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动叉车转向梯形的优化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李仕林[1](2021)在《电动叉车势能回收能量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对物流业的重视,物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叉车作为物流搬运装备的主力军,需求量逐年攀升。电动叉车以易操作、无污染、噪音小的特点被广泛使用。电动叉车在工作过程中,工作装置频繁升降,重物在下降过程中的势能如果不加以有效回收利用,将会以热的形式散失,不仅导致能量的浪费,还会引起液压元件的发热、磨损加速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某型2T电动叉车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基于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双能量源势能回收方案,并基于该方案对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了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针对电动叉车的工况,分析了不同储能装置的特点,确定了双能量源作为势能回收储能装置,分析了双能量源系统的拓扑结构,结合成本以及可控性,确定了电容主控型的拓扑结构,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电动叉车势能回收系统方案,并根据工况需求,进行了电动叉车起升系统关键元件以及双能量源系统的参数匹配。针对所提出的双能量源势能回收系统方案,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和基于瞬时优化的能量管理策略。建立了能量管理系统模型,并分别对两种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能量管理策略的势能回收效率均能达到50%以上;基于瞬时优化的能量管理策略相比于模糊控制能量管理策略在势能回收率方面提高了3.4%,在电池容量衰退方面延缓了28.6%。基于这两个方面考虑,瞬时优化能量管理策略优于模糊控制能量管理策略。
陈振[2](2019)在《基于意象约束的电动叉车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二十年来,我国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在网络消费模式的渗透下迅速崛起,消费者不再只是在网上购买衣物、书籍、小家电等成本不高运送轻便的物品。洗衣机、电冰箱、卫浴等大而重且价格较高的产品也逐渐成为人们在网上购物的对象。这种消费行为使得快递、快运、仓储等服务的一体化要求逐渐增多,因而集仓储和配送于一体的综合型服务将成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趋势。作为物流搬运设备,叉车在仓储和物流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中国的叉车行业起步较晚,产品附加值低,创新能力不足,且国产叉车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产品的多元化,老式叉车又方又尖的纯工程机械的造型已与现代化、智能化、多样化的仓储物流形象格格不入。本论文运用意象约束理论,以产品的客观属性、行业属性、品牌属性和特有属性为客观约束条件,以用户偏好和品牌规划为主观约束条件,首先在客观约束条件下对感性意象词进行归纳分析,然后在主观约束条件下运用排队矩阵算法对意象词进行筛选,完成感性意象空间构建。接下来通过聚类分析法对市场调研得到的电动叉车样本库进行缩减,并选出代表性样本进行语义评价。之后运用形态分析法将代表性样本解构分类出若干造型要素,将这些造型要素与感性评价通过多元分析法进行关联并用数量化理论I类进行分析,最终得到各造型要素与感性词汇之间的关系,构建出用户感性需求与电动叉车造型要素的对应关系库。最后在上述理论基础和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概念设计,通过对设计出的电动叉车进行语义评价,验证了意象约束理论在电动叉车造型设计上的可行性。能够帮助企业和设计师在电动叉车造型设计方面开阔设计思维,实现概念设计创新解决方案。
武晨[3](2019)在《拖拉机后轮转向机构与悬架系统的优化仿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拖拉机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机械设备,它具有操作简单、牵引力强及维修方便等优点,目前仍作为农业生产、运输及田间作业的主要工具。自1851年世界上第一辆拖拉机问世以来,轮式拖拉机技术已经发展较为成熟,它所使用的前轮转向系统,一直是科研人员及高校致力研究的课题。根据自己的观察,并查阅大量的国内外资料,发现有如下问题值得探讨:(1)拖拉机在田间地头或者其它地形比较恶劣的环境作业时,经常出现不能一次性顺利掉头、反复碾压农作物等情况;(2)拖拉机在转向时不能满足阿克曼转向定理的几何约束,使轮胎磨损加剧,使用寿命缩短;(3)拖拉机在陡坡等地方作业时,拖拉机的稳定性降低,极易发生侧翻等危险情况。现有拖拉机的转向性能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操作者的需要,因此希望改进一款拖拉机,能够减小转弯半径,提高灵活性。四轮转向技术的发展将打破这一个难题。目前,国内外对于四轮转向技术的研究飞速发展,但是多集中在控制理论方面,相比较而言,对于后轮转向机构的研究显得十分薄弱和欠缺。在此基础上,本文拟借助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设计、分析以及模拟实验过程。在前轮转向机构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齿轮齿条双梯形转向机构和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通过MATLAB和ADAMS软件进行仿真试验,得出转向梯形的合理参数。