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望“十五”江苏林业(论文文献综述)
姚盈旭[1](2020)在《运西诸湖水环境变迁影响下江淮湖洼平原圩-垛-塘乡土景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浙地区自古即号称“天下粮仓”,素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名。而在漫长的历史和农业发展中,江淮湖洼平原上的先民,在饱受洪涝灾害的过程中,逐渐适应变化的水环境,并最终达到与洪水共生,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区域乡土景观。一个地区的乡土景观是该地区经受长时间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并最终形成的动态稳定的具有地域性的景观结果。而在江淮湖洼平原这一特定的区域上,水环境尤其是受到淮水入海不畅而导致的运西诸湖湖系扩张及水量等的变化,在区域乡土景观的动态性演变中,起到了相对较为主导性的作用。本文试从风景园林学科区域乡土景观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研究受运西水环境变化影响,江淮湖洼平原形成的以圩田-垛田-塘为代表的区域乡土景观特征及模式。以期对江淮湖洼平原区域未来的区域景观营建,提出指导性的原则及意见。从总体而言:首先,通过对历史文献、地方志书的研读,结合区域历史舆图,综合梳理总结江淮湖洼平原的地区开发及水环境的变迁史。并对历代的水环境变迁过程进行数字化转译,并结合不同年代的空间地理信息,综合分析江淮湖洼平原的水环境变化过程与区域聚落变迁的特征和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清晰并直观的分析江淮湖洼平原水环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过程和特征,并阐明区域乡土景观变迁的趋势性、特征性。然后,将江淮湖洼平原的乡土景观理解为包含自然基底、农业水利、聚落三个层级的适水弹性景观系统,并通过文献、图解分析法,从宏观到微观对各个层级的系统做分层的分析研究,以求解释各个层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水环境对于各个层级系统影响。再通过对江淮湖洼平原城市级、乡镇级、村级,三级不同级别的典型聚落样本进行分析,从微观的层面对运西水环境变化对江淮湖洼平原上的聚落及农田水利变迁特征进行实例分析,并总结聚落与圩田-垛田-塘的空间布局特征。最后,通过以上多角度的分析,总结江淮湖洼平原区域乡土景观的模式特征,从中挖掘江淮湖洼平原乡土景观的传统生态智慧及现实意义。以期在未来对于江淮湖洼平原进行区域景观塑造的过程中对乡土景观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思路。
孙越[2](2020)在《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代水利营建为区域人居环境提供了环境支撑与安全保障,同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土景观。陂塘水利工程系统是人工修筑滞蓄水源并综合利用、服务于城市聚落的重要系统,为城市构建了诗情画意的风景体系。但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种传统人居智慧正逐渐消失于历史长河中,亟待讨论与关注。本文以中国史上着名的陂塘系统古丹阳练湖为研究对象,以风景园林学的视角,通过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图示分析等方法对相关古籍、舆图等进行挖掘,研究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的动态演进过程与格局特点,并探索其与区域人居环境系统间的内在关系,为类似研究与今后陂塘水利系统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具体而言:首先,研究古丹阳练湖的历史沿革。以时间为主线,将其划分为孕育与初创、萌芽与奠基、兴盛与发展、曲折与衰败、彻底堙灭等几个时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梳理与挖掘,分析在自然本底、社会经济、文化传播、政治格局、农业生产、水利建设等多维度因素综合影响下练湖的演变历程,探究其陂塘水利系统景观形成、发展、堙灭的深层原因。其次,是对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的内外分析。对内,从其系统结构与运行管理机制出发,剖析其空间类型、单元结构以及历代浚恳与律例的发展。对外,则从空间与功能关系入手,解析其在平面与竖向上“山-陂-城-运河”的空间序列,并从农业灌溉、水系调蓄、济运河道、军事防御、物产供给五方面论述了其与周边人居环境之间的密切的功能支撑关系。并且鉴于陂塘系统的景观属性,结合古籍文献,梳理了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的山水风景特征、风景集称文化与艺术化的表达形式。最后,简要总结了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的核心特征,并展望了未来水利营建智慧的传承,以及陂塘水利系统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途径。
李倩[3](2020)在《无锡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评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公园作为城市湿地保护、恢复以及合理利用的有效模式,同时也是生态层面上具有长期发展性的保护和利用类型,是湿地修复与发展的重要方式。景观设计作为湿地公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地域内涵表现及空间氛围营造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对无锡市七处湿地公园(不包含宜兴、江阴)景观资源的调查分析,对其中的景观设计特点进行评述。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分析归纳、图示分析等方法,对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历程、自然及社会影响因素进行整体评析,对自然及人文类景观资源进行总结类比,得出依托植物资源、运用文化遗址典故、利用改造场地肌理的景观设计特点的结论。通过对无锡市湿地公园现有景观营造不足的分类阐述,结合相近地理区位的其他湿地公园的横向类比分析,进行景观设计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通过归纳、分类、总结及发现、分析、解决的应用逻辑,本文在深入研究的情况下,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系统性分析了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建造基础及主导因素,得出其建造基础以湿地资源、气候植被要素及地域文化为主要优势条件;主导因素以政策引导、地理区位优势、造园思想为主。同时整理分析了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历程,以时间性与空间性贯穿始终。得出在太湖水体综合治理及湿地修复保护的大背景因素下,结合七处湿地公园各自情况开展湿地公园的建设;2.系统性分析了无锡市湿地公园的现状,通过对文中七处湿地公园在分布、发展阶段、类型三方面的探讨研究,得出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分布以太湖水系为主导因素,经济发展为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以无锡市不同时期的城市五年规划为主要划分;类型标准以国家级别类、生境基底类、景观资源类为区别参照;3.系统较为全面的从地域性景观资源运用、设计要素及景象构成两方面展开对无锡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维度研究,并依据湿地公园中的具体体现分别进行理论性与实例性的阐述。依据前期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对现状存有的不足在微观层面进行评析,具体为植物景致及维护管理、造景形式单一及部分建筑使用率不高、游线中导视系统、基础设施欠缺等方面;4.系统性总结归纳了无锡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发展建议。主要类比分析了南京、苏州、常州、镇江四座同属于苏南地域城市范围中的湿地公园。通过对景观设计营造的横向类比,得出发展趋势的结论为:依地制宜,低维护景观进一步发展;意匠独造,地域营造加强;湿地展示形式多样化及深挖湿地生态价值有利于建构山水宜居城市。
王曦月[4](2019)在《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古代城市是承载着人与自然系统互动发展过程的复合空间,而古代水利的营建为一城一地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支撑和安全保障。陂塘水利系统是古人通过人工修筑滞蓄水源并综合利用、服务于城市及所在区域的重要环境支撑系统,为众多古代城市构建了融山合水、诗情画意风景体系。本文以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建构了陂塘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内涵体系并将其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研究首先梳理了陂塘的古今概念体系、基本内容与系统性特征,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畴;其次,梳理了从上古时期到明清时期我国陂塘营建的历史阶段及发展特征;探究了陂塘在我国国土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及陂塘系统空间的结构范式、组成单元和空间类型。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之间密切的支撑关系,以及因支撑关系而形成的空间关系和结构范式,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纵向挖掘研究,有针对性地探讨陂塘系统如何合形辅势地融合城市所在的山水基底、与城市发展脉络有怎样的关系、在整体系统功能驱动下形成的空间特征与景观风貌。此外,文章结合古籍文献梳理了陂塘系统的山水风景特征、人工管理体系以及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最后,提炼出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载体与可持续发展途径。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挖掘等研究方法对相关古籍文字及舆图、景图等可考资料进行挖掘,并通过空间分析法、地理模型法进行历史空间的推理与变迁分析,结合系统学、现象学及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构建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为:①“陂塘”是我国古代人居营建史中重要的水利梳理方式,是具有特定功能、营建方式与结构范式的多单元系统。②陂塘系统在历史时期的整体发展路径具有阶段性特点,在国土范围上的地理分布具有空间聚集性特点。③陂塘系统与所服务城市之间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与支撑关系,且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范式。④陂塘系统的风景具有一定的识别特征,对古代城市的景观体系和风貌具有塑造作用。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①本研究首次对“陂塘”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语汇源流考证,梳理了陂塘系统的概念体系。②本文首次将陂塘系统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将中国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人文三维视角构建其研究框架。③本文将古籍中的舆图、景图、文字记载与地理空间的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推演分析,推测历史时期的空间形态与风景特征。
