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携2000第一缕阳光共舞(论文文献综述)
陈实[1](2017)在《伪满洲国童话研究》文中指出伪满洲国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期间,殖民者将童话作为意识形态宣传和文化侵略的一种工具,指派或倡导作家创作一种将“五族协和”“王道乐土”等殖民宣传植入其中的童话,意在教育和影响青少年。同时,一些爱好童话创作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以“附逆”“迎合”“解殖”等姿态,发表了数量不可忽视的童话作品,并在伪满洲国后期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本论文主要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从探究伪满洲国童话的源流开始,对伪满洲国的童话概念进行梳理,以这一时期公开出版的童话作品为线索,分析殖民者如何利用童话进行“未来国民”的塑造,分析伪满洲国童话写作的两种分流与多重向度,以此呈现殖民地童话创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以“一刊”“一报”“一人(作家)”的案例形式,对伪满洲国的童话创作进行从平台到作家的全面分析。这三个案例将以实证的方式具体对应第一章中提出的“两种分流及多重向度”:第二章以《满洲学童》作为案例,代表着殖民者的“植入与控制”。对《满洲学童》杂志及其所刊部分童话的考述,将重现伪满洲国“植入式童话”这一创作现象,揭露殖民者对儿童刊物的把控与设置,探讨他们利用童话来虚构乐土的实质。同时,以该杂志上“抗击英美”的童话为例,更深层次分析“献纳文体”的时代寓意,探究童话作家真心与无意的迎合,以此重现殖民地童话创作的纠结与挣扎;第三章以《泰东日报》作为案例,展示两种分流之中较为复杂的“中间层”,这里包含了“把控”“游离”“解殖”等多种形式的童话创作,且“把控”下有“附逆”“合作”“迎合”,“游离”中有“自觉与不自觉”“自我与时局”,“解殖”时有“消解与挣扎”。这些童话创作分流中的多重向度,正是隐藏于《泰东日报》这类报刊的文艺栏目之中。同时本章将着重分析《泰东日报》文艺副刊所掀起的“童话热潮”,并以此追溯伪满洲国时期“关东州”特殊童话土壤与作家源流的形成过程;第四章以伪满洲国时期着名童话作家杨慈灯为案例,将他作为童话作者中“游离与解殖”的代表。该章对杨慈灯的生平进行考证,梳理他在公开媒体上发表的作品,分析其军旅作品与童话作品之间的关系,并着重论述其童话创作中的两个向度。以此展现游离于殖民者“官方意识”之外的童话作家的生存与创作情况;第五章是对伪满洲国“满系”“日系”“蒙系”“俄系”“鲜系”作家多语系、多族群童话创作情况的考察,尽可能地呈现童话创作的交汇处与多样性,以期从伪满洲国各语系及族群童话写作的幻想、植入与附和之中,探究殖民者倡导的“植入式童话”与作家主观意识形态之间“同与异”的撕扯与张力。结语部分则探讨日本殖民者如何全面立体地渲染“新大陆”“新满洲”,如何将“苦海”虚构为“乐土”,并重点分析童话作为“解殖文学”的重要价值。对伪满洲国童话的研究,将再现这一时空的童话写作现象,弥补这一时期童话史料的缺失,衔接童话研究的断层,为中国文学史提供多样性的参考,与其他殖民地文学研究互为烛照、补充与参考,暴露日本殖民者培养“未来国民”的文化殖民计划,从儿童文学参与文化殖民的角度提出新思考,同时也将为这一时期的民族文学、外国文学、翻译文学等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谭理华[2](2016)在《新时期诗歌的抒情变奏(1979-1999)》文中指出“抒情主义”作为一种诗歌理论,在现代诗歌产生之初便为诗人和新诗研究者所普遍推重,被认作是诗歌本质所在。围绕“抒情”的具体向度等诗学问题,新诗的理论家和创作者们展开了长期理论争鸣以及各自的创作实践。“抒情主义诗学”在“大众的”与“个人的”、“现实的”与“纯诗的”道路之间反复拉锯。新中国成立后,“大众化”、“民族化”的路向被官方意识形态扶正,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显在支配下,“抒情主义”作为现代汉诗的一个隐性阐释框架,支配着当代诗歌。随着新时期诗歌的崛起,一个又一个诗学潮流冲击着“抒情主义”的统治结构,现代汉诗理论得以渐渐脱离“抒情主义”框架下的对称性叙述。到九十年代,以语言本体论转向为标志,现代汉诗终于跳出抒情主义之围,重新发掘了抒情之外的诗学可能。本文在与“抒情主义”诗歌理论的对照下,考察了新时期诗歌诗学潮流的流变和得失,以及各阶段诗学潮流与“抒情”诗学之间的动态关系,希图梳理清晰“抒情主义”诗学支配性地位消失的过程,并管窥新时期诗歌的诗学规律所在,为现代汉诗抒情向度的发展资以参考。