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绩效评价及一般项目结论总结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绩效评价及一般项目结论总结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绩效评估及面上项目结题小结(论文文献综述)

阮方琦[1](2021)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策略的陶瓷快速定量与判别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陶瓷作为中华物质文化的瑰宝,其蕴含了广泛的古代社会活动信息,在研究古代文明发展演变规律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寻找一种快速和精准的陶瓷微损检测及种类判别分析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传统鉴定方法存在的局限性以及陶瓷具有珍贵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需要引入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获取陶瓷的来源及其所代表生产时代的制作工艺及元素组成等信息,为文物保护及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但是由于陶瓷成分与结构的复杂性,使用LIBS进行分析时会产生大量的复杂光谱,而如何从这些复杂的光谱数据中获取有效的信息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仍然是目前面临的难题之一。本论文从陶瓷微损、快速分析的实际需求出发,以陶瓷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LIBS技术的陶瓷组分分析研究,重点研究基于化学计量学策略的陶瓷多元素定量分析和陶瓷年代判别分析模型,以解决LIBS复杂光谱解析的问题。本研究为实现陶瓷的微损检测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全文共分为三章,其主要研究内容为:1.开展基于LIBS技术与随机森林回归(RFR)算法相结合的陶瓷Mg、Al、Ca和Fe等多元素定量分析方法研究。(1)针对激光能量波动、样品不均匀和基体效应等干扰因素的影响,研究基于RFR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究不同延迟时间、激光能量和光谱累加次数等实验参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并构建基于全谱、四种不同波段光谱的RFR校正模型以实现陶瓷Mg、Al、Ca和Fe等元素含量的快速测定。结果表明,相比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支持向量机(SVM)校正模型,RFR校正模型表现出更加优异的预测性能。获得的陶瓷Mg、Al、Ca和Fe等四种元素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726、0.9619、0.9805和0.9695,RMSE分别为0.8324、0.8654、0.6892和0.7395。(2)针对RFR算法预测性能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序列后向选择(SBS)的特征选择方法,并构建SBS-RFR校正模型以实现陶瓷多元素含量的快速测定。结果表明,相比PLSR、SVM和RFR校正模型,SBS-RFR模型表现出更加优异的预测性能。四种元素的决定系数R2值均在0.9800以上,获得的RMSE值分别为0.3954、0.4627、0.2532和0.3791。因此,本章建立了一种基于LIBS技术结合RFR算法的陶瓷多元素定量分析方法,而使用合适的特征选择方法能进一步提高校正模型的预测性能。2.开展基于LIBS技术结合RF算法的不同时期陶瓷判别分析方法。(1)针对不同类别的陶瓷之间元素信息的差异性,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RF)结合变量重要性(Ⅵ)准则的有监督模式识别方法,并构建Ⅵ-RF判别模型以实现不同时期陶瓷的分类判别。将其预测性能与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无监督模式识别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Ⅵ-RF判别模型能够较好地实现不同时期陶瓷的判别,其获得的判别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0.8528、0.9710和0.9433。(2)针对陶瓷判别分析中LIBS光谱数据维度高、信息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广义序列后向选择(GSBS)的特征选择方法,并构建GSBS-RF判别模型以实现不同时期陶瓷的分类判别,将其得到的预测结果与RF、Ⅵ-RF和SBS-RF判别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SBS-RF模型得到的判别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0.9526、0.9910和0.9782,均高于RF、Ⅵ-RF和SBS-RF判别模型获得的预测结果。(3)针对基于Wrapper式的特征选择方法计算量大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互信息(MI)和双向选择(DBS)的Filter/Wrapper式混合特征选择方法(MI-DBS),并构建MI-DBS-RF判别模型以实现不同时期陶瓷的分类判别,将其得到的预测结果与RF、Ⅵ-RF、SBS-RF、GSBS-RF和MI-RF判别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MI-DBS-RF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其得到的平均判别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0.9722、0.9956和0.9850。与Ⅵ-RF、SBS-RF和GSBS-RF判别模型相比,MI-DBS-RF模型能够提高预测准确度以及减少判别分析所需的计算时间。因此,本章建立了一种基于LIBS技术结合RF算法的不同时期陶瓷判别分析方法,而使用优异的混合特征选择方法能进一步提高判别模型的预测性能和计算效率。

何林恺[2](2021)在《热熔钻头外壳用Cf增强ZrB2-SiC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热熔钻进技术是通过特制的热熔钻头产生高温并传递到周围岩土体使其熔融,再采用自重或配重加压方式将熔融物挤压出孔底以实现钻进的效果。熔融物上返过程中能填补地层孔隙或裂隙形成坚硬稳定的玻璃质孔壁,取代套管的作用。从而能有效应对地层高温、坚硬地层钻进、孔壁稳定、钻井液漏失等深地钻井的难题。然而在实际室内和野外试验过程中发现热熔钻头壳体材料存在不耐高温、高温易氧化和磨损等问题,使用寿命不长;电阻加热热解石墨升温速率慢,温度上限较低(~1300℃)不足以熔融坚硬致密的岩石,如花岗岩等。纵观国内外热熔钻进技术发展历程,热熔钻头的壳体材料是限制该技术发展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要解决热熔钻头壳体遇到的问题,就需要对热熔钻头进行改进和试验设计。本文针对坚硬致密的花岗岩进行热熔试验,必须重新选择发热元件和壳体材料,制备多组壳体材料进行性能优化和机理分析,确定满足指标的材料配方,最后在室内搭建试验装置进行热熔岩石试验来验证优化后的壳体材料实际效果。因此本文开展了热熔钻头发热元件和壳体材料的选择、壳体材料的传热模拟、壳体材料的制备与表征、壳体材料的性能优化及其机理分析,热熔岩石试验装置搭建,热熔岩石钻进试验等研究工作。(1)热熔钻头发热元件和壳体材料的选择由于电阻加热的温度不足以熔融花岗岩,结合工作温度、高温性能和加工难易等条件,总结对比多种金属发热材料和非金属发热材料的特性,选出电加热硅钼棒和感应加热高强石墨的加热方式。参考过去试验数据,确定壳体材料的指标,承压6MPa以上,耐温1500℃以上。根据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等方面,对多种耐高温材料进行分析,确定综合性能优异的ZrB2-SiC陶瓷(简称ZS)作为热熔岩石试验用的壳体材料。(2)热熔钻头壳体材料数值模拟壳体的传热效果需要考虑材料的热导系数、热容、致密度等性能。确定热熔岩石过程的热量传递过程依次为发热元件-壳体内壁-壳体外壁-岩石。影响热量传递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壳体的传热效果。建立热熔岩石试验的数学模型,分析ZrB2-SiC陶瓷对热熔岩石温度场影响的分布规律和热传递机制。温度从发热元件经过壳体传递到岩石,整体趋势是下降的。壳体材料的传热整体大于花岗岩的传热,下降较花岗岩慢。通过壳体外壁温度直观表达壳体的传热效果。发热元件为1600℃,壳体外壁至少达到1500℃才能满足要求。计算发现,经10mm厚的ZrB2-SiC陶瓷传递到岩石上温度为1557℃。并加入对照组评价不同壳体和壳体厚度对传热效果的影响。ZrB2-SiC陶瓷的传热效果都优于对照组,厚度极限为30mm。(3)ZrB2-SiC-Cf复合材料的制备碳纤维(Cf)的加入可有效提高ZrB2-SiC陶瓷的抗氧化性、力学性能和抗热冲击性能。首先通过球磨混合ZrB2-SiC混合粉末,再采用磁力搅拌混合Cf和ZrB2-SiC混合粉末避免Cf因球磨受损,得到ZrB2-SiC-Cf混合粉末。以Ar气氛,2000℃下保温1h的工艺参数,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出不同体积分数碳纤维的ZSCf复合材料(简称ZSCf)。ZSCf复合材料致密度达99%以上,Cf在复合材料中分散均匀,无团聚现象。(4)对ZSCf复合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并研究其强化机制。通过对不同体积分数Cf的ZSCf复合材料进行抗弯强度和维氏硬度的力学性能测试,1600℃空冷三次热循环的抗热冲击性能测试和1600℃高温氧化0.5h的抗氧化性能测试。得出Cf体积分数为6%的ZSCf6力学性能和抗热冲击性能最佳。分析其通过纤维增韧、裂纹偏转等机制强化力学性能和抗热冲击性能,增幅分别为46.7%和39.2%。