马盟雨[5](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罗雨薇[6](2019)在《苏州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元化的自然和文化背景孕育了独特、多样的地域景观,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宝贵的传统地域景观特征正在消失,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索保护与发展中国本土地域景观的方法,为规划设计寻找依据。本文以中国江苏苏州的地域景观为研究对象,试从风景园林学科的角度,在层状体系分析法的指导下,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对比分析、图示分析等手段,呈现出苏州传统地域景观的发展过程与格局特点,并探究其间的内在关系,为近现代苏州的地域景观保护与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具体来说:首先,研究苏州地域环境的发展历史。叙述以时间为主线,分为自然环境线和社会背景线。自然环境线包括自然山水演变和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脉络,社会背景线则从政治军事、人口聚居、经济产业、文化娱乐等方面分析苏州各时期的发展背景。通过展现苏州自然环境与社会背景的相互关系,探讨影响地域景观形成发展的深层原因。其次,是对苏州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的分层剖析,分别从自然基底层、水利体系层、农田体系层、聚落体系层和人文景观体系层进行分析,聚焦于各层次发展较为稳定的时期,对苏州古城及其外围的布局营建进行分别论述,以探讨古城内外的发展变化与地域景观层状体系间的关系。最后,简要分析近现代苏州的规划发展特点,与前文传统苏州地域景观营建相类比,并根据地域景观各层次发展特性,为往后苏州地域景观规划营建提供意见与建议。
杨宇翀[7](2019)在《常熟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一个地广物博、山川秀丽、历史悠久的国家,不同区域的土地上呈现出风格迥然不同的巨大差异,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域景观。如今,中国的快速发展使传统地域景观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自然与人工系统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城市面临着严重的景观和生态危机。如何在这样的背景和形势下妥善发掘与保护地域景观,是风景园林学科应该开展的重要工作。通过探寻地域景观的发展演变规律与格局特征,学习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宝贵经验,从而为地域特征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依据。常熟地处太湖平原以东,位于太湖流域下游,承担着排太湖来水入长江的重任,因此自有先民定居以来水利的发展一直贯穿于常熟地区发展的始终。而由于冈身的存在,常熟地区局部地势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态势,这也就是太湖以东地区人们常说的“高乡”与“低乡”。由于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常熟地区的出水需要把水从低地排向地势较高的冈身地区再汇入长江,这样独特的自然环境基础使得常熟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水利景观,农业景观和聚落景观。本文从地域景观的角度出发,选取常熟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在空间范围上,以常熟市行政边界作为研究范围。在时间范围上,选取清末民初研究对象在工业化以前发展较为稳定的时期。通过对常熟地区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从自然环境、水利系统、农业系统、聚落系统四个方面对常熟地区的地域景观进行详细的解析,总结其特征。并选取的典型聚落样本,对聚落与自然、水利、农业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剖析。挖掘常熟地区地域景观的价值与现存建设发展的弊端,从而提出地域景观的保护内容和保护策略,尝试为其找到一条适合发展的道路。
李佳佳[8](2019)在《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认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复合灰浆是指以石灰为基料,糯米、桐油、蛋清、糖、猪血等有机材料作为添加物,复合而成的有机-无机复合灰浆,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胶凝材料。本工作对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记载情况、工艺保存情况、有机物使用、应用历史和应用原因等内容进行研究,旨在对中国古代传统复合灰浆进行深入认知。主要内容和成果包括: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利用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对发表时间截至2018年的传统复合灰浆研究与应用的相关论文进行收集整理,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年份、作者、机构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国内国外传统复合灰浆的研究状况,明确了使用有机添加物的传统复合灰浆是中国古代灰浆的重要特点。传统复合灰浆的古文献整理和研究。通过“中国基本古籍库”数据库,对记载了复合灰浆的古代文献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搜集,对记载内容进行分析释读。首次较全面地整理了糯米灰浆、桐油灰浆、蛋清灰浆、糖水灰浆、血料灰浆以及复配灰浆的出现时间、建筑类型和评价,明确北宋时期的文献中最先出现了复合灰浆的记载。现存灰浆工艺调查。通过对浙江省内代表性的传统石灰生产土窑和石灰浆生产作坊的调研,记录石灰的烧制、消化和陈化过程的全部工序,采访相关工人以及老泥工,初步摸清了传统灰浆工艺的遗存现状。古代建筑遗址实地调查及取样分析。以四处古代建筑遗址为例进行了考察调研和灰浆取样,将本实验室在过去几年中159处遗迹的378个古代灰浆样本的检测结果进行汇总。根据调研情况和检测结果,提出建设传统复合灰浆数据库的设想,并进行了设计和初步测试。检测结果汇总统计分析。将化学分析法检出的含有有机物的96处古建筑和遗址的219个灰浆样本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对现存古建筑中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并与文献记载情况进行对比,首次对中国古代复合灰浆的应用年代、地区和建筑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历史研究。根据传统复合灰浆古文献记载、有机物检测结果、以及其他考古发现和研究,首次梳理了中国古代有机元机复合灰浆的应用发展历史,明确了复合灰浆的出现时间(油脂、蛋白质:不晚于战国时期;淀粉:不晚于东汉;糖:不晚于五代;血:不晚于元末),认为宋代和明代是复合灰浆发展史上的两次高峰,并在清代因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和新材料冲击等原因而衰弱。探讨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原因。本研究表明,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发明与使用与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相关,农林业的发展为复合灰浆的发明和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糯米、蛋清、糖、猪血、桐油等材料自身具备的粘性、防水性等容易认知的特性,为其成为灰浆添加物的试验材料增加了合理性。现代研究也表明,有机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改善灰浆的粘结性能,拓展灰浆的应用范围。其次,传统复合灰浆的发展与中国古代建筑的整体发展以及厚葬文化、等级性等建筑思想相一致,并且是实现建筑的装饰功能和体现艺术审美的重要材料。此外,古代其它技术工艺中同类有机物的使用可能对复合灰浆的使用与发展产生影响。最后,传统复合灰浆符合中国传统自然观中的因地制宜、物尽其用的实用理念和调和的思想,并在使用中被赋予了“忠”、“孝”等社会意义,这些文化思想也促进了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与发展。
