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台州林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加快台州林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一、关于加快发展泰州林业的思路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黄晓意[1](2020)在《泰州市戴南镇强镇扩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一些乡镇经济迅速发展,但是相应的行政管理体制还停留在落后的乡镇政府的层面上,社会管理、规划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反过来制约了经济发展。推进经济发达镇进行强镇扩权,既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需要。从2010年起,戴南镇成为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遵循《江苏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意见》文件精神,在创新管理体制、深化人事改革、实行综合执法、建立便民中心、破除体制束缚、建立目录清单、强化监督服务等七个方面进行改革。改革使戴南镇政府职能得到转变,政府效能得到提高,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实现产城一体发展。但是由于强镇扩权的改革模式仍在探索之中,戴南镇的改革还存在诸多问题:经济区域扩展与行政区域管理之间的问题,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部门设置、人员编制与实现高效服务职能的问题,下放的权力和戴南镇政府的承受力及需求有偏差的问题,土地需求与用地瓶颈制约之间的问题等。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访谈等方法,注重对戴南镇强镇扩权的成效、问题作全面客观的分析,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总结不同地区改革的经验,针对法律、制度、各方关系、权力监督、职能转变、队伍建设等方面,综合研究,提出进一步深化戴南镇强镇扩权成效的对策。

孙捷[2](2020)在《泰州市政府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生态治理的认识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自发走向自觉。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目标下,按照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要求,积极推进我国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地方生态治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总结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治理经验和模式的重要体现。因此,加强地方生态治理相关问题的研究,不仅是丰富我国生态治理理论的必要之举,也是提升地方生态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泰州市为研究个案,对泰州市政府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生态治理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逐步分析了泰州市政府生态治理的基本现状、能力提升面临的主要障碍以及障碍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具体障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分析泰州市政府生态治理的具体策略以及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发现泰州市政府生态治理能力提升面临的主要障碍表现在政策执行存在偏差、协同共治整合乏力、基本保障供给不足三个方面,这些障碍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失衡、整体性生态治理机制缺失、生态治理供给侧改革滞后。结合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根据泰州市政府生态治理的具体现状,针对生态治理能力提升面临的障碍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一是通过强化地方政府的生态治理职能、坚持德法兼备的生态治理逻辑、完善地方政府的生态政绩考评优化生态治理政策执行;二是树立整体性生态治理理念、充分发挥政府的整合作用、构建多元共治的合作机制完善整体性生态治理机制;三是通过优化生态治理制度供给、加大生态治理资金供给、加强生态治理科技供给完善生态治理保障体系。

袁明[3](2020)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县级政府作用研究 ——以泰州市高港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近年来,随着二、三产业的兴起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工作生活,导致不少农村地区农业人口减少、劳动力短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抛荒现象。中央一号文件在2013年首次了提出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方式,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与之相配套,提出了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的要求,并从强化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等方面提了具体要求。泰州市高港区在重点发展工业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道路。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高港区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现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政策支持偏弱、资金支撑不足、技术水平偏低等制约因素,在结合部分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优化提升的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和建议虽然不完全成熟,但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高港区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启发价值,同时也对其他地区政府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具有相当一定分量的参考意义。

黄璇[4](2020)在《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成效评估研究 ——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村官是党中央提出的一条重大战略决策,其主要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培养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大学生村官计划起源于1995年江苏丰县的“雏鹰工程”,经过多年的试点和探索,直至2008年,全国范围内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全面实施。江苏省作为全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发源地,多年以来该计划的实施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当然不可避免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为例,一是苏北农村作为现阶段江苏省发展的重点,具备较强的研究价值,二是笔者作为本地人,在研究调查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便利,使整个研究计划得以有效实施。本文重点研究大学生计划在江苏省姜堰区自2008至2018年以来的实施成效。首先对大学生村官的概念、群体特征、实施成效的概念进行界定,描述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历史革延,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三个理论基础;随后根据问卷、实地考察等方法调查大学生村官工作在泰州市姜堰区的实施现状,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村官选聘、任职、流出的总体情况,大学生村官日常管理及具体工作情况,以及大学生村官对当下工作的满意度;其次,通过调查的内容结合文献总结大学生村官计划在泰州市姜堰区的实施成效、问题和计划,最终以点带面,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大学生村官计划发挥成效的思路和对策。

