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北地台中、晚、新元古代的地壳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冯书文,詹建华,陈军元,王依,王超峰,张徐[1](2021)在《我国饰面用大理岩成矿区带划分和成矿规律》文中提出我国饰面用大理岩资源丰富,品种多样。但地区分布不均,饰面用大理岩资源的50%以上分布在河北、甘肃、江西、安徽等地。本文通过全面收集、整理资料,总结了饰面用大理岩资源特征;充分利用前人研究成果,结合饰面用大理岩矿床分布特点、构造环境和原岩建造等,共划分20个饰面用大理岩成矿区带;总结了我国饰面用大理岩成矿时代主要为前寒武期、华力西期和燕山期,空间上主要分布于滨太平洋成矿域和古亚洲成矿域等成矿规律,研究了矿床主要赋存于前寒武纪、古生代地层的成矿专属性,为我国饰面用大理岩找矿勘查提供了参考。
潘星[2](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新元古代成源环境与有机质富集机制》文中研究指明中-新元古代大气氧含量较低,生物低等,无陆相有机质发育,且地层时代较老,经历多期构造抬升和热演化事件,元古代时期是否发育成烃生物?代表古生产力的生物丰度如何?沉积后有机质是否保存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元古代油气勘探的研究核心与难点。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大量中新元古界油气藏、油气苗和富有机质岩石的发现,中-新元古界表现出一定的勘探潜力,这些烃源岩多分布在克拉通裂陷槽内。中国华北克拉通元古代裂陷槽发育,北缘的燕辽地区发育多套元古界烃源岩,如串岭沟组、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南部裂陷槽内是否发育烃源岩值得关注。鄂尔多斯盆地元古界热演化程度高、区内钻井少,常规烃源岩评价失效。因此,本文拟以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新元古界为目标层系,从有机-无机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深化认识中-新元古代的成源环境和有机质富集机制。通过主微量+稀土元素、生物化石,对构造背景、物源性质、气候风化、成烃生物等成源环境进行了分析。利用生产力和氧化还原条件代理指标与TOC的协同关系揭示有机质富集机制、草莓状黄铁矿的原位Fe、S同位素研究有机质矿化降解机制,总结出暗色泥岩的形成模式。为下一步寻找烃源岩提供了理论依据。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在Columbia超大陆裂解背景下发育元古代裂陷,凹陷期沉积滨海相白草坪组(1817±22Ma)和浅海陆棚相的崔庄组(1648.4±6.5Ma)碎屑沉积,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背景下沉积震旦系罗圈组(~543Ma)砂泥互层,三个层组中的暗色泥岩为潜在烃源岩层系。(2)白草坪组为长英质物源为主的干旱气候环境,成烃生物以原核生物和疑源类为主,成源条件较差;崔庄组为以长英质物源为主的温湿气候环境,中等化学风化,成烃生物以蓝藻、细菌等原核生物为主,具备成源条件;罗圈组为以大陆拉斑玄武岩为主要物源,气候温暖湿润,热液发育,成烃生物以微球形浮游藻为主,成源条件较好。(3)崔庄组暗色泥页岩TOC均值为0.59%,崔庄组生物Ba含量整体<400ppm,生产力低下,且代理指标与TOC没有明显的相关性;V元素富集明显,但未达到静海环境中500ppm的超富集状态,指示非硫化缺氧沉积环境,其与TOC较好的正相关性表明底水的氧化还原条件控制有机质的富集。(4)白草坪组和罗圈组TOC含量较低,基本<0.4%。罗圈组生产力在三个层组中最高,热液发育,营养元素富集;缺氧-硫化的底水环境指示较好的保存条件;有机质沉降后发生BSR作用矿化降解,残余TOC不高。白草坪组生产力与崔庄组相当,均较低;V元素富集不明显,频繁海平面升降使有机质保存较差,成源潜力不明显。
贾雨东[3](2021)在《天津蓟州雾迷山组与洪水庄组沉积环境与地球化学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明确天津蓟州中-新元古界沉积环境和古气候,笔者以天津蓟州雾迷山组与洪水庄组为例,在燕辽坳拉谷地质与沉积背景的基础上,结合野外露头,开展其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研究区雾迷山组与洪水庄组整合接触,且雾迷山组与下伏杨庄组整合接触,洪水庄组与上覆铁岭组整合接触。雾迷山组广泛发育碳酸盐台地相,厚度大且稳定并伴有火山物质,地层以富镁的碳酸盐岩为主,夹少量碎屑岩和黏土岩,碳酸盐岩类型韵律明显,发育有大量叠层石。雾迷山组最基本的沉积韵律自下而上为:底层为潮上带上部的含砂泥质泥晶白云岩;下层为潮间带的纹层状硅质条带微晶白云岩;中层由潮下带厚层至块状亮晶白云岩组成;上层为潮间带的纹层状硅质条带微晶白云岩;顶层为潮上带浅色硅质条带微晶白云岩。洪水庄组沉积了一套分布厚度较薄富含有机质的深色页岩,而沉积早期由于雾迷山组沉积时的气候影响沉积了小范围的白云岩。整体沉积环境以陆棚沉积为主,洪水庄组叠层石不发育,藻类植物发育。对研究区雾迷山组和洪水庄组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总结其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野外剖面,对其沉积环境和古气候方面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雾迷山组为碳酸盐岩台地相。其中雾迷山组主要为局限台地相,并发育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的沉积韵律,洪水庄组主要为陆棚相。(2)雾迷山组发育碳酸盐岩,样品的化学成分以CaO和MgO为主,两者含量相近,较多的SiO2含量显示该时期碳酸盐岩沉积时混入较多的陆源碎屑;洪水庄组发育泥岩、页岩,样品的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3)镁铝比值(m值为8-21670)显示雾迷山组与洪水庄组沉积环境为泻湖碳酸盐岩沉积环境,洪水庄组中较低的m值(8-12)表明该时期有淡水注入。(4)Mn含量以及Na/Al显示雾迷山组沉积时期气候干旱,并且具有偏干旱与偏短暂湿润气候频繁转换的沉积特点,洪水庄组沉积时期气候温暖潮湿。
