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钟电站施工地质鉴定与设计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杨栋智[1](2019)在《绿色化理念下鲁西南煤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务院于2018年正式批复了十九大以来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随着新旧动能转换的深入,城市中遗存的旧工业建筑与城市转型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山东省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早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鲁西南地区传统的工业结构、粗放的生产模式使得生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2015年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首次提出“绿色化”理念,即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矛盾,“绿色”是协调二者之间关系的原则而“化”则是解决矛盾的基本行动。本文从鲁西南煤矿工业遗产的双重性出发,以绿色化思想为切入点,提出鲁西南煤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首先,阐述了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并对实践案例进行解读,进而发现我国在煤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其次,根据前文所述,结合绿色化理念,对煤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必要性、影响因素、原则、技术措施等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保护与再利用的基本模式。并在梳理鲁西南煤矿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针对鲁西南煤矿业现状进行调研,对其特点、价值进行分析。最后,在绿色化思想的作用下进行策略构建,包括了环境的修复、空间的规划、建筑的再利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策略实施后的管理和评估等方面。综上所述,本文旨在结合绿色化理念解决煤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鲁西南地区,在设计手法和具体实施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进一步促进煤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进程,并希望能够为城市和自然环境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金晖[2](2014)在《土家族民间造物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历史与造物形影相随,研究造物思想也就是研究人类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轨迹。造物是人类生存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人工物态化产品。中国的当代造物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启了“造物”在当代设计学领域的理论与方法论研究。土家族民间造物思想研究,从艺术学的角度对该地区的造物形态及活动仪式过程进行梳理,探讨在造物形态的发生、发展中所形成的造物本源、伦理、审美等思想体系。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章绪论。阐述了土家族民间造物思想研究目的与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成果检索并找出论文的创新点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涉及的概念与造物文化进行界定,为研究方法与内容及理论框架构建奠定基础。第二章梳理了土家族造物的源流与类型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形成过程,同时对文献来源的特殊性与分类方式及类型进行了归类,明晰了研究的思路。第三章从土家族民间神话、图腾崇拜、驱邪赶鬼及生殖崇拜等精神世界特殊载体的形成过程中,既反映出造物的自然法度、仪式中的民族记忆与象征、装饰遗风中的客观现实等构成了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又表达了对功利的追求、血缘之情的延续、两性之情不断升华的生活情感世界,厘清了造物本源观的学理关系。第四章在人神秩序所构成的天、人、神、地之间的四元关系中,反映出土家人在造物活动中所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生产及社会方式,从而影响了仁爱观、血缘秩序观及社会生活观的伦理秩序生成。同时,在追求实用为主所构成的致用利人、各随其宜、崇朴尚俭的造型原则的自然本能反映中,构成了土家族造物伦理观的重要来源。第五章阐述了“崇黑尚白”、“红配绿,看不俗”及装饰形态特征所形成独特地二元关系的审美秩序,反映出造物形象体系的建构与白虎精神延续、“性”的象征与追求以及物象再生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建筑风水布局及材质肌理的造型实践中,体现出人与自然相互确证的关系,共同形成了土家族造物的审美观。第六章结论。在强调生存意识的关系中,反映出造物形态的原生性、符号与形式的独立性以及艺术依附性等思想特征,构成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管人,水管财”、“占天不占地”等朴素的土家族民间造物思想体系。