刘冬瑞[5](2020)在《江苏省湿地公园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类社会对于湿地生态功能认知的加深,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已经成为了世界共同的关注点。湿地公园作为一种新的湿地保护形式,能够将湿地恢复与保护及生态旅游等功能相结合,得到了各地政府和大众的广泛认可与支持,已经成为我国自然保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发展不仅能够有效地体现出地区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程度及效能,同时能反映出地区绿色生态发展的态势。近年来,江苏省湿地公园发展迅速,湿地保护效益逐渐凸显,但是湿地公园在受到自然资源分布、社会经济和政策法规的等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空间特征差异性。在生态大保护实施的大背景下,通过对江苏省湿地公园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的探究,能够为优化湿地公园分布格局、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和促进地区生态安全提供一定的参考。利用地理学的最邻近指数、核密度、标准差椭圆、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等方法研究2005-2018年江苏省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比较不同地区湿地公园的时空分布差异,探明江苏省湿地公园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的发展演变态势,并利用地理探测器从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和政策三方面出发,识别影响江苏省湿地公园发展的核心因子及相互之间的交互作用,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总体上,江苏省湿地公园的类型分布以湖泊型和河流型为主,多分布在距离中心城市20-40km的近郊区,各市湿地公园的数量比例和分布密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湿地公园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2)在时空序列上,江苏省湿地公园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提速三个阶段,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湿地公园发展均呈现明显的不均衡性,各地级市在湿地公园的建设时间上起步不一,并呈现出不同的增长态势。江苏省湿地公园在空间分布类型上总体上呈现“总体集聚,局部均匀”分布的特征,经历了均匀型→随机型→集聚型的发展过程,逐渐出现聚拢的趋势;湿地公园核密度经历了无核→单核→双核的过程,并逐渐呈现出以苏南地区为核心聚集区,以苏中地区为次要聚集区的演变特征;在空间分布方向上,由初期的“东—西”分布,旋转至“东南—西北”分布,湿地公园的分布中心从“常州-无锡”一带转变到“扬州-镇江”一带,标准差椭圆的面积在逐渐增大,分布区域逐渐向东扩展;通过地理集中指数和基尼系数两个方面来看,江苏省湿地公园在地级市层面分布较为集中,但是集中程度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3)在江苏省湿地公园时空演变的影响因子探测上,在江苏省湿地公园发展在前期主要取决于湿地资源的禀赋优劣程度,在后期社会经济的促进与政府的指导作用在逐步加强。交互探测表明江苏省湿地公园任意两个影响因子交互后的呈现双因子增强或者非线性增强的关系,但是不同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变化中,社会经济层面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逐渐变强,并且与自然资源因素产生明显的交互关系。(4)基于上述研究,进一步提出优化湿地公园空间布局、增强湿地公园建设投入和加强湿地公园管理等发展策略。

赵倩[6](2020)在《农旅融合视角下乡村规划策略研究 ——以江苏省泰州市麒麟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日益紧密,人们旅游需求也变得多样化、多元化。农旅融合是在整合农业资源的基础上,尊重农业产业功能的前提下,融入旅游活动进行合理挖掘农业土地资源和依托农业景观要素的一条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乡村建设发展之路。泰州市麒麟村地处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丰富的苏中水乡地区,现状自然人文条件多样、可开展的农旅融合资源丰富,人居环境条件优越,麒麟村乡村建设规划具有针对性和特殊性可供农旅融合规划研究的价值高。因此,开展农旅融合的乡村规划策略研究,不仅理论意义上丰富了学术性理论内容,实践意义上具有乡村建设应用价值。首先理论研究阶段,对前人研究的相关研究背景及理论基础研究成果进行论述总结。从概念上理解其农旅融合与乡村规划建设发展的必要性与作用,深刻认识农旅融合特征以及发展趋势,乡村规划建设的核心内容。从案例研究上总结优秀的典型农旅融合和乡村规划研究案例,为下文做理论支撑;其次是关系认知阶段,运用实地调研、文献等研究方法梳理出农旅融合与乡村规划建设的关系和要点内容,提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关于空间、资源、配套、经济四方面的“耦合”互动要点;分析其存在的相互影响作用;随后指标建立阶段,参考互动耦合内容和相互影响因素选取将"经济发展"、"规划布局"、"文化风貌"、"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确定乡村建设建设融合发展"的5个项目层指标:“布局结构”、“家庭收入”等13个要素层指标和23个单项因子指标建立指标体系,进行一致性检验分析确定权重划分耦合阶段标准;然后是策略框架制定阶段,对江苏省的乡村发展状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发展条件,发现农旅融合与江苏省传统乡村建设存在的的发展困境,根据规划的协调性、原真性、可持续性和整体性原则提出解决方法构建了在产业、空间、民居、生态景观、配套设施、保障六方面的规划策略体系;最后是实证研究阶段,以麒麟村为研究对象进行规划建设实践。通过实地的田野乡村的调查与访问了解发展现状,进行资源资料与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整理录入。根据现状内容构建指标体系根据评分,得出评价结果确定耦合阶段;依据因子层和要素层评分分值内容总结农旅融合与麒麟村规划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条件和制约要素;结合上文对江苏省提出的规划策略体系和制约因素提出适用于麒麟村规划建设的以产业、空间、民居”、生态景观、配套、保障六大规划策略。

杨角[7](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马锋[8](2019)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成果转化是决定科学技术成果能否转化成为经济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是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以及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重要途径。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国立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活动的义务之一,而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群体,更加需要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国立科研机构作为国有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必然伴随国有资产管理问题,而国有资产管理的对象很多又与科技成果转化内容是交叉的。研究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必然要解决其中的资产管理问题,所以,本文围绕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资产管理相关问题对全院105家研究院所进行问卷调查,而且,三年内分两个阶段先后对分布于东北、西北、京畿、珠三角、长三角以及闽南等地区的中科院系统具有代表性的60多家研究院所、高校和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展开调研,并结合自身长期工作实践,对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相关问题做了详细研究。