而在抗氧化性能上,Cf体积分数越高,ZSCf的抗氧化性能越好,ZSCf20增幅为73.5%。通过Cf对氧的阻隔和偏转机制,减少氧化层中空腔和形成局部还原环境的作用有效提高ZSCf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理论工作时间达360h,远远超出以前使用的同厚度的壳体材料。牺牲部分抗氧化性选用综合性能最佳的ZSCf6作为壳体材料,抗弯强度达到443MPa,维氏硬度达到1520 kgf/mm2,断裂韧性达到5.18 MPa·m1/2,三次热循环后性能下降10%,其各项性能满足热熔钻头壳体材料的使用要求。(5)热熔岩石试验装置搭建。对比电阻加热硅钼棒和感应加热高强石墨的熔岩效果。电阻加热的热熔岩石效果很差,升温速率慢等缺陷。而感应加热升温快,8分钟达到1500℃,热熔花岗岩效果明显。因此选出中频感应加热高强石墨进行热熔岩石试验。通过试验确定热熔岩石试验的可行性,优化试验方案,调整热熔岩石的温度、钻压等工艺参数,优化钻头构型,计算合理尺寸,测算热熔试验的理论上限,对试验岩石进行组分分析。最终,工艺参数确定为功率20k W,钻压2T,工作温度为1600℃。岩石和石墨柱均包裹保温棉,使用圆台型石墨柱热熔效果最佳,该试验装置对热熔花岗岩的极限深度为167mm,试验岩石选用花岗岩,斜长岩和玄武岩。(6)通过热熔岩石试验确定ZSCf6作为壳体材料的实际效果。选用ZSCf6复合材料作为壳体材料,SiC和Al2O3作为对照组,不使用壳体为基准参照。试验岩石根据针对深部地层和SiO2含量不同选择花岗岩、斜长岩和玄武岩这三种。试验工艺参数为功率20k W,热熔温度1600℃,钻压2T,熔融深度50mm。通过试验数据讨论分析不同壳体在三种岩石中钻速的差异,不同SiO2含量对钻速的影响。对试验后石墨柱进行切割,观察分析壳体与石墨和岩石的粘附性。使用ZSCf6壳体在玄武岩和斜长岩中的钻速是花岗岩中钻速的近1.5倍,主要因为花岗岩熔化温度较高和部分SiO2以石英形式存在。使用ZSCf6壳体在三种岩石中钻速和防粘性上均高于SiC和Al2O3,ZSCf6壳体保持完整和重复使用性。通过热熔岩石试验可知,ZSCf6复合材料可以满足热熔钻头壳体材料的使用需求。

姜德彬[3](2019)在《硅藻土基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有机废水处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微纳米尺度对硅藻土内外表面进行加工是提高其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硅藻土表面特性复杂,难以对活性物质进行精准控制负载,导致活性物质在硅藻土上负载不均匀、团聚、低效利用;同时,硅藻土具有多级孔道和空心的三维结构,但实际研究中对孔道和空心内层结构的负载情况缺乏关注,未能充分发挥硅藻土优异的天然结构特色。本文主要关注硅藻土天然中空的多级孔结构,通过硅藻土基复合材料表面微纳结构调控,实现了硅藻土表面的不同形貌结构的活性物质均匀负载,从而增大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活性位点。采用主动调控的合成方式,制备了均匀负载活性物质的硅藻土基一元、二元及多元复合材料。研究了硅藻土基复合材料在催化降解和吸附过程中的改善机制。实现了硅藻土基复合材料的高附加值利用,扩大了硅藻土复合材料在环境领域的应用范围。主要成果包括:(1)针对硅藻土表面对铁氧化物结合力较弱的问题,在MnO2@硅藻土的基础上,利用MnO2@硅藻土上均匀分布的MnO2纳米片结构为模板,采用牺牲模板法,通过原位氧化还原反应,制备了Fe2O3纳米棒包覆硅藻土复合材料,并且实现了Fe2O3纳米棒均匀分布在圆盘状的硅藻土表面。制备的α-Fe2O3@硅藻土是一种能高效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染料的非均相类光芬顿催化剂。在pH 25范围,光芬顿催化反应120 min内对MB的去除率稳定保持在99%以上。α-Fe2O3@硅藻土由于其稳定性和可重用性,是一个简单且经济有效的废水处理剂。(2)在前一章节牺牲模板法制备FeOOH@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基础上,采用刻蚀硅藻土的方法,制备双壳中空结构的Fe2O3纳米片材料。XRD和FTIR测试表征表明,制备得到的材料为纯的Fe2O3,硅藻土被完全刻蚀掉。将双壳中空Fe2O3用作可见光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在最佳条件下,可使孔雀石绿(MG)染料在60 min反应时几乎99%降解脱色。此外,即使在完成五个反应循环使用后,催化剂仍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活性。(3)为了进一步调控硅藻土基表面活性物质的形貌结构,采用将硅藻土作为载体的同时,在中性条件下,将硅藻土表面层的二氧化硅在高温水热条件下水解形成的硅酸为模板,并与添加的锰离子,在马来酸钠为模板作用制备了不同形貌的硅酸锰纳米活性物质负载于硅藻土上(DMSNs)。硅酸锰纳米片彼此相连,与硅藻土形成多孔3D框架结构的复合材料。用作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的DMSNs在降解MG染料溶液方面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在类芬顿反应过程中,来自材料表面的Mn(III)和Mn(II)的电子诱导H2O2分解成羟基自由基促进降解污染物。在最佳条件下,在70 min反应后,使用DMSN可以近93%的降解浓度为500 mg/L的MG染料。(4)采用硅藻土表面微纳结构调控的方式,在以硅藻土为自模板的基础上,制备了硅藻土基二元复合材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在硅藻土上生长了硅酸镁纳米片(DE/MgSi),增大了硅藻土基材料的比表面积,DE/MgSi材料表面的纳米片均匀且呈交叉状分布在硅藻土的内外表面。以制备的DE/MgSi为载体,通过原位氧化聚合法实现在DE/MgSi表面负载PANI层,制备出HCl掺杂的DE/MgSi/PANI二元复合材料,并用于溶液中甲基橙(MO)的吸附。DE/MgSi/PANI-2复合材料可在60 min快速达到对MO的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符合PSO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受粒内扩散和液膜扩散的共同影响。吸附等温线符合Redlich-Peterson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中包括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但是以化学吸附为主。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412.52 mg/g。DE/MgSi/PANI-2具有较好的循环再生性能,6次吸附-解吸循环后吸附量仍保持在初始吸附量的70%左右。DE/MgSi/PANI-2对MO的吸附主要静电作用等化学吸附为主,同时以DE/MgSi/PANI-2上的π-π键、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等物理吸附为辅的综合作用。(5)在制备硅藻土基DE/MgSi/PANI二元复合材料的基础上,以制备的硅藻土/硅酸镍(DE/NiSi)为载体,通过原位氧化聚合法制备DE/NiSi/PANI二元复合材料。在此基础上,利用PANI在高温裂解作用下的碳还原能力,将硅酸镍纳米片还原成镍单质(DE/Ni/N-C-800)。DE/Ni/N-C-800材料中实现了原位镍单质的还原,同时聚苯胺分解,形成氮掺杂的碳层结构负载于DE/NiSi表面。还原后得到的镍单质分散性非常好,呈纳米尺度颗粒,而且材料呈现出了超顺磁性,易于回收利用。将制备的DE/Ni/N-C-800材料用于催化降解4-硝基苯酚。DE/Ni/N-C纳米催化剂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催化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最大的催化速率为0.035 s-1。DE/Ni/N-C-800经过10个催化循环,催化性能仍然高于95%,表现出高稳定性。通过上述研究说明:通过对硅藻土基复合材料的微纳结构调控实现了硅藻土基复合材料上负载活性物质不同形貌结构的制备。通过主动调控方式,研究了硅藻土基一元、二元及多元复合材料制备的稳定性、均一性与与有机废水处理性能的影响规律。不仅为高性能硅藻土基材料的制备提供理论指导,也为降低对硅藻土矿产的过渡开采,守好绿水青山,践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保障。

罗佳宁[4](2018)在《建筑工业化视野下的建筑构成秩序的产品化研究》文中指出论文标题:建筑工业化视野下的建筑构成秩序的产品化研究建筑业和制造业都是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两大传统产业,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和各种新技术的产生,建筑业和制造业成为并行而独立的两个行业,建筑也和制造业的差距也随之拉大,建筑业已经远远落后于制造业。时至今日,新型建筑工业化已经成为我国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我国建筑业实现节能减排,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同时,建筑业和制造业也越来越具有趋同性,“精益建造”等理念的产生使两者融合成为了可能。然而,两者融合的大部分研究是从制造业的角度出发,改进先进的生产理念,使之符合建筑业的要求,但研究内容具有分散性、单一性和盲目性,同时研究角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全局和系统的视角。因此,从建筑业的建造角度出发,厘清两者之间的趋同性和差异性,从而探索两者全面、系统、综合的融合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的建筑构成和建筑秩序理论,并在建筑工业化的视野下对其进行了拓展,构建了“建筑和产品的工业化构成(秩序)原理”的理论框架,并以典型建筑类型-预制装配式建筑和典型工业产品-汽车(车身)为例,对两者进行了全局、系统、深入的类比研究,填充和完善了此理论框架。随后,基于其中的技术策略要点,初步构建了建筑“产品化”策略框架模型。