随着全球一体化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土家族民间造物艺术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重新反思民族物质文化遗产,为构建武陵山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李奕[3](2009)在《岷江上游植被复原与恢复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岷江上游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大尺度、复合型生态过渡带,也是一个生态系统脆弱区,其自然环境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经济发展的边缘性、社会文化的过渡性在我国都有典型的代表性。该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和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近几十年来,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过度的人类干扰,导致区域植被退化,引起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对整个岷江流域乃至长江上游的生态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加之该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一旦破坏后极易形成逆向演替,极难恢复,尽快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的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保护岷江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增长可持续发展潜力,恢复退化的植被本底资源尤其关键。本研究以岷江源区为对象,研究该区植被的分布规律和气象因子分布现状,找出影响植被生长和分布的关键性控制因素,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对岷江上游的植被、气候数据收集和整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8.3)作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1月均温、4月均温、7月均温及>10℃积温的区划图,在对植被分布现状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全面综合权威性资料和实际调查数据,将岷江上游的植被划分为7个类型,并基于基本假设和先进的空间分析技术,得到岷江上游的理论植被复原图。将其和植被分布现状进行对比,即GAP分析,识别那些没有包含在理论复原范围中的空白区域,即“gaps”——正是需要恢复与重建的区域,分析“gaps”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植被制图和GAP分析的结果,可使决策者和管理者清楚直观地了解植被现状,并为对岷江上游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现状作出评价奠定基础,为建立安全、持续、健康的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在综合考虑地形、植被、人类改造强度等因素,并参考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依据植被恢复的生态学原理,将岷江上游地区分成8个区域,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措施,来保护岷江上游的植被和生态环境。
吕青春[4](2007)在《小流域水电开发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国大规模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兴利除害,改造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稳定迅速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也引起了一些问题和争议。如果说数十年前流域水资源开发的水利水电工程所遇到的难题主要是复杂的技术问题的话,那么今天面临的难题则更多的是社会政治问题,特别是水电工程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在历界国际大坝会议所讨论的题目中,愈来愈多出现的环境问题就是一个明证。水电工程的兴建主要环境影响是电站运行期的水文情势变化对下游河段水生生物、工农业用水的影响及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其次是施工废水、废气及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其中施工期的影响是暂时性的,而由于电站的建设造成的坝址和电站厂房之间的减脱水对河流下游河段的影响却是长期的,其影响程度也是深远的。河流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泥沙冲淤、污染物稀释、水生生物保护等均需要一定数量的水,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就是在特定地域和地理条件下满足生态环境需水目标而划分出的水量。