同时为保证拖拉机的转向稳定性,对其前、后悬架系统的车轮定位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使拖拉机灵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提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阿克曼转向几何定理,分析了四轮转向系统在低速和中高速两种状态下的转向特性;通过作图比较了前轮转向与四轮转向在理想条件下的左右转向轮转角关系与转弯半径之比。通过分析比较几种不同的四轮转向系统,提出使用电机直驱式设计后轮转向机构的设计思路。(2)提出转向梯形机构的设计要求,对影响转向梯形的主要参数进行分析;推导横拉杆长度与转向梯形转角,梯形臂长度与与转向梯形转角之间的关系。(3)建立齿轮齿条双梯形转向机构数学模型。通过约束条件选择梯形底角在65°附近、梯形臂在142178mm范围内多次取值行优化设计,得出在不同梯形臂长度、不同梯形底角下的各个设计变量的取值。鉴于断开式转向梯形的优越性和齿轮齿条转向器的空间局限性,将齿轮齿条转向器替换为转向拉杆,提出断开式转向机构的设计思路。(4)通过旋转矩阵法推导断开式转向机构输入角与输出角之间的关系。以转向梯形底角和梯形臂长度为设计变量,左转向臂实际转角与理论转角绝对值差值的最小值作为评价精度指标,在满足约束条件下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得到梯形臂长度为137mm,转向梯形的底角为69°,并得出左右转向臂转角关系曲线和角度误差曲线。在ADAMS中进行运动学仿真,在左转向臂-1010°范围内,右转向臂转角为-9.5710.33°,验证了设计与仿真结果相符合,所提出的后轮断开式转向机构满足设计需求。(5)基于后轮转向机构,对四轮转向拖拉机转向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了传动机构和转向器、轮胎以及前、后悬架参数对转弯稳定性的影响,得出改善拖拉机转弯稳定性的主要途径。(6)为增强拖拉机转弯稳定性,在ADAMS中进行前、后悬架系统仿真,通过轮跳仿真试验对拖拉机前、后悬架的车轮定位参数进行分析。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悬架参数,在ADAMS/Insight建立多目标函数优化分析。通过修改硬点坐标,后轮外倾角变化范围由原来的4.5°变为1.8°;主销后倾角变化范围由原来的6.7°变为2.5°;后轮前束角变化范围由4.0°变为0.49°,车轮变动量的变化范围由14.7mm变为6.1mm,试验结果全部符合设计要求,完成了悬架系统的优化,使悬架系统能更好的适应后轮转向机构。
张永根[4](2019)在《高效节能紧凑型内燃叉车设计及降噪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叉车市场是目前世界上需求量最大的叉车市场,他们使用的内燃叉车大部分是短轴距实心轮胎叉车,其特点是外形尺寸小,结构紧凑,操作舒适性好,特别是对整车噪音有要求。我国目前研发及使用的叉车全是长轴距充气胎叉车。研究降低整车噪音及研发高效节能紧凑型内燃叉车,这对我国的内燃叉车销售到美国,提高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虚拟设计、理论计算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设计研制了2.5吨紧凑型内燃叉车,同时对降低噪声进行研究。具体如下:1.高效节能紧凑型内燃叉车需求分析。深入北美市场调研,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叉车需符合北美排放、低噪音、结构紧凑、重心低、外形轮廓尺寸小、超载能力强、结构简单牢固可靠等。2.高效节能紧凑型内燃叉车总体设计和主要参数确定。提出了总体设计要求,确定了整车参数。设计了一种紧凑型变速箱,采用减小轴距、缩短后悬距及前悬距的方案实现了整车紧凑的要求。采用计算机软件虚拟设计及优化了转向桥的转向连杆机构,增大转向偏角达到了减小叉车的最小转弯半径。3.高效节能紧凑型内燃叉车驱动系统进行设计。根据整车参数和性能指标采用计算机软件对发动机及变速箱进行匹配分析,确定发动机与液力传动变速箱主要参数,研发了速度模块及节能模块。基于紧凑型叉车的特点为其设计了驱动系统、动力系统、转向系统,对关键受力件进行有限元分析。4.高效节能紧凑型内燃叉车降噪声研究。提出了降噪方案,采用虚拟设计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制出了一种进气消声器,整车噪音降低2dB(A)多。5.高效节能紧凑型内燃叉车整车性能试验测试,各指标基本满足项目要求。经过对样机生产、整车试验,结果基本符合项目开发的要求。经过少量改进及小批量验证,目前已批量生产高效节能紧凑型内燃叉车销售到美国,为公司增加效益做出了贡献。
杨雯雯[5](2019)在《电动静液压传动叉车行走速度控制与系统流量匹配研究》文中提出静液压传动具有静音、功率密度大、控制简单等优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行走机械。目前叉车的静液压传动系统基本都采用内燃机驱动变量泵的闭式回路,但该传动系统存在高效区窄、污染环境、散热差、成本高等缺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叉车系统的效率,本文以3.5t纸卷夹叉车为研究对象,结合变频驱动技术和电液比例技术设计了一套采用交流电机驱动齿轮泵的开式静液压传动系统,并对液压系统的流量匹配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某品牌3.5t纸卷夹叉车为对象,将原动机由内燃机改为三相交流异步电机。对电机和同步带进行设计;然后完成电动叉车的安装和调试,并对电池续航能力、稳定性、噪声等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交流变频驱动方案能够满足叉车正常工作的需求。2)在交流变频驱动方案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电动静液压传动叉车的液压系统。液压系统采用单电机单泵的开式回路和低速马达方案,能够实现叉车行走、转向和装卸货物的功能,并解决了开式静液压传动中制动的问题;对液压系统中的主要元件进行选型;然后设计液压阀块将静液压传动系统集成起来;最后设计叉车的布局和关键结构,将叉车的各系统集成起来。3)提出静液压传动系统的控制策略,实现叉车行走速度的控制。