效比较比较常规治疗组与延长治疗组48周时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血清转换率、HBsAg水平平均下降幅度,前者均高于后者(67.7%vs12.5%、66.2%vs16.7%、53.8%vs12.5%、33.8%vs0%、1.62±1.15logIU/ml vs0.39±0.52logIU/ml)(P<0.05);给予延长治疗组 Peg-IFNα-2a 治疗至 72 周时与常规治疗组48周比较,上述各项指标仍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四组间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除HBsAg阴转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HBeAg阴转率(53.8%)及血清转换率(33.8%)、HBsAg平均下降幅度(1.62±1.15logIU/ml)均高于联合治疗组(13.04%、0%、0.41±0.16 logIU/ml)及序贯治疗组(0%、0%、0.35±0.141ogIU/ml)(P<0.05),而三组间ALT复查率、HBVDNA阴转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延长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序贯治疗组三组比较,延长治疗组ALT复常率(29.2%)、HBVDNA 阴转率(16.7%)低于其他两组(69.6%、66.7%;87.0%、85.2%)(P<0.05),HBeAg阴转率(12.5%)及血清转换率(12.5%)高于其他两组(13.04%、0%;0%、0%)(P<0.05)。联合治疗组和序贯治疗组比较除HBeAg阴转有统计学差异,前组高于后组(13.04%vs0%)(P<0.05),其他指标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基因型与疗效相关性比较各组中基因B型和C型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 Peg-IFNα-2a治疗影响因素分析以年龄、性别、基线HBVDNA载量、HBV基因型、ALT水平、HBsAg水平共6个因素为自变量(X),以抗病毒治疗24周HBVDNA下降≥1 log copies/ml应答与否(0=无,1=有)为因变量(Y)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性别与治疗前HBsAg的水平与Peg-IFNα-2a治疗24周时HBVDNA应答有相关性,女性和HBsAg水平≤4 log copies/ml治疗24周时HBVDNA应答高(P<0.05)。5不良反应比较比较常规治疗组、延长治疗组、联合治疗组三组Peg-IFNα-2a治疗不良反应,结果显示,发热、流感样症状、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疲劳、ALT升高、脱发等不良反应三组之间无差异(P值>0.05),139例患者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停药。结论对于HBeAg阳性CHB初治患者,如果为女性且治疗前HBsAg水平≤4 logIU/ml可优先选择Peg-IFNα-2a抗病毒治疗,并根据治疗24周HBVDNA应答情况给予患者个体化治疗:如果24周HBVDNA下降≥1logcopies/ml则给予继续原方案治疗;如果下降<1log copies/ml则建议停用Peg-IFNα-2a改为ETV等核苷(酸)类似物单药抗病毒治疗,本研究中对于HBVDNA24周下降<1log copies/ml患者并未发现Peg-IFNα-2a延长疗程和联合ETV方案临床疗效的优势,故不推荐应用。第二部分联合聚乙二酵干扰素α-2a治疗恩替卡韦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联合Peg-IFNα-2a治疗ETV经治CHB患者的疗效;分析与疗效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经ETV抗病毒治疗6月以上病毒学阴转且HBsAg定量<1500IU/L CHB患者95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1)联合治疗组:共35例,原有ETV基础上联合Peg-IFNα-2a 180ug皮下注射,1次/周,Peg-IFNα-2a治疗达48周,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则给予对症处理,严重者则停用。(2)单药组:共60例,继续应用ETV。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均留取2ml血标本分离后提取血浆上清液放置-20℃冰箱保存。所有患者均检测HBV基因型,并于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检测HBVDNA、ALT、乙肝五项定量、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指标。观察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HBsAg定量值及阴转率、血清转换率;分析Peg-IFNα-2a联合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观察记录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基线特征两组间性别、年龄、ALT水平、HBeAg阳性比例、HBsAg定量水平、基因型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比较两组HBsAg的定量变化、48周HBsAg阴转率及HBsAg血清转换率治疗36周、48周联合治疗组较单药组HBsAg定量水平下降明显(P<0.05);48周联合治疗组有7例(20%)出现HBsAg血清学阴转,3例(8.57%)出现HBsAg血清转换,单药组无一例HBsAg血清阴转及血清转换,两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3 HBsAg下降百分数对Peg-IFNα-2a联合治疗应答的疗效预测建立ROC曲线分析35例联合治疗的患者12周、24周、36周的HBsAg水平下降百分数对48周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24周HBsAg下降百分数曲线下面积0.824(95%CI=0.669~0.999),最佳Cut-off值为51.52%,此时的敏感性为0.714,特异性为0.893(P<0.05);36周HBsAg下降百分数曲线下面积为0.878(95%CI=00.699~1),最佳Cut-off值为90.22%,此时的敏感性为0.857,特异性为0.929(P<0.05),表明第24周、36周的HBsAg水平下降与48周时HBsAg应答有显着的相关性。