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动中的“速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放[1](2022)在《2010—2020年全球柑桔生产变化简析》文中研究说明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010—2020年全球柑桔生产继续保持了稳中有增的态势,面积和产量不断刷新历史纪录;柑桔生产进一步向亚洲和非洲转移,欧洲与美洲柑桔生产萎缩态势明显。甜橙虽产量依旧表现为稳中有增态势,但面积已经不断萎缩;宽皮柑桔和柠檬类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占全球柑桔生产的比重不断提高;柚类和其他柑桔也保持着稳中有增态势。
苗永卫[2](2021)在《公路机械化施工扬尘检测方法与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国家对道路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但公路交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施工建设过程也带来了一定环境污染,其中扬尘的扩散就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公路施工建设中,路基的填挖、土石方的调运、工程机械的施工等都会对裸露土源及道路积尘等造成很大的扰动,这些是道路施工对周边空气质量的主要影响方面。本文以施工地区扬尘源的特性为研究切入点,探究其产生与扩散规律,为后续的扬尘监测、抑尘措施提供方向和依据。通过对扬尘源颗粒组成、含水率变化和实际工程车辆扰动扩散的监测,得到了有关扬尘扩散的规律,然后针对工程运输车辆扰动起尘设计了相应的抑尘装置,对装置的实际抑尘效果进行了有关试验验证,得到了如下结论:(1)通过筛分试验,得到了周口地区常见土质的粒径组成,分析了施工扬尘的尘源的组成特点,为后续的抑尘重点提供指导;(2)通过测试不同温度下黏土和沙土水分蒸发的速率,得到了地面表层土体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施工现场采取保湿抑尘措施的频率提出了建议;(3)通过在公路施工现场对运输车辆扬尘扩散情况的连续性观测,发现了车辆不同速度下产生扬尘的扩散规律,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研究了公路施工扬尘的发生、传播和影响范围;(4)搭建了模拟施工扬尘产生的试验室及喷雾装置抑尘效果验证平台,通过在所搭建的试验室内大量的试验研究,确定了适合抑制地面尘源和已扩散扬尘的不同型号喷嘴;(5)设计了可以加装在运输车辆上的抑尘喷雾系统,并在施工现场进行了车辆行驶过程中实际效果的试验研究,发现了喷雾系统对铺装道路上PM10的抑制效率67%左右,PM2.5的抑制效率50%-70%;在表层含水率在6.5%左右的路基上行驶时,车速不大于20km/h情况下该系统对PM2.5与PM10的抑制效率均在40%左右;(6)基于在施工现场大量观测试验,在表层土体含水率低于10%的路基上,工程车辆行驶速度大于30km/h时产生的扬尘非常严重;在有铺装的施工道路上行驶车速超过40km/h时,也会产生大量扬尘;因此建议为控制施工扬尘,工程车辆在路基上行驶速度应控制在30km/h以内,且应该采取洒水措施使地表含水率应不低于10%,在有铺装的施工道路上行驶速度应控制在40km/h以内。
琚婷婷[3](2021)在《高考物理情境化试题分析框架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情境化试题是以具体的情境材料为载体考查学习者对物理概念、规律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试题,情境的创设为实现“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提供了途径,是深化新时代物理考试内容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梳理文献结合当前教育背景,发现情境分析框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框架是对情境创设过程的系统全面分析,是研究试题情境的重要依据,围绕分析框架的构建过程与应用展开研究。主要工作:第一,构建高考物理情境化试题分析框架。首先基于罗日叶教授整合教学理论,将其情境类型学进行物理学科化构建,确定分析框架一级维度为辨别参数、内容参数和装扮参数,并重构二级维度。其次根据对专家的调查访谈,深挖情境内涵,将二级维度进行修订完善。再经过试用与论证,明确各维度具体项目与含义,最终形成了涵盖辨别参数、内容参数与装扮参数三个一级维度共十八项二级维度的完整物理学科试题情境分析框架,具体框架内容如下:(1)辨别参数方面,由情境特征、学科领域、情境主题、育人层面、作答形式、开放程度、条件性质七项条目构成,从外部特征上描绘情境创设特点;(2)内容参数方面,由课标要求、知识模块、公式运用、态度有无、能力发展、问题联系、问题相关、知识相关八项条目构成,从知识内容上明晰情境创设过程;(3)装扮参数方面,由呈现形式、信息处理、新颖程度三项条目构成,从装扮形式上挖掘情境创设特征。分析框架各维度项目设定客观明确,为情境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的框架支持。第二,基于情境化试题分析框架,对近十年全国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高考物理情境化试题具有以下特征:(1)辨别参数有如下特征:(1)情境特征方面,真实情境创设增加,最高达到了29%;(2)学科领域方面,多学科与学科间试题创设较少,综合占比仅有1.96%;(3)情境主题方面,背景材料丰富度增加,侧重点略有不同,卷Ⅰ侧重科学技术领域,卷Ⅱ侧重自然生活与社会问题领域,而卷Ⅲ侧重物理学史类情境;(4)育人层面上,除学科解决者外,各层面情境创设增加,最高达到了22.98%;(5)作答形式方面,受试题结构影响,全国卷的题目设置较为固定,作答形式几乎未变;(6)开放程度方面,开放性普遍不高,整体仅占26.11%。(7)条件性质方面,字母型占比最多,达到42.51%。(2)内容参数有如下特征:(1)课标要求方面:试题情境创设均与课标要求一致;(2)知识模块方面:综合关联程度达到34.27%;(3)公式运用方面,试题解决需灵活运用公式情况达82.24%;(4)态度有无方面,理念表达情况较少,卷Ⅰ仅有21.18%,卷Ⅲ最多达到了40.28%;(5)能力发展方面,能力群间相互配合,思维认知型运用最多,达52.99%;(6)问题联系方面,独立型试题达65.65%;(7)问题相关方面,高度相关类均超过了96%;(8)知识相关方面,相关度超过了76.08%。(3)装扮参数有如下特征:(1)呈现形式方面,情境形式多样,其中“文字+图片”类型创设最多,整体高达49.13%;(2)信息处理方面,显性信息突出,综合占比72.98%;(3)新颖程度方面,综合占比17.88%,试题情境创新度有待提高。第三,分析试题情境特征规律,提出对高考物理情境化试题的创设建议:(1)增加真实问题情境;(2)挖掘不同育人层面;(3)提高试题开放程度;(4)关注学生态度表达;(5)重视试题情境创新。第四,根据试题情境分析框架及其对高考物理情境化试题的统计分析,从辨别参数、内容参数和装扮参数方面提出情境教学策略:(1)在辨别参数方面,生活情境真实构建、学科情境深入构建、主题情境全面构建、原始情境开放构建;(2)在内容参数方面,知识模块综合创设、态度理念渗透创设、问题情境关联创设、认知内容相关创设;(3)装扮参数方面,呈现方式多样化创设、隐性信息显性化创设、情境设计创新化发展。
赵璇[4](2021)在《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被列为国家的重大战略,京津冀迎来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高技术产业的智力性、创新性、战略性和环境污染少等优势,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今,京津冀协同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落实和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发展以高精尖制造业体系为主的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在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密切与强化高技术产业在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对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07-2018京津冀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和京津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将高技术产业分为产业基础、产业动力、产业效益、产业活力四个子系统,并针对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五个行业分别进行区域间的协同分析研究,对比各个子系统在区域间的耦合协调度情况,最后从高技术产业整体进行区域耦合协同度分析,力求通过区域协同度评价分析,为京津冀高技术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针对性的建议,推动协同发展进程。研究表明:从子系统的角度看,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基础、产业动力、产业效益、产业活力子系统都表现为高耦合低协调的状态,其中产业基础、产业动力、产业效益在京津冀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波动中稳步提升,而产业活力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在波动中出现下降趋势。表明京津冀高技术产业虽然总体上呈现稳步发展态势,但增加量逐渐降低,产业活力出现下降。从整体角度看,京津冀在高技术产业表现出高耦合低协调的态势,且近几年发展趋势良好,协调度不断提升已接近良好及优质协同状态。故京津冀仍需采取措施加强合作,实现区域内互补共赢,不断推进京津冀高技术产业的协同发展。本文为高技术产业在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程冬枝[5](2020)在《吉林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测度及建筑业企业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多年来,吉林省经济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关键内容。吉林省地处东北,发展相对落后,建筑业存在发展规模小,企业竞争力弱、走出去困难阻碍、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建筑业如何升级转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难题。本文纵观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创新驱动理论基础上,结合专家学者从不同层面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参考其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及十四五规划中对建筑业高质量指标的要求,建立包括7个准则层25个具体指标的建筑业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熵权TOPSIS模型和障碍度模型,从横向空间轴和纵向时间轴计算,分析出吉林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处于一般水平,障碍因素比较集中地分布在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及协调发展的准则层。依据吉林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状态、障碍因素、存在的问题,从建筑业企业层面提出要加强创新、鼓励兼并重组、坚持走出去战略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从而使吉林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提高和优化能够更加集中和更加具有针对性,希望能为吉林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参考价值。
