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老师》延伸阅读(论文文献综述)
王钦华[1](2021)在《初中语文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文言文自读课文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教读——文言文自读——文言文课外阅读”三位一体阅读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所具有的自读属性与文言特性要求教师不仅要上出“自读味”,而且要上出“文言味”。同时,文言文自读课文的助学系统编排独具特色,使它呈现出与文言文教读课文相比更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与现代文自读课文相比更大的支持性和扶助性特点。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文言文自读课文的独特地位并没有得到彰显,对文言文自读课文“教什么”“怎么教”也并没有一个清晰认知。要解决这一问题,须在厘定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概念及理论的基础上,对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问题进行审视和探究。文言文自读课文在学生独立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这决定其教学目标的追求与取向不同于文言文教读课文:它不再着力于文言文阅读方法的教授,而是关注于文言文阅读方法的应用;不再着力于文言文知识的讲解,而是关注于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再着力于单篇文言文课文的精讲精读,而是关注于阅读视野边界的开拓。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的追求与取向是在理念高度层面对教学目标提出的方向性要求,而一篇具体的文言文自读课文,如何对其教学目标进行采选与确定,则须统筹文言文“三位一体”阅读教学目标体系、明晰文言文自读课文助学系统教学目标方向、发挥文本特性具化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学生主体动态生发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要通过一定的教学过程予以实现,而教学过程的实施则要在一定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进行。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原则可概括为四字,即“自”“导”“化”“融”。“自”的原则,意味着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性;“导”的原则,则须发挥教师在阅读过程中的指导性;“化”的原则,要求实现文言文“教读”到“自读”的内化;“融”的原则,则要达成“文言”到“文化”的融合。基于以上原则的指导,本文设计出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的系统性过程,即明确文言文自读课型,树立自读意识;联系文言文教读课文,产生意义关联;指导资料与方法利用,进行阅读蓄势;利用文言文助学系统,指引阅读方向;关注动态性问题困难,尊重学生主体;课外文言文延伸拓展,发展阅读能力。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原则指明了教学的基本要求,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过程明示了教学的可操作性结构,而在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过程中运用何种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策略和方法实现教学目标则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师生要运用“教读”到“自读”的迁移策略、“助学”到“抓手”的支架策略、“文言”到“文化”的融合策略、“课内”到“课外”的拓展策略来达成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的追求与取向。理论的推求离不开实践的明证。《周亚夫军细柳》的教学实践显示了一线语文教师对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路径的探索,彰显了他们对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的方法应用、能力培养、文化传承取向的追求,并且提供强调学生自读、注重诵读贯穿、着重咬文嚼字、重视方法应用的教学启示,这不仅对理论研究进行印证,而且为理论研究指明方向。
吕延帅[2](2021)在《基于原创绘本开展大班幼儿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济南市C幼儿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提到“绘本”,我们并不陌生,这是幼儿最喜闻乐见的阅读载体,也是陪伴幼儿最久的阅读伙伴。而中国原创绘本的出现,更是拉近了幼儿与传统文化的距离,提升了幼儿对于传统艺术元素的审美认知,也促进了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本研究通过访谈和观察法对济南市C幼儿园的绘本阅读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发现C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存在以下问题:绘本及原创绘本认知理论与实践层面脱节、绘本活动目标偏重能力掌握、绘本活动内容选择忽略内容解读及潜在的教育价值、绘本组织实施方式沿用传统模式以及绘本活动教学评价主体单一化等。针对存在的问题采用行动研究法,基于原创绘本以C幼儿园大二班31名幼儿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和B两组分别在原创绘本的“生活礼仪”“亲情与爱”和“民俗文化”三个主题系列下进行两轮的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的每个主题或者每一轮阅读教学结束后,研究者与合作教师进行反思研讨,为下一主题或者下一轮的阅读教学做准备。三个主题的行动研究结束后,从对幼儿教师影响、家长影响及幼儿影响等三方面对其进行了效果分析,最后提出:从幼儿园角度,要开发多种渠道、扩充优秀原创绘本在园数量;创新培训途径、定期对教师进行原创绘本阅读教学培训;加强家园共育、提升原创绘本阅读的宣传力度。从幼儿教师角度,要提高教师的绘本文学素养、加强教师筛选优秀原创绘本能力;培养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升原创绘本阅读教学活动质量。从幼儿家长角度,要丰富优秀原创绘本的储备、进行有效亲子阅读;积极配合家园共育工作、提升幼儿原创绘本阅读兴趣。同时倡议原创绘本创作者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审美趣味进行创作,让更多富含教育性和可操作性、突破“中国味道”束缚、主题多样化的原创作品产生等教育建议。多措并举,促进基于原创绘本开展幼儿阅读教学的更好发展。
