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蓄电池使用小常识(论文文献综述)
张莹[1](2019)在《中国早期电池知识和技术的引进(1855-1949)》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电池工业是全球新能源研发领域的热门之一,创造新型电池是电子电器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电池生产技术既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社会文化形态的表现。电池的发明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其核心技术是干电池和蓄电池制造。电池商业化生产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之后开始向世界各地扩展。19世纪末电池传入中国时它的应用范围并不广泛。如今,电池已经在人们日常生活、国防、工业、交通等各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现有的研究所成果来看,学界从物理学史及电力工业史两个角度对晚清民国时期的电池有部分的研究,但对电池知识在中国的传播、技术应用及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还有欠缺。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考察了晚清民国期间电池知识和技术的传入及发展,剖析了电池的传入、传播及应用对近代中国民众的生活、社会文化及民族电池工业等方面形成的影响。第一,本文通过搜集和整理晚清民国时期与电池知识有关的期刊、报纸及物理学着作等文字资料,考察了电池知识在中国的传入即传播过程。本文认为晚清时期电池知识首先作为电学知识传入我国,物理学译着介绍了电池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情况,推动了晚清社会对电池的了解和认可;民国时期,电池专着、电机学校及电化学实验室的出现促进了民国社会对电池制造技术的研究。第二,本文通过整理民国时期与电池制造技术相关的历史档案和图片等资料,考察了晚清民国时期电池制造技术传入中国的过程。本文认为,20世纪初期至中期,电池制造技术传入中国并逐渐实现本土化。在此期间,电池制造技术的传入及发展以民营企业和官办企业为载体,经历了进口产品、仿制外货、研究试验三个阶段。第三,在上述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厘清了电池在中国的传入和传播过程,阐述了其对近代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电池制造业加速了中国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的发展。电池的应用延长了部分行业的工作时间,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电池衍生出来的电子、电器等产品为大众的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陈桢华[2](2017)在《气象观测站的后备电源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技术的日益成熟,小型发电系统得到较快应用,特别是在两者互补优势的发电装置更是在山区、海岛中得到推广应用。论文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点。第一对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特征进行分析论证,并详细介绍了当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前景。第二介绍了不同种类的太阳能电池及其工作原理。第三介绍了不同类型的风力发电机及其工作原理。第四详细分析了蓄电池的充电特性与充电方法,结合光伏电池的特性,提出了多模式充电的方法对铅酸电池进行充电。第五介绍了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原理,分析几种主流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算法,比较不同算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后,确定本次实验所采用的控制器。第六设计了最大功率点跟踪光伏控制器的硬件并编制了软件程序。对于硬件电路,主要采用的是微芯公司的8位微控制器PIC16F874。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可研究的内容很多,通过组合不同的硬件设备,可知与以往采用模拟分离元件构成的控制器件相比体现出更好的灵活性。通过对整个供电系统的研究,有利于形成系列化的产品,达到推动风能,太阳能利用产业化,市场化的目的,并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之后分别分析了太阳能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其中光伏阵列输出特性是光伏发电系统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怎样使得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以最大的效率进行工作,本文着重分析了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功率点的测量和确定。我国是个能源消耗大国。由于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的不断推广,对我国清洁能源利用起大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当前国内小型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主要应用在道路照明,山区供电等。但这部分市场对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不高,而气象观测或者通信基站等对供电要求较为严苛,恰恰市场上又缺少这部分产品,所以快速研发相应的系统,抢占特殊需求的市场尤为必要。
