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悖论还是价值冲突?——对苏格拉底伦理问题的解读

道德悖论还是价值冲突?——对苏格拉底伦理问题的解读

一、是道德悖论,还是价值冲突?——苏格拉底伦理问题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谷君霞[1](2020)在《张载“德性所知”与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道德观辨析》文中研究指明张载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分别代表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的伦理学传统,而"德性所知"与"美德即知识"则在二人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仔细分析,这两种思想既存在着中西伦理学上的差异,同时也蕴涵了中西伦理学的共性。在现代道德文化水平如履薄冰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比较这两种传统道德思想理论的异同,对于寻求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未来对话交流的可能性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胡玲[2](2020)在《斯宾诺莎幸福论哲学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斯宾诺莎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及伦理学史上有着重要历史地位。贺麟翻译的斯宾诺莎《伦理学》一书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出版,他在此书的“出版说明”中指出,斯宾诺莎的思想被誉为17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思想的最高成就之一,主要是因为他的思想中包含着世界观上的无神论因素和认识论上的辩证法因素。这两点对斯宾诺莎思想成就的总结反映出了学界在很久以前研究斯宾诺莎所达到的理解和评价。但是相对于我们近些年来对斯宾诺莎更为丰富和深刻的研究来说,以上的理解和评价显然是极为简略而且也不够全面的,特别是对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和幸福论哲学的重要意义,还没有充分地揭示出来。而洪汉鼎在2012年出版的斯宾诺莎《神、人及其幸福简论》一书的“译序”中指出,用知识来制约情感,以期达到最高、最完满的幸福,是斯宾诺莎哲学思想最根本的宗旨。这段话表达出我们在最近时期研究斯宾诺莎理论的幸福论视角。据此,本文的主题就是去阐释斯宾诺莎哲学幸福论的理论成就,同时批判性地考察他的这个理论的一些缺失的困境。本论文通过对斯宾诺莎重要文本的梳理解读,通过对新近的关于斯宾诺莎的研究成果的吸取和升华,进一步看到了,斯宾诺莎的思想之所以能够在欧洲的人文主义复兴和理性启蒙的时代闪烁出耀眼的光辉,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在那个时代,只有他的哲学思考真正把世俗的人生幸福问题主题化、世俗化和主体化了。第二,他把伦理学中的善归为福,并且在自然主义原则的基础上把伦理学和人生哲学与世界观本体论和方法学认识论内在地统一起来,使他的哲学幸福论有了更为完备的理论和逻辑基础。这也是洪汉鼎和姚大志已经指明了的东西。第三、他还发扬了启蒙时代的科学精神,用理性主义和几何学方法来构建描述自己的幸福论哲学,用来抵制把幸福和自由问题情感化和庸俗化的倾向。然而,任何伟大的思想家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斯宾诺莎思想中包含着自然化的神与超自然的神的理论矛盾、包含着把人世俗化和迷信人的心灵不死的矛盾,包含着否定自由然后又肯定自由的矛盾,特别是他刻意用“几何学”理论方法来构建的理论体系,但是他对幸福论哲学一些基本概念的界定却有很多不准不清,他的从公理到命题的逻辑推演也常有牵强。当代西方语义、逻辑分析哲学的成果则恰恰可以用来克服他的这些问题,并能够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生幸福问题提供指引。本文由绪论、正文的四章、以及全文结语构成。在绪论中,我们分别论证了论文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介绍和讨论分析了国内外研究斯宾诺莎理论相关研究成果,以及自己如何从这些成果中升华和提炼出更进一步的思考,然后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法、整体思路和论文的初步结论。在论文的第1章,我们从宏观上回顾了古希腊哲学家及中世纪的哲学家们,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伊壁鸠鲁、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等人的伦理学及幸福论思想,并指出这些理论的根本性缺失在于,他们或者没有看到伦理与幸福问题在哲学应该占有的中心位置,或者是把伦理幸福问题和世界观、认识论问题在理论逻辑上割裂开来,或者是把幸福的主体加以神化和非人化。在论文的第2章,我们通过对斯宾诺莎主要着作的文本介绍和分析,呈现出斯宾诺莎斯以“实体”理论为核心概念的世界观本体论思考和他以“真观念”为核心概念的认识论思考,并指出他的这两方面思考最终都是为其哲学的最高主题——人之自由与幸福问题而进行的理论奠基,这就体现出斯宾诺莎从自然主义出发,把本体论、认识论与伦理学内在地统一起来的理论逻辑。论文第3章集中探讨了斯宾诺莎怎样在人性论、伦理学、自由和幸福问题的思考上,一方面坚持自然主义原则,另一方面又呈现出把自由观和幸福观理性化的意向。但是这并没有破坏其理论的内在一致性。论文的第4章揭示出,斯宾诺莎以几何学方法作为其方法论原则,虽然他对一些重要的概念界定不清,对一些重要命题的逻辑推论也不够严密,但这些问题可以从现代西方哲学中的语义、逻辑分析方法中得到解决,这就可以推进和深化我们对幸福问题的理解。在论文最后的全文结语部分,我们把整个论文的理论内容和研究性结论做了简要和鲜明的概括,同时对论文中论述不充分、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回答的问题进行了检讨和反省,以便为将来更深入的研究找出方向。

