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试验设备的(PDM)与(ERP)数据转换软件的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王沁,吴嘉栋,晁晓娜,景明艳,吴晟[1](2021)在《基于产品数据包的设计制造一体化平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该文基于目前信息化平台在航天行业的应用现状,针对航天企业型号产品状态复杂、批量多和进度节点紧的特点,围绕航天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管控要求以及质量数据包归集工作,开展设计制造一体化能力建设的研究。旨在各型号产品的实现过程能够依托一体化系统平台的运行实现以数据包信息集成为代表的质量信息一体化管理能力,为航天产品数据包管理工作建立一个具体范式。
冯帅[2](2021)在《印制板锡膏喷印与在线3D检测技术应用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锡膏喷印技术作为无网板的新型锡膏涂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锡膏涂覆环节焊点的质量,减少多种因网板精度导致的焊点涂覆缺陷问题。但目前对于锡膏喷印工艺技术的研究尚未完善,关于锡膏喷印技术的在线检测生产中的应用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课题将锡膏喷印技术搭载到在线检测生产线当中,详细研究了锡膏喷印技术在在线检测生产中的工艺过程与参数,对于当前在线检测生产线中遇到的锡膏喷印参数以及3D锡膏检测参数的问题,首先设计不同参数的对照试验,并依靠3D锡膏检测设备采集了试验的相关数据,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数学分析,得出了试验过程中锡膏喷印关键参数与锡膏检测关键阈值之间的联系,为合理预测喷印焊点形貌,设置可靠的喷印、检测参数提供了理论支持;其次本课题对优化后的试验结果进行了重复性试验、高低温循环试验、振动试验来验证焊点的可靠性,并应用金相试验观察合金层的厚度是否满足行业相关要求,以此来判断优化参数的焊点质量。最后以典型球形阵列封装封装器件为对象,对锡膏喷印参数优化前与优化后焊点做了加载了温度循环载荷的有限元分析,分析了焊点在温度循环过程中等效应力与等效应变变化的趋势,并检测了温度循环过程中四个不同时刻焊点的等效应力与等效应变的值来进行对比,由此来验证优化前后焊点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通过对锡膏喷印参数与3D锡膏检测参数的优化,可以有效的提高焊点的一次合格率以及降低焊点检测的误报率与漏报率,不仅提高了焊点质量与可靠性,还减少了因误报漏报导致的生产周期增长,实现了在线检测生产的智能化。
於琦[3](2019)在《航空发动机试车数字化检验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航空发动机制造过程中,发动机试车的主要任务是对发动机进行功能和可靠性的验证,以对发动机的工况进行评价,在试车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测试检验技术和方法。随着现代化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任务的激增,传统的检验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检验需求。检验技术、装置设备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逐渐成为航空发动机检验行业进步的必然之路。本文以航空发动机试车检验过程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地对现有检验流程和检验项目及数据特点进行了详实的分析基础上,借助现代测试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重新构建了企业航空发动机试车的检验流程,除在建立航空发动机数字化检验系统时,引入了信息技术外,还详细的设计了系统的功能,分析了检验数据的属性后,成功搭建了该系统的信息模型。利用工艺模块管理、标准图谱库管理功能解决了试车过程输入不一致的技术难题。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实现了试车阶段与检验过程的信息共享,通过模型化的设计方法使该系统与企业已运行的PDM和MES系统实现了无缝集成,使检验过程的相关信息完整、一致。奠定了智能化制造的基础,检验水平得到提升。
蒲长松[4](2019)在《南岳电控公司生产成本控制改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行业的转型升级,在日趋激烈市场经济时代,燃油喷射系统行业发展遇到挑战。南岳电控公司是目前国内燃油喷射系统行业较有影响力的企业之一,其燃油喷射系统生产能力和销售量长期在国内占据前三名以内的地位,扛起燃油喷射系统国产化的民族大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公司近年来加大成本管控力度,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2014年到2018年报表数据来看,公司生产成本呈现明显上涨趋势,如何降低成本,需要我们去研究与创新,找到适合本公司、乃至本行业的有效成本管控方法。本文以南岳电控公司生产成本控制现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产成本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剖析,并结合公司所在行业的特点,运用现代成本控制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其生产成本控制体系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通过分析南岳电控公司的组织结构、产品及生产工艺流程、成本构成和生产成本控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有:成本控制意识比较薄弱,标准成本核算管理存在不足,产成品制造成本过高,成本数据平台缺乏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利用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理论,提出了生产成本控制改进方案。通过提升员工降成本意识、改进标准成本法核算和分析、改进材料成本控制、改进人工成本管理、加强设备管理、选择适合的ERP系统等措施来进行生产成本控制。通过建立成本管控组织,建立成本管控制度制度,更换ERP系统来实施改进方案,同时在人力资源和资金方面给予保障,公司的生产成本控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济效益也有较大的好转,公司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本文通过对南岳电控公司生产成本控制方法的改进研究,期望公司能建立生产成本控制管理的长效机制,也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其他燃油喷射系统生产企业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提供借鉴。