钟彤[3](2015)在《废旧铅酸电池逆向物流模式选择及网络构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动车因其便捷、低价和环保的特性,已成为我国普及度高的交通工具,同时铅酸蓄电池因其生产技术成熟、制造成本低和生产原材料较充足等优势,占据了电动自行车用电池90%以上的市场份额。然而,铅酸蓄电池从其制造到报废的整个产品内产生对人类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消极影响,被视为环保出行的电动自行车,却面临废旧电池报废和回收利用的问题。由于铅酸蓄电池处置不当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的现象越发严重,规范铅酸电池的回收利用模式刻不容缓。由此,开展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的模式选择,加强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网络优化设计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等方法,对铅酸蓄电池逆向物流模式和网络规划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我国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在分析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模式的基础上,对各种回收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模式选择的策略;再次,通过构建废旧铅酸蓄电池逆向物流网络MILP模型,同时算例分析优化铅酸蓄电池逆向物流网络规划;最后针对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提出铅酸蓄电池回收综合利用的政策建议。
农业部办公厅[4](2014)在《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渔业船员考试大纲的通知》文中提出农办渔[2014]5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渔业主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产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员管理办法》(农业部令2014年第4号),现将海洋渔业船员各科目考试大纲印发你们,请组织各考试发证机关依照执行。同时,应各地要求,组织起草了内陆渔业船员考试大纲,一并印发供各考试发证机关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参考。
赵娟娟,魏存海[5](2014)在《蓄电池使用保养与维护综述》文中研究指明综述电池的使用保养及维护的相关常识,为维护人员提供参考,以确保蓄电池使用安全和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金宇飞[6](2013)在《变电站二次侧直流系统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直流系统(DC system)作为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断路器电磁机构、照明装置以及信号装置等重要负载的不停电供电电源,其供电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蓄电池作为直流系统中的最后保障,在供电的安全性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直流系统的蓄电池运行参数在线监测、蓄电池的并网放电以及蓄电池故障预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保证直流系统电源的可靠性,必须对蓄电池运行参数进行全面的在线测量。针对单体电池电压在线测量,本文给出了基于分压电路和有源二阶低通滤波器的测量方法;针对单体电池内阻在线测量,采用了小电流放电的直流测量方法;考虑到用户的不同需求,分别设计了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两种方式,给出了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为了确认蓄电池和测量蓄电池的容量,必须定期对蓄电池进行放电实验。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蓄电池并网放电方法,以克服了常规方法的缺点,采用移相控制全桥零电压开关PWM(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变换、高频SPWM(正弦波脉冲宽度调制,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逆变及PID控制算法等技术,实现了蓄电池的恒流放电,既能精确计算蓄电池的容量,又能将蓄电池释放的能量以正弦电流回馈给电网,从而减少能源消耗,改善工作环境,试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输出功率因数高,对电网谐波污染小等优点。在交流停电时,作为直流系统中的后备电源,直流系统的安全运行将受到蓄电池非正常失效的严重影响。