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最优控制问题的计算方法”

评论“最优控制问题的计算方法”

一、评《最优控制问题的计算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聪利,徐善军,任书楠,李崧,刘胜军[1](2021)在《基于双目视觉的电力机器人三维定位方法》文中认为在电力机器人领域,利用单目摄像机模型检测往往无法可靠获得作业目标的三维位置,从而无法引导机械臂准确操作。本文提出基于基于双目视觉的三维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双目图像数据依据双目相机系统标定参数进行配准、校正和去噪预处理;再分别在双目图像数据上检测作业目标的表观特征,利用双目对极几何约束计算作业目标的三维坐标;最后利用作业目标三维坐标与预先构建的三维模型进行ICP匹配,得到精确的作业目标三维姿态。最后,通过对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的位姿检测实验证明,本文方法较当前其他充电口检测方法,在三维位姿检测精度上有明显提升,并可扩展应用至其他电力机器人领域。

廖正文[2](2021)在《基于资源的铁路运输能力理论与计算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网络特别是高速铁路网络的快速扩张,铁路运输供给和需求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研究运输资源投入与运输产品产出的定量关系,贯穿铁路规划、设计和运营全过程,需要在日新月异的铁路供需形势下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既有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考虑的因素不够全面且建模精度有限,在复杂的路网布局、运力资源配置和运输产品结构下,难以全面、准确地刻画铁路运输生产过程,能力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有待提高。因此,有必要从铁路运输能力的形成机理出发,研究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的基本特征,提出各类复杂条件下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以指导铁路运输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本文从铁路运输生产系统中运输资源投入与运输产品产出的定量出发,分析、抽象铁路运输能力的要素和影响因素,将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归结为在运输资源约束下求可实现的最大运输产出的组合优化问题。结合现实中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的复杂性,基于优化图解法铺画满表列车运行计划的能力计算原理,提出“多资源”“多粒度”“多类别列车共线运行”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模型及求解算法,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资源的铁路运输能力理论分析。从运输资源投入与运输产出的关系出发,分析铁路运输能力的形成机理,梳理铁路运输能力的概念谱系,分析铁路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结合铁路运输生产特点,指出铁路运输能力计算亟待研究的关键问题。进一步地,从运输资源运用角度出发,抽象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的共性特征,利用“移动”和“资源”要素构建基于资源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特征模型,将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一般化为在运输资源约束下求最大运输产出的组合优化问题,并给出0-1规划实例。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的复杂性,演绎特征模型中“资源”“移动”“运输产出”概念,分别提出“多资源”“多粒度”“多类别列车共线运行”3个具体的能力计算问题,形成具体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框架。(2)考虑多种资源适配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梳理铁路运输资源利用的典型建模方式和大规模问题求解方法:将各类铁路运输资源建模方式归纳为基于资源请求冲突和基于资源时空状态两类,分别采用这两种建模方法对特征模型中的“资源”进行多类别演绎,以解决固定设备和活动设备资源适配下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以京津城际铁路为例验证。1)考虑区间、车站到发线、动车组资源约束,构建基于资源请求冲突的能力计算模型,采用时间域滚动算法求解;2)采用混杂时空网络描述区间和动车组资源适配,构建基于资源时空状态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模型,采用拉格朗日松弛算法实现按资源类别分解的求解算法。(3)考虑多粒度资源运用协调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为了解决铁路点、线作业协调下的能力计算问题,在铁路点、线能力的影响因素及二者的关联性的基础上,对特征模型中的“移动”进行多粒度演绎,分别构建基于区间资源的宏观模型和基于车站轨道电路区段资源的微观模型。根据列车运行过程在宏观模型与微观模型中的一致性这一关键特征,构建基于多粒度时空网络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模型,实现面向粒度自适应的行生成算法,根据宏观解中的微观冲突,有针对性地生成微观资源运用约束迭代求解,以实现能力计算精度与问题规模的平衡。以京津城际铁路及北京南站、天津站城际场为例验证。(4)面向多类别列车共线运行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采用列车数量表征运输能力难以表达不同类别列车在资源争用情况下数量“此消彼长”的关系。针对此问题,分析铁路运输能力在特征模型解空间中的意义,提出以“面”代“点”的铁路运输能力表征方式。在此基础上,演绎特征模型的目标函数,将能力计算的“最大化列车总数”的单目标扩展为“最大化各类列车数量”的多目标,并采用帕累托最优前沿表征铁路运输能力。构造与列车类别对应的多目标函数,分别设计基于列车流和基于列车运行图的多目标能力计算模型,采用约束法求解得到运输能力的帕累托最优前沿,并设计人机交互的帕累托最优解比选方法,为运营者分析比选符合运营偏好的能力利用方案提供支撑。以京津城际铁路为例验证。(5)实例分析。为了验证以上能力计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适用性,以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范围内的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网为例,在给定列车初始备选集的前提下,首先采用基于列车流的多目标能力计算模型计算不同径路列车竞争条件下的铁路网运输能力,得到各运行径路可以运行的最大列车数及列车备选集作为输入条件,综合运用“多资源”“多粒度”能力计算方法,铺画在区间、车站、动车组等资源约束下的满表运行图,计算铁路网运输能力,并分析动车组、关键枢纽车站等影响因素与运输能力的定量关系。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能力计算方法可以系统地解决大规模的、涵盖复杂资源投入与产出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图73幅,表23个,参考文献162篇。

陈俊轶[3](2021)在《基于耦合因子的变温变湿干燥谷物品质特性及窗口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谷物干燥是农业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一项涵盖众多学科的综合技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仍聚焦于干燥设备能耗和水分控制精度等,对谷物干燥机理的研究不够深入,导致干燥后谷物品质参差不齐。实际上谷物干燥是多变量耦合作用的过程,各干燥系统变量之间相互依赖、互为输入输出,变量间的耦合关系对谷物特性变化具有显着影响。因此,有必要从多因子耦合理论的角度切入,开展谷物干燥机理的深入研究,探索干燥系统变量与谷物干燥特性及品质特性间的规律,这对于粮食行业关键作业设备的升级换代以及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自主开发的多参数可控干燥试验系统,分析了干燥系统中的8个耦合因子对谷物干燥特性及品质特性影响的模型和规律,揭示了耦合因子与特性指标间的关联机理,优选出“谷物绝对水势积”作为干燥过程的理想耦合因子,以此改进稻谷连续干燥双驱动互窗口AI控制方法,并应用到稻谷连续干燥作业中,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谷物干燥过程中耦合因子分析与选择根据谷物干燥过程的特点,探索绝对水势和积温的概念和模型,选定谷物有效干燥积温、谷物有效干燥积湿、谷物绝对水势和、空气绝对水势和、绝对水势和差、谷物绝对水势积、空气绝对水势积、绝对水势积差这8个耦合因子对谷物干燥规律和特性展开研究,并给出8个耦合因子计算公式。2.玉米干燥工艺优化及耦合因子与特性指标相关性研究以玉米为样品,利用多参数可控干燥试验系统开展2因素5水平薄层干燥全面试验,试验变量为热风温度变化梯度x1和绝对湿度变化梯度x2,响应指标为干燥特性指标以及品质特性指标。