李明文[6](2020)在《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基于县域面板数据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也要适应并遵循这一趋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而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减少贫困发生率、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仍然依靠资本、劳动力和资源等要素的投入,通过投入规模的扩大来实现农业产出的增加,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终究会后劲不足、难以为继,因此,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急需找到一个新的推动力,来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可使要素配置趋优化,提高要素生产效率,是农业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泉。新结构经济学认为要素禀赋是分析产业结构问题的逻辑起点,同样也是决定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础因素。“人多地少”是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的基本状况,但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农业的要素禀赋结构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同时,在耕地面积减少、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持续流失的现实约束下,如何突破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各种瓶颈,来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等突显问题?农业结构升级作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可通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来改善要素结构,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破解上述难题的有效路径。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本文的科学问题:在农业劳动力要素不断转移、资本要素快速替代及土地要素稀缺程度升高的趋势下,农业要素禀赋变化是否会促进农业结构升级?而农业结构升级是否可以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带来的效应如何?这些问题都亟待研究及解答。本文基于2003-2017年中国1743个县域的农业面板数据,首先运用要素禀赋理论测度农业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的要素禀赋系数,利用空间SARAR模型实证分析要素禀赋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其次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揭示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与作用路径;最后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带来的效应进行分析。本文一共分为九个章节,主要研究内容提炼如下:第一,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运用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上分析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成因、要素禀赋变化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其次,利用数理模型推导,尝试理论推导要素禀赋变化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第二,要素禀赋变化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首先,运用要素禀赋理论测度县域农业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的要素禀赋系数,并测度县域农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和服务化指数,分析其动态演变趋势;其次,利用空间SARAR和SEM模型实证分析要素禀赋变化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最后,基于技术进步偏向视角分析要素禀赋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第三,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首先,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其次,采用Moran’s I指数检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空间溢出效应,利用空间SARAR和SDM模型实证探索农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服务化指标对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影响与作用路径;最后,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农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服务化指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非线性影响与作用路径。第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效应分析。从增长效应和收入效应两方面来分析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带来的正向效应;首先,运用增长速度模型测度农业全要素生产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而揭示其影响因素;其次,实证验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本文的主要研究发现有:第一,2003-2017年资本要素在农业要素禀赋结构中所占份额逐年快速上升,而劳动力要素在农业要素禀赋结构中所占份额逐年下降,且2003-2009年中国县域要素禀赋结构出现固化迹象;县域农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而农业结构高级化在2008-2015年出现恶化情况之后得到缓解。资本要素禀赋系数的提高可以促进农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服务化水平,土地要素禀赋系数的提高可以促进农业结构合理化和服务化水平,而劳动力要素禀赋系数升高阻碍了农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服务化水平的提升,即农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适当提高资本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而适当降低劳动力要素的相对丰裕度;县域农业要素配置与技术进步偏向相匹配,两者共同作用可以促进农业结构的升级。第二,2004-2017年中国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波动中下降的趋势,而县域整体的技术效率水平相对较低,且技术进步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源泉;不同区域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中、东、西部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呈现出依次递减的趋势,中部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快;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均未呈现出显着的δ收敛趋势,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却存在显着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现象。第三,农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的提高均有利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农业结构服务化反而阻碍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其中农业结构高级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主要通过提高技术进步来实现,而农业结构合理化和服务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作用完成。农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高均促进了东、中、西部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对东部县域的促进作用最大;农业结构服务化对东、中、西部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形成了阻碍作用,且对西部的阻碍作用最大;而农业结构高级化仅促进了东部和西部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中部县域的提升作用不明显;农业结构升级对东、中、西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均通过技术进步途径实现,技术效率实现途径不明显。第四,农业结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非线性的影响,当劳均耕地作为门槛变量时,存在单一门槛,且随着劳均耕地面积的增加,农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提升作用均不断增强,且农业结构服务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影响由阻碍转变为促进作用;当劳均资本作为门槛变量时,存在双重门槛,且随着劳均资本量的增加,农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提升作用均不断增强,而农业结构服务化在第一、二区间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形成阻碍作用,当跨过门槛值0.2070时,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影响由阻碍转为促进作用。