通过控制电机、电磁阀和比例阀实现微动、无级变速、自动换挡、平稳制动等功能;通过AMESim软件搭建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的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静液压传动系统能够满足叉车的技术要求,系统的各项性能如下:叉车满载平地行驶的最高速度为15.89km/h,满载较大坡度行驶的最高速度为7.88km/h;能实现速度低至0.085m/s的微动行驶;满载时最大爬坡度为15%;动力不足时能自动切换马达排量;能实现空档惯性行驶,制动距离可通过制动踏板的行程进行有效控制,且具有紧急制动功能。4)针对静液压传动叉车的单泵多执行器系统提出一种流量匹配方法,包括流量分配控制方法和溢流控制方法,实现系统的压力匹配和流量匹配。通过AMESim软件搭建流量控制系统的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流量控制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流量分配控制方法将流量按需分配到行走系统和门架系统,消除了节流溢流,并且将定压系统转变为变压系统,减小了节流损失;溢流控制方法实现了电机转速根据溢流量调节,除电机怠速限制产生的溢流外几乎不产生其他溢流,实现系统流量匹配。
袁正,陈曾[6](2019)在《基于AMESim的电动叉车转向系统优化》文中认为转向是叉车的高频工况,为提高电动叉车电池的续航能力,需要降低转向系统的能量消耗。以CP D50型电动叉车为例,应用AMES im仿真软件创建叉车转向系统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试验标定。基于标定后的仿真模型,确定转向节臂夹角、转向节臂长度、连杆长度和活塞杆长度等为关键参数,以确定的压力曲线为目标曲线,对转向系统压力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参数能降低转向系统压力,达到降低电动叉车能量消耗的目的。
汪内利[7](2019)在《电动叉车举升系统的节能设计及能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电动叉车以其环保、清洁、低噪声、无污染等优点,逐步替代内燃叉车。目前大多厂家采用铅酸蓄电池作为电动叉车的主要动力源,但一次充电后只能连续工作5-6小时,使得电动叉车的应用大大减少。因此,开展电动叉车的节能研究,延长其连续工作的时间,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将从结构入手,通过对电动叉车的能效分析确定可优化的系统,对举升系统进行设计、运动学仿真以及力学性能研究,搭建试验平台进行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研究目标,结合JB/T 3300-2010平衡重式叉车整机试验方法,测试叉车的能耗,得出各机构的能耗占比,确定举升系统为主要优化方向;计算举升系统管路进出口的压力差,测试频繁使用的换向多路阀的压力损失,提出用机械举升替代液压举升的改进方案。2.通过机构的传动方式、布局设计、方案比较确定举升系统的整体方案;对驱动电机、丝杠副机构、减速机构、防逆转及内外门架结构等进行具体的设计与研究,应用SOLIDWORKS建立了新型举升系统的整体结构。3.对新型举升系统的门架进行数学建模,研究内外门架强度、刚度的校核方式,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计算;使用ANSYS对门架进行静力学仿真,验证设计的可靠性,针对门架的刚度进行研究,提出三种刚度优化方案,确定采用立柱截面尺寸优化提高门架刚度;对门架进行了模态仿真及分析。4.对新型举升系统的门架进行运动特性及能效分析,创建叉车门架的虚拟样机模型,对叉车门架工作过程进行了运动学仿真,为新型叉车门架系统的实验提供参考;以1.5 t电动叉车为基础搭建实验台,最终实验结果表明:丝杠举升系统能量利用率高于液压举升系统。采用丝杠来实现叉车的举升功能,克服了传统液压举升系统的不足,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动叉车的能量利用效率,为电动叉车的节能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胡冲[8](2017)在《电动平衡重式叉车转向机构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叉车是物料搬运的重要机械。随着人们环保和能源意识的增强,电动平衡重式叉车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因其能耗高、机动性差,导致其使用范围严重受限。而这也是叉车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叉车转向机构是叉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整车的节能性和机动性,因此,展开对平衡重式电动叉车转向机构的分析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受力、转向角及稳定性出发,对叉车转向机构进行结构设计,运动学仿真以及力学性能研究,制作了样机并进行了相关试验,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以基本转向机构为基础,剖析影响转向机构受力特性、转向特性和稳定性的因素,针对各个因素,给出解决方法并进行综合设计,提出三种转向机构的整体设计方案并进行多方面对比,确定了最终的设计方案。2.构建了转向机构的空间数学模型并在虚拟样机中进行了参数化,对随转角变化的叉车转向阻力矩公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应用于虚拟样机的仿真研究中,针对机构的横拉杆受力,转向角误差以及内转角进行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在Insight中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得到了所需的主要设计参数,同时进行了验证。3.对转向机构的关键部件进行了多工况下的强度和刚度校核,根据分析结果,针对存在的不足,进行优化改进,同时解决了遗留的干涉问题;考虑到转向节的受力特点,结合路面不平度下的随机载荷和危险工况下的脉动循环载荷,在DesignLife中对转向节进行了疲劳分析;在虚拟样机中建立了叉车整车模型,依据国家标准,展开了叉车整体的稳定性研究。4.完成了叉车转向机构的制作,依据相关测试标准和设计要求,对转向机构进行了装车测试、节能测试、转弯半径测试和强度测试,获得了满意的结果。通过对叉车转向机构的结构设计、仿真优化及力学性能等研究,对如何消除或减小干涉、建立空间数学模型、得到时间历程载荷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索,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基础。
