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我们的“关注”宣言

2003年,我们的“关注”宣言

一、2003,我们的“注意力”宣言(论文文献综述)

陈辉[1](2021)在《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话语合法化策略:语类分析视角》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成为一个主导世界格局并具有话语霸权的国家。国情咨文演说代表了美国政府的政治议程,本文探讨了其话语策略,旨在揭示美国政治话语策略的合法化本质以及隐藏在合法化话语中的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作为重要的政治话语,国情咨文演说的政治本质和交际意图是使美国政府的政治议程合法化,以获得国会议员和公众的认可和支持。然而,迄今为止,很少有学者对国情咨文演说的话语合法化策略1进行过系统研究。而且,关于政治话语合法化策略的现有研究主要是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展开,在研究视角、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深度方面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本文将悉尼学派的语类分析视角运用于国情咨文演说的合法化策略研究中,提出了四个各有侧重但又相互关联的研究问题:1)作为政府工作报告,国情咨文演说关注的优先事项是什么?优先事项的历年变化折射出哪些政策变迁轨迹?2)演说者如何在独白式语篇中与受众进行对话以获得期待的对话空间和协商空间?3)为了实现既定的交际意图,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并具有哪些突出特征?4)国情咨文演说作为政治话语语类,其语类特征具有哪些合法化功能?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与传统的话语合法化策略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前三个问题从语类分析视角全面分析了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特征,为回答第四个问题提供了实证依据;第四个问题以语类分析为主导视角探讨了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及其表现形式,并结合批评话语分析视角识别了传统的合法化策略(van Leeuwen,2007;2008)在文本中的实现方式和作用。本文选择了 1989年至2020年期间五届政府的国情咨文演说作为分析语料。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本文运用相关的理论框架对语料进行标注和编码,对语料文本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演说者阐述的优先事项、与受众互动表现出的对话性以及演说语篇呈现的高度规约化的语类结构这三个维度对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探究隐藏在这些语类特征背后的话语合法化功能和策略。首先,本文通过语料库分析软件PowerConc提取了在分析语料库中能凸显话题特征的前50个主题词,归纳了美国五届政府共同关注的十类优先事项:国土安全、经济、社会保障、教育、家庭、就业、科技、犯罪、能源和价值观。上述议题体现了美国历届政府在优先事项上的延续性。然后,以同样的方式提取主题词,本文将在每届政府的语料文本中能凸显话题特征的前10个主题词,分别和在分析语料库中能凸显话题特征的前10个主题词进行比较。分析语料库中的这10个主题词涵盖了就业、家庭、社会保障、教育、国土安全(反恐)和经济六类优先事项,是五届政府共同关注的优先事项。结果显示,除开克林顿政府,其他四届政府都有除了这六类优先事项之外特别重视的工作事项,体现了这四届不同政府在优先事项上的时代性。具体表现为,乔治·布什政府重视推行“自由”价值观和打击毒品犯罪;乔治·沃克·布什政府同样强调“自由”价值观的重要性;奥巴马政府视能源问题为影响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因素;特朗普政府将打击毒品犯罪、推行移民新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妇女地位列为其政治议程中的重要事项。其次,基于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框架,本文探究了演说者运用不同的介入方式和介入资源在独白式语篇中和受众进行互动并为自己赢得协商空间的对话过程。国情咨文演说的对话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二个对话模式,即对话性压缩和对话性扩展;二个主要介入方式,即“否认”和“接纳”;三个核心话题,即“计划”、“问题”和“处事风格/价值观”;二个关键因素,即话语主体责任和对话空间。随后,基于Martin(1992)提出的“语类图式结构”概念,本文在宏观和微观层面还原了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结构,即由一系列可识别的五个“阶段”组成:问候^序曲^政府工作报告^宣言^致谢,其中阶段3“政府工作报告”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12个核心“步骤”组成:社会问题、优先事项、新政策、成就、民族自豪感、团结、挑战、价值观、政府责任、嘉宾、故事、国际担当2。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结构在整体上呈现出规律性、灵活性和递归性。最后,基于前三个研究问题的发现,本文解构了演说者运用一系列话语合法化策略来证明其政治议程的合法性的过程。结果显示,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特征本身就具有合法化功能,包括优先事项的意识形态本质、构建理想受众以及高度规约化的语类结构所蕴涵的传统的合法化策略(包括“授权”、“合理化”、“道德评价”、“叙事化”和“情感诉求”)。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传统的合法化策略(van Leeuwen,2007;2008)作为更具体的方式来辅助和提升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其中“道德评价”、“授权”和“情感诉求”成为贯穿演说始终的主要话语合法化策略。本文是针对政治话语合法化策略进行的一次具有创新性的探索。本文剖析了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并将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与传统的话语合法化策略联系起来,还扩展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van Leeuwen(2007;2008)的分析框架,增添了属于“授权”类别的“机构权威”和“宗教权威”子类别、属于“神话虚构”3类别的“叙事故事”子类别和独立的“情感诉求”类别。另外,本文以语类分析视角为主导视角,并结合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原创性地构建了一个专门用于分析政治话语合法化策略的研究路径,弥补了传统的话语合法化策略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深度上的不足。

马倩[2](2021)在《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治话语研究包含两个基本主题:一是权力主体间基于权力争夺的冲突和对抗,二是权力主体间基于利益协商的合作性社会实践(Chilton&Schaffner2002)。外交话语是政治话语研究的重要领域,关注作为外交实践工具的话语如何反映并塑造外交意识形态和国际政治现实。国际关系中的外交话语实践根据以上两个主题可大致分为对立型外交话语和合作型外交话语。长期以来政治外交话语的研究主要关注话语的对立性特征,而对合作型外交话语的研究和系统性解读不足。从认知语言学的空间概念化视角来看,合作型外交话语应呈现与对立型外交话语不同的空间表征形式,Chilton(2004)话语空间理论以二元分界的空间概念化仅适用于后者而不能解释前者。本研究从话语空间建构视角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对合作型外交话语进行解读。鉴于二元分界式空间概念化的局限性,本研究借鉴Chilton(2004)提出的三维度(空间、时间、价值),并基于Kaal(2012,2015,2017)从政党话语的时空指涉范围反观政党世界观的话语空间分析路径,拓展话语空间的内涵和研究框架;通过分析中国“和合”话语的“空间-时间-价值”(STV)表征形式,探究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模式,以丰富认知视角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本文主要回答三个研究问题:(1)中国“和合”话语在空间维度、时间维度、价值维度各有哪些话语表征?(2)中国“和合”话语建构了什么样的话语空间?三个维度之间是什么关系?(3)合作型外交话语和对立型外交话语在话语空间表征上有何差异?为回答上述三个研究问题,本文以中国领导人68篇多边外交演讲为语料,遵循“文本特征→概念化表征→话语空间整体表征”的自下而上的分析步骤,以质性分析为主、量化分析为辅的方法进行语料分析。研究发现主要有三点:第一,中国“和合”话语在空间维度以包容性的空间“满格”表征反映全局视角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与和谐共存,在时间维度以延展性的时间“满格”表征反映广阔的历史视野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在价值维度以相应识解策略反映共同价值取向,与时空“满格”相呼应。第二,中国“和合”话语的三维度表征共同形成延展包容的话语空间,以“和合”话语空间模型可视化呈现,三维度之间体现以价值维度为核心的两两交互关系。第三,合作型外交话语和对立型外交话语基于不同的空间概念化呈现不同的话语空间表征,前者在共同价值导向下以整体性、弱界限划分的空间概念化方式建构话语空间,总体上呈现外向扩展的包容性表征;后者在价值对立导向下以内外分界的空间概念化方式建构话语空间,总体上呈现内向压缩的对抗性表征。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理论上对Chilton(2004)的话语空间理论进行改造形成拓展框架以探究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特征,最终得出“和合”话语空间模型,丰富了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外延;实践上将合作型外交话语与对立型外交话语置于平等地位,扩大了话语空间研究范围,克服了前期话语空间研究偏重于关注政治话语对立性特征的局限性。研究结果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语言学话语分析理据支撑,并对政治话语分析实践、外交话语翻译实践、中国价值观传播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启示作用。

