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森田疗法治疗强迫性神经症疗效及出院后随访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孔书娅[1](2020)在《强迫症的发病机制及森田疗法的实践探索》文中认为强迫症作为神经症中的一种,近年来其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心理特点具有特殊性。强迫症群体相较于常人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容易社会适应不良。采用个案分析法,研究患者的心理状态,关注其生存现状。运用森田疗法,探索强迫症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案,并将其推广到生活实践中来,指导患者精神生活的康复与心理健康的维护,使患者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
张文娟,李健成[2](2015)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森田疗法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强迫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森田疗法治疗,对照组只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疗程8周。所有患者均评定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并评定康复效果。结果:2周后,研究组YBOCS评分低于治疗前(t=2.15,P<0.05),4周后,对照组Y-BOCS评分低于治疗前(t=2.09,P<0.05),且研究组Y-BOCS评分低于对照组(t=3.27,4.62,6.31;P均<0.01);8周后,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χ2=3.87,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郭艳红,黄飞[3](2012)在《门诊森田疗法合用文拉法辛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门诊森田疗法与文拉法辛联合治疗强迫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强迫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森田疗法和文拉法辛治疗,对照组单纯以文拉法辛治疗,疗程3个月。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在治疗4、8、12周末,观察组Y-BOCS、HAMA、HAMD量表评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t=2.026~4.378,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着性(χ2=0.087~0.405,P>0.05)。结论门诊森田疗法与文拉法辛联合治疗强迫症的效果优于单用文拉法辛治疗。
化振[4](2012)在《强迫症的森田神经质性格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强迫症是一种焦虑障碍,患者反复出现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该观念或行为引起显着的不良应激,并且占据了其生活的重要部分,其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日本的森田正马教授在治疗神经质症方面(含强迫症)独树一帜,认为这类患者具有神经质性格,在东方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创立了森田疗法,并治愈了形形色色的强迫症患者。国内有关强迫症患者的森田神经质性格的调查研究,及其与艾森克人格、父母教养方式、应付方式的相关性,未见有相关文献的报道,因此进行此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对森田神经质性格的研究,减少对强迫症的误诊和漏诊,及给强迫症患者的心理治疗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本研究主要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研究样本分成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患者组共68人,来源于在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到某大学心理学教研室咨询的及其附属医院心身科门诊就诊和病房住院的强迫症患者,某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强迫症患者。正常对照组77人,来源于某学校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及教职员工。告知患者研究的程序,并取得了患者的知情同意。运用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森田神经质性格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分别对两组进行调查。研究强迫症的森田神经质性格特点及与艾森克人格、父母教养方式、应付方式的相关性。其中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森田神经质性格、艾森克人格、父母教养方式、应付方式之间的差异,并将患者组的森田神经质性格与艾森克人格、父母教养方式、应付方式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统计分析显着差异的水平为0.05。主要结果1.68名患者的森田神经质性格的得分分布为正态分布,其平均得分19.76分,61人(89.7%)得分大于等于15分;强迫症的平均年龄24.38岁,28人(40.1%)的年龄在21-23岁;36人(52.9%)发病年龄在15-19岁,平均年龄为17岁;48人(70.6%)具有大专、本科学历。2.