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毒植酸在金属防护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曾纪勇[1](2020)在《NZ30K镁合金表面植酸-硅烷复合耐蚀膜层的制备》文中研究说明镁合金具有密度低、高比强度和比刚度以及优良的铸造性能等优点,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特别是在汽车领域,镁合金被视为下一代车用发动机的候选材料之一。但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差,在冷却液中的腐蚀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在汽车发动机领域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在FD-1商用冷却液中研究了NZ30K镁合金的腐蚀行为,得到其腐蚀速度,探索其腐蚀机理;其次在此基础上在NZ30K镁合金材料上制备具有高耐蚀的植酸-Mn膜层进行防护,最后通过加热固化的方法在植酸转化膜上进一步制备一层硅烷(VTES)膜层得到植酸-硅烷复合膜层以提高其耐蚀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NZ30K镁合金在FD-1多功效冷却液中的受腐蚀面积相对较大,腐蚀往纵深方向发展;腐蚀速率为6.818 mg/(cm2·week),大于镁合金材料制作发动机的腐蚀速度0.67 mg/(cm2·week);2、本文所制备的新型植酸转化膜层均匀平整,膜层表面存在微裂纹和小颗粒团聚物。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为:Mn(H2PO4)225g/L,植酸10g/L,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10min;升高反应温度会降低膜层厚度,减小膜层中裂纹的数量,提高膜层耐蚀性;Mn2+离子的加入可以减小膜层裂纹的宽度,增加膜层的平整性,提高膜层耐蚀性;NZ30K镁合金的在制备膜层后,自腐蚀电流密度从9.279μA/c8)8)2降低到0.337μA/c8)8)2,对镁合金的保护效率为96.37%;3、植酸-硅烷复合膜层的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可以明显的影响膜层的耐蚀性能。在固化温度为120℃固化时间为30min时耐蚀性最好。其自腐蚀电流为0.14×10-4μA/c8)8)2,使得NZ30K镁合金在FD-1商用冷却液中自腐蚀电流降低接近6个数量级,极大的提高了镁合金在FD-1多功效冷却液中的耐蚀性能。通过对单独VTES膜层及植酸-VTES复合膜层的比较可以发现,植酸-Mn化学转化膜作为前处理之后,可以延长VTES膜层的保护寿命,单一VTES膜层可以保护镁合金在576h不发生腐蚀,而复合膜层则在696h内镁合金不发生腐蚀,增加120h保护时间。
田丰,赵婧,邱龙时,潘晓龙[2](2019)在《镀锌钢板钼酸盐钝化膜防腐蚀性能研究》文中提出为避免铬酸盐钝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且提高镀锌钢板的耐蚀性能,寻找一种低毒的代替铬酸盐钝化处理工艺十分必要。本文采用钼酸盐对镀锌钢板表面进行钝化,以钼酸铵、磷酸钠、磷酸和硝酸为主要成分,辅以其它添加剂,利用中性盐雾腐蚀试验(NSS)以及动电位极化曲线,研究钝化液的组成、pH值、温度、钝化时间以及烘干温度、时间等因素对钝化成膜及其耐蚀性的影响。获得钝化处理最佳工艺参数:钼酸铵10g/L,适量磷酸盐及植酸添加剂,pH值2,钝化处理温度40℃,钝化时间90s,烘干温度40℃,烘干时间为15min。结果表明:钝化膜防腐蚀性能接近铬酸盐钝化膜的性能,此外钝化液对环境的污染极小,具有积极意义。
王少峰,范云鹰,雷玉娟[3](2019)在《无铬钝化机理研究及发展现状》文中提出在工业生产中大部分应用铬酸盐钝化技术,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有自愈能力的钝化膜,使金属的综合防腐蚀性能提高。但是六价铬对人体和环境有很大的危害,因此研发新型的无铬钝化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现有的无铬钝化分为无机钝化和有机钝化2大类。介绍了无机钝化和有机钝化的钝化机理、钝化特点、发展现状和各自的优缺点,并指出未来有机物-无机缓蚀剂相结合的无铬钝化技术是研究的重点方向。
燕汝[4](2019)在《利用特性吸附和配位驱动组装法在铁基底表面构建自组装膜和化学转化膜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组装膜是有机分子在固体表面或固/液界面上自发组装形成的高度有序的超薄膜,可以有效地将金属基底与腐蚀介质隔离,从而达到减缓金属腐蚀的目的。分子自组装选用的溶剂大部分是有机溶剂,但是最常见的腐蚀介质是含有腐蚀性物质的水溶液,因此在铁基底表面发展一种典型的水相自组装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金属离子配位诱导的分子自组装技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传感、分离、催化和金属防护等领域都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新型的金属离子配位诱导的自组装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在金属基底表面构建具有一定厚度的多层组装膜(化学转化膜),从而替代磷化膜和铬酸盐钝化膜。本文证实了烷基磷酸酯水相组装成膜的可行性和优越并采用金属离子配位诱导自组装技术在铁基表面构建了一系列基于磷酸酯(有机膦酸)一金属络合物的微米级化学转化膜。膜层具有优异的抗蚀性,可以避免传统化学转化膜制备过程中的沉淀问题,实现了有机磷化膜(低磷)代替传统无机磷化膜的目的。将金属离子配位诱导自组装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扩展到聚合物分子一聚丙烯酸,在铁基底表面构建了环境友好的有机-无机防腐蚀化学转化膜,实现了无磷化学转化膜的制备。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实验总结如下:(1)水和乙醇溶剂中制备的铁基表面的两种二(2-乙基已基)磷酸酯自组装膜的形貌和耐蚀性差异研究烷基磷酸酯中含有P、O杂原子,对氧化铁表面具有较好的亲和力,可以作为两亲性物质,在固/液界面扩散、吸附和组装。本章中我们分别在乙醇和水中制备了铁基底表面的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自组装膜。通过ATR-FTIR、XPS和AFM等测试研究了两种自组装膜形成机理的差别;利用极化曲线和阻抗测试探究了膜层对铁基底的腐蚀防护性能。