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福建省抗旱问题及对策初探

21世纪福建省抗旱问题及对策初探

一、21世纪福建省抗旱问题及对策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黄靖芳[1](2020)在《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福州市为例,通过分析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在组织体系、应急预案体系、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现状,梳理其薄弱环节。应用应急管理理论、协同理论、流程优化理论对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薄弱点进行分析。对福州市及下辖区县应急管理机构、福州市应急管理专家委、媒体、福州市社会应急救援团队、志愿者、福州市居民,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并结合福州市近几年防汛应急实践情况,分析了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在协同上存在组织协同不足、决策协同不科学、信息协同不及时的问题;在流程上存在缺乏监测预警机制、缺乏专业应对和救援、缺乏有效恢复重建措施等方面问题。研究结合了智慧城市技术、借鉴美国标准ICS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对福州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进行优化设计,旨在推进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并更有效解决防灾减灾等应急管理事宜。

徐北春[2](2020)在《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同时,由于长期的高产导向,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成为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决策的逻辑起点。在这种决策逻辑下,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生产要素过度集约,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总体偏低,亟需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玉米是全省第一大作物。玉米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代表全省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户是玉米生产的具体实践者,是各种农业资源和农用物资的直接利用者,其是否采纳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是玉米生产方式能否转型的关键。受诸多因素影响,吉林省玉米清洁生产至今仍未大规模实现,亟需从农户这一基本生产单元出发,研究其采纳和扩散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行为规律和控制策略。本文以正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推广使用的“可降解地膜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例,从农户异质性视角,在准确界定相关概念、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基础上,提出加快推进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并从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国际经验借鉴—生产行为控制5个环节构建核心研究框架。其中,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部分重点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要素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国际经验借鉴部分重点从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施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行为控制策略部分重点从控制行为熵变化的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和外部熵变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策略。重点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第一,系统梳理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供给情况和应用现状,指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但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技术扩散中还存在农民参与程度低、基层技术力量薄弱、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成本分担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视角,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结果显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粮食主产省中处于中下游位置,部分指标处于粮食主产区甚至全国倒数水平。这说明当前吉林省农业生产方式既不环保又不经济,质量效益已成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刻不容缓。第二,基于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有效与非有效、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逻辑,在有效意愿、非有效意愿甄别和样本分析前提下,建立影响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多元有序选择模型(ologit)。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土地规模和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非清洁生产行为的认知、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农户风险态度和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意愿有显着影响。农户总体采纳意愿强度不高,一般意愿远高于强烈意愿。农户异质性特征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的一般意愿和强烈意愿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影响。第三,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异质性对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而分析一般意愿、强烈意愿与采纳行为的转化关系,以及农户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和农户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行为有显着影响。农户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实施是意愿强度不断累积的结果。“无意愿”农户、“一般意愿”农户和“强烈意愿”农户实际采纳的概率依次提升,具有“强烈意愿”的农户意愿—行为转化效率最高。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存在差异性。第四,综合运用技术扩散理论、博弈论和系统工程理论,分析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由外及里扩散到农业农村并被早期采纳者采纳应用后,在农户内部的扩散机理、扩散效应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内部的技术扩散更多追求互惠和利他,单纯的经济目的不明显。农户基于血缘、亲缘、地缘等社会网络构建的技术扩散渠道,受扩散环境、扩散主体和扩散中介的影响。农户内部技术扩散存在动力机制、传导机制和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扩散主体动力、扩散受体动力和扩散环境动力。传导机制主要包括技术传导、效益转移和学习效应。运行机制需要技术供给过程、交流过程和采纳过程的协同作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存在空间效应、时间效应和时空交互效应。空间效应包括近邻效应、等级效应和集聚效应,时间效应包括扩散时间差和技术势能差。时空交互越紧密,越有利于农户内部技术扩散。第五,从农药化肥规制、水污染防治、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三个视角,梳理分析美国、丹麦、日本三个国家关于农业清洁生产的相关政策和控制措施。借鉴三国经验,提出我国亟需完善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农药化肥管理体系,完善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完善统筹环保与农业生产的农药化肥施用体系;亟需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水污染综合防治法律法规,以严格的监管政策和组合措施确保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农业水污染技术创新,引导公众尤其是农民积极参与;亟需健全农业清洁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功能和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业清洁生产。第六,基于系统工程理论,指出农业清洁生产系统是由包括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子系统、农作物生产管理子系统、农产品销售子系统和农业生产服务子系统4个子系统组成的内部系统,以及政策法规子系统、科技服务子系统、农资供给子系统和城镇发展子系统等4个子系统组成的外部系统共同构成。各子系统内要素间相互作用和内外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同时存在,共同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系统不断演进。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随机涨落性4个特征,是典型的耗散结构系统。引入“行为熵”概念,结合前文研究结论,研判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类型及来源。针对熵流来源,从增加负熵流、降低正熵流视角,构建促进清洁生产技术采纳与扩散,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发展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张伟兵[3](2020)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防洪减灾研究发展历程与成就回顾》文中指出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影响,我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除沙漠和极端干旱区、高寒山区等人类极难生存的地区外,大约2/3的国土面积、4/5以上的耕地受到洪水灾害的威胁,总体上呈现频次高、范围广、种类多、损失大的特点。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江河洪水灾害频发重发,

