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单一货币下独立财政政策的缺陷

欧洲单一货币下独立财政政策的缺陷

一、欧洲单一货币下独立财政政策的缺陷(论文文献综述)

周强[1](2019)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央地财政关系》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法治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又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它将时代发展对党的执政能力、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凝练到一个规范的体系中。治理现代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二是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治理现代化又有三个内在要求:一是政策科学化,二是政策民主化,三是执政法治化。治理现代化最终将体现为“人”的现代化。本文探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央地财政关系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财税制度是国家政权基石。十八届三中全会把财税体制改革放在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位置。央地财政关系是财政制度的核心,它同国家结构密不可分,单一制国家和复合制国家对应不同的央地财政关系,财政权力的集中程度各有不同,各有优劣。当今世界的趋势是不同国家结构下的央地财政关系有趋同的倾向,即原先财政集权的国家逐渐分权,原先分权的财政联邦制国家的中央政府财权有扩大趋势。在我国,对于“集权与分权”的思考长期存在着模糊而二元对立的思考。本文在分析“集权-分权”背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适度分权的思路。20世纪70年代,由蒂伯特、马斯格雷夫、布坎南等学者开创形成了经典的财政联邦主义理论。随着公共选择理论兴起,在结合了经济全球化和大批发展中国家及转型国家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新一代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其中包括用来描述解释中国经验的多种“中国式财政联邦主义”。本文认为中国式联邦主义有其合理性,但也有部分特性只具有过渡期特征。本文梳理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央地财政关系,认为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先秦分封建土的契约领主制(准财政邦联制),二是秦至晚清的中央集权-郡县制,三是从民国开始形成的现代国家财政制度。在中国历史的大部分阶段,存在“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央地财政关系困局。本文论述了分析央地财政关系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如国家结构理论、财政联邦制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及转移支付效应理论等。借用这些理论,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当代央地财政关系的现状。包括有中国特色的财政联邦制、我国现行的财政分权体系、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分析了央地财政关系中尚存在的问题,包括财权事权界定不清、财政自主权的二元结构、分税制及转移支付制度的不足。第四章重点讨论了财政集权与分权背后的考量因素,用人民的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可有效界定最优的“集权-分权”程度与范围,进而避免“治乱循环”的窠臼。在已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包含人事任命权重的财政分权指标,再运用现有最优财政分权度方法,可以更接近对全社会发展最有利的财政分权程度。对于中央政府提出的“分档分类分区域”确定中央分担比例的事权财权划分方案,本文提出了按“人均实际获得公共服务”为指标,按国家基准进行与各省逐个确定中央分担比例的改进方案。本文对现有分税制的负面效应进行了总结,并且对宏观税负进行了测量,对国际上提出的税收痛苦指数进行了修正。用OLS面板回归模型,对我国过去20年中央-省级转移支付制度的实际效应进行测算。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中央对省一级转移支付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影响;二是中央对省一级转移支付对当地人均收入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各省经济增长效应不显着,对人均收入提高效果显着,对不发达地区人均所得提高的效应要大于对发达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对人均所得的提高效应比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明显。此结果也为精准扶贫提供了佐证和思路。第五章选取了七个国家分析其央地财政关系,其中涵盖了发达国家(英、美、德、法、日)、发展中国家(俄罗斯、印度)、东方儒家文化国家(日本)、转型国家(俄罗斯)、人口大国(印度)等。在五个发达国家中,各自因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央地财政关系又各有侧重。英国有着悠久的地方分权历史,美国有标准的现代财政联邦主义,法国是发达国家中单一制国家的代表,德国因其历史原因,呈现一种高度合作的财政联邦制,日本在高度财政集权的框架下实践着清晰的央地财政分权。这些国际经验表明,央地财政关系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套方案,而必须是结合本国政治传统和历史文化因地制宜的设计。第六章对我国的央地财政关系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

杨斌[2](2019)在《利率走廊调控国际经验与中国目标模式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货币金融领域出现中国特有的货币现象。在市场总体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银行间市场出现“钱荒”和“资产荒”,而中小企业较难申请到贷款,通过民间借贷资金成本又很高,金融市场“量宽价高”问题突出,反映了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加速背景下,货币内生属性增强,数量型调控难度加大,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数量目标和价格目标难以兼得,有必要构建利率走廊调控框架,实现价格稳定。后凯恩斯主义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认为货币供给内生于实际经济活动,利率则外生地由中央银行设定的政策目标利率决定,早已“预言”了利率走廊调控的必然性。马克思货币理论对利率由两大资本家阶级分割社会平均利润率决定的论述对利率走廊调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启示意义在于,中央银行可以综合运用利率走廊调控和宏观审慎政策控制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使银行业取得社会平均利润率,有助于让金融回归本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因此构建利率走廊调控必须坚持马克思货币理论的指导地位。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银行从最早的直接信贷控制转变到当前间接货币总量调控,还初步尝试构建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由于当前货币政策目标过多,缺乏对价格的有效调控,无法平抑市场利率波动,利率走廊的可信度和中央银行的信誉度受到挑战,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通过分析我国微观货币创造机制,发现在我国经济金融领域中货币的内生属性和利率的外生属性都有增强的趋势,数量调控难度加大,价格调控可能性提高。英美两国货币政策发展史的路径差异表明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与一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发展程度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向稳态增长逼近,利率走廊调控建设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利率走廊调控建设,克服数量型调控框架固有缺陷,实现向价格型调控框架转型。发达国家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建立一般需要具备以下基础条件:具有基准性的政策目标利率,合理设定的走廊宽度,能与价格型调控相配合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具有流动性管理功能的准备金制度。在人民银行推动下,持续的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使我国初步具备构建利率走廊调控的基础条件,但价格型调控框架的完全建立也存在一定的阻碍因素,特别是经济和金融结构扭曲,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中梗阻”,对利率走廊调控建设构成挑战。为完善我国价格型调控框架,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利率走廊调控目标模式。通胀目标制具有规则性和透明性,能够加强中央银行与公众沟通,有利于形成和引导公众预期,因此构建利率走廊调控目标模式首要的是要实行通胀目标制。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具有市场性、基础性和主导性,利率走廊调控要以SHIBOR作为基准利率,以有效引导市场利率走向。利率走廊宽度通过改变机会成本改变商业银行的微观行为,因此最优利率走廊宽度的设定要充分考虑调控成本、央行容忍度和外生冲击类型。在我国转轨经济特征背景下,人民银行具有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重目标,利率走廊还需要余额准备金制度相配合才能实现最终目标。针对存在的问题,一要增强利益诱导的有效性。强化SHIBOR的基准性;完善合格担保品框架,提高融资可得性并;改变准备金制度的期间平均考核方式,实行自愿准备金制度。二要强化中央银行的预期引导。构建通胀目标制+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调控框架;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和货币政策透明度。三要健全顺畅的货币政策传导。加强金融市场建设,构建有效的微观市场主体行为,还应提高分析预测能力应对货币政策时滞问题。

张喜艳[3](2019)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经济深受其害,世界经济至今仍陷入泥潭,复苏受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逐渐成为不确定性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引起了研究学者与政策制定者的高度关注与重视。经济周期波动是宏观经济领域永恒的话题,减缓经济周期波动,推动人类经济平稳、持续、健康发展,是我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视角,研究其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可进一步丰富已有经济理论,为寻找平抑各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良方提供新思路,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形成融合、包容、多元的世界经济格局提供经验支撑。因此,本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可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然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方向和大小具体如何,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是否存在异质性,国内外传导机理分别如何,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差异对国际经济周期协同的影响如何,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论证,少有文献提及。对这些问题的追问,恰好找到了本选题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是本文可以拓展创新的地方。从国内传导和国际传导两个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全方位、多层次剖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传导机理。从国内传导来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主要通过实物期权效应、金融摩擦效应、预防性储蓄效应等改变经济行为主体的预期,从而影响其经济决策,导致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的波动,最终影响经济周期波动。从国际传导来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影响本国开放经济部门,再通过进出口贸易传导至国外开放经济部门,再通过产业链扩散波及国外非开放经济部门,同时加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影响到国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水平,在国内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双重夹击下,产生明显的乘数效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后果更为严重。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来看,近三年全球指数大起大落,波动频率和波动幅度远超历史水平,我们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不确定性难题。