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守核心品牌——国际传媒巨头的取胜之道(论文文献综述)
朱可鑫[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广电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
魏兵[2](2021)在《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在西方媒介理论的学术版图中,传播政治经济学是从社会宏观层面批判性地研究西方政治与经济权力控制媒体等问题的研究思路与路径方法。从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电视媒体不仅是一种大众传媒,而且是经济生产与文化生产的结合体。研究电视媒体需要关注电视的产业结构、生产关系、广播电视体制和全球传播秩序等社会性与机制性问题。所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力主采取社会整体的宏观视野,考察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功能。整体而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相关概念、观点与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学术母体,着重研究电视等大众媒体的传播机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路径,它尤其关注电视媒体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结构和市场运行过程。该研究主张,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逐利性,作为一种文化工业的电视媒体,不仅受到资本与政治等权力的制约,而且成为控制大众意识形态和实施国际文化霸权的工具,呈现出复杂而消极的文化生产局面。深入透彻地了解西方广播电视机制的理论成果,既可以掌握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分析模式,又能进一步认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播电视体制机制的缺陷与问题,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制度性优势。本论文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电视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厘清其学术渊源、研究背景、主要学者、核心观点与理论,进而阐述并评析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电视媒体权力控制问题的电视理论研究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电视理论研究和电视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学术探讨和理论镜鉴的态度拓展我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视角,为我国电视的管理实践、艺术创作、产业发展与对外传播汲取理论经验与发展启示。因此,本文围绕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分七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概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别就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和学者群体等展开论述,以期描摹出该领域电视理论的整体特点。第一章为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生成语境,重点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思想渊源、学术借鉴和西方媒介的发展背景与机制等。第二章是对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主要学者的概说与评述,通过梳理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在北美与欧洲两大地区集中的核心学者,阐述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的学者集群、学术承继、重要电视理论与观点概况、主要着作和学术地位等,进而为探讨该领域电视理论研究的核心议题与理论价值做出相应的学理性准备。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即以电视媒体的政治经济权力控制问题展开三个方面的思考与研究,即经济宰制观、意识形态操控观和国际文化霸权批判观。第三章主要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起点,即经济控制下电视媒体的商品属性。通过对受众商品论、文化生产的双重意义、电视内部的隐形审查机制和资本主义商业媒体的逐利性原则等观点与理论的探讨与研究,提炼该研究领域对资本控制大众媒体的批判性观点。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围绕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就电视等大众媒体的思想控制议题提出的如“思想管理者”、“文化有限公司”、“媒体操控”、“宣传模型”等概念,或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属性的反思性观点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论述,指出该研究领域着力批判西方电视媒体的思想控制机制的研究逻辑与理论特点。第五章将视点转向该领域的国际电视媒体传播研究,通过整合该领域对电视的国际传播议题等相关观点,分别就其提出的“媒体依附论”、“文化帝国主义”和国际传播单向流动等文化霸权观点与理论展开论述与探讨。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总结性内容,即第六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特点和第七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我国的启示。第六章旨在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该领域的分析框架和批判焦点等研究价值,指出问题与偏颇。第七章以谨慎而镜鉴的态度,考量并发掘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电视研究对中国的电视理论建设和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所具有的借鉴意义。本文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交叉研究法等阐述相关论点,厘清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核心学者、研究方法、理论特点和重要议题等,探讨其对我国电视研究与产业的理论价值。
罗婷,徐丽芳[3](2020)在《西方传媒出版领域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以华纳传媒为例》文中指出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正颠覆着传统文化娱乐产业。因此,华纳传媒从战略层、战术层和业务层出发,自上而下进行适应性调整与改变,以实现真正的融合并以融合促发展。长期以来,华纳传媒坚守"以视频内容为中心,开发新技术和商业模式以提升内容价值"的战略,剥离非核心业务,重组、优化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专注于华纳兄弟、HBO、特纳三大支柱业务单元的合作、借势与协同,增强在以流媒体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业务中的竞争力;并且,立足于丰富的内容资源和品牌,寻找新技术、新媒体的应用契机,提高消费者洞察能力,全方位升级内容生产和分发流程,深度培育、沉淀和开发有价值的头部IP。以华纳传媒为代表的西方传媒出版集团顺应媒介融合趋势进行转型升级的经验或可作为我国同行的"他山之石"。