王尧[9](2017)在《叉车电驱动举升系统节能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叉车以其优良的搬运能力广泛应用在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场所。尤其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促使电动叉车销量剧增,市场占有率逐年増加。与此同时能源与环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峻,研究节能型叉车已成为工业技术开发的热点。因此,研究电动叉车的节能技术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和现实的社会效益。电动叉车工作过程中,门架举升机构的升降都比较频繁,研究一种新型门架举升节能系统,可进一步提高电动叉车的节能效果。本文结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9AA044403)“新型混合动力工程机械关键技术及系统”,以柳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CPD30电动叉车为研究对象,根据电动叉车门架举升系统的实际作业工况,对电动叉车举升系统节能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利用滚珠丝杠代替传统液压缸的新型叉车举升机构节能系统。传统的举升机构传动系统采用液压传动。其传动链采用:电瓶-电机-油泵-阀-油缸-举升机构。新型叉车举升机构传动系统的传动链采用:电瓶-电机-滚珠丝杠副-举升机构的形式。传动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2)提出了基于功率键合图理论的叉车电驱动举升系统能控性和能观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全面分析包括货叉空载或载物(03吨)后启动加速、恒速上升、减速制动、中位保持等在内的电驱动举升系统的动态特点,进而总结了叉车电驱动举升系统的结构特性,从理论上验证了该系统具有的完全能控性和可观测性,为后续的叉车电驱动举升系统控制与运行奠定了理论基础。(3)提出了基于模糊滑模变结构的无刷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控制策略,区别于传统的电机驱动方式,当电机发生堵转时,在为系统提供足够大转矩的同时还限制了电机电枢电流。针对状态观测器观测误差收敛速度慢、估计精度低的不足,提出了高增益误差反馈的扩张状态观测器设计思想,并给出了收敛条件和主要参数值,进而可以为系统提供用于反馈的转速信号。针对由于变结构引起的系统抖振现象,提出了采用智能模糊滑膜控制柔化控制信号的方法,有效地减轻了系统的抖振,提高了控制精确性,降低了能量消耗。该控制系统使电驱动叉车举升节能系统升降控制的操作性能达到了液压传动相同的水平,且系统的工作性能得到显着提升。(4)分别建立了液压举升系统和电驱动举升系统的MATLAB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当载荷为3吨,举升高度为3m时的一次完整升降过程情况下,液压驱动叉车举升系统的工作效率为49.05%;电驱动叉车举升系统的工作效率为72.6%。通过仿真对比分析验证了叉车电驱动举升系统的高效性。(5)搭建了国内第一台叉车电驱动举升系统试验平台。通过对比试验得到叉车举升系统分别在轻载、中载和满载情况下完成一次升降过程的累计能耗。以载荷3吨为例,举升高度为2.6m时,叉车液压驱动举升系统的工作效率为46.1%,而叉车电驱动举升系统的工作效率为63.1%。叉车电驱动举升系统的工作效率比叉车液压驱动举升系统的工作效率提高了17%。通过试验验证了所设计的叉车电驱动举升系统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
邵新明[10](2017)在《四轮转向电动叉车建模与转向稳定性控制研究》文中指出电动叉车是一种常用的实现物料搬运机械化作业的工业车辆,由于其负载比较重,工作空间相对狭小,因此对叉车转向特性的要求要比其他车辆高。四轮转向(4WS)技术是改善叉车操纵稳定性和提高叉车行驶安全性的最有效的主动底盘控制技术。与传统转向系统的叉车相比,四轮转向系统具有转向半径小,操作灵活等特点。而基于线控技术的四轮转向系统,更是取消了传统叉车转向系统中方向盘与转向执行机构之间的机械连接,从而摆脱了机械结构对转向特性的约束,极大地提高了叉车在设计上的灵活性。本文主要研究了经典控制方法下四轮转向叉车操纵稳定性的改善情况。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本文结合某公司生产的TFC35型电动叉车,对基于线控转向技术的四轮转向系统的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其次,经过力学分析,根据车辆动力学建立了四自由度四轮转向叉车动力学模型。讨论分析了影响叉车操纵稳定性的因素。然后,针对所建立的四自由度四轮转向电动叉车模型,给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PID的四轮转向控制方法,并阐述了针对本文四轮转向系统所设计的粒子群优化PID控制器的具体设计步骤。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下,基于本文所建立的四自由度四轮转向叉车模型,分别对前馈型四轮转向控制、传统后轮转向控制和粒子群优化PID四轮转向控制三种控制方法进行仿真试验,通过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粒子群优化PID控制四轮转向控制方法的综合控制效果最好,有效地改善了叉车的操纵稳定性。
二、电动叉车转向梯形的优化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动叉车转向梯形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动叉车势能回收能量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动叉车发展现状 |
1.2.1 电动叉车国外发展现状 |
1.2.2 电动叉车国内发展现状 |
1.3 叉车势能回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叉车势能回收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叉车势能回收国内研究现状 |
