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基桩瞬态振动响应分析

全基桩瞬态振动响应分析

一、完整基桩瞬态激振响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谭婕,王奎华,涂园,吴君涛,郑茗旺[1](2021)在《大直径变截面桩速度波衰减特性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大直径桩在低应变测试中的三维效应和缺陷量化分析问题,建立变截面桩–成层土耦合振动模型,考虑桩身的三维波动,通过建立层间递推关系求解得到桩身任意位置纵向振动响应的频域解析解,并利用傅里叶逆变换得到时域内半解析表达。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完整桩和缺陷桩,探讨不同条件下桩身入射速度波沿径向和纵向的幅值和走时变化规律。最后通过现场试验对某混凝土灌注桩的桩顶及桩身内部纵向振动响应进行测试,验证了本文解的合理性。理论与试验结果表明:(1)中心瞬态激振条件下大直径桩的三维效应显着,其影响深度与桩顶激振力的作用面积和持续时间相关;(2)速度波沿桩身的纵向衰减特性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桩身完整性和桩侧土阻力特性,这一研究结果能够为基桩完整性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宋楠[2](2020)在《既有桥墩基础动刚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桥墩基础作为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关乎到整个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与使用寿命。现有铁路、公路桥梁检定内容与评判标准主要针对桥梁上部结构,而对下部结构,特别是下部基础的评价指标严重欠缺。此外,桥梁基础埋置于土体中,常规的检测方法均无法检测其运营状态和现阶段的承载能力,传统的桩基静载试验法和高应变动测法均无法满足快速评定现阶段大规模在役桥梁下部基础基本状态及承载力的要求。随着我国公路、铁路交通的大规模发展,车流密度、车辆载重不断增加,同时伴随着既有桥墩运营时间的增加,急需一套能快速、全面检测既有桥梁基础工作状态、评定其承载力的方法,使其能够对既有桥墩及基础进行科学有效的评判。动刚度法通过建立与桩基静压试验静刚度间的静、动对比系数,表明动刚度与桩基础承载能力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单桩动刚度,而对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桥墩-承台-群桩系统整体动刚度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现场试验与有限元计算相结合,对既有桥梁下部桩基础动刚度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⑴研究既有桥梁桩基础动刚度的有限元模拟方法,结合单桩、单桩-承台、群桩-承台三种结构的动刚度现场测试数据,分析有限元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及合理性。⑵基于瞬态机械阻抗法基本原理,通过建立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研究激振荷载、桩周土体、桩身缺陷、桩身几何尺寸、桥墩高度、上部结构质量、测试位置等影响因素对动刚度的影响,对既有桥梁下部结构动刚度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⑶结合现场测试数据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利用动刚度评价群桩基础工作状态。本文由以上工作得到结论如下:⑴通过单桩动刚度参数敏感性分析,动刚度与激振荷载无关;桩周土体弹性模量越大,动刚度越大;动刚度的与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近似呈线性关系;桩身缺陷程度越大,动刚度值越小;桩径越大,桩基础动刚度越大;对于摩擦桩基础,桩长越大,桩基础动刚度越大;对于端承桩基础,桩长越小,桩基础动刚度越大。⑵通过对比单桩、单桩-承台、群桩-承台三种结构体系的动刚度,发现单桩-承台系统的动刚度较单桩动刚度稍大,从整体上看,群桩-承台系统的动刚度与单桩动刚度呈倍数关系。

梁竟松[3](2020)在《基桩低应变数值模拟及缺陷定量分析》文中提出在我国,大量采用桩基础,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桩基检测技术,其中低应变反射波作为一种常用的基桩动测技术,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实践中。相较于其他的检测方法,低应变反射波法测桩,测点广、快速、方便、经济等诸多优点,是现在桩基质量检测的主要形式。但是低应变反射波法仍然是一门发展中的实用技术,在理论与应用中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而且这种方法有许多局限性。桩基检测过程中定性检测远远不够,定量分析对于基桩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低应变反射波法的现状及发展历史、发展趋势进行了概述。对桩土间的相互作用在考虑阻尼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其弹性作用,建立了桩土间相互作用的新数学模型。分析了初始条件和不同边界条件下端承桩、摩擦桩,摩擦端承在瞬态激振时的桩顶位移响应和速度响应。利用UG软件建立桩土实体模型,采用ANSYS/LS-DYNA程序求解桩顶瞬态激振时的速度响应,通过对桩长、缺陷位置的计算,验证桩土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的有效性和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能够对基桩进行有效的数值模拟。基于MATLAB平台,根据桩土间数学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编制了基桩定量分析程序,利用模型曲线与实测曲线的拟合来对基桩参数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某工地实际工程桩进行分析处理,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王丹[4](2019)在《广州南沙港铁路桥梁桩基弹性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弹性波无损检测作为常用的基桩完整性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大多数工程检测中,它以简化的一维线弹性杆件波动方程为理论基础,以波阻抗的改变表现出的波形上的变化为判据,由检测人员依据自己的经验对其进行判定。