张敏[5](2018)在《军工研制型企业A单位MES系统项目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国企改革”、“军民融合”战略的提出和发展,中国军工迎来了井喷式发展,军工研制型企业已经进入历史上任务最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压力最大的重大战略转型期。因此,如何提升军工研制型企业的制造能力,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交付周期是军工研制型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作为企业管理部门与生产车间之间的桥梁的“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简称MES)”已经成功应用在钢铁、化工、汽车、装备等制造行业中,MES系统对提升军工研制型企业的制造管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某军工科研院所A单位为背景,其既具有面向订单的多品种小批量的离散型装配生产行业的典型性特征,又具有军工研制型企业所特有的产研共线、边研发、边生产、边交付的特殊性。此外,由于军工企业的保密性,对信息化系统的网络环境、系统保密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论文将MES理论、项目管理理论和MES项目实施实践相结合进行研究,从军工研制型企业特点和生产管理现状入手,对A单位建议MES项目的必要性和特殊性进行分析,通过MES项目的总体需求分析和建设目标原则,设计出适合A单位的MES项目的解决方案和具体实施内容;通过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实施计划管理、进度管控和风险管理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保证了项目顺利的实施。本文研究对于军工研制型企业A单位来说,通过MES的成功实施,提升了生产过程管理能力,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提升了A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又为其他国防军工研制型企业MES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借鉴。
雷焕丽,孟银杏,李宏联,阎红,董会波[6](2018)在《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系统ABOM构建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满足ERP系统对BOM(物料清单)数据的各类业务需求,需对企业内部BOM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按照ERP系统要求的数据格式,提供所需的产品数据信息。通过对设计、制造、装配过程不同状态物料清单进行定义与对比分析,结合企业BOM现状,从数据特点、业务流程设计,BOM构建维护等多方面进行论述。着重阐述了基于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装配BOM数据分析,建立了ERP系统对装配BOM数据的需求模型。
惠旋[7](2017)在《HT公司数字化制造生产管理方案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步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辉煌成绩,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重大航天项目相继取得成功,说明了航天企业在我国从航天大国建设成为航天强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固有的体制机制问题、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形势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航天企业在内部管理和高新技术应用上也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在全球随着以数字化制造为代表的工业革命继续如火如茶的推进下,以生产制造作为核心业务的航天制造型企业,如何学习利用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利用数字化制造技术打通生产过程中的瓶颈,深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两化深入融合,是众多军工企业都需要解决的一项课题。本文根据航天企业目前要同时面临单件研制、多品种小批量制造、定型产品规模批产等生产任务交叉进行的主要特点,联系自己多年工作期间的积累的生产管理实践经验,着重研究了 HT公司的生产管理流程和生产管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其原因,以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为基础,提出了针对HT公司的数字化制造技术生产管理设计方案。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生产管理的相关理论,随后对HT公司的生产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HT公司的生产管理特点的生产管理方法优化思路研究,最后,通过对CAPP、DNC、MBD、MES、ERP等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研究,提出了 HT公司基于数字化制造技术的生产管理优化方案。本文以航天企业的HT公司作为一个具体案例切入,对以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基础的生产管理模式优化进行了研究,为别的军工企业和其他行业离散型制造企业实施生产管理优化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萧曦[8](2016)在《研发制造型企业试验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H公司为例》文中认为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国企改革等国家政策的大背景下,制造业信息化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其中对信息化管理需求最迫切、走在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前列的就是研发制造型企业[1]。研发制造型企业区别于纯粹的制造企业,其很多产品的研发过程需要经过很多试验,同时试验类型和试验要求种类繁多,生成的试验数据量极大,因此对于试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承担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频繁的试验任务的管理要求。