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卷(第 1-15 课)

第 6 卷(第 1-15 课)

一、第六册(1-15课)(论文文献综述)

宋钰蕾[1](2021)在《教科书榜样人物的变迁研究 ——以1949-2018年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文中提出

丁升旗[2](2021)在《《汉语》(小学版)编写与使用情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徐凤霞[3](2021)在《《汉语入门》编写和使用研究 ——以曼谷国立优汀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教材作为构建教学活动的三要素之一,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是实现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托,教材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和学的效果。本文选取笔者任教的曼谷国立优汀中学使用的教材《汉语入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数据统计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教材本身和使用主体两方面对《汉语入门》进行考察。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课文、练习这五个方面对教材文本进行分析并从不同的角度考察教材的优势和不足之处。通过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对教师设计访谈,考察教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了解教材在使用群体中的满意度。通过对教材文本的分析和对师生群体的调查,发现《汉语入门》虽然存在不足之处,但是整体上适合泰国汉语教学。针对教材的不足之处,本文结合文本分析、调查和访谈结果相应地提出针对性的教材编写建议和教材使用策略。随着泰国汉语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对教材的需求只增不减。本文通过对《汉语入门》编写和使用情况的分析旨在找出优势和不足,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方法。希望对日后泰国汉语教材编写和选用有所帮助。

彭帅[4](2020)在《《汉语》与《说话》辞格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修辞与儿童发展理论,描写分析海外小学华文教材《汉语》和《说话》中的辞格,探讨如何科学、合理编排教材辞格,从而提高海外华文学校小学生的汉语修辞能力。从辞格的多个角度进行描写、分析,发现两套教材有以下特点:相同方面,辞格类别大体一致,集中在“侧重美”和“联系美”类辞格上;辞格以儿童常用类别为主,其中比拟占比过高;常用辞格在低年级复现率高;辞格编排未充分考虑儿童认知、思维特点,遵循修辞与儿童发展理论,主要随文章内容分布;辞格多分布于儿童文学作品;辞格题材主要为儿童所熟悉的生活类、动植物类及自然现象类;辞格交融现象占比低,且以2个简单类辞格为主,辞格次类以基本类为主;辞格文化内容主要与中国的地理环境、历史典故、风俗人情及价值观等相关。不同方面,《汉语》相较于《说话》辞格数量多,递增趋势明显;主要分布在记叙、童话类文体中,《说话》主要分布在对话、儿歌体中。《汉语》辞格难度比《说话》大,相同篇目辞格难度主要体现在辞格、词汇及句式选用上。《汉语》注重儿童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说话》注重儿童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教材应以修辞与儿童发展理论为依据安排辞格种类及数量,中、高年级应重视常用辞格的复现率;辞格文体、语体分布要因学生特点及教材性质而定;辞格交融现象应根据儿童的认知、思维特点选择辞格种类及次类;辞格题材的编排要充分考虑其难度及儿童所处语言环境;根据儿童所在国国情,在不同阶段选取相应难度的文化内容;低年级以感知为主,中、高年级可适当归纳、总结,并增设相应练习;应重视口语修辞。

