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汉语中数词的非数目意义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卢拉[1](2021)在《“一+NP1+NP2”格式的多角度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念[2](2020)在《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数字词语教学研究 ——以渤海大学为例》文中指出数字词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语类型,但大部分的数字词语在含义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虚化和特殊的文化内涵,这也使得留学生在习得数字词语时遇到一定的困难。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汉语》(综合)系列中高级教材为研究范围,首先将教材中收录的数字词语和《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数字词语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了两者对数字词语收录情况的异同,并通过对中高级留学生习得数字词语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留学生在数字词语的语义、语法和语用方面都存在不同情况的偏误,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采取回避策略、目的语知识泛化、母语负迁移、教材设计的影响以及教学层面薄弱等几个方面。然后从注重系统教学、简化教学内容、强调语义联系、构建分级体系和把握文化差异等方面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中数字词语的教学原则,并进一步针对偏误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包括创设情境理解词义、利用语素和图片释义、了解差异区别方法和根据掌握程度巩固训练等,从留学生的水平差别、教学内容的深浅程度、词语意义的把握方法和具体语境中的词语运用等方面有针对性对留学生的数字词语教学从策略方面提出建议。最后对《发展汉语》(综合)系列中级和高级教材中的数字词语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案例展示。
胡秋实[3](2019)在《满洲医科大学《中国医学书目》明版方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医学书目》是一部用于登记满洲医科大学馆藏中医药古籍的登记式目录书。该书记载详实,体例独特,存世量少,对当今中医药文献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目前,有关《中国医学书目》的研究尚少,国内仅闫海军在其博士毕业论文《满洲医科大学<中国医学书目>明版书目研究》一文中深入地研究了《中国医学书目》的成书背景、书目体例等基本信息;并从目录学角度入手,对《中国医学书目》载24本明版书籍,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中国医学书目》共载明版中医药类书籍54种,尚有30本有待研究,其中不乏有初刻本、官刻本,多数医书刻工精良,保存完好,若利用得当,将对我国中医药文献的研究和开发利用贡献力量。在待研究的30部医书中,方书类共有5部,包括《备急千金要方》《摄生众妙方》《医方考》《扶寿精方》和《众妙仙方》。其中《备急千金要方》成书于唐代,虽此版为明代刻本,但究其内容并不能代表明代中医药发展水平,况且《备急千金要方》内容宏富,又是现代中医药学界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极多,故本次研究不列入其中。《医方考》作为我国第一部方论专着,其体例、内容与《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3本书不尽相同,故亦不列入研究范围。明代是我国医药养生理论与方法趋于完善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补益类方剂,配伍用药更注重实用、切合实际。其理论核心与中医药理论基础更加紧密的结合,《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则较明显的反应了这一时期的养生理念及养生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3部方书的作者均为明代官宦,书籍成书时间均为明代中期,从内容上看3书均首重养生,均将补益类方剂置于卷首,且3本书补益类方剂中有部分方剂存在一定的传承关系,故将《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3本书确定为研究主体。其中部分首见补益类方剂流传较广,功效明确,安全性高,若能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必将有益于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因此,《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明版方书值得我们深度挖掘和系统研究。由于《中国医学书目》所载书籍大都记录书名、卷数、作者、序跋的作者及作序时间、刊校者、行款、板框等详细信息,故研究过程中我们团队专程赴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查询并现场核对包括《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等明代方书的详细信息,并做详细记录,以确保材料的可靠性。本文以中医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作指导,以所收集的《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3部明版方书相关古今文献为研究基础,通过文献考证、比较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对《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3部明代方书作者生平及其成就、书目版本及其流传、书籍编撰过程及作者心路历程,进行深入挖掘。