因此研究生态环境需水量,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探讨水资源的适宜开发强度与合理配置,将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资源、环境允许范围内,是当前刻不容缓的工作,这项工作已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本论文立足于西部小流域的水电开发利用,重点研究小流域引水式电站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以岷江流域为例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岷江上游水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进行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理论方法研究,以岷江的支流杂谷脑河流域为实例进行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为小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李宇斌[5](2006)在《辽宁省危险废物污染的环境影响与预警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们对水污染、空气污染及噪声污染认识比较深刻,因为其影响直观,包括儿童在内的不同人群都可直接感觉和认知。如黑水、黑烟、粉尘等。所以提起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都受到普遍的欢迎和支持,也能够引起各方的重视。但危险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是在引起污染事故或灾害时才被发现,这时已是很难治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危险废物对环境的污染更重于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如辽宁某铁合金厂自20世纪50年代投产后一直露天堆放铬渣,形成近40万吨铬渣,大范围的地下水被六价铬污染,面积达20Kmm2之多,下游7个自然村屯的1800多眼水井变黄,六价铬浓度超过国家标准200多倍,无法饮用,造成居民上访等。从宏观上讲,危险废物污染的环节较多,废水、废气等大多是来自固定的污染源并排向移动的接受体(空气、水体等),而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其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等多个环节都是污染源。有人认为危险废物、核战争、人口增长、贫穷和滥用能源是人类面临的五大威胁。美国称危险废物为政治废物,英国、德国、法国等国称危险废物为特殊废物。国内外有关危险废物污染环境报道屡见不鲜。我国政府尤为重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总结预防SARS经验教训,制定发布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把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纳入到突发公共事件分类范围内。由于其特殊危害性,危险废物污染事故预警系统理所当然是国家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危险废物同时也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要首先加强研究对其综合利用的措施,技术暂时不能解决的,应先对其安全贮存,待技术成熟后再加以利用。可设置监测井等对其环境影响进行监控和预警。辽宁地理位置是一个沿边、沿海开放的省份,有多条河流与国际界河、国际海域相关,作为国家重要的重化工和原材料基地,在各行业的生产过程中涉及成百上千种化工产品、原料,由此导致大量的危险废物排放、大量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贮存等,国内国外大量事实证明,绝大多数污染事故都是由危险化学品或称危险废物引起的,因此,辽宁省境内极易发生严重的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加入WTO后,与环境有关的非关税壁垒日渐突出,国际环境履约压力不断增大,它不仅影响到出口贸易,危险废物极易造成突发性污染事故,直接影响到我省的环境安全甚至社会稳定。因此,为提高环境安全保障程度,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开展全省危险废物污染预警系统研究,制订全省及省界区域的污染事故信息反馈、处置预案,把可能发生的污染事故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特点,地理位置,以控制和减少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发生的频率,把可能发生的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为目标,构建省级危险废物污染事故预警体系,建立完备的省级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应急反应机制,提出污染事故应急响应程序、组织机构、通讯系统、防护和救援措施、应急监测系统及应急预案等,为全省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1)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研究省级危险废物信息系统,实现对全省危险废物从产生到最终处置的全过程监控。(2)研究长期堆存的危险废物如铬渣山、碱渣山、硼泥等危险废物及重要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事故对周围地下水、河流和土壤的污染的预防和应急反应系统。(3)对重点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运输转移过程的污染事故风险管理和应急反应系统。(4)建立危险废物污染事故模型数据库(5)建立危险废物突发事故专家库。(6)建立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应急救援系统通过上述研究,利用危险废物信息系统数据,建立事故危险废物事故风险源的调查识别、评价、预测、预防、应急处理方法以及计算机软件系统。在某一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发生时,预测污染事态,计算给定气象、水文条件下污染物在不同时间内的扩散浓度、扩散范围、影响人群和敏感单位,提供报警信息,现场监测方法、救援措施,处置方法等,为应急指挥奠定基础。