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针菇袋式两头出菇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史灵燕[1](2019)在《不同黑木耳品种种质鉴定及优良菌株筛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用菌市场菌种混乱问题日益严重,同物异名现象在黑木耳菌种市场屡见不鲜。本研究以24株北方地区主栽黑木耳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拮抗试验,酯酶同工酶测定、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黑木耳菌株进行多相分类鉴定,确定其亲缘关系远近,进一步结合栽培试验,对不同黑木耳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宜于北部山区栽培的黑木耳优良菌株。本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通过对供试栽培黑木耳菌株的拮抗试验结果表明,24个菌株的拮抗反应表现为隆起型、沟壑型和无拮抗反应3种情况。其中Aaj4,Aaj6,Aaj7,Aaj12,Aaj20,Aaj24,这六个菌株与其他菌株间的拮抗反应均表现为隆起型,从培养皿背部观察有褐色色素的分泌;这六个菌株之间菌丝平铺到一起,无拮抗反应;其他菌株之间部分存在沟壑型反应,部分无拮抗反应,从培养皿背部观察无色素分泌。2.使用酯酶同工酶技术鉴定24株黑木耳菌株遗传多样性的试验结果表明,24种黑木耳菌株共扩增出11种迁移率不同的酶带,且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系数为0.73时,可将24个黑木耳菌株分为两大类群,与拮抗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3.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24个供试栽培黑木耳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试验中,以24株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的扩增片段分子量在100-2 000 bp间总共扩增出133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6条多态性条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6-1.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6时,可将24株黑木耳菌株划分为两大类群,聚类分析结果与拮抗试验结果、酯酶同工酶测定结果基本一致。4.通过ISSR分子标记对24个供试栽培黑木耳菌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67条清晰的DNA多态片段,大小介于0.2-2 kb,对扩增条带进行统计,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74-1.0,当遗传系数为0.85时,可将24个菌株分为两大类,其聚类分析结果与前三种鉴定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为今后黑木耳的分类鉴定及遗传育种亲本的选配提供了理论依据。最终,筛选出19株黑木耳生产菌株为代表菌株,进行品比试验。用十字交叉法测定了不同菌株的母种菌丝生长速度和长势,同时在北部山区阜平地区采用吊袋栽培法测定了不同菌株的农艺性状、抗杂能力和产量,结果表明,菌株野森一代、黑丹一代、黑山、黑耳厚4等个菌株,在产量、出芽时期、出芽整齐度、耳片形状等方面均表现优异,适宜作为北部山区主栽品种。本研究为黑木耳遗传育种及生产上黑木耳菌株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徐泽群[2](2016)在《金针菇生产技术介绍》文中认为食用菌是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可供食用的蕈菌,也就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中国的食用菌资源丰富,也是最早栽培、利用食用菌的国家之一。1100多年前已有人工栽培木耳的记载。至少在800多年前香菇已在浙江西南部开始栽培。草菇则是200多年前首先在闽粤一带开始栽培,这些技术一直流传至今。在农业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食用菌的栽培技术有了长足的改进。
范可章,张振,陈灵,蔡健[3](2014)在《袋栽金针菇2潮后脱袋增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满足商品性要求,袋栽金针菇2潮后一般不再进行出菇管理。实际上,这时的菌棒仍有出菇趋势,由于塑料皮限制其生长,且阻碍补水补养,致使无法产生商品性好的菇,培养基中养分无法利用充分。试验中割破塑料皮,采用脱袋排场盖膜法和脱袋拱棚盖膜法进行继续出菇管理,并设置对照。结果表明,2种措施可分别再出菇3潮,生物学效率分别提高34%和28%,商品性满足三级以上标准,是可推广的金针菇增产措施。
张丽[4](2013)在《浅谈金针菇栽培技术》文中指出金针菇作为一种较常见的食用菌,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尤其是它的锌含量比较高,有促进儿童智力和健脑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因此,它的市场需求日渐扩大。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金针菇的栽培技术要点。
