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氟甲基-1,3,4-噻二唑芳氧基乙酰胺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测定

三氟甲基-1,3,4-噻二唑芳氧基乙酰胺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测定

一、三氟甲基-1,3,4-噻二唑的芳氧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吴程宇[1](2021)在《脱氢枞基抗真菌衍生物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天然林业资源松香进行化学结构修饰,设计合成具有高附加值的松香衍生物是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松香为原料,通过对其羧基化学改性修饰引入噻吩杂环,利用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向松香骨架中引入酰基硫脲、酰胺、酰腙、噻二唑等活性基团设计合成四类松香基衍生物,并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抗真菌活性研究,初步建立其抗真菌活性构效关系,从而为高效松香基抗真菌药剂分子的合成提供理论指导,得到结论如下:(1)以松香为原料,经酰氯化、酰基硫脲化、酰胺化、亲核取代、亲核加成等反应,合成了脱氢枞基酰基硫脲、脱氢枞基酰胺、脱氢枞基酰腙、脱氢枞基噻二唑四类共80个化合物。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电喷雾质谱及元素分析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确定了其结构。(2)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所合成的脱氢枞基衍生物进行抗真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脱氢枞基衍生物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脱氢枞基酰基硫脲类化合物对苹果腐烂真菌抑制活性较高,其中化合物2B在50μg/m L浓度下对苹果腐烂真菌抑制率为90.90%,其EC50值为2.574μg/m L优于阳性对照多菌灵(2.585μg/m L)。脱氢枞基酰胺类化合物对黄瓜枯萎真菌的抑制活性最佳,其中化合物3E在50.0μg/m L浓度下对黄瓜枯萎病菌抑制率达到100.0%,其EC50值为0.974μg/m L优于多菌灵(0.992μg/m L)。脱氢枞基酰腙类化合物对苹果腐烂真菌具有一定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4C和4F在50.0μg/m L浓度下对苹果腐烂真菌抑制率均大于70.0%,其EC50值分别为15.897μg/m L和14.717μg/m L,均大于多菌灵(2.585μg/m L)。脱氢枞基噻二唑类化合物对油菜菌核真菌具有一定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5B和5I在50.0μg/m L浓度下对油菜菌核真菌抑制率均超过70.0%,其EC50值分别为5.502μg/m L和8.086μg/m L,接近于多菌灵(1.358μg/m L)。初步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在噻吩环上引入氟原子及硝基等吸电子取代基能显着提高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3)采用室内盆栽法测定了化合物3E对黄瓜枯萎病菌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3E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在400.0μg/m L浓度下对黄瓜枯萎病菌的保护效果、治疗效果分别为74.36%和68.51%,均优于多菌灵。同时研究了化合物3E对黄瓜枯萎病菌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合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结果,发现化合物3E可显着影响菌丝的超微结构并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据此初步探究了化合物3E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作用机制,推测药剂分子可能破坏了菌体细胞内膜组织结构,导致细胞液外渗,影响细胞内渗透压平衡,并最终导致菌丝断裂消亡。

陈吉祥[2](2020)在《基于杀线虫活性的杂环取代硫醚(砜)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硫醚(砜)类化合物因其具有广谱的生物活性而备受关注。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硫醚(砜)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杀线虫活性,其中新一代优秀的砜类杀线虫剂氟噻虫砜已经投入市场,用于由线虫引起的病害的防控。为了创制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生态安全的绿色杀线虫剂,本文将具有杀线虫活性的硫醚(砜)类结构引入含杂环的母体中,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杂环取代硫醚(砜)类化合物。采用触杀法或淋根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杀线虫活性,并建立了化合物的Co MFA和Co MSIA模型用于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分析(3D-QSAR)。最后测试了高活性化合物对线虫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将具有杀线虫活性的硫醚(砜)类结构引入含1,3,4-恶(噻)二唑杂环的母体中,设计合成含1,3,4-恶(噻)二唑取代的新型硫醚(砜)类衍生物,共5个系列149个目标化合物。并利用核磁共振(1H NMR和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表征了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2.采用触杀法测试了149个含杂环取代基的硫醚(砜)目标化合物对线虫的离体杀线虫活性及采用淋根法测试了高活性化合物的活体杀线虫活性。离体杀线虫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对柑橘线虫(Tylenchulus semipenetrans)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A21显示出极好的杀线虫活性,其LC50值为11.7mg/L,优于对照药剂阿维菌素(24.8 mg/L)。此外,当浓度为50 mg/L处理48 h时,化合物B34和B35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抑制率均为100%,其LC50值分别为6.5和7.6 mg/L,活体活性分别为83.3%和79.2%。3.建立了含苯氧基的1,3,4-恶(噻)二唑取代硫醚和含1,3,4-噻二唑取代硫醚(砜)酰胺类化合物的Co MFA和Co MSIA模型。其中,含苯氧基的1,3,4-恶(噻)二唑取代硫醚类化合物Co MFA模型的q2、r2分别为0.722和0.985。Co MSIA模型的q2和r2值分别为0.634和0.988。在该模型中杀线虫活性主要受疏水效应、静电效应以及空间效应的影响,且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基于模型分析结果设计合成了具有更高杀线虫活性的化合物A33,其LC50值为9.8 mg/L,优于对照药剂阿维菌素。而含1,3,4-噻二唑取代硫醚(砜)的酰胺类化合物的3D-QSAR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该系列化合物的乙基附近引入体积小、疏水和电负性的基团有利于提高杀线虫活性。4.化合物A33和B34分别对柑橘线虫和南方根结线虫显示出一定的趋避作用。化合物B34对南方根结线虫的表观形态有明显的影响。当处理时间不变时,线虫表面变形皱缩及体壁的破坏程度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当处理浓度不变时,线虫表面变形皱缩及体壁的破坏程度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罗德霞[3](2020)在《新型α-羰基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天然产物香兰素为原料,引入双酰胺结构,设计合成一系列结构新颖的α-羰基酰胺化合物,并通过1H NMR、13C NMR、19F NMR、HRMS等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以烟草花叶病毒(TMV)、水稻白叶枯病菌(Xoo)、烟草青枯病菌(RS)以及柑橘溃疡病菌(Xac)为测试对象,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针对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化合物,通过分子对接,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对活性化合物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索,取得如下创新性结果:1.设计合成了39个结构新颖的α-羰基酰胺类的化合物,并对该类化合物进行抗TMV的生物活性测试,其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TMV具有极好的抑制效果。其中化合物28对TMV的治疗活性最好,其EC50值为358.5μg/m L,与商品药宁南霉素的活性相当(362.4μg/m L);盆栽实验结果也表明,化合物28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活性也与宁南霉素相当;此外,化合物34具有优异的钝化活性。研究还发现苯基中不同取代基对TMV的活性也不同,含氟化合物对TMV具有较好的钝化活性,该系列化合物中苯基上的氟取代基越多,抗TMV活性越高。2.抗菌活性测试结果发现,所合成的化合物对Xoo、RS、Xac三种病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特别是化合物2、22和33对RS的抑制效果最佳,其EC50值分别为35.3μg/m L、38.9μg/m L和30.4μg/m L,很明显的比对照药噻菌铜的EC50值99.1μg/m L小很多;化合物2对Xac也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EC50值28.2μg/m L也比对照药噻菌铜的77.1μg/m L小很多,表明其杀菌活性显着优于对照药剂噻菌铜。3.根据活性化合物的活性特征,结合分子对接及透射电镜(TEM),研究了活性化合物与烟草花叶病毒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34可与TMV-CP亚基间的关键氨基酸残基相互结合,影响TMV粒子的自组装而获得良好的抗植物病毒活性。