1.4 双能量源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势能回收系统方案制定 |
2.1 电动叉车动力系统 |
2.2 电动叉车工况分析 |
2.3 双能量源势能回收方案 |
2.3.1 势能回收储能装置的选定 |
2.3.2 双能量电源拓扑结构分析 |
2.3.3 势能回收系统方案制定 |
2.3.4 势能回收系统方案工作原理 |
2.4 起升系统关键元件选型 |
2.4.1 液压马达的选型 |
2.4.2 发电机的选型 |
2.5 双能量源系统参数匹配 |
2.5.1 电动叉车双能量源系统的性能需求 |
2.5.2 蓄电池的参数匹配 |
2.5.3 超级电容的参数匹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
3.1 模糊控制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
3.1.1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3.1.2 模糊控制能量管理策略模型的建立 |
3.2 瞬时优化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能量管理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
4.1 能量管理系统模型的建立 |
4.1.1 双能量源系统模型的建立 |
4.1.2 能量管理系统模型的建立 |
4.2 能量管理策略的仿真分析 |
4.2.1 模糊控制能量管理策略仿真分析 |
4.2.2 瞬时优化能量管理策略仿真分析 |
4.2.3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意象约束的电动叉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意象约束下的电动叉车研究方法 |
2.1 意象约束理论概述 |
2.2 意象约束下的电动叉车感性意象空间构建方法 |
2.3 电动叉车造型要素分析方法 |
2.4 电动叉车造型要素与语义词汇关联度分析的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意象约束的电动叉车感性空间构建 |
3.1 电动叉车感性意象构建 |
3.2 主观约束条件下意象词汇的权重分配 |
3.3 本章小结 |
4 电动叉车形态解构分析 |
4.1 样本筛选 |
4.2 基于SD法的样本车型语义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5 感性意象与电动叉车造型要素关联性分析 |
5.1 基于数量化理论I类的电动叉车造型要素与感性词汇关联 |
5.2 造型要素对感性意象词汇的影响度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意象约束的电动叉车设计与评价 |
6.1 基于意象约束的电动叉车设计过程 |
6.2 电动叉车设计定位 |
6.3 电动叉车概念设计 |
6.4 产品设计方案评估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拖拉机后轮转向机构与悬架系统的优化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
1.2 四轮转向系统概念及主要类型 |
1.2.1 四轮转向的基本概念 |
1.2.2 前轮转向的不足 |
1.2.3 四轮转向的优点 |
1.2.4 四轮转向系统的分类 |
1.3 四轮转向技术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
1.3.1 四轮转向技术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2 四轮转向技术的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四轮转向拖拉机的基本理论 |
2.1 转向系统结构 |
2.2 阿克曼定理的基本原理 |
2.3 前轮转向系统 |
2.4 四轮转向系统 |
2.4.1 低速转向分析 |
2.4.2 高速转向分析 |
2.4.3 内轮差比较 |
2.5 转弯半径的分析 |
2.6 二自由度四轮转向模型 |
2.6.1 坐标系简要介绍 |
2.6.2 二自由度四轮转向模型的建立 |
2.6.3 四轮转向模型仿真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齿轮齿条双梯形转向机构的优化及问题分析 |
3.1 转向传动机构的种类及特点 |
3.2 转向梯形参数分析 |
3.2.1 转向梯形设计要求 |
3.2.2 影响转向梯形的主要参数 |
3.3 拖拉机转向梯形机构参数的分析 |
3.3.1 转向梯形横拉杆与转向角关系 |
3.3.2 转向梯形臂与转向角关系 |
3.4 拖拉机主要参数 |
3.5 优化设计简介 |
3.6 MATLAB简介 |
3.7 齿轮齿条转向机构 |
3.7.1 齿条行程与转角关系 |
3.7.2 设计变量 |
3.7.3 约束条件 |
3.7.4 目标函数的确立 |
3.7.5 齿轮齿条双梯形转向机构的优化设计 |
3.8 转向机构对比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 |
4.1 断开式转向梯形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 断开式转向梯形数学模型的求解 |
4.2.1 左侧转向机构 |
4.2.2 中间转向梯形 |
4.2.3 右侧转向机构 |
4.3 断开式转向梯形的优化分析 |
4.3.1 设计变量 |
4.3.2 目标函数 |
4.3.3 其他约束条件 |
4.3.4 运用MATLAB优化工具箱求解 |
4.4 ADAMS运动仿真 |
4.4.1 ADAMS软件介绍 |
4.4.2 ADAMS仿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拖拉机转弯稳定性的分析 |
5.1 传动机构和转向器对转向稳定性的影响 |
5.2 轮胎对转弯稳定性的影响 |
5.2.1 轮胎侧偏特性 |
5.2.2 轮胎模型 |
5.3 前后悬架参数对转弯稳定性的影响 |
5.4 改善拖拉机转弯稳定性的主要途径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拖拉机悬架系统的优化设计 |
6.1 悬架系统概述 |
6.2 拖拉机前悬架建模与仿真 |