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试验业务过程中的数据缺乏统一的管理,分散在各类试验设备和测试设备中,形成了很多信息孤岛,无法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展示和利用,部分试验数据还以纸质的形式存在,试验数据的采集没有相关的标准,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试验资源的管理也靠人工为主,缺乏一个精确统筹管理的视角,在试验人员的分配和工时统计方面也比较低效[2]。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单靠现有管理制度的优化是不够的,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建设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来解决。本文主要以H公司为例研究研发制造型企业试验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是通过系统建设实现试验管理水平提升。通过建立一套高效协同的综合试验管理平台,实现对试验任务统一下发,并进行流程的在线审批,实现对各类试验设备状态监控和管理,实现试验数据的采集和集中管理,实现对试验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实现对试验知识进行统一归集整理指导操作,实现对试验人员任务分派和工时统计进行准确管理等。本文首先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做了初步的分析明确研究方向。然后通过实地调研,对试验管理的业务模式进行了详细摸底,对管理现状的不足进行了分析,依据调研情况完成了系统需求分析,然后运用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CSF)进行了系统规划和详细设计,同时关注信息系统建设实施过程管理,做了相关实施保障和风险管理研究和规划,最后运用综合分析法对系统建设效果进行了评估,查找不足、总结建设经验。本次研究最终完成了 H企业试验管理系统的建设,使得企业试验管理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形成了一套规范有效的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实施、评价管理方法,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储备。
姚刚[9](2016)在《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关键要素与整合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信息技术巨大变革时期,工业化住宅发展存在瓶颈: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工业化程度不够、产业化规模不足。如何利用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工具的协同设计模式,提高工业化住宅开发过程中的综合运行效率,实现工业化住宅信息化、工业化、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标。除了绪论和结论,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基础理论研究、关键要素研究、系统整合模式与应用方法。首先,论文的绪论部分通过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研究的内容,并初步阐述研究的方法、关键技术和思路。接着,论文的第二章至第三章对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基础理论作阐述:第二章对工业化住宅发展历程进行概述,对阻碍工业化住宅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指出其需要向制造业学习,工业化住宅设计模式需要转型——必须从线性走向协同,应该选择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作为工业化住宅研究的切入点;第三章介绍了协同设计的基本观点与发展脉络,明确了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定义与特征,并总结了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支撑技术;第四章是关键要素及其重要性排序部分:首先通过文献评论与专家访谈确定了影响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关键要素,然后运用调查问卷搜集关键要素的基础数据,最后对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最重要的五个关键要素及其重要性排序,作为下一步研究的基础。该部分内容使得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研究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论文的第五章至第七章对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关键要素进行系统阐述:第五章在整体上搭建了一个全面的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技术平台,制定了一个可扩展的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实施框架,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实施路线;第六章在总结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冲突检测的具体操作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冲突消解方法;第七章明确了工业化住宅部品BIM模型库的构建原则与管理流程。该部分内容是研究的技术基础。论文的第八章论述了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系统整合模式:研究提出了基于BIM和IPD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系统整合模式,解决了工业化住宅全生命周期的协同设计问题,既是对研究第四章的结论中关于"全生命周期的协同设计"这个关键要素的解答,也是对所有关键要素的整合研究。这种系统整合模式将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关键要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方法论。论文的第九章在分析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内容、目标、工具的基础上,系统性地归纳了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方法,旨在为工业化住宅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协同方法上的操作依据。