税国豪[4](2021)在《燕辽地区13.2亿年大规模辉绿岩床侵入期次及其侵位对环境影响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大规模辉绿岩床的侵入期次及侵位机制一直是国际上关注的前沿性课题之一。虽然有环状岩墙侵位模式、岩盖模式等多种岩床侵位模式的提出,但到目前为止这一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另外,大规模辉绿岩床侵入到沉积盆地中时,会与地层中的黑色页岩、碳酸盐岩及蒸发岩等发生接触变质反应,产生大量的CO2及其它温室及有害气体,并对表生环境及生物灭绝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选择华北克拉通北部燕辽地区近年来发现的~13.2亿年大火成岩省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两方面的研究工作:1)辉绿岩床侵入期次;2)辉绿岩床侵位过程中CO2释放量及其对古环境的影响的初步探索。论文以承德和宽城两处辉绿岩床剖面为研究对象,对这两处岩床进行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燕辽地区大规模辉绿岩床的岩浆侵入期次及侵位机制,认为承德与宽城两处辉绿岩床所表现出的成分上的不连续,表明这两处岩床不是由单一的岩浆注入所形成,其中承德处辉绿岩床由两次岩浆注入形成,而宽城处辉绿岩床由两次或多次岩浆注入形成。由此可以推断,燕辽地区~13.2亿年大规模辉绿岩床群形成过程中至少有两次岩浆注入。另一方面,以燕辽地区下马岭组的黑色页岩及侵入其中的辉绿岩床为研究对象,对其中两处重点剖面做了总有机碳含量(TOC)测试,以此来估算燕辽地区大规模辉绿岩床群侵位时黑色页岩所释放的CO2总量,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燕辽地区大规模辉绿岩床群侵位对古环境可能的影响。初步的估算结果表明,燕辽地区大规模辉绿岩床侵位到下马岭组黑色页岩中所释放的CO2气体量约2.76×1011吨至1.56×1012吨。如果考虑到北澳大利亚克拉通麦克阿瑟盆地Velkerri组中~13.2亿年代里姆大规模辉绿岩床群,华北克拉通燕辽及北澳大利亚克拉通~13.2亿年大规模辉绿岩床侵位过程中CO2等气体的释放可能对全球大气-海洋环境有显着影响。由于华北克拉通缺失同期的沉积记录,其地质记录(如碳同位素负漂移、元素或其它同位素异常、生物量指标的差异等)可能存在于全球其它克拉通(如西伯利亚、波罗地等地)~13.2亿年沉积地层中。
王志鹏[5](2020)在《华北地台中元古代早期海洋环境与真核生物演化》文中认为中元古代早期真核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是地学领域热点问题。通常认为,当时真核生物演化的迟滞可能与大气-海洋系统中低的氧气含量和海洋重要营养元素的馈乏有关。但近来的古生物学研究表明,中元古代早期已出现最早的宏体多细胞真核生物,且当时的真核生物已出现显着分异。而这一生物演化事件很可能与当时海洋的氧化还原环境波动及营养元素循环有关。为进一步探讨此问题,论文选择华北克拉通中部的兴隆剖面、马鹿沟剖面及干沟剖面作为研究对象,以蓟县群高于庄组三段作为重点研究层段,开展了系统的地层学,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包括δ15N、δ13Ccarb、δ13Corg、I/(Ca+Mg)和主微量元素含量。在研究剖面上,碳酸盐岩I/(Ca+Mg)以非零的低值为主,多数样品小于0.5μmol/mol,指示了贫氧-缺氧环境。在承德兴隆剖面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在剖面下部含量较低,没有明显的富集;而在剖面上部Mo、U、V含量均显着增加,PAAS标准化后显示为中等到强烈富集。结合Mo-U共变特征,表明兴隆剖面的高于庄组三段主要沉积于次氧化到缺氧环境,伴有间歇性的硫化,剖面上RSEs含量的增加可能是盆地整体氧化环境的增强导致的海水RSEs增加的结果。同样,兴隆剖面上δ13Corg值整体较低,在-33.87‰~-31.23‰间变化,平均值为-32.94±1.05‰(n=60),与相邻的蓟县、平泉剖面结果类似,反映了缺氧环境中化能自养生物占主导。综合这些地球化学指标和前人研究结果,进一步印证了华北地台中元古代海洋仍处于强烈的化学分层状态,化变层较浅,但短暂的增氧事件可能导致化变层加深。兴隆剖面中的δ15N在+4.62‰~+11.49‰间变化,平均7.47±1.53‰,这一分布特征与现代海洋类似,是化变层不完全反硝化作用的结果,表明当时海洋尽管强烈分层,但表层以有氧氮循环为主,且存在一个稳定的硝酸盐库,这可能是在氧化环境的扩张和低初级生产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磷和TOC定量计算表明,当时海洋的的初级生产力比现代海洋至少低1-2个数量级。尽管硝酸盐可为当时的真核生物提供营养N源,但综合研究表明硝酸盐可能并不是促进真核生物演化的唯一因素。