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治疗——提高肝癌疗效的最佳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Bureau of Medical Administration,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2022)在《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文中提出1概述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3]。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cholangiocarci-noma,c HCC-CCA)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
姜涛[2](2021)在《丹参联合三氧化二砷瘀毒同治调控糖酵解逆转巨噬细胞极化的抗肝癌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对肿瘤“瘀毒”病因病机理论的源流,以及基于“瘀毒”理论所衍生的治则治法和组方用药进行研究。论证“瘀毒”理论指导下丹参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并研究其作用机制。以方证因,以方证机,验证“瘀毒”病因病机理论的科学性,并为其提供一定的实验支撑。方法 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理论研究指导实验研究,以实验研究反证并支撑理论研究。1.理论研究:通过查阅古今文献,总结团队相关研究成果,分析“瘀”和“毒”作为肿瘤病因病机的优势和局限性,对“瘀毒”理论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阐述“瘀毒”理论的含义和价值。基于肿瘤“瘀毒”理论,研究“祛瘀”和“祛毒”的代表性治则治法,分析其适用情况,探讨不同阶段的瘀毒同治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基于“瘀毒”理论,枚举代表性的瘀毒同治药物,论证丹参联合三氧化二砷的理论合理性和科学性。2.实验研究:基于“瘀毒”理论,筛选合适的丹参提取物,并与三氧化二砷联用,获得肝癌抑制效果较佳,正常细胞杀伤较小的联用组合,并分析其最佳药物配比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Hep1-6原位移植瘤和H22皮下移植瘤模型,验证联合用药的体内外抗肝癌效果。以巨噬细胞极化和糖酵解作为机制研究出发点,通过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染色、病理学染色、PCR技术、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巨噬细胞分型情况,并通过原代巨噬细胞体外诱导模型验证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联合用药对巨噬细胞糖酵解网络的调控作用,选取与糖酵解密切相关的HIF-α/NF-κB、AMPK信号通路开展研究,阐明其起效的分子机制。结果1.“瘀毒”理论的产生是“瘀”“毒”病因病机理论的延伸和发展,其出现是中医内在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其中,中医对肿瘤疾病认识的深入,中医理论自身的发展,现代医学理论的充分融入均是其形成的重要促进因素。2.以活血化瘀、破血逐瘀、清热解毒、以毒攻毒为代表的治法及药物配伍是瘀毒同治的核心治疗方案。依据患者病情、病性、病位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同治方案,其中活血化瘀联合以毒攻毒是各阶段均合适的瘀毒同治方案。3.丹参联合三氧化二砷的药物组合是基于活血化瘀、以毒攻毒治法下,合理的瘀毒同治药物配伍形式,该配伍形式兼具了肿瘤杀伤力强、不易伤正的特点,并规避了促肿瘤转移的风险。4.丹参中的隐丹参酮是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肝癌的较佳瘀毒同治组分,二者配伍可在体内外有效抑制肝癌进展,最佳配比为10:1左右。5.隐丹参酮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肝癌的机制与促进巨噬细胞的激活,提升其吞噬能力,促使其向M1型巨噬细胞活化,抑制其向M2型巨噬细胞活化有关。6.隐丹参酮联合三氧化二砷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抑制HIF-α/NF-κB信号通路实现对巨噬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糖代谢调控。二者联合促进巨噬细胞的糖酵解并抑制肿瘤细胞的糖酵解,促进葡萄糖的重分配,以达到逆转巨噬细胞极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目的。结论“瘀毒互结”是肿瘤的核心病因病机,活血化瘀、以毒攻毒是瘀毒同治的科学治法,丹参联合三氧化二砷是有效的配伍组合。中医“瘀毒”理论可以有效的应用于肝癌的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刘皎皎[3](2021)在《“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方法观察“补肾生髓成肝”法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的疗效机制,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较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采用随机分组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陕西省中医医院肝病科的入选晚期肝癌患者共126例,基于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成3组,即西医对照组42例(以下简称西医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方案;补肾生髓成肝单独治疗组42例(以下简称中医组),采用地五养肝方、抗毒软坚方、左归丸合方化裁,辨证加减治疗方案;补肾生髓成肝综合治疗组42例(以下简称中西医组),采用西医治疗组方案基础上加上地五养肝方、抗毒软坚方、左归丸合方化裁,辨证加减。入选后有10例患者脱落(中医组6例,3例因失访脱落,3例因不能坚持治疗脱落;西医组4例,2例因异地就医不便退出,2例因不能坚持治疗脱落),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病例资料的共116例,西医对照组(西医组)38例、补肾生髓成肝综合治疗组(中西医组)42组、补肾生髓成肝单独治疗组(中医组)36例。该研究通过湖北省中医院伦理审查,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平台一级注册机构)完成临床试验注册,注册号:Chi CTR-IOR-17011439。参与研究的患者均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比三组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的生存率及生存期,对比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血常规、粪常规加潜血、肝功、血糖、血脂、肾功等指标,对比三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并对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2.依据治疗方案治疗3个月后分别收集中医组、西医组、中西组每组20名患者血清,共60份,正常人群血清18份。收集的血清-80℃冻存于陕西省中医医院肝病实验室。通过悬液芯片系统检测患者血清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Factor,G-CSF)、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6/8/18(Interleukin-6,IL-6,Interleukin-8,IL-8,Interleukin-18,IL-18)、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观察体现“补肾生髓成肝”的中药对这些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1)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率及生存期比较: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中西医组、中医组和西医组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88.10%VS72.22%VS52.63%)、(71.43%VS58.33%VS34.21%)(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中西组和西医组患者生存期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23.86±17.55VS20.08±19.86VS15.95±16.44)(P<0.05)。(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大小比较:中西医组、中医组和西医组组间比较及前后测量时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指标比较:中西医组患者治疗后直接胆红素水平、间接胆红素水平、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水平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组治疗后胆碱酯酶水平较治疗前显着升高,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中西医组及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其他生化指标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指标中白细胞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水平,中西医组、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肌酐水平比较,中西医组、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以时间因素为源的主体内差异及以组别为源的主体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中医组显着低于西医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量表积分比较:三组患者生理机能积分方面治疗后积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中医组与西医组的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三个维度的积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两组间比较后中西医组与中医组、西医组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三个维度的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HGF表达水平比较:西医组明显高于中西医组、中医组及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2255.17VS1097.76VS1072.39VS882.67)(P<0.0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或配合西医综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GF的过度表达。(8)IL-6表达水平比较:中医组、中西医组及西医组均低于正常人群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638.03VS5166.45VS12842.5VS24559.34)(P<0.05)。中西医组、中医组IL-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或配合西医综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IL-6的过度表达。(9)IL-18表达水平比较:西医组、中西医组及中医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20.345VS82.61VS78.58)(P>0.05),但均较正常人群组升高(75.16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或配合西医综合治疗同样可以促进IL-18的表达。(10)PDGF-BB表达水平比较:中医组相对中西医组、西医组降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677.18VS6140.6VS5534.885)(P>0.05)。但中医组低于西医组及中西医组,且更接近正常人群组(4401.67)。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可以抑制PDGF-BB的过度表达。(11)TNF-α表达水平比较:西医组、中西医组、中医组及正常人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35.955VS244.93VS573.46VS1037.25)(P>0.05)。中西医组TNF-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可以更好的抑制TNF-α的过度表达。结论:“补肾生髓成肝”治疗晚期肝癌能够显着提高晚期肝癌患者3个月及6个月的生存率及生存期,改善晚期肝癌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改善患者各种生化指标。明显降低晚期肝癌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了较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补肾生髓成肝”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晚期肝癌患者HGF、PDGF-BB、TNF-α、IL-6的过度表达,同时升高晚期肝癌患者IL-18的表达,改善肝癌的肝再生微环境及其相关的炎症微环境、免疫微环境、血管新生微环境等。