一旦发生事故,迅速及时启动予警系统,就可获得相关专业信息,确定最短路径救援方案,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在充分调查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省危险废物排放动态和环境管理的重点,应用卫星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3S技术,对全省重大危险废物污染源进行全过程监控和污染事故预警。本研究对全省涉及危险废物污染事故的生产、使用、贮存、运输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运输、利用、处理和处置的单位及设施、污灌区等进行系统管理,设立监控断面、监测井等,建立危险废物污染源信息系统,通过重大危险源识别,对确认为重大危险源的污染源,运用3S技术对其实施动态管理并进行风险预警。运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系统对所有的重大危险源、监控点位进行准确定位,运用卫星遥遥感技术(RS)对危险源周围的环境地貌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实时监控周围环境变化,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危险源周围人文社会基本情况信息数据库、水文数据库、气象数据库、模型数据库、监控断面及监测井数据库、基础图库,以及对危险废物污染事故进行紧急救援和防治的专家库系统等。对于危险废物的突发性危害(既事故),采取相关的数学模型对发生事故时可能的危害范围及程度进行预测,并建立应急机制。事故预警系统采用现代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辽宁省危险废物申报登记成果基础上建立危险废物预警系统。该系统内容包括基础信息、危险源分布、危险物特性与安全防护措施、应急措施等方面的大量数据和图件,以及一些预测模型、预测参数,环境功能指标,系统将图形库、数据库连接,形成·个人机对话的、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具有查询、放大、检索、更新、分类和拓扑处理、综合分析等功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其中包括:基础信息系统系列图件收集和数字化;图形的属性数据库建立和规范化;数据库结构、库文件、库功能设计:实现图形库、数据库相连;编制系统各层界面,建立辽宁省危险废物预警系统。本研究得出以下重要成果:本研究提出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四个级别的危险废物污染事故监控系统,并应用3S技术管理各级监控系统。建立危险废物跨界断面水质监控标准体系,开展农业土壤危险废物污染风险管理。国家级监控系统主要是对跨省界、入海及跨国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控,对省级应急监控进行指导;省级监控系统主要对跨市界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控,并指导市级污染事故应急监控;市级监控系统主要负责跨县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控并指导县级污染事故应急监控;县级监控系统主要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控。通过四级监控系统建设,使各级环境监测部门更加集中精力、突出重点解决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性危险废物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和监控,做到层次清楚、责任明确、指挥有效,为各级政府指挥紧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优化各级监控系统的监控断面布点。目前大多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选取考虑到交通、采样等条件的限制,往往就近交通要道、桥梁或水文站等设置,尤其是跨界断面的选择还有重复现象,个别的还没有实现对监控的区域完全监控。以监控各行政区流域危险废物污染事故转移为目的,监测断而的确定主要以各级行政区界为依据,不以支流入河口等为依据,同时兼顾交通、采样条件等确定四级应急监控断面。跨界断面不重复设立,即一条河上下游相临行政区仅设一个跨界断面,不设所谓的出省(市、县)和入省(市、县)断面,避免上下游监测数据不一致引起污染纠纷和管理上的困难。各级监控系统的监控断面分级建设、分级管理。除常规监测项目外,应增加流速等水文参数。各级监控断面应根据实际需要按计划进行建设,建设相应的道路、采样设施,配备必须的分析仪器设备,数据传输设备等,树立明显的断面标志。国家级监控断面由国家负责监测控制,省级监控断面由省负责监测控制,市级监控断面由市负责监测控制,县级监控断面由县负责监测控制。国家、省、市、县四级危险废物污染事故监控断面建设应是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国家环境监测基础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考虑到与例行水质监测相兼顾,应制定跨界水质断面标准,方便监控考核需要。通过对跨界水质的例行监测,及时反映水质变化动态,发现超标立即进行分析,并注意可能的扩散范围,根据流速等参数沿河布设临时监控断面,监控实际扩散情况,以供决策部门采取应急措施时参考。运用3S技术管理各级监控系统。运用卫星遥感技术(RS)对监控断面上下游最临近监控断面范围内的地形地貌进行监控,以此提供大面积、宏观图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提供监控断面周围人文、社会、交通等自然概况和水文数据以及相关的模型数据库等。运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对监控断面进行精确定位,以便应急时快速到达监控地本研究根据环境风险原理,提出农业土壤危险废物污染的风险管理方法内容,重点探讨了其污染风险预警问题,提出相关的预警模型和相关的污染因子。土壤危险废物污染风险预警是与土壤的地理位置、其上的植物种类相关的,同一土壤环境质量状态种植不同的植物其环境风险预警限值是不同的。由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污染因子较少,土壤环境监测数据有限,特别是像美国环保局列为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类物质等因国内还缺少相应的标准和例行监测数据,还没有纳入到预警指标中,这将随着研究工作进的步开展,及时补充新的污染因子。应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建立农业土壤危险废物污染预警系统。另外,被危险废物污染的土壤本身也是一个危险污染源,对周边环境特别是水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形成环境风险,这都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