在高于庄组真核生物发育的层位,微量元素和P含量均有明显增加,因此中元古代早期真核生物的短期快速演化可能是多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岳亮[6](2020)在《华北南缘元古代熊耳裂陷槽对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的沉积响应》文中指出经历数十亿年演化且留存丰富地质事件记录的华北克拉通,一直是广大学者的热点研究对象。古元古代末期至中元古代,华北克拉通发育了可与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相关联的裂陷槽/裂谷系沉积地层及构造-岩浆活动。本文以华北克拉通南缘元古代熊耳裂陷槽为研究对象,澄清其从结晶基底到盖层沉积的地质演化历史,并探讨Columbia超大陆裂解背景下地质事件的耦合关系。基于岩石特征、岩性组合、沉积演化和地质年代的研究,可以将熊耳裂陷槽的演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两序列”。首先,开端基层发育阶段(1.83-1.75 Ga)主要由海-陆交互相的熊耳群火山-沉积岩和局部地区发育的兵马沟组冲积扇地层构成,代表着陆内断裂由盛而衰的演化过程。依据兵马沟组的沉积序列和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其与熊耳群联系紧密并发育在裂陷槽早期阶段。随着华北克拉通南缘演变为稳定大陆边缘环境,熊耳裂陷槽进入了硅质碎屑物充填沉积阶段(1.75-1.6 Ga)。受控于一级相对海平面的升降,充填沉积序列Ⅰ由一个完整的海侵-海退沉积旋回构成,表征为海相沉积的最大范围并覆盖整个华北克拉通南缘。该沉积序列以陆源硅质碎屑沉积为主,局部夹碳酸盐沉积。克拉通南缘中元古代初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导致熊耳裂陷槽区域古地理分异显着。碳酸盐盖层沉积阶段(1.6-1.4 Ga)指示着海泛后期的盆地萎缩过程,形成了以碳酸盐地层为主的沉积序列Ⅱ。而持续的构造抬升事件,致使熊耳裂陷槽自北东向南西逐渐隆起暴露而沉积间断,进入了长达数亿年的风化剥蚀期。典型沉积构造的研究有利于精细化前寒武纪地层的沉积环境及古地理演化。沉积序列Ⅰ中汝阳群硅质碎屑沉积岩的层面上发育有丰富的微生物诱发沉积构造(MISS构造),结合本文新发现高山河组和马鞍山组地层中具有不同形态特征的MISS构造,有效指示了区域沉积环境的联系及演变,并协助建立了熊耳裂陷槽内区域等时地层格架。微亮晶(臼齿)碳酸盐岩(MTS构造)作为前寒武纪碳酸盐岩中发育的独特沉积构造,以局限的沉积环境和发育时限为特征。结合何家寨组的碎屑锆石年龄和MTS构造,将其发育时限归属到新元古代(1.0-0.72 Ga),并联系对比华北克拉通东南缘徐淮盆地的新元古代沉积地层。通过地层接触关系、沉积演化和岩石地化特征,解体了嵩箕地区五佛山群并重新厘定群内各组地层的年代归属。五佛山群仅包含马鞍山组和葡萄峪组,归属古元古代。侵蚀不整合覆于葡萄峪组之上的骆驼畔组,应属于中元古代而脱离出五佛山群。此外,五佛山群顶部的何家寨组划归新元古代。依据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碎屑锆石年龄、地层分布及区域古地理演化,黄连垛组和董家组的沉积时限应为中元古代(1.6-1.4 Ga)。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末期-中元古代的熊耳期岩浆活动、巨型基性岩墙群(或大火成岩省,LIPs)和A型花岗岩事件,熊耳裂陷槽和燕辽裂谷系“翘板转换”的阶段性沉积响应,可耦合于Columbia超大陆的裂解过程。华北克拉通1.8 Ga左右的伸展断裂事件代表了Columbia超大陆的初始断裂时间,其在1.6-1.4 Ga逐渐漂离超大陆。1.4 Ga之后,华北克拉通可能进了Rodinia超大陆聚合的地质演化阶段。
李晓波,偶奇,王旖旎,王晗,杨明,张梅生[7](2020)在《辽宁兴城地区前寒武纪地层序列和不整合——兼讨论燕山裂陷槽东南部的沉积古地理演化》文中研究说明辽宁兴城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中、新元古代燕山裂陷槽盆地(燕辽海盆)的东南边缘,地层序列和沉积特征与同属盆地边缘区的河北滦县、北京南口、以及太行山区等地类似。研究区新太古代花岗岩之上沉积了长城系(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蓟县系(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以及青白口系(长龙山组、景儿峪组)。与天津蓟县中、新元古界标准剖面相比,本区地层厚度较薄、长城系碳酸盐岩较少、碎屑物粒度较粗、部分层位(铁岭组、洪水庄组、下马岭组?)缺失,几大沉积层序的底界超覆明显,体现了典型的古陆边缘特征。中元古界常州沟组至团山子组为一套局限分布的滨、浅海相海进至海退旋回沉积,常州沟组滨海相砂岩与下伏新太古代花岗岩沉积接触;大红峪组沉积时期广泛海侵,以石英砂岩和粉砂质页岩为主,下部发育复成分角砾岩和石英砂岩质砾岩,与下伏地质体有沉积接触(非整合)、角度不整合、微角度不整合、岩溶不整合等多种接触关系,说明大红峪组沉积之前发生过沉积间断和地层褶皱变形,"兴城运动"所指的不整合并非单纯的海进超覆成因;蓟县系高于庄组下部为一套海侵陆源碎屑岩序列,不整合在大红峪组和新太古代花岗岩之上,中、上部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蓟县系杨庄组和雾迷山组总体为碳酸盐岩,仅含少量陆源碎屑成分或薄层;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长龙山组为又一套陆源碎屑岩海进序列,平行不整合在蓟县系雾迷山组或待建系下马岭组?角砾状含燧石白云质灰岩之上,指示了芹峪上升和蔚县上升影响期间的岩溶平原发育历史;寒武系昌平组角砾状白云质灰岩平行不整合在景儿峪组中、薄层白云质灰岩之上。上述不整合及地层建造特征还说明山海关古陆长期存在并对辽西南部的沉积古地理有明显影响。此外,大红峪组的沉积在区内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自大红峪组沉积开始本区与燕辽海盆完全连通,整个盆地的演化也从强烈断陷向稳定沉降转变。
