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便携式混凝土浇筑记录仪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亢倩倩[1](2021)在《轮廓线取样间隔对岩石结构面形貌特征度量的稳定性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构面的形貌特征是影响岩体的变形特征、破坏特征以及强度特征的关键因素,度量结构面的表面粗糙度对评价岩体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经典的JRC-JCS剪切强度准则在评估工程岩体稳定性的问题中具有广泛运用,该模型中的重要参数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往往需要通过度量结构面的轮廓曲线来评估。造价较低的机械式测量仪器是获取结构面轮廓曲线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考虑结构面尺寸效应下,开展了关于轮廓线样本间隔对结构面形貌特征度量的稳定性研究,试图确定一种轮廓线间距既能满足结构面剪切强度分析的精度要求、又能减少轮廓曲线取样时的耗时耗力。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分别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和机械式轮廓曲线仪获取了结构面在相同位置处的轮廓曲线,并通过定量对比两种测量方式下所获取的数字信息来评估轮廓曲线仪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对比分析表明,相对于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测量结果,轮廓曲线仪在结构面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综合测量精度分别为5.92%和6.26%,且具有较好地稳定性,这表明在考虑工程成本时,轮廓曲线仪可以用于结构面形貌特征的测量。(2)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和3D打印技术制作了若干块含天然形貌特征的结构面模型试样,并对模型试样进行了不同法向应力下的剪切试验。在结构面表面提取15种不同间距的轮廓曲线,结合JRC-JCS理论抗剪强度公式评估该结构面在不同法向应力下的剪切强度估算值,并与剪切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轮廓线的取样间距影响着结构面剪切强度的评估,并且间距越大,其估算结果的离散型和波动性越大。(3)为确定结构面轮廓曲线合适的取样间距,对比了结构面在10个系列尺寸30个不同轮廓线间隔下的粗糙度值。研究表明,随着结构面轮廓曲线采样间距的变化,结构面的粗糙度值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具有较为明显的采样间距效应。具体的,轮廓线间距在0-5mm内,结构面的粗糙度系数(JRC)表现出很好的稳定性(其差值不大于2%);而对大尺寸结构面,当可接受的波动差值为5%时,轮廓曲线的采样间距可扩大至40mm。另外,分析结果表明结构面的JRC值虽然随着轮廓线采样间距表现出一定差异性,但是其尺寸效应规律性并不受样本间距的影响。
朱宁波[2](2020)在《基于压电阻抗原理的灌浆套筒施工质量监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鉴于目前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建筑装配化率还比较低,其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也成为目前土木工程领域相关研究中比较热门的话题。灌浆套筒连接作为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最常使用的施工工艺,其内部施工质量问题特别是密实度不足和灌浆缺陷将严重制约建筑完成后的受力和抗震性能。压电陶瓷作为一种典型的智能材料,凭借其敏感性强、稳定性好、价格低廉、兼具驱动传感功能等优势在土木工程领域结构健康监测学科损伤识别和缺陷诊断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基于压电阻抗原理对灌浆套筒施工质量检测、监测的研究甚少,在这一背景下,本文运用压电陶瓷机电耦合理论对套筒内灌浆密实度和灌浆缺陷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相关试验做出有限元分析,主要研究内容有:(1)对单独灌浆套筒内部不同灌浆情况展开试验研究。测量套筒内部灌注不同体积灌浆料和灌浆料存在模拟缺陷时各压电片电导纳数据,绘制电导纳模值频率曲线并分析;测量粘贴于套筒内外壁的应变片在灌浆前后的应变值并分析。研究发现灌浆料压裹会使压电片电导纳模值频率曲线和灌浆部分套筒壁的应变值发生显着变化,初步证明两种方法运用于灌浆密实度和缺陷检测的有效性。(2)对外包混凝土的灌浆套筒内部不同灌浆情况展开试验研究。测量外部混凝土浇筑养护后套筒内部灌注不同体积灌浆料时各压电片电导纳数据,绘制电导纳模值频率曲线并分析;测量粘贴于套筒内壁的应变片在灌浆前后的应变值并分析。研究发现在外部包有混凝土时灌浆料压裹也会使压电片电导纳模值频率曲线和灌浆部分套筒壁的应变值发生显着变化,再次证明两种方法应用于套筒内部灌浆密实度检测和压电阻抗方法应用于部分灌浆缺陷检测的有效性。(3)在试验基础上,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套筒内部不同灌浆密实度与不同灌浆缺陷下压电片的电导纳模值频率曲线以及灌浆部分套筒内外壁的应变变化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理论分析进一步阐述试验与有限元曲线变化规律的原因。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验证了压电阻抗方法和应变测量方法应用于套筒内部灌浆情况检测的有效性,为灌浆套筒现场施工质量监测系统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借鉴。
万志辉[3](2019)在《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提高机理及基于沉降控制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后压浆技术是指在钻孔灌注桩中预设压浆管路,成桩后采用压浆泵压入水泥浆液来增强桩侧土和桩端土的强度,从而提高桩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量的一项技术。后压浆技术因其工艺简练、成本低廉与加固效果可靠,已被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大跨径桥梁和高速铁路等基础工程中。当前后压浆的适用对象由中小直径、中短桩发展到大直径、超长桩。然而,大直径桩因研究手段受限,完整的现场实测数据偏少,造成对大直径后压浆桩的加固机理、承载特性及设计方法尚缺乏系统的研究,使其理论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原位试验及数理统计等多种手段对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增强机理和变形控制设计方法开展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后压浆桩增强效应作用机理。