第五,2004-2017年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资本要素是农业产出贡献率的主要推动力,且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而农业资本要素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呈现出不断升高的态势;县域农业经济增长对资本要素投入的依赖程度有增强的趋势,这不利于农业经济转向效率和质量型增长;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增加可以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转型升级;2004-2017年县域整体及东、中、西部县域城乡收入差距均呈现出倒“U”型规律,且东、中、西部县域的城乡收入差距呈依次递增的规律,实证验证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可以显着减小县域的城乡收入差距。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有:第一、研究对象的创新。本文从县域层面出发,利用2003-2017年中国县域农业面板数据,分析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县域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体,以其作为研究对象更真实且更具代表性;而现有相关文献多从省级或市级层面进行研究,缺乏县域层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经验证据。第二、研究视角的创新。探索要素禀赋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把新结构经济学相关理论引入农业领域,把要素禀赋作为农业结构的研究起点,要素禀赋变化是否带来农业结构升级,而农业结构升级是否促进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农业层面,未有学者从此思路进行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第三、研究思路的创新。已有文献并未过多的关注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本研究在揭示农业结构升级可以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门槛效应模型发现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非线性的影响机理。
薛莹[7](2020)在《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出口波动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推进,中俄两国双边贸易得到了快速增长,但在两国的农产品贸易领域中,近几年来中国与俄罗斯之间一直存在贸易逆差,且进口增速要明显高于出口增速,同时农产品领域贸易逆差有逐渐拉大的趋势,本文基于目前中俄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分析农产品出口波动周期变化特征,深入研究波动周期中出口变化的影响因素,为中国扭转贸易逆差、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扩大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出口增长,进一步提升中国农产品在俄罗斯的市场占有率提供思路。目前,俄罗斯是中国在欧洲地区最为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之一,本文首先通过分析1996年以来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不难看出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形式主要是产品间贸易,出口农产品的种类主要集中在HS20、HS08、HS07、HS16、HS03这5章产品中,且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农产品增长规模波动较大。然后通过进一步波动周期测度分析发现在样本研究周期内,除2002-2007和2016-2018这2个短周期为增长型波动外,绝大部分出口周期波动属于古典型波动。接着引入CMS模型对出口波动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第一层分解结果中,短期来看结构效应是引起出口额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出口额减少主要受到竞争力效应和交叉效应的影响。但长期来看交叉效应对出口额减少的影响效果尤为明显。在第二层分解结果中,增长效应的作用明显突出,波动变化大。产品结构效应波动变化不及增长效应但大部分时间都使出口增加。产品竞争力效应在大部分时间都导致出口额减少,影响程度不断加深。综合竞争力效应波动变化明显并在2016-2018导致出口额减少达到最值。动态交叉效应与净交叉效应在大部分出口周期中都抑制出口增加。在分类农产品出口波动中植物产品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交叉效应的抑制作用,油脂类产品出口波动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竞争力效应,烟草食品饮品类产品出口波动中结构效应的正向影响作用逐渐增强,动物产品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竞争力效应与交叉效应抑制作用。说明中国农产品对俄罗斯出口数量型增长模式始终没有大的改变,阻碍出口的主要问题依旧是竞争力不足,出口结构不适应进口市场需求间的变化。最后本文为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针对俄罗斯农产品市场需求变动及时调整出口结构,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并提升出口农产品品质,打造中国农产品品牌优势从而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依托相关贸易政策深入推进两国农产品贸易合作,不断完善两国农产品贸易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贸易便利化。
娄亚迪[8](2020)在《海洋赤潮藻生长过程中碳源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沿海地区的赤潮灾害日益突出,给海洋环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基于现状,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治理赤潮,本研究在实验室培养赤潮藻类,首次尝试模拟赤潮发生时无机碳源限制的生长环境,进一步探究赤潮发生的机理。本研究以赤潮藻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和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作为实验藻种,其中硅藻3种、甲藻1种和着色鞭毛藻1种。实验在无机碳源充足(开放培养)与限制(密闭培养)的环境下分别培养赤潮藻种,CO2是本研究赤潮藻利用的唯一碳源。实验同时又设置正常组、缺氮组和缺磷组3组营养条件进行赤潮藻培养。本研究测定赤潮藻的细胞数量、叶绿素浓度、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脂肪酸含量组成以及单分子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并对赤潮藻培养液的5种营养盐浓度、碳酸盐体系浓度、pH及盐度等指标进行测定,探究无机碳源及营养条件对赤潮藻生长状况的影响。相同营养条件培养下,开放培养新月菱形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的细胞数量高于密闭培养的细胞数量,同时缺氮组的细胞数量是3组实验组中最低的。密闭培养赤潮藻培养液的pH明显高于开放培养的培养液pH,并且密闭培养的培养液pH变化程度可以达到2个pH单位以上,其变化程度远远大于开放培养的培养液pH变化程度。说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赤潮藻周围可利用的无机碳浓度逐渐下降,CO32-浓度逐渐上升,尤其是密闭培养,导致培养液pH急剧上升。密闭培养的新月菱形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c浓度低于开放培养赤潮藻的叶绿素浓度,并且缺氮组的赤潮藻叶绿素a和叶绿素c浓度最低。由于无机碳源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氮元素是构成叶绿素分子基本元素之一,叶绿素浓度降低说明无机碳源和氮源的缺乏明显影响了叶绿素的合成。密闭培养新月菱形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的δ13C值明显高于开放培养3种赤潮藻的δ13C值。说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赤潮藻周围可利用的无机碳浓度逐渐下降,赤潮藻对13C的吸收增加,δ13C值逐渐升高。新月菱形藻、纤细角毛藻、中肋骨条藻和赤潮异弯藻的δ15N值随着时间逐渐升高,并且缺氮组的δ15N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和缺磷组的δ15N值。说明氮元素的缺乏迫使赤潮藻增加对15N的吸收,造成δ15N值逐渐升高。本研究新月菱形藻、纤细角毛藻和中肋骨条藻检测出的主要脂肪酸有脂肪酸16:0、16:1n-7、20:5n-3和22:6n-3。塔玛亚历山大藻检测出的主要脂肪酸有脂肪酸16:0、18:1n-9和22:6n-3。赤潮异弯藻检测出的主要脂肪酸有脂肪酸12:0、16:0、16:1n-7和22:6n-3。相同营养条件下,开放培养和密闭培养的赤潮藻脂肪酸组成不同。开放培养新月菱形藻脂肪酸δ13CFAs值于第4天附近出现峰值;开放培养塔玛亚历山大藻脂肪酸δ13CFAs值于第6天附近出现最低值。密闭培养新月菱形藻、纤细角毛藻和赤潮异弯藻脂肪酸δ13CFAs值在指数生长期急剧抬升,δ13CFAs值出现峰值。密闭培养塔玛亚历山大藻脂肪酸δ13CFAs值出现最低值,这可能与塔玛亚历山大藻含有酶的类型不同有关。密闭培养新月菱形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的脂肪酸δ13CFAs值明显高于开放培养的脂肪酸δ13CFAs值。说明碳源限制时,赤潮藻细胞周围环境中可利用的无机碳源较少,藻细胞对13C的吸收逐渐增加,并参与到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中。本研究的创新性成果:(1)无机碳源限制环境培养的赤潮藻种的全样δ13C以及δ13CFAs值相对于无机碳源充足培养的更偏正,并且δ13C以及δ13CFAs值在指数生长期急剧升高,并出现峰值。(2)赤潮藻脂肪酸△13CFAs值比全样△13C值的变化程度更明显、更灵敏,脂肪酸δ13CFAs对无机碳源的响应更敏感、更迅速。赤潮藻脂肪酸δ13CFAs值迅速升高预示着周围环境水体中可利用的无机碳源浓度下降,赤潮藻密度增加,有爆发赤潮的可能。(3)赤潮藻脂肪酸δ13CFAs峰值的出现时间可能会早于细胞数量峰值出现时间,以此时间差可以对赤潮的发生进行预测。