4不良反应比较联合治疗组28例(80%)早期出现发热,25例(71.4%)患者出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下降;单药组无一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停药。结论对于通过恩替卡韦实现病毒学抑制且HBsAg定量水平<1500IU/ml的患者,联合有限疗程的Peg-IFNα-2a可以显着提高HBsAg清除率和血清转化率;治疗后24周和36周HBsAg的显着降低可以提示HBsAg清除的可能性,并确定获得最大成功机会的患者。第三部分CYP27B1-1260基因多态性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CYP27B1-1260基因多态性与Peg-IFNα-2a单药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疗效相关性;探讨CYP27B1-1260基因多态性与Peg-IFNα-2a联合治疗ETV经治的CHB患者疗效相关性。方法对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进行Peg-IFNα-2a治疗患者共174例留取的血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检测Cyp27B1-1260A/C多态性位点。将第一部分研究人群Peg-IFNα-2a单药治疗的疗效判断分为CR、PR、NR三组(同第一部分);将第二部分研究人群联合治疗患者疗效判断分为两组:(1)HBsAg 阴性组:HBsAg 转阴,肝功能正常、HB VDNA<103copies/ml。(2)HBsAg阳性组:HBsAg未转阴,肝功能正常、HBVDNA<103copies/ml。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方法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第一部分研究人群结果139 例患者 CYP27B1-1260 多态性 AA49 例(35.3%)、CC46 例(33.1%)、AC44 例(31.7%)。1.1 CYP27B1-1260多态性和Peg-IFNα-2a治疗24周HBVDNA应答的相关性根据Peg-IFNα-2a应用24周HBVDNA应答情况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HBVDN下降≥1logcopies/ml为下降明显组,HBVDNA<1logcopies/ml为下降不明显组,判断CYP27B1-1260多态性与HBVDNA24周应答有无相关性。结果显示,CYP27B1-1260基因CC型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24周HBVDNA下降不明显组基因CC型发生频率(33.8%)高于24周下降明显组(32.3%)(P<0.05)。1.2 CYP27B1-1260多态性和Peg-IFNα-2a治疗48周疗效相关性分析分析常规治疗组65例患者(其他组因病例数过少不做分析),结果显示,CC型在Peg-IFNα-2a治疗无应答组(55.0%)比例中明显高于AA型(20.0%)及 AC 型(25.0%)(P<0.05)。2第二部分研究人群结果选择第二部分研究人群中联合治疗组共35例CHB患者,CYP27B1-1260多态性结果为 AA11 例(31.4%)、AC14 例(40.0%)、CC10 例(28.6%)。2.1 CYP27B1-1260多态性与联合治疗疗效的关系经统计学分析,CYP27B1-1260多态性与联合治疗疗效无相关性(P>0.05)2.2 联合治疗影响因素分析以年龄、性别、CYP27B1-1260基因多态、HBV基因型共4个因素为自变量(X),以抗病毒治疗48周HBsAg阴转(0=无,1=有)为因变量(Y)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上述各指标与联合治疗48周HBsAg阴转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CYP27B1-1260基因多态性可能与Peg-IFNα-2a治疗应答有关,其CC型可能是Peg-IFNα-2a治疗HBeAg阳性初治慢性乙型肝炎应答不佳的影响因素。
王雪云[9](2020)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分析治疗前、治疗后12周、24周及48周(治疗结束时)相关因素的水平与疗效的关系,指导优化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住院及出院后继续门诊随访的患者,符合入组标准的HBe Ag阳性慢性乙型乙肝有患者100例(均为初始治疗,未曾接受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180ug,皮下注射,每周1次,抗病毒治疗48周。