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小城镇 实现农村城市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廖永伦[1](2016)在《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以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的视角为切入点,着重对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载体──小城镇──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详细分析阐述了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国际国内背景,指出当前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提出了亟待解决的系列问题。第二,辨析了城市化、城镇化与农村城镇化;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与小城镇等几组概念,并首次对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作了明确的空间范围界定和空间层次分析,提出了小城镇是就地城镇化的主要载体观点。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典理论和经验模式,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第三,重点分析研究了小城镇发展的外在关联和内在建构。小城镇发展与国家整个城镇化进程中的战略选择和政策环境等外在因素紧密相关,包括与国家选择何种城镇化道路、小城镇在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的关系以及小城镇与农村的关系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小城镇体系构建、模式形成、产业支撑和规划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了小城镇内部建构问题,认为这是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提出必须构建起适合农村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小城镇体系,进行合理的空间分层,完善小城镇的功能;选择适合不同地域小城镇发展的类型模式;建立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大力发展产业;加大小城镇规划建设力度,创新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居民住宅建设模式,规划建设功能完善、产业发展、人文特色、生态和谐的美丽小城镇,为农村人口迁移到小城镇实现就地城镇化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最后,提出促进新型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认为应加快小城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投融资体制机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为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的实施和小城镇发展提供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通过上述系统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在国内外背景发生重大变化,国家重视发展小城镇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意愿和迁移方向发生明显变化。中国城镇化路径模式已经发生转变,从传统异地城镇化主导的路径模式逐渐转向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路径模式,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符合中国的现实发展要求,能够满足老百姓实现城镇化的愿望和需求,是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的现实路径选择。
柳思维,徐志耀,熊曦[2](2014)在《农村城镇化研究——以洞庭湖区域为例 13专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3.1浅谈集镇商业在农村市场中的横向联系功能关于农村集镇在城乡商品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笔者曾在1983年撰文作过初步探讨(见《经济学周报》,1983年9月5日)。集镇在城乡商品流通中的地位与作用是怎样实现的呢?我认为主要是通过集镇商业在农村市场上的横向联系功能来实现的。本文特就这一问题谈点看法。13.1.1农村市场的崛起与集镇商业的发展集镇商业,是农村集镇上所有商品交换活动的统称,既包括生活资料的流通,也包括生产资料的流通。从所有制的成分去分析,既有国营的,又有集体的、个体的和各种联营性质的商业活动;从流通环节去考察,既有专门的批发
祁富燕[3](2009)在《榆中县农村城市化模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探索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寻求其发展方向,是新世纪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榆中县的农村城市化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发展县城和有优势条件的建制镇,来达到加快榆中县农村城市化步伐、提高其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目的。本文首先从介绍农村城市化的基本理论入手,考察了国内外的农村城市化模式。通过研究榆中县60年的城市化水平变化趋势,归纳出榆中县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四个历程,即起步发展时期,徘徊发展时期,稳定发展时期和快速发展时期。分析了榆中县农村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缺少建设资金等等。并且利用多元回归技术对影响榆中县农村城市化水平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其次,根据榆中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其农村城市化模式是以政府为依托、以产业为导向、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的特色型小城镇发展模式。运用非均衡增长理论,确定优先发展县城(城关镇)和六个建制镇,紧紧结合这七个城镇的特色和产业优势,分别将其农村城市化模式定位为城关特色生物医药产业型小城镇发展模式、和平新材料研发产业主导型小城镇发展模式、夏官营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教服务结合型小城镇发展模式、金崖工业主导型小城镇发展模式、定远蔬菜加工仓储物流型小城镇发展模式、甘草店集市贸易型小城镇发展模式和青城民俗文化旅游型小城镇发展模式。最后,根据榆中县农村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回归分析的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快榆中县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合理化对策和建议,这对有关部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邵峰[4](2009)在《转型时期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模式及整合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正确引导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回顾中外农村城市化理论和实践的演变轨迹,研究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模式,分析转型时期沿海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新特点、新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新形势下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的整合机制。论文分为七章,依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其中,第一章就论文的选题背景、核心概念、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作了基本论述。第二章总结、归纳了国外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国外农村城市化模式理论的新进展及其启示意义。第三章从城市化的动力角度对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具体实践模式进行了介绍,认为当前存在内生型和外生型两大类共五种类型的实践模式,分别结合典型案例对这五种模式的主要内涵和利弊进行了深入剖析。第四章分析了转型时期我国沿海地区农村城市化的现状特征,即和谐与冲突并存、博弈与失衡并存、整合与分化并存、存续与消除并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约我国沿海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思想观念、生态环境、利益分配、政策等方面的主要问题。第五章对沿海地区农村城市化互动机理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农村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区域空间和生态的协调发展。第六章提出“转型社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以微观的形式揭示了我国山东沿海地区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过程中的一些倾向。第七章提出建立面向多元居住主体的“转型社区”整合机制,包括资源整合机制、服务机制、制度规范机制、自治参与机制、文明创建机制和心理调节机制六大子机制。