张慧蓉[9](2020)在《安徽省“城市病”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聚集地,凝聚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在全球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过程中,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病”问题逐渐蔓延,成为阻碍城市健康发展的首要难题。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但速度快,具有“浓缩式发展”特征,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各类“城市病”的集中爆发。近年来,安徽省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交通拥挤、房价高企等“城市病”现象,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安徽省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安徽省“城市病”严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进而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本文在梳理已有文献与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城市病”的形成机制进行理论探讨,并结合“城市病”形成机制分析,从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社会四个方面构建“城市病”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熵值法对安徽省“城市病”状况进行定量测度,利用变异系数、GIS空间分类、ESDA空间统计分析技术等方法对2010—2017年安徽省“城市病”进行时空演变分析,运用障碍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安徽省“城市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为防治“城市病”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因此,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城市病”时空演变特征。时间维度上,安徽省各城市“城市病”综合得分整体上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四个分项指数中仅生态环境恶化指数整体上小幅度上升,表明安徽省城市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仍在加重。“城市病”综合得分的极差、基尼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均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表明各城市间“城市病”差距有所减小,同时其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也在波动中不断缩小。空间维度上,全局莫兰指数经历由正到负再到正的转变,安徽省“城市病”的空间演化总体上经历了随机分布到离散分布再到聚集分布的变化过程,“城市病”在各城市间的联系逐渐加强;局部空间自相关和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表现为一致性,但局部自相关性不强,仅出现小范围的集聚区,2017年出现了以黄山、池州为核心城市的LL型聚集分布,并未出现HH型聚集。第二,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影响安徽省各城市“城市病”好转的障碍因素存在较大区域差异,依据排名前五的障碍因素出现频次,判定城区人口密度、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面积工业废水排放量、空气质量达标率、单位建成区排水管道长度、房价收入比、每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每万人火灾事故发生率等指标是阻碍安徽省“城市病”好转的主导因素。此外,安徽省“城市病”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安徽省“城市病”空间分异驱动因素逐渐由“资源—生态环境”驱动转变为“生态环境—社会失稳”驱动,社会失稳问题的影响力呈变大趋势。基于以上分析,从因地制宜补齐发展短板、深化城市间交流与合作、增强主体间沟通与协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等四个方面提出“城市病”治理对策。
李欣[10](2020)在《经济发达区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化机理及转型路径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已进入社会发展转型与空间重构急剧变化的阶段,其城乡人口流动、生产方式变革、生态功能扰动,诱致人地关系紧张和空间异质性日趋增强,加之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严重影响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为缓和人地矛盾、破解城乡差异、区域不均衡发展的弊端,必须走多功能的土地利用发展道路,通过对有限的土地资源科学管控,提升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目前土地利用功能研究主要聚焦行政单元内的功能识别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分区优化等方面,其视角和分析手段难以精细刻画空间要素的时空联动性,无法判明功能之间的交错关系,而功能演化驱动机理的研究更较为薄弱,致使空间管控政策落地效果不佳。基于此,本文选择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江苏省作为研究案例地,以1995-2015年快速城镇化期为时间节点,以土地利用功能为研究对象,沿着“格局-过程-关联-机理-优化”的逻辑主线,对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的时空演化过程、相互作用关系及其驱动机理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布局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本研究:(1)通过对已有研究和相关理论方法的梳理总结,构建了多尺度融合的土地利用功能评价指标体系;(2)以100m的栅格单元为数据载体,分别对江苏省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功能、非农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集聚及分异特征、功能演进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尝试寻找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均衡发展型等不同地域的功能演化规律;(3)从整体和局部探讨了功能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继以“人本主义”视角辨析了功能协同/权衡关系的空间效应;(4)主要通过定量分析的方式寻找土地利用功能的内生影响和外源影响机理,揭示其对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的驱动作用;(5)耦合功能评价与适宜性评价结果,对典型地域的“三生”空间分区调控,提出优化路径和调控对策。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将土地利用功能分为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生态等4大功能体系,将图斑单元与行政单元的功能评价结果集成,揭示土地利用功能的时空演化特征。1995-2015年,江苏省农业生产功能总体减弱,以多中心团块状北高南低分布;非农生产功能总体增强,南高北低,高低区域以面状+点状式混杂;生活功能逐渐增强,以城市为中心呈零星点状服从“中心-外围”分布模式;生态功能微弱提升,依山傍水,呈苏南-苏中-苏北“三分”格局。从空间集聚与分异特征来看:非农生产功能集聚性更突出,总体变化稳定;农业生产、生活功能聚集性增强,生态功能的空间关联性衰减。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空间差异均不断增大,农业生产功能水平微弱波动,非农生产功能具转移惰性,生活功能稳定性较强,生态功能较活跃,四者均较少发生跨越式发展,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且转移现象具阶段性。从功能演变来看,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均逐渐增强,功能类型占比排序为农业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生活功能>非农生产功能,非农生产和生活功能强化态势明显,农业生产、生态功能衰弱。从不同地域类型来看,农业主导型地域农业生产功能直线上升,非农生产功能基本持平,生活、生态功能总体下降;工业主导型地域农业生产功能持续下降,非农生产功能作为主导功能稳定发展,生活功能微弱下降,生态功能在“持平-增长-下降-增长”的过程中波动增长;商旅服务型地域农业生产功能历经“上升-下降-上升”后总体持平,非农生产、生活功能均在大幅波动中上升,生态功能在小幅的“下降-上升”后微弱增强;均衡发展型地区以生活与生态功能为主导功能,农业生产功能微弱下降,非农生产功能大幅上升。(2)土地利用功能的相互作用关系。江苏省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之间存在较强的上尾相关性,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农业生产与生活功能权衡关系不断增强,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协同关系微弱增长,非农生产与生态功能、生活与生态功能权衡关系愈发明显;空间上,苏锡常地区的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表现为协同关系,但在苏北大范围的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农业生产与生活功能、非农生产与生态功能、生活与生态功能则存在明显的权衡效应;研究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行为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进行空间关联理论框架构建,在此基础上选取扬中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扬中市土地利用功能与居民生活质量感知的空间关联密切。(3)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的驱动机理。运用文献回顾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出资源环境、地理区位、人口因素、经济发展等重要因素对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的影响机理。