最后是论文的结论部分,对研究工作做出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张慧[10](2016)在《K公司ERP项目实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是国务院确定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五个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随着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不断发展,ERP作为制造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其实施与应用已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无论是主机企业还是配套企业均先后花重金购买了ERP系统,希望以ERP项目实施为契机,全面梳理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然而,ERP项目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过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实施结果难以控制,轨道交通装备产业ERP项目实施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企业花重金购买的信息化系统无法真正发挥其最大功效,有些甚至成为了企业快速发展的绊脚石。K公司是一家典型的轨道交通装备配套企业,其主营业务是轨道车辆门系统。受益于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跨越式发展,K公司获得了高速成长的机会,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轨道车辆门系统研发制造企业。本文针对以上行业现状,以K公司ERP项目实施为例,以所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展开实证研究。本文首先回顾了ERP的基础理论,包括ERP的概念及发展历程、ERP项目实施的特点及步骤;接着介绍了K公司的背景情况、K公司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并对K公司ERP总体计划进行了介绍;然后描述了K公司的ERP项目实施完整计划,包括:项目组织架构、实施进度计划和里程碑;重点介绍了K公司生产计划模块ERP实施工作实例,包括现状描述、存在的问题分析、对系统的需求、系统实施步骤和实施成效;最后对K公司ERP项目实施效益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展望。希望K公司ERP项目实施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在一定程度上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ERP项目实施提供参考借鉴。
二、环境试验设备的(PDM)与(ERP)数据转换软件的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试验设备的(PDM)与(ERP)数据转换软件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产品数据包的设计制造一体化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基于产品数据包的设计制造一体化的重要性 |
2 产品数据包的管理方法 |
2.1 数据包的基本要求 |
2.1.1 数据包建立 |
2.1.2 数据包内容 |
2.1.3 数据包的管理 |
2.2 数据包的管理流程 |
2.3 数据包的信息内容 |
3 数据包信息归集 |
3.1 产品数据包信息的来源 |
3.1.1 生产过程质量问题处理模块(A1) |
3.1.2 生产过程放行管理模块(A2) |
3.1.3 生产过程器材信息管理模块(A3) |
3.1.4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模块(A4) |
3.1.5 投产信息管理模块(A5) |
3.1.6 产品生产质量技术文档模块(A6) |
3.1.7 现场数据采集模块(A7) |
3.1.8 设计工艺数据包信息管理模块(A8) |
3.1.9 产品数据包归集管理应用模块(A9) |
3.2 数据包信息的归集原理 |
3.2.1 底层数据建设 |
3.2.2 构建实物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BOM)关系 |
3.2.3 数据包内容策划,使不同产品的同类信息实现信息化归集 |
4 基于数据包的设计制造一体化平台建设 |
4.1 设计、工艺平台的集成 |
4.2 设计、工艺平台和生产管理平台的集成 |
5 结语 |
(2)印制板锡膏喷印与在线3D检测技术应用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喷印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印制板在线检测技术 |
2.1 在线检测技术 |
2.2 国内外在线检测应用现状 |
2.3 在线检测生产线硬件设备 |
2.4 在线检测生产线软件程序 |
2.4.1 软件系统配置的原则 |
2.4.2 软件系统组成部分 |
2.5 在线检测生产线的优势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锡膏喷印与在线检测试验设计与参数优化 |
3.1 试验件设计 |
3.1.1 元器件选取 |
3.1.2 印制板设计 |
3.2 试验前准备 |
3.3 锡膏喷印试验 |
3.3.1 锡膏喷印机生产原理 |
3.3.2 锡膏喷印试验设计 |
3.3.3 锡膏喷印试验过程 |
3.3.4 锡膏喷印试验结果 |
3.4 喷印参数优化 |
3.5 3DSPI检测参数优化 |
3.5.1 3DSPI检测设备机理 |
3.5.2 传统参数判定标准 |
3.5.3 检测参数影响分析 |
3.5.4 判定标准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优化后试验结果验证 |
4.1 重复性试验 |
4.2 环境试验 |
4.2.1 温度循环试验 |
4.2.2 振动试验 |
4.3 金相试验 |
4.3.1 金相试验流程 |
4.3.2 金相试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PBGA焊点热循环有限元分析 |
5.1 有限元分析概述 |
5.2 热应力分析的几何模型 |
5.3 单元的选取及各材料参数 |
5.4 划分网格 |
5.5 边界条件设定 |
5.6 热应力分析的载荷施加 |
5.7 热循环应力应变分析 |
5.7.1 PBGA关键焊点位置确定 |
5.7.2 PBGA关键焊点应力应变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3)航空发动机试车数字化检验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航空发动机试验技术与测试技术的发展 |