论文除绪论与结语外,分为两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了“抒情主义”在现代诗歌中发展的大致历程,以及当代诗歌中“抒情主义”诗学隐在支配结构是如何形成的。第一章历时地考察了“抒情”诗学在新时期各个阶段中的影响,以及其在新时期诗歌中的发展过程。第二章主要从理论角度展开,论述了“新诗期”中“抒情”诗学的特点,“抒情”诗学与其他诗学范畴的弹性关系,以及现代汉诗从“抒情”本体论转向“语言”的过程。最后,结语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吴凑春[3](2011)在《论新中国传记片的创作(1949-2010)》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新中国(大陆)传记片创作(1949-2010)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反思,试图为当今同类型影片的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本文不孤立地考察新中国传记片创作实践,而是既细读一个个传记片文本,又关注该片制作的时代、机构以及传主身份;既注意影片塑造了怎样的传主形象,又透析“这一个”传主是如何塑造的;既重视传主形象塑造本身的意义,又将其放在整个传记片创作历史中加以考察。整个论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及结语共六章组成。第一章“绪论”,提出本文传记片立场,从而确定全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同时介绍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写作思路,并对中国现代传记片创作进行了简要的回顾。第二章考察“27年(1949-1976)”传记片创作历程及断裂原因。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首先,将“十七年”传记片按“长影”厂、“上海”、“八一”厂三个地域分别论述,并分析了此期传记片创作在电影史上的经典价值所在,以及传记片创作中断的历史原因;其次,从作为传记片这一电影类型的角度分析《武训传》的制作及被批判命运全过程;最后,论述并提炼了郑君里在传记片领域的艺术特色和历史贡献。第三章是对新时期(1977-1999)传记片创作的考察。以“主旋律”战略实施为界,该期传记片创作分为“多元化”创作阶段和“主旋律”创作阶段。用以批判极“左”历史的老一辈革命家、古代人物、近代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并无宣教色彩人物等等各式传记片,汇成了多元化创作局面;在“主旋律”战略下,革命领袖、英模传记片大量涌现,在数量繁荣背后却蕴含着诸多问题和危机。第四章是考察新世纪(2000-2010)传记片创作在产业化进程中的嬗变,对这十年创作的新亮点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论述,并重点将丁荫楠跨世纪的传记片创作实践,做了较为辩证的阐述与评价。第五章是从传主的选择、形象塑造以及叙事模式等多角度,对新中国传记片创作的整体解读,对六十余年来传主叙事流变做了一个较为简要的概括,并对“成长”叙事模式进行了较为细致地梳理和反思。第六章“结语”,将中外(与好莱坞)传记片创作进行了异同比较,进而提出了中国传记片创作的未来之路:改变题材意识,树立类型观念;纠正类型误读;端正类型立场;加强类型设计,拥有全球眼光。只有努力塑造个性生动、可信可感的多元化传主形象,在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有机融合上下功夫,传记片创作才能赢得现在与未来。总之,本文希望能为中国传记片进一步更好地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历史的借鉴。