通过响应面法求得各指标对应的最优干燥工艺,但其结果具有不可公度性和矛盾性,故借助偏差量的概念将所有响应指标整合成一个综合特性指标,运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后得出:当采用渐次升温和渐次降湿干燥工艺时(x1为2.17℃,x2为-3.03g/m3),玉米的综合特性最优,实现了干燥特性与品质特性的协同调控。同时,将8个干燥系统耦合因子与玉米响应指标逐一进行方差分析,根据置信度大小进行排序,以此优选出“谷物绝对水势积”作为干燥过程控制的理想耦合因子。3.稻谷干燥工艺优化及耦合因子与特性指标相关性研究为验证玉米干燥试验结论的普适型,选择稻谷为样品进行了重复试验。利用多参数可控干燥试验系统开展2因素5水平薄层干燥全面试验,以热风温度变化梯度x1和相对湿度变化梯度x2为试验变量,以干燥特性指标以及品质特性指标作为响应指标进行干燥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当采用渐次升温和渐次降湿干燥工艺时(x1为2.57℃,x2为-21.04%),稻谷的综合特性最优。同时,依据耦合因子与稻谷响应指标的方差分析结果对相关性进行排序,优选出“谷物绝对水势积”作为干燥过程控制的理想耦合因子。4.稻谷连续干燥双驱动互窗口AI控制方法的改进基于理想耦合因子,改进课题组前期设计的稻谷连续干燥双驱动互窗口AI控制方法,即以谷物绝对水势积干燥模型作为机理驱动,确定“窗体”,给出干燥过程控制的总体方向;根据过程数据作为数据驱动,进行“窗变”调节,以适应不同类型干燥机及干燥过程条件变化的扰动。控制方法包括窗口选择、窗口调整与窗口自适应三部分,窗口选择实质对应一个过程的实现,体现了窗口控制的隐预测功能;窗口调整是以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作为对比,借助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方式对模型进行修正;窗口自适应则是根据实时数据对窗口宽以及宽长比进行调节。机理驱动与数据驱动相辅相成,可实现谷物干燥过程控制精度及稳定性的显着改进。5.稻谷连续干燥双驱动互窗口AI控制改进方法试验测试为验证上述控制方法的稳定性及可靠性,本文利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小型连续式谷物干燥机开展3组稻谷连续干燥试验。参考稻谷2因素5水平全面试验中的干燥工艺优化结果进行试验参数的设置,3组试验分别为采用改进方法的恒温干燥组、采用改进方法的升温干燥组、采用原方法的恒温干燥组,从稻谷出口水分控制精度、稻谷干燥前后品质变化、稻谷微观结构3个方面进行控制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3组试验目标出口水分线与系统稳定后出口水分变化曲线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系数越大,控制精度越好)分别为0.9074、0.9060、0.8255;3组试验的综合品质变化比(比值越小,干燥品质越优)分别为0.73、0.59、0.81;同时,稻谷微观结构的观察分析结果也充分证实了改进后的双驱动互窗口控制方法在提升谷物出口水分控制精度以及谷物干燥品质方面效果理想,可应用于实际。

孙肖坤[4](2021)在《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形势的动态稳定发展,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在国内外均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国际工程项目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事关民生和经济效益,其开发建设会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工程建设领域,许多投资主体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开发建设经验,并开始涉足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建设周期越来越长,参与建设的单位越来越多,不确定性带来的项目风险也愈发复杂。随着时代的发展,复杂大型建设项目逐渐成为项目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投资效率低下、费用超支等现象屡见不鲜,项目执行情况在各层面上不尽如人意,传统的项目管理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管理实践的需求。因此,从复杂性视角出发对项目管理领域进行研究就成为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如何对项目复杂性进行科学、系统以及深入的分析,如何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动态、全面地掌握项目费用状态,如何判断工程费用实际状态与计划的偏差严重程度,如何对项目费用偏差做出科学的警报和预测,如何有依据地对工程项目的费用偏差进行有效纠偏控制,就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实施监控管理,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基于复杂性视角的建设项目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了项目费用偏差的警报及预测模型,梳理了项目全生命周期不同费用偏差程度下的纠偏流程,进而分析并设计了以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的费用监控模式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动力学相关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在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领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然后,将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对项目建设各阶段内费用偏差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识别,构建系统动力学反馈图模型,确定主要变量,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建立各变量之间方程关系;最后,通过Vensim软件模拟仿真,建立动态控制模型并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识别出费用偏差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2)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警报及预测模型研究。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不同阶段费用偏差计算的需求及特点进行分析,据此选取适用于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警报的方法模型;然后对K-Means聚类算法进行缺陷分析,引入贴近度概念,并将边界均值算子作为主要方法对经典K-means聚类进行改进,有效克服了主观随意性和警情区间不连续的问题;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证实了本模型的有效性。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预测模型是偏差警报模型的后续研究。首先,全面论述了神经网络模型的相关原理,对其在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预测研究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仿生算法对传统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优化神经网络模型中的初始网络权值和阈值,并将历史数据输入模型中进行训练获得成熟模型;同时,将现阶段的费用偏差进行子目费用分析,将总偏差最终分摊至每一个子目费用的扰动因素,深度分析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中不同活动对费用偏差的影响,在当前费用偏差情况已知的情况下,研究其对未来费用偏差的影响程度并予以量化,判定即将发生的项目警情及其位置,有效辅助项目费用管理方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项目费用事前控制。(3)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效果评价研究。首先,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策略,挖掘了流程再造和协同理论与之相适应的契合点,梳理了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和协同的目标和原则;其次,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在前期决策阶段、中期实施阶段、后期运维阶段所面临的不同费用偏差警情,明确各阶段责任方,梳理并总结出具体的纠偏操作流程和控制策略;为了增强该纠偏流程的适用性,本节首次提出了纠偏效果评价,从控制能力、控制效果、经济和社会效果等角度构建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支撑度理论的模糊群决策模型,对纠偏效果进行评价,给出反馈结果,推动纠偏策略的持续改进。(4)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系统设计研究。把研究的理论和构建的模型拓展到实际的项目费用管理中,提出了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设计。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系统进行了定义,对系统建设目标、系统用户和系统需求进行分析,确定了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和功能需求;然后构建费用偏差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结构,从系统开发方法、系统开发平台、系统功能模块、系统数据库四个角度对系统进行详细深入的设计;在涉及到系统关键的实施技术方面,对开发技术选型进行了结构性论述,并对数据仓库的核心设计理念进行了详细介绍,设计了系统模型管理模块的结构和重点功能。该系统包括费用偏差警报、费用偏差预测、费用偏差控制、纠偏效果评价等功能。