方美瑛[3](2021)在《东京疫情记者招待会模拟口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日本东京的疫情形势亦不容乐观,通过召开记者招待会让市民了解东京的疫情及防疫政策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次模拟口译实践,笔者翻译了有关东京疫情的记者招待会,素材为小池百合子知事召开的两次记者招待会。本实践报告为记者招待会模拟口译实践报告。口译形式为日译汉无稿同传。同声传译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源语的发布和译语的输出几乎是同时完成的,译员在此过程中需要协调各个部分的注意力,完成口译任务。在口译实践中,由于笔者经验不足,注意力分配不当,造成了信息遗失等问题。发言人讲话中涉及了大量医疗、疫情相关的词汇和知识,专业性强。信息密集,笔者全程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加上笔者之前没有接触过疫情相关的口译工作,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认知负荷压力较大。本实践报告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通过实例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相关原因及解决策略。本篇实践报告,以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及目的论为指导展开分析。第一章是引言,介绍实践报告的意义及专业性。第二章介绍了口译项目的基本情况、本次口译任务的特点及难点。第三章为口译实践过程,主要从译前准备、口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思及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四章是案例分析,是本文的重点章节,笔者反思了本次口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列举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在分析问题原因的同时提出了有效的策略。第五章是总结,包括口译实践总结、口译策略总结及今后的课题。

张鹏[4](2021)在《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后半叶视觉研究作为西方现代性启蒙的一部分,是否提供一种价值判断的标准,还未得到充分阐释。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各种视觉文化读本及其研究方法论的出现,视觉文化的理论建设工作已然成为研究的焦点。在此思潮下,视觉文化不仅仅被看作一种跨学科性的研究方法论,更是重新获得了其特有的独立和自治身份。但现有的这些视觉文化的理论研究并没有构筑成一个普遍有效的理论体系,它们彼此孤立于自身的视觉研究领域,只通过强行打开的一个文化研究的范围,或是与某些跨学科性的知识专业的综合体建立少量的联系。本文意在通过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为视觉文化的理论建设提供系统性的认知视角,有助于为全球化语境下的艺术文化现象作出一种价值判断论的导向。本文的第一部分通过解读杰伊的视觉政体研究方法,可以发现西方哲学话语中隐藏着一条关于视觉性隐喻的正反叙事,作者成功地将视觉文化研究重新纳入到西方现代性哲学话语的传统之中。第二部分分析了米歇尔的图像转向并对该理论展开批判,即指出其为一种虚假生命的形象科学。第三部分分析了克拉里的视觉技术考古学,指出克拉里过分强调资本主义对观察者身体注意力问题的操控,忽视了视觉现代性中本雅明关于辩证意象的启蒙路线。第四部分分析了德波的景观社会,指出了他作为一种景观的否定性力量,为视觉文化理论提供了阐释的路径;而德波在景观社会语境下提出的总体都市主义计划,也将研究目光转向了作为视觉民族志的艺术人类学理论。本文对四种视觉文化理论固有的现代性方案进行并置且提出批判,同时着重引出德波的“景观社会”概念,即这位逐渐被视觉文化研究者所淡忘的马克思主义异化论的学者,使其重新返回到西方视觉现代性可行性方案的谱系之中,将视觉现代性谱系的目光转向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上来。

李敏[5](2021)在《爱尔兰流亡者的跨国民族主义 ——美国芬尼亚兄弟会的兴起与衰落(1858-1880)》文中研究说明当下,全球化和经济的不确定性促进了全球资本网络的建设,日益增加的人口流动性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又促使跨国国界的社会关系日益密切,进而发展出了超越国家边界的社会思潮和政治动员。在这种跨国力量的簇拥之下,民族主义的情绪表达和政治实践,也不必然限定在特定的国家及其领土边界之内。在某种程度上,民族主义者也可以在想象的跨国空间中进行发挥。在历史学家看来,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种跨国民族主义自有其历史先例。1858年,爱尔兰政治流亡者为了实现爱尔兰民族独立,而在美国国土上建立的芬尼亚兄弟会,便是这一民族主义的典型例证。在19世纪中叶大西洋世界出现民族主义浪潮的背景之下,1848年起义流亡者承袭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跨国民族主义传统,在美国建立了一个新的爱尔兰民族主义共和派组织,旨在寻求爱尔兰民族独立。这一组织的跨国民族主义属性,不仅体现在组织目标的跨国性上,而且体现在组织的影响力方面。该组织的建立标志着1848年爱尔兰起义失败之后,爱尔兰裔美国人先于爱尔兰本土,第一个爱尔兰民族主义组织。并且,该组织及其领导人的影响力跨越了大西洋。这一在美国境内建立的民族主义组织推动了爱尔兰本土类似组织的建立。两个组织建立之初,即设定芬尼亚兄弟会定期向爱尔兰本土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和人力支援。相比在此之前的爱尔兰裔美国人民族主义组织,建立之初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属性非常突出。芬尼亚兄弟会建立之后的最初两年,该组织并没有得到爱尔兰裔美国人的广泛支持,整体呈现缓慢发展态势。1857年经济危机使得经济能力有限的爱尔兰裔美国人对该组织爱莫能助;19世纪40-50年代美国天主教会的扩张和对爱尔兰民族主义的宣传,使其成为芬尼亚兄弟会最主要的竞争敌手;美国天主教会上层人士对芬尼亚兄弟会的批评,如反教权、秘密结社、暴力倾向等,都不利于该组织在爱尔兰裔美国人族裔社区内部进行宣传和征募会员。而1848年起义失败对爱尔兰民族主义者的心理冲击非常大,深居美国的部分政治流亡者并不认为当时是建立民族主义、再次发起民族独立运动的恰当时机,所以对该组织的兴趣不大。芬尼亚兄弟会建立的最初几年,并未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关注。这能够从该组织领导人的民族主义话语和当时美国民族主义话语的契合性与非契合性之中得到解释。在公民民族主义层面,二者在人权、民族主权和批判旧政权等共和话语,如出一辙。但是在反对英国暴政问题上,两者存在微妙的差异。在文化民族主义层面,从殖民地时代到美国内战之前,美国民族主义的文化排他性是以排外主义思想和实践展开的。无论是基于对新教以外其他宗教信仰的排斥,还是基于外来激进分子的恐惧,都对信仰天主教和崇尚暴力手段实现民族独立的芬尼亚兄弟会而言都是莫大的阻碍。在族裔民族主义层面,美国内战之前,社会达尔文主义尚未成型,种族话语限定在民族性格的含义范围之内,美国民族主义中对“生产者共和国”的强调使得以英裔美国人为代表的本土美国人更加强化了自己心中爱尔兰移民懒惰、堕落等族裔偏见。鉴于本组织发展迟缓,芬尼亚兄弟会在1861年组织了一场跨越大西洋的政治葬礼。这一葬礼有效地激发了爱尔兰裔美国人的族裔认同,但是从短期效果来看,对该组织的招募工作影响并不明显。对该组织后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美国内战中芬尼亚兄弟会成员的勇猛作战。正是他们的鲜血和对联邦事业的贡献,促使美国主流社会开始承认和认可该组织的存在。在相对宽松和受欢迎的社会舆论中,芬尼亚兄弟会组织在1863年之后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一发展成果不仅得益于该组织的机构规范化和章程美国化,也得益于与其领导层的双重忠诚价值取向与内战时期美国民族主义发展特点的契合性。在保持对爱尔兰民族独立事业的目标追求上,更多地运用美国公民话语,构建对美利坚民族的认同。内战时期这种双重忠诚的民族认同模式,与组织初创时期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内战结束后,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民族主义正式从意识形态的构建转向跨国政治的军事作战实践,同时也开始从巅峰状态迅速跌入低谷模式。一方面,该组织秘密谋划攻击加拿大,意在威胁英国政府用加拿大的领土交换爱尔兰的民族独立。1866年和1870年,芬尼亚兄弟会两次攻入加拿大境内,将于当时英美两国关系交恶,美国政府并没有公开阻止他们的偷袭行为。1871年该组织再次发动攻击时,格兰特政府对其进行了军事干预。该组织的一系列攻击加拿大的行为,并没有有效地推进爱尔兰民族独立事业,却激发了当地人民摆脱殖民地状态、建立加拿大联邦的政治兴趣。另一方面,芬尼亚兄弟会参与和组织了爱尔兰1867年起义,大批美国内战老兵回到爱尔兰本土,实践跨国政治。这一时期,芬尼亚兄弟会领导层一改内战时期的双重忠诚取向,将民族认同问题集中在爱尔兰民族独立问题上,一种激进的共和民族主义占据该组织思想意识上风,较少兼顾美国国内事务和美利坚民族认同。在美国民族主义的视野之下,美国内战其实暗流涌动的反芬尼亚情绪,终于在重建时代迸发出来。遭遇内战重创的美国人,再也无法接受该组织的暴力倾向。在大西洋世界范围内,该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悉数被塑造成血腥与暴力事件。这也是这一组织留给20世纪初爱尔兰独立事业的历史记忆和民族遗产。