顾朝林,吴莉娅[5](2008)在《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Ⅱ)》文中指出本文是关于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综述的第二部分。该部分重点论述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中国城市发展方针与道路、中国城市化特征研究、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中国城市化过程研究、城市化空间研究、中国乡村城市化研究、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全球化与区域城市化研究八方面内容。与此同时,文章还就中国城市化重要学术活动和事件进行了整理,涉及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科技部和国家科研基金等与中国城市化相关的重要文件、活动和事件,也就重要的国际合作和会议进行了整理。综述认为:中国城市化研究必须从多维视角关注社会、经济、人口、政治、文化、环境、技术和公共政策等进程对城市化的影响。
顾朝林,吴莉娅[6](2008)在《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Ⅰ)》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关于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综述。根据国外城市化概念与内涵以及中国城市化的定义界定中国城市化的研究边界,文章系统地收集了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城市规划、经济学和历史学等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学科群体的研究成果,从国内和海外两个方面回顾了中国城市化研究过程。文章将国内的中国城市化研究分为五个时期:中国城市化研究起步时期(1978~1983)、中国城市化理论独创与外国城市化理论借鉴时期(1984~1988)、中国城市化要素与本土化研究时期(1989~1997)、中国城市化政府推动研究时期(1998~2004)和中国城市化科学研究繁荣时期(2005年至今)。海外的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时期:中国城市化的历史学研究(1970年代以前)、中国城市化的系统研究(1970~1999)和中国城市化的理论框架研究(2000年以来)。与此同时,文章还就中国城市化重要学术活动和事件进行了整理,涉及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建设部、民政部、科技部和国家科研基金等与中国城市化相关的重要文件、活动和事件,也就重要的国际合作和会议进行了整理。综述认为:中国城市化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表现在国外学者中国城市化理论研究成果丰富,国内学者中国城市化研究实用性明确,国内外学者互动国际经验借鉴良好。当然,中国城市化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城市化概念模糊,基础统计数据缺乏;重现象研究,轻理论归纳;区域城市化研究多,国家和全球背景研究少等。由于中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国外发达资本主义条件下发展的城市化理论难以直接引进并加以应用,国内原有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市发展理论也难以适应新的发展,所以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也面临一系列科学问题。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背景远比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高潮时期以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状态和问题更加错综复杂。西方学者创立的城市化理论,无论是发达国家城市化理论,还是第三世界城市化理论,其理论框架均不能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和城市化研究的现实。中国城市化研究目标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特色的城市化理论。中国城市化研究必须从多维视角关注社会、经济、人口、政治、文化、环境、技术和公共政策等进程对城市化的影响。
赵常兴[7](2007)在《西部地区城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走向文明和社会进步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西部城镇化作为中国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城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滞后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不但严重阻碍了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而且也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全局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本研究以西部地区城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它的基础条件、发展历史、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战略进行探究,系统地梳理了西部城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运用双向思维分析了西部城镇化基础条件的优势与劣势、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探究西部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以期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本研究首先全面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基础性条件。影响西部城镇化的基础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文环境等。具体表现为:西部地区自然条件优劣共存,既具有资源禀赋优势,又存在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等制约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文环境错综复杂,大大增加了城镇化推进的难度。通过对基础性条件进行分析,指出必须正视现实、立足区情、因地制宜来推进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回顾了历史时期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总结出它的阶段性特征和政府主导性特征。第一,阶段性特征明显:封建社会时期得到发展的城市主要是各级行政中心,政治职能明确;在近代的发展基本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政策影响,西部城镇化发展起伏波动,有前进也有倒退;改革开放以后,西部城镇化实现了健康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第二,政府的主导性特征突出,决定着西部城镇化的方向和发展速度。进一步展开对西部地区城镇化现实发展状况的分析。首先,概括了西部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剖析了制约西部城镇化发展的多方面因素,除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等常规因素外,还提出政策与制度障碍和地理空间格局不经济限制了西部城镇化的推进;最后,分析了促进西部城镇化发展的有利机遇和动力条件,主要包括国家扶持、政策倾斜、比较利益驱动、信息化与信息技术发展和制度创新等。