6.2.1 ADAMS前悬架建模 |
6.2.2 前悬架模型仿真参数设置 |
6.2.3 前悬架双轮同向跳动仿真分析 |
6.3 拖拉机后悬架模型仿真分析 |
6.3.1 ADAMS后悬架建模 |
6.3.2 后悬架模型仿真参数设置 |
6.3.3 后悬架模型同向跳动仿真分析 |
6.3.4 后悬架模型异向跳动仿真分析 |
6.4 基于ADAMS后悬架机构的优化设计 |
6.4.1 后悬架优化实验设计 |
6.4.2 后悬架模型参数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高效节能紧凑型内燃叉车设计及降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2.5吨北美内燃叉车总体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总体设计要求与分析 |
2.3 设计难点分析及总体解决思路 |
2.4 整车参数与性能指标设计 |
2.4.1 平衡重式叉车的结构及稳定原理 |
2.4.2 主要参数及布置图设计 |
2.5 叉车关键参数计算与分析 |
2.5.1 叉车自重及质心位置估算及分析 |
2.5.2 整车通过性计算及分析 |
2.5.3 整车稳定性计算及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力系统设计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发动机选型及动力计算 |
3.2.1 发动机类型确定 |
3.2.2 发动机排放法规 |
3.2.3 发动机动力计算 |
3.3 发动机燃料系统设计 |
3.4 速度模块与节能模块设计 |
3.4.1 速度模块设计 |
3.4.2 节能模块设计 |
3.5 发动机ECU标定及智能修正操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传动系统设计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传动系统设计与计算 |
4.2.1 传动比确定及驱动扭矩计算 |
4.2.2 驱动功率计算 |
4.2.3 制动器制动力计算 |
4.2.4 变速箱设计 |
4.2.5 驱动桥设计 |
4.3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匹配 |
4.3.1 液力变矩器原理及设计要求 |
4.3.2 变矩器与发动机匹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向系统设计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转向系统原理 |
5.3 转向系统设计 |
5.3.1 转向系统液压原理设计 |
5.3.2 转向桥设计 |
5.3.3 转向桥转向机构设计 |
5.4 转向桥强度计算及桥体有限元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降噪研究 |
6.1 引言 |
6.2 整车降噪方案设计 |
6.3 整车噪声测试及主要噪声源确定 |
6.4 进气降噪声优化设计 |
6.5 实测数据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整机性能测试与分析 |
7.1 引言 |
7.2 样机状态检查 |
7.3 主要参数及性能指标测试 |
7.3.1 叉车主要外部尺寸测量 |
7.3.2 叉车质量参数测试 |
7.3.3 起升速度与下降速度测试 |
7.3.4 叉车稳定性试验 |
7.3.5 动力性能测试 |
7.3.6 能耗及噪声测试 |
7.3.7 制动及转向性能测试 |
7.4 试验数据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电动静液压传动叉车行走速度控制与系统流量匹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静液压传动叉车发展现状 |
1.3 静液压传动节能技术研究现状 |
1.3.1 静液压传动系统功率匹配研究现状 |
1.3.2 分流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
第2章 电动叉车的研制 |
2.1 电动叉车整体方案 |
2.2 关键元件的计算和选型 |
2.2.1 电动机功率计算 |
2.2.2 同步带选型 |
2.3 电动叉车测试 |
2.3.1 电动叉车安装 |
2.3.2 电动叉车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动叉车静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
3.1 叉车主要技术要求 |
3.2 液压系统原理设计 |
3.2.1 静液压传动方案 |
3.2.2 液压系统原理 |
3.3 参数计算与元件选型 |
3.3.1 液压马达选型 |
3.3.2 齿轮泵选型 |
3.3.3 电机功率计算 |
3.3.4 其他元件选型 |
3.4 系统集成 |
3.4.1 液压系统集成 |
3.4.2 电动静液压传动叉车集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行走速度控制方法研究 |
4.1 行走系统控制策略 |
4.2 行走系统仿真分析 |
4.2.1 行走系统模型 |
4.2.2 全局参数设置 |
4.2.3 行走系统仿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量匹配方法研究 |
5.1 流量控制策略 |
5.1.1 液压系统损失来源 |
5.1.2 流量分配控制方法 |
5.1.3 溢流控制方法 |
5.2 流量控制方法仿真分析 |
5.2.1 流量控制模型 |
5.2.2 流量分配控制结果 |
5.2.3 溢流控制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基于AMESim的电动叉车转向系统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电动叉车转向系统的组成 |
2 叉车转向系统模型的建立与标定 |
3 叉车转向系统的优化设计 |
4 结束语 |
(7)电动叉车举升系统的节能设计及能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叉车节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交流驱动 |
1.2.2 变频调节 |
1.2.3 能量回收 |
1.2.4 负载敏感 |