1.1.1 航空发动机试验技术的发展 |
1.1.2 航空发动机测试技术的发展 |
1.2 航空发动机试车检验的发展趋势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 |
2 发动机试车检验业务流程分析 |
2.1 发动机试车主要流程 |
2.2 发动机试车工艺总则 |
2.3 某型涡喷发动机检验试车程序 |
2.4 本章小结 |
3 数字化检验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 数字化检验系统的架构设计 |
3.1.1 数字化检验系统结构方案对比选择 |
3.1.2 数字化检验系统功能模型设计 |
3.1.3 数字化检验系统软件总体需求及设计 |
3.1.4 数字化检验系统硬件总体需求及设计 |
3.2 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 |
3.2.1 Oracle数据库 |
3.2.2 浏览器/服务器网络模式 |
3.3 数字化检验系统建立的核心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数字化检验系统的详细设计 |
4.1 数字化检验系统服务器搭建 |
4.1.1 数据库功能设计 |
4.1.2 数据字典配置 |
4.1.3 编码规则定义 |
4.1.4 网络架构及信息安全 |
4.2 数据采集处理平台设计 |
4.2.1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4.2.2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4.2.3 状态模块分析模块设计 |
4.3 应用平台主要模块设计 |
4.3.1 试车过程管理模块设计 |
4.3.2 试车工艺管理模块设计 |
4.3.3 标准频谱库管理模块设计 |
4.3.4 故障树管理模块设计 |
4.4 数据接口设计 |
4.4.1 PDM系统接口设计 |
4.4.2 MES系统接口设计 |
4.4.3 数据采集系统接口设计 |
4.4.4 内部接口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数字化检验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5.1 数字化检验系统的实现 |
5.2 试车过程展现 |
5.3 数字化检验系统的测试 |
5.3.1 测试原理 |
5.3.2 测试大纲 |
5.3.3 测试用例及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南岳电控公司生产成本控制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南岳电控公司生产成本控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行业及公司概况 |
2.1.1 行业概况 |
2.1.2 南岳电控公司概况 |
2.2 南岳电控公司产品情况 |
2.2.1 产品简介 |
2.2.2 产品生产流程 |
2.2.3 主要产品产量情况 |
2.3 南岳电控公司生产成本控制现状 |
2.3.1 生产成本构成 |
2.3.2 材料成本控制现状 |
2.3.3 人工成本控制现状 |
2.3.4 制造费用控制现状 |
2.3.5 在制品控制现状 |
2.4 生产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2.4.1 成本控制意识比较薄弱 |
2.4.2 成本核算方法不当 |
2.4.3 产成品制造成本过高 |
2.4.4 缺乏成本数据平台 |
第3章 南岳电控公司生产成本控制改进方案 |
3.1 提升员工降成本意识 |
3.1.1 提高员工责任意识 |
3.1.2 树立成本危机意识 |
3.2 改进成本核算方法 |
3.2.1 加强物料清单管理 |
3.2.2 确定标准工时 |
3.2.3 确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
3.2.4 确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
3.2.5 确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
3.2.6 计算分析成本差异 |
3.3 改进材料成本控制 |
3.3.1 增加采购渠道 |
3.3.2 施行采购招投标制 |
3.3.3 控制原材料及辅料领用 |
3.3.4 加强废料回收管理 |
3.3.5 加强生产过程质量管控 |
3.4 改进人工成本控制 |
3.4.1 维护工序工时 |
3.4.2 减少不合理工资支出 |
3.5 改进设备折旧及维修费控制 |
3.5.1 控制设备投资 |
3.5.2 推行全面生产维修 |
3.6 选择合适的ERP系统 |
3.6.1 ERP基本功能要求 |
3.6.2 生产成本控制对ERP的要求 |
第4章 南岳公司生产成本控制实施与保障 |
4.1 实施步骤 |
4.1.1 建立成本控制组织 |
4.1.2 建立成本管控相关制度流程 |
4.1.3 更换ERP系统 |
4.2 保障措施 |
4.2.1 人力资源保障 |
4.2.2 资金保障 |
4.3 实施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军工研制型企业A单位MES系统项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及项目管理理论概述 |
2.1 MES的相关理论 |
2.1.1 MES理论介绍 |
2.1.2 MES研究内容 |
2.1.3 MES应用效果 |
2.2 项目管理理论概述 |
2.2.1 项目生命周期 |
2.2.2 项目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军工研制型企业A单位MES系统建设背景 |
3.1 军工研制型企业特点 |
3.2 A单位背景介绍 |
3.2.1 A单位基本情况 |
3.2.2 A单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3 A单位生产管理现状介绍 |
3.3.1 A单位生产管理现状 |
3.3.2 A单位信息化应用现状与分析 |
3.4 A单位MES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3.5 A单位MES项目建设的特殊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军工研制型企业A单位MES系统的系统规划 |
4.1 MES总体需求分析 |
4.2 MES建设目标及原则 |
4.2.1 建设目标 |
4.2.2 建设原则 |
4.3 MES总体解决方案与系统模块规划 |
4.3.1 总体方案框图 |
4.3.2 系统部署网络及保密安全规划 |
4.3.3 生产计划管理模块规划 |
4.3.4 车间作业管理模块规划 |
4.3.5 可视化/无纸化模块规划 |
4.3.6 外协管理模块规划 |
4.3.7 质量管理模块规划 |
4.3.8 设备管理模块规划 |
4.3.9 物料管理模块规划 |
4.4 MES主要建设内容及功能介绍 |
4.5 MES与其他应用系统的集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军工研制型企业A单位MES项目实施管理 |
5.1 MES项目的实施组织结构 |
5.2 MES项目的实施计划 |
5.3 MES项目的进度控制 |
5.3.1 WBS任务分解结构的概念 |