探讨了西部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行为选择和制度创新。西部城镇化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模式,决定了政府在其发展过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分析了政府的角色定位;探究了政府行为选择的重点,如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与城市发展规划、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进一步提出政府应当适时开征生态资源税,建立和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以制度创新促进西部城镇化协调持续发展。探寻了西部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建议充分发挥西部资源优势,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建设资源性城镇;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将生态移民与城镇化相结合,走生态型城镇化道路;依托主要交通干线发展城镇密集带;在边境地区发展边贸驻军型城镇;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型城镇。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城镇化模式,促进本地区人口和产业的非农化。最后,对西部地区城镇体系构建和未来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构想。论述了西部地区城镇体系构建的目标,即:建立各等级城镇合理均衡分布的规模结构、功能明确分工合理的职能结构、“点轴面”立体布局的空间结构。提出未来西部城镇化的总体发展战略,即:以突出西部特色、走多元城镇化道路、在局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总体指导思想;以生态保护、城乡统筹、外延扩张与内涵提高并重、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兼顾地区差异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以本世纪中叶基本完成城镇化、促进城镇质量全面提升为战略目标;以发展大中城市为战略重点;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本研究最后指出:基于西部地区特殊的区情,发展小城镇切忌遍地开花,应主要选择以条件较好的县城和重点中心镇为发展对象,有重点地适度发展。
谈静华[8](2006)在《制度变迁与苏南小城镇近期发展研究 ——以常熟市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小城镇取得快速发展,为学者、政府等人士所看重,其发展受到政策鼓励,成为我国城市化的主力军。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城镇发展遇到一些难题,学术界质疑和批评的意见逐渐增多。为此,各地纷纷进行改革。到了90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实质性推进、乡镇合并和行政区划调整步伐加快,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制度背景。 苏南地区是我国乡镇企业的发源地,小城镇的迅速发展更是作为80年代城市化最强劲的动力和主要表现形式,“苏南模式”的建立与完善也一度成为最具特色的农村城市化的样本。本文即以苏南小城镇为研究对象,探讨制度变迁与苏南小城镇发展之间的关系,把握苏南小城镇的发展规律,从而为区域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参考。 文章首先界定了城市化及其它相关概念、小城镇、制度变迁等概念的内涵,并通过回顾与评析国内外小城镇研究现状,总结出小城镇发展的基本理论;接着,对苏南小城镇的发展现状及总体特征给予客观评价,重点阐述90年代后期以来制度变迁中苏南小城镇发展出现的新趋向,主要体现在由全面铺开到重点发展、职能转型、发展动力转变以及镇区人口构成复杂等方面;第三,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户籍制度改革、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行政区划调整等一系列制度变迁在苏南小城镇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实现机制;第四,选择省和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区域之一的常熟市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在定量分析各项制度变迁绩效的基础上,预测在当前制度环境下常熟小城镇发展的前景,并从制度层面寻求未来发展的对策。
何念如[9](2006)在《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研究(1979-2005)》文中指出城市化或称城镇化(urbanization),其基本内涵即为人口向城市及其郊区集中的过程。工业革命以后,城市大量产生,这个过程同工业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整个国家经济基础也由乡村农业转向城市工业。因此城市化也可以认为是由工业化所引起的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分化过程,其生成机制及发展演变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归根结底取决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结构。基于上述考虑,本论文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在系统考察和总结了中国城市化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城市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和思维逻辑,力求客观真实地刻画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的演变过程,这是第一要务。笔者将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基本属于独创的中国城市化理论;二是中国学者对西方城市化理论的评价;三是受到西方城市化理论的启发或者是借鉴西方城市化理论的有关概念和方法,研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使之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更有说服力,即西方传统城市化理论的本土化过程。但笔者的思路不局限于此,还要探讨西方城市化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如何。换言之,西方城市化理论为何会经历本土化的过程?中国城市化理论与西方城市化理论的异同点以及隐藏在差别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是论文试图解答的问题。“导论”部分对中国和西方城市化理论作了初步的梳理工作,并得出结论:国内对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是从1979年才开始的,从而将论文的写作范围划定为1979年至2005年这段历史时期。值得一提的是内部阶段的划分,即以国家政策调整为依据,1980,1990,2000年成为城市化研究阶段划分的基本时间点,同时考虑到不同阶段城市化研究的侧重点有着相互继承性和时间上的交错性,故阶段划分可模糊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至1980年代末;第二阶段,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末;第三阶段,1990年代末至2005年。此外对现有的中国城市化理论给以评价并提出了尚待解决的四个方法论问题。第二章对四个方法论问题一一作出阐释,奠定整部论文的基调和立论基础。通过界定城市化的内涵,提出划分城市化理论的标准。同时寻求新的研究方法,确立论文主体部分的行文规范。第三章以1979年吴友仁先生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一文的发表作为中国城市化理论研究的开端,虽然当时的城市化理论尚处于探索阶段,但是以费孝通的“小城镇论”为代表的独创性理论已经在激烈地争论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了当时城市化研究的主流观点。城市化理论的活跃不仅是因为学术环境的转变,同时也得益于西方城市化理论的传入。传入之初,学术界以客观引进为主,评论为辅,还不可能很快应用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分析,因而独创性的城市化理论仍占主导地位。第四章在整部论文中所占的篇幅最长,不仅仅因为时间跨度大,单就城市化理论本身来讲也发展成为了一个十分庞大的体系,其研究框架已初具雏形。本期城市化理论具有两点突破:一是对中国城市化实践的总结,包括对中国建国以来城市化进程中的阶段和特点进行归纳和在总结的基础上把中外城市化进行比较分析。从初期的单纯介绍进而拓展到总结和评价,不能不说是理论发展中的一次飞跃。二是随着大量的西方传统理论的引入,开拓了思路,特别是随着理解的深入,中国学者普遍发现西方传统理论无法完全解释和解决中国的城市化问题,于是他们在借鉴相关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创造出了适应中国国情的理论,即西方城市化理论的本土化过程。