徐正旭[3](2020)在《法哲学视角下当代“体育成人”的研究》文中提出在“学以成人”成为全球共同关注话题的背景下,聚焦当代中国体育成人实践,挖掘中国哲学中的经典修身理论资源,借鉴西方法哲学中的成人论证方法,以“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文化互鉴之方式,探索当代体育成人“何以可能、如何可能”两个基本问题,旨在回应如何在当代体育实践中培养合格的国家公民,为贯彻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供理论向导。为此,以当代体育成人症结为反思标靶,以培养完善的人格为目标,借鉴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教化理论,围绕黑格尔所秉持的“伦理收回道德”观点,紧扣当代中国成人之特质,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索体育成人的实现机制与现实化路径,研究认为:第一、当代中国体育成人的突出问题是“道德-伦理悖论”,它是现代性病症。一方面,“无伦理的道德”导致体育成人的原子化,难以避免“平庸之恶”;另一方面,“无道德的伦理”破坏平等交往关系,由此形成扭曲人格。通过“伦理回收道德”的方式回避“道德-伦理悖论”,从过去“以行动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实现体育道德向体育美德转变,这归因于:一方面,中国文化属于伦理型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优良文化传统不能中断;另一方面,这源于对西方自由主义导向下体育成人的原子化问题之反思。第二、体育成人机制就是通过体育实践把普遍意志转化为自我意志。在体育实践中,普遍意志与单个意志之间“为承认而斗争”,在斗争中实现和解,普遍意志被内化为自我行动要求,以此形成美德,并固化为人格,最终实现“从心所欲不逾矩”目标。从法哲学角度讲,体育成人需要三个条件:(一)实践理性的奠基,保障体育实践中的道德规范推理所依赖的依据具有客观性;(二)实践理性的情景诠释,确保在具体情境中道德规范能够被合理的解释与应用;(三)实践理性的动机推动,引导道德观念向道德行动转化,实现“知行合一”。因此,基于条件(一),对体育成人“何以可能”证成;基于条件(二)(三),对体育成人“如何可能”进行分析。第三、体育之法具有客观普遍性。客观有效的体育之法能够为体育成人提供前提条件。从整体上讲,自然法为体育规范提供了理性基础与道德基础。从历时角度讲,体育之法经历了从伦理到道德、从外在到内在的转变;从体育之法的来源,可以划分为:(1)外在主义:体育之法源于外在社会诉求;(2)内在主义:内在主义又分为习俗内在主义与建构内在主义,前者认为体育之法属于“约定俗成”,后者认为体育之法源于实践者的道德反思;(3)诠释主义:体育之法源于平等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共识。基于对体育之法来源的分析,确立了体育成人的三个序阶:成物、成己与成人:体育成物旨在实现人与万物的统一;体育成己旨在实现个体与内在世界的统一;体育成人旨在实现自我与普遍他我的统一。第四、实践理性诠释与动机促成有赖于法权秩序、心灵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内在统一。体育法权属于一种新型人权,通过维护个人体育权利,为成人提供基础性保障;道德法促进个体形成善良意志,同时分化出正义与良知;但是道德具有主观性,容易生发道德虚无主义,滋生伪善;伦理法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统一,体育成人就是履行伦理实体对个体的规定性,把外在普遍意志转化为自我意志,以自我方式把普遍意志呈现出来。在抽象法与道德法环节中,成人皆是以自我为中心。在伦理法环节中,“我”在他者中成人,两个或更多的自由意志之间通过爱、法、团结的联合形成普遍意志:在家庭伦理中,体育维持了家庭伦理实体的存在;在伦理社会中,体育培养维系社会交往赖以所需的自由平等、竞争观念;在国家伦理中,体育塑造健康公民意识,培养爱国情操,形成国家认同观念。最后,从培养实践理性三个条件及当代体育成人特质角度,提出了体育成人的现实化路径:其一,重启体育启蒙,传授科学的健康知识,培育健康的生活观念;其二,对体育进行道德化改造,既要对传统体育进行现代化改造,还要对西方体育进行本土化改造,实现从知识论意义上的体育向生存论意义上的体育之转化;其三,倡导体育正义:首先,不断完善“举国体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体育成人提供精神动力;其次,国家要履行体育道德责任,实现分配正义与实质正义,为弘扬体育精神提供信仰力量。由此建议:要把体育之法融入家风、家教、教训之中,形成家庭美德;要把体育之法嵌入公序良俗之中,形成社会公德;要把体育之法所蕴含的理性精神构筑为认同与信仰的力量,让体育成为当代中国人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

刘飞[4](2017)在《道德共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道德生活需要道德共识。道德共识对于人类道德生活的延续、传承与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正因为如此,如何达成道德共识的问题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中西伦理学家的高度重视和广泛研讨。把道德共识问题作为伦理学应该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加以对待,对其历史沿革的探讨是我们考察人类道德生活史的演变状况、人类道德生活现实的展现形式以及中西伦理学家的思考维度的重要问题。因为道德共识是人类道德生活史的主旋律、人类道德生活现实的内在诉求和中西伦理学家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道德共识是指不同主体在道德的认知上所达成的一致性认识和理解。深入把握道德共识的内涵,需要对道德共识与共识道德、道德共识与价值认同以及道德共识与道德分歧等概念展开对比研究。道德共识的内容以道德价值观念为表现形式、以社会生产方式为产生的根源、以人们的实践交往为形成场域,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绝对性与相对性、静态性与动态性等特征。道德共识的形成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主体条件、客观条件和中介条件基础之上。所谓主体条件即道德共识的主体是相互关系的主体和相互理解的主体,客观条件是指道德共识的产生需要社会提供必要的外在条件,包括物质基础和合理的利益关系,而中介条件则表明道德共识的形成还需借助一定的中介和平台。通过主体的主观努力、社会的有效引导和交往理性的成功建构,道德共识得以形成产生。主体的主观努力从两个方面加以进行:一是从道德态度、道德情感等方面,主体要在尊重他人道德价值的基础上,理解彼此的道德价值的共同点。二是从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等方面,主体要在自身道德价值影响下,表现出对道德共识结果的一种认可和肯定。社会的有效引导包括个体认知引导、社会舆论引导、德育引导和习俗引导四个方面。道德主体之间沟通和相互理解,不仅仅是指向对于道德价值和规范意义的澄明,更需要主体间建构一种交往理性,让彼此能够包容差异,形成共识。道德共识的形成以道德分歧的有效化解、道德理性的成功交融和共识道德的产生为标志。道德共识并非一种无边界的共识,它是有边界的。所谓道德共识的边界是指道德共识的合理性基础,其主要是由主体条件的限制、交往方式的限制和道德价值的内在冲突等规定,还受道德的边界性和共识的边界性影响。一般而言,道德共识的边界分为三个方面:现实边界、逻辑边界和价值边界。道德共识的现实边界主要说明道德共识的形成及发挥作用受到现实生活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它的逻辑边界表现为“是”与“应该”的边界以及“我”与“他人”的边界,其价值边界主要表明道德共识是对“善”的价值的某种共识,而非对“真”和“美”等价值的共识。确定道德共识的边界对我们认识道德共识的内涵和本质等是必要的。因为道德共识的边界说明了道德共识合理性的基础,确定了道德共识的评价标准,限定了道德共识的影响范围和规定了道德共识的应有视角。道德共识作为人类道德生活史的重要内容,其对维系人类道德秩序及稳定,推动人类道德生活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它的历史价值表现在道德共识与人类道德生活的历史推进、与人类道德文化传统的传承以及与人类道德记忆的刻写三个方面。其现实价值体现在道德共识对现实道德生活的指导作用、对人类道德理想的建构作用以及对人类道德人格的塑造功能。其理论价值表现在道德共识与道德视角、与伦理学体系建构以及与道德危机的化解当中。