徐怡帆[3](2021)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教学研究》文中指出为解决此前语文教材“一纲多本”的弊端和当下学生阅读缺失的问题,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产物,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1+X”整合理念的促使下,构建起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课型结构。“三位一体”,即“教读——自读——课外阅读”,自读课作为“三位一体”模式的中间环节,是由教读到课外阅读的必经途径,是由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的桥梁和纽带,有着不容替代且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价值。但在实际的一线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自读课教学效率低下、自读课功用无法充分发挥的问题。要走出自读课教学困境,针对自读课课型展开研究和实践十分必要。本论文的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章是深入一线课堂,对教师和学生分别展开问卷调查,并借助网络对自读课课堂教学进行观摩与分析,旨在明晰当前自读课教学真实现状,获悉自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且针对问题进行归因,其主要原因即缺乏课型意识、对自读课课型定位模糊;第二章基于语文素养厘清自读课在“三位一体”阅读教学课型结构中的定位,清晰界定自读课与教读课、课外阅读的联系与区别;第三章以自读课课型定位为基石,对标自读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点提出四种可行的自读课教学策略:旁批助读、任务驱动、导语自评和文体定学,从而帮助一线初中语文教师改善自读课教学现状,且充实当下关于自读课教学的理论研究。
常晓雪[4](2020)在《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和“一纲一本”的编写理念的指导下,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应运而生。随着教材改革,统编版教材的教学体系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统编版把“自读课教学”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自读课文篇目将近占整个初中教材的三分之一,凸显了自读课教学的重要价值。目前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很多教师缺少对“自读课”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指引,把“自读课”上成“教读课”的现象时有发生,这违反了“三位一体”教材编写理念的初衷,不能达到自读课的教学要求,基于此,尝试进行对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研究。本论文结构安排如下:本论文主要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从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方面论述。第二个部分是关于自读课教学的理论,了解自读的概念,明确自读课的概念、特点和意义,以此建构自读课教学理论,为自读课教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个部分是对自读课教学模式的构建,从自读课教学模式的概述和自读课教学程序的角度,为教学研究提供教学的框架和实施步骤。第四部分是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设计示例与分析,主要是运用自读课教学程序对“文学类文本”和“非文学文本”进行教学设计与分析,为自读课实践提供参考价值。第五部分是统编版自读课教学的启示,主要从自读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自读课教学环节指导的角度,总结自读课教学的启示。
苏康[5](2020)在《统编本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说这种文体形式,把深刻的道理寄予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虚构故事中,在不同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它使得学生能够在波澜的情节、真实具体的环境中经历人物的经历,体验人物的体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有效的小说阅读教学对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个体情感体验的丰富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它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力量之一。并且,根据国际与国内语文教学的新发展,新课标对语文素养的内涵进行了丰富补充,因而也给予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以新的影响与启示。然而,在实际小说教学中,无论是教师“教”还是学生“学”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文章希望通过小说阅读教学的研究,对当下初中小说教学问题作出揭示,并总结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初中时期的阅读学习是高中阶段乃至未来社会生活进行阅读鉴赏活动的基础。学生在初中阶段开始较为系统地学习小说,因此,这一时期的小说教学不仅会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小说学习的态度,而且由此形成的小说阅读的方法和体验也会对未来的小说学习产生影响。2016年,统编本语文教材开始在我国初中阶段统一使用,此教材在小说文本编选、内容安排等方面有所更新。文章以这套教材为研究对象,从中探讨初中小说教学的实施策略。首先通过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小说类文本的选材分析,总结出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小说类课文选编上的特点。然后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关的课例研究,了解他们对统编教材与小说课文的看法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具体需求,进而分析得出现阶段初中小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统编本初中语文小说类课文的教学建议,针对小说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相应的优化选择。初中阶段的小说阅读对建构学生精神世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等方面具有非凡的价值,希望论文的研究对初中小说教学有些许的帮助和借鉴价值。