最后,对东南大学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实践和澳大利亚的预制装配式建筑项目进行建筑“产品化”技术策略要点的实证分析和研究。本文从基于“构件构成”建造观念的“建筑构成”的角度出发,拓展了我国目前建筑工业化和精益建造的研究角度、研究模式和研究内容。构建了“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秩序的产品化”的策略框架模型和“构件法建筑设计”的新型建筑设计方法,探索了一种符合当代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将制造业融合进建筑业的可行技术策略和路线,为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以及建筑工业化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安丽真[5](2017)在《科研院所绩效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上海某研究所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对该所的各个研究小组进行了科研绩效排名。通过对科研绩效排名在前三名的小组进行分析,发现研究所作为专业人才聚集之处,在进行科研绩效考核时需要考虑到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将作为“人力资本”的科研人员纳入了科研绩效考核的内容里,设置了科技发展综合指数来评价该所各个研究组的科研绩效。最后,本文对科技统计工作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能为我国科研事业单位建立绩效考核的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曹贤忠[6](2017)在《基于全球—地方视角的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网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全球范围内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技术流动和创新合作日益增多,企业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开展创新合作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经济学家通常将技术创新看作是企业层面的创新行为,而地理学家则更加关心区域创新效率和企业创新的影响因子。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本土创新(territorial innovation)"视角解释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新效率,也有许多学者从"外部创新(external innovation)"视角解释企业创新合作的影响因子。关于创新网络的影响因子和最佳空间尺度成为学界争议较大的难题。本文以上海高新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将高新技术产业界定为主要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检测,或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研发、生产、经营等科技与创新活动,R&D投入强度不低于5%的制造业和技术服务行业,并分为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四类。综合运用上海市科委高科技企业年报系统数据库、上海市高技术产业联盟建设数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工业企业调查数据、展讯通信等高新技术企业访谈数据等数据刻画了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并根据企业创新合作伙伴所在区域的不同,将样本企业分为全球、本国、本市和全球-地方四类。借助于社会网络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数据包络分析等方法,对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网络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全球-地方创新网络是新时期企业创新结网的必然。以全球生产网络、全球价值(商品)链为核心研究内容的曼彻斯特学派学者主要倡导企业创新网络建设中,全球联系占据主导地位;而以地方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等为代表的"新区域主义(newregionalism)"学派,主要以北欧经济地理学者为主,他们则主要倡导企业创新网络建设中,本地联系占据主导地位。实际上,企业如果过于强调全球联系,则会造成"水土不服"现象,如果过于强调本地联系,则会造成"过度根植性(embeddedness)"、"区域锁定(regionallock-in)"等问题。因此,全球-地方创新网络建设是新时期企业创新结网的必然。(2)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网络基本特征。创新网络主要包括水平和垂直结网两种形式,其中水平结网是指联合发明专利网络和产业联盟网络,垂直结网是指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创新合作形成的创新网络。第一,发明专利网络结构特征。上海55.7%的高新技术企业会通过申请专利的方式开展创新活动,其中34%的企业与其他机构联合开展专利申请。大学、科研机构、企业是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网络的主要主体,其中企业占比83.71%、大学和科研机构分别占比8.61%和6.75%、行业协会等其他主体仅占0.93%。发明专利创新网络的网络密度为0.468,低于0.5,表明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网络间节点联系紧密度总体还不高,创新合作水平仍有待进一步加强。网络中心势为3.47%,表明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网络一些核心节点发挥了重要作用。发明专利网络呈现出以"上海—北京—广州—重庆"为核心的"菱形"结构,在上海市内以浦东新区、闵行区等为主,在国内其他城市以北京、南通、广州、重庆、深圳、武汉、杭州、苏州、嘉兴、西安等为主,在海外以台湾、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或地区为主。第二,产业链垂直结网特征。垂直结网主要表现为与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结网,供应商与客户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国内采购原材料,并以国内客户为主,海外扩张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2350家样本企业中,90.10%的企业供应商来自于国内,82.09%的企业客户来自于国内。第三,产业联盟网络结构特征。大学、科研机构、企业是上海高新技术产业联盟网络的主要主体,其中企业占比63.62%、大学和科研机构分别占比14.93%和18.55%、行业协会等其他主体占2.9%,相较于发明专利创新网络,联盟网络中科研机构的重要性显着上升。产业联盟网络的网络密度为0.104,远远低于0.5,联盟网络间节点联系紧密度总体较低,联盟各成员间合作水平提升空间巨大。网络中心势为0.33%,表明上海高新技术产业联盟网络重心不稳,一些核心节点尚未形成。上海高新技术产业联盟网络合作伙伴位于上海市内的最多,共有547家,占总量的92.6%,44家分布在国内其他城市,占总量的7.4%,没有海外合作伙伴。(3)企业发展阶段、企业规模和企业影响力是创新网络形成的主要因子。基于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及企业创新网络调查数据,总结发现企业创新网络主要受到所在区域制度安排、空间区位条件、企业规模、企业所有制类型、企业发展阶段、企业影响力、企业对其他创新主体的桥接能力等七大因子的影响。通过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案例分析发现,企业发展阶段、企业规模和企业影响力是创新网络形成的主要因子,且为正向促进作用,企业的人均工业总产值水平、主营业务收入和企业销售收入占行业总收入比重贡献较大。(4)本国和全球-地方创新网络的创新效率相对较高。从投入-产出视角构建了由企业研发人员与资金投入、专利产出、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产出构成的创新效率指标体系。结果显示,本国创新网络创新效率最高,其次是全球-地方创新网络,本市创新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创新效率相对较低。通过不同空间尺度的创新网络效率总结发现,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高投入的区域,全球、本国、本市和全球-地方创新网络创新效率均达到相对最优水平;研发资金投入高、研发人员投入低的区域,本国创新网络达到相对最优,本市、全球与全球-地方创新网络创新效率总体效率不高;研发资金投入低、研发人员投入高的区域,全球、全球-地方和本国创新网络效率相对较高,本市创新网络效率相对较低;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投入低的区域,全球-地方和全球创新网络效率相对较高,本国和本市创新网络效率相对较低。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贡献有:(1)构建了包含全球、全国、全市以及全球-地方相互联系的创新网络分析框架;(2)上海本地创新网络的主体为企业,综合影响力超过六成,企业发展阶段、企业规模和企业影响力对创新网络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产业创新联盟是其重要组织方式;(3)从不同空间尺度对整个创新网络系统的贡献来看,国家尺度创新绩效最佳,上海、北京、广州、重庆等国内中心城市发挥着关键节点和枢纽作用。展望未来,建议发挥企业在创新网络主体作用,重视全国创新网络建设也就成为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战术选择。