本文在对现有的灰色预测模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蓄电池容量为特征量的基于BP(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灰色残差模型的蓄电池故障灰色预测改进模型,避免了传统容量试验所带来的弊端,为判断蓄电池故障是否存在提供依据。大量预测实例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基于BP神经网络灰色残差模型的蓄电池故障灰色预测改进模型比单一使用BP神经网络算法或传统的GM(1,1)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模型精度,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戚金凤[7](2013)在《汽车维护保养》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进入千家万户,汽车的使用与维护越来越重要。在汽车的全寿命使用过程中,对汽车进行检查、定期保养是司机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而且,正确的保养常识和保养项目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汽车的保养常识、保养项目和保养误区三方面来论述汽车的保养,以便司机能正确地保养汽车,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保证行车安全。
杜光胜[8](2013)在《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我国处于民族危难之际,国家积弱、人民穷困,“唤起民众”、提高国民素质成为当时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批有志之士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和社会改良社会实践运动之中,幻灯、电影、播音等教育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育改革之中,电化教育逐步“成为教育的利器”。对于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近些年,尤其是2005年以后,在国内教育技术界开始得到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关注。例如,江苏省电化教育馆朱光岳老师编着的《江苏电化教育史》,从高教电化教育、普教电化教育、社会电化教育、电化教育学术团体4方面对早期江苏省电化教育进行了论述。2007年,由西北师范大学南国农教授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经过4年的研究,在一批热心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资料收集和挖掘,涌现出不少优秀研究成果,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发展做了有益探索。我国台湾地区也有一些研究专着,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台湾教育传播暨科技学会会长张霄亭,中央研究院编着的《近代中国教育史研究集刊》中对20年代的电化教育也有简略叙述。但笔者认为,上述研究中对以下几个方面深入不够:1.民国时期,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江苏省电化教育得到较好较快的发展,值得对其发展原因和历程进行深入探讨;2.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与全国各地电化教育交流和互动,最终形成支撑了当时极具影响的民众教育发展,对二者之间关系值得深入探讨;3.电化教育发展过程中,技术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技术应用观念变化带来了哪些教学观念变革?本文试图以史料为基础,围绕江苏省电化教育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交流阐述江苏省电化发展历程,通过典型性江苏省电化教育人物的活动、教育思想说明江苏省电化教育对全国的影响,旨在对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史进行系统、完整的梳理和深入研讨,探索近代江苏省电化教育的发展规律,探寻电化教育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作用与价值,并对当今的教育技术发展进行较深层次地思考。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背景这部分介绍20世纪20年代初,江苏省电化教育兴起建立的客观条件,说明江苏省既具有特殊的地理和地域特点,又承担了更多的教育、经济、文化和社会责任,使其教育特别是电化教育事业得到极大地推动和发展。2.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概况主要从江苏省电化教育的组织管理、各地在学校和社会开展识字教育、电影教育、播音教育等方面开展电化教育活动情况,借助历史文献资料、覆盖人数、经费统计、当时的社会报道,说明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历程。重点以镇江民众教育馆、南京民众教育馆、徐州民众教育馆开展电化教育活动,认真梳理了民国时期江苏省各地电化教育近30年的发展历史。3.电化教育人才培养重点从高校开展电化教育教学、社会电化教育培训活动,论述江苏省电化教育人才培养和普及活动,阐述了学校及社会机构开展电化教育的内容、规模、经费使用等,阐述了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壮大的根源。