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迁徙史的形象概括——拉祜族民间文学《根古》初探

拉祜族迁徙史的形象概括——拉祜族民间文学《根古》初探

一、拉祜族迁移历史的形象概括——拉祜族民间文学《根古》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哈司依提·艾迪艾木[1](2020)在《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民间叙事诗是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主要门类之一,其中的爱情叙事诗在各民族民间叙事诗中,是数量繁多、形式优美、篇幅较长、传播率极广、艺术感染力较高的叙事诗类型。民间爱情叙事诗与人民的生活、节日、民俗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承载着他们的生产生活、伦理道德、爱情婚姻、价值取向、道德追求等,结构形式完整,艺术手法比较成熟。许多民间爱情叙事诗在今天仍然流传,而且被改编成其他种类的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对各民族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素材。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文本研究的方法,运用文学、人类学等研究理论与方法,对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进行叙事研究,分析其叙事结构,叙事手法、叙事程式、叙事时空与叙事原型。本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绪论部分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定义、分类、题材来源以及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同时,从多元文化交流的视角,对我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价值进行阐述。最后简要评析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研究现状,指出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对象和方法。正文有五章,具体如下:第二章为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结构。本文运用法国学者格雷马斯的结构主义行动元模式、叙事程序和符号矩阵等叙事理论,通过分析各民族代表性爱情叙事诗文本共有各种要素及其关系,找出它们的普遍叙事结构模式,在此基础上发掘其叙事不变的深层结构,探讨其背后意义的形成。第三章着重探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手法。首先分析爱情叙事诗的两种叙事文体类型及其说唱特征,指出韵散相间爱情叙事诗中韵文的特征和作用,并从叙事学角度探讨其在转换叙事视角、调节叙事节奏、丰富叙事方式、完善故事情节及塑造人物形象等重要的叙事功能。其次对爱情叙事诗的问答式叙事手段进行分类,分析爱情叙事诗中常见的叙事传统。第三,通过探讨爱情叙事诗中的序歌和尾歌等非情节类诗歌的特点及作用,指出它们是在叙事诗开篇和结尾的有效叙事技巧,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活动本是一种传统,是一种歌手和听众的交流互动模式。第四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程式。叙事程式是爱情叙事诗得以长期传承的载体。它增强了民间叙事诗传承的系统性和稳固性。本文采用口头程式理论,通过探讨其中的词语程式、句法程式、主题程式以及引导性程式等程式,初步认定爱情叙事诗是一种具有程式化特点的口头叙事,并指出这些叙事程式是在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演唱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的叙事规律和方式,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传统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第五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空。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中,时空是非常重要的要素。本章从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入手,对民间爱情叙事诗的时序、时距、叙事频率、叙事空间类型特点及其象征意义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阐明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的渊源关系。第六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原型。论文在前四章的基础上,运用原型理论及人类学相关的理论,在“通过仪式”的“分离、阈限、融合”三个阶段中,对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进行并行对比,阐述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的原型关系,展现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历史脉络,籍此揭示出仪式和口头文学之间的渊源关系。最后为结语部分,总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认为民间爱情叙事诗具有程式化叙事诗特点,其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这种叙事程式来自于口头叙事传统,二是取决于其叙事原型。

刘雄强[2](2020)在《云南拉祜族传统聚落空间建构特征及历史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拉祜族是云南省独有的少数民族,其传统聚落饱含着鲜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目前云南拉祜族保存的较为完整且集中的传统聚落主要位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地区,但近年来由于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拉祜族传统聚落风貌格局日渐衰弱。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研究聚落空间的建构特征,能帮助认知其特有的历史价值,进而更好地保护传统聚落形态,继承民居营造智慧,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本论文以云南拉祜族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借助建筑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多学科交融的研究理论,通过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的方法,梳理拉祜族传统聚落自然人文环境,探究拉祜族聚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历程。从构成要素、选址布局、空间营建、民居形态上剖析聚落空间的建构特征。再解读拉祜族传统聚落的建构技艺、建构思想和文化表征,进而归纳出聚落在历史研究、生态人文、科学技术、美学艺术方面的历史价值。拉祜族传统聚落具有天人合一、四素同构、人神共居的建构特征。除了其建构技艺值得当代借鉴外,拉祜族类比自然的生态理念、敬畏神灵的宗教意识和互助共享的群体共识都值得当代学习。拉祜族传统聚落蕴藏着历史信息,其聚落在各方面的历史价值能够为研究、教育、旅游等领域所利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中根据拉祜族传统聚落的现状与问题,尝试提出保护发展策略,以期为乡村传统聚落的环境提升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提供理论参考。