师丽娟[7](2016)在《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农业工程是将工程技术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农业生产、加工以及农村生活与生态环境维护和改善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工程技术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起着重要作用。中外农业工程学科以其研究对象的相同而具有一定的共性,又因中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较晚而致中外学科所关注具体问题及发展阶段产生一定的差异。分析比较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农业工程学科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可为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此,论文以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历史演进为主线,从纵横两个维度对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历程进行全方位研究,基于国内外学科发展规律,建构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框架,为学科科研队伍建设与优秀人才培养提供支撑,以此推动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运用积累变革规范理论,系统分析了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创建、发展及变革历程,归纳总结了学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表明,中外学科遵循相同的发展规律,学科发展过程呈现出周期性波浪式前进的态势,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运用内生型与外生型发展理论,分别对中外学科启动时间、形成条件、推动力量、发展路径等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研究表明,欧美农业工程学科属于先发内生型发展模式,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属于后发创新型发展模式。(3)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与可视化知识图谱技术,从科学研究视角可视化揭示并比较分析了中外学科知识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中外农业结构不同造就学科研究各有侧重;动力与机械等学科传统研究领域中外出现关注度相对下降现象;中国追赶国际学科前沿的步伐明显加快,但智能农业等新兴研究主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国学科创新动力虽明显加强,仍需在原始创新方面进行重点突破。(4)运用文献研究与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外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发展与演变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两种模式的有机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应立足地域需求,创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国外通识教育强调知识的广度,课程内容更趋多元化,国内则强调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教育。中国应通过强化基础理论教学,文理并重,积极推进通识教育课程改革。(5)探讨了中外高等工程教育最新变革趋势以及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面临的环境。研究表明,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欧美CDIO工程教育模式指导思想高度一致,二者为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农业工程学科的创新应遵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深化企业与高校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马立[8](2016)在《基于并行工程的当代建筑建造流程研究》文中指出将并行工程理论与方法、数字制造领域的技术成果引入当代建筑建造系统,回溯与反思传统建造方式与传统建筑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探讨适宜于当下及未来人居模式的建筑建造方式及运行流程。课题从三个层面进行研究:信息集成层面,应用数字制造中工艺规程规划方法、数据标准与接口技术,结合建筑学科已有的数字设计及数字建造领域的研究成果,建立从数字设计到数字建造的集成体系,使得传统意义上、基于普适层面的设计与建造分离现状得以改观,从而运行建筑“设计-制造”一体化流程;材料集成层面,应用可再生能源提供动力、借助制造业中的叠层实体制造法、三维打印技术完成材料集成过程,形成低碳材料集成体系,以改观传统化石能源供能模式下的分层砌筑现象;组织模式层面,利用质量功能配置方法完成设计因素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划分及拆解三维数字化模型,使集成建筑信息模型从传统意义上的生成阶段拓展到拆解、制造阶段,并利用Solidworks系统进行可装配性评价验证,在划分建筑结构的跨学科团队、数据管理系统建立的基础上,进行并行化操作。在此基础上,并行化操作模式下、应用集成数字技术体系、低碳材料集成体系,从而构建划分建筑结构的装配式建造模式。论文创新性成果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借助数字制造领域的工艺规程与数据交换技术,优化了数字设计系统中几何模型到数控设备中加工生产模型转变的集成路径,完成划分建筑模块及层级拆解,从而运行“设计-制造”一体化流程;其次,利用跨学科团队以集成建筑信息模型平台协同工作为基础,借助质量功能配置方法、过程建模技术、数据管理系统技术,整合了并行化建筑运作模式;第三,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及Solidworks系统进行模块划分与可装配性验证,结合建筑学学科内的研究基础,综合集成化建造流程与并行化操作模式,构建了分布式环境下装配式建造方式。

王国彪,赖一楠,黄海鸿,宋建丽[9](2013)在《机械工程学科2012年度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综述》文中指出综述了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机械工程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的评审及资助情况;以机械摩擦学与表面技术和高能束制造两个典型领域申报项目为例,对申请热点进行了分析。回顾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处在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重大项目立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中期评估和青年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的管理举措;总结了科学基金项目研究进展与人才培养成果情况。

李善青,赵辉[10](2012)在《材料领域科研项目的投入产出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材料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例,通过对科研项目的经费投入、论文发表数量、论文影响力、论文产出周期等指标进行科学计量分析,分别从年度趋势、领域变化和地区差异3个维度揭示了材料领域科研投入产出的特征和一般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科研基金资助的材料领域的研究水平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但在地域分布上并不均衡。科研项目的组织实施加强了材料领域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渗透融合。项目经费的规模与论文产出数量基本符合正相关的规律,但与论文平均影响力没有直接的关系。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绩效评估及面上项目结题小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绩效评估及面上项目结题小结(论文提纲范文)

(1)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策略的陶瓷快速定量与判别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1.2.1 LIBS技术简介
        1.2.2 LIBS信号增强研究
        1.2.3 LIBS仪器应用研究
        1.2.4 LIBS技术联用研究
    1.3 化学计量学
        1.3.1 化学计量学简介
        1.3.2 化学计量学在LIBS中的应用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基于LIBS结合RFR的陶瓷多元素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2.1 基于RFR算法的陶瓷多元素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2.1.1 引言