结果表明,在乙醇溶剂中,二磷酸酯分子通过静电和共价作用结合的方式在铁上组装,呈岛状分布;在水相中,二磷酸酯分子通过与铁基底发生化学反应形成P-O-Fe化学键进行组装,表面呈粒状突起的结构。当腐蚀电解质为0.5 M H2SO4溶液时,水相中组装得到的膜层腐蚀防护性能明显优于乙醇相中得到的膜层。(2)一步自组装法在铁基表面构建具有优异抗蚀性的新型植酸-金属转化膜采用金属离子诱导自组装技术,将铁试样浸入含有植酸和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中,制备出一系列植酸-金属络合物膜层。植酸对铁表面具有较好的亲和性,可以组装到铁基底表面形成植酸膜层。单一的植酸膜层薄(0.56μm)而多孔,抗腐蚀性能较差,在氯化钠溶液中对铁基底的保护效率低于41%。利用金属离子的桥连作用,可以实现植酸-金属络合物在铁基底表面的层层组装,制备的植酸-金属络合物膜层更厚(>15μm),更致密,具有更加优异的腐蚀防护性能,保护效率均超过70%。植酸-金属络合物膜层的制备方法适用于Co2+、Ni2+、Zn2+、Ca2+、等多种金属离子。植酸-金属络合物膜层主要成分为植酸-金属络合物和相应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其中,植酸-锌膜层具有最优抗腐蚀性能,对铁基底的保护效率大于95%。(3)冷轧钢板表面羟轻基乙叉二膦酸-锌复合防腐涂层的制备及自增强机理研究本章中我们根据羟基乙叉二膦酸与铁离子或锌离子可以形成不溶性络合物的特性,在冷轧钢板表面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环境友好型羟基乙叉二膦酸-锌复合防腐膜层。羟基乙叉二膦酸与铁离子较强的的络合能力有利于其吸附在铁基底表面,成膜过程中锌离子的参与促使膜层在三维方向生长。羟基乙叉二膦酸-锌复合防腐膜层修饰的冷轧钢板在氯化钠溶液中浸泡,抗腐蚀性能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增强阶段、平衡阶段和下降阶段。成膜时间为10 s时制备的羟基乙叉二膦酸-锌复合防腐膜层在氯化钠溶液中表现出最佳的自增强性能。浸泡2h后,保护效率由93.4%提升到99.3%,浸泡6 h后抗蚀性仍然优于原始膜层。采用XPS、ATR-FTIR、FE-SEM和EDS等方法,分析不同浸泡时间下羟基乙叉二膦酸-锌复合防腐膜层在氯化钠溶液中的表面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变化,最终提出了膜层的自增强机理。氯化钠溶液浸泡过程中,伴随着Na+的嵌入和脱出,膜层中不稳定的羟基乙叉二膦酸-锌络合物分解为羟基乙叉二膦酸和锌离子,从涂层中逸出,导致膜层变得致密,并产生额外的结合位点,防腐能力大幅度提高。(4)基于聚丙烯酸自组装功能膜在铁基底上制备抗腐蚀的有机-无机杂化膜的研究根据聚丙烯酸分子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在醇-水混合液中制备了铁基底表面的聚丙烯酸自组装膜。分别采用硝酸铈溶液、硝酸锌溶液或两者的混合溶液进一步修饰聚丙烯酸膜层,构建基于聚丙烯酸-金属络合物的有机-无机杂化膜。通过XPS分析,聚丙烯酸中的羧酸基团去质子后,与弱酸条件下溶解出的部分铁离子结合,进而吸附到金属基底表面形成聚丙烯酸膜层。铈(锌)离子修饰聚丙烯酸底层薄膜时,一部分金属离子与铁基底表面的聚丙烯酸结合,生成聚丙烯酸-金属络合物;一部分金属离子则转化为金属氧化物。电化学结果表明,在氯化钠溶液中,聚丙烯酸膜对铁基底的保护效率小于40%,当使用金属离子进一步修饰后,所得到的杂化膜对铁基底的保护效率最大可达到98%。此外,杂化膜的耐蚀性能与其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密切相关。
李春霞[5](2019)在《金属镍表面的无铬钝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金属表面处理中,电镀镍能够为金属表面赋予独特的理化性质,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塑料加工,食品加工等一系列的领域。电镀镍后的金属表面存在许多细小的孔隙,导致镀镍膜层耐腐蚀性差,且会对钢壳的成型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故镀镍金属仍需钝化工序处理,以提高膜层的耐蚀性和产品的整体性能。传统上,铬酸盐钝化被广泛应用于金属表面的处理,但工艺涉及对环境污染严重的铬污染,方法使用已受到严格限制。本论文以钢壳电镀镍电子材料为研究对象,铬酸盐钝化为参照,耐硝酸变色时间、耐中性盐雾检验及盐水浸泡检验结果为表面钝化处理耐腐蚀性指标,研究其无铬钝化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优化铬酸盐溶液(重铬酸钾13.6 g/L、氟硅酸铵1.36 g/L)钝化条件,实验表明,在钝化溶液pH 2.0,钝化温度55℃,时间4 min条件下,钝化后试件耐硝酸变色最佳时间为110 s,无可视变色现象。中性盐雾时间12 h无腐蚀斑点呈现,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最好。2、选择氨基磺酸(9 g/L)、氟硅酸铵(0.9 g/L),柠檬酸(11 g/L)混合溶液为无铬钝化基础液(简称氨基磺酸基础液或基础液)对镀镍试件进行钝化,优化条件。结果表明,钝化溶液pH 2.0,钝化温度65℃,时间4 min时,耐硝酸变色时间95 s,无可视变色现象。中性盐雾时间8 h无腐蚀斑点呈现,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最好。与铬酸盐溶液钝化实验结果比较,耐硝酸变色时间缩短15 s,中性盐雾时间缩短4 h。3、研究筛选添加剂对无铬钝化基础液改良(7种无机物和4种有机物),钝化实验条件与无铬基础液相同。结果表明,其中,筛选出的无机添加剂及相应的耐硝酸检验最佳时间分别为:钼酸铵(14~18 g/L),168 s;氧化钇(4~8 mg/L),105 s;硝酸铈6~10mg/L,100 s;筛选出的有机添加剂及相应的耐硝酸检验最佳时间分别为:植酸10~20 ml/L,120s;乙醇胺10~20 ml/L,107 s;丙烯酸树脂10~20 ml/L,98 s。与氨基磺酸基础液钝化效果比较,钼酸铵的耐硝酸变色检验时间延长了73 s,在所筛选的无机和有机添加剂中,对基础液钝化的改良效果明显。4、分别对筛选出的无机、有机添加剂—基础液进行正交复配实验,优化添加剂用量。结果表明无机添加剂最优组合为钼酸铵、氧化钇,有机添加剂最优组合为植酸、乙醇胺;进一步对无机—有机—基础液正交复配优化,添加剂最佳组合为钼酸铵18 g/L、氧化钇4 mg/L,植酸20 ml/L、乙醇胺15 ml/L,耐硝酸检验305 s,与铬酸盐溶液钝化效果比较,最佳复配基础液钝化试件的耐硝酸检验时间延长180 s。5、对试件各配方钝化效果进行综合检测比较。配方包括:铬酸盐溶液、氨基磺酸基础液、无机—基础液、有机—基础液、无机—有机—基础液,综合检测包括耐中性盐雾检验及盐水浸泡检验,结果表明,无机-有机—基础液钝化的盐雾时间为24 h,比铬酸盐溶液钝化的盐雾时间延长了12 h。钝化膜的耐中性盐雾检验耐腐蚀性能顺序为:无机—有机—基础液钝化>无机—基础液钝化>有机—基础液钝化>铬酸盐钝化>基础液钝化;盐水浸泡试验检验耐腐蚀性能顺序为:无机—有机—基础液钝化>铬酸盐钝化>无铬钝化>未钝化。