在实际检测之前,操作人员会建立大量的缺陷桩模型,并依据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解释与研究。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前人对它数值模拟方面的探讨常仅限于简化的“桩-土”模型,或是“锤-桩-土”模型,即桩周土和桩端土分别为两种不同的材料,模拟锤击激振载荷,甚至做出尼龙锤的模型,用ABAQUS/Explicit、ANSYS/LS-DYNA、FLAC3D、PIT-S或者COMSOL Multiphysics等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将其结果通过骄佳软件前处理、MATLAB、Surfer 13等软件进行处理并绘制成图。本文主要结合南沙港铁路项目,严格遵循1号桥墩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基桩的尺寸和参数作为ABAQUS/Explicit数值模拟的选取模型,以数据处理中的路径选择及输出频率选取为参照对象,讨论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采样间隔的设置的合理性;对在不同的输出时间点的数据的精准程度进行讨论,进而引申至实际检测中,对设置设备的采样间隔的合理性进行建议;在复杂地质条件和简化后的简单地质条件下的同根完整基桩的速度时程曲线图,讨论了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对于曲线的影响性;以缩径桩的缺陷部位的直径为变量,以断裂桩的断裂部位为变量,最后分析推断了模拟得到的曲线不能完全贴合实际检测情况的可能性原因。其次,以南沙港铁路1号桥墩的某根基桩作为讨论对象,对其同时做了弹性波检测及声波透射检测,进而讨论了两种方法的利弊。最后,以28号桥墩的全桥布置图、施工钻孔地质柱状图为前提,在对其选择了合适的检测方法后,对检测结果进行解释并绘制出缺陷判定图。最后总结得到了弹性波反射法快捷、简便、直观、不受场地限制,因而在大多数实测中得到广泛运用,但常囿于被测桩的桩长和桩径,因弹性波在桩身中传播时会发生能量的衰减,使得接收信号较为微弱,使得判断其缺陷较为困难,因而选择使用声波透射进行检测以证实。而声波透射法虽然检测精度高,在数据处理中,反映缺陷段更加直观,不受基桩尺寸的限制,但其成本较高,因而常作为辅助手段用于实际检测中。

吕述晖[5](2015)在《单排高桩基础竖向振动理论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单排高桩基础常用于码头、桥梁这类结构物中。由于这类结构基础本身及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容易遭受自然灾害或人为事故的破坏和损伤,在可能的损伤发生后,需要对基础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对于在役基桩的检测问题,动力无损检测方法较为适用但仍缺乏完善的动力理论支持。另外,基础的动力理论是动力基础设计、基础抗震设计的重要依据,而目前针对单排高桩基础动力理论的研究较少。因此,开展单排高桩基础动力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Timoshenko梁理论及桩-土耦合振动理论为基础,采用解析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竖向动力荷载作用下单排高桩基础的振动特性。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考虑在梁上和在桩上竖向瞬态激振两种工况,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和平面应变土体模型,借助Laplace变换推导了竖向瞬态激振下成层地基土中单排高桩基础动力响应频域解析解,并进而利用离散Fourier逆变换获得了对应的时域半解析解。通过与数值模拟结果及模型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所得解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梁和桩几何参数、地基土力学参数、桩身缺陷特征对竖向瞬态激振下单排高桩基础动力响应的影响。2.考虑桩竖向及横向振动与梁振动的耦合,利用积分变换推导了竖向瞬态激振下成层地基土中单排高桩基础动力响应频域解析解及时域半解析解。通过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验证了所得解的合理性,并分析了在梁上不同位置和在桩上偏心激振对单排高桩基础瞬态动力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桩横向振动对单排高桩基础瞬态动力响应影响的相关因素。3.考虑桩侧土体三维波动效应及桩的横向惯性效应,并计及桩-桩侧土界面竖向和径向位移连续,利用积分变换推导了竖向瞬态激振下成层地基土中单桩及单排高桩基础动力响应频域解析解及时域半解析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横向惯性效应对完整桩及缺陷桩桩顶瞬态动力响应的影响以及横向惯性效应的相关因素,并讨论了横向惯性效应对竖向瞬态激振下单排高桩基础动力响应的影响。4.考虑梁的柔性变形与桩竖向、横向变形的耦合以及邻桩之间的桩-土-桩动力相互作用,利用积分变换推导了竖向动力荷载作用下成层地基土中单排高桩基础竖向振动响应频域解析解。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梁柔性变形、桩横向变形以及桩-土-桩动力相互作用对单排高桩基础竖向振动特性的影响及相关因素。5.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两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上部结构及邻桩对受测桩低应变完整性测试结果影响的测试方法-虚拟隔离单桩法和泛频响应函数法。