        2.1.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3 结果与讨论
        2.1.3.1 实验参数优化
        2.1.3.2 RFR模型输入变量和参数的优化
        2.1.3.3 RFR模型预测能力的验证
        2.1.4 本节小结
    2.2 基于RFR结合SBS算法的陶瓷多元素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2.2.1 引言
        2.2.2 实验方法
        2.2.3 结果与讨论
        2.2.3.1 预处理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2.2.3.2 基于SBS算法优化RFR模型输入变量
        2.2.3.3 SBS-RFR模型参数优化
        2.2.3.4 SBS-RFR模型预测性能的验证
        2.2.4 本节小结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LIBS结合RF的不同时期陶瓷判别分析方法研究
    3.1 基于RF结合Ⅵ准则的不同时期陶瓷判别分析方法研究
        3.1.1 引言
        3.1.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3 结果与讨论
        3.1.3.1 基于PCA的判别分析研究
        3.1.3.2 Ⅵ-RF模型输入变量和参数优化
        3.1.3.3 Ⅵ-RF模型预测能力的验证
        3.1.4 本节小结
    3.2 基于RF结合GSBS算法的不同时期陶瓷判别分析方法研究
        3.2.1 引言
        3.2.2 实验方法
        3.2.3 结果与讨论
        3.2.3.1 LIBS光谱预处理
        3.2.3.2 GSBS-RF模型输入变量与参数优化
        3.2.3.3 GSBS-RF模型预测能力的验证
        3.2.4 本节小结
    3.3 基于RF结合MI-DBS算法的不同时期陶瓷判别分析方法研究
        3.3.1 引言
        3.3.2 实验方法
        3.3.3 结果与讨论
        3.3.3.1 小波变换去噪
        3.3.3.2 基于MI-DBS优化RF模型输入变量
        3.3.3.3 MI-DBS-RF模型预测性能的验证
        3.3.4 本节小结
    3.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热熔钻头外壳用Cf增强ZrB2-SiC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热熔钻进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热熔钻头材料选择
    2.1 发热元件选择
        2.1.1 金属材料
        2.1.2 非金属材料
    2.2 加热方式选择
    2.3 壳体材料选择
        2.3.1 壳体材料选择
        2.3.2 备选材料的力学性能
        2.3.3 备选材料的抗氧化性能
        2.3.4 备选材料的加工成本
        2.3.5 壳体材料性能汇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热熔钻头壳体材料数值模拟
    3.1 热传递过程
    3.2 模型建立
    3.3 ZrB_2-SiC温度场计算结果
    3.4 SiC温度场计算结果
    3.5 Al_2O_3温度场计算结果
    3.6 传热效果评价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ZSC_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表征
    4.1 ZSC_f复合材料的制备
        4.1.1 引言
        4.1.2 ZSC_f试样的制备
        4.1.3 成分与结构分析
    4.2 本章小结
第5章 ZSC_f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及机理分析
    5.1 ZSC_f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
        5.1.1 抗弯性能
        5.1.2 维氏硬度
        5.1.3 断裂韧性
        5.1.4 抗热冲击性能
        5.1.5 抗氧化性能
    5.2 ZSC_f复合材料的性能与机理分析
        5.2.1 力学性能结论与分析
        5.2.2 抗氧化性能结论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热熔岩石试验装置搭建
    6.1 电阻加热试验研究
        6.1.1 试验装置搭建
        6.1.2 电阻加热试验一
        6.1.3 电阻加热试验二
        6.1.4 电阻加热试验三
    6.2 感应加热试验研究
        6.2.1 试验装置搭建
        6.2.2 感应加热试验过程
        6.2.3 感应加热试验结果
    6.3 感应加热试验设计优化
        6.3.1 保温效果对熔岩效果的影响
        6.3.2 熔融物通道对熔岩效果的影响
        6.3.3 钻压对熔岩效果的影响
        6.3.4 石墨柱结构对熔岩效果的影响
        6.3.5 石墨柱尺寸对熔岩效果的影响
        6.3.6 石墨柱温降测试
        6.3.7 试验岩石成分测定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热熔岩石钻进试验
    7.1 试验过程
    7.2 试验结果
    7.3 不同壳体材料对钻进速率的影响
        7.3.1 对花岗岩钻进速率的影响
        7.3.2 对斜长岩钻进速率的影响
        7.3.3 对玄武岩钻进速率的影响
    7.4 不同SiO_2含量对钻进速率的影响
        7.4.1 对不使用壳体的影响
        7.4.2 对使用ZSC_f6 壳体的影响
        7.4.3 对使用SiC壳体的影响
        7.4.4 对使用Al_2O_3壳体的影响
    7.5 不同岩石对壳体的粘附性
        7.5.1 与ZSC_f6 壳体的粘附性
        7.5.2 与SiC壳体的粘附性
        7.5.3 与Al_2O_3壳体的粘附性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硅藻土基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有机废水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2 硅藻土的基础研究现状
        1.2.1 硅藻土的形貌与结构
        1.2.2 硅藻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1.3 硅藻土的改性技术研究现状
        1.3.1 物理改性法
        1.3.2 无机化学改性法
        1.3.3 有机化学改性法
        1.3.4 模板改性法
    1.4 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现状
        1.4.1 硅藻土基复合材料在药物传输应用进展
        1.4.2 硅藻土基复合材料在油水分离应用进展
        1.4.3 硅藻土基复合材料在能源储能应用进展
        1.4.4 硅藻土基新材料在环境治理应用进展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1.5.1 研究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研究技术路线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材料的形貌、结构和性能表征
    2.4 本章小结
3 硅藻土/铁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及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性能的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
        3.2.1 材料制备
        3.2.2 材料类光芬顿催化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Fe_2O_3@硅藻土的表征
        3.3.2 α-Fe_2O_3@硅藻土的非均相类光芬顿反应
    3.4 本章小结
4 硅藻土结构氧化铁纳米材料制备及催化降解孔雀石绿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
        4.2.1 材料制备
        4.2.2 材料类光芬顿催化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双壳中空Fe_2O_3 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4.3.2 双壳中空Fe_2O_3 的非均相类光芬顿反应
    4.4 本章小结
5 硅藻土/硅酸锰纳米材料制备及催化降解孔雀石绿性能的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
        5.2.1 材料制备
        5.2.2 材料类芬顿催化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硅藻土/硅酸锰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5.3.2 硅藻土/硅酸锰复合材料的非均相类芬顿反应