这一时期中国学者较多地借鉴西方理论研究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讨论城市化相关道路的选择以及拓展城市化动力机制的范畴,与上一时期的研究态度相比,这一时期的大量借鉴和中西合璧不亚于一次大的进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对待西方经济理论态度的转变。第五章的城市化理论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即在原有基础上对城市化实践进行重新思考、动力机制研究全面展开、城市化道路的新思考以及对城市化制度层面的研究。对城市化实践的总结已经不再局限于对城市化自身发展的回顾,而是从整个国家宏观经济大背景出发。有关动力机制的研究明显地带有全面展开的架势,同以往的研究较多地强调中国城市化的特殊动力相比,这一时期的“共性”研究(基本动力)恰到好处地填补了相关理论体系的空白,而且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将更加积极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成为动力机制研究的视角。对于城市化道路的确定,学者们不再局限于对原有观点的重复讨论,而是跳出了“城市化道路之争”的框框,开始在借鉴国外城市化成功经验和联系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城市化发展的新思路——都市圈模式。尤其可喜的是,这一时期对城市化的理论研究已经进入到了制度层面。第六章作为整部论文的结束语,除了总结前五章的理论框架之外,笔者重新审视了城市化及其理论的发展历程,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其实就是在中国城乡二元关系下面对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低的现实,政策力试图在工业化与城市化两者不同成本和效益之间做出妥协与选择所形成的一系列矛盾,这与传统的西方城市化理论有着显着的区别。笔者从宏观经济背景出发,力求描述更为精确的动态过程:初期的低成本工业化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而随着中国进入非必需品消费的阶段,城市化的投资拉动就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然而城市化的高成本以及内部的结构性问题可能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基于以上理解,论文认为中国城市化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刻。最后,总结全文,对形成的结论进行了概括。
袁中金[10](2006)在《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城镇发展战略是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对要不要发展小城镇和如何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却存在巨大分歧,以至于中国至今没有一个系统的小城镇发展的国家战略,来对小城镇的功能与地位、发展的目标与原则、发展的重点与路径、以及制度和政策等保障措施进行统筹安排。整体发展战略的缺失导致我国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产生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使人们进一步质疑发展小城镇的意义。面对即将到来的小城镇发展的机遇期和转型期,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和国情的需求与限制,迫切需要对小城镇发展的战略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本项研究以全国1800多个中心镇的第一手调查资料、作者近3年主持和参与的数十个小城镇规划实例和十余项有关城镇化、小城镇领域的重大科研课题所积累的文献、实地调查资料及理论思考成果为基础,首先对小城镇发展的历史、现状、问题和国内外实践经验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述,进而在深入分析了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资源、环境、人口、就业压力和经济与城镇化转型等国情演变,以及小城镇自身由量化扩张到综合功能提升为主的转型阶段特征等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构建了理解和把握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城乡二元分析框架,提出了2大功能、24字方针、5个战略重点的小城镇发展总体战略,并对5个战略重点及其实施的政策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构成了一个系统的小城镇发展战略。全文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言。主要讨论了为什么要进行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以及研究的意义,重点论述了中国小城镇目前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和战略转型期,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急需对全国小城镇发展的宏观战略进行研究,以回答中国小城镇下一步如何发展的问题。导言第二部分主要总结了小城镇发展当前面临的4个方面的背景情况,即巨大的人口和就业压力、紧缺的资源环境、转型的经济和城镇化、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导言的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中小城镇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的基础材料情况。 第二章,小城镇发展的国内外实践经验和理论评述。通过分析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了国际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在城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有关小城镇发展理论的适用性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对国内小城镇研究文献的阅读,从小城镇地位和发展模式、小城镇经济发展、小城镇社会转型、小城镇制度创新等方面对小城镇研究的成绩和问题进行了剖析。 第三章,一个基于城乡二元关系演变的多维分析框架。通过对中国特殊城乡二元结构生成机理及其与小城镇关系的分析,认为乡村对城市的投资和发展红利的回馈乡村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只有把小城镇放在城乡二元框架下,从
二、发展小城镇 实现农村城市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小城镇 实现农村城市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视角及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城镇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小城镇发展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3 目前研究现状及评价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笃行借鉴:就地城镇化路径发展小城镇理论与模式 |
2.1 几组概念辨析 |
2.1.1 城市化、城镇化与农村城镇化 |
2.1.2 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 |
2.1.3 农村就地城镇化与小城镇 |
2.2 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下小城镇发展理论 |
2.2.1 国外就地城镇化路径下小城镇发展理论 |
2.2.2 国内就地城镇化路径下小城镇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就地城镇化经验借鉴 |
2.3.1 国外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就地城镇化经验模式及启示 |
2.3.2 国内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就地城镇化经验模式及启示 |
第3章 外在关联:就地城镇化路径发展小城镇原因与理由 |
3.1 城镇化道路选择 |
3.1.1 关于城镇化道路的论争 |
3.1.2 国家层面重视小城镇发展战略 |
3.1.3 发展小城镇在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必要性 |
3.1.4 发展小城镇走农村就地城镇化道路是现实路径选择 |
3.2 小城镇在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
3.2.1 小城镇在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 |
3.2.2 小城镇在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 |