杜建斌[4](2020)在《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旱灾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分析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情况的变化趋势及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提高粮食主产省的抗旱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粮食产量等数据,系统的分析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和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以部分省份为例总结不同区域的抗旱减灾措施,最后基于全球气候模型,模拟预测RCP4.5和RCP8.5情景下2031-2060年我国全国范围及粮食主产区不同干旱等级发生的频率及不同干旱等级所占比例,预测未来情景下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干旱的演变趋势,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东北地区旱灾受灾和成灾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均高于其他三个粮食主产区,其中内蒙古省粮食平均受灾和成灾率均最高,其次为辽宁。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黄淮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旱灾显着降低粮食单产和总产,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呈负相关。大部分粮食主产省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年变化率负相关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较大的年份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减产较大的年份相对应。(2)不同的种植区域有不同的抗旱减灾措施,东北地区针对玉米主要有育苗移栽、垄作、薄膜覆盖和免耕等抗旱措施,针对大豆有调整耕作方式和应急补灌等抗旱技术。黄淮海地区针对冬小麦、夏玉米主要有秸秆覆盖、应急补灌技术和优化灌溉措施等抗旱减灾技术。西南地区四川省抗旱减灾措施主要有合理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合理的耕作技术、调整合适的播期和管理技术以避开旱灾的影响以及灾后的减灾农艺措施等四个方面。长江中下游的湖南省,年降雨量较大,但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在湖南省主要采用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使用化学制剂调控避旱减灾技术以及干旱适应性防控高产栽培技术等。(3)在气候持续变暖情况下我国干旱发生将进一步加剧,本文基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我国2031-2060干旱程度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RCP4.5情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大于1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在15%以上,其中黑龙江北部、山东南部、江苏、广东、福建、江西、四川、陕西和西藏南部等地干旱发生频率在25%以上。在RCP8.5情景下我国不同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差异较大,西北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低于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30%,其中黑龙江东北部、辽宁南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40%。RCP8.5情景下干旱频率和干旱程度比RCP4.5情景高,对我国不同粮食主产区干旱预测表明在RCP8.5情景下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频率和程度比RCP4.5情景下进行加重,而西南地区在RCP8.5情景下干旱比RCP4.5情景下有所减缓。

潘科[5](2020)在《漳河非法采砂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控制性要素。河流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的重要路径,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是泥沙、盐类和化学元素等进入湖泊、海洋的通道。漳河是我国华北地区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支流,是山西、河南、河北三省边界地区的重要水源地,担负着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供水任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河北省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特别以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代表的经济部门对砂子等基础建筑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大,导致漳河河砂滥采乱采现象愈演愈烈。河道中砂石是缓冲河道水流、涵养水源以及保护堤防的重要屏障。长期采砂加剧了河水对堤防等水利工程的冲刷,在洪水期加大了堤防等防洪工程被冲毁的危险,对漳河两岸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从根源上彻底解决漳河非法采砂问题,从而保护漳河堤防安全和水源地地位,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漳河非法采砂产生的内在机制,指出漳河非法采砂是一种低效的砂石资源配置活动,受到市场经济价格机制调节,根源在于砂石供需关系中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矛盾。本文运用治理理论,指出要综合运用市场和政府手段,从河砂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侧发力,化解漳河河砂供需关系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矛盾,从而彻底解决漳河非法采砂问题。

李博灵[6](2020)在《山仑与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探析(1950-2017)》文中研究指明提高粮食产量,是解决黄土高原农村贫困和治理水土流失问题的物质基础,重视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研究,能促进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山仑自1954年以来,扎根黄土高原,六十余年致力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研究,成功实现用科学技术改变农民广种薄收的困境,同时达成水土保持的双重目标。山仑既是我国最早倡导现代旱地农业研究和促进节水农业研究的专家之一,同时也是作物生理学家和作物栽培学家。他将植物生理与农业研究相结合,开拓了旱地农业研究中的生理生态新领域,为黄土高原旱地农业增产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新思路;对干旱逆境成苗的生理机制进行探究论证,研制出新型抗旱剂;证明有限水分亏缺对作物的补偿效应,为节水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由于以上在农学研究领域的诸多重要科学贡献,山仑在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2001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本文基于翔实的史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概述山仑的农学研究生涯,着重论述山仑在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中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就,从一位杰出科学家一生兴农的视角展现新中国黄土高原农业发展、水土保持取得卓着成就的壮阔图景,以期为新时代我国旱地农业研究和节水农业研究提供些许历史借鉴。

冯柳俊[7](2020)在《南方红壤侵蚀区限制芒萁生长的土壤因子及芒萁抗旱性研究》文中指出南方红壤区是中国第二大水土流失区,涉及范围广,侵蚀强度大,程度深,威胁着南方广大地区的环境问题并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南方红壤区十分迫切需要开展水土保持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芒萁是一种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具有很强的生态恢复和保持水土功能,然而野外实际环境中存在限制因子限制其在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程度强烈地区的生长和蔓延。为促进南方红壤区生态恢复与重建和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研究限制芒萁生长的胁迫因素并分析其应答该胁迫的抗逆性能力,同时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抗逆性的促进既具有科学意义又存在实际意义。本研究以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朱溪小流域为研究区域,以水土保持植物芒萁为研究对象,研究限制芒萁生长的土壤因子、芒萁对土壤限制因子的胁迫的应答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哌鎓对芒萁抗逆性的影响。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化验研究分析了限制芒萁生长的主要土壤因子。研究表明:(1)微地形不同坡位土壤因子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这种差异会给芒萁带来不同的影响,因此可以以微地形为背景探讨芒萁生长限制因子。