江苏省农业生产功能时空分异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基础的深刻作用,而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功能的限制式微;非农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时空分异与社会经济发展格局紧密关联,但生活功能空间格局发生较大转折时自然环境的约束力会更加突显;生态功能主要受自然本底环境驱动但作用趋缓,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产生活活动对于生态功能时空分异影响加大;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和发展趋势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的影响始终较强,而人口因素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的影响力减弱。经济发展、人口因素、自然资源环境交互作用,对区域功能的作用力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与其他因子耦合时会强化农业生产功能空间分异;非农生产、生活功能空间分异易受产业结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其他要素交互耦合驱动;生态功能空间分异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含量、区位条件及与其余要素结合作用。与此同时,影响因子对不同功能的作用时空动态性明显,产业结构对农业生产功能的影响减弱并向苏锡常地区转移,对非农生产、生活功能影响范围集中分布在苏北地区,对生态功能影响较强地区转移至苏锡常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对农业生产功能作用力较强地区由苏北迁移至南京都市圈,对非农生产功能作用力较强地区由南京都市圈转移至丰县、启东市等,苏南地区生活功能受其驱动作用更强,对生态功能影响范围由全域向西部萎缩;财政收入对农业生产功能影响由苏北沿海扩散至丰县-连云港一线,对非农生产功能影响较强烈的地区由苏北沿海向苏南转移,对生活功能影响力较强地区由苏北沿海向苏南、苏中转移,对生态功能影响力较强地区主要由丰县、连云港市等向苏北沿海集中;人口密度对农业生产功能影响由苏南扩散至全域,对非农生产功能影响力较强地区始终集中在苏南,生活功能受其影响较强地区由东部向西部转移,对生态功能影响由西部大范围区域缩小至启东市、海门市等;土壤有机质含量深刻影响太湖周边地区农业生产功能,对非农生产功能影响由苏南向东部沿海延伸,对生活功能驱动作用范围稳定在启东市、如东县等,对生态功能影响由苏北向启东市、溧阳市一线收缩。综合来看,经济发展总体状态是核心推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是重要的助推力、人口因素起主要的引力作用、自然资源禀赋承载力是关键的摩擦阻力、政府宏观调控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多种驱动作用共同构成了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变的驱动体系,具有密切关联并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整体系统,多重因子在相互间的交互耦合中形成多维效应,最终导致自然生态结构、经济生产结构、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4)“三生”空间的优化路径与对策建议。在耦合了土地利用功能与适宜性评价结果后,研究按照核心区、容纳区、阻隔区的差异,对南京市、扬州市、扬中市、新沂市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分区调控,提出了四种对策建议:以空间主导功能为指引,适当协同次要功能,完善土地利用管制手段;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从法律层面立法保障;推动产业集群在国土空间开发的引领作用;强化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二、波动中的“速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波动中的“速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2010—2020年全球柑桔生产变化简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甜橙 |
二、宽皮柑桔 |
三、柠檬类 |
四、柚类 |
五、其他柑桔 |
(2)公路机械化施工扬尘检测方法与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公路施工扬尘的特性及扩散规律研究 |
2.1 公路施工扬尘的定义、分类 |
2.1.1 公路施工扬尘的定义及其工程特性 |
2.1.2 公路施工扬尘的分类 |
2.2 公路施工扬尘的物化特性 |
2.2.1 密度和比重 |
2.2.2 比表面积 |
2.2.3 凝聚与附着 |
2.2.4 湿润性 |
2.2.5 电性质 |
2.2.6 光学特性 |
2.3 扬尘颗粒基本理论简介 |
2.3.1 粉尘的粒度 |
2.3.2 粉尘的分散度 |
2.3.3 粉尘粒度分布函数 |
2.4 公路施工扬尘的形成分析 |
2.4.1 公路施工扬尘发生因素分析 |
2.4.2 公路施工扬尘的受力分析 |
2.5 公路施工扬尘扩散规律探究 |
2.5.1 粉尘扩散基本方程的建立 |
2.5.2 静态流体中粉尘颗粒的扩散 |
2.5.3 层流状态下颗粒物的扩散 |
2.5.4 粉尘颗粒在湍流条件下的扩散 |
2.6 粉尘在空间中的运动状态 |
2.6.1 粉尘在铅直方向的运动状态 |
2.6.2 粉尘在水平方向的运动状态 |
2.7 裸土风蚀开放源颗粒物扩散距离的探究 |
2.7.1 颗粒物的扩散状态与条件探究 |
2.7.2 颗粒物扩散距离的探究 |
2.8 扬尘源的研究 |
2.8.1 周口地区的土质探究 |
2.8.2 扬尘源颗粒大小组成探究 |
2.8.3 扬尘源含水率及蒸发速率探究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路施工扬尘试验观测研究 |
3.1 公路施工扬尘监测方法研究 |
3.1.1 监测试验方案的确定及监测仪器简介 |
3.1.2 监测仪器的校正 |
3.2 工程运输车辆扬尘扰动监测试验的实施方案 |
3.2.1 试验设计与安排 |
3.2.2 监测试验实施方案条件与变量简介 |
3.2.3 纵向监测试验 |
3.2.4 横向监测试验 |
3.2.5 车辆尾部扬尘监测 |
3.3 地面表层不同含水率起尘浓度探究试验 |
3.3.1 试验合理风速的确定 |
3.3.2 地面表层沙土不同含水率起尘浓度数据分析 |
3.3.3 地面表层黏土不同含水率起尘浓度数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路施工扬尘抑制方法的选择 |
4.1 目前抑尘措施的现状 |
4.1.1 水雾降尘技术研究现状 |
4.1.2 国内喷雾抑尘研究现状 |
4.1.3 国外喷雾抑尘研究现状 |
4.2 抑尘方案的确定 |
4.3 水雾抑尘机理 |
4.3.1 水雾形成机理 |
4.3.2 水雾捕尘机理 |
4.3.3 雾化效果的评价 |
4.4 喷雾降尘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4.4.1 水的特性对喷雾降尘的影响 |
4.4.2 喷嘴类型对喷雾降尘的影响 |
4.4.3 喷雾系统参数对喷雾降尘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施工车辆抑尘喷雾系统的设计与效果验证 |
5.1 专项抑尘装置工作状况及性能要求 |
5.2 喷雾系统的部件选择与设计 |
5.2.1 动力装置的选择 |
5.2.2 电机与泵的选择 |
5.2.3 喷头的选择 |
5.2.4 水箱的选择与设计 |
5.2.5 过滤装置的选择 |
5.2.6 管件及相应的管接头的选择 |
5.3 喷嘴雾化抑尘效果探究试验准备 |
5.3.1 喷嘴喷雾有效作用范围确定的试验方案 |
5.3.2 喷雾系统试验平台的搭建 |
5.4 喷嘴雾化抑尘效果试验 |
5.4.1 试验合理发尘量的确定 |
5.4.2 各型号喷嘴雾化作用范围的确定 |
5.4.3 针对车辆扰动起来扬尘抑制雾化喷嘴的确定 |
5.4.4 抑制地面尘源起尘喷嘴的确定 |
5.5 工程运输车辆抑尘装置设计 |
5.6 喷雾系统采用前后扬尘浓度的监测 |
5.6.1 试验工况介绍与平台搭建 |
5.6.2 铺装道路上喷雾系统加装前后扬尘浓度对比 |
5.6.3 未铺装道路上喷雾系统加装前后扬尘浓度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高考物理情境化试题分析框架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
2.1 文献综述 |
2.1.1 试题情境的研究现状 |
2.1.2 教学情境的研究现状 |
2.1.3 现有研究的综合述评 |
2.2 概念界定 |
2.2.1 情境 |
2.2.2 情境化试题 |
2.2.3 情境教学 |
3 理论基础 |
3.1 建构主义理论 |
3.2 多元智能理论 |
3.3 整合教学理论 |
4 高考物理情境化试题分析框架构建 |
4.1 分析框架的构建原则 |
4.2 分析框架的初步构建 |
4.2.1 参考框架 |
4.2.2 物理学科化构建 |
4.3 分析框架的修订与完善 |
4.3.1 基于专家的分析框架修订 |
4.3.2 分析框架的试用、完善及确定 |
5 近十年高考物理情境化试题统计分析 |
5.1 情境化试题统计分析的依据 |
5.2 近十年全国卷情境化试题各维度分析 |
5.2.1 卷Ⅰ情境化试题各维度分析 |
5.2.2 卷Ⅱ情境化试题各维度分析 |
5.2.3 卷Ⅲ情境化试题各维度分析 |
5.3 近十年全国卷情境化试题整体分析 |
6 高中物理课堂情境教学的策略与案例 |
6.1 策略与案例分析的原则与依据 |
6.2 基于辨别参数的策略 |
6.2.1 生活情境真实构建 |
6.2.2 学科情境深入构建 |
6.2.3 主题情境全面构建 |
6.2.4 原始情境开放构建 |
6.3 基于内容参数的策略 |
6.3.1 知识模块综合创设 |
6.3.2 态度理念渗透创设 |
6.3.3 问题情境关联创设 |
6.3.4 认知内容相关创设 |
6.4 基于装扮参数的策略 |
6.4.1 呈现方式多样化 |
6.4.2 隐性信息显性化 |
6.4.3 情境设计创新化 |
7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试题情境分析框架问卷 |
附录二:问卷回收情况一 |
附录三:问卷回收情况二 |
附录四:情境化试题统计分析结果 |
致谢 |
(4)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高技术产业研究现状 |
1.2.2 高技术产业协同研究现状 |
1.2.3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理论及体系构建 |
2.1 高技术产业的概念界定 |
2.1.1 高技术产业的内涵 |
2.1.2 高技术产业的特征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2 区域经济学理论 |
2.2.3 耦合协调度理论 |
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模型选择 |
2.3.1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3.2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评价模型选择 |
第三章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基础发展现状 |
3.1.1 生产经营规模发展现状 |
3.1.2 固定资产投资发展现状 |
3.2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动力发展现状 |
3.2.1 研发创新人员发展现状 |
3.2.2 研发创新资金发展现状 |
3.2.3 研发创新技术发展现状 |
3.2.4 研发创新组织发展现状 |
3.3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效益发展现状 |
3.3.1 生产经营质量发展现状 |
3.3.2 研发创新质量发展现状 |
3.4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活力发展现状 |