赵苓岑[6](2020)在《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文中指出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作为二十世纪法国本土的“先驱”作家、批评家,针对其作品、公共参与的批评及“历史现场”的还原却明显地滞后,但这一错位却恰逢法国社会运动及理论走向外的热潮,积极影响了二十世纪思想史的进程:宏大叙事的形而上的传统被后现代所质疑、清算。后现代思潮中的两股主流后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主义同属否定性批判,却在批判后是否建制的问题上走向了两条不同的道路。近来的研究却揭示了另一种可能:解构主义中“书写”这一概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实践”这一概念有所对话,而且能够继续对话,以回应后现代的现实。深刻影响了解构主义“书写”概念的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实际上已经预示了这一异质性对话,或者说铺垫了这一对话的可能。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作用于后现代思潮,这一问题又具体地分为以下几个问题:中性何时又如何走向否定性批判,在批判的理论坐标上留下“中性批判”的轨迹,中性批判又如何以非连续性、匿名、复多性等特征实现“书写”与实践、文学与哲学、文学与政治的对话,中性批判如何又是否能够建立“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又是否为另一种建制,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及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拓展布朗肖研究、理解后现代思潮的互动,并探索进一步深化对话的可能,但在国内布朗肖研究中却属于缺位的状态。本论文以“布朗肖中性批判”为研究对象,旨在文化、社会、历史的典型现象中还原“中性批判”的生成,并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中性批判的生成关键在于与他者的异质性对话,集中展现了上世纪思想史“非连续性”的转向、尊重他异性的伦理转向以及回归日常的走向。论文将结合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与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再现布朗肖中性思想与法国典型文学、文化符号、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德国早期浪漫派、新小说代表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的对话,试图阐明中性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逐步地走向文学的共通体,实现一种新的共通体与生活方式。论文分绪论、正文与结论三部分,正文共有五章。绪论部分在阐明选题动机及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布朗肖中性思想如何与法兰克福学派及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对话,创造性地提出思想史三段论、日常的三层公开性、三种关系,以构建中性批判的话语。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针对中性批判的实践研究较为缺乏的现状,选择在正文部分提供较为详实的史料,综合分析中性批判的来龙去脉。论文第一章将聚焦中性批判生成的土壤。二十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批评史避不开布朗肖与萨特,因为他们,法国“话语”因而可能。布朗肖、法国、二十世纪是相互成就的。法国的首都、文学之都、布朗肖文学生涯的起点及场域——巴黎——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文学空间:既为布朗肖所描述,又为其提供中性的条件,也构成中性的接受。本章将分析布朗肖为何批判以科学与进步为标准的现代性:首先享受科学与进步成果的巴黎充斥着以新闻为代表的专制语言,以街垒运动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反犹现象所表现出的对他者的排斥,促使布朗肖反思自法国大革命以来享有过大权力的启蒙以及启蒙所过度推崇的理性。具化了现代性的现代化城市巴黎,作为文学与革命、文学与政治互动最为频繁与最为集中的场域,为中性批判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及恰当的喻体。后续章节则回应中性批判的两个关注:生存与审美,也就是如何与他者共存的伦理与如何合乎尺度的表达。同时,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也对应着布朗肖不同的创作阶段,按时序呈现中性批判的发展。首先,以政论式写作开启文学生涯的30年代,布朗肖如何以中性意识突破知识分子民族主义的重围,不仅刺破了两次世界大战间“和平欧洲”的假象,而且借德占区巴黎与巴黎人无以识别的民族面貌强调了中性的必要性:以批判实现自知,但这一阶段的写作更多地倾向于文化自觉,属于中性走向否定性批判的探索初期。第三章则通过与具体的他者——巴特——的比较(对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以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末期反戴高乐威权、反对对阿尔及利亚战争、五月风暴及这一社会活动高潮期的宣言与自治组织为观察对象,分析二者的不同反应及表述,凸显布朗肖中性批判基于日常的现实粘度与“实践性”,中性批判也正是因为作用于自发性意识的可能,具有实践性。60年代社会运动热潮渐冷,包括布朗肖在内的法国知识分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对语言的思考上来,认为权力的讨论不能仅限于国家机构、政治的视域,应回溯至语言,对语言进行反思。第四章以布朗肖对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批判为切入点,布朗肖批判其“反思自我”的极端主义的可能,提出并实践以断裂、复多性语言为特征的断片书写。但也正因为断片书写,中性批判走向了不同于哲学与传统文学的道路:以写作而非建制作用于意识,而非推翻制度,打造不断生成的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或许过于理想,但中性批判对新小说、80年代城市日常书写乃至二十世纪文学艺术的影响至今可见,这样一种跨时空的差异性互动或许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共通体的生成性,因此,论文最后一章将具体地以布朗肖代表性虚构作品《死刑判决》为例,辅以新小说理论旗手阿兰·罗伯-格里耶的代表性虚构作品《窥视者》,分析中性批判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如何调动图文互动,实现一种基于日常又与文学艺术共谋的新的生活方式。论文结论部分就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路径、考察重点与核心观点进行了简要总结,最后指出,通过考察布朗肖半个多世纪以来中性批判的流变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与思想碰撞,其实践的价值、精神的内涵、思想的前瞻性与独特性可得到合理的解释与充分的揭示。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布朗肖中性批判的定义、阶段的划分、特征的梳理、历史定位与思想溯源的追溯,更在于将其当做已经实践过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帮助我们探索新时期的批判路径。

陈子恒[7](2020)在《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 ——路径依赖与制度功能》文中研究说明东盟国防部长会议及扩大会议是东盟主导下的地区防务协调机制,旨在通过防务和安全领域的对话与合作,推动地区稳定与和平。历史制度主义为我们认识其发展变化以及功能发挥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从2006年从立至今,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经历了从初始、完善再到扩容三个阶段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在组织架构、涉及议题等方面都有很大进展。但是,作为制度叠加下的产物,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虽然有其创新之处,但在机制安排、议题设置和成员分配等方面,都承袭了包括东盟地区论坛、东亚峰会等在内的区域组织的传统,显示出了一定的“路径依赖”。此外,主导区域一体化二十年的经验累积,东盟以制度为抓手,塑造区域政治局势的技巧愈发炉火纯青,通过发挥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的“制度功能”,从“机会创造”、“行为限制”和“规范重塑”三个方面影响着亚太地区的各个行为体。总而言之,本文探讨的问题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的机制功能是如何完善且持续发挥,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在东南亚区域安全合作体系以及东盟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扮演了何种角色。