王少峰[6](2019)在《无铬彩色钝化工艺的优化及其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电镀锌是应用比较广泛的金属防腐蚀措施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件的耐腐蚀性,电镀后要进行钝化处理。在工业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六价铬钝化和三价铬钝化,但是铬酸盐不管是对人体还是对环境危害很大。为了减少钝化液的危害,无铬钝化逐渐取代了铬酸盐钝化。单独的无机盐或有机化合物钝化所生成的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并不理想。而复合钝化中有机物和无机盐之间的相互配合,所得到的钝化膜具有很强的延缓腐蚀能力,有的甚至接近或超过铬酸盐钝化。本文所采用的是单宁酸—硅酸钠复合钝化,通过有机与无机的协同作用来提高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单因素实验确定钝化膜各组分的最佳含量范围,然后通过正交实验确定钝化液的最佳配比。单宁酸—硅酸钠复合钝化最佳工艺为:7 g/L C76H52O46、5g/L Na2SiO3·9H2O、6mL/L TiCl3、15mL/L H2O2、8 mL/L H3PO4、4mL/L HNO3、7 g/L KCl、用H2SO4调节钝化液的pH至1.5、钝化时间为30s、钝化温度为室温、干燥方式为热风吹干。此工艺下得到颜色光亮分布均匀彩色钝化膜。研究了此工艺下的钝化试样和未钝化试样的耐腐蚀性能和表面形貌。用盐水浸泡实验、硫酸铜点滴实验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来研究钝化试样和未钝化实验的耐腐蚀性能。最终得出:钝化后的试样的耐腐蚀性能要远远的大于未钝化试样。利用SEM、EDS和红外光谱对钝化膜的表面形貌、元素定量分析和钝化的官能团进行测试:最终得出钝化膜的组成。结果显示,钝化膜有两层组成,钝化膜内层主要由硅酸盐生成的网格聚合物和单宁酸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组成。在钝化膜的最外层主要是锌的氧化物组成,最终获得了钝化膜的成膜原理。SEM形貌观察发现此工艺下钝化膜表面不平整有一定的颗粒度,该工艺存在一定的不足,需对此工艺进行优化。对改工艺的优化方法是在对工件进行钝化时,钝化液的压强施加在钝化面上,改变钝化工件在钝化液中的不同深度来控制压强的变化。在不同的钝化液压强作用下对试样进行钝化,并与传统的钝化工艺进行对比。利用盐雾实验、电化学测试来研究不同条件下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用SEM来观察钝化膜的表面形貌,用划格法来研究钝化膜的附着力。最终得到,在施加一定的钝化液压强时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得到提高,在P4条件下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达到最优。同时,表面形貌也得到了改善,在压强为P4下钝化膜表面平整紧密。与传统的钝化相比,在压强作用下,钝化膜的附着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传统工艺下钝化膜的附着力达到4级,附着力最差,在P4条件下的钝化膜附着力达到了1级,钝化膜的附着力最好。因此,钝化时对钝化面施加一定的钝化液压强可以改善钝化膜的综合性能。
张天[7](2018)在《环保型气相防锈纸及防锈机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全、无毒、环保是气相防锈剂的发展趋势,为了对国内以亚硝酸钠为主要成分的气相防锈剂进行更新换代,制备环保型气相防锈系列产品。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单组分及多组分复配进行静态防锈甄别实验,研究了苯甲酸钠、乌洛托品、苯丙三氮唑、碳酸环己胺、植酸胺在5%NaCl氛围中对Q235型钢片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苯甲酸钠、乌洛托品、苯丙三氮唑缓蚀能力一般,不能单独作为气相防锈剂使用,碳酸环己胺单组份虽然有不错的气相缓蚀能力,但是不能通过三天静态气相防锈实验;在双组份气相防锈方面,苯并三氮唑和乌洛托品具有协同作用,苯并三氮唑和碳酸环己胺具有拮抗作用;植酸胺化调节pH=10时,具有最佳的缓蚀性能,Q235钢铁表面光亮无锈;优选配方为m(苯甲酸钠):m(乌洛托品):m(苯并三氮唑):m(植酸胺)=5:2:2:1,较优用量为1L体积使用2g。2.通过对不同涂布量下气相防锈纸的静态防锈性能的研究发现:当防锈液质量分数为35%,有效涂布面积为12.6g/m2时为最佳用量;最佳条件下,中性盐雾实验15d,试片光亮无锈。3.进行气相防锈膜中试试验,并通过中性盐雾试验、气相防锈剂缓蚀能力实验对气相防锈膜防锈效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中性盐雾试验15 d后,工厂试片仍保持光亮无锈;缓蚀能力实验中三组平行实验缓蚀能力为0级,钢铁表面光亮无锈蚀。4.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分析,结合气相防锈甄别实验,进行防锈剂缓蚀机理的研究。研究表明:苯甲酸钠、乌洛托品、苯丙三氮唑、碳酸环己胺、植酸胺主要是抑制阳极为主的缓蚀剂;在双组份气相防锈方面,苯并三氮唑和碳酸环己胺由于空间位阻的影响产生拮抗效应,苯并三氮唑和乌洛托品有着挥发性和吸附类型协同效应;苯并三氮唑、乌洛托品、植酸胺中电负性较大的O、N、P与Fe的d空轨道进行杂化,形成配位键吸附于金属表面,以C、H原子为骨架的非极性基团远离金属表面,自组装形成了一层致密的单分子薄膜。5.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制备的气相防锈纸与未涂布中性牛皮纸相比,其纤维形状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单根纸张纤维表面上的细小纹理被完全遮挡,但纤维间的间隙仍清晰可见;制备的气相防锈膜与PE膜相比,有明显的区别,PE膜表面平滑均一,无明显的突出和轮廓;气相防锈膜有明显的凸凹不平,其表面的孔隙清晰可见,有的地方甚至存在细小的颗粒依存于表面。