王登红,陈毓川,徐志刚,黄凡,王岩,裴荣富[8](2020)在《矿床成矿系列组——六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床的成矿系列(简称成矿系列)是矿床学领域的一个理论性概念,由五级序次组成。矿床成矿系列组属第一序次,是指在一定的地质历史时期、在一定的地壳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组相互关联的矿床成矿系列。理想情况下,一个完整的矿床成矿系列组(G),可包括与岩浆作用有关的(I)、与沉积作用有关的(S)、与变质作用有关的(M)、与区域性构造事件-流体作用有关的(F)及与表生作用有关的(H)5类矿床成矿系列。从地球构造演化角度来看,矿床成矿系列组的形成与大陆成矿体系形成的阶段性与旋回性存在内在成因联系,是地壳构造演化的不同阶段的客观记录和必然产物,可与地壳尺度构造运动相对应。深入研究矿床成矿系列组,对于探索地球演化规律,深化理解不同尺度、不同时期成矿构造环境及其成矿过程,揭示地壳运动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应用成矿系列组内矿床成矿系列"全位成矿、缺位找矿"的理念和"成矿序列"(有序性)的原则,不仅可以解释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还可以有效指导区域成矿预测。因涉及面广,矿床成矿系列组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研究。
李建勋[9](2019)在《凤阳地区前寒武系凤阳群和八公山群的形成时限、物源及构造背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凤阳地区新太古界-古元古界五河群和凤阳群结晶基底和新元古界-下古生界海相沉积盖层发育良好,层序清楚,很早就引起了地质学家的注意,然而前寒武纪地层的精确时代归属、物源及其沉积构造背景等基础地质问题尚存在争议。凤阳群底部石英岩获得2292±44Ma和2307±45Ma两个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结合1865±23Ma区域变质年龄,限定凤阳群沉积时代应该在2.31.86Ga之间。凤阳群碎屑锆石以2.5Ga、2.72.9Ga和3.33.5Ga年龄峰为主,最可能的物源为徐淮地区霍邱/五河杂岩,沉积构造环境为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环境。八公山群刘老碑组和四十里长山组中碎屑锆石新元古代初期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986±21Ma(MSDW=0.106,n=6),限定八公山群的沉积年龄应小于986Ma,综合推断八公山群沉积时代应为青白口纪。伍山组的碎屑锆石以1.85Ga、2.1Ga和2.35Ga年龄峰为主,最可能的物源为中部造山带中南部(尤其是豫西地区),沉积环境为被动大陆边缘;然而上部四十里长山组和刘老碑组与华北克拉通周缘青白口系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图相似,以中元古代年龄为主,物源区转变为与北秦岭地区类似的中、新元古代构造带,沉积构造环境已转变为碰撞造山环境,表明新元古代初期华北克拉通东缘由被动大陆边缘转化为主动大陆边缘。凤阳群、伍山组、刘老碑组和四十里长山组三类碎屑锆石年龄谱图记录了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地壳演化的不同演化阶段,其中凤阳群着重记录了太古宙克拉通地壳生长时期演化,伍山组着重记录了古元古代克拉通的最终形成时期演化;而四十里长山组和刘老碑组着重记录了华北克拉通周缘在中元古代曾强烈卷入了Columbia超大陆裂解和Rodinia超大陆聚合过程,显示出华北克拉通地壳从陆核由内向外的增生特征。
杨明[10](2018)在《辽宁省兴城地区中元古界团山子组顶部古岩溶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辽宁兴城地区位于燕山裂陷槽东部边缘,中元古代时期发育有典型的华北地台型沉积建造,其中长城系岩石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和大红峪组,底部覆盖在新太古代绥中花岗岩之上。本文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辽宁1:25万锦西市幅(K51C004001)区调修测》项目,对兴城地区中元古代长城系岩石地层特征进行较细致的研究,在团山子组顶部发现了古岩溶现象,可能是华北地台保存完好最古老的古岩溶事件。通过对该古岩溶的特征、类型、演化及成因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其地质意义。大红峪组不整合覆盖在团山子组之上,通过对其底部砾岩的分析,讨论其底界性质以及对地层划分和构造运动的意义。本文对兴城地区长城系岩石地层进行实测剖面,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和团山子组的沉积较为连续,可与天津蓟县标准剖面进行对比,但大红峪组仅发育碎屑岩层,未见碳酸盐岩层出露。