骆兆智[5](2012)在《春秋高温期二段式栽培平菇新技术》文中指出近年来,笔者在食用菌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在高温季节采用发酵料袋式通氧、畦式覆土二段式栽培平菇新技术,获得了较常规法增长两倍以上、周期缩短30d左右的可喜效果;较好地解决了春秋高温时段育菇难的问题,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平菇高产栽培新模式。现将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广大菇友参考。1菌种生产1.1平菇菌株选择可选用广温广谱多抗型,如早秋615、先锋1号、黑美丰、新科8号、高抗48、江都71、热抗王、夏优一
黄良水,蔡为明[6](2009)在《金针菇栽培技术讲座(二)——金针菇半地下式菇棚两头出菇袋栽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针菇栽培专题讲座专家黄良水高级农艺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专业,现任浙江省常山县食用菌办公室副主任、常山县天乐食用菌研究所所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致力于金针菇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由他组织实施的"金针菇商品化生产推广应用"项目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金针菇高产栽培及其加工技术开发"项目荣获国家星火科技三等奖,"猴头菇(金针菇)——秀珍菇周年栽培技术研究"项目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撰编《中国金针菇生产》等着作3部,发表论文25篇;被授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米巧云[7](2008)在《高海拔区域日光节能温室金针菇优质生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定西市部分高海拔区域(海拔2200m~2800m)推广的日光节能温室金针菇袋式堆垛两头出茹栽培技术,较常规单袋排放单头出茹方式可多置菌袋1/2左右,空间利用率明显提高,且管理方便,管理成本较低,经济效益提高,一个净面积
宋冬灵[8](2007)在《氮离子注入白金针菇生物学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离子注入白金针菇及其生物学效应的研究在国内还是首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研究离子注入对白金针菇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为获得优质、高产的金针菇菌株提供较佳的参数和新的出发菌株,为食用菌育种的学术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本文中,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确定出了白金针菇菌丝生长的最佳固体培养基配方,液体发酵试验筛选出了较好的液体发酵配方。在此基础上对白金针菇F3进行了三次N+离子注入。注入结果表明,N+离子注入对白金针菇的生物学效应明显,不同注入剂量的生物学效应不同,呈“马鞍型”曲线变化规律。同时,离子注入会导致白金针菇菌丝细胞发生突变,且突变率高,突变谱宽。通过一系列筛选工作和生物学效应的分析对比,获得了与出发株相比有明显变异特征的正突变株F6、F615和负突变株F62。对他们进行了出菇试验,结果突变菌株F6、F615第一茬菇的平均生物转化率比出发株提高了24.01%,出菇周期缩短了15d,均盖直径小了0.3cm。而突变菌株F62的出菇情况则相反,第一茬菇的平均生物转化率仅为35.38%,比出发菌株下降了39.75%,出菇周期长达97d。最后,总结了一些出菇栽培过程中的经验,为工厂化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时风元[9](2006)在《西宁地区日光节能温室金针菇丰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指明
陈建辉[10](2006)在《金针菇袋式两头出菇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 金针菇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它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我国种植地区广。因为它是低温型菇类,适合北方地区栽培。金针菇袋式栽培就是用塑料袋作栽培容器,老法是一头出菇种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量低。新法两头出菇产量高,效益好,成本也低。袋式栽培包括装料、发菌和出菇。通常把袋料发菌的过程叫菌袋培养,金针菇袋栽的关键是菌袋培养,包括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和发
二、金针菇袋式两头出菇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针菇袋式两头出菇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黑木耳品种种质鉴定及优良菌株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黑木耳概述 |
1.1.1 黑木耳生物学特征 |
1.1.2 黑木耳的分布及生态习性 |
1.1.3 食用菌及黑木耳的营养价值 |
1.1.4 黑木耳的栽培历史 |
1.1.5 黑木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 食用菌市场菌种质量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
1.2.1 食用菌菌种质量存在的问题 |
