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好入世后审判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孙舒[1](2020)在《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法律技术脱节是指国际体系中同属特定领域国际公约的缔约方,在公约框架下的法律制定技术与法律适用技术的不一致。法律技术脱节研究是基于对法律主体在特定法律领域的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的研究,研究方法是采取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得出该主体与其他国际法律主体之间存在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的不一致的现象。针对特定领域法律技术脱节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转化称为该领域法律技术的调整依据。法律技术脱节作为国际法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长久以来没有得到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重视,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2017年8月以来,美国对华发起“301调查”1并根据调查结果威胁加征关税,中美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互相申诉的同时利用国内措施互相进行贸易制裁施压,中美贸易关系急转直下,贸易争端解决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议题。当前中美贸易对立关系已经形成,在大国权利政治的较量之下,法律技术是处理中美经贸关系的有力合法武器,中国应根据中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发展演变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鉴于实践和理论需要,论文以中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为研究切入点,以中美在世界贸易组织的39起争端解决案件为观察样本,研究中美在WTO框架下法律技术脱节的现象和原因,进而提出中国贸易法律技术的调整方案。论文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概述了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创新点和现有研究述评。论文第二章重点解释了法律技术脱节的内涵和外延,法律技术脱节的概念是基于法律技术提出的。本文对传统法律技术概念进行了拓展,认为法律技术包括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法律技术脱节是指国际体系中同属特定领域国际公约的缔约方,在公约框架下的法律制定技术与法律适用技术的不一致。这一部分的重点是论文的理论概念解析。第三章内容为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包括WTO概况、中国对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以及美国对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这一部分是后面的研究背景。第四章为法律技术脱节背景下中美世贸争端案件的统计分析。论文这一部分统计了中国诉美国的16起WTO争端案件和美国诉中国的23起WTO争端案件,并根据案件统计信息分析了案件的基本特点。第五章为WTO框架下中美实体法律规则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本章分析了中美互相提起的39起世贸案件涉及的WTO实体规则,以及通过案件分析中美在实体规则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即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在实体领域的不一致。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美在WTO实体规则体系下存在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第六章为WTO框架下中美程序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本章重点分析案件中涉及的程序性规则,重点集中在“双反”调查的程序和DSU程序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现象和原因。论文最后一部分为中国贸易法律技术的调整方案。针对前文分析的中美在实体法和程序法领域存在的法律技术脱节现象及原因,提出中国应对中美在WTO框架下法律技术脱节的方案,主要是贸易法律价值合法化、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调整路径。综上所述,本论文统计分析了中美互相在WTO争端解决机制提起的39起争端案件,并以法律技术脱节为切入点,分别分析了中美在实体和程序领域的具体法律技术脱节现象和原因。最后提出了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调整方案。论文要强调的是国际法律技术脱节存在必然性,在应对国际法律技术脱节做出具体法律技术调整的过程中必须不以国内法律技术脱节为代价,这样一国的法律技术才能在相关法律领域发挥最大的效力。