对于疑难问题,通过实地访问、电话或微信咨询等方式,向中国中医科学院文献学专家请教,得到重要的帮助。同时对《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2本方书中补益类方剂进行研究,筛选出38首首见方剂。通过对首见方剂仔细对比分析,结合后世对诸方剂的继承和流传,从中选择6首流传较广,时至今日仍在广泛使用,或仍有临床价值的方剂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通过对《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明版《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3部方书的研究,明确以下内容:(1)《摄生众妙方》《摄生众妙方》,作者张时彻。其家族为鄞县大家富户,早年在其父教导下学习诸子百家之说,并接触到中医药知识。稍长,便师从其族侄张邦奇。后走入仕途,官至南京兵部尚书。辞官归田后,从事文学创作,主持“甬上诗社”,提携了大量青年才俊。张时彻爱好医学,为官之余多收集验方,并汇辑为《摄生众妙方》11卷,加以刊行,后附《急救良方》2卷。两书作为张时彻主要医学成就,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时至今日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对《摄生众妙方》现有版本相关材料的整理研究,确定目前各大图书馆藏明版《摄生众妙方》存世明代版本主要分为两大类:其一,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张时彻自刻本,现收藏于国家图书馆、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另外还有原刻的翻刻本,包括嘉靖四十一年(1562)江西布政使司本,现收载于《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万历三十八年(1610)夏邑彭氏刻本,收载于《珍本医籍丛刊》中。其二,为明隆庆三年己巳(1569)衡王府增补刻本,此本目前未见现代刊本及校勘本,但该本刻功精良,字迹清晰,可谓善本,现多用作校本。《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摄生众妙方》,正是衡庄王朱厚燆命马崇儒校对、李用中负责刊刻完成的衡王府增补刻本。故《中国医学书目》记录“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马崇儒刊本”有误,应更正为“隆庆三年衡王府重刊本”。而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摄生众妙方》应为张时彻自刻本。隆庆三年衡王府重刊本《摄生众妙方》曾被满铁大连图书馆委托保存于满洲医科大学,后被中央卫生研究院收藏,现两版《摄生众妙方》均收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通过对《摄生众妙方》首见补益类方剂的研究,初步确定《摄生众妙方·卷二·补养门》中共有首见补养类方剂19首,并对其中流传较高,且适合现代临床常见疾病的“八仙添寿丹”“秘传十子丸”“千金不易比天助阳补精膏”3首方剂进行了探讨,对其主治病症、组方配伍、药物炮制及其流传影响均作了深入研究。认为该3首方剂对现代临床应用有指导意义,通过适当的化裁方药或改良剂型,将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2)《扶寿精方》《扶寿精方》,作者吴旻,曾于嘉靖年间任陕西华州(今陕西省华县)知州,他十分重视中医养生治病,收集方药,辑成《扶寿精方》。开篇首卷为“诸虚门”,第二篇为“药酒门”,两篇共收载补养类方剂50首。该书后于万历十五年丁亥(1587)经王来贤续补,成书后更名为《新刊续补扶寿精方》,增加了医学理论探讨、养生药膳、药酒等内容。其理论探讨多遵循《内经》之旨,所选用药膳简单实用,共30首,多摘抄于《饮膳正要》。经实地考察确定,国家图书馆网站所载洪武元年金陵李惟德本《扶寿精方》的记载时间“洪武元年(1368)”有误,该版刊行时间应不早于嘉靖十三年(1534)。研究确定现存《扶寿精方》的版本主要分为三大体系:第一,《扶寿精方》不分卷本,即万历元年曹水峪复刻本,现收录于《珍本医书集成》。第二,《扶寿精方》2卷本,为万历五年丁丑(1577)徐栻复刻本,2016年由中华书局影印日文政四年(1821)之抄本,收于《海外中医珍善本丛刊》。第三,《扶寿精方》3卷本,包括1986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据中国中医科学院馆藏万历十五年王来贤(1587)刻本影印本,和1995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发行的《明清验方三种》版,两书现均行于世。另外,《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扶寿精方》书名为误,应为《新刊续补扶寿精方》。《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李焘、朱一柏、刘王选同阅”中“刘王选”有误,应为“刘应选”。且该书记载校勘人为“杨九成”疑误,实地考查未见此人校勘记载。该书在南满洲时期曾收藏于满洲医科大学,后在民国时期由当时的中央卫生研究院收藏,新中国成立后被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收藏至今。通过对《扶寿精方·诸虚门》《扶寿精方·药酒门》中首见补益类方剂的研究,初步确定首见补益类方剂19首,并对其中流传较广,且适合应用于现代临床常见疾病的有“太极丸”“胡尚书壮阳丹”“一醉不老丹”3首方剂进行探讨,对其主治病症、组方配伍、药物炮制及其流传影响均作深入研究。认为“太极丸”“胡尚书壮阳丹”“一醉不老丹”3首方剂对现代临床尤其是养生保健有实用价值,通过适当的化裁或改良剂型后,应用于亚健康人群,或用以大众调养、美容,将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3)《众妙仙方》《众妙仙方》,作者冯时可。受其父冯恩影响,对中医药理论掌握牢固,辑有《众妙仙方》4卷,着有《上池杂说》1卷(后附《经目屡验良方》1卷),收录在《三三医书》中。