李明奎[9](2019)在《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文中提出与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绩相比,相关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则略显滞后。简言之,目前中国环境史料的研究多集中于先秦、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段的正史、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的讨论,而于丰富的口述、实物和图像中的环境史料的关注稍显不足;此外,学界对域外文献、田野调查资料、自然科学观测数据等特殊环境史料的利用亦不多见;至于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与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则更显滞后。上述环境史料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和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构建和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则对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史料类型、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认为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以反映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文献、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的价值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和类别、鉴别相关史料的真伪并分析评论史料的思想性、倡导并践行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工作、阐述编纂环境史工具书和筹建环境史料数据库的基本设想等为学科任务,以跨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等为基本研究方法。该史料学与文献学、口述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包括考古学、地质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就中国环境史的史料而言,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四大基本史料。其中,包括正史、方志、实录、档案等在内的文献以文字记录着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而传说、神话、谚语、访谈记录等口述史料则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述着记忆中的人与自然,遗物遗址之类的实物史料则以具体实物展现着人与自然相处的过往,至于包括壁画、岩画、绢纸画、漫画、照片等在类的图像史料则以图像透露着人与环境互动的点滴。四类史料虽有不同的形式,然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彼此互补,互相印证。从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研究需掌握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但平淡忠厚、谨小慎微的心态尤其重要。此外,做好跨学科研究、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等方面的准备亦有利于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行。第二部分则属于专题研究,从众多的文献史料中选取正史、方志、档案、实录等常见的史料进行环境信息的分析,同时尽其所知,对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及其搜集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认为包括正史、方志、档案、实录在内的文献史料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基本史料,其搜集整理和利用既要结合中国古代史、思想史、方志学、档案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亦要依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全面看待每种文献史料的价值和不足,综合利用,取长补短。而口述、实物和图像三类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亦极为丰富和珍贵,需要结合考古学、口述史学、图像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环境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以最大化地发挥相关史料的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在丰富的文献史料中,除正史、方志、档案等基本环境史料外,日记、书信、报刊、文史资料、自然科学数据、域外文献等特殊环境史料蕴含的信息亦极为珍贵。其中,日记、书信和文史资料除记录了作者对天地自然和相关人事的观察、经历外,还记录了作者本人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态度,对于研究具体环境事件和微观环境史、环境认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域外文献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认知和评价,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山川自然、都城建筑、农田水利、风物特产、疾病医疗、人情风俗、气候变化、灾害事件等方面的记载均透露出不少珍贵的环境信息,值得大力挖掘和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则以调查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基础,不仅对环境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史料,还提供了认识史料、解读史料的现场感受(实地观感)和分析视角。而自然科学数据则以严谨的方法、精准的仪器为环境史研究提供许多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等方面精确的数据信息,能更好地展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总之,为促进环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国环境史的深入发展,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实有其必要。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图像、口述、实物三类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自然科学数据的利用,以及环境史料的数字化等问题均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和合作,非一人或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然从长远来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利用刻不容缓,其相关的环境史史料学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相信,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建立和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化和本土化方面的深入。
张王勇[10](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是指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等学校等机构通过提供资金、选派干部和教师、捐赠物资、培训干部和教师等方式,帮助西藏高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政策性行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是“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方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央政府统筹西藏与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治理方式。从1958年西藏高等教育创建至今,中央政府始终重视和关心西藏高等教育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支援措施,帮助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支援政策及其实施贯穿于西藏高等教育从创建、发展到跨越的历史变迁中,并依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和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诉求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经过60余年的发展,支援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成为了西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系统梳理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演变历程,总结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历史经验,揭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与特征,探索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创新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内容,提高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 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变迁过程,即依据支援西藏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背景、政策主要内容、支援形式及政策实施特征,将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年)。这一阶段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动员特色,即通过中央政府的政治动员,内地省市和高校选派了大量毕业生和教师进藏支教,帮助西藏公学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同时在70年代中期,国家在支援筹建西藏师范学院的过程中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二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年)。这一阶段中央政府不断创新支援形式,丰富支援内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体系初步成形。针对西藏高等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短缺、专业建设滞后等问题,中央国家机关开始加强对西藏高等教育的专项经费支持力度,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并由以内地省市对口支援转向以内地高校直接对口支援,支援任务也从解决西藏高校师资短缺逐渐拓展至帮助西藏高校建设新专业、科研合作和培训教师等,中央组织部也开启了选派内地高校干部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三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年至今)。