姜竹[5](2020)在《《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书局国语读本》是民国时期发行量大、影响范围广,且流传至今的一套经典性小学国语教科书。本论文以该套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历史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和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从《世界书局国语读本》初印本编写背景出发,以重印本为参照,对内容特点、编写理念、编写体例这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分析了时代局限性,选择从教科书的内容特点与体例特征两方面找出对当今语文教材编写的参照价值,以期拓宽《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的研究视野。本论文由绪论、本论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绪论简略介绍了《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研究的缘起、意义、综述、思路及方法。本论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通过梳理《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编写背景,主要从民国大环境入手,对新式教育发展、新教育思想浪潮、新教育制度变革三方面论述。第二章,分析《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的内容特点,主要围绕本套教科书的选文系统、助读系统、练习系统三个层面分析。选文系统主要采用四种文体辅以简洁明了语言,选取了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内容;助读系统指出教材的连环画风格采用了动物拟人化的表现形式,表达了有趣、实用、审美并存的特点;练习系统则遵循了循序渐进与先易后难的原则,符合学生身心特点与认知规律。第三章,针对《世界书局国语读本》体例特征,涵盖了《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编写理念与编写体例。其中,编写理念坚持使用“双通道”编排思想,从纵向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横向儿童本位教育思想出发,以儿童文学编写目标。编写体例注重以手绘图文结合叙事与不同文体交叉排列两方面进行编纂。第四章,分析《世界书局国语读本》时代局限性,从编辑内容和体例特征两个层面找出当代参照价值:一方面分析选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助读采用手写字体、画家插图对学生的重要影响,找出了练习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参照价值;另一方面在编写理念上提供要重视语文教材的实用性与儿童主义思想的价值,希望人们能借鉴手绘图文结合叙事、不同文体交叉排列的编写体例来编写语文教材。结语部分则简要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刘圆媛[6](2020)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趋向补语研究 ——以《发展汉语》、《博雅汉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以语言学及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为指导,主要采用对比分析、语料分析的方式,从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两部教材的趋向补语编写情况入手,进行趋向补语的分析对比研究,重点对比趋向补语在教材中的编写情况以及重现率情况,兼论趋向补语的新特点以及有效可行的编写建议。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对外汉语趋向补语研究、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研究、趋向补语的对外汉语教材研究三个方向的文献综述为主,介绍了文章的主体结构以及研究思路、方法等;第二部分以《发展汉语》、《博雅汉语》两套教材为分析对象,分析教材的语法编写背景及介绍对后两部分内容的分析理论支撑,并以简单趋向补语、复合趋向补语、趋向补语可能式为分类依据对比分析两部教材的趋向补语语法的课文和练习编写情况;第三部分是对三个语法大项目从课文和练习展示的角度进行展示和重现率的对比;第四部分则是对两部教材的趋向补语教材编写做出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教材编写意见。

权豪娅[7](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小学和初中人美版课本中中国画内容的剖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道路上提出“发展素质教育”,就需要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深化课堂教学以及补齐学校在各方面的短板。美术教科书是国家对美术教育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我们需要关注美术教科书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课程设计、艺术种类之间比重等问题。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一张独特标签,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在美术大家庭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中国画教学是美术义务教育阶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画内容的的学习和传承也离不开载体,即教科书。人美版小学和初中教科书中中国画内容发展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在数据分析基础上加以文字描述,即对自1981年出版以来至今的美术教科书中中国画的内容、呈现方式、比例等情况。多角度分析人美版初中教科书中中国画内容的演变过程,总结其特征,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科学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美术教科书的发展。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回顾教科书发展过程,总结经验。本文分四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新时代”背景的介绍,“新时代”背景下对美术义务教育的新要求的阐述和“新时代”背景与小学、初中的中国画教育存在的互动关系,以及有关教科书等若干定义的厘清。第二部分,分析自1981年至今人美版出版的五套小学和初中美术教科书中涉及中国画内容课例所占比重、中国画图例依据时代划分占比分析、依据题材划分占比分析,以及教科书中收集各个画家作品的比重分析。第三部分,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小学和初中美术教科书中关于中国画内容各个比重动态发展趋势,即改革开放以来小学和初中课本中中国画数量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中国画在逐渐在各学习领域开始出现身影;不同时代的中国画作品也不断被选进美术课本中;近现代中国画作品占比较重现状的研究分析等。第四部分,针对第三章研究情况提出中国画课例设计应注意增强文化的深度、广度的学习等。小学和初中美术教科书的面临着新挑战,对此要求教科书质量越来越高。

黎红香[8](2020)在《黔东南民族地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改进对策研究 ——以剑河县乡镇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黔东南民族地区乡镇初中由于经济条件不足,文化观念落后,语言环境影响,优质教育资源欠缺,推行课改时间晚等原因造成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相对较差。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对黔东南民族地区乡镇初中选取剑河县乡镇中学为例对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展开实地调查,结合自身在剑河县南哨中学的教学实践所见与反思,探询黔东南民族地区剑河县乡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症结及原因。通过参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结合黔东南民族地区剑河县乡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实际和写作教学规律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本文从学校、学生、教师三个方面详细分析阐述剑河县乡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发现的问题,从激发写作动机、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技能和优化写作教学环境四个方面针对黔东南民族地区剑河县乡镇初中的学校领导、学生、教师提出改进对策。第一,激发写作动机。要通过师生共同制定目标与计划,实行一对一写作帮扶机制与建立结对学习小组,科学写作教学设计,档案管理学生作文,打造学生作文展示平台与完善激励机制等手段激活学生写作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第二,丰富写作内容。要重视教材,运用好教材中丰富的写作实践训练题目和写作教学素材。文中对初中六册语文教材中的写作训练和课文后面补充知识进行了梳理整合,方便教师了解教材写作教学内容安排和根据梳理表格制定写作教学计划安排。要重视地方特有民族文化资源和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写作教学资源。文中对剑河县民族文化进行梳理,并以南哨镇为例进行了写作教学运用地方特有民族文化资源的设想与运用。第三,提高写作技能。要根据课标要求和结合教材内容,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写作技能和制定学生写作基本能力训练计划;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做好写作教学引路人;学生养成良好写作学习习惯,做写作学习用心人。第四,优化写作教学环境。要师生合作,营造优良的写作课堂教学环境和汇合多方力量,营造良好的校园教学环境。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可以有效帮助改善黔东南民族地区乡镇初中的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帮助提高黔东南民族地区乡镇初中学生写作能力。