李显鸿[4](2011)在《中国当代文学监狱叙事话语的嬗变》文中研究说明监狱叙事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较少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从监狱叙事的角度切入,梳理并分析了1949—2010年期间文学叙事中监狱的呈现方式及嬗变历程,考察了各个时段文学监狱叙事的不同思想风貌和价值追求,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外因与内因,揭示了中国当代社会变迁过程中种种引人深思的文化心理现象,本文将之视为中国当代文学监狱叙事话语的隐喻。从历时维度看,中国文学中的监狱叙事经历了一个从不自觉向自觉演变的过程。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监狱叙事基本上处于不自觉状态,监狱题材的非独立性、叙事话语的神话化是其重要表征,但是作为当代文学监狱叙事的渊源,中国古代文学监狱叙事中所凝结的某些文化价值仍然时常会出现在当代文学监狱叙事的话语之中。随着中国监狱体制文化的现代转型,近代文学中出现了以《活地狱》为代表的具有某种自觉性的监狱叙事,其自觉性主要表现为对西方监狱体制的向往以及这种向往所包含的“现代性”诉求。中国现代文学监狱叙事已经完全自觉,监狱题材的独立性、叙事话语的政治性和文学表现的深刻性是其主要特征。然而受意识形态影响,这些叙事大都在不同程度上遮蔽了中国监狱体制改良的现代化成果。而综观中国当代文学史,可以看到监狱叙事的出现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其中,较为集中地出现监狱叙事的三个时段是:“十七年”、新时期和新世纪以来的十年。在这三个时期之间存在着两个较为明显的低谷,即“文革”和上世纪九十年代。这种波动性从一个具体的维度折射着中国当代社会变革的曲折历程。从人文视角看,中国文学监狱叙事的历史演变表明: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人”的认识和要求有所不同,作家创作的理念和心态因此也会有所不同。这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监狱叙事呈波动性发展的重要原因。大致而言,“十七年”文学监狱叙事侧重于建构新的政治体制所需要的“纯粹的人”,作家的创作深受政治元话语的支配;新时期文学监狱叙事重视对“人”的价值重构和对法制社会的呼吁,重塑“理性的人”是其首要人文诉求;新世纪文学监狱叙事初步出现了多元化趋势,由于主流文化、亚文化以及学术性文化对监狱叙事的全面参与,此时期的监狱叙事的人文意识更为明确更为深刻。这三个时代的监狱叙事虽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足,但是也较充分地反映了中国当代思想解放的历程。而文学监狱叙事出现低谷的两个时代,也正是中国在政治或经济体制发生重大转变的时代。本文认为,“文革”时期的“政治狂欢”和九十年代受经济潮流影响出现的“文化狂欢”,都在某种意义上制约着人们对社会边缘群体的深度关注。总体而言,中国当代文学中最能代表时代人文特征的监狱叙事作品分别是:“十七年”主要由政治精英创作的监狱叙事作品、新时期主要由文化精英创作的“大墙文学”和新世纪出现的“亚文化”型监狱叙事作品。在对中国当代文学监狱叙事进行整体观察的基础上,本文建构起自己的论述框架:从史的角度重点论述“十七年”、新时期和新世纪这三个时段的文学监狱叙事,着重突显它们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关怀。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对本文所关注的对象和使用的批评术语进行界定,并在参照和审视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寻找新的话语生长点。第二部分“走向自觉:中国当代监狱叙事的历史渊源”,主要对中国文学中的监狱叙事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简要梳理,论述了文学监狱叙事的“自觉性”的应有要素以及中国文学中的监狱叙事走向自觉的曲折历程,目的是将中国当代文学监狱叙事纳入一种具有历史谱系意味的背景中进行观照。第三部分“建构正典:‘十七年’监狱叙事的话语伦理”,主要从该时期文学监狱叙事话语的建构机制、时代特征和政治伦理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重在分析监狱叙事与其他类型的革命叙事的共性与差异,并强调了政治对文学的介入不仅影响到此时期文学中的监狱意象构成,更影响到其深层的价值追求。本部分的最后一节主要讨论了“文革”时期“十七年”文学监狱叙事及其作者的遭遇,这种遭遇从一个层面表现出“十七年”文学监狱叙事中种种价值追求的负面效应。第四部分“重构价值:新时期‘大墙文学’的启蒙诉求”,分析了新时期社会普遍关注监狱的现象及其文化心理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突出了从维熙和张贤亮创作的“大墙文学”在价值追求层面的分化。