武镇西,杜双全,李联书[6](2001)在《铜钟电站施工地质鉴定与设计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在任铜钟电站设计代表期间 ,跟踪施工工地 ,及时鉴定、反馈最终围岩类别、地质参数 ,推进现场设计优化 ,节约巨额工程投资的具体实例 ,进而论述了施工地质鉴定与优化设计工作在电站建设期的重要技术经济价值
二、铜钟电站施工地质鉴定与设计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铜钟电站施工地质鉴定与设计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化理念下鲁西南煤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鲁西南城市发展面临困境 |
1.1.2 工业遗产的发展 |
1.1.3 煤矿工业遗产的双重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及范围解析 |
1.3.1 煤矿工业遗产 |
1.3.2 绿色化 |
1.3.3 范围界定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对象及相关理论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相关理论支撑 |
1.5.3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国外理论研究 |
2.2 国内理论研究 |
2.3 国外煤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实践 |
2.3.1 多特蒙德市卓伦II/IV号煤矿 |
2.3.2 德国鲁尔工业区 |
2.4 国内煤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实践 |
2.4.1 阜新海州煤矿 |
2.4.2 唐山开滦煤矿 |
2.5 国内煤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化理念下煤矿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研究 |
3.1 绿色化理念下煤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必要性 |
3.1.1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
3.1.2 促进区域发展 |
3.1.3 延续历史文脉 |
3.2 绿色化理念下煤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影响因素 |
3.2.1 区域气候 |
3.2.2 遗存现状 |
3.2.3 功能选择 |
3.2.4 物理环境 |
3.3 绿色化理念下煤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基本原则 |
3.3.1 保护与发展相结合 |
3.3.2 绿色环保可持续性 |
3.3.3 以人为本 |
3.3.4 技术适宜 |
3.3.5 功能适应 |
3.3.6 促进区域复兴 |
3.4 绿色化理念下煤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技术措施 |
3.4.1 生态修复技术 |
3.4.2 环境修复技术 |
3.4.3 低技术的应用 |
3.4.4 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
3.5 绿色化理念下煤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分析 |
3.5.1 以再利用为主的模式 |
3.5.2 以生态恢复为主的模式 |
3.5.3 以环境营造为主的模式 |
3.5.4 以低碳节能为主的模式 |
第4章 鲁西南煤矿业发展历程及相关分析 |
4.1 鲁西南煤矿业历史沿革 |
4.1.1 近代(1919~1948) |
4.1.2 现代(1949~今) |
4.2 鲁西南煤矿业现状调研 |
4.3 鲁西南煤矿工业遗产价值分析 |
4.3.1 历史价值 |
4.3.2 科学技术价值 |
4.3.3 艺术价值 |
4.3.4 经济价值 |
4.3.5 发展价值 |
4.4 鲁西南煤矿工业遗产的特点分析 |
4.4.1 完整的发展历程 |
4.4.2 煤矿数量较多 |
4.4.3 建筑质量较好 |
4.4.4 先进的生产技术得到了传承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绿色化理念下鲁西南煤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
5.1 鲁西南煤矿工业遗产中生态环境的修复 |
5.1.1 地貌重塑 |
5.1.2 植被恢复 |
5.1.3 提升空气质量 |
5.1.4 营造微气候 |
5.1.5 固体废物的再利用 |
5.2 鲁西南煤矿工业遗产的空间规划 |
5.2.1 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布局 |
5.2.2 低碳环保的交通空间 |
5.2.3 增加绿色公共空间 |
5.2.4 地下矿井的利用 |
5.3 鲁西南煤矿工业遗产中建筑的再利用 |
5.3.1 建筑形态的节能减排 |
5.3.2 建筑空间的合理利用 |
5.3.3 建筑构件的优化 |
5.3.4 室内物理环境的改善 |
5.3.5 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 |