另外,《中国医学书目》所载万历二十三年《众妙仙方》作者为“杨应兆”,误。应改为“冯时可”。所载刊刻时间为“万历二十三年”,误。当改为“万历二十四年”。该书曾收藏于满洲医科大学图书馆,民国时期由当时的中央卫生研究院收藏,建国后转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现该书保存良好。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满洲医科大学《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明版《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3书虽内容详细,但仍有疏忽之处,还需有关学者进一步考察研究,去伪存真。对《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2书中首见补益类方剂的研究,提示我们对于中医药古方新用仍有许多工作要做,要想将古书中的宝贵方剂应用于现代临床,深入研究其中主治病症、药物配伍、药物炮制及其流传是非常必要的。
高仪贞[4](2017)在《现代汉语数量表达的相关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数词和量词以及数量词是现代汉语领域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有关上述词汇在汉语领域中的应用以及表达多姿多彩。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有关数词和量词的表达和使用是他们学习汉语不容忽视的重点和难点。要掌握好汉语语法,首先得了解它的词源来自哪里?如何变换?传统语法的观点认为:汉语中数词和量词表达结构是无定的,对于不同学者来说,单独数量结构是否可作主语,至今还有争论。正如中国着名语言学家赵世开指出:现代语言研究的特点是重视语言现象的解释。当然,语言理论由于其解释力也占有重要的位置。梳理现代汉语中的数词和量词表达相关问题,本身就要从其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出发。普通的语法研究提到复合词的结构时,一定会提到重叠式。但这种重叠的表达形式组合成短语时却不会将其称为重叠短语。我们对现代汉语短语的分类一般称作主谓式、偏正式、述宾式和并列式等等。所以数量短语的表达范畴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出现了大量代表性的论文等学术成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关注汉语的数量范畴,对“数词”和“量词”的表达及相关问题进行应用以及研究。“数词和量词系统”属于现代汉语词类中的一个重要系统。数量词系统的基本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词必须和量词组合搭配,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在句子中起作用;二是数词和量词相互限制,相互促成。这就确定了数量词系统的“数不离量,量不离数”的特征,也确定了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数词和量词的搭配,或者根据量词和数词的搭配”的认别标准。数词和量词相互间有着极强的亲和力:数词只有依靠量词才能把千姿百态的客观事物变为可数的事物;量词也只有依靠数词才能把客观事物的量按各种单位计算出来。数词和量词的搭配是自然的,于是便成就了数词和量词这对“黄金搭档”——数量词。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没有另外两类词能够像数词和量词那样具有“联盟式”的结合关系。在汉语中的数量词还常在四字格短语、成语等形式中出现,本文针对这几种形式也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汉语里的数量短语表达的作用,说明数词和量词都有不同的概念,随后讨论数量词重叠形式的句法、语义功能。学界一般认为:数量短语可以分为四种形式:一、数词+量词+(名词),另称之为“定量”的概念;二、数量词+(名词)另称之为“不定量”的概念;三、每+数词+量词+(名词)另称之为“周遍性”的概念;四、指示代词+数词+量词+(名词)另称之为“确指数量”的概念。从这四种表达形式,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前三者属于数量表达,后者不属于数量表达,因为它本身含有若干个体的集合支撑。本文还描写了现代汉语数量重叠式的某些特点以及数量词表达式生成的过程。赵元任(1968)认为数量重叠“一X一X”式作状语时是副词,而作定语时是形容词。王继同(1991)在研究数量重叠“一XX”、“一X一X”式时则指出,如果量词出现不同的性质,就无法将之看作一种类型。本文将大量的调查语言事实,运用描写及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理清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有界—无界性理论、三个平面理论以及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理论、主观性理论、隐喻性理论等,依据大量的语言事实,对汉语的数量词进行研究,全面地考察数量短语的内部结构,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本文从一个泰语母语者的视角,对三个有代表性的个案“一XX”、“一X一X”、“一X一X又一X”格式的语法性质进行分析,对数量重叠短语后面主要和名词、形容词以及动词组合的情况进行定性的考察。
包宇超[5](2015)在《数字“一”与对外汉语教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一"是最基础和最易书写的汉字,留学生很容易记住并将其书写规范。但是,数字"一"在不同场合中却包含了多种意义,又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意蕴。所以,在具体的应用中又会给留学生带来不少的困扰,使他们找不着头绪。文章将从数字"一"的起源、数字"一"的多种意义以及其蕴藏的深厚的文化意蕴进行归纳探索,并结合外国留学生的具体语料进行分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数字"一"的教学提供参考。