王艳[5](2015)在《“悖理”“悖境”与“悖情”:道德悖论的情境理论解读》文中提出道德悖论本质上是实践理性领域出现的矛盾,表征在道德价值实现过程中出现的悖性事态。借助当代情境理论的研究成果,可依据"语境"、"心境"及"事境"的不同而将道德悖论区分为"道德悖理"、"道德悖境"、"道德悖情"三种形式,并可通过对特定"语境"、"心境"及"事境"中的矛盾焦点的具体分析来探讨道德悖论的消解之道。

孙婧毅[6](2013)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的经济学研究偏向数学而偏离伦理,“经济学不讲道德”这样的谬论在经济学界甚嚣尘上。而没有伦理学的支撑,经济学的研究就会偏离正轨;偏离伦理的要求,经济的发展也必将是畸形的和不可持续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经济伦理的表象指标是下降的,最突出的表现是贫富分化加剧,基尼系数迅速蹿升,社会矛盾加剧。当今,“效率优先”的口号不合时宜,“公平”被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人们重新认识到,经济发展本身和经济理论本身如果缺少伦理的支撑,就会积累很多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伦理学又重新回到经济学,经济发展的原则中,“公平”不再放在被“效率”支配的地位,而是同等的定位甚至更为重要的地位,所以说进入新世纪,我国学者对经济伦理重新给予高度关注。从经济伦理史考察,当今人们对经济伦理的关注只是理论上的复兴和回归。在古代西方,尤其是轴心时代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对经济伦理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来很多有价值的见解;而他们所提出的错误观点亦能引起我们的反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研究古代西方的经济伦理思想必能对当今的经济伦理研究有所助益,更有利于处理好经济发展中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促进经济和伦理的有机结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本文由导论和主体部分七章构成。导论部分,首先介绍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紧密联系,经济学不能偏离伦理学的轨道,而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伦理学已经探讨了经济伦理的基本问题,对当今的经济学研究仍然具有借鉴意义;其次,介绍了本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其三是古代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由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伦理思想的巨大成就和深远影响,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伦理思想研究的中外着述很多,本文在综述部分进行了梳理;其四是介绍本文的创新点、研究体系、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和渊源,主要是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四方面的背景,主要渊源是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学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智者的相对主义。第二章介绍苏格拉底的经济伦理思想,苏格拉底的最大贡献是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研究人类道德的改造问题,并提出“知识就是德性”、“无人有意作恶”等伦理学命题,且对自己的道德原则身体力行,苏格拉底的德性生活方式也反映出他对物欲的克制、对劳动的忍耐、对消费的节俭等经济理念。第三章介绍色诺芬的经济伦理思想,色诺芬认为农业和战术是两种最高尚和最必需的事业,对商人的精明给予较高的评价,色诺芬还是最先研究财政的经济学家之一,他主张财政平衡,分工观是色诺芬对经济学的重大贡献。第四章介绍柏拉图的经济伦理思想,柏拉图着重研究了何为分工、为何分工和如何分工的问题,对分工伦理观作出特别的贡献。第五章介绍亚里士多德的经济伦理思想,这是本文的重点。亚里士多德对经济伦理学的研究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涉及到主奴分工、分配正义、财产伦理、致富伦理、交换伦理等诸多方面,尤以分配正义的影响最大,涉及到现代经济学中公平与效率这个基本命题。第六章介绍古罗马的经济伦理思想。斯多亚的伦理学有着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如不把财富和健康看作善,主张简单、有节制、以农业为主的生活。伊壁鸩鲁以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为基础,以过着简朴的生活为乐,通过哲学的的治疗术,人们无论在外物多寡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幸福生活。西寒罗认为,私有财产是合法的,理应受到国家的保护,把财寓当作善,对财富给予最高的评价。瓦罗认为农业的伦理正当性在于效用和乐趣。第七章探讨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伦理的历史价值和现代价值。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的理性精神贯穿于其经济伦理思想,对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都产生积极影响,尤其是其分工论和分配论被现代经济学所继受。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的消极价值是空想成分、贬抑商业和奴隶制主张。亚里士多德在分配正义中所论及的比值平等和数量、平等,实际上是现代西方经济伦理学所非常关注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柏拉图反对贫富分化对我国当今也具有经济伦理的现实指导意义。

金玉双[7](2011)在《苏格拉底之死及其人生伦理意义》文中认为苏格拉底之死是西方历史上的着名事件,而他的死因则成了一个千古之谜。苏格拉底的一生都在探讨、追寻伦理道德,他的伦理观也为西方建立起了伦理道德体系,而他更是用死亡证明了伦理道德的重要性。他的死是与其伦理观有很大联系的,可以说苏格拉底之死是其在个人伦理观的指导下所做出的理性选择。苏格拉底认为美德高于一切,有了美德,人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幸福生活的开始,要建立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通过认识自己了解到自己的无知,而自己无知就要不断的获取知识使自己变得智慧。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拥有了美德也就拥有了智慧,也就获得了最高的善。正是在这样的伦理观的指导下,苏格拉底面对不公正的审判,为了追寻美德最后选择了死亡。对于现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危机感,苏格拉底之死所表现出的伦理意义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苏格拉底一生都在省察自身直至死亡,最终追求的是一种德性的生活,也就是幸福的生活。苏格拉底生前及至死亡所表现出的这种省察是一种理性精神,当代人也可以通过理性的指导去过德性的、幸福的生活。苏格拉底之死也表现出了一种对于信念的执着追求,因此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感可以用信仰得到缓解。苏格拉底之死还表现出了一种对于个人道德自主性的强调,通过个人道德的完善最终实现整个人类的普遍幸福,当代伦理道德在建设之时也可以把个人道德与社会伦理建设相结合。苏格拉底之死表现出一种理性的反思精神和对德性生活的向往,为人类的安身立命建造起了一个精神家园,这就是苏格拉底之死最大的伦理意义。