申琳[4](2020)在《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研究》文中指出自从2014年文化部发布的《2013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年度报告》中正式提出了“泛娱乐”这个概念以后,“泛娱乐”这个词就迅速席卷互联网,并发展成为一大浪潮,而IP(Intellectual Property)在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多个领域大热,形成井喷现象。文化IP的商业化让更多的资本充实起来,内容产业得到了多维度、多层面的开发。同样,在国家政策支持与新消费观念形成的双重作用下,国内儿童产业也出现新的发展机遇,儿童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巨大,如果用IP将儿童文学、动漫、影视、游戏、教育等多内容形式串联起来,不仅能满足儿童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而且可以帮助产业打通整个儿童生态链。不过,在对优质内容的海量需求之下,优质儿童IP依旧屈指可数。其实,经过几千年文化传承,我国诞生了许多很好的儿童IP,而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技术的创新,我国也具备了很好的讲故事、艺术创意及技术制作等能力,尤其是我国在5G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位置,这些对儿童IP发展而言,都是非常好的优势。但是,一个成功的IP是由IP本身的内涵及其变现形式共同决定的,而我国很多经典的儿童IP由于诸多原因,更多情况是被一次性消费,尤其欠缺儿童IP周边的生产与运营能力,最终无法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慢慢淡出时代与市场。而有些儿童IP则因为价值本身没有那么高,且缺乏长久生命力,却硬生生地被大资金、大平台强势导流,以商业化的思路运营,甚至为了迎合市场而开始批量“生产”,彻底脱离了IP价值最本质的东西,虽能取得一时的成效,却也终究无法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与市场价值。本论文主要研究儿童IP在泛娱乐时代的运营模式。论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释儿童IP开发的内涵。在理清相关重点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泛娱乐”背景下儿童IP与成人IP的关系,界定儿童IP与儿童文学的关联,并描述我国儿童IP的发展现状;第二部分,总结泛娱乐时代我国原创儿童IP的发展状况并重点分析其运营模式。在描述我国逐步形成完善的泛娱乐产业链的基础上,将我国儿童IP的发展纳入泛娱乐产业链进行考察,并特别强调了我国儿童IP意识在历史上的普遍缺失。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儿童IP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目前比较成功的儿童IP三大领域——儿童动画IP、儿童漫画IP、儿童游戏IP——的运营模式逐一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国外优秀的儿童IP运营模式,具体考察了哈利波特、精灵宝可梦、小猪佩奇等全球顶尖的儿童IP,也对迪士尼全产业链运营进行了总结。国外儿童IP运营模式与儿童IP产业链相对而言较为成熟,对我国儿童IP运营与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第四部分,主要考察分析我国儿童IP面临的问题,总结我国儿童IP运营模式的三大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周杰[5](2019)在《原创文化节目的融合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2013年开始,一大批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人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的原创文化节目不断给电视荧屏带来收视浪潮,原创文化节目这一节目类型,带领着广播电视行业走上了风清气正的内容生产道路。经过六年的发展,原创文化节目的数量不断增多。值得反思的是,数量众多的原创文化节目面世,能够产生广泛持久传播影响力的节目数量比例不高。2014年我国将媒体融合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原创文化节目作为主流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主打产品,反映出了主流传统媒体融合传播中的内容生产运营现状。对该类型节目进行融合传播层面的深度研究,可以总结出主流传统媒体的融合传播具象方针,归纳原创文化节目打造持久有效传播力的一般规律,助力我国原创文化节目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原创文化节目作为研究对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从原创文化节目融合传播的主体、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等五大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发放的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调查内容,从数据中分析当下原创文化节目的受众特点、传播渠道和互动方式,力求从中能够归纳原创文化节目在融合传播领域的普遍规律,对原创文化节目的受众做整体画像,为中国原创文化节目在节目内容创新、渠道挖掘、受众互动传播提出建设性策略。本文共包含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了原创文化节目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原创文化节目的融合传播主体部分;第三章原创文化节目传播内容分析是选取部分文化节目内容进行梳理,概括总结其内容特点;第四章原创文化节目的融合传播渠道中注重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分析总结;第五章原创文化节目的融合传播受众侧重对受众的行为分析,通过梳理发放的问卷调查数据和权威信息咨询公司的监测结果,得出原创文化节目受众的整体画像;第六章原创文化节目的融合传播效果从三个层面总结归纳目前原创文化节目对社会的价值观的导向、形成和维护作用;第七章为原创文化节目的发展提出建议。研究发现,目前原创文化节目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部分弱势卫视凭借融合传播手段推出的原创文化节目实现了弯道超车,央字头出品的原创文化节目已然做大做响了多个文化节目品牌。各级广电系统纷纷探索如何打造本台的王牌文化节目,抢滩原创文化节目市场但竞争惨烈,部分强势卫视的原创文化节目甚至未能在本省大范围传播,部分市级广电系统的原创文化节目未能脱离传统节目生产运营思路。未来发展中,各级主流传统媒体需要真正将融合传播落实到原创文化节目生产运营的每一个环节,创新节目形态,打破节目同质化竞争,积极融合多方力量,落实传播主体立体化、内容生产优质精准化、营销渠道多元化,努力打造原创文化节目产品产业链,走品牌化生产道路,最终实现中国原创文化节目的国际化传播。
许正林,赵琳[6](2018)在《2017年中国广告学术研究的八大视点》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中国广告市场打破增速两年连降的困局,涨幅显着。广告行业秩序在经济下行与品牌数字化转型的双重背景下渐有重新洗牌之势。"数据驱动营销"、人工智能技术、知识付费等重要战略依然占据行业高地,品牌年轻化定位、国家品牌计划、创意传播管理等策略引起学界研究热潮。本文通过对2017年国内举行的各类广告学术会议、出版的广告学术着作以及专业期刊论文的整理分析,归结出2017中国广告研究的八大新热点:传统媒体回暖为广告市场注入新生机、品牌营销生态环境变革剧烈、国际传播集团整合在华势力、区块链技术强势来袭、品牌年轻化升级开启营销新生态、智能技术赋能营销变革、短视频行业渐显垂直化社群化趋势、知识付费开启内容创业新蓝海。