大红峪组在研究区主要分为三段:一段以灰白色巨厚层石英砂岩夹中薄层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局部可见有凝灰质粉砂岩和沉凝灰岩,底部为硅质、铁质胶结石英砂岩质砾岩、花岗质砾岩、硅质角砾岩和复成分角砾岩;二段以灰绿色、黑绿色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夹青灰色薄板状中细粒石英砂岩为主,发育平行层理,页理发育,偶见波痕;三段为浅灰褐色厚层中粗粒含岩屑长石石英砂岩,夹灰白色薄层凝灰质砂岩。本文根据地层对比分析,重新厘定了原划分在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中对于铁马山一带和磨盘山一带的地层划分。现将原划分在铁马山一带常州沟组的地层修订为大红峪组一段,原划分在串岭沟组的地层修订为大红峪组二、三段。磨盘山一带原划分在常州沟组的地层修订为大红峪组,原划分在大红峪组的地层修订为高于庄组。兴城地区团山子组顶部发育有古岩溶现象。古岩溶不整合面、裂隙、溶沟和溶蚀坑等特征明显,并被上覆大红峪组角砾岩填充。本文划分了4种与团山子组古岩溶有关的角砾岩和砾岩,并分析了填隙物的特征。根据该古岩溶特点,它发生于大红峪组沉积之前,属于表生环境下的局部古岩溶,并进一步划分了5个演化阶段。结合古岩溶的控制因素,分析了团山子组古岩溶的成因背景。兴城地区大红峪组不整合覆盖在其沉积之前的多个层位之上,底部砾岩成分复杂,各个剖面上的厚度和岩石类型有较大差异。本文详细描述了多个剖面上大红峪组底部砾岩的岩石学特征,分析其性质。根据剖面上砾岩的类型、特征和厚度,本文初步恢复了大红峪组早期古海岸地形特征。天津蓟县标准剖面上对于大红峪组底界的划分存在两种不同意见,即以“小白石英岩”还是“大白石英岩”为底界尚没有统一意见。本文根据团山子组顶部存在的古岩溶现象,证明大红峪组与团山子组之间存在明显的沉积间断现象。研究区大红峪组不整合于下伏的太古代花岗岩、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和团山子组的多个层位之上,燕山裂陷槽内的多个地区也存在大红峪组与下伏地层的不整合现象。以上现象说明大红峪组与下伏地层存在明显的侵蚀间断,这与“小白石英岩”下存在10cm的砾岩现象是可以对比的。因此本文认为以“小白石英岩”为大红峪组底界是合理的。“兴城运动”一直是国内学者对于中元古代地层存在争议的问题之一。尽管国内学术界已经普遍认可燕山裂陷槽内多个地区大红峪组底部与下伏地层和太古代结晶基底的不整合现象,但多数人并不认为其属于一次地壳上升运动。本文详细研究了大红峪组底部不整合现象,划分出了异岩超覆不整合、单斜不整合和超覆不整合3种类型。本文认为异岩超覆不整合和超覆不整合代表了大红峪组沉积初期燕山海盆的逐渐扩大,而单斜不整合代表了海侵之前,兴城地区的地壳差异性升降运动。这种地壳运动的影响没有延伸到沉积盆地中心,仅在盆地边缘有明显表现。华北地台是Colombia超大陆的成员之一,古-中元古代时期发育燕山裂陷槽,吕梁运动之后开始接受盖层沉积。中元古代常州沟期—团山子期是燕山裂陷槽强烈断陷阶段,大红峪组期开始,裂陷槽进入较稳定的坳陷阶段。本文叙述的团山子组古岩溶事件以及“兴城运动”代表了燕山裂陷槽演化阶段的重要转折期。
二、华北地台中、晚、新元古代的地壳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北地台中、晚、新元古代的地壳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饰面用大理岩成矿区带划分和成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源特征 |
2 矿床类型 |
2.1 区域变质型 |
2.2 接触变质型 |
3 饰面用大理岩成矿(区)带划分 |
3.1 划分原则 |
3.2 主要成矿区带特征 |
3.2.1 区域变质型饰面用大理岩成矿区带 |
3.2.2 接触变质型饰面用大理岩成矿区带 |
4 成矿规律 |
4.1 成矿时代 |
4.2 空间分布 |
4.3 地层专属性 |
4.4 构造演化与成矿 |
5 结论 |
(2)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新元古代成源环境与有机质富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中-新元古界油气藏勘探现状 |
1.2.2 成源环境研究现状 |
1.2.3 有机质富集机制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大气氧含量 |
2.2 生物演化 |
2.3 古大陆演化及对盖层沉积的控制作用 |
2.3.1 Columbia超大陆的聚合-裂解 |
2.3.2 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裂解 |
2.4 冰期旋回 |
2.5 区域地层发育概况 |
第三章 中-新元古界岩相学与沉积环境演化 |
3.1 沉积背景 |
3.2 野外剖面沉积地层 |
3.3 地层对比与时代归属 |
3.4 中-新元古界岩相学与沉积环境 |
3.4.1 中条剖面沉积环境演化 |
3.4.2 洛南剖面沉积环境 |
3.4.3 华亭剖面沉积环境 |
3.5 中-新元古代沉积演化过程及野外剖面沉积相对比 |
3.5.1 长城系沉积演化过程 |
3.5.2 蓟县系沉积演化过程 |
3.5.3 震旦系沉积演化 |
3.5.4 野外剖面沉积相对比 |
第四章 中-新元古界地球化学特征 |
4.1 实验方法 |
4.2 主量元素特征 |
4.3 微量元素特征 |
4.4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4.1 有机碳丰度 |
4.4.2 成熟度指标 |
4.4.3 生烃潜力 |