唐本钰[8](2010)在《学校教育中的道德价值生成》文中指出在当代社会变迁、文化多元、人类面临多方面生存困境的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的合法性与实效性问题受到更多的关注。道德价值是整个道德体系的合法性基础,学校道德教育的合法性根据却不仅在于道德的合法性,而且在于学校道德教育如何看待和对待道德价值。判断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也是以其合法性为根据的,所谓实效性是合法的实效性,体现教育活动实现道德教育正当目标的程度,归根到底还是学校教育对实现道德价值的贡献。因此,思考学校道德教育合法性和实效性问题不能绕开道德价值这个关键要素。传统道德价值研究更多地关注道德价值的内容、结构和静态特征,而对其生成性特征重视不足;传统学校道德教育更注重现成道德价值的内化,而忽视道德价值发生、转化和升华机制的培育。因此人们对道德价值的态度和学校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有待于深入反思。鉴于此,本研究将着重探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学校道德教育应如何看待和对待道德价值?二是学校道德教育应选择什么价值取向?深入思考这两个问题对于增强学校道德教育的合法性信念、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既具有紧迫性也具有长远意义。通过对学校道德教育的现实处境和理论支持需要的分析,确立如下具体研究目的:1.确立道德价值生成论,激发道德价值生成研究与实践的自觉性。2.探索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价值取向,确证道德价值生成论取向的学校道德教育之必要性。3.分析学校教育中道德价值生成的因素和条件,初步确立学校教育中道德价值生成的目标和策略,为建构道德价值生成论取向的学校道德教育实践模式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针对以上研究目的,以系统论方法和发生学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从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以及教育哲学、系统哲学、价值哲学等学科领域选取文献素材,通过对文献的分析与综合,交替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展开理论探索。研究以道德价值的生成性特征为切入点,反思传统道德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的缺陷,为确立新的学校道德教育价值取向进行理论探索。全文按如下逻辑顺序逐层展开:首先,确立道德价值生成论,以此作为逻辑演绎的起点。通过文献分析和综合,区分道德价值的表现形态、反映形态和规范形态,分析道德价值发生、转化和升华的逻辑路径,阐述道德价值生成的基础和条件。道德价值生成论的基本观点是:道德价值因应人的类存在需求而生成,道德体系因道德价值的生成性而具有开放性;道德价值的表现形态、反映形态、规范形态统一于主体的类存在;道德价值生成即道德价值的发生、转化与升华的过程和结果,由于道德价值的转化与升华需要主体对现成道德价值的认识和践行,因此道德价值的发现、内化和实现也是道德价值生成的重要环节(见第一章)。其次,确证学校教育在道德价值生成中无以取代的地位及其道德价值生成使命。在人的整个价值体系中,道德价值具有优先性。道德价值的优先性表现为道德价值对功利性价值的超越、对人的价值行为的事前选择和事后评价功能。道德价值的优先性是自觉的优先性,而非自发的优先性,因此对道德价值优先性的发现和实现需要教育引导。学校教育是自觉完善道德体系的事业,因而肩负道德价值生成的使命。学校道德教育要充分履行其使命,就要认识和发挥其优势,克服其局限,为道德价值生成创造必要的条件(见第二章)。第三,通过对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应然追问检讨传统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局限性,论证确立新的学校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必要性。非道德价值取向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价值现成论取向的道德教育对道德教育的追问是不充分的,而学校道德教育在道德价值生成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了必须追问道德教育之所由与所应当。通过追问以确证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目标,寻获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价值取向(见第三章)。第四,分析学校教育中道德价值个体生成的影响因素,勾勒学校教育中道德价值生成的因果关联。道德价值个体生成的主体性因素主要包括主体的认知能力、类主体意识、乐道精神和终极价值意识等;环境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道德压力、社会支持体系、主流道德文化及亚文化与外来文化等;过程性因素主要包括文化濡化、生活体验、人际交往与事业实践等。学校教育要促进道德价值生成就需要充分发挥这些因素的作用(见第四章)。最后,论证学校教育中道德价值生成的基本任务、策略和评价方向,作为对道德价值生成论取向的学校道德教育的整体设想,也是本课题理论思考的实践落脚点。完善主体的道德价值体系和培养主体的道德价值生成机制,以及构建稳定、成熟的道德价值生成环境和外部强化机制应该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也应作为确定学校道德教育活动策略和评价方向的重要根据(见第五章)。通过文献分析和逻辑推理,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道德价值是生成的而不是现成的;学校教育中的道德价值内化只是道德价值生成的一个环节。2.只有道德价值生成论取向的学校道德教育既立基于人的存在需要又强调信仰的引领,既关心人的当下存在又关怀存在的终极意义,因而能够充分履行学校道德教育的使命。