陈娅雯[6](2020)在《初中语文“三位一体”阅读教学研究》文中认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编本”语文教材的阅读体系设计较有创新性,加大了“教读”与“自读”的区分度,又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的阅读体制,构建了从“教读”到“自读”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笔者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理念的指导下,依据初中语文“三位一体”阅读教学的实践现状调查结果,结合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与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探索“三位一体”阅读教学的落实策略。论文主体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从概念界定、构建背景、价值意义和阅读教学相关理论几个方面出发,总体概述“统编本”初中语文“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第二章:“统编本”初中语文“三位一体”阅读教学实践现状调研,笔者在自己执教实习的初中学校,展开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总结现阶段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这些主要问题进行归因。第三章:初中语文“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优化策略探析。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阅读体系编写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实践调研结果,结合优秀教学案例和自身的教学经验,对“统编本”初中语文“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应用提出优化策略。第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以单元为整体,在单元教学目标的关照下,合理细化单元内课文的教学目标,并注意回归单元整体目标。第二,基于“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种课型的共通法则,助推“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第三,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致力发挥三种课型自身的特色,激活“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第四章:“统编本”初中语文“三位一体”阅读体系教学案例设计。根据阅读教学优化策略,选择“统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的教读课文《猫》和名着导读中的《西游记》的作出相应的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反思。
马钰斐[7](2020)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单元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单元教学是一种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教学效益,使语文教学跨越学科界限进行交流与联系,能有效防止知识的细碎化,语文学习的零散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两个关键词,一是核心素养,二是学习任务群,这代表着高中语文教学迎来了新时代。单元教学在顺应新时代背景和培养核心素养的诉求中重新焕发生机,新课标背景下的单元教学立足于完善学习任务群实施体系,梳理与整合教学资源,促进语文教学回归本质,更高效地使学生达到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实际的问卷、访谈调查和课堂观察后,发现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对单元教学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对“单元教学”的理论理解片面陈旧、掌握不好课内和课外之间的比重、忽视学生内在需求、单元教学的评价系统不完善、课外延伸部分缺乏监督;学生“被迫”参与感强、对单元教学的学习成果缺乏应用。为了解决所存在的问题,本论文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依托,为当前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策略,教师理论知识与政策解读两手抓、积极组建教学团队、加强对单元教学的认识与认可、完善单元教学设计、优化单元教学评价、建立课后监督体系、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学生培养课外拓展意识与自学能力。这些策略有利于突显单元教学特色,提高学生整体感受能力与思维拓展水平,在现实的情景中学习语言文字并运用,唤醒语文学科活力。
罗元媛[8](2020)在《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自部编本语文教材推行以来,语文阅读教学愈加重视学生的整本书阅读。但由于整本书阅读内在的整体性、阅读量大、耗时长、与传统单篇文章教学的差异等原因,其推进并不顺利,从而导致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质量普遍不高,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困扰也日渐增多。为了改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这一现状,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都做出了很多努力,但大多只是单部书籍的个案探索,未照顾到阅读的整体性。因此,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尤为重要。本论文从部编本语文教材出发,进行完整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为初中阶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提出,提供一些新思路,以推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从而促进学生整本书阅读质量的提高。基于对当前整本书阅读教学本质的认识,立足于与整本书阅读相关的理论基础和之前学者的调查问卷,最终编制出初中阶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经过调研分析,发现当前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整本书阅读的书目选择、教学内容、学生思维方式和评价策略四个方面。随后,针对当前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经典选篇为基础,参考、吸收、归纳有关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文献的相关成果,思考在今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推进过程中,如何更好的提升整本书阅读水平,从而为众多研究者及一线教师们提出教学策略的改进建议,具体如下:首先,从兴趣和教材两方面出发,设计适合学生阅读的篇目。前者以初中生兴趣为出发点,设计了成长、环境和启蒙三系列书籍;后者从“由课内节选文章延伸至课外整本书阅读”、“由作者一篇作品延伸至其他作品”和“基于单元主题,推荐整本书阅读篇目”三层面为学生推荐书籍。其次,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说明整本书阅读在教学之前应如何准备。前者以“指导”为目标导向,从教师教学效果、学生素质培养和教师教学方法三层次详细说明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后者以“阅读”为目标导向,从学情了解、时间规划和延伸阅读三层面说明如何让学生进行学习准备。