3.4.1 产业基础变化率发展现状 |
3.4.2 产业动力变化率发展现状 |
3.4.3 产业效益变化率发展现状 |
第四章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子系统协同度分析 |
4.1 京津冀产业基础子系统协同度分析 |
4.1.1 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
4.1.2 京津冀产业基础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1.3 产业基础区域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2 京津冀产业动力子系统协同度分析 |
4.2.1 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
4.2.2 京津冀产业动力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2.3 产业动力区域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3 京津冀产业效益子系统协同度分析 |
4.3.1 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
4.3.2 京津冀产业效益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3.3 产业效益区域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 京津冀产业活力子系统协同度分析 |
4.4.1 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
4.4.2 京津冀产业活力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3 产业活力区域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第五章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整体协同度分析 |
5.1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协同度分析 |
5.1.1 京津冀发展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5.1.2 区域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5.1.3 区域协调发展差异分析 |
5.2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子系统协同度比较分析 |
5.2.1 京津冀子系统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比较分析 |
5.2.2 子系统区域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比较分析 |
5.2.3 子系统区域协调发展差异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附录 A |
(5)吉林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测度及建筑业企业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内涵 |
2.1 经济发展理论 |
2.1.1 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 |
2.1.2 索洛增长模型 |
2.1.3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2 创新驱动理论 |
2.2.1 波特创新驱动理念 |
2.2.2 熊彼特创新理念 |
2.3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概念界定及内涵 |
2.3.1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定义 |
2.3.2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
3 吉林省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吉林省建筑业发展现状 |
3.2 吉林省建筑业存在的问题 |
3.2.1 产业规模小,排位居后,发展缓慢 |
3.2.2 企业竞争力弱,利润空间较低,走出去困难 |
3.2.3 产业组织结构与人员结构不合理 |
3.2.4 创新发展的科研人才与经费的投入不足 |
4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方法选择 |
4.1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算方法 |
4.2.1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 |
4.2.2 熵权TOPSIS评价模型 |
4.2.3 障碍度诊断模型 |
5 吉林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 |
5.1 吉林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评价计算步骤 |
5.1.1 原始数据来源 |
5.1.2 无纲量化处理 |
5.1.3 计算熵值、差异性系数、权重 |
5.1.4 计算评价值 |
5.2 基于空间序列对比的吉林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评价 |
5.3 基于时间序列对比的吉林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评价 |
5.3.1 总体分析 |
5.3.2 各准则层分析 |
6 高质量发展障碍因素诊断及建筑业企业的对策建议 |
6.1 吉林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因素诊断 |
6.1.1 准则层障碍诊断 |
6.1.2 指标层障碍度诊断 |
6.2 吉林省建筑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
6.2.1 加强创新 |
6.2.2 鼓励企业兼并重组 |
6.2.3 实施“走出去”战略 |
6.2.4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 |
7 结论、不足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致谢 |
(6)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基于县域面板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概念界定及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概念界定 |
1.3.3 数据来源 |
1.4 分析框架、论文结构及技术路线 |
1.4.1 分析框架 |
1.4.2 论文结构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要素禀赋理论 |
2.1.2 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 |
2.1.3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2.1.4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有关要素禀赋与产业(农业)结构的研究文献 |
2.2.2 有关产业(农业)结构变迁与升级的研究文献 |
2.2.3 有关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文献 |
2.2.4 有关产业(农业)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文献 |
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数理模型构建 |
3.1 要素禀赋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3.1.1 理论分析 |
3.1.2 数理推导 |
3.2 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3.2.1 理论分析 |
3.2.2 数理推导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县域要素禀赋与农业结构升级的动态演变 |
4.1 测度方法与数据处理 |
4.1.1 测度方法 |
4.1.2 数据处理 |
4.2 农业要素禀赋动态演变趋势分析 |
4.2.1 农业要素禀赋系数动态演变趋势 |
4.2.2 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动态演变趋势 |
4.3 农业结构升级动态演变趋势分析 |
4.3.1 县域整体农业结构升级动态演变趋势 |
4.3.2 不同区域农业结构升级动态演变趋势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要素禀赋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5.1 研究方法与变量设定 |
5.1.1 研究方法 |
5.1.2 变量设定 |
5.2 空间相关检验 |
5.2.1 空间相关关系检验 |
5.2.2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2.3 BP及 Hausman检验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县域整体实证结果分析 |
5.3.2 不同区域实证结果分析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影响机理讨论——基于技术进步偏向视角 |
5.4.1 指数测度 |
5.4.2 匹配分析 |
5.4.3 实证检验 |
5.4.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变化及收敛分析 |
6.1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
6.1.1 研究方法 |
6.1.2 数据处理 |
6.2 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动态演变 |
6.2.1 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 |
6.2.2 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变趋势 |
6.3 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收敛检验及分析 |
6.3.1 δ收敛及分析 |
6.3.2 绝对β收敛及分析 |
6.3.3 条件β收敛及影响因素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7.1 研究方法与变量设定 |
7.1.1 研究方法 |
7.1.2 变量设定 |
7.2 空间相关检验 |
7.2.1 空间相关关系检验 |
7.2.2 多重共线性检验 |
7.2.3 BP及 Hausman检验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3.1 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 |
7.3.2 门槛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 |
7.4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效应分析 |
8.1 研究方法 |