徐倩倩[9](2020)在《汉语综合教材中同义同素单双音节动词的考察与分析 ——以《汉语教程》和《新实用汉语课本》为例》文中提出同义同素单双音节动词是一类特殊的同义词,目前学界对这类词的研究集中在词汇本身的差异与学生习得的偏误分析方面,却缺少这类词在教材中的编排情况考察。本文以两套使用广泛的对外汉语综合教材《汉语教程》和《新实用汉语课本》为考察范围,对同义同素单双音节动词进行考察。本文内容主要包含两套教材中同义同素单双音节动词的编排情况、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笔者根据考察与分析结果提出的教材编写与教学建议。在考察之初,本文首先对同义同素单双音节动词的选取原则进行了说明,其次对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的对应情况进行了分类,最后整理出两套教材中符合条件的同义同素单双音节动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汉语教程》和《新实用汉语课本》中分别为67组与121组。笔者从词级角度,根据《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对这些词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教材考察的内容包括了两套教材中解释与标注、语法讲解和练习设置以及词汇在课文与练习中的重现和同现情况。通过结合定量与定性方法对考察结果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两套教材都对这类词的关注较低,且都共同存在一些问题。后文对具体的教材编排问题进行了逐条阐述,包括生词英译的缺陷、语体标注的缺失、语法讲解中词汇辨析的缺失和练习设置的不足与单一以及词汇重现率偏低的情况。针对两套教材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关于教材编写和师生利用教材的建议。教材编写要注意完善释义方式,通过汉语举例等方式进行补充并增设相应的练习,词汇编排应促进词汇辨析。教师和学生应灵活运用教材,在教材对这类词关注缺乏的现实条件下,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进行归纳教学,进行必要补充。

蒋怡雯[10](2020)在《统编版与龄记版初中历史教科书插图比较研究 ——以中国古代史部分为例》文中指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教育育人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学界对历史教科书的研究也随之升温。历史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依据,插图则是历史教科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通过历史画面促进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为了更好地选择和编绘历史教科书插图,吸收不同历史教科书编写的经验,我们需要对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教科书的插图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笔者在本文中尝试将内地统编版《中国历史》和香港龄记版《探索中国史》中的插图作为研究对象,对它们进行整体和个案的分析比较,通过对教科书中中国古代史部分历史事件插图的选择情况、内涵及作用的详细分析,归纳两个版本教科书在选择和使用这些插图时的特点,进而总结出各自的优缺点,进一步深化对历史教科书插图的认识,引起中学教师对插图的重视并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最后得出编制中学历史教科书插图的相关启示并进行反思。希望本文能拓宽一些历史教科书研究的视野和空间,为教科书发展和完善提供一些参考。鉴于目前内地统编版和香港龄记版历史教科书插图的比较研究较少,故本文也有一定的创新之处。

二、第六册(1-15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六册(1-15课)(论文提纲范文)