5.3.2 WBS在 A单位MES项目中的应用 |
5.3.3 A单位MES项目进度计划编制与控制 |
5.4 MES项目的风险控制与应对措施 |
5.4.1 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5.4.2 A单位MES项目风险控制原则及框架设计 |
5.4.3 A单位MES项目实施过程风险识别 |
5.4.4 A单位MES项目实施过程风险控制措施 |
5.5 MES项目的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
5.5.1 总体应用效益分析 |
5.5.2 生产计划管理应用效益分析 |
5.5.3 条码应用效益分析 |
5.5.4 质量追溯管理应用效益分析 |
5.5.5 设备管理应用效益分析 |
5.5.6 现场可视化应用效益分析 |
5.5.7 生产管理决策应用效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系统ABOM构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企业各类BOM定义 |
1.1 物料清单 |
1.2 设计BOM |
1.3 制造BOM |
1.4 装配BOM |
1.5 虚拟件定义 |
1.5.1 装配虚拟件 |
1.5.2 装配流程中产生的虚拟件 |
2 ERP系统对BOM结构要求 |
3 企业各类BOM转换路径图 |
4 ABOM数据结构分类 |
5 ABOM构建条件 |
6 产品结构中EBOM到ABOM的数据变形 |
6.1 EBOM到ABOM的差异分析 |
6.2 EBOM到ABOM产品型号构建示例 |
7 ABOM构建方法 |
8 结论 |
(7)HT公司数字化制造生产管理方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及思路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思路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综述 |
2.1 生产管理的相关概念 |
2.1.1 生产管理概念界定 |
2.1.2 生产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
2.1.2.1 生产管理的基本理论 |
2.1.2.2 生产管理的基本方法 |
2.2 数字化制造技术的相关概念 |
2.3 数字化制造的起源和发展 |
第3章 HT公司的生产管理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HT公司背景 |
3.1.1 HT公司概述 |
3.1.2 HT公司组织结构 |
3.1.3 HT公司生产管理的特殊性 |
3.2 HT公司生产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
3.2.1 HT公司生产管理现状 |
3.2.2 HT公司生产管理存在问题 |
3.3 HT公司生产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观念认识方面的原因 |
3.3.2 管理体制机制的原因 |
3.3.3 技术能力体系的原因 |
第4章 HT公司数字化制造生产管理方案设计 |
4.1 HT公司数字化制造系统功能分析 |
4.1.1 HT公司数字化制造发展历程 |
4.1.2 HT公司数字化制造系统适用性分析 |
4.2 HT公司数字化制造技术生产管理设计方案 |
4.2.1 面向质量要素要求可靠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 |
4.2.2 面向时间要素要求高效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 |
4.2.3 面向成本要素要求精细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 |
第5章 HT公司的生产管理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
5.1 公司文化的保障 |
5.2 公司管理制度的保障 |
5.3 公司人力资源保障 |
5.4 闲置设备的共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研发制造型企业试验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H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本文结构 |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研发制造型企业管理信息化 |
2.1.1 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概述 |
2.1.2 研发制造型企业特点 |
2.2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
2.2.1 管理倌息系统规划的概念 |
2.2.2 CSF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 |
2.3 信息化与精细化管理 |
2.3.1 制造型企业精细化管理需求 |
2.3.2 信息化对于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
2.4 制造企业“哑设备”理论 |
2.4.1 “哑设备”概述 |
2.4.2 “哑设备”的改造 |
2.5 制造业主数据管理 |
3. 信息化需求分析 |
3.1 试验管理现状与不足 |
3.1.1 业务需求背景 |
3.1.2 环境试验中心试验管理现状和不足 |
3.1.3 A车间试验管理现状和不足 |
3.2 试验管理信息化需求分析 |
3.2.1 总体功能需求 |
3.2.2 试验任务管理功能需求 |
3.2.3 试验数据管理功能需求 |
3.2.4 试验资源管理功能需求 |
3.2.5 试验流程管理功能需求 |
3.2.6 试验数据采集功能需求 |
3.2.7 系统集成功能需求 |
3.2.8 统计分析功能需求 |
3.2.9 试验知识管理功能需求 |
3.2.10 系统管理功能需求 |
4. 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 |
4.1 系统规划(CSF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 |
4.1.1 总体目标识别 |
4.1.2 关键成功因素识别 |
4.1.3 具体指标确定 |
4.1.4 系统功能建设重点规划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2.1 总体设计原则 |
4.2.2 总体建设内容 |
4.2.3 总体架构设计 |
4.3 系统功能设计 |
4.3.1 试验项目管理 |
4.3.2 试验流程管理 |
4.3.3 试验资源管理 |
4.3.4 试验数据管理 |
4.3.5 数据分析管理 |
4.3.6 数据采集管理 |
4.3.7 试验知识管理 |
4.3.8 系统基础管理 |
4.3.9 安全审计管理 |
5. 系统实施过程管理 |
5.1 实施保障 |
5.1.1 组织机构建设 |
5.1.2 人员准备 |
5.1.3 环境准备 |
5.2 实施风险管理 |
5.2.1 范围管理 |
5.2.2 冲突管理 |
5.2.3 变更管理 |
5.3 培训推广 |
6. 系统建设成效评价 |