    5.4 本章小结
6 硅藻土基二元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吸附甲基橙性能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
        6.2.1 材料制备
        6.2.2 材料吸附甲基橙实验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硅藻土/硅酸镁/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6.3.2 硅藻土/硅酸镁/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
    6.4 本章小结
7 磁性硅藻土基多元复合纳米材料制备及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性能研究
    7.1 前言
    7.2 实验
        7.2.1 材料制备
        7.2.2 磁性硅藻土/Ni/氮掺杂碳纳米催化剂的催化还原反应实验
    7.3 结果与讨论
        7.3.1 磁性硅藻土/Ni/氮掺杂碳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7.3.2 磁性硅藻土/Ni/氮掺杂碳纳米催化剂的催化还原反应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研和参与的科研成果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4)建筑工业化视野下的建筑构成秩序的产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建筑业和制造业
        1.1.2 将制造业融合进建筑业的策略探索-产品化
        1.1.3 特殊的视角-建筑构成和秩序的观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1.2.1 建筑工业化
        1.2.2 向制造业学习-精益建造
        1.2.3 将制造业融合进建筑业的策略探索-产品化
        1.2.4 建筑构成和建筑秩序的观念
    1.3 释题:“建筑的构成秩序”和“产品化”
        1.3.1 问题整理
        1.3.2 视角引入-建筑构成秩序的观念
        1.3.3 策略引入-产品模式和产品策略
        1.3.4 引入的动因和意义
        1.3.5 引入后的预期创新点
    1.4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界定
    1.5 研究目标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意义
    1.8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建筑工业化视野下的建筑构成理论
    2.1 目前的建筑构成理论
        2.1.1 理论起源
        2.1.2 理论发展
        2.1.3 理论释义
        2.1.4 理论内容
        2.1.5 理论应用和意义
        2.1.6 建筑构成的本质
    2.2 目前的建筑构成秩序
        2.2.1 建筑秩序的释义
        2.2.2 建筑师的秩序观
        2.2.3 建筑构成语境下的秩序
        2.2.4 建筑构成秩序的内在涵义
    2.3 建筑构成秩序的自我更新
    2.4 建筑构成秩序与建筑设计
        2.4.1 建筑设计的本质
        2.4.2 建筑构成秩序的本质
        2.4.3 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
    2.5 建筑工业化视野下的拓展
        2.5.1 新型建筑工业化视野与目前的建筑构成理论
        2.5.2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理论的命名与释义
        2.5.3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原理建立的可行性
    2.6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原理的推导
        2.6.1 建筑的工业化特征
        2.6.2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的理论推导
        2.6.3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原理的建立
    2.7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原理的意义
        2.7.1 拓展建筑构成和建筑构造的学科内容
        2.7.2 指导、建立新型的建筑工业化设计理论
        2.7.3 检验、解释,进而指导今后的建筑工业化活动
    2.8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秩序与建筑设计
    2.9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原理在本文中的应用
第三章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秩序
    3.1 建筑工业化的魅力
        3.1.1 聚焦预制装配式技术
        3.1.2 预制装配式建筑之殇-偏见之源
        3.1.3 预制装配式建筑魅力-悉尼歌剧院
        3.1.4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秩序的本质
        3.1.5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秩序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3.2 建筑物质系统的构成原理
        3.2.1 构件的基本概念
        3.2.2 构件的分类
        3.2.3 构件的材料
        3.2.4 物质系统的构成原理总结
    3.3 建筑技术系统的构成原理
        3.3.1 构件的设计
        3.3.2 构件的制造
        3.3.3 构件的装配
        3.3.4 构件的连接
        3.3.5 技术系统的构成原理总结
    3.4 建筑秩序系统的构成原理
        3.4.1 建造总流程
        3.4.2 建造子流程
        3.4.3 秩序系统的构成原理总结
    3.5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秩序小结
第四章 典型工业产品的工业化构成秩序
    4.1 工业产品的“建筑化”之路
        4.1.1 工业产品和建筑的历史渊源
        4.1.2 工业产品和建筑的当代思辨
        4.1.3 产品的工业化构成秩序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4.1.4 产品的工业化构成原理的借鉴和建立
    4.2 产品物质系统构成原理
        4.2.1 部件的基本概念
        4.2.2 部件的分类
        4.2.3 部件的材料
        4.2.4 物质系统构成原理总结
    4.3 产品技术系统构成原理
        4.3.1 部件的设计
        4.3.2 部件的制造
        4.3.3 部件的装配
        4.3.4 部件的连接
        4.3.5 技术系统构成原理总结
    4.4 产品秩序系统构成原理
        4.4.1 创建总流程
        4.4.2 创建子流程
        4.4.3 秩序系统构成原理总结
    4.5 典型工业产品的工业化构成秩序小结
第五章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秩序的产品化研究
    5.1 建筑的“产品化”之路
        5.1.1 建筑的“产品概念”趋势
        5.1.2 工业产品和建筑的类比
        5.1.3 工业产品和建筑的融合
    5.2 建筑产品化策略的推导
        5.2.1 策略的切入点
        5.2.2 建筑作品观念
        5.2.3 建筑产品化策略的建立
    5.3 建筑产品化应用模式的建立
        5.3.1 产品化策略应用与设计方法
        5.3.2 建筑设计方法的拓展与建立
        5.3.3 基于房屋构件库的理想流程
第六章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产品化策略应用
    6.1 背景介绍
        6.1.1 东南大学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实践
        6.1.2 澳大利亚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
        6.1.3 建筑产品化策略应用分析方法
    6.2 物质构成秩序的产品化
        6.2.1 构件的“一体成型”
        6.2.2 建筑的“独立系统”
        6.2.3 “系统性”与“标准性”
    6.3 技术构成秩序的产品化
        6.3.1 设计原则和战略
        6.3.2 系列化设计目标
        6.3.3 商品化客户体验
        6.3.4 精益思想与并行工程
        6.3.5 生产线流水作业
    6.4 秩序构成秩序的产品化
        6.4.1 系列化技术积累
        6.4.2 批量定制化生产
        6.4.3 程式化装配工序
        6.4.4 衍生的使用功能
    6.5 建筑产品化策略的应用模式启示
        6.5.1 已经实现的应用
        6.5.2 未来应用的展望
        6.5.3 建筑产品化策略应用框架模型
        6.5.4 是建筑还是汽车?