6.通过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分析,Q235钢铁中的Fe原子主要吸附在苯甲酸钠COO-附近,乌洛托品C—N附近、苯丙三氮唑N—N附近和植酸胺P—O附近。7.制备的盐酸萘乙二胺法显色剂比传统的淀粉碘化钾显色剂拥有更佳的灵敏性,并能在气相防锈膜中给出清晰的亚硝酸钠分布状态,制备的亚硝酸钠显色卡可以快速的对防锈制品中亚硝酸钠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黄晓东[8](2018)在《植酸及其复配缓蚀剂对1045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碳钢也叫碳素钢,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碳钢的可塑性强,机械强度高,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根据含碳量的多少可以分为低碳钢(WC≤0.25%),中碳钢(WC:0.25%—0.6%)和高碳钢(WC>0.6%)。碳钢也是一种合金,因此碳钢内部结构、成分的不均一性使得碳钢在腐蚀介质中很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本文针对碳钢的易腐蚀性,以植酸为主体复配缓蚀剂对1045碳钢在0.5 mol·L-1 HCl溶液和共晶盐相变蓄冷材料中的缓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中分别以植酸和苄基三甲基溴化铵单独作为缓蚀剂研究了对碳钢在0.5mol·L-1HCl溶液中的缓蚀性能,交流阻抗和极化曲线测试结果均表明两种分子均有缓蚀作用,但缓蚀效率并不高。将两种分子复配作为缓蚀剂,电化学测试表明,缓蚀效率明显提高,达到了90.6%。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芳香环结构和磷酸基团是缓蚀剂分子吸附在碳钢表面的主要活性位点。实验中研究了植酸复配苄基三甲基溴化铵对1045碳钢在相变蓄冷材料中的缓蚀性能,采用了一小时浸泡为评价标准,通过交流阻抗图谱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分子均有缓蚀效果,两种分子复配时缓蚀效率可以达到53.94%。也证明了植酸、苄基三甲基溴化铵以及两者复配时,均为混合型缓蚀剂。SEM表征说明Cl-的孔蚀为相变蓄冷材料腐蚀碳钢的主要因素,可以清楚的看到有无缓蚀剂时碳钢表面腐蚀情况的不同。为了研究缓蚀机理,建立了复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体系,可以直观的看到植酸和苄基三甲基溴化铵两种分子均是以平面吸附的方式吸附在碳钢表面。实验中研究了植酸复配组氨酸对1045碳钢在相变蓄冷材料中的缓蚀性能,交流阻抗和动电位极化曲线表明植酸和组氨酸均有缓蚀效果,组氨酸单独的缓蚀效率要大于植酸单独做缓蚀剂时的缓蚀效率。但当两者复配时可以提高缓蚀效率,最大的缓蚀效率为60.25%,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有竞争吸附的关系。SEM表明缓蚀剂确实起到了缓蚀的效果。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在高浓度离子溶液中,分子尺寸对缓蚀剂的缓蚀效率有一定的影响,分子尺寸较小的组氨酸可以填充在植酸分子形成的缓蚀分子膜层的间隙,从而提高缓蚀效率。
董恒莉[9](2016)在《植酸、铈盐转化膜硫代乙酰胺耐蚀改性研究》文中认为镀锌钢广泛用于汽车、建筑、电力、交通及日常民用等领域。为了防止其腐蚀,工业上常用经济有效的铬酸盐转化技术进行处理。但由于铬酸盐具有致癌作用,全世界已经禁止铬酸盐的使用。因此,工业上迫切需要绿色环保的镀锌钢表面无铬转化膜技术。本文采用硫代乙酰胺分别对植酸转化膜和铈盐转化膜进行了耐蚀改性研究。植酸以其环保、来源广以及优良的缓蚀性,在金属表面防腐研究中备受关注。本课题在2m L/L植酸(质量分数为70%),p H 4.5,转化温度65℃,反应时间10min的条件下,在镀锌钢表面制备了植酸转化膜。采用硫代乙酰胺对植酸转化膜改性后,耐中性盐雾时间从改性前的28h增加到48h。扫描电镜(SEM)、中性盐雾(NSS)、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极化曲线(Tafel)和电化学阻抗(EIS)测试结果表明:镀锌钢表面植酸转化膜呈麦粒状排列,硫代乙酰胺改性后转化膜表面更加平整、密实,转化膜中P的含量明显增加。镀锌钢经植酸转化液处理后,腐蚀电位正移了181m V,腐蚀电流密度减小了43%;硫代乙酰胺改性后的植酸转化膜样品腐蚀电位正移了8m V,腐蚀电流密度减少了3%左右。镀锌钢表面植酸转化膜硫代乙酰胺改性后耐蚀性能得到一定的改善。镀锌钢表面铈盐转化膜存在反应时间短时,膜层较薄,耐蚀性不理想;为了增加膜层厚度,延长反应时间,膜层易开裂脱落,耐蚀性能亦不理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开展了铈盐转化膜硫代乙酰胺耐蚀改性的研究。在硫代乙酰胺0.3g/L,转化液p H 1.3,转化温度55℃,反应时间15min的条件下,改性后铈盐转化膜的耐盐雾时间由改性前的24h提高到288h。扫描电镜(SEM)、能谱(EDS)、中性盐雾(NSS)、极化曲线(Tafel)和电化学阻抗(EIS)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硫代乙酰胺改性后铈盐转化膜的膜层厚度从薄而难易测量增加到15μm,转化膜有效耐蚀成分O、P、Ce的含量分别增加了22.67%、13.4%、13.73%,改性后转化膜腐蚀电位从改性前的-1301m V增加到-1138m V,正移了163m V,自腐蚀电流密度从1.155×10-5A·cm-2减小到7.575×10-6A·cm-2,减小了约40%,使得铈盐转化膜的耐蚀性能显着提高。
崔新战,黄霞,关绍康,侯树森,姚惠峰[10](2012)在《高分子材料涂覆生物镁合金心血管支架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以高分子材料作为镁合金支架的涂层可改善支架的降解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目的:综述镁合金心血管支架表面高分子涂层材料的特点及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5至2010年Elsevier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有关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和镁合金表面改性等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目前镁合金常用的涂覆高分子材料有胶原蛋白、壳聚糖、聚乳酸及其共聚物、有机化合物转化膜、聚氨酯。这些高分子材料均具有好的生物性能,作为镁合金的涂层可以改善镁合金的生物相容性,延缓镁合金的降解时间。但有机物与镁合金之间的结合强度主要依靠物理机械力和化学键合,物理机械力不能够满足要求,必须要对镁合金表面和有机物进行处理,应用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使镁合金与有机物之间产生化学键合,从而达到要求。