王京[3](2020)在《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作为专题数据研究对象,分析了信息技术日趋普及大背景下对以多民族人文始祖神话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数据研究的意义,并通过数据学方法、文献分析方法、模型分析法及多重证据等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该神话专题数据的建设、开发与应用进行全面研究。积极尝试大数据方法在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乃至社科领域中研究方法的创新。本论文分为绪论和五章。首先,在绪论中,本文重点阐释了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的选题依据、对其进行数据研究的可行性以及国内外对该专题的研究现状等一系列问题。认为伏羲女娲神话是中国多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包括当下人文社会科学许多学科学术研究中都对伏羲女娲神话体现出很高的关注度,并且大数据技术在人文社会学科的全面推进,也为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研究提供了学术需求与技术支持,无论是在该专题数据的采集与呈现方面,还是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方面,都具有相应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第一章阐释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几个基本问题。重点梳理了从人类早期记忆到信息背景下人文数据建设的发展历程,分析论证了将各民族伏羲女娲神话作为专题数据进行系统研究的客观性和必要性。以此为前提,对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中的有关概念、基本内容等进行规范和厘定,并对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丰富性、客观性、主观性和独立性等一系列特征做出阐释。第二章论述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选择与生成。在伏羲女娲神话数据选择对象方面提出以叙事主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以语言类型为参照的数据选择和以不同载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等几大类型,重点对古文献文本、现当代民间口头文本、图像中的伏羲女娲和民俗中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选择的原则和具体方法进行了阐释。在神话数据生成方式探讨方面,重点对都柏林数据结构核心元素集进行了必要的扩充和细分,并制定出基于神话文本元素属性、结构信息和相关数据信息的基本标准,同时,对后期数据的鉴别和验证、增值和清洗问题也做出相应的说明。第三章阐释了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数据结构。利用神话理论对伏羲女娲神话的叙事结构作出不同分类,并重点从母题角度、民族角度和地理空间角度对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进行阐释。本文在论述母题视角下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时,以1000余篇女娲神话文本为对象,提取出2160条母题,划分出10大类型和6个层级,并对母题结构层级关系及结构作出系统描述,搭建起一个逻辑清晰、关联明确、体系开放的女娲神话母题结构体系,实现神话文本资源与大数据处理之间的有效沟通,突出了母题数据结构应具有的完整性、开放性和关联性等特点。在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地理结构分析中,论述了伏羲女娲神话地理分布的特征以及地理结构设置的方法,阐释了以民族聚居情况为参照的地理区域类型划分、以国家现行行政区划为背景的地理划分和以通行片区划分为背景的地理划分等情况,并以特定区域为例对此作出分析与验证。第四章重点阐述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关联性。本文认为数据的关联性是数据建设的核心内容,首先提出了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时间关联、空间关联、作品与研究成果关联等基本关联模式。在阐释伏羲女娲神话在民族间的关联时,重点强调了神话与民族历史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及关联中的民族认同问题,特别以广泛流传于苗、瑶、羌、仫佬、毛南、布依等民族中的“洪水后伏羲女娲兄妹婚再生人类”神话文本为案例,论证了这种民族间的关联性。同时,重点阐释了伏羲女娲神话的母题关联问题,认为母题关联兼具神话叙事结构关联与语义关联两个维度,通过母题类型与层级的设置可以考察多类型神话数据的关联与结构,并以壮族伏羲女娲神话为例,多角度验证了通过母题的关联实现从专题数据到综合数据、从小数据到大数据的关联性建构。第五章重点探讨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当今实践与应用问题。本章首先分析了伏羲女娲专题数据研究在知识服务、知识图谱、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及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并重点分析了该类数据研究在神话学学科发展中的应用,提出了数据分析在中国神话创作与叙事特征研究、传承现状及规律研究等方面的学术实践。在论述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创造性转化中,强调了神话数据转化的多样性,并对新媒体中及文化旅游产业中的神话数据开发与运用提出了一些方法论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何少琪[4](2019)在《基于旅游IP视角的红河州哈尼族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对于红河哈尼族这一具有深厚丰富的民族文化的旅游文化资源而言,如何充分加工民族文化,包装成具有知识产权的旅游产品,来适应旅游行业新的竞争态势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本文目的是挖掘哈尼文化中旅游元素构建独特旅游IP产品,运用全新的开发模式,有效的保护和继承哈尼文化。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网络知名旅游IP案例的IP性质、用发展历程论证旅游IP形成路径的可行性;以及从IP的视角分析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借鉴其成功经验。据调查,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遇到的瓶颈,是民族旅游文化的商业化一方面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变现、升值,另一方面使得民族文化在商业化的过程中退化变质。这种矛盾共存关系使得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不到位,定位不准确。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特点在于独特性、多变性、延展性等,在知识产权以及相关政策的保护支持下,使相关旅游产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本文的价值在于基于红河哈尼文化构建民族旅游IP目的地与相对应的旅游产品,是红河哈尼族专有、不可复制、不可盗用,借助红河哈尼族的IP产品也获得相对应的报酬。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本章是对论文的选题背景进行简单的阐述,分别对论文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以及相关文献综述进行归纳研究。第二章是本文涉及的研究基础理论介绍。