解佳佳[6](2015)在《对俄汉语数词教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汉俄数词分类、使用及文化内涵的对比出发,在了解差异的条件下,更加准确地分析俄罗斯学生在汉语数词学习过程中产生偏误的原因以及偏误的种类,并对偏误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同时在对比以及总结偏误的基础上,分类别,分层次对数词使用进行详细的讲解,提出更适合俄罗斯学生学习的、更为简单有效的数词教学方法。
李赫蛮[7](2014)在《数字词语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在国际交往中的影响力也迅速得到了提升。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外国友人数量逐年增长,甚至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把学习汉语作为一种潮流,繁盛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由此应运而生。数字词语作为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数字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为适应社会生产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作为记录数量和时间的工具,它本身不具有任何神秘色彩。但随着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数字的实指功能开始弱化,虚化意义开始出现并不断发展,具有了特殊的文化意义,数字文化逐渐形成。数字文化的产生使得数字不再只是计数、计时工具,它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渗入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民族对数字的喜忌及使用情况不同,这些差异是由其民族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等方面决定的。就研究现状来看,数字词语至今仍未被学界准确定义,虽然它是词汇中的一类,却没有严格意义上统一的定义和分类。本文首先立足于数字词语本体研究以及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在进行宏观探讨之后,进一步将二者结合,以个案分析的具象角度从汉语数字词语本体研究入手,对汉语数字词语进行分类剖析和研究,总结出其特点和规律,而后针对这些特点和规律,找出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最后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本文旨在通过研讨数字词语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期阐释数字词语及文化的关系,数字教学在对外汉语中的作用,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数字词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为对外汉语教学和实践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和资料。
盛卉[8](2014)在《现代汉语语素“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词是语言中特殊的一类词,而“一”是数词中特殊的一个词。“一”不仅可以单独作词,而且可以作为语素参与构成其它词。对数词“一”及其组合结构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而对语素“一”及其构词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以汉语语素“一”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一”构成的双音词为研究材料,充分利用北京大学汉语研究中心语料库,从历时与共时两个角度着眼,试图对现代汉语语素“一”自身及其构词有更深入全面的认识。首先,本文将《现代汉语词典》中由语素“一”参与构成的双音词进行分类,并在这一基础上对每一个词的形成时间进行定位,对其中语素“一”的语义归属进行整理,从而了解语素“一”构词形成的整体面貌,为下文研究打下基础。其次,考察由语素“一”构成的词中两个语素之间的关系,并讨论组合之后整个结构发展到词的演化过程,归纳出每一类词的形成途径,发现语素“一”在构词中发挥的作用。最后,语素“一”参与构词的有多个语素项,而各个语素项的构词能力呈现出很明显的不平衡现象。通过对每个语素项的语素共义和语素变义的考察,分析讨论导致不同的语素项构词能力不平衡的原因。对现代汉语语素“一”的研究首先可以继续深化“数”的研究,并对其他复杂的成词语素的研究也会有所启发,进而丰富整个汉语言的基础研究。同时本文研究中大量利用了汉语字词典等工具书,发现并讨论了其中的一些问题,或将对词典编纂有所裨益。
王永刚[9](2013)在《现代汉语“七X八Y”格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中存在着大量以系数词为交叉常项的待嵌四字格,本文选取了这类四字格中的“七X八Y”格式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七x八Y”格式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该格式极具代表性,它有着同类格式所具有的一般特点,同时也具有同类其他格式所不具备的特征。对“七X八Y”格式进行探讨可以加深我们对该格式的认识,也有利于推动对同类其他格式的研究和探讨。