6.1 系统运行效果 |
6.2 系统建设评价 |
6.2.1 评价方法 |
6.2.2 评价过程与结论 |
6.3 经验与推广建议 |
6.4 不足与改善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关键要素与整合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对工业化住宅的研究 |
1.2.2 对信息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协同作用的研究 |
1.2.3 对设计要素系统整合的研究(IPD)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 |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6 研究方案 |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1.8 研究的关键技术 |
1.9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1.10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1.10.1 研究的特色 |
1.10.2 研究的创新点 |
上篇 基础理论研究 |
第二章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转型 |
2.1 工业化住宅发展历程 |
2.1.1 问题导入——工业化住宅推广不佳 |
2.1.2 国外工业化住宅发展概述 |
2.1.3 国内工业化住宅发展概述 |
2.2 阻碍工业化住宅发展的原因分析 |
2.3 向制造业学习——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转型 |
2.3.1 制造业中产品的发展变革 |
2.3.2 基于制造业经验的工业化住宅"个性化量产"概念的提出 |
2.3.3 工业化住宅设计模式转型——从线性走向协同 |
第三章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理论基础 |
3.1 协同设计的基本观点与发展脉络 |
3.1.1 协同的概念 |
3.1.2 协同学的基本理论与观点 |
3.1.3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
3.1.4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 |
3.2 协同设计的定义 |
3.3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定义与特征 |
3.4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支撑技术 |
3.4.1 BIM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中的核心作用 |
3.4.2 系统工程技术对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影响 |
3.4.3 并行工程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中的应用 |
3.4.4 精益建造原则在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中的应用 |
第四章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关键要素 |
4.1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研究方法 |
4.2 本章的技术路线 |
4.3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关键要素清单的确定 |
4.3.1 文献来源 |
4.3.2 初始关键要素的确定 |
4.4 问卷调查及分析 |
4.4.1 问卷调查 |
4.4.2 数据分析 |
4.4.3 关键要素的确定 |
4.5 本章结论 |
中篇 关键要素研究 |
第五章 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技术平台 |
5.1 本章研究目的 |
5.2 本章的技术路线 |
5.3 协同设计技术平台的层级架构及概念诠释 |
5.3.1 协同设计技术平台的层级架构 |
5.3.2 概念诠释 |
5.3.3 初始假设与研究方法 |
5.4 面向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框架 |
5.4.1 BIM框架的评论 |
5.4.2 BIM框架的挑选 |
5.4.3 面向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框架的构建 |
5.5 针对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协议 |
5.5.1 BIM协议的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的引介 |
5.5.2 BIM协议相关资料的搜集 |
5.5.3 BIM协议的开放性译码 |
5.5.4 BIM协议的主轴译码 |
5.5.5 BIM协议的选择性译码 |
5.5.6 针对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协议的结论 |
5.6 适合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软件 |
5.6.1 BIM软件的调研及初步筛选 |
5.6.2 BIM软件的分析与评估 |
5.6.3 BIM软件的最终评价 |
5.6.4 本节结论 |
5.7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中的冲突消解 |
6.1 本章研究目的 |
6.2 本章的技术路线 |
6.3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冲突的分析 |
6.3.1 冲突产生的原因 |
6.3.2 冲突的特点 |
6.3.3 冲突的分类 |
6.3.4 冲突消解的意义 |
6.4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冲突的检测 |
6.4.1 冲突检测的定义 |
6.4.2 基于BIM的冲突检测分析 |
6.4.3 基于BIM的冲突检测软件比较 |
6.4.4 基于BIM的冲突检测流程与方法 |
6.5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冲突的消解 |
6.5.1 基于BIM的协同冲突消解方法 |
6.5.2 基于BIM的信息冲突消解方法 |
6.5.3 基于BIM的流程冲突消解方法 |
6.5.4 基于BIM的资源冲突消解方法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业化住宅部品BIM模型库的构建研究 |
7.1 本章研究目的 |
7.2 本章的技术路线 |
7.3 工业化住宅构建部品BIM模型库的系统分析 |
7.3.1 工业化住宅部品的概念 |
7.3.2 工业化住宅部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
7.3.3 构建工业化住宅部品BIM模型库的必要性 |