杨鸣[4](2021)在《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造成巨大疾病负担。尽管现有治疗手段取得了一定疗效,但仍不能解决所有临床问题。中药注射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广泛。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一系列加强辅助用药管理和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的通知出台。由于药品说明书对临床定位不清,循证证据不足,中药注射剂的市场份额迅速下降,亟需精准的循证证据支撑中药注射剂在临床治疗或辅助治疗恶性肿瘤。在中西医并重的政策下,中西药联合应用是恶性肿瘤治疗领域最普遍的现状,中药注射剂常与化疗药联合应用以“增效减毒”。然而对于“增效减毒”的本质仍需要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目前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较少,可能与欠缺方法学指导有关,亟待对相关方法学要点和框架进行探索研究。目的明确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定位,以艾迪注射液为例,为临床实践提供全面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证据。在掌握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方法基础上,初步建立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框架和要点,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研究一: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在深入了解辅助用药、医保目录调整等政策背景的基础上,检索国家药监局网站、药智网、米内网等数据库,梳理历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调研用于恶性肿瘤的中药注射剂品种;以2019年版国家《医保目录》中抗肿瘤/辅助治疗肿瘤的10种中药注射剂为研究对象,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Web of Science、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以上各类中药注射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检索时间2020年12月。排除题目摘要明显不符合的研究后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中国知网的检索题录为资料,通过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及呈现;归纳受试人群病种、分期、中医证候、联合用药、对照和结局,以证据图谱展示,明确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研究二: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的证据综合系统检索截至2020年12月发表的中药艾迪注射液治疗或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研究人员两两一组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根据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2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SMA声明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完整性。归纳纳入研究基本特征,对生存率和肿瘤缓解、生活质量、恶性积液、放化疗副作用、免疫功能等结局进行分类综合。研究三: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本研究通过概括性评价,系统收集了近10年PubMed收录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评价方法,提炼其方法学要点,参考各国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指南和相关指导原则、国际临床试验质量与报告规范,结合当前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联合应用的临床实际现状,初步形成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框架和方法要点,提出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规范建议清单。结果研究一: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共发现30种曾经或当前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中药注射剂,其中2019版国家《医保目录》包含10个品种。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各类中药注射剂品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系统评价自2000年后发表数量显着增加,发表高峰在2014-2016年。各品种纳入研究的关键词中均包含“化疗”,VOSviewer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图谱显示中药注射剂常与化疗联合应用,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原发性肝癌、结直肠癌等病种,以及恶性积液、癌痛、癌性疲乏等肿瘤相关症状体征,文献报告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和减轻放化疗副作用的效应。证据图谱共纳入366项RCT和48项系统评价,217项(59.3%)RCT的干预措施包含复方苦参、参芪扶正和艾迪注射液,118项(32.2%)RCT的研究疾病为肺癌(118,32.2%),其次是结直肠癌(39,10.7%)和胃癌(39,10.7%)。355 项(97.0%)RCT 和所有系统评价都评价的是中药注射剂的加载作用。结局证据图谱显示RCT使用较多的结局包括肿瘤近期疗效指标、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仅艾迪和华蟾素注射液分别有2项RCT在生存期相关的结局中报告了一致的获益。与医保规定相比,证据明显不足的有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吞咽困难、猪苓多糖注射液辅助治疗恶性肿瘤;与药品说明书相比,缺少相应证型临床证据的是参芪扶正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和注射用黄芪多糖。研究二: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的证据综合本研究共纳入了 52项艾迪注射液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系统评价。结果表明,肺癌(20,38.5%)、肝癌(10,19.2%)和结直肠癌(7,13.5%)是研究最多的肿瘤类型。14项(26.9%)纳入的RCT受试者为中晚期肿瘤患者。除1项研究之外,其余纳入的系统评价均使用艾迪注射液作为放化疗的加载疗法应用,对比单纯标准治疗(放化疗),显示出对生存率、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的明显获益。此外,联合疗法还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然而,仅2项(3.8%)系统评价采用AMSTAR2工具评价的结果为低质量证据,其余为极低质量证据,没有研究完整报告了全部27项条目,9项(17.3%)英文发表的系统评价研究报告了 25-26项。研究三: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在概括性评价中纳入了近10年发表的20项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的研究分别为平行组随机对照试验(3,15%)、交叉试验(6,30%)、单臂试验(8,40%)等,涉及心血管疾病(7,35%)、传染性疾病(2,10%)和恶性肿瘤(2,10%)等。研究的草药包括多种草药来源(6,30%)和单一草药提取物(14,70%),联合应用药物为药物代谢酶底物、鸡尾酒药物或在临床实践中与草药干预同时使用的药物。许多研究选择药代动力学结局作为测量终点,而其他研究则使用药效学结局。研究中使用了不同的提高依从性的策略。其他方法学要点包括:草药质量控制(9,45%),受试者体格检查(16,80%),受试者服用的药物、饮食摄入以及饮酒和吸烟习惯限制(18,90%)等。目前未发现中药注射剂-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研究,借鉴现有研究证据、指南和质量评价与报告规范,本研究创新地提出了 4点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建议,比较了不同研究设计应用于中药注射剂与化疗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优缺点,细化了研究人群特征和样本量计算方法,分别归纳了中药注射剂与指示药物、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联合应用的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提供结局指标选择与测量的建议。最终初步形成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评价相关研究的质量评价建议和报告规范建议。结论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中药注射剂品种繁多,中药注射剂多与化疗联合应用,在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等病种研究较多,对近期疗效指标、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有较一致的改善作用。《医保目录》中的各品种循证证据、说明书适应症和医保规定之间存在一定证据缺口。艾迪注射液可能对肺癌和肝癌生存期有获益,对大部分肿瘤生活质量和放化疗副作用有改善作用。但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均较低,限制了对艾迪注射液证据的解释和基于证据的应用。需要针对更有临床价值的原发性肝癌和肺癌进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补充系统评价的原始研究证据。单臂前后对照研究和随机交叉试验是最常使用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在未来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应增加对方法学细节的描述。本研究初步梳理完成了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要点,提出了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报告建议清单和质量评价建议清单,为未来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了方法学支持。