二、无毒植酸在金属防护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毒植酸在金属防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NZ30K镁合金表面植酸-硅烷复合耐蚀膜层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镁合金的腐蚀研究现状 |
1.2.1 镁腐蚀的热力学研究 |
1.2.2 镁合金腐蚀类型 |
1.3 镁合金防腐研究现状 |
1.3.1 化学转化膜 |
1.3.2 金属镀层 |
1.3.3 阳极氧化和微弧氧化 |
1.3.4 有机涂层 |
1.4 镁合金植酸化学转化膜 |
1.4.1 植酸的结构及性能 |
1.4.2 镁合金植酸化学转化膜研究现状 |
1.4.3 耐腐蚀机制 |
1.5 镁合金硅烷处理技术 |
1.5.1 硅烷偶联剂简述 |
1.5.2 硅烷处理工艺及机理 |
1.5.3 镁合金表面硅烷处理研究现状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1.1 基材 |
2.1.2 样品前处理 |
2.1.3 植酸-Mn转化膜样品制备 |
2.1.4 化学试剂 |
2.2 实验设备 |
2.2.1 电化学工作站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 |
2.2.3 真空干燥箱及磁力搅拌器 |
2.3 研究方法 |
2.3.1 腐蚀形貌分析 |
2.3.2 显微分析 |
2.3.3 浸泡实验 |
2.3.4 析氢测试 |
2.3.5 电化学测试 |
2.3.6 正交实验设计及极差分析法 |
第三章 NZ30K镁合金在汽车商用冷却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2 合金的微观组织 |
3.3 腐蚀行为 |
3.4 电化学腐蚀行为 |
3.4.1 动电位循环极化曲线 |
3.4.2 电化学阻抗谱 |
3.5 腐蚀机理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Z30K镁合金植酸-Mn膜层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正交实验 |
4.3 最佳成膜工艺膜层研究 |
4.3.1 微观形貌 |
4.3.2 耐腐蚀性的表征 |
4.3.3 温度对膜层的影响 |
4.3.4 膜层的形成机理 |
4.4 膜层改进 |
4.4.1 KF浓度的影响 |
4.4.2 KF处理温度的影响 |
4.4.3 KF处理时间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Z30K镁合金植酸-硅烷复合膜层制备 |
5.1 引言 |
5.2 VTES膜层的制备 |
5.3 工艺参数对复合膜层耐蚀性能的影响 |
5.3.1 固化时间对复合膜层耐蚀性能的影响 |
5.3.2 固化温度对复合膜层耐蚀性能的影响 |
5.4 膜层微观形貌及组成 |
5.5 固化温度和时间影响耐蚀性机理讨论 |
5.6 耐蚀性比较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2)镀锌钢板钼酸盐钝化膜防腐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和讨论 |
4 结论 |
(3)无铬钝化机理研究及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
1 无铬钝化机理及发展现状 |
1.1 无机钝化 |
1.1.1 钼酸盐钝化 |
1.1.2 钨酸盐钝化 |
1.1.3 硅酸盐钝化 |
1.1.4 稀土金属盐钝化 |
1.2 有机物钝化机理及发展现状 |
1.2.1 植酸钝化 |
1.2.2 有机硅烷钝化 |
1.2.3 树脂钝化 |
1.2.4 单宁酸钝化 |
2 无铬钝化研究方向及展望 |
(4)利用特性吸附和配位驱动组装法在铁基底表面构建自组装膜和化学转化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化学转化膜 |
1.2.1 传统化学转化膜 |
1.2.2 新型商用化学转化膜 |
1.2.3 化学转化膜小结 |
1.3 自组装技术简介 |
1.3.1 自组装膜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1.3.2 自组装膜分类 |
1.3.3 超分子自组装 |
1.3.4 自组装技术小结 |
1.4 磷酸酯简介 |
1.4.1 磷酸酯在金属腐蚀防护方面的应用 |
1.4.2 植酸 |
1.5 有机膦酸简介 |
1.5.1 有机膦酸在金属腐蚀防护中的应用 |
1.5.2 羟基乙叉二膦酸 |
1.6 离子聚合物 |
1.6.1 聚丙烯酸简介 |
1.6.2 聚丙烯酸在金属腐蚀防护中的应用 |
1.7 论文的选题目的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水和乙醇溶剂中制备的铁基底表面的两种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自组装膜的形貌和耐蚀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内容 |
2.2.1 实验试剂 |
2.2.2 铁电极的制备和预处理 |
2.2.3 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BEP)自组装膜的制备 |
2.2.4 实验仪器表征 |
2.2.5 电化学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FTIR表征 |
2.3.2 XPS分析 |
2.3.3 AFM表征 |
2.3.4 金相显微镜表征 |
2.3.5 电化学数据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一步自组装法在铁基表面构建具有优异抗蚀性能的新型植酸-金属转化膜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植酸基薄膜的制备 |
3.2.3 表面分析与表征 |
3.2.4 电化学测量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FTIR及XPS表征 |
3.3.2 SEM和AFM表征 |