覃瀚莹[5](2021)在《面向可开放容量提升的配电网主动重构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配电系统是连接电网和用户的重要纽带,对于满足居民用电需求,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配网的规模逐渐壮大,各类用户对电能供应的可靠性要求逐步提高。同时,负荷快速增长,报装需求日益增加,供电企业面临的调整网络运行方式、提高配网供电能力、保障系统运行安全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研究配电网尤其是主动配电网的优化重构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以广义Benders分解算法为研究工具,就配网运行中的网络重构和可开放容量计算两个实际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以期为配网的理论研究与实际运行提供有益的参考。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考虑供电可靠性的配网重构问题,提出了基于广义Benders分解的计算策略,实现了满足交流潮流和网络安全约束的拓扑重构优化,有效提高了配网运行的可靠性。首先,在传统配网重构的基础上,引入了供电可靠性的基本概念,然后建立了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将其转化为电压、潮流、容量等运行约束,从而形成了约束完备、结果可靠的配电网重构模型。针对该模型,利用分解-协调的思想将原问题进行拆分和迭代计算。其中,拆分的主问题用于确定开关状态,子问题则从潮流平衡、电压安全和其他运行约束的角度进行解的有效性检验,检验的结果通过可行割反馈到主问题。主-子问题之间交叉迭代,直至收敛到最优解。2、研究了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可开放容量计算问题,提出了基于广义Benders分解的优化算法和加速计算策略,解决了传统评估模型中网络运行约束无法考虑、计算结果过于乐观等问题。将分布式电源、交流潮流以及网络安全约束引入到配电网供电能力计算中,然后结合凸优化技术,通过引入辅助变量和松弛不等式约束对原问题中的复杂运行条件进行了等价线性表示,建立了考虑网络运行安全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评估模型。针对该模型含有非线性约束和整数变量而难以求解的问题,本文采用分解策略实现了原问题的等价解耦计算,并提出了分步加速策略提高了问题的计算效率。基本思想是利用复杂变量和简单变量分开处理的原则,将原问题进行等价划分,分别计算。在计算过程中,进一步利用迭代的历史信息对寻优过程的步进策略进行细致调节,以提高搜索的速度。本文建立的最大供电能力评估模型以网络重构技术为核心,综合考虑分布式电源以及各类运行约束,通过优化开关在N-1故障前后的组合策略,在保障配网运行可靠性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系统的供电潜力,有益于延缓电网建设投资、保障系统运行安全。3、基于上述模型和方法,本课题采用标准算例和实际配电系统进行了多场景分析和比较。算例结果验证了本课题提出的网络重构策略可以有效提高配网的供电可靠性,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所提出的可开放容量计算方法有助于挖掘配网的供电潜力,有效延缓系统建设投资,改善网络运行方式。

范晓鹏[6](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陈新岩[7](2021)在《复合地基智能综合优选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优化设计与综合比选都是当前实际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牵扯面十分之广。正是由于优化设计与方案比选二者的关联环节众多,计算并制定设计方案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方可完成。且在这处理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通常是在经验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经验对初选方案进行计算与反复验算,往往效果不尽如人意,难以满足当今行业发展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逐步融入到工程行业中,为传统工程行业注入了新的力量,也为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优化设计与综合比选创造了新的可能性,极大程度上加快了复合地基综合优选领域的蓬勃发展。本文结合复合地基优化设计与综合比选两个模块的特征,从两个层面分别对优化设计与综合比选进行细致拆分与整合。一方面针对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进行深入探讨,以CFG桩复合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多桩型复合地基(碎石桩+CFG桩)为例,深入研究了复合地基设计规范知识,进行了优化设计的关键参数分析,并分别建立了三类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结合遗传算法充分发挥其特性,最大限度的得到模型的最优解;另一方面,针对复合地基的方案比选,应用灰色理论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构建出基于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复合地基综合评价模型,并借助MATLAB程序开发将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灰色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编写成计算机程序,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是一个科学可靠的综合比选方法。最后,在此基础上配合MATLAB的工具箱开发功能,将优化设计模块与综合比选模块进行结合,开发出一个能够集优化设计与综合比选为一体的“优中选优”系统,将工程的经济效益与时间成本发挥到了极致。

于翔[8](2021)在《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文中提出华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冀枣衡、沧州及宁柏隆等七大地下水漏斗区,尤其是河北省,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占全国的1/3,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国家高度重视,自2014年起在河北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得到显着改善。通过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落实,高质量完成地下水超采治理各项工作。本文采用大数据、组件和综合集成等技术,建立了集空间数据水网、逻辑拓扑水网和业务流程水网为一体的数字水网,研发数字水网集成平台,基于平台提供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过程化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应用,为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河北省一体化数字水网。面向河流水系、地表水地下水等实体水网,将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等数据数字化、可视化,构建空间数据水网;将管理单元的对象实体逻辑和用水对象进行拓扑化、可视化,构建逻辑拓扑水网;采用知识图将业务的相关关系、逻辑关联进行流程化、可视化,构建业务流程水网。研发数字水网综合集成平台,搭建可视化操作的业务集成环境,通过三种可视化水网的集成应用构建一体化的数字水网,为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和水位考核评估提供技术支撑。(2)提出了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地下水数据资源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将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的数据、方法和模型等进行组件开发提供组件化服务,实现模型方法的融合。采用知识可视化技术描述应用主题、业务流程、关联组件和信息,实现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过程融合;将数据、技术及业务进行融合,基于平台、主题、组件、知识图工具组织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实现基于数字水网的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融合。(3)提供主题化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基于数字水网集成平台,按照业务融合应用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搭建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的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信息和计算服务。针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目标,采用组件及知识可视化技术将评价方法组件化、过程可视化,搭建过程化评价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在线评价和决策服务。根据地下水采补水量平衡原理,研究河北省超采区的地下水位考核指标制定的方法,基于数字水网搭建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考核和决策服务。