3.3 小城镇与城市的关系 |
3.3.1 小城镇与城市的区别与联系 |
3.3.2 城市对小城镇的辐射带动效应 |
3.3.3 小城镇对城市的依赖与反哺效应 |
3.4 小城镇与农村的关系 |
3.4.1 小城镇和农村的区别与联系 |
3.4.2 小城镇对农村的依赖和反哺关系 |
第4章 内在建构:就地城镇化路径发展小城镇举措与实施 |
4.1 小城镇体系的构建 |
4.1.1 中国城镇体系与城镇等级规模分类 |
4.1.2 中国小城镇体系的区域特征 |
4.1.3 小城镇体系构建 |
4.2 小城镇发展类型与模式选择 |
4.2.1 小城镇发展类型 |
4.2.2 小城镇发展模式 |
4.3 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及其运行机制 |
4.3.1 关于小城镇发展几组力量的概念辨析 |
4.3.2 小城镇发展动力的基本因素 |
4.3.3 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 |
4.4 小城镇规划与建设 |
4.4.1 小城镇规划 |
4.4.2 小城镇建设 |
4.4.3 小城镇规划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第5章 制度供给:就地城镇化路径发展小城镇改革与创新 |
5.1 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与创新 |
5.1.1 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历史进程回顾 |
5.1.2 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必要性分析 |
5.1.3 户籍制度改革与创新 |
5.2 小城镇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 |
5.2.1 小城镇建设中土地使用存在的问题 |
5.2.2 小城镇发展中对被征地农民权益的保障 |
5.2.3 小城镇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 |
5.3 小城镇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创新 |
5.3.1 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创新 |
5.3.2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创新 |
5.4 小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创新 |
5.4.1 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需求现状分析 |
5.4.2 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及其作用 |
5.4.3 小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 |
5.5 小城镇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 |
5.5.1 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5.5.2 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1.1 农村就地城镇化有国内外理论支撑和成功模式可资借鉴 |
6.1.2 农村就地城镇化正在或已经在中国部分地域成为一种趋势 |
6.1.3 农村就地城镇化在整个城镇化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
6.1.4 小城镇发展要创新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 |
6.1.5 必须着力进行促进小城镇发展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 |
6.1.6 应该强化保障推进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就地城镇化路径模式 |
6.2 论文不足之处 |
6.3 今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榆中县农村城市化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主要贡献 |
2 农村城市化的基本理论 |
2.1 研究综述 |
2.2 城市与城市化 |
2.3 农村城市化 |
2.3.1 农村的概念 |
2.3.2 农村城市化的含义 |
2.3.3 农村城市化的内容 |
2.3.4 农村城市化的特征 |
2.4 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规律 |
2.4.1 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普遍规律 |
2.4.2 农村城市化发展的特殊规律 |
2.5 农村城市化的支撑理论 |
2.5.1 区位理论 |
2.5.2 经济结构理论 |
2.5.3 田园城市理论 |
2.5.4 卫星城理论 |
2.5.5 反磁力理论 |
2.5.6 非均衡增长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3 农村城市化已有模式考察 |
3.1 国外的农村城市化模式 |
3.1.1 发达型与发展型城市化模式 |
3.1.2 同步型、超前型、滞后型和逆城市化模式 |
3.1.3 集中型、分散型和城乡一体化型城市化模式 |
3.1.4 英国城市化模式和美国城市化模式 |
3.2 国内的农村城市化模式 |
3.2.1 按城市规模分类的农村城市化模式 |
3.2.2 按动力机制分类的农村城市化模式 |
3.3 本章小结 |
4 榆中县农村城市化的发展 |
4.1 榆中县的概况介绍 |
4.2 榆中县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
4.2.1 起步发展时期 |
4.2.2 徘徊发展时期 |
4.2.3 稳定发展时期 |
4.2.4 快速发展时期 |
4.3 榆中县农村城市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
4.4 榆中县农村城市化的现状 |
4.5 影响榆中县农村城化进程的因素分析 |
4.5.1 变量的选取 |
4.5.2 函数形式的选择 |
4.5.3 模型的估计方法 |
4.5.4 榆中县农村城市化回归模型 |
4.5.5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榆中县农村城市化模式的选择 |
5.1 选择榆中县农村城市化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
5.2 选择榆中县农村城市化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
5.3 榆中县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
5.4 榆中县农村城市化模式的确立 |
5.5 榆中县农村城市化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5.5.1 城关特色生物医药产业型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5.5.2 和平新材料研发产业主导型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5.5.3 夏官营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教服务结合型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5.5.4 金崖工业主导型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5.5.5 定远蔬菜加工仓储物流型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5.5.6 甘草店集市贸易型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5.5.7 青城民俗文化旅游型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加快榆中县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政策倾斜,加快发展 |
6.2 改革投融资体制,多渠道解决建设资金问题 |
6.3 实施农村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农民素质 |
6.4 为进城农民建立新型社会保障体系 |
6.5 改革制度,为农村城市化发展创造条件 |
6.6 完善小城镇功能,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主要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4)转型时期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模式及整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国特色的社会转型 |
1.1.2 选择山东沿海地区 |
1.2 基本概念 |
1.2.1 农村城市化 |
1.2.2 发展模式 |
1.2.3 转型社区 |
1.2.4 整合机制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3.1 国外对城市化的研究 |
1.3.2 国内对农村城市化的研究 |