并通过已获得的竖向瞬态激振下单排高桩基础振动响应问题的解答及数值模拟验证了测试方法的合理性并分析了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本文研究对于单排高桩基础完整性评价及以单排高桩基础为基础形式的动力基础设计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陶俊[6](2014)在《三维桩体低阶共振频率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传统研究基桩低阶共振频率理论主要是在一维条件下将桩周岩土和桩底岩土对桩身的影响简化为一个等效参数展开研究,本文建立空间轴对称桩土模型,通过差分格式的定解问题求得空间轴对称桩土系统的桩顶速度曲线v(t),对其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振动速度振幅谱|V(f)|,在已知激振力振幅谱|P(f)|时,利用关系式|H(f)|=|V(f)|/|P(f)|求得桩土系统速度导纳曲线|H(f)|,通过速度振幅谱或者桩土系统速度导纳曲线求得基桩的共振频率。通过对工程桩进行模拟计算,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曲线进行拟合分析,验证了本文数值计算的正确性。给定不同的桩土参数和激振力参数,计算三维桩体的桩顶瞬态动力响应,得到三维条件下桩基频域特性,计算并绘制桩顶时域竖向振动速度曲线、桩土系统速度振幅谱曲线和速度导纳曲线,探讨了三维条件下桩基低阶(主要是第一、第二阶)共振频率特点,并与一维解析解展开对比研究。本文还探讨了三维轴对称模型下嵌岩桩中嵌岩深度和沉渣厚度对嵌岩桩的低阶共振频率的影响。得出了在某些固定条件下,利用实测动测曲线的第一、第二阶共振频率准确反推桩底土参数和桩底嵌岩质量,提高了低应变法对嵌岩桩桩底评判的准确性。

李林杰[7](2013)在《基于动刚度测试的既有桥梁桩基础状态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静载试验和动力测桩方法被广泛的用来检测和评估单桩完整性和承载力,但静载试验和高应变动力测桩方法均会造成一定的桩土间相对位移,甚至会对桩身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静载试验和高应变动测方法在检测既有桥梁桩基时存在一定的难度。低应变动力测桩方法对场地适应性强,且操作简单易行,便于对既有桥梁桩基进行普查和评估。机械阻抗法作为低应变动力测桩方法之一,被用于检测基桩完整性,并曾经一度用于估算基桩承载力。本文基于瞬态机械阻抗法动力测桩的基本原理,在对瞬态激振的设备进行改进之后,对既有桥梁桩基进行动刚度测试。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动刚度测试结果与桩身完整性、基桩几何参数、岩土特性及激振力大小存在一定的关系。文中以实际测试结果为依据,分析归纳了基桩动刚度与相关桩土参数及激振力间的关系。为进一步验证测试结果,同时也为分析基桩桩身缺陷对动刚度的影响,文中采用Midas GTS软件建立桩-土体系实体模型,模拟基桩桩身出现空洞、缩径、断桩及混凝土强度降低时的动力响应。文中最后梳理归纳了采用动刚度评价桥梁基桩完整性及承载状态的方法,并提出采用动刚度推算既有桥梁桩基承载力的方法。本文通过对实测数据和模拟结果分析,验证了动刚度值与基桩完整性间的相关性,为采用动刚度估算基桩承载力提供了依据,对既有桥梁桩基完整性及承载力的检测和评估具有较高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李晴[8](2012)在《基桩缺陷反射波法检测数值模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低应变反射波法是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基桩完整性检测方法,以简化的一维弹性杆件波动原理为理论基础,现场测试往往只对缺陷进行简单的类型判别,而对于不同程度缺陷的应力波反射规律却认识不够,为更加准确的判别各类不同程度缺陷,本文应用ABAQUS/Expilcit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锤-桩-土体系模型,通过完整桩和各类不同缺陷程度基桩数值计算,得到应力波速度信号并总结分析相应规律,通过与实际现场数据对比进行验证,得到对实际工程检测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相关结论。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根据考虑桩侧土阻尼作用改进桩土计算模型,得到桩侧均质土条件下完整桩在桩顶激振作用下的定解问题,运用分离变量法得出桩顶处瞬态响应解析解,进一步分析动测响应特征和应力波反射和透射特征。应用ABAQUS/Expilcit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桩-土体系模型,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在加载区域采用力幅值加载的方式匹配合适的振源,提出了有限元前处理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基本假设,并应用“峰-峰”法计算桩身的波速,通过对比完整桩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为缺陷桩的模拟分析奠定了基础。通过计算桩土模型自振频率得到桩侧土刚度阻尼系数和质量阻尼系数,分析应力波传播随着桩周土弹性模量以及土阻尼系数变化的规律。通过对应力波传播特性的分析和研究,为实际工程中检测提供了相应的参考依据。本文对基桩内侧和外侧缩径、离析、扩径缺陷进行了模拟分析,其中着重对内外侧缩径离析面积所占桩截面不同比例和不同缺陷厚度进行模拟和分析,通过对桩顶入射波波幅和缺陷处反射波波幅的幅值变化进行分析,得到了缺陷程度不同对应力波速’的影响规律,得出在桩侧均质土条件下,考虑桩侧土阻尼对应力波速影响下,各种缺陷桩桩顶入射波幅与缺陷处反射波幅比值Y(A0/A1)和缺陷面积所占桩截面积比例·X之间的拟合方程,对解决实际现场测试工作的两大问题:缺陷的准确定性和快速量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赵彬[9](2011)在《成层土中基桩动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桩缺陷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给其承载力带来负面影响,严重者甚至使其丧失承载力,对上部建筑结构的安全产生威胁。因此对于桩基础这一隐蔽工程,准确诊断其缺陷位置以及缺陷程度能有效防止各种工程事故的发生,其理论分析更是桩的动力学分析的热点问题,这在工程界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基桩完整性检测这一问题做了如下工作:首先,总结了单层土边界条件下,完整桩桩顶振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动力响应。