根据治疗48周时HBV DNA载量是否低于检测值下限(HBV DNA<30IU/mL)分为两组:转阴组和未转阴组,观察其抗病毒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及48周时,HBsAg定量、HBeAg定量、HBV DNA、ALT、AST等指标的水平及其变化特点,同时观察血常规变化及不良反应,分析上述因素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结果:1.10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12周、24周及48周,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12%(12/100)、36%(36/100)和46%(46/100)。即治疗48周HBV DNA转阴率可达46%。2.经48周的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转阴组46例,未转阴组54例。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HBsAg、HBV DNA、ALT、AST和血常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中位数差异较大,转阴组HBeAg中位数为11.95PEIU/mL,未转阴组HBeAg中位数为95.95PE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前HBeAg<11.95PEIU/mL,治疗48周HBVDNA转阴率较高。3.治疗12周时,转阴组HBV DNA中位数降低至2.05(log10IU/ML),未转阴组为3.73(log10IU/ML),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01);治疗24周时,转阴组有69.57%(32/46)患者出现HBV DNA阴转,中位数为0,未转阴组HBV DNA中位数为3.22(log10IU/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48周时,未转阴组HBV DNA中位数为3.03(log10IU/ML)。提示治疗12周HBV DNA<2.05(log10IU/ML);治疗24周HBV DNA转阴,治疗48周HBVDNA转阴率较高,可以预测48周时抗病毒疗效。4.治疗12周时,转阴组HBV DNA下降幅度为2.74lgIU/ml,未转阴组为1.67lgIU/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时,转阴组HBV DNA下降幅度为5.23 lgIU/ml,未转阴组为2.44 lg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12周,HBV DNA下降>2.74lgIU/ml,治疗24周时,HBV DNA下降>5.23lgIU/ml,治疗48周HBVDNA转阴率较高,可以获得较好的病毒学应答。5.治疗12周,转阴组HBeAg中位数为0.54 PEIU/ml,未转阴组为5.64 PE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转阴组HBeAg中位数为0.77 PEIU/ml,未转阴组为3.83 PE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12周HBeAg<0.54PEIU/ml的患者,治疗48周HBV DNA转阴较高。治疗12周,转阴组HBeAg下降幅度为0.55 lg PEIU/ml,未转阴组为0.56 lg PEI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转阴组HBeAg下降幅度为0.84lg PEIU/ml,未转阴组为1.14 lg PEI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12周、24周时,两组HBeAg下降幅度无明显变化,表明治疗早期HBeAg下降幅度可能对预测48周疗效的意义不大。6.治疗后12周、24周、48周,转阴组HBs Ag定量分别为(3.05±0.88)lgIU/ml、(2.81±0.96)lgIU/ml、(2.67±1.00)lgIU/ml,未转阴组分别为(3.18±0.69)lgIU/ml、(3.07±0.60)lgIU/ml、(2.98±0.59)lgIU/ml。两组治疗过程中,各时间节点12周、24周、48周HBsAg定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治疗后12周、24周、48周HBsAg定量下降幅度,发现转阴组HBsAg定量治疗12周、24周、48周,分别下降0.31 lgIU/ml、0.71lgIU/ml、0.89 lgIU/ml,未转阴组分别下降0.33 lgIU/ml、0.36 lgIU/ml、0.46 lgIU/ml,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12周,转阴组ALT、AST复常率分别为8.7%(4/46)、28.26%(13/46),未转阴组ALT、AST复常率分别为11.11%(6/54)、31.48%(17/54),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4周,转阴组ALT、AST复常率分别为34.78%(16/46)、46.65%(21/46),未转阴组ALT、AST复常率分别为37.04%(20/54)、48.15%(26/54),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8周,转阴组ALT、AST复常率分别为56.52%(26/46)、78.26%(36/46),未转阴组ALT、AST复常率分别为27.78%(15/54)、51.85%(28/54),其中转阴组ALT复常率明显高于未转阴组(p<0.01)。8.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以流感样症状及骨髓抑制为主,血常规主要指标及不良反应比较无显着差别(p>0.05)。结论1.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可以耐受,安全性高。2.治疗前HBeAg<11.95PEIU/m L,治疗48周HBVDNA转阴率较高。3.治疗12周HBV DNA<2.05(log10IU/ML);治疗24周HBV DNA转阴,治疗48周HBVDNA转阴率较高,可以预测48周时抗病毒疗效。4.治疗12周,HBV DNA下降>2.74lgIU/ml,治疗24周时,HBV DNA下降>5.23lgIU/ml,治疗48周HBVDNA转阴率较高,可以获得较好的病毒学应答。5.治疗12周HBeAg<0.54 PEIU/ml的患者,治疗48周HBV DNA转阴率较高。6.治疗48周HBVDNA转阴后,可获得较高的ALT复常率。