1.3 叉车举升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能耗分析 |
1.3.2 门架结构 |
1.3.3 驱动方式 |
1.3.4 校核与仿真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叉车的能效研究及优化策略 |
2.1 整车能耗的分布试验 |
2.1.1 试验的标准工况 |
2.1.2 能耗分布试验 |
2.2 能耗分布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1 数据处理与能耗计算 |
2.2.2 数据处理结果 |
2.2.3 能耗占比分析 |
2.3 液压举升能量利用效率研究 |
2.3.1 液压举升能量流分析 |
2.3.2 能量损耗分析试验 |
2.3.3 改进方案 |
2.4 小结 |
第3章 举升系统的节能设计 |
3.1 设计要求 |
3.1.1 技术参数 |
3.1.2 其他设计要求 |
3.2 总体方案设计 |
3.2.1 传动方式的设计及确定 |
3.2.2 门架布局方案的比较 |
3.3 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与研究 |
3.3.1 驱动电机选型及布局 |
3.3.2 丝杠副机构的设计 |
3.3.3 减速机构设计 |
3.3.4 防逆转设计 |
3.3.5 其余重要部件的设计 |
3.4 新型叉车门架的整体结构 |
3.5 小结 |
第4章 新型举升门架的仿真及优化 |
4.1 数学建模研究 |
4.1.1 受力分析 |
4.1.2 校核方式 |
4.1.3 基于工程实例的门架分析计算 |
4.2 静力学仿真 |
4.2.1 建立有限元模型 |
4.2.2 施加载荷和约束 |
4.2.3 仿真结果分析 |
4.3 门架的刚度优化研究 |
4.3.1 理论分析 |
4.3.2 优化设计 |
4.3.3 基于实例优化的仿真分析 |
4.4 模态分析 |
4.4.1 仿真建模 |
4.4.2 结果后处理及分析 |
4.4.3 共振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举升系统的运动仿真及实验 |
5.1 新型举升系统的运动仿真 |
5.1.1 运动特性 |
5.1.2 虚拟样机建模 |
5.1.3 仿真结果分析 |
5.2 新型举升系统的实验及分析 |
5.2.1 前期准备 |
5.2.2 测试方法及过程 |
5.2.3 结果及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8)电动平衡重式叉车转向机构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叉车的发展趋势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动叉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叉车转向机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研究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电动平衡重式叉车转向机构的设计 |
2.1 叉车转向原理及要求分析 |
2.1.1 转向原理 |
2.1.2 本文叉车转向机构的设计要求分析 |
2.2 转向机构受力分析 |
2.2.1 转向阻力矩分析 |
2.2.2 叉车基本转向机构的比较 |
2.3 叉车转弯半径 |
2.3.1 转向机构本身的限制 |
2.3.2 转向机构构件之间的干涉 |
2.4 叉车稳定性 |
2.5 转向机构总体设计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叉车转向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及优化 |
3.1 虚拟样机技术以及其基本理论 |
3.1.1 虚拟样机技术 |
3.1.2 基本理论 |
3.2 转向系统参数化模型建立与分析 |
3.2.1 空间转向机构的数学模型 |
3.2.2 叉车转向阻力矩 |
3.2.3 参数化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
3.3 基于Insight的转向机构结构优化 |
3.3.1 转向机构的优化目标函数及约束 |
3.3.2 转向机构优化过程 |
3.3.3 优化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叉车转向机构力学性能分析及稳定性研究 |
4.1 转向桥体的静态结构分析 |
4.1.1 最大垂直力工况 |
4.1.2 桥体的参数研究及改进 |
4.1.3 最大侧向力工况 |
4.2 转向节的静力学分析及优化 |
4.2.1 最大垂直力工况 |
4.2.2 最大侧向力工况 |
4.2.3 原地转向工况 |
4.2.4 转向节拓扑优化 |
4.3 转向节的疲劳特性分析 |
4.3.1 基于路面不平度的疲劳寿命分析 |
4.3.2 最大侧向力工况下的转向节疲劳分析 |
4.3.3 原地转向工况下的转向节疲劳分析 |
4.4 叉车整车稳定性仿真研究 |
4.4.1 叉车稳定性的要求 |
4.4.2 叉车整体稳定性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叉车转向机构的样机制作与测试 |
5.1 叉车转向机构的样机制作 |
5.2 叉车转向机构的样机试验 |
5.2.1 叉车整车的能耗试验 |
5.2.2 叉车整车转弯半径测试 |
5.2.3 转向桥体的应力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9)叉车电驱动举升系统节能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叉车举升系统 |
1.3 叉车液压驱动举升系统 |
1.3.1 液压驱动举升系统概述 |
1.3.2 液压举升系统存在的问题 |
1.4 叉车举升系统节能技术研究现状 |
1.4.1 交流驱动技术在叉车上的应用 |
1.4.2 蓄电池技术的改进 |
1.4.3 势能回收再利用 |
1.4.4 液压系统的优化 |
1.4.5 混合动力叉车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叉车液压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策略 |
2.1 电动叉车液压举升系统的组成 |
2.2 电动叉车液压系统能量损耗分析 |
2.2.1 液压管路与多路阀能耗分析 |
2.2.2 叉车液压系统各工况对比分析试验 |
2.3 叉车液压驱动举升系统系统仿真分析 |
