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鄂尔多斯生态植被建设问题与对策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黄永江[1](2020)在《大型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引黄灌区为例》文中提出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是全面了解灌区运行状况和建设水平的基础和关键工作,然而大型灌区的用水效率评价具有影响因素多,评价指标数据获取难度大等特点,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因此,寻求科学、适宜的大型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科学评价灌区用水效率,对完善大型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指导灌区科学改造、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对提升农业用水管理、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和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内蒙古引黄大型灌区为研究对象,进行用水效率综合评价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根据灌区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干旱生态脆弱区包含用水水平、工程状况、管理水平、种植结构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共16项评价指标组成的大型灌区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2)应用LandS at8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决策树分类法,对河套灌区2016年不同地物的面积及作物种植面积进行了解译;利用混淆矩阵对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和作物分类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分类和作物分类的总体精度分别为86.72%和83.23%,Kappa系数分别为0.76和0.78,土地利用分类和作物分类精度理想,作物遥感解译面积为765.33万亩,统计面积为803.02万亩,相对误差为-4.69%;应用SEBAL模型计算了作物蒸散量,得出河套灌区2016年作物的蒸散量为246780.58万m3,利用基于彭曼公式得出的蒸散量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SEBAL模型的估算精度较好,在此基础上,利用水量平衡模型计算得出河套灌区2016年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31。(3)建立了基于改进熵权的模糊物元法、基于改进熵权的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法和基于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相耦合法3种评价模型,对内蒙古5个大型引黄灌区的用水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平均值法、Board法和Copeland法对不同评价结果进行了组合评价,结果表明,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法与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相耦合法的评价结果更合理,与各评价灌区的实际状况较吻合,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相耦合法评价值的极差和变异系数较大,更有利于直观地区分各灌区的灌溉用水效率水平。(4)确定了大型灌区用水效率由高到低的5级评价等级标准与评价指标相应的5级分级标准。构建了以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相耦合法评价值为基础,结合秩和比法、基于可变模糊理论分析法和基于集对分析法的灌区用水效率分级评价模型,对内蒙古5个大型引黄灌区用水效率进行了分级。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分级结果基本一致,确定的评价指标分级标准基本合理;综合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依据少数服从多数准则,得出鄂尔多斯黄河南岸灌区用水效率等级为Ⅱ级,水平较高;河套灌区用水效率等级为Ⅲ级,水平中等偏上;民族团结灌区用水效率等级为Ⅲ级,水平中等;麻地壕扬水灌区用水效率等级为Ⅲ级,水平中等偏下;镫口扬水灌区用水效率等级为Ⅳ级,水平较低偏上。(5)根据各评价灌区用水效率的评价等级与相应指标所属等级的差异,将评价指标分为3类,依据指标类别特点,对各评价灌区提升用水效率的主控因子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评价灌区提升用水效率的对策。
郭晖[2](2020)在《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水沙置换是为统筹解决内蒙古十大孔兑水土流失治理与鄂尔多斯新增工业用水需求而提出的全新思路,其基本思想是由有新增用水需求的工业企业出资,在十大孔兑修建拦沙坝,以此取得部分黄河下游节约的输沙水量作为生产用水。实施水沙置换,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水土保持学、生态学、制度经济学和水文水资源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提出通过生态补偿实施水沙置换的路径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1)将拦沙工程建设与水权交易相结合,从理论上构建了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其关键环节是设计和实施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2)利用SWAT模型定量模拟拦沙工程对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并以模拟结果为基础计算拦沙工程实现的减水减沙量。(3)通过流域水沙模拟分析,采用经验公式法计算水土保持工程拦沙可置换水量。(4)采用工程费用法核算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5)针对水沙置换特点,引入水权交易机制,设计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提出相应的交易机制和保障措施。(6)以西柳沟流域为例,对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计算得出,在设定的最可能出现的25a系列黄河干支流水沙方案组合下,新建79座拦沙坝,年均可减少入黄河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为288.22万m3和138.53万t,工程平均拦沙年限为28a,年均可节约输沙水量1173.51万m3,以工程建设投资为依据核算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为22934.93万元。设定年均可交易的拦沙置换水量为1000万m3/a,交易年限为25a,采用成本定价法和影子价格法计算,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准价格范围在0.92元/m3·a至1.52元/m3·a之间。研究表明,在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建设拦沙工程,可以减少黄河干流河道淤积,进而节约下游输沙水量,虽然在拦沙的同时也拦蓄了部分进入干流的径流量,但其节约的输沙水量远大于工程拦截的水量,可以认为是相对增加了黄河流域的可利用水资源量,这是实施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基础。实施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有利于实现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和相关利益方的共赢。
杨立科[3](2019)在《生态建设对鄂尔多斯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从城市生态建设和城市综合实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入手,对其系统间的内部作用关系和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定量分析,从而试图探寻二者相互之间共同发展的协同机制。本论文的研究可为城市绿地、林业和生态建设与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可借鉴的发展路径与思路,对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论文研究以因子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生态建设综合指标模型分析得出耕地面积、公园个数等因子对生态建设的影响显着;对居民生活品质指标模型分析得出,教育因子、居民收入因子和价格因子对居民生活品质的影响显着;对城市发展指标模型分析得出,工业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对城市发展指标影响显着;对大气环境指标模型分析中,空气中SO2、NOx含量对大气环境影响显着;对影响城市综合实力的指标模型进行分析,确定生态建设在城市综合实力中的地位。通过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它指标的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居民生活品质指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单相关系数达0.986。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发展指标之间同样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单相关系数达0.980。在含控制变量城市综合实力后,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大气环境指标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70。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综合实力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58。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鄂尔多斯市各旗区绿地的建设情况。得出公园绿地在绿地类型中权重最大,占0.473;其次是附属绿地,占0.284。在对各旗区绿地建设的比较分析中得出,康巴什区绿地的结构与功能现状排名第一,权重值为0.2413,树林召镇排名靠后,权重值为0.0737,绿地现状有待改善。从公园绿地的聚类分析中得出,西部四镇聚为一类,东部的树林召和薛家湾聚为一类,中心城区的二区一镇聚为一类。表明鄂尔多斯的公园绿地的建设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从权重得分上看,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建设优于其他地区。运用ARG Gis提取鄂尔多斯市2017年地方性公益林调查数据,采用拉开档次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鄂尔多斯市地方性公益林中灌木林覆盖率为10.53%,乔木林覆盖率为1.52%,疏林地覆盖率为0.037,林业结构比较单一。发展总体上不均衡,市域东南部地区的发展优于西部地区。伊金霍洛旗和乌审旗建设的较好,所占的权重分别为0.196和0.163,鄂托克前旗和杭锦旗排名靠后,权重分别为0.097和0.094。运用灰色预测中的GM(1,1)模型对鄂尔多斯市的公共绿地面积和地方性公益林面积的发展未来作出预测。得出鄂尔多斯的公共绿地面积和地方性公益林面积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至预测期末,公共绿地面积年平均增长率为16.6%,地方性公益林面积年平均增长率为6.6%。从预测结果上看,未来鄂尔多斯的生态环境会有所改变。论文针对性的提出了城市综合实力系统中生态建设、人居生活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对促进城市生存空间向更有序、更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宋永永[4](2019)在《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全球城镇化发展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普遍将城镇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从全球可持续发展出发,研究城镇化与全球变化及区域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城镇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提升城镇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阶段,城市群地区尤其是东部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胁迫关系已经引起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而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依然薄弱。县域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层级和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是支撑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因此,通过研究县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识别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作用的时空规律,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破解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现实需要。