整体而言,美日英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呈现明显趋同,联动效应显着。金砖国家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水平远高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抵抗能力整体上不如发达国家。采用HP滤波法提取周期性成分,由测度结果可知,全球经济周期的波谷深度远大于波峰,呈现明显的“陡降缓升”特征,经济由繁荣转为衰退的收缩阶段较为急促,由衰退转为繁荣的扩张阶段较为缓慢。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性分析可知,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国与国之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为了进一步定量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国内传导,本文利用G20集团中14个主要国家2003年1季度-2018年2季度的数据,采用PVAR模型和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论证。结果发现:(1)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其经济周期波动对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短期影响的响应时间与响应幅度均存在一定差异,收缩期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幅度最大,持续时间较长。(2)滞后4阶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最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1年之后明显加剧了经济周期波动。(3)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程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前者约是后者的2.42倍。(4)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扩张期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不大,主要在收缩期加剧了经济周期波动,证实了Fajgelbaum et al.(2017)所说的“不确定性陷阱”的存在。(5)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即期的正向影响,财政政策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滞后的正向影响,且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强度远大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该溢出效应的大小与方向分别如何,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借鉴Diebold&Yilmaz(2012)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思想,测算了2003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美国、英国、中国、法国等14国家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溢出效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主要体现为波动溢出形式,测度得到的总体溢出指数为48.09%,美国对其他成员的溢出效应最大,中国对其他成员的溢出效应高于来自其他成员的溢出效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溢出效应呈现出明显的时变性,发达国家的整体溢出效应明显强于发展中国家,该溢出效应可能对突发的大事件较为敏感,而对于可预期的世界大事则较为迟钝。为了深入细致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国际传导过程,以溢出效应最大的国家——美国为例,采用GVAR模型,进行了相应论证。由实证结果可知,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周期波动对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主要体现为长期的负向响应,个别国家存在明显的正向响应,但持续时间很短暂。与主要发达国家(地区)相比,金砖国家和新钻国家等发展中国家对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响应速度更快,响应幅度更大,波动程度更剧烈。经济周期协同作为经济周期的主要特征之一,它是共同执行国际货币政策的先决条件。本文主要采用联立方程模型,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差异(即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相对值)的视角,研究了其对国际经济周期协同的影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差异主要通过改变投资、贸易的流动方向,从而影响两国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同。由实证结果可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差异对经济周期协同和双边贸易具有显着负向影响,对双边直接投资强度具有显着正向影响,通过贸易渠道和投资渠道对经济周期协同的间接影响为正。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连年攀升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难题,导致各类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扰乱公众预期,损害经济系统的平稳运行。特别是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溢出效应的存在,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其宏观经济影响后果易于从一国蔓延至另一国,导致“一损俱损”的局面出现。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加强立法制度建设,注重经济政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等手段,以降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水平;通过推动实体产业发展,促进创新等方式,以增强抵抗不确定冲击的能力,双管齐下,稳定预期,确保经济系统的平稳、健康、持续运行。

刘伟[4](2019)在《欧盟国家援助法研究》文中认为欧盟国家援助法(state aid law)是一项立意高远、主旨宏大的法律制度,旨在实现欧盟对各成员国国家援助措施的合理控制,目的在于防止政府通过援助措施扭曲市场竞争,同时也维护整个欧盟一体化的进程。欧盟国家援助法以《欧盟运行条约》第107、108、109条为基础,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理论扎实、规范严密、体系完整的法律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软法之治”的特征。欧盟国家援助法肇始于欧盟(欧洲联合)的初创理想:和平、繁荣与超国家主义,并由此奠定了它的底色与基调。从学理上来探讨欧盟国家援助法,可以发现自由主义与干预主义的学说分歧构成了国家援助法的理论基础,援助的双刃剑效应构成了国家援助法存在的根本原因,对国家援助的竞争法控制构成了国家援助法的本质属性,而对国家援助的合理监管则是国家援助法的主要内容。欧盟国家援助法与欧盟竞争政策有着内在联系:国家援助法的本质在于防止国家援助对市场竞争的破坏,审查国家援助有赖于竞争法的基本分析范式,因而欧盟将其视为与反垄断政策相并列的竞争政策。欧盟国家援助法仅适用于企业,对非企业的援助不属于欧盟国家援助法的规制范围。所以,对企业的认定,是理解和适用国家援助法的前提。而欧盟语境中的企业主要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每一个实体,而不论其法律地位和资金来源如何。目前,欧盟一般认为国家援助包含四项构成要件:转移国家资源、给予优势、措施具有选择性以及对成员国间的竞争和贸易存在影响。在转移国家资源的认定中,欧盟倾向于“累积说”,即将“给予国家资源”与“可归因于国家”这两个条件累积起来判断是否构成转移国家资源。国家援助中的优势主要是指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因国家干预而非基于正常市场条件获得改善。目前,欧盟委员会一般通过市场经济经营者测试来判断国家支持措施是否给予被支持对象以优势,即如果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是在正常经营条件下无法获得的,则被认为获得了国家援助上的优势。就选择性的认定而言,欧盟委员会通过对其进行地域选择性和对象选择性的区分,有效地降低了选择性要件的认定困难。国家援助认定的最后一步是对扭曲竞争和限制贸易的认定。在这一步中,欧盟一般采取较低标准来认定对竞争的扭曲和对贸易的影响,可以说,扭曲竞争和影响贸易基本上是赋予市场主体以优势后的必然结果。并非所有国家援助都会受到欧盟委员会的禁止,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形下,相关援助可以得到欧盟委员会的豁免。欧盟委员会目前采取“共同评估原则”,只有满足共同评估原则下的所有条件,援助措施才能被视为与《欧盟运行条约》相兼容。这些评估条件主要包括:援助必须为明确的共同利益目标作出贡献、能够解决市场无法自我实现的问题、是实现共同利益目标的适当政策工具、具有激励效应、援助限制在最低限度、援助的总体影响是积极的以及符合透明度要求。欧盟国家援助法的行政执法由具有超国家地位的欧盟委员会负责担纲。欧盟委员会不仅有权对成员国援助的兼容性进行评估,还有权对不符合《欧盟运行条约》的违法援助措施予以回收。同时,欧盟委员会还负责国家援助的日常监管。在此之中,欧盟委员会和成员国之间有着明确的权责划分。欧洲法院(含成员国国家法院)也在职责范围内负责国家援助的实施,即有权对成员国的国家援助进行司法审查。《欧盟运行条约》第108条第3款构成了国家援助私人实施的法律基础,同时有越来越多的成员国基于其国内法的规定,加强了对受国家援助影响的当事人的司法保护。按照欧盟内部的通行分类标准,国家援助的具体类型可以分为水平援助和部门援助。水平援助主要是针对非特定行业的国家援助,其一般被认为不会像部门援助那样扭曲竞争,因而受到委员会的重视,被用来实现委员会的市场矫正或再分配政策目标。而部门援助则主要是针对具体部门、行业的援助。欧盟对国家援助的控制并非是对国家援助的完全否定,而是希望以最少的财政支出获得最大的援助效果,欧盟国家援助法的不断革新也始终是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对比欧盟国家援助法,我们能够发现我国财政补贴政策所存在的问题,例如忽视对财政补贴的实效分析,尤其是忽视其对市场竞争的负面影响;忽视财政补贴激励作用的发挥;补贴未能公开透明;缺乏对受补贴影响的市场主体进行救济的途径,等。因此,加强对我国财政补贴的竞争法控制,意义重大。主要措施包括:(一)重构理念:牢固树立维护市场竞争、协调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确保竞争中立的理念;(二)完善制度:确定财政补贴控制的主体,加强对补贴的必要性、适当性、实效性和积极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财政补贴的豁免机制。(三)配套措施:强化监督机制、承诺机制、信息披露机制、责任机制以及司法审查的协同治理。

高丁丁[5](2019)在《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思想体系中,货币思想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冲击下,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往往被人们所忽视,面对现实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对马克思的货币思想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认识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聚焦于研究与分析货币的起源、本质、作用功能以及形态的逐渐变化等问题,并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其思想的重要基础,所以远远超过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范畴(1)。在研究过程中,马克思一直将货币放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范围内来研究和探讨货币问题,同时,在马克思看来,货币可以分为两种形态,一种形态是货币本身,另外一种是以资本的形式存在的货币;后者相较于前者来说,具有更根本的价值意义。正是由于经历了形态上的转变与延伸,货币逐渐以资本的形式出现,才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核心,构成了资本主义瓦解传统封建社会的强大力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本位退出了社会经济体系之中,货币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虚拟形式也成了货币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经济体系的运行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由此导致整个市场中货币的流通方式也有了较大的转变,但是货币本质不会因此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马克思指出的个人与个人之见、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经济联系依然是货币关系的真实内涵。在我们看来,马克思的货币思想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代表性思想可概括为:货币本质思想、货币价值思想、货币运行思想和货币控制思想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深入研究马克思的货币思想,有助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进一步分析和理解货币现象,把握货币运行的规律,对货币实施有效控制,从而推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积极贡献。