根据完整桩振动的速度响应编制出Matlab程序,分析出桩径、桩长、桩身的弹性波速、桩端土的刚度等参数变化时,对完整桩速度响应曲线的影响,此规律可以实测桩身完整性提供参考依据。考虑到成层性是地基土的主要特征之一,本文研究基桩动力特性从波动阻尼方程入手,推导了成层土中基桩纵向振动的定解问题,通过傅里叶逆变换求得半正弦脉冲激振力作用下桩顶的速度时域响应的半解析解;编制出Matlab程序,讨论了长径比l/d、土层剪切模量和脉冲宽度的变化对桩的振动特性的影响;针对完整摩擦桩、端承桩,绘制出各质点纵向振动速度时程空间曲面,并探讨其反射波的衰减规律。考虑到各类缺陷桩是实际工程中基桩检测的核心焦点,本文推导了均质土中,任意段变截面桩桩顶的动态响应;编制出Matlab程序,讨论了桩身的缺陷程度、缺陷埋深以及缺陷段长度等对基桩反射波曲线和导纳曲线的影响;绘制出成层土中的缺陷基桩的振动响应曲线,得出结论:根据振动响应曲线对缺陷基桩完整性进行判断时,势必会受到桩周土成层性的干扰。最后,针对桩侧和桩端受土阻力作用的纵向振动模型,推导出了基桩缺陷处的位置、相对刚度以及损伤后的固有频率之间函数关系式;通过对其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完整基桩和损伤基桩的前三阶固有频率;利用上述推导出的函数关系式得到识别效果图,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余莉芬[10](2008)在《半埋入式缺陷桩的瞬态响应及波形识别》文中研究说明桩基础广泛应用于公路和铁路桥梁、高层建筑、码头和海洋平台等众多工程领域中。对新施工桩基的桩身质量检测,目前已有成熟的理论和检测技术,并在实践中得到大量应用。对半埋入式桩基(或低承台桩基),其在瞬态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目前尚无有效的分析方法。本文采用回传射线矩阵法对匀质土中半埋入式完整桩、缺陷桩和成层土中半埋入式完整桩、缺陷桩的瞬态响应及波形识别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本文首先研究了匀质土中全埋入缺陷桩的瞬态波动。将桩-土相互作用简化为单个Voigt体模型,提出纵波在桩-土系统中的波动方程,根据节点力的平衡和位移协调条件建立节点散射关系,引入传播矩阵和置换矩阵,得到回传射线矩阵,通过Fourier逆变换和卷积定理得到半正弦激振力作用下匀质土中全埋入基桩的瞬态波动解,并与王奎华利用阻抗函数的性质得到的解析解进行对比,验证本方法的正确性。比较了缺陷桩与完整桩的桩顶速度波响应,进一步分析缺陷程度、缺陷类型对桩顶速度波的影响。研究表明回传射线矩阵法可精确计算桩顶响应,详细描述弹性波的传播过程。2.利用回传射线矩阵法开展半正弦激振力作用下半埋入式完整桩的瞬态波动研究。分析了外露长度、土性参数对桩顶速度波的影响,并与全埋入基桩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半埋入式完整桩的速度导纳曲线有大波峰夹小波峰的特征循环,外露桩长对桩顶反射波和速度导纳影响很大。3.得到成层土中半埋入完整桩的瞬态波动解。分析均匀地基、上软下硬或上硬下软两层地基、软(硬)夹层三层地基中完整桩的桩顶速度波,讨论了土体剪切模量、上覆土层厚度以及软(硬)夹层厚度对桩顶速度波的影响。研究表明上覆土层厚度和软(硬)夹层厚度对桩顶速度导纳和反射波有重要影响。4.得到匀质土中单缺陷部分埋入桩基础、多缺陷部分埋入桩基础的桩顶瞬态波动解。分析缺陷类型、缺陷长度、缺陷埋深、缺陷程度以及脉冲宽度对桩顶速度波的影响,并与相应的单缺陷桩、完整桩作对比。研究表明脉冲持续时间对速度导纳曲线没有影响,离析桩的桩底反射有延迟现象。5.进一步得到成层土中半埋入式缺陷桩的瞬态波动解。分析了两层地基、三层地基中半埋入式缺陷桩的桩顶速度波,并与完整桩作对比。研究表明成层土中半埋入式有缺驺桩基础的缺陷信息强于桩侧介质变化引起的信息。6.总结了全文所做的工作和主要成果,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二、完整基桩瞬态激振响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完整基桩瞬态激振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既有桥墩基础动刚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现行桩基础检测方法
        1.3.1 桩基静载试验法
        1.3.2 低应变动测法
        1.3.2.1 声波透射法
        1.3.2.2 反射波法
        1.3.2.3 机械阻抗法
        1.3.2.4 动力参数法
        1.3.3 高应变动测法
        1.3.4 钻孔取芯法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和研究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4.3 本文的技术路线
2 动刚度的基本理论、测试技术及有限元模拟
    2.1 机械阻抗法的基本原理
    2.2 动刚度现场测试技术
    2.3 单桩动、静刚度测试实例
        2.3.1 有限元模拟介绍
        2.3.2 单桩动刚度测试
        2.3.3 单桩静载试验
    2.4 本章小结
3 单桩动刚度影响因素理论计算分析
    3.1 激振荷载对动刚度影响
        3.1.1 激振荷载大小对动刚度的影响
        3.1.2 激振荷载频率对动刚度的影响
    3.2 桩周土体弹性模量对动刚度影响
    3.3 桩身缺陷对动刚度的影响
        3.3.1 桩身混凝土强度对动刚度的影响
        3.3.2 桩身缩颈缺陷对动刚度的影响
    3.4 桩身几何参数对动刚度影响
        3.4.1 桩径对动刚度的影响
        3.4.2 桩长对动刚度的影响
        3.4.2.1 摩擦桩桩长对动刚度的影响
        3.4.2.2 端承桩桩长对动刚度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群桩基础动刚度特性的现场验证研究
    4.1 工程背景
    4.2 试验内容介绍
    4.3 动刚度测试结果
        4.3.1 桥墩-承台-群桩整体动刚度测试结果
        4.3.2 承台-群桩基础整体动刚度测试结果
        4.3.3 单桩动刚度测试结果
        4.3.4 动刚度测试结果综合分析
    4.4 静载试验测试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群桩基础动刚度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的理论分析