(3)《汉语入门》编写和使用研究 ——以曼谷国立优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文献综述
        1.4.1 对外汉语教材研究
        1.4.2 泰国本土汉语教材研究
        1.4.3 《汉语入门》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数据统计法
        1.5.3 问卷调查法
        1.5.4 访谈法
第二章 《汉语入门》内容分析
    2.1 语音部分的考察与分析
        2.1.1 语音内容的整体编排
        2.1.2 语音项目的具体讲解
    2.2 词汇部分的考察与分析
        2.2.1 词汇量统计及分析
        2.2.2 词汇等级划分
        2.2.3 词汇注释分析
    2.3 语法部分的考察与分析
        2.3.1 语法的编排设计
        2.3.2 语法点的量化及分析
        2.3.3 语法点的等级划分
    2.4 课文部分的考察与分析
        2.4.1 课文体裁统计及分析
        2.4.2 课文话题统计及分析
        2.4.3 课文难度
    2.5 练习部分的考察与分析
        2.5.1 题量统计及分析
        2.5.2 练习题型
        2.5.3 练习的层次
第三章 教材使用情况分析
    3.1 学生问卷调查实施及分析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内容
        3.1.4 调查问卷的实施与回收
        3.1.5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2 教师访谈设计实施及分析
        3.2.1 访谈目的
        3.2.2 访谈对象
        3.2.3 访谈内容
        3.2.4 访谈的实施
        3.2.5 访谈结果分析
第四章 对《汉语入门》的思考与建议
    4.1 教材编写建议
        4.1.1 语音部分
        4.1.2 词汇部分
        4.1.3 语法部分
        4.1.4 课文部分
        4.1.5 练习部分
    4.2 教师使用策略
        4.2.1 语音部分
        4.2.2 词汇部分
        4.2.3 语法部分
        4.2.4 课文部分
        4.2.5 练习部分
    4.3 学生学习策略
        4.3.1 重视教师的引导,积极与同学配合
        4.3.2 合理利用手机、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
        4.3.3 学以致用,多说、多练、多交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汉语》与《说话》辞格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综述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2.基础理论
    2.1 修辞与儿童发展理论
    2.2 辞格理论
    2.3 修辞教学
3.《汉语》辞格的分布与特点
    3.1 辞格种类统计
    3.2 课文辞格分布描写
    3.3 辞格难度
    3.4 辞格与文化教学
    3.5 辞格分布与小学生语文能力发展
    3.6 《汉语》辞格采编特点
4.《说话》辞格的分布与特点
    4.1 辞格种类统计
    4.2 课文辞格分布描写
    4.3 辞格难度
    4.4 辞格与文化教学
    4.5 辞格分布与小学语文能力发展
    4.6 《说话》辞格采编的特点
5.两套教材辞格对比分析
    5.1 分布对比
    5.2 辞格难度分布对比
    5.3 辞格与文化教学对比分析
    5.4 从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看二者的辞格采编
    5.5 特点对比
6 结论
    6.1 小学华文教材辞格特点
    6.2 存在问题
    6.3 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汉语》(小学版)部分语料摘录
附录二 :《说话》(小学版)部分语料摘录
致谢