本文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力求深化对马克思货币思想的研究,细致地探寻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发展脉络,根据马克思的紧密关联社会经济发展和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货币研究路径,归纳其货币思想发展阶段,研究马克思关于货币的本质、价值、运行以及控制等思想,了解马克思货币思想中的货币起源理论、货币本质理论、货币职能理论和国际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明晰虚拟货币和虚拟资本的发展及表现形式,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阶段与趋势,明确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借鉴意义。本文绪论对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文本梳理,竭力刻画出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全貌。第一章全面介绍了重商主义、古典主义等马克思货币哲学的思想渊源,第二章对货币思想的新发展进行了研究,以便更好的认识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实践意义。第三章至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分别从本质、价值、运行、控制等四个方面阐述马克思货币思想。第七章阐述了发展马克思货币思想在理论和现实方面的深刻意义以及在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作用。绪论对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发展史进行了梳理,从马克思的早期着作《论犹太人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其思想成熟期的着作《资本论》中的主要的货币思想作了简要介绍,初步描述出马克思货币思想的整体面貌。接着概括、梳理出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展现出马克思货币思想理论在国外理论界受到的重视以及在国内研究的缺失,更进一步的揭示出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后提纲挈领地描绘出马克思货币思想的核心理念,包括货币起源理论、货币的本质理论、货币的职能理论、货币流通规律等,并由此进一步阐明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第一章介绍了马克思货币哲学的思想渊源。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就是马克思批判性的吸收自重商主义时代以来各个主义流派及代表人物的思想基础。重商主义的代表人威廉·配第的主要货币思想如货币流通速度、初步的劳动分工理念、土地的剩余是地租、原始的劳动价值论、资本的重要性对马克思货币思想的重要影响作用,古典主义学派大卫·休谟的货币流通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也对马克思货币思想体系的完善有着贡献。亚当·斯密对货币职能的研究以及对国家债务的看法也深刻的影响了马克思,而且马克思在其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了货币与资本的关系,最后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对纸币价值的研究也为马克思货币思想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方面的支持。第二章描述了货币理论的新发展。费雪、庇古等人的货币数量说成为古典货币理论成熟时期的代表;威克赛尔提出了累积过程理论,认为利率影响具有累积效应,指出货币对经济过程拥有实质性的影响,同时将货币理论与经济理论融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的“两分法”;凯恩斯深刻的认识到了货币对经济的巨大作用,深入分析了货币供求、利率变动与扩大就业、增加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了货币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使货币理论突破了古典货币学说只研究货币与物价关系的狭隘界限,创立了以产出和就业为中心的货币经济理论。文章还对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对我国货币需求变化的影响机理和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凯恩斯之后,货币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日趋受到各类经济学派的关注,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货币理论,影响力较大的主要有:费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论、内生货币供给理论以及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等,这些理论都对马克思主义货币思想的当代发展有着内在的关联。第三章探讨了马克思的货币本质思想。主要是从人本视角出发,阐述了货币的社会性的本质和货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指出货币具有普遍性、力量性、转化力、颠倒性等四种特性。同时,马克思对货币属于私有财产的这一属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私有财产到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深刻的指出商品交换的媒介并不是货币的本质,商品交换双方的劳动和劳动的社会化属性才是货币的本质。更进一步的分析了劳动异化和货币异化的关系,指出劳动异化是货币异化的基础,商品从劳动中发展而来,进一步发展为货币,最终成为资本,同时从多个方面对货币的异化对人的影响做了深入的分析。第四章研究了马克思的货币价值思想。马克思认识到对货币的分析离不开对商品的进一步认识,因此,对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最为典型的单位商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揭示了商品内包含着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内在矛盾,而这个矛盾来源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即劳动的二重性,分析了货币产生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的根本原因,论证了货币的起源。在此基础上,其首次分析了价值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实现形式,从个别的或偶然的到扩大的高级价值形式,最后到一般的价值形式及货币的价值形式,也总结了货币的五大职能,也就是在经济学界广泛认可的价值尺度职能、流通手段职能、贮藏货币职能以及支付手段职能和世界货币职能,这为进一步认识货币的流通规律和必然向资本发展的趋势,对揭露并批判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五章阐述了马克思的货币运行思想。马克思在他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流通是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同时表现出一定的社会关系。货币流通规律就是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量需求总规模的规律,因此,流通中货币需求量和流通中的实际的商品的总量息息相关,同时货币的流通次数也就是周转快慢对流通中货币的需求量也有着明显的影响。通过对货币流通规律的研究,马克思研究出货币向资本转化的不可违背的历史潮流,认识到货币向资本的转化的原因及本质,同时对资本和虚拟资本的表现形式做了研究和分析。本章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出发,分析现实对社会经济体系发生重大影响力的数字货币的发展历程、形式、职能以及应用。第六章探讨马克思的货币控制思想。在对货币的本质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揭示出了货币拜物教是比商品拜物教性质更隐蔽和明显的本质。马克思指出,金属货币如黄金能够成为货币,不仅仅是只依靠其自然属性,更本质的原因是蕴含在商品内部的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发展以及黄金对社会关系本质的颠倒的结果。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剖析了货币拜物教的本质,同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同时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世界市场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货币也将走出国门,货币在世界市场中的应用,马克思在深入研究后,得出了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也就是国际价值,即各国的国别价值在世界市场上的转化形态。本章也对货币国际价值的应用以及货币对国家的效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第七章主要分析了研究马克思货币思想的科学意义。马克思的货币思想深刻揭示了隐藏在货币内部的异化问题,深刻理解马克思的货币思想有利于从根本上消灭货币拜物教,同时有助于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同时能够指导我们从本质上认识全球货币金融危机的根源,指导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建立健全现代货币金融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框架,完善货币政策目标和手段,妥善采取货币政策,加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构建,更好地促进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最后一部分是结语。主要是表明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出发,揭示了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形式的发展过程,本质上代表了一种社会关系,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货币思想,从而对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的本质特征做了系统的说明。本文在整体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和解读了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体系,系统呈现了其货币思想的全貌,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马克思专门思想的研究范本。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角度,全面界定了马克思主义货币思想的的本质特征,围绕马克思货币思想中唯物史观的理论维度进行具体的铺陈,系统、准确、详实地把握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内在脉络,厘清国家信用货币思想对马克思货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之处,同时与新时代数字货币的发展紧密相连,揭示了马克思所要倡导和达到的社会愿景与政治目标,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对于人实现自由、平等、解放的根本作用。

钱路波[6](2018)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市场经济理论是人类对实际经济生活中关于市场机制和市场组织结构等客观关系和实际作用的一种理论抽象。社会主义中国在改革开放近4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就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市场及市场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这一中心问题,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条主线。因此,学界有必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如何认识、运用、发展市场经济进行系统性的梳理研究,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结合,使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崭新面貌在21世纪中更加发展完善。论文秉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从生产方式的客观实践出发,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寻求实践总结和理论跃升。首先,在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以对中国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思想渊源开篇,着重分析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论述与评价。随后,论文分别从实践、理论、时代、特色四个维度,分别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从实践维度来看,中国以市场化为方向的经济改革,大致经历了历史前奏、起步试验、初步进展、持续推进、逐步完善、以及全面深化等历史阶段,尤其是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一带一路”建设等经济实践,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空间。从理论维度看,中国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成就主要表现在: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市场决定论、宏观调控模式和“五大发展理念”,并从经济基础、分配制度、服务目的、社会矛盾、上层建筑等方面,形成了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从时代维度看,中国市场经济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既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体制基础,还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特色维度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不是遵循市场原教旨主义,简单地复制所谓西方标准化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是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创造性地进行了制度选择与安排,使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经济的具体情况相契合,避免了那种强制性的制度移植输入和制度外部依附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基于上述理论和现实的思考,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归纳总结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基本特征。最后,论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提出了深化基本经济制度改革、推进产权制度的发展完善、加快完善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为建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力供能。