(2)土壤各因子中,地下5 cm湿度、地下5 cm温度、土壤N含量、速效氮含量和土壤N/P是芒萁功能性状的重要影响因子。其中,地下5 cm湿度与芒萁功能性状关系最密切。(2)通过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分析芒萁应答干旱胁迫的抗旱机理。研究结果如下:(1)相对电导率(REC)和丙二醛(MDA)含量在胁迫后迅速上升,然而芒萁快速做出响应,控制干旱胁迫,减少对芒萁植株的危害,表现出很强的抗旱性。(2)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芒萁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基本保持较高活性,是清除活性氧自由基(ROS)的主要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极低,然而与各指标均具有较强相关性,因此芒萁POD酶对其抗旱性的作用不明,有待进一步研究讨论。(3)脯氨酸(Pro)对渗透势的调节作用是芒萁应答干旱胁迫最重要的机制。芒萁在30%PEG-6000浓度的胁迫下抗旱能力达到最高,然而超过这个程度其抗旱机理逐渐破坏,抗旱能力下降。(3)在野外对照样地和干旱胁迫样地施用甲哌鎓,探讨甲哌鎓对芒萁抗旱性的诱导。研究结果如下:(1)甲哌鎓施用后,芒萁N和P含量都随着甲哌鎓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且缩小了样地间的差异,并在300 mg·L-1浓度处达到最大值后下降。上述结果表明甲哌鎓可以促进芒萁养分的积累,且300 mg·L-1浓度甲哌鎓是最适宜浓度。植物养分与抗逆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芒萁养分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芒萁抗旱性。(2)甲哌鎓改变了芒萁叶片的形态特征,使其更加适应缺水环境,提高了抗旱性。且300 mg·L-1浓度甲哌鎓诱导效果最好。(3)与芒萁抗旱性关系最密切的指标为Pro含量,表明Pro的合成和积累是芒萁应对干旱胁迫的最有效机制。芒萁在300mg·L-1浓度甲哌鎓的施用下抗旱性最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地下5 cm湿度是限制芒萁生长的最主要土壤因子,即季节性干旱导致的干旱胁迫是限制芒萁生长蔓延的最主要因素。(2)芒萁具有很强的抗旱性,其中SOD和CAT是其清理ROS的主要抗氧化酶,能够有效降低ROS对芒萁造成的伤害;Pro在调节芒萁细胞渗透势过程中发挥着和重要的作用,Pro的积累是芒萁应对干旱胁迫的主要应答方式。当胁迫程度过高时,芒萁抗旱性下降。(3)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哌鎓对芒萁抗旱性具有一定的诱导能力,其中300mg·L-1浓度甲哌鎓溶液诱导芒萁抗旱性效果最佳。

倪楠[8](2020)在《中国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降水是最重要的气候指标之一,也是水循环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受大气环流、纬度、海拔、地形等众多因素影响,其变化规律十分复杂。降水在空间维度的分布不均匀和在时间维度的分布多变性是导致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直接原因。因此,对于降水的观测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的分析,可以为旱涝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参考,对于工农业生产稳定运行、粮食安全、水利开发、江河防洪以及工程管理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也有助于降低灾害导致的社会经济损失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由于我国夏季和秋季(6-11月)降水相对于冬季、春季更加丰沛,夏秋两季的降水总量对于全年降水量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本文基于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756个国家基本、基准气象站和自动站1954-2017年逐日降水量数据,对各地区夏季和秋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展开研究。本文针对不同的样本数据类型,采用恰当的研究方法使估计结果准确可靠。首先分别对各地区夏季和秋季总降水量、降水强度进行了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滑动t检验,确定其变化趋势的方向、显着性和突变点。对存在极端降水的序列,采用泰尔森斜率法对趋势的变化速率进行鲁棒估计,排除了异常值的影响。然后根据最大连续无降水日数(Consecutive Dry Days,CDD)指标服从离散型偏态分布且过度离势的特点,采用(拟)泊松回归模型对其进行趋势分析,揭示了各地区夏秋两季极端干旱情况的变化特征。接着基于CDD的定义,提出可衡量地区总体干旱状况的平均连续无降水日数(Average Consecutive Dry Days,ACDD)指标,同时根据其服从连续型偏态分布的特征,引入随机序理论和非参数El Barmi-McKeague检验,在概率分布意义下对各地区1960-1965年、1985-1990年、2010-2015年3个时段的ACDD进行了比较,并结合多种降水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地区降水模式的变化。然后分别对各地区历年平均夏季和秋季总降水量及降水强度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径向基函数法和克里金法进行空间插值,基于交叉验证比较各方法的估计精度,分析夏秋两季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对各地区历年夏季和秋季总降水量进行分层聚类和k-means聚类,基于最优聚类结果形成降水区划,分析不同子区域的降水特征,并比较各地区60、70、80、90和00年代的降水区划结果,建立降水区划的年代际动态演变和各地区降水量的年代际波动情况的内在联系。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1954-2017年夏季总降水量呈显着递增趋势的有江西、青海、上海、新疆和浙江5个地区,发生突变的年份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前,且均为增加突变;呈显着递减趋势的有北京、河北和天津3个地区,没有发生突变。夏季降水强度呈显着变化趋势的有重庆、福建、广东、广西、贵州、黑龙江、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青海、陕西、山东、上海、新疆、云南和浙江18个地区,且均呈递增趋势,突变主要发生于2000年以前。安徽、北京、河北、辽宁、宁夏、陕西、山西和天津8个地区的夏季最大连续无降水日数呈显着的递增趋势,总体位于我国北部,而呈显着递减趋势的地区有福建、贵州、四川、云南和浙江5个地区,全部位于我国南部,表明我国南北地区夏季极端干旱的情况总体呈反向变化的特征。2.历年秋季总降水量呈显着递增趋势的只有新疆,于1980年发生了增加突变;呈显着递减趋势的有吉林和辽宁2个地区,没有发生突变;秋季降水强度呈显着变化趋势的有安徽、北京、重庆、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青海、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西藏、云南和浙江23个地区,且均呈递增趋势,发生突变的年份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前。黑龙江、江苏、吉林、辽宁、上海、天津和西藏7个地区的秋季最大连续无降水日数呈显着递增趋势,而甘肃、内蒙古和四川3个地区呈显着递减趋势。3.对我国各地区1960-1965年、1985-1990年和2010-2015年3个时段夏季ACDD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除湖南、新疆和浙江以外,其他地区的夏季ACDD均依随机序从时段1到时段2或3或者从时段2到时段3有明显增加,表明我国夏季干旱的平均持续时间有所延长。此外,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湖北、江苏、江西、青海、上海9个地区的夏季降水模式发生了改变,降水日和无降水日均倾向于连续出现,使得旱涝灾害的发生率均有所增加,从ACDD的角度揭示了总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日数以及CDD等指标所不能反映的降水变化规律。4.克里金法对我国各地区1954-2017年平均夏季总降水量的插值精度最高。插值图像表明,云南省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广东省南部和海南省的历年平均夏季总降水量较大,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北部、青海省西北部、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历年平均夏季总降水量则较小。对夏季降水强度的插值分析中,同样是克里金法的精度最高。图像表明,在云南省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中部、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东南部的降水强度较大,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西藏自治区西北部和青海省西北部地区的降水强度较弱。辽宁省东南部和吉林省东南部的局部地区降水强度较省内其他地区偏高。克里金法对各地区历年平均秋季总降水量的插值精度最高。图像表明,与夏季相比,秋季云南省西南部、重庆市和浙江省东南沿海等总降水量较大的地区范围扩大,而四川省中部、安徽省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广东省南部等降水量较大的地区范围缩小;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青海省北部和西藏自治区西北部等较为干旱的地区范围有所扩大。对秋季降水强度的插值分析中,同样是克里金法的精度最高。图像表明,与夏季相比,秋季云南省西南部、重庆市、湖南省中部和浙江省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等降水强度较大的地区范围扩大,而安徽省南部、四川省中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和广东省等降水强度较大的地区范围缩小;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河北省、东北地区西部、山西省北部和西藏自治区中西部等降水强度较小的地区范围有所扩大。5.我国各地区1954-2017年夏季降水区划聚类结果中共包含4类,由类1至类4分别大致代表西北、东北及华北、华东华中及西南、华南4个区域,且夏季总降水量依次上升;秋季降水区划结果中共包含5类,由类1至类5分别大致代表西北、东北及华北、华中、西南华南及华东、海南省5个区域,且秋季总降水量水平依次上升。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历年夏季和秋季总降水量均呈显着下降趋势。我国60、70、80、90和00年代的降水区域划分存在显着差异,年代间由聚类结果中的低雨量类别转至高雨量类别的地区总降水量普遍发生了增加,而由高雨量类别转至低雨量类别的地区总降水量普遍发生了减少。