牛凤燕[8](2020)在《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媒体时代,社会整体传播环境和传播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思想文化传播特点、受众需求及利益关注点都发生着新的变化。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主的新兴媒体,作为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颠覆性力量,改变着社会整体传播系统和权力结构,改变着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主导的以媒体机构为基本单位的信息传播模式,重构着媒体与民众之间的传播秩序和权利关系,传播受众话语权日益提升。新的时代境遇和技术环境,也改变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方式和形态,这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积极回应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当前,多元社会思潮活跃,强势挤压主流意识形态作用空间,技术升级更是扩大和加快了各种社会思潮的覆盖面和传播速度,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威胁。再加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方式、方法、载体、机制等在一定范围内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对于人民群众关心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也缺乏有说服力的解答等。这些都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阻碍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甚至出现学术理论界乃至普通群众热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全媒体时代,我们要改进现有传播模式,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效能,逐步实现人们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可以通过构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来助力。本文侧重于对全媒体时代国内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实然”状态探讨,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基本思路。首先,对本文涉及的一般理论和基础概念进行梳理,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全面审视和分析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构成要素,从学理上阐明研究和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缘由和意义。其次,从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时代境遇入手,探讨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构建框架。再次,具体考察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构建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一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一般理论分析。本章对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进行一般理论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对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相关概念、构成要素以及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分析,并以此作为研究的起点。本章的重点聚焦于全媒体、全媒体时代、机制、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等概念界定,通过界说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相关概念,分析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构成要素,进而阐释全媒体时代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意义。第二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面临的新时代境遇。本章分析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其中既有信息技术升级对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有利支撑、技术换代带来的溢出效应以及民众观念更新带来的传播机遇;又有全媒体时代整体传播环境的负向影响,传播主体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模式亟待更新,传播受众注意力被各媒体平台分散,各层级媒介尚未适应技术更新带来的变化等问题,这些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减弱,马克思主义传播也面临困境和难题。第三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问题分析及构建框架。本章从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运行特点的分析入手,探讨当前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传播主体的组织方式和综合素质制约着传播效能发挥,传播内容更新滞后于传播受众现实需求,各类传播资源尚未有效整合阻滞着传播顺畅运行以及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的互动反馈有待加强等等,并在此基础上从主体协同机制、内容创新机制、资源整合机制以及反馈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构建框架。第四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协同机制。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除了包括传统媒体时代的主体力量,如党和政府各级组织、专业的学术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体的各层级教育部门、各层级官方主流媒体等,还包含时代发展和技术升级带来的主体扩容,主要扩展对象是大众传播媒体从业者以及部分自媒体宣传力量等。但当前各层级传播主体存在各自为战缺乏系统协同,政治素质、理论素养、专业素质、媒介素养以及新技术应用能力良莠不齐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全媒体传播的主体协同优势,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主体要素。第五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创新机制。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仍然是内容为王的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创新机制主要通过传播内容和话语表达两个要素的优化和创新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创新,可以通过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重点的现实转换,适应时代发展变化调整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对接国家战略和社会现实实践更新传播内容来实现。而话语表达创新,则需要从注重传播内容解读的人本视角,推动多重传播话语的融合互补以及适应全媒体时代民众的话语偏好三个方面努力。第六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资源整合机制。伴随着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全媒体时代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丰盈的信息资源、媒介资源以及监管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和平台是提升传播效能的关键所在。要通过打造全媒体互联媒介平台,实现不同媒介平台的资源共享,进一步构建起全媒体传播体系;要通过整合显隐互济的传播方式,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效能;要整合多层级监管资源,借助大数据舆情监管等方式,加强对全媒体传播空间的监督和管控,不断增强舆论引导能力。第七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反馈评价机制。研究全媒体时代思想文化传播特点的新变化,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不同受众群体的心理预期和思想行为接受特点,立足民众利益诉求,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巩固并完善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的互动反馈机制。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综合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进行全面分析,明确效果评价的主体、标准及相应的互动反馈,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评价机制。

王煜[9](2020)在《冷战结束后美国对联合国政策探析》文中认为本文以美国与联合国的互动为分析框架,从联合国成立以来美国不同时期多边外交政策与联合国自身角色演变及主要机构改革两条线索出发,分析了冷战结束后美国对联合国政策的特点,并对两者互动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展望。绪论部分提出研究对象和主要问题。首先提出本文研究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及相关理论工具。然后对国内外学术界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大致梳理,以此为基础提出本文的研究重点问题。第一章回顾冷战前美国与联合国的历史渊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美国对联合国政策的理论流派。第二章分析冷战终结对美国的联合国政策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并由此明确贯穿全文的两条分析线索,一是美国国别线索,重在析清冷战终结对美国国内外政局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美国对待多边外交工具的态度演变及其国际组织战略特点。二是联合国发展演变线索,重在分析冷战终结对联合国角色的影响及联合国面临的改革压力。通过两条线索交织互动分析美国对联合国政策的双重性特点。第三章重点运用历史和比较分析方法,对冷战结束后美国各届政府对联合国政策进行逐一梳理。在回顾各届政府多边外交政策的理论渊源和现实背景的基础上,总结出美国对联合国政策的表象特征和内在动力。第四章重点运用案例分析,以美国对联合国具体事务的政策(包括秘书长人选、安理会改革、发展与人权问题,联合国会费等)为案例展开研究,一方面分析了美国的联合国政策对联合国机构的直接影响和效力,另一方面研究了美国与联合国互动中后者对前者存在的反作用,以及前者对此做出的反应。第五章尝试展望美国对联合国政策的未来发展趋势。重在分析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外交政策目标的调整及其制约因素,以及现阶段美国对联合国政策的一系列变化可能对二者互动带来的深远影响。本文分析研究表明,美国对联合国政策存在较为明显的功能性定位,从政策表层看,美国对联合国政策在不断调整变化;但分析其内在动因则发现,美国从联合国擭取权力与利益的的本质从未改变,变化的只是维护利益的方式和手段。本文尝试梳理冷战结束后美国对联合国政策的“变”与“不变”,揭示美国利用联合国服务其国家利益的内在本质,探寻未来多边格局的走向与应对之策。