第一节主要是介绍民族文化与旅游IP产品开发相关理论概述,涉及理论有:产业融合理论、旅游品牌竞争力理论、民族文化传播理论、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第二节是相关概念界定辨析: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以及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第三章是旅游IP形成机制研究,第一小节对旅游IP概念、特征、分类进行梳理;第二小节是对旅游IP形成路径的探索。第四章采用案例分析法对知名旅游IP景区和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进行研究。第一节是知名旅游IP景区案例,网络收集三十个案例,分析IP发展历程、IP原生元素、IP性质类型和IP专利申请,总结旅游IP产品的形成路径;第二节选举了八个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案例,运用IP视角分析案例中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总结可借鉴经验。第五章是介绍红河哈尼族旅游开发条件、可开发旅游资源以及红河哈尼族旅游IP元素提取。第六章是对哈尼族文化旅游IP产品构建。本章主要是通过探究八大IP类型依托的旅游产品路径开发,构建红河哈尼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路径,以及构建哈尼族主打旅游IP产品。第七章结束语。本章是研究的归纳和结论,并提出论文不足与展望。

娜妥[5](2019)在《中缅拉祜族“厄莎”信仰下的“圣地"想象比较研究 ——以拉巴村和腾龙村为研究对象》文中提出“厄莎”信仰是拉祜族原生宗教的体现,对于拉祜族而言,世界的存在是因为“厄莎”的存在。作为频繁迁徙的民族,拉祜族的“厄莎”信仰具有明显的迁徙烙印,在此背景下形成的神话里就有关于“射箭寻找家园”的神箭传说。在这一传说中,金箭、银箭都落在了国外,铜箭落在了国内,金箭银箭所落之地成为生活在国内的拉祜族眼中的美好生活家园圣地。明末清初,大乘佛教传入拉祜族地区后,与拉祜族的传统“厄莎”信仰相结合,迅速形成了一股政教合一的对抗清王朝的军事力量;在这一军事力量逐渐被瓦解过程中,拉祜族进一步向南迁徙,进入其他东南亚国家;而佛教组织的最后一位领导者朱阿霞(三佛祖)留在了中国境内的西盟,继续抵抗清王朝。因此对于迁往国外的拉祜族而言,拉祜族的中心在中国,西盟是真正的“厄莎”所处之地,这里同时成为他们信仰的圣地。在“厄莎”信仰体系下,拉祜族的圣地想象包含了宗教层面的信仰圣地和生活层面的家园圣地。本研究分别以拉巴村和腾龙村两个中缅拉祜族聚居村落为主要田野调查点,重点对两个村落的“厄莎”信仰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关注村落的历史变迁、经济发展、政治影响,以及村落与周边村落和民族之间的交际互动。着重阐述了以两个村落为代表的中缅拉祜族之间“圣地”想象的具体表现,分析了造成中缅拉祜族之间圣地想象差异的因素首先是频繁迁徙的历史记忆影响,其次从族际关系角度,提出拉祜族的边缘性地位是加深中缅拉祜族圣地想象的现实动因,同时,拉祜族社会本身所具有的二元合一的社会事实,使得“厄莎”与领导头人之间实现了神化与世俗化的统一,这赋予了圣地兼具生活家园与信仰家园的双重意义。现代民族国家的产生,直接导致了跨境民族的形成;国家的主权性呈现在居住在边界线两侧的拉祜族身上的是具有明显差异的政治性和经济性,国家的行为主体作用亦让拉祜族的“厄莎”信仰再次与国家认同相融合。但是拉祜族社会内部早已形成的“我们都是’厄莎’的子女”的民族认同却能够超越民族国家的政治边界线,构成民族内部的自我边界线;在全球化背景下,类似的民族自我边界线,也有可能利于形成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共生关系”。

唐艳霞[6](2018)在《拉祜族“牡帕密帕”叙事的模式性与新生性 ——对云南省澜沧县老达保寨四位演述人的调查和思考》文中指出“牡帕密帕”叙事既有文本叙事,也有演述者叙事。李扎戈、李扎倮、李扎莫、李娜努是老达保寨同一家族的“牡帕密帕”演述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下受到外界关注,他们仍演述着“牡帕密帕”的口头文本,同时,澜沧拉祜族地区还流传着多种“牡帕密帕”文本。不同文本、不同演述个体在比较中呈现出“牡帕密帕”叙事的模式性与新生性。首先,“牡帕密帕”的不同叙事文本源于同地区史诗歌手的演述,相似的演述内容造成三个叙事主题和高度结构化的叙事时空、顺序、母题、程式,但由于表演语境中不可知的因素和社会文化语境对“牡帕密帕”的束缚,“牡帕密帕”演述的时间长度与演述者与观众互动的程度有关,文本组成、内容、意义具有时代性,这些成为“牡帕密帕”叙事新生性的组成部分。其次,家族传承和非遗视角下的传承方式让多元个体演述的“牡帕密帕”内容和文本都按照创造、战争、迁徙三大主题来进行,但不同个体仍在“牡帕密帕”演述的相似性中书写着内心的自由,在演述风格、肢体行为和语言翻译的观察中,可看到多元个体所演述的“牡帕密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最后,特定演述个体李扎莫在“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身份下诠释“牡帕密帕”固定的母题叙事,使得其演述的“牡帕密帕”内容始终局限于一个模式框架之内。李扎莫在“基督教信仰者”的身份下,展示杂糅有耶稣事迹的“牡帕密帕”叙事角色的置换,新生出独特的、新颖的“牡帕密帕”叙事内容。综合以上三个层次的比较,可看到“牡帕密帕”叙事在文本之间、演述者之间以及特定演述者不同场合的演述之间都有着模式性与新生性,这源于“牡帕密帕”叙事诞生和传承的语境,在当今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境中,从动态的表演研究层面对“牡帕密帕”叙事进行调查和思考,发现其在民俗模式化之外的新生性,这也符合了近年来民俗学学科研究范式由民俗模式化研究向民俗文本与田野研究互动转变的趋势。

高蕾[7](2017)在《村落语境中拉祜族“古根”传统的研究 ——以云南省双江县忙品寨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古根”即“古老的根子”,是老人传下的话,人们遵循着这“古老的根子”而生活。“古根”的演述存在于具体语境,村落语境是“古根”演述的重要语境之-·。在具体的村落语境中,能够观察到“古根”被谁演述、演述什么、如何演述等系列景象。临沧双江县忙品寨中居住着来自11个不同地方的拉祜族,不同来处的拉祜族村民们共同构建了“古根”演述的村落语境,“古根”在忙品寨的村落语境中呈现出了多种样态。首先,在忙品寨语境中,不同的演述者对“古根”的演述存在巨大差异。忙品寨中“古根”演述者分为专业性民俗角色和随俗角色,专业性民俗角色包括摩巴、赤脚医生,一般村民属于随俗角色。由于专业性民俗角色系统地学习过“古根”知识,因此他们所掌握的“古根”知识具有体系性、细节性的特点。专业性民俗角色中摩巴和赤脚医生对“古根”的实践有所区别,摩巴属于专业性的神职人员,不仅能主持婚礼和葬礼,而且还能在叫魂、吹鬼、算卦语境中实践“古根”;赤脚医生则只能在叫魂语、吹鬼、算卦语境中实现对“古根”的演述。普通村民所掌握的“古根”是不成谱系、断代的,因此他们在不同的语境中都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完成对“古根”的演述。其次,忙品寨这一村落语境中村民们对“古根”演述主题具有模式性和多样性的特征,模式性指的是村民们对“古根”主题的讲述在故事框架上具有一致性。“古根”在该地区的演述与传承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由于群体对“古根”记忆的不同,以及他们表达“古根”的方式不同,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古根”演述主题的多样性。最后,忙品寨中的村民们按照“古根”传统的规定在具体的语境中形成了“古根”不同的演述形态,通过对节仪语境、地方风物语境和服饰习俗语境中“古根”叙事形态的描述,可看到忙品寨中的“古根”的存在是活形态的,弥散于忙品寨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总而言之,从忙品寨中的演述者、演述主题、演述形态三个方面来探究忙品寨语境中的“古根”演述,可以看出“古根”在忙品寨中具有传承性、多元性、生活性的特点。所谓传承性指的是村民们反复地演述和实践“古根”,使得“古根”早已成为了民众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所谓多元性表现在“古根”演述者的多元性、“古根”演述卞题的多样性。而“古根”的生活性指的是“古根”的演述贯穿于拉祜族的日常生活之中,和忙品寨拉祜族村民的生活和人生结为紧密的整体。