白雪燕[9](2020)在《基于EPIC模型的华东水稻旱灾风险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水稻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产量不足,会严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威胁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自然灾害有很多,旱灾是其中之一。为减少水稻因旱灾造成的损失,有必要对水稻旱灾风险进行评价。华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之一。对华东地区的水稻旱灾风险进行评价,有助于优化田间管理方案,减轻旱灾风险,提高水稻的产量。水稻旱灾风险是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孕灾环境暴露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水稻旱灾风险评价是对未来水稻可能受到的旱灾损失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在评价方法上:脆弱性曲线法能够定量评价水稻旱灾中致灾和成害的关系;系统模拟法采用模型模拟水稻在旱灾情景下的生长情况,可以提前预测和计算得到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水稻旱灾风险;多要素综合法在区域灾害系统的理论基础上,可以综合分析水稻旱灾的承灾体、致灾因子和灾情之间的关系。本文综合采用了脆弱性曲线、系统模拟和多要素综合三种方法定量的系统评价水稻旱灾风险。首先根据气象、土壤、水稻作物参数、水稻生育期和水稻单产等数据,对EPIC(Environmental Policy Integrated Climate)模型参数进行矫正。其次基于校准后的模型数据,对华东地区现在和未来的致灾因子危险性进行评价。再次构建脆弱性曲线定量评价水稻的脆弱性。最后按照现阶段的近期(2000-2019年),以及未来阶段以2030年为界限划分的中期(2010-2030年)和远期(2030-2050年)三个时期对华东地区水稻旱灾期望风险和不同年遇下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华东地区水稻模拟与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模型参数本地化,验证出EPIC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水稻生长发育情况;绘制不同年遇下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图谱。现阶段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较高的地区包括福建省、山东省和江西省;RCPs浓度情景下,水稻单产有增加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以前水稻单产波动较大;对比未来不同时期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图谱,发现未来气候变化下华东地区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整体上会有先大幅升高后缓慢降低的趋势。(2)华东地区水稻脆弱性定量评价:基于旱灾情景,绘制出不同尺度上的脆弱性曲线图。水稻脆弱性曲线图大致呈S型;在省级行政区尺度上,安徽省和山东省水稻脆弱性高。在地貌单元尺度上,平原和台地的水稻脆弱性高;影响脆弱性的因素包括种植面积、经济水平、暴露性和危险性等;降低水稻脆弱性,可以从承灾体、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三个方面采取措施。(3)华东地区水稻旱灾风险评价:综合分析期望风险和不同年遇下的风险,研究水稻旱灾风险的时空动态分布规律。现阶段高风险地区位于山东省、江西省和福建省。这三个省份应提高警惕,积极采取措施减轻风险;未来水稻旱灾风险程度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福建省和安徽省风险增加幅度较快,应特别关注;风险防范措施可以从脆弱性、危险性和暴露性三个方面考虑。

张威涛[10](2019)在《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文中认为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地壳运动的活跃,使多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明显上升,并且灾难性事件增多。与此同时,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城市人口持续增长,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城市人口正在、也将更多地暴露于自然灾害威胁之下。城市疏散避难空间是灾害情景下工程抗灾设防受损后的第二道防线——保障人口生命安全的底线空间,也是收容救助活动的集核空间、城市机能运转的辅助空间。所以,疏散避难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适应灾害风险”简称“适灾”,是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建设的根本目标,指在不同的灾害风险条件下都可以可靠地发挥庇护、收容、救助等关键职能,降低甚至避免灾害风险导致的人口及相关社会经济损失。但是,当我们审视当前各个城市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工作时,会发现似乎陷入了一种困局——规划者们常常遵循既定经验范式,采用实体中心的规划技术手段(指从自上而下的视角关注事物的平面与静态结构)就灾害谈设计,从而忽视或回避了疏散避难空间和灾害风险之间复杂的、生动的适应关系及运行逻辑,导致难以把握这种适应关系所形塑的适灾对策。何为“适灾”?如何“适灾”?这成为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亟待回归、思考并解答的问题。首次采用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对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运行机理和外部规划响应进行双向探索。通过适灾机理向规划响应的推导,最后落足于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的应用,不仅帮助突破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适灾困局,还在于弥补现有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理论缺欠。也期待通过贡献出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专项性成果,启发其他城市空间适灾理论的充实和适灾规划的完善。以基础平台搭建-适灾总体探讨-适灾分题探讨-适灾规划应用为研究路线依次展开:第一部分,搭建“适灾”研究的基础平台。通过梳理归纳“疏散避难空间”、“灾害风险”、“CAS理论”的发展动态,搭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研究和规划应用的基础平台,奠定研究广度、深度和精度。包括:明确以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规划内容向多灾种、多时段、多手段、多尺度和多主体5个方面扩展;明确以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分解为致灾性、暴露性和敏感性3个风险维度;引入CAS经典理论,辅以社会生态系统的CAS衍生理论、城市空间系统的CAS应用程序,探索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问题。第二部分,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总体探讨。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与CAS理论的耦合分析,论证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属于复杂适应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包括空间复杂性表现、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适灾系统构成、适灾系统外部特征和适灾系统内部机制在内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思想。其中,通过挖掘适应概念的可持续发展内核,提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再通过搭建内部机制达到适灾要求的作用框架,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运行机理模型。然后,将适灾理论思想和适灾机理模型转化为规划语言,确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概念,重塑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体系,包括: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总体思路;将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转化为新的规划原则;受适灾机理模型启发建立规划方法集合;确立清晰的规划流程和完整的规划内容;赋予新的规划属性和价值等。第三部分,以滨海城市为例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分题探讨。滨海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最活跃、人口最集中、灾害形势最复杂的城市地区之一。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灾害情景下的人口安全,并以人口之安全维护社会经济之稳定,对于滨海城市而言至关重要。根据适灾规划体系指导,将适灾规划分为“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适应人口暴露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适应救助敏感性”3项专题分别展开。在每个专题下,首先通过分析滨海城市灾害风险主要影响要素,确定灾害风险评价指标,辨析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异特征;然后,针对滨海城市典型的灾害风险特征,将适灾运行机理模型具象化,形成疏散避难空间使用行动情景图式;以该图式为依据,搭建跟随灾害风险提升、承载邻域层自治行动向城市层统筹行动升级的疏散避难空间形制、配置和布局策略。第四部分,对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做规划应用研究。在对前文提出的空间适灾规划策略进行应用的同时,就应用研究区域本身发现并解决适灾专题探讨中忽视的差异性和细节性问题,指导我国滨海城市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提升,也为其他城市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最后,建立一套指涉多方参与主体、识别多层规划权责、执行多元规划程序的规划保障措施,用于保障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编制、实施和使用的效果。

二、21世纪福建省抗旱问题及对策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福建省抗旱问题及对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市防汛