都本有[2](2005)在《司法实践中的涉外法律适用问题初探》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人民法院涉外民商事审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建立适应WTO规则的涉外民商事审判制度,包括:建立适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审判运行机制;落实公开审判制度,增强审判工作透明度;准确适用法律,确保案件裁判的统一性;提高法官队伍素质,实现涉外审判专业化。
黎晓光[3](2005)在《中外行业仲裁法律制度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商事仲裁,即国际商事纠纷的解决机制问题一直是国际法学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加之业缘因素,本人在四年的博士学习期间一直把涉及商事仲裁的诸多热点问题作为自己研究的主要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本人选择了中外行业仲裁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 从概念的角度,行业仲裁一词是全新的,同时也是商事仲裁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务问题;从实务的角度,中国最早的真正现代意义的仲裁实践已然从行业仲裁——对外贸易仲裁开始的,但由于后来仲裁实践与仲裁立法的发展与演化,至少在中国逐渐淡化了这个概念。而在世界层面,虽然很多仲裁发达的国家已经率先垂范地实践着、发展着行业仲裁,但由于文化的、历史的、体制的以及法律的等诸多因素,行业仲裁也被看作是自然天成而无人刻意去累牍着述。 与先进的仲裁理念和制度接轨是中国仲裁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要在中国确立和适度发展行业仲裁,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行业仲裁制度体系,以使仲裁的专业化特点与行业的特殊性有机地结合,使行业惯例和潜规则在仲裁中得以应用,使仲裁在解决特定行业的、专业化的纠纷方面发挥更大的的功效。本论文拟从仲裁的性质入手,采用对比、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实证分析的方法,在追溯中国行业仲裁发展的历史并与国外先进的行业仲裁进行比较研究的前提下,总结出在我国建立和适度发展行业仲裁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大意义,并提出相应的中国行业仲裁的架构设想和立法建议。 本论文力求在选题和立意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力争运用法学和仲裁制度的基础理论以及专门知识,发扬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对行业仲裁制度问题作坚实、宽广、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论文共分十一章。 第一章介绍研究行业仲裁的目的、方法和范围。笔者认为,任何一项学术研究,因其不断地发展前进而具有动态的魅力,学术研究应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前瞻性;同时任何学术研究也要注重实用性,在具有学术价值的同时又应具有实践意义。笔者认为,在一部论文正文之前首先开宗明义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范围是十分必要的。明确的研究目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清晰的研究范围,是成就一篇高质量论文的关键,有“布局谋篇”之意,并为以下各章的研习奠定基调
都本有,王刚义[4](2004)在《论建立适应WTO规则的涉外民商事审判制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人民法院涉外民商事审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需要建立适应WTO规则的涉外民商事审判制度 ,包括 :建立适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审判运行机制 ;落实公开审判制度 ,增强审判工作透明度 ;准确适用法律 ,确保案件裁判的统一性 ;提高法官队伍素质 ,实现涉外审判专业化。
李燕[5](2004)在《WTO框架下的知识产权审判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WTO框架下的知识产权审判机制 ,不仅为了解决审判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为了尽快建立和完善与WTO相适应的运行快捷、保障有力和公正协调的知识产权审判机制 ,解决我国知识产权审判的现行机制与TRIPs执法机制的矛盾冲突 ,早日实现我国知识产权审判机制的“入世”。
张智辉,张雪妲[6](2003)在《2002年检察理论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
赵喜臣,史坤娥[7](2002)在《WTO对政法工作的影响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在加入WTO后 ,政法工作面临着失业、待业、劳动力过剩和城市流动人口进一步增多而带来的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在中、西方封建、没落思想的影响下 ,多种违法犯罪可能呈上升趋势。政法机关应加强领导和队伍建设 ,转变执法观念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依靠群众做好国际司法协助工作 ,确保社会的稳定。