亓文骞[10](2020)在《HBV相关性肝癌和HBsAg阴性慢性乙肝的抗病毒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根治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阳性肝细胞癌(HCC)及血清HBs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均是严重影响慢性HBV感染者预后的乙肝类型。HBV相关性肝癌通常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即便抗病毒治疗临床医生也已习惯于单独采用耐受性和安全性较好的口服NAs进行治疗,而常常忽略一个问题:即能经得起根治手术患者肝脏的良好代偿功能,因此是否可通过积极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序贯核苷类似物以更好动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同时又能达到通过长期抗病毒治疗以及HBV DNA,甚至对HBsAg更好的清除作用预防肝癌的复发值得进一步探讨。血清HBs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由于隐匿性CHB起病隐匿,在初次诊断时疾病大多已经出现长期肝功能异常,甚至进展到肝硬化失代偿期乃至HCC的程度。但此部分患者若在进展至肝硬化之前出现HBsAg清除,发生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ncer,HCC)的风险很小,生存率并不明显下降。因此早期发现、治疗血清HBs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在我国,无论是制定指南的专家还是临床上的专业医师对HBsAg阴性期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仍未更新、重视,甚至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都不认识HBsAg阴性期这一慢性HBV的疾病阶段。本研究旨在评估肝切除/消融术后HBV DNA阳性HCC及血清HBs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影响因素,旨在探讨更加有效的抗病毒策略及具有预测作用的标志物,以指导临床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改善患者预后。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两个多中心研究,分别纳入肝切除/消融术的HBV DNA阳性HCC患者及血清HBs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第一个多中心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和多中心研究,纳入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接受肝切除/消融术的HBV-DNA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抗病毒方案将患者分为4组:早期联合组(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用药1年,之后继续应用核苷类似物);晚期联合组(核苷类似物治疗1年后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48周,之后继续应用核苷类似物);单纯核苷类似物治疗组;未抗病毒对照组。每3个月检查血清HBV DNA,乙肝表面抗原和甲胎蛋白水平,肝/肾功能检查和肝显像。主要终点包括无复发生存率(RFS)、疾病复发率和总生存率(OS)。试验注册号:CHICTR-PRCH-13003986。注册日期:2013年12月14日,http://www.chictr.org/showproj.aspx?项目=5581第二个多中心研究选取了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5家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消化/肝病中心(吉林大学附属中日联谊医院、吉林省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省珲春市人民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二医院)进行。在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纳入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HBsAg阴性期患者61例为血清HBsAg阴性隐匿性HBV感染组,下述称为HBsAg阴性组。并选取同期于上述中心进行抗病毒治疗的79例慢性HBV患者作为血清HBsAg阳性对照组,下述称为HBsAg阳性组。检测血清和肝组织CXCL10水平,及CXCL10基因G-201A rs1439490位点和C-1513T rs144080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CXCL 10水平及CXCL10基因rs1439490位点和rs1440802位点SNP与HBsAg阴性慢性乙肝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CXCL10基因SNP与HBs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关系。结果:1.共纳入447例HBV DNA阳性HCC患者。早期联合治疗组2年、8年RFS和8年OS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抗病毒组(P<0.05)。