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例儿童氨茶碱血浓度监测分析

38例儿童氨茶碱血浓度监测分析

一、儿童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38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姚海娟[1](2019)在《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安全性及神经发育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回顾性对比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数据,评估咖啡因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通过后期的随访,评估两组患儿在矫正年龄1岁时的神经发育结局。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经诊断为原发性呼吸暂停,且使用了枸橼酸咖啡因或氨茶碱的早产儿的各项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儿分为枸橼酸咖啡因组(52例)及氨茶碱组(69例),收集的数据包括:患儿一般信息、病情、呼吸暂停次数、呼吸支持情况、可能的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速、血压改变、高血糖、喂养不耐受等)及住院期间并发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颅内出血等)。并采用儿心量表在患儿矫正年龄1岁时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比较两组患儿的神经发育结局。结果:1、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1分钟Apgar评分、5分钟Apgar评分及使用药物(咖啡因或氨茶碱)的时间上没有统计差别,两组患儿基线情况一致,具有可比性,P>0.05。2、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使用枸橼酸咖啡因或氨茶碱3天-7天内,两组发生呼吸暂停次数均有减少。定义呼吸暂停次数减少≥50%为有效。使用咖啡因组患儿有效 42 例(80.77%),氨茶碱组有效 50 例(72.46%),χ2=1.122,P=0.289,两组有效率之间无显着差异。咖啡因组患儿有8例升级使用了无创辅助通气,3例升级为气管插管有创辅助通气,氨茶碱组患儿18例升级使用了无创辅助通气,5例升级为气管插管有创辅助通气,两组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x2=2.344,P=0.310。3、枸橼酸咖啡因组患儿心动过速4例(7.70%),高血糖6例(11.54%),血压异常2例(3.85%),喂养不耐受7例(13.46%);而使用氨茶碱后发现心动过速16例(23.19%),高血糖8例(11.59%),血压异常4例(5.80%),喂养不耐受20例(28.98%)。统计表明,咖啡因组发生心动过速及喂养不耐受的概率小,x2分别为5.161及4.122,P值分别为0.023及0.042,其余指标未见明显区别。4、枸橼酸咖啡因的患儿中发生BPD 7例(13.46%),发生ROP 5例(9.62%),发生IVH 4例(7.69%),发生NEC 3例(5.77%),死亡2例(3.85%);使用氨茶碱的患儿中发生BPD 14例(20.29%),发生ROP 4例(5.80%),发生IVH 2例(2.90%),发生NEC 4例(5.80%),死亡2例(2.90%)。统计表明,咖啡因组患儿与氨茶碱组相比,BPD、ROP、IVH、NEC及死亡发生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5、除外死亡病例,在矫正年龄1岁时进行儿心量表评定的患儿共计95例,失访22例,失访率18.80%。枸橼酸咖啡因组、氨茶碱组在矫正年龄1岁时总的发育商分别为93.24±7.88以及90.35±7.57,t=1.825,P=0.071,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枸橼酸咖啡因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中疗效与氨茶碱相似,并发症发生率相似,但枸橼酸咖啡因的不良反应少,其心动过速及喂养不耐受比例较低。2、两组患儿在矫正年龄1岁时的总体神经系统发育结局并无差异。

马雪皎,刘超,王长之,杨雪[2](2017)在《458例氨茶碱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6年河南省辖区内458例氨茶碱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对比中美同类产品说明书,以期发现异同。结果报告中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65岁及以上报告数最多(43.67%),30 min内发生的ADR/ADE占58.30%。最常见的ADR/ADE是恶心(26.80%),其次是呕吐(17.37%),累及器官主要是胃肠系统损害(49.13%)、心率及心律紊乱(11.29%)、精神紊乱(10.30%)。血清茶碱浓度越高,ADR/ADE程度越严重,特别是潜在的不可逆脑损伤、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和惊厥性发作、死亡风险。结论应重视氨茶碱注射液引发的ADR/ADE,完善说明书安全性信息,增强预警、监测能力,提升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水平。