孙凡[7](2018)在《货币联盟稳定性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以欧元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国际范围内的货币合作已经逐渐成为区域一体化的核心问题。最优货币区理论是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欧洲货币联盟是对这一理论最成功的实践。但是,该联盟本身也面临不少问题,且其稳定性受到了影响。主要原因在于,欧洲货币联盟的制度以及条约规定所产生的运行成本,削弱了欧元的稳定性。运行成本主要包括为维护制度规定和条约的监督成本、趋同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机会成本、欧元区低利率环境下产生的额外运行成本以及机制设计缺陷带来的运行成本。但是,在另一方面,制度的变迁成本加强了货币联盟的稳定性。欧元在某种程度上的确促进了欧洲货币联盟内的经济一体化。变迁成本主要包括增加成员国经济贸易的交易成本、威胁国际金融体系稳定性、不利于增强价格稳定性、不利于消除汇率风险以及货币风险。变迁成本与运行成本一起,影响着货币联盟的稳定性。尽管货币联盟的制度存在的运行成本削弱了欧元的稳定性,也使得欧元区面临诸多问题,但货币联盟同样存在变迁成本,这种变迁成本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欧元的稳定性。并且欧元区金融体系的结构盘根错节,如果将债权、债务转化到旧的货币体系,必然会引起金融市场发生动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紊乱。欧元区各国需要推动解决欧元区内在制度性缺陷并实施相应的改革措施,来降低货币联盟的运行成本,增强货币联盟稳定性。

王凡一[8](2018)在《欧元国际化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欧债危机的爆发和蔓延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导致的,从外部影响因素来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一再下调危机国的各种国际评级,使得欧债危机越演越烈。同时,由于欧元对美元国际货币霸主地位产生了威胁,美国利用高盛集团、世界三大评级机构等推波助澜,导致欧债危机一发不可收拾。但欧债危机爆发的主因还在于其内部的影响因素:欧元区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货币的统一使得南欧国家和北欧国家经济实力差距不断变大;欧洲央行的成立导致欧元区国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统一,宏观调控政策失调;欧元区国家一直施行高福利政策,过高的社会福利支出造成了欧元区国家政府的沉重负担;欧元区的金融监管不足,与快速发展的金融创新不相适应;欧盟的债务危机救助机制缺失,不能有效应对债务危机。这些内部因素促使了欧债危机的爆发和随后的不断恶化蔓延。无论是欧债危机的内部影响因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匹配、宏观调控政策失效、福利超载、欧元区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监管不足、危机救助机制缺失,还是欧债危机的外部影响因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评级机构和美元的打压,这些基本都是由于欧元的诞生和欧洲央行的设立引发的。作为超主权货币,欧元与美元和日元的国际化过程不同,其是区域货币一体化和货币国际化同时完成的,欧元诞生的过程就是其国际化的过程。也正是因此导致欧元天生就存在着一些不足:缺乏稳定的经济基础,缺乏稳定的政治基础,缺乏稳定的制度架构。在欧元这些天生不足的基础上,欧洲央行也不可避免的带有一些制度缺陷:一是单一的货币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冲突,二是统一的汇率制度使欧元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扩大,三是最后贷款人职能缺失。欧元的先天不足、欧洲央行的各种制度缺陷,不可避免地对整个欧元区经济的平衡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而为欧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欧元的诞生增大了欧元区成员国宏观调控难度,加剧了经济复苏的困难,放大了希腊等外围国家经济的脆弱性。正是欧元的问题导致了欧债危机的爆发和蔓延,欧债危机的本质是货币的危机,是欧元的危机。欧元国际化引发欧债危机的传导路径可概括为:欧元国际化要求欧元区统一货币政策→统一的货币政策导致欧元区国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匹配→宏观政策失效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救助机制缺失导致救助措施不力最终引发欧债危机。欧元国际化影响欧债危机的机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货币政策独立性消失导致汇率调节机制失效,二是欧元国际化导致国别化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失调,三是欧元国际化引致债务错觉导致市场机制失灵,四是欧元国际化引发欧美地缘经济之争导致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失衡。欧债危机爆发后,对欧洲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为了整治债务危机,欧元区国家进行了财政政策调整,实施了紧缩政策,希望可以利用紧缩财政政策解决高债务和低增长这两个问题。同时,欧元区国家也加强了经济治理制度建设,强化了政治协调机制,设立了救助机制,欧洲央行也正逐渐转变为“最后的贷款人”,欧盟还推出了财政公约,设立了单一监管制度。欧债危机暴露出的欧元区问题和近年来欧元区采取的整治债务危机的政策措施,都值得我国去吸取经验和教训。第一,我国在参与区域金融货币合作的过程中,不应该急功近利,而是应该审慎进行。第二,当前我国地方债问题较为突出,我国应健全地方债务的风险预警机制,推进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和破产机制建设。第三,我国在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必须审时度势,互相搭配使用。而且,借鉴欧盟国家近年来采取的紧缩政策,我国也应该意识到,为了提振经济,一味地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并不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效果。提振市场的信心,充分利用私人部门的力量,也是复苏经济的良好选择。第四,我国在制定与推行社会保障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经济承受能力,既要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还要避免经济承受过大的压力,确保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第五,我国应该积极借鉴欧美等国家金融监管的经验教训,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同时,我国还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危机救助机制,稳定市场的预期和信心。第六,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稳步推进,不能急功近利,人民币的国际化过程必须以保障我国的金融安全、货币主权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前提。

梁宏中[9](2018)在《国有企业的经济危机治理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这是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占有的个人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种矛盾,需要提高产权的社会化程度,也即生产资料占有、使用的社会化程度,突破个体性的限制和束缚,适应社会化生产要求。经济危机的治理方式根据治理效果不同,可划分为根本性治理和周期性治理两类。前者是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所有制基础的新社会经济制度,满足社会化大生产对产权社会化的要求。后者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局部提高产权社会化程度,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缓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解决经运行层面出现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暂时解决经济危机。国有企业作为一种高级的社会化产权形式,能弥补私人产权社会化程度不足产生的各种弊端,因而成为经济危机治理的有效工具。国有企业的经济危机治理作用主要存在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在保持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不变的前提下,适度发展国有企业作为政策调控工具;二是作为所有制基础,通过生产资料全面国有化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制度。两者的实质都是不同程度地提高产权的社会化程度以增强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性、协调性。作为政策工具的国有企业能有效降低周期性危机治理的交易成本,但由于其也存在一些低效性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使用时机、领域、方式、时限,提升作用效果。作为新社会所有制基础的国有企业,旨在构建系统性制度安排彻底消除经济危机。苏联“国家大工厂”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迄今为止社会主义国家的两种代表性现实探索。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既作为经济制度的所有制基础,也作为宏观经济调控工具发挥经济危机治理作用。如何提高国有企业危机治理的绩效,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大数据时代下,从长期趋势而言,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能彻底消除,生产社会化的深度发展与产权社会化程度不足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所以经济危机依然存在。当然从短期来看,信息化发展有助于资本主义国家强化经济调控,局部暂时缓和这种矛盾。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全面国有化构建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完全消除经济危机的主客观条件仍未成熟;但是,借助大数据技术,国有企业将能更好发挥其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治理的政策工具功能。