洪磊[5](2021)在《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TACE治疗前后血清血脂水平变化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收集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在首次行TACE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和血清学资料,分析血清中血脂和甲胎蛋白(Alpha-Fetal protein,AFP)在TACE治疗前的相关性,并研究血清血脂在TACE治疗前后的变化规律及其在TACE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因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HBV-HCC)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首次接受TACE治疗并且符合入组和排除标准的5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并整理所有患者TACE术前末次、术后1周及4-6周时血清肝功能、血脂、AFP、乙肝病毒核酸(HBV-DNA)定量、门静脉侵犯情况、肿瘤最大长径、Child-Pugh分级、肿瘤数目、CT及MRI检查结果等临床数据,并统计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身高、体重、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按照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TACE疗效,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归为缓解组,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归为未缓解组。选择SPSS24.0软件对收集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两组患者血清血脂和AFP等指标在TACE治疗前的相关性和治疗后的变化规律并寻找出对评估治疗效果有价值的指标。结果:1.纳入研究的59例患者中缓解组有31例,未缓解组有28例,在TACE治疗之前,两个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血清学资料的比较分析没有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P>0.05)。2.TACE术前,全部59例患者血清Apo A1、TG、HDL-C、TC、LDL-C、Apo B与AFP无明显相关性(P>0.05)。3.组内比较:在缓解组中,术后1周时,患者血清AFP、Apo A1、TC、HDL-C、Apo B、TG和LDL-C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4-6周时,血清AFP明显低于术前(P<0.05),血清TC明显高于术前(P<0.05),血清HDL-C、TG、LDL-C、Apo A1和Apo B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在未缓解组中,术后1周时,患者血清AFP、Apo A1、TC、HDL-C、Apo B和LDL-C明显低于术前(P<0.05),血清TG较术前差异不显着(P>0.05)。术后4-6周时,血清TC明显低于术前(P<0.05),血清TG明显高于术前(P<0.05),血清Apo A1、LDL-C、HDL-C、Apo B和AFP同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术后4-6周时,缓解组患者血清TC和Apo A1显着高于未缓解组(P<0.05),血清TG和AFP显着低于未缓解组(P<0.05),血清LDL-C、Apo B和HDL-C同未缓解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两组患者术后4-6周时血清HDL-C、TC、Apo A1、TG、LDL-C、Apo B及AFP水平与术前的百分比进行比较,缓解组TC%和Apo A1%显着高于未缓解组(P<0.05),AFP%显着低于未缓解组(P<0.05)。进行ROC曲线分析,TC%、Apo A1%、AFP%、AFP%+TC%和AFP%+Apo A1%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5、0.674、0.942、0.974和0.955,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要优于单独检测,并且以AFP%+TC%的诊断价值最大。结论:1.HBV-HCC患者术前血清TC、TG、HDL-C、LDL-C、Apo A1和Apo B水平同AFP无明显相关性。2.HBV-HCC患者经TACE治疗后,血清TC、TG、HDL-C、LDL-C、Apo A1和Apo B水平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但是各指标在不同分组的患者中变化幅度不一,术后通过对血清TC、TG和Apo A1的检测有助于初步判断治疗效果,低水平TC、Apo A1和高水平TG与患者术后病灶控制不良相关。3.联合检测HBV-HCC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清AFP、TC、Apo A1能较好的评估疗效。
赵鑫[6](2021)在《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和高通量测序对肝癌自噬相关的miRNA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感染是HCC的主要病因。目前HCC占我国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第五位,所有癌症致死性疾病的第二位,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HCC的早期诊断、综合及个体化治疗、治疗后监测复发及远处转移,是提高肝癌诊断率及治愈率的重要手段。MiRNA是一类内生的、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的小RNA,其在细胞内具有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与细胞生长、代谢、凋亡、肿瘤发生、肿瘤细胞侵袭性以及肿瘤治疗等方面存在密切关系。迄今为止,许多研究证实了miRNA在多种恶性肿瘤中的异常表达,如乳腺癌、脑癌、大肠癌、肝癌、肺癌、淋巴瘤、前列腺癌、甲状腺癌等。在肝癌中,miRNA可作为诊断标记物miRNA辅助临床肝癌诊治,同时也通过多种细胞信号通路影响肝癌发生发展。自噬(Autophagy)作为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与肿瘤发生息息相关。由于自噬与细胞代谢、蛋白质和细胞器周转、细胞生存等密切相关,所以自噬在肿瘤中的作用呈现动态及多样性变化,具有高度的复杂性。MiRNA如何调节自噬过程至今尚未明确,持续发现的调节自噬新的miRNA提示我们,miRNA作为重要分子可通过靶向调控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自噬的过程,调节疾病进展,因此值得进一步探索异常表达的miRNA调控自噬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公共数据库筛选与肝癌自噬相关的miRNA,并分析它们的临床意义;在肝癌细胞系,通过缺氧诱导自噬,收集各组细胞进行miRNA和mRNA测序,根据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不同肝癌细胞中自噬相关miRNA及其可能作用机制;并初步确定参与肝癌自噬的关键miRNA及其靶基因;稳定过表达/抑制miRNA后检测自噬活性,观察自噬现象,检测miRNA下游信号通路基因变化,为miRNA在HCC诊断、治疗及随访提供理论及实验基础。第一部分:基于TCGA数据库机器学习法研究miRNA作为肝癌诊断生物标志物的价值目的:筛选潜在的HCC诊断生物标志物,初步确定具有诊断潜力的miRNA。方法:根据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database,T CGA)数据库,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初步确定最具诊断价值的差异表达的miRNA。建立分类模型以区分患有肝细胞癌的患者和正常个体,然后在差异表达的miRNA和mRNA之间构建调控网络。使用GSE63046数据集来验证鉴定出的差异表达miRNA的表达,同时进行差异表达miRNA的诊断和预后分析。结果:1.总共发现14个差异表达的miRNA(均上调)和2,982个差异表达的mRNA(1,989个上调和993下调),其中hsa-miR-10b-5p,hsa-miR-10b-3p,hsa-miR-224-5p,hsa-miR-183-5p和hsa-miR-182-5p被认为可能是肝细胞癌诊断生物标志物;2.这五个miRNA靶向的mRNA包括SFRP1,EDNRB,NR4A3,FHL2,NKX3-1,IL6ST,FOXO1。“胆汁酸的生物合成和胆固醇代谢”通路是这些靶标mRNA最富集的信号通路;3.初步确定的五个miRNA的验证与GSE63046数据集验证结果一致;4.Hsa-miR-10b-5p和hsa-miR-10b-3p可能对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小结:1.5个差异表达的miRNA可以被视为肝细胞癌患者的诊断生物标志物。2.5个miRNA靶向的mRNA(包括SFRP1,EDNRB,NR4A3,FHL2,NKX3-1,IL6ST和FOXO1)差异表达水平可能与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关。第二部分:MiRNA作为肝癌诊断生物学标志物的体外验证研究目的:肝癌差异表达miRNA的临床体外验证。方法:留取7例肝细胞癌肝癌组织及癌旁2cm癌旁组织,应用RT-q PCR方法定量分析肝癌差异表达miRNA(hsa-miR-10b-5p,hsa-miR-10b-3p,hsa-miR-224-5p,hsa-miR-183-5p、hsa-miR-182-5p)组织水平。结果:7名HCC患者中5个差异表达的miRNA的表达水平全部上调,并且hsa-miR-224-5p上调最为显着,与第一部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一致。小结:1.5个差异表达的miRNA可以被视为肝细胞癌患者的诊断生物标志物2.肝组织样本miRNA水平与公共数据集研究结果一致。第三部分:基于转录组测序进行肝癌自噬相关的机制研究目的:探索肝癌自噬相关新分子,进一步阐明其在调控自噬影响肝癌中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本部分首先建立缺氧诱导的细胞自噬模型,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泡的数量。Western Blot和Transwell实验分析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侵袭力。转录组测序分析对照组和低氧组肝癌细胞差异表达的mRNA和miRNA。建立miRNA-mRNA相互作用网络和miRNA靶向的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探索缺氧诱导肝癌自噬的潜在机制。结果:1.我们发现缺氧可能通过诱导自噬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诱导HCCLM3自噬组和SMMC-7721自噬组中共鉴定出407个共享mRNA和57个共享miRNA。此外,278个mRNA属于癌症自噬特异性mRNA,24个miRNA被鉴定为癌自噬特异性miRNA。小结:1.基于miRNA-mRNA相互作用网络获得了19种高度表达的miRNA。2.Hsa-miR-483-5p,hsa-miR-4739,has-miR-214-3p和has-miR-296-5p可能是与肝癌自噬相关的潜在分子标记物。结论:1.Hsa-miR-10b-5p,hsa-miR-10b-3p,hsa-miR-224-5p,hsa-miR-183-5p和hsa-miR-182-5p可能是肝细胞癌诊断标志物。2.临床组织样本证实上述miRNA可能是临床肝癌诊断标记物。3.细胞水平探索发现,hsa-miR-483-5p,hsa-miR-4739,has-miR-214-3p和has-miR-296-5p可能是与肝癌自噬相关的重要分子。4.筛选肝癌及肝癌自噬相关miRNA有助于了解肝癌自噬的潜在分子机制,同时为临床诊断、监测预后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Bureau of Medical Administration,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7](2020)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文中研究表明1概述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2]。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和HCCICC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3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HCC占85%~90%,因此本规范中的"肝癌"指HCC。