8.2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效应分析 |
8.2.1 贡献率测度 |
8.2.2 贡献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8.2.3 稳健性检验 |
8.3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分析 |
8.3.1 变量设定 |
8.3.2 空间相关检验 |
8.3.3 实证结果分析 |
8.3.4 稳健性检验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
(7)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出口波动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出口波动 |
1.4.2 农产品分类 |
1.4.3 本文对农产品界定 |
1.5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中俄农产品贸易研究 |
2.1.2 农产品贸易波动研究 |
2.1.3 CMS模型研究应用 |
2.1.4 出口波动测度研究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
2.2.2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
2.2.3 产业内贸易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
3.1 俄罗斯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中的地位不断变化 |
3.2 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互补性较强 |
3.3 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出口结构单一、集中度较高 |
3.4 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出口规模波动性较大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出口波动测度 |
4.1 出口波动的测度指标与方法 |
4.1.1 测度指标 |
4.1.2 测度方法 |
4.2 出口波动测度 |
4.2.1 短周期出口波动测度 |
4.2.2 中周期出口波动测度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出口波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5.1 模型构建 |
5.2 短周期出口波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2.1 基于全样本数据的分析 |
5.2.2 基于分样本数据的分析 |
5.3 中周期出口波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3.1 基于全样本数据的分析 |
5.3.2 基于分样本数据的分析 |
5.4 农产品竞争优势测度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建议 |
6.2.1 观测进口市场需求变动,及时调整出口结构 |
6.2.2 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提升农产品品质 |
6.2.3 打造农产品品牌优势,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
6.2.4 依托相关贸易政策,推进农产品贸易合作 |
6.2.5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出口便利化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海洋赤潮藻生长过程中碳源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赤潮污染现状及危害 |
1.1.1 赤潮形成机理 |
1.1.2 赤潮藻门类 |
1.1.3 国内外赤潮研究现状 |
1.1.4 赤潮的危害 |
1.1.5 赤潮治理方法 |
1.2 碳源 |
1.2.1 碳酸盐体系、pH |
1.2.2 无机碳浓缩机制 |
1.2.3 营养盐吸收 |
1.2.4 赤潮藻类光合作用 |
1.2.5 赤潮藻类光呼吸作用 |
1.3 赤潮藻类脂肪酸组成 |
1.3.1 脂肪酸生物合成路径 |
1.3.2 脂肪酸转化路径 |
1.4 稳定同位素理论、分布及应用 |
1.4.1 基本理论 |
1.4.2 基本概念 |
1.4.3 基本技术 |
1.4.4 国际标准 |
1.4.5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馏 |
1.4.6 应用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意义及路线 |
1.5.1 研究的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碳源对赤潮藻类营养盐吸收的影响 |
引言 |
2.1 实验料材与方法 |
2.1.1 赤潮藻种来源及培养 |
2.1.2 营养盐及维生素 |
2.1.3 藻种计数方法 |
2.1.4 营养盐的测定 |
2.1.5 叶绿素的测定 |
2.1.6 碳酸盐体系的测定 |
2.1.7 数据统计和分析 |
2.2 实验结果 |
2.2.1 赤潮藻生长状况 |
2.2.2 赤潮微藻对营养盐的吸收情况 |
2.2.3 赤潮微藻培养液碳酸盐体系及pH的变化情况 |
2.2.4 赤潮微藻叶绿素的变化情况 |
2.3 讨论 |
2.3.1 营养物质对赤潮藻生长的影响 |
2.3.2 赤潮藻类对营养盐吸收利用的机理分析 |
2.3.3 赤潮微藻培养液碳酸盐体系变化规律 |
2.3.4 赤潮藻类叶绿素浓度的变化规律 |
2.4 小结 |
3 碳源对赤潮藻类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引言 |
3.1 实验料与材方法 |
3.1.1 赤潮藻种来源及培养 |
3.1.2 样品处理 |
3.1.3 样品稳定同位素组成测定 |
3.1.4 数据统计和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2.1 新月菱形藻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 |
3.2.2 纤细角毛藻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 |
3.2.3 中肋骨条藻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 |
3.2.4 塔玛亚历山大藻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 |
3.2.5 赤潮异弯藻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 |
3.2.6 新月菱形藻对照与充气实验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 |
3.2.7 赤潮异弯藻对照与充气实验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 |
3.3 讨论 |
3.3.1 营养盐对赤潮藻类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3.3.2 赤潮藻类生长速率对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3.3.3 碳源对赤潮藻类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3.3.4 赤潮藻类稳定同位素组成与赤潮的联系 |
3.4 小结 |
4 碳源对赤潮藻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引言 |
4.1 实验料与材方法 |
4.1.1 赤潮藻种来源及培养 |
4.1.2 样品处理 |
4.1.3 样品脂肪酸甲酯化 |
4.1.4 样品脂肪酸组成分析 |
4.1.5 数据统计和分析 |
4.2 实验结果 |
4.2.1 新月菱形藻脂肪酸组成 |
4.2.2 纤细角毛藻脂肪酸组成 |
4.2.3 中肋骨条藻脂肪酸组成 |
4.2.4 塔玛亚历山大藻脂肪酸组成 |
4.2.5 赤潮异弯藻脂肪酸组成 |
4.2.6 新月菱形藻对照与充气实验脂肪酸组成 |
4.2.7 赤潮异弯藻对照与充气实验脂肪酸组成 |
4.3 讨论 |
4.3.1 营养盐对赤潮藻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4.3.2 碳源对赤潮藻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4.4 小结 |
5 碳源对赤潮藻类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引言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赤潮藻种来源及培养 |
5.1.2 样品处理 |
5.1.3 样品脂肪酸甲酯化 |
5.1.4 样品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测定 |
5.1.5 数据统计和分析 |
5.2 实验结果 |
5.2.1 新月菱形藻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
5.2.2 纤细角毛藻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
5.2.3 中肋骨条藻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
5.2.4 塔玛亚历山大藻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
5.2.5 赤潮异弯藻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
5.2.6 新月菱形藻对照与充气实验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
5.2.7 赤潮异弯藻对照与充气实验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
5.3 讨论 |
5.3.1 生长速率对赤潮藻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5.3.2 营养盐对赤潮藻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5.3.3 碳源对赤潮藻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5.3.4 赤潮藻类脂肪酸稳定同位素组成与赤潮的联系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安徽省“城市病”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城市病”内涵研究 |
二、“城市病”成因研究 |
三、“城市病”测度研究 |
四、“城市病”治理研究 |
五、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形成机制分析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集聚经济理论 |
二、人地系统协调理论 |
三、城市自组织理论 |
第二节 “城市病”的形成机制分析 |
一、“城市病”形成的逻辑起点 |
二、“城市病”的诱发因子 |
三、“城市病”的形成机制 |
第三节 “城市病”的动态演进过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安徽省“城市病”综合测度分析 |
第一节 “城市病”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二、指标体系的建立 |
三、数据来源 |