吴俊[7](2017)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电视变革研究》文中提出任何文化形态都有其生命周期,都有它的顶峰,因而有它的拐点。2014年被公认为是传统电视发展的拐点,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的双重下滑,给电视发展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雾霾。传统电视发展正面临着来自互联网方面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传统电视正在迎来最寒冷的冬天,正需要浴火重生、凤凰涅盘;以互联网电视为代表的新兴电视方兴未艾、前途未卜。面对这种情势,我们亟待需要对电视整个行业进行重新理解、评估和反思。立基于此,本文综合运用语义定义法、种差定义法和语境定义法重新定义了电视:互联网背景下电视是指利用视觉暂留原理以电子技术及设备向联点网络化观众传送活动的图像、音频和信号,主要采取传递信息和提供娱乐的方式为用户创生公共(家庭)领域平台、建构文化论坛、开启观察和体验世界另一扇窗口的大众传媒媒介。为进一步深化对电视的认识,在简要回顾了电视的百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电视作了类型化处理,本文重点解读了互联网电视、IPTV、OTTTV等新类型。透过电视的诸多类型,我们看到了电视三大显着特征,即线性与非线性并存、集中化与碎片化并存、控制与互动并存。作为进一步理论延伸,我们阐释了互联网背景下电视需要拓展的四大功能,即在复杂舆论环境中,不断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功能;在人机互动的技术演进中,探索智慧电视的发展路径;在多元文化中,提升受众与媒体人自身的新媒介素养;在游戏巅峰中,恪守电视文明的进化规律。从纯粹理论世界走入电视现实世界,重新审视电视的生存境遇,我们发现当前电视发展正面临着五大突出矛盾和挑战:控制模式与彰显用户主体性的矛盾、高昂制作成本与收视率下滑的矛盾、同质化竞争与业态健康发展的矛盾、娱乐化趋势与恪守精神品格的矛盾、产业发展私益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同时电视发展也迎来了难得机遇:宏观政策调控是电视发展的制度红利、市场刚性需求是电视发展的坚实基础、多元技术支撑是电视发展的核心动力。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重燃电视的发展引擎。推动传统媒体从内容、渠道、平台到管理、经营等方面深度融合,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并最终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这是国家层面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的强大思想理论基础。媒体融合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着厚实的理论基础:数字语言是媒体融合的技术基础、萨弗法则是媒体融合的时间基础、优势互补是媒体融合的功能基础、业态竞争是媒体融合的生态基础、用户需求是媒体融合的动力基础。这些理论基础为有效破解媒体融合缺资金、技术、人才和政策4大共性问题以及理念失衡、路径依赖、路径选择、非对称突破、整体协同不够等5大个性问题提供了方法和钥匙。中国电视走融合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把理念融合作为根本指向、把内容融合作为中心内核、把平台融合作为主导逻辑、把渠道融合作为主要延伸、把技术融合作为动力支撑。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本文以实证分析法梳理了《爸爸去哪儿》的范本价值,并继而由节目层面的融合发展上升至对整个湖南广电传媒生态圈构建的思考。湖南卫视+芒果TV“一体两翼、双引擎发展”战略,是国内传统媒体不甘新媒体碾压之势而加速催生的广电融合发展典范。在台网融合互动过程中,实现技术升级与大数据台网共享,同时有利于探索国有传媒企业在人才流动、机制创新、对接资本等多方面的创新。毫无疑问,湖南广电的标本意义在于,为当前国内传统媒体探寻转型之道,目前来看,效果明显,至于纵深发展的结果,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如果说融合发展体现的是电视的实践理性,那么多维进化彰显的是电视的纯粹理性。作为一种全面而深刻的电视进化理论,需要重新描述和阐释电视融合之后的应然状态,即电视要融合成什么样貌,这就为我们敞开了电视研究的多维高度。电视的多维进化不同于有机体的进化是自然而然、必然性进化,更不是达尔文主义所谓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而是借助人类科学技术、理性、民主和法治需求综合作用的结果。技术进化是电视发展的基本前提,控制和利用是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直接后果、虚幻化和碎片化是难以察觉的技术陷阱、超越“技术陷阱”而获重生是破解技术斯芬克斯之谜的有效途径。理性进化是电视发展的灵魂,媒介技术只是个工具,而人才是目的本身。我们要高度警惕理性沦为技术的奴仆,有必要发起一场数字化的理性抗命,防止公民被数字化的自我蚕食;要相信理性、坚守理性、弘扬理性,因为自由意志需要理性:控制意味着对我们所控制的东西负责任;一切技术进化都有得有失,实际上一切进化都是利弊皆有的交易。民主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坚固基石。电视的发展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通过互联网集成大众智慧,让用户参与选题、参与设计、参与创新、参与内容创造;要以众汇智、以众聚力、以众创新,努力在激活“众”平台效应上优化民主结构,改善民主质量。法律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保障。法治是人类治国理政的理性选择,是优于一人之治的理想方式。法治所蕴含的理想、精神、价值、方式和手段给人类以知识、智慧、启迪和力量,它既能为人类定纷止争,又能引导人们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因而提供一种争议和秩序统一的规范。电视作为人类文明和伦理精神的传播使者,必须用法治来规约其成长和发展行为:法治要求电视传播符合客观事实的内容、法治要求电视传播合法的内容、法治寻求表达自由和政府管制平衡、治保障电视发展的合法权益。经由多维进化,电视才可能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负责任的主流媒体,才能为人类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平台和创造条件。
《安家》编辑部[8](2016)在《2016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品牌》文中研究指明
冶进海[9](2016)在《变革中的视听媒体发展格局与传播形态》文中研究指明未来媒体发展将进入一个以多屏为常态,人性化、智能化、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视听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传统媒体不断式微,新的媒体充满想象。和所有信息流通一样,视听媒体的传播过程由传播主体、信息内容、媒介渠道、受众反应等众多环节构成的。从传播学的基本环节去研究视听媒体整体的发展趋向和未来形态,以及视听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运作方式与传播策略,是本文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也基于此,本文会侧重于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视听媒体的现状、当下媒介生态进行一个全景式的扫描与归纳,由此分析未来视听媒体的信息生产制作、资本运营等种种可能与发展格局,以及未来媒介生态对传播主体、生产流程、受众需求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绪论部分,首先对选题的缘由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并提出选题将要解决的几大问题;其次,阐述本选题在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方面具有的意义;再次就选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写作的核心内容,即视听媒介融合、视听媒介生态格局、视听媒体发展趋向、媒体资本运营与产业发展、视听媒体受众分析等为主题,对国际、国内相关着作、文献及理论进行梳理和介绍,并较为详细地叙述了本文每一章节从哪些方面来开展问题研究;最后交代本文写作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独创性和重要概念界定等。本文第一章以视听媒体的传播主体为着眼点,以人类面临的媒介生态环境即受众被电子屏幕包围和裹挟的多屏媒介现状出发,从传统电视目前遭遇到的巨大冲击切入,提出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加快视听媒体的开放平台建设、植入互联网基因、走产业化道路、多渠道占有受众等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指出媒介技术变革对传播主体在行为习惯、思维模式、价值体验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由此对多屏时代视听媒体的以下特征并进行详细阐述:传播主体的不确定与广泛化、视听媒体内容形态的多元化和分众化、内容来源的多样化、盈利模式的丰富化、传播渠道(终端)的无所不在、开放式传播与更高的全程互动性等。