陶家勇[3](2017)在《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毒副作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是老年人多发的慢性病,病死率高。氨茶碱是治疗COPD常用的平喘药,氨茶碱及其衍生物均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发挥平喘作用,且廉价,临床应用广泛。但氨茶碱有效安全范围窄,治疗量血药浓度已接近中毒血药浓度,不良反应较多,个体差异大。因此了解氨茶碱常见的中毒临床表现,对指导用药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氨茶碱毒副作用做一简单的综合阐述。

祝文兵,唐勇擘,张晶,田静,阳利龙,何周康[4](2016)在《支气管哮喘患儿氨茶碱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其结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建立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浆中氨茶碱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分析其有效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Hypersil ODS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23∶77),流速0.8 m L/min,检测波长273 nm,测定氨茶碱血药浓度。对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部住院治疗且使用了氨茶碱的11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氨茶碱血药浓度在520μg/m L范围时,疗效较好,总有效率达75.56%。结论:本方法适用于氨茶碱的血药浓度测定,临床用药时宜控制氨茶碱血药浓度在520μg/m L范围,能确保临床疗效并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陈姿如,陈礼明,吴名,杜书明[5](2015)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茶碱中毒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文中指出目的建立血清中氨茶碱定量分析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探讨对氨茶碱中毒患者实际应用的价值,为临床氨茶碱中毒提供诊疗依据。方法取0.5 ml血清加0.2 ml的0.1 mol/L盐酸溶液,再加入三氯甲烷-异丙醇(95∶5,V/V)的萃取液4.0 ml。充分振荡萃取,高速离心,取有机层于另一试管中加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2.0 ml混匀反提,高速离心后取氢氧化钠层50μl进行紫外扫描。结果血清中氨茶碱的最大吸收峰为275 nm±1 nm,浓度在5.0μg/ml60μg/ml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101x+0.0065,其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的回收率为85.5%102.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5%4.8%。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08%5.00%和3.16%4.95%,最低检出浓度为2.0μg/ml。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快速,结果准确,为临床诊断氨茶碱中毒提供了一个简便准确的检测方法。