施长鹰[8](2020)在《术后辅助放疗对零切缘微血管侵犯肝细胞癌预防局部复发的临床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和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发病率第5的恶性肿瘤,疾病致死率列第2位。我国是HCC高发国家,总患病人数占全球每年发病数一半多,多数病人伴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和肝硬化。目前治疗HCC的主要方法有外科手术、微创消融、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iton,TACE)、生物靶向治疗、放疗、化疗等。单发肿瘤(巴塞罗那分期0/A期)或满足米兰标准的多发肿瘤是广为接受的手术切除适应证,尤其是单发小肝癌,手术切除五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影响HCC病人术后长期生存的主要问题是肝内外肿瘤复发转移,尤其是肝内复发,常常成为HCC病死的主要原因。癌旁肝组织内的微转移,包括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 VI,区别于肉眼血管侵犯macro-vascular invasion,MVI,本文均用小写m)和癌周卫星灶(satellite nodule),是术后肝内转移复发、尤其是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从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的彻底性,和术后抗复发治疗的有效性两方面入手,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途径之一。在术前如何了解HCC癌周微转移的状况,有助于帮助决策手术与术后的辅助治疗。术式的选择,如解剖性切除和切缘的处理,虽有原则可循,但在具体应用时也往往受手术具体情况的限制;术后辅助治疗,已有一些积极的探索,如运用介入治疗、干扰素、分子靶向药物等,但缺乏高质量、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有效性尚不能得到广泛认可。对手术技术方法和辅助治疗方案的探索,仍是目前提高肝癌手术疗效的主要突破口,有非常高的临床意义和实践价值。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特需治疗一科/肝移植科行肝癌切除手术病人231例,对这些病人的手术方式、切缘处理、癌周微转移情况进行总结,手术方式按解剖性切除和非解剖性切除分组,切缘状态根据手术切除标本内切缘宽度分为宽、窄切缘,微转移情况依据病理报告是否有微血管侵犯和/或癌周子灶评估。比较解剖性切除和非解剖性切除、切缘宽与窄之间,在全组病人及不同微转移状态下的预后差别。第二部分研究纳入262例BCLC-0/A期HCC手术病人的临床数据和影像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m VI相关因素,并建立m VI的预测模型,以列线图(Nomogram)形式呈现。第三部分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依照入选标准于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入组病人,HCC切除手术后1个月对银夹标记的切缘旁肝组织行γ射线外放疗,以无复发生存时间(RFS)、总生存时间(OS)和放疗副反应为观察指标,观察与对照组间的差别。研究结果: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提示,为巴塞罗那0/A期HCC病人行手术切除,解剖性切除组与非解剖性切除组间在RFS和OS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89、0.068);宽切缘组较窄切缘组RFS(P=0.108)和OS(P=0.122)均无明显优势;m VI阳性组在RFS、OS均低于m VI阴性组(P值分别为<0.001、<0.001);癌周子灶阳性病人RFS和OS均低于阴性病人(P值分别为0.002、<0.001)。分层分析提示,当m VI阳性时解剖性切除可以提高RFS和OS(P值分别为0.001、0.001),当存在癌周子灶时解剖性切除可提高RFS和OS(P值分别为0.006、0.010)。COX回归分析提示肝硬化(P=0.002,RR=1.693)、m VI(P<0.001,RR=2.023)和癌周卫星灶(P=0.046,RR=1.391)是影响病人长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脾增大、异常凝血酶原升高、肿瘤包膜不完整、大肝癌(≥5cm)、多结节融合型肿瘤这五个因素在预测m VI具有重要意义,绘制列线图最优总分截值为350分,ROC曲线下面积在训练组和验证组分别达0.8758和0.8661。当累计分数达到220分以上时,该模型预测m VI阳性率达到80%以上。第三部分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显示,放疗组RFS优于对照组(P=0.027),OS比较无明显差异(P=0.297)。放疗组无严重毒副反应发生,乏力、放射性肝损伤、胃肠道反应均在放疗结束后自行缓解消失。研究结论:癌周微转移是早期肝癌术后短期复发的主要原因,解剖性切除和宽切缘处理可以提高此类病人手术疗效。包含脾脏增大、异常凝血酶原升高、无完整肿瘤包膜、肿瘤直径≥5cm、多结节融合型肿瘤这五个临床指标列线图预测模型,用于BCLC-0/A期肝癌病人术前m VI预测简便易行,为手术决策和辅助治疗的准备提供依据。有微血管侵犯的零切缘肝癌病人术后接受切缘旁放疗无明显不良反应,能提高此类病人手术疗效,预防术后局部复发。
邢昊[9](2020)在《苯甲酰甘氨酸在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和目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第六大最常见的癌症,也是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病因。我国最新癌症数据表明,HC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三位,严重危害了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与其他类型癌症不同的是,HCC显示出强烈的血管侵袭倾向。肿瘤细胞侵入门静脉主干或其分支形成门静脉癌栓,是HCC进展的重要标志。肝切除术是HCC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治疗手段,然而术后出现的肿瘤复发制约了手术的疗效,进一步提高肝切除手术疗效的关键有赖于HCC发生发展的机制探索。代谢物是在代谢过程中发生化学转化的小分子,能够直接反映机体细胞代谢的变化。利用代谢组学研究生物系统中所有的小分子代谢物,可以提供生命系统对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动态代谢反应的整体信息。本研究探索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S-MS)技术的代谢组学检测平台在HCC中的应用,寻找并评估特征性代谢分子对HCC术后预后预测价值,进一步就HCC特征性代谢分子苯甲酰甘氨酸及其关键调控酶在HCC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第一部分利用代谢组学检测肝癌组织样本的代谢谱特征,对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术后组织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发现苯甲酰甘氨酸这一特征性差异代谢物,并利用靶向代谢组学对苯甲酰甘氨酸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进行定量验证;研究第二部分评估苯甲酰甘氨酸在HCC术后预后判别上的价值,定量检测术后肝癌组织的苯甲酰甘氨酸含量,分析其含量水平与肿瘤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筛选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并分别构建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以实现对HCC术后长期预后的个体化预测;研究第三部分进一步对苯甲酰甘氨酸在HCC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探索苯甲酰甘氨酸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影响,并利用公共数据库数据结合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对苯甲酰甘氨酸及其关键调控酶甘氨酸N乙酰转移酶在HCC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索,以期进一步揭示HCC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为寻找预后个体化评估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的第一部分利用UPLS-MS技术平台建立组织样本的代谢谱分析方法,收集50名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手术切除组织样本,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患者的肝癌组织、近端癌旁(距切缘<2cm)、远端癌旁(距切缘≥2cm)及门静脉癌栓组织进行测定。首先,建立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型,计算模型的解释率和预测率,并通过内部验证的方法检验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其次,根据代谢物筛选条件筛选出在四种组织之间表达差异显着的代谢物,将筛选所得差异代谢物的一级和二级质谱与公共代谢数据库中的谱图进行比对,从而鉴定出差异代谢物的种类。最后,运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平台在四种组织中定量检测目标代谢物的含量,进一步确认筛选到的差异代谢物在HCC中的变化情况。研究的第二部分,首先结合前述苯甲酰甘氨酸靶向代谢组学检测方法,对426名接受了肝切除治疗的HCC患者术后样本进行检测,定量测定肝癌组织中的苯甲酰甘氨酸含量。利用X-tile软件探索苯甲酰甘氨酸用于预后判断的最佳界值,并分析苯甲酰甘氨酸含量的高低表达与患者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训练集数据用于模型变量筛选和模型构建,在验证集中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采用Cox回归分析探索影响HCC患者术后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的危险因素,将患者组织样本中的苯甲酰甘氨酸含量作为变量纳入至筛选过程中,分别构建预测OS和RFS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利用一致性指数及校准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临床获益。最后根据列线图预测值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比较分组后患者的预后差异。研究的第三部分,首先利用靶向代谢组学检测苯甲酰甘氨酸在肝癌细胞系和正常肝细胞系中的表达量,并探索苯甲酰甘氨酸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表型的影响。在公共数据库以及代谢通路数据库进行检索分析,寻找调控苯甲酰甘氨酸的关键酶。通过TCGA公共数据库探索调控苯甲酰甘氨酸关键酶甘氨酸N乙酰转移酶(Glycine Nacyltransferase,GLYAT)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特征、患者预后的关系。进一步探索GLYAT在肝癌细胞系中的功能,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并筛选GLYAT过表达和敲减细胞系,采用分子功能学实验方法探索GLYAT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表型的影响以及下游信号通路的调控。在明确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在体动物模型验证GLYAT对肝癌发生发展的作用。研究结果研究第一部分对50例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四种术后组织样本进行非靶向代谢谱测定。建立OPLS-DA模型后,模型解释率R2Y和预测率Q2分别达到0.726和0.708,内部验证显示模型拟合程度好,表明该模型稳定、有效。通过与公共数据库的代谢谱数据相比对,最终共鉴定出17种在肝癌组织、近端癌旁组织、远端癌旁组织及癌栓组织中表达差异显着的代谢物,分属于氨基酸类、嘌呤类、有机酸类、胆汁酸类、弱酸类、酮类、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类。代谢通路分析显示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以下通路: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牛磺酸及亚牛磺酸代谢,嘌呤代谢和苯丙氨酸代谢。本研究进一步将每种差异代谢物在不同组别中的相对含量进行对比后发现,苯甲酰甘氨酸在远端癌旁、近端癌旁、肝癌组织及癌栓组织中的含量逐渐降低。运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平台定量检测苯甲酰甘氨酸的在远端癌旁组织、近端癌旁组织、肝癌组织及癌栓组织中的含量差异,结果显示苯甲酰甘氨酸含量趋势与前述一致。因此,利用非靶向和靶向代谢组学筛选得到苯甲酰甘氨酸,其是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术后组织中的特征性差异代谢物。第二部分研究共纳入了426名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HCC患者,采用靶向代谢组学定量检测切除术后肝癌组织中的苯甲酰甘氨酸含量,利用X-tile软件确定了区分苯甲酰甘氨酸高、低表达的最佳界值为0.215 ng/m L。