    5.1 单桩动刚度与群桩动刚度的关系
    5.2 桥墩对动刚度的影响
    5.3 桥梁上部结构对动刚度的影响
    5.4 拾振位置对动刚度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桩低应变数值模拟及缺陷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2 研究的现状
        1.2.1 国外研究历程
        1.2.2 国内研究历程
        1.2.3 基桩检测技术
        1.2.4 低应变反射波法
        1.2.5 定量检测方法
    1.3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低应变反射波法的理论基础
    2.1 基桩的纵向波动方程
        2.1.1 基本假设
        2.1.2 一维线性波动方程
        2.1.3 线性波动方程的解答
    2.2 弹性波在桩身的传播规律
        2.2.1 波阻抗概念
        2.2.2 弹性波的反射和透射
    2.3 低应变反射波法基本原理
    2.4 基桩瞬间激振响应特性
    2.5 本章小结
3 基桩完整性检测数值模拟
    3.1 有限元软件
        3.1.1 ANSYS与LS-DYNA软件
        3.1.2 ANSYS/LS-DYNA分析
    3.2 建立基桩模型
        3.2.1 尺寸、单元选取、网格划分
        3.2.2 土体边界、桩土接触及加载
    3.3 常见基桩数值分析
        3.3.1 完整桩
        3.3.2 桩底沉渣
        3.3.3 缩径桩
        3.3.4 扩径桩
        3.3.5 断桩
        3.3.6 多缺陷桩
    3.4 本章小结
4 缺陷定量分析
    4.1 缺陷量化原理
    4.2 拟合模型的建立
        4.2.1 基桩数学模型
        4.2.2 激振力
        4.2.3 影响因素等效
        4.2.4 拟合模型的建立
    4.3 测试信号处理
        4.3.1 小波分析
        4.3.2 数字滤波
    4.4 定量反演解释
    4.5 应用效果分析
    4.6 工程应用实例分析
    4.7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项目及发表文章

(4)广州南沙港铁路桥梁桩基弹性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桩基弹性波无损检测基本理论
    2.1 弹性波法在基桩中的传播原理
        2.1.1 一维线弹性杆件波动方程的建立
        2.1.2 一维线弹性杆件波动方程的波动解
        2.1.3 直杆中波的传播
        2.1.4 波在杆件截面发生变化时的传播
        2.1.5 杆件摩阻力作用
        2.1.6 反射波法测定桩身质量的基本原理
        2.1.7 波在三维介质中的传播
    2.2 基桩检测常用方法分类及检测原理
第3章 常见基桩病害类型的数值模拟研究
    3.1 ABAQUS软件介绍及正演流程
        3.1.1 ABAQUS软件简介
        3.1.2 正演模拟计算流程
        3.1.3 计算模型的选取
    3.2 弹性波法检测完整桩的数值模拟
        3.2.1 部件建立及其属性装配
        3.2.2 部件装配及节点集和参考点的添加
        3.2.3 计算模型的输出设置
        3.2.4 设置边界条件及载荷
        3.2.5 计算模型的网格划分
        3.2.6 计算模型的相互作用
        3.2.7 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3.3 弹性波检测缺陷桩的数值模拟
        3.3.1 缩颈桩的数值模拟
        3.3.2 断桩的数值模拟
        3.3.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工程应用实例
    4.1 广州南沙港铁路工程概况
    4.2 工程地质条件
    4.3 方法比选
        4.3.1 低应变动力检测法
        4.3.2 声波透射检测法
        4.3.3 应用实例及分析
    4.4 弹性波法经济效益与应用效果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单排高桩基础竖向振动理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现状
        1.2.1 单桩基础竖向振动理论研究现状
        1.2.2 群桩基础竖向振动理论研究现状
        1.2.3 高承台桩基完整性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竖向瞬态激振下单排高桩基础动力响应理论研究
    2.1 引言
    2.2 数学模型
        2.2.1 几何模型及假设
        2.2.2 梁-桩-土体系振动控制方程
        2.2.3 定解条件
    2.3 定解问题求解
        2.3.1 单桩竖向振动问题
        2.3.2 梁竖向振动问题
        2.3.3 求解矩阵方程建立
    2.4 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2.5 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
    2.6 梁-桩-土竖向瞬态动力响应分析
        2.6.1 完整桩工况下梁-桩-土参数的影响
        2.6.2 桩身缺陷的影响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考虑桩横向振动时单排高桩基础瞬态动力响应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数学模型
        3.2.1 几何模型及假设
        3.2.2 梁-桩-土体系振动控制方程
        3.2.3 定解条件
    3.3 定解问题求解
    3.4 对比与分析
        3.4.1 梁上不同位置激振工况
        3.4.2 桩侧偏心激振工况
    3.5 桩横向振动对单排高桩基础瞬态动力响应影响的相关因素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横向惯性效应对单排高桩基础竖向振动特性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数学模型