谭雯文[8](2017)在《普洱“茶马古道”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构建研究》文中指出“茶马古道”沿线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集文化保护价值与生态保护价值于一体。然而快速的城市化破坏了“茶马古道”沿线的生态环境,加剧了文化的流失,威胁了遗产保护。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借鉴系统保护规划的方法,综合考虑研究区内的多种因素,选择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保护对象,通过规划软件Marxan进行迭代运算和反复筛选,构建普洱“茶马古道”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和文化多样性保护格局。在此基础上进行地图叠加和分析,构建普洱“茶马古道”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格局。结论如下:1、普洱“茶马古道”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构建。以25种生态系统植物群系和19个古茶园为保护对象,制定量化的保护目标和保护代价,进行不可替代性计算,识别了 11个保护优先区,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包括4个面状空间、4条连接廊道和14个节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2、普洱“茶马古道”文化多样性保护格局构建。以107个物质文化遗产和52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对象,制定量化的保护目标和保护代价,进行不可替代性计算,识别了 23个保护优先区,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包括7个面状空间、分布于全市范围的连接廊道和23个节点的文化多样性保护格局。3、普洱“茶马古道”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格局构建。通过对生物多样性不可替代性和文化多样性不可替代性的叠加,识别出普洱“茶马古道”一级保护区域1436.66km2,二级保护区域8339.90km2,以此为基础构建普洱“茶马古道”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格局,包括15个面状保护节点区域,分别是4个一级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区、2个二级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区、3个二级文化多样性和6个二级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并构建分布于全市范围的连接廊道和保护节点。通过以上研究,提出了普洱“茶马古道”保护的建议,为普洱市“茶马古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其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李玲[9](2016)在《解读澜沧拉祜族挎包的装饰艺术特征》文中研究表明任何民族的历史,都是文化发展和积累的历史。云南各民族在数千年的繁衍生息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手工艺文化。手工艺品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以手工形式创造的一种造型艺术。民族手工艺文化包括一个民族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制作技术及凝聚于其中的民族的认知形式、价值观念、审美趣味。所以说,民族手工艺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澜沧地区的拉祜族喜爱佩戴挎包,是一个能够记载、传承拉祜族文化、历史,表达拉祜族生活理想、追求的载体。拉祜族挎包,不仅是一种与其生活紧密联系的实用物件,也是拉祜族民族服饰中重要的组成配饰,同时也是拉祜族民族文化、民族审美情趣、优秀民间工艺的重要物质载体。通过解读澜沧拉祜族挎包的装饰艺术特征,从装饰艺术的审美角度,对拉祜族挎包的工艺审美进行阐述,着重分析拉祜族挎包在图案装饰、色彩装饰及结构造型中的审美内涵,以点带面的挖掘拉祜族挎包中所蕴涵的民族审美情趣的发生、本源和文化内涵。探究其在装饰艺术领域中的功能及价值,装饰审美特征及要素,从而对澜沧县拉祜族民族文化系统性的深入研究,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刘露[10](2016)在《国内拉祜族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学者搜集整理了大量拉祜族文史资料,拉祜族研究开始受到关注。学术界对拉祜族的社会形态、宗教文化、语言文字与文学、婚丧习俗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均有研究,学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使拉祜族研究日趋完善。

二、拉祜族迁移历史的形象概括——拉祜族民间文学《根古》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拉祜族迁移历史的形象概括——拉祜族民间文学《根古》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民间爱情叙事的分类与题材来源
        1.1.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几种分类
        1.1.2 民间爱情叙事诗题材的来源
    1.2 中国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
        1.2.1 主体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对少数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影响
        1.2.2 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
    1.3 多元文化交流视野下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价值
        1.3.1 思想价值
        1.3.2 审美价值
        1.3.3 娱乐价值
        1.3.4 教育价值
        1.3.5 认同价值
        1.3.6 遗产与开发价值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现状与方法
        1.4.1 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现状
        1.4.3 研究资料来源、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2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结构
    2.1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表现层—角色模式
        2.1.1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模式
        2.1.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与角色
    2.2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中阶层(一)——叙事程序
        2.2.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合取性叙事程序
        2.2.2 民间爱情叙事诗“三合一体”的叙事序列