综合考虑压浆对桩端土体的加固与桩端扩大头效应这两方面因素对桩端阻力的增强作用,采用双曲线函数模拟桩端阻力发挥特性,引入了桩端土初始刚度、桩端阻力的增强系数,并在球孔扩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浆泡半径的解析解,为扩大头加固机理提供了理论计算依据;考虑浆液上返对后压浆桩侧摩阻力的增强作用,基于浆液黏度时变性特征建立了浆液上返高度计算模型,给出了参数取值的确定方法及成层土中浆液上返高度的迭代算法,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其合理性;基于现场对比试验研究了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后压浆对桩基阻力发挥的相互强化作用机理。此外,通过工程实例对后压浆桩侧摩阻力与端阻力的发挥特性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验证了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的增强作用,并分析了预压作用对后压浆桩基阻力的重要影响,进而全面揭示了后压浆桩增强效应作用机制。(2)后压浆钢管桩承载性状模型试验。在硅质砂与钙质砂两种不同的模型地基中开展了静压沉桩方式下钢管桩的竖向受荷和水平受荷试验,研究了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下桩侧后压浆对两种不同砂土中单桩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未压浆单桩在钙质砂中的竖向和水平承载特性要弱于硅质砂,原因在于沉桩过程中钙质砂易造成侧向挤压作用引起的侧摩阻力变化小于颗粒破碎效应带来的负面效应;而压浆后,单桩竖向和水平承载力在两种不同的砂土地基中均得到了大幅提升,且表现出大致相同的承载特性。通过开挖分析压浆单桩浆液加固体的分布情况,揭示了砂土中桩-土-浆液相互作用机理。(3)大直径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原位试验。利用大直径组合压浆与桩侧压浆桩的现场对比试验,揭示了不同压浆类型对大直径桩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且表明组合压浆桩承载性能明显优于桩侧压浆桩;在使用荷载下大直径超长桩的桩顶沉降约90%来自桩身压缩,在极限荷载下大直径超长桩仍表现为摩擦桩性状,在超长桩设计时应考虑桩身压缩引起的沉降。同时,对珊瑚礁灰岩地层中的3根大直径后压浆桩开展了现场静载试验,并对桩基承载力性状、桩身轴力传递特性及桩基阻力发挥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后压浆技术可应用于珊瑚礁灰岩地层,并能有效地提高桩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量。最后,结合现场长期静载试验,研究了后压浆桩的长期承载性状以及桩基阻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后压浆桩承载力存在时间效应,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会随时间增长。(4)组合后压浆加固效果的综合检测方法。通过钻孔取芯试验、标准贯入试验以及电磁波CT试验综合评价了组合后压浆的加固效果。结果显示水泥浆液下渗、上返及横向渗透至地层中形成水泥土加固体,增强了桩侧、桩端土层的强度和刚度;压浆后桩侧土的标贯击数要明显高于压浆前,同时给出了基于压浆前标贯击数预测压浆前、后侧摩阻力的经验方法;电磁波CT技术检测压浆效果是可行的,绘制出各剖面视吸收系数反演图像可以观测到桩体、浆液及土体的空间分布形态,且能确定水泥浆液在桩端、桩侧土体中的扩散范围。(5)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及压浆参数设计。通过收集的139个工程中716根试桩静载试验资料,对后压浆桩与未压浆桩的有关参数作了统计分析,利用极限承载力总提高系数法提出了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经验预估方法;采用以土层为分类的侧摩阻力及端阻力增强系数法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压浆类型的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方法;给出了以土层为分类的桩侧、桩端压浆量经验系数的取值范围,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压浆类型的大直径桩压浆量估算方法。通过大量的实测数据验证了后压浆桩承载力与压浆量计算公式的适用性,研究成果纳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2017修订版)及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公路桥梁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规程》(T/CECS G:D67-01-2018)。(6)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后压浆单桩沉降计算方法:第一种,在未经压浆的大直径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后压浆沉降影响系数,基于统计分析给出了后压浆沉降影响系数的建议取值范围,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土层的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经验预估方法;第二种,在荷载传递法的基础上,采用双曲线函数的荷载传递模型,在考虑浆泡半径和桩身水泥结石体厚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后压浆桩荷载沉降关系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两种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黄刚[4](2018)在《煤矿井下胶带火灾烟气流动及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煤少油缺气的能源格局,使得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如此巨大的煤炭产量,使得煤矿都大量使用胶带输送机。胶带输送机作为煤炭运输系统的枢纽,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不仅火灾发展速度要快于其他类型火灾,而且胶带燃烧产生的有害烟气严重威胁着井下工人的生命安全。基于煤矿在火灾安全体系研究方面的迫切需要,就相关火灾问题进行基础应用研究,对矿井巷道火灾的预防、火灾损失的减少、人员生命安全的保障、煤炭资源的安全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采用全尺寸模型实验和FLUENT数值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运输巷道内发生胶带火灾时所产生的烟气的温度和CO浓度的分布规律开展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全尺寸胶带火灾实验,巷道上层空间区域温度要高于下层空间区域温度,距离火源较远区域的升温过程要明显滞后于距离火源较近区域的升温过程;同水平巷道中轴线处烟气温度要低于巷道两腰处烟气温度,而且巷道上层空间区域烟气层温度也要明显高于下层空间区域烟气层温度;(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到胶带火灾时期巷道内CO浓度的竖向和纵向扩散规律,并且将CO的扩散规律概括为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和衰减三个阶段;(3)将全尺寸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误差分析,验证了采用FLUENT软件进行巷道胶带火灾烟气流动过程模拟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将所建立的数值模型对巷道胶带火灾进行预测研究;(4)对巷道通风速度为0.4m/s、0.8m/s、1.2m/s、1.6m/s以及2.0m/s条件下胶带火灾烟气的蔓延情况分别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风速低于1.2m/s时,巷道内会发生明显的烟气逆流现象,随着巷道风速的提高,能够抑制逆流现象的发生;(5)随着巷道风速的提高,巷道内温度会逐渐降低,并且火源附近区域的温度降低的梯度要大于火源较远区域的温度降低梯度;(6)靠近火源区域的CO浓度要高于远离火源区域的CO浓度,而且靠近火源区域CO浓度随风速增加所下降的梯度要大于远离火源部分CO浓度下降的梯度。