屈东强[6](2014)在《联合应用呋塞米和氨茶碱在成人重症患者中的利尿反应》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呋塞米联合氨茶碱在成人重症患者中的利尿反应。设计:开放对照临床试验;临床病例系列研究。环境: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集数据。病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包括:所有接受呋塞米治疗的液体过量重症患者共计95例。我们从中收集到10例利尿剂抵抗的患者,经筛选排除1例基础疾病有心房纤颤的患者,以及1例血流动力学难以维持的患者,最终有8例患者纳入本病例系列研究。干预:研究时间是从输注氨茶碱之前24h到输注氨茶碱之后24h。研究起点:所有患者测量体重,并接受呋塞米静脉输注24h。对纳入的8例利尿剂抵抗患者,确定基线点数据,随后加用氨茶碱干预,以负荷量3mg/kg静脉输注>30min,以维持量0.5mg/kg/h持续静脉输注24h。研究过程中没有使用额外利尿剂和改变血管活性药物。数据收集和主要结果:数据:①测定每小时尿量;②测定基线点、输注氨茶碱1h后、24h后的尿钠离子、尿钾离子及血清肌酐浓度;③测定输注氨茶碱1h后、24h后的血清氨茶碱浓度。结果:①与基线点相比,输注氨茶碱2h后、24h后,平均尿量分别增加了96%、167%;②与基线点相比,输注氨茶碱2h后,尿钠离子、尿钾离子、肌酐清除率的平均值增加约1倍;③输注氨茶碱1h后、24h后,氨茶碱血药浓度平均值分别为5.3μg/ml、9.5μg/ml,均未超过20μg/ml的中毒浓度。结论:低剂量氨茶碱能够有效治疗成人重症患者的利尿剂抵抗,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张云清[7](2013)在《氨茶碱联合甲强龙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老年患者呼吸道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高。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在全球范围内该病占所有疾病死因的第四位,并且逐年增加。该病主要累及气管、肺泡和肺血管,病理生理特征为气流受限。主要临床表现为气短、咳嗽、咳痰及喘息,并反复发作加重。病情恶化后逐渐丧失劳动力,生活质量极差,并最终引起呼吸衰竭及肺源性心脏病。那么,COPD的早期预防、及时治疗就尤为重要了。近年来研究发现,茶碱的血药浓度在5-10μg/ml之间就有抗炎及免疫调节的作用。而在体外试验中,小剂量氨茶碱可以将甲强龙的抗炎作用提高100-1000倍。部分患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时易产生耐药性,小剂量茶碱可以使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恢复敏感性,并延长用药时间。研究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氨茶碱联合甲强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血药浓度,肺功能和血气等,探讨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药理反应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65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炎、吸氧、祛痰及补液等治疗。两组患者的用药方法:(1)实验组每日上午使用氨茶碱注射液0.25g/2ml联合甲泼尼龙混悬剂40mg/1ml。每日下午氨茶碱注射液0.25g/2ml。(2)对照组:每日上午氨茶碱注射液0.25g/2ml。每日下午氨茶碱注射液0.25g/2ml。当用药3-5天后,患者体内氨茶碱的血药浓度基本达到稳态时,于清晨给药前,抽空腹血2ml(不加抗凝剂),测定血清茶碱浓度。在我院药剂科实验室进行茶碱血清药物浓度分析,药物浓度分析仪为Viva-E/V-Twin高效液相色谱仪,同时观察肺功能检测、血气分析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氨茶碱血药浓度,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5μg/ml以下组,5-10μg/ml组,10-20μg/ml组及20μg/ml以上组的人数无明显差异,经行列卡方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显示实验组患者无效人数1人,好转人数11人,及显效人数21人;对照组患者无效人数6人,好转人数14,及显效人数12人,氨茶碱联合甲基强的松龙的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81.2%)。并进行行列卡方检验,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肺功能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然而在两种不同的方案治疗之后,实验组较对照组有较明显的改善,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肺功能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较对照组的血气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其他如过敏等不良反应中无明显差异,分别行卡方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验,现在对氨茶碱血药浓度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当茶碱的血浆浓度位于5-10μg/ml时就会有抗炎及免疫调节的治疗效果;当血药浓度达到10-20μg/ml时,直接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大于20μg/ml时出现毒副作用;所以在用药的过程中,尽量使用小剂量茶碱,既可以达到治疗效果,又可以减少不良反应。氨茶碱联合甲强龙治疗时,明显的增加了甲基强的松龙的抗炎作用,并且降低了机体对甲强龙的耐药性。所以,氨茶碱联合甲强龙对老年性COPD的临床治疗效果显着优于单纯氨茶碱,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张云清,呼彩莲,黄剑林,刘东利[8](2012)在《氨茶碱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随着新型平喘药物逐渐占据市场背景下,茶碱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F)传统药物,在近年研究中发现,除扩张气道平滑肌作用外,还具有抗炎、调节免疫、扩张血管、中枢兴奋等作用,而氨茶碱作为一种常规,廉价的临床药物,掌握好在临床中的用药剂量、时间、个体化差异及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中注意事项,既可增加药物的临床疗效,又可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医疗费用等好处,故有必要进一步的综合分析。