    2.3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中阶层(二)——叙事模式
        2.3.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离合型叙事组合
        2.3.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圆形叙事模式
    2.4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深层—符号矩阵
        2.4.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符号矩阵
        2.4.2 民间爱情叙事诗二元对立的深层结构
第3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手法
    3.1 韵及韵散结合的叙事手法
        3.1.1 韵文体
        3.1.2 韵散相间体
    3.2 问答式的叙事技巧
        3.2.1 问答叙事类型
        3.2.2 问答主体类型
    3.3 开篇与结尾的叙事方法
        3.3.1 开篇的叙事传统
        3.3.2 结尾的叙事技巧
第4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程式
    4.1 词语程式
        4.1.1 数字程式
        4.1.2 时间程式
        4.1.3 人物名称程式
        4.1.4 比喻的修辞程式
    4.2 句法程式
        4.2.1 排比平行
        4.2.2 递进平行
    4.3 主题程式
        4.3.1 “诞生”的主题程式
        4.3.2 “成长”的主题程式
    4.4 引导性程式
        4.4.1 引言性开头程式
        4.4.2 引导切换的程式
        4.4.3 引导话语模式的程式
第5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空
    5.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间
        5.1.1 时序
        5.1.2 叙述节奏
        5.1.3 叙述频率
        5.1.4 爱情叙事诗的时间意识
    5.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空间
        5.2.1 民间爱情叙事诗空间类型
        5.2.2 民间爱情叙事诗空间类型的特征
        5.2.3 空间的叙事功能
        5.2.4 空间的象征意义
第6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原型
    6.1 分离阶段-分离的动机及手段
        6.1.1 与现实世界的分离
        6.1.2 与陌生世界的分离
    6.2 阈限阶段-考验
        6.2.1 阈限时空
        6.2.2 阈限生活
    6.3 融合阶段-团圆
        6.3.1 象征性死亡与再生
        6.3.2 其他融合手段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我国部分民间爱情叙事诗名单
附录 B:我国部分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划分情况
附录 C:维吾尔民间叙事诗在十二木卡姆歌词中的分布情况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云南拉祜族传统聚落空间建构特征及历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相关理论综述
        1.2.1 传统聚落相关研究
        1.2.2 少数民族聚落相关研究
        1.2.3 拉祜族社会文化研究
        1.2.4 拉祜族民居聚落研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拉祜族传统聚落发展演变历程
    2.1 拉祜族聚居的自然环境
        2.1.1 地理地形环境
        2.1.2 气候资源环境
    2.2 拉祜族的社会人文环境
        2.2.1 民族起源与历史发展
        2.2.2 社会组织与宗教信仰
        2.2.3 民间艺术与建构技艺
        2.2.4 民族思想与文化表现
    2.3 拉祜族传统聚落的发展演变
        2.3.1 原始社会时期的聚落
        2.3.2 封建社会时期的聚落
        2.3.3 社会主义时期的聚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拉祜族传统聚落空间建构特征
    3.1 拉祜族传统聚落空间构成要素
        3.1.1 自然空间
        3.1.2 人工空间
    3.2 拉祜族传统聚落空间选址布局
        3.2.1 选址取向
        3.2.2 布局特征
        3.2.3 文化意向
    3.3 拉祜族传统聚落空间营建分析
        3.3.1 传统聚落的功能需求
        3.3.2 营建聚落的集体行为
        3.3.3 聚落空间的建构层级
    3.4 拉祜族传统民居类型形态
        3.4.1 民居类型
        3.4.2 平面功能
        3.4.3 立面外观
        3.4.4 剖面结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拉祜族传统聚落建构智慧表达
    4.1 拉祜族传统聚落的建构技艺
        4.1.1 建构行为仪式
        4.1.2 营建技术运用
        4.1.3 装饰艺术表现
    4.2 拉祜族传统聚落的建构思想
        4.2.1 生态理念
        4.2.2 宗教意识
        4.2.3 群体共识
    4.3 拉祜族传统聚落的文化表征
        4.3.1 婚姻家庭文化
        4.3.2 生产生活文化
        4.3.3 火塘家神文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拉祜族传统聚落历史价值认知
    5.1 聚落演变的历史研究价值
        5.1.1 形态视角
        5.1.2 技术视角
    5.2 聚落空间的生态人文价值
        5.2.1 自然生态空间
        5.2.2 精神文化空间
    5.3 聚落建构的科学技术价值
        5.3.1 因地制宜的材料选择运用
        5.3.2 蕴藏人文内涵的建造技艺
    5.4 聚落建构的美学艺术价值
        5.4.1 艺术审美与聚落特色
        5.4.2 歌曲舞蹈与聚落场所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保护与发展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测绘聚落及其民居图纸绘制(部分)

(3)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选题的依据
    二、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研究的可行性
    三、伏羲女娲神话专题研究及数据研究的状况
    四、本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信息背景下的人文数据建设与研究
        一、从人类早期记忆到数据研究发展历程回顾
        二、人文数据研究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三、选择伏羲女娲神话作为数据研究的设想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界定
        一、神话的界定与特征
        二、伏羲女娲神话的界定与基本内容
        三、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研究的客观基础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特征