首先,深入了解各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探寻制约成果转化和资产管理的问题,分析新时期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引述科研院所资产管理相关理论,结合中科院各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情况,分析借鉴国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经验。其次,探讨中科院院属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及其对应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通过梳理当前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问题和模式,构建一套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以期对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成效进行科学评估。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做好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必须解决相应的监管和激励问题。因此,接下来进一步概括总结中科院现有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投资与监管问题;通过研究中科院院属科研院所在激励分配方面的成功经验,详细分析各种不同激励方案,对激励与分配问题展开研究,力求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同时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实现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总结分析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最终对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和国有资产管理这一对当前热门的研究问题,并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相关研究文献,而且研究结论对国立科研机构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将更具指导价值。研究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案例研究与实证调研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而且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与以往学者采用的方法相比,增加了定量研究和案例研究的相关内容,使研究结论更全面、更具实践性。

亓军红[9](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认为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朱晋峰[10](2019)在《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及鉴定意见的形成、采信研究 ——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为对象的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众对生活条件、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其中,公众对赖以生存、生活的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目前我国环境问题迭出,各种污染环境行为时有发生,这不仅会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会对居民的工作、生活,甚至是身体健康等造成严重影响。因而,为了确保环境能真正适应社会公众生存、生活的需求,除了要预防环境被污染以外,还需要对已经被破坏的环境进行修复。这一问题也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为此,相关部门还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如2015年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7年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等。此外,《民事诉讼法》还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公益诉讼制度,以确保因污染环境行为而遭受侵害的社会公益得到有效保障。随后,检察机关还组织开展了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公益诉讼在司法实践和理论中依然存在诸多困境,为了缓解这些困境,相关部门发布了系列规范。例如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颁布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等。在一定层面上,这些规范有效缓解了民事公益诉讼中的部分困境。与其他环境资源诉讼不同的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目的是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确定环境修复方案,使得被污染的环境能够得到修复;或者在环境无法被修复的情况下,确定环境污染行为人应当承担的环境损害赔偿数额。然何种修复方案更为妥当,更能将环境恢复到被破坏以前的状态,往往是控辩双方和法庭难以凭借自身知识就能自行解决的。因而,诉讼各方借助于专业人士或者机构的帮助来解决该问题,必然成为一重要途径。此外,在环境无法被修复的情况下,诉讼各方同样需要借助专业人士或者机构的帮助来确定行为人应当承担的环境损害赔偿具体数额。这也成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关键内容之一。显然,作为法定证据形式之一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是解决诉讼中此类专业问题的最为主要的方式。我国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起步较晚。直到2016年,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才被纳入到司法鉴定行政主管机关的统一管理之中,这也就造成了目前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相对滞后的局面。进而导致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无法满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需求。这也是本文以此为题进行研究的原因。当然,在此需要明确的是,司法鉴定是一项集管理、诉讼与证据于一身的证据方法,司法行政管理是否完善?对鉴定意见的形成与采纳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本文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进行研究也应当从此三方面予以全面阐释。在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中,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资格管理层面。目前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难以满足司法实践的需求,而且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依托的主体过多,鉴定主体趋利性问题依然存在,册中册、册外册1等问题又出现了新的情形。因此,本文本文认为,我们不仅要继续严格把控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资格准入条件,而且要对现在的资格准入条件进行完善,以使其能够更加适应司法实践的需求。同时,对于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登记评审专家库,我们依然应当特别重视,并完善其建设。此外,针对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收费的困境,司法鉴定行政主管部门不仅要明确具体的收费标准,还应当完善相应的法律援助制度,以及探索建立公益诉讼基金和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对于司法鉴定的管理,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相关部门还应当以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为切入点,尽快构建鉴定资质的等级管理和加强管理的区域协作。在鉴定意见的形成程序中,针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特殊性,我们要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启动时间提前至诉讼之前,对于鉴定结果会产生重要影响的检材提取,我们首先应当充分肯定行政机关等在鉴定前收集的材料可以作为检材,但应采取多项措施确保检材的真实性以及提取的合法性。