此外,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有学者对“七X八Y”格式进行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以邢福义先生的“两个三角”理论为指导,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语料进行分析,对“七X八Y”格式的语表特点、语义特点、语值特点以及其历时发展状况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论文共有六章: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了研究对象的选定及原因、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所采用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第二章:格式的语表特点。本章主要探讨了该格式中变项X、Y的音节、语义、语法性质、序位特点;分析了格式中常项七、八在格式中的句法作用;研究了格式的句法功能。第三章:格式的语义特点。本章重点分析了格式的不同表义类别及分布,研究了不同表义所需的条件,分析了不同表义之间的演变关系。最后,对格式不同表义情况下X、Y的语表倾向性特征进行了归纳。第四章:格式的语值特点。本章主要从语体值、感情色彩表达值和表述特征三个方面对格式的语值特点进行了研究。第五章:格式的历时考察。本章首先考察了格式的形成时间与发展过程,在总结出格式的历时分布特点后,又分析了格式形成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第六章:结语。对论文的前五章内容进行盘点和总结,并分析研究中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谭俐[10](2012)在《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百、千、万”类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依据梅轶洁的《<祖堂集>数词的语法研究》中对数词的分类标准,从“百、千、万”与数词的组合、“百、千、万”类词语与数词辅助词组合以及含“百、千、万”的成语这三个方面对数词“百、千、万”进行全方面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给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一、绪论这部分包括相关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目前还没有关于“百、千、万”类词语的系统的研究,因此探讨“百、千、万”类词语很有必要。二、“百、千、万”与数词的组合研究这部分主要是采取描写、比较分析的方法来对CCL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研究,以发现“百、千、万”与数词组合的形式类别与意义类别。三、“百、千、万”类词语与数词辅助词的搭配这部分的研究建立在第二章研究的基础上,研究“百、千、万”类词与数词辅助词组合,通过分析大量相关语料,从结构形式、语法关系和意义三方面对“百、千、万”类词与概数辅助词组合的形式进行描述和分析。四、“百、千、万”在成语中的位置、语义特点及结构关系这部分主要是从位置、语义特点及成语的结构关系对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含“百、千、万”的成语进行分类研究。五、“百、千、万”类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这部分主要针对HSK动态语料库中留学生的偏误语料,结合前面的本体研究的成果,对“百、千、万”类词语的教学顺序提出建议,对HSK动态语料库中此类词的几种常见偏误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教学策略。
二、古汉语中数词的非数目意义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汉语中数词的非数目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数字词语教学研究 ——以渤海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1.数字词语的界定 |
2.数字词语的分类 |
(二)研究概况 |
1.汉语数字词语本体研究 |
2.汉语数字词语教学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语料选择范围 |
(五)相关理论基础 |
1.词汇学理论 |
2.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
一、《词汇大纲》与《发展汉语》(综合)中高级教材数字词语的统计与分析 |
(一)《词汇大纲》数字词语的统计与分析 |
(二)《发展汉语》(综合)数字词语的统计与分析 |
1.《发展汉语》(中级综合)数字词语的统计与分析 |
2.《发展汉语》(高级综合)数字词语的统计与分析 |
(三)《词汇大纲》与《发展汉语》(综合)数字词语的收录比较 |
1.《词汇大纲》与《发展汉语》(综合)共同收录的数字词语 |
2.《词汇大纲》与《发展汉语》(综合)收录有差别的数字词语 |
二、中高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习得情况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对象范围与调查方案设计 |
1.调查对象与范围 |
2.调查方案的设计 |
(二)中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习得情况调查与分析 |
1.中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习得情况调查 |
2.中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习得偏误分析 |
(三)高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习得情况调查与分析 |
1.高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习得情况调查 |
2.高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习得偏误分析 |
(四)中高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习得偏误原因分析 |
1.采取回避策略 |
2.目的语知识泛化 |
3.母语负迁移 |