蔡春[9](2010)在《德性与品格教育论》文中提出面对当代全球社会的道德危机困境,西方伦理学界通过反思,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旨在恢复古希腊德性伦理传统的现代德性伦理学运动,从而反映到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上,开始了以德性伦理学为伦理哲学基础的道德教育模式——品格教育复兴运动的探索。伦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西方一些先发国家和地区的道德教育实践已经表明,回到品格教育是当代学校道德教育可有为的必然选择。我国政府和理论学界也纷纷将目光聚焦到品德、品格和品格教育上。可以说,在可预期的将来,以品格教育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德教育将在中国受到重视,并得到具体实施。因此对品格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且迫切的事情。未来可能在中国具体实施的品格教育需要理论的指导,目前对品格教育的研究,鲜有从其伦理哲学基础--德性伦理学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由此,论文旨在积极探讨解决道德理论的困境和实践危机的良方,选取了德性与品格教育关系的角度进行深入阐释和研究。论文认为德性伦理学是品格教育的伦理哲学基础,品格教育是个体德性养成的实现、品格教育实践体现德性伦理观,通过品格教育道德社群(共同体)的建构,以期达到个人实现德性与社会趋于善相统一;并结合中西德性伦理资源的整合和规范伦理外在环境的支撑,为构建较为完整的品格教育作一种积极尝试与努力。论文主要包含四个章节。第一章德性与德性伦理,主要从理论源头开始梳理总结中西德性思想并加以比较,界定德性的涵义,从而得出中西德性伦理的真谛:做一个有德性的人的结论。第二章品格及品格教育,主要分析界定了品格和品格教育的涵义,并论证品格教育的哲学基础是德性伦理学。第三章德性与品格教育,主要具体分析论证两者关系,即品格教育是个体德性养成的实现,品格教育实践和体证着德性伦理观,并需要整合中西德性资源以更好地指导品格教育;同时,品格教育除了德性伦理的指导,构建道德社群(共同体)的内部环境支撑之外,还需要规范伦理(制度与规范)的外部环境的支撑,德性养成是德性与规范共进的过程。第四章品格教育实践:美国品格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启示。品格教育的实践以美国的品格教育最为典型,主要阐述美国品格教育的历史轨迹和理论与实践,分析美国学校品格教育如何将德性融入品格教育中,并分析评价美国品格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道德教育的极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张宜海[10](2010)在《公民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学者将中国传统文化定位为德性文化,而将西方文化称为智性文化。德性文化中有对人类理智的价值肯定,智性文化中也包含有价值的德性探索。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另一译本是《尼各马科伦理学》)不仅从一般意义上探讨了德性概念、将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而且探讨了相关德性的不同秆目,为德性伦理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麦金太尔的《德星之后》(另一译本是《追寻美德》)是西方德性伦理研究新的转折点,按照麦金太尔的观点,德性伦理研究的复兴是对西方道德生活和伦理理论处于深刻的危机的反映,他认为这种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背离了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的传统。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也同样面临着道德生活和德性伦理理论建构的危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对中西德性伦理思想和研究进行梳理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公民德性的概念、划分公民德性的类型、分析公民德性对人的科学发展的价值。公民德性是指公民为了实现人的价值和追求幸福生活,行使一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而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和能力;公民德性包括三种,即公民道德德性、公民理智德性和公民实践德性;我们认为,人的科学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的现实形态,公民德性构成人的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公民德性研究为德性伦理理论的建构提供一种探索性进路,为公民道德生活的实现提供一种参考。在研究方法上,论文采用比较分析法,理解德性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中西差异;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验证所提观点的科学性;采用调查问卷法获取第一资料,以提升德性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论文由七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主要阐述述公民德性研究的缘起、价值和思路。公民德性研究的缘起主要是公民生活中德性知与德性之行的背离、德与福在实践上的的不统一等道德悖论的现实存在;公民德性研究价值体现在探索解决公民生活中德性之知与德性之行背离的原因及应对方法中,从公民道德德性、公民理智德性和公民实践德性三个方面提出建构德性伦理理论的探索性框架。在研究思路上,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性资源、借鉴西方德性研究的优秀成果、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第2、第3部分,主要对德性概念和中西德性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和述评。第2部分,主}要梳理了西方德性概念、我国的德性概念,并对德性概念进行解读。西方德性概念部分主要论述了亚里士多德的品质说——他认为德性是那些值得称赞的品质、斯宾诺莎的力量说——他把德性和力量理解为同一的东西、康德的意志说——他认为德性是意志的道德力量、黑格尔的良心说——他认为德性寓于只有良心能够消解的冲突中、西季威克的义务说——他认为德性是展示在义务行为中的品质、麦金太尔的内在利益说——他把德性看作是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的品质;我国的德性概念部分主要论述了中国传统伦理学元典中关于德性的思想,以及道德、美德、德行与德性概念的简单比较;对德性概念的解读部分则将德性置于德性存在的关系中、德性的目标体系中和德性追求的真善美体系中,从面使德性概念在一个立体空间里得到更为透彻的理解。第3部分,中西德性研究比较。主要对孔子、孟子与苏格拉底、柏拉图,董仲舒与亚里士多德、阿奎那,以及近现代的一些主要学者的德性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并论述中西德性研究差异背后的文化差异,如,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都是中西德性研究的重要德性,但西方更强调理智德性,将智慧置于“四主德”之首,而中国更强调道德德性:在孟子提出的“四德”、董仲舒提出的“五常”中主要是道德德性的内容,智德是末德。从中西德性的比较研究中可以看出,德性的排序、德性的类型和不同的德目表等不仅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共通性,也反映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中西德性概念的梳理和比较分析,为公民德性概念的提出和公民德性的类型划分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第4、第5部分,主要提出并论证了公民德性概念、公民德性的层次和类型,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也是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4部分,主要论述了公民德性概念和层次。国内外学者主要对“人的德件”进行了研究,对“公民德性”既没有概念上的界定,也没有内涵的系统分析,本部分首先提出公民德性概念——公民德性不仅是一种优秀品质,还包含德性实践的能力,并从人性、理性和人学角度理解其基本意蕴,对公民德性概念和内涵现代意义上的界定是本论文的创新点之一。第5部分,主要论述了公民德性的类型划分、主要德目及不同德性之间的关系。公民德性的三种类型是公民道德德性、公民理智德性和公民实践德性,并提出不同类型的德性所包含的主要德目表,这种划分在德性的排列顺序、包含的主要德目等方面都与已有的德性研究不同,强调实践德性,突出公民的实践性本质,这是本论文的创新点之二。第6部分,主要论证公民德性与人的科学发展问题。在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进行整理的基础上,提出人的科学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时代体现,公民德性培养就是实现人的科学发展的观点,这是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之三。关于人的科学发展,论文主要从人的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内容的完整性、方法的科学性、过程的连续性等方面展开,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是现阶段人的科学发展的现实形态,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就是公民德性不断完善的公民。第7部分,德性伦理现状思考和公民德性培养,是对公民德性的实证研究。为了把握公民德性的现状,专门为本论文这部分的写作开展了《中国公民德性调查》,根据专家意见,调查在上海市、江苏、四川、福建、山东、甘肃、河南七个省市的部分地区选点展开,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 v16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分析的结果呈现出我国公民德性现状、融于中国公民德性培养的思路和途径中。德性伦理研究的复兴是对道德生活中知与行背离的现实困境和道德理论纷争的时代回应,对公民德性的思考是这一回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们还把公民德性研究看作是近代以来在中国展开的国民性改造的继续,看作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公民德性研究还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公民德性培养是人的科学发展的主要构成部分,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体现在公民德性的完善上。但由于占有资料、个人能力方面的限制,对于公民德性与人的科学发展等问题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在掌握和运用外文资料方面还有待加强。

二、是道德悖论,还是价值冲突?——苏格拉底伦理问题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是道德悖论,还是价值冲突?——苏格拉底伦理问题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张载“德性所知”与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道德观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排佛立儒与求知求善的立论目的
2 修养论与认知论的理论内涵
3 穷理尽心与知己教育的认识方式
4 真善美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5 结束语