按照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训练集(N=286)和验证集(N=140),在训练集中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训练集中影响HCC患者手术后OS的因素,结果显示苯甲酰甘氨酸低表达是影响HCC患者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术前高AFP水平、最大肿瘤直径、多发肿瘤、大血管侵犯、术中输血;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苯甲酰甘氨酸低表达是影响HCC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Child-Pugh评分、最大肿瘤直径、肿瘤数目、大血管侵犯、切缘≤1公分。将以上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得到的OS和RFS相关危险因素作为预测变量纳入列线图预测模型,从而实现对1、3、5年OS和RFS生存概率的预测。OS列线图预测模型的C-index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是0.763和0.795,RFS列线图预测模型的C-index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是0.750和0.765。利用校准曲线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评价OS和RFS列线图预测模型一致性,结果显示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贴合良好,表明预测模型的一致性理想。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OS和RFS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优于BCLC分期和TNM分期的临床获益。第三部分研究首先利用靶向代谢组学检测肝癌细胞系中的苯甲酰甘氨酸含量,结果显示其在肝癌细胞系的表达量低于正常肝细胞系,苯甲酰甘氨酸直接处理肝癌细胞可以抑制其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通过检索代谢网络数据库和KEGG数据库,显示苯甲酰甘氨酸属于苯丙氨酸代谢通路中的终末产物,其代谢途径单一,由关键酶GLYAT直接调控,苯甲酰甘氨酸水平与GLYAT密切相关。干扰GLYAT后苯甲酰甘氨酸的含量亦降低。基于以上结果,我们推测GLYAT在HCC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TCGA公共数据库探索GLYAT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的GLYAT表达量显着低于正常肝组织(P<0.05)。收集67例HCC患者的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同时收集其中11例HCC合并门静脉侵犯患者的门静脉癌栓组织,进一步在肝细胞癌临床样本中验证GLYAT表达情况。结果表明GLYAT在癌旁组织、肝癌组织和门静脉癌栓组织中表达量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GLYAT表达与微卫星灶和微血管侵犯的发生相关,表达量越低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GLYAT低表达是总体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在肝癌细胞系中进行GLYAT表达量的检测,与正常肝细胞相比,肝癌细胞系中的GLYAT表达量降低。过表达GLYAT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侵袭能力,而敲减GLYAT则增加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侵袭能力。体内研究亦证实GLYAT表达水平降低可以促进Huh7细胞的皮下成瘤能力,过表达GLYAT后则抑制皮下成瘤能力。进一步检测EMT相关蛋白,结果显示过表达GLYAT使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而E-cadherin的表达上升。在GLYAT敲减组中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而E-cadherin的表达则降低。机制研究部分检测了过表达和敲减GLYAT后多种经典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过表达GLYAT下调了PI3K、Akt和m TOR的磷酸化水平,进而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的活化,而GLYAT的表达下调则激活PI3K/Akt/m TOR通路。加入m TOR激酶抑制剂PP242处理之后则可以逆转GLYAT敲减后肝细胞癌的恶性表型,抑制GLYAT表达下调引起的细胞侵袭和迁移。以上结果提示GLYAT的表达下调通过激活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肝癌细胞中的EMT过程,进而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本部分研究证实GLYAT可能是一种有效的HCC预后生物标志物和调控HCC进展的关键靶点。研究结论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UPLS-MS技术检测平台,建立了稳定的HCC患者术后组织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分析方法,鉴定出HCC组织样本中特征性差异代谢分子。运用靶向代谢组学定量检测分析苯甲酰甘氨酸在远端癌旁、近端癌旁、肝癌组织及癌栓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苯甲酰甘氨酸含量在上述组织中逐渐降低。第二部分研究基于第一部分所建立的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426名接受肝切除术患者的组织样本进行苯甲酰甘氨酸定量检测,并确定了苯甲酰甘氨酸用于预后判断的最佳分界值。利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了苯甲酰甘氨酸含量是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通过构建整合代谢物苯甲酰甘氨酸含量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HCC术后预后实现精准地个体化预测。本研究第三部分对苯甲酰甘氨酸及其关键调控酶GLYAT在HCC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研究策略探索了GLYAT在HCC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HCC发展中的分子机制,并进一步分析相关信号通路分子变化情况。临床组织样本分析证实GLYAT是一个潜在的HCC预后标志物,GLYAT能够显着抑制HCC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GLYAT的表达下调通过激活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促进HCC中的EMT过程,提高了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因此,HCC特征性代谢分子苯甲酰甘氨酸及其关键调控酶可能具有作为HCC进展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并且可能是未来治疗干预的新途径。
王明刚[10](2020)在《地五养肝胶囊影响Solt-Farber肝癌大鼠肝癌组织DNA甲基化防治肝癌的作用及其机制》文中提出目的:探索地五养肝胶囊对Solt-Farber二步法肝癌大鼠肝癌组织DNA甲基化的影响,从影响DNA甲基化层面研究其多靶点、多维度、多途径发挥防治肝癌的疗效机制;进一步研究地五养肝胶囊影响单个基因DNA甲基化可能触发的疗效机制。将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为地五养肝胶囊影响DNA甲基化进而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以防治肝癌发生与发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48只,4-5周龄,体重(150±50)g。按随机数字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Normal)、模型组(Model)、地五养肝胶囊治疗组(DWYG),每组16只。使用Solt-Farber二步法复制肝癌大鼠模型,地五养肝胶囊治疗组大鼠给予地五养肝胶囊750mg/kg/d灌胃处理,正常组及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处理,连续干预16周后收集肝癌组织样本。使用DNA甲基化芯片分析模型组、地五养肝胶囊治疗组及正常组大鼠肝癌组织DNA甲基化变化情况,运用GO及PATHYWAY综合分析,探索肝癌发生与发展进程中肝癌组织生物学过程(BP)、细胞组份(CC)、分子功能(MF)及信号途径的变化特点,进一步研究地五养肝胶囊通过影响肝癌组织DNA甲基化发挥的多维疗效作用。运用MeDIP-PCR技术检测实验大鼠肝癌组织中差异DNA甲基化基因ADCK2甲基变化情况,Western Blot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实验大鼠肝癌组织中ADCK2表达情况。利用Hep3B及HuH7肝癌细胞系开展细胞学实验,将细胞系对应的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5-氟尿嘧啶组(5-Fu)及地五养肝胶囊组(DWYG),地五养肝胶囊处理浓度为50μg/mL,5-氟尿嘧啶处理浓度为5μg/mL,干预处理时间为24h,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Hep3B及HuH7肝癌细胞系增殖情况,Transwell及划痕实验检测各组Hep3B及HuH7肝癌细胞系迁移与侵袭情况,Western Blot及荧光定量PCR检测Hep3B及HuH7肝癌细胞系中ADCK2表达情况;构建pcDNA3.1-ADCK2干扰质粒,将Hep3B及HuH7肝癌细胞系对应的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地五养肝胶囊组(DWYG)及地五养肝胶囊+pcDNA3.1-ADCK2组(DWYG+pcDNA3.1-ADCK2),干预处理时间为24h,Transwell及划痕实验检测各组Hep3B及HuH7肝癌细胞系迁移与侵袭情况,免疫荧光及荧光定量PCR在Hep3B及HuH7肝癌细胞系中检测HIF-1α表达情况。结果:各组实验肝癌大鼠肝癌组织样本提取DNA质量控制合格,共沉淀DNA符合甲基化芯片扫描要求,DNA甲基化芯片扫描数据质量控制合格,在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差异分析中,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共2422个基因启动子存在甲基化差异,其中高甲基化948个(HCP类197个、ICP类284个、LCP类467个),低甲基化1474个(HCP类995个、ICP类295个、LCP类184个),这些差异的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参与了肝癌的发生与发展;地五养肝胶囊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共1650个基因启动子存在甲基化差异,其中高甲基化935个(HCP类588个、ICP类219个、LCP类128个),低甲基化715个(HCP类216个、ICP类186个、LCP类313个),这些差异的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区域极有可能是地五养肝胶囊通过影响DNA甲基化阻断肝癌发生及发展的作用靶点。肝癌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差异启动子甲基化基因GO分析发现,模型组大鼠肝癌组织DNA甲基化变化主要反映在免疫反应过程、细菌来源分子反应及生物刺激应激等生物学过程;在氧化还原酶活性、分子功能调节及蛋白质二聚体活性等分子功能方面与正常组大鼠明显不同,同时质膜受体复合体、内质网膜及T细胞受体复合物等细胞组份也明显存在差异。这些差异的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及细胞组份变化参与了肝癌的发生与发展进程。地五养肝胶囊治疗组大鼠与模型组差异启动子甲基化基因GO分析发现,地五养肝胶囊对Solt-Farber肝癌大鼠肝癌组织DNA甲基化的影响主要在细胞代谢过程、细胞定位及细胞器组织活动等生物学过程;在蛋白质结合、核糖核苷酸结合及离子通道结合等分子功能方面与模型组大鼠明显不同,同时细胞器结合膜、细胞质及细胞器等细胞组份也明显存在差异。这些差异的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及细胞组份变化有可能是地五养肝胶囊防治肝癌的疗效机制之一。肝癌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差异启动子甲基化基因PATHWAY分析发现,模型组大鼠在造血细胞信号途径、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通路、Th1和Th2细胞分化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硒复合与代谢通路及维甲酸代谢通路等信号途径与正常组大鼠存在明显差异,这些由DNA甲基化变化引起的差异信号途径参与肝癌发生与发展过程。