2.经过48周的抗病毒治疗后,早期联合治疗组的HBsAg下降量>1500 IU/ml的患者多于晚期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早期联合治疗组的平均HBsAg水平显着降低(P<0.05)。3.无论在早期联合组、晚期联合组还是单纯NAs对照组,血清HBsAg降低>1500 IU/ml的患者的长期累HCC复发率均显着高于HBsAg降低≤1500 IU/ml的患者。4.多变量分析表明,早期联合治疗以及治疗48周后HBsAg降低>1500 IU/ml与切除/消融后死亡率和疾病复发率降低相关。5.HBsAg阴性组平均年龄为52.8岁,乙肝家族史的比例为34.4%,肝脏纤维化(Fibroscan)处于F2-4占53.4%,METAVIR纤维化分期评分为2.0±1.3,均明显高于HBsAg阳性组;而ALT水平为60.6±24.5IU/L,肝组织HBV DNA水平为2.3±1.1 log10IU/ml,METAVIR炎症活动度评分为1.1±0.3,明显低于HBSAG阳性组。两组在性别和HBV基因型无明显差异。6.HBsAg阴性组患者的血清CXCL10水平为157.1±68.9ng/ml、肝组织CXCL10免疫染色评分为0.9±0.9、肝组织CXCL10mRNA表达水平为1.0±0.5,均明显低于HBsAg阳性组患者(462.5±218.7、2.6±1.2、2.5±0.3),P值分别<0.001。7.血清HBsAg阴性组患者CXCL10基因启动子区G-201A位点G/G基因型比例为83.6%明显高于血清HBsAg阳性组患者(70.9%),而G/A及A/A基因型比例明显低于血清HBsAg阳性组患者,P值<0.05。8.无论HBsAg阴性组还是阳性组患者中G-201A位点为G/G基因型者的肝组织CXCL10免疫染色评分及肝组织CXCL10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非G/G基因型者。且HBsAg阴性组患者中G-201A位点为G/G基因型者血清CXCL10水平也明显低于非G/G型者。9.无论在血清HBsAg阴性组还是HBsAg阳性组患者中CXCL10基因启动子区G-201A位点为G/G基因型患者肝组织METAVIR炎症活动度评分明显低于非G/G基因型患者(P值分别为0.002,0.023)。10.年龄、ALT水平及CXCL10基因启动子区G-201A位点基因型是HBV感染者发生血清阴性隐匿现象的独立影响因素。11.在HBsAg阴性期患者中,GG型患者3个月时血清CXCL10水平为51.3±24.0 ng/ml,明显低于非GG型患者(70.1±16.1 ng/ml),P<0.05。在HBsAg阳性患者中,GG型患者3个月、6个月时血清CXCL10水平为50.1±18.0ng/ml、33.8±9.4 ng/ml,均明显低于非GG型患者(81.8±21.1 ng/ml、53.1±21.3 ng/ml),P<0.01。12.HBsAg阴性组患者(n=27)中,GG型患者抗病毒治疗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血清病毒阴转率分别为61.9%、71.4%及76.2%,均低于同期非GG型患者。结论:1.早期联合抗病毒治疗可能是肝切除/消融术后HBV-DNA阳性肝细胞癌更有效的治疗策略。2.抗病毒治疗48周后,HBsAg降低>1500 IU/ml与降低HCC死亡率和疾病复发相关。3.CXCL10基因启动子区G-201A位点G/G基因型是HBV感染者发生血清阴性隐匿现象的独立影响因素。4.CXCL10基因启动子区G-201A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HBs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
二、HBV DNA定量与各型乙型肝炎临床关系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BV DNA定量与各型乙型肝炎临床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肝郁脾虚证慢性乙肝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2.6 脱落病例的处理 |
3 试验设计 |
3.1 试验类型 |
3.2 分组方法 |
3.3 药品来源 |
3.4 治疗方法 |
4 观察指标 |
4.1 疗效观察指标 |
4.2 安全性观测 |
5 疗效评定标准 |
5.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 |
5.2 抗病毒治疗疗效判定 |
5.3 血常规异常发生率判定 |
6 不良反应评价 |
6.1 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的相关性评估 |
6.2 不良反应分级 |
6.3 严重不良反应 |
6.4 不良事件的观察及处理 |
7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 |
2.1 两组的一般情况对比 |
2.2 两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对比 |
2.3 两组治疗前实验室指标对比 |
2.4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对比 |
2.5 两组治疗前CLDQ表评分对比 |
3 疗效分析 |
3.1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 12 周、治疗 24 周CLDQ表评分的对比 |
3.2 两组治疗 12 周、治疗 24 周中医证候疗效的对比 |
3.3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 12 周、治疗 24 周抗病毒疗效的对比 |
3.4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 12 周、治疗 24 周转氨酶变化情况的对比 |
3.5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 12 周、治疗 24 周血常规变化情况的对比 |
分析与讨论 |