张秀娟[4](2020)在《新型酞嗪酮类Aurora B激酶抑制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酞嗪酮环是一种有效的药效团,在抗肿瘤、镇痛、消炎、抗菌和抗病毒等药物中有广泛的应用,如Olaparib、Talazoparib和Azelastine等。Aurora激酶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在有丝分裂的调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结肠癌、肝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中已发现Aurora激酶过表达,且与预后不良正相关。作为抗肿瘤的热门靶标之一,大量的Aurora激酶抑制剂被发现并进入临床研究,如SNS-314、AMG900、VX680、AZD1152和AT-9283等。我们选取Aurora激酶为靶点,酞嗪酮为母核,采用药物设计中的杂合原理,设计合成了2,4-二取代和4-取代两类酞嗪酮类化合物,并对它们的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2,4-二取代酞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首先以4-溴酞嗪-1(2H)-酮为原料,与4-氟硝基苯或对硝基氯苄发生取代反应,然后经铃木偶联反应或钯催化的碳氮交叉偶联反应、铁粉还原反应,并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脲得到目标化合物。4-取代酞嗪酮类化合物,以1,4-二溴酞嗪为原料,在乙醇中与不同的胺发生取代反应。然后在冰乙酸中回流成酮,经铁粉还原反应或脱去Boc保护,并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目标化合物(不同化合物反应顺序不同)。采用MTT法,我们初步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A549、HCT116、MCF-7和HepG2四种癌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发现化合物22h和25a能有效抑制四种肿瘤细胞的增殖,IC50值范围分别为0.30?4.88μM和4.36?11.97μM。体外激酶抑制实验表明化合物25a对Aurora B激酶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抑制活性,IC50值为142 nM,但是对Aurora A激酶抑制活性较差,在1μM的浓度下抑制率仅为16.3%。Western Blot实验表明化合物25a不仅能下调p-Aurora B、CyclinB1和Cdc2蛋白的表达,而且能上调促凋亡蛋白BAD和Bax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实验表明化合物25a能够将HCT116细胞阻滞在G2/M期并诱导HCT116细胞凋亡。分子对接实验表明化合物25a能与Aurora B激酶蛋白的ALA173、GLU171和GLU177残基形成关键氢键。总之,本论文的研究表明2,4-二取代酞嗪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增殖活性,但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而4-取代酞嗪酮类化合物有较强的Aurora B激酶抑制活性。研究结果为酞嗪酮类Aurora激酶抑制剂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华乃震[5](2020)在《市场大的小众产品——氟噻草胺》文中研究表明氟噻草胺是在酰胺类化合物中引入杂环和氟原子的除草剂,具有杀草活性高、低毒、广谱、适用作物宽和高度安全等优点。综述了氟噻草胺除草剂的市场、作用机理、应用特点、合成路线、剂型产品和防治效果。同时指出氟噻草胺虽是一款小众产品,但由于其优异的生物活性及独特的使用方式,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李晓寒[6](2020)在《1α-羟基维生素D3的合成及钯—硫体系催化的烯丙位氧酰基化反应研究》文中提出1α-羟基维生素D3系列产品作为治疗佝偻病的首选药物,市场需求大,应用前景好,而该药物的高选择性合成是一直是研究热点和挑战。目前最广泛使用的1α-羟基维生素D3合成方法是以维生素D3为原料,经过酯化、成环、选择性氧化、开环和环加成除杂质五个步骤,通常使用二氧化硒,毒性大、反应进程难控制。此外,原方法极易产生顺反异构体杂质,导致反应总体收率较低,原子经济性差,不符合绿色化学原则。本文采用两种主要策略解决上述问题:1)通过光异构化反应将反式异构杂质转变为顺式产物,再用Diels-Alder反应对顺式产物提纯;设计新的烯丙位氧酰基化路线,并通过实验对路线可行性进行验证;2)设计合成新的含硫配体,并将钯-硫配体催化体系应用于双键的烯丙位C-H活化反应及1α-羟基维生素D3的合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介绍了维生素D3的由来、体内代谢途径、药理活性及其他相关D3类药物,分析了维生素D3的结构特点,明确其重要性及合成难度大。从全合成和半合成的角度对已报道的1α-羟基维生素D3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进行综述,重点分析了1α-羟基维生素D3的半合成方法。在现有1α-羟基维生素D3半合成方法的基础上,分析设计新的合成路线。发现了合成1α-羟基维生素D3的新底物速甾醇,并且使用LED蓝光将反式异构杂质有效异构化为顺式产物,使反应总收率由17%提高至34%,分离后最终产物纯度达到99%。第二部分首先综述了用于催化烯丙位氧化的三个主要体系:Riley氧化体系,Kharasch-Sosnovsky反应体系和钯-硫催化体系,重点介绍了钯催化体系中的不同配体及其相关配位特点。设计了新型的钯/双齿噻二唑催化体系,一步实现直链单取代末端烯烃烯丙位选择性氧酰基化反应。对配体、催化剂、碱等条件的优化筛选后,以中等至优的收率(43-80%)高选择性得到了一系列氧酰基化产物。提出了π-烯丙基中间体和σ-钯中间体两种不同的催化机理。设计了新型的钯/单噻二唑催化体系,催化反应活性较低的1,1-双取代的末端烯烃氧酰基化反应,并以适中至优的收率(33%-86%)的得到了一系列烯丙位酯化产物。与双硫噻二唑配体相比,单噻二唑配体催化效率高,底物适用范围广,该配体不仅适用于1,1-双取代末端烯烃的催化氧酰基化,还可用于催化环状烯烃和单萜类烯烃。尝试将该催化体系应用于维生素D3衍生物的烯丙位酯化反应,但未获得预期产物。总结全文,本文完成了由维生素D3合成1α-羟基维生素D3方法的改进,使反应总收率提高至34%。通过对钯硫催化体系中不同噻二唑配体的设计,做到了对不同类型烯烃的催化氧酰基化:双硫噻二唑配体可实现单取代末端烯烃的高选择性烯丙位氧酰基化(直链产物:支链产物大于50:1);单噻二唑配体,可实现不活泼的1,1-双取代末端烯烃、萜烯和环烯的氧酰基化。