第二章通过对当下多元智能传播体系中受众的心理分析,指出随着媒介形态的泛华,信息过载导致的“信息疲劳”、“信息迷雾”等现状使得传播环境更加复杂多样。在这样一个变局横生的传播环境中,针对不同的视听媒介、各异的视听内容、个性化的视听受众需要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实施不同的传播策略。本章着重论述视听媒体传播策略中的整合传播、精准传播和品牌传播的运作方式与效果。第三章以大数据背景下的节目制作为切入点,从大众传播学中内容生产这一环节入手,详实论述视听媒体在节目制作、用户分析、传输过程中的大数据运用的目的、效果与未来可能。在视听媒体领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媒介生态会从内容生产模式、盈利模式、运作体系等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视频网站、手机电视、电影传媒等面临新的竞争态势,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生产、制作、运营,针对不同媒介渠道生产适合用户的视听产品,从内容之争、渠道之争转向数据之争,是视听媒体需要提前布局的重心。本章指出大数据时代具有数据海量化、搜集和处理数据能力规模化等特点,视听媒体利用大数据就得整合各类视听数据,细化相关受众,建立自己的用户群组,让数据“发声”,分享多源数据等。在此基础上,本章分析了大数据对视听媒体的深远影响,进而从搭建受众所需平台、与受众互动,集中优势打造精品节目、推出个性化视听服务等方面进行一一探析,指出视听媒体应把握好大数据带来的潜在价值,根据用户需求去生产相关的视听产品,以此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大数据基础上的深刻洞见与未来预测,来满足受众不同层面的信息需求。第四章是本文写作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创新点,主要从大众传播过程中的资本运营环节出发,指出资本运作对视听媒体运营及信息传播的重要性。目前看来,具有公共属性和商品属性的视听媒体在当下传播过程中有着媒体扩张的价值、保护版权的价值、建立品牌的价值、合作共赢的价值、形成产业链的价值等,而这些商业属性的挖掘,需要资本运作和媒体的产业化。本文在这一章里通过整理归类国内外传媒资本运作的具体案例,探析当下视听媒体并购发展趋向及特征,指出国内传媒业资本纵横捭阖的局面已经开始,并呈现出资本作用下视听媒体本土化、差异化竞争明显、对技术发展充满前瞻性判断、跨媒介经营形态不断增强等特点,由此分析视听媒体机构在资本并购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与风险。第五章中从信息接收角度出发,分析了作为视听信息接收终端的媒介,在利用大数据过程中,其发展呈现出人性化、智能化、一体化等特点,由此指出大数据基础上的媒介技术发展不断贴近人性,人类想象力在媒介发展中不断扩张,未来视听媒体具有多方综合功能、多元动态智能,视听直播将进入常态化等;与此同时,运用大数据对受众进行精细化分析中指出视听信息过载对受众造成巨大冲击,多元化与圈子化特征明显,再加上受众对世界的认知深受“我们头脑中的图像”影响,以及被视听媒体所传播的“拟态环境”所浸染的事实,在这样的环境中受众如何提升媒介素养,彰显自我价值,不被信息时代“异化”与“物化”,被技术力量所裹挟,成为业界和学界深入探讨的话题。结语部分对本文进行了一个整体上的总结,对大数据背景下视听媒体主导的信息环境给予了全方位的评介和补充阐释,并对当下媒介生态、未来视听媒体的发展范式、受众品质的建设等给予合理的建议与批评。
熊德[10](2012)在《中国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能力研究 ——以CNC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以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以及传播学为基础,通过对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和经营的内容、要素、机制进行梳理与分析,结合国际主流新闻电视媒体产生与扩张的一般趋势,分析了传播与经营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了电视新闻媒体跨国传播的策略与模式,初步构建起一套衡量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能力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大量一手资料和实际案例,对新华社创办的中国第一个定位于跨国传播的全球性新闻电视媒体—CNC的创建,以及跨国传播能力建设实践内容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中国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建议。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通过对主流的世界级新闻电视媒体的发展过程和主要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与梳理,对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能力建设应具备的基本要素进行了科学的归纳。在对传播能力建设的基本要素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本文对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能力的内涵进行了研究,认为新闻电视媒体的跨国传播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在新闻信息采集和传播方面的水平与能力,另一个是支撑媒体跨国传播的市场经营能力。(2)本文分析了新闻电视媒体的准公共产品属性,明确了新闻电视媒体的政府主导性,为新闻电视媒体利用市场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通过研究认为,应该依靠政府扶持和市场化运作两个途径,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和企业的经营能力来建立和维护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新闻电视媒体,从而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国新闻电视媒体的建设与经营模式,既有长远的战略价值,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3)本文研究了中国电视新闻媒体如何在注重政治效果、重视传播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哪些途径来加强市场经营能力。在遵循国际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本文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研究和总结了电视媒体作为一个产业发展的经济规律,弥补了目前学术界对中国电视新闻传媒跨国经营研究的不足。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解析,本文研究了电视新闻媒体的传播能力与市场经营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揭示了电视新闻媒体的跨国传播效果与市场经营成果之间的关联性与目标一致性。(4)本文初步构建起了电视新闻媒体跨国传播能力的评价体系。对新闻电视媒体的跨国传播能力进行科学、客观、准确的评估,是加强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项非常紧迫的基础性工作。由于受到新闻信息传播的非定量性和主观感受性制约,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的评价往往停留在主观感受和定性描述上,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本文通过对中国传媒管理发展体制的深入研究,在充分吸收国际知名跨国传播机构的成功经验和跨国传播规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借助经济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电视新闻媒体跨国传播能力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提炼出对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能力进行评估的八个核心指标,从而构建起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首次建立起了一套比较科学合理、具有一定操作性和实用性的评价体系。