地五养肝胶囊治疗组大鼠与模型组差异启动子甲基化基因PATHWAY分析发现,地五养肝胶囊治疗组大鼠在钙离子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癌症信号通路、细胞脂肪调节信号通路及HIF-1信号通路等信号途径与模型组大鼠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的信号途径可能是地五养肝胶囊通过影响DNA甲基化进而发挥防治肝癌的疗效途径。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实验大鼠肝癌组织ADCK2表达情况,模型组中ADCK2蛋白表达(0.3867±0.0893)明显高于正常组(0.1724±0.6863),地五养肝胶囊治疗组ADCK2蛋白表达降低(0.1031±0.0513),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模型组中ADCK2 mRNA表达(4.0800±0.2126)高于正常组(0.8500±0.0987),地五养肝胶囊治疗组ADCK2 mRNA表达降低(2.3860±0.2601),经统计学分析,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五养肝胶囊干预治疗可降低实验大鼠肝癌组织ADCK2蛋白和mRNA表达。MeDIP-PCR检测肝癌大鼠肝组织ADCK2甲基化水平结果提示,模型组ADCK2甲基化水平(25.7200±5.8500)低于地五养肝胶囊治疗组(77.6100±6.1560),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五养肝胶囊干预治疗可提高肝癌大鼠肝癌组织ADCK2甲基化水平。CCK8检测Hep3B及HuH7细胞系增殖情况,地五养肝胶囊处理组Hep3B细胞系增值率(0.5584±0.0168)低于空白对照组(0.6828±0.01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氟尿嘧啶组(0.5734±0.01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五养肝胶囊处理组HuH7细胞系增值率(0.6034±0.0162)低于空白对照组(0.7696±0.01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氟尿嘧啶组(0.6354±0.00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提示,地五养肝胶囊处理组Hep3B细胞系迁移细胞数(65.4000±7.9870)低于空白对照组细胞迁移数(106.4000±8.5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氟尿嘧啶组(63.6000±4.09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五养肝胶囊处理组HuH7细胞系迁移细胞数(11.8000±2.4900)低于空白对照组细胞迁移数(25.2000±8.49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氟尿嘧啶组(14.2000±2.58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提示,地五养肝胶囊处理组Hep3B细胞系相对迁移率(0.4265±0.0056)低于空白对照组(0.6919±0.0389),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氟尿嘧啶组(0.4378±0.02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地五养肝胶囊处理组HuH7细胞系相对迁移率(0.1710±0.0673)低于空白对照组(0.2597±0.0555),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氟尿嘧啶组(0.1905±0.08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ep3B细胞系中ADCK2 mRNA表达,结果提示地五养肝胶囊处理组Hep3B细胞系ADCK2 mRNA表达(0.5167±0.0305)低于空白对照组(1.0100±0.08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氟尿嘧啶组(0.4767±0.03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uH7细胞系中,地五养肝胶囊处理组ADCK2 mRNA表达(0.5033±0.0057)同样低于空白对照组(1.1100±0.12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氟尿嘧啶组(0.5233±0.09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Hep3B细胞系中ADCK2蛋白表达,地五养肝胶囊处理组Hep3B细胞系ADCK2蛋白表达(0.0995±0.0224)低于空白对照组(0.5288±0.0187),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氟尿嘧啶组(0.1008±0.01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五养肝胶囊处理组HuH7细胞系ADCK2蛋白表达(0.0977±0.0186)低于空白对照组(0.5209±0.0350),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氟尿嘧啶组(0.0927±0.02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提示,地五养肝胶囊处理组Hep3B细胞系迁移细胞数(54.1100±7.3560)低于对照组细胞迁移数(107.6000±6.7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入pcDNA3.1-ADCK2质粒后地五养肝胶囊+pcDNA3.1-ADCK2处理组细胞迁移数增加(70.4400±6.0440),与地五养肝胶囊处理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五养肝胶囊处理组HuH7细胞系迁移细胞数(16.3300±2.5980)低于对照组细胞迁移数(38.0000±4.6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入pcDNA3.1-ADCK2质粒后地五养肝胶囊+pcDNA3.1-ADCK2处理组细胞迁移数增加(25.6700±3.6060),与地五养肝胶囊处理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提示,地五养肝胶囊处理组Hep3B细胞系相对迁移率(0.2547±0.0030)低于对照组(0.6833±0.0211),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入pcDNA3.1-ADCK2质粒后地五养肝胶囊+pcDNA3.1-ADCK2处理组相对迁移率增加(0.4250±0.0045),与地五养肝胶囊处理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地五养肝胶囊治疗组HuH7细胞系相对迁移率(0.1746±0.0479)低于对照组(0.2642±0.0532),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入pcDNA3.1-ADCK2质粒后地五养肝胶囊+pcDNA3.1-ADCK2处理组相对迁移率增加(0.2258±0.0198),与地五养肝胶囊处理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检测Hep3b及HuH7细胞系中HIF-1α表达强度,结果提示地五养肝胶囊处理组Hep3b细胞系HIF-1α表达强度(8634.58±1457.47)明显低于对照组(23758.50±502.25),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入pcDNA3.1-ADCK2质粒过表达ADCK2后,地五养肝胶囊抑制HIF-1α表达的效果被逆转(18549.81±2775.33),与地五养肝胶囊处理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uH7细胞系中五养肝胶囊处理组HIF-1α表达强度减弱(6616.14±1087.15)与对照组(15624.25±1554.9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入pcDNA3.1-ADCK2质粒过表达ADCK2后,地五养肝胶囊抑制HIF-1α表达的效果被逆转(9532.74±752.45),与地五养肝胶囊处理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ep3b及HuH7细胞系中HIF-1αmRNA表达情况,结果提示地五养肝胶囊处理组Hep3b细胞系HIF-1αmRNA表达量降低(0.2600±0.1153)明显低于对照组(1.047±0.2631),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入pcDNA3.1-ADCK2质粒过表达ADCK2后,地五养肝胶囊抑制HIF-1αmRNA表达的效果被逆转(0.5700±0.0435),与地五养肝胶囊处理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uH7细胞系中五养肝胶囊处理组HIF-1αmRNA表达强度减弱(0.1967±0.0321)与对照组(1.077±0.092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入pcDNA3.1-ADCK2质粒过表达ADCK2后,地五养肝胶囊抑制HIF-1αmRNA表达的效果被逆转(0.6400±0.1179),与地五养肝胶囊处理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五养肝胶囊可影响Solt-Farber肝癌大鼠肝癌组织DNA甲基化,发挥多靶点、多维度、多途径防治肝癌发生与发展的疗效作用。地五养肝胶囊抑制Hep3b及HuH7肝癌细胞系增殖、迁移与侵袭。地五养肝胶囊阻断肝癌发生与发展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提高Solt-Farber肝癌大鼠肝癌组织ADCK2基因甲基化程度,降低ADCK2在Solt-Farber肝癌大鼠肝癌组织及Hep3b及HuH7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强度,并通过降低ADCK2表达抑制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进而抑制缺氧压力下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改善肝癌细胞缺氧压力诱导的恶性再生状态,阻断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持续恶化发挥其防治肝癌发生与发展的治疗作用。
二、综合治疗——提高肝癌疗效的最佳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合治疗——提高肝癌疗效的最佳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筛查和诊断 |
2.1 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与监测 |
2.2 肝癌的影像学检查 |
2.2.1 超声显像 |
2.2.2 CT和MRI |
2.2.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2.2.4 核医学影像学检查 |
2.3 肝癌的血液学分子标记物 |
2.4 肝癌的穿刺活检 |
2.5 肝癌的病理学诊断 |
2.5.1 肝癌病理诊断术语 |
2.5.2 肝癌病理诊断规范 |
2.5.3 肝癌病理检查要点 |
2.5.4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
2.5.5 转化/新辅助治疗后切除肝癌标本的病理评估 |
2.5.6 肝癌病理诊断报告 |
2.6 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及路线图 |
3 分期 |
4 治疗 |
4.1 外科治疗 |
4.1.1 肝切除术的基本原则 |
4.1.2 术前病人的全身情况及肝脏储备功能评估 |
4.1.3 肝癌切除适应证 |
4.1.4 肝癌根治性切除标准 |
4.1.5 手术切除技术 |
4.1.6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策略 |
4.1.6.1潜在可切除肝癌的转化治疗 |
4.1.6. 2 新辅助治疗 |
4.1.6. 3 辅助治疗 |
4.1.7 肝移植术 |
4.2 消融治疗 |
4.2.1 目前常用消融治疗手段 |
4.2.2 基本技术要求 |
4.2.3 对于直径3~5 cm的肝癌治疗选择 |
4.2.4 肝癌消融治疗后的评估和随访 |
4.2.5 肝癌消融与系统抗肿瘤治疗的联合 |
4.3 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肝癌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193-198]。 |
4.3.1 TACE的基本原则 |
4.3.2 TACE适应证 |
4.3.3 TACE禁忌证 |
4.3.4 TACE操作程序要点和分类[199-200] |
4.3.5 TACE术后常见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
4.3.7 影响TACE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193](1)肝硬化程 |
4.3.8 随访及TACE间隔期间治疗 |
4.3.9 TACE治疗注意点 |