在延续上一阶段支援模式的基础上,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政策内容更为丰富,支援方式更加多样,支援政策及其实施体系趋于完善和成熟。在中央政府“科教兴藏”、“人才强藏”等战略的指导下,中央国家机关的专项经费支持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实施机制进一步完善,团队式对口支援制度基本形成,支援内容既包括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主的硬件建设,也包括以提高管理水平、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的软件建设,支援方式逐渐拓展至捐助物资、互派干部、进行科研合作、培训教师、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中央组织部推进实施高校干部援藏政策的力度不断强化,干部选派人数逐批次增加,政策及其实施的范围覆盖至西藏所有本专科院校;同时,相关内地省市也组织开展了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工作。本研究认为,60年来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校对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西藏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学能力显着提升,西藏高校与内地省市和高校的联系日益紧密,双方合作交流日渐频繁。但是,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在制定、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如政策设计重视短期效应,缺乏长远规划,导致政策执行主体频繁更替,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制定中注重政治逻辑,忽视市场逻辑和教育逻辑,导致政策实施政治动员色彩较重,政策实施的主体动力不足,人员选派以管理干部为主而非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政策实施的决策机构繁多,部门林立,职责不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政策规定不尽一致,阻滞了支援政策的顺利实施,降低了支援政策的有效性;政策及其实施的监督和评估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政策实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变形、扭曲和走样。针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尤其要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一是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定要坚持长期性、稳定性原则,将中央政策的支持、西藏高校的努力和内地高校的支援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西藏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二是政策实施主体要改变政策理念,增强政策执行的主动性,政策实施过程中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严格选派管理干部和教师,把提升西藏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核心。三是加强对支援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中央政府要制定统一的政策评估标准,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和督导评估,促进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展望“十五”江苏林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展望“十五”江苏林业(论文提纲范文)
(1)运西诸湖水环境变迁影响下江淮湖洼平原圩-垛-塘乡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 |
1.2.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乡土景观研究动态综述 |
1.3.1 乡土及乡土景观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
1.3.2 乡土景观研究综述 |
1.4 江淮湖洼平原研究综述 |
1.4.1 区域地貌变迁相关研究 |
1.4.2 区域水文相关研究 |
1.4.3 区域人文聚落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研究框架 |
2.江淮湖洼平原自然环境概况 |
2.1 地理区位 |
2.1.1 宏观视野下江淮湖洼平原区位 |
2.1.2 省域视野下江淮湖洼平原区位 |
2.2 江淮湖洼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基础 |
2.2.1 江淮湖洼平原地质形成 |
2.2.2 江淮湖洼平原地形地貌 |
2.2.3 江淮湖洼平原土壤条件 |
2.2.4 江淮湖洼平原气候条件 |
2.2.5 江淮湖洼平原水系条件 |
2.2.6 江淮湖洼平原文化条件 |
2.3 小结 |
3.运西水环境变迁历程下江淮湖洼平原土地开发进程研究 |
3.1 基于舆图方志数字化转译的区域空间历史变迁分析 |
3.1.1 舆图和方志的数字化转译与分析 |
3.1.2 分析 |
3.2 江淮湖洼平原的历史变迁分段 |
3.2.1 自然因素影响起主导作用的过程 |
3.2.2 人类活动影响起主导作用的过程 |
3.3 先秦时期:地质与湖泊孕育阶段 |
3.3.1 两河水动力下的冲洪积扇扩张、成陆、岸线推移与湖泊孕育 |
3.3.2 区域原始水文、农业与聚落 |
3.3.3 小结 |
3.4 秦、两汉及六国时期:围垦萌芽与湖泊发展阶段 |
3.4.1 关键变化:海塘初建、湖泊基本形态稳定 |
3.4.2 区域原始空间环境及变化 |
3.4.3 区域原始水文环境及变化 |
3.4.4 聚落分布 |
3.4.5 农业——石鳖城屯田 |
3.5 隋唐至北宋时期:水系变化阶段 |
3.5.1 关键变化:北部抬升,运西扩张,筑堰陂塘,湖漕未分,邗沟水由北流入淮转为南流入江,为后期洪泛埋下隐患 |
3.5.2 区域原始水文环境变化 |
3.5.3 聚落分布 |
3.5.4 农业——屯田复兴 |
3.5.5 水灾——黄河偶有南泛 |
3.6 南宋至元时期:黄河夺淮,水系巨变阶段 |
3.6.1 关键变化:黄河夺淮,海岸线向东扩张进程加速 |
3.6.2 区域空间环境与变化——海岸线向东扩张进程加速 |
3.6.3 区域原始水文与聚落环境及变化 |
3.6.4 农业——水患与战乱交织下的萧条 |
3.6.5 水灾 |
3.7 明时期:农业与水利建设阶段 |
3.7.1 关键变化:水利建设显着增加,运西诸湖合并完成 |
3.7.2 空间环境变化——地势南北颠覆,东西分化明显 |
3.7.3 区域水文环境变化 |
3.8 清至民国时期:农业与水利建设鼎盛至没落阶段 |
3.8.1 关键变化:农业与水利兴修达到鼎盛 |
3.8.2 空间环境与变化 |
3.8.3 区域水文环境变化 |
3.8.4 农业 |
3.8.5 聚落分布——聚落达到鼎盛,加剧与水争地 |
3.9 章节小结 |
4.运西水环境影响下圩—垛—塘乡土景观系统分区分层分析 |
4.1 江淮湖洼平原水环境系统分析 |
4.1.1 水利系统构成 |
4.2 水环境作用下江淮湖洼平原圩——垛——塘及分区分析 |
4.2.1 圩—垛—塘起源、发展与特征 |
4.3 水环境影响与乡土聚落系统变迁研究 |
4.3.1 江淮湖洼平原乡土聚落 |
4.3.2 水环境影响下基于密度与形态的聚落分布与分类 |
5.运西水环境影响下的典型聚落样本选取与分析 |
5.1 运西水环境影响下江淮湖洼平原典型聚落样本分析 |
5.1.1 运西高密度团块状城级聚落——高邮 |
5.1.2 运西高密度条块状县级聚落——金湖县涂沟镇 |
5.1.3 里下河腹地高密度团块状县级聚落——缸顾乡东旺村 |
6.江淮湖洼平原乡土景观的特征、现状与优化发展 |
6.1 江淮湖洼平原乡土景观特征 |
6.1.1 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呈现空间性、层次性差异 |
6.1.2 聚落布局、形态和内部空间呈现出对环境的因地制宜 |
6.1.3 民国之前,区域内聚落体现出对水系的较高依赖性 |
6.2 江淮湖洼平原乡土景观现状问题 |
6.2.1 区域中心城镇快速扩张带来的图底关系的反转 |
6.2.2 现代农业建设对于区域乡土景观风貌的侵蚀与重组 |
6.2.3 城镇化进程增速对于区域乡土农业景观的侵占与破坏 |
6.3 江淮湖洼平原乡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
6.3.1 水环境与水景观层面:尊重区域地势与现有水环境特征,宏观上对水系统进行分区域分类别规划;中观上,对区域内部水系进行修缮、保护和再利用;微观上,注重水生态整治和地区水敏性的再设计 |
6.3.2 区域空间与聚落景观层面:宏观上对区域进行评价与分类,对城乡发展结构进行规划引导;中观上尊重乡土聚落格局,有效规划和限制乡镇聚落扩张;微观上,在城镇空间设计中融入水敏性设计 |
6.3.3 区域农业产业与农业景观层面 |
6.3.4 水环境影响下的区域开发导则 |
7.结论、创新、启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结论一:人水相互适应的过程是促使江淮湖洼平原区域景观形成与发展的主推动力 |
7.1.2 结论二:聚落分布形态受水环境影响大,城镇多沿水系渠网分布,呈现鲜明的受水影响的乡土景观肌理 |
7.1.3 结论三:对于乡土治水智慧的整理,有利于现代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 |
7.1.4 结论四:对圩—垛—塘乡土景观结构,应结合前述开发导则,进行以恢复江淮湖洼湿地的原生湿地景观系统为目的,分重点、分区域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以期达到农业、生态和生活的乡土智慧融合 |
7.2 创新点 |
7.2.1 论文注重舆图的数字化研究和分析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2)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对古代水利系统工程智慧的冲击 |
1.1.2. 新时代背景下古丹阳练湖营建经验的借鉴与探索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梳理归纳古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的历史发展脉络 |
1.2.2. 总结古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特征,挖掘其潜在价值 |
1.2.3. 以历史名湖练湖为研究样本,完善国土区域陂塘水利景观研究 |
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陂塘及陂塘水利工程系统相关研究 |
1.4.2. 丹阳练湖相关研究 |
1.5.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5.1. 空间范围 |