(5)CNC是新华社主办的面向全球播出的包含多个电视频道的、以直属台和附属台方式推广的电视网,已被中央明确确定为国家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第一个跨国新闻电视传播机构,CNC的全球电视新闻采集量已达到日均1000分钟,居国际电视新闻行业首位。本文通过研究CNC在跨国传播能力建设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的突破,分析了CNC对中国的新闻媒体开展跨国传播能力建设的借鉴作用,探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电视新闻媒体跨国传播与经营理念,以及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电视新闻媒体跨国传播的新型发展方式。(6)通过对国际形势和国际传播格局的分析,在深入研究了中国第一个跨国传播的新闻电视机构CNC的创建和市场经营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能力建设的关键,在于依靠市场化机制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中国新闻电视媒体的跨国传播能力建设,必须走政府支持与市场化并重的道路。同时,要善于抓住新媒体革命的历史性机遇,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充分利用新技术,形成整体合力,迅速提高跨国传播的能力和影响力。
二、坚守核心品牌——国际传媒巨头的取胜之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坚守核心品牌——国际传媒巨头的取胜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2)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思想渊源 |
一、学术母体: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
(一)劳动价值论:劳动决定商品价值 |
(二)社会结构观:有机整体的社会观念 |
二、理论来源:对资本主义媒介生产机制的批判意识 |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理论 |
(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
第二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学术借鉴 |
一、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媒介技术批判观 |
(一)传播偏向:媒介技术决定政权形式 |
(二)知识垄断:特权阶层掌控文化权力 |
二、英国威斯敏斯特学派的媒介产业权力观 |
第三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媒介环境 |
一、政治经济变革下的媒介反思 |
二、西方电视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
(一)北美电视市场的商业竞争机制 |
(二)欧洲电视产业的多元市场格局 |
第二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学者集群 |
第一节 批判资本主义电视权力机制的北美学者 |
一、达拉斯·斯麦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开创者 |
二、赫伯特·席勒:经济权力关系控制电视文化的批判者 |
三、诺姆·乔姆斯基:美国主流媒体操纵意识形态的揭露者 |
四、罗伯特·麦克切斯尼:美国电视权力集中的批评者与建言人 |
五、文森特·莫斯可: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分析模式的归纳者 |
第二节 透视电视生产商业逻辑奥秘的欧洲学者 |
一、格雷厄姆·默多克:电视经济活动与文化生产的分析者 |
二、尼古拉斯·加汉姆:电视媒体文化生产系统的反思者 |
三、皮埃尔·布尔迪厄:电视内部审查机制的解魅者 |
四、阿曼德·马特拉:全球电视传播霸权的披露者 |
五、卡尔莱·诺登斯顿:国际电视单向流动的论证者 |
第三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经济宰制观 |
第一节 对电视受众商品属性的探索 |
一、受众商品论:商业电视隐秘的生产逻辑 |
(一)受众商品:观众是电视生产的商品形式 |
(二)“免费午餐”: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电视节目 |
(三)收视率商品:控制论意义的电视信息商品 |
二、受众商品论的理论意义与学术影响 |
(一)开创政治经济学受众研究路径 |
(二)激发后续理论探索与多元思辨 |
第二节 对电视双重生产机制的分析 |
一、整合集中:电视产业的结构性特征 |
(一)电视产业化的结构集中方式 |
(二)电视市场化的商业发展要素 |
二、意义生产:电视系统的文化价值 |
(一)作为公共文化商品的电视 |
(二)作为共享礼物的当代电视 |
第三节 对电视内部隐性审查机制的揭示 |
一、电视的符号暴力维护象征秩序 |
二、商业逻辑介越电视的文化生产 |
第四节 对电视逐利性原则的政治批判 |
一、“富媒体、穷民主”:垄断媒体的唯利是图与政治疏离 |
(一)联合媒体的反民主性 |
(二)联合媒体的聚集模式 |
二、“传播革命”:针对美国媒体发展危机的改革策略构想 |
(一)“紧要关头”:美国媒体的转型关键 |
(二)回归公共:媒体改革的理想召唤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意识形态操控观 |
第一节 对私有媒体控制大众思想生产的批判 |
一、“思想管理者”:商业电视操控公众思想的工具本质 |
(一)大众媒体管理思想制造的迷思 |
(二)电视媒体操控意识形态的力量 |
(三)媒体管理者的策略化信息传播 |
(四)电视媒体制造的信息中立假象 |
二、“文化有限公司”:私有媒体掌握文化生产的垄断力 |
(一)私有电视:文化工业的生产主体 |
(二)“信息圈地”:私有媒体侵占公共空间 |
第二节 对美国主流媒体思想控制机制的揭露 |
一、“媒体操控”:伪民主政治的宣传工具 |
(一)伪民主政治的媒体附庸 |
(二)美国媒体控制大众心智 |
二、“宣传模型”:媒体制造共识的话语策略 |
(一)“新闻过滤器”:媒体控制信息的层层伪装 |
(二)“必要的幻象”:媒体有意策划的虚假现实 |
第三节 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性的反思 |
一、电视商品的意识形态属性 |
二、文化公共领域的电视商品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国际文化霸权观 |
第一节 对国际间媒体依附关系成因的深掘 |
一、依附理论:揭示国际文化霸权的政治经济机制 |
二、媒体依附:经济权力驱动国际间的文化控制 |
(一)垄断资本主义:国际间媒体依附的深层原因 |
(二)“意识形态工业”:被控制的国家大文化产业 |
第二节 对全球电视传播失衡秩序的批判 |
一、世界体系理论:审视全球传播霸权结构的理论基础 |
二、文化帝国主义:剖析美国主导的跨国电视传播霸权 |
(一)美国跨国公司构成国际传播权力主体 |
(二)电视成为现代世界体系中的文化商品 |
(三)美国迪士尼公司文化霸权的商业策略 |
第三节 电视全球传播的霸权表现与单向趋势 |
一、影像国际市场:政治经济的不平等格局 |
(一)“地球城”:电子社会的依赖性国际传播 |
(二)“传播的全球化”:资本推动的全球电视市场 |
(三)“生命之火”:文化殖民意味的迪士尼产品 |
二、对国际电视传播单向流动趋势的调研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特质 |
第一节 分析模式:西方媒体的政治经济维度批评 |
一、电视研究的商品视角 |
二、电视研究的产业剖析 |
(一)传媒产业的横向集中 |
(二)传媒产业的纵向整合 |
(三)跨国经营与灵活合作 |
三、电视研究的权力批评 |
第二节 批判焦点:电视文化生产的权力钳制 |
一、聚焦政治经济控制的关键要素 |
二、警示权力集中的媒体垄断格局 |
第三节 理论局限:夸大媒体作用的强效果传播观 |
一、注重批判电视的工具性,相对忽视内容的文化蕴含 |
二、注重揭示电视的商品性,相对忽视受众的能动作用 |
三、注重分析传播的单向性,相对忽视民族文化自主性 |
第七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对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路径启发 |
一、拓宽理论视野:拓宽中国电视传播理论研究的学术路径 |
二、充实方法体系:提供中国电视文化产业研究的多元视角 |
三、切准问题之脉:探索中国电视文化发展研究的中心议题 |
第二节 对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镜鉴意义 |
一、强化电视的公益职能:以社会效益为取向,而非一味逐利 |
二、提升电视文化竞争力:以优质内容为核心,而非商业逻辑 |