4.4.4 有机质类型和干酪根碳同位素 |
第五章 暗色泥页岩的成源环境 |
5.1 崔庄组成源环境 |
5.1.1 物源背景及性质 |
5.1.2 古气候 |
5.1.3 风化条件 |
5.1.4 稀土元素指示的环境意义 |
5.1.5 成烃生物组合 |
5.2 白草坪组和罗圈组成源环境 |
5.2.1 物源背景及性质 |
5.2.2 气候与风化 |
5.2.3 稀土元素指示的环境意义 |
5.2.4 成烃生物组合 |
第六章 暗色泥岩有机质富集机制 |
6.1 崔庄组暗色泥岩有机质富集机制 |
6.1.1 古生产力特征 |
6.1.2 表层水体的含氧性 |
6.1.3 沉积底水的氧化还原特征 |
6.1.4 有机质富集机制 |
6.2 白草坪组和罗圈组暗色泥岩成源潜力 |
6.2.1 生物组合及半定量 |
6.2.2 古生产力 |
6.2.3 氧化还原条件 |
6.2.4 草莓状黄铁矿的环境指示意义 |
6.2.5 热液活动的意义 |
6.2.6 有机质富集机制 |
6.3 暗色泥岩发育模式 |
6.4 勘探前景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天津蓟州雾迷山组与洪水庄组沉积环境与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我国中新元古代沉积背景 |
1.2.2 碳酸盐岩沉积相研究现状 |
1.2.3 中新元古界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第3章 岩石地层特征 |
3.1 雾迷山组 |
3.2 洪水庄组 |
第4章 沉积相 |
4.1 碳酸盐岩台地相概述 |
4.2 沉积相类型划分 |
4.3 沉积环境演化 |
第5章 地球化学特征 |
5.1 相关性分析 |
5.2 地球化学特征 |
5.2.1 雾迷山组主量元素丰度及其变化 |
5.2.2 洪水庄组主量元素丰度及其变化 |
5.2.3 雾迷山组微量元素丰度及其变化 |
5.2.4 洪水庄组微量元素丰度及其变化 |
5.2.5 洪水庄组稀土元素丰度及其变化 |
第6章 沉积环境分析 |
6.1 古盐度 |
6.2 古气候 |
6.3 古水深 |
6.4 氧化还原条件 |
6.5 物源分析 |
第7章 石油地质特征 |
7.1 洪水庄组 |
7.2 雾迷山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燕辽地区13.2亿年大规模辉绿岩床侵入期次及其侵位对环境影响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统计 |
1.5 主要认识及结论 |
第二章 燕辽地区大规模辉绿岩床群的基本特征 |
2.1 燕辽地区大规模辉绿岩床群的时空分布 |
2.2 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2.3 与北澳大利亚代里姆(Derim Derim)基性岩床群对比 |
第三章 燕辽地区大规模辉绿岩床群的侵入期次 |
3.1 研究思路 |
3.2 分析测试方法 |
3.3 测试结果 |
3.4 岩床侵入期次分析 |
第四章 燕辽地区大规模辉绿岩床群侵位释放CO_2量的估算 |
4.1 研究思路 |
4.2 分析测试方法 |
4.3 测试结果 |
4.4 岩床群侵位释放CO_2 量的估算 |
第五章 讨论 |
5.1 燕辽地区~13.2 亿年大规模辉绿岩床群侵入期次讨论 |
5.2 燕辽地区大规模辉绿岩床群侵位时黑色页岩有机碳排放总量估算及其对古环境影响的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华北地台中元古代早期海洋环境与真核生物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技术路线和方法 |
1.3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 |
2.1 古地理背景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2.1 重点研究层位 |
2.2.2 地层年代概况 |
第三章 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
3.1 剖面描述及沉积环境分析 |
3.2 显微及超微观察 |
第四章 测试方法及实验结果 |
4.1 测试方法 |
4.1.1 主量及微量元素含量 |
4.1.2 氮同位素和有机碳同位素组成 |
4.1.3 碳氧同位素组成 |
4.1.4 TOC和TN含量 |
4.1.5 I含量 |
4.1.6 初级生产力计算 |
4.2 实验结果 |
4.2.1 主量及微量元素含量 |
4.2.2 碳、氮同位素及TOC、TN含量 |
4.2.3 I/(Ca+Mg)结果 |
4.2.4 初级生产力计算 |
4.3 原始同位素信号及I/(Ca+Mg)信号的保存 |
第五章 华北地台中元古代早期古海洋环境条件 |
5.1 围岩地球化学数据对水体氧化还原条件的指示 |
5.1.1 高于庄组三段碳同位素 |
5.1.2 高于庄组三段氧化还原敏感元素 |
5.1.3 高于庄组三段I/(Ca+Mg) |
5.2 碳酸盐岩结核对于孔隙水化学条件的指示 |
第六章 华北地台中元古代早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6.1 高于庄组三段的氮同位素 |
6.1.1 氮同位素原理 |
6.1.2 导致δ~(15)N值正偏的原因 |
6.2 氧化还原分层海洋中需氧氮循环信号的保存 |
6.2.1 不同海洋化学结构所产生的δ~(15)N值 |
6.2.2 氧化还原分层海洋中需氧氮循环信号的保存 |
第七章 海洋环境变化和营养元素循环对早期真核生物演化的影响 |
7.1 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变化对早期真核生物演化的影响 |