4.教材设计的影响 |
5.教学层面薄弱 |
三、中高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教学的原则和策略 |
(一)中高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教学原则 |
1.注重系统教学 |
2.简化教学内容 |
3.强调语义联系 |
4.构建分级体系 |
5.把握文化差异 |
(二)中高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教学策略 |
1.利用语素图片释义 |
2.创设情境深入理解 |
3.了解差异区别方法 |
4.根据掌握程度巩固训练 |
四、中高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教学案例展示 |
(一)中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教学案例展示 |
1.教学对象分析 |
2.教学内容分析 |
3.教学目标分析 |
4.教学流程展示 |
(二)高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教学案例展示 |
1.教学对象分析 |
2.教学内容分析 |
3.教学目标分析 |
4.教学流程展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习得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习得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3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满洲医科大学《中国医学书目》明版方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摄生众妙方》研究 |
1.1 《摄生众妙方》作者相关研究 |
1.1.1 家庭背景 |
1.1.2 生平事迹 |
1.1.3 文学成就 |
1.2 《摄生众妙方》的编撰 |
1.3 《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摄生众妙方》研究 |
1.3.1 明代版本考 |
1.3.2 刊刻人物考 |
1.3.2.1 衡王乐善子与《摄生众妙方》 |
1.3.2.2 马崇儒与《摄生众妙方》 |
1.3.3 近代流传考 |
1.4 《摄生众妙方》中首见补益类方剂研究 |
1.4.1 首见补益类方剂的确定 |
1.4.2 三首首见补益类方剂研究 |
1.4.2.1 八仙添寿丹 |
1.4.2.2 秘传十子丸 |
1.4.2.3 千金不易比天助阳补精膏 |
2 《扶寿精方》研究 |
2.1 《扶寿精方》作者相关研究 |
2.1.1 吴旻生平事迹 |
2.1.2 王来贤相关研究 |
2.1.2.1 生平事迹 |
2.1.2.2 医学成就 |
2.2 《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扶寿精方》研究 |
2.2.1 明代版本考 |
2.2.2 近代流传考 |
2.2.3 书名及校勘人考 |
2.2.3.1 书名考 |
2.2.3.2 校勘人考 |
2.3 《扶寿精方》中首见补益类方剂研究 |
2.3.1 首见补益类方剂的确定 |
2.3.2 三首首见补益类方剂研究 |
2.3.2.1 太极丸 |
2.3.2.2 胡尚书壮阳丹 |
2.3.2.3 一醉不老丹 |
3 《众妙仙方》研究 |
3.1 《众妙仙方》作者相关研究 |
3.1.1 家庭背景 |
3.1.2 生平事迹 |
3.1.3 医学成就 |
3.1.3.1 《众妙仙方》概述 |
3.1.3.2 《上池杂说》概述 |
3.1.3.3 《经目屡验良方》概述 |
3.1.3.4 冯时可中医学术思想 |
3.2 《中国医学书目》所载《众妙仙方》研究 |
3.2.1 明代版本考 |
3.3.2 近代流传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查新报告 |
附录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现代汉语数量表达的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0 数词和量词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1 研究对象 |
1.2 理论背景与研究方法 |
1.2.1 理论背景 |
1.2.2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1.3 语料来源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汉语数词相关问题研究 |
2.0 引言 |
2.1 汉语数词的分类及用法 |
2.1.1 数词的概念及分类 |
2.1.1.1 数词的概念与形式定义 |
2.1.1.2 数词的分类 |
2.1.2 汉语数词系统及其语法功能 |
2.1.3 数词用法的归纳 |
2.2 数词“一”的用法及相关的认知解释 |
2.3 数词重叠式 |
2.4 汉泰数词使用比较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量词及其相关表达的功能性分析 |
3.0 引言 |
3.1 汉语量词的基本性质 |
3.1.1 汉语量词的形成和地位 |
3.1.2 汉语量词的功能认知分析 |
3.1.3 汉语量词在语言中的演化 |
3.2 汉语量词的分类及其用法 |
3.2.1 汉语量词分类 |
3.2.2 名量词 |
3.2.3 动量词 |
3.2.4 汉语量词的语用功能 |
3.2.5 汉语量词分类的复杂性 |
3.2.6 汉语量词短语的语义分析 |
3.3 量词重叠相关问题 |
3.3.1 量词重叠相关问题 |
3.3.2 量词重叠类别 |
3.3.3 量词重叠的功能状况 |
3.4 汉语和泰语使用量词比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汉语数量短语的表达及其认知解释(上) |
4.0 引言 |
4.1 数量短语的表达功能 |
4.1.1 数量短语的概念及其形成与研究发展 |
4.1.2 数量短语的表达功能 |
4.2 数量重叠“一XX”式研究 |
4.2.1 数量重叠的表达功能 |
4.2.2 汉语重叠式的功能 |
4.2.2.1 汉语重叠式的隐喻功能 |
4.2.2.2 汉语数量重叠的语义功能 |