1.5.2. 时间范围 |
1.6. 研究方法 |
1.6.1. 系统研究 |
1.6.2. 文献查阅 |
1.6.3. 实地调研 |
1.6.4. 图解分析 |
1.7.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2. 区域自然地理 |
2.1. 地理区位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区域自然地理基底 |
2.2.1. 气候条件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区域山形地势 |
2.2.4. 区域水文环境 |
3. 练湖历史变迁与发展 |
3.1. 史前-两晋:孕育与初创时期 |
3.1.1. 史前-秦汉 |
3.1.2. 三国-两晋 |
3.2. 隋唐五代:萌芽与奠基时期 |
3.3. 宋元:兴盛与发展时期 |
3.4. 明清:曲折与衰败时期 |
3.5. 近现代:彻底堙灭期 |
4. 练湖陂塘水利系统单元结构组成 |
4.1. 练湖陂塘水利系统的空间类型 |
4.2. 练湖陂塘水利系统单元结构 |
4.2.1. 供水水源单元 |
4.2.2. 传输单元 |
4.2.3. 调控单元 |
4.2.4. 蓄水单元 |
4.2.5. 阻滞单元 |
4.3. 练湖陂塘水利系统的运行管理机制 |
4.3.1. 围湖与围田 |
4.3.2. 淤塞疏浚与水利单元的修治 |
4.3.3. 相关管理机构与律例体系 |
5. 古代练湖陂塘水利系统与人居环境关系嬗变 |
5.1. 空间关系 |
5.1.1. 竖向关系:山-溪-陂-城/田/运河的空间序列 |
5.1.2. 平面关系 |
5.2. 功能关系:城市聚落的支撑系统 |
5.2.1. 农业灌溉 |
5.2.2. 水系调蓄 |
5.2.3. 济运河道 |
5.2.4. 军事防御 |
5.2.5. 物产供给 |
5.2.6.“城-陂-河-田”系统间的联系与平衡 |
6. 古代练湖陂塘水利系统的风景体系 |
6.1. 陂塘风景体系 |
6.1.1. 自然环境基底 |
6.1.2. 陂塘系统单元 |
6.1.3. 世俗教化空间 |
6.1.4. 人居聚落和生产生活空间 |
6.2. 风景集称文化 |
6.3. 艺术表达 |
6.3.1. 写景状物、寄情山水 |
6.3.2. 触景生情、言志抒怀 |
6.3.3. 描绘生活,感慨人生 |
6.4. 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古代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核心特征总结 |
7.1.1. 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基底 |
7.1.2. 以职能转变为主导的发展历程 |
7.1.3. 各司其职的多单元系统与协作共生的管理机制 |
7.1.4. 动态演变的“山-陂-城-河”空间关系与功能关系 |
7.1.5. 人工与自然高度融合的风景体系 |
7.2. 当代价值与发展思考 |
7.2.1. 古代水利营建之生态智慧的借鉴 |
7.2.2. 未来恢复与发展之思辨 |
7.2.3. 陂塘系统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3)无锡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概念和对象发展 |
1.4.1 研究概念界定 |
1.4.2 规划设计及发展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无锡市湿地公园概述 |
2.1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历程 |
2.2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建造基础 |
2.2.1 湿地资源丰富 |
2.2.2 气候植被适宜 |
2.2.3 地域人文传承 |
2.3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主导因素 |
2.3.1 政策引导方向 |
2.3.2 区位经济优势 |
2.3.3 园林理念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现状调研 |
3.1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分布 |
3.2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发展阶段 |
3.3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类型 |
3.3.1 国家级别类 |
3.3.2 基底生境类 |
3.3.3 景观资源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锡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
4.1 地域性景观资源应用 |
4.1.1 依托丰富植物资源 |
4.1.2 运用文化遗址典故 |
4.1.3 利用改造场地肌理 |
4.2 设计要素和景象构成 |
4.2.1 建筑小品与空间组成 |
4.2.2 植物配置与空间氛围 |
4.2.3 设施设计与空间引导 |
4.3 景观空间营造问题 |
4.3.1 植物景致性及维护管理 |
4.3.2 空间造景及建筑使用率 |
4.3.3 游线系统完整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锡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发展建议 |
5.1 依地制宜,低维护景观发展 |
5.2 意匠独造,地域性营造加强 |
5.3 多元发展,湿地展示形式丰富 |
5.4 立足生态,建构山水宜居城市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图表索引 |
附录3:江苏省及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相关条例 |
(4)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背景下人地关系的矛盾 |
1.1.2 城市水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3 古代人居科学与智慧的传承使命 |
1.1.4 风景园林跨学科研究的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深入挖掘古代人居环境营建智慧 |
1.2.2 系统阐释古代多元的城—水关系 |
1.2.3 构建陂塘系统的研究框架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3.1 陂与陂塘 |
1.3.2 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 |
1.3.3 人居环境系统、自然系统与支撑系统 |
1.4 相关领域研究 |
1.4.1 景观与文化:自然—人类系统的辨证思考 |
1.4.2 城市与水利:营城理水的思想与实践 |
1.4.3 陂塘相关研究 |
1.4.4 古籍文献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陂塘系统营建的背景研究 |
2.1 思想哲学基础 |
2.1.1 农耕文明下的人地思想 |
2.1.2 中国传统的自然形胜观 |
2.1.3 中国古代的山水审美意识 |
2.2 营建意匠基础 |
2.2.1 传统农田水利:我国人居营建的基础 |
2.2.2 区域水利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地域适应性 |
2.2.3 城市水利系统:人工与自然系统交织的集中呈现 |
3 陂塘系统的概念建构与基本内容 |
3.1 陂塘系统的概念与识别 |
3.1.1 “陂”与“陂塘”语汇源流考 |
3.1.2 现代学科体系中的陂塘 |
3.1.3 陂塘概念内涵的系统性 |
3.1.4 相似概念辨析 |
3.2 陂塘系统的基本内容 |
3.2.1 陂塘系统基本功能 |
3.2.2 系统结构框架与组成单元 |
3.2.3 陂塘系统的管理体系 |
3.3 小结 |
4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起源背景与变迁过程 |
4.1 思想萌芽期:上古时期 |
4.2 初创期:春秋战国时期 |
4.3 奠定期:两汉时期 |
4.4 曲折建设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4.5 最盛期:隋唐五代时期 |
4.6 集中发展期:宋元时期 |
4.7 拓展更迭期:明清时期 |
4.8 小结 |
4.8.1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整体发展进程 |
4.8.2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发展的空间特征 |
4.8.3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
5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空间形态特征 |
5.1 国土与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 |
5.1.1 两淮地区 |
5.1.2 江南地区 |
5.1.3 西南及其他边陲地区 |
5.1.4 小结 |
5.2 陂塘系统及其单元的空间形态特征 |
5.2.1 陂塘系统的基本空间架构 |
5.2.2 陂塘系统的结构单元形态 |
5.2.3 陂塘系统的典型空间类型 |
5.2.4 陂塘系统的典型复合结构 |
5.3 小结 |
6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对城市的支撑 |
6.1 凭湖而蓄:城市水系调蓄 |
6.2 倚湖而守:城市军事防御 |
6.3 济河之运:城市漕运调剂 |
6.4 构城之景:城市游憩与景观 |
6.5 利民之生:城市物产供给 |
7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
7.1 “山—陂—城”的基本空间格局 |
7.1.1 竖向关系 |
7.1.2 平面关系 |
7.1.3 古代陂塘系统的择址原则 |
7.2 “城—陂”空间关系的类型范式 |
7.2.1 城绕陂周、城嵌陂中 |
7.2.2 陂城比邻 |
7.2.3 城牵离陂 |
7.2.4 陂嵌城中 |
7.3 小结 |
8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风景审美 |
8.1 陂塘系统的典型风景范式 |
8.1.1 融山合水的自然基底 |
8.1.2 各司其职的系统单元 |
8.1.3 揽胜抒怀的游赏体系 |
8.1.4 渗透互融的世俗空间 |
8.1.5 互惠共荣的生产生活 |
8.2 陂塘系统与风景集称文化 |
8.2.1 城市集称景观中的相关景名 |
8.2.2 与陂塘系统相关的集称景观 |
8.3 陂塘风景的艺术表达 |
8.3.1 诗词歌赋 |
8.3.2 山水画作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当代价值与发展路径 |
9.2.1 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 |
9.2.2 可持续发展策略 |
9.3 创新点 |
9.4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水经注》中的陂塘经文及注疏 |
(5)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
1.2 研究意义 |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