1 CHB的现代研究 |
1.1 CHB发病机制及影响 |
1.2 CHB西医治疗现状 |
2 中医药联合PEG-IFNα-2b治疗CHB |
2.1 肝郁脾虚是 CHB的核心病机,肝郁脾虚证是 CHB最常见证型 |
2.2 中医内治法 |
2.3 中医外治法 |
2.4 穴位敷贴治疗肝郁脾虚证CHB |
3 疗效分析 |
3.1 对于肝郁脾虚证CHB患者CLDQ表评分的分析 |
3.2 对于肝郁脾虚证CHB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3.3 对于肝郁脾虚证CHB患者抗病毒疗效分析 |
3.4 对于肝郁脾虚证CHB患者肝功能变化情况分析 |
3.5 对于肝郁脾虚证CHB患者血常规变化情况分析 |
4 脱落病例分析 |
5 安全性分析 |
6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抗-HBc定量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设计 |
2 研究对象 |
3 诊断标准 |
3.1 西医诊断标准 |
3.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4 纳入标准 |
5 排除标准 |
6 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
6.1 肝功能检测 |
6.2 血清HBVM检测 |
6.3 血清HBV DNA水平检测 |
6.4 肝穿刺活检 |
6.5 血清抗-HBc定量水平检测 |
7 统计分析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1.1 连续型变量的统计描述 |
1.2 不同中医证型分布 |
1.3 不同中医证型性别、年龄(区段)分布 |
2 中医证型与血清ALT、AST水平的关系 |
3 中医证型与血清HBs Ag、HBV DNA水平的关系 |
4 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病理学的关系 |
5 中医证型与血清抗-HBc定量水平的关系 |
6 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6.1 血清抗-HBc定量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
6.2 血清抗-HBc定量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 |
讨论 |
1 中医对CHB的研究概况 |
1.1 CHB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认识 |
1.2 CHB中医证型与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关系 |
2 抗-HBc的研究现状 |
2.1 抗-HBc定量水平与血清HBs Ag、HBV DNA水平的关系 |
2.2 抗-HBc定量水平与血清ALT、AST水平的关系 |
2.3 抗-HBc定量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纤维化分期的关系 |
2.4 抗-HBc定量水平与CHB临床转归及预后关系研究 |
3 中医证型与抗-HBc定量水平的关系 |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现代学指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慢性HBV感染自然病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古代中医学对肝脏病变的认识 |
2 古代中医学对体质的论述和研究 |
3 中医体质学的现代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研究对象分组 |
1.5 临床资料收集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患者性别、年龄和中医体质类型的总体分布 |
2.2 HBV携带组的体质相关因素统计分析 |
2.3 慢乙肝组的体质相关因素统计分析 |
2.4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体质相关因素统计分析 |
2.5 乙肝肝硬化组的体质相关因素统计分析 |
2.6 乙肝肝癌组的体质相关因素统计分析 |
2.7 慢性HBV感染患者的体质相关因素分析 |
3 讨论 |
4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1 中医体质量表 |
附图1 DS01-A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报告单(正面) |
附图2 DS01-A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报告单(背面) |
文献综述 |
1 中医体质学的概念及研究概况 |
2 慢性HBV感染自然病程的相关性研究 |
3 慢性HBV感染人群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进展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4)中药治疗对慢性HBV感染者HBsAg定量、HBsAg阴转影响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1.1 文献来源 |
1.1.2 文献检索策略 |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1.4 分析方法 |
1.4.1 文献质量评估 |
1.4.2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结果 |
2.2 文献基本特征 |
2.2.1 研究对象 |
2.2.2 干预措施 |
2.2.3 结局指标 |
2.2.4 中药使用情况 |
2.3 文献质量评价 |
2.3.1 改良Jadad评分 |
2.3.2 Cochrane偏倚评价 |
2.4 Meta分析结果 |