再次,通过指导课、交流课和探讨课三种课型说明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课堂中应如何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完善学生的阅读思维。在指导课中,教师应从学生兴趣的激发、阅读方向的指引和阅读方法的教授三层面进行教学;在交流课中,教师应通过一系列关键问题的抛出去诊断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成果,同时促进学生的思考;在探讨课中,教师应以思辨式阅读为主体开展学生的“深阅读”之旅。最后,在评价层面以多个主体、多种方式、多重标准去促进评价策略的提升,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整本书阅读评价因素的内化。在评价主体上,实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家长参与的多重主体评价模式;在评价方式上,将展示交流和考试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标准上,立足于发展性评价原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胡张梦[9](2020)在《本于儿童生命成长的小学师生绘本共读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绘本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绘本是图文合奏的艺术,“图”与“文”共同演绎着同一个故事。它蕴含着爱、审美、童真童趣,十分契合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因此,小学师生绘本共读为满足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提供了可能的路径。本研究的核心目的正在于:深入师生绘本共读现场,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发现当前绘本共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共读问题产生的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帮助教师在与儿童的绘本共读过程中充分激发绘本之力,促进儿童生命成长。论文首先通过说理分析了在当前的小学师生绘本共读中存在的问题:把阅读绘本中对提升“听说读写”能力等功利价值当成了终极价值,弱化了绘本中所蕴含的爱、审美、童真之力,忽视了儿童爱的体验、审美需要和童真童趣的守护;又通过实践调研,梳理了当前小学师生绘本共读活动存在的具体问题:一是绘本选择上的“拿来主义”:仅围绕课程主题选择绘本,无意向主动与孩子分享绘本;二是绘本共读过程中师生分离:教师未关注儿童需要,共读程式化,说教现象严重;三是共读延伸模式固化:共读延伸沦为实用性的课堂作业。经由进一步的观察和访谈,笔者探析了导致上述问题的三个主要原因:一是在共读准备中,教师不具备闲暇的生命状态,对绘本的价值认识不充分,缺乏了解绘本的内驱力;二是在共读过程中,教师成人本位思想严重,未能充分意识到儿童生命成长的重要意义;三是在共读延伸中,教师未形成自我内在的教育理念,使得延伸过于模式化和实用化。针对师生绘本共读的问题和原因,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努力加深对绘本的认识,用心选择绘本;以绘本润泽教师自身生命,在共读中融入自己的生命;培育自我教育情怀,关注学生精神生命成长。通过本研究,笔者期待小学师生绘本共读能够让儿童在共读中拥有幸福的情感体验;充分体会审美愉悦,在共读中获得精神力量;葆有童真童趣:在共读中守护童心世界,从而切实促进儿童生命成长。
杜孟珂[10](2020)在《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研究》文中认为课外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思维的提升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自2016年秋季学期起,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投入使用。相较于之前的人教版教材,部编版教材在编写理念和编写体例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调整和变化,其中之一就是课外阅读的调整。部编版初中语文新教材将课外阅读纳入了语文课程体系,使之成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的安排,也更加突出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在教师实际的阅读教学和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中却存在着种种问题。本论文将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致力于提出切实有效的课外阅读教学策略。首先,围绕课外阅读编写的理论基础、编写结构和教学价值,从理论上对初中语文课外阅读部分进行概述,揭示课外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其次,结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际访谈对教师课外阅读的教学现状和学生课外阅读的学习情况分别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在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总结出问题主要集中于课外阅读教学的功利化、课外阅读方法的随意化、课外阅读教学的低效化三方面。最后,主要针对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主要从扎实“点”的建设,激发阅读兴趣;抓实课堂主“线”,强化阅读指导;全“面”激励引导,优化活动结构;创新评价机制,反馈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旨在由点及面地为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策略,并在附录中展示了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的课外阅读导学方案。课外阅读是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最有效途径,对初中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价值,希望本研究对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有些许的帮助和借鉴价值。
二、《我的老师》延伸阅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的老师》延伸阅读(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语文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初中语文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概述 |
一、文言文自读课文概念界定 |
(一)自读 |
(二)文言文自读课文 |
二、文言文自读课文的特点 |
(一)独立性质显着 |
(二)半独立性鲜明 |
(三)内容多元丰富 |
三、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互文性理论 |
(二)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