        2.1.2 应急指挥体系
        2.1.3 智慧城市技术
    2.2 理论基础
        2.2.1 应急管理理论
        2.2.2 协同理论
        2.2.3 流程优化理论
3 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现状
    3.1 福州市防汛应急组织体系
    3.2 福州市防汛应急预案体系
    3.3 福州市防汛应急运行机制
    3.4 小结
4 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薄弱点分析
    4.1 基于协同理论的福州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薄弱点分析
        4.1.1 协同理论视角的应急指挥体系要素梳理和评价指标设计
        4.1.2 福州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薄弱点实证分析
        4.1.3 问卷结果分析
    4.2 基于流程优化理论的福州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薄弱点分析
        4.2.1 流程优化理论视角的应急指挥体系要素梳理和评价指标设计
        4.2.2 福州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薄弱点实证分析
    4.3 小结
5 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优化对策
    5.1 基于智慧城市技术的福州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的协同优化
        5.1.1 建设城市运行监测系统
        5.1.2 建设应急值守系统
        5.1.3 建设应急资源一张图系统
        5.1.4 建设应急指挥处置联动系统
    5.2 借鉴美国应急管理标准指挥体系的福州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的流程优化
        5.2.1 应急管理标准指挥体系借鉴标准的选择
        5.2.2 建立模块化的指挥组织框架
        5.2.3 采用规范化通用术语和通讯方式
        5.2.4 实施规范化的应急响应规程
        5.2.5 建构完善的应急指挥要素保障体系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福州市防汛应急指挥协同现状调查问卷

(2)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评述
        1.3.1 农业清洁生产文献综述
        1.3.2 农业技术采纳文献综述
        1.3.3 农业技术扩散文献综述
        1.3.4 农户行为控制文献综述
        1.3.5 相关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清洁生产
        2.1.2 农业清洁生产
        2.1.3 农业技术扩散
        2.1.4 农户异质性
    2.2 范围与对象界定
        2.2.1 研究范围
        2.2.2 研究对象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农户行为理论
        2.3.2 技术扩散理论
        2.3.3 信息扩散理论
        2.3.4 社会网络理论
        2.3.5 系统工程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与分析
    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供给与应用现状
        3.1.1 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
        3.1.2 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
        3.1.3 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现状
    3.2 基于生态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3.2.1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3.2.2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3.2.3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分析
    3.3 基于经济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3.3.1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3.3.2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3.3.3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分析
    4.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4.1.1 研究假说
        4.1.2 模型设定
        4.1.3 变量解释与赋值
    4.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样本分析
    4.3 实证结果与检验
        4.3.1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4.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分析
    5.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5.1.1 研究假说
        5.1.2 模型设定
    5.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5.2.1 数据来源
        5.2.2 样本分析
    5.3 实证结果与检验
        5.3.1 模型结果与分析
        5.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5.4 关于采纳意愿与行为的讨论
        5.4.1 意愿强度与行为转化
        5.4.2 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户内部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与效应分析
    6.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要素分析
        6.1.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主体
        6.1.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受体
        6.1.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渠道及其变动性
    6.2 基于社会网络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
        6.2.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动力机制
        6.2.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传导机制
        6.2.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运行机制
    6.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效应分析
        6.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空间效应
        6.3.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间效应
        6.3.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交互效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经验借鉴
    7.1 美国农药化肥规制经验及启示
        7.1.1 美国农药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7.1.2 美国化肥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7.1.3 美国经验及启示
    7.2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经验及启示
        7.2.1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政策及措施
        7.2.2 丹麦经验及启示
    7.3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经验及启示
        7.3.1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政策和措施
        7.3.2 日本经验及启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8.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解析
    8.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判定
        8.2.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开放性
        8.2.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平衡性
        8.2.3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线性
        8.2.4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随机涨落性
    8.3 基于熵变模型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分析
        8.3.1 农户清洁生产行为熵变模型构建
        8.3.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的类型
        8.3.3 农业清洁生产内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8.3.4 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户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1.3 旱灾的发生及抗旱对策
        1.3.1 旱灾的定义及评价指标
        1.3.2 我国农业旱灾发生的原因
        1.3.3 防旱抗旱措施及对策
    1.4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旱灾的发生情况