胡婷婷,雍小兰,史惠卿,董朝辉[9](2012)在《临床药师利用处方自动筛选系统对临床治疗药物监测的干预作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利用处方自动筛选系统(PASS)对临床治疗药物监测(TDM)干预作用的意义。方法:2011年11月,临床药师每2d通过PASS工作站筛选出使用地高辛、氨茶碱、万古霉素住院患者,对判断出需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进行干预。结果:筛选出需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地高辛组35例、氨茶碱组57例、万古霉素组36例。干预前医生主动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地高辛组2例、氨茶碱组1例、万古霉素组5例,干预后医生听从建议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地高辛组23例、氨茶碱组36例、万古霉素组24例。结论:临床药师依托PASS系统对需行血药浓度监测患者进行干预,提高了医生对TDM的认识,保障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李振山[10](2010)在《氨茶碱人体药动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液中茶碱含量的测定方法。2研究氨茶碱缓释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其吸收、分布、消除规律及排泄动力学特征。3结合住院患者应用氨茶碱治疗后的茶碱血浓度与治疗效果分析考察影响茶碱吸收、分布及消除的可能因素,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血样经处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条件:AGT Venusil XBP-C18(3.9×150mm)色谱柱;流动相:水-甲醇(80:20,V/V);流速1.0 ml·min-1;进样量20μl;柱温28℃,检测波长270nm。2试验采用两周期双交叉试验设计。健康志愿者20名,男性,在校大学生,按体重配对后随机分为两组,分服试验制剂氨茶碱缓释片或参比制剂氨茶碱缓释片,于药前和药后1,2,3,4,4.5,5,5.5,6,7,8,12,24,36h取肘静脉血4ml,立即移入肝素抗凝管中,静置,5000rpm离心5min,取血浆分双份于-20℃贮存备测。一周后重复上述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碱经时血浓度。茶碱血浓度-时间数据经《DAS 2.0》实用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处理,得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茶碱药动学参数,并根据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茶碱AUC0-36计算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同时对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和(1-2α)置信区间分析,评价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3针对接受氨茶碱治疗的住院患者,在医嘱常规取血时间采取血样,测定血浆茶碱浓度。结合住院患者的茶碱血浓度和治疗效果分析考察影响氨茶碱吸收、分布及消除的可能因素,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结果:氨茶碱缓释片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茶碱主要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9.131±1.944)h和(9.851±1.787)h,Tmax分别为(3.950±0.560)h和(4.100±0.528)h,Cmax分别为(3.660±0.697)gg·ml-1和(2.686±0.374)μg·ml-1,AUC0-36分别为(41.014±7.329)μg·ml-1·h和(39.355±6.235)μg·ml-1·h,AUC0~∞分别为(44.293±8.595)μg·ml-1·h和(43.323±7.362)μg·ml-1·h。试验制剂氨茶碱缓释片以茶碱计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5.0%±16.7%。结论:1.本文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人血液中茶碱浓度测定。2.试验制剂氨茶碱缓释片以茶碱计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5.0%±16.7%。3.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氨茶碱缓释片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单剂口服双交叉试验主要药动学参数药物间和周期间无显着性差异。进一步双单侧t检验和(1-2α)置信区间分析个体间、周期间和剂型间符合生物等效假设,即试验用氨茶碱缓释片与市售参比制剂氨茶碱缓释片具有生物等效性,为生物等效制剂。4.通过对10例接受氨茶碱治疗的病人血浓度监测结果和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可知,本试验采用的取样方法测定茶碱血浓度可真实反映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分析可知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全面做到氨茶碱个体化给药,还存在部分不合理用药现象。

二、儿童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38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38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安全性及神经发育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咖啡因在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中的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本课题资助项目
缩略词表
研究生期间发表及待发表文章
致谢

(2)458例氨茶碱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基本信息
    2.2 患者性别与年龄
    2.3 发生时间
    2.4 累及系统或器官
    2.5 国内外药品说明书对比
3 讨论
    3.1 与血药浓度的关系
    3.2 与患者个体因素的关系
    3.3 与发生时间的关系
    3.4 说明书修改建议
    3.5 建议

(3)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毒副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氨茶碱的药代动力学
2 药物的相互作用
3 氨茶碱的毒副作用
    3.1 心律失常
    3.2 皮肤副作用
    3.3 氨茶碱对神经系统的副作用
    3.4 低钾血症
4 减少反应的对策

(4)支气管哮喘患儿氨茶碱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其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氨茶碱血药浓度检测方法的建立
    1.1 仪器和试药
    1.2 方法
        1.2.1色谱条件
        1.2.2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1.2.3血样处理
        1.2.4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1.2.5专属性实验
        1.2.6精密度实验
        1.2.7提取回收率实验
        1.2.8稳定性实验
2 临床应用
    2.1 研究对象
    2.2 治疗方案及采血时间
    2.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2]
    2.4 结果
        2.4.1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关系
        2.4.2合并用药时氨茶碱的血药浓度
3 讨论