3.3.3 植酸基膜层腐蚀防护性能研究 |
3.3.4 植酸-金属膜的形成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冷轧钢表面羟基乙叉二膦酸-锌复合防腐涂层的制备和自增强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样品的制备 |
4.2.3 耐腐蚀性能测试 |
4.2.4 表征方法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HEDP-Zn膜层的制备 |
4.3.2 HEDP-Zn膜层自增强性能的EIS表征 |
4.3.3 XPS分析 |
4.3.4 ATR-FTIR分析 |
4.3.5 膜层外观及金相显微镜图片 |
4.3.6 SEM及EDS表征 |
4.3.7 HEDP-Zn膜层在NaCl溶液中可能的自增强机理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聚丙烯酸功能膜在铁基底上制备抗腐蚀的有机-无机杂化膜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聚丙烯酸自组装膜的制备 |
5.2.3 聚丙烯酸-金属杂化膜的构建 |
5.2.4 表征与分析 |
5.2.5 电化学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聚丙烯酸功能膜的构建 |
5.3.2 铈离子(锌离子)掺杂的聚丙烯酸-金属络合物膜层 |
5.3.3 SEM表征 |
5.3.4 XPS表征 |
5.3.5 极化曲线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文的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金属镍表面的无铬钝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金属表面的有铬钝化 |
1.1.1 有铬钝化的研究与应用简介 |
1.1.2 铬酸盐钝化的反应机理 |
1.2 金属表面的无铬钝化 |
1.2.1 无机钝化剂钝化 |
1.2.2 有机钝化剂钝化 |
1.2.3 无机—有机复合钝化剂钝化 |
1.3 课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器材和方法 |
2.1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钝化方法 |
2.3.2 钝化膜检验方法 |
第三章 铬酸盐钝化条件优化 |
3.1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1 钝化温度的影响 |
3.1.2 钝化时间的影响 |
3.1.3 钝化液pH的影响 |
3.2 小结 |
第四章 氨基磺酸钝化条件优化 |
4.1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1 钝化温度影响 |
4.1.2 钝化时间的影响 |
4.1.3 钝化液pH的影响 |
4.2 小结 |
第五章 无铬钝化基础液添加剂筛选 |
5.1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1.1 无机添加剂筛选 |
一、钼酸铵的影响 |
二、硅酸钠的影响 |
三、硫酸铈和硝酸铈的影响 |
四、氧化铈、氧化钇、氧化镧的影响 |
5.1.2 有机添加剂的筛选 |
一、单宁酸的影响 |
二、植酸的影响 |
三、乙醇胺的影响 |
四、丙烯酸树脂的影响 |
5.2 小结 |
第六章 无铬钝化基础液优化配方的确定及质量检测 |
6.1 无铬钝化基础液优化配方 |
6.1.1 无机添加剂复配 |
6.1.2 有机添加剂复配 |
6.1.3 无机—有机—氨基磺酸复配 |
6.2 钝化膜的综合质量检测 |
6.2.1 耐中性盐雾检测 |
6.2.2盐水浸泡实验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无铬彩色钝化工艺的优化及其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无铬钝化机理及发展现状 |
1.2.1 无机钝化机理及发展现状 |
1.2.2 有机物钝化机理及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3.1 课题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材料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药品 |
2.1.3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工艺流程 |
2.2.2 镀锌试样制备方法 |
2.3 镀锌无铬钝化工艺的确定 |
2.3.1 镀锌层无铬钝化钝化液成分确定方法 |
2.3.2 镀锌层无铬钝化工艺确定 |
2.3.3 镀锌层无铬钝化压强的确定 |
2.4 镀锌无铬钝化膜性能测试 |
2.4.1 钝化膜附着力测试 |
2.4.2 中性盐雾实验 |
2.4.3 盐水浸泡实验 |
2.4.4 硫酸铜点滴实验 |
2.4.5 电化学测试实验 |
2.5 镀锌无铬钝化膜表面形貌及能谱分析 |
2.6 镀锌无铬钝化膜颜色定量表征 |
第三章 镀锌层无铬钝化工艺确定 |
3.1 镀锌层无铬复合钝化工艺初选 |
3.1.1 镀锌工艺选择 |
3.1.2 镀锌层钝化工艺初选 |
3.2钝化液单因素实验 |
3.2.1 钝化液各成分对钝化膜综合性能的影响 |
3.2.2 钝化膜工艺参数对钝化膜的综合性能的影响 |
3.2.3 单因素实验小结 |
3.3 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3.3.1 正交实验设计 |
3.3.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钝化膜性能研究 |
4.1 钝化膜耐腐蚀性测试 |
4.1.1 钝化膜的制备 |
4.1.2 盐水浸泡实验 |
4.1.3 硫酸铜点滴实验 |
4.2 电化学测试 |
4.2.1 电化学极化曲线及分析 |
4.2.2 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及分析 |
4.3 钝化膜的微观形貌对比及反应原理分析 |
4.3.1 钝化膜微观形貌对比 |
4.3.2 钝化膜成分分析 |
4.3.3 钝化膜截面形貌及元素分析 |
4.3.4 钝化膜红外光谱分析 |
4.4 钝化膜反应原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压强对镀锌层无铬钝化工艺影响 |
5.1 实验方法及工艺 |
5.1.1 控制压强的方法 |
5.1.2 钝化工艺 |
5.2 钝化膜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