(三)支架式教学理论 |
第二章 初中语文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 |
一、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的追求与取向 |
(一)训练学生文言文阅读策略的应用 |
(二)培养学生文言文独立阅读的能力 |
(三)开拓学生文言文阅读视野的边界 |
(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解 |
二、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的采选与确定 |
(一)统筹文言文“三位一体”阅读教学目标体系 |
(二)明晰文言文自读课文助学系统教学目标方向 |
(三)发挥文本特性具化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 |
(四)学生主体动态生发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 |
第三章 初中语文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原则与过程 |
一、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原则 |
(一)“自”的原则,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性 |
(二)“导”的原则,发挥教师在阅读过程中的指导性 |
(三)“化”的原则,实现“教读”到“自读”的内化 |
(四)“融”的原则,达成“文言”到“文化”的融合 |
二、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过程 |
(一)明确文言文自读课型,树立自读意识 |
(二)联系文言文教读课文,产生意义关联 |
(三)指导资料与方法利用,进行阅读蓄势 |
(四)利用文言文助学系统,指引阅读方向 |
(五)关注动态性问题困难,尊重学生主体 |
(六)课外文言文延伸拓展,发展阅读能力 |
第四章 初中语文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策略与方法 |
一、迁移:“教读”到“自读” |
(一)明确单元整体目标 |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
(三)创设相似阅读情境 |
(四)加强方法概括程度 |
二、支架:“助学”到“抓手” |
(一)利用单元导语明晰阅读方向 |
(二)利用注释资料疏通字词文意 |
(三)利用阅读提示提炼思考路径 |
(四)利用思考探究指引阅读过程 |
三、融合:“文言”到“文化” |
(一)通过诵读得意,达成言文融合 |
(二)通过咬文嚼字,达成言文融和 |
(三)通过懂悟互见,达成言文融合 |
(四)通过古今观照,达成言文融合 |
四、拓展:“课内”到“课外” |
(一)同一主题拓展 |
(二)同一作者拓展 |
(三)同一书目拓展 |
(四)同一体裁拓展 |
第五章 初中语文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案例分析 |
一、肖培东《周亚夫军细柳》教学案例分析 |
(一)案例描述 |
(二)关于“教什么” |
(三)关于“怎么教” |
二、梁增红《周亚夫军细柳》教学案例分析 |
(一)案例描述 |
(二)关于“教什么” |
(三)关于“怎么教” |
三、《周亚夫军细柳》教学案例的比较反思 |
(一)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要强调学生自读 |
(二)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要注重诵读贯穿 |
(三)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要着重咬文嚼字 |
(四)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要重视方法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基于原创绘本开展大班幼儿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济南市C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
二、原创绘本具有独特优势可以提升相关阅读主体认知 |
三、目前幼儿园鲜少运用原创绘本开展幼儿阅读教学 |
四、个人研究兴趣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一)理论目的 |
(二)实践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绘本 |
二、原创绘本 |
三、幼儿绘本阅读教学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绘本及原创绘本相关研究 |
(一)绘本相关研究 |
(二)原创绘本相关研究 |
二、幼儿园阅读教学相关研究 |
(一)幼儿园阅读教学本体相关研究 |
(二)幼儿园阅读教学现状相关研究 |
三、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相关研究 |
(一)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绘本选择相关研究 |
(二)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现状与对策相关研究 |
(三)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应用趋势研究 |
四、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
二、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
三、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
四、泰勒原理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参与者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参与者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行动研究法 |
二、文献法 |
三、观察法 |
四、访谈法 |
第四节 资料编码 |
第五节 研究流程 |
一、研究的准备阶段 |
二、研究的实施阶段 |
三、研究的总结阶段 |
第三章 现状问题诊断分析及具体行动方案设计 |
第一节 现状问题诊断分析 |
一、现状分析 |
二、问题诊断 |
第二节 基于原创绘本开展大班幼儿阅读教学行动研究的方案设计 |
一、行动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二、行动研究设计方案的确立 |
第四章 原创绘本阅读教学行动研究方案的具体实施 |
第一节 “生活礼仪”主题活动方案的实施 |
一、行动的初次实施《公主怎么挖鼻屎》活动 |
二、行动的再次实施《屎壳郎的生日礼物》活动 |
第二节 “亲情与爱”主题活动方案的实施 |
一、行动的初次实施《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活动 |
二、行动的再次实施《团圆》活动 |
第三节 “民俗文化”主题活动方案的实施 |
一、行动的初次实施《六十六头牛》活动 |
二、行动的再次实施《一园青菜成了精》活动 |
第五章 原创绘本阅读教学行动研究的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原创绘本阅读教学对幼儿教师的影响 |
一、对原创绘本具有浓厚兴趣,尝试将其作为主要阅读媒介 |
二、打破了教师对于传统绘本教学模式的思维定势,提供了绘本阅读教学新思路 |
第二节 原创绘本阅读教学对家长的影响 |