        一、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丰富性
        二、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客观性
        三、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主观性
        四、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独立性
第二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选择与生成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选择的基本问题
        一、神话文本数据选择的目的
        二、伏羲女娲神话资料选择的原则
        三、伏羲女娲神话文本数据选择的方法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来源的几种类型
        一、以叙事主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
        二、以不同载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
        三、以语言类型为参照的数据选择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文本数据的生成
        一、神话文本数据提取与呈现的理论依据与标准
        二、神话文本数据的基本构成与分解
        三、神话文本数据的清洗与增值
第三章 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数据结构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的理论与定位
        一、关于叙事结构的相关理论探讨
        二、伏羲女娲神话结构分析中的几种常见定位
    第二节 母题视角下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
        一、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的界定、特征与类型
        二、伏羲女娲神话母题体系的基本结构
        三、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结构的层级与描述
        四、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结构体系的特点
    第三节 民族与地理视角下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
        一、民族与地理概念在伏羲女娲神话结构分析中的意义
        二、伏羲女娲神话的地理分布与地理结构设置
        三、以中原地区为例考察伏羲女娲神话的地理分布
第四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关联性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的几种基本关联模式
        一、国内外关于人文学科知识关联的研究与实践
        二、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时间关联
        三、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空间关联
        四、伏羲女娲神话文本与研究成果的关联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在民族间的关联
        一、伏羲女娲神话形象在各民族的传播符合史实
        二、伏羲女娲神话关联中的民族认同
        三、伏羲女娲神话民族间关联的案例分析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的母题关联
        一、伏羲女娲神话母题关联性质的确定
        二、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的类型与层级
        三、以壮族伏羲女娲神话为例看母题关联的实现
第五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应用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应用价值
        一、专题数据建设与研究的应用价值
        二、专题数据知识图谱的应用与前景
        三、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中的运用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助力神话学学科发展
        一、通过数据分析服务中国神话学学科发展
        二、通过神话数据分析中国神话的创作与叙事特征
        三、通过神话数据分析中国神话的传承现状及规律
        四、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学科发展中的其他应用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创造性转化
        一、通过神话数据研究探讨神话转化的多样性
        二、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新媒体中的开发与应用
        三、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文化旅游产业中的案例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4)基于旅游IP视角的红河州哈尼族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民族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二、旅游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三、旅游IP研究综述
        四、红河哈尼族文化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路线
第二章 研究基础理论与概念解析
    第一节 基础理论分析
        一、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理论
        二、旅游品牌竞争力理论
        三、民族文化传播理论
        四、知识产权基础理论
        五、情感依恋理论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一、民族文化相关概念
        二、民族文化旅游产品
第三章 旅游IP概念及形成机制
    第一节 旅游IP概念与属性
        一、旅游IP概念
        二、旅游IP属性
    第二节 旅游IP特征与功能
        一、旅游IP特征
        二、旅游IP功能
    第三节 旅游IP形态与分类
        一、旅游IP发展形态
        二、旅游IP分类
    第四节 旅游IP形成机制
        一、旅游IP内容整合
        二、旅游IP形成机制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经典旅游IP目的地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绍
        二、案例分析
        三、经验借鉴
    第二节 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绍
        二、案例分析
        三、经验借鉴
第五章 哈尼文化资源和IP元素分析
    第一节 红河州旅游发展基础条件
        一、区位与交通
        二、经济基础
        三、红河州国民经济与社会现况
        四、相关政策与现状
        五、哈尼族历史与文化