张子正[9](2021)在《轨道交通箱梁结构噪声预测及声品质评价》文中指出随着高速列车的发展,车速不断上升,人们的移动更加方便。但是,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高速列车在桥上运行时,会产生桥梁结构噪声。这个噪声属于低频噪声,对身体的生理健康、反映时间和语言识别等能力有很多影响。声品质是声环境的重要标准,本文着重关注铁路交通箱梁结构的声品质,首次对箱梁结构噪声进行声品质评价。通过声场的模拟来研究噪声物理属性,通过主观试验,来记录分析人的主观感受,从而更好的从多方面对结构噪声的声品质进行分析评价,分析噪声心理声学属性,得出了主观评价结果,在这基础之上再来构建与主观评价的结果相同的声品质评价模型—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从而可以更好的帮助人们预测对结构噪声的主观感觉。(1)预测箱梁结构噪声。根据有限元-统计能量法建立箱梁模型,确定列车运行时箱梁主要激励为轮轨力,将轮轨力加载到箱梁模型上,计算得出箱梁结构噪声的声压级;经由现场试验,采集得到列车运行时箱梁的结构噪声,分析噪声物理属性,并同预测噪声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示预测值与试验值十分接近,验证了声场的仿真结果的有效性,从而证明了声场仿真预测这一措施的可行性;通过试验还可以看出箱梁结构噪声声压级在50Hz~100Hz频段内取得最大值,并且随着列车车速的增加,声压级的大小也逐渐增大。(2)声品质主客观分析。在客观方面,详细计算了心理声学属性的各个参数,包括响度、尖锐度、粗糙度和波动度,这些参数用于描述声品质的客观属性;在主观方面,通过主观评价试验进行评价,采用等级评分法来对试验人员进行评价试验,获得称为主观评价值的结果。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四种心理声学参数和声压级与主观评价结果之间的关系。(3)建立声品质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首先把样本中的四种心理声学参数作为输入值,主观评价值则作为输出值,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再通过随机选择的一系列训练数据,进行不断的训练然后优化并确定网络的结构和有关参数,从而对主观评价的结果进行预测;计算不同样本的心理声学参数,代入到建立的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中,得出声品质预测值,并与对应的主观评价值进行比较,发现其所预测能力强,能够进行准确预测;通过改变箱梁截面尺寸和阻尼损耗因子,得出对应的主观评价值;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跳过了收集试验的过程,通过声场模拟预测心理声学属性结果,再通过连接神经网络直接预测主观感觉,使声品质预测更有效率。

高爽[10](2021)在《渭河中下游生态基流确定及动态主题化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水利工程的大量建设、水资源的低效利用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河流来水量逐年递减,加上生活和生产用水对生态用水的大量挤占,河道留存水量急剧减少,甚至出现断流现象,由此引发大量环境问题,为了防止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提出生态基流的概念。我国对生态基流的研究已有50年的历史,经过多年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果,但针对具体河段的生态基流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概念不唯一,内涵不完善、计算方法难选择、难以确定计算结果是否满足实际需求等方面,目前仍未形成具有普适性的计算方法[1]。本文针对当前生态基流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生态基流动态主题化评价服务模式,在分析现有生态基流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各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动态主题化评价,主题选择与目标河段主要生态服务对象相对应,对评价不达标基流值进行修正,最终得到符合目标河段实际情况的生态基流推荐值。基于综合集成平台构建生态基流确定及动态主题化评价系统,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计算方法和评价方法,也可以增加或删减评价指标,使生态基流计算具有更强的便捷性和灵活性。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本文收集常用的生态基流计算方法,包括水文学方法、水力学方法、栖息地法、整体法和其他方法,对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并且按照方法不同适用条件对方法进行分类,根据方法数据需求与求解过程重新划分方法类型,形成方法选择概化图,并且将可以编程实现的方法组件化,无法编程实现的方法形成知识图,便于计算生态基流时对方法的选择和调用;(2)本文根据生态基流计算方法多,计算结果差异大的问题,提出生态基流动态主题化评价服务模式。基于生态基流服务对象的不同,将评价划分为四个主题——连通性主题、水环境主题、水生态主题和水沙平衡主题,每个主题都有对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于定量化的评价对象,连通性主题采用物元可拓法评价,水环境主题采用一维水质模型法评价,水生态主题采用生境模拟法评价,水沙平衡主题采用含沙量法评价。依椐目标河段生态基流服务对象选择评价主题,对于评价后不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基流进行修正,形成推荐生态基流。本文将生态基流动态主题化评价服务模式应用于渭河中下游,得到一组考虑水环境和输沙需水的生态基流推荐值,结果符合实际需水要求;(3)本文基于知识可视化综合集成平台,构建生态基流确定及动态主题化评价系统。以主题驱动评价模式,以组件技术和可视化技术实现计算和评价的业务应用,以综合集成平台实现适应性决策要求。系统主要分为生态基流计算和生态基流动态主题化评价两大模块,生态基流计算模块主要包括历史径流资料查询、计算方法查询、计算方法选择、生态基流计算和结果分析,最终形成生态基流结果集。生态基流动态主题化评价模块基于生态基流结果集,结合河段主要生态服务对象,匹配与之相对应的评价方法,对生态基流结果集进行评价,对不符合评价结果的值进行修正,形成一组生态基流推荐值。

二、评《最优控制问题的计算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评《最优控制问题的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资源的铁路运输能力理论与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铁路运输能力的定义与影响因素研究
        1.3.2 铁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1.3.3 铁路输送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1.3.4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2 基于资源的铁路运输能力理论
    2.1 铁路运输能力的内涵
        2.1.1 铁路运输能力的形成
        2.1.2 铁路运输能力的相关概念
        2.1.3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的意义
    2.2 铁路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
        2.2.1 技术条件因素
        2.2.2 运输组织因素
    2.3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的关键问题
        2.3.1 需求不均衡特征与资源均衡使用期望的矛盾
        2.3.2 铁路运输资源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矛盾
        2.3.3 铁路运输能力“大尺度”与“小尺度”的矛盾
        2.3.4 铁路运输能力复杂内涵与简单表征方式的矛盾
    2.4 基于资源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特征模型
        2.4.1 铁路运输能力的抽象要素