7.2 营养元素循环对早期真核生物的影响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个人简历 |
(6)华北南缘元古代熊耳裂陷槽对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的沉积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华北克拉通的前寒武纪研究 |
1.2.2 Columbia超大陆的聚合-裂解事件 |
1.2.3 前寒武纪地质沉积事件 |
1.2.4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构造单元划分 |
2.1.2 南缘前寒武纪基底 |
2.2 古元古代末期-中元古代地层概述 |
2.2.1 熊耳群 |
2.2.2 兵马沟组(小沟背组) |
2.2.3 熊耳山地层区 |
2.2.4 渑池-确山地层区 |
2.2.5 嵩箕地层区 |
第3章 熊耳裂陷槽沉积序列 |
3.1 火山-沉积地层 |
3.1.1 熊耳群 |
3.1.2 兵马沟组(小沟背组) |
3.2 沉积序列Ⅰ |
3.2.1 高山河组(群) |
3.2.2 汝阳群和洛峪群 |
3.2.3 五佛山群 |
3.3 沉积序列Ⅱ |
3.3.1 官道口群 |
3.3.2 黄连垛组和董家组 |
3.3.3 骆驼畔组 |
第4章 关联超大陆演化的地质事件 |
4.1 构造-岩浆活动事件 |
4.1.1 大火成岩省事件(LIPs) |
4.1.2 A型花岗岩 |
4.2 微生物诱发的沉积构造(MISS构造) |
4.2.1 概述 |
4.2.2 发育特征及相指示意义 |
4.2.3 高山河组和马鞍山组中的MISS构造 |
4.3 微亮晶(臼齿)碳酸盐岩(MTS构造) |
4.3.1 成因分析 |
4.3.2 发育特征 |
4.3.3 发育时限 |
4.3.4 何家寨组的MTS构造 |
4.3.5 何家寨组 |
第5章 熊耳裂陷槽的演化过程 |
5.1 概述 |
5.2 开端火山-沉积基层 |
5.3 硅质碎屑充填体 |
5.3.1 第一个二级层序(S.1.1) |
5.3.2 第二个二级层序(S.1.2) |
5.3.3 第三个二级层序(S.1.3) |
5.4 碳酸盐盖层 |
5.4.1 第一个二级层序(S.2.1) |
5.4.2 第二个二级层序(S.2.2) |
5.4.3 第三个二级层序(S.2.3) |
5.5 裂陷槽的沉积演化模式 |
第6章 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的沉积响应 |
6.1 华北克拉通南缘的沉积响应 |
6.1.1 第一阶段:1.83-1.75Ga |
6.1.2 第二阶段:1.75-1.6Ga |
6.1.3 第三阶段:1.6-1.4Ga |
6.2 华北克拉通的前寒武纪沉积演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辽宁兴城地区前寒武纪地层序列和不整合——兼讨论燕山裂陷槽东南部的沉积古地理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和研究现状 |
1.1 地质背景概况 |
1.2 研究区中、新元古界基本特征 |
2 地层序列和沉积特征 |
2.1 长城系 |
2.1.1 常州沟组(Chc)、串岭沟组(Chch)、团山子组(Cht) |
2.1.2 大红峪组(Chd) |
2.2 蓟县系 |
2.2.1 高于庄组(Jxg) |
2.2.2 杨庄组(Jxy)和雾迷山组(Jxw) |
2.3 青白口系:长龙山组(Qbc)、景儿峪组(Qbj) |
3 不整合的特征和成因 |
3.1 常州沟组底界 |
3.2 大红峪组底界——兼讨论“兴城运动” |
3.3 高于庄组底界 |
3.4 长龙山组底界 |
4 沉积古地理演化 |
4.1 沉积演化史 |
4.2 山海关古陆的重要影响 |
4.3 盆地演化的宏观背景 |
5 结论 |
(8)矿床成矿系列组——六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床成矿系列组”概念的提出 |
1.1 概念及其由来和命名 |
1.2 研究进展 |
2 “矿床成矿系列组”的典型实例 |
2.1 华北地台(陆块)北缘 |
2.2 辽吉裂谷带 |
2.3 秦祁昆成矿域 |
3 “矿床成矿系列组”的成因机制 |
3.1 矿床成矿系列组是地壳运动的客观记录 |
3.2 矿床成矿系列组是地壳运动的必然产物 |
3.3 矿床成矿系列组是地壳运动的特殊代表 |
4 研究“矿床成矿系列组”的意义 |
4.1 有助于探索地球演化的规律 |
4.2 有助于深化对成矿构造环境的认识 |
4.3 有助于总结复杂的成矿规律 |
4.4 有助于抓住关键、指导找矿 |
5 问题讨论 |
5.1 成矿系列组与成矿构造环境 |
5.2 成矿系列组形成演化的不均衡性与相对完整性 |
5.3 成矿系列组的厘定 |
5.4 成矿系列组的研究方法 |
6 结论 |
(9)凤阳地区前寒武系凤阳群和八公山群的形成时限、物源及构造背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华北克拉通区域地质概况 |
2.2 徐淮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
2.2.1 五河杂岩 |
2.2.2 凤阳群 |
2.2.2 八公山群 |
第三章 样品特征和锆石U-Pb同位素分析 |
3.1 样品采集和岩石学特征 |
3.1.1 凤阳群样品岩石学特征 |
3.1.2 八公山群样品岩石学特征 |
3.2 锆石U-Pb同位素分析方法 |
3.2.1 样品制备 |
3.2.2 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析 |
3.3 凤阳群分析结果 |