本部分的最后一节主要对上世纪九十年代文学监狱叙事的“断裂”现象进行分析,并将之视为当时社会“人文精神失落”的一种表现。第五部分“走向多元:新世纪监狱叙事的‘深度叙事’”,重在描述主流文化、“亚文化”和“学术文化”全面进驻文学监狱叙事的现象。这不仅是监狱叙事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社会文化心理走向成熟的重要表现。当然,认识到这种成熟并非就意味着当前监狱叙事的完美。笔者在本部分的最后一节就表达了对中国当下监狱叙事在艺术和思想两个方面存在的缺失的关注和焦虑。第六部分“结语:从政治的到隐喻的”,试图以一种开放性的思维姿态结束本文,重在以一种感性的表达引起人们对文学监狱叙事及其隐含的文化心理内涵的关注。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的写作意图在于,从历时维度和人文视角阐述监狱是如何在中国当代文学中讲述出来的。不仅如此,本文还指出了,各个时代对监狱的讲述不仅在质上不同,量上也不相同。通过这种历史性的描述,本文试图揭示当代文学对监狱的这种讲述本身的“真相”:每当中国社会“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有关监狱的叙事就会集中涌现;每当中国社会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有关监狱的叙事就会消隐。这就是本文所谓的“隐喻”。
丁洁[5](2010)在《电影音乐类型探析》文中指出电影音乐作为电影声音的一个分支,从电影诞生之初就已经和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按照苏珊·桑塔格的观点,电影是一种典型的感受力艺术,音乐的植入使电影从视觉的专制下摆脱出来,拓展成为感受力更为完善的艺术样式,历经百年的发展,电影音乐已经因其独特的艺术特性、多样化的功能和形态成为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电影音乐研究方面内容的梳理,在全面理解和系统整合的基础上,分别从客体和主体两个大角度介入来划分电影音乐的类型,从客体角度介入,分别从电影的片种、电影音乐在影片中出现的位置、电影的构成元素、音乐在影片中呈现的方式、音乐与画面的关系、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类型电影的角度进行划分;从主体角度介入,分别从音乐的表现形式、音乐的风格、音乐的来源的角度进行划分,尽可能全面系统的来划分电影音乐,从而唤起理论界对电影音乐创作的关注,促进电影音乐的发展,将电影音乐真正视为银幕上一首独特的奏鸣曲。
黄雪敏[6](2004)在《新时期女性散文的生命体验与言说方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期的女性散文阵容庞大,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容,盈灌现代意义的人文精神,大胆凸现了现代女性的个体精神追求并自觉地寻求契合精神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在总体风格上既有继承又有突破,成为世纪之交中国散文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而她们迥异于男性和传统女性的生命体验和言说方式,更使她们的作品拥有鲜活的生命力,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本论文关注的是新时期女性散文的生命体验和言说方式,希望从中体现新时期女性散文在整个散文创作中的地位和独特之处,并由此探讨女性散文的缺失。本论文第一部分首先梳理了二十世纪女性散文的发展脉络,分析了新时期女性散文对以往女性散文的突破与继承;第二部分从“体验”的角度,借助西方生命哲学的观点,结合具体的文本,重点考察新时期女性散文的丰富性体验、缺失性体验、神秘性体验和精神性体验;第三部分以张立勤、赵玫、胡晓梦、筱敏、马莉五位作家的作品为代表,从语言和言说的角度,着重分析了新时期女性散文的抒情话语,以及她们各异其趣的语言风格。第四部分分析了新时期女性散文的地位和独特之处,指出它在表现自我和文化选择中的迷失,并展望了散文创作的未来。
匡文留[7](2000)在《携2000第一缕阳光共舞》文中研究表明一我们的一生,或短或长,有多少第一次沉重与瑰丽,艰难与激情,无奈与辉煌给生命敞开一扇门,一扇崭新的门让思想君临一条地平线,一座回顾与展望的界碑请心灵和精神握住承前启后的话筒金质的宣言便伴随热泪的珍珠奏响大海和天空般壮阔而崇高的乐章而历史这位巨人千载峰峦沟壑...