牛天宇[7](2019)在《苦参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肝纤维化活性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天然植物来源的苦参素作为抗乙肝药物在临床使用已有十余年。近年来它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也逐渐被临床发现并证实。我们以苦参素为苗头化合物,以基于COL1A1启动子的荧光素酶筛选模型,对前期自主构建的三环苦参素类似物库开展了体外抗肝纤维化高通量筛选,发现了活性较苦参素提高3倍以上的12N-对甲基苯磺酰基苦参丁酸(NS-1),是一个理想的先导化合物。图1苦参素结构及先导物NS-1的发现本论文以NS-1为先导化合物,以下调COL1A1启动子活性为导向,对其开展了系统的结构修饰,通过合成107个全新苦参类目标化合物系统总结了构效关系(SAR,图2)。1 1位侧链末端取代基以烷基为最佳;12W原子上引入取代有利于活性,以苯胺甲酰为最佳,苯基上取代基的位置、电性及个数均对活性有一定影响;5S构型的苦参母核为成药必需基团。图2三环苦参抑制COL1A1启动子活性的SAR我们还测定了活性较高(40 μM浓度下抑制率大于75%)的12个12N-苯胺甲酰基苦参丁烷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以进一步验证其活性和SAR。其IC50值介于10~74 μM,活性顺序与初筛时基本一致。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苦参噻二唑类化合物ND-2,NE-2和NE-4以及12N-苯胺甲酰基苦参丁烷类衍生物(FAM8c,FAM10c,FAM13c,FAM22c,FAM23c,FAM24c和FAM25c)能够有效逆转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COL1A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等肝纤维化相关蛋白mRNA的生成和蛋白的表达,具有体外抗肝纤维化活性。初步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这两类化合物的小鼠一次性口服LD50值分别为大于500和大于800 mg/kg,表现出较好的体内安全性。对活性最好的FAM8c,FAM10c,FAM13c,FAM22c开展了初步药代动力学评价,SD大鼠以25 mg/kg剂量一次性口服给药后,大部分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均不理想,推测此类化合物可能存在吸收差的问题。鉴于此,我们选择了 200 mg/kg/天的高剂量对重点化合物FAM22c在胆管结扎术(BDL)SD大鼠模型上开展了初步抗肝纤维化药效学试验。口服连续给药14天后,FAM22c组大鼠肝脏体积较BDL模型组缩小1/3,与假手术组相当;肝脏组织内COL1A1、α-SMA以及TGFβ1等肝纤维化因子mRNA水平显着降低,表现出体内抗肝纤维化活性;血清中ALT、AST、CHO和LDL水平也明显降低,显示出肝脏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苦参类化合物可能通过抑制TGFβ/Smad2通路下调COL1A1表达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本论文通过合成全新107个苦参类目标化合物,首次系统的总结了苦参素衍生物抑制COL1A1启动子活性的SAR,对以COL1A1为靶点的新药研发提供早期数据。其中,代表性化合物FAM22c不仅表现出良好的体内外抗肝纤维化活性,而且还表现出较高的体内安全性特征,是一个有潜力的抗肝纤维化治疗候选化合物,值得进一步研究。部分研究内容发表于Molecules(2018),申请中国发明专利两项。此外,我们还将11侧链末端引入大体积取代基的部分化合物应用于抗流感活性的筛选,其中代表性化合物ADCA3对甲型流感病毒H3N2 A95-359的IC50为7.2 μM,且对酯酶有较好的稳定性。初步作用机制研究显示,其可能作用于病毒复制的前期阶段,与母体金刚烷胺一致,研究内容发表于Molecules(2019)与Die Pharmazie(2019)。

谢浩[8](2019)在《脒衍生物参与的含氮含硫杂环生成反应研究》文中提出脒是构建许多药物活性分子、天然产物以及农用化学品的合成砌块,其参与构建的氮杂环和硫杂环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医药、材料等领域。因此,开展基于脒为氮源的高效、高选择性地构筑C-N和S-N键的研究在有机合成领域显得非常重要。以脒为原料构筑C-N键是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比如嘧啶、喹唑啉和苯并咪唑等。相较于C-N键的形成反应而言,S-N键的生成反应相对较少。以脒为原料直接参与并构筑S-N键的方法,为未来研究这类多功能杂环化合物翻开了新的序章,比如噻二唑和异噻唑等。本论文开展了以脒为原料合成1,2,4-噻二唑、1,2-苯并异噻唑、异喹啉酮、异喹啉以及苯并咪唑异喹啉化合物的新方法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我们发展了一种无过渡金属催化的以2-甲基喹啉或者芳香醛、单质硫和脒类化合物作为起始原料合成1,2,4-噻二唑衍生物反应的研究。利用喹啉甲基化合物通过原位氧化或者芳香醛作为碳源,以单质硫作为硫源,高选择性地构建五元杂环化合物1,2,4-噻二唑。在标准反应条件下,该反应具有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比如卤素和三氟甲基。该方法为快速地合成非对称的3,5-二芳基-1,2,4-噻二唑化合物提供了便捷的途径。2、我们发展了一种无过渡金属催化的以邻氯芳香脒类化合物和单质硫为起始原料通过构建S-N键合成3-氨基-1,2-苯并异噻唑衍生物反应的研究。在标准反应条件下,以廉价易得的K3PO4作为碱,以空气为反应氛围,以良好的产率得到目标产物。该方法展示了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和广泛的底物范围。合成的产物可以进一步转化为活泼的有机合成子。3、我们发展了镍催化邻卤芳香脒与炔烃环化合成异喹啉酮衍生物反应的研究。该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对空气和水不敏感,并且不需要外部氧化剂和碱,并具有良好的产率和广泛的底物范围。在合成含异喹啉酮骨架的生物活性分子方面,该方法具有广泛的用途。4、我们报道了镍催化的以邻卤芳香脒和炔烃为原料通过脱苄基环化合成1-氨基异喹啉衍生物的方法。由于反应简便,以高产率和高选择性地合成了重要的1-氨基异喹啉衍生物,该方法在合成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基于同样的策略,我们成功地实现了通过两次构建C-N键合成苯并[4,5]咪唑并[2,1-a]异喹啉的新方法。

时荣超[9](2019)在《噻二唑类药物的合成工艺研究》文中指出噻二唑类化合物在现代制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杂环化合物的一类,噻二唑类化合物由于具有S、N杂原子,在农药领域的应用倍受人们的关注。丁噻隆与噻氟隆都属于1,3,4-噻二唑类化合物,且都属于广谱高效的除草剂。因此,对丁噻隆与噻氟隆的合成工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研究中,分别综述了4-甲基氨基硫脲(MTSC)、丁噻隆与噻氟隆的合成方法。通过文献比对确定出一条成本低,污染小,反应过程易于控制,产生三废少且收率高的工艺路线。在4-甲基氨基硫脲的制备中,以CS2、CH3NH2为原料并以N,N’-二异丙基乙胺为缚酸剂制备中间体N-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中间体继续与N2H4·H2O反应得到产物MTSC,以N,N’-二异丙基乙胺为缚酸剂不仅使副反应减少,而且产生的废水少,缚酸剂的回收率在99%以上,大大的节约了原料成本。通过对反应过程的工艺优化得到MTSC的HPLC纯度为98.2%,收率89%。在丁噻隆的中间体2-甲基氨基-5-叔丁基-1,3,4-噻二唑的制备过程中,原工艺路线以多磷酸与浓硫酸或以三氯氧磷为合环试剂,会产生大量的含磷含酸废水。直接以原料特戊酰氯为合环剂,产生的特戊酸可以经过精馏直接利用。通过对反应过程的工艺优化,得出2-甲基氨基-5-叔丁基-1,3,4-噻二唑的HPLC纯度为97%,收率为93.6%。在丁噻隆的合成中使用N-甲氨基甲酰氯,避开了原工艺路线中剧毒品异氰酸甲酯的使用,通过对反应过程的工艺优化,得出丁噻隆HPLC的纯度为97.7%,收率为91%。该路线的总收率为75.8%。在噻氟隆的合成工艺中,MTSC的合成路线与丁噻隆的MTSC合成路线相同。MTSC与三氟乙酸酐反应合成1-三氟乙酰基-4-甲基氨基硫脲。经优化后产物的HPLC纯度为97.6%,收率为91%。在2-甲胺基-5-三氟甲基-1,3,4-噻二唑的合成中以1-三氟乙酰基-4-甲基氨基硫脲为原料并以多磷酸为脱水剂,经过优化后产物的HPLC为97.8%,收率为95.6%。在噻氟隆的合成中参考丁噻隆的合成方法,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2-甲胺基--5-三氟甲基-1,3,4-噻二唑与N-甲氨基甲酰氯反应,得到产品噻氟隆。经过优化后产物的HPLC纯度为97.8%,收率为93.7%。通过工艺优化,该路线的总收率为72.5%。在丁噻隆与噻氟隆的合成过程中,目标产物以及中间体,经核磁、红外以及质谱进行定性分析,用液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