在鉴定实施中,对于可以作为鉴定检材的确认以及环境修复方案的确定,我们可以邀请相关代表见证鉴定过程,从而确保鉴定的权威性。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实施所依赖的技术标准,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标准缺失等方面。对此,我们有必要从加速标准体系建设,统一标准管理部门,积极鼓励制定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团体标准,正确对待“专家法”在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的运用,完善相应的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完善。在鉴定意见的采信程序中,虽然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可以有效解决案件中的相关专业技术问题,为裁判提供证据,但司法鉴定意见是否符合证据的要求,还需要法官在庭审中予以认定。法庭对于鉴定意见的采信,当然要遵守证据裁判的一般规则,但鉴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特殊性,对于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的采信,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专家陪审员制度的功能。这其中就包括专家陪审员专家库的建立、专家陪审员的职责等内容。当然,我们还有必要在强化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基础之上,完善鉴定人隐蔽出庭作证制度;此外,对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专家辅助人制度,我们也有必要采取相应的特殊措施对其进行完善。

二、关于加快发展泰州林业的思路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加快发展泰州林业的思路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泰州市戴南镇强镇扩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关于强镇扩权定义的研究
        (二) 关于强镇扩权动因的研究
        (三) 关于强镇扩权取得成效的研究
        (四) 关于强镇扩权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主要内容
    五、论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强镇扩权
    二、政府治理与分权理论
    三、组织扁平化理论
第二章 泰州市戴南镇强镇扩权的基本实践
    一、戴南镇强镇扩权的背景
    二、戴南镇强镇扩权的基本做法
        (一) 创新管理体制
        (二) 深化人事改革
        (三) 实行综合执法
        (四) 建立便民中心
        (五) 破除体制束缚
        (六) 建立目录清单
        (七) 强化监督服务
    三、戴南镇强镇扩权取得的成效
        (一) 政府职能得到转变
        (二) 政府效能得到提高
        (三) 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四) 实现产城一体发展
第三章 泰州市戴南镇强镇扩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泰州市戴南镇强镇扩权存在的问题
        (一) 经济区域扩展与行政区域管理之间的问题
        (二) 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
        (三) 部门设置、人员编制与实现高效服务职能的问题
        (四) 下放的权力和戴南镇政府的承受力以及需求有偏差的问题
        (五) 土地需求与用地瓶颈制约之间的问题
    二、泰州市戴南镇强镇扩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法律因素
        (二) 利益因素
        (三) 意识因素
        (四) 体制因素
第四章 我国强镇扩权几种模式的探索及启示
    一、广东模式
    二、浙江模式
    三、两种模式的经验启示
第五章 泰州市戴南镇强镇扩权有效推进的对策
    一、完善法律法规
    二、强化制度建设
    三、理顺各方关系
    四、加强多元监督
    五、转变政府职能
    六、提升队伍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泰州市政府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的理论阐释
    2.1 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的基本内涵
        2.1.1 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的概念界定
        2.1.2 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的具体表现
        2.1.3 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
    2.2 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的理论依据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协商民主理论
        2.2.3 整体性治理理论
    2.3 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
        2.3.1 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2.3.2 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
        2.3.3 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3章 泰州市政府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的现状分析
    3.1 泰州市政府生态治理的基本现状
        3.1.1 泰州市市域生态环境简要介绍
        3.1.2 泰州市政府提升生态治理能力的主要措施
        3.1.3 泰州市政府提升生态治理能力取得的成绩
    3.2 泰州市政府生态治理能力提升面临的主要障碍
        3.2.1 政策执行存在偏差
        3.2.2 协同共治整合乏力
        3.2.3 基本保障供给不足
    3.3 泰州市政府生态治理能力提升面临障碍的原因
        3.3.1 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失衡
        3.3.2 整体性生态治理机制缺失
        3.3.3 生态治理供给侧改革滞后
第4章 泰州市政府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的对策
    4.1 优化生态治理政策执行
        4.1.1 强化地方政府的生态治理职能
        4.1.2 坚持德法兼备的生态治理逻辑
        4.1.3 完善地方政府的生态政绩考评
    4.2 构建整体性生态治理机制
        4.2.1 树立整体性生态治理理念
        4.2.2 充分发挥政府的整合作用
        4.2.3 构建多元共治的合作机制
    4.3 完善生态治理保障体系
        4.3.1 优化生态治理制度供给
        4.3.2 加大生态治理资金供给
        4.3.3 加强生态治理科技供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县级政府作用研究 ——以泰州市高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研究的背景
        1.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业社会化服务概念的界定
        2.1.2 县级政府作用概念的界定
        2.1.3 农业概念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规模经济理论
        2.2.3 土地产权理论
第3章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县级政府作用发挥的现状分析
    3.1 高港区典型性说明
        3.1.1 高港区的总体情况
        3.1.2 高港区的自然条件
        3.1.3 高港区的农业经济情况
    3.2 高港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开展情况
        3.2.1 走访调研
        3.2.2 资料查阅
    3.3 高港区人民政府在支持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具体举措