二、携2000第一缕阳光共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携2000第一缕阳光共舞(论文提纲范文)
(1)伪满洲国童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东亚殖民主义视野下的伪满洲国童话 |
第一节 伪满洲国文学史料体系的建立 |
第二节 东亚殖民主义视野下的伪满洲国童话 |
第一章 伪满洲国童话写作与“未来国民”的塑造 |
第一节 伪满洲国“童话”的源流 |
第二节 何为伪满洲国的童话 |
第三节 “未来国民”的塑造 |
第四节 伪满洲国童话的勃发 |
第五节 童话创作的多重向度 |
余论 |
第二章 《满洲学童》与“植入式童话” |
第一节 殖民者的想象与读物把控 |
第二节 《满洲学童》的“精神强化”与“植入式童话” |
第三节 童话中“鬼畜米英”的修辞与实践 |
第四节 童话“击灭米英”的时代寓意 |
第五节 献纳文体:童话真心与无意的迎合 |
余论 |
第三章 《泰东日报》童话:在形式与立场之间 |
第一节 《泰东日报》“童话土壤”的形成 |
第二节 辽东半岛“童话的热潮” |
第三节 形式与立场——童话复杂的边界 |
余论 |
第四章 杨慈灯童话的两个向度 |
第一节 杨慈灯小传 |
第二节 伪满洲国的现实之昼与童话之夜 |
第三节 两个向度:奇幻讽刺与幽暗控诉 |
余论 |
第五章 幻想、植入与协和:同与异的张力 |
第一节 虚实与浮沉——中国作家的童话创作 |
第二节 描绘与把持——“日系”作家的童话创作 |
第三节 失语与掺杂——“鲜系”“俄系”文人的无奈 |
第四节 幻想、植入与协和:同与异的张力 |
余论 |
结语: “乐土”的建构与解构 |
第一节 “王道乐土”的立体虚构 |
第二节 作为“解殖文学”的童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满洲学童》现存原刊目录(共82本) |
附录二: 1931-1945年《泰东日报》所刊童话作品目录索引 |
附录三: 1931-1945年杨慈灯作品目录 |
附录四: 1945-2017年伪满洲国文学研究论文目录 |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新时期诗歌的抒情变奏(1979-199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隐没的航程——当代诗歌的“抒情主义”前史 |
第一章 “抒情主义”的当代航线 |
第一节 如何为歌颂命名——一种抒情诗学的加冕 |
第二节 合唱结束之后:重返写作的愁绪与寻回个性的朦胧诗 |
第三节 异向分流与诗学裂变:第三代诗歌与抒情诗学 |
第四节 穿过火焰之门:90 年代诗歌与抒情主义 |
第五节 超越身份政治的多重书写:女性诗歌与抒情主义 |
第二章 “抒情主义”的结构 |
第一节“抒情主义”的对称性叙述 |
第二节 公共的还是个人的:抒情主体建构 |
第三节 抒情诗学的弹性维度:象征、叙事与日常性 |
第四节 本体的转向:由情感到语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3)论新中国传记片的创作(1949-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第一节、传记片考察 |
第二节、研究综述和论文思路 |
第三节、中国现代传记片创作概述 |
第二章、从经典到断裂(1949-1976) |
第一节、传记片创作概况 |
第二节、传记片创作的硕果与断裂 |
第三节、对《武训传》批判的再思考 |
第四节、郑君里的传记片创作:时代话语与民族风格 |
第三章、从多元化走向"主旋律"(1977-1999) |
第一节、传记片创作概况 |
第二节、批判极"左"历史的传记片 |
第三节、非关"革命历史"的传记片 |