4.4 放射治疗 |
4.4.1 外放射治疗 |
4.4.2 质子束放射疗法与内放射治疗 |
4.5 系统抗肿瘤治疗 |
4.5.1 一线抗肿瘤治疗 |
4.5.2 二线抗肿瘤治疗 |
4.5.3 其他治疗 |
4.5.3. 1 中国医药学治疗 |
4.5.3. 2 抗病毒治疗及其他保肝治疗 |
4.5.3. 3 对症支持治疗 |
4.6 肝癌自发破裂的治疗 |
5 声明 |
(2)丹参联合三氧化二砷瘀毒同治调控糖酵解逆转巨噬细胞极化的抗肝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肿瘤瘀毒病因病机理论研究 |
一、肿瘤瘀毒病因病机理论的源流研究 |
(一) 以瘀作为肿瘤发生发展的核心 |
1. 瘀的定义 |
2. 瘀成为肿瘤发生发展核心要素的原因 |
3. 以瘀作为肿瘤核心病机取得的临床效果和局限性 |
(二) 以毒作为肿瘤发生发展的核心 |
1. 毒的定义 |
2. 毒成为肿瘤发生发展核心要素的原因 |
3. 以毒作为肿瘤核心病机取得的临床效果和局限性 |
(三) 瘀毒理论的出现及其出现原因 |
1. 瘀毒出现的时间 |
2. 瘀毒出现的原因 |
(四) 当代肿瘤瘀毒理论代表性学者和医家观点 |
1. 以周仲瑛、程海波为代表的瘀毒理论 |
2. 以张光霁为代表的瘀毒理论 |
3. 以郑伟达为代表的瘀毒理论 |
4. 以王行宽为代表的瘀毒理论 |
(五) 总结 |
二、瘀毒理论衍生的的治则治法研究 |
(一) 瘀的治疗原则 |
(二) 瘀的代表性治疗方法 |
1. 活血化瘀 |
2. 破血逐瘀 |
(三) 毒的治疗原则 |
(四) 毒的代表性治疗方法 |
1. 清热解毒 |
2. 以毒攻毒 |
(五) 瘀毒的治疗原则 |
(六) 瘀毒的代表性治疗方法 |
1. 活血化瘀联合清热解毒 |
2. 活血化瘀联合以毒攻毒 |
3. 破血逐瘀联合清热解毒 |
4. 破血逐瘀联合以毒攻毒 |
(七) 总结 |
三、活血化瘀和以毒攻毒治法下的用药研究 |
(一) 活血化瘀治法下代表性的药物 |
1. 丹参 |
2. 当归 |
3. 赤芍 |
(二) 以毒攻毒治法下的代表性药物 |
1. 以山慈菇为代表的草药类攻毒药 |
2. 以斑蝥为代表的动物昆虫类药物 |
3. 以雄黄为代表的金石类药物 |
(三) 丹参联合三氧化二砷瘀毒同治科学性及合理性分析 |
(四) 以隐丹参酮为代表的中药提取物是否能够代表传统中药的若干问题 |
(五)总结 |
四、瘀毒理论与肝癌 |
1. 瘀的形成是肝癌发生的前提 |
2. 因瘀致毒,因毒致变是肝癌进展的关键因素 |
3. 瘀毒互结是肝癌的核心病因病机 |
4. 肝癌巨噬细胞是瘀毒互结的效应靶标 |
第二部分 基于瘀毒病因病机理论的实验研究 |
一、基于瘀毒理论的丹参联合三氧化二砷药效学研究 |
(一) 实验材料 |
1. 实验药品 |
2. 实验细胞系 |
3. 实验动物 |
4. 实验仪器 |
5. 实验试剂及耗材 |
(二) 实验方法 |
1. 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 |
2. 丹参有效成分的溶解 |
3. 细胞培养 |
4. 细胞增殖抑制实验 |
5. 小鼠Hep1-6原位癌模型的建立 |
6. 小鼠H22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
7. 动物分组及给药 |
8. 基础指标检测及分析 |
9. 病理组织化学染色 |
10. 统计学分析 |
(三) 实验结果 |
1. 隐丹参酮是丹参提取物中理想的候选有效成分 |
2. 隐丹参酮联合三氧化二砷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 |
3. 隐丹参酮联合三氧化二砷对小鼠H22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 |
4. 隐丹参酮联合三氧化二砷对小鼠H22移植瘤的增殖抑制作用 |
(四) 分析与讨论 |
二、隐丹参酮联合三氧化二砷逆转巨噬细胞表型转化研究 |
(一) 实验材料 |
1. 实验药品 |
2. 实验细胞 |
3. 实验仪器 |
4. 实验试剂及耗材 |
(二) 实验方法 |
1. 小鼠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测 |
2. 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分型检测 |
3. 原代巨噬细胞的提取 |
4. 原代巨噬细胞的鉴定和分型检测 |
5. 原代巨噬细胞刺激实验 |
6. 原代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检测 |
7. 原代巨噬细胞特征性分泌因子的检测 |
8. 统计学分析 |
(三) 实验结果 |
1. 隐丹参酮联合三氧化二砷改善荷瘤小鼠血象并影响单核巨噬细胞 |
2. 隐丹参酮联合三氧化二砷改变小鼠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分型 |
3. 隐丹参酮联合三氧化二砷体外促进巨噬细胞伪足形成 |
4. 隐丹参酮联合三氧化二砷体外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
5. 隐丹参酮联合三氧化二砷体外促进原代巨噬细胞的激活和M1型活化 |
(四) 分析与讨论 |
三、隐丹参酮联合三氧化二砷通过糖酵解途径调控巨噬细胞的抗肝癌机制研究 |
(一) 实验材料 |
1. 实验药物 |
2. 实验仪器 |
3. 试剂及耗材 |
(二) 实验方法 |
1. 细胞糖酵解代谢产物及关键代谢酶的检测 |
2. 细胞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
3. 糖酵解关键信号通路蛋白和基因检测 |
4. 肿瘤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葡萄糖竞争实验 |
5. 统计学分析 |
(三) 实验结果 |
1. 隐丹参酮联合三氧化二砷体内调节荷瘤鼠糖酵解水平 |
2. 隐丹参酮联合三氧化二砷体外促进原代巨噬细胞的糖酵解水平 |
3. 隐丹参酮联合三氧化二砷体外抑制H22肝癌细胞的糖酵解水平 |
4. 隐丹参酮联合三氧化二砷通过AMPK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糖酵解 |
5. 隐丹参酮联合三氧化二砷通过抑制HIF-1α通路抑制H22肝癌细胞糖酵解 |
6. 隐丹参酮联合三氧化二砷通过HIF-1α和AMPK信号通路综合调节糖酵解发挥抗肿瘤作用 |
(四) 分析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肿瘤中的作用及中医药调控研究发展 |
1. TAMs的起源和分化 |
2. TAMs的类型 |
3. TAMs的极化 |
4. TAMs调控肿瘤进展 |
5. TAMs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 |
6. 中医药对巨噬细胞的影响 |
7. 总结 |
参考文献 |
(3)“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名称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一般资料 |
2 研究方法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剔除标准 |
2.4 退出标准 |
2.5 中止标准 |
2.6 观察指标:包括安全性观察指标和疗效性观察指标 |
2.7 疗效判断 |
3 治疗方法 |
4 统计学分析 |
5 结果 |
5.1 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5.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率及生存期比较 |
5.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大小比较 |
5.4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
5.5 三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5.6 三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
5.7 观察指标对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
讨论 |
1 “补肾生髓成肝”对晚期肝癌患者生存率及生存期的影响 |
2 肝癌肝再生微环境及“补肾生髓成肝”的改善作用 |
3 “补肾生髓成肝”对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
4 “补肾生髓成肝”对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机制研究 |
1 研究样本及方法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实验操作流程 |
2 统计学处理方法 |
3 结果 |
3.1 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正态性检验结果 |
3.2 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在各组人群中表达的差异性 |
3.3 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 “补肾生髓成肝”疗法相关研究进展 |
2 “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再生微环境防治肝癌的疗效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一 肝癌微环境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中医药影响肝癌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医证候评分量表 |
SF-36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4)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药注射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
1. 中药注射剂的历史和发展 |
2. 监管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
3. 循证研究助力科学决策 |
4. 具有较强科技竞争力的肿瘤用药中药注射剂品种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药-化药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的国内外进展 |
1. 前言 |
2.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
3. 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方法 |
4. 有望应用于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新方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 |
研究一 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证据综合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 |
研究3-1 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评价方法:对前瞻性临床研究设计的概括性评价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研究3-2 中药注射剂与化疗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初探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TACE治疗前后血清血脂水平变化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手术方案 |
2.2.1 术前准备 |
2.2.2 术中器材及药品 |
2.2.3 TACE方法 |
2.2.4 术后处理 |
2.3 试验数据的测定与随访 |
2.3.1 检测术前及术后肝功、血脂及AFP值 |
2.3.2 影像学检查 |
2.3.3 随访 |
2.4 近期疗效和分组标准 |
2.5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及血清学资料比较 |
3.2 患者治疗前血清血脂水平与AFP的相关性分析 |
3.3 两组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清血脂及AFP水平分析 |
3.3.1 两组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清TC水平变化比较 |
3.3.2 两组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清TG水平变化比较 |
3.3.3 两组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清HDL-C水平变化比较 |
3.3.4 两组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清LDL-C水平变化比较 |
3.3.5 两组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清Apo A1 水平变化比较 |
3.3.6 两组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清Apo B水平变化比较 |
3.3.7 两组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清AFP水平变化比较 |