    第二节 红河哈尼族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一、村寨建筑
        二、梯田文化
        三、生产活动
        四、原始宗教
        五、生活习俗
        六、语言文学
        七、节事活动
        八、影视作品
    第三节 红河哈尼族旅游IP元素提取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世界文化遗产
        三、文学作品
        四、热门影视
        五、旅游演艺
        六、节事活动
        七、知名企业
        八、游戏竞技
第六章 哈尼文化旅游IP产品构建
    第一节 哈尼文化旅游IP产品呈现形态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IP
        二、世界文化遗产
        三、旅游演艺
        四、节事活动
        五、文学作品
        六、热门影视
    第二节 哈尼文化旅游IP产品设计
        一、哈尼梯田景观IP产品设计
        二、“十月年”节事旅游IP产品设计
        三、千人梯田实景表演IP产品设计
        四、“诺玛阿美”演艺IP产品设计
        五、哈尼博物馆文创IP产品设计
        六、《婼玛的十七岁》影视主题公园IP产品设计
        七、《哈尼阿培聪坡坡》迁徙之路IP产品设计
第七章 结束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成果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成果
    第二节 研究特点与创新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哈尼族宗教相关神灵简介
附录B 哈尼族饮食风格简介
附录C 哈尼族文学艺术简介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5)中缅拉祜族“厄莎”信仰下的“圣地"想象比较研究 ——以拉巴村和腾龙村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二) 研究综述
        1. 拉祜族“厄莎”信仰研究
        2. 中缅跨境民族宗教信仰互动研究
        3. “圣地”研究
        4. 拉祜族其他文化现象研究
    (三) 相关概念界定
    (四) 研究方法
    (五) 田野点概况
    (六)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拉祜族“厄莎”信仰
    第一节 传统的“厄莎”信仰体系
    第二节 “厄莎”作为外来宗教信仰的突破口
    第三节 拉巴村与腾龙村的“厄莎”信仰
    小结
第二章 想象的圣地与自我
    第一节 金银铜:圣地认知
    第二节 铜箭:圣地扭转
    第三节 银箭:圣地衰降
    小结
第三章 内外交织:圣地的形成因素
    第一节 频繁迁徙的历史记忆
    第二节 族际关系:边缘人身份的困惑
    第三节 “厄莎”与头人:二元合一的社会结构
    小结
第四章 国家在场:圣地最终成为一种想象
    第一节 中缅边界争端历程及“倮匪”向“拉祜”的转变
    第二节 国家主权性下的身份阈限
    第三节 国家作为行为主体影响下的信仰变迁
    小结
结语:圣地凝聚——我们都是“厄雅莎雅”
参考文献
致谢

(6)拉祜族“牡帕密帕”叙事的模式性与新生性 ——对云南省澜沧县老达保寨四位演述人的调查和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关键词阐释
    (四)研究方法和田野调查情况
一、多元文本比较中的模式性与新生性
    (一)三类文本比较中的模式性
    (二)文本比较中的新生性
    (三)小结
二、多元个体比较中的模式性与新生性
    (一)个体比较中的模式性
    (二)个体比较中的新生性
三、特定个体叙事中的模式性与新生性
    (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李扎莫
    (二)作为基督教信仰者的李扎莫
    (三)小结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村落语境中拉祜族“古根”传统的研究 ——以云南省双江县忙品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原因
    (二) 研究综述及选题意义
        1、“语境中的民俗”研究范式综论
        2、拉祜族民间文学研究综述
    (三) 关键词解释
        1、村落语境
        2、演述
        3、“古根”
    (四) 研究方法
一、村落语境中“古根”的演述者
    (一) 演述者的界定
    (二) 专业性民俗角色的“古根”演述
        1、体系性
        2、细节性
    (三) 一般村民的“古根”演述
        1、不同代际之间的知识差异
        2、不同代际之间的实践差异
    (四) 小结
二、村落语境中“古根”的演述主题
    (一) 演述主题的界定
    (二) 演述主题的一致性
        1、扎努扎别故事
        2、拉祜族与汉族交战
        3、拉祜族无大印
        4、拉祜族无文字
        5、少数民族分类
    (三) 演述主题的多样性
        1、迁徙主题的多样性
        2、天地起源主题的多样性
        3、人类起源主题的多样性
        4、谷种起源主题的多样性
        5、兄妹分家主题的多样性
    (四) 小结
三、村落语境中“古根”的演述形态
    (一) 演述形态的界定
    (二) 人生礼仪情景中的“古根”叙事
        1、案例一:婚礼中的“古根”演述
        2、案例二:葬礼中的“古根”演述
    (三) 地方风物情景中的“古根”叙事
    (四) 服饰习俗情景中的“古根”叙事
    (五)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普洱“茶马古道”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遗产保护重要性的提升
        1.1.2 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1.1.3 快速城市化对“茶马古道”遗产、生态和文化的冲击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概念与内涵
        2.1.1 “茶马古道”
        2.1.2 生物多样性
        2.1.3 文化多样性
        2.1.4 生物文化多样性
    2.2 “茶马古道”的相关研究
        2.2.1 “茶马古道”内涵及发展研究
        2.2.2 “茶马古道”文化价值研究
        2.2.3 “茶马古道”旅游开发研究
        2.2.4 “茶马古道”的保护研究
        2.2.5 小结
    2.3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
        2.3.1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理论研究
        2.3.2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实践研究
        2.3.3 小结
    2.4 文化多样性保护研究
        2.4.1 文化多样性保护的理论研究
        2.4.2 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实践研究
        2.4.3 小结
    2.5 研究方法综述
        2.5.1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方法
        2.5.2 系统保护规划软件
    2.6 小结
3 研究区概况
    3.1 普洱市概况
    3.2 生物多样性概况
        3.2.1 生物多样性保护概况
        3.2.2 自然保护区建设概况
    3.3 文化多样性概况
        3.3.1 民族文化
        3.3.2 宗教文化
        3.3.3 民俗文化
        3.3.4 小结