2.3.1 仿真参数设定 |
2.3.2 液压驱动举升系统仿真 |
2.3.3 仿真结果分析 |
2.4 节能对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驱动举升系统功率流及结构特性分析 |
3.1 基于功率键合图的液压驱动和电驱动举升系统功率流分析 |
3.1.1 举升系统工作要求 |
3.1.2 液压驱动举升系统的参数 |
3.1.3 电驱动举升系统的参数 |
3.1.4 举升系统的功率键合图模型 |
3.1.5 举升过程动力学仿真 |
3.1.6 仿真结果分析 |
3.2 电驱动举升系统结构特性分析 |
3.2.1 系统技术要求 |
3.2.2 电驱动举升系统的结构特点 |
3.2.3 电驱动举升系统能控性分析 |
3.2.4 电驱动举升系统能观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驱动举升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
4.1 无刷直流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 |
4.1.1 微分方程模型 |
4.1.2 状态方程模型 |
4.1.3 传递函数模型 |
4.2 模糊控制器概述 |
4.3 基于模糊滑模变结构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策略研究 |
4.3.1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 |
4.3.2 双闭环无刷直流电机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仿真 |
4.3.3 无刷直流电机本体模块 |
4.3.4 电流环控制模块 |
4.3.5 转速环控制模块 |
4.3.6 仿真结果分析 |
4.3.7 抖振的削弱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驱动举升系统仿真分析与节能性试验验证 |
5.1 电驱动举升系统仿真分析 |
5.1.1 电驱动举升系统数学模型 |
5.1.2 电驱动举升系统仿真模型输入给定及其主要参数 |
5.1.3 电驱动叉车举升系统仿真模型 |
5.1.4 仿真结果分析 |
5.2 电驱动举升系统试验验证 |
5.2.1 液压驱动与电驱动举升系统试验研究 |
5.2.2 数据分析及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四轮转向电动叉车建模与转向稳定性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四轮转向电动叉车的研究意义 |
1.2 电动叉车发展现状 |
1.2.1 国内电动叉车发展现状 |
1.2.2 国外电动叉车发展现状 |
1.3 四轮转向技术的介绍 |
1.4 四轮转向技术的发展 |
1.4.1 四轮转向技术国外发展现状 |
1.4.2 四轮转向技术国内发展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线控技术的四轮转向系统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 |
2.1 线控四轮转向系统的特点 |
2.2 线控四轮转向系统的组成 |
2.3 线控四轮转向系统的控制要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轮转向电动叉车动力学模型及其操纵稳定性分析 |
3.1 四轮转向车辆的数学分析 |
3.1.1 四轮转向叉车低速转向时的数学分析 |
3.1.2 四轮转向叉车高速转向时的数学分析 |
3.2 四轮转向电动叉车动力学模型的确立 |
3.3 四自由度叉车动力学模型 |
3.4 叉车的操纵稳定性 |
3.5 叉车转向失稳原因分析 |
3.6 叉车转向操纵稳定性控制参数的选取 |
3.6.1 横摆角速度对叉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 |
3.6.2 质心侧偏角对叉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 |
3.6.3 侧倾角与侧倾率对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四轮转向电动叉车控制方法研究与分析 |
4.1 粒子群算法 |
4.2 PID参数优化基本思想 |
4.3 PID控制器优化的适应度函数 |
4.4 PID参数优化的PSO算法的实现过程 |
4.5 基于粒子群优化PID的四轮转向控制方法 |
4.6 前馈型四轮转向控制 |
4.7 四轮转向电动叉车控制方法仿真分析 |
4.8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四、电动叉车转向梯形的优化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动叉车势能回收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 李仕林. 长安大学, 2021
- [2]基于意象约束的电动叉车设计研究[D]. 陈振. 中国矿业大学, 2019(11)
- [3]拖拉机后轮转向机构与悬架系统的优化仿真[D]. 武晨.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8)
- [4]高效节能紧凑型内燃叉车设计及降噪研究[D]. 张永根.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5]电动静液压传动叉车行走速度控制与系统流量匹配研究[D]. 杨雯雯.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6]基于AMESim的电动叉车转向系统优化[J]. 袁正,陈曾. 工程机械, 2019(02)
- [7]电动叉车举升系统的节能设计及能效研究[D]. 汪内利.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7)
- [8]电动平衡重式叉车转向机构的设计与研究[D]. 胡冲.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1)
- [9]叉车电驱动举升系统节能技术研究[D]. 王尧. 吉林大学, 2017(03)
- [10]四轮转向电动叉车建模与转向稳定性控制研究[D]. 邵新明. 合肥工业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