玄理[10](2020)在《西欧激进右翼政党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欧洲一体化进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欧债危机带来的经济后果、各成员国间持续严重的经济不平等现象、难民危机、恐怖主义的管理困境和英国脱欧问题等。危机中欧盟治理能力的缺失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不满和疑欧情绪,民众与欧盟精英之间的裂痕凸显。在此背景下,欧洲一体化进程在大众政治中的显着性与争议性与日俱增,民众对欧盟的政策制定和国内选举竞争中的欧洲一体化议题更加关注,欧盟精英无法像之前那样通过幕后的协商共识推动一体化进程,不得不将民意因素纳入决策考量。欧盟政治逐渐完成了从“宽容性共识”到“限制性异议”的转变,欧洲议题的政治化现象愈加显着,政治化也成为了理解当今一体化进程症结的关键性概念。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现象意指欧洲议题进入大众政治领域,引发民众参与和争论的进程,主要由欧洲议题显着性和对欧立场极化两个因素构成。西欧激进右翼政党的崛起使得欧洲一体化进程受到极大挑战。激进右翼政党作为反欧盟势力中最具代表性的政党团体,擅长利用民众与欧盟精英之间的龃龉,动员民众的排外民族认同,是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现象的重要推动者。然而目前学界缺乏对激进右翼政党推动欧洲议题政治化的分析研究。本文在此背景下,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与西欧激进右翼政党有着何种内在联系?激进右翼政党为什么会推动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它们在推动政治化时采取了什么政治策略?它们推动欧洲一体化政治化对于欧洲国内政治和欧洲一体化有何种深远影响?本文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主要采用后功能主义理论视角。主流一体化理论都将欧洲一体化看作是一种政治精英之间的共识合作式进程和由其自上而下驱动的政治计划,因此民意和大众政治在欧洲一体化中的作用微乎其微,或只可能对一体化进程起到促进作用。而后功能主义理论则将大众政治、认同和政治化作为核心概念引入到欧洲一体化研究中来,认为一体化进程有可能会受到国内政党政治和秉持排外民族认同的民众的阻碍。值得一提的是,后功能主义认为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并非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它是以政党为主体的政治行为体积极推动的结果。本文认为,无论是从意识形态特性还是在政党动机角度而言,西欧激进右翼政党更有能力围绕认同因素进行政治动员,并通过不同的政治策略将欧洲一体化议题推向政治化,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影响。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欧盟和欧洲一体化与激进右翼政党所秉持的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背道而驰,欧盟被激进右翼政党视为“他者”,因为欧盟既破坏本国的民族认同和国家主权,又是与人民对立的腐朽精英的集中代表。激进右翼政党推动政治化的动机主要分为需求因素和外部供给因素两个层面。从需求因素来看,民众对欧洲一体化和欧盟的信任危机是由一体化进程中所带来的欧洲民众价值需求危机、认同需求危机、安全需求危机和经济公平需求危机等因素交织而成。在这种多重危机背景下,欧洲议题在政治社会中的显着度明显提升,普通民众与欧洲精英之间的裂痕也逐渐拉大,为激进右翼政党推动欧洲议题的政治化提供了充分的社会条件。从供给因素看,主流政党多年未变的亲欧共识立场以及大众媒体的推动作用都给予了激进右翼政党政治化欧洲议题的政治机会与空间。激进右翼政党在推动政治化时主要运用了以下策略:在国内政治中,它们主要采取了议题强调和立场极化策略,以及针对欧洲议题的架构策略;而在欧洲议会层面中,激进右翼政党在欧洲议会中积极寻求跨国合作,形成议会党团,共同推动欧洲议会内部对欧洲一体化问题的争论;同时,激进右翼政党的欧洲议员利用在议会的发言时间进一步在欧洲层面强调欧洲议题。这些策略无一例外都是为了提高欧洲议题的显着度和对欧立场的对立程度,向民众突出表现欧洲一体化和欧盟的阴暗面,并将欧盟视为应受谴责的“他者”,应对一切社会问题而负责。激进右翼政党推动欧洲议题政治化的策略对欧洲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递进的层级之上:公众议程、政党政治和欧盟政治。首先,在公众议程层级,欧洲议题政治化推动了民意的疑欧化和主流价值观的激进化,使攸关欧盟存续的欧洲认同更加难以形成。其次,在激进右翼政党的主导下,一方面欧洲议题从公众议程逐渐进入政党政治议程之中,导致了政党竞争的议题结构重新洗牌,促进了新分歧线上的新政治对立;另一方面,在政治化和选票流失的压力下,部分主流政党被迫在欧洲及其他相关议题上改变了自身政治话语和选举策略而“右转”,这冲击了主流政党的亲欧共识政治模式。最后,在欧盟政治框架下,因为成员国领袖达成妥协的能力受到了国内政治化压力的削弱,欧盟的共识政治治理模式受到了政治化的威胁。尽管如此,由于激进右翼政党在欧盟机构中的边缘化地位,其所推动的政治化对欧盟政治的消极影响不应被过分夸大。相反,欧洲议题的政治化将政治因素纳入到欧盟跨国治理中,是欧盟框架下增加政治讨论和竞争的必要条件,在客观上可以增加欧盟机构的民主合法性。综上而言,本研究认为,尽管后功能主义对于当今欧盟政治生态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其关于政治化会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的理论假设较为偏颇,不能仅仅从积极或消极的单一视角来看待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对欧洲政治的影响。欧洲一体化的生死成败,取决于欧盟和主流政党精英将政治化转化为欧洲一体化推动力的能力。他们若想解决激进右翼政党所导致的政治化困境,就必须积极参与关于欧洲议题的公开政治讨论,推动惠民政策的实施与宣传。只有倾听底层民众的呼声,使欧洲一体化成果真正惠及底层弱势民众,找寻到一条让民众参与其中的自下而上的一体化进程推动路径,才是欧盟和欧洲政治实现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2003,我们的“注意力”宣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我们的“注意力”宣言(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话语合法化策略:语类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理论背景
    1.3 研究意义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1.1 国情咨文演说与媒体议程
        2.1.1.2 国情咨文演说与公众议程
        2.1.1.3 国情咨文演说与国会议程
        2.1.1.4 国情咨文演说与语言修辞
        2.1.1.5 国情咨文演说与其他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对本研究的启示
    2.2 话语合法化策略的文献综述
        2.2.1 合法化的内涵
        2.2.2 话语合法化策略研究概述
        2.2.3 van Leeuwen的合法化策略的具体应用
        2.2.3.1 政治话语
        2.2.3.2 媒体话语
        2.2.4 对本研究的启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话语合法化策略研究的理论脉络
    3.1 语类分析的理论脉络
        3.1.1 “语类”概念的来源与发展
        3.1.2 “语类”概念的界定
        3.1.3 语类分析的三大学派
        3.1.3.1 专门用途英语学派
        3.1.3.2 北美新修辞学派
        3.1.3.3 澳大利亚悉尼学派
        3.1.4 语类分析的理论基础
        3.1.4.1 语类与语境
        3.1.4.2 语域与语言元功能
        3.1.4.3 语域的三个语境变量
    3.2 van Leeuwen的合法化策略体系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研究问题的提出
    4.2 语料库研究方法
        4.2.1 语料库研究方法的优势
        4.2.2 语料库多功能分析软件的选取
    4.3 专用语料库的建立
        4.3.1 语料文本规模的标准
        4.3.2 语料的基本介绍
        4.3.3 语料来源的时限范围
        4.3.4 语料文本的清理
        4.3.5 专用语料文本的基本信息
    4.4 语料标注的方法与步骤
    4.5 语料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优先事项
    5.1 主题词的意义和提取方法
    5.2 国情咨文演说的主题词分析
    5.3 国情咨文演说优先事项的延续性
        5.3.1 国土安全
        5.3.1.1 乔治·布什政府
        5.3.1.2 克林顿政府
        5.3.1.3 乔治·沃克·布什政府
        5.3.1.4 奥巴马政府
        5.3.1.5 特朗普政府
        5.3.2 经济发展
        5.3.2.1 乔治·布什政府
        5.3.2.2 克林顿政府
        5.3.2.3 乔治·沃克·布什政府
        5.3.2.4 奥巴马政府
        5.3.2.5 特朗普政府
    5.4 国情咨文演说优先事项的时代性
        5.4.1 乔治·布什政府
        5.4.1.1 推行自由价值观
        5.4.1.2 打击毒品犯罪
        5.4.2 乔治·沃克·布什政府
        5.4.3 奥巴马政府
        5.4.4 特朗普政府
        5.4.4.1 打击毒品犯罪
        5.4.4.2 推行移民新政
        5.4.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5.4.4.4 提高妇女地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对话性
    6.1 语篇的对话性特征
    6.2 评价理论的适用性
    6.3 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
        6.3.1 自言
        6.3.2 借言
        6.3.2.1 对话性压缩
        6.3.2.2 对话性扩展
    6.4 国情咨文演说的对话性
        6.4.1 语料的标注
        6.4.2 国情咨文演说的介入资源
        6.4.3 国情咨文演说的对话性特征
        6.4.3.1 二个对话模式: 对话性压缩和对话性扩展
        6.4.3.2 二个主要介入方式: 否认和接纳
        6.4.3.3 三个核心话题: 计划、问题和处事风格/价值观
        6.4.3.4 二个关键因素: 话语主体责任和对话空间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结构
    7.1 语类结构的表现形式
    7.2 国情咨文演说的话语模式
    7.3 国情咨文演说的分析单位
    7.4 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结构
        7.4.1 开始部分
        7.4.2 主体部分
        7.4.3 结束部分
    7.5 国情咨文演说语类结构的特征
        7.5.1 国情咨文演说语类结构的突出特征
        7.5.2 国情咨文演说作为混合型语类的特征
        7.5.3 国情咨文演说语类结构的原型公式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合法化策略
    8.1 国情咨文演说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
        8.1.1 优先事项的合法化功能: 意识形态本质
        8.1.2 介入方式的合法化功能: 理想受众的构建
        8.1.3 语类结构的合法化功能: 授权、合理化、道德评价、叙事化、情感诉求
    8.2 国情咨文演说的三大合法化策略: 道德评价、授权、情感诉求
        8.2.1 道德评价
        8.2.2 授权
        8.2.3 情感诉求
    8.3 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与仪式化机构话语的特征
    8.4 政治话语合法化策略的研究路径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
    9.1 研究发现概述
    9.2 研究意义
        9.2.1 理论意义
        9.2.2 现实意义
    9.3 研究贡献
    9.4 研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SOUA分析语料库的基本信息
附录2 主要术语英汉对照表
附录3 SOUA分析语料库和语料库子库核心主题词的统计情况
附录4 对话性压缩和对话性扩展的语言表现形式
附录5 总统用于问候的称呼语使用情况(1989年—2020年)
附录6 “序曲”阶段构成要素的语言表现形式实例和总体分布情况
附录7 主体部分的构成情况
附录8 “宣言”阶段构成要素的语言表现形式实例和总体分布情况
附录9 众议院长廊嘉宾的背景信息