第四节、非宣教性传记片 |
第五节、"主旋律"战略下传记片创作的繁荣与危机 |
第四章、产业化进程中传记片创作的嬗变(2000-2010) |
第一节、传记片创作概况 |
第二节、新世纪传记片创作的新亮点 |
第三节、丁荫楠的传记片创作:"伟人情结"与"丁氏"传记 |
第五章、新中国传记片创作整体解读 |
第一节、传主的选择及其塑造透析 |
第二节、如何言说:传主叙事的流变 |
第三节、传主叙事策略:"成长"模式 |
第六章、结语 |
第一节、异域观照:与好莱坞传记片创作的比较 |
第二节、传记片创作的未来之路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新中国传记片创作年表(1949-2010) |
后记 |
(4)中国当代文学监狱叙事话语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内容与动机 |
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理论及方法 |
2 走向自觉:中国当代监狱叙事的历史渊源 |
2.1 中国古代文化中监狱的意涵 |
2.2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监狱叙事 |
2.3 中国近代文学中的监狱叙事 |
2.4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监狱叙事 |
3 建构正典:"十七年"文学监狱叙事的话语伦理 |
3.1 "十七年"文学监狱叙事的话语机制 |
3.2 "十七年"文学监狱叙事的话语特征 |
3.3 "十七年"文学监狱叙事的政治伦理 |
3.4 "十七年"文学监狱叙事的历史余韵 |
4 重构价值:新时期"大墙文学"的启蒙诉求 |
4.1 新时期文学监狱叙事的厚积薄发 |
4.2 从维熙:"大墙文学之父"的"阵地" |
4.3 张贤亮:"大墙文学之叔"的"感觉" |
4.4 新时期"大墙文学"的断裂及精神危机 |
5 走向多元:新世纪监狱文学的"深度叙事" |
5.1 新世纪"主流文化"型监狱文学叙事 |
5.2 新世纪"亚文化"型文学监狱叙事 |
5.3 新世纪"研究"型文学监狱叙事 |
5.4 新世纪文学监狱叙事的艺术症候 |
6 结语:从政治的到隐喻的 |
主要参考书目 |
一、国内论着 |
二、翻译文献 |
三、英文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5)电影音乐类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从电影的片种类别来划分电影音乐 |
1.1 故事片音乐 |
1.2 美术片音乐 |
1.3 纪录片音乐 |
1.4 新闻片音乐 |
1.5 科教片音乐 |
1.6 广告片音乐 |
第二章 从电影音乐在影片中出现的位置来划分电影音乐 |
2.1 厂标音乐 |
2.2 片头音乐 |
2.3 片尾音乐 |
2.4 正片音乐 |
第三章 从电影音乐的构成元素来划分电影音乐 |
3.1 电影歌曲 |
3.1.1 主题歌 |
3.1.2 插曲 |
3.2 电影配乐 |
3.2.1 主题音乐 |
3.2.2 场景音乐 |
3.2.3 背景音乐 |
第四章 从音乐在影片中呈现方式来划分电影音乐 |
4.1 画内音乐 |
4.2 画外音乐 |
第五章 从音乐与画面的关系来划分电影音乐 |
5.1 音画同步的电影音乐 |
5.2 音画对位的电影音乐 |
5.3 音画平行的电影音乐 |
第六章 从音乐在电影中的功能作用来划分电影音乐 |
6.1 渲染性音乐 |
6.1.1 渲染环境气氛的电影音乐 |
6.1.2 渲染时代气氛的电影音乐 |
6.1.3 渲染地域色彩的电影音乐 |
6.1.4 渲染民族特色的电影音乐 |
6.2 造型性音乐 |
6.3 抒情性音乐 |
6.4 联想性音乐 |