张智军[10](2018)在《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的合成、活性及对水稻纹枯病菌抑菌机理》文中研究指明去氢骆驼蓬碱(Harmine)及其衍生物属于β-咔啉类生物碱,主要来源于骆驼蓬属植物,它具有广泛的农药活性,结构简单,易于修饰改造,因此,以Harmine为先导化合物进行新型绿色农药的合成开发具有很好的前景。水稻纹枯病是由植物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感染引起,是全球重要的水稻病害之一。尽管现有的杀真菌剂可用于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但不能全面有效的控制,仍然存在滥用和持续使用同一种杀菌剂的问题,这可能会增加病原体抗性发展的风险。因此,开发新型的抗水稻纹枯病的绿色杀菌剂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采用基团拼接法、类同合成法等策略将农药亚活性结构引入到Harmineβ-咔啉骨架中,以及对β-咔啉骨架进行优化改造,并系统研究了目标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病菌和Sf9细胞的生物活性,筛选出抗水稻纹枯病菌的高活性化合物I-45、III-14和IV-43,并对其抑菌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基团拼接法和类同合成法分别得到Harmine恶唑啉类化合物I-1I-66和Harmine酰胍类化合物II-1II-8。抑菌结果表明所有的衍生物均表现出很好的抑菌活性,其EC50值范围在4.24303.56μg/m L之间,明显高于先导化合物Harmine(EC50=520.23μg/m L)。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优异的抑菌活性,比如化合物I-4、I-5、I-7、I-11、I-38、I-39、I-45、I-62和II-2,其EC50分别为18.09、13.02、15.33、10.53、13.54、14.35、4.24、18.16和13.71μg/m L,表现出比商业化的杀菌剂井冈霉素(Validamycin A)更加优异的抑菌活性(EC50=197.59μg/m L)。尤其是化合物I-45的抑菌活性比井冈霉素的活性提高近50倍。活体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I-45对于水稻纹枯病菌活体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优于井冈霉素。同时,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对Sf9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特别是化合物I-6、I-7、I-11、I-14、I-16、I-23和I-58的细胞毒性比Harmine和喜树碱更强。而且化合物I-6和I-58能够诱导Sf9细胞凋亡,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和刺激Sf-caspase-1的表达,并抑制斜纹夜蛾的生长发育。(2)对骆驼蓬碱的C环进行优化,筛选得到具有更高抑菌活性的骨架2,3,4,5-四氢噻喃[4,3-b]吲哚(III-7,EC50=38.58μg/m L),比Harmine的活性(EC50=318.56μg/m L)提高了近10倍。以III-7为先导化合物进行不同位点的结构修饰。抑菌结果表明大部分的衍生物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水稻纹枯病菌活性,其EC50值范围在2.35241.52μg/m L之间。特别是化合物III-13、III-14和III-15具有优异的抑菌活性,其EC50分别为2.94、2.35和3.79μg/m L,明显优于井冈霉素(EC50值为183.00μg/m L)。离体叶片试验和活体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III-13、III-14和III-15的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作用与井冈霉素相当或更好。(3)进一步简化先导化合物的骨架,去掉β-咔啉的C后得到吲哚骨架,通过抑菌活性测试发现吲哚母核骨架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其在高浓度下(100和50μg/m L)的抑制率分别达到100%和87.68%,在低浓度下(10、5和1μg/m L)的抑菌活性表现微弱(26.33%、17.63%和4.42%)。接着重点研究吲哚不同位置上取代对水稻纹枯病菌抑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大部分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要高于吲哚,尤其是化合物IV-14、IV-15、IV-16、IV-41、IV-43、IV-44和IV-54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其EC50分别为3.53、2.15、2.74、4.99、0.62、1.25和7.25μg/m L,明显优于井冈霉素(EC50值为183.00μg/m L)。表明1位邻氯苯甲酰基取代、4位氟或氯取代以及5位氯取代有利于提高抑菌活性。基于构效关系,我们合成了化合物IV-73IV-74,结果表明1位取代后活性有所降低。另外,采用基团拼接法得到吲哚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V-1V-22,结果表明大部分的化合物抑菌活性要高于吲哚。离体叶片和活体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IV-43、IV-44、IV-54、IV-73、V-7和V-17对水稻纹枯病具有很好防治作用,尤其是化合物IV-43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均优于井冈霉素。(4)将筛选出的抗水稻纹枯病菌的高活性化合物I-45、III-14和IV-43进行抑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其均对水稻纹枯病菌菌核形成有抑制作用,其中IV-43的抑制作用最强且能明显抑制菌核的萌发。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化合物I-45、III-14和IV-43可使菌丝发生严重扭曲变形,并且出现干瘪和皱缩。透射电镜结果表明化合物I-45、III-14和IV-43可使菌丝细胞线粒体肿胀且嵴数量减少,液泡均出现空泡化;I-45处理后细胞壁增厚,并发生明显的质壁分离。Hoechst染色结果表明化合物I-45、III-14和IV-43可使菌丝单个细胞中细胞核平均数目显着减少。Rhodamine染色结果表明化合物I-45、III-14和IV-43均能破坏菌丝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电导率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I-45处理后细胞膜通透性增大,活性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III-14处理后菌丝体内活性氧自由基增多。以上结果表明化合物I-45、III-14和IV-43的抑菌机制均不同。