1.3.3 国内农村社区的城市化研究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框架 |
第二章 国外农村城市化模式的相关理论综述 |
2.1 国外城市化的相关理论 |
2.1.1 国外城市化的基本理论 |
2.1.2 国外城市化模式基本理论 |
2.2 国外农村城市化模式研究的进展与比较 |
2.2.1 国外农村城市化模式研究的进展 |
2.2.2 Desakota 与Ruralopolises 模式 |
2.3 小结 |
第三章 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模式现状分析 |
3.1 我国农村城市化模式基本理论分析 |
3.1.1 我国城市化模式理论 |
3.1.2 城市化模式的动力因素 |
3.2 沿海地区农村城市化模式的分类 |
3.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农村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
3.2.2 内生型、外生型农村城市化模式的划分 |
3.3 当前山东沿海地区农村城市化模式的实践分析 |
3.3.1 内生型 |
3.3.2 外生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转型时期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的新特点、新问题 |
4.1 转型时期沿海农村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
4.1.1 和谐与冲突 |
4.1.2 博弈与失衡 |
4.1.3 整合与分化 |
4.1.4 消除与存续 |
4.2 转型时期制约沿海农村城市化的主要问题 |
4.2.1 思想观念因素 |
4.2.2 生态环境因素 |
4.2.3 利益分配因素 |
4.2.4 政策因素 |
4.3 小结 |
第五章 沿海农村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协调互动的路径取向 |
5.1 沿海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与城市的经济互动协调 |
5.1.1 非正规经济的规范化建构 |
5.1.2 类正规经济的规模化建构 |
5.2 沿海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与城市的社会互动协调 |
5.2.1 失地农民市民意识的培养 |
5.2.2 农村社区面临向城市社区转型 |
5.2.3 由农村亚文化到新型社区文化的转型 |
5.3 沿海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与城市的区域空间互动协调 |
5.3.1 农村与城市空间改造的和谐 |
5.3.2 农村的开放空间改造 |
5.3.3 循环式设计方法 |
5.4 沿海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与城市的生态互动协调 |
5.4.1 生态建设方式 |
5.4.2 生态建设的可操作性 |
5.5 小结 |
第六章 沿海农村城市化的力冲场域——“转型社区” |
6.1 “转型社区”概念界定 |
6.1.1 “转型社区”定义 |
6.1.2 “转型社区”的特征 |
6.2 “转型社区”的经济状况 |
6.2.1 社区资源与社区经济 |
6.2.2 “转型社区”经济规模与产业分布 |
6.2.3 “转型社区”经济的特征 |
6.3 “转型社区”的地域特征 |
6.3.1 “转型社区”的全方位扩张 |
6.3.2 “转型社区”中心作用的凸现 |
6.3.3 二元格局的弱化 |
6.4 “转型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 |
6.4.1 “转型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变革的影响因素 |
6.4.2 “转型社区”失地家庭生活方式的多元实态剖析 |
6.4.3 “转型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特征 |
6.5 小结 |
第七章 构建沿海“转型社区”的整合机制 |
7.1 建立沿海“转型社区”资源整合机制 |
7.1.1 资源整合的内容及原则 |
7.1.2 青岛市城阳区“转型社区”资源配置情况现状分析 |
7.1.3 沿海“转型社区”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 |
7.1.4 沿海“转型社区”资源整合的对策思考 |
7.2 健全沿海“转型社区”服务机制 |
7.2.1 “转型社区”服务的内涵 |
7.2.2 “转型社区”服务现状——以H 社区为例 |
7.2.3 沿海“转型社区”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
7.2.4 健全沿海“转型社区”服务发展的保障机制 |
7.3 创新沿海“转型社区”制度规范机制 |
7.3.1 制度规范机制创新的原则 |
7.3.2 “转型社区”制度规范机制创新的主要内容 |
7.3.3 “转型社区”制度规范的特色——村规民约的作用分析 |
7.3.4 村规民约在沿海“转型社区”中的实践——以青岛市J 社区为例 |
7.4 完善沿海“转型社区”自治参与机制 |
7.4.1 “转型社区”居民自治的内容 |
7.4.2 “转型社区”自治参与机制的价值意义 |
7.4.3 青岛市城阳区D 社区“转型社区”自治参与现状 |
7.4.4 完善“转型社区”居民自治参与的方向和途径 |
7.5 完善沿海“转型社区”文化创建机制 |
7.5.1 文化对沿海“转型社区”发展的影响 |
7.5.2 当前沿海“转型社区”文化现状分析 |
7.5.3 “转型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7.5.4 沿海“转型社区”文化机制整合策略分析 |
7.6 建构沿海“转型社区”心理调节机制 |
7.6.1 心理调节机制整合的终极目标——社区归属感·认同感的建构 |
7.6.2 社会转型期培育“转型社区”归属感·认同感的意义 |
7.6.3 “转型社区”归属感·认同感的现状及突出问题——以 Q 社区为例 |
7.6.4 增强“转型社区”居民社区归属感·认同感的政策建议 |
7.7 小结 |
结论 |
图表出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致谢 |
(7)西部地区城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1.3.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基础条件 |
2.1 自然条件优劣共存 |
2.1.1 地形条件复杂,延缓要素的流动与集中 |
2.1.2 生态环境恶化,阻碍城镇化持续发展 |
2.1.3 自然资源丰富,利于发展资源性城镇 |
2.1.4 旅游资源独特,发展特色旅游型城镇优势明显 |
2.2 经济发展滞后且失衡 |
2.2.1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镇化相对滞后 |
2.2.2 与东部差距逐渐扩大,城镇化基础薄弱 |
2.2.3 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经济基础差异明显 |
2.3 人文环境错综复杂 |
2.3.1 人口分布东密西疏,不利于人口聚集 |
2.3.2 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城镇化难度增大 |
2.4 立足西部区情,推进城镇化进程 第三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历史 |
3.1 历史时期发展徘徊不前 |
3.1.1 古代获得发展的城市多为行政中心 |
3.1.2 近代西部城镇化缓慢发展 |
3.2 建国以后发展跌宕起伏 |
3.2.1 1949~1957 年:空前发展 |
3.2.2 1958~1965 年:剧烈波动 |
3.2.3 1966~1977 年:逆向发展 |
3.3 改革开放以后正常发展 |
3.3.1 1978~1998 年:健康发展 |
3.3.2 1999 年至今:全面发展 |
3.4 历史特征:政府主导性特征明显 |
3.4.1 政府决定西部地区城镇化方向 |
3.4.2 西部城镇化是国家战略需求的反映 |
3.4.3 西部城镇化的推进需要由国家主导 第四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现实分析 |
4.1 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 |
4.1.2 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 |
4.1.3 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 |
4.1.4 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 |
4.1.5 城镇集聚功能较弱 |
4.2 多方面的制约因素 |
4.2.1 生态环境脆弱 |
4.2.2 水资源短缺 |
4.2.3 经济实力弱 |
4.2.4 人口素质低,思想保守 |
4.2.5 政策与制度障碍 |
4.2.6 地理空间格局不经济 |
4.3 新时期的发展机遇 |
4.3.1 政府扶持与政策倾斜 |
4.3.2 比较利益驱动 |
4.3.3 信息化与信息技术发展 |
4.3.4 制度创新推动 第五章 西部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规制 |
5.1 政府角色定位 |
5.1.1 转变思想观念 |
5.1.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5.1.3 加强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