4.2.2.3 汉语数量词重叠的句法功能 |
4.2.3 数量重叠“一XX”式研究 |
4.2.3.1“一XX”式中XX的数量短语 |
4.2.3.2“一XX”式的语义功能 |
4.2.3.3“一XX”式的语法功能 |
4.2.3.4“一XX”式的认知功能 |
4.3 汉语和泰语使用重叠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汉语数量短语的表达及其认知解释(下) |
5.0 引言 |
5.1 数量重叠“一X一X”式研究 |
5.1.1 数量重叠“一X一X”式现有研究 |
5.1.2 对数量重叠“一X一X”式中“X”的考察 |
5.1.3“一X一X”式的语义功能分析 |
5.1.4“一X一X”式的句法功能考察 |
5.1.5 从认知功能角度考察“一X一X”结构式 |
5.1.6 与“一X一X”式相关的成语 |
5.2 不完全数量重叠“一X、再一X”式研究 |
5.2.1 不完全数量重叠“一X又、再一X”式现有研究 |
5.2.2“一X又/再一X”式不完全数量重叠结构考察 |
5.2.2.1 格式中插入“又” |
5.2.2.2 格式中插入“再” |
5.2.2.3“又”和“再”表示的轻重音 |
5.2.3“一X一X又一X”格式的用法 |
5.2.4“一X一X再一X”格式的用法 |
5.2.5 二语习得中“又、再”的重复义用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类固定短语的数量表达分析 |
6.0 引言 |
6.1 类固定短语的特征 |
6.2 类固定短语的用法、语义成分及句法考察 |
6.2.1 类固定短语的结构及功能 |
6.2.2 类固定短语的象似动因及指称关系概念表达 |
6.2.3 类固定常见的结构类型 |
6.3 现代汉语含数词“一”类固定短语的表达分析 |
6.3.1 含数词“一”的固定格式研究 |
6.3.2 含数词“一”的分固定格式研究 |
6.4 现代汉语类固定短语中数量结构的功能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研究内容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对俄汉语数词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汉俄数词对比 |
第一节 汉俄数词分类对比 |
一、汉语数词分类 |
二、俄语数词分类 |
三、汉俄数词分类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汉俄数词用法对比 |
一、汉语数词用法 |
二、俄语数词用法 |
三、汉俄数词使用对比分析 |
第三节 汉俄数词文化对比 |
一、汉语数词文化 |
二、俄语数词文化 |
三、汉俄数词文化对比分析 |
第二章 俄罗斯留学生数词使用偏误分析 |
第一节 偏误具体分析 |
一、初级阶段偏误分析 |
二、中级阶段偏误分析 |
三、高级阶段偏误分析 |
第二节 偏误产生原因 |
一、母语负迁移 |
二、目的语泛化与目的语知识掌握不足 |
三、教学策略及学习态度 |
第三章 对俄汉语数词教学建议与设计 |
第一节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数词分析 |
第二节 《汉语新目标》数词部分分析 |
第三节 对俄汉语数词教学建议 |
一、初级阶段数词教学建议 |
二、中级阶段数词教学建议 |
三、高级阶段数词教学建议 |
第四节 对俄汉语数词教学设计 |
一、初级阶段教学设计 |
二、中级阶段教学设计 |
三、高级阶段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数字词语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 数字词语本体研究 |
二、 对外汉语数字词语教学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二章 数字词语本体研究 |
第一节 数字词语的定义 |
第二节 数字词语和数词的区别和联系 |
第三节 数字词语的分类 |
一、 数字成语 |
二、 数字缩略语 |
三、 数字新词语 |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数字词语教学难点 |
第一节 数字词语存在普遍意义虚化现象 |
一、 数字词语的虚化意义 |
二、 数字词语作副词和连词使用 |
三、 数字词语作名词使用 |
第二节 数字词语具有一定的色彩意义 |
第三节 数字词语的修辞 |
一、 夸张 |
二、 对比 |
三、 比喻 |
四、 借代 |
五、 反复 |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学数字词语教学建议 |
第一节 注重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教学 |
第二节 将汉外数字词语对比融入教学 |
第三节 在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的教学 |
第四节 运用分类教学法对数字词语进行教学 |
一、 一 X 半 X |
二、 一 X 一 X |
三、 一 X 千 X |
四、 三 X 两 X |
五、 三 X 五 X |
六、 七 X 八 X |
七、 十 X 九 X |
八、 千 X 一 X |
九、 千 X 百 X |
十、 千 X 万 X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现代汉语语素“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现代汉语语素“一”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语素“一”的语义概况 |
第二节 构词的语素“一”的语义归属 |
一、 数词和数量词中“一”的语义归属 |
二、 名词中“一”的语义归属 |
三、 动词中“一”的语义归属 |
四、 形容词中“一”的语义归属 |
五、 副词中“一”的语义归属 |
六、 其它词类中“一”的语义归属 |
第二章 现代汉语语素“一”构词的形成途径分析 |
第一节 语素“一”构词的形成概况 |
第二节 语素“一”构词的形成途径 |
一、 数词、数量词的形成途径 |
二、 名词的形成途径 |
三、 动词的形成途径 |
四、 形容词的形成途径 |
五、 副词的形成途径 |
六、 其它词类的形成途径 |
第三章 现代汉语语素“一”的构词能力分析 |
第一节 语素“一”各语素项构词概况 |