5.2.1中性盐雾实验 |
5.2.2 钝化膜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及分析 |
5.2.3 交流阻抗测试与分析 |
5.2.4 不同压强下钝化膜的SEM形貌 |
5.2.5 钝化膜不同压强下附着力 |
5.3 压强作用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目录 |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项目 |
(7)环保型气相防锈纸及防锈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气相防锈剂简介 |
1.2.1 气相防锈剂定义 |
1.2.2 气相防锈剂的分类 |
1.3 气相防锈剂的发展及研究方向 |
1.3.1 开发环保高效的气相防锈剂 |
1.3.2 研究通用的新型气相防锈剂 |
1.3.3 进行气相防锈剂的复配研发 |
1.4 气相防锈纸的简介 |
1.4.1 气相防锈纸的定义 |
1.4.2 气相防锈纸的研究进展 |
1.4.3 气相防锈纸的特点 |
1.4.4 气相防锈纸在各领域的应用 |
1.5 五种常用防锈剂组分的研究进展 |
1.5.1 苯甲酸钠(C_6H_5CO_2Na) |
1.5.2 六亚甲基四胺(C_6H_(12)N_4) |
1.5.3 苯并三氮唑(C_6H_5N_3) |
1.5.4 碳酸环己胺((C_6H_(11)NH_2)_2·H_2CO3) |
1.5.5 植酸(C_6H_(18)O_(24)P_6) |
1.6 亚硝酸钠的防锈机理和检测方法 |
1.6.1 亚硝酸钠的防锈机理 |
1.6.2 食品及水质中亚硝酸钠的检测方法 |
1.7 论文的选题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气相防锈剂的静态防锈甄别实验 |
2.2.2 植酸p H的调节及其静态防锈甄别实验 |
2.2.3 植酸胺的制备和提纯 |
2.2.4 气相防锈纸的静态防锈甄别实验 |
2.3 腐蚀性能评级 |
第三章 环保型气相防锈剂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单组分和多组分气相防锈剂实验方案设计 |
3.3 结果分析 |
3.3.1 单一组分防锈实验结果分析 |
3.3.2 双组分复配防锈实验结果分析 |
3.3.3 三组分及四组分复配防锈实验结果分析 |
3.4 影响气相防锈剂防锈效果的主要因素 |
3.4.1 四组分配比对防锈性能的影响 |
3.4.2 防锈剂用量对防锈效果的影响 |
3.5 植酸的气相防锈剂甄别实验 |
3.5.1 植酸胺化在不同p H下对Q235钢防锈性能的影响 |
3.5.2 植酸胺化在不同p H下的实验结果分析 |
3.6 植酸胺的制备和提纯 |
3.7 植酸多组分复配与碳酸环己胺多组分复配的防锈效果对比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保型气相防锈纸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涂布液的制备 |
4.3 涂布量对气相防锈纸防锈性能的影响 |
4.4 气相防锈纸的中性盐雾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相防锈膜中试实验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3 造粒 |
5.4 制备气相防锈膜 |
5.5 气相防锈膜防锈实验方法 |
5.5.1 气相防锈剂的中性盐雾试验 |
5.5.2 气相防锈剂缓蚀能力试验 |
5.6 复配气相防锈剂的中性盐雾试验 |
5.7 复配气相防锈剂缓蚀能力实验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气相防锈缓蚀机理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电化学测量简介 |
6.3 电化学测量方法 |
6.3.1 测Q235钢的开路电势 |
6.3.2 测极化曲线 |
6.3.3 气相防锈纸膜SEM表征 |
6.3.4 拉曼光谱分析 |
6.4 电化学法实验方案设计 |
6.5 电化学法测试结果分析 |
6.5.1 测量Q235钢在 5%Na Cl溶液中的开路电势 |
6.5.2 单组份与5221配方极化曲线的测量与分析 |
6.5.3 BTA与CHC单组份及复配极化曲线的测量与分析 |
6.5.4 BTA与HMTA单组份及复配极化曲线的测量与分析 |
6.6 气相防锈纸和膜的微观形貌 |
6.6.1 气相防锈纸微观形貌 |
6.6.2 气相防锈膜微观形貌 |
6.7 拉曼光谱分析 |
6.7.1 苯甲酸钠拉曼光谱分析 |
6.7.2 乌洛托品拉曼光谱分析 |
6.7.3 苯并三氮唑和植酸胺拉曼光谱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防锈纸和防锈膜防锈性能的快速检测方法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仪器 |
7.3 显色机理 |
7.4 试剂的准备 |
7.5 亚硝酸钠标准曲线的绘制 |
7.6 亚硝酸钠比色卡的制备 |
7.7 气相防锈纸中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 |
7.7.1 亚硝酸钠气相防锈纸的制备 |
7.7.2 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亚硝酸钠含量测定 |
7.8 盐酸奈乙二胺法检测亚硝酸钠的优点 |
7.9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本实验创新之处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植酸及其复配缓蚀剂对1045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腐蚀的分类 |
1.3 腐蚀介质 |
1.3.1 盐酸 |
1.3.2 共晶盐相变蓄冷材料(PCMS) |
1.4 金属防腐蚀措施 |
1.4.1 电化学保护 |
1.4.2 防腐蚀表面层技术 |
1.4.3 金属材料的选择与结构设计 |
1.4.4 自组装分子膜 |
1.4.5 缓蚀剂 |
1.5 植酸和氨基酸缓蚀剂 |
1.5.1 植酸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
1.5.2 氨基酸类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
1.5.3 多元复配缓蚀剂的协同作用 |
1.6 缓蚀剂缓蚀性能测试方法 |
1.6.1 电化学测试 |
1.6.2 失重法 |
1.6.3 表征 |
1.7 缓蚀剂缓蚀机理的研究 |