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国家稳步建设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引导培育的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但与高速的城镇化进程相伴的高强度的城乡建设对黄土高原地区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如何在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良好生态环境需求,实现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本研究从地理学综合性视角出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为指导,构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集成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研究199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341个县(区)的城镇化时空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提出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结果表明:(1)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多维特征,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揭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的重要基础理论。城镇化过程是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域范围内城镇化的刻画,是城镇社会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投影的变化过程。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空间扩张、社会经济发展等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等问题,是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等多个理论的集成、深化和总结。在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系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产品,支撑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通过人口增加、产业集聚和空间扩展等对区域生态产品提出需求,二者之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2)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显着,地域差异明显,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基础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990-2015年县域城镇化由缓慢增长阶段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空间格局由低水平不均衡发展转变为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地域分布呈现出低增长(高增长)县区转变为高增长(低增长)县区的特征。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东中部高而西部低的宏观格局。影响城镇化地域分异的因素依次是: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到中心城市的最短行车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到国省干线的平均距离>地形起伏度>平均海拔高度>年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15个因素中任意两个因素交互后对城镇化水平的解释力均会显着提升,具体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线性增强,其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处于较高水平。(3)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强度变化显着,对区域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固碳释氧等生态环境要素影响深刻。1992-2015年,黄土高原城镇化强度逐渐增强,城镇化空间拓展明显,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核心-外围”空间扩展模式显着、内部填充与外部扩张并存的空间特征。城镇化核心区地表温度总体高于核心区以外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地表温差、核心区与核心区外地表温差均呈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全区城镇热岛与非热岛整体呈现相对稳定的分布格局,热岛区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和裸地区域,非热岛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地区。城镇灯光强度与植被覆盖度和生态价值总体均呈同步上升趋势,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趋势。但灯光强度显着上升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地区,以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区的县域NDVI和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明显。(4)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规律显着,城镇化强度是影响县域生态环境供需状态的关键因子,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具有多样性。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S”型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25年间,全区城镇化过程中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高位供应状态,在现阶段可供挖掘的潜力较小。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全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率呈现下降趋势,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盈余状态,但供需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城镇化强度越大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越突出。全区341个县(区)分属于19种不同的供需类型。其中,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中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多,占县域总数的22.29%;其次是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低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低需求类型,均占县域总数13.20%;城镇化初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后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低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少,均仅占0.29%。(5)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是县域生态环境供给侧、城镇化需求侧和外部环境变化调控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环境集约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生态环境供给侧调控侧重于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镇生态系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城镇化需求侧调控侧重于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外部环境变化调控主要是应对全球变化对县域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了保证县域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合理适度,可通过实施适度型城镇化模式、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绿色型城镇化模式、共享型城镇化模式和开放型城镇化模式,积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等方式,建设健康城镇、集约城镇、绿色城镇、共享城镇和开放城镇,实现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1)构建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用于指导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状态响应研究,发展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基础理论;(2)构建由城镇化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需求组成的三维立体判别模型(Urbanization-Supply-Demand,USD),创新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与类型判定识别方法;(3)发现了黄土高原城镇化呈现“核心-外围”的空间格局,高原风沙区和干旱荒漠区的城镇建成区周围区域的植被绿度和生态价值较高,认为从辩证的和系统的角度理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是认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阶段性和地域差异性的科学途径;(4)设计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明确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调控目标、重点和方向,提出了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
维拉[5](2019)在《内蒙古鄂托克旗草原水资源供水潜力及载畜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气候迅速变化和当地不合理的草原管理措施,鄂托克旗草地牲畜超载严重,导致当地草地退化严重,草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威胁到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类居住环境。针对这些问题尽管鄂托克旗实施了草畜平衡等草地保护政策,但是根本问题没有解决——牧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牧区牲畜量居高不下,草地资源的有限导致草产量与牲畜量极大的不匹配。要想从根本上改变问题,就必须提高牧区的草产量,为此水草畜平衡方案应运而生。水草畜平衡方案需要对当地水资源,载畜量,草地资源进行详细的统计规划,制定合理细致的规划,才能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满足巨大的草产量需求。近年来尽管鄂托克旗的水利基础建设有较大改善,但在水资源利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工业企业工艺水平较落后,使用水总体效率不高、水资源缺乏统一的规划。现有牧区供水能力小于“水-草-畜”平衡需水量,发展草地灌溉供水能力不能满足草地灌溉需水量。为此本研究深入研究分析了该地区草原水资源供水潜力以及草畜平衡现状,通过实地调研、收集资料以及分析计算等方法充分分析该区现有的草畜平衡模式及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在完善草畜平衡的条件下,把对水资源的研究加入到其中,以期建立更加完善的“水草畜”平衡模式。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减轻草畜之间的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轻草原退化程度以及为牧民增收,同时为该区“水草畜”平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1)鄂托克旗草地面积广阔,但是单位面积草产量较低,大部分地区不到400kg/hm2,地区自给草产量严重不足(2)全旗超载严重,实际载畜量为99.34万羊单位,理论载畜量为83.74万羊单位,牲畜总超载量为15.60万羊单位。(3)当地地表水资源及降水利用率较低,灌溉设备落后,节水灌溉面积不足,没有实现水草畜平衡。(4)经过分析规划,我们构建了新的水草畜平衡框架。当地水资源多年平均可利用总量为2.63亿m3。现状年全旗总用水量1.8755亿m3,主要用于第一产业,其用水量为12241万m3,剩余可开发利用水量为0.7545亿m3。我们发现如果进行天然草地灌溉,要想解决当前超载牲畜的采食需求,需水量至少需要3.14374万m3,远大于当地盈余水量。而建立以青贮玉米为主的膜下滴灌人工草地,则仅需水469.62万m3;建立以紫花苜蓿为主的时针式喷灌人工草地,需水2912.10万m3。当地盈余水量完全可以满足。且鄂托克旗西部是黄河流经地区,地形平坦,水资源丰富,适于发展大型喷灌机灌溉。