3.3.8 两组患者术后4-6 周血清血脂及AFP水平较术前变化分析 |
3.4 TC%、APOA1%及AFP%单独和联合的ROC曲线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TACE对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影响 |
4.2 TACE对血清TG水平的影响 |
4.3 TACE对血清载脂蛋白水平的影响 |
4.4 TACE术前后血清血脂及AFP水平变化的ROC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图表) |
附录 B (综述)浅谈肝癌综合介入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6)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和高通量测序对肝癌自噬相关的miRNA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基于TCGA数据库机器学习法研究miRNA作为肝癌诊断生物标志物的价值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MiRNA作为肝癌诊断生物学标志物的体外验证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转录组测序进行肝癌自噬相关的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MicroRNA与肝细胞癌的相关研究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筛查和诊断 |
2.1 肝癌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 |
2.2 肝癌的影像学检查 |
2.2.1 超声检查(ultrasonography,US) |
2.2.2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
2.2.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
2.2.4 核医学影像学检查 |
2.2.5 穿刺活检 |
2.3 肝癌的血液学分子标志物 |
2.4 肝癌的病理学诊断 |
2.4.1 肝癌标本处理和取材 |
2.4.2 病理学诊断要点 |
2.4.3 肝癌病理学诊断报告 |
2.5 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及路线图 |
3 分期 |
4 治疗 |
4.1 肝癌的外科治疗 |
4.1.1 肝切除术的基本原则 |
4.1.2 术前病人的全身情况及肝脏储备功能评估 |
4.1.3 肝癌切除的适应证 |
4.1.4 肝癌根治性切除标准 |
4.1.5 手术切除技术 |
4.1.6 术前治疗 |
4.1.7 术后治疗(术后转移复发的防治) |
4.2 肝移植术 |
4.2.1 肝癌肝移植适应证 |
4.2.2 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预防和治疗 |
4.3 局部消融治疗 |
4.3.1 常见消融手段包括 |
4.3.2 基本技术要求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
4.3.3 对于直径≤5 cm的肝癌治疗选择 |
4.3.4 肝癌消融治疗后的评估和随访 |
4.4.1 TACE的基本原则 |
4.4.2 TACE的适应证 |
4.4.3 TACE禁忌证 |
4.4.4 TACE操作程序要点和分类[153](证据等级3) |
4.4.5 TACE术后常见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
4.4.6 TACE治疗的疗效评价 |
4.4.7 影响TACE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147] |
4.4.8 随访及TACE间隔期间治疗 |
4.4.9 TACE治疗注意点 |
4.5 放射治疗 |
4.5.1 外放射治疗 |
4.5.2 内放射治疗 |
4.6 系统治疗 |
4.6.1 一线治疗 |
4.6.2 二线治疗 |
4.6.3 其他治疗 |
4.7肝癌破裂治疗 |
附录 |
附录1证据等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2011版) |
附录2肝癌的新型标志物与分子分型介绍 |
附录3原发性肝癌及相关病变的诊断名词(参照2019版WHO分类标准)[237] |
附录4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报告模板 |
附录5门静脉癌栓分型 |
附录6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进展 |
附录7肝癌外放射治疗正常组织具体耐受剂量参考 |
附录8正在进行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关的研究 |
附录9《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编写专家委员会 |
(8)术后辅助放疗对零切缘微血管侵犯肝细胞癌预防局部复发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引用文献 |
第一部分 解剖性肝切除和切缘处理对于肝细胞癌手术疗效影响的研究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列线图预测肝细胞癌BCLC-0/A期手术病人m VI发生率的模型建立与验证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零切缘微血管侵犯肝细胞癌术后辅助放疗的前瞻性研究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三部分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文献综述 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辅助治疗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9)苯甲酰甘氨酸在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基于UPLS-MS技术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代谢组学研究 |
一、前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二部分 特征性代谢分子苯甲酰甘氨酸在肝切除术后预后预测价值评估 |
一、前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三部分 苯甲酰甘氨酸及其关键调控酶在肝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一、前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肝细胞癌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地五养肝胶囊影响Solt-Farber肝癌大鼠肝癌组织DNA甲基化防治肝癌的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地五养肝胶囊影响SOLT-FARBER肝癌大鼠肝癌组织DNA甲基化防治肝癌的多维疗效分析 |
1.实验材料 |
1.1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1.2 实验动物 |
1.3 实验药物 |
1.4 实验试剂 |
2.实验方法 |
2.1 建立Solt-Farber二步法肝癌大鼠模型 |
2.2 标本采集 |
2.3 DNA甲基化芯片检测与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各组大鼠肝癌组织提取DNA质量控制合格 |
3.2 各组大鼠肝癌组织MeDIP DNA质量控制合格 |
3.3 各组样本DNA甲基化芯片扫描及扫描数据质量控制 |
3.4 各组样本间启动子差异性甲基化基因分析 |
3.5 各组样本差异启动子甲基化基因GO分析 |
3.6 各组样本差异启动子甲基化基因PATHWAY分析 |
4.讨论 |
4.1 肝癌临床治疗的现状与困境 |
4.2 中医药防治肝癌的研究进展与瓶颈 |
4.3 肝癌肝再生微环境的新概念与意义 |
4.4 地五养肝胶囊来源及对肝癌肝再生微环境的影响 |
4.5 DNA甲基化变化参与肝癌肝再生微环境形成 |
4.6 地五养肝胶囊通过影响DNA甲基化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 |
5.小结 |
第二部分 地五养肝胶囊影响SOLT-FARBER肝癌大鼠肝癌组织ADCK2 DNA甲基化及其表达 |
1.实验材料 |
1.1 肝癌组织样本 |
1.2 实验主要试剂 |
1.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2.实验方法 |
2.1 MeDIP-PCR检测目的基因DNA甲基化变化 |
2.2 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 |
2.3 荧光定量PCR检测目的基因mRNA表达 |
3.统计学方法 |
4.实验结果 |
4.1 地五养肝胶囊提高肝癌大鼠肝癌组织ADCK2 甲基化水平 |
4.2 地五养肝胶囊降低肝癌大鼠肝癌组织ADCK2 表达 |
5.讨论 |
6.小结 |
第三部分 地五养肝胶囊调控ADCK2 DNA甲基化防治肝癌的分子机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细胞株 |
1.2 实验药物 |
1.3 实验分组 |
1.4 实验主要试剂 |
1.5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2.实验方法 |
2.1 Hep3B及 HuH7 细胞系培养与给药处理 |
2.2 Hep3B及 HuH7 细胞系增殖检测 |
2.3 Hep3B及 HuH7 细胞系迁移检测 |
2.4 Hep3B及 HuH7 细胞系侵袭检测 |
2.5 荧光定量PCR检测目的基因mRNA表达 |
2.6 免疫荧光检测目的基因表达强度 |
2.7 pcDNA3.1-ADCK2 质粒构建与细胞侵染 |
3.统计学方法 |
4.实验结果 |
4.1 地五养肝胶囊抑制Hep3B及 HuH7 细胞系增殖、侵袭与迁移 |
4.2 地五养肝胶囊影响Hep3B及 HuH7 细胞系ADCK2 表达 |
4.3 地五养肝胶囊影响Hep3b及 HuH7 细胞系ADCK2 表达抑制肝癌细胞迁移与侵袭 |
4.4 地五养肝胶囊影响Hep3b及 HuH7 细胞系ADCK2 表达下调HIF-1α表达 |
5.讨论 |
5.1 地五养肝胶囊抑制Hep3B及 HuH7 肝癌细胞系恶性增殖 |
5.2 地五养肝胶囊调控ADCK2 表达与其提高基因DNA甲基化水平有关 |
5.3 地五养肝胶囊下调肝癌细胞系HIF-1α表达 |
5.4 地五养肝胶囊改善缺氧微环境进而纠正肝癌肝再生微环境 |
6.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博士生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四、综合治疗——提高肝癌疗效的最佳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J]. Bureau of Medical Administration,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2(03)
- [2]丹参联合三氧化二砷瘀毒同治调控糖酵解逆转巨噬细胞极化的抗肝癌机制研究[D]. 姜涛.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D]. 刘皎皎.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
- [4]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D]. 杨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TACE治疗前后血清血脂水平变化的分析[D]. 洪磊. 青海大学, 2021(01)
- [6]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和高通量测序对肝癌自噬相关的miRNA的研究[D]. 赵鑫.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7]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J]. Bureau of Medical Administration,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传染病信息, 2020(06)
- [8]术后辅助放疗对零切缘微血管侵犯肝细胞癌预防局部复发的临床价值[D]. 施长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5)
- [9]苯甲酰甘氨酸在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及相关机制研究[D]. 邢昊.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5)
- [10]地五养肝胶囊影响Solt-Farber肝癌大鼠肝癌组织DNA甲基化防治肝癌的作用及其机制[D]. 王明刚.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标签:肝癌论文; 细胞系论文; 肝癌晚期治疗方法论文; 肝癌症状论文; 中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