第二节 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三节 安徽省“城市病”的时间演变分析 |
一、安徽省“城市病”综合得分时序变化分析 |
二、安徽省“城市病”分项指数时序变化分析 |
三、安徽省“城市病”区域动态差异分析 |
第四节 安徽省“城市病”的空间演变分析 |
一、安徽省“城市病”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二、安徽省“城市病”空间分异与演化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安徽省“城市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安徽省“城市病”的障碍因素分析 |
一、障碍度模型 |
二、“城市病”的障碍因素识别 |
第二节 安徽省“城市病”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分析 |
一、地理探测器模型 |
二、“城市病”空间分异影响因子探测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因地制宜补齐发展短板,提升城市整体发展水平 |
二、深化城市间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 |
三、增强主体间沟通与协调,构建多元共治的城市管理格局 |
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和获奖情况 |
(10)经济发达区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化机理及转型路径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工业化背景下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客观现实 |
1.1.2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
1.1.3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一步创新的理论需求 |
1.1.4 解决江苏省国土空间利用瓶颈问题的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 |
1.3.2 土地利用功能识别与评价 |
1.3.3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与演进 |
1.3.4 空间治理 |
1.3.5 研究述评与展望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土地利用分类 |
2.1.2 土地与国土空间的基本概念 |
2.1.3 土地利用功能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 |
2.2.2 地域功能 |
2.2.3 土地利用多样性 |
2.2.4 系统科学 |
2.2.5 区位布局理论 |
第3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基本情况 |
3.1.2 快速城镇化进程及其阶段性特征 |
3.1.3 产业结构特征 |
3.1.4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2 数据来源 |
3.3 研究方法 |
3.3.1 行政单元尺度的土地利用功能评价 |
3.3.2 图斑尺度土地利用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3 多尺度融合 |
3.3.4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
3.3.5 土地利用功能演变驱动机理 |
3.3.6 “三生”空间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 |
第4章 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格局及其演进特征 |
4.1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格局特征 |
4.1.1 农业生产功能空间分布 |
4.1.2 非农生产功能空间分布 |
4.1.3 生活功能空间分布 |
4.1.4 生态功能空间分布 |
4.2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集聚及分异特征 |
4.2.1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聚集性 |
4.2.2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分异格局、分布形态及演变过程 |
4.3 土地利用功能演进特征 |
4.3.1 时间特征 |
4.3.2 空间特征 |
4.4 土地利用功能演进路径分析 |
4.4.1 农业主导型 |
4.4.2 工业主导型 |
4.4.3 商旅服务型 |
4.4.4 均衡发展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时空表达 |
5.1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时序变化特征 |
5.1.1 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
5.1.2 农业生产与生活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
5.1.3 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
5.1.4 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
5.1.5 非农生产与生态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
5.1.6 生活与生态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
5.2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分异特征 |
5.2.1 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
5.2.2 农业生产与生活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
5.2.3 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
5.2.4 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
5.2.5 非农生产与生态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
5.2.6 生活与生态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
5.3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的空间效应 |
5.3.1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的空间效应分析理论框架 |
5.3.2 土地利用功能协同/权衡关系的空间效应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时空变化驱动机理 |
6.1 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化的序参量 |
6.2 土地利用功能时空分异的驱动机理 |
6.2.1 主要影响因子 |
6.2.2 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 |
6.2.3 重要影响因子的时空变异规律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江苏省典型地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与调控对策 |
7.1 “三生”空间限制分区 |
7.1.1 典型地域土地利用功能 |
7.1.2 “三生”空间生态位适宜性 |
7.1.3 “三生”空间限制分区结果 |
7.2 “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
7.2.1 农业主导型区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
7.2.2 工业主导型区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
7.2.3 商旅服务型型区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
7.2.4 均衡发展型区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
7.3 “三生”空间调控对策 |
7.3.1 以空间主导功能为指引,适当协同次要功能,完善土地利用管制手段 |
7.3.2 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从法律层面立法保障 |
7.3.3 推动产业集群在国土空间开发的引领作用 |
7.3.4 强化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点 |
8.2.1 研究尺度的复合性和多元性 |
8.2.2 研究视角的探索性 |
8.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扬中市居民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波动中的“速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2010—2020年全球柑桔生产变化简析[J]. 张放. 中国果业信息, 2022(01)
- [2]公路机械化施工扬尘检测方法与控制技术研究[D]. 苗永卫. 长安大学, 2021
- [3]高考物理情境化试题分析框架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琚婷婷.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研究[D]. 赵璇.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5]吉林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测度及建筑业企业的对策研究[D]. 程冬枝. 长春工程学院, 2020(04)
- [6]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基于县域面板数据的分析[D]. 李明文.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7]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出口波动影响因素研究[D]. 薛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8]海洋赤潮藻生长过程中碳源的作用机制[D]. 娄亚迪.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9]安徽省“城市病”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张慧蓉.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8)
- [10]经济发达区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化机理及转型路径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李欣.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