本文在鄂托克旗温性荒漠草原传统的“草-畜”平衡中加入水资源的分析;为鄂托克旗温性荒漠草原“水-草-畜”平衡奠定理论基础;旨在为其他地区“水草畜”平衡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减缓牧区草地退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鹏涛[6](2018)在《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统计规律与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气候的持续增暖,引起水文循环的变化,导致全球干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加重、干旱范围扩大。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干旱分布区,同时也是全球同纬度干旱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20世纪后期以来,西北地区气候呈现出暖湿化趋势,但是西北地区东部的干旱化趋势也较为明显,且从四季来看西北地区春季干旱趋势仍然较为显着。因此,西北地区暖湿化的时空差异和尺度特征仍不明确,西北地区干旱的时空演变趋势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明晰西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未来演变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西北地区干旱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科学评估与风险区划,事关区域水资源管理的具体成效。基于此,本文以西北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改进后的SPEI指数方法、线性回归方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自然灾害趋势判断模型、熵权分析法、灾害系统论等方法对西北地区气候变化背景、干旱灾害时空演变规律与趋势判断、干旱灾害归因、干旱风险评价与区划进行研究。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西北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1960-2016年,西北地区气温呈现显着上升趋势,且1990年之后升温速率明显比1990年之前要快。降水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秋季降水呈现递减趋势,从空间来看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在减少。全区大部分地区平均风速显着下降,且年际间波动幅度较大。全区日照时数普遍减少,四季中仅春季日照时数有所增加。全区相对湿度普遍减少,塔里木盆地周围相对湿度增加趋势明显。(2)西北地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多年来,西北地区、西风气候区与高原气候区SPEI呈现上升趋势为主,仅东部季风区SPEI呈下降趋势。从季节来看,西北地区春季SPEI指数呈现出下降趋势,而其余季节SPEI指数均呈上升趋势。空间上,新疆西北部、中部与东部、青海中部、内蒙阴山附近等地是湿润化趋势影响的主要地区,新疆西南部、甘肃东部、宁夏等地则普遍存在干旱化发展趋势。(3)西北地区干旱趋势判断:在年和四季尺度,未来几年内西北地区轻旱与中旱发生的站次比均超过了 50%,且夏季西北地区干旱范围最广。从地区来看,未来三年内青海省在春季、甘肃与宁夏在夏季、内蒙西部在秋季、陕西全省在秋季与冬季发生灾害的站点较多。从全区来看,西北地区年尺度轻旱与中旱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西风气候区春季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高原气候区年尺度重旱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或2020年。东南气候区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从各省份来看,青海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9年。宁夏与陕西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均为2018年。内蒙西部年尺度重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9年。新疆年尺度重度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20年。甘肃年尺度重度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4)西北干旱灾害的归因:西北地区干旱指数对降水表现为正敏感性,对气温、平均风速、日照时数则表现为负敏感性。降水占干旱灾害变化主导因素的站点主要分布在区域的东部,占到了区域总站点数的71.6%。风速占主导的站点仅占总站数的27.0%,基本分布在西风气候区。气温占主导的站点则仅有两个。主导因子的空间分布格局反应了区域气候变化的特点。(5)干旱风险评价体系构建与风险区划:西北地区东部为干旱致灾因子的高风险区。西北地区东南部孕灾环境脆弱性相对较低,其余地区脆弱性较高。全区承灾体暴露性均较低,高暴露区域零星分布于各省区。各省之间防灾减灾能力整体差异程度不大。从各省份来看,各省平均干旱风险普遍高于0.40,这表明西北地区整体干旱灾害风险较高。空间上干旱风险较高的区域分布在新疆南部昆仑山一带、青海柴达木盆地、青海三江源地区、甘肃东部、宁夏南部、内蒙阿拉善左旗、甘肃西部与新疆交界区、新疆东部七角井站附近等地。(6)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管理对策包括:完善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合理配置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干旱风险评估;对干旱灾害风险要素进行灾前干预;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抗旱应急预案与防旱抗旱规划等地方管理办法与条款;建立长效的灾害经济投入机制;加强灾害管理科学研究及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民众的灾害意识、抗旱能力与知识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保护的方式进行减灾。本研究的创新点表现为:(1)发现西北地区“暖湿化趋势”具有区域差异和尺度特征,认为空间尺度上西北地区东部存在干旱化趋势,时间尺度上西北地区春季干旱程度在加剧。(2)在站点尺度上,创新和完善了重大自然灾害趋势判断方法,丰富了西北地区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干旱灾害趋势判断案例。(3)对西北地区干旱演变进行归因,提出降水和风速对西北地区干旱演变起主导作用。(4)构建和完善了西北地区干旱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在栅格尺度和县域尺度对西北地区干旱风险进行了精细化评价和区划。本文对西北地区干旱时空演变、趋势判断以及风险评价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该研究可以为区域灾害管理以及水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与实践参考,也可以为重大自然灾害趋势判断与灾害风险评价体系的集成研究提供案例及框架支持。
阿荣[7](2017)在《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空间差异揭示了自然环境条件和人文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因地制宜是地理学在实际应用服务领域发挥自身价值的核心理念。通常情况下,区域发展追求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空间配置模式,这往往导致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存在忽略区域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问题。空间均衡状态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空间配置及其空间组合,即区域空间开发与空间保护供给能力匹配状态。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是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的状态,是区域发展追求的最终期望。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是根据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评价空间承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适宜程度。关于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已经成为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关注的核心领域之一。区域空间差异基本规律及空间差异形成的基本机理是什么?区域空间开发不平衡状态如何及驱动机制有哪些?甚至如何缩小区域发展空间差异性?以上问题已经成为地理学,尤其是经济地理学重点关注的学术问题。随着区域空间开发失控与无序竞争等问题日益突出,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和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与实践命题,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是研究解决命题的重要基础。锡林郭勒盟位于蒙古高原南段,是北方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草原生态生态环境系统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和干扰,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遭到破坏。同时,锡林郭勒盟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且煤炭资源大部分适合以露天形式开采。锡林郭勒盟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生态安全”战略并存区,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与大力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均具有必要。忽略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进行不合理开发甚至过度开发,导致工业低效―农牧业停滞―生态环境更差的恶性循环,影响草原牧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突破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研究,实现了在空间均衡视角下,探讨了区域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及工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的空间配置组合,试图回答锡林郭勒盟地区在哪里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哪里保护生态环境?如何真正意义上实现区域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空间匹配?等问题。本文以锡林郭勒盟为主要研究靶区,分析区域发展空间差异和地区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的空间匹配和协调状态,通过研究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状态的空间匹配与关联分析,判断区域空间匹配程度,并探索空间不匹配的原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空间均衡视角下的锡林郭勒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模式及其路径选择。全文共6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交代了文章主要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理论基础。对人地关系理论、空间均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国内外关于区域发展空间差异性、空间开发适宜性、空间开发强度及资源城市发展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为锡林郭勒盟区域开发模式及路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交代了锡林郭勒区域开发理论框架的构建,对空间均衡、区域开发强度及矿产资源开发强度等相关概念的辨析,并说明了主要内容结构和基本逻辑框架。第三章:锡林郭勒区域发展基本概况及其空间差异性分析,包括锡林郭勒盟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等。第四章: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和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的空间匹配度分析与评价。首先构建生态敏感性和煤炭资源开发强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全盘评价研究区生态敏感水平和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强度;其次,通过确定研究区生态敏感性与空间开发强度、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的空间组合特征来分析两者的空间耦合关系;最后,从狭窄的资源环境价值观、政府绩效考核及开发和保护职权分离不够明确等三个方面探讨区域发展空间失衡的根本原因。第五章:锡林郭勒盟地区空间开发适宜性发展模式及其路径选择,首先,总结国内外典型地区开发模式实践借鉴,得出区域空间开发模式的重要启示,为锡林郭勒盟空间适宜性开发模式与路径研究奠定实践基础;其次,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锡林郭勒盟地区空间适宜性进行评价;最后,对区域空间适宜性进行分区,并探讨如何实现不同类型地区的空间均衡发展问题。第六章:结论与展望,从主要结论、研究特色和主要创新点、以及文章不足之处与展望等方面对全文进行了汇总。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一)锡林郭勒盟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城镇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未出现资源诅咒现象,但缺乏产业支撑,未能有效带动城镇化的质量提升。(二)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草原植被和传统文化等方面受到很大的影响。(三)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开发强度整体水平较低,空间分布整体上呈东部高、西部低、南部高、北部低的空间特征。(四)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整体上较高,分布规律为从东向西由轻到高过渡排列的特征。(五)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与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失匹配现象明显,其影响因素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而制度安排是空间失匹配的根源因素之一。(六)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较低,需要限制开发甚至禁止开发。(七)要实现区域空间均衡状态下的空间适宜性开发模式,则需要区域促进以工业化开发为主导的政策制度向以注重可持续发展主导特征的发展制度安排转移。