总结
    结论
    创新点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建筑的工业化构成原理”框架
    2.“产品的工业化构成原理”框架
    3.预制装配式建筑和汽车的类比
    4.“半定量”类比的相关数据汇总
    5.建筑的“产品化”技术策略要点
    6.“产品化”技术策略的应用实例
    7.澳大利亚预制装配式建筑案例研究项目材料
        (1)项目概况说明
        (2)项目申请材料
        (3)项目批准材料
        (4)企业告知材料
        (5)同意参与材料
作者简介
致谢

(5)科研院所绩效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文献综述
    2.1 绩效管理理论的发展概况
    2.2 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2.3 国外研究
    2.4 国内研究
3、中国科学院上海某研究所简介
    3.1 基本信息
    3.2 机构组成
    3.3 园区分布
    3.4 科研经费来源
    3.5 科技人员和科技产出
4、研究所现行数据指标搜集方法介绍
5、基于因子分析的科研绩效排名
    5.1 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
    5.2 因子分析过程
    5.3 绩效排名结论比较分析
        5.3.1 绩效排名前三名课题组概况
        5.3.2 总结
6、科研工作者与科研绩效
    6.1 科研工作者特点归纳
    6.2 组织绩效与个体绩效
7、“以人为本”的科研绩效评价方法设计
    7.1 评价流程和计算公式
    7.2 评价指标及其当量赋值
    7.3 科研绩效实际当量
    7.4 标准人数
    7.5 科研绩效任务当量
    7.6 各类统计标准
        7.6.1 科研项目影响分类表
        7.6.2 科研项目应用分类
        7.6.3 科研人员当量系数表
        7.6.4 课题组大小调节系数表
    7.7 新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8、全文小结及科技统计工作的进一步思考
    8.1 全文小结
    8.2 科技统计工作的进一步思考
        8.2.1 打消应付观念,着实将数据转变为信息
        8.2.2 建立科技统计工作管理机制,保证科技统计数据质量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全球—地方视角的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经济全球-地方化的时代呼唤
        1.1.2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
        1.1.3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迫切需求
        1.1.4 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需要
        1.1.5 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新趋向
    1.2 研究目标及问题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基础及方法
        1.4.1 研究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创新网络相关文献综述
    2.1 创新网络的科学内涵及构成
    2.2 基于Citespace的创新网络知识图谱分析
        2.2.1 数据来源
        2.2.2 创新网络研究知识图谱及特点
    2.3 创新网络的研究热点
        2.3.1 创新网络形成与演化影响因子
        2.3.2 创新网络与创新效率
        2.3.3 创新网络与知识流动
        2.3.4 创新网络与区域经济发展
        2.3.5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网络研究
    2.4 创新网络的全球与地方化之争
    2.5 创新网络研究述评
第3章 创新网络理论基础
    3.1 创新网络相关思潮演变
    3.2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3.2.1 国外学者区域创新系统观
        3.2.2 国内学者区域创新系统观
    3.3 全球生产网络理论
        3.3.1 全球生产网络理论起源
        3.3.2 全球生产网络核心观点
    3.4 全球-地方创新网络理论分析框架
第4章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及创新环境评价
    4.1 高新技术产业界定
    4.2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4.2.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全球第一
        4.2.2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地位举足轻重
        4.2.3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差异显着
    4.3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环境评价
        4.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2 数据采集及处理
        4.3.3 结果分析
第5章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网络特征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采集
        5.1.1 社会网络分析法
        5.1.2 数据采集及处理
    5.2 创新结网方式
        5.2.1 水平结网
        5.2.2 垂直结网
    5.3 创新网络结构
        5.3.1 发明专利网络结构
        5.3.2 产业联盟网络结构
    5.4 创新结网尺度
        5.4.1 全球尺度
        5.4.2 地方尺度
        5.4.3 全球-地方尺度
第6章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网络影响因子
    6.1 理论假设与概念模型
    6.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6.2.1 结构方程模型
        6.2.2 数据处理及变量设定
    6.3 全球创新网络影响因子实证分析
        6.3.1 全球创新网络数据可靠性检验
        6.3.2 全球创新网络模型检验及修正
        6.3.3 全球创新网络结果分析
    6.4 地方创新网络影响因子实证分析
        6.4.1 地方创新网络数据可靠性检验
        6.4.2 地方创新网络模型检验及修正
        6.4.3 地方创新网络结果分析
    6.5 全球-地方创新网络影响因子实证分析
        6.5.1 全球-地方创新网络数据可靠性检验
        6.5.2 全球-地方创新网络模型检验及修正
        6.5.3 全球-地方创新网络结果分析
    6.6 不同行业创新网络影响因子比较分析
        6.6.1 不同行业创新网络数据可靠性检验
        6.6.2 不同行业创新网络模型检验及修正
        6.6.3 不同行业创新网络结果分析
    6.7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网络影响机制分析
第7章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网络创新效率
    7.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7.1.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7.1.2 指标设定及数据处理
    7.2 全球创新网络创新效率实证分析
        7.2.1 全球创新网络综合效率最低
        7.2.2 全球创新网络效率行业差异
        7.2.3 全球创新网络效率区域差异
    7.3 地方创新网络创新效率实证分析
        7.3.1 地方创新网络综合效率较高
        7.3.2 地方创新网络效率行业差异
        7.3.3 地方创新网络效率区域差异
    7.4 全球-地方创新网络创新效率实证分析
        7.4.1 全球-地方创新网络综合效率较高
        7.4.2 全球-地方创新网络效率行业差异
        7.4.3 全球-地方创新网络效率区域差异
    7.5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网络创新机理分析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全球-地方创新网络成为新时期企业创新结网的必然
        8.1.2 本土企业是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网络的核心主体
        8.1.3 企业发展阶段、规模和影响力是创新结网的主要因子
        8.1.4 本国和全球-地方创新网络的创新效率相对较高
    8.2 主要创新点
        8.2.1 较为全面地刻画了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
        8.2.2 较为综合地比较了不同空间和行业的差异
        8.2.3 较为科学地确定了创新网络最佳空间尺度
    8.3 政策建议
        8.3.1 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环境建设
        8.3.2 引导企业参与多样化创新网络建设
        8.3.3 合理控制企业创新资金和人才规模
        8.3.4 促进企业在本国范围内构建创新网络