(2)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重要概念定义
        2.1.1 外交话语:对立型VS.合作型
        2.1.2 话语空间
        2.1.3 中国“和合”话语
    2.2 政治话语研究
        2.2.1 话语与政治
        2.2.2 政治话语研究视角
        2.2.3 认知视角的政治话语研究
    2.3 话语空间研究
        2.3.1 话语空间理论形成、发展及引介
        2.3.2 相关研究
        2.3.3 适用性和局限性
    2.4 合作型外交话语研究
        2.4.1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领域
        2.4.2 语言学领域
    2.5 现有研究局限及本研究创新点
        2.5.1 现有研究的局限
        2.5.2 本研究创新之处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中国传统“和合”哲学思想
        3.1.1 源流与内涵
        3.1.2 对中国外交话语的影响
        3.1.3 对话语空间研究的观照
    3.2 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拓展
        3.2.1 话语空间三维度
        3.2.2 话语空间分析路径
        3.2.3 本研究话语空间分析拓展框架
    3.3 认知识解
        3.3.1 认知识解理论概览
        3.3.2 认知识解与话语空间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语料构成
    4.3 分析步骤
    4.4 分析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空间维度表征
    5.1 空间指示
        5.1.1 空间范畴表达
        5.1.2 空间指示的“满格”表征
    5.2 人称指示
        5.2.1 自我中心指称VS.异我中心指称
        5.2.2 指示中心——“我们
        5.2.3 人称指示的空间“满格
    5.3 空间性隐喻
        5.3.1 容器隐喻
        5.3.2 空间隐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时间维度表征
    6.1 时间指示
        6.1.1 时间范畴表达
        6.1.2 时间“满格
    6.2 时间性隐喻
        6.2.1 旅程隐喻
        6.2.2 潮流隐喻
        6.2.3 建筑隐喻
    6.3 情态的时间植入
        6.3.1 “要”的时间植入
        6.3.2 “将”的时间植入
        6.3.3 “应该”的时间植入
        6.3.4 情态时间植入的未来导向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价值维度表征
    7.1 价值性隐喻
        7.1.1 色彩/画卷隐喻
        7.1.2 游戏隐喻
        7.1.3 关系隐喻
    7.2 图式化
        7.2.1 行动链图式
        7.2.2 平衡图式
    7.3 凸显
        7.3.1 句型凸显
        7.3.2 语义凸显
    7.4 转喻
        7.4.1 部分代整体
        7.4.2 整体代部分
        7.4.3 行为代行为体
    7.5 级阶调整
        7.5.1 详略度
        7.5.2 变焦
    7.6 观察点
        7.6.1 引用
        7.6.2 客观化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和合”话语的话语空间
    8.1 “和合”话语空间建构
        8.1.1 空间“满格”:“包容互鉴、和谐共处”
        8.1.2 时间“满格”:“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8.1.3 共同价值表征:“互利共赢”
        8.1.4 “和合”话语空间模型
    8.2 三维度互动关系
        8.2.1 时间-空间
        8.2.2 价值-空间
        8.2.3 价值-时间
    8.3 本章小节
第九章 两类话语空间建构对比讨论
    9.1 两类话语空间对比
        9.1.1 空间维度对比
        9.1.2 时间维度对比
        9.1.3 价值维度对比
        9.1.4 总体差异
    9.2 话语空间建构与国际话语权
        9.2.1 中国当代外交话语变迁:对立型话语空间转向合作型话语空间为主
        9.2.2 西方霸权话语:对立型话语空间作为合法化工具
        9.2.3 话语空间建构——透视话语议程设置
    9.3 本章小节
第十章 结论与启示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启示
    10.3 局限与展望
参引文献
附录

(3)东京疫情记者招待会模拟口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口译项目介绍
    2.1 口译项目描述
    2.2 口译项目特点
        2.2.1 口译形式及特点
        2.2.2 记者招待会特点
    2.3 口译项目难点
第三章 口译实践过程
    3.1 译前准备
        3.1.1 了解记者招待会背景
        3.1.2 熟悉发言人讲话特点
        3.1.3 收集并整理专业术语
        3.1.4 相关设备调试及练习
    3.2 译后反思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理解不当
    4.2 信息缺失
    4.3 译语表达不当
    4.4 译语重点偏差
第五章 口译实践总结
    5.1 口译实践总结
    5.2 口译策略总结
    5.3 今后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音频文字化资料
附录2 术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译着、论文 以及从事的口笔译实践活动
致谢