一、提高了家长对于原创绘本的认知,原创绘本成为亲子阅读新载体 |
二、加强了家长与幼儿教师的交流,更好地促进家园共育 |
第三节 原创绘本开展阅读教学对大班幼儿的影响 |
一、基于原创绘本开展阅读教学促进幼儿对原创绘本的喜欢,提升幼儿阅读兴趣 |
二、基于原创绘本开展阅读教学提高了幼儿阅读的逻辑思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三、基于原创绘本开展阅读教学促进幼儿生活习惯、情感表达和文化素养 |
第六章 原创绘本阅读教学行动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基于原创绘本开展大班幼儿阅读教学具有可行性 |
二、幼儿积极参与和教学活动组织实施是其关键环节 |
三、基于原创绘本对大班幼儿开展阅读教学蕴含教育价值 |
第二节 教育建议 |
一、对幼儿园 |
二、对幼儿教师 |
三、对幼儿家长 |
四、对原创绘本创作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班幼儿绘本阅读教学观察记录表(行动研究前) |
附录B 原创绘本开展大班阅读教学观察记录表(行动研究) |
附录C 原创绘本开展大班阅读教学研讨记录表 |
附录D 原创绘本开展大班阅读教学访谈提纲(行动研究前) |
附录E 原创绘本开展大班阅读教学访谈提纲(行动研究后)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自读课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
(二)自读课在课堂教学和理论研究中存在困境 |
二、研究综述 |
(一)关于自读课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课型的研究 |
三、核心概念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教学的问题及归因 |
第一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教学现状相关调查 |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二、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二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课型课例分析 |
第三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教学问题及其归因 |
一、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教学问题描述 |
二、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教学问题归因:缺乏课型意识 |
第二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课型教学定位 |
第一节 自读课课型定位的理论依据 |
一、语文素养的养成离不开自读课 |
二、在三位一体阅读教学课型结构不能忽视自读课 |
第二节 三位一体阅读教学课型结构中的自读课课型定位 |
一、自读课的课型特征 |
二、自读课课型定位 |
第三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教学策略 |
第一节 使用旁批助读的策略 |
第二节 使用任务驱动的策略 |
第三节 使用导语自评的策略 |
第四节 使用文体定学的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自读课的内涵 |
一、自读的概念 |
二、自读课的概念 |
第二节 自读课的特点和意义 |
一、自读课的特点 |
二、自读课的意义 |
第二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
第一节 自读课的教学模式概述 |
一、自读课教学模式内涵 |
二、自读课教学模式结构 |
三、自读课教学模式类型 |
第二节 自读课教学程序 |
一、自读课教学程序设计思路 |
二、自读课教学程序使用建议 |
第三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设计示例与分析 |
第一节 文学类文本自读课教学设计示例与分析 |
一、散文教学示例——以《昆明的雨》为例 |
二、小说教学示例——以《孤独之旅》为例 |
第二节 非文学类文本自读课教学设计示例与分析 |
一、实用类文本教学示例——以《美丽的颜色》为例 |
二、论述类文本教学示例——以《马说》为例 |
第四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自读课教学基本要求的启示 |
一、引导分寸要适度,教师学生需互信 |
二、提问时机需恰当,学习工具要齐全 |
三、个性表达要提倡,阅读评价重过程 |
第二节 “自读课”教学环节指导的启示 |
一、教学目标:精准制定,因文定教 |
二、教学过程:以学定教,适度引导 |
三、教学评价:多维指向,优化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统编本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统编本语文教材研究概况 |
1.3.2 关于小说阅读教学研究概况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第2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小说选材分析 |
2.1 统编本初中语文课本中小说选材特点 |
2.1.1 现行多种语文课本小说选编情况 |
2.1.2 与人教版教材比较 |
2.1.3 与高中语文教材比较 |
2.2 从数量和内容分析选文特点 |
2.2.1 从数量上看 |
2.2.2 从内容中看 |
第3章 统编本初中小说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3.1 初中小说教学现状的调查准备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问卷设计情况 |
3.1.3 调查回收情况 |
3.2 教师“教”的现状及分析 |
3.2.1 教师在现代化的教学形式前迷失 |
3.2.2 教师小说解读套路化 |
3.2.3 教学储备略显不足 |
3.2.4 课内外教学相分离 |
3.3 学生“学”的状况及分析 |
3.3.1 阅读学习偏好欠佳 |
3.3.2 阅读方法缺乏指导 |
3.3.3 阅读数量严重不足 |
第4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小说类课文的教学实施建议 |
4.1 依据新课标要求,落实教学目标 |
4.1.1 仔细研读课程标准,恰当选择小说教学内容 |
4.1.2 认真钻研语文教材,体现阅读教学课程意识 |
4.1.3 丰富教师教学储备,提高小说阅读教学质量 |
4.1.4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落实小说课外阅读目标 |
4.2 依据小说教学理论,改进课堂教学方式 |
4.2.1 打破教学板块,以关键切入点撬动全文 |
4.2.2 关注文体特征,给予学生小说解读钥匙 |
4.2.3 立足小说文本,合理设计延伸课堂教学 |
4.3 转变阅读倾向,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
4.3.1 养成阅读习惯,保证阅读质量 |
4.3.2 强化方法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
4.4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选编小说类课文的建议 |
4.4.1 増加小说类课文篇目的数量 |
4.4.2 各级段小说类课文合理分配 |
4.4.3 多吸收外国小说作品 |