        1.4.1 国外旱灾发生
        1.4.2 我国旱灾发生特点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技术路线
    2.2 数据来源
    2.3 指标测定
    2.4 计算方法
第三章 我国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东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2.1 黑龙江
        3.2.2 吉林
        3.2.3 辽宁
        3.2.4 内蒙古
    3.3 黄淮海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3.1 河北
        3.3.2 河南
        3.3.3 山东
    3.4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4.1 安徽
        3.4.2 湖北
        3.4.3 湖南
        3.4.4 江苏
        3.4.5 江西
    3.5 西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5.1 四川
    3.6 讨论
        3.6.1 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的时空变化
        3.6.2 粮食主产省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变化趋势
        3.6.3 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区域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东北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3.1 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3.2 大豆抗旱技术研究
    4.4 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4.1 夏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4.2 冬小麦抗旱技术研究
    4.5 西南地区
        4.5.1 水稻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2 玉米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3 小麦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6 长江中下游地区
        4.6.1 红黄壤坡耕旱地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
        4.6.2 农业化学节水制剂研制与避旱减灾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4.7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未来干旱发生的趋势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干旱指标
    5.3 我国不同区域的干旱演变趋势
        5.3.1 轻旱演变趋势
        5.3.2 中旱演变趋势
        5.3.3 重旱演变趋势
        5.3.4 特旱演变趋势
        5.3.5 干旱演变趋势
    5.4 我国粮食主产区干旱特征演变
        5.4.1 东北地区
        5.4.2 黄淮海地区
        5.4.3 长江中下游地区
        5.4.4 西南地区
    5.5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生产的影响及未来抗旱对策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漳河非法采砂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3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 研究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思路
        3 技术路线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
        1 研究方法
        2 创新与不足
二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 概念界定
        1 砂石及采砂
        2 采砂管理和采砂治理
        3 非法采砂
    (二) 理论基础
        1 治理理论
        2 公共物品理论
三 漳河非法采砂治理现状
    (一) 漳河砂资源状况
        1 漳河概况
        2 采砂情况
    (二) 漳河非法采砂治理情况
        1 采砂危害
        2 治理情况
四 漳河非法采砂治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 漳河非法采砂治理现存问题
        1 非采现象难以杜绝
        2 采砂管理理念落后
        3 采砂执法力量薄弱
        4 采砂管制滋生腐败
    (二) 原因分析
        1 市场需求催生非采
        2 忽视市场公民作用
        3 采砂治理投入不足
        4 政府监管引发寻租
五 漳河非法采砂治理对策
    (一) 稳定砂石供需关系
        1 推进砂石需求侧改革
        2 推进砂石供给侧改革
    (二) 引入采砂治理理念
        1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2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3 两种制度绩效比较
        4 充分发挥公共作用
    (三) 加大采砂治理投入
        1 安排采砂治理水政执法专项经费
        2 安排采砂治理水政执法专项编制
        3 安排采砂治理水政执法专项设备
    (四) 加强渉砂腐败监督
        1 发挥党内监督作用
        2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3 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4 发挥法律监督作用
六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山仑与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探析(1950-201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山仑从事黄土高原旱地农业研究六十年历程概况
    第一节 勤奋求学奠定农业研究学术基础
    第二节 踏上艰难曲折的旱地农业研究之路
    第三节 开辟出作物抗旱生理生态研究新领域
    第四节 大力倡导节水农业
第二章 山仑在黄土高原旱地农业增产体系建构方面的建树
    第一节 实现旱地农业增产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第二节 关于深化旱地农业研究的思考和建议
第三章 山仑在旱地农作物生理生态研究方面的创新性成果
    第一节 对黄土高原地区主要作物及牧草抗旱性的研究
    第二节 揭示出干旱条件下植物成苗的生理机制
第四章 山仑力促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
    第一节 从植物生理生态学角度倡导节水农业的先行者
    第二节 做身体力行倡导节水农业的实践者
结语
附录 山仑从事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大事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南方红壤侵蚀区限制芒萁生长的土壤因子及芒萁抗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土壤因子对植物的影响研究现状
        1.2.2 植物抗旱性研究现状
        1.2.3 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哌鎓研究现状
        1.2.4 芒萁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来油坑样地基本概况
        2.1.2 油坊对照样地及牛屎塘样地基本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
        2.2.2 PEG-6000 模拟干旱胁迫实验
        2.2.3 野外甲哌鎓实验
    2.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2.3.1 计算公式
        2.3.2 数据分析
第三章 土壤因子对芒萁功能性状的影响
    3.1 不同坡位土壤因子特征
    3.2 微地形下土壤因子对芒萁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
        3.2.1 不同坡位芒萁叶片化学计量特征
        3.2.2 不同坡位芒萁叶片形态指标分析
        3.2.3 不同坡位芒萁叶片形态指标及养分特征相关性分析
    3.3 微地形下土壤因子对芒萁根系功能性状的影响
        3.3.1 不同坡位芒萁根系化学计量特征
        3.3.2 不同坡位芒萁根系性状特征
        3.3.3 不同坡位芒萁根系形态指标与养分特征相关性分析
    3.4 微地形下芒萁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
        3.4.1 不同坡位芒萁叶片功能性状与细根功能性状关系
        3.4.2 不同坡位芒萁根系氮、磷含量与土壤养分关系
        3.4.3 不同坡位芒萁性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3.5 讨论
        3.5.1 芒萁叶片与细根N、P含量分析
        3.5.2 芒萁主要生长限制因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芒萁应答干旱胁迫的抗旱性特征
    4.1 PEG-6000 模拟干旱后芒萁叶片变化特征
    4.2 PEG-6000 模拟干旱后芒萁逆境生理指标的变化
        4.2.1 PEG-6000 模拟干旱对芒萁SOD、POD和 CAT的影响
        4.2.2 PEG-6000 模拟干旱对芒萁渗透调节物质及细胞膜的影响
    4.3 PEG-6000 模拟干旱胁迫下芒萁抗旱能力评价
        4.3.1 芒萁逆境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4.3.2 芒萁逆境生理指标主成分分析
    4.4 讨论
        4.4.1 干旱胁迫对芒萁细胞膜的危害
        4.4.2 芒萁叶片SOD、POD和 CAT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4.3 芒萁叶片Pro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哌鎓对芒萁抗旱性的影响
    5.1 甲哌鎓对芒萁叶养分和功能性状的影响
        5.1.1 甲哌鎓对芒萁叶片养分的影响