在患者组中,森田神经质性格的得分在各因素间进行比较,其结果为在其亲属中是否有心理疾病、是否接受过心理治疗、强迫症严重程度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性别、婚姻、居住地、身高、体重、职业、病程、是否接受过药物治疗、强迫类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对照,在森田神经质性格、艾森克人格、父母教养方式、应付方式间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4.患者组的森田神经质性格与EPQ、父母教养方式、应付方式各维度的相关分析显示,与神经质N、父亲过度保护及母亲过度保护和过度干涉、偏爱被试、自责、幻想存在显着正相关性(P<0.05)。主要结论绝大多数强迫症患者具有森田神经质性格,特别是症状加重的患者,森田神经质性格特征明显。在本研究中,大学生患强迫症的比例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这种性格特点与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相关,森田神经质性格与父母的过度保护及母亲的偏爱被试有显着的正相关。患者常常采取不成熟的应对方式,森田神经质性格与自责、幻想有显着的正相关。了解强迫症患者的这种性格特点可以更好的理解患者的症状,将有助于做出正确诊治,同时为强迫症患者的心理咨询提供帮助,并为父母教育子女提供一定的指导。总之,对强迫症患者的森田神经质性格的研究有利于强迫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邓文诚,梁文瑞,梁新忠,王涛[5](2008)在《改良式森田疗法与药物治疗强迫症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改良森田疗法对强迫症的疗效。方法以ICD-10诊断标准选择病例,随机分组;分为改良森田组(简称改良组)57例,传统森田加药物合并组(简称合并组)55例与传统森田组(简称传统组)53例,进行对照研究。评价工具:YBOCS、HAMA、SDSS、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分会五级疗效评定标准。结果改良组、传统组、合并组出院治疗效果无显着差异;住院初期患者依从性、YBOCS、HANA减分率合并组>改良组>传统组;合并组远期复发率显着高于传统组,提示药物使临床症状较早减轻,产生假愈使临床医生误判;改良组加入认知疗法,可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依从性,并降低远期复发率。结论改良森田疗法对强迫症的治愈率明显提高,远期复发率显着降低,治疗依从性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叶翠[6](2008)在《生物反馈对强迫症患者心理生理指标的干预》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目的是在应用生物反馈技术条件下,观测强迫症患者生理指标和心理指标的变化情况。来探讨生物反馈对强迫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11月我院收治的门诊和住院的强迫症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5例(男11例女14例),对照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入组标准:符合DSM-4对强迫症的诊断标准;耶鲁—布朗强迫量表得分>12分;年龄15—45岁。排除标准:有物质滥用;合并其他精神病,并处于急性期;妊娠妇女;合并严重心、肝、肾、肺器质性疾患;存在严重智力缺陷;反复解释仍不理解生物反馈信息的意义。两组病人均使用药物治疗与森田疗法。试验组做生物反馈,对照组做模拟生物反馈(在生物反馈治疗室内进行,体位为半卧位,治疗时间每次半小时,测额肌肌电值,无提示语,无背景音乐)。对病人的处理分两部分。一、心理指标的采集。测查并记录全部入组病人的心理指标,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测查均在确诊后的第二天上午进行。此后再测查并记录3次上述量表的得分。时间分别安排在治疗后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个月的第一天,均安排在上午。测查者均为患者的主管医师和上级主治医师。两组病人治疗满三个月后由患者、家属和主管医师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价,包括症状的减轻、社会功能的恢复、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的改善。二、生理指标的采集。试验组病人从确诊第二天开始做生物反馈。第一个疗程共做8次,每隔1天做一次,采用模式为渐进性放松模式。之后,进入第二个疗程,共做7次,每隔1天做一次,采用模式为自律训练模式。对照组病人从确诊第二天开始做模拟生物反馈。共做15次,每隔1天做一次。两组病人均记录平均肌电值,平均肌电值由电脑测算。此后开始做系统脱敏治疗,即用致敏源引发症状,然后帮助患者耐受。两组病人均每周做两次。试验组病人做完系统脱敏治疗后做渐进性放松模式的生物反馈。对照组病人做完系统脱敏治疗后做模拟生物反馈。两组病人系统脱敏治疗共做16次。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提高致敏源的刺激强度。每次均测量并记录平均肌电值,疗前和疗后的心率和血压,上述两个指标由值班护士测量。所有数据均应用SAS8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统计方法为同源配对设计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入组50例患(男性23例,女性27例)。两组在选用药物、剂量及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别( P >0. 05)。肌电值:入组时两组病人无显着性差异,在第一个疗程的后5次和第二个疗程的全部及系统脱敏治疗的后15次,试验组病人肌电值均较对照组病人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系统脱敏治疗过程中,两组病人疗前疗后心率和血压无显着性差异(P >0.05)。治疗一个月后HAMA测查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得分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HAMD和YBOCS得分无显着性差异(P >0.05)。治疗二个月后,两组病人HAMA、HAMD和YBOCS得分均无显着性差异(P >0.05)。