    3.4 普洱市“茶马古道”概况
        3.4.1 演变时间段
        3.4.2 自然背景
        3.4.3 文化背景
        3.4.4 小结
    3.5 小结
4 普洱市“茶马古道”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的理论框架
    4.1 相关理论基础
    4.2 系统保护规划理论
        4.2.1 系统保护规划的相关概念
        4.2.2 系统保护规划模型——Marxan模型
    4.3 基于系统保护规划的多样性保护格局构建的步骤
        4.3.1 基础数据的搜集
        4.3.2 规划单元的确定
        4.3.3 保护对象的确定
        4.3.4 保护目标的设定
        4.3.5 保护成本的分析
        4.3.6 不可替代性分析
    4.4 小结
5 普洱“茶马古道”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构建
    5.1 普洱“茶马古道”生物多样性构成
        5.1.1 基因多样性
        5.1.2 物种多样性
        5.1.3 生态系统多样性
        5.1.4 景观多样性
        5.1.5 小结
    5.2 普洱“茶马古道”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模型构建
        5.2.1 保护对象的确定
        5.2.2 保护对象分布范围的确定
        5.2.3 保护目标的确定
        5.2.4 保护代价的确定
        5.2.5 运算次数的确定
    5.3 分析与结果
        5.3.1 保护格局聚集性敏感性分析——BLM调整
        5.3.2 不可替代性分析
    5.4 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构建
        5.4.1 保护优先区
        5.4.2 保护格局构建
    5.5 小结
6 普洱“茶马古道”文化多样性保护格局构建
    6.1 普洱“茶马古道”文化多样性构成分析
        6.1.1 古道文化
        6.1.2 茶文化
        6.1.3 马帮文化
        6.1.4 小结
    6.2 普洱“茶马古道”文化多样性保护格局模型构建
        6.2.1 保护对象的确定
        6.2.2 保护对象分布范围的确定
        6.2.3 保护代价的确定
    6.3 分析与结果
        6.3.1 保护格局多目标分析
        6.3.2 保护格局聚集性敏感性分析——BLM调整
        6.3.3 不可替代性分析
    6.4 普洱“茶马古道”文化多样性保护格局的构建
        6.4.1 保护优先区
        6.4.2 保护格局的构建
    6.5 小结
7 普洱“茶马古道”生物文化多样性叠加分析与保护格局构建
    7.1 多样性保护格局叠加分析
    7.2 普洱“茶马古道”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格局构建
    7.3 普洱“茶马古道”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建议
        7.3.1 整体保护建议
        7.3.2 各个保护节点区域保护规划建议
    7.4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讨论
附录
    附录1: 普洱市自然保护区概况
    附录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概况表
    附录3: 主要结论图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解读澜沧拉祜族挎包的装饰艺术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源起
    1.2 相关研究的学术动态
    1.3 论述主题及研究思路
第2章 技美艺巧 造型唯美
    2.1 技美艺巧的拉祜族挎包
        2.1.1 拉祜族挎包的样式种类
        2.1.2 拉祜族挎包的制作工艺
    2.2 造型唯美的拉祜族挎包
        2.2.1 回归自然的质朴美
        2.2.2 工艺繁杂的精致美
        2.2.3 材质对比的和谐美
第3章 琳琅满目 妙趣横生
    3.1 琳琅满目的装饰图案
        3.1.1 动物形图案
        3.1.2 植物形图案
        3.1.3 自然形图案
        3.1.4 几何形图案
    3.2 变化多样的装饰构成
        3.2.1 节奏与韵律的融合
        3.2.2 秩序与变化的统一
        3.2.3 图案与构图的均衡
        3.2.4 层次与结构的递进
    3.3 妙趣横生的装饰内涵
        3.3.1 阴阳平衡之美
        3.3.2 美满和谐之美
        3.3.3 多元文化交融之美
第4章 艳丽缤纷异彩纷呈
    4.1 艳丽缤纷的装饰色彩
        4.1.1 黑色
        4.1.2 红色
        4.1.3 白色
    4.2 异彩纷呈的色彩特征
        4.2.1 朴素和谐之美
        4.2.2 对比均衡之美
        4.2.3 求同存异之美
        4.2.4 编排调和之美
第5章 根植乡土物造民心
    5.1 满足生活需求的实用功能
    5.2 美化身体生活的装饰功能
    5.3 确定社会角色的象征功能
        5.3.1 拉祜族挎包是定情的象征
        5.3.2 拉祜族挎包是民族的象征
第6章 化意为象追溯本源
    6.1 农耕文化的体现
    6.2 迁徙文化的体现
    6.3 游猎文化的体现
    6.4 原始崇拜的体现
        6.4.1 厄莎崇拜
        6.4.2 多神崇拜
        6.4.3 葫芦崇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国内拉祜族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形态研究
二、宗教文化研究
三、语言文字与文学研究
    (一) 拉祜语和拉祜文研究
    (二) 文学研究
四、教育的发展研究
五、其它方面的研究
    (一) 婚丧研究
    (二) 音乐、舞蹈、服饰等研究
六、结语

四、拉祜族迁移历史的形象概括——拉祜族民间文学《根古》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D]. 哈司依提·艾迪艾木. 新疆大学, 2020(06)
  • [2]云南拉祜族传统聚落空间建构特征及历史价值研究[D]. 刘雄强.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D]. 王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基于旅游IP视角的红河州哈尼族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构建研究[D]. 何少琪.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5]中缅拉祜族“厄莎”信仰下的“圣地"想象比较研究 ——以拉巴村和腾龙村为研究对象[D]. 娜妥. 云南大学, 2019(03)
  • [6]拉祜族“牡帕密帕”叙事的模式性与新生性 ——对云南省澜沧县老达保寨四位演述人的调查和思考[D]. 唐艳霞. 云南大学, 2018(01)
  • [7]村落语境中拉祜族“古根”传统的研究 ——以云南省双江县忙品寨为例[D]. 高蕾. 云南大学, 2017(07)
  • [8]普洱“茶马古道”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构建研究[D]. 谭雯文. 云南大学, 2017(07)
  • [9]解读澜沧拉祜族挎包的装饰艺术特征[D]. 李玲. 云南艺术学院, 2016(08)
  • [10]国内拉祜族研究综述[J]. 刘露. 普洱学院学报, 2016(01)

标签:;  ;  ;  ;  ;  

拉祜族迁徙史的形象概括——拉祜族民间文学《根古》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