        5.1.2 甲哌鎓对芒萁叶片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的影响
        5.1.3 甲哌鎓对芒萁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
        5.1.4 甲哌鎓施用下芒萁叶片养分与功能性状的关系
    5.2 甲哌鎓对芒萁逆境生理指标的影响
        5.2.1 甲哌鎓对芒萁叶片SOD、POD和 CAT的影响
        5.2.2 甲哌鎓对芒萁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和细胞膜的影响
        5.2.3 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
    5.3 甲哌鎓施用后芒萁叶片养分与抗旱性的关系
    5.4 讨论
        5.4.1 甲哌鎓施用后芒萁叶片功能性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5.4.2 甲哌鎓对芒萁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
        5.4.3 甲哌鎓施用后芒萁叶片养分与抗旱生理指标的关系
        5.4.4 甲哌鎓施用后芒萁抗旱生理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中国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变化背景下降水时空分布不平衡加剧
        1.1.2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旱涝灾害频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价值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
        2.1.1 降水量的时间变化趋势
        2.1.2 降水强度与降水日数的时间变化趋势
        2.1.3 极端降水的时间变化趋势
    2.2 降水的空间变化特征
        2.2.1 空间插值方法的选择与比较
        2.2.2 降水的空间变化特征
    2.3 有关降水变化特征的其他研究
    2.4 研究评述
第3章 各地区夏季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Mann-Kendall趋势及突变检验法(M-K Test)
        3.2.2 滑动t检验法(Moving t-test Technique)
        3.2.3 泰尔森估计法(Theil-Sen Estimation)
        3.2.4 泊松回归模型(Poisson Regression Model)
    3.3 各地区历年夏季总降水量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3.3.1 夏季总降水量对比
        3.3.2 夏季总降水量占全年总量比重对比
        3.3.3 夏季总降水量线性变化趋势
        3.3.4 夏季总降水量的趋势显着性及突变检验
        3.3.5 夏季总降水量变化速率的鲁棒估计
    3.4 各地区历年夏季降水强度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3.4.1 降水强度的定义
        3.4.2 夏季降水强度对比
        3.4.3 夏季降水强度线性变化趋势
        3.4.4 夏季降水强度的趋势显着性及突变检验
        3.4.5 夏季降水强度变化速率的鲁棒估计
    3.5 各地区历年夏季最大连续无降水日数变化趋势分析
        3.5.1 连续无降水日数的定义
        3.5.2 泊松回归模型构建
        3.5.3 过度离势检验
        3.5.4 模型结果
    3.6 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各地区秋季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
    4.1 引言
    4.2 各地区历年秋季总降水量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4.2.1 秋季总降水量对比
        4.2.2 秋季总降水量占全年总量比重对比
        4.2.3 秋季总降水量线性变化趋势
        4.2.4 秋季总降水量的趋势显着性及突变检验
        4.2.5 秋季总降水量变化速率的鲁棒估计
    4.3 各地区历年秋季降水强度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4.3.1 秋季降水强度对比
        4.3.2 秋季降水强度线性变化趋势
        4.3.3 秋季降水强度的趋势显着性及突变检验
        4.3.4 秋季降水强度变化速率的鲁棒估计
    4.4 各地区历年秋季最大连续无降水日数变化趋势分析
        4.4.1 泊松回归模型构建及过度离势检验
        4.4.2 模型结果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随机序的平均连续无降水日数变化特征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随机序(Stochastic Ordering)
        5.2.2 El Barmi-Mc Keague非参数检验
    5.3 实证分析
        5.3.1 问题描述
        5.3.2 模型构建
        5.3.3 实证结果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各地区降水的空间变化特征
    6.1 引言
    6.2 气象站点分布
    6.3 研究方法
        6.3.1 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 Interpolation)
        6.3.2 克里金法(Kriging)
        6.3.3 径向基函数法(Radial Basis Functions)
    6.4 各地区历年平均夏季总降水量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6.5 各地区历年平均夏季降水强度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6.6 各地区历年平均秋季总降水量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6.7 各地区历年平均秋季降水强度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6.8 讨论
    6.9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聚类分析的我国降水区划及其变化特征
    7.1 引言
    7.2 研究方法
        7.2.1 分层聚类法(Hierarchical Clustering)
        7.2.2 k-均值聚类法(k-means)
    7.3 各地区历年夏季总降水量区划
    7.4 各地区夏季总降水量区划的年代际变化
    7.5 各地区历年秋季总降水量区划
    7.6 各地区秋季总降水量区划的年代际变化
    7.7 讨论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
    8.1 主要贡献
    8.2 研究结论
    8.3 政策建议
    8.4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基于EPIC模型的华东水稻旱灾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作物模型模拟研究进展
        1.2.2 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
        1.2.3 水稻旱灾风险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基本资料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
        2.1.3 社会经济环境
    2.2 数据处理
        2.2.1 数据获取
        2.2.2 数据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系统模拟法
        2.3.2 脆弱性曲线法
        2.3.3 多要素综合法
3 华东地区水稻模拟与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
    3.1 模型调参与参数本地化
        3.1.1 参数调整
        3.1.2 模型验证
    3.2 现阶段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与格局
        3.2.1 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
        3.2.2 致灾因子危险性格局
    3.3 气候变化下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与格局
        3.3.1 RCPs浓度下未来水稻单产
        3.3.2 未来气候变化下致灾因子危险性
        3.3.3 降低致灾因子危险性的措施
4 华东地区水稻脆弱性定量评价
    4.1 各省级行政单位的水稻脆弱性
    4.2 不同地貌类型的水稻脆弱性
    4.3 降低水稻脆弱性的措施
5 华东地区水稻旱灾风险评价
    5.1 现阶段水稻旱灾风险评价
        5.1.1 近期水稻旱灾期望风险评价
        5.1.2 近期不同年遇下的水稻旱灾风险评价
        5.1.3 水稻旱灾风险格局
    5.2 未来水稻旱灾风险评价
        5.2.1 中期水稻旱灾风险评价
        5.2.2 远期水稻旱灾风险评价
        5.2.3 水稻旱灾风险应对措施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参数注释表
附录B 脆弱性曲线方程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自然灾害频发和人口持续增长的城市安全矛盾
        1.1.2 我国城市空间研究中灾害风险适应议题的涌现
        1.1.3 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中灾害风险适应的瓶颈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疏散避难空间
        1.2.2 突发性自然灾害
        1.2.3 适应灾害风险(适灾)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理论目的与意义
        1.3.2 现实目的与意义
        1.3.3 实践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对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梳理
        2.1.1 我国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2.1.2 日本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2.1.3 其他国家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2.2 对灾害风险研究的梳理