        2.4.2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特征模型
        2.4.3 特征模型的实例化
    2.5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框架与研究边界
        2.5.1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框架
        2.5.2 研究边界
    2.6 本章小结
3 考虑多种资源适配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
    3.1 铁路运输资源利用的一般建模与求解方法分析
        3.1.1 基于资源请求冲突建模方法分析
        3.1.2 基于资源时空状态建模方法
        3.1.3 基于资源请求冲突与基于资源时空状态建模方法的关系
        3.1.4 大规模铁路运输资源利用问题求解方法分析
    3.2 按时间域分解的多资源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
        3.2.1 基于资源请求冲突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模型
        3.2.2 时间域滚动算法
        3.2.3 案例分析
    3.3 按资源类别分解的多资源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
        3.3.1 基于资源时空状态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模型
        3.3.2 按资源类别分解的拉格朗日松弛算法
        3.3.3 案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考虑多粒度资源运用协调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
    4.1 铁路点、线能力利用协调下的运输能力计算问题
        4.1.1 区间通过能力
        4.1.2 车站通过能力
        4.1.3 点、线能力利用协调
    4.2 不同粒度资源下列车运行过程建模
        4.2.1 不同资源粒度下列车运行过程表达方法
        4.2.2 多粒度列车运行过程建模思路
        4.2.3 宏观粒度列车运行过程建模
        4.2.4 微观粒度列车运行过程建模
        4.2.5 宏观—微观模型的一致性关系
    4.3 多粒度资源运用协调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
        4.3.1 多粒度能力计算模型
        4.3.2 面向粒度自适应的行生成算法
    4.4 案例分析
        4.4.1 点、线能力利用协调下的铁路运输能力
        4.4.2 车站设备对运输能力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面向多类别列车共线运行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
    5.1 多类别列车共线运行的铁路运输能力
        5.1.1 多类别列车共线运行的资源利用特点
        5.1.2 既有能力表征方法的局限性
        5.1.3 铁路运输能力的帕累托表征
    5.2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
        5.2.1 计算思路
        5.2.2 基于列车类别的能力计算目标函数
        5.2.3 基于列车流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5.2.4 基于运行图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5.2.5 帕累托最优前沿求解方法
        5.2.6 人机交互帕累托解比选
    5.3 案例分析
        5.3.1 不同径路列车共线运行能力计算与分析
        5.3.2 不同停站方案列车共线运行能力计算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资源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实例分析
    6.1 实例分析概述
        6.1.1 实例场景简介
        6.1.2 实例分析思路
        6.1.3 列车运行径路及停站方案备选集
    6.2 不同径路列车共线运行下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
    6.3 铁路网运输能力计算与分析
        6.3.1 运输能力利用情况分析
        6.3.2 动车组资源对运输能力的影响
        6.3.3 关键枢纽车站对运输能力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耦合因子的变温变湿干燥谷物品质特性及窗口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及现状
        1.2.1 谷物机械化干燥技术发展及现状
        1.2.2 干燥技术对谷物特性影响研究现状
        1.2.3 多因子耦合理论在农业领域应用现状
        1.2.4 谷物干燥机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谷物干燥过程多因子耦合特性分析
    2.1 谷物干燥过程多因子耦合理论
        2.1.1 因子分析理论基本概念
        2.1.2 耦合基本概念
        2.1.3 谷物干燥过程多因子耦合基本概念及形式
    2.2 耦合因子特性分析
        2.2.1 干燥绝对水势
        2.2.2 有效干燥积温
    2.3 干燥系统耦合因子定义及公式
        2.3.1 干燥系统耦合因子名称及物理意义
        2.3.2 干燥系统耦合因子计算公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耦合因子的玉米分段变温变湿干燥工艺及品质特性研究
    3.1 试验方案设计
        3.1.1 试验设计依据及数据来源
        3.1.2 全面试验方案设计
    3.2 干燥试验设备与材料
        3.2.1 多参数可控薄层试验台
        3.2.2 干燥试验其它设备与材料
    3.3 试验方法
        3.3.1 薄层干燥方法
        3.3.2 玉米响应指标检测及计算方法
        3.3.3 单指标分析与优化方法
        3.3.4 综合指标分析与优化方法
        3.3.5 干燥系统耦合因子与玉米响应指标相关性分析方法
    3.4 玉米全面试验结果与分析
        3.4.1 全面试验数据及指标检测结果
        3.4.2 响应面法单指标优化结果
        3.4.3 遗传算法多指标优化结果与分析
    3.5 干燥系统耦合因子与响应指标相关性分析
        3.5.1 相关性结果与分析
        3.5.2 谷物绝对水势积与干燥特性以及品质特性相关性图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耦合因子的稻谷分段变温变湿干燥工艺及品质特性研究
    4.1 试验方案设计
        4.1.1 试验设计依据及数据来源
        4.1.2 全面试验方案设计
    4.2 干燥试验设备与材料
        4.2.1 干燥试验设备
        4.2.2 试验材料
    4.3 试验方法
        4.3.1 薄层干燥方法
        4.3.2 稻谷响应指标检测及计算方法
        4.3.3 单指标分析与优化方法
        4.3.4 综合指标分析与优化方法
        4.3.5 干燥系统耦合因子与稻谷响应指标相关性分析方法
    4.4 稻谷全面试验结果与分析
        4.4.1 全面试验数据及指标检测结果
        4.4.2 响应面法单指标优化结果
        4.4.3 遗传算法多指标优化结果
    4.5 干燥系统耦合因子与响应指标相关性分析
        4.5.1 相关性结果与分析
        4.5.2 谷物绝对水势积与干燥特性以及品质特性的相关性图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理想耦合因子的稻谷连续干燥控制方法改进
    5.1 机理与数据双驱动控制
    5.2 连续干燥过程互窗口AI控制
    5.3 稻谷连续干燥双驱动互窗口AI控制方法
        5.3.1 双驱动互窗口AI控制原理
        5.3.2 基于机理驱动控制的窗口与模型选择
        5.3.3 基于数据驱动控制的窗口调整与窗口自适应
    5.4 连续干燥过程双驱动互窗口控制方法图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双驱动互窗口AI控制改进方法的稻谷干燥试验
    6.1 小型连续式谷物干燥机
    6.2 控制系统硬件及软件设计
        6.2.1 硬件设计
        6.2.2 软件设计
    6.3 谷物绝对水势积模型建立
        6.3.1 理论谷物绝对水势积模型
        6.3.2 等效谷物绝对水势积模型
    6.4 稻谷连续干燥试验
        6.4.1 试验材料和设备
        6.4.2 试验方案
        6.4.3 稻谷出口水分控制精度分析与对比
        6.4.4 稻谷干燥品质变化分析与对比
        6.4.5 稻谷微观结构观察与对比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附录1 耦合因子与玉米响应指标方差分析P-Value表