4.电化教育学术研究根据民国时期江苏省内有一定影响的刊物(如《民众教育通讯》、《教育与民众》)、电化教育专着、社团活动,对江苏省电化教育学术研究及其对电化教育的影响进行重点分析,阐述了江苏省电化教育传播的基本思想方法。5.电化教育交流活动与示范作用重点从省内、省际、国际三方面论述江苏省电化教育交流情况,阐述江苏省电化教育交流活动对全国电化教育导向和影响,同时通过江苏省电化教育与全国电化教育互动,通过国家倡导电化教育、全国普遍推行电化教育,阐述江苏省电化教育的社会影响,探讨早期电化教育交流的意义。6.电化教育技术引进与创新本章重点从电影及播音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创新、幻灯技术改进及创新两方面阐述了江苏省引进电化教育手段积极开展教育应用,在开展幻灯技术教学应用过程中,对光源和声音扩音进行了技术改进,创造性地设计了六伏脱两用教学机,解决巡回教学用电问题,着手自行设计了适合交流电、直流电的中华式扩声机,在推广电化教育应用中起到良好功效。7.代表人物及其电化教育思想民国时期,江苏省产生了一系列的电化教育工作者,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陈果夫、刘之常、赵光焘、陈汀声、俞庆棠、赵鸿谦、戴公亮、孙明经等人的电化教育活动,详细阐述了具有江苏省地域特征的电化教育思想形成过程。8.江苏省电化教育的社会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在阐述了江苏省电化教育产生与发展历史原因的基础上,说明了江苏省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以及特定条件下激发的社会需求催生了江苏省电化教育,政府和社会机构的积极推动引导江苏省电化教育不断发展。同时,文章也以历史条件为背景,根据史料情况说明了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中人员、教学理论、电化教育实施方面的不足。
石伟[9](2012)在《UPS电源免维护蓄电池的维护与保养》文中指出蓄电池是UPS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UPS电源大都采用免维护蓄电池。所谓免维护,就是在蓄电池制造工艺上用钙代替锑,由铅锑合金改成铅钙合金,这样能够减少过充电流并降低液体气化速度,从而减少电解液的损失,在正常使用时省去添加电解液的麻烦。所谓维护与保养指的是UPS电源蓄电池正常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用常识等。
李想[10](2012)在《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使用常识回答》文中研究说明问:新购买的电动车在使用前是否要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答:需要。因为蓄电池从出厂到装车再到消费者的手中有一个周转过程,在周转期内蓄电池因自放电会导致容量不足,为此必须用随车充电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直到充足为止。新购买的蓄电池也同理充足。问:如果长期出差在外,电动车不用时应对蓄电池作那些处理?答:必须将蓄电池充足电后再贮存,并且以后每个月必须对电池进行一次补充电,以避免电池因
二、蓄电池使用小常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蓄电池使用小常识(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早期电池知识和技术的引进(185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介绍 |
1.1.1 电池的发明 |
1.1.2 电池的发展与应用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电池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
2.1 晚清物理学着作中的电池知识 |
2.2 民国时期的电池专着 |
2.3 民国期刊中的电池知识 |
2.3.1 电池常识介绍 |
2.3.2 干电池专业试验 |
2.3.3 新闻特写 |
2.4 电池知识传播的特点 |
2.4.1 传播内容丰富 |
2.4.2 传播载体多元化 |
2.4.3 传播来源多样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民国时期干电池的制造技术 |
3.1 民国时期干电池工业发展概况 |
3.2 民国时期私营干电池制造厂-汇明电池厂 |
3.2.1 干电池制造设备 |
3.2.2 干电池制造原料及配方 |
3.2.3 干电池产品推销 |
3.3 民国时期外资干电池制造厂-美国永备电池厂 |
3.4 民国政府工厂的干电池制造技术-中央工业试验所 |
3.4.1 中央工业试验所的创建 |
3.4.2 中央工业试验所干电池制造配方试验 |
3.4.3 中央工业试验干电池制造原料试验 |
3.4.4 干电池标准制定及检验方法 |
3.4.5 干电池新配方的发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池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
4.1 电池对近代中国人生活的改变 |
4.2 电池对民族工业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11-1949 年干电池的专题报告 |
附录2 1911-1949 年蓄电池的专题报告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气象观测站的后备电源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气象观测站的能源需求 |