2.4.1 不同治疗方案HBsAg阴转率 |
2.4.2 联合治疗不同时间点HBsAg阴转率 |
2.4.3 HBsAg基线相同治疗结束时HBsAg定量 |
讨论 |
1 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
1.1 文献质量 |
1.2 异质性分析 |
1.3 合并统计量结果分析 |
1.4 中药使用情况分析 |
2 慢性HBV感染西医机制 |
2.1 HBV结构及其复制周期 |
2.2 HBV慢性感染相关免疫反应 |
3 HBsAg与 HBV慢性感染 |
3.1 HBsAg形式及其抗原性 |
3.2 HBsAg水平与HBsAg清除 |
4 HBV西医治疗概况 |
5 中医对慢性HBV感染的认识 |
5.1 中医学对HBV的认识 |
5.2 中医学对CHB病因病机的认识 |
6 中药抗HBV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慢性HBV感染中医辨证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脾虚痰湿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
1.1 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特色 |
2 慢性肝病从脾论治的学术思想探讨 |
2.1 《内经》关于肝脾的论述 |
2.2 《难经》关于肝脾的论述 |
2.3 《金匮要略》关于肝脾的论述 |
2.4 现代医学对肝脾关系的认识 |
3 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从脾论治慢乙肝的理论基础 |
第二部分 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脾虚痰湿型慢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观察指标 |
2.3 中医证候积分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病例完成情况 |
3.2 两组治疗前后ALT、AST水平比较 |
3.3 两组治疗前后TG水平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AP水平比较 |
3.5 血清HBV DNA转化情况 |
3.6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3.7 两组疗效比较 |
3.8 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及不良事件 |
4 讨论 |
4.1 CHB合并NAFLD的发病机制 |
4.2 CHB合并NAFLD的中医病因病机 |
4.3 海珠益肝加味方组方分析 |
4.4 肝功能(ALT、AST、TG)改变分析 |
4.5 CAP值水平改变分析 |
4.6 抗病毒疗效分析 |
4.7 中医症状积分改变的分析 |
4.8 总体疗效分析 |
4.9 不足与展望 |
第三部分 典型病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血清HBV RNA在慢性HBV感染者病情评估和耐药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微滴数字PCR用于血清HBVRNA定量方法的建立及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对比评价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血清HBV RNA在未治慢性HBV感染者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恩替卡韦耐药及部分病毒学应答患者血清HBV RNA动力学特征以及用于长期监测耐药突变的初步研究 |
4.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7)IL-2/STAT5及IL-6/STAT3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对Th17/Treg平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JAK-STAT信号通路在HBV感染及致病过程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CYP27B1-1260多态性与干扰素单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答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汇对照表 |
研究背景 |
第一部分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个体化研究 |
一、引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二部分 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恩替卡韦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
一、引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三部分 CYP27B1-1260基因多态性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相关性研究 |
一、引言 |
二、资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外文论文1 |
外文论文2 |
(9)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检测仪器及试剂 |
1.3 检测方法 |
1.4 统计学处理 |
第2章 结果 |