        3.3.1 强化为农服务综合体建设
        3.3.2 强化原有相关农业社会化服务
    3.4 高港区人民政府支持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具体举措的实践成效
        3.4.1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3.4.2 农村面貌加快改善
        3.4.3 村民、服务组织和村集体实力不断增强
第4章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县级政府作用发挥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泰州市高港区为例
    4.1 高港区人民政府在支持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不足之处
    4.2 影响高港区人民政府在支持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作用发挥的因素及分析
        4.2.1 “人”的方面
        4.2.2 “财”的方面
        4.2.3 “物”的方面
第5章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县级政府作用发挥的优化路径
    5.1 在强化政策支撑上优化提升
    5.2 在强化金融支撑上优化提升
    5.3 在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建设上优化提升
    5.4 在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上优化提升
    5.5 在强化基层基础支撑上优化提升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选题研究的总结与思考
    6.2 选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4)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成效评估研究 ——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大学生村官政策的价值研究
        1.2.2 关于大学生村官政策的问题及原因研究
        1.2.3 关于促进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成效对策的研究
        1.2.4 研究现状简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2章 大学生村官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大学生村官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大学生村官的概念界定
        2.1.2 大学生村官群体的特征
    2.2 大学生村官政策发展历史
        2.2.1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萌芽阶段(1995-2001)
        2.2.2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试点探索阶段(2002-2007)
        2.2.3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全面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
    2.3 本文理论依据
        2.3.1 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2.3.2 西奥多的人力资本理论
        2.3.3 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第3章 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现状分析——以泰州市姜堰区为例
    3.1 姜堰区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前的情况
    3.2 姜堰区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情况
        3.2.1 姜堰区大学生村官选聘情况(2008-2018)
        3.2.2 姜堰区大学生村官任职情况
        3.2.3 姜堰区大学生村官流出情况
    3.3 姜堰区大学生村官工作情况调查
        3.3.1 姜堰区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工作情况
        3.3.2 姜堰区大学生村官的具体工作情况
    3.4 姜堰区大学生村官的满意度调查
        3.4.1 姜堰区大学生村官对收入待遇的满意程度
        3.4.2 姜堰区大学生村官对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
        3.4.3 姜堰区大学生对政策保障条件的满意程度
第4章 大学生村官计划政策实施的成效与面临问题——以泰州市姜堰区为例
    4.1 姜堰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成效
        4.1.1 拓展村民就业渠道
        4.1.2 提升村民民主意识
        4.1.3 丰富村民文娱生活
        4.1.4 改善农村村容村貌
        4.1.5 大学生村官自我能力的提升
    4.2 姜堰区大学生村官计划面临的问题
        4.2.1 职业规划出路较为单一
        4.2.2 扎根农村思想较为薄弱
        4.2.3 对农村经济促进作用十分有限
第5章 促进大学生村官政策发挥实效的思路与建议
    5.1 以“树人”为根本,注重着眼长远
    5.2 以“适岗”为前提,注重定向选聘
    5.3 以“践行”为关键,注重正面指引
    5.4 以“培养”为方法,注重科学管理
    5.5 以“稳定”为原则,注重多向流动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泰州市姜堰区大学生村官调查问卷》

(5)江苏省湿地公园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湿地保护的全球认同
        1.1.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湿地保护发展
        1.1.3 江苏省对湿地保护提出了新要求
        1.1.4 湿地公园建设是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双赢途径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江苏省2005-2018年间湿地公园时空演变特征
        1.3.2 江苏省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1.3.3 江苏省湿地公园发展建设建议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法结合爬虫方法
        1.4.2 地理空间分析方法
        1.4.3 地理探测器
    1.5 研究数据及来源
        1.5.1 文献数据
        1.5.2 矢量数据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的解释与界定
        2.1.1 湿地
        2.1.2 湿地公园
    2.2 理论基础
        2.2.1 地域分异理论
        2.2.2 区位理论
        2.2.3 人地关系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增长极理论
        2.2.6 核心边缘理论
    2.3 相关文献综述
        2.3.1 湿地公园建设及评价研究
        2.3.2 湿地公园空间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2.3.3 湿地公园发展策略研究
        2.3.4 江苏省湿地及湿地公园相关研究
        2.3.5 地理探测器研究
        2.3.6 研究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江苏省社会地理及湿地公园建设概况
    3.1 江苏省地理及社会经济背景概况
        3.1.1 江苏省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3.1.2 自然地理与环境状况
        3.1.3 社会经济状况
        3.1.4 生态文明保护状况
    3.2 江苏省湿地资源类型及空间布局概况
    3.3 江苏省湿地公园建设概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苏省湿地公园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1 江苏省湿地公园总体特征
        4.1.1 湿地公园等级分布特征
        4.1.2 湿地公园类型分布特征
        4.1.3 不同地区湿地公园建设情况