1.2 气象探测供电系统的提出及研究应用现状 |
1.2.1 风能和太阳能特点 |
1.2.2 风光互补发电的提出 |
1.2.3 研究应用现状 |
1.2.4 风光互补系统的应用前景 |
1.3 论文选题和技术方法 |
1.3.1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 |
第二章 气象探测设备供电系统的构成 |
2.1 气象探测设备供电系统的总体构成 |
2.2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2.2.1 太阳能电池的原理 |
2.2.2 太阳能电池特性 |
2.2.3 不同太阳能电池的选型 |
2.3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
2.3.1 风能特征 |
2.3.2 风力机的工作特性 |
2.3.3 风力机的类型 |
2.3.4 不同风力机的选型对比 |
2.4 储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2.4.1 各类储能电池的分析 |
2.4.2 不同蓄电池的对比选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的研究 |
3.1 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的原理 |
3.2 常用MPPT方法及分析 |
3.2.1 恒电压跟踪法 |
3.2.2 扰动观测法 |
3.2.3 电导增量法 |
3.2.4 间隙扫描法 |
3.2.5 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MPPT法 |
3.3 对MPPT算法选型分析的论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象观测站供电系统的控制结构 |
4.1 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构成 |
4.1.1 系统的工作原理 |
4.1.2 光伏充电系统的结构 |
4.1.3 风力发电系统的结构 |
4.1.4 蓄电池的要求 |
4.2 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 |
4.3 电池电量计量设备的硬件结构 |
4.4 软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和展望 |
5.1 实验结果 |
5.2 全文总结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废旧铅酸电池逆向物流模式选择及网络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逆向物流网络研究现状 |
1.2.2 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逆向物流的理论与方法 |
2.1 逆向物流的概念及特点 |
2.1.1 逆向物流的概念 |
2.1.2 逆向物流的特点 |
2.1.3 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的关系 |
2.2 逆向物流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 |
2.3 逆向物流的分类 |
2.3.1 终端退回 |
2.3.2 商业退回 |
2.3.3 维修退回 |
2.3.4 包装退回 |
2.3.5 生产退回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逆向物流现状和趋势分析 |
3.1 我国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历程 |
3.2 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
3.3 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的现状 |
3.3.1 市场布局 |
3.3.2 回收技术 |
3.3.3 回收模式 |
3.3.4 回收政策 |
3.4 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 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的趋势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逆向物流的铅酸蓄电池回收模式选择 |
4.1 铅酸蓄电池回收模式的分析 |
4.1.1 原始生产商自行回收模式 |
4.1.2 生产商联合回收 |
4.1.3 电动车销售商回收 |
4.1.4 第三方回收企业回收 |
4.2 铅酸蓄电池回收模式的比较分析 |
4.2.1 回收系统构建成本 |
4.2.2 经营风险 |
4.2.3 信息反馈速度 |
4.2.4 技术保密程度 |
4.2.5 服务专业化程度 |
4.3 铅酸蓄电池回收模式的选择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废旧铅酸蓄电池电逆向物流回收网络的构建 |
5.1 逆向物流回收网络构建的基本原则 |
5.2 废旧铅酸蓄电池逆向物流网络的功能描述 |
5.3 废旧铅酸蓄电池逆向物流网络构建的步骤 |
5.4 基于逆向物流的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网络模型的建立 |
5.4.1 问题描述 |
5.4.2 模型假设 |
5.4.3 符号说明 |
5.4.4 数学模型 |
5.4.5 模型求解 |
5.4.6 算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和管理的对策 |
6.1 政府方面 |
6.2 企业方面 |