        4.2.1 几何模型及假设
        4.2.2 梁-桩-土体系振动控制方程
        4.2.3 定解条件
    4.3 定解问题求解
        4.3.1 桩侧土轴对称振动问题
        4.3.2 单桩竖向振动问题
    4.4 土层层间假设边界的精度及参数取值分析
    4.5 横向惯性效应对单桩竖向振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4.5.1 完整桩工况
        4.5.2 缺陷桩工况
    4.6 横向惯性效应对单排高桩基础竖向振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考虑桩-土-桩动力相互作用时单排高桩基础竖向振动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数学模型
        5.2.1 几何模型及假设
        5.2.2 梁-桩-土体系振动控制方程
        5.2.3 定解条件
    5.3 定解问题求解
        5.3.1 单桩竖向振动问题
        5.3.2 竖向振动时桩-土-桩动力相互作用问题
        5.3.3 单桩横向振动问题
        5.3.4 水平振动时桩-土-桩动力相互作用问题
        5.3.5 求解矩阵方程建立
    5.4 对比与分析
        5.4.1 梁和桩几何参数对单排高桩基础竖向动力特性的影响
        5.4.2 桩-土-桩动力相互作用对单排高桩基础竖向动力特性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单排高桩基础竖向振动理论的承台下桩基完整性检测方法研究
    6.1 引言
    6.2 虚拟隔离单桩法
        6.2.1 基本原理
        6.2.2 基于解析解计算结果的虚拟隔离单桩法可行性分析
        6.2.3 基于数值模拟结果的虚拟隔离单桩法可行性分析
        6.2.4 虚拟隔离单桩法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6.3 泛频响应函数法
        6.3.1 基本原理
        6.3.2 泛频响应函数法可行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设想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及专利申请情况

(6)三维桩体低阶共振频率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桩基低应变检测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背景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空间轴对称桩土模型与定解问题
    2.1 空间轴对称桩土模型
    2.2 圆柱坐标系下弹性动力学基本方程
    2.3 定解条件
        2.3.1 初始条件
        2.3.2 边界条件
        2.3.3 桩土界面衔接条件
        2.3.4 轴对称条件
        2.3.5 桩侧土和桩底土最大外边界条件
第三章 动测信号分析理论与方法
    3.1 周期信号分析与傅里叶级数
    3.2 拉普拉斯变换
    3.3 连续信号的离散化
    3.4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第四章 空间轴对称桩土系统的数值计算
    4.1 数值计算
    4.2 采用小波滤波后对共振频率的影响
    4.3 数值计算分析
第五章 桩土参数对三维桩体低阶共振频率的影响分析
    5.1 桩身参数对三维桩体共振频率的影响
    5.2 桩周土参数对三维桩体共振频率的影响
        5.2.1 均匀桩周土不同参数对低阶共振频率的影响
        5.2.2 桩侧成层土对低阶共振频率的影响
    5.3 桩底土参数对三维桩体共振频率的影响
    5.4 激振参数对三维桩体共振频率的影响
    5.5 缺陷桩中缺陷类型对低阶共振峰频的影响
第六章 嵌岩桩的低阶共振频率探讨
    6.1 嵌岩桩的嵌岩深度对低阶共振频率的影响
    6.2 嵌岩桩的桩底沉渣对低阶共振频率的影响
第七章 理论验证
    7.1 完整桩拟合分析
    7.2 缺陷桩拟合分析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7)基于动刚度测试的既有桥梁桩基础状态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基桩动测技术的发展
    1.3 基桩动测方法介绍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意义
2 机械阻抗法测试基桩原理和方法
    2.1 机械阻抗法的基本原理
    2.2 单由度系统导纳解
        2.2.1 单自由度系统低频段的导纳解
        2.2.2 单自由度系统高频段的导纳解
    2.3 理想桩的阻抗及导纳曲线
    2.4 机械阻抗法确定基桩动刚度的原理
    2.5 机械阻抗法的测试方法
3 既有桥梁桩基动刚度测试分析
    3.1 桥梁基础及桥址地质情况
    3.2 动刚度测试方法及仪器设备
    3.3 动刚度测试结果
    3.4 动刚度测试结果统计分析
        3.4.1 动刚度与基桩完整性的关系
        3.4.2 桩身参数对动刚度测试结果的影响
        3.4.3 激振强度对动刚度测试结果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瞬态激振桩基动刚度测试模拟分析
    4.1 Midas GTS 软件介绍
    4.2 模型参数及模拟结果
        4.2.1 模型的建立
        4.2.2 基桩动力响应模拟计算结果
    4.3 缺陷桩动力响应模拟计算
        4.3.1 桩身混凝土空洞时基桩动力响应
        4.3.2 桩身局部缩径时基桩动力响应
        4.3.3 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对动刚度影响
        4.3.4 断桩或短桩时基桩动力响应
    4.4 本章小结
5 既有桥梁桩基状态的动刚度评价方法
    5.1 采用动刚度评价桩身完整性
    5.2 采用动刚度推算单桩承载力的方法
    5.3 采用动刚度推算既有桥梁桩基承载能力的方法