刘建华[8](2017)在《基于面板模型的林业生态工程沙尘防治效应分析 ——以内蒙古林业生态工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破坏不断加剧,全球出现了水域减小,土壤被侵蚀等问题,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了严重的沙尘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近些年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工程建设。内蒙古是我国各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唯一全覆盖的重点省份,以该地区为研究对象具有很高的代表性。本文首先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三个典型年份,利用GIS和RS技术对全区生态系统构成特征和变化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和植被覆盖度三个指标分析全区的森林资源情况。内蒙古地区存在多种生态问题,如:土地荒漠化、土壤侵蚀、风沙灾害天气,通过对这些生态问题变化分析可以看出林业生态工程取得的效果。本文选取了 11个有代表性的指标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对工程建设驱动效应分析。在分析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沙尘天气的影响时,首先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林业生态工程总的建设对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发生频率的影响,然后分别研究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工程四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对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发生频率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2000-2010年期间,内蒙古全区生态系统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森林生态系统面积增加较大,农田面积有一定降低。土地退化趋势得到了明显缓解。(2)森林结构和资源状况发生明显变化,全区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植被盖度明显增加,随着生态工程的实施,内蒙古土地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壤侵蚀程度和强度均有明显降低。(3)土地生态状况的改善与各项林业生态工程的综合作用关系密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模与森林覆盖率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扬沙、浮尘、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呈负相关。较高的植被覆盖和降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沙尘暴的出现,风速对于沙尘天气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郭子良[9](2016)在《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文中指出为了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局,提高自然保护区网络的有效性,该文以地貌、植被和自然保护区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TWINSPAN分类、保护空缺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和格局以及各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评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有效性。研发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并用10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测试。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分析,提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优化布局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包括4个地貌大区、40个地貌地区、127个地貌亚地区和473个地貌区的地貌区划系统。提出了包括8个地理区域、37个地理地带、117个地理区和496个地理小区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2.在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挥着主体作用;野生植物、草原与草甸以及海洋和海岸类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中小型自然保护区居多,大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且主要位于西南、西北等地;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倾向于局部聚集。3.有7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和188个自然保护地理小区尚未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这些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并不是均需要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布局,许多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以栽培植被为主,但在一些自然生境较好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仍存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4.超过8.85%的植被区和35.87%的植被小区并未进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近25%的自然植被群系未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天山山地、黄土高原和东南沿海等地区植被的保护有效性低。在主要山地800 m以下的山地基部,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力度不足。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和基带植被在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明显空缺。5.提出了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种质资源等三方面定量评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测试发现河北南大港和辽河源、黑龙江镜泊湖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更高。此评估方法能很好识别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等保护价值。6.建议优先在202个地理小区对23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102个地理小区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优先建设高岭-盘岭和长白山等6处自然保护区域,太行山北段和武夷山北段等14处自然保护区群;在10个地区促进跨境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建设;对18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陈晓江[10](2016)在《鄂尔多斯高原湖泊动态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湖泊是地球表层各级系统、各级圈层相互作用的联结点,是地球水圈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湖泊具有调节区域气候、记录区域环境变化、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繁衍生物多样性的特殊功能。盐碱湖泊是湖泊发育的后期阶段,约占地球湖泊总数的一半,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盐碱湖泊数量较多,对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生产力有着决定性作用。鄂尔多斯地区是我国两大盐碱湖泊群分布区之一,该地区是一敏感、特殊的生态过渡带,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相对独立的自然单元。本课题选取鄂尔多斯地区盐碱湖泊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湖泊动态及其驱动因子的研究,研究分析了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并且应用熵理论分析了盐碱湖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首先运用遥感数据(RS)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分析了鄂尔多斯地区湖泊动态变化特征;其次,在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气候学、生物统计等学科理论的具体指导下,分析研究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动态变化的影响;第三,研究分析了鄂尔多斯地区典型湖泊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物种构成、密度和群落结构,深入分析了浮游植物功能群动态以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第四,引用熵理论分析评价盐碱湖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鄂尔多斯盐碱湖泊群动态变化特征:湖泊面积和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减少的,在研究时间序列范围内,从1980年~2012年,湖泊面积大于1 Km2湖泊数量由83个减少到57个,湖泊消失或干涸共26个,损失率达31.33%;湖泊水域面积由334.52 Km2减少到234 Km2,湖泊面积损失100.52Km2,损失率达30%。从1980年~1995年,湖泊数量由83个增加为93个,新增湖泊数量为10个;湖泊面积由334.52 Km2增加到372.13 Km2,增加面积37.61 Km2。从1995年~2012年,湖泊数量由93个减少到57个,湖泊消失数量为36个;湖泊面积由372.13Km2减少为234 Km2,减少量为38.13 Km2。湖泊这种动态特征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两大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2、分析湖泊动态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气候驱动因子,研究课题选取了1960-2012年鄂尔多斯地区的气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结论为鄂尔多斯区域气候总趋势趋向变暖,研究区域气温动态变化幅度增幅范围在0.45℃/10a~0.6℃/10a之间,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208℃/10a;降水量总体趋势呈减少趋势,在1960s降水量波动较大,从1968年~2012年的时间序列上,降水量的整个趋势的线性拟合递减率值为4.16mm/10a。灰度关联分析,降水量、气温与湖泊面积变化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值。3、人类活动干扰是湖泊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资源,所以土地利用动态能够充分揭示出人类活动干扰的强度。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土地利用动态的研究,得出结论:在1980-2012年鄂尔多斯地区增加的土地覆盖类型主要为草地、林地、建设用地,增加的数量分别为:1367.03 Km2、424.96 Km2、204.46 Km2,减少的土地覆盖类型为未利用土地和耕地,减少的数量分别为1991.57Km2、156.291Km2;面积变化显着的土地覆盖类型是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在33年的时间序列上,草地面积增加了1367.03 Km2,未利用土地类型减少了1991.57Km2。