2.1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抗病毒治疗疗效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水平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HBV DNA载量的变化 |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节点HBeAg水平的变化 |
2.5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节点HBsAg水平的变化 |
2.6 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复常率的变化 |
2.7 两组患者血常规主要指标变化情况 |
2.8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
第3章 讨论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附录 |
致谢 |
(10)HBV相关性肝癌和HBsAg阴性慢性乙肝的抗病毒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划分 |
2.2 抗HBV治疗管理策略简述 |
2.3 针对HBV-HCC患者的抗病毒治疗问题 |
2.4 针对HBs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问题 |
2.5 小结 |
第3章 HBV相关性肝癌根治术后患者Peg-IFN序贯核苷类似物的抗病毒疗效及与长期预后的关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纳入标准 |
3.1.3 知情同意与伦理 |
3.1.4 抗病毒治疗方案 |
3.1.5 分组 |
3.1.6 监测指标 |
3.1.7 检验方法 |
3.2 统计学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HBs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CXCL10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及与抗病毒治疗的关系 |
4.1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4.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4.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4.2 检测方法 |
4.2.1 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 |
4.2.2 血清学HBV及 HCV标志物 |
4.2.3 血清及肝组织HBV DNA定量检测 |
4.2.4 HBV基因型 |
4.2.5 血清CXCL10 水平 |
4.2.6 CXCL10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 |
4.2.7 肝组织CXCL10 mRNA检测 |
4.2.8 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评分 |
4.2.9 肝组织CXCL10 免疫组化染色评分 |
4.3 统计学分析方法 |
4.4 结果 |
4.5 讨论 |
第5章 结语 |
5.1 本课题的主要结论 |
5.2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HBV DNA定量与各型乙型肝炎临床关系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肝郁脾虚证慢性乙肝的临床观察[D]. 郑晓婷.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抗-HBc定量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 林芳芳.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慢性HBV感染自然病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 詹若愚.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中药治疗对慢性HBV感染者HBsAg定量、HBsAg阴转影响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D]. 张旭.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脾虚痰湿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D]. 杨妮.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6]血清HBV RNA在慢性HBV感染者病情评估和耐药监测中的应用[D]. 李茂仕.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7]IL-2/STAT5及IL-6/STAT3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对Th17/Treg平衡的影响[D]. 彭玉娟.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8]CYP27B1-1260多态性与干扰素单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答的相关性研究[D]. 徐静. 山东大学, 2021(11)
- [9]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相关因素分析[D]. 王雪云. 青岛大学, 2020(01)
- [10]HBV相关性肝癌和HBsAg阴性慢性乙肝的抗病毒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D]. 亓文骞.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