        4.1.4 空间分布类型特征
        4.1.5 数量分布密度特征
        4.1.6 缓冲区分析
    4.2 江苏省湿地公园时间特征变化
        4.2.1 江苏省湿地公园不同增长阶段分析
        4.2.2 江苏省不同类型湿地公园增长变化分析
        4.2.3 江苏省各地级市湿地公园增长变化分析
    4.3 江苏省湿地公园空间演变特征
        4.3.1 空间分布类型的演变
        4.3.2 核密度的演变
        4.3.3 空间分布方向性的演变
        4.3.4 市域层级地理集中度的演变
        4.3.5 市域层级均衡度的演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江苏省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研究
    5.1 地理探测器
    5.2 江苏省湿地公园空间分布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5.2.1 影响因子选择原则
        5.2.2 指标体系构建
    5.3 江苏苏省湿地公园空间分布影响因子探测分析
        5.3.1 因子探测分析
        5.3.2 影响因子的交互探测
    5.4 江苏省湿地公园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5.4.1 自然资源禀赋
        5.4.2 社会经济状况
        5.4.3 政策指导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江苏省湿地公园的发展策略
    6.1 优化湿地公园空间布局,完善湿地保护网络
        6.1.1 创建“增长极”,发挥辐射作用
        6.1.2 填补湿地公园空白区,增加湿地公园多样性
        6.1.3 契合湿地保护体系,加强沟通与联系
    6.2 加快促进湿地公园发展,拓展湿地保护规模
        6.2.1 综合考虑影响因素,促进湿地公园建设
        6.2.2 合理拓展全省湿地公园面积
    6.3 强化湿地公园建设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
        6.3.1 完善湿地公园等级认定及考核体系
        6.3.2 合理管理湿地公园分类与分区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特色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6)农旅融合视角下乡村规划策略研究 ——以江苏省泰州市麒麟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趋势:农旅产业互动升级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1.1.2 矛盾:江苏省泰州市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中不断遇到问题
        1.1.3 挑战:乡村规划建设困境需要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对象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框架
    1.5 基本概念界定
        1.5.1 产业融合的概念
        1.5.2 农旅融合的概念
        1.5.3 乡村规划的概念
2 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1 农旅融合
        2.1.2 乡村规划
        2.1.3 农旅融合与乡村规划
    2.2 实证案例借鉴
        2.2.1 高县林湖村
        2.2.2 栖凤湾村
        2.2.3 Prairie Crossing村
        2.2.4 案例借鉴总结
    2.3 本章小结
3 农旅融合与乡村规划互动关系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农旅融合与乡村规划建设的核心要点
        3.1.1 要点提炼方法与耦合概念界定
        3.1.2 农旅融合要点
        3.1.3 乡村规划建设要点
        3.1.4 农旅融合与乡村规划耦合内容
    3.2 农旅融合对乡村规划建设之间的影响作用
        3.2.1 延伸乡村产业链,推动乡村建设经济发展
        3.2.2 资源要素互补,使乡村风貌“走出去”
        3.2.3 提升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2.4 乡村建设中配套设施基础的完善能够更好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3.2.5 特色乡愁文化共筑乡村独特记忆
    3.3 根据农旅融合与乡村规划互动关系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3.3.1 指标构建
        3.3.2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3.3.3 指标权重构建
        3.3.4 发展阶段划分
    3.4 本章小结
4 农旅融合视角下江苏省传统乡村规划策略体系构建
    4.1 江苏省农旅融合乡村发展环境分析
        4.1.1 整体发展环境
        4.1.2 江苏省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特征
    4.2 农旅融合视角下江苏省传统乡村规划发展存在的问题
        4.2.1 农旅融合存在要素瓶颈
        4.2.2 农民的主体地位不高
        4.2.3 景观环境品质较低,乡村特色空间同质性较强
        4.2.4 管理保障机制不完善农旅融合发展建设人才的缺失
    4.3 农旅融合视角下江苏省乡村规划建设原则
        4.3.1 协调性: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提高协调性
        4.3.2 原真性:田园特色,乡土环境营造
        4.3.3 可持续性: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
        4.3.4 整体性:弘扬传统文化,提高核心竞争力
    4.4 农旅融合视角下乡村规划策略框架体系构建
        4.4.1 产业——产业链的完善,三产转型升级
        4.4.2 空间——“三生”为本,统筹空间形态
        4.4.3 民居——风貌乡土特色营造,提高核心竞争力
        4.4.4 生态景观——维护生态景观格局,可持续发展
        4.4.5 配套——平衡“主”“客”完善配套服务功能
        4.4.6 保障——夯实农村基层基础,推进工作落实
    4.5 本章小结
5 指标评分:农旅融合视角下麒麟村规划发展指标评分
    5.1 麒麟村发展现状
        5.1.1 发展背景概括
        5.1.2 麒麟村现状
    5.2 产业现状与麒麟村建设现状
        5.2.1 产业
        5.2.2 空间
        5.2.3 景观
    5.3 基于指标评价体系分析农旅融合与麒麟村耦合状况
        5.3.1 指标评分
        5.3.2 评价结果
        5.3.3 结果剖析
    5.4 农旅融合视角麒麟村规划优势条件
        5.4.1 产业定位明确发展基础条件较好
        5.4.2 资源禀赋,高质量的农旅资源条件支撑
        5.4.3 政府关注程度高资源禀赋
        5.4.4 生态景观环境原真性
        5.4.5 区域内周边旅游市场的带动性强
    5.5 农旅融合视角下麒麟村乡村规划制约因素
        5.5.1 土地利用复杂化
        5.5.2 空间布局形式单一形态破碎
        5.5.3 景观环境品质有待提升,乡村风貌营造不足
        5.5.4 公共服务设施不均衡
    5.6 本章小结
6 规划验证:农旅融合视角下麒麟村规划实践研究
    6.1 产业——“以旅促农,实现转型升级”
        6.1.1 产业定位
        6.1.2 产业基础资源整合
    6.2 空间——“三生共融,统筹空间形态”
        6.2.1 分:农旅融合产业空间布局
        6.2.2 总:总体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
    6.3 民居——“平衡主客,延续泰居魅力”
        6.3.1 传统建筑的“去”与“留”
        6.3.2 泰居风貌提炼
    6.4 生态——“景村共荣,发展可持续”
        6.4.1 生态格局控制
        6.4.2 景观吸引力塑造
    6.5 配套——“服务共享,提升乡村品质”
        6.5.1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农旅品质
        6.5.2 道路系统规划
    6.6 保障——“管理组织,协作共同发展”
        6.6.1 管理机制选择
        6.6.2 资金投入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麒麟村指标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相关问题文献综述