其中湖泊面积呈减少趋势,通过不同时间序列上土地动态度分析,湖泊动态变化主要在1995-2012年时间序列上,动态度为3.3%。4、景观格局分析可以较好地在区域尺度上揭示鄂尔多斯地区湖泊的动态特征。通过景观格局分析得出:鄂尔多斯地区以草地和沙地为主要景观构成,其次为耕地、林地,总体上是以草地和沙地两大类型构成的基质,辅以耕地和林地的交错景观格局,其他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很小,构成形似补丁状或带状散布于其中。鄂尔多斯地区景观结构主要是草地、沙地、平原区的耕地、盐碱地为主,其景观功能以此结构类型为基础的;其中湖泊景观比例值很小分别为0.0044(1980年)、0.005(1995年)、0.0041(2012年),三期的鄂尔多斯地区湖泊景观破碎度最小值为1.1(1995年),平均斑块面积最大值为0.91Km2(1995年)。5、在区域尺度上研究鄂尔多斯地区盐碱湖泊生态系统,选取了六个典型湖泊,通过分析湖泊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群落来揭示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过程。通过对采集水样在实验室镜检,共鉴定出水体中浮游植物种类为5门28属40种,其中蓝藻门8属11种,绿藻门11属16种,硅藻门7属9种,裸藻门1属3种,甲藻门1属1种;浮游植物优势种是广生性种类,六个样湖浮游植物种类分布依次为:浩通音查干淖尔5门20属25种,红碱淖5门19属24种,其和淖尔4门15属16种,察汗淖尔3门8属10种,哈日芒乃淖尔2门3属4种,巴嘎淖尔2门2属3种。湖泊水体pH为浮游植物密度的主要限制因子,湖泊水体盐度是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主要限制因子。6、研究鄂尔多斯地区盐碱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选取红碱淖和浩通音查干淖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实验生态调查方法,结合浮游植物功能群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动态分析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为其中红碱淖浮游植物种群按照浮游植物功能群划分方法,共划分为14个功能群:x1/x2/w1/TD/C/J/M/G/Wo/MP/H1/P/S2/Tc,季节变化动态为:J/X1/x2/W1/P/TD/C/M(夏季)→G/P/X1/W1/Wo/MP/H1/TD/S2/Tc(秋季);浩通音查干淖尔浮游植物划分为8个功能群:X1/F/P/D/W1/Wo/J/Tc,其中季节动态为X1/Tc/J/P/W1/F/D(夏季)→X1/Tc/J/P/W1/F/D/Wo(秋季)。红碱淖和浩通音查干淖尔浮游植物功能群主要是受到pH、总离子度(Tds)、电导率(CON)升高的胁迫,其中pH是影响浮游植物功能群分布的主要因子。7、湖泊生态系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系统结构中各组成成分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其动态是一个由信息流驱动下各组成成分与环境耦合在一起的自组织过程,熵是复杂系统正确分析中的主要理论工具。为了科学地分析盐碱湖泊生态系统状况,所以在评价鄂尔多斯盐碱湖泊生态系统脆弱性中引用熵函数理论分析是科学的,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信息熵模型,得到结论为:鄂尔多斯典型湖泊综合信息熵值依次为HT(浩通音查干淖尔)<BG(巴嘎淖尔)<HJ(红碱淖尔)<QH(其和淖尔)<HR(哈日芒乃淖尔)=CH(察汗淖尔),即生态系统脆弱性程度的比较顺序。根据关注因子不同,分别作了关注多个因子和不同因子给予不同权重时的综合信息熵分析,结果显示为:当考虑浮游植物和湖泊面积两项指标时,熵值大小顺序为:QH<CH<HR<HT<BG<HJ, HJ(红碱淖)熵值最大。通过比较鄂尔多斯地区1980年、1995年、2012年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信息熵,依次为1980年(2.74)、2012年(2.71)、1995年(2.54),年际之间的熵值差值很小,说明了该地区土地利用多样性程度近33年里是相似的,但是根据信息熵计算其土地利用均匀度为:1980年(0.598)、1995年(0.56)、2012年(0.6),数值较大,说明土地利用类型有较大的波动,人类活动加强了该区域湖泊生态系统脆弱性程度。鄂尔多斯地区盐碱湖泊动态变化主要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结果,其变化导致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尤其人类活动干扰增加了湖泊生态系统脆弱性,鉴于湖泊对于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应加强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通过本研究更加系统地掌握内陆干旱区盐碱湖泊的变化与驱动机制,为干旱-半干旱区内陆盐碱湖泊生态系统理论作出重要补充,加强了物理学、生物学、生态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学等诸多学科理论在生态学领域的综合应用,为干旱-半干旱区湖泊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以期为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二、鄂尔多斯生态植被建设问题与对策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鄂尔多斯生态植被建设问题与对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引黄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水文气象 |
2.3 地形地貌 |
2.4 各灌区建设与投资情况 |
2.5 研究区历年用水水平 |
2.6 小结 |
3 灌区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
3.1 灌溉用水效率内涵 |
3.2 灌溉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3.3 灌溉用水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3.2 指标体系构建 |
3.3.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3.4 基于改进熵值法的评价指标综合赋权 |
3.4 灌溉用水效率综合评价模型 |
3.4.1 基于改进熵权的模糊物元法评价模型 |
3.4.2 基于改进熵权的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法评价模型 |
3.4.3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相耦合法评价模型 |
3.5 灌溉用水效率组合评价 |
3.5.1 平均值法 |
3.5.2 Board法 |
3.5.3 Copeland法 |
3.6 灌溉用水效率分级评价模型 |
3.6.1 结合秩和比法灌区用水效率分级 |
3.6.2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灌区用水效率分级 |
3.6.3 基于集对分析灌区用水效率分级 |
3.7 小结 |
4 基于遥感的大型灌区作物种植面积及灌溉水利用系数估算 |
4.1 基于遥感的河套灌区作物种植面积解译 |
4.1.1 原始影像数据获取 |
4.1.2 遥感影像预处理 |
4.1.3 作物种植信息的遥感解译 |
4.1.4 精度验证 |
4.2 基于SEBAL模型河套灌区地表蒸散量估算 |
4.2.1 基础数据 |
4.2.2 SEBAL模型简介 |
4.2.3 地表参数估算 |
4.2.4 能量平衡分量估算 |
4.2.5 模型验证 |
4.2.6 蒸散量时间尺度扩展 |
4.3 基于遥感的河套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 |
4.3.1 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 |
4.3.2 有效降雨量计算 |
4.3.3 地下水利用量计算 |
4.3.4 作物净灌溉用水量计算 |
4.3.5 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 |
4.4 小结 |
5 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 |
5.1 数据来源 |
5.2 研究区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
5.2.1 评价指标体系 |
5.2.2 评价指标赋权 |
5.3 基于改进熵权的模糊物元法用水效率评价 |
5.4 基于改进熵权的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法用水效率评价 |
5.5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相耦合法用水效率评价 |
5.6 结果分析 |
5.7 小结 |
6 灌区用水效率分级研究 |
6.1 灌溉用水效率评价等级 |
6.2 评价指标分级 |
6.3 结合秩和比法研究区用水效率分级 |
6.4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研究区用水效率分级 |
6.5 基于集对分析研究区用水效率分级 |
6.6 结果分析 |
6.7 灌区用水效率主控因子识别及提升对策 |
6.8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存在的不足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2.1.2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 |
2.1.3 公共产品理论 |
2.1.4 经济外部性理论 |
2.1.5 博弈论理论 |
2.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相关理论 |
2.2.1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理论 |
2.2.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 |
2.3 水权交易相关理论 |
2.3.1 水权与可交易水权的法律界定 |
2.3.2 水权交易基础理论 |
2.3.3 水权交易定价理论 |
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构建 |
3.1 水土保持水沙置换的基本思路 |
3.1.1 思路提出的背景 |
3.1.2 思路的阐释 |
3.2 相关实践与研究的启示和借鉴 |
3.2.1 内蒙古黄河干流取水权交易的实践 |
3.2.2 水权交易参与合同节水管理的研究 |
3.2.3 水权交易参与流域生态补偿的研究 |
3.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设计 |
3.3.1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可行性分析 |
3.3.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
3.3.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模拟 |
4.1 模型概述 |
4.1.1 水文模型 |
4.1.2 土壤侵蚀产沙模型 |
4.2 模型选择 |
4.2.1 SWAT模型结构 |
4.2.2 SWAT模型原理 |
4.2.3 SWAT模型适用性 |
4.3 模型建立 |
4.3.1 研究区域概况 |
4.3.2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分析 |
4.3.3 研究区域淤地坝概况 |
4.3.4 拦沙工程对流域水沙影响的计算方法 |
4.3.5 淤地坝模块设置 |
4.3.6 模型输入 |
4.3.7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
4.4 模型应用 |
4.4.1 情景设置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
5.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 |
5.1.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方法 |
5.1.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结果 |
5.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
5.2.1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 |
5.2.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研究 |
6.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础条件 |
6.1.1 交易需求条件 |
6.1.2 经济可行条件 |
6.1.3 工程技术条件 |
6.1.4 政策引导条件 |
6.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机制设计 |
6.2.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主要原则 |
6.2.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市场要素 |
6.2.3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本策略 |
6.2.4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运作流程 |
6.3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保障措施 |
6.3.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风险防范 |
6.3.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政策保障 |
6.4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模拟 |
6.4.1 交易方案 |
6.4.2 交易定价 |
6.4.3 交易流程 |
6.4.4 效益分析 |
6.4.5 综合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生态建设对鄂尔多斯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2.1 大样本数据研究方法 |
1.2.2 小样本数据研究方法 |
1.2.3 ARG GIS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生态建设对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 |