5.4 鲁西南煤矿工业遗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
5.4.1 风能的利用 |
5.4.2 太阳能的利用 |
5.4.3 地热能的利用 |
5.4.4 水资源的利用 |
5.5 策略实施后的评估与运营管理 |
5.5.1 评估 |
5.5.2 运营管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创新点 |
6.3 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6.4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2)土家族民间造物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时代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土家族民间造物思想研究的相关成果检索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存在的问题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本文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涉及的概念界定 |
1.5.1 “土家族”历史 |
1.5.2 土家族“造物” |
1.6 土家族民间造物的文化定位 |
1.6.1 土家族民间造物的实用性 |
1.6.2 土家族民间造物的精神性 |
1.7 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内容及理论框架 |
第2章 土家族民间造物的源流与类型 |
2.1 土家族民间造物的源流 |
2.1.1 土家族民间造物的“源” |
2.1.2 土家族民间造物的“流” |
2.1.3 土家族造物“源”“流”的融合层:民间习俗 |
2.2 土家族民间造物的类型 |
2.2.1 土家族民间造物的分类方式 |
2.2.2 土家族民间造物的类型 |
2.3 土家族民间造物观文献来源的特殊性 |
2.3.1 传承方式的特殊性 |
2.3.2 研究方式的特殊性 |
第3章 土家族民间造物本源观 |
3.1 精神信仰的载体 |
3.1.1 神话与土家族的渊源 |
3.1.2 图腾崇拜中的信仰 |
3.1.3 驱邪赶鬼的行为选择 |
3.1.4 生殖崇拜与家族观 |
3.2 自然世界的模仿 |
3.2.1 造物中的自然法度 |
3.2.2 仪式中的民族记忆与象征 |
3.2.3 装饰遗风中的客观现实 |
3.3 生活情感的表达 |
3.3.1 功利之情的生成 |
3.3.2 血缘之情的寄托 |
3.3.3 两性之情的升华 |
第4章 土家族民间造物伦理观 |
4.1 人神秩序在造物中的反映 |
4.1.1 天、地、神、人四元关系 |
4.1.2 天与人的自然和谐 |
4.1.3 神与人的精神驻所 |
4.1.4 地与人的世俗空间 |
4.2 伦理秩序在造物中的表征 |
4.2.1 “忠孝为先,忠孝为本”的仁爱观 |
4.2.2 “敬父不忘叔,敬母不忘舅”的血缘秩序观 |
4.2.3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社会生活观 |
4.3 崇实观念在造物中的应用 |
4.3.1 致用利人的创物意识 |
4.3.2 各随其宜的造型原则 |
4.3.3 崇朴尚俭的实用追求 |
第5章 土家族民间造物审美观 |
5.1 审美秩序在造物中的反映 |
5.1.1 “崇黑尚白”的色彩意识 |
5.1.2 “红配绿,看不俗”的配色原则 |
5.1.3 装饰形态特征的实践应用 |
5.2 形象体系构建的表征 |
5.2.1 白虎造像与土家族造物观 |
5.2.2 “性”的象征物与所追求的生活观 |
5.2.3 土家族居住地物象再生的社会观 |
5.3 人与自然相互确证的实践 |
5.3.1 土家建筑与风水布局的意识 |
5.3.2 民间雕刻与材质肌理的造型原则 |
5.3.3 人与自然对立融合的实践 |
第6章 结论 |
6.1 土家族民间造物思想的体系 |
6.1.1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造物本源观 |
6.1.2 “山管人,水管财”的造物伦理观 |
6.1.3 “占天不占地”的造物审美观 |
6.2 土家族民间造物的思想特征 |
6.2.1 土家族民间造物的原生性 |
6.2.2 土家族民间造物的符号与形式的独立性 |
6.2.3 土家族民间造物的艺术依附性 |
6.3 土家族民间造物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
6.3.1 土家族民间传统造物的传承危机 |
6.3.2 土家族民间造物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思考 |
致谢 |
附录 A 参考文献 |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B1 发表论文 |
B2 参加教学及科研项目 |
附录 C 注释 |
(3)岷江上游植被复原与恢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植被恢复与重建 |
1.1.1 植被恢复的概念 |
1.1.2 植被恢复的研究进展 |
1.2 基于GAP分析的植被恢复评价 |
1.2.1 GAP分析的概念 |
1.2.2 GAP分析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3 岷江上游植被分布现状及分析 |
3.1 植被分布现状 |
3.2 植被现状分析 |
3.2.1 灌丛 |
3.2.2 高山草甸 |
3.2.3 山地常绿阔叶林 |
3.2.4 山地常绿、落叶混交林 |
3.2.5 针阔混交林 |
3.2.6 亚高山针叶林 |
3.2.7 高山植被 |
3.3 小结 |
4 岷江上游气象因子分布现状及分析 |
4.1 岷江源区调查样带的环境特征分析 |
4.2 气候因子和空间因子相关模型 |
4.3 气候区划图 |
4.3.1 年平均气温 |
4.3.2 年平均降水 |
4.3.3 极端最高气温 |
4.3.4 极端最低气温 |
4.3.5 1月均温 |
4.3.6 4月均温 |
4.3.7 7月均温 |
10℃积温'>4.3.8 >10℃积温 |
5 岷江上游理论植被复原及GAP分析 |
5.1 理论植被分布复原 |
5.1.1 理论依据 |
5.1.2 基本假设 |
5.1.3 理论植被复原及分析 |
5.2 岷江上游植被GAP分析 |