    5.4 影响动刚度评价基桩承载状态的因素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表格
学位论文数据集
详细摘要

(8)基桩缺陷反射波法检测数值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动测技术、波动理论、缺陷评价及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1.3.1 基桩动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1.3.2 波动理论、缺陷评价及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低应变反射波法的理论基础
    2.1 一维线弹性杆件波动方程的建立
    2.2 一维线弹性杆件阻尼波动方程
    2.3 一维阻尼波动方程的解
        2.3.1 完整摩擦桩的解
        2.3.2 完整端承桩的解
    2.4 桩基动测响应的基本特征
        2.4.1 衰减特征
        2.4.2 能量特征
        2.4.3 空间特征
    2.5 应力波的反射、透射特征
        2.5.1 应力波在不同阻抗面的反射和透射
        2.5.2 应力波在不同截面反射曲线特征
    2.6 本章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第三章 应用ABAQUS建模分析概述
    3.1 ABAQUS/Explicit简介
        3.1.1 显式算法简介
        3.1.2 ABAQUS/Explicit程序求解步骤
        3.1.3 波在三维介质中的传播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3.2.1 桩-土体系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2 动力荷载模拟及加载方式
        3.2.3 桩-土模型简化及参数设置
        3.2.4 完整桩有限元模型验证
    3.3 本章主要内容和结论
第四章 完整桩有限元分析
    4.1 桩侧土阻尼对完整桩反射波曲线特征的影响
    4.2 刚度阻尼系数和质量阻尼系数对完整桩反射波曲线特征的影响
    4.3 桩侧土模量对完整端承桩速度时程曲线的影响
    4.4 完整端承桩桩顶不同部位速度时程曲线
    4.5 本章主要内容和结论
第五章 缺陷桩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5.1 缩径桩应力波反射信号分析
        5.1.1 不同外侧缩径面积的影响
        5.1.2 不同内侧缩径(空心)面积的影响
        5.1.3 缩径厚度对速度时程曲线的影响
        5.1.4 缩径位置对速度时程曲线的影响
    5.2 离析桩应力波反射信号分析
        5.2.1 外侧离析面积对速度时程曲线的影响
        5.2.2 内侧离析面积对速度时程曲线的影响
        5.2.3 离析厚度对速度时程曲线的影响
        5.2.4 桩身混凝土材料模量对速度时程曲线的影响
    5.3 扩径桩应力波反射信号分析
    5.4 现场实测数据验证
    5.5 缺陷程度对波形的影响规律
    5.6 本章主要内容和结论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成层土中基桩动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基桩损伤检测技术的概况以及发展现状
        1.2.1 基桩损伤检测技术在国外的应用和发展
        1.2.2 基桩损伤检测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和发展
        1.2.3 桩身完整性检测的几种常用方法
        1.2.4 基桩动测的量化分析方法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基桩损伤检测的基础理论
    2.1 概述
    2.2 动态信号分析理论
        2.2.1 傅里叶变换
        2.2.2 短时傅里叶变换
    2.3 本文方法的动力学基础
        2.3.1 应力波的传播规律
        2.3.2 导纳的概念
第三章 单层土中桩的纵向振动特性
    3.1 概述
    3.2 考虑桩侧土阻尼的一维波动方程
        3.2.1 基本假设
        3.2.2 考虑阻尼的一维波动方程的建立
    3.3 基桩瞬态响应模型
        3.3.1 完整摩擦桩瞬态响应模型
        3.3.2 完整端承桩的瞬态振动响应模型
    3.4 完整桩瞬态振动响应模型的应用
        3.4.1 桩土参数对响应曲线的影响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多层土中桩的纵向振动特性
    4.1 概述
    4.2 定解问题的建立
    4.3 定解问题的求解
    4.4 成层土中完整桩瞬态振动响应模型的应用
    4.5 桩土体系的频域、时域响应分析
        4.5.1 长径比对桩顶导纳曲线和速度响应曲线的影响
        4.5.2 桩侧土层模量变化对桩顶导纳曲线和速度响应曲线的影响
        4.5.3 上层土厚度变化对桩顶导纳曲线和速度响应曲线的影响
        4.5.4 软硬夹层土对桩顶导纳曲线和速度响应曲线的影响
        4.5.5 激振脉冲对速度响应曲线的影响
    4.6 完整桩桩身质点纵向振动速度时程空间曲面
    4.7 小结
第五章 任意段变截面桩的振动特性
    5.1 概述
    5.2 定解问题的建立
    5.3 定解问题的求解
    5.4 变截面桩在均质土中的时频域响应分析
        5.4.1 缩颈桩的时频域分析
        5.4.2 扩颈桩的时频域分析
        5.4.3 三段缩颈桩中不同缩颈程度的时频域分析
        5.4.4 三段缩颈桩不同缩颈段长度的时频域分析
    5.5 变截面桩在成层土中的时频域响应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成层土中基桩损伤检测的曲线交点法
    6.1 引言
    6.2 结构损伤识别模型的建立
    6.3 桩侧和桩底受土阻力作用的纵向振动模型分析
        6.3.1 简单边界条件下纵向振动杆的模型分析
        6.3.2 复杂边界条件下纵向振动杆的模型分析
        6.3.3 考虑桩周土阻力时完整基桩的频率计算