长春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8](2002)在《检察机关应对入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入世对检察机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检察机关执法观念陈旧、检察权定位不准确、检察体制改革不完备和检察行为不规范方面。为尽快适应入世要求 ,检察机关应更新执法观念 ,树立人权保护意识、诉讼效益观念、公益监督意识 ,正确定位检察权 ,健全检察体制 ,使检察行为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
李健,王光勋[9](2002)在《认清新形势 迎接新挑战》文中指出2001年11月10日,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入世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加快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入世既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又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世贸组织要求的法制统一原则,非歧视原则以及透明度原则,客观上对我国的司法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必将对人民法院的改革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正确认识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
韩鲁民[10](2002)在《积极准备 从容应对——谈谈入世后审判工作面临的法律问题》文中研究指明 一、WTO及其争端机制的运用 WTO是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关贸总协定是指关税与贸易的总协定,简称GATT,该协定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不断得到补充和加强,最近一次补充和加强是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的谈判,这次谈判的成果就是创立了世界贸易组织即WTO,同时还在成员间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与协定,统称为《WTO协议》。这些协议与GATT—
二、做好入世后审判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做好入世后审判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中美贸易争端解决对中国贸易发展的重要性 |
二、WTO争端解决机制对中美争端解决的重要意义 |
三、中美法律技术脱节和中美贸易争端的关系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法律技术脱节的研究 |
二、关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研究 |
三、关于中美贸易争端的研究 |
四、关于中国贸易法律技术的研究 |
五、关于美国贸易法律技术的研究 |
六、关于中美贸易发展和战略的研究 |
七、关于中国发展战略和实力的研究 |
八、研究现状评述及启示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一、研究范畴 |
二、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法律技术脱节的内涵与外延 |
第一节 法律技术的概念发展及特征 |
一、法律技术的概念渊源 |
二、法律技术的概念拓展 |
三、法律技术的特性 |
第二节 法律技术脱节的基本内容 |
一、法律技术脱节的内涵 |
二、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和特征 |
第三节 法律技术脱节的影响 |
一、法律技术脱节在国内领域的影响 |
二、法律技术脱节在国际领域的影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WTO框架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WTO的发展与现状 |
一、WTO制度发展 |
二、WTO规则体系的困境 |
第二节 中国对美国贸易法律技术脱节背景 |
一、入世后中国贸易发展概况、特点和前景 |
二、中国对美贸易战略演变 |
三、中国贸易法与WTO规则关系 |
第三节 美国对中国贸易法律技术脱节背景 |
一、2001 年至今美国贸易发展概况、特点和前景 |
二、美国对华贸易战略演变 |
三、美国贸易法与WTO规则关系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美贸易争端的法律技术脱节案例表现 |
第一节 中国诉美国的WTO争端案件统计与分析 |
一、年度起诉案件变化规律 |
二、美国应诉方式法律性强 |
三、从案件结果看 |
第二节 美国诉中国的WTO争端案件统计与分析 |
一、年度起诉案件变化规律 |
二、案件涉及传统贸易和美国优势领域 |
三、中国应诉方式政治性强 |
四、从案件结果看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在WTO实体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 |
第一节 中美贸易争端涉及的实体法领域概况 |
第二节 中美实体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内容和特点 |
一、涉案WTO实体法规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内容 |
二、涉案WTO实体法规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特点 |