治疗三个月后试验组较对照组YBOCS得分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HAMA、HAMD得分无显着性差异(P >0.05)。全面评价结果,试验组病人在症状减轻和社会功能恢复方面较对照组好。在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的改善方面,两组病人的表现接近。结论:强迫症患者的症状并非时时刻刻存在,往往是身处能引发症状的环境或见到能引发症状的物品时才出现症状。所以治疗的关键是使病人受到刺激后知道如何应对,使出现的症状相对轻,进而不出现症状或少出现症状。故系统脱敏治疗在强迫症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然而系统脱敏治疗会引起患者的焦虑和痛苦,甚至可能出现冲动行为,有些病人不能耐受,而被迫中止治疗。生物反馈具有良好的抗焦虑的效果,已成定论。故本试验在给病人做完系统脱敏治疗后进行生物反馈治疗,以减少患者的焦虑、痛苦和可能的冲动行为。强迫症患者中有约1/4的患者合并焦虑情绪,进行足疗程的生物反馈治疗可减少患者的焦虑。在治疗一个月后HAMA测查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得分低,有统计学意义。再次证明生物反馈具有抗焦虑疗效。在系统脱敏治疗过程中,试验组病人的焦虑、痛苦程度低于对照组病人,能更好的耐受系统脱敏治疗,表现为肌电值相对低,痛苦表情少。当病人接受了几次系统脱敏治疗后,病人产生了战胜症状的成就感,进而增强了战胜病魔的信心。本试验逐渐提高刺激的强度。使患者耐受刺激的能力越来越强,同时症状减轻减少。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较对照组YBOCS得分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生物反馈在治疗强迫症中起重要作用,可以缩短疗程,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疗程越长治疗效果越好。从主观讲,全部试验组病人都乐于接受生物反馈治疗,疗后他们都有轻松愉快地感觉。而且生物反馈易于操作,易于自我练习,安全无副作用。综上,生物反馈值得推广,应纳入强迫症的常规治疗范围中。
倪文娟,施旺红[7](2006)在《用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的体会》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介绍了运用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个案的过程:解释发病原因和强迫症病理机制,分析症状对生活的影响,分层讲解森田理论的精髓,适度布置作业,强调对治愈的理解等。讨论了治疗师对每个治疗环节的体验以及对森田治疗理念的把握。
胡华,蒙华庆[8](2006)在《门诊森田治疗与药物SSRIs治疗强迫症疗效的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源于日本的门诊森田心理治疗对强迫症的疗效,探讨其在强迫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7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研究组)为门诊森田治疗合并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B组(对照组)为单纯药物治疗。进行12周的动态观察,之后每月随访1次,共随访6个月。应用Yale-Brown强迫症状量表(Y-BOC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GI)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12周末及6个月后进行测评。以Y-BOCS减分率评定其有效率。结果在第4周末时,两组疗效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Y-BOCS、HAMA、CGI-GI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12周末,A组患者较对照组Y-BOCS、HAMA、CGI-GI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后随访,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6.67%、63.33%,研究组长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森田治疗结合SSRIs药物是治疗强迫症的较好方法。
孙春云,屈英[9](2005)在《心理治疗对强迫症患者防御机制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防御机制的特点及心理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26例住院进行心理治疗的强迫症患者分别于心理治疗前一天及心理治疗10周后进行Yale-Brown强迫症状量表(Y-BOCS)评定并填写防御机制问卷(DSQ),并和26例正常人DSQ评分进行对照。结果:(1)强迫症患者组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4.5±0.8)显着高于正常组(3.0±0.5,t=7.0,P<0.01);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5.0±0.8)显着低于正常组(5.7±0.7),t=-3.1,P<0.01)。(2)强迫症患者组心理治疗10周后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4.0±0.9)显着低于治疗前(4.5±1.0,t=-2.5,P<0.01);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5.7±0.7)显着高于治疗前(5.0±0.9,t=-3.9,P<0.01)。结论:强迫症患者过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心理治疗可使防御机制向成熟方向发展。
郑会蓉,华冠民[10](2005)在《森田疗法及其在强迫症治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文章对森田疗法的治疗原理、操作方法及在强迫症治疗中的应用做了初步谈讨。