(5)《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一) 《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研究
        (二) 《世界书局国语读本》教育思想研究
        (三) 《世界书局国语读本》插图与练习研究
        (四) 《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综合性研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编写背景
    第一节 新式教育发展
    第二节 新教育思想浪潮
    第三节 新教育制度变革
第二章 《世界书局国语读本》内容特点
    第一节 《世界书局国语读本》选文系统
        一、 选文体裁及语言
        (一) 选文体裁
        (二) 选文语言
        二、 选文内容
    第二节 《世界书局国语读本》助读系统
        一、 助读类型
        二、 插图特点
    第三节 《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练习系统
        一、 练习数量及六种类型
        二、 练习特点
第三章 《世界书局国语读本》体例特征
    第一节 《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编写理念
        一、 “双通道”编排思想
        二、 儿童文学编写目标
    第二节 《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编写体例
        一、 手绘图文结合叙事
        二、 不同文体交叉排列
第四章 《世界书局国语读本》时代局限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世界书局国语读本》时代局限
        一、 片面放弃文言文
        二、 体系建构不完善
    第二节 《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编写内容当代启示
        一、 选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二、 助读采用手写字体,画家插图
        三、 练习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第三节 《世界书局国语读本》体例特征当代意义
        一、 编写理念的参照价值
        二、 编写体例的积极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趋向补语研究 ——以《发展汉语》、《博雅汉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动机
        三、研究价值及创新点
    第二节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语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语料来源及整理说明
    第三节 国内外趋向补语研究综述
        一、趋向补语整体及单项语法点研究
        二、与趋向补语相关研究概述
        三、趋向补语习得以及偏误研究
        四、趋向补语教学建议研究概述
        五、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第四节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相关文献综述
        一、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研究
        二、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趋向补语研究
第一章 趋向补语语法点编写对比
    第一节 《发展汉语》和《博雅汉语》语法编写对比及对比项目说明
        一、语法编写对比
        二、对比项目说明
    第二节 简单趋向补语语法点编写对比
        一、编排顺序对比
        二、讲解方法编写对比
        三、练习方法编写对比
    第三节 复合趋向补语语法点编写对比
        一、编排顺序对比
        二、讲解方法编写对比
        三、练习方法编写对比
    第四节 趋向补语可能式语法点编写对比
        一、编排顺序对比
        二、讲解方法编写对比
        三、练习方法编写对比
    第五节 趋向补语语法点编写总体对比
        一、趋向补语语法点设置对比
        二、趋向补语讲解方法编写对比
        三、趋向补语练习方法编写对比
第二章 趋向补语语法点展示对比
    第一节 简单趋向补语语法点展示对比
        一、语法点展示对比
        二、语法点重现率对比
    第二节 复合趋向补语语法点展示对比
        一、语法点展示对比
        二、语法点重现率对比
    第三节 趋向补语可能式语法点展示对比
        一、语法点展示对比
        二、语法点重现率对比
    第四节 趋向补语语法点展示总体对比
        一、语法点展示对比
        二、语法点重现率对比
第三章 教材中的趋向补语语法点编写评估以及编写建议
    第一节 趋向补语语法点编写评估
        一、前期准备
        二、语言
        三、材料
        四、练习编排
        五、注释解说
        六、教材配套
    第二节 趋向补语语法点编写建议
        一、编排顺序编写建议
        二、讲解方法编写建议
        三、练习方法编写建议
    第三节 趋向补语语法点展示编写建议
        一、语法点展示编写建议
        二、重现率编写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一、学术着作
    二、学术论文
    三、学位论文
    四、工具书
附录
    附录 A《发展汉语》语料库
    附录 B《博雅汉语》语料库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改革开放以来小学和初中人美版课本中中国画内容的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方法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内容与对象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对象
2.“新时代”美术教科书发展背景
    2.1 “新时代”背景
    2.2 “新时代”美术教育发展新要求
    2.3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和初中的中国画教育现状
    2.4 若干定义厘清
        2.4.1 “教材”和“教科书”
        2.4.2 “中国画”概念界定
3.改革开放以来人美版教科书中中国画内容的研究
    3.1 人美版美术教科书复兴与改革时期
        3.1.1 1981年版小学和初中教科书中中国画内容分析
        3.1.2 1987年版美术课本(普及版)中国画内容分析
        3.1.3 1991年修订版美术义务教育课本中中国画内容分析
    3.2 人美版美术教科书繁荣发展时期(2001年至今)
        3.2.1 2001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中国画内容分析
        3.2.2 2012版小学和初中美术教科书中中国画内容分析
    3.3 教科书中中国画内容的演变分析
        3.3.1 多维度分析中国画比重
        3.3.2 小学和初中课本中中国画内容的变化
        3.3.3 人美版小学和初中中中国画内容存在的问题
4.课本中中国画内容编写的合理化建议及展望
    4.1 中国画课例设计建议
        4.1.1 中国画课例设计应增强文化的深度与广度学习
        4.1.2 中国画课例设计应注重中国画动态发展的变化
        4.1.3 中国画课例设计应注重设计思路的多样化
    4.2 书中中国画作品选择的建议