李宏佳[10](2018)在《欧洲金融合作的制度变迁研究》文中提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金融处于事实上的“无体系”状态,隐藏着金融危机的风险。金融危机一方面对区域金融合作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也推动欧洲金融合作迎难而上。欧洲金融合作的制度变迁经历了近70年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50年欧洲支付同盟-2008年金融危机前,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2012年经济层面金融危机形势好转,以及2012年至今的后金融危机阶段。欧洲金融合作主要包括货币政策、监管政策和稳定政策等主要领域,在上述三个阶段呈现出各自的制度变迁进程。按照制度变迁供需均衡分析框架,体系环境、宪政基础与合作规范作为外在变量自始至终的对制度变迁发挥塑造作用,而制度主体之间围绕成本-收益分析、权力-利益考量进行的互动和博弈,以及由此决定的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的均衡或非均衡关系,是影响制度变迁走向和制度创新成果的核心逻辑。在金融危机前这个阶段,欧盟进行了大量的金融合作实践。(1)货币政策发展包括支付同盟、汇率协调机制、欧洲货币体系、欧洲货币稳定基金、欧共体经济与货币联盟和欧元区的成立等主要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变迁是1989年的《德洛尔报告》和2002年欧元区的运行。欧洲各国拥护德国马克作为欧洲的中心货币;德法等大国达成共识,将强势马克纳入共同货币加以管理,德国愿意承担经济货币联盟的公共物品提供职能。这一举措克服了过去欧洲汇率协调机制灵活性有余、有效性不足的弊端,成为举足轻重的货币制度创新。欧元区的建立是在此基础上的制度升级,推动区域内的经贸往来和一体化的深入。(2)以莱姆法路西法案为主的银行监管合作,主要表现为成员国内部监管机构的合作。这是对欧盟金融监管规则中“货币与监管相分离”政策的呼应,通过“银行母国进行审慎监管、东道国进行商业行为监管”的方式呼应来自成员国和金融业的需求。(3)《稳定与增长公约》是这一阶段的稳定政策的制度创新,以具有约束力的法规形式,要求成员国提交预算稳定方案,控制财政赤字,违规将受到处罚。德国意志逐渐在大国博弈中胜出,法国在一体化其他领域得到德国支持,其他国家也受到长期区域联合思想的影响,接受了德国对于财政平衡的要求,新的供需均衡得以实现。金融危机期间,货币政策中的“最后贷款人”机制、监管机制中的“德拉罗西埃报告”和稳定政策中的“欧洲稳定机制”成为欧盟和欧元区应对危机、推动欧盟制度改革的主要体现。金融危机的出现、传导、恶化、缓和及好转伴随着欧盟实施的一系列非常规举措,但是绝大多数政策不但没有缓解当时的危机状况和经济表现,反而使得市场信心不断下降,危机愈演愈烈。2009年的“德拉罗西埃报告”提出建立超国家的欧洲金融监管体系和监管机构,欧盟监管观念转变为审慎监管。2010年欧洲理事会修改《里斯本条约》,建立永久性的“欧洲稳定机制”,随着欧洲央行“直接货币交易”的推出,二者共同扮演欧元区“最后贷款人”角色,欧元区金融市场逐渐稳定。这三项制度创新是欧洲大国之间复杂博弈的产物,德国因为获得了足够的财政权补偿从而转变了过去不承担无限救助责任的表态,法国则获得德国在欧洲央行的政策支持,英国反对任何形式的财政联盟但因脱欧形势影响力大减,其他国家则依附于德国的财政支持而急于解决国内危机。新的制度供需均衡使得金融危机得以扭转,欧元区重新走向正向发展的道路。金融危机紧张局面缓解后,欧洲金融体系仍然面临众多难题,急需解决一系列体制性障碍。欧元区改革、“银行业联盟”和“财政联盟”成为当前欧盟危机管理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2010年以来,欧洲各国发展金融合作的共同观念空前强大,德国持续发挥核心领导力,法国总统马克龙当选后更加强调超国家组织的权威和经济联盟、政治联盟的巩固,在英国脱欧的刺激下德法共识进一步加大,进而推动实现欧盟一体化60年来最重要的体制改革。这种局面受到欧盟的合作规范和制度路径依赖的很大影响,但危机后欧洲金融合作制度建设还很漫长。与欧洲模式相较,东亚金融合作在领域、深度、制度化等层面都处于初级阶段,具有明显的地区特征。但在东亚金融合作中制度变迁的供需均衡分析范式具有同样的理论适用性。东亚金融合作的主导力量是小国集团,而不是中、日、韩等经济大国;东亚金融合作制度化水平不高,受到地区文化的强烈影响。按照区域金融合作制度供需均衡分析范式,中国需要辨明东亚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对金融合作有哪些制度需求,尤其是那些发挥核心影响力的东盟小国对于汇率稳定和危机救助基金的需求,并且通过一系列创新性的制度设计加以满足。同时,中国要努力发挥大国影响力,利用经济政治实力提供跨领域的公共物品。总之,欧洲金融合作的制度变迁始终遵循制度主体基于成本-收益衡量的供需均衡这样一种分析理路。只有那些拥有核心创新力、满足制度主体时代需求的制度设计,才有可能在制度实践中实现供需均衡,达成革命性的制度变迁。欧洲金融合作的历史就是不断通过制度主体力量博弈实现供给-需求均衡的制度变迁史。

二、欧洲单一货币下独立财政政策的缺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洲单一货币下独立财政政策的缺陷(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央地财政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采用的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比较归纳法
        1.3.3 规范分析法
        1.3.4 实证分析法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整体结构图
    1.5 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国家治理
        2.1.2 央地财政关系
        2.1.3 财政分权
    2.2 国家结构理论
        2.2.1 两种类型的国家结构与权力分配
        2.2.2 单一制与联邦制的异同
        2.2.3 集权与分权的比较
    2.3 财政联邦制理论
        2.3.1 分权制衡理论
        2.3.2 “AMS视角”的财政联邦制理论
        2.3.3 第二代财政联邦制理论
    2.4 公共选择理论
        2.4.1 财政集权下的公共福利损失
        2.4.2 财政分权下公共产品提供不足
    2.5 委托-代理理论
    2.6 转移支付效应理论
第3章 我国央地财政关系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建国后我国央地财政关系历程与评价
    3.2 我国央地财政关系现状
        3.2.1 中国当代财政分权现状
        3.2.2 财政分权与政治集权的二元体制
        3.2.3 财政单一制的三种模式
        3.2.4 碎片化权威和事实联邦主义
        3.2.5 分税制现状与国地税合作
        3.2.6 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现状
    3.3 我国央地财政关系存在问题分析
        3.3.1 财权事权及支出责任界定不清
        3.3.2 央地财政关系中民主化程度不足
        3.3.3 地方政府主体税种缺乏,地区差异扩大
        3.3.4 政府层级过多,税种规范划分难度大
        3.3.5 转移支付制度缺乏科学性
第4章 我国央地财政关系分析与实证
    4.1 中国式财政分权与“集权-分权”底线的思考
    4.2 财政分权度的衡量方法
        4.2.1 包含人事任命权重的财政分权度衡量方法
        4.2.2 最优财政分权度的衡量
        4.2.3 事权财权划分效果评价方法
        4.2.4 事权财权匹配度指标
        4.2.5 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下中央分担比例的改进方案
    4.3 分税制、宏观税负与税收痛苦指数
    4.4 我国转移支付效应的实证分析
        4.4.1 央-地转移支付对各省经济增长的影响
        4.4.1.1 模型设计与变量选取
        4.4.1.2 描述性统计与计量分析
        4.4.1.3 建立回归模型
        4.4.1.4 实证分析及结论
        4.4.2 央-地转移支付对各省人均收入的影响
        4.4.2.1 数据选取与描述
        4.4.2.2 建立模型
        4.4.2.3 分析与结论
第5章 央地财政关系的国际借鉴
    5.1 现代国家央地财政关系的几种模式
    5.2 英国的央地财政关系
        5.2.1 英国央地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5.2.2 英国央地政府税权划分
        5.2.3 英国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5.2.4 英国央地财政关系评价
    5.3 美国的央地财政关系
        5.3.1 美国央地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5.3.2 美国央地政府税权划分
        5.3.3 美国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5.3.4 美国央地财政关系评价
    5.4 俄罗斯的央地财政关系
        5.4.1 俄罗斯央地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5.4.2 俄罗斯央地政府税收划分
        5.4.3 俄罗斯联邦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5.4.4 俄罗斯央地财政关系评价
    5.5 德国的央地财政关系
        5.5.1 德国央地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5.5.2 德国央地政府税权划分
        5.5.3 德国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
        5.5.4 德国央地财政关系评价
    5.6 法国的央地财政关系
        5.6.1 法国央地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5.6.2 法国央地政府税收划分
        5.6.3 法国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5.6.4 法国央地财政关系评价
    5.7 日本的央地财政关系
        5.7.1 日本央地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5.7.2 日本央地税收划分
        5.7.3 日本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5.7.4 日本央地财政关系评价
    5.8 印度的央地财政关系
        5.8.1 印度央地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5.8.2 印度央地政府税收划分
        5.8.3 印度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5.8.4 印度央地财政关系评价
    5.9 国际央地财政关系总结与借鉴
第6章 中国央地财政关系改革建议
    6.1 完善央地财权事权划分,破解财权二元结构
    6.2 加快财政民主化法治化进程
    6.3 完善分税制,增加地方主体税种
    6.4 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6.5 加强“基层反馈”和主观偏好表达
参考文献
在学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利率走廊调控国际经验与中国目标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利率走廊调控概念与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货币政策与货币政策操作框架
        二、数量型调控框架与价格型调控框架
        三、利率走廊调控
    第二节 西方利率走廊调控相关理论基础
        一、早期价格型调控下的真实票据理论与银行贴现率理论
        二、数量型调控下的货币数量论与外生货币供给理论
        三、现代价格型调控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马克思货币理论对中国构建利率走廊调控的指导意义
        一、构建利率走廊调控必须坚持马克思货币理论的指导地位
        二、马克思货币理论及其对利率走廊作用机制的分析
        三、银行业利润率与社会平均利润率
第二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演变、发展与转型
    第一节 早期货币政策实践:信贷规模控制
        一、中国货币政策的产生
        二、信贷规模控制
        三、直接调控为间接调控创造条件
    第二节 当前货币政策实践:间接数量调控
        一、1998 年至今的间接货币总量调控
        二、为应对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
        三、间接数量调控的特点
    第三节 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转型
        一、数量调控的局限性——转型必要性分析
        二、数量调控下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转型必然性分析
        三、数量调控下利率决定的外生性——价格调控的可能性分析
第三章 中国构建利率走廊调控的现实条件与障碍因素
    第一节 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改革为实施利率走廊调控奠定基础条件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二、汇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
        三、利率传导机制日益顺畅
    第二节 央行利率调控体系向有利于价格型调控框架转变
        一、央行流动性调节与预期管理能力提高
        二、创新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三、建立健全合格担保品框架
    第三节 实施利率走廊调控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一、构建面向价格型调控的框架还不完善
        二、中央银行调控能力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三、经济金融领域存在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对转型构成挑战
第四章 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一节 英国和美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对比分析
        一、英国与美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历史路径
        二、数量调控还是价格调控-基于Poole模型的分析
        三、不同发展阶段下的框架选择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现代价格型调控模式:利率走廊调控
        一、欧洲中央银行
        二、加拿大银行
        三、美国联邦储备银行
    第三节 国际利率走廊调控经验借鉴
        一、合理设定准备金制度
        二、创设常备借贷与存款便利工具
        三、协调公开市场操作
        四、具备市场性、基准性和可控性的目标利率
第五章 中国利率走廊调控目标模式构建
    第一节 实施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
        一、建立通胀目标制
        二、兼顾金融稳定目标
    第二节 基准利率与政策目标利率的选择
        一、选择SHIBOR作为基准政策利率
        二、以常备借贷便利为上限,合理确定利率走廊宽度
    第三节 实行余额准备金制度
        一、准备金制度的争议
        二、模型建立
        三、参数校准
        四、模型分析
        五、结论
第六章 构建中国利率走廊调控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增强利益诱导的有效性
        一、增强SHIBOR的基准性
        二、降低常备借贷便利准入门槛,提升商业银行的融资可得性
        三、余额准备金制度下是期间平均还是自愿准备?