        6.3.4 桩侧和桩底受土阻力作用时基桩的损伤识别方法
    6.4 单层土中曲线交点法的数值模拟
        6.4.1 模拟损伤模型简介
        6.4.2 完好基桩模态频率
        6.4.3 缺陷基桩模态频率
        6.4.4 识别效果
    6.5 多层土中曲线交点法的数值模拟
    6.6 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的项目工作)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10)半埋入式缺陷桩的瞬态响应及波形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匀质土中全埋入式多缺陷桩的瞬态波动
    2.1 引言
    2.2 回传射线矩阵法的基本原理
        2.2.1 桩-土计算模型
        2.2.2 基本假定
        2.2.3 回传射线矩阵法基本原理
    2.3 回传射线矩阵法与解析解的对比
    2.4 缺陷分析
        2.4.1 缺陷桩与完整桩的桩顶速度波比较
        2.4.2 缺陷程度的影响
        2.4.3 缩-扩颈桩与扩-缩颈桩的桩顶速度波比较
    2.5 实例分析
    2.6 小结
3 匀质土中半埋入式完整桩的瞬态波动
    3.1 引言
    3.2 回传射线矩阵法的基本原理
        3.2.1 桩-土计算模型
        3.2.2 基本假定
        3.2.3 回传射线矩阵法的基本原理
    3.3 半埋入式完整桩与全埋入式完整桩响应曲线比较
        3.3.1 频域响应曲线比较
        3.3.2 时域响应曲线比较
    3.4 参数分析
        3.4.1 露于土体之外桩身长度的影响
        3.4.2 土性参数对速度波的影响
    3.5 小结
4 成层土中半埋入式完整桩的瞬态波动
    4.1 引言
    4.2 回传射线矩阵法的基本原理
        4.2.1 桩-土计算模型
        4.2.2 基本假定
        4.2.3 回传射线矩阵法的基本原理
    4.3 参数分析
        4.3.1 土体剪切模量对完整桩桩顶速度波的影响
        4.3.2 两层地基中上覆土层厚度对完整桩桩顶速度波的影响
        4.3.3 软、硬夹层厚度对完整桩桩顶速度波的影响
    4.4 小结
5 匀质土中半埋入式缺陷桩的瞬态波动
    5.1 引言
    5.2 回传射线矩阵法的基本原理
        5.2.1 桩-土计算模型
        5.2.2 基本假设
        5.2.3 回传射线矩阵法的基本原理
    5.3 匀质土中有一个缺陷的基桩参数影响分析
        5.3.1 缺陷桩与完整桩桩顶速度波曲线的比较
        5.3.2 缺陷类型对桩顶速度波曲线的影响
        5.3.3 缺陷长度对缺陷桩的桩顶速度波曲线的影响
        5.3.4 缺陷埋深对缺陷桩桩顶速度波曲线的影响
        5.3.5 缺陷程度对缺陷桩桩顶速度波曲线的影响
        5.3.6 脉冲持续时间对缺陷桩桩顶速度波曲线的影响
    5.4 匀质土中有两个缺陷基桩的参数影响分析
        5.4.1 有两个缺陷的桩与完整桩、相应单缺陷的桩桩顶速度波曲线比较
        5.4.2 缺陷程度对缺陷桩桩顶速度波曲线的影响
        5.4.3 缩-扩颈桩与扩-缩颈桩的桩顶速度波曲线比较
        5.4.4 缩颈-混凝土离析桩与扩颈-混凝土离析桩的桩顶速度波曲线的比较
    5.5 小结
6 成层土中半埋入式缺陷桩的瞬态波动
    6.1 引言
    6.2 回传射线矩阵法的基本原理
        6.2.1 缺陷桩-土计算模型
        6.2.2 基本假定
        6.2.3 回传射线矩阵法的基本原理
    6.3 成层土中单缺陷基桩的瞬态波动
        6.3.1 两层地基中单缺陷基桩的瞬态波动
        6.3.2 三层地基中单缺陷基桩的瞬态波动
    6.4 成层土中多缺陷基桩的瞬态波动
        6.4.1 两层地基中多缺陷基桩的瞬态波动
        6.4.2 三层地基中多缺陷基桩的瞬态波动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成果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其他理论曲线图
    A.1 两层地基的土层分界线与缺陷单元始末端重合时完整桩与单缺陷桩的桩顶速度波比较图
    A.2 两层地基中单缺陷桩与多缺陷桩的桩顶速度波比较图
    A.3 三层地基中单缺陷桩与多缺陷桩的桩顶速度波比较图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完整基桩瞬态激振响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直径变截面桩速度波衰减特性研究与应用[J]. 谭婕,王奎华,涂园,吴君涛,郑茗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1(02)
  • [2]既有桥墩基础动刚度特性研究[D]. 宋楠.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3]基桩低应变数值模拟及缺陷定量分析[D]. 梁竟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4]广州南沙港铁路桥梁桩基弹性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D]. 王丹.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5]单排高桩基础竖向振动理论及应用研究[D]. 吕述晖. 浙江大学, 2015(08)
  • [6]三维桩体低阶共振频率影响因素研究[D]. 陶俊. 合肥工业大学, 2014(08)
  • [7]基于动刚度测试的既有桥梁桩基础状态评价研究[D]. 李林杰.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3(05)
  • [8]基桩缺陷反射波法检测数值模拟分析[D]. 李晴. 西南交通大学, 2012(10)
  • [9]成层土中基桩动态特性研究[D]. 赵彬. 长沙理工大学, 2011(05)
  • [10]半埋入式缺陷桩的瞬态响应及波形识别[D]. 余莉芬. 兰州交通大学, 2008(04)

标签:;  ;  ;  ;  ;  

全基桩瞬态振动响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