二、森田疗法治疗强迫性神经症疗效及出院后随访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森田疗法治疗强迫性神经症疗效及出院后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强迫症的发病机制及森田疗法的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二、讨论 |
三、建议 |
四、结语 |
(2)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治疗方法 |
1.2.2森田疗法 |
1.3 疗效评定 |
1.4 统计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Y-BOCS评分比较 |
3 讨论 |
(3)门诊森田疗法合用文拉法辛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治疗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3 疗效及安全性评定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两组疗效比较 |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 论 |
(4)强迫症的森田神经质性格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实验设计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方法 |
研究一 强迫症的森田神经质性格与艾森克人格的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研究二 强迫症的森田神经质性格与父母教养方式及应付方式的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改良式森田疗法与药物治疗强迫症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诊断标准 |
1.2.2 疗效评价工具 (清华紫光心理测试系统) |
1.3 疗程设计 |
1.3.1 分组实施内容 |
1.3.1.1 改良组入选本组57例 |
1.3.1.2 合并组入选本组55例 |
1.3.1.3 传统组入选本组53例 |
2 结 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治疗前后心理量表测查 |
2.3 效果评价 |
2.4 远期随访结果 (1~3年复发率比较) |
2.5 研究结论与分析 |
3 讨 论 |
(6)生物反馈对强迫症患者心理生理指标的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强迫症的病因、病程与转归 |
2 目前的治疗 |
3 治疗前景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方法 |
结果 |
1 生物反馈治疗对患者生理指标的干预 |
2 生物反馈治疗对患者心理指标的干预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生物反馈对强迫症的辅助治疗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门诊森田治疗与药物SSRIs治疗强迫症疗效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用药方法 |
1.2.2 心理治疗 |
1.2.3 评分方法 |
1.2.4 统计分析 |
2 结 果 |
2.1 两组患者临床量表评分变化比较 (表1~表3) |
2.2 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 |
3 讨 论 |
(10)森田疗法及其在强迫症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森田疗法的基本理论 |
2. 森田疗法的治疗原理 |
2.1 “顺应自然”的治疗原理 |
2.2 “为所当为”的治疗原理 |
2.2.1 忍受痛苦、为所当为。 |
2.2.2 面对现实, 陶冶性格。 |
3. 森田疗法的适应症 |
4. 森田疗法的实施 |
4.1 住院治疗 |
4.1.1 绝对卧床期。 |
4.1.2 轻工作期。 |
4.1.3 重工作期。 |
4.1.4 生活锻炼期, 又称回归社会准备期。 |
4.2 门诊治疗 |
5. 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 |
5.1 森田疗法治疗强迫思维 |
5.2 森田疗法治疗强迫行为 |
四、森田疗法治疗强迫性神经症疗效及出院后随访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强迫症的发病机制及森田疗法的实践探索[J]. 孔书娅. 现代交际, 2020(22)
- [2]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的疗效观察[J]. 张文娟,李健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06)
- [3]门诊森田疗法合用文拉法辛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J]. 郭艳红,黄飞. 齐鲁医学杂志, 2012(04)
- [4]强迫症的森田神经质性格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 化振. 第四军医大学, 2012(02)
- [5]改良式森田疗法与药物治疗强迫症临床研究[J]. 邓文诚,梁文瑞,梁新忠,王涛.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09)
- [6]生物反馈对强迫症患者心理生理指标的干预[D]. 叶翠. 河北医科大学, 2008(01)
- [7]用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的体会[A]. 倪文娟,施旺红. 第六届中国森田疗法学术大会论文集, 2006
- [8]门诊森田治疗与药物SSRIs治疗强迫症疗效的对照研究[J]. 胡华,蒙华庆. 重庆医学, 2006(09)
- [9]心理治疗对强迫症患者防御机制的影响[J]. 孙春云,屈英.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12)
- [10]森田疗法及其在强迫症治疗中的应用[J]. 郑会蓉,华冠民. 台声.新视角, 2005(06)
标签:森田疗法论文; 强迫症论文;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论文; 强迫症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