    2.1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进展
        2.1.1 科技成果转化的经典模式
        2.1.2 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2.2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研究进展
        2.2.1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分析
        2.2.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分析
    2.3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2.3.1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方式
        2.3.2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2.3.3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激励分配问题
    2.4 相关理论综述
        2.4.1 委托代理理论
        2.4.2 公共产品理论
    2.5 小结
第3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相关情况的调研与分析
    3.1 中科院科技成果管理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2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情况调查的调查与分析
    3.3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方式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典型案例研究
    4.1 苏州纳米技术产业平台驱动案例分析
        4.1.1 成果转化方式
        4.1.2 资产管理方式
    4.2 西安光机所自创基金案例分析
        4.2.1 成果转化方式
        4.2.2 资产管理方式
    4.3 盱眙凹土中心科技引领特色资源开发案例分析
        4.3.1 成果转化方式
        4.3.2 资产管理方式
    4.4 合肥物质院自创园区案例分析
        4.4.1 成果转化方式
        4.4.2 资产管理方式
    4.5 中科大借助资本市场促进成果转化案例分析
        4.5.1 成果转化方式
        4.5.2 资产管理方式
    4.6 大连化物所知识产权运营案例分析
        4.6.1 成果转化方式
        4.6.2 资产管理方式
    4.7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孵化共赢案例分析
        4.7.1 成果转化方式
        4.7.2 资产管理方式
    4.8 泰州-河南中心对接案例分析
        4.8.1 泰州中心对接方式
        4.8.2 河南中心对接方式
    4.9 嘉兴-常州中心援建研发机构案例分析
        4.9.1 嘉兴中心援建研发机构方式
        4.9.2 常州中心援建研发机构方式
    4.10 小结
第5章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5.1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参与主体
        5.1.1 财政部门
        5.1.2 中国科学院
        5.1.3 社会公众
        5.1.4 第三方独立主体
    5.2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5.2.1 评价原则
        5.2.2 评价思路
    5.3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5.3.1 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设计
        5.3.2 评价指标内涵及说明
        5.3.3 评价指标赋值和权重确定
    5.4 小结
第6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投资与监管问题研究
    6.1 孵化器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6.1.1 孵化器转化模式
        6.1.2 孵化器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6.1.3 孵化器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6.2 链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6.2.1 链式转化模式
        6.2.2 链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6.2.3 链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6.3 再生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6.3.1 再生式转化模式
        6.3.2 再生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6.3.3 再生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6.4 融合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6.4.1 融合式转化模式
        6.4.2 融合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6.4.3 融合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6.5 渗透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6.5.1 渗透式转化模式
        6.5.2 渗透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6.5.3 渗透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6.6 引领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6.6.1 引领式转化模式
        6.6.2 引领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6.6.3 引领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6.7 小结
第7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的激励分配问题研究
    7.1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及法律依据沿革
    7.2 中科院现行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分配政策简述
    7.3 院属研究所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情况调查
        7.3.1 调研范围及典型性分析
        7.3.2 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总体情况
        7.3.3 院属研究所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激励主要类型
        7.3.4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分配政策差异原因简析
        7.3.5 典型案例
    7.4 小结
第8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
    8.1 制度、政策层面的问题
        8.1.1 政策冲突增加国有资产管理难度
        8.1.2 政策模糊迟缓工作进展
        8.1.3 政策缺乏操作性
    8.2 人才层面问题
        8.2.1 人员不稳定性提高
        8.2.2 成果转化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不健全
        8.2.3 专业人才不足问题
        8.2.4 我国科技人才流动政策规定和体制限制偏离度较大
    8.3 工作流程问题
        8.3.1 资产评估备案审批程序繁琐、耗时长
        8.3.2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主要依赖技术团队自身而非中介机构
    8.4 利益分配问题
        8.4.1 非在职人员奖励问题
        8.4.2 成果发明人与转化人员利益分配问题
        8.4.3 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协调问题