    附录2 耦合因子与稻谷响应指标方差分析P-Value表
    附录3 稻谷连续干燥试验1部分数据表
    附录4 稻谷连续干燥试验2部分数据表
    附录5 稻谷连续干燥试验3部分数据表

(4)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研究现状
        1.2.2 项目费用控制研究现状
        1.2.3 预警方法研究现状
        1.2.4 纠偏策略研究现状
        1.2.5 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特点及费用控制分析
        2.1.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特点分析
        2.1.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参与主体
        2.1.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控制复杂性分析
    2.2 费用偏差控制相关理论研究
        2.2.1 费用偏差控制内涵
        2.2.2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分析
        2.2.3 费用偏差控制基本原则
    2.3 费用偏差控制模型及方法研究
        2.3.1 偏差特征系统动力学理论
        2.3.2 神经网络模型
        2.3.3 费用偏差预警聚类方法
        2.3.4 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评价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
    3.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监控模式
        3.1.1 费用监控模式特征分析
        3.1.2 费用监控模式构建
        3.1.3 费用监控模式运行流程
    3.2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3.2.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3.2.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控制的可行性分析
        3.2.3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3.3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子系统方程式建立
        3.3.1 系统动力学建模中涉及到的数学方法
        3.3.2 影响因素的子系统方程式建立
    3.4 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和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控制方法研究
    4.1 工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计算需求及特点分析
    4.2 基于K-means算法的费用偏差警情计算模型研究
        4.2.1 K-means聚类理论及缺陷分析
        4.2.2 K-means聚类方法改进及适用性研究
        4.2.3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构建
    4.3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研究
        4.3.1 神经网络模型原理分析
        4.3.2 神经网络模型的改进及适用性研究
        4.3.3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构建
    4.4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流程再造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效果评价
    5.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中的流程再造与协同
        5.1.1 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与协同的目标
        5.1.2 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与协同的原则
    5.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各阶段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2.1 前期决策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2.2 中期实施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2.3 后期运维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效果评价
        5.3.1 费用偏差控制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5.3.2 基于支撑度理论的纠偏控制效果评价群决策模型
        5.3.3 算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复杂大型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6.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分析
        6.1.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定义
        6.1.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建设目标
        6.1.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用户分析
        6.1.4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需求分析
    6.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设计
        6.2.1 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及开发方法
        6.2.2 系统的平台整体设计
        6.2.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功能及模块设计
        6.2.4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数据库设计
    6.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关键技术
        6.3.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开发技术选型
        6.3.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数据仓库设计
        6.3.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模型管理模块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5)面向可开放容量提升的配电网主动重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配电网网络重构研究现状
        1.2.2 可开放容量计算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广义Benders分解算法
    2.1 引言
    2.2 Benders分解算法
    2.3 广义Benders分解算法
    2.4 算法流程
    2.5 算例测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考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网络重构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配电网网络重构
        3.2.1 基本概念
        3.2.2 主要作用
    3.3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
        3.3.1 供电可靠性
        3.3.2 实时状态评价
        3.3.3 历史结果评价
    3.4 考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网络重构模型
        3.4.1 基本思路
        3.4.2 目标函数
        3.4.3 约束条件
    3.5 求解配网重构的广义Benders分解算法
        3.5.1 主问题
        3.5.2 子问题
        3.5.3 可行割
        3.5.4 算法流程
    3.6 算例测试及分析
        3.6.1 33 节点系统
        3.6.2 69 节点系统
        3.6.3 实际配电系统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可开放容量计算