(2)斯宾诺莎幸福论哲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为什么要回到斯宾诺莎?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初步结论
第1章 斯宾诺莎之前幸福论的非主题化与非人化
    1.1 古希腊时期幸福论的非主题化和边缘化
    1.2 古罗马和中世纪时期幸福论的非主体化和非人化
    1.3 斯宾诺莎之前近现代哲学幸福论的酿育
    1.4 幸福本质问题上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斯宾诺莎幸福论的世界观和认识论基础
    2.1 斯宾诺莎幸福论构建的时代语境
    2.2 斯宾诺莎幸福论构建的思想进程
    2.3 斯宾诺莎幸福论的自然主义本体论基础
    2.4 斯宾诺莎幸福论的客观主义认识论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斯宾诺莎的幸福论
    3.1 斯宾诺莎伦理学和人性论中的自然主义原则
    3.2 斯宾诺莎幸福论中的理性化的自由观
    3.3 斯宾诺莎幸福论中的理性化的幸福观
    3.4 斯宾诺莎幸福论中理性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内在一致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斯宾诺莎幸福论核心命题的概念与逻辑分析
    4.1 斯宾诺莎幸福哲学的几何学方法论
    4.2 斯宾诺莎幸福论核心概念的语义分析
    4.3 宾诺莎幸福论核心命题的逻辑分析
    4.4 斯宾诺莎幸福命题语言逻辑分析的意义
    4.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法哲学视角下当代“体育成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概念界定与研究限制
        1.5.1 核心概念界定
        1.5.2 研究视角说明
    1.6 中外研究现状
        1.6.1 中西“学以成人”的研究综述
        1.6.2 中西“体育成人”的研究综述
        1.6.3 中西“规则成人”的研究综述
2.法与成人:体育成人基本原理分析
    2.1 体育成人目标:健全人格
        2.1.1 法与成人二者之间关系分析
        2.1.2 中国哲学视角下的体育成人分析
        2.1.3 西方哲学视角下的体育成人分析
        2.1.4 殊途同归:中西体育成人比照
    2.2 体育成人机制与特殊性
        2.2.1 体育成人机制:为承认而斗争
        2.2.2 体育成人特征:在实践中成人
    2.3 规则推理:静态体育成人分析
        2.3.1 实践理性奠基问题
        2.3.2 实践理性情景诠释
        2.3.3 实践理性动机促成
        2.3.4 规则推理中的“道德-伦理悖论”的回应
    2.4 人格生成:动态体育成人分析
        2.4.1 从法哲学到道德心理学
        2.4.2 从道德心理学到后习俗责任伦理学
        2.4.3 人格生成中的“道德-伦理悖论”的回应
3.法的证成:体育成人的依据
    3.1 体育之法的概述
        3.1.1 体育之法的解析
        3.1.2 体育之法的意义
        3.1.3 体育之法的嬗变
        3.1.4 体育之法的分类
    3.2 体育之法的外在主义
        3.2.1 外在主义学术观点梳理
        3.2.2 外在主义不足之处
    3.3 体育之法的内在主义
        3.3.1 习俗内在主义学术观点梳理
        3.3.2 建构内在主义学术观点梳理
    3.4 体育之法的诠释主义
        3.4.1 体育规范诠释主义学理基础
        3.4.2 体育规范诠释主义学术观点
    3.5 四种体育规范理论比较分析
4.法的实现:体育成人的现实化
    4.1 体育成人的序阶
        4.1.1 从行动规则到体育规则
        4.1.2 从体育规则到成人序阶
    4.2 体育成人的实现
        4.2.1 教化思想与体育成人
        4.2.2 体育成物:抽象法与体育成人
        4.2.3 体育成己:道德法与体育成人
        4.2.4 体育成人:伦理法与体育成人
    4.3 “道德-伦理悖论”的回应与化解
        4.3.1 悖论的回应:从体育道德到体育美德
        4.3.2 悖论的化解:从体育启蒙到体育正义
5.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道德共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二、论文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观点
    三、论文研究方法
    四、论文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一章 道德共识问题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道德共识:人类道德生活史的主旋律
        一、人类道德生活史与有道德意义的生活
        二、人类道德生活史与普遍性的道德价值规范
        三、人类道德生活史与共同的善
    第二节 道德共识:人类道德生活现实的内在诉求
        一、道德分歧与道德共识并存的道德生活现实
        二、人类生活秩序与道德共识
        三、人类社会发展与道德共识
    第三节 道德共识:中西伦理学家的共同理想
        一、中国伦理学家探求道德共识的历史
        二、西方伦理学家追寻道德共识的历史
        三、中西伦理学家理解道德共识的异同
第二章 “道德共识”界定
    第一节 道德共识与共识道德
        一、共识与道德的释义
        二、道德共识的界定
        三、道德共识与共识道德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道德共识与价值认同
        一、价值认同的界定
        二、道德共识与价值认同的共同点
        三、道德共识与价值认同的不同点
    第三节 道德共识与道德分歧
        一、道德分歧:作为道德共识的反面
        二、道德共识与道德分歧有共存性特征
        三、道德共识与道德分歧的相互影响
第三章 道德共识的特征
    第一节 道德共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一、道德共识的普遍性
        二、道德共识的特殊性
        三、道德共识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第二节 道德共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一、道德共识的绝对性
        二、道德共识的相对性
        三、绝对性与相对性在道德共识中相互统一
    第三节 道德共识的动态性与静态性
        一、道德共识的静态性
        二、道德共识的动态性
        三、道德共识静态性与动态性的相互依存性
第四章 道德共识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 道德共识的形成条件
        一、主体条件
        二、客观条件
        三、中介条件
    第二节 道德共识的形成路径
        一、主体的主观努力
        二、社会的有效引导
        三、交往理性的成功建构
    第三节 道德共识的形成标志
        一、道德分歧的有效化解
        二、道德理性的成功交融
        三、共识道德的产生
第五章 道德共识的边界
    第一节 道德共识是否存在边界
        一、道德的边界性与道德共识
        二、共识的边界性与道德共识
        三、道德共识的有限性
    第二节 道德共识边界的划分
        一、道德共识的现实边界
        二、道德共识的逻辑边界
        三、道德共识的价值边界
    第三节 探析道德共识的边界的意义
        一、确立了道德共识的评价标准
        二、限定了道德共识的影响范围
        三、规定了道德共识的应有视角
第六章 道德共识的价值
    第一节 道德共识的历史价值
        一、道德共识与人类道德生活的历史推进
        二、道德共识与人类道德文化传统的传承
        三、道德共识与人类道德记忆的刻写
    第二节 道德共识的现实价值
        一、道德共识对现实道德生活的指导作用
        二、道德共识对人类道德理想的建构作用
        三、道德共识对人类道德人格的塑造功能
    第三节 道德共识的理论价值
        一、道德共识与道德视角
        二、道德共识与伦理学体系建构
        三、道德共识与道德危机的化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悖理”“悖境”与“悖情”:道德悖论的情境理论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道德悖论”的指认
“道德悖论”的“情境”解读
“道德悖论”的“情境”消解