        4.2.1 中国画作品选取应注重不同时期、题材、风格等的比重
        4.2.2 应适当收录反映现当代真实生活的中国画作品
        4.2.3 保持经典中国画作品作为重要学习资源
    4.3 展望美术教科书的未来
        4.3.1 注重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4.3.2 注重文本的严谨性、准确性与艺术性
        4.3.3 注重美术教科书与互联网美术教学资源的结合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8)黔东南民族地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改进对策研究 ——以剑河县乡镇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概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目标与意义
第一章 剑河县乡镇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调查学校简介
    第二节 学生问卷调查情况及分析
    第三节 教师访谈调查情况及分析
第二章 剑河县乡镇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第二节 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第三节 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第三章 剑河县乡镇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改进对策
    第一节 激发写作动机
    第二节 丰富写作内容
    第三节 提高写作技能
    第四节 优化写作教学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汉语综合教材中同义同素单双音节动词的考察与分析 ——以《汉语教程》和《新实用汉语课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教材选取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同义同素单双音节动词的分布
    2.1 同义同素单双音节动词的判定原则
        2.1.1 独立运用原则
        2.1.2 词性相同原则
        2.1.3 词义相近原则
        2.1.4 含相同语素原则
    2.2 同义同素单双音节动词的对应情况
        2.2.1 一对一
        2.2.2 一对多
        2.2.3 多对一
    2.3 两套教材中的同义同素单双音节动词
        2.3.1 《汉语教程》/《教程》中的同义同素单双音节动词
        2.3.2 《新实用汉语课本》/《新实用》中的同义同素单双音节动词
第三章 教材中同义同素单双音节动词的编排情况
    3.1 两套教材的总体编排设置对比
    3.2 教材中同义同素单双音节动词的词汇等级分布
        3.2.1 《教程》中的同义同素单双音节动词的词汇等级分布情况
        3.2.2 《新实用》中的同义同素单双音节动词的词汇等级分布情况
    3.3 解释与标注
        3.3.1 《教程》中的同义同素单双音节动词的解释与标注
        3.3.2 《新实用》中的同义同素单双音节动词的解释与标注
    3.4 课后语法、练习设置
        3.4.1 《教程》中的同义同素单双音节动词的语法、练习设置
        3.4.2 《新实用》中的同义同素单双音节动词的语法、练习设置
    3.5 词汇重现
        3.5.1 《教程》中的同义同素单双音节动词的词汇重现情况
        3.5.2 《新实用》中的同义同素单双音节动词的词汇重现情况
第四章 有关同义同素单双音节动词教材编排中的问题
    4.1 词汇的解释与标注存在的问题
        4.1.1 释义方式不恰当
        4.1.2 缺少语体标注
    4.2 语法讲解和练习设置的问题
        4.2.1 语法部分缺少词汇辨析
        4.2.2 缺少针对性练习
    4.3 词汇重现与同现
        4.3.1 练习中的词汇重现率低
        4.3.2 片面处理同义同素单双音节动词同现情况
第五章 基于教材考察的单双音节动词教学思考
    5.1 关于教材编写的建议
        5.1.1 完善媒介语释义,增添常用搭配
        5.1.2 增设针对性练习
        5.1.3 词汇编排应促进词汇辨析
    5.2 关于合理利用教材的建议
        5.2.1 关注偏误类型,进行归类讲解
        5.2.2 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必要补充扩展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10)统编版与龄记版初中历史教科书插图比较研究 ——以中国古代史部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四 创新之处
    五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两版初中历史教科书简介及插图整体比较
    一 两版历史教科书编写指导思想
    二 两版历史教科书内容框架
    三 两版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史部分插图整体比较
第二章 两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史部分插图个案比较
    一 “丝绸之路”部分的插图比较
    二 早期人类“北京人”部分的插图比较
    三 “淝水之战及北魏孝文帝改革”部分的插图比较
第三章 对中学历史教科书插图编制的启示与反思
    一 对于历史教科书插图编制的启示
    二 对于龄记版教科书插图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第六册(1-15课)(论文参考文献)

  • [1]教科书榜样人物的变迁研究 ——以1949-2018年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D]. 宋钰蕾.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汉语》(小学版)编写与使用情况分析[D]. 丁升旗.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1
  • [3]《汉语入门》编写和使用研究 ——以曼谷国立优汀中学为例[D]. 徐凤霞. 河北大学, 2021
  • [4]《汉语》与《说话》辞格比较研究[D]. 彭帅. 暨南大学, 2020(04)
  • [5]《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研究[D]. 姜竹.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6]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趋向补语研究 ——以《发展汉语》、《博雅汉语》为例[D]. 刘圆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改革开放以来小学和初中人美版课本中中国画内容的剖析[D]. 权豪娅.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8]黔东南民族地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改进对策研究 ——以剑河县乡镇中学为例[D]. 黎红香.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9]汉语综合教材中同义同素单双音节动词的考察与分析 ——以《汉语教程》和《新实用汉语课本》为例[D]. 徐倩倩.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10]统编版与龄记版初中历史教科书插图比较研究 ——以中国古代史部分为例[D]. 蒋怡雯.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第 6 卷(第 1-15 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