6.5 情节性音乐 |
6.6 概括性音乐 |
第七章 从类型电影的角度来划分电影音乐 |
7.1 爱情片、家庭伦理片音乐 |
7.2 西部片音乐 |
7.3 喜剧片音乐 |
7.4 恐怖片、惊险片、灾难片音乐 |
7.5 动画片音乐 |
7.6 武打片音乐 |
7.7 音乐歌舞片音乐 |
7.8 战争片音乐 |
7.9 科幻片的电影音乐 |
第八章 从音乐的来源来划分电影音乐 |
8.1 原创电影音乐 |
8.2 非原创电影音乐 |
8.2.1 直接引用的电影音乐 |
8.2.2 间接引用的电影音乐 |
8.2.3 特定音乐 |
第九章 从音乐的表现形式来划分电影音乐 |
9.1 以声乐为表现形式的电影音乐 |
9.1.1 戏曲类电影音乐 |
9.1.2 歌曲类电影音乐 |
9.1.3 歌剧类电影音乐 |
9.1.4 人声伴唱类电影音乐 |
9.2 以器乐为表现形式的电影音乐 |
9.2.1 以西洋乐器为载体的电影音乐 |
9.2.2 以中国民族乐器为载体的电影音乐 |
9.2.3 以其他国家的民族乐器为载体的电影音乐 |
第十章 从音乐风格的角度划分电影音乐 |
10.1 古典音乐风格的电影音乐 |
10.2 民族音乐风格的电影音乐 |
10.3 现代音乐风格的电影音乐 |
10.3.1 摇滚乐类电影音乐 |
10.3.2 爵士乐类电影音乐 |
10.3.3 乡村音乐类电影音乐 |
10.3.4 舞曲音乐类电影音乐 |
10.3.5 电子音乐类电影音乐 |
10.3.6 另类音乐类电影音乐 |
10.3.7 通俗音乐类电影音乐 |
10.3.8 新世纪音乐类电影音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新时期女性散文的生命体验与言说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中文)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时期女性散文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二十世纪女性散文的发展脉络 |
第二节 新时期女性散文的三大类别 |
第三节 新时期女性散文的继承与突破 |
第二章 新时期女性散文的生命体验 |
第一节 新时期女性思维方式及写作立场的转变 |
第二节 新时期女性散文的生命体验 |
第三章 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言说方式 |
第一节 语言与言说 |
第二节 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言说特点 |
第四章 新时期女性散文的地位及缺失 |
第一节 新时期女性散文的地位及独特之处 |
第二节 新时期女性散文的缺失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携2000第一缕阳光共舞(论文参考文献)
- [1]伪满洲国童话研究[D]. 陈实.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2]新时期诗歌的抒情变奏(1979-1999)[D]. 谭理华. 暨南大学, 2016(02)
- [3]论新中国传记片的创作(1949-2010)[D]. 吴凑春. 复旦大学, 2011(12)
- [4]中国当代文学监狱叙事话语的嬗变[D]. 李显鸿. 武汉大学, 2011(05)
- [5]电影音乐类型探析[D]. 丁洁. 天津师范大学, 2010(11)
- [6]新时期女性散文的生命体验与言说方式[D]. 黄雪敏. 华南师范大学, 2004(03)
- [7]携2000第一缕阳光共舞[J]. 匡文留. 党风通讯,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