唐雪峰[5](2018)在《三明市水舞半山郡开挖边坡现场直剪试验和边坡治理效果模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考虑到目前对滑坡现场岩土体材料参数的选取研究较为不足,从而对后续的边坡变形和稳定性分析造成重大影响,本文结合三明市水舞半山郡开挖边坡的治理课题,按照“案例分析——试验研究与治理方案建议——数值模拟预测——得出结论”的研究思路,采用传统勘察结合原位直剪试验的手段对该边坡的岩土体材料参数进行准确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而后采用数值计算手段对试验过程进行模拟还原,最后,对所提出的边坡治理方案进行模拟和预测。论文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三明市水舞半山郡边坡进行了勘察分析,并结合现场直剪试验的研究手段对原位岩土体强度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得到的散体状强风化石英砂岩抗剪断参数为c=180.79 kPa和φ=35.33°,抗剪(摩擦)参数为c=75.69 kPa和φ=35.23°。因此,参照工程经验,经参数折减后,最终推荐的抗剪(摩擦)设计参数为c=40 kPa,φ=30°。(2)采用数值计算手段对现场直剪试验进行模拟还原。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得到的土体强度参数与实测值较为接近,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准确性。而后对试样的应力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一方面可以更为全面地展示直剪试验结果,揭示在试验中所无法获取的信息,另一方面,模拟结论也能够跟试验成果互为佐证,检验数值模拟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以便将其可靠地推广应用到滑坡的防治研究中。(3)针对Ⅲ﹟边坡的3a-3a’剖面,采用不同锚索框格梁方案,对11种边坡工况进行数值模拟,敏感性分析的设计参数包括锚索的长度及倾角、锚索框格梁的层数。结果表明,最终确定的最优锚索框格梁方案为在前三级开挖边坡采用锚索框格梁,锚索倾角为15°,其中第二级锚索长度为20 m,其余锚索长度为10 m,与治理前相比,边坡水平向位移能够降低62.36%。
王金玉[6](2017)在《糜棱岩断层带引水隧洞关键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水电开发的热潮中,随着水利资源的利用,水电站的建设进一步往偏远复杂的流域拓展。越来越复杂的地质条件给工程施工带来难题,糜棱岩断层带发生重大突泥突水风险控制关系到水电站能否成功。因此,研究水电开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通过泥化糜棱岩断层带采取的各种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对类似工程中的突泥突水风险控制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某水电站引水隧洞的施工,对断层糜棱岩带突泥突水风险控制及综合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复杂地质条件下断层糜棱岩的探测方法研究、糜棱岩断层带隧洞固结注浆技术研究以及糜棱岩断层带隧洞施工工艺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为:(1)把HSP超前地质探测技术成功应用于断层糜棱岩的探测,摸清了隧洞掌子面前方和周边一定范围的地质情况,有效克服了隧洞地质情况复杂、隧洞处于曲线上等难题。(2)突泥突水段采用全断面固结灌浆技术,解决钻孔难的问题,通过注浆在坍腔范围形成一定的加固结构,有效改善塌腔复杂的地质条件;开挖前的大管棚高压固结灌浆,注浆工作压力15MPa,以挤压扩散为主的注浆方式,改善泥化断层糜棱岩带的围岩状态。(3)把多台阶分部开挖技术、先底拱后顶拱衬砌同步施工技术及多工序平行作业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断层破碎带引水隧洞的施工。
王小波[7](2015)在《桥梁预应力张拉精细化施工监控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预应力梁的生产是桥梁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传统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存在测量设备精度不够、人工操作误差大、同步性差、持荷时间不够等诸多缺陷。本文针对上述实际问题,响应高速公路建设信息化、精细化管理的有关要求,依托某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应用现代计算机通信、传感器技术开发设计了一套桥梁预应力张拉精细化施工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监测张拉力和钢绞线伸长量,自动精确控制张拉应力及张拉过程的同步性、对称性,能够自动生成报表并实时上传共享到信息管理平台,方便各级管理人员及时掌握预制梁场和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情况,达到“实时监测、智能控制、精细化管理”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1、对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及技术规范进行了研究,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设计了包括预应力施工张拉主机、现场控制器、远程信息管理平台三部分的预应力张拉精细化施工监控系统。2、对预应力张拉施工张拉主机和现场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开发。张拉主机部分主要对中央处理模块、传感器模块及执行机构进行软硬件设计。现场控制器主要对中央处理器、无线数传模块、GPRS无线通信模块、存储模块进行硬件设计。3、采用B/S构架设计开发了预应力张拉远程信息管理系统,对远程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软件界面设计进行详细叙述。本文的研究成果在预应力张拉施工及监管方面,有效克服传统施工工艺的缺点,弥补人工操作的不足,对预应力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加以监督和管理,提高了张拉过程的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