第三节 中美实体性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 |
一、实体性立法领域的原因 |
二、实体法适用领域的原因 |
第五章 中美在WTO程序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 |
第一节 中美“双反”案件中程序性的法律技术脱节 |
一、AD和 SCM中的程序性规定 |
二、中美涉反倾销或反补贴程序案的概况 |
三、中美在双反领域中的程序性法律技术脱节 |
第二节 中美在DSU程序中的法律技术脱节 |
一、DSU程序性规定 |
二、中美WTO争端案件涉DSU程序概况 |
三、中美在DSU程序下的法律技术脱节 |
第三节 中美WTO争端中程序性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 |
一、程序价值理念不一致 |
二、程序性立法差异 |
三、程序法适用差异 |
第六章 WTO体系下中国的贸易法律技术调整方案 |
第一节 贸易法价值合法化 |
一、维护WTO多边贸易体制 |
二、坚持自由贸易和公平贸易原则 |
三、实体法和程序法并重原则 |
第二节 中国对美贸易立法技术调整方案 |
一、平衡内外的立法方针 |
二、调整立法机制和机构 |
三、确立科学的立法规范 |
第三节 中国对美贸易法律适用技术调整方案 |
一、法律适用部门分工专业化机制化 |
二、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贸易争端解决 |
三、建立与立法机构的反馈机制 |
四、转变“第三方”思维,实践中提高对实体法的解释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一)中文着作 |
(二)中文译着 |
(三)中文论文 |
(四)中文学位论文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一)英文着作 |
(二)英文论文 |
三、相关网站数据库 |
附件:中美提交WTO争端案件统计(2001-2019) |
致谢 |
(2)司法实践中的涉外法律适用问题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立适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审判运行机制 |
1. 严格执行同等原则。 |
2. 严格执行对等原则。 |
二、落实公开审判制度, 增强审判工作透明度 |
1. 公开审判指导思想。 |
2. 公开证据的形成过程。 |
3. 公开合议庭意见。 |
4. 公开法律条款的内容。 |
5. 公开发回重审意见。 |
6. 公开判决书。 |
三、准确适用法律, 确保案件裁判的统一性 |
1. 严格遵循法律阶位, 准确适用法律。 |
2. 建立有效机制, 确保裁判的统一性。 |
四、提高法官队伍素质, 实现涉外审判专业化 |
1. 加强对现在的审判队伍进行培训, 尽快掌握与涉外审判相关的各种专业知识。 |
2. 积极抓好出国进修、培训工作, 为涉外审判与国际接轨奠定基础。 |
3. 保持涉外审判队伍的稳定。 |
4. 吸收具有证券、金融、期货、保险、反倾销、服 |
(3)中外行业仲裁法律制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研究之目的、方法与范围 |
第一节 研究之目的 |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范围 第二章 仲裁制度概述 |
第一节 仲裁是解决争议的有效机制 |
一、仲裁的类型、特征和优势 |
二、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复合文化 |
三、仲裁是不同法系的桥梁 |
四、仲裁与ADR |
第二节 仲裁的属性 |
一、仲裁的法律属性 |
二、仲裁的专业属性 |
三、仲裁的民间属性 |
四、仲裁的服务属性 |
第三节 仲裁与WTO争端解决机制 |
第四节 商事仲裁的扩大化发展趋势 |
第五节 中国特色的仲裁法律制度 第三章 行业自律机制初探 |
第一节 行业商协会概述 |
一、行业商协会的概念 |
二、行业商协会的性质 |
三、行业商协会的特征 |
四、行业商协会的功能 |
第二节 行业商协会的本位优势 |
第三节 中外行业商协会的发展状况 |
一、国外行业商协会的成功经验 |
二、行业商协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 |
三、对发展中国行业商协会的建议 |
第四节 行业自律机制在解决争端中的作用 |
一、行业自律的权能 |
二、行业争端解决权的优越性 |
三、行业自律机制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行业仲裁与仲裁行业之理性思辨 |
第一节 行业仲裁理念的缘起 |
第二节 仲裁行业与传统产业 |
第三节 仲裁观念重构过程中的仲裁行业 |
一、专业化期盼——仲裁行业是专业服务行业 |
二、风险控制观念的扩张——仲裁控制风险 |
三、时间成本管理——仲裁节约时间 |
四、追求公平与效益 |
第四节 行业仲裁与仲裁行业是一朵并蒂莲 第五章 中国行业仲裁发展之回眸 |
第一节 仲裁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 |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 |
三、中国第一部仲裁单行法的诞生 |
四、《仲裁法》实施十年以来 |
第二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业仲裁 |
一、经济合同仲裁 |
二、技术合同仲裁 |
三、着作权仲裁 |
四、劳动争议仲裁 |
五、存在的弊端 |
第三节 1995年《仲裁法》框架下的行业仲裁 |
一、中国第一部仲裁立法的历史意义 |
二、仲裁机构组建的行业因素 |
三、专业仲裁员名册与行业仲裁 |
四、商会的作用 |
第四节 仲裁推广与行业仲裁的雏形 |
一、建筑行业仲裁 |
二、金融行业仲裁 |
三、消费争议仲裁 |
四、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外国行业仲裁的演进和发展 |