(4)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何谓西方视觉现代性
        一、对“视觉现代性”概念的阐释
        二、对“视觉现代性”概念的定位
    第二节 西方视觉现代性的理论梳理
        一、作为现代性哲学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二、作为现代性社会学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三、作为现代性审美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视觉现代性与视觉政体
    第一节 视觉中心主义的视觉政体
        一、笛卡尔的视觉中心主义
        二、视觉中心主义的现代化进程
    第二节 20世纪反视觉主义的视觉政体
        一、反视觉中心主义的解构理论
        二、新视觉本体论的理论重建
        三、反视觉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
    第三节 符号性形象与精神性形象的视觉政体
        一、视觉技术中的符号性形象与精神性形象
        二、后结构主义符号学、人造视角与技术拜物教
第二章 视觉现代性与图像转向
    第一节 米歇尔与视觉文化
        一、视觉性与艺术性
        二、视觉文化的霸权主义
        三、视觉媒介的批判
    第二节 米歇尔的图像转向
        一、作为图像学1.0的转义修辞
        二、作为图像学2.0的图像何求
        三、作为图像学3.0的甜蜜形象科学
    第三节 虚假生命的形象科学
        一、形象的价值
        二、形象的政治
        三、虚假的面孔
第三章 视觉现代性与视觉技术装置
    第一节 克拉里的视觉技术装置
        一、观察者技术的外在性研究
        二、观察者知觉的内在性研究
        三、反视觉: 走向晚期资本主义的观察者技术
    第二节 散心的谱系——对克拉里视觉考古学的批判
        一、散心概念与消遣娱乐
        二、散心感受与早期电影技术
        三、散心概念的价值差异
第四章 视觉现代性与景观社会
    第一节 景观社会中的视觉文化
        一、景观社会与图像转向
        二、景观社会与视觉化
        三、景观社会与视觉性
    第二节 总体都市主义与视觉民族志
        一、德波与总体都市主义计划
        二、作为视觉民族志的视觉文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5)爱尔兰流亡者的跨国民族主义 ——美国芬尼亚兄弟会的兴起与衰落(1858-188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研究选题与学术理路
        一、移民跨国民族主义与双重忠诚
        二、从政治史研究范式到移民同化研究范式
        三、族裔性研究范式为主导的时代
    第二节 跨国主义与同化取向
        一、跨国主义研究方法的引入
        二、跨国主义研究方法的实践
        三、同化模式的回归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架构
        一、政治精英人物的复归
        二、远距离民族主义的理论价值
        三、作为方法的跨国比较研究
第一章 芬尼亚兄弟会跨国民族主义的根基与起源
    第一节 民族的春天
        一、19 世纪中叶欧洲的民族主义
        二、爱尔兰民族主义的历史传统
        三、美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传统
    第二节 19 世纪中叶美国国土上的爱尔兰人
        一、爱尔兰大饥荒移民
        二、爱尔兰裔美国人的族裔认同
        三、爱尔兰裔美国人的白人种族认同
    第三节 美国爱尔兰裔民族主义的历史传统
        一、从托恩到米切尔
        二、爱尔兰裔美国人民族主义的建构性
        三、爱尔兰裔美国人的双重忠诚传统
第二章 美国内战之前芬尼亚兄弟会的建立与缓慢发展
    第一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建立与缓慢发展
        一、1848 年起义的政治流亡者
        二、建立初期的缓慢发展
        三、进展缓慢的多重原因
    第二节 芬尼亚兄弟会视野中的爱尔兰民族和美利坚民族
        一、共和与自由
        二、历史与宗教
        三、暴力与奴隶制
    第三节 美国民族主义视角下芬尼亚兄弟会的建立
        一、共和主义的复杂性与微妙性
        二、美国排外主义的双重面相
        三、作为“族裔民族”的美利坚合众国
第三章 美国内战期间芬尼亚兄弟会的迅速发展与双重忠诚
    第一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迅速发展
        一、麦克马努斯的政治葬礼
        二、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
        三、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
    第二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双重忠诚
        一、公民、忠诚与反英话语
        二、双重忠诚的历时性
        三、松散的种族与暴力话语
    第三节 美国民族主义视角下芬尼亚兄弟会的迅速发展
        一、作为征兵宣传工具
        二、作为英美外交工具
        三、美国排外主义的弱化与回升
第四章 内战结束之后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实践与艰难存续
    第一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实践
        一、屡攻加拿大边境
        二、踏上爱尔兰之地
        三、跨国民族主义的艰难存续
    第二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公民话语与恐怖行动
        一、双重忠诚话语的式微
        二、作为谈判工具的美国公民身份
        三、恐怖行动与暴力形象
    第三节 美国民族主义视角下芬尼亚兄弟会的艰难存续
        一、海外美国人的公民权
        二、中立主义外交原则
        三、爱国话语的双重面相
结语
    一、结局:持续衰落与最终解散
    二、尾声:外交障碍与恐怖形象
    三、同化:忠诚话语与政治分野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法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中性批判的土壤——文学与革命
    1.1 新闻与死亡的权利
        1.1.1 新闻的景观与文学的自知
        1.1.2 捧杀、棒杀与回归日常
        1.1.3 照片、疾病与日常的过渡及匿名
    1.2 暴力与日常
        1.2.1 暴力与日常三难
        1.2.2 四百多年街垒史与中性批判的调性
        1.2.3 精神街垒与知识分子的拒绝
    1.3 批判与日常
        1.3.1 《国际杂志》与跨界的“世界”
        1.3.2 批判的根基与尺度——语言栅栏
    1.4 写作与日常
        1.4.1 中间人以及跨界的中性关系
        1.4.2 反犹与为了纪念及警示的批判
        1.4.3 奥斯维辛之后共通体的写作
        1.4.4 流亡、外边与写作的受难、救赎
    小结:拱廊街、拱廊街计划
第二章 中性批判的萌芽——文化自觉与理论探索
    2.1 象征或者象征性
        2.1.1 “不设防”与象征的逃逸
        2.1.2 象征的“理性组织”与政治激情
        2.1.3 分裂式政论写作
        2.1.3.1 异见者的呼唤——中性的身份
        2.1.3.2 游击、断裂的批判与时代病的诊断
        2.1.3.3 疾病的隐喻、纳粹与虚假的联盟
        2.1.3.4 非暴力不合作的批判与“和平欧洲”的假象
    2.2 虚构与象征
        2.2.1 虚设的门与无形的门
        2.2.2 落空的手与中性的“念头”
    2.3 同时代的颜色
        2.3.1 德占区巴黎与无法识别的民族面貌
        2.3.2 不可能者的思想:他异的关系
        2.3.3 拉斯科的野兽与文学的起源
    小结:以文学扞卫象征
第三章 中性批判的发展——布朗肖与巴特的中性
    3.1 模糊的中性与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
        3.1.1 “服务的中性”与“为中性服务”
        3.1.2 巴特的中性与符号结构
    3.2 中性的不同实践——白板书写与白色书写
        3.2.1 “意识”的自由而非“功效”的自由
        3.2.2 中性的不同程度:意识的缺席或者行动的自杀
    3.3 写作的生成与想象的变形
        3.3.1 作家应有的属性:反复自杀的耐心
        3.3.2 先知之言——神性的受难
    3.4 中性批判的“我”
        3.4.1 “我可以是谁”的疑问与文学的开端
        3.4.2 反复接近原初的白板书写
    3.5 走出文本的行动:宣言及自治组织
        3.5.1 “走出”、“别处”与文学的本质、作家身份及写作的需求
        3.5.2 拒绝直接而急迫的行动与文学的娱乐性、匿名性
        3.5.3 词与物的中性或者行动的中性
        3.5.3.1 结构主义与政治冷感的原因
        3.5.3.2 无法匿名的戴高乐与知识分子纳粹化的可能
        3.5.4 巴特与词语的“象牙塔”
        3.5.5 为了玫瑰的战役——签名与自治组织
        3.5.5.1 与宣言合一及签名的集体性
        3.5.5.2 启蒙、批判与自治组织
    小结:文本的欢愉与共通体的狂欢
第四章 中性批判的成熟——布朗肖与德国浪漫派
    4.1 德国早期浪漫派的危机与文学的良机
        4.1.1 “反思”与写作的镜子
        4.1.2 “无动于衷”的布朗肖与“脱轨”的浪漫派
    4.2 “反思语言”对“反思自我”的批判
        4.2.1 “反思自我”的弊端与语言的自治
        4.2.2 断片的60 年代与布朗肖的断片
        4.2.2.1 独白的交流——断片的花环
        4.2.2.2 言语的群岛与断裂的必然
    4.3 中性语言的特征:“欧几里得几何到黎曼几何”
        4.3.1 中性——言语关系
        4.3.2 等待,遗忘——无尽的谈话
        4.3.2.1 等待匿名与复多的言语
        4.3.2.2 “遗忘的回忆”——断片的起点
        4.3.3 作为第三类关系的断片
        4.3.3.1 玩弄切分的解构
        4.3.3.2 断片的三种距离
    小结:如果批判成为一种起源
第五章 中性批判的装置艺术——布朗肖与罗伯-格里耶的日常
    5.1 日常与现实
        5.1.1 结构主义模型与中性批判
        5.1.2 日常、批判及闲暇
        5.1.3 “闲暇”的品格与约减的翻译
        5.1.4 “远”和“空”的旅行
    5.2 中性的图文互动与作为开关的玛德莱娜蛋糕
        5.2.1 “重现的镜子”以及小说之光
        5.2.2 死亡作为文学的权利
        5.2.3 死亡之眼与作品的诞生
        5.2.4 《死刑判决》的核心意象:都灵裹尸布
        5.2.4.1 《死刑判决》与叙事的叠层
        5.2.4.2 《窥视者》与移动摄影机
    5.3 窥视内外
        5.3.1 内部窥视
        5.3.2 蒙太奇的外部窥视
    5.4 牧神的迷宫——《窥视者》与《死刑判决》的装置艺术
        5.4.1 牧神与现代性
        5.4.2 《窥视者》与造浪的人工海岸
        5.4.3 《死刑判决》与拱廊街
    小结:创造一种日常
结论:成为我们自己的传承人
参考文献
附录A:布朗肖发表文章、序言、后记、集体宣言、公开信、手册总览(按时间顺序排列)
附录B:布朗肖私人书信(按时间顺序排列)
致谢