    第二节 强化中央银行的预期引导
        一、构建通胀目标制+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调控框架
        二、提升央行独立性的具体对策
        三、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
    第三节 健全顺畅的货币政策传导
        一、加强金融市场建设
        二、构建有效的微观市场主体行为
        三、应对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时滞问题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综述
    2.1 经济不确定性的识别
        2.1.1 实体经济不确定性的测度
        2.1.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测度
    2.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经济波动的传导机理
        2.2.1 Hartman-Abel效应传导机制
        2.2.2 增长期权传导机制
        2.2.3 实物期权传导机制
        2.2.4 金融摩擦传导机制
        2.2.5 消息和信任传导机制
        2.2.6 预防性储蓄传导机制
    2.3 经济不确定性影响经济波动的实证研究
        2.3.1 实体经济不确定性影响经济波动的实证研究
        2.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经济波动的实证研究
    2.4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分析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3.1.2 经济周期波动
    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基础
        3.2.1 预期理论
        3.2.2 经济周期理论
    3.3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传导机理
        3.3.1 理论模型
        3.3.2 传导过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现状分析
    4.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测度与现状分析
        4.1.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测度方法说明
        4.1.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现状分析
    4.2 经济周期波动的测度与特征分析
        4.2.1 经济周期波动的测度方法说明
        4.2.2 数据处理与样本说明
        4.2.3 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分析
    4.3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性分析
        4.3.1 相关程度分析
        4.3.2 单位根检验
        4.3.3 协整检验
        4.3.4 格兰杰因果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国内传导实证分析
    5.1 基于PVAR模型的国内传导实证分析
        5.1.1 面板单位根检验
        5.1.2 最优滞后阶数选择
        5.1.3 PVAR模型构建及检验
        5.1.4 脉冲响应分析
    5.2 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的国内传导实证分析
        5.2.1 计量模型设定
        5.2.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5.2.3 主要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5.2.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5.2.5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国内经济周期波动的异质性影响
        5.2.6 稳健性检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国际传导实证分析
    6.1 引言
    6.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测度
        6.2.1 溢出效应测度方法说明
        6.2.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标描述统计分析
        6.2.3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溢出指数估计与分析
    6.3 溢出效应形成机理的实证检验
        6.3.1 计量模型设定
        6.3.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6.3.3 计量结果分析
        6.3.4 稳健性检验
    6.4 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他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
        6.4.1 GVAR模型介绍
        6.4.2 变量描述
        6.4.3 其他国家对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脉冲响应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差异影响经济周期协同的实证分析
    7.1 引言
    7.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差异影响经济周期协同的传导机制分析
        7.2.1 投资传导机制
        7.2.2 贸易传导机制
    7.3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7.3.1 模型设定
        7.3.2 变量选取
    7.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降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减缓经济周期波动的政策建议
    8.1 减缓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政策建议
        8.1.1 充分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
        8.1.2 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8.1.3 促进国际经济周期协同
    8.2 平抑国内经济周期波动的政策建议
        8.2.1 加强立法制度建设
        8.2.2 提升抵抗不确定性冲击的能力
        8.2.3 构建稳定的信息公开与数据发布制度
        8.2.4 科学把握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
        8.2.5 谨慎推行经济政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4)欧盟国家援助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和框架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1.5.1 研究资料的新颖性
        1.5.2 研究内容的新颖性
第2章 国家援助法概述
    2.1 欧盟法上的国家援助概念
    2.2 国家援助的作用机理与存在条件
        2.2.1 国家援助的作用机理
        2.2.2 国家援助的存在条件
    2.3 国家援助法的学理分析
        2.3.1 对国家作用的审慎认识是国家援助法的理论基础
        2.3.2 援助的双刃剑效应是国家援助法存在的根本原因
        2.3.3 对国家援助的竞争法控制是国家援助法的本质属性
        2.3.4 对国家援助的合理监管是国家援助法的主要内容
    2.4 国家援助法与竞争法的关系
        2.4.1 国家援助法的本质在于防止援助对市场竞争的破坏
        2.4.2 审查国家援助有赖于竞争法的基本分析范式
    2.5 国家援助法的历史成因与发展轨迹
        2.5.1 历史成因
        2.5.2 发展轨迹
    2.6 国家援助法的法律框架
    2.7 国家援助法的软法特征
第3章 国家援助的认定
    3.1 理解欧盟法中的“企业”
    3.2 措施转移国家资源
        3.2.1 选择性还是累积性?
        3.2.2 国家资源的认定
        3.2.3 可归因性
        3.2.4 转移国家资源的认定
    3.3 措施使受援助者获得优势
        3.3.1 优势的一般概念
        3.3.2 市场经济经营者测试
        3.3.3 间接优势
        3.3.4 竞争性选择与优势
        3.3.5 基础设施公共资金与优势
        3.3.6 普遍经济利益服务补偿与优势
    3.4 措施具有选择性
        3.4.1 选择性要件的构造及原理
        3.4.2 地域选择性
        3.4.3 对象选择性
        3.4.4 对选择性要件的豁免
        3.4.5 国家援助与税收
    3.5 措施影响竞争和贸易
        3.5.1 扭曲竞争和影响贸易的类型
        3.5.2 扭曲竞争和影响贸易的分析思路
        3.5.3 扭曲竞争的执法(司法)共识
        3.5.4 影响贸易的执法(司法)共识
第4章 国家援助的豁免
    4.1 绝对豁免
    4.2 相对豁免
        4.2.1 援助有着明确的共同利益目标
        4.2.2 援助可以解决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
        4.2.3 援助是实现共同利益目标的适当工具
        4.2.4 援助存在激励效应
        4.2.5 援助限制在最低限度
        4.2.6 援助的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
        4.2.7 援助具有透明度
    4.3 微量援助豁免
第5章 国家援助的行政执法
    5.1 国家援助的调查
        5.1.1 对现有援助的调查
        5.1.2 对新援助的调查
        5.1.3 对违法援助的调查
        5.1.4 对滥用援助的调查
    5.2 国家援助的回收
        5.2.1 目的和原则
        5.2.2 机构和职责
    5.3 利益相关方的参与
        5.3.1 利益相关方的界定
        5.3.2 利益相关方的权利
        5.3.3 利益相关方的投诉程序
    5.4 国家援助的监管
        5.4.1 年度报告
        5.4.2 现场调查
        5.4.3 与国家援助咨询委员会的合作
        5.4.4 记分牌和公报
        5.4.5 定期评估
        5.4.6 对公共企业与公共当局财务关系的监管
    5.5 关于欧盟国家援助行政执法的评述
        5.5.1 缺乏威慑成员国等遵守国家援助法的规则
        5.5.2 对第三人权利保护不力
        5.5.3 程序拖延
第6章 国家援助的司法审查
    6.1 国家法院在国家援助法中的作用
        6.1.1 确定国家援助
        6.1.2 干预停顿义务
    6.2 国家援助的私人实施
        6.2.1 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
        6.2.2 损害赔偿的诉讼种类
    6.3 国家援助中的刑事责任
第7章 国家援助的具体类型
    7.1 水平援助
        7.1.1 中小企业援助
        7.1.2 培训援助
        7.1.3 就业援助
        7.1.4 研究、开发和创新援助
        7.1.5 农业、林业及农村援助
        7.1.6 环保与能源援助
        7.1.7 风险融资援助
        7.1.8 区域援助
        7.1.9 救助与重组援助
        7.1.10 危机援助
    7.2 部门援助
        7.2.1 邮政业
        7.2.2 汽车业
        7.2.3 宽带网络业
        7.2.4 电视影视业
        7.2.5 航空业
        7.2.6 公共客运服务业
第8章 欧盟国家援助法的挑战、革新及展望
    8.1 欧盟国家援助法面临的挑战
    8.2 欧盟国家援助法的革新
        8.2.1 国家援助行动计划
        8.2.2 国家援助现代化改革
    8.3 欧盟国家援助法的展望
        8.3.1 更加强调援助措施的激励效应
        8.3.2 由强调事前控制到重视事后评估
        8.3.3 由纯粹的法律考量转向重视政治、社会等考量因素
        8.3.4 英国脱欧对国家援助法的影响
第9章 欧盟国家援助法对我国财政补贴政策的启示
    9.1 我国语境中的财政补贴
    9.2 我国财政补贴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9.3 我国财政补贴制度的完善
        9.3.1 重构财政补贴的理念
        9.3.2 财政补贴控制的中国道路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货币思想发展阶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
        (二)国内
    三、核心思想
    四、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货币哲学的思想渊源
    1.1 重商主义-威廉·配第
    1.2 古典学派先驱-大卫·休漠
    1.3 古典学派-亚当·斯密
    1.4 古典学派-大卫·李嘉图
    1.5 小结
第二章 19世纪以来货币思想的发展
    2.1 古典货币理论
    2.2 累积货币理论
    2.3 凯恩斯货币理论
        2.3.1 流动性偏好理论
        2.3.2 流动性理论发展阶段
        2.3.3 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机理分析
        2.3.4 流动性偏好的影响
    2.4 货币理论的新发展
        2.4.1 费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论
        2.4.2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
        2.4.3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2.5 小结
第三章 马克思的货币本质思想
    3.1 马克思早期货币思想研究
        3.1.1 人本视角下的货币理论
        3.1.2 私有财产与货币的关系
        3.1.3 劳动与货币的关系
    3.2 商品与货币的关系
    3.3 劳动和货币的异化
        3.3.1 劳动异化是货币异化的基础
        3.3.2 货币与人的异化
    3.4 聚焦货币本质的社会批判思想
        3.4.1 货币是人类的外化能力
        3.4.2 货币是代表一切商品的交换价值的特殊商品
        4.4.3 货币是流通活动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价值形式
    3.5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的货币价值思想
    4.1 货币的起源
    4.2 价值表达形式
        4.2.1 个别的或偶然的初级价值形式
        4.2.2 扩大的高级价值形式
        4.2.3 一般的价值形式
        4.2.4 货币的价值形式
    4.3 货币的职能
        4.3.1 价值尺度
        4.3.2 支付手段
        4.3.3 流通手段
        4.3.4 贮藏手段
        4.3.5 世界货币
    4.4 小结
第五章 马克思的货币运行思想
    5.1 货币的流通规律
    5.2 货币的发展趋势
        5.2.1 货币的虚拟化过程
        5.2.2 货币到资本的飞跃
    5.3 资本表现形式
        5.3.1 生息资本
        5.3.2 股份资本
    5.4 虚拟资本表现形式
    5.5 数字货币的发展
        5.5.1 货币形式发展历程
        5.5.2 数字货币的产生及职能
        5.5.3 数字货币的应用
    5.6 小结
第六章 马克思的货币控制思想
    6.1 马克思对货币拜物教理论的批判
    6.2 马克思的货币国际价值思想
    6.3 马克思货币国际价值思想的应用
    6.4 货币对国家的效用
        6.4.1 增强经济凝聚力
        6.4.2 强化集体意识
        6.4.3 提高国家宏观管理能力
        6.4.4 货币超国家趋势
    6.5 小结
第七章 发展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的科学意义
    7.1 理论意义
    7.2 马克思货币理论对应对金融危机的现实意义
        7.2.1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简介
        7.2.2 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分析
        7.2.3 金融危机应对措施
        7.2.4 金融危机的经验与教训
        7.2.5 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建议
    7.3 马克思的货币思想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指导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一)英文
    (二)中文
博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市场理论在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1.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