屈文波[8](2013)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多种轨道结构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广州轨道交通黄洲~新市区间段轨道工程为例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轨道施工中常见的施工问题。广州轨道交通黄洲~新市区间段轨道施工具有轨道类型多、限制坡度大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多种轨道结构型式的结构特点和现有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轨道结构特点和施工工艺,提出采用加密基标的方法来保证多种轨道结构结合部施工和混合部施工精度控制。2、针对小谷围—新造间限制坡道大(50‰和38‰)的问题,通过检算铺轨门吊的牵引能力,最终确定使用两台铺轨门吊完成把轨排抬送到铺设位置的任务的方案。3、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按照铺轨基地的设置原则,确定铺轨基地的位置,施工效果表明,铺轨基地的位置设置合理、运输方便。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本文所采用的方案切实可行,施工工艺科学合理,保证了施工进度和质量,所做的工作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忠[9](2012)在《核反应堆厂房基础整浇温度应力有限元分析及测试研究》文中认为核电站基础是反应堆厂房主要支撑结构,一方面建于沿海地区,受到海水侵蚀,另一方面也是防止核泄露,因此对其施工裂缝控制要求很严。核电站基础浇筑量大、混凝土强度高、水化热大,核电站混凝土特殊性能使得施工常规降低水化热措施无法使用,国内外一直采用分层分段小体量多次浇筑的施工方式,施工周期长并且均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较多裂缝,处理裂缝对施工进度也造成了一定影响。随着核电市场的急剧扩张及减少施工层段数对总体工期缩短的明显有利作用,实施多层段合并为一次整体性浇筑,温度裂缝能否得到有效控制成为当前的一大尖锐课题。本文提出了多层段合并为整体浇筑的可行性问题并开展以有限单元法理论为基础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及温度应力应变场分析和测试研究,试图揭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发生、发展规律,为指导混凝土施工养护、裂缝控制提供基本理论依据。课题基于理论分析与测试比较,通过编制有限元分析程序,建立和优化基础整体有限单元模型,对整浇全程进行深入全面的仿真分析,研究了基础不同浇筑厚度、垫层不同滑动能力、不同养护方式及技术指标对施工温度应力的影响,验证了实施多层整体浇筑的可行性与优越性、防水层兼做滑动层的必要性、动态有差别施工养护方式和技术指标对于调整温度应力场及降低混凝土开裂风险的重要性。同时课题还对混凝土的收缩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研制了混凝土的无约束监测装置,对核电特定配合比混凝土的收缩进行监测和分析。总之,课题提出了“动态设计养护法”,给出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一类问题的一般处理思路和方法,为科学制定和优化设计施工方案提供基本依据。实践表明,本研究方法进行的理论分析及其指导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开拓了设计施工技术空间,保证了混凝土浇筑质量,赢得了工期和积累了经验,为后续我国核电几十台机组基础混凝土整体浇筑成功实践和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国民经济建设创造了相当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范腾飞[10](2011)在《复杂条件下小间距岩石隧道的钻爆施工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岛胶州湾隧道工程是我国第二条海底隧道,也是我国最长的海底隧道,它是连接青岛市主城与辅城的重要通道,该隧道的建设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青黄不接”,是实现青岛市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大城市的有力支撑和重大工程措施。本文以青岛胶州湾左线小间距岩石隧道为背景,主要对该小间距岩石隧道的钻爆施工控制进行研究。浅埋、超小间距(最小间距0.25m)、下穿建筑物是青岛胶州湾左线小间距岩石隧道的主要特点,如何维持隧道施工过程中上覆岩层及中间岩柱的稳定性、控制爆破地震波对隧道上部建筑物的影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更好地控制隧道爆破施工对隧道围岩及其上部建(构)筑物的影响,对岩石在爆炸作用下的破碎机理、岩石的破碎形式以及爆破应力波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2.利用数值计算对小间距隧道的不同开挖方案进行了模拟对比研究,并进一步优化了支护参数,提出了增加右洞的径向支护能力和左洞的抗剪切能力,保证小间距隧道中间岩柱的稳定性;在数值模拟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得出了最优的开挖方案,保证了小间距隧道的安全、快速施工。3.对爆破方案和建筑物地表质点振动监测方案进行了研究,对现场监测的36组地表质点振速数据进行了分析,运用统计学原理回归出此场地地表质点振速的最佳衰减规律公式,并用此公式计算了爆破施工中的最大单段装药量,从而指导隧道爆破的设计与施工,保证了隧道上部建筑物的安全。4.对围岩压力、初支格栅钢架内力、二衬与初支间应力、二衬混凝土应变等进行了重点监控量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掌握了围岩、初支、二衬的受力状态,验证了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从而为类似隧道的修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二、便携式混凝土浇筑记录仪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便携式混凝土浇筑记录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轮廓线取样间隔对岩石结构面形貌特征度量的稳定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结构面形貌数据采集 |
1.2.2 结构面二维粗糙度指标研究现状 |
1.2.3 结构面三维粗糙度指标研究现状 |
1.2.4 JRC尺寸效应研究现状 |
1.2.5 JRC间隔效应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2 结构面轮廓仪测量技术可靠性分析 |
2.1 基于轮廓曲线仪结构面轮廓线数字化过程 |
2.2 基于三维扫描测量技术结构面数字模型建立 |
2.3 轮廓仪测量技术精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轮廓线样本间距对结构面剪切强度估算影响 |
3.1 自然结构面混凝土试样批量制作 |
3.1.1 结构面重构及模型制作 |
3.1.2 利用3D打印浇筑实体试样 |
3.1.3 浇筑试样表面形态的相似性评价 |
3.2 浇筑混凝土试样的剪切试验 |
3.2.1 浇筑试样直剪试验方案和过程 |
3.2.2 试验结果分析 |
3.3 轮廓线采样间距对剪切强度估算的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轮廓线样本间距对结构面粗糙度指标的稳定性影响 |
4.1 结构面形貌特征信息采集 |
4.2 结构面轮廓线间隔效应研究 |
4.3 轮廓线间隔效应下的相关误差分析 |
4.4 考虑尺寸效应下结构面轮廓线样本间隔研究 |
4.4.1 尺寸效应下轮廓线间距效应研究 |