6 岷江上游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原则与对策 |
6.1 植被恢复与重建原则 |
6.1.1 生态学原则 |
6.1.2 坚持生态优先和生态经济相结合 |
6.1.3 坚持生态&经济效益相协调 |
6.1.4 从小流域入手,逐步扩展到宏观范围 |
6.1.5 物种选择与生物多样性原则 |
6.1.6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采取多种形式造林 |
6.2 植被恢复与重建对策 |
6.2.0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灾区开展生态评估 |
6.2.1 高度重视人类的作用 |
6.2.2 注重自然恢复与生态恢复相结合 |
6.2.3 通过制度创新,激励各种造林主体投资造林 |
6.2.4 调整林种结构,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 |
6.2.5 建立高效的多层次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化植树造林 |
6.2.6 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防止边治理、边破坏 |
6.2.7 加强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
6.2.8 采用飞播建设模式,尽快取得初步成果 |
6.2.9 提高恢复与重建的科技含量 |
6.2.10 各级政府实行扶持政策,全面启动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工程 |
6.3 植被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小流域水电开发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的水资源及水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2 水电开发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
1.3 河流系统所承担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功能 |
1.4 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的意义 |
1.5 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进展 |
1.5.1 国外研究进展 |
1.5.2 国内研究进展 |
1.6 生态环境需水量概念 |
1.6.1 概念辨析 |
1.6.2 概念的界定 |
1.7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岷江上游水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2.1 岷江上游水电开发情况 |
2.1.1 岷江上游水力资源开发现状 |
2.1.2 岷江水电开发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电力 |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2.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2 主要原因 |
2.3 小结 |
第3章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理论与方法 |
3.1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组成和计算方法 |
3.1.1 栖息地需水量的计算 |
3.1.2 河流景观娱乐需水量计算 |
3.1.3 河流稀释自净需水量计算 |
3.1.4 河流排盐输沙需水量计算 |
3.1.5 其它河道内需水量 |
3.2 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组成和相应计算方法 |
第4章 杂谷脑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分析 |
4.1 杂谷脑河流域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自然环境 |
4.1.3 水环境 |
4.1.4 流域梯级规划及开发现状 |
4.1.5 环境质量现状综述 |
4.1.6 流域规划环境目标 |
4.2 杂谷脑河系统功能的现状与预测影响评价 |
4.2.1 减水河段对杂谷脑河生态功能的影响评价 |
4.2.2 减水河段对杂古脑河资源功能的影响评价 |
4.2.3 减水河段对杂古脑河环境功能的影响评价 |
4.2.4 小结 |
4.3 杂古脑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
4.3.1 区间来流的计算方法 |
4.3.2 杂古脑河栖息地需水的计算方法 |
4.3.3 生活生产用水量的计算 |
4.3.4 杂古脑河景观娱乐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
4.3.5 杂古脑河自净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
第5章 薛城水电站减水河段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 |
5.1 薛城水电站概况 |
5.2 减水河段区间流量的计算 |
5.3 维持栖息地需水量 |
5.3.1 减水河段水生生态系统的特点 |
5.3.2 减水河段栖息地需水量的计算 |
5.4 满足资源功能需水量的计算 |
5.5 满足纳污功能需水量的计算 |
5.5.1 污染源分析 |
5.5.2 水质现状 |
5.5.3 纳污需水量计算 |
5.6 薛城水电站减水河段景观娱乐用水量的计算 |
5.7 薛城水电站减水河段生态环境需水量推荐值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结论 |
6.1.1 各需水分项的求解方法 |
6.1.2 推荐的小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求解方法 |