(7)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 ——路径依赖与制度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拟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的背景
    第一节 国际环境:中美战略竞争下的东南亚地区
    第二节 制度堆叠:东盟防长会议之前的东南亚防务一体化趋势
    第三节 行动者:东盟的考量与个别国家的盘算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东盟防长会议到东盟防长扩大会议
    第一节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的机制特点
    第三节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面临的挑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的运作模式
    第一节 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分析框架
    第二节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的“路径依赖”
    第三节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路径依赖”机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节 机会创造:东盟内部与外部双重受益
    第二节 行为限制:反哺东盟“中心地位”
    第三节 重塑规范:影响行动者的偏好和目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中的南海问题
    第一节 东盟在南海问题中的角色
    第二节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中的南海议题
    第三节 东盟调整南海策略的战略风险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历届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联合声明中关于南海问题的表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研究的意义
    二、学界研究述评
        (一) 国内研究述评
        (二) 国外研究述评
        (三) 当前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研究趋向
    三、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努力方向
        (一) 创新之处
        (二) 努力方向
第一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一般理论分析
    一、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相关概念
        (一) 全媒体与全媒体时代
        (二) 机制与传播机制
        (三) 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
    二、全媒体时代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意义
        (一) 全媒体时代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需要
        (二) 全媒体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三) 全媒体时代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四) 全媒体时代提振民众精神世界的需要
第二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面临的新时代境遇
    一、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面临的机遇
        (一) 信息技术升级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效能
        (二) 思想文化传播环境更加多元包容
    二、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面临的挑战
        (一) 全媒体时代整体传播环境的负向影响
        (二) 全媒体时代凸显传播主体思想观念的滞后性
        (三) 全媒体时代带来传播受众注意力分散难题
        (四) 全媒体时代推动各层级传播媒介发生深刻变化
第三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问题分析及建构框架
    一、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特点呈现
        (一) 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共同主导传播进程
        (二) 传播受众话语权提升要求与传播主体平等交流
        (三) 信息技术升级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转向全媒体渠道
    二、当前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问题分析
        (一) 传播主体的组织方式和综合素质制约着传播效能发挥
        (二) 传播内容更新滞后于传播受众现实需求
        (三) 各类传播资源尚未有效整合阻滞着传播顺畅运行
        (四) 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的互动反馈有待加强
    三、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框架建构
        (一) 通过主体协同机制,优化传播主体要素
        (二) 通过内容创新机制,增强传播内容吸引力
        (三) 通过资源整合机制,提升整体传播效能
        (四) 通过反馈评价机制,加强互动反馈,规范评估体系
第四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协同机制
    一、传统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优势巩固
        (一) 传统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构成
        (二) 传统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既有优势
    二、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作用发挥
        (一)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扩容
        (二)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时代优势
    三、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一) 坚定政治立场,提升政治素质
        (二) 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三) 培养原创内容生产能力
        (四) 增强媒介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
    四、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全媒体传播的主体协同优势
        (一)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多层级主体协同发力的传播格局
        (二) 完善制度建设,夯实多层级主体协同配合的传播模式
第五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创新机制
    一、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创新
        (一)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重点的现实转换
        (二) 适应时代主题变化调整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
        (三) 对接国家战略和社会现实实践更新传播内容
    二、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话语表达创新
        (一) 注重传播内容解读的人本视角
        (二) 推动多重传播话语的融合互补
        (三) 适应全媒体时代民众的话语偏好
第六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资源整合机制
    一、传播媒介的融合互通
        (一) 打造全媒体互联媒介平台
        (二) 实现不同媒介平台的资源共享
        (三) 强化各层级传播平台的技术融通
    二、传播方式的协同配合
        (一) 巩固显性传播方式已有优势
        (二) 发挥隐性传播方式浸润力量
    三、社会监管资源的整合利用
        (一) 加强对全媒体传播空间的依法监管
        (二) 加强对全媒体传播空间的技术监管
        (三) 加强对全媒体传播空间的舆论监督
第七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反馈评价机制
    一、巩固完善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的互动反馈机制
        (一) 依托全媒体平台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
        (二) 运用大数据技术准确把握受众利益诉求
    二、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评价机制
        (一) 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的评价主体
        (二) 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的评价标准
        (三) 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评价的反馈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冷战结束后美国对联合国政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主要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架构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美国对联合国政策的历史和理论渊源
    第一节 冷战结束前的美国与联合国
    第二节 美国对联合国政策的理论渊源与权力诉求
第二章 冷战终结对美国联合国政策的影响
    第一节 冷战结束后初期美国外交政策大辩论
    第二节 联合国地位与角色的变化
    第三节 冷战结束后美国联合国政策演变的双重逻辑
第三章 冷战后美国历届政府对联合国政策之比较分析
    第一节 老布什政府:保守主义的有限合作
    第二节 克林顿政府:积极的多边主义
    第三节 小布什政府:“美国式的国际主义”
    第四节 奥巴马政府:实用的多边主义
    第五节 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
    第六节 冷战后美国对联合国政策的“变”与“不变”
第四章 美国对联合国具体事务的政策
    第一节 美国对联合国秘书长选举的政策主导和博弈
    第二节 美国对安理会改革的政策演进
    第三节 美国对联合国发展机构及发展议程的政策
    第四节 美国对联合国人权等社会事务的政策
    第五节 美国的联合国预算政策
第五章 美国对联合国政策的未来走向
    第一节 美国外交政策目标及其可能受到的制约
    第二节 联合国改革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美国联合国政策的未来走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西欧激进右翼政党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首字母缩略词表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激进右翼政党的研究现状
        二、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与疑欧主义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与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结构框架
第一章 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与后功能主义理论
    第一节 欧洲一体化政治化的概念
    第二节 欧洲一体化政治化的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 宽容性共识
        二、第二阶段: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向“限制性异议”的转折点
        三、第三阶段: 东扩与欧盟危机——限制性异议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节 欧洲一体化政治化与主流欧洲一体化理论
        一、新功能主义理论与政治化
        二、政府间主义理论与政治化
    第四节 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与后功能主义理论
        一、后功能主义理论的理论逻辑
        二、对后功能主义理论的评析
        三、激进右翼政党、后功能主义理论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西欧激进右翼政党及其疑欧主义立场
    第一节 疑欧主义概述
        一、疑欧主义的概念与分类
        二、政党疑欧主义的来源
    第二节 西欧激进右翼政党概述
        一、激进右翼政党的概念界定
        二、西欧激进右翼政党的选举突破
    第三节 激进右翼政党与疑欧主义
        一、从亲欧到疑欧——激进右翼政党的对欧立场变化
        二、激进右翼政党疑欧主义立场的意识形态基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激进右翼政党推动欧洲一体化政治化的动机
    第一节 需求因素:民众疑欧主义情绪的上升
        一、经济公平需求
        二、移民与安全需求
        三、价值需求
        四、身份认同需求
        五、信任需求
    第二节 外部供给因素:政治机会结构
        一、主流政党的亲欧共识
        二、大众媒体的推动作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激进右翼政党推动欧洲一体化政治化的策略
    第一节 议题强调与立场极化策略
    第二节 架构策略
        一、架构策略的概念界定
        二、激进右翼政党的对欧架构策略
    第三节 欧洲议会——推动欧洲议题政治化的策略性场域
        一、激进右翼政党在欧洲议会中的跨国合作
        二、激进右翼政党对欧洲议会发言时间的策略性利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激进右翼政党推动欧洲一体化政治化对欧洲政治的影响
    第一节 公众议程
        一、价值观的激进化
        二、民意的疑欧化
    第二节 国内政党政治
        一、议题重构与新政治对立的出现
        二、“架构扩散”效应与主流政党的右转
    第三节 欧盟政治
        一、对欧盟共识政治的威胁
        二、促进欧盟民主合法性的增加
    本章小结
结论
    一、论文回顾与总结
    二、应对欧洲议题政治化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四、2003,我们的“注意力”宣言(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话语合法化策略:语类分析视角[D]. 陈辉.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D]. 马倩.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东京疫情记者招待会模拟口译实践报告[D]. 方美瑛.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4]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D]. 张鹏. 西安美术学院, 2021(12)
  • [5]爱尔兰流亡者的跨国民族主义 ——美国芬尼亚兄弟会的兴起与衰落(1858-1880)[D]. 李敏.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D]. 赵苓岑. 南京大学, 2020(12)
  • [7]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 ——路径依赖与制度功能[D]. 陈子恒. 暨南大学, 2020(06)
  • [8]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研究[D]. 牛凤燕. 山东大学, 2020(08)
  • [9]冷战结束后美国对联合国政策探析[D]. 王煜. 外交学院, 2020(08)
  • [10]西欧激进右翼政党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研究[D]. 玄理. 山东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2003年,我们的“关注”宣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