3.4 八公山群分析结果 |
第四章 沉积时代、物源和构造环境综合分析 |
4.1 沉积时代分析 |
4.1.1 凤阳群沉积时代分析 |
4.1.2 八公山群沉积时代分析 |
4.2 物源分析 |
4.2.1 凤阳群物源分析 |
4.2.2 八公山群伍山组物源分析 |
4.2.3 八公山群刘老碑组和四十里长山组物源分析 |
4.3 沉积构造环境分析 |
4.3.1 凤阳群沉积构造环境分析 |
4.3.2 八公山区沉积构造环境分析 |
4.4 对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地壳演化启示 |
4.4.1 早前寒武纪华北克拉通地壳演化 |
4.4.2 晚前寒武纪地壳演化的记录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及认识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0)辽宁省兴城地区中元古界团山子组顶部古岩溶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古岩溶研究进展 |
1.3.2 华北地台中、新元古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3 兴城地区中、新元古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兴城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系岩石地层特征 |
1.4.2 古岩溶特征 |
1.4.3 大红峪组底界及区域对比 |
1.4.4 “兴城运动” |
1.5 主要工作量、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方法 |
1.5.2 可行性分析 |
1.5.3 创新性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
2.1.3 岩石地层划分沿革 |
2.2 岩石地层特征 |
2.2.1 常州沟组(Chc) |
2.2.2 串岭沟组(Chch) |
2.2.3 团山子组(Cht) |
2.2.4 大红峪组(Chd) |
2.3 区域地层对比及讨论 |
2.3.1 区域地层对比 |
2.3.2 大红峪组底界划分 |
第3章 古岩溶事件 |
3.1 团山子组古岩溶的特征 |
3.1.1 古岩溶不整合面 |
3.1.2 溶蚀裂隙 |
3.1.3 古岩溶砾岩类型 |
3.1.4 大红峪组填隙角砾岩 |
3.1.5 特殊的裂隙填充物 |
3.2 古岩溶的成因 |
3.2.1 古岩溶类型 |
3.2.2 古岩溶的发育时代 |
3.2.3 古岩溶演化过程 |
3.3 古岩溶控制因素 |
3.3.1 碳酸盐岩 |
3.3.2 古气候和古纬度 |
3.3.3 海平面变化 |
3.3.4 地壳运动 |
第4章 大红峪组底部砾岩与古海岸带 |
4.1 大红峪组底部砾岩分布及特征 |
4.2 大红峪组底部砾岩性质 |
4.3 古海岸带地形分析 |
第5章 大红峪组底界性质与“兴城运动” |
5.1 不整合类型 |
5.2 大红峪组底部不整合类型 |
5.3 “兴城运动”再讨论 |
5.3.1 “兴城运动”研究现状 |
5.3.2 “兴城运动”在燕山裂陷槽内的表现 |
第6章 结论 |
6.1 兴城地区长城系岩石地层特征 |
6.2 兴城地区团山子组古岩溶 |
6.3 兴城地区大红峪组底界性质及意义 |
6.4 大红峪组底界划分 |
6.5 “兴城运动”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华北地台中、晚、新元古代的地壳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饰面用大理岩成矿区带划分和成矿规律[J]. 冯书文,詹建华,陈军元,王依,王超峰,张徐.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21(05)
- [2]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新元古代成源环境与有机质富集机制[D]. 潘星. 西北大学, 2021(12)
- [3]天津蓟州雾迷山组与洪水庄组沉积环境与地球化学特征[D]. 贾雨东. 吉林大学, 2021(01)
- [4]燕辽地区13.2亿年大规模辉绿岩床侵入期次及其侵位对环境影响的探讨[D]. 税国豪.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5]华北地台中元古代早期海洋环境与真核生物演化[D]. 王志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6]华北南缘元古代熊耳裂陷槽对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的沉积响应[D]. 岳亮.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辽宁兴城地区前寒武纪地层序列和不整合——兼讨论燕山裂陷槽东南部的沉积古地理演化[J]. 李晓波,偶奇,王旖旎,王晗,杨明,张梅生. 沉积学报, 2020(04)
- [8]矿床成矿系列组——六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J]. 王登红,陈毓川,徐志刚,黄凡,王岩,裴荣富. 地质学报, 2020(01)
- [9]凤阳地区前寒武系凤阳群和八公山群的形成时限、物源及构造背景分析[D]. 李建勋. 合肥工业大学, 2019
- [10]辽宁省兴城地区中元古界团山子组顶部古岩溶及地质意义[D]. 杨明. 吉林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