4.4.4 编选小说选读本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6)初中语文“三位一体”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初中语文“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概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统编本语文教材 |
二、“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 |
第二节 “三位一体”阅读体系构建的背景 |
一、时代发展的课题 |
二、人才培养的目标 |
三、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三节 “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价值意义 |
一、有效区分不同课型 |
二、课外延伸拓展阅读 |
三、培养自主阅读素养 |
第四节 “三位一体”阅读教学的相关理论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学习动机理论 |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二章 初中语文“三位一体”阅读教学实践现状调研 |
第一节 实践调查概况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方法 |
三、调查内容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二、访谈结果分析 |
三、实践问题总结 |
第三节 主要问题归因 |
一、教师:教材研读不够、有效指导不足 |
二、学生:阅读时间不够、自主学习不足 |
三、学校:阅读设施不足、读书氛围不浓 |
第三章 初中语文“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
第一节 科学制定目标,落实“三位一体” |
一、依据单元导语,规划整体目标 |
二、区分不同课型,合理细化目标 |
三、坚持目标教学,呼应单元目标 |
第二节 基于共通法则,助推“三位一体” |
一、立足方法策略,“三位”联动教学 |
二、挖掘文本联系,增大阅读容量 |
三、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果 |
第三节 发挥课型特色,激活“三位一体” |
一、关注文本特质,教出此篇特色 |
二、妙用助学系统,鼓励个性阅读 |
三、注重整体阅读,分层课外指导 |
第四章 初中语文“三位一体”阅读教学案例设计及反思 |
第一节 “教读课”教学设计课例及反思 |
第二节 “名着导读”教学设计课例及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单元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的研究缘起 |
1.1.1 新时代对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1.1.2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与新课标的实施要求 |
1.1.3 单元教学能够积极应对高中语文教学实践问题 |
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选题的研究现状 |
1.3.1 关于新课标的研究现状 |
1.3.2 单元教学研究现状 |
1.4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1.4.1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2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1.5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问卷调查及访谈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2.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教材分析 |
2.1.1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单元编排特点 |
2.1.2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单元内部组织特点 |
2.2 调查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2.2.1 调查目的 |
2.2.2 调查对象 |
2.2.3 调查内容 |
2.3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单元教学的现状分析 |
2.3.1 教师问卷调查及访谈的结果分析 |
2.3.2 学生问卷调查及访谈的结果分析 |
2.4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反映出的问题以及成因分析 |
2.4.1 教师层面 |
2.4.2 学生层面 |
3.新课标背景下改进单元教学的措施 |
3.1 从教师层面来改进单元教学 |
3.1.1 理论知识与政策解读两手抓 |
3.1.2 积极组建教学团队 |
3.1.3 加强对单元教学的认识与认可 |
3.1.4 完善单元教学设计 |
3.1.5 优化单元教学评价 |
3.1.6 建立课后监督体系 |
3.1.7 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
3.2 从学生层面来改进单元教学 |
3.2.1 树立课外拓展意识 |
3.2.2 培养自学能力 |
4.单元教学设计案例:从经典诗词中发现美——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
[设计背景] |
[学习目标] |
[单元教学实施] |
[单元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高中语文单元教学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2: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高中语文单元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4:学生访谈提纲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目的 |
(三)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该领域的研究趋势 |
三、本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整本书阅读 |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 |
(三)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
二、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格式塔心理学理论 |
第三章 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概况说明 |
(一)问卷调查概况 |
(二)访谈调查概况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二)教师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整本书阅读”书目选择待优化 |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内容泛难散 |
(三)“整本书阅读”学生思维方式固化 |
(四)“整本书阅读”评价策略单一化 |