    4.1 引言
    4.2 基于多级电网的电网考核点N-1 电网安全校验技术
    4.3 可开放容量计算概况
        4.3.1 基本概念
        4.3.2 主要内容
        4.3.3 计算方法
    4.4 供电能力计算模型
        4.4.1 目标函数
        4.4.2 约束条件
    4.5 分层加速求解策略
        4.5.1 基本思路
        4.5.2 主问题模型
        4.5.3 子问题模型
        4.5.4 可行割
        4.5.5 优化加速策略
    4.6 算例测试及分析
        4.6.1 70 节点系统
        4.6.2 实际配电系统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与创新点
    5.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7)复合地基智能综合优选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2.2 复合地基处理智能决策研究现状
        1.2.3 当前研究的不足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复合地基的特征分析与系统搭建
    2.1 复合地基的特征分析
        2.1.1 复合地基的定义与分类
        2.1.2 复合地基的关键设计参数
        2.1.3 复合地基的方案比选原则
    2.2 智能综合优选系统的搭建
        2.2.1 优化设计模块的设计
        2.2.2 综合比选模块的设计
    2.3 本章小结
3 复合地基智能优化设计研究
    3.1 CFG桩复合地基智能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3.1.1 CFG桩复合地基处理的设计分析
        3.1.2 CFG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3.1.3 CFG桩地基沉降量的计算方法
        3.1.4 优化变量
        3.1.5 约束条件
        3.1.6 目标函数
        3.1.7 CFG桩智能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3.2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智能优化设计
        3.2.1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的设计分析
        3.2.2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3.2.3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沉降量的计算方法
        3.2.4 优化变量
        3.2.5 约束条件
        3.2.6 目标函数
        3.2.7 水泥搅拌桩智能优化设计模型
    3.3 组合桩复合地基智能优化设计
        3.3.1 碎石桩+CFG组合桩复合地基处理的设计分析
        3.3.2 碎石桩+CFG组合桩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3.3.3 碎石桩+CFG组合桩地基沉降量的计算方法
        3.3.4 优化变量
        3.3.5 约束条件
        3.3.6 目标函数
        3.3.7 碎石桩+CFG组合桩智能优化设计模型
    3.4 算法验证
        3.4.1 GA函数的遗传计算
        3.4.2 优化模型计算流程
        3.4.3 CFG桩的模型实现
        3.4.4 水泥搅拌桩的模型实现
        3.4.5 碎石桩+CFG组合桩的模型实现
    3.5 本章小结
4 复合地基智能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
    4.1 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遵循原则
        4.1.2 层次结构的确定与构建
    4.2 评价指标权重方法的确定
        4.2.1 指标集的建立与表示
        4.2.2 基于FAHP的权重计算
    4.3 灰色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模型构建
        4.3.1 灰色模糊评价值的确定
        4.3.2 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综合评价
    4.4 算法验证
        4.4.1 建立评价指标集
        4.4.2 基于FAHP复合地基处理方案指标权重的计算
        4.4.3 灰色模糊评价值的确定
        4.4.4 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综合评判
    4.5 本章小结
5 智能综合评价分析系统的开发
    5.1 系统技术平台及开发工具
        5.1.1 系统技术支持平台
        5.1.2 系统开发工具
    5.2 系统框架及功能特点
        5.2.1 系统框架搭建
        5.2.2 系统的功能与优势
    5.3 系统核心模块
        5.3.1 用户进入界面
        5.3.2 主界面说明
        5.3.3 优化设计模块
        5.3.4 综合评价分析模块
    5.4 工程实例应用
        5.4.1 建筑工程概况
        5.4.2 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5.4.3 工程设计要求
        5.4.4 智能综合优选系统的应用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8)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地下水超采研究现状
        1.3.2 地下水变化特征研究现状
        1.3.3 治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1.3.4 数字水网研究现状
        1.3.5 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论文创新点
2 地下水超采形势与治理现状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地质
        2.1.4 河流水系
        2.1.5 社会经济
    2.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2.2.1 地下水资源量
        2.2.2 地下水开采量
        2.2.3 地下水供水量
    2.3 地下水超采造成影响
        2.3.1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形成
        2.3.2 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2.3.3 地面沉降及地裂缝产生
        2.3.4 海水入侵及其危害程度
    2.4 地下水超采治理现状
        2.4.1 地下水超采形势
        2.4.2 治理任务及范围
        2.4.3 治理的相关措施
        2.4.4 治理措施实施情况
        2.4.5 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数字水网的构建及关键技术
    3.1 数字水网关键技术
        3.1.1 大数据技术
        3.1.2 5S集成技术
        3.1.3 可视化技术
        3.1.4 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
    3.2 空间数据水网构建
        3.2.1 空间数据处理
        3.2.2 地形地物可视化
        3.2.3 数字水网提取
        3.2.4 空间水网可视化
    3.3 逻辑拓扑水网构建
        3.3.1 拓扑元素概化
        3.3.2 拓扑关系描述
        3.3.3 拓扑关系存储
        3.3.4 拓扑水网可视化
    3.4 业务流程水网构建
        3.4.1 业务主题划分
        3.4.2 业务流程概化
        3.4.3 流程可视化描述
        3.4.4 业务水网可视化
    3.5 一体化数字水网构建
        3.5.1 业务集成环境
        3.5.2 三网集成合一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及实现
    4.1 数字水网与业务融合
        4.1.1 多源数据融合
        4.1.2 模型方法融合
        4.1.3 业务过程融合
    4.2 面向主题的业务应用
        4.2.1 主题服务模式
        4.2.2 主题服务特点
        4.2.3 业务应用过程
    4.3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实现
        4.3.1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服务
        4.3.2 基于水网的过程化评价
        4.3.3 基于水网的水位考核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大数据的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5.1 业务应用实例及数据来源