6.3 社会公众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蓄电池使用保养与维护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蓄电池使用寿命影响因素分析 |
1.1 温度对蓄电池寿命的影响 |
1.2 充电方式对蓄电池寿命的影响 |
1.3 放电与容量的关系 |
1.4 浮充电压的设置对蓄电池寿命的影响 |
1.5 均充电方法对蓄电池寿命的影响 |
2 蓄电池充电存在的几个误区 |
2.1 新蓄电池不进行初充电 |
2.2 蓄电池不进行补充充电 |
2.3 蓄电池过充电 |
2.4 充电时极性充反 |
3 蓄电池的使用误区 |
3.1 蓄电池电荷容量与发动机不匹配 |
3.2 蓄电池并联混用 |
3.3 蓄电池串联混用 |
3.4 蓄电池单格损坏仍继续使用 |
3.5 通气孔阻塞 |
4 蓄电池故障判定和处理 |
4.1 比重判定标准 |
4.2 电压判定标准 |
4.3 放电测试标准 |
4.4 蓄电池“硫酸盐化”现象 |
5 蓄电池常见杂质危害 |
5.1 电解液中铁、锰、铵等杂质对正、负极板的危害 |
5.2 电解液中盐酸、醋酸、酒精对正极板的危害 |
5.3 蓄电池中铜杂质超标的危害 |
6 蓄电池日常维护及定期维护 |
6.1 蓄电池日常维护[2-3] |
6.2 蓄电池定期维护[2-3] |
7 结束语 |
(6)变电站二次侧直流系统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直流系统 |
1.4 蓄电池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所作的工作 |
第2章 蓄电池运行参数在线测量 |
2.1 蓄电池运行参数的在线测量 |
2.1.1 电压测量 |
2.1.2 电流测量 |
2.1.3 内阻测量 |
2.1.4 温度测量 |
2.2 MCU电路设计 |
2.3 软件部分设计 |
2.4 通信单元设计 |
2.4.1 有线通讯单元设计 |
2.4.2 无线通信实现机制 |
2.4.3 MODBUS通讯协议通信机制 |
2.4.4 MiWTMP2P无线通信协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蓄电池并网放电 |
3.1 蓄电池并网系统分类 |
3.1.1 按输入方式分类 |
3.1.2 按输出控制方式分类 |
3.1.3 按系统的隔离方式分类 |
3.2 蓄电池并网放电装置总体方案设计 |
3.2.1 DC/DC电路设计 |
3.2.2 DC/AC电路设计 |
3.3 控制策略 |
3.3.1 并网放电控制策略 |
3.3.2 基于复合控制策略的并网电流控制 |
3.3.3 并网同步锁相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神经网络残差修正模型的蓄电池故障灰色预测 |
4.1 灰色预测算法原理 |
4.1.1 GM(1,1)预测模型 |
4.1.2 GM(1,1)模型的检验 |
4.2 神经网络算法 |
4.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灰色残差修正模型 |
4.3.1 灰色残差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建立 |
4.3.2 实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1 蓄电池参数检测实验结果及分析 |
5.2 上传到上位机的数据显示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汽车维护保养(论文提纲范文)
1 汽车日常保养常识 |
1.1 发动机机油测量的检查 |
1.2 制动液液面的检查 |
1.3 离合器总泵液面的检查 |
1.4 蓄电池的保养检查 |
1.5 轮胎的检查 |
1.6 皮带的检查 |
1.7 空气滤清器的检查 |
1.8 检查汽油滤清器 |
1.9 火花塞的检查 |
2 汽车定期保养的相关项目 |
2.1 汽车日常的维护保养 |
2.2 汽车每个星期的维护保养 |
2.3 汽车每个月的维护保养 |
2.4 汽车每半年的维护保养 |
2.5 汽车每年的维护保养 |
3 汽车的保养误区 |
3.1 机油越多越好 |
3.2 下坡时挂空档能省油 |
3.3 洗车时里外都洗 |
3.4 打蜡越多越好 |
3.5 螺栓过紧是好的 |
4 结语 |
(8)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
1.1 选题价值与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学术价值 |
1.1.3 现实意义 |
1.2 资料的发掘与整理 |
1.2.1 档案资料 |
1.2.2 史料选编及汇编 |
1.2.3 地方史志资料 |
1.2.4 相关论着 |
1.2.5 相关杂志与报纸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
1.3.1 大陆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
1.3.2 台湾地区研究情况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2 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背景 |
2.1 近代江苏省地域特点 |
2.1.1 地域范围 |
2.1.2 独特的地域特征 |
2.2 近代江苏省文化与教育 |
2.2.1 文化 |
2.2.2 教育 |
2.3 电化教育思潮在中国的兴起 |
2.3.1 对国外视听教育新思潮与经验的引介 |
2.3.2 知名人士对电化教育的提倡 |
3 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概况 |
3.1 十年发展黄金期(1927—1937) |
3.1.1 电影教育 |
3.1.2 播音教育 |
3.1.3 镇江民众教育馆的电化教育事业 |
3.2 战争环境下的艰难发展(1937—1949) |
3.2.1 抗战时的艰难维持 |
3.2.2 抗战后的缓慢重建 |
3.3 历史的经验与启示 |