(5)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茶碱中毒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6)联合应用呋塞米和氨茶碱在成人重症患者中的利尿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和方法
    1. 病例来源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设计思路
        2.2 数据收集
        2.3 统计学方法
        2.4 试验图例
结果
    1. 氨茶碱辅助呋塞米治疗利尿剂抵抗的患者特征
    2. 输注氨茶碱前后肾脏和心血管的变化
讨论
    1. 氨茶碱辅助呋塞米治疗利尿剂抵抗的可行性
    2. 利尿剂抵抗的定义
    3. 利尿剂抵抗的机制
    4. 利尿剂作用的生理学基础
    5. 呋塞米的药理机制
    6. 茶碱类的药理机制
    7. 茶碱应用的注意事项
    8. 本课题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7)氨茶碱联合甲强龙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回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氨茶碱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理作用
    1.1 扩张支气管平滑肌
    1.2 抗炎及免疫调节
    1.3 增强呼吸肌的收缩力
    1.4 兴奋呼吸中枢
    1.5 利尿作用
    1.6 扩张血管及强心作用
2 氨茶碱的药代动力学
3 临床适应症
4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4.1 氨茶碱的不良反应
    4.2 如何判断氨茶碱中毒
    4.3 氨茶碱使用的注意事项
5 氨茶碱的合理应用
    5.1 口服用药
    5.2 静脉给药
    5.3 个体化给药
    5.4 小剂量用药
    5.5 夜间用药
    5.6 联合用药
    5.7 谨慎用药
    5.8 特殊用药
6 展望

(9)临床药师利用处方自动筛选系统对临床治疗药物监测的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评估方法
    4 干预方法
结 果
    1 使用地高辛、氨茶碱、万古霉素的患者数
    2 临床药师评估后, 存在药物使用问题或特殊病理生理状态的患者情况
    3 干预前后血药浓度送检情况
    4 干预后, 送检样本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讨 论
    1 选择3种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干预的原因
    2 患者病理状态对药物治疗的影响
    3 药物相互作用
    4 患者个体差异
    5 医生的认识
    6 发挥临床药师作用

(10)氨茶碱人体药动学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一、茶碱生物样本测定方法的建立
    1 仪器药品
        1.1 仪器
        1.2 药品和试剂
        1.3 茶碱储备液及标准系列溶液配制
    2 方法建立
        2.1 色谱条件
        2.2 血样处理
        2.3 样本测定
    3 方法确证
        3.1 方法专属性
        3.2 提取回收率
        3.3 标准曲线制备
        3.4 最低定量限
        3.5 批内和批间精密度
        3.6 相对回收率
        3.7 稳定性试验
        3.8 质控试验
    4 讨论
    5 小结
二、氨茶碱缓释片人体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1 试验方法
        1.1 志愿者选择
        1.2 试验设计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各志愿者口服氨茶碱缓释片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后茶碱血浓度-时间数据
        2.2 各志愿者口服氨茶碱缓释片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茶碱主要药动学参数
        2.3 各志愿者口服氨茶碱缓释片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茶碱血浓度-时间曲线
        2.4 生物等效性评价
    3 讨论
    4 小结
三、哮喘患者基本情况、茶碱血浓度测定及相关因素分析
    1 病例收集
        1.1 患者基本情况
        1.2 仪器药品
        1.3 样本测定
        1.4 标准曲线制备
    2 结果
        2.1 住院患者茶碱血浓度数据
        2.2 茶碱血浓度与效应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氨茶碱人体处置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儿童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38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安全性及神经发育评估[D]. 姚海娟. 苏州大学, 2019(02)
  • [2]458例氨茶碱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J]. 马雪皎,刘超,王长之,杨雪. 中国药业, 2017(18)
  • [3]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毒副作用分析[J]. 陶家勇.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21)
  • [4]支气管哮喘患儿氨茶碱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其结果分析[J]. 祝文兵,唐勇擘,张晶,田静,阳利龙,何周康. 儿科药学杂志, 2016(02)
  • [5]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茶碱中毒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 陈姿如,陈礼明,吴名,杜书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5(01)
  • [6]联合应用呋塞米和氨茶碱在成人重症患者中的利尿反应[D]. 屈东强. 昆明医科大学, 2014(12)
  • [7]氨茶碱联合甲强龙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D]. 张云清. 延安大学, 2013(12)
  • [8]氨茶碱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J]. 张云清,呼彩莲,黄剑林,刘东利.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2(04)
  • [9]临床药师利用处方自动筛选系统对临床治疗药物监测的干预作用[J]. 胡婷婷,雍小兰,史惠卿,董朝辉. 中国新药杂志, 2012(20)
  • [10]氨茶碱人体药动学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李振山. 山东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38例儿童氨茶碱血浓度监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