第一节 英国的行业仲裁 |
一、GAFTA仲裁 |
二、FOSFA仲裁 |
三、伦敦海事仲裁员协会(LMAA)仲裁 |
第二节 美国的行业仲裁 |
一、美国仲裁协会(AAA)的行业仲裁 |
二、美国证券仲裁——NASD仲裁 |
第三节 国际商会(ICC)的行业仲裁 |
第四节 日本的行业仲裁 |
第五节 ICSID仲裁 |
第六节 行业仲裁与《纽约公约》 |
第七节 体育仲裁 第七章 涉及中外行业仲裁几个理论与实务问题之比较 |
第一节 理念层面 |
第二节 立法层面 |
第三节 体制层面 |
第四节 实务方面 |
第五节 比较的意义在于借鉴 第八章 行业仲裁发展之前瞻 |
第一节 行业仲裁方兴未艾 |
第二节 行业仲裁将成为世界趋同的法律语言 第九章 发展中国行业仲裁的必要条件 |
第一节 仲裁机构 |
一、商事仲裁机构 |
二、仲裁机构是仲裁法律服务的提供者 |
三、仲裁机构应成为专业化仲裁的先行者 |
第二节 仲裁员队伍和专家队伍 |
一、仲裁员(Arbitrator)的权力和条件 |
二、专家(expert)队伍对仲裁的影响 |
第三节 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的破除 |
第四节 仲裁立法的改进 第十章 发展中国行业仲裁的有益尝试 |
第一节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的仲裁实践 |
第二节 CIETAC发展行业仲裁的新思路 |
第三节 仲裁机构与行业商协会优势互补 |
一、仲裁机构在解决纠纷中的优势 |
二、行业协会对于解决行业争端的优势 |
三、仲裁机构与行业协会的合作乃天作之合 |
第四节 行业仲裁中心的运作机制 |
一、行业协会/行业仲裁中心协助制定行业仲裁规则 |
二、联合制定仲裁员名册 |
三、行业仲裁中心组织机构与工作程序 第十一章 完善及发展中国行业仲裁的思考及其建议 |
第一节 行业仲裁的构建——建立适度规模的行业仲裁网络 |
一、行业自律管理体制与行业内仲裁规范 |
二、行业协会仲裁的优势 |
三、提倡发展我国的行业内仲裁以及行业仲裁网络 |
第二节 行业仲裁与机构仲裁的整合 |
一、借鉴外国行业仲裁经验,应赋予中国行业仲裁以法律效力 |
二、仲裁机构项下的仲裁 |
三、实现行业仲裁和仲裁机构的整合是产业与法律结合的新亮点 |
第三节 行业自律机制与行业仲裁规范 |
第四节 法律机制如何适应新的变化 |
一、加快关于行业商协会的立法 |
二、适时修订《仲裁法》,赋予行业仲裁以法律效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4)论建立适应WTO规则的涉外民商事审判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立适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审判运行机制 |
(1) 严格执行同等原则。 |
(2) 严格执行对等原则。 |
二、落实公开审判制度, 增强审判工作透明度 |
(1) 公开审判指导思想。 |
(2) 公开证据的形成过程。 |
(3) 公开合议庭意见。 |
(4) 公开法律条款的内容。 |
(5) 公开发回重审意见。 |
(6) 公开判决书。 |
三、准确适用法律, 确保案件裁判的统一性 |
(1) 严格遵循法律阶位, 准确适用法律。 |
(2) 建立有效机制, 确保裁判的统一性。 |
四、提高法官队伍素质, 实现涉外审判专业化 |
(5)WTO框架下的知识产权审判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WTO框架下知识产权审判机制的主体保障问题 |
1.WTO框架下知识产权审判机制的组织保障问题 |
(1) WTO中的TRIPs协议对知识产权执法的“统一”要求与我国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审判内设机构“三足鼎立”之间的矛盾冲突, 客观上必然要求对我国现有知识产权审判内部机构的设置进行必要的改革, 以适应TRIPs的规定。 |
(2) WTO中的TRIPs协议对知识产权执法的“统一”要求与我国知识产权审判组织“群雄并立”之间的矛盾冲突, 客观上必然要求对我国现有知识产权审判组织的设置进行必要的改革, 以适应TRIPs的规定。 |
2.WTO框架下知识产权审判的人员保障问题 |
(1) 打破基础性人才培养旧格局, 开创高素质人才培养新格局 |
(2) 打破入世前人才交流的封闭格局, 开创入世后人才交流的开放格局 |
(3) 打破入世前机械办案的旧氛围, 开创入世后学术调研的新环境 |
二、WTO框架下知识产权审判机制的程序保障问题 |
1.关于专利管理机关调处专利侵权纠纷的问题 |
2.关于专利侵权案件中被告以专利无效抗辩的问题 |
三、WTO框架下知识产权审判机制的法律保障问题 |
1.WTO 中的TRIPs协议对知识产权立法体例和立法内容的“统一”要求与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体例“诸侯割据”和立法内容“条块分割”之间的矛盾冲突, 客观上必然要求对我国现行知识产权立法体例和立法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 以适应TRIPS的规定。 |
2.WTO 中的TRIPs协议对知识产权法律适用规则的“统一”要求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适用规则不明确之间的矛盾冲突, 客观上必然要求对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律适用规则进行必要的整理, 以适应TRIPs的规定。 |
(1) 国民待遇原则的适用。 |
(2) 最惠国待遇原则的适用。 |
结 语 |
(6)2002年检察理论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 检察基础理论 |
1.检察权的性质定位 |
2. 检察权的独立性 |
3.检察制度的正当性基础 |
二、入世与检察工作 |
三、“严打”中的法律与政策适用问题 |
1.“严打”政策的正确定位 |
2.“两个基本”与刑事证明标准的关系 |