7.3.4 构建工业化住宅部品BIM模型库在协同设计方面的优势 |
7.4 工业化住宅部品BIM模型库的构建原则 |
7.4.1 模块信息化原则 |
7.4.2 通用系列化原则 |
7.4.3 信息标准化原则 |
7.5 工业化住宅部品BIM模型库的构建与管理流程 |
7.5.1 总体方案规划 |
7.5.2 管理规范确立 |
7.5.3 系统平台搭建 |
7.5.4 模型数据导入 |
7.6 本章小结 |
下篇 系统整合模式与应用方法 |
第八章 基于BIM和IPD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系统整合 |
8.1 本章研究目的 |
8.2 本章的技术路线 |
8.3 IPD的概念 |
8.4 IPD与传统项目交付模式的区别 |
8.4.1 项目交付模式的发展历程 |
8.4.2 IPD与传统项目交付模式的对比 |
8.5 IPD的特征 |
8.6 BIM功能与IPD特征的关系矩阵 |
8.6.1 关系矩阵的构建 |
8.6.2 交互关系的释义 |
8.7 基于BIM和IPD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系统整合模式 |
8.8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研究 |
9.1 本章研究目的 |
9.2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内容 |
9.3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目标 |
9.3.1 向协同建造转型 |
9.3.2 质量维护的提升 |
9.3.3 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 |
9.4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工具——BIM技术的系统架构 |
9.4.1 BIM成为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核心工具的原因 |
9.4.2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目标 |
9.4.3 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信息管理平台 |
9.4.4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模型架构 |
9.4.5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软件 |
9.4.6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辅助工具 |
9.5 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方法 |
9.5.1 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整体流程 |
9.5.2 前期策划阶段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方法 |
9.5.3 协同设计阶段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方法 |
9.5.4 协同建造阶段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方法 |
9.5.5 运维管理阶段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方法 |
9.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和学术成果清单 |
致谢 |
(10)K公司ERP项目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ERP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
第二节 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
第三节 ERP项目实施的特点和步骤 |
第三章 K公司信息系统现状分析 |
第一节 K公司背景资料 |
第二节 K公司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
第三节 K公司ERP项目前期筹备 |
第四章 K公司ERP项目实施计划 |
第一节 ERP项目实施组织架构 |
第二节 ERP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
第三节 ERP项目实施里程碑 |
第五章 K公司ERP项目实施:生产计划模块为例 |
第一节 生产计划模块现状 |
第二节 生产计划模块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生产计划模块系统需求 |
第四节 生产计划模块实施步骤 |
第五节 生产计划模块实施成效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ERP项目实施效益 |
第二节 ERP项目实施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环境试验设备的(PDM)与(ERP)数据转换软件的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产品数据包的设计制造一体化平台研究[J]. 王沁,吴嘉栋,晁晓娜,景明艳,吴晟.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1(19)
- [2]印制板锡膏喷印与在线3D检测技术应用工艺研究[D]. 冯帅.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2021(06)
- [3]航空发动机试车数字化检验系统设计与实现[D]. 於琦.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4]南岳电控公司生产成本控制改进研究[D]. 蒲长松. 湖南大学, 2019(02)
- [5]军工研制型企业A单位MES系统项目管理研究[D]. 张敏.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4)
- [6]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系统ABOM构建分析[J]. 雷焕丽,孟银杏,李宏联,阎红,董会波. 航空制造技术, 2018(08)
- [7]HT公司数字化制造生产管理方案设计研究[D]. 惠旋. 西北大学, 2017(07)
- [8]研发制造型企业试验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H公司为例[D]. 萧曦.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5)
- [9]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关键要素与整合应用研究[D]. 姚刚. 东南大学, 2016(11)
- [10]K公司ERP项目实施研究[D]. 张慧. 南京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