2.1.1 国外关于绿地和林业建设的研究 |
2.1.2 国外关于城市生态建设的研究 |
2.1.3 国外关于城市综合实力的研究 |
2.1.4 国外关于城市生态建设与综合实力关系的研究 |
2.2 国内生态建设对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 |
2.2.1 国内关于绿地和林业建设的研究 |
2.2.2 国内关于城市生态建设的研究 |
2.2.3 国内关于城市综合实力的研究 |
2.2.4 国内关于城市生态建设与综合实力关系的研究 |
2.3 相关研究进展评述 |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生态城市相关理论 |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城市综合实力研究理论 |
4 研究区域概况 |
4.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4.1.1 研究区的区位 |
4.1.2 土壤与水文特征 |
4.1.3 植被与主要动植物状况 |
4.2 研究区的社会与经济发展 |
4.2.1 研究区的人口情况 |
4.2.2 研究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
4.2.3 研究区的居民生活水平情况 |
4.3 研究区的城市发展 |
4.4 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建设 |
4.4.1 绿地建设情况 |
4.4.2 林地建设情况 |
4.5 研究区的气候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情况 |
4.5.1 气候气象情况 |
4.5.2 大气污染情况 |
5 影响城市综合实力因素的指标选取与分析 |
5.1 选取指标分析的模型 |
5.1.1 因子分析的模型 |
5.1.2 聚类分析的模型 |
5.2 选取指标的思路与方法 |
5.2.1 选取指标的思路 |
5.2.2 选取指标的方法 |
5.2.3 选取指标的结果 |
5.3 对选取指标的数据分析 |
5.3.1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分析 |
5.3.2 居民生活品质指标分析 |
5.3.3 城市发展指标分析 |
5.3.4 大气环境指标分析 |
5.3.5 气候气象指标分析 |
5.4 城市综合实力研究指标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城市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他指标的关系分析 |
6.1 关系分析的模型 |
6.1.1 相关分析的模型 |
6.1.2 回归分析的模型 |
6.2 研究指标的选取 |
6.3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他指标的关系分析 |
6.3.1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他指标的相关分析 |
6.3.2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他指标的回归分析 |
6.4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综合实力的关系分析 |
6.4.1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综合实力的相关分析 |
6.4.2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综合实力之间的回归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城市生态建设的现状与发展预测 |
7.1 分析方法的模型 |
7.1.1 层次分析法 |
7.1.2 灰色预测 |
7.1.3 拉开档次法 |
7.2 城市绿地建设分析与发展预测 |
7.2.1 城市绿地建设的基本情况 |
7.2.2 城市绿地建设的分析 |
7.2.3 城市公共绿地的发展预测 |
7.3 地方性公益林建设分析与发展预测 |
7.3.1 地方性公益林建设的基本情况 |
7.3.2 研究指标的选取及计算方法 |
7.3.3 地方性公益林建设的分析 |
7.3.4 地方性公益林的发展预测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的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动态 |
2.1 城镇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
2.1.1 城镇化概念与内涵研究 |
2.1.2 城镇化格局与过程研究 |
2.1.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
2.1.4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
2.1.5 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
2.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
2.2.1 城镇化的景观格局响应 |
2.2.2 城镇化的热环境响应 |
2.2.3 城镇化的污染环境响应 |
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
2.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
2.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过程 |
2.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调控模式 |
2.4 研究进展评述与启示 |
2.4.1 研究评述 |
2.4.2 主要启示 |
第三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的基础理论 |
3.1 概念辨析与界定 |
3.1.1 城镇化与城镇化过程 |
3.1.2 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响应 |
3.2 城镇化演进过程理论基础 |
3.2.1 城镇化阶段理论 |
3.2.2 人口迁移理论 |
3.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理论基础 |
3.3.1 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 |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 |
3.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调控理论基础 |
3.4.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3.4.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3.5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构建 |
3.5.1 理论渊源 |
3.5.2 理论基础 |
3.5.3 理论涵义 |
3.5.4 供需规律 |
3.5.5 数学表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经济基础 |
4.1 黄土高原区域范围 |
4.2 自然地理基础 |
4.2.1 地形地貌 |
4.2.2 气候特征 |
4.2.3 土壤植被 |
4.3 自然资源基础 |
4.3.1 水资源 |
4.3.2 土地资源 |
4.3.3 矿产资源 |
4.3.4 农产品资源 |
4.4 生态环境状况 |
4.4.1 生态环境特征 |
4.4.2 生态环境问题 |
4.5 社会经济基础 |
4.5.1 人口分布特征 |
4.5.2 经济发展水平 |
4.5.3 社会事业概况 |
4.6 城镇化现状特征 |
4.6.1 城镇化总体特征 |
4.6.2 城镇化空间格局 |
4.6.3 城市群建设现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时空过程与影响因素 |
5.1 城镇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
5.1.1 城镇化时空变化测算方法 |
5.1.2 城镇化地域分异影响因子识别方法 |
5.2 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特征 |
5.2.1 城镇化水平变化过程 |
5.2.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 |
5.2.3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 |
5.3 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识别 |
5.3.1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析 |
5.3.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交互探测 |
5.3.3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响应 |
6.1 城镇化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量方法 |
6.1.1 城镇化空间格局识别方法 |
6.1.2 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算方法 |
6.2 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
6.2.1 城镇化空间时序变化过程 |
6.2.2 城镇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6.2.3 城镇化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
6.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格局响应 |
6.3.1 城镇化与地表温度变化格局 |
6.3.2 城镇化与植被绿度变化格局 |
6.3.3 城镇化与生态价值变化格局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
7.1 城镇化生态环境状态响应计量方法 |
7.1.1 生态系统服务评分矩阵构建 |
7.1.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测算模型 |
7.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格局 |
7.2.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总体特征 |
7.2.2 生态系统服务潜在供给格局 |
7.2.3 生态系统服务实际供给格局 |
7.2.4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现状格局 |
7.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
7.3.1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格局 |
7.3.2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响应 |
7.3.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模式 |
8.1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机制 |
8.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框架 |
8.2.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 |
8.2.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 |
8.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机制 |
8.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发展模式 |
8.3.1 适度型城镇化模式 |
8.3.2 集约型城镇化模式 |
8.3.3 绿色型城镇化模式 |
8.3.4 共享型城镇化模式 |
8.3.5 开放型城镇化模式 |
8.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策略 |
8.4.1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
8.4.2 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 |
8.4.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
8.4.4 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
8.4.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内蒙古鄂托克旗草原水资源供水潜力及载畜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实地调研 |
1.5 数据来源及处理 |
1.5.1 草原、草原水资源、草原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
1.5.2 地区农牧业、水利统计资料 |
1.5.3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农牧业、水利规划 |
1.5.4 地区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调查统计数据 |
1.5.5 地区水文、气象资料 |
1.5.6 数据处理方法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温性荒漠草原 |
2.1.1 温性荒漠草原 |
2.1.2 温性荒漠草原的分布 |
2.1.3 温性荒漠草原的退化问题 |
2.1.4 温性荒漠草原牧区畜牧业 |
2.2 草畜平衡制度 |
2.2.1 载畜量 |
2.2.2 草畜平衡 |
2.2.3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
2.3 草原水资源及“水-草-畜”平衡研究 |
2.3.1 草原水资源 |
2.3.2 “水-草-畜”平衡 |
3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1.1 区位及地形地貌 |
3.1.2 气象水文 |
3.1.3 土壤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4 草地资源与载畜量分析 |
4.1 草地资源类型与分布 |
4.1.1 鄂托克旗主要草地资源类型 |
4.1.2 鄂托克旗草地资源分布 |