6.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辽宁省危险废物污染的环境影响与预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章 总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研究概况 |
1.4 国外研究概况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危险废物特性和危害 |
2.1 危险废物定义 |
2.2 危险废物特性 |
2.2.1 危险废物的基本特性 |
2.2.2 危险废物的危害特性 |
2.3 危险废物的危害 |
2.3.1 危险废物的长期积累危害 |
2.3.2 危险废物的突发性危害 |
2.3.3 部分危险废物组分的特殊危害 |
2.4 危险废物产生源 |
2.5 危险废物的识别分类 |
2.5.1 危险废物需要进行鉴别确定 |
2.5.2 危险废物的分类 |
第三章 危险废物对环境的长期积累危害分析 |
3.1 危险废物危害性产生途径 |
3.1.1 大气途径 |
3.1.2 地表水途径 |
3.1.3 土壤和地下水途径 |
3.2 危险废物危害性产生过程的关键途径环节分析 |
3.3 危险废物处置方式分类及危害特点 |
3.3.1 堆放 |
3.3.2 填埋 |
3.3.3 水体排放 |
3.3.4 焚烧 |
第四章 辽宁省危险废物排放动态 |
4.1 危险废物产生源 |
4.2 危险废物种类和产生量 |
4.3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 |
4.4 积存的危险废物 |
4.5 铬渣处置现状调查 |
4.5.1 辽宁省铬渣产生和处置现状 |
4.5.2 铬渣的危害 |
4.5.3 铬渣的处理 |
4.5.4 综合利用 |
4.6 硼泥的产生和处置现状 |
4.6.1 硼泥的产生及数量 |
4.6.2 硼泥的组成及性质 |
4.6.3 硼泥的化学分析 |
4.6.4 硼泥堆放区河流水质分析 |
4.6.5 硼泥的污染现状 |
4.6.6 硼泥的综合利用 |
4.7 危险废物处置设施 |
第五章 危险废物污染的风险管理 |
5.1 危险废物污染风险评价 |
5.2 危险废物污染的风险管理 |
5.2.1 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四个级别的污染事故预警系统 |
5.2.2 建立省界(入海、出境)、市界和县界三级监控断面水质标准 |
5.3 危险废物污染预警 |
5.4 危险废物污染预警系统技术支持 |
5.4.1 专家决策支持系统 |
5.4.2 GIS系统 |
5.4.3 RS和GPS系统 |
第六章 危险废物污染风险评价模型概述 |
6.1 可比式健康评价模型 |
6.2 危险废物释放模型 |
6.2.1 有毒有害物质析出机制分析 |
6.2.2 有毒有害物质释放数学模型 |
6.3 危险废物迁移模型 |
6.3.1 大气介质中的迁移转化 |
6.3.2 地表水中的迁移转化 |
6.3.3 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 |
6.3.4 污染物生态食物链中的积累 |
6.4 污染物人体毒性效应模型 |
6.4.1 呼吸作用吸入有毒有害物质 |
6.4.2 经饮水摄入的有毒有害物质 |
6.4.3 经食物摄入的有毒有害物质 |
6.5 单风险源健康风险评价 |
6.6 区域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6.7 泄漏及扩散预测模型 |
6.8 爆炸预测模型 |
第七章 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救援研究 |
7.1 应急响应 |
7.2 应急救援组织系统 |
7.2.1 突发性环境污染应急救援组织系统结构 |
7.2.2 危险废物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及成员 |
7.2.3 现场救援专业组的建立及职责 |
7.3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处置措施 |
7.3.1 危险废物泄漏事故及处置措施 |
7.3.2 危险废物火灾事故及处置措施 |
7.3.3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事故及处置措施 |
7.3.4 易燃液体火灾事故及处置措施 |
7.3.5 化学品事故应急与安全防护措施 |
第八章 辽宁省危险废物污染预警系统方案 |
8.1 总体设想 |
8.2 危险废物污染风险源识别 |
8.3 辽河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系统方案 |
8.3.1 辽宁省辽河省、市、县三级预警系统的确定 |
8.3.2 辽河跨界危险废物污染监控断面水质标准与管理 |
8.3.3 辽宁省农业危险废物污染土壤的预警系统 |
8.4 系统构成 |
8.5. 系统主要信息源 |
8.6. 系统功能设计 |
8.7 系统使用说明 |
8.8 辽宁省危险废物污染预警系统演示(以辽河为例) |
结论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情况 |
附录 |
四、铜钟电站施工地质鉴定与设计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化理念下鲁西南煤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D]. 杨栋智.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
- [2]土家族民间造物思想研究[D]. 金晖. 武汉理工大学, 2014(06)
- [3]岷江上游植被复原与恢复评价[D]. 李奕.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 [4]小流域水电开发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D]. 吕青春.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4)
- [5]辽宁省危险废物污染的环境影响与预警系统研究[D]. 李宇斌. 东北大学, 2006(07)
- [6]铜钟电站施工地质鉴定与设计优化[J]. 武镇西,杜双全,李联书. 四川水力发电,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