1.3 概念辨析 |
1.3.1 城市 |
1.3.2 山水 |
1.3.3 城市山水系统 |
1.3.4 营造思想 |
1.4 研究范畴 |
1.4.1 时间范畴 |
1.4.2 空间范畴 |
1.5 研究综述 |
1.5.1 城市相关研究 |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6.1 实地调查研究 |
1.6.2 系统分析方法 |
1.6.3 地志、舆图分析 |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
导言 |
2.1 环境基础 |
2.1.1 中国地理环境 |
2.1.2 宁波地理环境 |
2.1.3 小结 |
2.2 相关理论 |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
2.3 系统析要 |
2.3.1 建构思想 |
2.3.2 系统特质 |
2.3.3 诠释方法 |
2.4 系统组成 |
2.4.1 山水本底体系 |
2.4.2 山水建构体系 |
2.4.3 山水意象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
导言 |
3.1 发展脉络 |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
3.1.6 小结:脉络梳理 |
3.2 发展动因 |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
3.3 本章小结 |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
导言 |
4.1 营造传统 |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
4.2 文化体现 |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
4.3 本章小结 |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
导言 |
5.1 象位 |
5.1.1 城市选址 |
5.1.2 秩序呼应 |
5.1.3 间架构建 |
5.2 量度 |
5.2.1 水利骨架 |
5.2.2 耕地区划 |
5.2.3 聚落单元 |
5.3 场域 |
5.3.1 支撑型场域 |
5.3.2 政权型场域 |
5.3.3 教化型场域 |
5.3.4 利济型场域 |
5.4 焦点 |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
5.5 共感 |
5.5.1 意象格局 |
5.5.2 城市“八景” |
5.6 本章小结 |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
导言 |
6.1 启示 |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
6.2 传承 |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余论 |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
7.2 创新点 |
7.3 余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苏州传统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社会的城市发展需求 |
1.1.2. 地域文化发掘与体现的重要性 |
1.1.3. 学科发展需求和本土景观发展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1.3.1. 地域景观发展综述 |
1.3.2. 地域景观概念与特征 |
1.3.3. 地域景观研究方法 |
1.3.4. 苏州地域景观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现场调研法 |
1.5.3. 对比分析法 |
1.5.4. 图示分析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对象 |
1.7.1. 空间范围 |
1.7.2. 时间范围 |
2. 苏州历史发展进程概述 |
2.1. 史前 |
2.2. 春秋时期(前514年-前221年) |
2.2.1. 自然环境 |
2.2.2. 社会背景 |
2.3. 秦汉六朝时期(前221年-581年) |
2.3.1. 自然环境 |
2.3.2. 社会背景 |
2.4. 隋唐至五代十国(581年-960年) |
2.4.1. 自然环境 |
2.4.2. 社会背景 |
2.5. 宋元时期(960年-1368年) |
2.5.1. 自然环境 |
2.5.2. 社会背景 |
2.6. 明清时期(1368年-1912年) |
2.6.1. 自然环境 |
2.6.2. 社会背景 |
2.7. 近现代时期(1912年后) |
2.7.1. 自然环境 |
2.7.2. 社会背景 |
2.8. 本章小结 |
2.8.1. 与山水亲近的人文思想 |
2.8.2. 重视水利农田营建的改造精神 |
2.8.3. 尚武善战的政治军事文化 |
2.8.4. 重视文化教育的精神底蕴 |
2.8.5. 强调经济发展的资本思想 |
2.8.6. 包容并举的社会风尚 |
3. 苏州传统地域景观体系 |
3.1. 自然基底 |
3.1.1. 气候条件 |
3.1.2. 地质地貌 |
3.1.3. 周边山体 |
3.1.4. 河湖水网 |
3.1.5. 本章小结 |
3.2. 水利体系 |
3.2.1. 太湖水利体系 |
3.2.2. 河湖水利体系 |
3.2.3. 田作水利体系 |
3.2.4. 古城水利体系 |
3.2.5. 本章小结 |
3.3. 农田体系 |
3.3.1. 平田区营田 |
3.3.2. 圩田区营田 |
3.3.3. 农作物生产 |
3.3.4. 本章小结 |
3.4. 聚落体系 |
3.4.1. 村镇聚落分布 |
3.4.2. 典型村镇聚落布局营造 |
3.4.3. 苏州城布局营造 |
3.5. 人文景观体系 |
3.5.1. 政治历史景观 |
3.5.2. 宗教景观 |
3.5.3. 私家园林景观 |
3.5.4. 社交娱乐景观 |
3.5.5. 水利景观 |
3.5.6. 本章小结 |
4. 苏州地域景观保护与发展 |
4.1. 近现代城市发展对苏州地域景观的影响 |
4.1.1. 城市与自然关系的图底转变 |
4.1.2. 水利农田体系重组 |
4.1.3. 市镇体系瓦解,城乡一体化发展 |
4.1.4. 城市景观体系多元性与连结性的弱化 |
4.2. 苏州地域景观保护发展策略 |
4.2.1. 注重山水骨架的保护和开发 |
4.2.2. 重视水利农田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
4.2.3. 加强聚落体系与城市的平衡发展 |
4.2.4. 构建完善的城市景观体系 |
4.2.5. 延续历史文脉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成果与意义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常熟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快速城镇化对地域景观的冲击 |
1.2.2 现代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之间的矛盾 |
1.2.3 新农村建设引发乡村景观的异化 |
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4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6.1 人居环境科学相关研究 |
1.6.2 地域景观相关研究 |
1.6.3 常熟地区相关研究 |
1.7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7.1 文献研究法 |
1.7.2 实地调研法 |
1.7.3 图解研究法 |
1.7.4 案例研究法 |
1.8 技术路线 |
2 常熟地理区位和自然环境基础 |
2.1 地理区位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自然环境基础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水文条件 |
2.2.3 气候条件 |
2.2.4 土壤条件 |
3 水利因素主导下的常熟传统地域景观发展概述 |
3.1 汉代以前——水环境孕育 |
3.1.1 社会背景 |
3.1.2 水利建设 |
3.1.3 农业开垦 |
3.1.4 城镇发展 |
3.2 汉代魏晋南北朝——塘浦好田体系发展 |
3.2.1 社会背景 |
3.2.2 水利建设 |
3.2.3 农业开垦 |
3.2.4 城镇发展 |
3.3 隋唐五代——塘浦圩田体系成熟 |
3.3.1 社会背景 |
3.3.2 水利建设 |
3.3.3 农业开垦 |
3.3.4 城镇发展 |
3.4 宋到明清——泾浜体系发展 |
3.4.1 社会背景 |
3.4.2 水利建设 |
3.4.3 农业开垦 |
3.4.4 城镇发展 |
3.5 近现代 |
3.6 小结 |
4 常熟地区传统地域景观解析 |
4.1 自然基底 |
4.1.1 常熟之土地 |
4.1.2 常熟之水泽 |
4.1.3 常熟之山林 |
4.2 水利系统 |
4.2.1 沿江平原水利系统 |
4.2.2 昆承平原水利系统 |
4.2.3 虞西平原水利系统 |
4.3 农田系统 |
4.3.1 沿江平原农田系统 |
4.3.2 昆承平原农田系统 |
4.3.3 虞西平原农田系统 |
4.3.4 农业土地利用模式 |
4.4 聚落系统 |
4.4.1 聚落分布 |
4.4.2 典型聚落布局营造 |
4.5 小结 |
5 常熟地区典型聚落样本研究 |
5.1 常熟县城 |
5.1.1 传统城市形态演进 |
5.1.2 城市选址与山水格局营造 |
5.1.3 传统城市结构 |
5.1.4 城市风景营造 |
5.2 沿江平原典型聚落——梅李镇 |
5.2.1 梅李镇与塘浦的疏浚 |
5.2.2 商业发展与城镇格局的形成 |
5.3 昆承平原典型聚落——古里镇 |
5.3.1 古里镇与圩区景观的演变 |
5.3.2 商业发展和城镇格局的形成 |
5.4 虞西平原典型聚落——王庄镇 |
5.4.1 王庄镇与上浜河、天落潭 |
5.4.2 商业发展与城镇格局的形成 |
5.5 小结 |
6 常熟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
6.1 城镇化影响下的地域景观变迁 |
6.1.1 自然环境的变迁 |
6.1.2 农田水利的变革 |
6.1.3 城镇蔓延扩张和乡村同质发展 |
6.1.4 传统景观风貌的消隐 |
6.2 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
6.2.1 区域整体保护 |
6.2.2 城市景观的延续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独具特征的自然环境基础 |
7.1.2 水利因素主导的地域发展历程 |
7.1.3 动态演进的地域景观体系 |
7.1.4 区域一体的保护发展展望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认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传统灰浆的定义 |
1.1.1 石灰 |
1.1.2 骨料 |
1.1.3 添加剂——夹杂物和添加物 |
1.2 传统复合灰浆的定义与组成 |
1.2.1 石灰——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基料 |
1.2.2 有机材料——中国传统复合灰浆中的添加物 |
1.2.3 古建筑营造中复合灰浆的配比与用途 |
1.3 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早期应用 |