4.2 鄂托克旗草地生产力分析 |
4.2.1 不同类型草原产草量 |
4.2.2 不同类型草原产草量的区域分布特征 |
4.3 草地载畜量分析 |
4.3.1 鄂托克旗草原载畜量的制约因素 |
4.3.2 草原退化对载畜量的影响 |
4.3.3 鄂托克旗草原载畜量 |
5 草原水资源状况及供水潜力分析 |
5.1 鄂托克旗水资源状况 |
5.1.1 降水资源 |
5.1.2 地表水资源 |
5.1.3 地下水资源 |
5.1.4 水功能区划及地表河流水质状况 |
5.2 鄂托克旗供水现状 |
5.2.1 供水工程现状 |
5.2.2 供水量现状 |
5.2.3 各乡镇用水情况 |
5.3 鄂托克旗草原灌溉供水潜力 |
5.3.1 鄂托克旗水资源控制指标 |
5.3.2 鄂托克旗供水平衡分析 |
5.3.3 鄂托克旗现状水草畜平衡分析 |
5.3.4 鄂托克旗水草畜平衡规划分析 |
5.3.5 鄂托克旗草地灌溉供水方案 |
6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统计规律与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1.2.2 气象灾害研究进展 |
1.2.3 干旱灾害研究进展 |
1.2.4 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
1.2.5 灾害预测与趋势判断 |
1.3 研究区域概况 |
1.3.1 地理位置与范围 |
1.3.2 气候特点与区划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背景分析 |
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1 数据来源 |
2.1.2 研究方法 |
2.2 西北地区气温时空演变 |
2.2.1 平均气温年际变化趋势 |
2.2.2 平均气温季节变化趋势 |
2.2.3 平均气温年内分布特征 |
2.3 西北地区降水量时空演变 |
2.3.1 平均降水量年际变化趋势 |
2.3.2 平均降水量季节变化趋势 |
2.3.3 平均降水量年内分布特征 |
2.3.4 降水日数的变化趋势 |
2.4 西北地区平均风速时空演变 |
2.4.1 平均风速年际变化趋势 |
2.4.2 平均风速季节变化趋势 |
2.4.3 平均风速年内分布特征 |
2.5 西北地区日照时数时空演变 |
2.5.1 日照时数年际变化趋势 |
2.5.2 日照时数季节变化趋势 |
2.5.3 日照时数年内分布特征 |
2.6 西北地区相对湿度时空演变 |
2.6.1 相对湿度年际变化趋势 |
2.6.2 相对湿度季节变化趋势 |
2.6.3 相对湿度年内分布特征 |
2.7 小结 第3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规律 |
3.1 SPEI干旱指数方法 |
3.1.1 SPI和SPEI指数的异同 |
3.1.2 SPEI指数的算法改进 |
3.1.3 基于SPEI指数的干旱评价体系 |
3.2 西北地区SPEI与SPI旱涝事件分析 |
3.3 西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时间演变 |
3.3.1 西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SPEI |
3.3.2 不同气候分区SPEI-12时间演变 |
3.4 西北地区季节及年尺度干旱时空演变 |
3.4.1 时间变化趋势 |
3.4.2 空间变化趋势 |
3.4.3 频率变化特征 |
3.5 西北地区干旱强度时间变化分析 |
3.5.1 年尺度干旱强度 |
3.5.2 季节尺度干旱强度 |
3.6 西北地区干旱覆盖度统计分析 |
3.6.1 全区及分区干旱覆盖度统计分析 |
3.6.2 各省份干旱覆盖度统计分析 |
3.6.3 西北地区干旱覆盖度的阶段变化分析 |
3.7 小结 第4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趋势判断 |
4.1 重大自然灾害的趋势判断模型 |
4.1.1 可公度等式计算 |
4.1.2 可公度蝴蝶结构图 |
4.1.3 可公度结构系 |
4.1.4 西北地区干旱趋势判断 |
4.2 西北地区站点尺度轻旱与中旱趋势判断 |
4.2.1 新疆北塔山站年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
4.2.2 新疆北塔山站秋季旱灾趋势判断 |
4.2.3 青海门源站年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
4.2.4 青海门源站夏季旱灾趋势判断 |
4.2.5 内蒙古四子王旗站年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
4.2.6 内蒙古四子王旗站冬季旱灾趋势判断 |
4.2.7 甘肃张掖站春季旱灾趋势判断 |
4.2.8 甘肃张掖站秋季旱灾趋势判断 |
4.2.9 陕西镇安站春季旱灾趋势判断 |
4.2.10 陕西镇安站夏季旱灾趋势判断 |
4.2.11 宁夏中宁站春季旱灾趋势判断 |
4.2.12 宁夏中宁站夏季旱灾趋势判断 |
4.3 西北地区及各分区旱灾趋势判断 |
4.3.1 西北地区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
4.3.2 西风气候区春季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
4.3.3 高原气候区年尺度重旱灾害趋势判断 |
4.3.4 东南气候区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
4.4 西北地区省级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
4.4.1 青海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
4.4.2 宁夏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
4.4.3 陕西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
4.4.4 内蒙西部年尺度重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
4.4.5 新疆年尺度重度旱灾趋势判断 |
4.4.6 甘肃年尺度重度旱灾趋势判断 |
4.5 小结 第5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归因分析 |
5.1 干旱指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法 |
5.1.1 气候变化的归因分析 |
5.1.2 多元线性回归原理 |
5.1.3 气象要素的多重共线性 |
5.1.4 干旱灾害的多元线性归因分析 |
5.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评判 |
5.2.1 模型决定系数的统计分析 |
5.2.2 拟合与观测值一致性分析 |
5.3 西北地区干旱演变归因分析 |
5.3.1 回归系数与贡献率的空间分布 |
5.3.2 回归系数与贡献率的分区统计 |
5.3.3 干旱归因分析的主导因子识别 |
5.4 小结 第6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评价、区划与管理 |
6.1 自然灾害系统论 |
6.2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
6.2.1 干旱灾害风险模型 |
6.2.2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6.2.3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流程 |
6.3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系统分析 |
6.3.1 数据采集与处理 |
6.3.2 致灾因子综合分析 |
6.3.3 孕灾环境综合分析 |
6.3.4 承灾体的综合分析 |
6.3.5 防灾减灾能力分析 |
6.4 西北干旱灾害风险评价 |
6.4.1 致灾因子危险性 |
6.4.2 孕灾环境脆弱性 |
6.4.3 承灾体暴露性 |
6.4.4 防灾减灾能力 |
6.4.5 旱灾综合风险评价 |
6.5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与对策研究 |
6.5.1 灾害管理与风险管理 |
6.5.2 气象灾害管理 |
6.5.3 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与对策 |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 |
7.1.2 西北地区的干旱变化特征 |
7.1.3 西北地区的干旱灾害趋势判断 |
7.1.4 西北地区的干旱归因分析 |
7.1.5 西北地区的干旱风险评价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立论依据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依据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三、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基础理论 |
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三、区域均衡理论 |
四、地域分工理论 |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一、关于区域发展空间差异性相关研究 |
二、关于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 |
三、关于资源开发空间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 |
四、关于空间开发强度的研究 |
五、相关文献的述评 |
第三节 区域开发理论分析框架 |
一、相关概念辨析 |
二、区域开发适宜性理论分析 |
第三章 锡林郭勒盟区域发展差异性分析 |
第一节 锡林郭勒盟自然环境本底特征 |
一、研究区地理位置 |
二、地形地貌差异 |
三、气象气候条件差异 |
四、水文条件差异 |
四、土壤类型空间分布 |
五、植被类型空间分布 |
第二节 资源禀赋条件 |
一、畜牧业资源 |
二、煤炭资源分布 |
三、旅游资源 |
第四节 经济发展与地区差异 |
一、区域经济总量 |
二、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布局 |
三、交通网络及基础设施 |
四、锡林郭勒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区域空间开发格局演变及现状特征分析 |
一、区域空间开发格局历史溯源 |
二、锡林郭勒盟牧区人地关系演变 |
三、锡林郭勒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 |
四、锡林郭勒盟城镇空间特征分析 |
第四章 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与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匹配格局 |
第一节 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指数及其分区评价 |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流程 |
三、评价方法及模型 |
四、区域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 |
第二节 锡林郭勒盟区域煤炭资源开发强度评价 |
一、煤炭资源开发及其影响 |
二、煤炭资源开发强度内涵 |
三、煤炭资源开发强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构建 |
四、煤炭资源开发强度分级分区分析 |
第三节 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与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匹配度 |
一、空间匹配度模型介绍 |
二、生态敏感度与煤炭开发强度的空间关联性 |
三、生态敏感性与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匹配度分析 |
第四节 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与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匹配机理 |
一、缺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认识的科学性 |
二、开发与保护的职权不分,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 |
三、政府制度安排与政绩考核的不合理 |
第五章 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模式与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国内外经典区域适宜性开发模式经验与借鉴 |
一、国外典型区域开发模式的实践 |
二、国内典型区域开发模式的实践 |
三、对锡林郭勒盟区域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启示 |
第二节 锡林郭勒盟区域开发中存在问题剖析 |
一、生态环境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
二、社会经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
三、城镇空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锡林郭勒区域开发适宜性分区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 |
一、锡林郭勒盟区域开发适宜性分区 |
二、锡林郭勒盟区域空间开发与保护需求分析 |
三、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发展模式 |
四、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发展路径选择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之处 |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8)基于面板模型的林业生态工程沙尘防治效应分析 ——以内蒙古林业生态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林业生态工程发展 |
1.2.2 国内林业生态工程发展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林业生态工程对生态系统结构及演变的影响 |
2.1 生态系统类型划定 |
2.2 生态系统构成及分布 |
2.3 生态系统时空转换及演变 |
2.4 森林结构及变化 |
2.4.1 各盟市林业用地面积比较 |
2.4.2 林地类型结构及变化 |
2.4.3 森林结构及变化 |
3 林业生态工程对森林资源状况及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