第二节 “一”各语素项构词能力不平衡的原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现代汉语“七X八Y”格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 |
1.2.1 综述 |
1.2.2 有待研究之处 |
1.3 研究理论和方法 |
1.4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七X八Y”格式的语表特点 |
2.1 变项X和Y的音节、语义关系、语法性质、序位特点 |
2.1.1 变项X、Y的音节特点 |
2.1.2 变项X、Y的层级特点 |
2.1.3 变项X、Y的语义关系特点 |
2.1.4 变项X、Y的语法性质及组合方式特点 |
2.1.5 变项X、Y的位序特点 |
2.2 “七X八Y”格式中的常项七、八 |
2.2.1 七、八做动词性X、Y的状语 |
2.2.2 七、八做形容词性X、Y的主语 |
2.2.3 七、八做名词性X、Y的定语 |
2.2.4 X、Y特殊情况下七、八的句法作用 |
2.3 “七X八Y”格式的句法功能 |
2.3.1 “七X八Y”格式作主语 |
2.3.2 “七X八Y”格式作谓语 |
2.3.3 “七X八Y”格式作宾语 |
2.3.4 “七X八Y”格式作定语 |
2.3.5 “七X八Y”格式作状语 |
2.3.6 “七X八Y”格式作补语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七X八Y”格式的语义特点 |
3.1 “七X八Y”格式的表义类别 |
3.1.1 “七X八Y”格式”表确数 |
3.1.2 “七X八Y”格式表概数 |
3.1.3 “七X八Y”格式表指称 |
3.1.4 “七X八Y”格式表性状 |
3.1.5 “七X八Y”格式表贬义 |
3.2 “七X八Y”格式不同语义之间的关系 |
3.3 “七X八Y”格式的语义分布 |
3.4 “七X八Y”格式不同表义类型下X、Y的语表特点 |
3.4.1 “七X八Y”格式表确数时X、Y的语表特点 |
3.4.2 “七X八Y”格式表概数时X、Y的语表特点 |
3.4.3 “七X八Y”格式表指称时X、Y的语表特点 |
3.4.4 “七X八Y”格式表性状时X、Y的语表特点 |
3.4.5 “七X八Y”格式表贬义时X、Y的语表特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七X八Y”格式的语值特点 |
4.1 “七X八Y”格式的语体值 |
4.2 “七X八Y”格式的感情色彩表达值 |
4.2.1 “七X八Y”格式表贬义 |
4.2.2 “七X八Y’格式表中性色彩 |
4.2.3 “七X八Y”格式表褒义 |
4.3 “七X八Y”格式的表述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七X八Y”格式的历时考察 |
5.1 “七X八Y”格式的出现与发展 |
5.1.1 “七X八Y”格式的出现时间 |
5.1.2 “七X八Y”格式的发展轨迹 |
5.1.3 “七X八Y”格式的历时分布 |
5.2 “七X八Y”格式的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
5.2.1 “七X八Y”格式的形成与发展的内因 |
5.2.2 “七X八Y”格式的形成与发展的外因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语 |
6.2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百、千、万”类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本文研究对象和方法 |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 |
2. “百、千、万”与数词的组合研究 |
2.1 系数词与“百、千、万”组合 |
2.2 位数词与“百、千、万”组合 |
2.3 特殊数词与“百、千、万”的组合 |
3. “百、千、万”类词语与数词辅助词的搭配 |
3.1 “百、千、万”类词语+后缀型概数辅助词 |
3.2 前缀型概数辅助词+“百、千、万”类词语 |
4. “百、千、万”在成语中的位置、语义特点及结构关系 |
4.1 “百、千、万”在成语中的位置 |
4.2 成语中“百、千、万”的语义特点 |
4.3 含“百、千、万”成语的结构关系 |
4.4 特例分析——“千…万…” |
5. “百、千、万”类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
5.1 数词“百、千、万”的教学分级 |
5.2 留学生“百、千、万”类词语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古汉语中数词的非数目意义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一+NP1+NP2”格式的多角度考察[D]. 卢拉.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数字词语教学研究 ——以渤海大学为例[D]. 张念. 渤海大学, 2020(05)
- [3]满洲医科大学《中国医学书目》明版方书研究[D]. 胡秋实.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4]现代汉语数量表达的相关问题研究[D]. 高仪贞.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9)
- [5]数字“一”与对外汉语教学[J]. 包宇超.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5(10)
- [6]对俄汉语数词教学研究[D]. 解佳佳. 黑龙江大学, 2015(06)
- [7]数字词语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李赫蛮. 河南大学, 2014(03)
- [8]现代汉语语素“一”研究[D]. 盛卉. 华侨大学, 2014(03)
- [9]现代汉语“七X八Y”格式研究[D]. 王永刚.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
- [10]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百、千、万”类词语研究[D]. 谭俐.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