二、三氟甲基-1,3,4-噻二唑的芳氧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氟甲基-1,3,4-噻二唑的芳氧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脱氢枞基抗真菌衍生物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松香化学改性的研究进展
        1.2.1 松香的组成与结构
        1.2.2 松香化学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1.3 松香衍生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3.1 松香衍生物杀虫活性研究进展
        1.3.2 松香衍生物抗真菌活性研究进展
        1.3.3 松香衍生物除草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4 噻吩及其衍生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5 选题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脱氢枞基酰基硫脲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合成实验
        2.2.3 抗真菌活性实验
    2.3 结果和讨论
        2.3.1 脱氢枞基酰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
        2.3.2 光谱分析
        2.3.3 抗真菌活性研究
        2.3.4 初步构效关系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脱氢枞基酰胺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合成实验
        3.2.3 抗真菌活性实验
    3.3 结果和讨论
        3.3.1 脱氢枞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3.3.2 光谱分析
        3.3.3 抗真菌活性研究
        3.3.4 初步构效关系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脱氢枞基酰腙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2 合成实验
        4.2.3 抗真菌活性实验
    4.3 结果和讨论
        4.3.1 脱氢枞基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
        4.3.2 光谱分析
        4.3.3 抗真菌活性研究
        4.3.4 初步构效关系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脱氢枞基噻二唑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5.2.2 合成实验
        5.2.3 抗真菌活性实验
    5.3 结果和讨论
        5.3.1 脱氢枞基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5.3.2 光谱分析
        5.3.3 抗真菌活性研究
        5.3.4 初步构效关系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脱氢枞基酰胺药剂对黄瓜枯萎真菌的抗真菌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6.2.2 扫描电镜
        6.2.3 透射电镜
        6.2.4 电导率法测试菌体细胞膜通透性
        6.2.5 室内活体盆栽防效实验
    6.3 结果和讨论
        6.3.1 扫描电镜结果和分析
        6.3.2 透射电镜结果和分析
        6.3.3 松香基药剂对黄瓜枯萎病菌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6.3.4 松香基药剂对黄瓜枯萎病菌的防治效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部分化合物红外表征图谱(FTIR)
    附录 B 部分化合物核磁共振表征图谱(~1H NMR~(13)C NMR)
    附录 C 部分化合物电喷雾质谱表征图谱(ESI-MS)
致谢
个人简历

(2)基于杀线虫活性的杂环取代硫醚(砜)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列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具有杀线虫活性的化合物
        1.1.1 含杂环的衍生物
        1.1.2 含硫醚(砜)结构的化合物
    1.2 杀线剂的作用机制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论文设计思想
    2.1 论文设计思想
    2.2 研究内容
        2.2.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2.2 杀线虫活性测试
        2.2.3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分析
        2.2.4 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2.3.1 含苯氧基的1,3,4-恶(噻)二唑取代硫醚类化合物的合成
        2.3.2 含1,3,4-噻二唑取代硫醚(砜)的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2.3.3 含吡啶的1,3,4-恶二唑取代硫醚类化合物的合成
        2.3.4 含吡啶的1,3,4-恶二唑取代的双硫醚类化合物的合成
        2.3.5 含不同柔性链的1,3,4-恶二唑取代硫醚类化合物的合成
第三章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2.1 含苯氧基的1,3,4-恶(噻)二唑取代硫醚类衍生物的合成
        3.2.2 含1,3,4-噻二唑取代硫醚(砜)的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3.2.3 含吡啶的1,3,4-恶二唑取代硫醚类化合物的合成
        3.2.4 含吡啶的1,3,4-恶二唑取代双硫醚类化合物的合成
        3.2.5 含柔性链的1,3,4-恶二唑取代双硫醚类化合物的合成
第四章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试
    4.1 目标化合物的杀线虫活性测试
        4.1.1 试验材料和仪器
        4.1.2 供试溶液的配制
        4.1.3 柑橘线虫的分离与筛选
        4.1.4 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孵化与收集
        4.1.5 柑橘线虫的离体杀线虫活性测试
        4.1.6 南方根结线虫的离体杀线虫活性测试
        4.1.7 南方根结线虫的活体活性测试
        4.1.8 化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虫卵孵化抑制活性测试
    4.2 结果分析
        4.2.1 离体杀线虫活性测试
        4.2.2 活体杀线虫活性测试
        4.2.3 化合物B34-B36对南方根结线虫虫卵孵化的抑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分析
    5.1 3D-QSAR模型构建方法
        5.1.1 含苯氧基的1,3,4-恶(噻)二唑取代硫醚类化合物3D-QSAR模型的构建
        5.1.2 含1,3,4-噻二唑取代硫醚(砜)的酰胺类化合物3D-QSAR模型的构建
    5.2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分析
        5.2.1 含苯氧基的1,3,4-恶(噻)二唑取代硫醚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分析
        5.2.2 含1,3,4-噻二唑取代硫醚(砜)的酰胺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作用方式及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6.1 实验材料
        6.1.1 供试线虫
        6.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6.2 实验方法
        6.2.1 化合物对柑橘线虫运动行为的影响
        6.2.2 化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运动行为的影响
        6.2.3 化合物对线虫趋避作用的测试
        6.2.4 测试时间和浓度对化合物杀线虫活性的影响
        6.2.5 化合物处理南方根结线虫后对其侵染能力的影响
        6.2.6 化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表面形态的影响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6.3.1 化合物对柑橘线虫运动行为的影响
        6.3.2 化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运动行为的影响
        6.3.3 化合物对线虫趋避作用试验
        6.3.4 测试不同时间和浓度对化合物杀线虫活性的影响
        6.3.5 化合物B34处理南方根结线虫后对其侵染能力的影响
        6.3.6 扫描电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展望与结论
    7.1 主要结果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新型α-羰基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酰胺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1.1 具有抗病毒活性的酰胺类化合物
        1.1.2 具有抑菌活性的酰胺类化合物
        1.1.3 具有其它生物活性的酰胺类化合物
    1.2 酰胺类化合物中的α羰基酰胺结构
    1.3 小结
第二章 实验设计思想及合成路线
    2.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2 课题设计思路
    2.3 研究方案
    2.4 合成路线
    2.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第三章 实验部分
    3.1 仪器及试剂
    3.2 合成
        3.2.1 中间体A的合成
        3.2.2 中间体B的合成
        3.2.3 中间体C的合成
        3.2.4 目标产物的合成
    3.3 生物活性测试
        3.3.1 化合物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生物活性测试
        3.3.2 盆栽实验测试
        3.3.3 抗细菌生物活性测试
    3.4 目标化合物与TMV-CP的分子对接研究
    3.5 目标化合物与TMV-CP的 TEM研究
        3.5.1 样品的前处理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波谱解析
    4.2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
        4.2.1 目标化合物对TMV的活性测试结果
        4.2.2 活性化合物的盆栽实验
        4.2.3 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测试结果
    4.3 活性化合物与TMV-CP的 TEM测定结果
    4.4 活性化合物与TMV-CP的分子对接研究结果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创新点
    5.2 不足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课题来源
    (二)论文发表情况
    (三)申请专利情况
    (四)会议论文
附图