5.1.4 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
5.2 政府行为选择 |
5.2.1 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与道路 |
5.2.2 制定具体的城市发展规划 |
5.2.3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
5.2.4 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
5.2.5 多渠道筹集城镇建设资金 |
5.2.6 加强宏观协调与控制 |
5.2.7 适时开征生态资源税 |
5.3 以制度创新促进西部城镇化 |
5.3.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
5.3.2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
5.3.3 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 |
5.3.4 健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
5.3.5 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 第六章 因地制宜推进西部特色城镇化 |
6.1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资源性城镇 |
6.1.1 资源性城镇是西部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
6.1.2 丰裕的资源有利于资源性城镇的新建和扩张 |
6.1.3 资源性城镇对于低素质劳动者的吸纳能力更强 |
6.1.4 资源性城镇必须着眼于可持续发展 |
6.2 生态移民与城镇化相结合 |
6.2.1 生态移民概念的提出 |
6.2.2 应将生态移民与城镇化有效结合 |
6.2.3 生态移民型城镇化应具有超前生态意识 |
6.3 依托交通干线发展城镇带 |
6.3.1 以交通干线为轴线聚集是西部城镇分布的主要特征 |
6.3.2 交通干线具有很强的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效应 |
6.3.3 交通极为不便的地区应适当推进异地城镇化 |
6.4 在边境地区发展边贸驻军型城镇 |
6.4.1 边贸型城镇 |
6.4.2 驻军型城镇 |
6.5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型城镇 |
6.5.1 开发特色旅游资源 |
6.5.2 以特色旅游促进非农化 第七章 西部地区城镇体系构建 |
7.1 各等级城镇合理均衡的规模结构 |
7.1.1 现实规模结构特征 |
7.1.2 城镇规模结构的优化 |
7.2 职能明确分工合理的职能结构 |
7.2.1 西部城镇职能类型划分 |
7.2.2 西部城镇职能结构特征 |
7.2.3 城镇职能结构的完善 |
7.3 “点轴面”立体布局的空间结构 |
7.3.1 确立空间结构的“点轴” |
7.3.2 城镇空间结构布局重点 第八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战略构想 |
8.1 总体发展思路 |
8.1.1 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
8.1.2 局部地区可以跨越式发展 |
8.2 战略原则 |
8.2.1 生态保护居于首位 |
8.2.2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
8.2.3 外延扩张与内涵提高并重 |
8.2.4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
8.2.5 兼顾地区差异 |
8.2.6 可持续发展 |
8.3 战略目标与重点 |
8.3.1 本世纪中叶基本完成城镇化 |
8.3.2 促进城镇发展质量全面提升 |
8.3.3 以大中城市为主的战略重点 |
8.4 发展道路与途径 |
8.4.1 壮大区域中心城市 |
8.4.2 培育潜在的大城市 |
8.4.3 有重点地适度发展小城镇 |
8.4.4 多元化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
(8)制度变迁与苏南小城镇近期发展研究 ——以常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城市化、农村城市化和区域城市化 |
1.2.2 小城镇及小城镇发展 |
1.2.3 制度、制度变迁及小城镇发展的相关制度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1.3.1 国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 |
1.3.2 国内小城镇研究的主要阶段以及研究领域 |
1.3.3 与小城镇发展相关的制度研究 |
1.3.4 苏南小城镇发展研究 |
1.3.5 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二章 小城镇发展的基本理论 |
2.1 小城镇发展的基本规律及一般过程 |
2.1.1 小城镇发展的基本规律 |
2.1.2 小城镇发展的一般过程 |
2.2 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 |
2.2.1 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学分析 |
2.2.2 小城镇发展的需求要素 |
2.2.3 小城镇发展的引力要素 |
2.2.4 小城镇发展的干扰因素 |
2.2.5 制度变迁的作用 |
2.3 小城镇发展的整体功能 |
2.3.1 在居民点体系的地位 |
2.3.2 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
2.3.3 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 |
第三章 90年代后期以来苏南小城镇的发展态势分析 |
3.1 苏南地区概况 |
3.1.1 苏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1.2 苏南地区小城镇发展现状及总体特征 |
3.2 90年代后期以来苏南小城镇的发展态势 |
3.2.1 由全面铺开到重点发展 |
3.2.2 小城镇职能发生转型 |
3.2.3 小城镇发展动力逐渐转变 |
3.2.4 镇区人口构成趋向复杂 |
3.3 制度变迁与苏南小城镇发展的关系 |
3.3.1 制度在小城镇发展中的作用 |
3.3.2 制度变迁对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影响 |
3.3.3 苏南地区90年代后期以来的制度变迁背景 |
3.3.4 制度变迁在苏南小城镇发展中的实现机制 |
第四章 常熟市小城镇发展现状及总体评价 |
4.1 案例选择与概况介绍 |
4.2 常熟市小城镇发展状况 |
4.2.1 等级体系 |
4.2.2 空间分布形态 |
4.2.3 发展动力 |
4.2.4 基础设施 |
4.2.5 人口构成 |
4.3 常熟市小城镇发展的总体评价 |
4.3.1 整体功能分析 |
4.3.2 总体发展水平 |
第五章 常熟市小城镇发展的制度变迁绩效分析 |
5.1 90年代后期以来的制度变迁及其绩效 |
5.1.1 私营企业对小城镇经济的贡献 |
5.1.2 乡镇合并和行政区划调整所产生的制度变迁绩效 |
5.1.3 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村人口迁移的影响 |
5.2 发展前景及判断依据 |
5.3 面临的困境 |
5.3.1 小城镇规模过小的长远约束 |
5.3.2 小城镇吸引力不足 |
5.3.3 要素趋利流动的双重作用 |
5.3.4 “城市倾斜”政策的深层影响 |
5.4 持续发展的对策:制度创新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9)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研究(1979-2005)(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概述和文献回顾 |
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城市化理论的初步形成 |
二、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中国城市化理论的总结性研究和比较性研究 |
三、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中国城市化理论的全面展开 |
四、主要观点总结 |
第二节 国外城市化理论概述 |
一、国外城市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国外对中国城市化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范围的确定和方法论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范围的确定及城市化理论的阶段划分 |
二、对研究范围的两点说明 |
三、需要解决的方法论问题 第二章 立论基础 |
第一节 有关概念的理论界定 |
一、对“城市”的界定 |
二、“城市化”的概念 |
三、“城市化理论”的内容 |
第二节 研究途径和方法 |
一、客观评价理论的方法论问题 |
二、材料取舍及研究方法 |
第三节 选题意义和创新点 |
一、选题意义 |
二、创新点 第三章 中国城市化研究的探索阶段(1979年至1980年代末)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城市化发展的现状 |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经济情况 |
二、中国的城市及城市化的发展情况 |