(6)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价值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体系
    五、研究方法
    六、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的产生背景及渊源
    第一节 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的产生背景
        一、政治和经济背景
        二、宗教和文化背景
    第二节 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学说
        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三、智者的相对主义
    第三节 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发展阶段
        一、古希腊哲学家的着名代表和着作
        二、前苏格拉底时代
        三、苏格拉底时代
        四、后苏格拉底时代
第二章 苏格拉底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一节 苏格拉底的生平着作
        一、生平
        二、着作
    第二节 苏格拉底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人应该怎样活着”的苏格拉底问题
        二、道德主义的经济规范
        三、重农业轻工艺的伦理思想
    第三节 苏格拉底经济伦理思想的影响和评价
        一、苏格拉底经济伦理思想的影响
        二、苏格拉底经济伦理思想的评价
第三章 色诺芬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一节 色诺芬的生平着作
        一、生平
        二、着作
    第二节 色诺芬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农业观
        二、商业现
        三、财政现
        四、财富观
        五、分工观
    第三节 色诺芬经济伦理思想的影响和评价
        一、色诺芬经济伦理思想的影响
        二、色诺芬经济伦理思想的评价
第四章 柏拉图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一节 柏拉图的生平着作
        一、生平
        二、着作
    第二节 柏拉图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分工论
        二、财富论
        三、公有制论
    第三节 柏拉图经济伦理思想的影响和评价
        一、柏拉图经济伦理思想的影响
        二、柏拉图经济伦理思想的评价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着作
        一、生平
        二、着作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分配伦理观
        二、主奴分工伦理观
        三、财产伦理观
        四、致富伦理观
        五、交换伦理观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经济伦理思想的影响和评价
        一、亚里士多德经济伦理思想的影响
        二、亚里士多德经济伦理思想的评价
第六章 古罗马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一节 古罗马经济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和渊源
        一、古罗马经济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
        二、古罗马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来源
        三、古罗马经济伦理思想的代表性人物和着作
        四、古罗马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 斯多亚学派
        一、学派简介
        二、斯多亚学派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伊壁鸩鲁派
        一、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和着作
        二、伊壁鸠鲁派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西塞罗的经济伦理思想
        一、生平着作
        二、西塞罗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瓦罗的经济伦理思想
        一、生平着作
        二、瓦罗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六节 古罗马经济伦理思想的影响和评价
第七章 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伦理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代价值
    第一节 历史价值
        一、积极价值
        二、历史局限性
    第二节 现代价值
        一、对当代西方文明的意义
        二、对我国的启示与意义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后记