1.4 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本章参考文献 |
2 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2.1 文献计量学 |
2.1.1 文献计量学简介 |
2.1.2 本次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2.1.3 文献分析检索规则 |
2.2 国内传统复合灰浆研究现状分析——基于中国知网CNK1数据库 |
2.2.1 文献类型及年份分析 |
2.2.2 发文作者及机构分析 |
2.2.3 文章被引用次数分析 |
2.3 国际传统灰浆研究现状分析——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 |
2.3.1 文献年份分析 |
2.3.2 论文收录情况及期刊分析 |
2.3.3 发文作者及机构分析 |
2.3.4 文章被引用次数和影响因子分析 |
2.4 传统复合灰浆的研究内容分析 |
2.4.1 有机添加物的检测方法 |
2.4.2 有机添加物的作用和机理 |
2.4.3 改性复合灰浆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
2.5 国内外传统复合灰浆研究差异 |
2.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3 传统复合灰浆的古文献记载研究 |
3.1 糯米灰浆 |
3.1.1 糯米灰浆在城墙及炮台建造中的应用 |
3.1.2 糯米灰浆在墓葬建造中的应用 |
3.1.3 糯米灰浆在水利工程建造中的应用 |
3.2 桐油灰浆 |
3.2.1 桐油灰浆在造船中的应用 |
3.2.2 桐油灰浆在墓葬建造中的应用 |
3.2.3 桐油灰浆在涂抹墙面方面的作用 |
3.2.4 桐油灰浆在水利建筑中的作用 |
3.3 蛋清灰浆 |
3.4 糖水灰浆 |
3.5 血料灰浆 |
3.6 植物汁类灰浆 |
3.6.1 树汁的应用 |
3.6.2 藤汁的应用 |
3.7 两种及以上有机物复配灰浆 |
3.7.1 糯米桐油复配灰浆 |
3.7.2 糯米与汁类的复配灰浆 |
3.8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4 传统灰浆工艺调研 |
4.1 传统石灰烧制的文献记载 |
4.2 传统石灰烧制工艺调研 |
4.2.1 浙江省石灰资源概况 |
4.2.2 传统石灰烧制工艺的现场调研 |
4.2.3 石灰烧制工人访谈 |
4.3 传统石灰消化与陈化工艺调研 |
4.3.1 传统石灰消化和陈化技术 |
4.3.2 传统石灰消化及陈化过程的现场调研 |
4.3.3 工人访谈 |
4.4 现存民居灰浆制作工艺调研 |
4.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5 古代建筑及遗址实地调查及取样分析 |
5.1 古代建筑及遗址实地调查取样 |
5.1.1 浙江衢州明代城墙 |
5.1.2 浙江温州古城墙遗址 |
5.1.3 浙江浦江龙德寺塔 |
5.1.4 福建永定县客家土楼群 |
5.2 灰浆样本的有机物分析 |
5.2.1 古建筑灰浆样本来源及类型 |
5.2.2 检测方法和步骤 |
5.2.3 检测结果 |
5.3 传统复合灰浆数据库的建立研究 |
5.3.1 数据库设计目的 |
5.3.2 数据库收录内容 |
5.3.3 数据库展示内容和检索平台设计 |
5.3.4 数据库平台初步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6 有机物检测结果的汇总分析 |
6.1 年代分布 |
6.1.1 淀粉 |
6.1.2 油脂 |
6.1.3 蛋白质 |
6.1.4 糖类 |
6.1.5 血 |
6.1.6 含有两种及以上有机物的样本 |
6.2 地域分布 |
6.2.1 淀粉 |
6.2.2 油脂 |
6.2.3 蛋白质 |
6.2.4 糖类 |
6.2.5 血 |
6.2.6 含有两种及以上有机物的灰浆样本 |
6.3 建筑类型分析 |
6.3.1 检出各类有机物的建筑类型统计 |
6.3.2 民间建筑 |
6.3.3 长城、城墙 |
6.3.4 塔 |
6.3.5 官方建筑 |
6.3.6 墓葬 |
6.3.7 寺观建筑 |
6.3.8 水利工程 |
6.3.9 船 |
6.3.10 其它 |
6.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7 传统复合灰桨的应用历史研究 |
7.1 传统复合灰浆的出现 |
7.1.1 文字记载之前的灰浆样本检测结果分析 |
7.1.2 各类有机添加物的最早应用 |
7.2 第一个发展高峰——宋代 |
7.2.1 宋代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分析 |
7.2.2 宋代灰浆样本检测结果 |
7.2.3 宋代传统复合灰浆发展情况 |
7.3 第二个发展高峰——明代 |
7.3.1 明代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分析 |
7.3.2 明代灰浆样本检测结果 |
7.3.3 明代传统复合灰桨的发展情况 |
7.4 传统复合灰桨的衰落 |
7.4.1 清代灰浆样本检测结果 |
7.4.2 清代复合灰浆的文献分析 |
7.4.3 衰落原因分析 |
7.4.4 衰弱情况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8 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原因探究 |
8.1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8.1.1 木构架的主体地位 |
8.1.2 农、林、渔、牧业物产丰富 |
8.1.3 中国的火山分布及喷发记录 |
8.2 有机添加物的性能与作用 |
8.3 古代建筑的发展对传统灰浆应用的影响 |
8.3.1 古代建筑体系的发展对传统灰浆应用的影响 |
8.3.2 建筑类型对传统灰浆应用的影响 |
8.3.3 建筑装饰艺术中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 |
8.4 其他工艺中有机物的应用 |
8.4.1 传统彩绘工艺中有机材料的应用 |
8.4.2 造船工艺中有机材料的应用 |
8.4.3 造纸工艺中有机材料的应用 |
8.4.4 其他工艺中有机材料的应用 |
8.5 传统复合灰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 |
8.5.1 因地制宜、物尽其用的实用理念 |
8.5.2 调和思想 |
8.5.3 传统复合灰浆衍生的忠、孝等社会文化意义 |
8.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附录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致谢 |
(9)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一) 史料与史料学的研究 |
(二)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研究 |
三、基本写作思路和框架 |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五、文中相关概念的解释 |
(一) 史料与史料学 |
(二) 环境史史料与中国环境史史料学 |
(三) 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 |
(四) 实物史料 |
(五) 图像史料与图像史学 |
(六) 域外文献 |
上篇 |
第一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主题、方法和学科任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主题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 |
第二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第一节 与文献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与自然科学、人类学、民族史、图像史学等学科的关系 |
第三章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第一节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和基础 |
第二节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必要性 |
第四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类型和特点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来源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类型和特点 |
第五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面临的困难 |
第二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的心态 |
第三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
第四节 从事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之准备 |
第六章 经史子集文献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经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二节 史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三节 子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四节 集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五节 经史子集文献中环境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
中篇 |
第七章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价值 |
第二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特点及其搜集利用 |
第八章 地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搜集利用 |
第一节 地方志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特点和局限 |
第三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利用 |
第九章 实录与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及其搜集利用 |
一、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
二、实录中环境信息的搜集利用 |
第二节 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 |
一、档案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二、档案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利用 |
第十章 中国口述环境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的口述传统和口述史料遗存 |