1.7.1 量子化学计算 |
1.7.2 分子动力学模拟 |
1.8 课题研究意义、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8.1 研究意义 |
1.8.2 主要内容 |
1.8.3 课题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和主要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主要仪器 |
2.2 实验电极和溶液以及表征样品的制备 |
2.2.1 实验电极的制备 |
2.2.2 实验溶液的制备 |
2.2.3 实验表征样品的制备 |
2.3 电化学测试以及机理研究参数设置 |
2.3.1 电化学测试 |
2.3.2 机理研究参数设置 |
第3章 植酸及苄基三甲基溴化铵复配缓蚀剂对碳钢在0.5 MOL·L~(-1)HCL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电化学测试 |
3.2.1 交流阻抗图谱 |
3.2.2 极化曲线 |
3.3 SEM表征 |
3.4 量子化学计算 |
3.5 分子动力学模拟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植酸及苄基三甲基溴化铵复配缓蚀剂对碳钢在PCMS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1.1 植酸与苄基三甲基溴化铵 |
4.1.2 共晶盐相变储能材料(PCMS) |
4.2 PCMS的制备与其对碳钢的腐蚀机理 |
4.2.1 PCMS的制备 |
4.2.2 PCMS对碳钢的腐蚀机理 |
4.3 电化学测试 |
4.3.1 交流阻抗图谱(EIS) |
4.3.2 极化曲线测试(Tafel) |
4.4 SEM表征 |
4.5 量子化学计算 |
4.6 分子动力学模拟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植酸及组氨酸复配缓蚀剂对碳钢在PCMS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电化学测试 |
5.2.1 交流阻抗图谱(EIS) |
5.2.2 极化曲线(Tafel) |
5.3 SEM表征 |
5.4 量子化学计算 |
5.5 分子动力学模拟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植酸、铈盐转化膜硫代乙酰胺耐蚀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镀锌层的腐蚀 |
1.3 镀锌层的防腐技术 |
1.4 铬酸盐化学转化 |
1.4.1 六价铬化学转化 |
1.4.2 三价铬化学转化 |
1.5 无机无铬化学转化 |
1.5.1 钼酸盐化学转化 |
1.5.2 硅酸盐化学转化 |
1.5.3 钨酸盐化学转化 |
1.5.4 钛盐化学转化 |
1.5.5 稀土化学转化 |
1.6 有机无铬化学转化 |
1.6.1 植酸化学转化 |
1.6.2 单宁酸化学转化 |
1.6.3 有机硅烷化学转化 |
1.7 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试剂 |
2.4 实验工艺流程 |
2.4.1 预处理 |
2.4.2 转化处理 |
2.5 转化膜性能评价 |
2.5.1 形貌结构 |
2.5.2 成分分析 |
2.5.3 中性盐雾 |
2.5.4 电化学测试 |
3 镀锌钢表面植酸转化膜及耐蚀改性研究 |
3.1 植酸转化膜成膜条件 |
3.1.1 植酸的浓度影响 |
3.1.2 成膜反应条件 |
3.1.3 小结 |
3.2 植酸转化膜耐蚀改性研究 |
3.2.1 氟锆酸钾耐蚀改性 |
3.2.2 硫代乙酰胺耐蚀改性 |
3.3 植酸转化膜硫代乙酰胺耐蚀改性性能评价 |
3.3.1 形貌结构及成分分析 |
3.3.2 耐蚀性 |
3.3.3 电化学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4 镀锌钢表面铈盐转化膜硫代乙酰胺耐蚀改性研究 |
4.1 硫代乙酰胺耐蚀改性研究 |
4.1.1 硫代乙酰胺的浓度 |
4.1.2 成膜反应条件 |
4.1.3 小结 |
4.2 硫代乙酰胺对铈盐转化膜的影响 |
4.3 铈盐转化膜硫代乙酰胺耐蚀改性性能评价 |
4.3.1 形貌结构与成分分析 |
4.3.2 耐蚀性 |
4.3.3 电化学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10)高分子材料涂覆生物镁合金心血管支架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和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3 数据提取 |
1.4 质量评价符合纳入标准的47篇文献中, 文献 |
2 结果 |
2.1 胶原蛋白 |
2.2 壳聚糖 |
2.3 聚乳酸及其共聚物 |
2.4 有机化合物转化膜 |
2.5 聚氨酯 |
3 讨论 |
四、无毒植酸在金属防护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NZ30K镁合金表面植酸-硅烷复合耐蚀膜层的制备[D]. 曾纪勇.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9)
- [2]镀锌钢板钼酸盐钝化膜防腐蚀性能研究[J]. 田丰,赵婧,邱龙时,潘晓龙. 世界有色金属, 2019(15)
- [3]无铬钝化机理研究及发展现状[J]. 王少峰,范云鹰,雷玉娟. 材料保护, 2019(08)
- [4]利用特性吸附和配位驱动组装法在铁基底表面构建自组装膜和化学转化膜的研究[D]. 燕汝. 山东大学, 2019(09)
- [5]金属镍表面的无铬钝化研究[D]. 李春霞.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6]无铬彩色钝化工艺的优化及其性能的研究[D]. 王少峰.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7]环保型气相防锈纸及防锈机理的研究[D]. 张天. 青岛科技大学, 2018(10)
- [8]植酸及其复配缓蚀剂对1045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D]. 黄晓东.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9]植酸、铈盐转化膜硫代乙酰胺耐蚀改性研究[D]. 董恒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 [10]高分子材料涂覆生物镁合金心血管支架的研究与应用[J]. 崔新战,黄霞,关绍康,侯树森,姚惠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