        1.1.3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奇迹般腾飞的体制根源
        1.1.4 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选择
        1.1.5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1.2 国内外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学者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的基本现状述评
        1.2.2 国外学者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的基本现状述评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1.3.1 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
        1.3.2 文献研读法
        1.3.3 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法
        1.3.4 系统科学研究法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创新探索和分析框架
        1.4.1 本文的主要内容
        1.4.2 本文的创新探索
        1.4.3 本文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来源
    2.1 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的肯定性分析
        2.1.1 社会经济三形态理论
        2.1.2 世界市场理论
        2.1.3 东方社会理论
        2.1.4 对市场经济一般原理的具体论述
    2.2 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市场关系的认识与处理
        2.2.1 从消灭商品交换到利用商品交换
        2.2.2 从限制市场到引导市场
        2.2.3 探索“以市场、商业为基础”的路子
        2.2.4“整个看法根本改变”和经济范畴的运用
    2.3 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在新中国的初步发展
        2.3.1 社会主义仍然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2.3.2 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的性质需要辩证看待
        2.3.3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前途命运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联系
        2.3.4 要重视和发挥社会主义价值规律的基本作用
    2.4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提出
        2.4.1 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市场思想的最初运用
        2.4.2 主政西南时期邓小平市场思想的继续发展
        2.4.3 计划经济体制下邓小平市场思想的不断深化
        2.4.4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市场思想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飞跃
    2.5 东欧国家对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与反思
        2.5.1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初探索——兰格模式
        2.5.2 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布鲁斯模式
        2.5.3 宏观间接调控的自由市场协调——科尔内模式
    2.6 对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市场理论研究的有益借鉴
        2.6.1 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
        2.6.2 马歇尔的新古典市场经济理论
        2.6.3 凯恩斯的全面干预的市场经济理论
        2.6.4 萨缪尔森的混合调节市场经济理论
    2.7 对中国古代市场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2.7.1 高度重视市场对发展生产的重要作用
        2.7.2 主张对市场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2.7.3 重视对国家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实践景像
    3.1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前奏(1949—1978)
        3.1.1“第二次结合”的尝试:计划经济背景下市场因素的曲折成长
        3.1.2 全面整顿的展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声
    3.2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起步试验(1978—1984)
        3.2.1 农村改革的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3.2.2 企业改革的尝试:向国营工业企业“放权让利”
        3.2.3 城乡商品市场的恢复:农村集贸市场和城镇个体经济的发展
        3.2.4 尝试市场新体制:经济特区的设立
    3.3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步进展(1984—1992)
        3.3.1 农村改革的深化: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3.3.2 企业改革的推进: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3.3.3 流通领域改革的力度加大:从“双轨制”到“价格闯关”
    3.4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持续推进(1992—2002)
        3.4.1 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股份制的推行与“抓大放小”改革
        3.4.2 民营经济的发展:从“补充地位”到“重要组成部分”
        3.4.3 政府管理职能的重要转变:宏观调控体系的初步建立
    3.5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步完善(2003—2012)
        3.5.1 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非公36条”的出台
        3.5.2 生产要素进一步市场化:现代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完善
        3.5.3 政府与市场准确定位: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3.6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全面深化(2012——)
        3.6.1 经济新常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境遇
        3.6.2 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3.6.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革命
        3.6.4“一带一路”倡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空间张力
    3.7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实践价值
        3.7.1 推进了中国市场化进程步伐
        3.7.2 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3.7.3 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准
        3.7.4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集成
    4.1 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深化
        4.1.1 对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反思
        4.1.2 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为原则
        4.1.3“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论的形成
        4.1.4 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
        4.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4.2 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4.2.1 结合的理论前提:商品经济二重性
        4.2.2 结合的现实前提: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2.3 结合的逻辑前提:市场经济中性论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
        4.2.4 结合的关键节点: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4.2.5 结合的基本途径: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优化各自的实现形式
    4.3 形成了中国特色市场决定论
        4.3.1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理论内涵
        4.3.2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范围限定
        4.3.3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基础性作用的区别
        4.3.4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背景下的政府作用解析
    4.4 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模式
        4.4.1 宏观调控的常态化
        4.4.2 调控目标的多元化
        4.4.3 调控机制的一体化
    4.5 形成了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完善的新发展理念
        4.5.1 创新发展:着力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动力
        4.5.2 协调发展: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
        4.5.3 绿色发展:指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4.5.4 开放发展:拓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空间张力
        4.5.5 共享发展: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格局
    4.6 彰显了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
        4.6.1 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赖以存在的所有制结构与资本主义不同
        4.6.2 共同富裕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分配制度所引致的后果与资本主义不同
        4.6.3 以人民为中心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目的与资本主义不同
        4.6.4 党的领导下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与之联系的上层建筑与资本主义不同
    4.7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价值
        4.7.1 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增加了崭新内容
        4.7.2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4.7.3 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与新发展
        4.7.4 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特色”
第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时代方位
    5.1 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维度
        5.1.1 理解时代的立足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5.1.2 实践基础的重要构件:十八大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变革
        5.1.3 理论标志的主要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1.4 立论依据的突出表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
    5.2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
        5.2.1 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阶段
        5.2.2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5.2.3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5.2.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5.3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体制基础和制度保障
        5.3.1 现代化经济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时代内涵
        5.3.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逻辑一致性
        5.3.3 经济体制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5.3.4 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抓手加快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5.4 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5.4.1 为转型国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改革和发展模式
        5.4.2 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5.4.3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力支撑
    5.5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时代价值
        5.5.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5.5.2 推动中华民族赶上时代潮流的必要条件
        5.5.3 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创新经济发展的特色呈现
    6.1 充分发挥创新型制度变迁对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6.1.1 注重制度建设“破旧”与“立新”的动态磨合
        6.1.2 从单项制度变迁向制度结构变迁演进
        6.1.3 宏观经济制度变迁与微观经济制度变迁同步进行
    6.2 坚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市场化改革方式的稳步推进
        6.2.1 以渐进方式稳步推进市场化
        6.2.2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改革相结合
        6.2.3 从局部性改革到整体推进
    6.3 凸显以市场配置资源为目标的价格改革
        6.3.1 价格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6.3.2 价格改革促进了市场制度建设
        6.3.3 价格改革促进企业制度改革
    6.4 注重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6.4.1 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是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
        6.4.2 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
        6.4.3 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必然要求
第七章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径指南
    7.1 继续推进基本经济制度的更加完善