        5.1.1 业务应用系统
        5.1.2 多源数据来源
        5.1.3 应用分析方法
    5.2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5.2.1 地下水位时间变化
        5.2.2 地下水位空间变化
    5.3 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
        5.3.1 地下水储量反演方法
        5.3.2 地下水储量时间变化
        5.3.3 地下水储量空间变化
    5.4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5.4.1 自然因素变化
        5.4.2 人为因素变化
        5.4.3 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主题化指标库
        6.1.2 评价指标优选
        6.1.3 评价等级划分
    6.2 评价方法选取调用
        6.2.1 评价方法选取
        6.2.2 方法的组件化
        6.2.3 方法组件调用
    6.3 评价结果及应用实例
        6.3.1 指标数据来源
        6.3.2 评价结果分析
        6.3.3 结果的反馈优化
        6.3.4 过程化评价实例
    6.4 本章小结
7 地下水治理效果水位考核评估服务
    7.1 水位考核指标制定方法
        7.1.1 考核基本原理
        7.1.2 指标计算方法
        7.1.3 水位考核评分
    7.2 水位考核评估计算示例
        7.2.1 监测数据处理
        7.2.2 水位指标确定
        7.2.3 地下水位考核
    7.3 水位考核业应用务系统
        7.3.1 数据管理服务
        7.3.2 基础信息服务
        7.3.3 考核管理服务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数字水网开发程序代码
附录B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轨道交通箱梁结构噪声预测及声品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外内研究现状
        1.2.1 结构噪声声场仿真预测研究现状
        1.2.2 声品质研究现状
        1.2.3 声品质评价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轨道交通箱梁声场仿真及现场试验
    2.1 基于FE-SEA的箱梁结构噪声研究
        2.1.1 FE-SEA基本原理
        2.1.2 箱型梁计算模型
    2.2 确定高速列车激励
    2.3 结构噪声预测
    2.4 声音样本的采集
        2.4.1 声音样本采集试验因素
        2.4.2 声音样本的采集试验
        2.4.3 声音信号样本的筛选与制作
    2.5 噪声预测结果分析及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结构噪声心理声学参数计算
    3.1 响度的计算及分析
    3.2 尖锐度的计算及分析
    3.3 波动度与粗糙度的计算及分析
    3.4 声压级的计算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声品质的主观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4.1 声品质主观评价
        4.1.1 评价方法的选择
        4.1.2 评价主体的确定
        4.1.3 主观评价试验的结果分析
    4.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4.2.1 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的相关分析
        4.2.2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立声品质BP神经网络
    5.1 BP神经网络原理与优势
    5.2 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5.3 声品质评价BP神经网络模型
        5.3.1 传递函数的确定
        5.3.2 网络训练函数的选取
        5.3.3 隐含层及其神经元个数的确定
    5.4 BP神经网络训练结果
    5.5 不同速度对声品质影响
    5.6 桥梁结构噪声声品质改进及验证
        5.6.1 改进截面尺寸
        5.6.2 改进阻尼损耗因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渭河中下游生态基流确定及动态主题化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生态基流研究现状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貌水系
        2.1.2 气象水文
        2.1.3 水环境状况
        2.1.4 水生态状况
    2.2 生态基流理论现状分析
        2.2.1 生态基流的概念来源
        2.2.2 生态基流相关规范
        2.2.3 生态基流的内涵
        2.2.4 生态基流的特性
        2.2.5 生态基流与生态流量的区别
    2.3 生态基流计算方法现状分析
        2.3.1 生态基流计算方法优缺点分析
        2.3.2 生态基流计算方法适用性分析
    2.4 渭河中下游生态基流研究现状分析
        2.4.1 已有的研究
        2.4.2 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生态基流确定及动态主题化评价模型研究
    3.1 生态基流计算方法选择
    3.2 建模思路
    3.3 模型构建
        3.3.1 主题确定
        3.3.2 评价标准
        3.3.3 评价方法
        3.3.4 评价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渭河中下游生态基流确定及动态评价系统集成
    4.1 系统框架及技术支撑
        4.1.1 系统框架
        4.1.2 技术支撑
    4.2 组件化描述
        4.2.1 组件开发
        4.2.2 组件库构建
    4.3 可视化描述
        4.3.1 知识图绘制
        4.3.2 知识图库设计
    4.4 系统实现
        4.4.1 生态基流计算模块
        4.4.2 生态基流动态主题化评价模块
    4.5 本章小结
5 渭河中下游生态基流确定及动态主题化评价
    5.1 渭河中下游径流演变趋势分析
        5.1.1 径流年际变化
        5.1.2 径流年内变化
        5.1.3 径流趋势分析
    5.2 渭河中下游生态基流计算
        5.2.1 生态基流计算方法选取
        5.2.2 生态基流计算
        5.2.3 生态基流计算结果分析
    5.3 渭河中下游生态基流动态主题化评价
        5.3.1 连通性主题评价
        5.3.2 水环境主题评价
        5.3.3 水沙平衡主题评价
        5.3.4 基流修正
        5.3.5 合理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评《最优控制问题的计算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双目视觉的电力机器人三维定位方法[J]. 李聪利,徐善军,任书楠,李崧,刘胜军. 制造业自动化, 2021(10)
  • [2]基于资源的铁路运输能力理论与计算方法[D]. 廖正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基于耦合因子的变温变湿干燥谷物品质特性及窗口控制方法研究[D]. 陈俊轶. 吉林大学, 2021(01)
  • [4]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D]. 孙肖坤.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5]面向可开放容量提升的配电网主动重构策略研究[D]. 覃瀚莹. 广西大学, 2021(12)
  • [6]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复合地基智能综合优选系统研究[D]. 陈新岩.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8]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D]. 于翔.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9]轨道交通箱梁结构噪声预测及声品质评价[D]. 张子正.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10]渭河中下游生态基流确定及动态主题化评价研究[D]. 高爽.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标签:;  ;  ;  ;  

评论“最优控制问题的计算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