第二节 口述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三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特点 |
第四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途径 |
第五节 口述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征实 |
第十一章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利用途径概论 |
第一节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二节 实物史料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利用途径 |
第十二章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搜集解读概论 |
第一节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图像史料的搜集与解读 |
下篇 |
第十三章 几种特殊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书信、报刊与文史资料 |
第二节 田野调查资料与自然科学观测试验数据 |
第三节 日记 |
第四节 域外文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史料来源与研究现状 |
(一) 史料来源 |
(二) 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阶段界定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研究阶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一、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
(一) 实现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主要目标 |
(二)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内在要求 |
二、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现实依据 |
(一) 西藏高等教育特殊的地位要求中央政府给予重视 |
(二) 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需要中央政府的帮扶 |
第三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 |
一、探索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帮扶民族地区创建高等教育 |
(二) 和平解放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教育进行帮扶 |
(三) 西藏高等学校在创建过程面临着师资匮乏问题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动员内地大学生长期支援西藏公学 |
(二) 上海市选派教师支援西藏师范学院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进藏建藏成为早期援藏工作的主导思想 |
(二) 政策实施体现出浓厚的政治动员色彩 |
(三) 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 |
四、探索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快速起步 |
(二) 帮助西藏初步建立起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
(三) 打开了西藏高校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关系 |
第四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 |
一、调整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加快发展西藏高等教育成为中央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 |
(三) 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特殊政策帮扶西藏高等教育 |
(二) 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省市和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 中央组织部组织内地高校选派干部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初步成形 |
(二)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机制趋于合理 |
(三) 支援政策制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
四、调整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
(二)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
(三) 西藏高校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
(四) 西藏高校自我发展意识增强 |
第五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至今) |
一、拓展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对西藏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
(三) 实现西藏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加大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组织部的高校干部援藏政策不断加强 |
(三) 教育部组织内地高校强力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四) 相关内地省市组织开展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政策体系趋于成熟 |
(二) 支援政策实施机制不断健全 |
(三) 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
(四) 对口支援逐渐向对口合作转移 |
四、拓展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树立起了现代化办学理念 |
(二)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
(三)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和层次稳步提高 |
(四) 西藏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着提升 |
(五) 西藏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
第六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与特征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 |
(一) 外部动力因素 |
(二) 内部动力因素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以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为例 |
(一) 路径依赖是公共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
(二) 路径依赖下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的变迁过程 |
(三) 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
第七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绩效与问题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绩效评估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 |
(二) 提升了支援高校的综合办学能力 |
(三) 促进了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边疆安全稳定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政策制定多头管理与政策资源配置不足 |
(二) 部分执行主体动力不足及政策执行失真 |
(三) 政策监控和评估缺乏制度规范 |
第八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创新面临的挑战 |
(一) 加快内涵建设是当前西藏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
(二) 支援政策目标、任务与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策略 |
(一) 加强各政策部门的协调与配套政策制定 |
(二) 增强政策执行主体自觉性及执行力度 |
(三) 健全政策监控和评估工作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展望“十五”江苏林业(论文参考文献)
- [1]运西诸湖水环境变迁影响下江淮湖洼平原圩-垛-塘乡土景观研究[D]. 姚盈旭.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研究[D]. 孙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3]无锡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评述[D]. 李倩. 江南大学, 2020(01)
- [4]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D]. 王曦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苏州传统地域景观研究[D]. 罗雨薇.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常熟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D]. 杨宇翀.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认识研究[D]. 李佳佳. 浙江大学, 2019(03)
- [9]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D]. 李明奎. 云南大学, 2019(09)
- [10]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D]. 张王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