1.2.2 食用菌菌种质量与菌种管理的对策 |
1.3 黑木耳种质资源遗传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
1.3.1 传统的生物学方法 |
1.3.2 .生化标记:酯酶同工酶 |
1.3.3 DNA分子标记 |
1.4 液体发酵菌种技术在食用菌上的应用 |
1.5 吊袋栽培技术在木耳属的应用 |
1.6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7 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黑木耳菌株生理特性、多样性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试验试剂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供试培养基制备 |
2.2.2 菌丝活化 |
2.2.3 对峙培养法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拮抗测定结果 |
2.3.2 小结 |
第3章 酯酶同工酶多样性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菌株 |
3.1.2 试剂、仪器与设备 |
3.1.3 试剂的配制 |
3.2 酯酶同工酶方法 |
3.2.1 菌丝体培养 |
3.2.2 凝胶制备 |
3.2.3 点样 |
3.2.4 电泳 |
3.2.5 染色 |
3.2.6 拍照统计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酶谱多样性 |
3.3.2 聚类分析 |
3.3.3 小结 |
第4章 黑木耳菌株SRAP标记分析 |
4.1 供试菌株 |
4.2 试剂、设备及仪器 |
4.3 黑木耳菌株DNA的提取 |
4.3.1 DNA提取方法 |
4.3.2 DNA质量检测 |
4.4 黑木耳引物设计 |
4.5 黑木耳SRAP-PCR扩增条件 |
4.6 引物筛选 |
4.7 水平琼脂糖凝胶电泳 |
4.8 数据分析 |
4.9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9.1 DNA提取结果 |
4.9.2 引物筛选结果 |
4.9.3 引物扩增结果 |
4.9.4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遗传距离、聚类分析 |
4.9.5 小结 |
第5章 黑木耳菌株ISSR标记分析 |
5.1 供试菌株 |
5.2 试剂、设备及仪器 |
5.3 黑木耳菌株DNA的提取 |
5.4 黑木耳引物设计 |
5.5 黑木耳ISSR-PCR扩增条件 |
5.5.1 PCR扩增反应体系 |
5.5.2 扩增程序 |
5.6 引物筛选 |
5.7 水平琼脂糖凝胶电泳 |
5.8 数据分析 |
5.9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9.1 引物筛选结果 |
5.9.2 引物扩增结果 |
5.9.3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遗传距离、聚类分析 |
5.9.4 小结 |
第6章 优良菌株筛选研究 |
6.1 试验菌株 |
6.2 培养基配方 |
6.3 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的测定 |
6.4 出菇管理 |
6.4.1 菌种制作 |
6.4.2 打孔催芽,吊袋入棚 |
6.4.3 吊袋式栽培 |
6.4.4 栽培管理 |
6.4.5 试验地点及记录内容 |
6.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5.1 母种生理特性 |
6.5.2 不同黑木耳菌株出耳性状比较 |
6.5.3 木耳菌株抗杂情况 |
6.5.4 不同黑木耳菌株产量情况分析 |
6.6 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附录 |
(2)金针菇生产技术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一、金针菇培养料配制要求 |
二、金针菇配料时的注意事项 |
(三) 培养料的水份含量均应在65%~70%, 水分宜略偏干, 但不能过干或过湿, 要干湿均匀。 |
(四) 配好料后要及时装袋灭菌。 |
三、金针菇菌袋料面病因及对策 |
(一) 预防金针菇菌袋料面出现白色絮状气生菌丝 |
(二) 预防金针菇菌袋料面呈黑色潮湿状 |
四、催蕾 |
五、金针菇的出菇管理要点 |
(四) 通风换气:出菇期要控制菇房的通风换气, 使其积累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 (0.1%~0.5%) , 以利于菌柄伸长和抑制菌盖开伞。一般每天通风1次, 每次10~20分钟。冬季可2~3天通风1次, 每次20分钟。傍晚以后通风, 夜间进行最好。 |
六、出菇过程中预防金针菇病状 |
(一) 预防金针菇发生扭曲菇 |
(二) 预防金针菇菌盖早开伞 |
(三) 防止金针菇流黑水 |
(四) 防治金针菇棉腐病 |
(五) 金针菇的联体菇发生原因 |
(3)袋栽金针菇2潮后脱袋增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脱袋前的常规出菇法 |
1.2.2 脱袋排场盖膜法 |
1.2.3 结合小拱棚脱袋盖膜出菇法 |
1.2.4 不脱袋对照 |
1.2.5 试验期间的管理 |
1.2.6 观察与测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照组与试验组出菇潮次及产量 |
2.2 对照组与试验组商品性状比较 |
2.3 对照组和试验组图片比较 |
3 讨论与结语 |
3.1 袋栽金针菇2潮后进行脱袋管理可延长出菇时间, 且能保证商品性 |
3.2 脱袋排场盖膜出菇和脱袋拱棚盖膜出菇皆利于培养基补水和补肥管理, 且可避免子实体污染 |
3.3 袋栽金针菇2潮后进行脱袋管理可充分利用资源, 节约成本 |
3.4 脱袋排场盖膜出菇和脱袋拱棚盖膜出菇的比较 |