第二节 城市化研究的开始—开山之作和第一次论战 |
一、吴友仁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 |
二、学术界对是否实行城市化的讨论 |
第三节 城市化研究的重点—小城镇论 |
一、小城镇论产生的背景 |
二、以费孝通为代表的小城镇论 |
三、小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
第四节 中国城市化道路之争的开始 |
一、“大城市论”的基本观点 |
二、“中等城市论”的基本观点 |
三、“多元论”的基本观点 |
第五节 这一时期关于城市化的其他研究 |
一、对城市化水平的研究 |
二、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理解 |
三、对城市化一般规律的初步认识 |
四、对国外城市化研究的介绍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发展阶段(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末) |
第一节 中国学者对西方城市化经济理论的深入了解 |
一、城市化内涵的确定 |
二、对城市化一般规律的再认识 |
三、中国学者对城市化理论的发展—高氏定律 |
第二节 总结中国城市化的实践 |
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研究 |
二、中外城市化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关于城市化道路讨论的继续 |
一、对小城镇城市化研究的再次兴起 |
二、关于城市化道路的不同声音 |
第四节 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的深入研究 |
一、对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进行总结性研究 |
二、外资成为中国城市化新的动力 |
三、对根本性的动力机制—产业结构转换的认识和借鉴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城市化研究的深化阶段(1990年代末至2005年) |
第一节 经济背景以及新时期城市化的重要意义 |
一、经济背景 |
二、新形势下城市化的重要作用 |
第二节 对中国城市化实践的重新思考 |
一、对城市化发展的评价 |
二、有关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研究总结 |
第三节 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的全面展开 |
一、对城市化的基本动力进行总结 |
二、传统视角下有关动力机制的新研究 |
三、全球化视角下动力机制研究框架的构建 |
第四节 城市化道路的新研究 |
一、中国学者对国外都市圈模式的介绍 |
二、中国发展大都市圈的理由分析 |
三、都市圈模式在中国实践的总结 |
第五节 城市化的制度层面研究 |
一、对现行制度的评价 |
二、对制度创新的研究 |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参考文献 后记 |
(10)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2.研究背景 |
3.概念界定和研究材料 |
4.内容安排和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国内外小城镇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综述 |
1.国外小城镇发展的有关理论观点 |
2.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经验 |
3.发展中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
4.国内小城镇发展研究 |
5 国内城乡二元关系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一个基于城乡二元关系的小城镇分析框架 |
1.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生成机理 |
2.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与小城镇产业发展 |
3.城乡社会二元结构与小城镇人口吸聚 |
4.城乡制度二元结构与小城镇制度创新 |
5.城镇化二元结构与小城镇功能升级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历史、贡献和问题 |
1.明清以来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历史 |
2.小城镇发展的贡献 |
3.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 |
4.关于我国小城镇发展几个争议问题的看法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中国小城镇发展的总体战略 |
1.中国小城镇发展的目的和小城镇的总体定位 |
2.小城镇是建设新农村的组织中心 |
3.小城镇是中国城镇化不可动摇的基石 |
4.中国小城镇发展的方针 |
5.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的要点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小城镇集聚农村人口战略 |
1.主要理论观点 |
2.小城镇集聚农村人口的特点和原因 |
3 小城镇聚集人口的实证研究 |
4.国外小城镇吸引农村人口就业的典型案例 |
5.小城镇促进就业的政策建议 |
6.小城镇社会保障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径与政策 |
1.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观点 |
2.中国小城镇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3.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径 |
4.促进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5.案例研究——常州东部小城镇主导产业规划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小城镇规模扩大和功能升级政策 |
1.城镇规模分化的基本理论 |
2.我国小城镇规模分化及其效应的统计研究 |
3.小城镇规模扩大和功能升级的新市镇战略 |
4.苏州新市镇规划案例 |
5.小城镇功能升级的促进法律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小城镇制度创新 |
1.与小城镇相关的制度变迁 |
2.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
3.小城镇土地制度创新 |
4.市镇制度创新——县辖市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区域调控 |
1.小城镇发展区域调控的主要理论 |
2.我国小城镇东、中、西地带差异情况 |
3.城市密集地区的小城镇发展与调控 |
4.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发展与调控 |
5.边缘地区小城镇的发展与调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发展小城镇 实现农村城市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D]. 廖永伦. 清华大学, 2016(11)
- [2]农村城镇化研究——以洞庭湖区域为例 13专题研究[A]. 柳思维,徐志耀,熊曦. 农村城镇化研究--以洞庭湖区域为例, 2014
- [3]榆中县农村城市化模式的研究[D]. 祁富燕. 西安理工大学, 2009(S1)
- [4]转型时期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模式及整合机制研究[D]. 邵峰. 天津大学, 2009(12)
- [5]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Ⅱ)[J]. 顾朝林,吴莉娅.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8(03)
- [6]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Ⅰ)[J]. 顾朝林,吴莉娅.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8(02)
- [7]西部地区城镇化研究[D]. 赵常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8]制度变迁与苏南小城镇近期发展研究 ——以常熟市为例[D]. 谈静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9]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研究(1979-2005)[D]. 何念如. 复旦大学, 2006(02)
- [10]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 袁中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标签:小城镇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农村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