(4)新型酞嗪酮类Aurora B激酶抑制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酞嗪酮类化合物及Aurora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1 酞嗪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1.1 酞嗪酮类化合物在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1.1.2 酞嗪酮类化合物在抗哮喘方面的应用
        1.1.3 酞嗪酮类化合物在镇痛和消炎方面的应用
        1.1.4 酞嗪酮类化合物在过敏性鼻炎方面的应用
        1.1.5 酞嗪酮类化合物在糖尿病方面的应用
        1.1.6 酞嗪酮类化合物在高血压方面的应用
        1.1.7 酞嗪酮类化合物在抗血小板聚集方面的应用
        1.1.8 酞嗪酮类化合物在抗菌方面的应用
        1.1.9 酞嗪酮类化合物在抗病毒方面的应用
    1.2 Aurora激酶概述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2.1 Aurora激酶概述
        1.2.2 Aurora激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第二章 酞嗪酮类Aurora B激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
    2.1 酞嗪酮类化合物的设计
    2.2 酞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2.2.1 合成路线
        2.2.2 化合物的具体合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 酞嗪酮类Aurora B激酶抑制剂的生物活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细胞株
        3.1.2 主要仪器设备
        3.1.3 实验试剂
    3.2 抗增殖活性实验
        3.2.1 实验方法
    3.3 体外Aurora激酶抑制实验
        3.3.1 实验方法
        3.3.2 结果与讨论
    3.4 集落形成实验
        3.4.1 实验方法
        3.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5 化合物25a对 Aurora激酶蛋白表达的影响
        3.5.1 实验方法
        3.5.2 结果与讨论
    3.6 化合物25a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3.6.1 流式细胞术PI染色法
        3.6.2 结果与讨论
    3.7 化合物25a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3.7.1 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色法
        3.7.2 结果与讨论
    3.8 化合物25a与 Aurora B激酶蛋白分子对接模拟
        3.8.1 实验方法
        3.8.2 结果与讨论
    3.9 ADME预测
        3.9.1 实验方法
        3.9.2 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5)市场大的小众产品——氟噻草胺(论文提纲范文)

1 氟噻草胺市场
2 作用机理
3 氟噻草胺的特点
4 氟噻草胺的合成路线
    4.1 以对氟苯胺为起始原料
    4.2 以对氟硝基苯为起始原料
5 理化性质和剂型
6 应用效果
7 结语

(6)1α-羟基维生素D3的合成及钯—硫体系催化的烯丙位氧酰基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简表(Abbreviations)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一章 维生素D_3简介
        1.1 维生素D_3起源及分类
        1.2 维生素D_3的代谢途径
        1.3 维生素D_3的药理活性
        1.3.1 维生素D_3 与佝偻病
        1.3.2 维生素D_3 与肿瘤
        1.3.3 维生素D_3 与肾病
        1.3.4 维生素D_3 与免疫系统疾病
        1.4 维生素D_3类药物
        1.5 维生素D_3的结构特点
        1.5.1 A环部分
        1.5.2 B环(共轭三键)部分
        1.5.3 C&D环部分
        1.5.4 侧链部分
        1.6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1α-羟基维生素D_3 合成路线研究
    第二章 1α-羟基维生素D_3 衍生物的合成综述
        2.1 1α-羟基维生素D_3 衍生物的全合成
        2.1.1 Horner-Wittig成烯
        2.1.2 A环与CD环交叉偶联
        2.1.3 垒烯经热诱导氢原子迁移构建共轭三烯
        2.1.4 钯催化串联偶联环化
        2.1.5 铬促进的A环与CD环偶联
        2.1.6 Julia烯化反应
        2.2 1α-羟基维生素D_3 的半合成
        2.2.1 3 ,5-环维生素D_3 保护法
        2.2.2 Horner-Wittig成烯Diels-Alder保护法
        2.2.3 二氧化硫保护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α-羟基维生素D_3 的合成路线研究
        3.1 引言
        3.2 合成路线设计及分析
        3.2.1 环氧化路线
        3.2.2 △9,10末端烯烃的官能团化
        3.2.3 以cis-速甾醇为底物合成1α-羟基维生素D_3
        3.2.4 LED蓝光促进维生素D_3 中△5,6双键异构化
        3.3 路线研究及优化
        3.3.1 3 ,5-成环反应优化
        3.3.2 二氧化硒催化的烯丙位氧化反应优化
        3.3.3 3 ,5-环维生素D_3 开环条件优化
        3.3.4 LED蓝光催化双键异构化
        3.3.5 对维生素D_3 的烯丙位氧化尝试
        3.4 实验部分
        3.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4.2 1 α-羟基维生素D_3 的合成操作
        3.5 数据表征
        3.6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烯丙基末端氧化反应——钯与噻二唑配体催化烯烃氧酰基化研究
    第四章 末端烯烃烯丙位氧化综述
        4.1 二氧化硒催化体系(Riley氧化)
        4.2 铜/过氧酸酯催化体系(Kharasch-Sosnovsky反应)
        4.3 钯-配体催化体系
        4.3.1 钯催化简述
        4.3.2 钯催化氧化末端烯烃:直链选择性
        4.3.3 钯催化氧化末端烯烃:支链选择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硫噻二唑配体的合成设计及其催化的单取代末端烯烃氧酰基化反应研究
        5.1 引言
        5.2 催化剂的设计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配体的筛选
        5.3.2 底物适用范围
        5.3.3 反应机理
        5.4 实验部分
        5.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4.2 反应底物以及配体制备
        5.4.3 烯丙位氧化操作
        5.5 化合物表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单噻二唑配体的合成设计及其催化的多取代烯烃氧酰基化反应研究
        6.1 引言
        6.2 结果与讨论
        6.2.1 配体的筛选及条件优化
        6.2.2 反应底物拓展
        6.2.3 反应机理讨论
        6.3 实验部分
        6.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6.3.2 实验操作
        6.4 化合物表征
        6.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图
    (1)文章附图
    (2)甾体化合物核磁谱图
    (3)配体核磁谱图
    (4)烯丙位氧酰基化产物核磁谱图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苦参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肝纤维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一览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1. 11位侧链末端引入噻二唑/恶二唑对活性的影响
    2. 11位侧链末端引入甲酯对活性的影响
    3. 11位侧链末端引入大体积基团对活性的影响
    4. 11位侧链末端引入烷基及侧链长度对活性的影响
    5. 12N引入不同取代苯基胺甲酰基对活性的影响
    6. 12N-苯胺甲酰基苦参丁酯/醇对活性的影响
    7. 5位构型对活性的影响
第二部分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1. 12N取代苦参丁酸及苦参噻(恶)二唑类衍生物的合成
    2. 12N取代苦参丁酸酯/醇类衍生物的合成
    3. 12N-胺基甲酰基苦参丁烷衍生物的合成
    4. 12N取代苦参乙烷类衍生物的合成
    5. 12N取代槐定丁酸酯/醇/烷类衍生物的合成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与讨论
    1. 苦参碱衍生物抑制COL1A1启动子的SAR及细胞毒性研究
        1.1. 苦参噻(恶)二唑胺衍生物对COL1A1启动子的抑制活性
        1.2. 12N-苯磺酰基、苄基苦参丁酸甲酯衍生物对COL1A1启动子的抑制活性
        1.3. 大体积苦参酯、酰胺类衍生物对COL1A1启动子的抑制活性
        1.4. 苦参丁/乙烷衍生物对COL1A1启动子的抑制活性
        1.5. 12N-胺基甲酰基苦参丁烷衍生物对COL1A1启动子的抑制活性
        1.6. 12N-苯基胺甲酰基苦参丁酸甲酯/丁醇衍生物对COL1A1启动子的抑制活性
        1.7. 槐定丁酸甲酯/醇/烷衍生物对COL1A1启动子的抑制活性
    2. 代表性化合物的体外抗肝纤维化活性评价
        2.1. 噻二唑重点化合物对肝纤维化相关蛋白的抑制作用
        2.2. 12N-苯胺甲酰基苦参丁烷类重点化合物对肝纤维化相关蛋白的抑制作用
    3. 代表性化合物初步成药性评价
    4. 代表性化合物初步药效评价
    5. 代表性化合物作用机制的研究
    6. 苦参酯/酰胺类衍生物抗甲型流感活性的研究
总结
参考文献
实验部分
    1. 化学合成
    2. 生物学部分
化合物总表
化合物谱图
致谢
文章、专利及获奖情况
附件