三、增强国际文化传播力:以文化自信为底色,而非拿来主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西方传媒出版领域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以华纳传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融合发展战略 |
二、华纳战术层和业务层的融合发展 |
1.调整组织架构,夯实管理基础 |
2.融合发展路径 |
(1)立足主业,剥离非核心业务 |
(2)利用技术深度洞察消费者,提升内容体验 |
(3)围绕内容产品和服务,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升级 |
(4)基于优质IP,实现多元化运营 |
三、小结 |
(4)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对本文相关范畴的基本解释 |
1.1.1 泛娱乐与IP |
1.1.2 社交媒体 |
1.1.3 粉丝和粉丝经济 |
1.1.4 社群 |
1.1.5 二次元 |
1.1.6 Z世代和新生代父母 |
1.2 选题背景 |
1.3 选题意义 |
1.4 国外关于文化产业与IP问题的研究现状 |
1.4.1 文化产业的范畴 |
1.4.2 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 |
1.4.3 世界主要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
1.5 国内关于IP问题的研究 |
1.5.1 IP现象早已存在,但IP问题研究是新问题 |
1.5.2 我国关于IP问题的专着 |
1.5.3 我国关于IP问题的其他文献 |
1.5.4 我国关于儿童文学的研究现状 |
1.5.5 我国针对儿童IP运营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学方法 |
1.6.2 数据分析法 |
1.6.3 跨学科研究方法 |
1.7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7.1 研究创新点 |
1.7.2 研究难点 |
1.8 研究框架 |
第2章 儿童IP开发运营的内涵 |
2.1 IP的内涵和特点 |
2.1.1 IP的内涵 |
2.1.2 从吉祥物IP运营透视IP内涵 |
2.1.3 优秀IP的特质 |
2.2 儿童IP |
2.3 儿童IP与成人IP的关系 |
2.3.1 成人IP的儿童化 |
2.3.2 儿童IP的全年龄层化 |
2.3.3 介于儿童IP和成人IP之间的“儿童IP成人化”IP |
2.4 儿童文学及其与儿童IP的关系 |
2.4.1 发展中的中国儿童文学 |
2.4.2 泛娱乐时代儿童文学出版的大发展与新突破 |
2.4.3 儿童文学是儿童IP内容运营源头之一,但不等于就是儿童IP |
第3章 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概观 |
3.1 泛娱乐时代我国的泛娱乐产业链 |
3.1.1 腾讯:基于互联网的互动娱乐新生态 |
3.1.2 阿里巴巴:打造阿里大文娱 |
3.1.3 百度:发展基于大数据的泛娱乐 |
3.2 泛娱乐产业链上的儿童IP发展状况 |
第4章 我国儿童IP运营的历史与现实 |
4.1 动画IP:儿童IP最主要的IP形式 |
4.1.1 中国动画第一个黄金期(1957-1967年) |
4.1.2 中国动画第二个黄金期(1979-1989年) |
4.1.3 中国动画缓慢发展期(1990-2010年) |
4.1.4 动画IP萌芽期(2011-2015) |
4.1.5 动画IP成长期(2015-至今) |
4.2 动画电影IP |
4.2.1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西游记》经典IP与国人的“大圣情怀” |
4.2.2 《大鱼海棠》:成功的衍生品周边运营 |
4.2.3 《大护法》:暴力美学与内容硬伤的悲歌 |
4.2.4 《风语咒》:构建“中国超级武侠世界观”IP群的试水运营 |
4.2.5 《白蛇:缘起》:传统IP的创新价值的实现 |
4.2.6 《哪吒·魔童降世》:颠覆经典,衍生新的儿童IP |
4.3 网络漫画IP:二次元文化成主流 |
4.3.1 《狐妖小红娘》:动画热播赋能原着漫画 |
4.3.2 《一人之下》:传统文化灵魂下的消费者认同 |
4.4 游戏IP:机遇和挑战并重 |
4.4.1 《王者荣耀》:现象级游戏IP的荣耀 |
4.4.2 《阴阳师》:“以玩家为本”的衍生开发 |
第5章 国外优秀儿童IP的运营分析 |
5.1 哈利波特:从畅销小说到IP多元化商业开发模式 |
5.1.1 “哈利波特”IP开发的核心:系列小说与系列电影 |
5.1.2 “哈利波特”IP的游戏开发 |
5.1.3 “哈利波特”IP的主题公园建设 |
5.1.4 “哈利波特”IP周边衍生品链建设 |
5.2 精灵宝可梦:从反应平平的游戏到全球第一大儿童IP |
5.2.1 漫画游戏联动,“精灵宝可梦”IP价值显现 |
5.2.2 技术+社交的产品模式激发IP的独特价值 |
5.2.3 IP大电影:从二次元到三次元的价值进化 |
5.2.4 联名营销:IP商业价值的充分释放 |
5.3 小猪佩奇:中国社交媒体捧红的儿童IP |
5.3.1 《小猪佩奇》的成名史:从儿童IP到全民IP |
5.3.2 《小猪佩奇》IP的核心价值:家庭教育价值观的挖掘 |
5.4 迪士尼全业产业链运营 |
5.4.1 迪士尼媒体网络 |
5.4.2 迪士尼主题公园 |
5.4.3 迪士尼影视娱乐 |
5.4.4 迪士尼消费品 |
第6章 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的问题与对策 |
6.1 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面临的问题 |
6.1.1 儿童IP产业链不够健全 |
6.1.2 儿童IP全年龄段的开发意识不足 |
6.2 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的对策 |
6.2.1 孵化阶段:打造优质儿童IP内容 |
6.2.2 放大阶段:善用社交媒体宣传 |
6.2.3 变现阶段:跨界运营,进行商业化运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原创文化节目的融合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内容 |
(四) 研究综述 |
(五) 研究方法 |
(六) 课题的创新性 |
第一章 原创文化节目的融合传播主体 |
一、政府大力推进原创文化节目发展 |
(一) 中央宏观政策引领发展 |
(二) 省级政府:大力支持原创文化节目的繁荣发展 |
二、主流传统媒体主力军作用显着 |
(一) 主流媒体肩负文化自信建设的时代重任 |
(二) 弱势省级卫视凭借文化节目突围 |
(三) 央视原创文化节目传播优势明显 |
三、传播主体向多维立体化转型 |
(一) 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迈进 |
(二) 新媒体运营团队专业化 |
(三) 激活受众传播作用 |
第二章 原创文化节目的融合传播内容 |
一、原创文化节目类型 |
(一) 竞技类节目 |
(二) 音乐类节目 |
(三) 书信朗读类节目 |
(四) 剧场类节目 |
二、融媒体社交传播内容 |
(一) 注重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碰撞 |
(一) 微播内容传播 |
(二) 微信内容传播 |
(三) 其他社交媒体 |
三、跨平台传播内容 |
(一) 《朗读者》《国家宝藏》图书出版 |
(二) 《国家宝藏》多元内容产品 |
(三) 线下活动 |
三、原创文化节目融合传播内容特点 |
(一) 注重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碰撞 |
(二) 创新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 |
五、内容实现的价值 |
第三章 原创文化节目的融合传播渠道 |
一、打造立体化传播矩阵 |
(一) 央视融合传播矩阵渠道优势明显 |
(二) 聚合多元传播平台 |
(三) 受众个人传播渠道打通传播“最后一公里” |
(四) 打通线上线下传播渠道闭环 |
二、网络视频平台播放量长尾效应明显 |
三、两“微”多“端”矩阵拓宽传播渠道 |
第四章 原创文化节目融合传播受众分析 |
一、基于原创文化节目受众的网络数据分析 |
二、基于问卷调查的受众群体画像 |
三、年轻受众收视行为倒逼融合传播升级 |
(一) 原创文化节目用多种方式吸引青少年受众 |
(二) 青少年受众需要多样性的线下参与方式 |
(三) 原创文化节目能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
(四) 青少年受众从原创文化节目中获取知识的动机明显 |
四、受众对参与式传播活动接受度高 |
五、受众对优质文创产品有更高消费需求 |
第五章 原创文化节目的融合传播效果 |
一、融合传播产生的环境认知效果 |
二、原创文化节目对社会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 |