        7.1.1 持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7.1.2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7.1.3 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7.2 深入推动产权制度的更加完善
        7.2.1 建立健全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7.2.2 健全产权交易和流转制度
        7.2.3 加强对产权市场运转的有效监管
    7.3 加快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更加完善
        7.3.1 不断健全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
        7.3.2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7.3.3 着力推进要素市场体系建设
    7.4 促进宏观调控方式和体系的更加完善
        7.4.1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7.4.2 调整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
        7.4.3 完善宏观调控的方式方法
    7.5 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7.5.1 以要素新供给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7.5.2 以结构性新供给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7.5.3 以制度政策新供给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7.5.4 推进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协同统一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根基
    8.2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
    8.3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8.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货币联盟稳定性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以欧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成员国加入货币区的成本-收益综述
    第二节 欧元稳定性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制度成本的文献综述
第三章 货币联盟稳定性的制度分析理论
    第一节 对制度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制度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
    第三节 最优货币区理论中的制度因素
第四章 货币联盟稳定性的制度成本验证
    第一节 欧洲货币联盟各种制度规定所带来的运行成本
        一、为维护制度规定和条约的监督成本
        二、趋同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机会成本
        三、机制设计缺陷带来的运行成本
        四、欧元区低利率环境下产生的额外运行成本
    第二节 欧洲货币联盟各种制度规定所带来的变迁成本
        一、增加交易成本
        二、威胁国际金融体系稳定
        三、不利于增强价格稳定性
        四、不利于消除汇率风险以及货币风险
    第三节 欧元前景展望
第五章 稳定欧元区的改革方向及启示
    第一节 稳定欧元区的改革方向
        一、强化财政约束
        二、加快推进银行业联盟建设
        三、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四、成立欧元区财政部,建立统一的财政联盟
    第二节 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启示
    第三节 对其他货币联盟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外交学院硕士研究生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8)欧元国际化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和不足
        1.3.1 主要创新
        1.3.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欧元
        2.1.2 欧元区
        2.1.3 欧元国际化
        2.1.4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2.2 理论基础
        2.2.1 债务危机理论
        2.2.2 货币危机理论
        2.2.3 货币国际化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欧债危机爆发的原因
        2.3.2 欧债务危机的治理效果
        2.3.3 欧债危机的影响
        2.3.4 文献述评
第3章 欧债危机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影响因素
    3.1 欧债危机的爆发及发展历程
    3.2 欧债危机的外部影响因素
        3.2.1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3.2.2 国际评级机构和投机机构的落井下石
        3.2.3 美国的蓄意打压
    3.3 欧债危机的内部影响因素
        3.3.1 欧元区内部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3.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匹配
        3.3.3 高福利政策与经济实力不匹配
        3.3.4 金融监管不足
        3.3.6 救助机制缺失
    3.4 欧债危机爆发的欧元因素
第4章 欧元国际化对欧债危机的影响
    4.1 欧元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不足
        4.1.1 欧元的发展历程
        4.1.2 欧元国际化存在的不足
    4.2 欧洲央行的优势与不足
        4.2.1 欧洲央行的积极作用
        4.2.2 欧洲央行存在的制度缺陷
    4.3 欧元国际化对欧元区经济及欧债危机的影响
        4.3.1 欧元国际化对欧元区经济的影响
        4.3.2 欧元国际化对欧债危机的影响
第5章 欧元国际化影响欧债危机的传导路径和机制
    5.1 欧元国际化引发欧债危机的传导路径
        5.1.1 欧元国际化要求欧元区国家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
        5.1.2 统一的货币政策导致欧元区国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匹配
        5.1.3 宏观调控政策失效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
        5.1.4 救助措施不力引发欧债危机
    5.2 欧债危机的本质与根源
        5.2.1 欧债危机的本质是货币危机
        5.2.2 欧债危机的根源是信用危机
    5.3 欧元国际化影响欧债危机的机制
        5.3.1 货币政策独立性消失导致汇率调节机制失效
        5.3.2 欧元国际化导致国别化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失调
        5.3.3 欧元国际化引致债务错觉导致市场机制失灵
        5.3.4 欧元国际化引发欧美地缘经济之争导致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失衡
第6章 欧元国际化对欧债危机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变量选取和数据选择
        6.1.1 变量选取
        6.1.2 数据选择及来源
    6.2 计量分析
        6.2.1 单位根检验
        6.2.2 个体随机效应回归Hausman检验
        6.2.3 个体固定效应似然比检验
    6.3 实证结果分析
        6.3.1 欧元区货币体制的局限性
        6.3.2 货币国际化加剧了欧元区内部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脆弱性
        6.3.3 货币国际化增加了欧元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
第7章 欧元国际化和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7.1 欧债危机对欧元区的影响
        7.1.1 欧债危机对欧元区经济的冲击
        7.1.2 欧债危机逼迫欧元区国家进行财政政策的调整
        7.1.3 欧债危机逼迫欧元区加强了经济治理制度建设
        7.1.4 欧债危机导致欧洲社会动荡
    7.2 欧债危机暴露出的问题
        7.2.1 欧元天生的缺陷
        7.2.2 欧元区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7.2.3 欧洲央行的制度缺陷
        7.2.4 福利长期超载
        7.2.5 金融监管不力
        7.2.6 救助机制缺失
    7.3 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7.3.1 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应审慎开展
        7.3.2 应加大对地方债的整治力度
        7.3.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协调运用
        7.3.4 社会保障政策稳步推进
        7.3.5 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和完善危机救助机制
        7.3.6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该有序推进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国有企业的经济危机治理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技术路线和文章框架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有企业成为经济危机治理工具的原因
    2.2 国有企业的经济危机治理作用方式和效果
    2.3 国有企业经济危机治理作用的质疑和批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有企业成为经济危机治理工具的历史必然性
    3.1 经济危机的根本性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3.2 经济危机的具体性原因:经济运行性因素
    3.3 国有企业成为经济危机治理工具的历史必然性
第4章 国有企业政策工具功能与经济危机周期性治理
    4.1 国有企业经济危机周期性治理作用的理论概述
    4.2 国有企业经济危机周期性治理作用的历史考察
    4.3 国有企业经济危机周期性治理的福利效果分析
    4.4 国有企业的调控工具功能与其他经济危机周期性治理工具的比较研究
    4.5 国有企业经济危机周期性治理的效果、存在问题与优化对策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有企业的所有制基础功能与经济危机的根本性治理
    5.1 国有企业经济危机根本性治理作用的理论概述
    5.2 基于苏联“国家大工厂”模式的国有企业经济危机根治功能现实探索
    5.3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有企业经济危机根治功能的现实探索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有企业经济危机治理作用的未来趋向:基于大数据时代趋势的探讨
    6.1 大数据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趋向
    6.2 大数据时代趋势下的国有企业经济危机治理功能
第7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欧洲金融合作的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际金融体系的治理难题
        1.1.2 区域金融合作的现实需求
        1.1.3 欧洲金融合作与金融危机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区域金融合作的制度变迁分析:理论框架
    2.1 广义制度变迁的理论综述
        2.1.1 和谐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
        2.1.2 冲突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
    2.2 区域金融合作的制度变迁分析框架
        2.2.1 区域金融合作的外生变量
        2.2.2 区域金融合作的内生变量
        2.2.3 区域金融合作的供需均衡及制度变迁
    本章小结
第3章 金融危机前欧洲金融合作的制度产生及供需分析
    3.1 货币政策:《德洛尔报告》开启制度性合作进程
        3.1.1 体系环境、宪政基础及合作规范
        3.1.2 欧洲早期货币政策的制度设计发展
        3.1.3 欧洲早期货币政策的制度变迁供需分析
    3.2 监管政策:《莱姆法路西法案》建立系统性监管框架
        3.2.1 体系环境、宪政基础及合作规范
        3.2.2 《莱姆法路西法案》的制度设计发展
        3.2.3 《莱姆法路西法案》的制度变迁供需分析
    3.3 稳定政策:《稳定与增长公约》建立严格财政约束框架
        3.3.1 体系环境、宪政基础及合作规范
        3.3.2 《稳定与增长公约》的制度设计发展
        3.3.3 《稳定与增长公约》的制度变迁供需分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融危机时期欧洲金融合作的制度维系及供需分析
    4.1 货币政策:“最后贷款人”机制逆转欧元区系统性危机
        4.1.1 体系环境、宪政基础及合作规范
        4.1.2 “最后贷款人”机制的制度设计发展
        4.1.3 “最后贷款人”机制的制度变迁供需分析
    4.2 监管政策:欧盟银行监管体系的审慎监管实践
        4.2.1 体系环境、宪政基础及合作规范
        4.2.2 欧盟银行监管体系的制度设计发展
        4.2.3 欧洲银行监管体系的制度变迁供需分析
    4.3 稳定政策:“欧洲稳定机制”奠定欧元区财政巩固基础
        4.3.1 体系环境、宪政基础及合作规范
        4.3.2 欧洲稳定机制的制度设计发展
        4.3.3 欧洲稳定机制的制度变迁供需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后金融危机时期欧洲金融合作的制度发展及供需分析
    5.1 货币政策:欧元区治理改革任重道远
        5.1.1 体系环境、宪政基础及合作规范
        5.1.2 欧元区改革的的制度设计发展
        5.1.3 欧元区改革的制度变迁供需分析
    5.2 监管政策:“银行业联盟”确立超国家层面审慎监管原则
        5.2.1 体系环境、宪政基础及合作规范
        5.2.2 建立银行业联盟的制度设计发展
        5.2.3 建立银行业联盟的制度变迁供需分析
    5.3 稳定政策:“财政联盟”设想与建立“政治同盟”的可能性
        5.3.1 体系环境、宪政基础及合作规范
        5.3.2 建立财政联盟的制度设计发展
        5.3.3 建立财政联盟的制度变迁供需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欧洲金融合作评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6.1 对欧洲金融合作制度变迁的评价与启示
        6.1.1 欧洲金融合作的发展动力和维系机制
        6.1.2 欧洲金融合作的启示
    6.2 中国参与区域金融合作的政策选择
        6.2.1 比较视野下的东亚金融合作
        6.2.2 中国参与东亚金融合作的政策选择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欧洲单一货币下独立财政政策的缺陷(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央地财政关系[D]. 周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2]利率走廊调控国际经验与中国目标模式构建研究[D]. 杨斌.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3]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D]. 张喜艳. 湖南大学, 2019(07)
  • [4]欧盟国家援助法研究[D]. 刘伟. 湖南大学, 2019(01)
  • [5]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研究[D]. 高丁丁. 山西大学, 2019(01)
  • [6]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D]. 钱路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7]货币联盟稳定性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以欧元区为例[D]. 孙凡. 外交学院, 2018(11)
  • [8]欧元国际化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研究[D]. 王凡一. 吉林大学, 2018(12)
  • [9]国有企业的经济危机治理作用研究[D]. 梁宏中. 暨南大学, 2018(03)
  • [10]欧洲金融合作的制度变迁研究[D]. 李宏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欧洲单一货币下独立财政政策的缺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