3.1 森林覆盖率趋势 |
3.2 森林蓄积量趋势 |
3.3 植被覆盖度(NDVI)趋势 |
4 林业生态工程对沙尘源和风沙灾害的影响 |
4.1 土地荒漠化防治 |
4.2 土地沙化治理 |
4.3 土壤侵蚀防治 |
4.4 风沙灾害天气防控 |
4.5 工程实施背景下风沙灾害主要气象因子变化剖析 |
5 基于面板模型的林业生态工程沙尘防治效应分析 |
5.1 面板数据模型介绍 |
5.2 解释因子选取及统计学特征变化 |
5.3 各解释因子相关性分析 |
5.4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主要沙尘灾害天气影响驱动效应 |
5.4.1 对沙尘天气影响效应总体评价 |
5.4.2 各工程实施对主要沙尘天气影响效应评价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获得的成果 |
致谢 |
(9)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自然保护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
1.3.1 自然保护区合理布局方法 |
1.3.2 生境廊道设计 |
1.3.3 小结 |
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4.3 小结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研究 |
2.1 引言 |
2.2 原则 |
2.2.1 区划原则 |
2.2.2 命名原则 |
2.3 区划依据 |
2.3.1 地貌区划依据 |
2.3.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依据 |
2.4 区划方法 |
2.4.1 地貌区划 |
2.4.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
2.5 地貌区划系统 |
2.5.1 东部季风淋蚀地貌大区 |
2.5.2 西北干燥风蚀地貌大区 |
2.5.3 青藏高原高寒冻蚀地貌大区 |
2.5.4 南海诸岛地貌大区 |
2.6 基本地理单元数量分类结果 |
2.7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
2.7.1 东北温带区域 |
2.7.2 华北暖温带区域 |
2.7.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2.7.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2.7.5 内蒙古温带区域 |
2.7.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
2.7.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
2.7.8 南海诸岛热带区域 |
2.8 结论与讨论 |
2.8.1 地貌区划 |
2.8.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3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分析 |
3.1 引言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 结果 |
3.3.1 自然保护区的级别 |
3.3.2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
3.3.3 自然保护区的规模 |
3.3.4 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
3.3.5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结论 |
3.4.2 讨论 4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分析 |
4.1 引言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 |
4.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总体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
4.3.1 自然保护地理区域和地带 |
4.3.2 自然保护地理区 |
4.3.3 自然保护地理小区 |
4.4 各自然保护地理区域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
4.4.1 东北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2 华北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5 内蒙古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5 结论与讨论 |
4.5.1 结论 |
4.5.2 讨论 5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 |
5.3.1 植被区域和植被地带 |
5.3.2 植被区和植被小区 |
5.3.3 植被群系的保护 |
5.3.4 各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域的垂直覆盖差异 |
5.3.5 中东部24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带的垂直保护空缺 |
5.3.6 我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格局 |
5.3.7 自然保护区对不同山地的保护有效性 |
5.4 结论与讨论 |
5.4.1 结论 |
5.4.2 讨论 |
5.4.3 建议 6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研究 |
6.1 引言 |
6.2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方法 |
6.2.1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价值评估 |
6.2.2 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
6.2.3 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评估 |
6.3 案例研究 |
6.3.1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
6.3.2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
6.4 结论与讨论 |
6.4.1 结论 |
6.4.2 讨论 7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 |
7.1 引言 |
7.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2.1 数据来源 |
7.2.2 数据处理 |
7.2.3 优化布局原则 |
7.3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 |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建议 |
7.4.1 东北温带区域 |
7.4.2 华北暖温带区域 |
7.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7.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7.4.5 内蒙古温带区域 |
7.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
7.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
7.4.8 总体布局 |
7.5 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布局建议 |
7.5.1 自然保护区域建设 |
7.5.2 自然保护区群建设 |
7.5.3 跨境自然保护区建设 |
7.5.4 自然保护区合并 |
7.6 结论与讨论 |
7.6.1 结论 |
7.6.2 讨论 8 结论和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数据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 附录2 不同自然地理单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前后对比 附录3 建议优先规划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
(10)鄂尔多斯高原湖泊动态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湖泊动态研究 |
1.1 国内研究进展 |
1.2 国外研究前沿 |
1.3 干旱区湖泊动态研究 |
2. 湖泊生态系统影响因子研究 |
2.1 气候变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
2.2 土地利用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
2.3 景观格局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
3. 生态系统功能脆弱性评价研究 |
4. 选题依据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1.2 研究区自然概况 |
1.3 研究区湖泊概况 |
1.4 研究区气候特征 |
1.5 研究区资源概况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湖泊动态特征 |
2.2 湖泊动态驱动因子分析 |
2.3 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
2.4 湖泊生态系统功能脆弱性熵函数分析 |
2.5 气象数据 |
2.6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
3. 数据分析 |
3.1 灰色关联分析 |
3.2 滑动平均法分析 |
3.3 Mann-Kendall检验法 |
3.4 小波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鄂尔多斯地区湖泊时空动态 |
1.1 湖泊动态的生态地带性特征 |
1.2 湖泊动态的行政区域特征 |
第二节 气候变化与湖泊动态的关系 |
2.1 气温年际动态特征 |
2.2 降水量年际动态特征 |
2.3 太阳辐射年际动态特征 |
2.4 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
2.5 蒸发量对湖泊的影响 |
2.6 气候变化对湖泊的影响 |
第三节 鄂尔多斯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 |
3.1 土地利用/覆盖的空间格局与动态 |
3.2 土地利用/覆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
3.3 鄂尔多斯区域景观格局分析 |
3.4 社会经济活动对湖泊动态的影响 |
第四节 鄂尔多斯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
4.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
4.2 浮游植物密度 |
4.3 浮游植物多样性 |
4.4 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5 红碱淖和浩通音查干淖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动态 |
第五节 基于信息熵函数的鄂尔多斯湖泊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 |
5.1 信息熵量化分析指标体系 |
5.2 鄂尔多斯湖泊生态系统功能脆弱性熵函数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1. 鄂尔多斯高原湖泊动态驱动力 |
2. 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
3. 湖泊生态系统的熵理论分析 |
4. 鄂尔多斯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的对策和建议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一. 红碱淖浮游植物名录表(2014年) |
表二. 浩通音查干淖浮游植物名录表 |
附图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鄂尔多斯生态植被建设问题与对策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引黄灌区为例[D]. 黄永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2]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D]. 郭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3]生态建设对鄂尔多斯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D]. 杨立科.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4]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D]. 宋永永.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5]内蒙古鄂托克旗草原水资源供水潜力及载畜量研究[D]. 维拉.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统计规律与风险管理研究[D]. 王鹏涛.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7]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D]. 阿荣.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8]基于面板模型的林业生态工程沙尘防治效应分析 ——以内蒙古林业生态工程为例[D]. 刘建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D]. 郭子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10]鄂尔多斯高原湖泊动态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研究[D]. 陈晓江. 内蒙古大学, 2016(08)
标签:湖泊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补偿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