        8.4.4 我国科技成果收益分配制度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分配范围
    8.5 融资与技术成果估价问题
        8.5.1 科技成果转化“第一公里”资本金缺失
        8.5.2 科技人员在与企业合作谈判时往往高估技术成果价值的问题
        8.5.3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阶段融资渠道相比发达国家要窄
    8.6 风险问题
        8.6.1 党员领导干部持股等问题
        8.6.2 无形资产在评估后折价入股时存在风险问题
第9章 加强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9.1 政府层面
        9.1.1 简政放权,精简手续
        9.1.2 减税降负,提升动力
        9.1.3 设立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资本金
    9.2 中科院层面
        9.2.1 出台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分配相关细则
        9.2.2 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人员专业技术系列岗位
        9.2.3 完善领导、干部股权激励分配方法和约束机制
        9.2.4 多措并举,保证研究所集体利益
    9.3 研究院(所)层面
        9.3.1 加强科技成果质量管理,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9.3.2 优化对科技成果转化团队人员的激励
        9.3.3 完善非在职人员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办法
        9.3.4 激励分配额度宜采用累计递减模式
        9.3.5 探索建立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经纪人工作机制
第10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10.1 研究总结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9)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10)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及鉴定意见的形成、采信研究 ——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为对象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性
第一章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概述
    第一节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概念及功能
        一、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概念
        二、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功能
    第二节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特殊性
        一、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的特殊性
        二、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特殊性
        三、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特征
    第三节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立法与司法实务
        一、立法
        二、司法实务
    第四节 司法鉴定管理与鉴定意见形成、采信的关系
        一、司法鉴定管理与鉴定意见形成的关系
        二、司法鉴定管理与鉴定意见采信的关系
第二章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
    第一节 关于司法鉴定机构的管理
        一、实例分析
        二、管理现状
        三、管理的问题
        四、管理的完善
    第二节 关于司法鉴定人及评审专家库的管理
        一、鉴定人管理现状
        二、鉴定人管理的问题
        三、鉴定人管理的完善
        四、评审专家库管理的完善
    第三节 关于司法鉴定收费的管理
        一、收费现状及困境
        二、收费的完善
        三、应当明确的三个问题
    第四节 关于司法鉴定等级的管理
        一、内核
        二、现状
        三、可行性
        四、完善等级管理的思路
    第五节 关于司法鉴定管理的区域协作
        一、内核
        二、现状
        三、模式选择
        四、协作内容
        五、协作程序
第三章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的形成
    第一节 司法鉴定的启动
        一、启动现状
        二、从启动实践反思立法
        三、启动的完善
    第二节 司法鉴定的受理
        一、司法鉴定检材移交
        二、多个司法鉴定机构共同受理鉴定
    第三节 司法鉴定的实施
        一、司法鉴定的基本方法
        二、司法鉴定见证的法律依据
        三、司法鉴定见证的现状
        四、司法鉴定见证的重要意义
        五、司法鉴定见证的完善
    第四节 司法鉴定的标准
        一、标准现状及困境
        二、标准体系的完善
第四章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的采信机制研究
    第一节 司法鉴定意见采信概述
        一、采信主体
        二、采信程序
        三、采信规则
        四、采信现状
    第二节 鉴定人隐蔽出庭作证
        一、内涵和特征
        二、实证考察
        三、困境
        四、完善
    第三节 专家辅助人制度
        一、出庭实证考察
        二、专家辅助人资格
        三、专家辅助人地位
    第四节 专家陪审员制度
        一、概述
        二、实证考察
        三、现状
        四、困境
        五、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关于加快发展泰州林业的思路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泰州市戴南镇强镇扩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黄晓意. 苏州大学, 2020(03)
  • [2]泰州市政府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 孙捷. 湘潭大学, 2020(02)
  • [3]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县级政府作用研究 ——以泰州市高港区为例[D]. 袁明. 湘潭大学, 2020(02)
  • [4]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成效评估研究 ——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为例[D]. 黄璇. 湘潭大学, 2020(02)
  • [5]江苏省湿地公园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冬瑞.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6]农旅融合视角下乡村规划策略研究 ——以江苏省泰州市麒麟村为例[D]. 赵倩.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7]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8]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D]. 马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9]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10]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及鉴定意见的形成、采信研究 ——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为对象的分析[D]. 朱晋峰.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加快台州林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