3.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征及法律界限 |
4.“保护伞”犯罪的打击与预防 |
四、检察引导侦查的理论与实践 |
1. 检察引导侦查的理论依据 |
2. 检察引导侦查的范围和内容 |
3. 检察引导侦查的程序和做法 |
五、检察机关的起诉裁量权 |
1. 不起诉制度的完善 |
2.公诉变更制度的完善 |
六、民事行政公诉问题 |
1.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公诉的理论依据 |
2.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公诉的现实必要性 |
3.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公诉的范围 |
4.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公诉的程序地位 |
七、刑事执行检察监督问题 |
1.我国刑事执行检察监督模式及其优势 |
2. 我国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工作机制 |
3.完善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途径 |
4.检察机关在完善刑事执行监督立法方面的积极作用 |
八、职务犯罪预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
1. 检察机关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依据 |
2. 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预防体系中的地位 |
3.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机制 |
4.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的措施 |
5.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立法 |
6. 职务犯罪预防的效果评价 |
六、主诉检察官制的理论与实践 |
1. 主诉检察官制的法理基础 |
2.主诉检察官制的法律基础 |
3.主诉检察官制与检察官的独立性 |
4.主诉检察官职权范围的界定 |
5. 对主诉检察官的监督制约 |
(7)WTO对政法工作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WTO对政法工作的影响和挑战 |
1.关于WTO规则和法律的统一实施问题。 |
2.关于司法审查制度的建立健全问题。 |
3.关于透明度的问题。 |
4.关于司法独立的问题。 |
二、做好加入WTO后政法工作的对策 |
(8)检察机关应对入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目前不适应入世的执法观念的主要表现及解决对策 |
二、明确检察权定位使检察工作在入世后有为有位 |
(一) 明确检察权定位的必要性 |
(二) 检察权的定位 |
(三) 与完善检察权相关的立法、司法建议 |
1.对于法律监督权的规定应更加明确具体。 |
2.赋予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 |
三、建立适应入世需要的检察体制 |
(一) 入世后检察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
1.检察机关领导体制不适应入世形势的表现 |
2.检察机关内部机构的设置不适应入世的要求 |
3.检察机关内部监督较弱, 不利于维护执法公正 |
(二) 检察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
1.领导体制方面。 |
2.按照检察权的几项权能设置内部业务机构。 |
3.检察机关还应加强内部的管理、监督机制。 |
四、入世对检察行为的影响及对策 |
(一) 入世对检察行为的影响 |
1.检察权的独立性将进一步实现 |
2.WTO的基本原则将成为检察行为必须遵守的原则 |
(二) 检察行为将以入世为契机, 向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发展 |
四、做好入世后审判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研究[D]. 孙舒. 外交学院, 2020(08)
- [2]司法实践中的涉外法律适用问题初探[J]. 都本有. 东北亚论坛, 2005(04)
- [3]中外行业仲裁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 黎晓光. 中国政法大学, 2005(06)
- [4]论建立适应WTO规则的涉外民商事审判制度[J]. 都本有,王刚义.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 [5]WTO框架下的知识产权审判机制[J]. 李燕. 社会科学研究, 2004(04)
- [6]2002年检察理论研究综述[J]. 张智辉,张雪妲.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3(02)
- [7]WTO对政法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 赵喜臣,史坤娥. 政法论丛, 2002(05)
- [8]检察机关应对入世问题研究[J]. 长春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2(05)
- [9]认清新形势 迎接新挑战[A]. 李健,王光勋. 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 2002
- [10]积极准备 从容应对——谈谈入世后审判工作面临的法律问题[J]. 韩鲁民. 理论与当代,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