        2.2.1 关注成灾机理的致灾型概念与研究
        2.2.2 推进灾害管理的损失型概念与研究
    2.3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与应用
        2.3.1 CAS理论基础之一:复杂系统的发展与贡献
        2.3.2 CAS理论基础之二:适应概念的内涵与内核
        2.3.3 CAS经典理论的建立:复杂性和适应性的交融
        2.3.4 CAS视角下社会生态系统内部机制的挖掘
        2.3.5 CAS视角下城市空间系统外部响应的推导
    2.4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对本文的启示
        2.4.1 明确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
        2.4.2 明确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
        2.4.3 确定CAS理论为研究基础
        2.4.4 确立适灾理论设计导向适灾规划应用的研究路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与规划体系建构
    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系统复杂性表现
        3.1.1 多元要素与结构的复杂性
        3.1.2 多重职能与使用的复杂性
    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风险适应性要求
        3.2.1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公平使用要求
        3.2.2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持续使用要求
        3.2.3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异同使用要求
    3.3 CAS理论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确立
        3.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主体辨析
        3.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外部特征
        3.3.3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机制
    3.4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模型的建立
        3.4.1 适灾机理之一:运行“统筹与自治兼顾”的标识机制,施行异同使用
        3.4.2 适灾机理之二:运行“涌现与扰沌并行”的积木机制,实现公平使用
        3.4.3 适灾机理之三:运行“弹性适应性循环”的内部模型,确保持续使用
    3.5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体系的生成
        3.5.1 承接适灾理论设计的适灾规划响应框架
        3.5.2 基于公平性-持续性-异同性原则的规划方法集合
        3.5.3 基于专题导向-风险导向-主体导向的规划内容搭建
        3.5.4 基于适应-事实-复杂-人本属性的规划价值审视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一: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
    4.1 滨海城市多灾种致灾性风险特征归纳
        4.1.1 海陆相接的致灾机制与灾害形势
        4.1.2 地震-潮灾-台风-火灾的致灾性评价指标
        4.1.3 近海-远海的空间分异倾向
    4.2 滨海城市致灾性风险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4.2.1 地震与火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4.2.2 潮灾与风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4.3 致灾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庇护策略搭建
        4.3.1 邻域层多灾种场所性庇护方式的差异
        4.3.2 城市层近海向远海的环境性庇护撤离
        4.3.3 针对安全庇护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二:适应人口暴露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
    5.1 滨海城市人口暴露性风险特征识别
        5.1.1 人口发展与避难场所资源条件
        5.1.2 紧急收容-生活收容的暴露性评价指标
        5.1.3 中心-外围的空间分异倾向
    5.2 滨海城市暴露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5.3 暴露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收容策略搭建
        5.3.1 邻域层紧急至生活的收容规格提升
        5.3.2 城市层中心向外围的生活性收容转移
        5.3.3 针对有效收容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三:适应救助敏感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
    6.1 滨海城市救助敏感性风险特征辨析
        6.1.1 主要救助单位及救助行动流线
        6.1.2 生命安全-生活重建的敏感性评价指标
        6.1.3 边缘-轴线的空间分异倾向
    6.2 滨海城市敏感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6.3 敏感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救助策略搭建
        6.3.1 邻域层初级至高级的救助服务升级
        6.3.2 城市层轴线向边缘的高级救助调遣
        6.3.3 针对可靠救助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规划应用与规划保障
    7.1 天津滨海新区和核心区概况
        7.1.1 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范围
        7.1.2 地震、风暴潮、火灾致灾条件充分
        7.1.3 人口增长但疏散避难空间资源发展不齐
        7.1.4 海河垂直海岸构成“T”状城市发展轴
    7.2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价值
        7.2.1 具有滨海城市的典型灾害风险特征,发挥先行先试
        7.2.2 暂无系统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成果,填补现状缺失
        7.2.3 城市建设和规划编制都处于调整期,把握规划时机
    7.3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可视化与庇护型策略
        7.3.1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评价
        7.3.2 邻域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7.3.3 城市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7.4 人口暴露性风险可视化与收容型策略
        7.4.1 人口暴露性风险评价
        7.4.2 邻域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7.4.3 城市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7.5 救助敏感性风险可视化与救助型策略
        7.5.1 救助敏感性风险评价
        7.5.2 邻域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7.5.3 城市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7.6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措施
        7.6.1 基于异同性原则的多方权责分配制度
        7.6.2 基于公平性原则的多层规划参与程序
        7.6.3 基于持续性原则的多阶信息智慧平台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结语
    8.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8.2 本文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21世纪福建省抗旱问题及对策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优化研究[D]. 黄靖芳.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
  • [2]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D]. 徐北春. 吉林大学, 2020(03)
  • [3]新中国成立70年来防洪减灾研究发展历程与成就回顾[J]. 张伟兵. 社会史研究, 2020(01)
  • [4]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D]. 杜建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5]漳河非法采砂治理研究[D]. 潘科.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6]山仑与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探析(1950-2017)[D]. 李博灵.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7]南方红壤侵蚀区限制芒萁生长的土壤因子及芒萁抗旱性研究[D]. 冯柳俊.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8]中国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 倪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9]基于EPIC模型的华东水稻旱灾风险评价[D]. 白雪燕.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10]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D]. 张威涛. 天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21世纪福建省抗旱问题及对策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