4.4.2 尺寸效应下轮廓线间距的相关误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压电阻抗原理的灌浆套筒施工质量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灌浆套筒连接 |
1.2.1 装配式建筑结构节点连接方式 |
1.2.2 灌浆套筒现场施工过程 |
1.3 压电材料概述 |
1.3.1 压电材料分类 |
1.3.2 压电材料性能参数 |
1.3.3 压电效应 |
1.3.4 压电方程 |
1.4 灌浆套筒施工质量检测方法 |
1.5 研究概述 |
第2章 压电阻抗法的结构缺陷检测原理 |
2.1 基本概念与研究现状 |
2.1.1 基本概念 |
2.1.2 研究现状 |
2.2 压电阻抗法基本理论模型 |
2.2.1 相关概念 |
2.2.2 不考虑粘结层的一维阻抗模型 |
2.2.3 考虑粘结层的一维阻抗模型 |
2.2.4 二维阻抗模型 |
2.3 压电阻抗法检测原理 |
2.4 压电阻抗法检测系统与测试原理 |
2.4.1 检测系统 |
2.4.2 系统测试原理 |
2.5 电阻应变测量原理及方法 |
2.5.1 基本概念 |
2.5.2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
2.5.3 电阻应变片的构造 |
2.5.4 电阻应变片的安装 |
2.5.5 电阻应变仪测量原理 |
第3章 基于压电阻抗的单独灌浆套筒试验 |
3.1 引言 |
3.2 试验模型 |
3.3 试验方案 |
3.4 试验内容 |
3.4.1 压电片导纳曲线敏感频段选取 |
3.4.2 压电片与应变片粘贴 |
3.4.3 不同灌浆密实度下导纳数据测量 |
3.4.4 压电片温感特性分析 |
3.4.5 灌浆前后应变值测量 |
3.4.6 模拟灌浆缺陷下导纳数据测量 |
3.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1 不同灌浆密实度导纳曲线变化分析 |
3.5.2 压电片温感特性分析 |
3.5.3 灌浆前后应变值变化分析 |
3.5.4 模拟灌浆缺陷下导纳曲线变化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压电阻抗的外包混凝土灌浆套筒试验 |
4.1 引言 |
4.2 试验模型 |
4.3 试验方案 |
4.4 试验内容 |
4.4.1 压电片、应变片粘贴与套筒固定 |
4.4.2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
4.4.3 不同灌浆密实度下导纳数据测量 |
4.4.4 灌浆前后应变值测量 |
4.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1 1#组试件导纳曲线分析 |
4.5.2 2#组试件导纳曲线分析 |
4.5.3 灌浆部分套筒壁应变值变化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压电阻抗原理的灌浆套筒施工质量检测方法数值模拟研究 |
5.1 引言 |
5.2 有限元软件ANSYS概述 |
5.3 ANSYS中的压电分析 |
5.3.1 压电分析本构关系 |
5.3.2 压电材料的ANSYS建模 |
5.4 套筒内灌浆密实度与灌浆缺陷有限元分析 |
5.4.1 单独灌浆套筒灌浆密实度模拟分析 |
5.4.2 外包混凝土的灌浆套筒灌浆密实度模拟分析 |
5.4.3 不同灌浆缺陷下有限元分析 |
5.4.4 灌浆部分套筒壁应变变化有限元分析 |
5.5 理论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提高机理及基于沉降控制的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桩基后压浆工艺的研究现状 |
1.2.2 后压浆提高桩基承载力机理的研究现状 |
1.2.3 后压浆桩承载性状的研究现状 |
1.2.4 沉降控制的桩基设计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后压浆桩承载力增强作用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后压浆对桩端阻力的增强作用研究 |
2.2.1 桩端压浆提高承载力的作用 |
2.2.2 压浆对桩端阻力的提高 |
2.2.3 压浆形成的桩端扩大头 |
2.3 后压浆对桩侧摩阻力的增强作用研究 |
2.3.1 桩侧压浆提高承载力的作用 |
2.3.2 浆液上返高度理论推导 |
2.3.3 模型参数的确定及成层土中浆液上返的迭代计算 |
2.3.4 计算实例 |
2.4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的相互作用影响研究 |
2.4.1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相互影响的试验分析 |
2.4.2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相互作用的机理分析 |
2.5 工程实例验证与分析 |
2.5.1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的增强作用 |
2.5.2 后压浆的预压作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后压浆单桩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单桩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
3.2.1 模型试验设计原则 |
3.2.2 试验方案 |
3.2.3 试验模型制备 |
3.2.4 沉桩试验及压浆装置 |
3.2.5 加载方法和数据采集 |
3.3 试验过程及现象分析 |
3.3.1 反压荷载下土压力变化情况 |
3.3.2 沉桩试验结果分析 |
3.3.3 压浆试验分析 |
3.4 单桩竖向承载力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4.1 荷载-沉降关系 |
3.4.2 桩身轴力传递特性 |
3.4.3 桩侧摩阻力发挥特性 |
3.4.4 桩端阻力发挥特性 |
3.5 单桩水平承载力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5.1 水平力与位移及梯度关系分析 |
3.5.2 桩周土体m值曲线 |
3.5.3 桩身弯矩分布特征 |
3.5.4 桩身侧向位移曲线 |
3.5.5 桩侧土压力变化情况 |
3.6 后压浆单桩浆液分布及强度分析 |
3.6.1 单桩开挖后浆液渗扩变化情况 |
3.6.2 浆液加固体与桩体间的结合强度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直径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现场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超厚细砂地层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的现场试验分析 |
4.2.1 场地地质与试桩概况 |
4.2.2 组合后压浆施工工艺 |
4.2.3 试桩静载试验 |
4.2.4 试桩静载结果分析 |
4.2.5 后压浆加固效果的检测 |
4.3 珊瑚礁灰岩地层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的现场试验分析 |
4.3.1 场地地质与试桩概况 |
4.3.2 珊瑚礁灰岩地层后压浆施工工艺 |
4.3.3 试桩静载试验 |
4.3.4 试桩静载结果分析 |
4.4 后压浆灌注桩长期承载性状的现场试验分析 |
4.4.1 场地地质与试桩概况 |
4.4.2 试桩长期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
4.4.3 桩基阻力的变化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及压浆参数统计分析 |