4 江苏电化教育人才培养与组织管理 |
4.1 高校电化教育课程的开设与专门人才的培养 |
4.1.1 金陵大学 |
4.1.2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 |
4.1.3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 |
4.2 教育部开展的全国电化教育培训及江苏扮演的角色 |
4.3 江苏省电化教育组织管理 |
4.3.1 推行的机关 |
4.3.2 计划、措施、法令的制定与实施 |
5 江苏省电化教育学术探讨研究 |
5.1 相关期刊与研究论文 |
5.1.1 《民众教育通讯》月刊及其相关论文 |
5.1.2 《教育与民众》月刊及其相关论文 |
5.2 重要电化教育专着 |
5.2.1 《教育电影实施指导》 |
5.2.2 《电化教育概论》 |
5.3 其他期刊与着述 |
5.3.1 《教育电影半月刊》 |
5.3.2 电影教育实施法 |
6 江苏省电化教育推广与交流活动研究 |
6.1 国内开展电化教育交流活动 |
6.1.1 省内各县巡回活动 |
6.1.2 江苏与外省的电化教育交流 |
6.2 参加国际电化教育交流活动 |
7 电化教育技术引进与创新 |
7.1 电影及播音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创新 |
7.1.1 电影及播音技术的引进 |
7.1.2 电影及播音教育的最初应用 |
7.2 幻灯技术改进及创新 |
7.2.1 幻灯技术传入我国 |
7.2.2 幻灯技术与社会教育结合 |
7.2.3 相关技术改进 |
8 江苏省电化教育重要人物研究研究 |
8.1 陈果夫对电化教育的倡导与推动 |
8.1.1 重视并积极推行教育电影 |
8.1.2 建广播电台,推进教育播音 |
8.1.3 倡导和推行电化教育 |
8.2 刘之常对电化教学的开拓性探索 |
8.2.1 主持推进电播教学 |
8.2.2 探索开展电影教学 |
8.2.3 编写电化教育教材 |
8.3 赵光涛对电化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 |
8.3.1 主持民众教育馆电化教育 |
8.3.2 结合电化教育实践深化理论研究 |
8.4 陈汀声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电化教育实践 |
8.4.1 陈汀声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电化教育 |
8.4.2 陈汀声对电化教育人才培养的探讨 |
8.4.3 陈汀声对电化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
8.5 其他电化教育人物研究 |
8.5.1 俞庆棠创办电化教育专修科 |
8.5.2 赵鸿谦与镇江民众教育馆的电化教育 |
8.5.3 戴公亮的电化教育实践 |
8.5.4 孙明经与金陵大学的电化教育活动 |
9 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的回顾与总结 |
9.1 江苏省电化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
9.2 政府与教育机构对江苏省电化教育的大力推动 |
9.3 江苏省电化教育的本土化实践活动 |
9.4 江苏省电化教育思想的初步形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UPS电源免维护蓄电池的维护与保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UPS电源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
二、维护与保养的方法 |
1. 定期检测蓄电池电压, 对问题蓄电池及时进行更换 |
2. 关于免维护蓄电池的放电维护和放电深度 |
3. 关于免维护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
4. 免维护蓄电池的存储 |
四、蓄电池使用小常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早期电池知识和技术的引进(1855-1949)[D]. 张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2]气象观测站的后备电源的研究与设计[D]. 陈桢华.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2)
- [3]废旧铅酸电池逆向物流模式选择及网络构建研究[D]. 钟彤. 江西理工大学, 2015(05)
- [4]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渔业船员考试大纲的通知[J]. 农业部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2014(10)
- [5]蓄电池使用保养与维护综述[J]. 赵娟娟,魏存海. 移动电源与车辆, 2014(02)
- [6]变电站二次侧直流系统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研究[D]. 金宇飞. 东北大学, 2013(03)
- [7]汽车维护保养[J]. 戚金凤. 科技创新导报, 2013(14)
- [8]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D]. 杜光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11)
- [9]UPS电源免维护蓄电池的维护与保养[J]. 石伟. 中国金融电脑, 2012(07)
- [10]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使用常识回答[J]. 李想. 电动自行车, 2012(06)
标签:电池论文; 蓄电池论文; 免维护铅酸蓄电池论文; 电动自行车论文; 干电池论文;