三、原创文化节目对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原创文化节目受众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调研方案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2017年中国广告学术研究的八大视点(论文提纲范文)
2017年广告学术会议概况 |
2017年中国广告学术研究成果概况 |
(一) 2017年广告学着作概况 |
(二) 2017年广告研究论文概况 |
2017年中国广告学术研究的八大视点 |
(一) 传统媒体回暖为广告市场注入新生机 |
(二) 品牌营销生态环境变革激烈 |
(三) 国际传播集团整合在华势力 |
(四) 区块链技术强势来袭 |
(五) 品牌年轻化升级开启营销新生态 |
(六) 智能技术赋能营销变革 |
(七) 短视频行业渐显垂直化、社群化趋势 |
(八) 知识付费开启内容创业新蓝海 |
(7)互联网背景下的电视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叙事逻辑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2 理解电视的新语境 |
2.1 传统定义的消解与新概念的勃兴 |
2.1.1 语义定义法透析电视的一般规定性 |
2.1.2 种差定义法彰显电视的特有功能 |
2.1.3 语境定义法生发电视概念全新意蕴 |
2.2 电视形态的嬗变 |
2.2.1 新类型与新样态 |
2.2.2 新旧特征的并存与呈现 |
2.3 电视功能的拓展与延伸 |
2.3.1 传播渠道多样化与电视主流坚守 |
2.3.2 人机互动与智慧电视 |
2.3.3 多元文化与新媒介素养 |
2.3.4 游戏巅峰与文明进化 |
3 重审电视的生存境遇 |
3.1 当代电视发展的窘境 |
3.1.1 传统电视的衰落 |
3.1.2 新兴电视的纠结 |
3.2 当代电视发展面临的五大矛盾 |
3.2.1 控制模式与彰显用户主体性的矛盾 |
3.2.2 大制作高成本与收视率下滑的矛盾 |
3.2.3 同质化竞争与业态健康发展的矛盾 |
3.2.4 娱乐化趋势与恪守精神品格的矛盾 |
3.2.5 产业发展私益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 |
3.3 当代电视发展的时代新坐标 |
3.3.1 宏观政策调控释放制度红利 |
3.3.2 市场刚性需求助推电视新发展 |
3.3.3 多元技术驱动电视智慧发展 |
4 传统媒体互联网化下的电视融合发展 |
4.1 媒体融合的一般理论及其启示 |
4.1.1 数字语言是媒体融合的传播密码 |
4.1.2 技术在媒体融合中的时间战 |
4.1.3 优势互补丰富融媒功能 |
4.1.4 媒体融合中的生态位竞争 |
4.1.5 用户需求驱动媒体融合 |
4.2 当代电视融合发展的五重维度 |
4.2.1 新旧媒体基因下的理念更新 |
4.2.2 台网融合下的路径依赖 |
4.2.3 技术战略中的路径选择 |
4.2.4 创新创业下的非对称突破 |
4.2.5 顶层设计下的整体协同 |
4.3 当代电视融合发展的体系化构想 |
4.3.1 深度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基本理念 |
4.3.2 内容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内核灵魂 |
4.3.3 平台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关键逻辑 |
4.3.4 渠道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主要延伸 |
4.3.5 技术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动力支撑 |
5 传统电视到融媒范本:基于个案的实证分析 |
5.1《爸爸去哪儿》开拓三级产业链进阶模式 |
5.1.1 核心产品产业链奠定致胜关键 |
5.1.2 附属产品产业链催生蝴蝶效应 |
5.1.3 跨界产品产业链拓展模式空间 |
5.2 “一体两翼”打造台网互动新生态 |
5.2.1 内容独播与自制+定制 |
5.2.2 技术升级与大数据台网共享 |
5.2.3 人才流动与机制创新 |
5.3 传媒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 |
5.3.1 资本运作与芒果生态圈的构建 |
5.3.2 增量资本化运作与芒果跨越式发展 |
5.3.3 探路国有传媒企业资本化运作的国家样本 |
结语:电视的多维进化及应然状态 |
一、技术进化是电视发展的“双刃剑” |
二、理性进化是电视发展的灵魂 |
三、民主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坚固基石 |
四、法律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保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变革中的视听媒体发展格局与传播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价值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价值述略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关于传统电视媒体与新的视听媒体融合发展方面的研究 |
二、有关媒介化社会发展进程的相关论述 |
三、有关视听媒体受众方面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与独创性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独创性 |
第一章 视听媒体的生态变局与发展趋向 |
第一节 传统电视与新视听媒体的传播差异 |
第二节 当下视听媒体生态中的发展特征 |
第三节 新旧视听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二章 视听媒介变革中的信息传播策略 |
第一节 整合传播:视听媒体产业链的构建 |
第二节 精准传播:碎片化与用户思维 |
第三节 品牌传播:媒介路径嬗变与增值效应 |
第三章 愿景与重构:大数据背景下的视听内容生成 |
第一节 大数据时代与视听媒体受众细化 |
第二节 大数据对视听媒体的深度影响 |
第三节 视听媒体发展的思维模式与价值生成 |
一、创新思维:利用大数据发现和占有新媒介 |
二、用户思维:为不同客户端提供个性化的内容 |
三、合作思维:建立视听媒体之间的互惠共赢 |
四、开放思维:搭建平台吸引更多强势媒体和海量自媒体 |
第四章 合纵与连横:传媒资本运作历程与发展趋向 |
第一节 视听媒体的商品属性和价值特征 |
第二节 我国传媒资本运营发展历程及特点 |
第三节 国外传媒资本运作发展历程及特点 |
第四节 当下视听媒体资本运营发展趋向探析 |
一、视听媒体借助资本力量向综合传媒集团发展,马太效应初现 |
二、传媒产业的资本投入越来越大,资本介入方式多样化 |
三、传媒资本不断投向新视听媒介技术,定位愈加分众化 |
四、以资本打造视听媒体全球开放传播平台,平台聚拢资源 |
五、传媒资本不断加强风险管控,“联姻”用户第一 |
第五章 未来视听媒介功能与受众价值 |
第一节 媒介补救与视听媒体未来发展趋向 |
第二节 视听媒体受众特征与个体呈现 |
一、信息过载:受众将不断处于可变的情境模式中 |
二、圈子化发展:未来视听传播既张扬受众个性又尊重共性 |
三、受众重塑:大数据时代受众更多以自我为中心展开连接 |
四、技术力量:视听媒介技术控制下受众主体地位降低 |
五、消除差距:视听媒体传播中传受知沟界限的消失 |
第三节 大数据时代的受众需求与媒介控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中国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能力研究 ——以CNC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多学科理论相结合法 |
1.4.2 实证分析法 |
1.4.3 比较分析法 |
1.4.4 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 |
1.4.5 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新闻电视媒体的特性及跨国传播现状 |
2.1 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 |
2.2 新闻电视媒体的准公共产品特性 |
2.3 新闻电视媒体准公共产品属性的内涵 |
2.3.1 确立了新闻电视媒体的政府主导性 |
2.3.2 新闻电视频道的市场资源配置的理论依据 |
2.4 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的发展与现状 |
2.4.1 全球第一个跨国传播新闻电视媒体——CNN |
2.4.2 恪守新闻真实性的BBC |
2.4.3 异军突起的半岛电视台 |
2.5 “半岛现象”引发的全球模仿效应 |
2.5.1 法兰西24 |
2.5.2 今日俄罗斯 |