5.1 引言 |
5.2 大直径后压浆桩与未压浆桩对比统计分析 |
5.2.1 总体分析 |
5.2.2 后压浆桩与未压浆桩沉降对比分析 |
5.3 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分析 |
5.3.1 统计分析方法 |
5.3.2 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评价 |
5.3.3 后压浆单桩极限承载力总提高系数取值分析 |
5.3.4 后压浆桩侧摩阻力及端阻力增强系数取值分析 |
5.4 大直径后压浆桩压浆设计参数分析 |
5.4.1 压浆量设计 |
5.4.2 压浆压力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经验预估方法 |
6.2.1 已有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 |
6.2.2 后压浆沉降影响系数取值分析 |
6.2.3 计算实例 |
6.3 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 |
6.3.1 荷载传递模型的建立 |
6.3.2 后压浆桩荷载传递分析的迭代方法 |
6.3.3 模型参数取值 |
6.3.4 工程实例分析 |
6.3.5 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性状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139 个工程716 根压浆对比桩静载试验资料 |
附录B 后压浆桩工程的压浆实测数据资料 |
附录C 乐清湾1号桥部分墩位压浆过程压力情况 |
作者简介 |
(4)煤矿井下胶带火灾烟气流动及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矿井胶带火灾燃烧特性及烟气流动 |
2.1 胶带燃烧的原因与机理 |
2.2 胶带火灾的基本发展过程 |
2.3 胶带火灾烟气的产生与危害 |
2.4 烟气的蔓延过程及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3 巷道胶带火灾的实验研究 |
3.1 全尺寸模型实验系统基本概况 |
3.2 实验系统结构及装置 |
3.3 实验工况设计及测量系统设置 |
3.4 实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巷道胶带火灾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CFD数值模拟方法 |
4.2 模型的建立与初始条件的设定 |
4.3 瞬态模拟结果分析 |
4.4 不同风速下胶带火灾的数值模拟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三明市水舞半山郡开挖边坡现场直剪试验和边坡治理效果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滑坡治理手段研究 |
1.2.2 滑坡稳定性分析及理论研究 |
1.2.3 滑坡土体材料参数的获取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三明市水舞半山郡开挖边坡工程背景 |
2.1 工程概况 |
2.2 场地位置与地形地貌 |
2.2.1 场地位置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 工程地质条件 |
2.3.1 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
2.3.2 场地地层情况 |
2.4 场地地下水情况 |
2.4.1 场地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 |
2.4.2 场地地下水埋深 |
2.5 边坡基本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现场直剪试验研究的土体参数确定 |
3.1 现场直剪试验研究 |
3.1.1 实验目的和原理 |
3.1.2 试样制备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1.4 实验点的选择和准备工作 |
3.1.5 试验步骤及要求 |
3.1.6 加载方式 |
3.1.7 试验结果整理 |
3.2 边坡岩土体参数总结统计 |
3.3 边坡稳定性分析 |
3.4 边坡支护初步方案建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场直剪试验的有限元模拟 |
4.1 现场直剪试验的数值模拟 |
4.1.1 ANSYS/LS-DYNA计算软件介绍 |
4.1.2 有限元模型和计算工况 |
4.1.3 材料的本构模型 |
4.2 数值模拟结果 |
4.2.1 抗剪强度参数的模拟结果 |
4.2.2 变形分析 |
4.2.3 剪应力分布 |
4.2.4 法向应力分布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明市水舞半山郡开挖边坡治理方案的数值模拟分析 |
5.1 边坡治理方案的数值模拟分析 |
5.1.1 有限元模型和计算工况 |
5.1.2 材料模型和参数 |
5.1.3 接触和连接关系 |
5.2 结果分析 |
5.2.1 锚索框格梁层数的敏感性分析 |
5.2.2 锚索长度的敏感性分析 |
5.2.3 锚索倾角的敏感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糜棱岩断层带引水隧洞关键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对断层糜棱岩的超前地质探测手段 |
1.2.2 突泥突水的固结注浆处理措施 |
1.2.3 断层破碎带的隧洞施工工艺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复杂地质条件下断层糜棱岩的探测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现场试验基本原理、测试方法及软硬件系统 |
2.2.1 基本原理 |
2.2.2 仪器系统 |
2.2.3 软件系统及测试方法 |
2.3 现场测试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糜棱岩断层带隧洞固结注浆技术研究 |
3.1 施工方案选择 |
3.2 穿越断层破碎带突泥段的全断面固结灌浆技术研究 |
3.2.1 总体施工程序 |
3.2.2 全断面注浆施工工艺流程 |
3.2.3 T65断层破碎带全断面注浆施工布置 |
3.2.4 注浆设计 |
3.2.5 注浆材料及设备选择 |
3.2.6 全断面注浆施工及质量检验 |
3.2.7 全断面注浆质量控制 |
3.3 大管棚高压固结灌浆技术 |
3.3.1 隧洞高压注浆的三维有限元法模拟 |
3.3.2 施工方案的选择 |
3.3.3 技术措施 |
3.3.4 人员和设备组织 |
3.3.5 围岩量测 |
3.3.6 工序时间及施工工期 |
3.3.7 安全措施 |
3.4 小结 |
第4章 糜棱岩断层带隧洞施工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多台阶分部开挖方法 |
4.2.1 上半断面上台阶开挖 |
4.2.2 上半断面下台阶开挖 |
4.2.3 上半断面底板硬化 |
4.2.4 下半断面上台阶开挖 |
4.2.5 下半断面下台阶开挖 |
4.3 先底拱后顶拱的衬砌同步方案 |
4.3.1 衬砌方式确定 |
4.3.2 测量放样 |
4.3.3 钢筋绑扎安装 |
4.3.4 衬砌台架搭设 |
4.3.5 模板安装 |
4.3.6 排水施作 |
4.3.7 混凝土浇筑 |
4.3.8 拆模和养护 |
4.3.9 施工保证措施 |
4.4 开挖阶段多工序平行作业措施 |
4.4.1 大管棚高压注浆施工分步划分 |
4.4.2 开挖施工分步划分 |
4.4.3 T65段衬砌施工分部划分 |
4.4.4 永久喷锚支护段施工 |
4.4.5 改线段起点边顶衬砌施工 |