(8)脒衍生物参与的含氮含硫杂环生成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噻二唑衍生物的生物活性及合成进展
        1.2.1 噻二唑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1.2.2 以硫代酰胺为反应原料合成噻二唑衍生物
        1.2.3 以亚氨酰基硫脲化合物为起始原料合成噻二唑衍生物
        1.2.4 以脒类化合物为起始原料合成噻二唑衍生物
        1.2.5 合成有代表性的噻二唑衍生物的其它方法
    1.3 异噻唑衍生物的生物活性及合成进展
        1.3.1 异噻唑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1.3.2 异噻唑的合成进展
        1.3.3 异噻唑-3-酮衍生物的合成进展
        1.3.4 异噻唑氧化物的合成进展
    1.4 异喹啉酮衍生物的生物活性及合成进展
        1.4.1 异喹啉酮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1.4.2 基于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合成异喹啉酮的研究
        1.4.3 其它有代表性的异喹啉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1.5 异喹啉衍生物的生物活性及合成进展
        1.5.1 异喹啉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1.5.2 异喹啉及其衍生物的合成进展
        1.5.3 1-氨基异喹啉及其衍生物的合成进展
        1.5.4 苯并咪唑并[1,2-a]异喹啉及其衍生物的合成进展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1.6.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磷酸钾促进的2-甲基喹琳、脒和单质硫三组分环化合成1,2,4-噻二唑衍生物反应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起始原料以及其它化学试剂
        2.2.2 合成噻二唑的实验操作
        2.2.3 反应条件的优化
        2.2.4 底物普适性研究
        2.2.5 控制性实验
        2.2.6 可能的反应机理
        2.2.7 产物的表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磷酸钾促进的邻卤代芳香脒和单质硫环化合成苯并异噻唑衍生物反应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起始原料以及其它化学试剂
        3.2.2 实验操作
        3.2.3 反应条件的优化
        3.2.4 底物普适性研究
        3.2.5 异噻唑产物的衍生化研究
        3.2.6 控制性实验
        3.2.7 可能的反应机理
        3.2.8 产物的表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镍催化邻卤代芳香脒和炔烃环化合成异喹啉酮衍生物反应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起始原料以及其它化学试剂
        4.2.2 实验操作
        4.2.3 反应条件的优化
        4.2.4 底物普适性研究
        4.2.5 控制性实验
        4.2.6 可能的反应机理
        4.2.7 产物的表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镍催化邻卤代芳香脒和炔烃环化合成异喹啉衍生物反应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起始原料以及其它化学试剂
        5.2.2 实验操作
        5.2.3 反应条件的优化
        5.2.4 底物普适性研究
        5.2.5 可能的反应机理
        5.2.6 产物的表征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部分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附录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噻二唑类药物的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农药概述
        1.1.1 农药的定义及分类
        1.1.2 除草剂的定义及分类
    1.2 噻二唑类药物的概述
        1.2.1 1,3,4-噻二唑类化合物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1.2.2 1,3,4-噻二唑类化合物在工业方面的应用
        1.2.3 1,3,4-噻二唑类化合物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1.2.4 1,3,4-噻二唑在抗病毒方面的应用
        1.2.5 1,3,4-噻二唑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
    1.3 丁噻隆与噻氟隆简介
        1.3.1 丁噻隆的物化性质
        1.3.2 噻氟隆的物化性质
    1.4 丁噻隆与噻氟隆的合成方法综述
        1.4.1 4-甲基氨基硫脲(MTSC)的合成方法
        1.4.2 2-甲基氨基-5-叔丁基-1,3,4-噻二唑(BTDA)的合成方法
        1.4.3 丁噻隆的合成方法
        1.4.4 2-甲胺基-5-三氟甲基-1,3,4-噻二唑的合成方法
        1.4.5 噻氟隆的合成方法
    1.5 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5.1 课题研究内容
        1.5.2 课题研究意义
第二章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 化学原料及试剂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3 分析方法简介
        2.3.1 定性分析方法
        2.3.1.1 薄层色谱法
        2.3.1.2 红外光谱法
        2.3.1.3 核磁共振波谱法
        2.3.1.4 熔点测定法
        2.3.2 定量分析方法
        2.3.2.1 气质联用
        2.3.2.2 液质联用
        2.3.2.3 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三章 实验与讨论
    3.1 丁噻隆的合成路线
    3.2 4-甲基氨基硫脲(MTSC)的合成
        3.2.1 反应方程式
        3.2.2 反应机理
        3.2.3 4-甲基氨基硫脲制备过程中的杂质分析
        3.2.4 实验步骤
        3.2.5 工艺框图
    3.3 2-甲胺基-5-叔丁基-1,3,4-噻二唑(BTDA)的合成
        3.3.1 反应方程式
        3.3.2 反应机理
        3.3.3 实验步骤
        3.3.4 工艺框图
        3.3.5 反应工艺条件优化
    3.4 丁噻隆的合成
        3.4.1 反应方程式
        3.4.2 反应机理
        3.4.3 工艺框图
        3.4.4 实验步骤
        3.4.5 反应工艺条件优化
第四章 噻氟隆的合成工艺研究
    4.1 噻氟隆的合成路线
    4.2 2-甲胺基-5-三氟甲基-1,3,4-噻二唑(3)的合成
        4.2.1 反应方程式
        4.2.2 反应机理
        4.2.3 实验步骤
        4.2.4 工艺框图
        4.2.5 反应工艺条件优化
    4.3 噻氟隆的合成
        4.3.1 反应方程式
        4.3.2 反应机理
        4.3.3 反应过程
        4.3.4 工艺框图
        4.3.5 反应工艺条件优化
第五章 结构表征与分析
    5.1 4-甲基氨基硫脲的表征与分析
        5.1.1 核磁表征与分析
        5.1.2 红外光谱
    5.2 2-甲基氨基-5-叔丁基-1,3,4-噻二唑的表征与分析
        5.2.1 核磁表征分析
        5.2.2 红外光谱
        5.2.3 质谱表征与分析
    5.3 丁噻隆的表征与分析
        5.3.1 核磁表征分析
        5.3.2 红外光谱
        5.3.3 质谱表征与分析
    5.4 1-三氟乙酰基-4-甲基氨基硫脲的表征与分析
        5.4.1 核磁表征分析
        5.4.2 红外光谱
    5.5 2-甲胺基-5-三氟甲基-1,3,4-噻二唑的表征与分析
        5.5.1 核磁表征分析
        5.5.2 红外光谱
        5.5.3 质谱表征与分析
    5.6 噻氟的分析与表征
        5.6.1 核磁表征分析
        5.6.2 红外光谱
        5.6.3 质谱表征与分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的合成、活性及对水稻纹枯病菌抑菌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骆驼蓬生物碱的分布、合成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1.1.1 骆驼蓬生物碱的分布
        1.1.2 骆驼蓬及其生物碱的活性研究
        1.1.2.1 医药活性
        1.1.2.2 农药活性
        1.1.3 合成方法研究