(4)浅谈金针菇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金针菇简介 |
二、金针菇所需外部条件 |
1. 金针菇所需营养 |
2. 温度 |
3. 湿度 |
4. 空气 |
5. 光线 |
6. 酸碱度 |
三、栽培方法 |
1. 立式栽培出菇 |
2. 卧式出菇 |
四、采收 |
(5)春秋高温期二段式栽培平菇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菌种生产 |
1.1 平菇菌株选择 |
1.2 母种配料 |
1.3 原种配方 |
1.4 栽培种配方 |
1.5 接种方法 |
2 原料准备和配料发酵 |
2.1 原料 |
2.2 配方配料 |
2.3 拌料 |
2.4 发酵 |
3 袋式通氧栽培技术 |
3.1 制袋 |
3.2 制通氧棒筒 |
3.3 制封口塞 |
3.4 装料接种 |
3.5 发菌和出菇 |
4 畦式覆土栽培 |
4.1 建畦 |
4.2 畦床栽培 |
4.3 养菌出菇 |
(6)金针菇栽培技术讲座(二)——金针菇半地下式菇棚两头出菇袋栽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栽培场地 |
1.1 场地选择 |
1.2 菇棚建造 |
1.3 床架设置 |
2 栽培适期 |
3 菌袋制作 |
3.1 培养料配制 |
(1) 培养料配方。 |
(2) 配制方法。 |
3.2 装袋 |
(1) 塑料袋规格。 |
(2) 装料。 |
3.3 灭菌 |
3.4 接种 |
4 菌丝培养 |
4.1 菇棚消毒 |
4.2 菌袋摆放 |
4.3 发菌培养 |
(1) 温度管理。 |
(2) 通风管理。 |
5 催蕾与出菇管理 |
5.1 催蕾管理 |
5.2 出菇管理 |
(1) 温度调节。 |
(2) 湿度控制。 |
(3) 通风换气。 |
(4) 光线控制。 |
6 采后管理 |
(7)高海拔区域日光节能温室金针菇优质生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栽培季节安排 |
二、原料准备 |
三、培养料配方 |
四、装袋 |
五、接种 |
六、温室消毒及处理 |
七、菌丝培养 |
八、出茹管理 |
九、病虫害防治 |
十、采收及采后管理 |
(8)氮离子注入白金针菇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 离子束生物工程学的发展概况 |
1.2 低能离子注入的生物学效应 |
1.3 国内外食(药)用菌的发展及研究概况 |
1.4 金针菇概况 |
1.5 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目的、意义 |
2.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仪器设备 |
1.2 菌种 |
1.3 主要试剂及原料 |
1.4 培养基 |
2 方法 |
2.1 基本实验的实验方法 |
2.2 离子注入白金针菇生物学效应研究的总体思路、方法 |
第三章 培养基的优化 |
1 固体培养基的优化 |
1.1 供试菌种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碳源利用试验 |
1.4 氮源利用试验 |
1.5 正交优化试验 |
1.6 接种、培养、观察 |
1.7 结果与分析 |
1.8 小结与讨论 |
2 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
2.1 供试菌种 |
2.2 供试培养基 |
2.3 实验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5 结论 |
第四章 离子注入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
1 注入前准备 |
2 第一次注入 |
2.1 注入参数 |
2.2 注入过程 |
2.3 注入后培养 |
2.4 转接 |
2.5 结果与分析 |
3 第二次注入 |
3.1 注入参数 |
3.2 注入过程 |
3.3 注入后培养 |
3.4 结果与分析 |
3.5 处理 |
4 第三次注入 |
4.1 对剂量6 的处理流程图 |
4.2 对剂量6处理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5 小结 |
第五章 出菇试验 |
1 制种 |
2 配料 |
3 装袋、灭菌、接种 |
4 菌丝培养 |
5 开袋、骚菌、催蕾、低温抑制 |
6 出菇管理、采收 |
7 出菇结果及生物学效应对比 |
8 温度、CO_2、O_2 浓度、光照度、湿度在出菇阶段对金针菇子实体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 |
四、金针菇袋式两头出菇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黑木耳品种种质鉴定及优良菌株筛选研究[D]. 史灵燕.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7)
- [2]金针菇生产技术介绍[J]. 徐泽群. 农民科技培训, 2016(02)
- [3]袋栽金针菇2潮后脱袋增产技术研究[J]. 范可章,张振,陈灵,蔡健. 中国食用菌, 2014(04)
- [4]浅谈金针菇栽培技术[J]. 张丽. 现代农业, 2013(03)
- [5]春秋高温期二段式栽培平菇新技术[J]. 骆兆智. 食用菌, 2012(06)
- [6]金针菇栽培技术讲座(二)——金针菇半地下式菇棚两头出菇袋栽技术[J]. 黄良水,蔡为明. 浙江食用菌, 2009(01)
- [7]高海拔区域日光节能温室金针菇优质生产栽培技术[J]. 米巧云. 甘肃农业, 2008(09)
- [8]氮离子注入白金针菇生物学效应的研究[D]. 宋冬灵. 新疆大学, 2007(06)
- [9]西宁地区日光节能温室金针菇丰产栽培技术[J]. 时风元. 食用菌, 2006(06)
- [10]金针菇袋式两头出菇栽培技术[J]. 陈建辉. 致富天地,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