第四章 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改进分析 |
一、整本书阅读的书目选择策略 |
(一)以兴趣为主,设计阅读书籍系列 |
(二)从教材出发,建构课内外结合的主题阅读模式 |
二、整本书阅读课前教学准备策略 |
(一)以“指导”为目标导向,教师进行教学准备 |
(二)以“阅读”为目标导向,学生进行学习准备 |
三、整本书阅读的课型优化策略 |
(一)指导课 |
(二)交流课 |
(三)探讨课 |
四、整本书阅读的评价提升策略 |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 |
(三)评价标准层次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本于儿童生命成长的小学师生绘本共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绘本共读偏离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儿童生命成长与小学师生绘本共读 |
第一节 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 |
一、爱:赋予儿童生命温暖底色 |
二、审美:给予儿童心灵慰藉 |
三、童真:勾勒儿童欢乐的生活姿态 |
第二节 探寻绘本之“力” |
一、爱之“力”:以关怀儿童为指向的自我表达 |
二、美之“力”:给予儿童精神享受 |
三、趣之“力”:趣味横生与妙不可言 |
第三节 在师生绘本共读中滋养生命 |
一、满足爱的需求:在共读中拥有幸福的情感体验 |
二、体会审美愉悦:在共读中获得精神力量 |
三、葆有童真童趣:在共读中守护童心世界 |
第二章 小学师生绘本共读现存问题 |
第一节 共读准备:绘本选择上的“拿来主义” |
一、仅围绕课程主题选择绘本 |
二、教师无意向主动与孩子分享绘本 |
第二节 共读过程:“分离”的教与学 |
一、“声”心分离:师生绘本共读程式化 |
二、师生“分离”:绘本共读沦为说教 |
第三节 共读延伸:模式固化 |
一、共读延伸目的过于实用化 |
二、共读延伸沦为“课堂作业” |
第三章 小学师生绘本共读现存问题之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教师缺乏内驱力了解绘本 |
一、教师对绘本认识不足 |
二、教师缺失心灵闲暇 |
第二节 教师与自己内心疏离 |
一、共读场域中的心灵缺位 |
二、共读场域中的成人本位 |
第三节 教师未形成内在教育理念 |
一、学校课程理念主导共读延伸目的 |
二、教师对共读延伸的理解实用化 |
第四章 本于生命成长的小学师生绘本共读若干建议 |
第一节 “贴近”自身生命:用心选择绘本 |
一、主动加深对绘本的认识 |
二、积极找寻心灵闲暇 |
第二节 不再分离:心怀希望共读绘本 |
一、以绘本润泽教师自身 |
二、在共读中融入教师生命 |
第三节 自我培育:关注学生精神生命成长 |
一、自我培养教育情怀 |
二、细酿绘本共读延伸韵味 |
结语:绘制心灵图景,本于生命成长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问题的设计 |
致谢 |
(10)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缘起 |
研究对象 |
研究现状 |
研究意义 |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相关概述 |
第一节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编写的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三、对话理论 |
第二节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组成要素 |
一、“名着导读”板块的构建 |
二、“课外古诗词诵读”板块的设置 |
三、“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建构 |
第三节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价值 |
一、丰富知识储备,提升语文素养 |
二、获取知识经验,提高应试能力 |
三、培养阅读能力,落实编写意图 |
第二章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现状 |
第一节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及对象 |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二节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课外阅读教学的功利化 |
二、课外阅读方法的随意化 |
三、课外阅读教学的低效化 |
第三节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主观原因 |
二、客观原因 |
第三章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 |
第一节 扎实“点”的建设,激发阅读兴趣 |
一、有书可读——阅读的先决条件 |
二、阅读氛围——阅读的重要保障 |
三、阅读兴趣——阅读的不竭动力 |
第二节 抓实课堂主“线”,强化阅读指导 |
一、教师示范引领,培养更多读书种子 |
二、基于教材内容,实施拓展延伸阅读 |
三、强化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
第三节 全“面”激励引导,优化活动结构 |
一、以榜样来引读 |
二、以活动来导读 |
三、以习惯来护读 |
第四节 创新评价机制,反馈教学效果 |
一、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
二、评价内容的具体化 |
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我的老师》延伸阅读(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语文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研究[D]. 王钦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原创绘本开展大班幼儿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济南市C幼儿园为例[D]. 吕延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教学研究[D]. 徐怡帆.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研究[D]. 常晓雪.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统编本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研究[D]. 苏康.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6]初中语文“三位一体”阅读教学研究[D]. 陈娅雯.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单元教学研究[D]. 马钰斐.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8]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罗元媛. 江苏大学, 2020(05)
- [9]本于儿童生命成长的小学师生绘本共读研究[D]. 胡张梦.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研究[D]. 杜孟珂. 河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