        1.1.3.1 Pictet-Spengler法
        1.1.3.2 Bischler-Napieralski法
        1.1.3.3 Fisher吲哚合成法
        1.1.3.4 金属催化法
        1.1.3.5 一锅法
        1.1.3.6 Machael加成法
        1.1.3.7 Diels-Alder法
        1.1.3.8 电环化法
    1.2 水稻纹枯病的发展及防治
        1.2.1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
        1.2.2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
        1.2.2.1 农业防治
        1.2.2.2 化学防治
        1.2.3.3 生物防治
    1.3 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1.3.1 选题意义
        1.3.2 研究思路
2 去氢骆驼蓬碱1,3,4-恶二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仪器与试剂
        2.1.2 合成路线
        2.1.2.1 中间体1-取代β-咔啉-3-酰肼的合成路线
        2.1.2.2 化合物Ⅰ-1~Ⅰ-58的合成路线
        2.1.2.3 化合物Ⅰ-59~Ⅰ-66的合成路线
        2.1.2.4 化合物Ⅱ-1~Ⅱ-8的合成路线
        2.1.3 合成步骤
        2.1.4 生物活性测定
        2.1.4.1 供试的植物病原菌、细胞和昆虫
        2.1.4.2 供试药剂
        2.1.4.3 菌丝生长抑制作用
        2.1.4.4 活体保护作用
        2.1.4.5 活体治疗作用
        2.1.4.6 细胞毒活性测定
        2.1.4.7 细胞形态观察
        2.1.4.8 吖啶橙(AO)染色
        2.1.4.9 细胞凋亡率分析
        2.1.4.10 DNA断带分析
        2.1.4.11 Sf-caspase-1活性测定
        2.1.4.12 细胞周期分析
        2.1.4.13 昆虫生长抑制活性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目标化合物波谱数据
        2.2.2 生物活性与讨论
        2.2.2.1 对水稻纹枯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2.2.2.2 对水稻纹枯病的活体保护作用和活体治疗作用
        2.2.2.3 细胞毒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2.2.2.4 细胞凋亡研究
        2.2.2.5 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2.3 小结
3 噻喃[4,3-B]并吲哚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仪器与试剂
        3.1.2 合成路线
        3.1.2.1 β-咔啉的合成路线
        3.1.2.2 γ-咔啉化合物Ⅲ-1~Ⅲ-5的合成路线
        3.1.2.3 化合物Ⅲ-6~Ⅲ-24的合成路线
        3.1.2.4 化合物Ⅲ-25~Ⅲ-36的合成路线
        3.1.3 实验步骤
        3.1.4 生物活性测定
        3.1.4.1 供试的植物病原菌
        3.1.4.2 供试药剂
        3.1.4.3 菌丝生长抑制作用
        3.1.4.4 离体叶片保护作用
        3.1.4.5 活体保护作用
        3.1.4.6 活体治疗作用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目标化合物波谱数据
        3.2.2 生物活性与讨论
        3.2.2.1 对水稻纹枯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3.2.2.2 对水稻纹枯病的离体保护作用
        3.2.2.3 对水稻纹枯病的活体保护和治疗作用
    3.3 小结
4 吲哚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仪器与试剂
        4.1.2 合成路线
        4.1.2.1 化合物Ⅳ-1~Ⅳ-26的合成路线
        4.1.2.2 化合物Ⅳ-30~Ⅳ-38的合成路线
        4.1.2.3 化合物Ⅳ-41~Ⅳ-67的合成路线
        4.1.2.4 化合物Ⅳ-68~Ⅳ-75的合成路线
        4.1.2.5 化合物Ⅴ-1~Ⅴ-22的合成路线
        4.1.3 实验步骤
        4.1.4 生物活性测定
        4.1.4.1 供试的植物病原菌
        4.1.4.2 供试药剂
        4.1.4.3 菌丝生长抑制作用
        4.1.4.4 离体叶片保护作用
        4.1.4.5 活体保护作用
        4.1.4.6 活体治疗作用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目标化合物波谱数据
        4.2.2 生物活性与讨论
        4.2.2.1 对水稻纹枯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4.2.2.2 对水稻纹枯病的离体保护作用
        4.2.2.3 对水稻纹枯病的活体保护和治疗作用
    4.3 小结
5 抑菌机制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仪器与试剂
        5.1.2 溶液配制
        5.1.3 实验步骤
        5.1.3.1 菌丝及菌核培养
        5.1.3.2 对菌核形成的影响
        5.1.3.3 对菌核萌发的影响
        5.1.3.4 菌丝形态观察
        5.1.3.5 Hoechst染色
        5.1.3.6 Rhodamine123染色
        5.1.3.7 活性氧测定
        5.1.3.8 电导率的测定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对菌核生长及其萌发的影响
        5.2.2 对菌丝形态的影响
        5.2.2.1 SEM观察
        5.2.2.2 TEM观察
        5.2.3 对细胞核的影响
        5.2.4 对菌丝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5.2.5 对菌丝活性氧的影响
        5.2.6 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5.3 小结
6 全文讨论与总结
    6.1 全文讨论
        6.1.1 去氢骆驼蓬碱恶唑啉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
        6.1.2 去氢骆驼蓬碱恶唑啉类衍生物的细胞毒活性以及昆虫生长抑制活性
        6.1.3 噻喃[4,3-b]并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6.1.4 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6.1.5 抑菌机制研究
    6.2 结论
    6.3 本文创新之处
    6.4 本文后续研究思路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附录B 部分化合物的核磁共振图

四、三氟甲基-1,3,4-噻二唑的芳氧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脱氢枞基抗真菌衍生物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D]. 吴程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杀线虫活性的杂环取代硫醚(砜)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作用机制研究[D]. 陈吉祥. 贵州大学, 2020(04)
  • [3]新型α-羰基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罗德霞. 贵州大学, 2020(04)
  • [4]新型酞嗪酮类Aurora B激酶抑制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张秀娟. 兰州大学, 2020(01)
  • [5]市场大的小众产品——氟噻草胺[J]. 华乃震. 世界农药, 2020(01)
  • [6]1α-羟基维生素D3的合成及钯—硫体系催化的烯丙位氧酰基化反应研究[D]. 李晓寒.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7]苦参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肝纤维化活性研究[D]. 牛天宇.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8]脒衍生物参与的含氮含硫杂环生成反应研究[D]. 谢浩. 湘潭大学, 2019(12)
  • [9]噻二唑类药物的合成工艺研究[D]. 时荣超. 河北工业大学, 2019(06)
  • [10]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的合成、活性及对水稻纹枯病菌抑菌机理[D]. 张智军.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标签:;  ;  ;  

三氟甲基-1,3,4-噻二唑芳氧基乙酰胺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