        8.3.5 优化不同属性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布局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后记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7)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d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基本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述评
    2.1 积累与变革规范
    2.2 内生型与外生型发展理论
    2.3 科学计量学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学科发展模式与规律
    3.1 农业工程学科的缘起
    3.2 学科发展阶段性特征
    3.3 学科发展模式及演进规律
    3.4 学科发展模式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科学研究视角的学科知识结构演化
    4.1 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
    4.2 国外可视化结果与分析
    4.3 国内可视化结果与分析
    4.4 中外知识结构演化之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演变
    5.1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5.2 中国农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5.3 中外农业工程课程体系之变迁
    5.4 中外农业工程课程体系比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业工程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6.1 学科专业、学位制度及专业认证
    6.2 欧美CDIO工程教育模式
    6.3 中国特色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6.4 中国农业工程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进一步研究设想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8)基于并行工程的当代建筑建造流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提出问题
        1.1.1 串行运作流程
        1.1.2 设计与建造分离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意义与方法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解析与界定
    2.1 并行工程概念与特征
    2.2 数字制造定义与内涵
    2.3 建造模式与建造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造与制造关联性
    3.1 工业革命催生机器美学
    3.2 流水线生产促成标准化建造
    3.3 柔性化制造演绎个性化定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造演化机制解析
    4.1 建造主体的变迁过程
        4.1.1 工匠作为主体的营造方式
        4.1.2 建筑师与专业建造团队的协作方式
        4.1.3 建筑师参与的多工种协同建造
    4.2 建造逻辑方式的渐变与突变
        4.2.1 手工建造工艺受控比例理论
        4.2.2 工业制造工艺依循数学计算
        4.2.3 数字建造工艺遵照函数关系
    4.3 不同建造方式对人类生存空间的影响
        4.3.1 宜人尺度
        4.3.2 抽象尺度
        4.3.3 复合尺度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造逻辑真实性原则
    5.1 结构体系决定形式呈现
    5.2 连接方式表征力学传递
    5.3 材料呈现反映本真质料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息集成—集成化建造流程
    6.1 传统建造方式变迁过程
        6.1.1 杆件接合
        6.1.2 单元砌筑
        6.1.3 先“框架”后“填充”
        6.1.4 表皮承重
    6.2 设计向建造延伸
        6.2.1 网格控制
        6.2.2 秩序组构
    6.3 从数字设计到数字建造
        6.3.1 数字设计
        6.3.2 集成建筑信息模型
        6.3.3 工艺规程规划
        6.3.4 数据标准与接口技术
        6.3.5 数字建造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材料集成—低碳新材料技术
    7.1 传统材料技术回顾
        7.1.1 低技生态技术
        7.1.2 能源密集型技术
    7.2 集成材料制备过程
        7.2.1 预制集成
        7.2.2 打印集成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组织模式集成—并行化操作模式
    8.1 传统运作模式解析
        8.1.1 前工业化时期的并行化操作雏形
        8.1.2 文艺复兴至工业革命时期的“串-并”行方式
        8.1.3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矩阵型模式
        8.1.4 当代中国的串行运作模式
        8.1.5 国内低效运行的BIM系统
    8.2 并行化操作模式构建
        8.2.1 需求分析
        8.2.2 质量功能配置(QFD)
        8.2.3 划分建筑结构的跨学科团队(IBT)
        8.2.4 过程建模
        8.2.5 数据管理(BDM)系统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建造集成—装配式建造方式
    9.1 过程重构:图纸→模型
    9.2 划分模块
    9.3 装配建模
    9.4 可装配性评价
    9.5 三维定位
    9.6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机械工程学科2012年度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2012年度科学基金基本情况
    1.1 申请与受理
    1.2 评审与资助
    1.3 典型领域申请特点分析
        1.3.1 机械摩擦学与表面技术
        1.3.2 高能束制造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部分申请书未能通过初审, 不予受理。
        (2) 部分项目不属于本学科的资助范围。
        (3) 提醒同行评议专家注意的问题。
        (4) 计划书填写问题。
2 科学基金管理工作回顾
    2.1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推进机械工程基础科学领域创新发展
    2.2 贯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战略部署, 启动重大项目立项
    2.3 认真准备重大研究计划中期评估, 做好集成项目的顶层设计
    2.4 继续召开青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启动会, 加快青年创新人才队伍培养
    2.5 研讨若干学科前沿、热点
3 科学基金成果情况
    3.1 结题成果
    3.2 进展成果
    3.3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4 结束语

(10)材料领域科研项目的投入产出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及指标
2 年度变化
3 领域分布
4 地区差异
5 结语

四、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绩效评估及面上项目结题小结(论文参考文献)

  • [1]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策略的陶瓷快速定量与判别分析方法研究[D]. 阮方琦. 西北大学, 2021(12)
  • [2]热熔钻头外壳用Cf增强ZrB2-SiC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何林恺. 吉林大学, 2021(01)
  • [3]硅藻土基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有机废水处理研究[D]. 姜德彬. 重庆大学, 2019(01)
  • [4]建筑工业化视野下的建筑构成秩序的产品化研究[D]. 罗佳宁. 东南大学, 2018(05)
  • [5]科研院所绩效评价方法研究[D]. 安丽真.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6]基于全球—地方视角的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网络研究[D]. 曹贤忠.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7]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D]. 师丽娟.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8]基于并行工程的当代建筑建造流程研究[D]. 马立. 天津大学, 2016(12)
  • [9]机械工程学科2012年度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综述[J]. 王国彪,赖一楠,黄海鸿,宋建丽. 中国机械工程, 2013(01)
  • [10]材料领域科研项目的投入产出特征分析[J]. 李善青,赵辉. 材料导报, 2012(23)

标签:;  ;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绩效评价及一般项目结论总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