4.4.6 交叉口衬砌施工 |
4.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7)桥梁预应力张拉精细化施工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预应力张拉的发展现状 |
1.2.1 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概况 |
1.2.2 预应力张拉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1 依托工程 |
2.2 整体方案设计 |
2.2.1 系统需求分析及功能设计 |
2.2.2 系统总体结构 |
2.3 预应力张拉设备组成及工作流程 |
2.4 远程监控管理平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张拉主机控制系统设计 |
3.1 张拉主机控制系统硬件总体结构 |
3.2 微处理模块及接.电路设计 |
3.2.1 ARM微处理器 |
3.2.2 FLASH存储模块 |
3.2.3 SDRAM存储模块 |
3.2.4 电源系统电路 |
3.2.5 复位系统电路 |
3.2.6 晶振电路 |
3.2.7 JTAG调试接 |
3.3 传感器测量模块 |
3.3.1 压力测量 |
3.3.2 位移测量 |
3.3.3 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 |
3.3.4 数据采集模块软件 |
3.4 执行机构设计 |
3.4.1 千斤顶和油泵 |
3.4.2 变频液压控制 |
3.5 声光报警模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应力张拉现场控制器设计 |
4.1 控制器系统硬件总体结构 |
4.2 无线数传模块 |
4.2.1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数传技术 |
4.2.2 无线数传芯片的选择 |
4.2.3 DTD465模块配置 |
4.2.4 无线数传模块软件流程 |
4.3 GPRS无线通信模块 |
4.3.1 GPRS通信技术 |
4.3.2 GPRS硬件模块及接.电路设计 |
4.3.3 GPRS模块软件流程 |
4.4 SD卡存储模块设计 |
4.5 USB接口模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应力张拉精细化施工监控系统信息管理平台设计 |
5.1 架构选择 |
5.2 开发及运行环境 |
5.3 系统设计原则 |
5.4 软件模块设计 |
5.5 数据库设计 |
5.6 信息管理系统界面展示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工作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多种轨道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轨道施工概述 |
1.3 工程概况 |
1.3.1 线路主要技术标准 |
1.3.2 轨道主要铺设标准 |
1.3.3 交通条件 |
1.3.4 施工环境 |
1.3.5 本工程的特点 |
1.3.6 施工平面布置图 |
1.4 研究方向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4.1 本工程存在的问题 |
1.4.2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多种轨道结构的施工工艺 |
2.1 结构特点 |
2.1.1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整体道床结构特点 |
2.1.2 弹性短轨枕整体道床结构特点 |
2.1.3 整体道床道岔及交叉渡线结构特点 |
2.1.4 新型减振扣件整体道床结构特点 |
2.1.5 橡胶浮置板整体道床结构特点 |
2.2 预制与组装 |
2.2.1 普通整体道床 |
2.2.2 弹性短轨枕整体道床 |
2.2.3 新型减振扣件整体道床 |
2.2.4 橡胶浮置板整体道床 |
2.3 普通整体道床施工 |
2.3.1 基底处理 |
2.3.2 铺轨门吊走行轨的安装 |
2.3.3 整体道床混凝土的浇筑 |
2.4 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 |
2.4.1 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施工工艺流程 |
2.4.2 各工序施工方法 |
2.4.3 浮置板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
2.5 弹性短轨枕整体道床施工 |
2.5.1 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 |
2.6 整体道床道岔及交叉渡线施工 |
2.6.1 整体道床道岔施工工艺流程 |
2.6.2 整体道床道岔施工 |
2.6.3 整体道床道岔技术控制要点 |
2.6.4 整体道床交叉渡线施工 |
2.7 新型减振扣件整体道床施工 |
2.7.1 整体道床轨道的施工方法 |
2.8 橡胶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 |
2.8.1 施工方案的确定 |
2.8.2 橡胶浮置板的安装 |
2.8.3 施工要点 |
第3章 铺轨基地及设备的确定与选用 |
3.1 轨道车牵引定数的计算 |
3.1.1 计算参数 |
3.1.2 牵引定数计算 |
3.1.3 车辆编组 |
3.2 对ZMQ-1型铺轨门吊进行的设计计算 |
3.2.1 结构介绍 |
3.2.2 运行阻力和所需传动比计算 |
3.3 铺轨基地的确定 |
3.3.1 铺轨基地的技术要求 |
3.3.2 铺轨基地的设置原则 |
3.3.3 铺轨基地的确定 |
第4章 无缝线路施工 |
4.1 施工复测及精度 |
4.1.1 平面控制网复测 |
4.1.2 高程控制网复测 |
4.2 基标 |
4.2.1 铺轨基标测量工作程序 |
4.2.2 基标的设置与精度 |
4.2.3 正线基标设置 |
4.2.4 道岔区基标设置 |
4.2.5 浮置板道床基标设置 |
4.3 无缝线路工程施工 |
4.3.1 钢轨焊接 |
4.3.2 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
4.3.3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与锁定 |
4.4 轨道检测 |
4.4.1 轨道检测记录仪 |
4.4.2 静态检测方法 |
4.4.3 动态检测方法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在读研究生技术简历 |
在读研究生主要工作业绩 |
(9)核反应堆厂房基础整浇温度应力有限元分析及测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核电整体浇筑的研究意义 |
1.2 核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理论研究历史与现状 |
1.4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理论分析方法 |
1.4.1 解析法 |
1.4.2 实用算法 |
1.4.3 数值法 |
1.5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大体积混凝土的热力学基础 |
2.1 瞬态热分析原理 |
2.2 瞬态热应力分析原理 |
2.3 耦合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核电基础整体浇筑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
3.1 有限单元法及 ANSYS 程序概述 |
3.1.1 有限单元方法 |
3.1.2 ANSYS 程序简介 |