2.5.3 NHK World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的定位与特点 |
3.1 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的定位 |
3.2 世界主流电视新闻媒体的定位与特点 |
3.3 国际主流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的特点 |
3.4 国际主流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的新趋势 |
3.4.1 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 |
3.4.2 本地化趋势更加全面 |
3.4.3 报道的现场化趋势更加突出 |
3.4.4 新媒体的影响日益显现 |
3.4.5 新媒体技术降低了新闻电视跨国传播的准入门槛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能力的构成要素 |
4.1 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
4.1.1 具有先进、严肃的新闻理念 |
4.1.2 具有号召力的新闻报道品牌 |
4.1.3 具有重大新闻和深度报道的能力 |
4.1.4 具有高效的新闻报道运作模式 |
4.1.5 具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
4.2 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能力的影响因子分析 |
4.2.1 影响新闻采集和跨国传播能力的主要因素 |
4.2.2 影响跨国经营的主要因素 |
4.3 新闻电视媒体跨国经营的评价体系研究 |
4.3.1 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的资金来源形式 |
4.3.2 新闻电视媒体跨国经营的主要内容 |
4.4 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效果与市场经营的相关性 |
4.5 新闻电视媒体跨国经营能力的评价指标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5.1 构建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 |
5.2 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
5.2.2 选取评价指标的主要依据 |
5.2.3 评价体系的核心指标 |
5.2.4 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CNC的跨国传播能力建设实践 |
6.1 CNC跨国传播能力的创建 |
6.1.1 CNC的创建 |
6.2 CNC的全球定位 |
6.2.1 CNC定位提出的背景 |
6.2.2 CNC全球定位的确立 |
6.2.3 CNC定位的具体内涵 |
6.3 CNC的整体架构 |
6.3.1 CNC的业务架构 |
6.3.2 CNC的法人治理结构 |
6.4 CNC的结构特征 |
6.5 CNC的品牌栏目 |
6.5.1 中文品牌栏目 |
6.5.2 英语品牌栏目 |
6.6 CNC跨国传播所面临的国际环境 |
6.6.1 CNC跨国传播遇到的政策壁垒 |
6.6.2 发展空间日趋饱和、缺乏资源积累 |
6.6.3 公营台的市场化利弊 |
6.7 CNC跨国传播的方式和策略选择 |
6.8 CNC跨国传播建设的实践 |
6.9 CNC海外拓展的五种模式 |
6.10 CNC与世界主流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能力比较 |
6.11 本章小结 |
第7章 CNC的跨国经营实践 |
7.1 CNC世界各地区台的市场覆盖计划 |
7.2 CNC的盈利模式设计 |
7.3 CNC的盈利能力测算 |
7.4 CNC不同发展阶段的经营策略 |
7.4.1 明确发展规划,细化阶段性目标和任务 |
7.4.2 拉长产业链,实现科技创新与投融资协调发展 |
7.4.3 利用资本市场,探索资产资本化路径 |
7.4.4 打造精品栏目,做实内容支撑的根本 |
7.5 CNC传统经营业务进展 |
7.6 CNC的资产运营实践 |
7.6.1 资产建设的思路 |
7.6.2 已形成的主要资产包括 |
7.7 CNC国际资本市场的运营实践 |
7.7.1 资本运作的模式和策略选择 |
7.7.2 资产注入、股权拆分和集资目标研究 |
7.7.3 CNC治理架构调整与收购上市公司设计 |
7.7.4 资产注入和目标投资方向 |
7.7.5 CNC以重组上市的方式登陆香港资本市场 |
7.7.6 CNC登陆香港资本市场的世界影响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CNC对中国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能力建设的启示 |
8.1 CNC特有的中国新闻电视频道跨国传播的成功之路 |
8.1.1 遵循国际标准迅速增强国际传播能力 |
8.1.2 具有中国特色的经营之路 |
8.1.3 坚守核心价值、尊重传播规律,可以后来居上 |
8.2 对中国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能力建设的启示 |
8.2.1 对接国际话语体系,增强跨国传播能力 |
8.2.2 建立健全国际化、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
8.3 中国新闻电视媒体面临的国际形势与传媒格局 |
8.3.1 国际传播环境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
8.3.2 新科技与新媒体融合趋势不断加剧 |
8.4 影响和制约中国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能力建设的主要因素 |
8.4.1 东西方意识形态差异的阻碍 |
8.4.2 习惯用宣传的思维和方式进行对外新闻传播 |
8.4.3 对国际市场和国际经营管理规则缺乏了解 |
8.4.4 经营意识和经营能力较弱 |
8.5 中国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能力建设的策略建议 |
8.5.1 提高市场化程度,打造核心竞争力 |
8.5.2 走政府支持和市场化并重之路 |
8.5.3 抓住新媒体革命的历史性机遇,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
8.5.4 借助国际资本市场迂回进入国际传媒市场 |
8.5.5 积极拓展新的传播渠道 |
8.5.6 积极探索媒介融合下的新型发展之路 |
8.6 高度重视在电视资产建设和跨国经营中的风险防控 |
8.6.1 认真领会国有资产和文化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 |
8.6.2 熟悉和掌握西方传媒运营经验及法律政策 |
8.6.3 牢牢把握对品牌和内容的绝对控制力 |
8.6.4 建立健全内部防控体系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9.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坚守核心品牌——国际传媒巨头的取胜之道(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广电产业发展研究[D]. 朱可鑫.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D]. 魏兵.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西方传媒出版领域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以华纳传媒为例[J]. 罗婷,徐丽芳. 出版参考, 2020(10)
- [4]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研究[D]. 申琳. 吉林大学, 2020(01)
- [5]原创文化节目的融合传播研究[D]. 周杰. 扬州大学, 2019(02)
- [6]2017年中国广告学术研究的八大视点[J]. 许正林,赵琳. 广告大观(理论版), 2018(03)
- [7]互联网背景下的电视变革研究[D]. 吴俊. 武汉大学, 2017(06)
- [8]2016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品牌[J]. 《安家》编辑部. 安家, 2016(12)
- [9]变革中的视听媒体发展格局与传播形态[D]. 冶进海.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4)
- [10]中国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能力研究 ——以CNC为例[D]. 熊德. 武汉理工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