(7)苏格拉底之死及其人生伦理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苏格拉底之死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1.1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
    1.2 城邦民主制的衰落
    1.3 雅典的审判
第2章 苏格拉底面对死亡的理性选择
    2.1 苏格拉底申辩
    2.2 苏格拉底从容赴死
    2.3 个人伦理观的践行
        2.3.1 认识你自己
        2.3.2 德性即知识
第3章 苏格拉底之死的伦理意义
    3.1 苏格拉底在衰落的民主制中追寻正义
        3.1.1 苏格拉底之死的反雅典民主说
        3.1.2 苏格拉底的正义即善观念
    3.2 苏格拉底之死悲剧性中的个人主观道德论证
        3.2.1 苏格拉底之死的悲剧性命运
        3.2.2 个人主观道德与普遍伦理的冲突
    3.3 苏格拉底之死的现代伦理启示
        3.3.1 由省察进入德性世界
        3.3.2 用信仰支持道德
        3.3.3 个人道德与社会伦理相融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学校教育中的道德价值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方法与假设
第一章 道德价值生成论
    第一节 道德价值的概念
    第二节 道德价值生成的逻辑路径
    第三节 道德价值生成的基础和条件
第二章 学校教育的道德价值生成使命
    第一节 学校教育在道德价值生成中的地位
    第二节 学校教育实现道德价值生成的使命
    第三节 学校教育在道德价值生成中的优势和局限
第三章 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应然追问
    第一节 追问作为道德价值生成的必要环节
    第二节 从追问方式看道德价值生成的目标
    第三节 追问对传统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挑战
第四章 学校教育中道德价值个体生成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道德价值生成的主体性因素
    第二节 道德价值生成的环境因素
    第三节 道德价值生成的过程性因素
    第四节 学校教育之于道德价值个体生成的误区
第五章 建构道德价值生成论取向的学校道德教育
    第一节 建构道德价值生成论取向的学校道德教育的意义
    第二节 学校教育中道德价值生成的任务
    第三节 学校教育中实现道德价值生成的策略
    第四节 从道德价值生成论视角看道德教育评价的内容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9)德性与品格教育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德性与德性伦理
    第一节 西方传统德性思想与观点
        一、古代西方:古希腊城邦与德性
        二、中世纪基督教德性:七主德
        三、当代德性论的复兴:传统的扞卫——复归亚里士多德
    第二节 中国传统德性思想与观点(以儒家为代表)
        一、孔子:"仁"引入德性
        二、孟子:仁义礼智四德
        三、孔孟之后的唐宋明清的心性之学:重心性、尊德性
        四、现代新儒家:内圣外王
    第三节 中西德性伦理的真谛:做一个有德性的人
        一、德性涵义
        二、真谛:做一个有德性的人
    注释
第二章 品格及品格教育
    第一节 品格
        一、品格研究状况概述
        二、品格涵义
    第二节 品格教育
        一、品格教育涵义
        二、品格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及其理论分歧
        三、品格教育的哲学基础:德性伦理学
    注释
第三章 德性与品格教育
    第一节 德性养成与品格教育
        一、"教"的概念和内容
        二、德性的可教性
        三、德性的需教性
        四、品格教育:个体德性养成的实现
    第二节 品格教育:德性伦理观的实践
        一、德性伦理视域中的社群主义
        二、品格教育道德社群的建构:品格教育的内部环境支撑
        三、个体德性实现与群体趋于善的统一
        四、中西德性资源的整合
    第三节 品格教育的外部环境
        一、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
        二、德性养成是德性与规范共进的过程
    注释
第四章 品格教育实践:美国品格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第一节 美国品格教育概述
        一、美国品格教育的历史轨迹
        二、美国品格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美国品格教育运动的评价与启示
        一、评价
        二、启示
    注释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10)公民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公民德性研究的缘起、价值和思路
    1.1 公民德性研究的缘起
        1.1.1 德性之知与德性之行的背离
        1.1.2 传统德性与现代社会的不契合缺乏公认的理论解释
        1.1.3 公认的道德判断和评价标准有待完善
        1.1.4 社会的经济本位和个人的金钱本位导致道德价值脱混乱
        1.1.5 接受道德规范的情感基础不牢
    1.2 公民德性研究的价值
        1.2.1 弥补公民德性研究的不足
        1.2.2 解析德性之知与德性之行背离的原因
        1.2.3 弥合新旧价值体系转变中道德价值观的分裂
        1.2.4 揭示公民德性对人的发展的价值
        1.2.5 为公民追求善和幸福生活提供思路
        1.2.6 为社会转型期公民德性建设提供思路
    1.3 公民德性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思路
        1.3.1 公民德性研究的基本框架
        1.3.2 公民德性研究的思路
2 德性概念
    2.1 西方的德性概念
        2.1.1 品质说: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概念
        2.1.2 力量说:斯宾诺莎的德性概念
        2.1.3 意志论:康德的德性概念
        2.1.4 良心说:黑格尔的德性论
        2.1.5 义务说:西季威克的德性概念
        2.1.6 内在利益说:麦金太尔的德性概念
    2.2 我国的德性概念
        2.2.1 德性
        2.2.2 道德
        2.2.3 美德
        2.2.4 德行
    2.3 德性概念的理解
        2.3.1 德性存在:人的关系
        2.3.2 德性目标:人的发展
        2.3.3 德性追求:真善美
3 中西德性研究比较
    3.1 德性研究的中外比较
        3.1.1 孔子、孟子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德性思想
        3.1.2 董仲舒亚里士多德、阿奎那的德性思想
        3.1.3 国内外近现代学者的德性研究
    3.2 中西德性理论的差异是不同文化的反映
        3.2.1 儒学与宗孝教:中西德性理论差异的主要文化背景
        3.2.2 文化的一元与多元对德性理论的影响
        3.2.3 中西文化的重人与重物对德性的影响
        3.2.4 向内用力与向外用力对德性的影响
        3.2.5 重德与重智对德性伦理的影响
4 公民德性概念、层次
    4.1 公民概念
        4.1.1 社会学视阈下的公民概念
        4.1.2 宪法视阈下的公民概念
        4.1.3 公民与国民、人民、臣民的不同
    4.2 公民德性概念
        4.2.1 公民德性概念
        4.2.2 公民德性的基本意蕴
    4.3 公民德性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4.3.1 公民德性是特定国家和时代背景下的概念
        4.3.2 公民德性的界定主要在公民与国家关系的框架内进行
        4.3.3 公民德性主要是一种实践性品质
    4.4 公民德性的层次
        4.4.1 人的德性和公民德性
        4.4.2 人的道德德性和公民道德德性的三种状态
5 公民德性的类型
    5.1 公民道德德性
        5.1.1 公共信任
        5.1.2 宽容精神
    5.2 公民理智德性
        5.2.1 理性精神
        5.2.2 公民意识
    5.3 公民实践德性
        5.3.1 公氏参与
        5.3.2 权利主张
        5.3.3 理性自利
        5.3.4 勇于创新
        5.3.5 遵守规则
    5.4 公民道德德性、理智德性和实践德性的关系
        5.4.1 道德德性是理智选择的基础,体现于德性实践
        5.4.2 理智德性是实践德性的要求,蕴含着道德德性的精神
        5.4.3 实践德性是道德德性与理智德性的统一
6 公民德性与人的科学发展
    6.1 人的发展是古今中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6.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人的发展思想的精华
        6.2.1 广度:人的全面发展
        6.2.2 深度:人的充分发展
        6.2.3 个性:人的自由发展
    6.3 人的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直接继续
        6.3.1 人的科学发展:方向的正确性
        6.3.2 人的科学发展:内容的完整性
        6.3.3 人的科学发展:方法的科学性
        6.3.4 人的科学发展:过程的连续性
    6.4 公民德性的完善就是人的科学发展
        6.4.1 德性对人的发展具有绝对价值
        6.4.2 公民德性的完善就是人的科学发展
        6.4.3 德性完善和人的科学发展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7 德性伦理的现状思考与公民德性培养
    7.1 德性伦理现状的思考
        7.1.1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7.1.2 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
        7.1.3 对传统伦理文化进行的反思
        7.1.4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面临的挑战
        7.1.5 质疑经济状况与道德之间的相关性
        7.1.6 德育要走出两个误区
    7.2 当前中国公民德性的培养
        7.2.1 加强公民教育
        7.2.2 化公民德性之知为德性之行
        7.2.3 提升社会公德建设效果
        7.2.4 培育公民国家意识
        7.2.5 增强公民权利意识
        7.2.6 促进公民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是道德悖论,还是价值冲突?——苏格拉底伦理问题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张载“德性所知”与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道德观辨析[J]. 谷君霞.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 [2]斯宾诺莎幸福论哲学探析[D]. 胡玲. 吉林大学, 2020(12)
  • [3]法哲学视角下当代“体育成人”的研究[D]. 徐正旭.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4]道德共识研究[D]. 刘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5]“悖理”“悖境”与“悖情”:道德悖论的情境理论解读[J]. 王艳. 江海学刊, 2015(01)
  • [6]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 孙婧毅. 武汉大学, 2013(07)
  • [7]苏格拉底之死及其人生伦理意义[D]. 金玉双. 河北大学, 2011(11)
  • [8]学校教育中的道德价值生成[D]. 唐本钰. 山东师范大学, 2010(12)
  • [9]德性与品格教育论[D]. 蔡春. 复旦大学, 2010(11)
  • [10]公民德性研究[D]. 张宜海. 郑州大学, 2010(06)

标签:;  ;  ;  ;  ;  

道德悖论还是价值冲突?——对苏格拉底伦理问题的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