3.2 本课题程序编制思路、方法及假设 |
3.2.1 程序编制思路 |
3.2.2 计算方法 |
3.2.3 计算假设 |
3.3 温度场有限元计算模型 |
3.3.1 模型的假设 |
3.3.2 建模方式 |
3.3.3 单元选择 |
3.3.4 边界条件 |
3.3.5 计算参数 |
3.4 温度场计算及结果分析 |
3.4.1 温度及分析 |
3.4.2 里表温差及分析 |
3.4.3 降温速率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核电基础整体浇筑应力应变场有限元分析 |
4.1 应力场有限元计算模型 |
4.1.1 模型的假设 |
4.1.2 建模方式 |
4.1.3 单元选择 |
4.1.4 边界条件 |
4.1.5 计算参数 |
4.2 应力应变场计算及结果分析 |
4.2.1 径向、环向应变 |
4.2.2 径向、环向应力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浇筑厚度对温度及温度应力影响分析 |
5.1 厚度及对温度、温度应力影响介绍 |
5.2 有限元计算模型 |
5.3 计算初始条件 |
5.4 计算及结果分析 |
5.4.1 不同厚度基础温度场分析 |
5.4.2 不同厚度基础应力场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滑动能力对温度应力的影响分析 |
6.1 滑动层及影响介绍 |
6.2 有限元计算模型 |
6.3 计算初始条件 |
6.4 计算及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不同养护方式对温度应力影响分析 |
7.1 养护方式及影响介绍 |
7.2 有限元计算模型 |
7.3 计算初始条件 |
7.4 计算及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工程应用研究 |
8.1 监测系统研究 |
8.1.1 应变及测温元件 |
8.1.2 监测仪表及采集系统 |
8.1.3 测点设计 |
8.2 养护指标及监控指标设计 |
8.2.1 养护指标设计 |
8.2.2 监控指标设计 |
8.3 动态养护 |
8.4 监控及吻合性分析 |
8.4.1 温度及分析 |
8.4.2 里表温差及分析 |
8.4.3 降温速率及分析 |
8.4.4 应变及分析 |
8.4.5 吻合性分析 |
8.5 收缩研究 |
8.5.1 无约束监测装置研制 |
8.5.2 无约束应变分析 |
8.5.3 应用及监测成果 |
8.6 应用总结 |
第九章 结论及展望 |
9.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9.2 展望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复杂条件下小间距岩石隧道的钻爆施工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小间距隧道研究现状 |
1.3 小间距隧道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本工程难点、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本工程难点 |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岩石爆破破碎机理与应力波理论 |
2.1 引言 |
2.2 爆破作用下岩石介质的破碎机理分析 |
2.2.1 岩石介质爆破破碎的原因 |
2.2.2 岩石爆破的破碎形式 |
2.3 岩石爆破应力波理论 |
2.3.1 爆破应力波的产生及影响范围 |
2.3.2 爆破地震波的分类 |
2.3.3 爆破地震波传播机理 |
2.4 爆破地震波的特征及危害 |
2.4.1 爆破地震波的特征 |
2.4.2 爆破地震波的危害 |
2.5 影响爆破地震波的因素 |
2.5.1 岩体性质对爆破地震波的影响 |
2.5.2 爆破类型对地震波的影响 |
2.5.3 爆破装药量对地震波的影响 |
2.5.4 爆破装药耦合特征对地震波的影响 |
2.5.5 岩土地形特征对地震波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胶州湾左线小间距隧道的施工技术研究 |
3.1 小间距隧道对比分析 |
3.2 小间距隧道施工方案研究 |
3.2.1 计算模型及参数 |
3.2.2 计算结果分析 |
3.3 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
3.3.1 支护参数优化 |
3.3.2 优化后的模拟分析 |
3.4 开挖方案的优化 |
3.5 小间距隧道的稳定性控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爆破振动及地表质点监测分析研究 |
4.1 胶州湾左线小间距隧道概况 |
4.2 爆破对地表振动影响研究现状 |
4.3 爆破方案设计 |
4.3.1 爆破方案设计原则 |
4.3.2 最大段药量的确定 |
4.3.3 主要爆破减振措施 |
4.3.4 炮眼布置及爆破参数 |
4.4 隧道爆破振动监测安全判据 |
4.5 地表振动监测方案 |
4.5.1 爆破振动监测仪器的选择 |
4.5.2 爆破振动监测系统的组成 |
4.5.3 爆破振动监测系统数据采集原理 |
4.5.4 完整的爆破振动监测过程 |
4.5.5 地表振动监测方法 |
4.6 爆破振动监测数据分析处理 |
4.6.1 地表质点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
4.6.2 地表质点振动主频分析 |
4.6.3 地表质点振速回归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现场监控量测及分析 |
5.1 监控量测的目的 |
5.2 监控量测的内容 |
5.3 监控量测的方法 |
5.3.1 洞内观察 |
5.3.2 围岩压力及二衬与初支间应力监测 |
5.3.3 二衬混凝土应变监测 |
5.3.4 格栅钢架内力监测 |
5.4 监测结果及分析 |
5.4.1 初支监测结果及分析 |
5.4.2 二衬监测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便携式混凝土浇筑记录仪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轮廓线取样间隔对岩石结构面形貌特征度量的稳定性影响研究[D]. 亢倩倩. 绍兴文理学院, 2021
- [2]基于压电阻抗原理的灌浆套筒施工质量监测方法研究[D]. 朱宁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3]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提高机理及基于沉降控制的设计方法研究[D]. 万志辉. 东南大学, 2019(05)
- [4]煤矿井下胶带火灾烟气流动及分布规律研究[D]. 黄刚. 华北科技学院, 2018(05)
- [5]三明市水舞半山郡开挖边坡现场直剪试验和边坡治理效果模拟分析[D]. 唐雪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6]糜棱岩断层带引水隧洞关键施工技术研究[D]. 王金玉.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7]桥梁预应力张拉精细化施工监控系统研究[D]. 王小波. 长安大学, 2015(01)
- [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多种轨道结构施工技术研究[D]. 屈文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
- [9]核反应堆厂房基础整浇温度应力有限元分析及测试研究[D]. 张忠. 天津大学, 2012(06)
- [10]复杂条件下小间距岩石隧道的钻爆施工控制研究[D]. 范腾飞.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